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南海紛爭范文

南海紛爭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南海紛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南海紛爭范文

【關鍵詞】 海南 城鎮化建設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一、引言

城鎮化建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城鎮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城鎮化發展已受到各級政府及群眾百姓的密切關注,可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推進城鎮化建設將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工作的重點,推進城鎮化建設勢在必行。當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時期,海南依據優越的環境、資源、區位和行政體制機制優勢,完全有可能走出一條特色城鎮化建設的新路子。

海南城鎮化建設發展起步于1950年解放以后,起步相對較晚,直到1953年海南總人口中城鎮化比重也僅僅達到6.4%。1980年代,改革開放的初期,海南的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才有了長足的進步。1990年代,海南的城鎮化發展主要靠房地產業和旅游產業拉動。1990年代中期,海南省進入經濟調整期,重點發展熱地啊農業和旅游業,旅游也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海南城鎮化的發展。2009年,國際旅游島的建設更進一步的推動海南城鎮化建設。2012年我國的城鎮化率達到52.6%,按戶籍人口計算為35%左右;2012年城鎮化率為52.6%,按戶籍人口計算32%左右。從數據上看,海南的城鎮化發展水平與全國基本持平。海南發展城鎮化,有與全國宏觀層面一致的共性,同時具有獨具一格的個性特征。如何根據中央發展城鎮化的精神,結合省情,在海南真正實現人的城鎮化、產業的城鎮化和城鎮的合理有序發展,這是急需解決的突出問題。針對此問題,擬初步確定影響海南城鎮化建設因素,然后進行實證分析,最后基于分析結果,針對海南省的具體情況提出一些政策建議。

二、城鎮化綜述

城鎮化是指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第二、三產業不斷向城鎮聚集,從而使城鎮數量增加、規模擴大的一種歷史過程(姜愛林,2002)。城鎮化是工業化發展的客觀要求,城鎮化水平是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柳隨年,2001)。與傳統城鎮化相比較,新型城鎮化更加強調城鎮化內在質量的提升,強調由過去偏重數量規模增加向注重質量內涵的提升與轉變(尹伯成、黃海天,2013)。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縮小差距)、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要從根本上拋棄絕對經濟利益導向的大拆大建,保護資源環境,實現城市文化傳承和城市記憶延續(劉立峰,2013),真正做到高質量、可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新型城鎮化的路徑選擇是一個復雜的多維過程,是經濟、產業、人口轉移等因素相互作用與耦合的過程(范興昌、楊啟穩,2013)。

三、影響因素的初步確定

美國學者諾瑟姆認為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存在粗略的線性關系,越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帶來越高的城鎮化水平。所以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是影響城鎮化進程的因素。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有人均GDP、人均純收入等,將人均GDP作為海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衡量指標。

根據我國學者楊文舉(2007)提出的“中國城鎮化水平與產業結構狀況之間具有長期的均衡關系,但不同于它們之間的短期關系”觀點和胡艷麗(2010)提出的“城市化與產業結構存在單向的Granger因果關系,產業結構的高級化是城市化發展的Granger原因,即產業結構升級能夠促進城市化的發展”觀點,可以得出,產業結構是影響城鎮化的因素。張繼軍(2004)指出:“影響海南農村城鎮化最主要的動力為第三產業,農業的快速發展為海南的農村城鎮化提供了較強勁的初始化動力,而農村工業化尤其是鄉鎮企業的發展不足,制約了海南的農村城鎮化進程?!彼詫⒑饬慨a業結構的指標,第一產業產值、第二產業產值、第三產業產值、農業生產水平(用農業機械總動力表示)、鄉鎮企業發展水平(用鄉鎮企業數量表示)納入到影響城鎮化的因素中。

王雪峰(2007)提出:“20世紀90年代至今,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變化對城鎮化水平的變化起到較為顯著的影響?!彼猿青l居民收入差距也是影響城鎮化建設的因素。隨著經濟迅速發展與產業優化升級,農村富余勞動力大量涌入城鎮,導致城鎮人口密度和空間密度猛增,城鎮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口轉移對新型城鎮化路徑選擇的推動力,主要受到城鄉實際收入差異、農村大學生來城市就業、城鎮就業率等的影響。城鄉建設固定資產會直接影響城鎮的發展水平。因此將城鄉收入差距、城鎮登記失業率、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納入到城鎮化影響因素中。

四、模型構建與參數估計

根據上述影響因素的初步選定,建立如下多元線性計量經濟學模型:

Y=?茁0+?茁1X1+?茁2X2+?茁3X3+…+?茁10X10+Ut

模型中,y表示被解釋變量城鎮化率,?茁0是截距參數,?茁1―?茁10表示回歸系數,x1―x10表示解釋變量,依次如下:人均GDP、第一產業產值、第二產業產值、第三產業產值、農業生產水平、鄉鎮企業數、城鄉收入差距、城鎮登記失業率、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以2003―2013年各指標數據為基礎,利用Eviews軟件進行最小二乘估計,估計結果經整理后如下所示。

從關系表1中可以看出,解釋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較高,所以存在多重共線性。為剔除多重共線性的影響,用“逐步迭代法”對模型進行多重共線性修正。從表2中一元回歸結果可以發現X5的回歸結果最好。以X5為基礎順序依次加入其它解釋變量,進行二元回歸,依此類推直到得出結果。所以最終得到的回歸模型如下:

