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對學生會的認識范文

對學生會的認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學生會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對學生會的認識

第1篇:對學生會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興趣 積極性 培養自學能力

一、承認學生存在著巨大潛能

二十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指出:一個普通的人只運用了能力的10%,還有90%的潛力。美國學者瑪格麗特·米德在1964年出版的《人類潛在能力探索》中指出人的潛力一般僅運用了6%,還有94%潛力沒有挖掘出來。另外,前蘇聯學者伊凡·葉夫莫雷也曾說過,人的潛能之大會使人震驚萬分。

學生潛能為什么如此之大?這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神秘的大腦,發達的感官。現代中學生也是今非昔比。對于發展中的學生來說,他們身上潛藏著各方面發展的極大可能性。這是人類最寶貴而又遠未充分開發利用的寶藏,如果教育得法,就可以使他們身心得到最佳的發展,使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既然學生的學習潛能是巨大的,那么作為人師,就有責任挖掘和開發學生的這種潛能。怎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成積極主動地學習是開發這種潛能的關鍵所在。學習能力依賴于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圖的確立。有了學習興趣,才有學習動機,潛能也才能得以開發。

怎樣激發興趣呢?可抓住“新”、“趣”、“情”、“思”四個字進行。

新——中學生具有好奇好勝的特點,新異的刺激物能引起他們的定向探究活動,如果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斷更新與變化,就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進行新的探求活動,保持與發展旺盛的求知欲。如果總是采用同一或相仿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壓抑。即使某一種教學方法比較好,但如果在教學實踐中使之程式化,這種教法也就停滯起來,缺乏活潑的生命力。

趣——課要有趣味性,使學生迷戀。教學的趣味性,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英語語言的魅力,引導學生體會英語世界的風土人情,從而步入勝境。教師語言要有趣味,干癟無味、蒼白無力,只能使學生乏味,因而除了規范以為,還要鮮明、生動、有較強的形象性,能“粘”住學生的注意力,開啟心竅。

情——英語的課文多為功能性話題,注重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培養能力,還要關注學生的情商的教育。學生在掌握語言并運用于實際交際中時,還要掌握英文環境的文明禮儀,人際交往以及其他的情感,這樣才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有血有肉,學生也會投以更大的興趣。

思——學習內容能激發學生興趣,而學生智力活動本身能激發學生更濃的興趣。前蘇聯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說:“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生動、不可熄滅的興趣的最令人贊嘆、驚奇的奇異的過程。自然界的萬物,它們的關系和相互聯系,運動和變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創造的一切,”——這些都是興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三、培養主動自求的習慣

(一)培養獨立專研的習慣。任何習慣都必須經過歷練才能養成。在教學專門設有個人自學環節,安排學生自己去讀、寫、查、思,安排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時間長了,就能克服依賴思想,坐得住,專得進,聚精會神,認真讀書,形成獨立專研的習慣。

(二)培養彼此切磋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有不理解的地方,難免有弄不懂的難題,這是如能與同學交換意見,互相切磋,互相琢磨,往往會豁然開朗,疑竇頓釋。

(三)培養向一切人學習的習慣。求師的“師”,不僅僅限于教師、長輩、還應指出自己的同學,指一切能幫助自己的人。要象孔子那樣,“三人行,必有吾師焉。”要敢于“不恥下問”,“樂于旁問”。學生在學校階段要向教師學習,向比自己成績好的同學學習,還要向成績不如自己的同學學習。因為每個人都有長處,通過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實踐中養成向一切人學習的好習慣。

學生潛能大得很,可塑性大得很,希望大得很,教師的任務就是如何開發的問題。這要從兩方面下手:

(一)就要在因材施教和因時施教兩方面下工夫。

同一班級存在優中差生,所以必須因材施教。教育者只有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而采取不同教學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

因材施教是長期以來為了解決學生存在差異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原則。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先行者,朱熹總結孔子的教學經驗說:“圣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棄人也。”漢代教育家鄭玄說:“不教長者才者以小,不教幼者鈍者以大也。”古代教育家因材施教的時間和教育思想很值得我們去研究和借鑒。

我們要使學生有長足的發展,不僅要因材施教,還要因時施教。

因時施教的特點之一:不只是適應現實而且著力于改變現實。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個人認為主要決定于后天。因材施教承認學生業已形成的有好有差的現實,并從這一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以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因時施教則從業已形成的現實出發,著力去改變這一現實:發展好時,改變差時,使后進趕先進,先進更先進。

因時施教的特點之二:抓量變促質變,抓“一步”之差去改變“百里”之差。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他們自己來說,都會出現暫時性的好成績,也會出現暫時性不好的成績。如果教師能抓住“教機”,趁熱打鐵,就會使閃光點有偶然性變為經常性,從而積量變為質變,并加快量變過程,對不好的現象進行幫助,就很可能立即得到糾正,使之不向壞的方向轉化。

(二)就要建立好的教學模式。

1,明確目標,循序快進。開發學生潛能在語文能力方面的目標是達到“四能”,要求學生聽讀說寫全面發展,同時又有嚴格的時間要求。在聽的方面,能大量聽記。在讀的方面,能快速閱讀。在說的方面,能現想現說。在寫的方面,能下筆成文。同時,目標明確了,還要遵循由低到高,由少到多,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這條“序”,能飛則飛,能跑則跑,不齊步,不等待,大家都朝著目標快速前進。

2,變單打一為多功能。變單打一為多功能,一舉多得。在訓練讀時,除了完成讀的任務外,還要有利于聽、說、讀,在訓練聽、說、寫時,也同樣有利于其他方面以聽為例,以聽促讀,以聽促說,以聽促寫。聽的訓練到底也是思維訓練。題目只說一遍,不重復,答題時間加以限制學生答上題考慮下題,回憶題目與組織答案工作同時進行,時長日久,隨著聽力加強,思維也將變得敏捷、流暢。

