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幼兒教育中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幼兒教育是重要的啟蒙教育時期,幼兒正處于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對幼兒進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是一個重要的教學任務,需要確保語言教學的較高質量。以往的語言教學存在很多問題,沒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心理需求和認知規律,幼兒教師應該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創新,要緊密聯系實際生活,增進與幼兒的語言交流,可以再將故事融入語言教學中,幫助幼兒進行詞匯素材的積累,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提高幼兒參與的主動性,另外還要注重多鼓勵幼兒勇于表達,增強其語言表達的自信心,這樣一定會顯著提高幼兒語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幼兒教育;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眾所周知,幼兒時期是培養幼兒良好習慣、提升學習能力的重要階段。在幼兒教育中,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使幼兒表達內心想法,同時也能活躍思維,對于幼兒的成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改革的新時期,幼兒教師要更加重視對語言教學改革的開展,充分整合過各種教育資源,充分考慮幼兒自身的心理狀況,選擇運用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創設相應的語言表達情境,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下,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表達交流,并且幫助他們積累詞匯,逐漸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為幼兒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一、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新時期,幼兒教師要端正思想認識,充分認識到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方面的調整,真正的提高語言教學質量,踐行“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首先,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有助于提高幼兒的交際能力。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需要雙方清晰準確的表達想法,才能實現相應的交際目標,為了讓幼兒可以面向交際對象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就需要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真正掌握如何科學的處理語言信息;其次,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如果幼兒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就可以實現與教師的無障礙溝通,更容易理解教師所講述的知識內容,教師也能通過了解幼兒的實際需求,做到因材施教,通過語言更好地傳遞知識和能力,幫助幼兒提高在學習上取得不斷的進步;最后,有助于促進幼兒教育體系的完善。當前我國正在大力倡導“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幼兒教師要關注對幼兒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樹立更加科學的教育目標,通過對幼兒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可以促使幼兒實現學習能力、交際能力、創新思維等多方面的綜合發展,這樣的幼兒教育體系才是更加完善的,可以為幼兒的學習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1]。
二、幼兒教育中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策略
(一)緊密聯系實際生活,增進與幼兒的語言交流
在當前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推進的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教育都在進行教學改革探索,幼兒教育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創新。語言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傳遞信息,實現生活中相互溝通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師在平時要注重與幼兒多進行語言交流,為幼兒提供更多語言表達的機會。幼兒雖然年齡還很小,但在生活方面具有一定的認知和經驗,所以幼兒教師在語言教學中要注重緊密聯系實際生活,將語言表達訓練與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之間進行整合,為幼兒搭建表達思想情感的平臺,營造自由和諧的環境,這樣的語言教學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效果,逐漸改善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2]。幼兒教師在創設生活化語言情景的過程中,要探索語言活動與現實生活之的關聯性,比如可以設置“第一次自己買東西”為主題的語言活動,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買東西的全過程,此時幼兒就會回想自己的生活經歷,踴躍的表達說話,比如有幼兒說:“我多數都是父母陪伴下買東西的,有一次自己獨立去買飲料,我告訴售貨員阿姨自己想要的飲料,她拿給了我,我付給錢,在找回零錢之后,高興的走了。”雖然幼兒的語言積累還不多,但敢于張口并敘述較為完整的一件生活中的事情,這樣就取得了語言活動開展的良好效果。
(二)在講故事中融入新詞匯,幫助增加詞匯積累
語言的基本組成部分是詞匯,幼兒的語言素材非常缺乏,經常會出現不知道用什么話來表述自己想法的情況,所以幫助幼兒增加詞匯積累,這是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一項基礎工作。當幼兒詞匯量缺乏的時候,必然會遇到語言交流方面的障礙,不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想要說的事情,教師需要做好這方面的教學指導,幫助幼兒走出語言交流方面的障礙[3]。詞匯積累需要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是需要長期點滴的積累,比如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進行積累,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教師需要發揮教學指導作用,通過對幼兒身心發展特征的分析,科學制定教學方案,指導幼兒在平時逐漸的積累詞匯,豐富幼兒的詞匯量。幼兒階段的孩子都喜歡聽講故事,教師可以通過在故事中融入新詞匯,引導孩子們接觸和學習詞匯,比如在講《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這一童話故事的時候,為了呈現白雪公主的人物形象,教師要注重多種詞匯的運用,比如“美麗”、“溫柔”、“善良”等,另外在講完故事之后,還可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話對整個故事進行復述,嘗試新詞匯的運用,這對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
(三)借助多媒體教學,提高幼兒參與的主動性
幼兒的年齡還很小,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只有對那些直觀生動的內容才能較好的認知理解,對于抽象的文字符號則不容易理解,所以對于幼兒語言教學的開展,教師不能直接對孩子進行語言文字的灌輸,需要遵循幼兒的認知規律,注重教學手段上的革新運用[4]。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幼兒教師也要充分借助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的呈現畫面,吸引幼兒注意力,提高參與主動性,要讓幼兒對事物產生清晰的認知,這樣更有助于語言活動的高質量開展。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展示螢火蟲夜間飛舞的場景,此時孩子們聚精會神的觀看,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看那是螢火蟲啊!”“我在有一天夜晚見到過螢火蟲,你看見過嗎?”“螢火蟲就像小燈籠一樣,是亮的,真美啊!”這樣,幼兒在觀看過程中,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積極主動的進行語言表達,同時也增長了見識,生活經驗更加豐富了。
(四)鼓勵幼兒勇于表達,增強語言表達自信心
在對幼兒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中,實際上幼兒非常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特別是老師的評價,如果幼兒教師多鼓勵和贊賞幼兒的表現,那么幼兒也會在學習中充滿極大的熱情[5]。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在與他人進行人際交往的時候顯然比較靦腆,作為教師應該細心觀察到這樣的情況,主動關心孩子,幫助孩子解決困難,并且要肯定和贊美,比如“你說的很流利,故事很完整。”“你說已經很好了,老師相信你下次說的會更好!”這樣可以帶動全體幼兒都積極參與到語言討論交流中。
三、結語
總之,對于幼兒語言教育的開展,教師需要注重對幼兒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的分析,采取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方法,關鍵是要激發幼兒參與語言表達交流的興趣,幼兒教師及家長都應該參與到這項培養工作中,加強雙方的配合與合作,一定會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不斷的培養與提高。
參考文獻:
[1]董成秀.淺談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途徑[J].速讀(上旬),2019(01):174.
[2]王德青.幼兒教育中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初探[J].中華少年,2018(12):209.
[3]李慧.幼兒教育中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初探[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8(10):200.
[4]趙芳芳.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探析——以小班早期閱讀活動《三條魚》為例[J].基礎教育研究,2019(08):41.
[5]史海蕓.在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03):23-24.
作者:李梓毓 單位:山西省呂梁市交口縣水頭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