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安全教育現狀及發(fā)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學校相關部門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形式輕實效,敷衍塞責,應付了事。二是學生自身對于安全教育采取一種漠視的態(tài)度。在重智力輕能力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學生從小到大一心埋頭學習,完全缺乏必要的社會經驗,認為安全教育課是可有可無、無須重視的邊緣學科。
(二)安全教育內容及形式單一
目前,很多高校的安全教育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安全教育模式上,教學內容不夠完整,缺乏系統(tǒng)性,授課形式單一,方法不力。大都采取集中授課、講座或報告的形式,學生體驗和參與性不足,時間一長,學生就慢慢淡忘了。當前,影響高校安全穩(wěn)定的因素不斷增多,情況日益復雜,雖然很多學生接受過安全教育,但真正在面對突發(fā)事件和自然災害時卻手足無措,缺乏應有的基本應對能力。
(三)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
在高校安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投入明顯不足,在偏重智力教育的傾向下,學生的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教育很容易被忽視。云南大學馬加爵案件等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在這些學生心理問題產生之初,如果學校的心理教育機構能夠及時介入,并及時采取心理疏導和干預的話,那么這些悲劇或可以避免。調查顯示,我國部分高校沒有正規(guī)的心理教育機構,即使設立了心理教育機構的學校,其心理咨詢人員與學生的比例約為1:1000,遠低于國外高校的1:400,這其中還有一些心理咨詢人員不是專業(yè)人員,而是由輔導員和專業(yè)課教師擔任的。可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又細致的工作,急需改革創(chuàng)新。
二、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途徑
(一)注重大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
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包括兩個方面,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態(tài)度教育。我們發(fā)現,很多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都是由于人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淡薄,換言之,很多事故的發(fā)生源于人們思想和態(tài)度上的不重視,麻痹大意。
1.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思想教育的內容包括國家相關的法規(guī)、政策、思想道德和一些典型案件,其目的是要使學生在思想上對“安全”重視起來。加強學生的安全思想教育要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除了課堂教育外,還可以通過參觀相關展覽、聽取當事人的自省、開展專題的研討會和辯論會、舉辦安全知識問答等形式,從多方面啟發(fā)和教育學生,使學生珍愛生命、尊重法律、增強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在思想上筑起牢固的安全防線。
2.安全態(tài)度教育。人的安全態(tài)度不是先天的本能行為,而是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通過接受外界刺激,不斷變化其心理準備狀態(tài)而形成。任何意外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共同作用引發(fā)的。高校的安全教育就是要通過教育活動,端正學生的安全態(tài)度,增強其安全意識。安全態(tài)度的形成可以使學生在事故和錯誤行為發(fā)生之前就能夠作出準確的判斷,而不僅僅是事后糾正。總而言之,正確的安全態(tài)度能夠防患于未然,使安全事故和錯誤行為的損害降至最低。
(二)強化大學生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
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是高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學生的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主要包括人身財產安全、國家安全和網絡安全。
1.人身財產安全。高校安全教育中的人身財產安全教育包括基本的逃生技能培養(yǎng)、基本的防盜技能培養(yǎng)和基本的急救能力培養(yǎng)。(1)基本逃生技能培養(yǎng)。基本的逃生技能主要指火災中的逃生,很多大學生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識和自救逃生技能。2008年,上海商學院一女生宿舍發(fā)生火災,宿舍內的4名女生先后從6樓跳樓逃生遇難,事故原因是學生違規(guī)使用電器所致。因此,在開展消防安全逃生技能教育時,要引導學生掌握“四懂”、“四會”這些基本常識和技能。(2)基本防盜技能培養(yǎng)。近年來,高校宿舍、食堂盜竊案呈現多發(fā)的趨勢,除了大學生的安全意識薄弱外,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學生缺乏基本的防盜能力。在進行該項技能的培養(yǎng)時,學校相關部門應通過觀看視頻、進行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強學生的防盜技能,不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3)基本急救能力培養(yǎng)。高校的安全教育應順應形勢,在學生中開展基本急救能力培養(yǎng),安全教育部門可以通過觀看視頻、專業(yè)人員現場演示等方式教會學生例如人工呼吸、心臟起搏等急救措施的具體操作和一些常見化學藥品中毒急救等。
2.國家安全。國家安全工作,是指國家機關為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政治穩(wěn)定,推進祖國統(tǒng)一,保衛(wèi)和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建設所進行的各類專項工作。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中堅力量,在大學生中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有著重要意義,尤其是在新的國際安全秩序發(fā)生演變的形勢下,對學生進行國家安全教育,使其能夠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和抵御境內外敵對勢力滲透。
3.網絡安全。高校學生幾乎人人涉足網絡,網絡與學生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但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學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負面危害。主要表現在黃賭毒侵害、上網成癮、陷入虛幻及反動言論、教唆犯罪及網絡詐騙等。針對這些,學校應加強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在學生中提倡文明上網,擯棄不道德、不文明的網上行為,不輕信網絡上的各種言論,使學生從心理上構筑起一道抵御反動、黃賭毒的網絡“防火墻”。
(三)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調查顯示,由于學業(yè)、就業(yè)和情感等緣故,10%到30%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并因此引發(fā)了一系列如傷人、自虐等事件。有數據顯示,2008年上海高校共發(fā)生社會安全事件45件,其中自殺事件位居首位,有23件,共造成19人死亡。這就要求高校在開展安全教育時,應將心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要設立專門的檔案,除了定期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外,還要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對這些學生多加關心,幫助其克服心理障礙。同時,對所有學生都要進行必要的心理安全教育,開設心理健康課堂,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等,幫助其正確認識,妥善處理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同時,學校各相關部門還應緊密協(xié)作,在學校形成互助、友愛的氛圍,讓學生在學校里能夠感受到溫暖和關愛,在大學這個關鍵時期樹立起積極健康的人生觀。
(四)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實戰(zhàn)演練
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往往偏重于空泛說教,學生的安全知識掌握得很好,但面臨突發(fā)事件時卻往往手足無措,有時甚至小禍釀成大災。《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對千名大學生進行在線調查,結果顯示82.9%的大學生認為應該進行突發(fā)事件的應對演練。高校在安全教育過程中應加入部分實戰(zhàn)演練內容,提高學生危機應對能力。例如在學校設立消防日、安全日,在這些日子里,邀請消防、公安的工作人員針對學生的特點設置一些實戰(zhàn)課,讓學生參與其中,加強實戰(zhàn)演練。同時,也可以組織學生進入社區(qū)、街道、工礦企業(yè)等,聽取這些部門的安全教育,在實踐中深化理論知識,鍛煉實際能力。綜上所述,正確對大學生開展安全教育不僅有利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創(chuàng)建平安和諧校園,而且對于提高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識也大有裨益。因此,作為高校安全管理人員,要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既要系統(tǒng)地為學生講授安全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要多開展一些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學生喜聞樂見的實戰(zhàn)演練,切實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樹立起科學正確的安全觀。
作者:王丙利 趙守亮 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