3,課上緊湊,課下輕松。上課是整個教學的中心環節,上課也是教師和學生的活動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現。開發學生潛能就要抓好課堂時間。做到A:內容充實。每堂課必須有充實具體的內容,師生雙方對一堂課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和完成的任務應明確,不僅教師要明確,學生也要明確,這樣師生才能密切協作。B:積極組織。一堂課應有步驟、有組織地進行,教師和學生都應處于積極狀態。由于課上個人、小組、對子、班級各種活動穿行,轉換速度要快,不能拖拉,令行禁止。C:戰術靈活。學課、習課雖然都分讀做改比四步走,但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有所側重。

第2篇:對學生會的認識范文

Abstract: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ty is a kind of people's intense self-consciousness, great will and attitude towards social duty. Acted as senior specialized talents reserve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program,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weak or not directly relates to modernization's success or failure.

關鍵詞: 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培養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cultivation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14-0132-02

1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話題的引出

1.1 社會責任意識的概念社會責任是指一個人對他人、對社會所承擔的職責、任務。社會責任意識是公民對這種責任的一種強烈的自覺意識和崇高的情感、意志,是人的理想、志向和價值觀的高度統一,是對自身社會權利與義務的自覺認識。社會責任意識往往通過人們對社會責任的認識和理解、對社會責任的態度以及行為表現出來。

1.2 高校承擔這培養人才的重要使命當代大學生作為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加強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學生成才的必然要求。高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知識創新和社會服務三大任務,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教會大學生學會做人,而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又是學會做人的首要方面[1]。

2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現狀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給我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使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受到了嚴峻挑戰。大學生作為敏感的社會群體,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淡漠自身承擔的社會責任感意識之風悄然滋長,以自我為中心,過分關心個人的成敗得失,對他人、社會則有點漠不關心。

3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淡化的表現

3.1 重個人價值,輕集體與社會價值改革開放以來,一些大學生在西方倫理思潮的影響下,崇尚無限度的獨立、自由、個性等觀念,過分注重自我,從而造成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遺落。且激烈的就業競爭帶來的惶恐和迷茫,對社會發展中的問題存在偏激與不成熟的看法,導致他們社會情感淡漠,對公益活動缺少激情。

3.2 重個人利益,輕集體與社會利益一些大學生認為,唯有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唯一“實際的”。有些大學生表面上也關心社會,但由于他們不能深刻地了解國情,不善于考慮行為的社會效果,言行脫離實際。有的功利思想嚴重,在對待社會利益和個人利益、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方面明顯傾向于個人。畢業就業時選擇“三大”,即“大城市、大機關、掙大錢”。他們沒有把在校學習作為增強業務素質、提高實踐本領以期將來為社會多作貢獻的機會,而單純地把學校看成是實現自身利益和愿望的跳板。

3.3 重權利的享受,輕義務的履行當今大學生中有很多人把上大學僅僅當作是為了獲得一張文憑,畢業后找到一個好工作,而不再將學習當作大學生活的主題。忘了他們有義務在校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為國家與社會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他們都出生在八、九十年代,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寵愛,養成了只知索取不知回報的習慣,而忽視了自己作為子女的義務。

4社會責任感淡化原因分析

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淡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與轉型期的社會環境有關,與家庭教育有關,也與大學生的自身因素有關,學校對學生責任感的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與缺陷。

4.1 西方消極文化思潮的滲透改革開放以來,西方各種文化通過不同的方式不斷傳播到中國,其中既有積極的文化,也有消極的影響,特別是個人本位主義。西方個人主義倫理思想家片面夸大了社會和他人對個人制約的“異己”力量,把“單純利己”奉為評價人的行為是否道德的唯一標準,這種觀念正好為道德判斷能力較弱的青年大學生所接受,使部分青年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找到了理論依據[[2]。于是,在這部分學生心目中,出現了關心自我,追求實惠,只要權利,不盡義務,追求實惠,唯利是圖的現象。

4.2 社會轉型的沖擊目前我國正處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重大歷史時期,而市場經濟是一把雙刃劍。在現實利益的驅動下,不少人的思想行為變得更具功利性,對金錢與物質財富占有的多少往往成為他們衡量人生價值的標尺。消極觀念的影響下,出現了學生考試作弊、惡意欠款等現象,這些現象的存在,說明大學生的責任感淡化。

4.3 家庭教育的空缺對每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師。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是把培養責任心作為成長的一個基本條件,更沒有把人格健全作為基本目標,而是一味的包容、愛護,逐漸形成了權利意識強烈而義務感和責任感淡薄的心態。

4.4 應試教育的弊端恢復高考制度以后至今,在國內應試教育指揮棒的引導下,中小學教育主要是以灌輸知識為主。升學率依然成為人們判斷學校水平的衡量體系,學習成績也自然而然地成為學校判斷學生好壞的主要標準[3]。學生把全部精力置于文化課的學習上,很少考慮自身對社會、他人、家庭的責任,這就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缺陷,從而導致了大學生責任意識的淡化。

4.5 社會競爭的壓力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日益擴大,從“精英教育”轉向了“大眾教育”,雙向選擇的就業政策把當代大學生推上了市場經濟競爭的大舞臺。強大就業壓力迫使學生更加注重個人發展、個人利益,他們是根據專業的經濟回報來選擇專業的[4]。他們認為,上大學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報效祖國,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能夠得到一份即穩定又收人豐富的工作。此外,大學生們為了不至于在市場競爭中失敗而被市場無情地淘汰,他們更加強調自身利益的發展方向,淡化了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

4.6 自身方面的不足當代的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社會大環境相對優越,又沒有經歷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而,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較差;又以自我為中心,對父母、他人、社會的要求高而多,對自我的要求低而少,權利意識強而義務感、責任感卻弱。

4.7 學校教育上的薄弱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和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是一個自發的過程,必須通過平時潛移默化的教育才能實現。但是,長期以來,教育上普遍存在重視成績而輕視品德的傾向,“求知”似乎是學生進人高校的唯一的社會性本能,而“求善” “做人”則因無嚴格的量化指標考核而被弱化[5]。道德教育脫離了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現實,在這樣的教育中,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主體意識不可能得到加強。

4.8 校園文化的欠缺一所學校要培養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就必須有“精氣神”,要養大氣,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而現在學校在這方面卻做得不夠。在精神文化建設方面,缺乏富有文化底蘊的名家授課、演講辯論、興趣活動、信息傳遞、學術報告。因而這不利于大學生們養成求真、求善、求美的社會使命感。

5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途徑

人的社會責任意識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在后天的社會實踐和教育中逐漸形成的。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是一個由低到高,不斷升華、不斷強化的過程,需要在內容、目標上由感性到理性,由對己負責到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負責的遞進。

5.1 加強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形勢政策課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也是快速反映時事,貼近真實事例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的重要渠道。當前大學生學習成長面對著一個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跟上時代的步伐,關注中國和世界,成為在校大學生學習的內在要求。只有時刻關注我國國情的變化,認清社會現狀,才能提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5.2 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 “兩課”來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并在此基礎上采用各種為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式,寓教于樂,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堅定的精神支柱和人生航標。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教會學生如何做人;以自身高尚的情操、崇高的德行感化與引導學生,通過在教學中的一言一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

5.3 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一方面,應加強人文教育,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悠悠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內心深處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另一方面,利用大眾傳媒和計算機網絡宣傳愛國主義思想、集體主義思想。通過組織專題講座、演講比賽、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為主體的實踐活動,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加深大學生對黨和國家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知識等素質的全面提高。

5.4 加強大學生責任情感教育學院要多舉辦一些高雅活動,例如音樂會、辯論賽等。借用藝術力量震撼人心,讓學生從藝術欣賞中悟出責任感的重要性,實現教育撥動學生心靈之弦的目的。此外,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例如感恩教育等。讓學生擁有一顆助人為樂的感恩之心。最后,學校應組織一些有助于學生與家長,與社會溝通的活動,如心連心、與家長對話等,讓大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父母和社會對他的關心;并把自己對父母、對社會的感恩之情不斷外化為實際行動。

5.5 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總書記提出了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由于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大學生的榮辱觀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錯位,把熱心為人民服務叫做傻干,把投機取巧、唯利是圖看作是“精明能干”。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加強對大學生的榮辱觀教育,幫助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榮辱觀。

5.6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平臺,充分利用各類載體,營造和諧校園氛圍,推動形成厚重的校園文化積淀和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在和諧的校園人文、自然環境中陶冶情操,促進自我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5.7 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實踐育人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育人方式。應以各級黨團組織為主導,引導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如大學生“三下鄉”等。引導大學生走出校園,到基層去,讓他們在實踐的大課堂中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從而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服務群眾。加深他們對社會現象、社會觀念的了解,引導學生正確把握社會發展的主流和本質,認識社會發展的趨勢和社會發展的遠景,從而牢固地樹立起國家主人翁的責任感。

參考文獻:

[1]黃啟紅.論加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與和諧社會的構建.經濟與社會發展,2006,(7).

[2]周芳,金貴興.試論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05).

[3]吳東泰,王寶珍.培養責任意識是大學生成才的關鍵.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7卷,第1期.

第3篇:對學生會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路

中央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

一、“90”后大學生社會人格特質的整體分析

“90”后是相對其他年齡段的群體總稱,他們是在中國社會轉型、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成長起來,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他們的價值觀和思想行為既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又反映著西方文化的沖突與融合。[1]

1.強調主觀感受和自我意識,集體團隊意識薄弱

當前,“90”后大學生的社會環境、家庭物質條件比“80”后優越,他們大多是家庭獨生子女,一出生就成為家庭的中心,深受家庭長輩們的疼愛,很少幫長輩父母做家務,吃苦少,一人被眾多家庭成員精心呵護,與社會接觸較少,在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教育的雙重影響下,“90”后大學生自然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和秉性,考慮事情首先想到自己,與人交談溝通話語中更多的聽到“我怎么樣”、“我如何”,習慣從家庭和社會中索取。他們強調主觀感受和自我意識,此外,在“90”后大學生身上也出現了集體觀念淡化,團隊合作意識薄弱,團隊協作精神欠缺的人格特征,在溝通和人際交往中表現出自利一面,會在合作過程中會以自我自居或合作不暢導致活動失敗。

2.熟練精通各種網絡產品,擁有豐富的網絡感官體驗和娛樂經驗

移動互聯時代當今社會最顯著特征,“90”后大學生對互聯網體驗式產品的深入人心,他們具備快速獲取網絡信息的本領,娛樂生活選擇趨向多元化,精通熟練各種網絡產品,擁有豐富的網絡感官體驗和娛樂經驗。同時擴大知識面開闊了視野結識朋友等。但凡事均有兩面性,網絡是把雙刃劍,如果處理不當會影響自己。由于網絡提供了跨越時空的便利,提供了強大的虛擬互動交流體驗,如果自控能力較差的大學生極易沉迷上癮,認識定位存在偏激偏見,容易形成網絡虛擬人格,產生現實人際交往障礙。

3.在選擇生活方式以實用務實為主,缺乏挫折教育

在當下社會經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背景下,在思考選擇選擇哪種方式適合自己方式的命題上,現實社會提供他們豐富的鮮活“素材”,現實新鮮事物不斷涌現,“90”后大學生通過網絡能獲取自己需要信息,通過網絡媒介聯通世界,接觸認識了解西方各種文化。在東西方文化的比較與碰撞中,他們追求自由,奉行實用主義,打破常規,張揚個性;他們精力充沛,思維活躍,具有一定開拓精神。同時,由于自身家庭環境優越性,在成長過程中,父母長輩解決了他們自己應該解決事情,從而導致他們很少獨立處理日常事務,習慣遇到困難找父母,動手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不足,很少受到生活中的打擊和挫折,長此以往,他們自身心理機制不成熟,自我評價理性不足,心理素質偏弱,抗壓能力差,挫折教育有待補充。因此,這些學生一旦在學習生活上出現問題,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產生落差,就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進而導致各種心理問題的產生。

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1.堅持正確的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提高大學生對文化思潮辨識力[1]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到我們培養什么樣的人,培養的人跟誰走”的重大政治課題,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歷來為我們黨所高度重視。我們必須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領其主體教育的過程,使大學生不僅在情感上,更能從世界觀高度,自覺而理性地接受、認同和踐行,[2]。作為提供主要信息源的網絡環境,“90”后大學生如何正確鑒別海量信息顯得尤為重要。針對“90”后大學生當中存在的理想信念淡薄、急功近利傾向嚴重、實用主義的價值取向日益凸顯等問題,必須堅持主流核心價值觀引導教育,旗幟鮮明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積極指導學生牢固樹立主流核心價值觀意識,學會在魚目混雜的信息群進行有意識選擇和剔除,因此,在當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將文化思潮鑒別能力加進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現實需求,是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的有益補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綜合運用課堂和課外兩種渠道,積極引導學生在對于新聞信息的選擇能力、思辨能力。

2.積極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為思想政治教育開辟新方向

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新路徑,是相對顯性課程而言,指在思想 政治教育過程中自覺運用隱性課程理論,注重開發利用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通過比較隱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無意識間獲得某種思想或經驗的教育方式。[3]“兩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典型的顯性教育;隱性教育以校園文化、學生管理、社會實踐等為主要形式。二者區別是前者強調灌輸的強制約束原則,后者強調主體選擇的自愿原則。

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改變思想政治教育僵化枯燥的傾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應積極探索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著重開發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建設等納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總體規劃中,努力構建實踐育人長效機制,組織開展諸如傳誦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活動,將隱形思想教育元素融合與樓宇標示標牌名人雕塑中;組織學生參加三下鄉、青年志愿服務、社會問卷調查等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了解校情、民情和社情,達到思想政治教育“潤物細無聲”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曉京,文書鋒.“90”后大學新生思想行為能力特點的調查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9

第4篇:對學生會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 高三學生;抑郁;結構方程模型(問卷法);人格;應對方式;親子溝通;社會支持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nior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Coping Style,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Social Support and Their Depression. Wu Jiujun, Zheng Richang.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nior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coping style,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social support and their Depression. Methods 496 senior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were assessed with the EPQ, Coping Style Scale,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Scale, PSSS Scale, and CES-D Scale. Results Neuroticism, negative coping (or mixed coping) and problematic communication in family can all influence depression significantly. Neuroticism was the highest predictor of depression. Conclusion They are meaningful to improve the depression in the senior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by cultivating their good personality and training their positive coping.

【Key words】 Senior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Depressi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questionnaire); Personality traits; Coping style;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Social support

高考對高三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應激事件。高三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已廣泛受到關注[1-4]。世界衛生組織文獻統計,高三學生中20%~30%有心理衛生問題,其中3%~10%有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特別是抑郁癥狀尤為突出。有人對重點中學、普通中學和職業中學的高三學生的調查表明44.06%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5]。抑郁的學生往往感到強烈的壓抑,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他們往往失去了與外界交往的愿望。產生抑郁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外在環境的因素,如親子溝通狀況可能會影響其子女的抑郁[9];也有個體內在因素,如個體的應付方式會對抑郁產生影響[6,7],而神經質的個體是發生抑郁的高危人群[8,10]。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以南方某重點中學高三學生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由各班班主任當場發放,測試后當場收回。共發放56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96份。被試男生326名,占65.7%;女生170名,占34.3%;平均年齡為18.29歲。

1.2 方法 ①艾森克個性問卷(EPQ-少年式),采用陳仲庚修訂本[11]。由P、E、N、和L 4個分量表共88個項目組成,主要調查精神質(P)、內外向(E)和神經質(N)。在本研究中,其內部一致性系數是0.72,其效度在0.57~0.64之間。②應付方式問卷,采用肖計劃修訂本[12],由62個項目組成,包括解決問題、求助(成熟應對)、自責、幻想、退避(不成熟應對)和合理化(混合型應對)6個因子。在本研究中,其內部一致性系數是0.72,其各因子條目的因素負荷取值在0.35或以上。③親子溝通問卷,采用Barnes和Olson(1982)修訂版[13]。由20個項目組成,采用5點評定,由兩個分量表組成,一個是開放性的、適宜的親子溝通,另一個是有問題的親子溝通,得分越高表示適宜的溝通越好或溝通問題越嚴重。其內部一致性系數是0.87。在本研究中,CMIN/DF=2.987,TLI=0.978,RMSEA=0.063。④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SSS),姜乾金修訂本[12]。由12個項目組成,采用5點評定。其內部一致性系數是0.88。在本研究中,CMIN/DF=3.377,TLI=0.913,RMSEA=0.069。⑤流調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Radloff于

1977年編制[12]。由20個項目組成,采用4點評定,經過負向題重新編碼后,得分越高表示抑郁反應越多。其內部一致性系數是0.86,其與BDI相關為0.81,與SDS相關為0.90。

1.3 統計處理 采用SPSS 11.5統計,各影響因素與抑郁的關系用Pearson積差相關,高低抑郁組在各影響因素上的差異用t檢驗,各因素對考試焦慮的影響大小用Amos4.0結構模型的路徑分析。

2 結 果

2.1 各影響因素與抑郁的相關 見表1。人格、應對方式、親子溝通和社會支持各維度均與抑郁有顯著相關。

2.2 高低抑郁組被試和高低考試焦慮組被試在各變量上的差異 見表2。將被試的抑郁得分按高低排序,將上下27%的被試作為高抑郁組和低抑郁組,比較其在各影響因素中的差異。在人格方面,高抑郁學生在“精神質”、“神經質”維度上得分顯著高于低抑郁學生,在“內外向”維度上得分顯著低于低抑郁學生。在應對方式方面,高抑郁學生在 “不成熟應對”和“混合型應對”上得分均顯著高于低抑郁學生,而在 “成熟應對”上得分顯著低于低抑郁學生。在親子溝通方面,高抑郁學生在“溝通良好”上得分顯著低于低抑郁學生,在“問題溝通”上得分顯著高于低抑郁學生。在社會支持方面,高抑郁學生社會支持得分顯著低于低抑郁學生。

2.3 高三學生抑郁影響因素的路徑分析 見圖1~3。

由結構模型圖1~3可知,在高三學生抑郁的影響因素中,人格中的神經質、應對方式中的不成熟應對或成熟應對或混合型應對、親子溝通中的問題溝通、社會支持均能顯著預測抑郁。其中,神經質、不成熟應對或混合型應對、問題溝通對抑郁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成熟應對、社會支持對抑郁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且神經質對抑郁的預測作用最大。

3 討 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高三學生抑郁與人格、應對方式、親子溝通和社會支持各個因子呈顯著相關,這表明個體的人格、應對方式、親子溝通和社會支持確實與其抑郁情緒密切相關。

本調查發現,神經質人格能顯著預測高三學生的抑郁情緒,高抑郁的學生神經質得分顯著高于低抑郁的學生,這與傅茂筍,王伯軍等的研究一致[8]。這說明情緒不穩定的人常常出現抑郁,對各種刺激的反應較強烈,情緒激發后很難平復,因此較難適應正常環境與生活,易導致心身失調。高三學生的應對方式對抑郁也有非常大的影響,采用自責、幻想、退避、合理化等非成熟型應對方式不利于心理健康,特別是自責等不成熟應對方式對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尤其是對抑郁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而解決問題、求助等成熟型應對方式對心理健康特別是在改善抑郁方面是有利的,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6]。親子溝通是實現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家庭中的親子溝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間交換資料、信息、觀點、意見、情感和態度,以達到共同的了解、信任與互相合作的過程。親子溝通不良家庭中的學生表現較多的抑郁,這與王極盛等的研究結果相一致[9,14]。這提示我們要緩解高三學生的抑郁應注意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有效溝通。社會支持與抑郁等消極情緒存在明顯的負相關,社會支持水平較高,則個體的抑郁等消極情緒也較少,這與葉俊杰的研究結果相一致[15]。這提示,社會支持是緩解學生抑郁情緒的又一重要途徑。

綜上所述,高三學生抑郁受多種因素的直接或間接影響,是人格,應對方式、親子溝通、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在抑郁的影響因素中,預測作用最大的是神經質人格。這說明抑郁受人格特征的影響最大。如果個體是高神經質傾向的人,則容易體驗到抑郁。提示為降低高三學生抑郁水平,學生應培養良好的個性特征,掌握有效的應對方式,家長應與學生有良好的溝通,學校應給予學生足夠的社會支持。我們應該能夠根據高三學生自身的特點,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參與下,及時采取有針對性地干預措施,促進其身心和社會適應力的健康發展。

4 參考文獻

[1]楊業兵,劉芳娥,馬俊,等.高三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11(3):338-339

[2]葉明志,吉峰,陶炯,等.高三學生心理變化及對高考成績的影響.中國行為醫學科學,1999,8(1):18-19

[3]李轉清,何相好,馬建東,等.中考生297名考試前焦慮抑郁情緒調查.中國臨床康復,2004,8(18):3515-3519

[4]鐘麗鳳.城市高考學生考試焦慮調查與分析.社會心理科學,2005,20(1):84-87

[5]陳美英,陳玉妹,等.高三學生考前心理障礙及疏導對策.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11(1):50-52

[6]劉賢臣,馬登岱,等.生活事件、應對方式與青少年抑郁的相關性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7,5(3):166-169

[7]陳樹林,鄭全全.中學生應激源、應付方式和情緒相關性探討.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16(5):337

[8]傅茂筍,王伯軍.職業中學學生抑郁情緒及其與個性特征之間的關系.中國校醫,1994,8(5):18-19

[9]王極盛,邱炳武,赫爾實.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心理健康關系.中國健康教育,1998,14(10):16-18

[10]馮麗云,王志銘,等.大學生神經癥影響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0,14(3):188-190

[11]陳仲庚.艾森克問卷的項目分析.心理學報,1983(2)

[12]汪向東主編.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年增刊

[13]Christopher, F.Scott; Johnson, Diane C.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Feb93, Vol. 30 Issue 1, p54, 8p

[14]戴興康,等.家庭環境與高考學生抑郁焦慮癥狀的相關性研究.中國學校衛生,2007,28(1):36-38

第5篇:對學生會的認識范文

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在部門成員的共同協作下我們生活部計劃書中的活動也完成得差不多了。從中我們深刻認識到了合作的重要,同時也認識到活動計劃策劃的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怎樣對學生會對廣大師生負責。我們知道,我們的認識還是不夠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在保持我們的原則立場不變的前提下,繼續更新與完善自己、部門等。那樣,我們的使命才得以完成。我們還須繼續努力。

在各部門的配合下上個學期我們生活舉辦了“第四屆水果拼盤”大賽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此外,我們還積極參加了團委學生會舉辦的一系列活動。

缺點和不足

在學生會將近一年的時光中通過對學生會的不斷了解我認為我們校學生會有以下缺點和不足:

一、學生會各個部門之間缺乏交流和溝通,致使學生會的一些大的活動,組織工作不能完全到位,缺乏整體性和連續性。整體學生會成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我們校學生會和各個系學生會缺乏溝通和交流

三、我們還沒有做到真的和和師學交流和,有好多的師生都不知道學生會各個部門到底是負責什么工作的什么的。我們應當多通過一些活動,拉近學生會與老師及同學們之間的距離,增強同學們對學生會的了解、信任與支持,這樣也能增強學生會成員的責任感。

在學生會里我學到了不少東西,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怎樣去做人,如果有機會我會在學生會繼續干下去,而且要干的更好,我對學生會的印象比較滿意,通過以上建議的要求,希望學生會認真實施,這樣不斷去改造,學生會才能創造出美好的明天。

屹立于世紀之巔,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學生會如何在日益走向開放的校園中發揮基層學生會的作用,為我校的升本和跨越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在以后的工作實踐中,我們要不斷的努力與探索,揚長避短,使學生會的各項工作在穩定中創新,在創新中穩步前進,逐步走向完善,我堅信:只要我們以積極的心態主動的工作,無悔的付出,一定會譜寫出更加壯麗的篇章。

以上是我系團總支、學生會一學期工作的簡單總結。在過去的一學期里,我們取得了很多成績,也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但是,我們也深深明白我們自身仍舊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在此也簡單總結如下,以便改進和完善:

一、我系團總支、學生會的組織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二、學生會干部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第6篇:對學生會的認識范文

很榮幸我能參加此次競選,首先,我想代表今天參賽的選手對各位老師、各位同學表示感謝,謝謝大家對我們的關心和支持。

XX年考入這所學院后,我在保證自身學習的同時,積極參加學院各項活動并在其中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熱心幫助同學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些人取得了較大進步。一年來,我漸漸成長為班級的學習先鋒,也成為生活部的優秀干事。這些都是我來此競選的優勢。

我想竟選生活部部長。今天的競選大會,在競選演講中,同學們說到學生會應該做些什么,同時也說到可以做些什么,并信心百倍地承諾要使同學們獲得什么。這一切使我感受到青春的活力、奉獻的精神、可敬的勇氣。同時,我也將在這里說出自己對學生會工作的認識 和 學生會首先是培養人文經驗的場所人與人的直接交往卻不可或缺。各種社會關系中,師生情,同學情都彌足珍貴,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本書,都有一段滄桑,都有一個使命,都有一個夢想,為了這個夢想,大家會互相幫助,而學生會提供這樣的幫助。我希望自己可以在學生會的日常工作中學到求實精神,在對困難處理中,學會人格的偉岸,在相互交往中學到道德的執著,在活動中學到工作方法。

學生會感受時代脈搏的觸角

現代社會進入知識、經濟、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這個時代的特征是: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思考方式,這一點現在已經充分體現出來。,只有那些感受到時代跳動的脈搏的人,才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盡管目前我的能力有限,但我堅信腳無法到達的地方,眼睛暫時看不到的東西,思想可以達到。能和時代共同思考的人終究可以跟上時代的步伐。雖然土地是無邊無際的,但它在你的腳下,前途是無限的,這就是學生會的價值,因為,組織的價值不在于存在的長度,而在于把握時代,認識時代,思考的深度和接觸的廣度。

學生會是釋放個體與群體能量的組織

學生會存在的意義就是她具有釋放每一個莘莘學子的能量的機制。

水本無波,相蕩而起漣猗,石本無華,相撞而起火花。能量在相蕩相擊中釋放,學生會創造性活動就是這種結合最好方式,使個體和群體能量迸發出來。師生們可以看到文化節的紅火,迎新活動的親情,迎新春晚會的熱烈,都在充分體現學生會的組織作用。

我希望新一屆學生會會更好地完善這種機制。

這就是我們的希望,我想也是希望你投給我神圣一票的原因。

正如愛不釋手的項鏈是由一個個閃光珠寶串而成的一樣,學生會也是一個個可貴的價值串聯而成,它串起前幾屆學生會閃光點,也會串起新一屆學生會閃光的珍珠。所以學生會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是重要的,比如學生活部。

一年來,我對學生會尤其使生活不的工作有了很深刻的認識,能高屋建瓴的管理生活部我堅信,憑著我的經驗和愿意與大家同舟共濟的精神,我今后的工作必將非常成功。

最后,我把下面的話作為演講的結束和新生活的開始,作為對大家的祝福。

最美麗的語言是,真幸運能和你共度美好的歲月。

最溫暖的語言是,無論天南地北,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關注你。

第7篇:對學生會的認識范文

學生會面試技巧1加入學生會的面試技巧有哪些?一定要自信,不要說讓領導給你機會什么的話!

一定要讓領導覺得 如果他們不用你 就是他們的失職樣的 就好!

加入學生會的流程一般因學校而異,但總體來說,首先經過面試,大致介紹一下自己,自己有什么樣的品質、優點,這些品質適合學生會哪些方面,當然其中也要有對學生會各部門的認識,主要指工作方面。其實不用緊張,面試就是看看應試者是不是所需要的人才,不是刁難人或開演講會。

加入學生會無論在交際、領導、統籌、人際等各方面都有很大鍛煉和提高,使學生的校園生活出入融入社會和工作的因素,好好把握。

正巧,我也在策劃部門的納新。。

一般納新都是納干事。。形式一般也都是面試。。

首先對學長學姐的禮貌不能少,再次面試當天的衣著要適宜大方,并且做自我介紹與回答問題時的語調要適中,口齒要清晰,表達不要求流暢,但至少不能太疙瘩,邏輯思維不能混亂。。

其實面試要讓他們知道你的個人才藝以及之前的工作經驗以外,還要突出下自己做事的態度。。是隨性還是認真負責之類的。。

像我招干事。不要求多有才,只要做事態度認真,處事態度謙和,不能一天到晚抱怨,讓部長放心把任務交給你就可以了,歸根結底就是突出自己肯干又有才就行了。

學生會面試技巧21. 在高中階段你有沒有擔任什么職務,這些工作對你有什么影響?

這個問題主要是考察你有沒有經驗,如果高中階段有擔任某些職務當然好,沒有就回答沒有,要不還會問你擔任的感受,以及對你的影響等等。如果被看出是撒謊,那么不但對你的印象不好,估計接下來的面試也困難重重!

2. 談談你對自己的認識?(以組織部為例)

該問題主要考察新生是否有培養和發展的潛力,組織部不是一個組織活動的部門,它的職責主要是負責對各班團支部團費收繳,團員證的注冊及團員檔案管理工作。督促支部過好組織生活,對各班團支部組織生活,團隊活動的指導和評估。負責完成院團總支交辦的其它事務等等。從以上介紹可以看出組織部的工作非常瑣碎,需要塌實有能力和有一定頭腦的學生擔任!所以組織部招人更看重你是否穩重、有想法、有文筆,是否自信、能獨立開展團會的能力等!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揀自己在這些方面的特長,切不可有什么說什么,要說重點

3. 既然你想入組織部,那你對組織部有什么認識?

這個問題考察的是新生對組織部的認識,可以這樣回答:根據我對組織部短暫的了解,我發現組織部主要職責是負責對各班團支部團費收繳,團員證的注冊及團員檔案管理工作。督促支部過好組織生活,對各班團支部組織生活,團隊活動的指導和評估。負責完成院團總支交辦的其它事務等。通過回答可以給面試官感覺是你是經過對組織部工作的了解才報名組織部面試的,說明你不是盲目的進組織部。

4. 你進學生會的目的是什么?

這個問題基本每個部門都會問。回答這個問題就要了解學生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的為同學服務,然后積極的表明自己是來服務同學,而不是被同學服務的對象,并且表示希望在為大家服務的同時,自己的能力和認識也不斷的提高。你的回答是雙贏的,既說明進入的原因,又說出自己的目的,不一味地表示無私地奉獻,不會給人做作的感覺。

5. 你對學生會的理解和認識?

學生會是聯系學校和同學的紐帶,是一個為同學服務的機構,也是一個鍛煉自我展現自我的平臺。進入學生會可以更好的發揮我的特長,為同學服務,并在工作中發現我的不足,提高自己、充實自己!

6. 如果你進了學生會,怎么處理好學習和工作,干部和學生的關系?

這個是個很尖銳的問題,可以不正面回答。大學里的學習是多方面的,學生會就是一個值得我去學習的優秀集體,相信在學生會里我能更快的提高,也能更好的學習。還可以說是我的學長是學生會這個優秀的集體,我很尊敬他,他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學習,我更相信學生會有更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會很努力地完成學生會的工作,同時很虛心的向學長們學習。他們不但是我的學長,還是我的良師益友!

7. 談談你曾經組織或參加活動的經驗和教訓!

對于這個問題不要亂吹,有經驗談經驗,沒有經驗就談談你見到或聽到過的一些失敗的經驗對自己的啟發,切不可直接說沒有,沒有經歷的人,會讓人懷疑他的能力和觀察力。

8. 對你影響最深的一句話。

我的格言是:方正最人,圓滑處世。如果實在沒有對你影響最深的一句話,就想一句比較經典的,什么老子、孔子、孫子等等的話都可以,但前提要是正面的,而且自己要理解著句話,要能講出道理來!

9. 對你影響最深的一個人。

我面試的時候回答的是我的母親,我不是做作,而是確實我很感激我的母親。當然你回答的人一定要給你有很深的影響,而且在回答的時候要表現出對此人的感情!

第8篇:對學生會的認識范文

在學生會工作已有一學期了。在這段時間里,我收獲了友情,收獲了實踐的經驗。我和學生會里的同學從陌生到親密,還有我們和藹可親的部長以及所有的學姐學長們,他們就像我們的哥哥姐姐一樣,教會了我很多很多。對于學生會的工作我們從無從下手到輕車熟路,最重要的是,通過從做一名學生會的干事,讓我對做人的原則,做事的準則有了更正確地認識,更堅定的信念。還記得在剛進入學生會之初,我摸不清頭腦,工作也不知從何下手,經過各位學長的幫助,我慢慢的,找到了自己的方法,并運用到實踐中,取得了有效的成績。在學生會的工作中,有緊張有快樂有憂愁,但無論什么時候我都告訴自己,要堅持,要努力。在這一年中,我受益匪淺。并作出以下總結:

一、思想方面:

在思想方面,我對“全心全意為廣大同學服務”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也不再因為學生會的活動而耽誤自己的時間苦惱,每次盡管可能很小的活動,收獲的卻無法用量來衡量的。雖然有時候因為舉辦活動而無法上課,但當自己真正的融入每次活動時,才會發現,收獲的永遠要比付出的多的多。也正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想不通到想通,不知不覺中自己的思想素質已經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我很感謝學生會給我帶來的這些思想上的提高。

二、工作方面:

進入學生會以來,我們舉辦了很多活動。從一開始的迎新晚會,這是我進入學生會的第一次工作,到后來的籃球比賽。以及我們學習部的詩歌朗誦大賽、首屆辯論賽,在這里我想衷心的感謝其他部門給予我們的支持和幫助。還有后面的冬季長跑、校園歌手大賽。每一次活動我都投入其中,每一次活動的完成都需要各個部門的相互協助與配合,而每一次活動都給了我很多的收獲。我學會了如何待人處事,懂得了一個團隊團結協作的力量是多么的強大,知道了努力認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是多么地開心,體會到為老師同學們服務是多么地快樂。總之,我喜歡這種感覺。

三、學習生活方面:

雖然有些時候,因為工作,我們的學習時間和課外時間會受到影響,但工作更能帶給我充實的感覺,更能帶給我激情。每一次的例會,每一次的集合,都是紀律嚴明,而我也一直嚴格的要求自己,不遲到,不曠會。也正是這種嚴明的組織紀律讓我變得更加成熟穩重,也使我的時間觀念變得更強。鍛煉了自己的品質,由沖動的個性逐漸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冷靜的思考問題。能正確的認識自己的不足,彌補過失。學會周密的計劃一次活動,也增強了自己的團隊協作能力。因此,我慢慢地學會了怎樣去協調工作與學習,在工作的同時不耽誤學習,真正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

在一學期的工作中,我自己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是加入這個集體的第一學期,所以在很多的事上還停留在被動接受的階段,用一種固有的思維,沒有提出自己的想法,沒有積極主動的去思考每件事有沒有更好的途徑去更好的完成,這都是之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斷完善的地方,因個人的疏忽也偶爾造成了一些失誤,工作成果受到影響!在之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好的去完成每一件工作,真正發揮好自身作用,為學生會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奮斗!

經過一學期的工作學習,我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無論在認識上還是在動手能力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也清楚的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我還須要進一步加強努力與鍛煉。 成績屬于過去,奮斗成就未來。我會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職工作,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穩中求進,以飽滿的精神迎接各項新的挑戰。

第9篇:對學生會的認識范文

1.組織并參與每周的例會。例會作為一個與學生會全體成員交流的平臺,可以對一周以來學生會的工作情況進行了解,認真傳達上級旨意三年級班主任工作計劃,為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部署提供依據,使工作的開展更有針對性。同時可以加強部門之間的了解。

本學期學生會在團委領導下,實行對本系學生的民主管理,在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對我我在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2.抓好學生會自身交流。本屆管理技術學院金融與貿易系學生會是在原金融系與原工商系學生會的基礎上重新組建的,這是第一屆。在組建之初面對的問題是多樣的。其中,學生會成員之間的交流破在眉睫,針對這一情況我積極主動與各主席團成員,部長交流,了解大家對自身以及工作的看法,促進原本不熟悉的成員之間的交流;另外,敦促部門定期舉行部門例會,加強部門凝聚力,在例會上加設“我眼中的XXX”環節,每期請兩到三名部長干事自我介紹并讓大家暢談對他的印象,積極提問。此環節氣氛活躍,對加強學生會成員的了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做好對學生會日常工作和活動的督促。學生會的工作煩瑣,涉及面廣,效果直接影響同學門對學生會的看法。明確各部門分工,多了解,多檢查是本學期我對于日常工作的督促方法。在活動上,確立并實行了部門責任制,整個活動交由部門承辦,其他部門協助,活動的監督工作由主席團成員實施,并保留對活動的最終決定權。這樣既有明確分工又有必要合作,也就避免了因權責不清所導致的工作上的推委。這種方式可以提高部門對于活動的了解,加強責任意識,同時也是對學生會成員能力的鍛煉。

在這個學期,學生會的工作已經步入了正軌,各項活動平穩有序開展,這離不開所有學生會成員的辛勤勞動,但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如何及時改進,這就是我下一步要做的。在下學期:

1.加強對學生會成員思想覺悟的引導。成員對學生會組織建設和工作方法不太理解,在開始的新鮮感過去后,工作上難免會出現懈怠;在下學期我將對學生會的每位成員(特別是干事)進行單獨的深入交流,擴大了解面,加深了解。并會組織學生會的全體成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2.敦促各部門制定并實施干事培養方案。本學期著重是對干事工作態度的培養,在下學期學生會工作主要的策劃實施將逐步交由部門干事來做,培養他們的工作能力。從中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洲一级大片 | 香港经典a毛片免费观看看 香港经典a毛片免费观看爽爽影院 | 一级片成人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日产欧美a级毛片 | 欧美日韩精品国产一区在线 | 毛片在线高清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视频大全 | 中国一级毛片录像 |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九一 | 免费一级毛片女人图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hd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 99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 久久草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深夜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观看女同 | 久久久久性| a一级毛片免费高清在线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 作爱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 最爽的乱淫片免费 |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 久久国内精品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2022 |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91精品视品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九九精品激情在线视频 |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 | 韩国女主播青草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国产视频 | 欧美怡红院免费的视频 |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 性欧美视频a毛片在线播放 性欧美一级 | 成人三级在线播放线观看 | 色噜噜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