■=33.87020-0.010239X4+0.022244X5+

0.001571X7+9.560707X9

1、正態性檢驗

圖1中右側指標,“Jarque-Bera”項的伴隨概率0.617238大于0.05,說明滿足正態分布的假定。

2、序列相關性檢驗

在一階和二階的自相關檢驗中,“Obs*R-squared”的伴隨概率都大于0.05,說明不存在一階和二階自相關。

3、White異方差檢驗

進行不含交叉乘積項的White異方差檢驗得出,“Obs*R-squared”項的伴隨概率0.5420大于顯著水平0.05,說明接受同方差的假定。

五、實證結果與討論

最終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為:

■=33.87020-0.010239X4+0.022244X5+0.001571X7+

9.560707X9

其中,第三產業產值X4;農業生產水平X5;城鄉收入差距X7;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人數X9。

第一,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對農村城鎮化發展也起一定的促進作用,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發展的瓶頸,就要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只有農業生產率的提高才能極大地發揮農業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解放出更多的勞動力,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進而帶動城鎮化的發展。

第二,城鄉收入差距城鎮化起著負向抑制作用,當城鄉收入差別過大時,為了防止人口大量流動,城市政府往往采取包括戶籍制度在內的一系列限制政策,阻礙農村人口進入城市。政府限制人口從農村流入城市的政策導致城鄉收入差別進一步擴大,結果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第三,模型中第三產業對城鎮化的影響相對較弱,從綜合來看,第三產業發展速度雖然比較快,但是由于其發展時間短、發展水平低,因此對城鎮化的影響起著較弱的正向促進作用。

第四,城鎮失業率也對城鎮化起著負向抑制作用,城鎮失業率的提高使得農村人口在向城鎮轉移時的失業風險加大,一方面有可能失去自己的土地,另一方面又要面臨城鎮的失業壓力。因此降低了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意愿。

第五,經濟發展的現實推動力有較好的促進作用,人均GDP的彈性系數為0.004,即人均GDP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城鎮化率將提高0.4 個百分點;人均GDP與城鎮化率的決策系數是0.8948,實證結果與預期是一致的,說明經濟發展水平是推進海南省新型城鎮化路徑選擇的重要源泉。雖然經濟快速發展促進了海南省新型城鎮化進程,但人均GDP這一因子在新型城鎮化路徑選擇影響因素的彈性系數排序中靠后,即海南省相對較為滯后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束縛了新型城鎮化發展。這也再次表明:進一步夯實經濟發展基礎、保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對海南省新型城鎮化路徑選擇具有基礎性的支撐功能。

第六,用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人數衡量的居民受教育水平,在城鎮化的發展進程中起到了積極正向促進作用。但是在實際中,我們發現,人均受教育水平對城鎮化建設的影響很小,這主要是因為,在農村城鎮化過程中,大量的農民都轉變為城鎮戶口,而他們本身文化程度并不高,從而人均受教育水平在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影響在削弱。

六、結論與建議

1、發展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優化產業布局

加大農業機械投入,完善土地承保制,拓寬農村投資,調動各方面投資農村的積極性,形成多元化農村投資體系,使部分農業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是農村實現城鎮化的有效途徑。首先鼓勵土地合理流轉,促進農業規模經營;其次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促進農民觀念轉變,拓寬經濟發展渠道;最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農業生產專業化。

2、縮小城鄉差距

一方面,要增加農業投資,促進農民增收。政府應適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增加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完善城鎮化建設的綜合配套設施。另一方面,對城鎮居民收入的再分配調節。要全面強化全省城鎮居民的個人所得稅征管,加強對高收入群體的收入監督以及設置合理的稅收標準。

3、加快就業制度創新,降低城鎮失業率

有效地應對失業和擴大就業,培育和發展城鄉一體、競爭公平、運行有序、服務完善的現代勞動力市場,增加勞動者接受各種培訓和教育的機會,以促進各種就業機會的增加,切實增加勞動者收入。

4、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推動小城鎮產業升級

海南的城鎮化水平不高,布局不合理。2012年海南名義城鎮化率為52.6%,雖然接近全國平均水平(52.57%),但是海南城鎮化的總體水平是比較低的,整體布局是不盡合理的,且海南的城鎮化建設相關聯的產業結構滯后。因此,要實現城市建設與產業協調發展,把城鎮化作為核心戰略明確下來,并堅持不懈地推進,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大力發展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產業結構向良性發展。

5、支持鄉鎮企業的發展,加強建設配套的金融體系

首先,改善鄉鎮企業稅收政策,在稅收政策上給企業橫向聯合以一定的優惠,促使每個企業由各自為戰、分散經營轉向橫向聯合。其次,強化財政和銀行信用機制。財政除了通過貼息、補貼方式向鄉鎮企業貸款外,可將向鄉鎮企業收取的部分稅費返還到鄉鎮企業作為投資入股,不僅可以增加企業的資金來源,同時可以借助國家財政投資,提高鄉鎮企業對社會閑散資金的吸引力。加快金融創新,充分發揮金融市場的調節功能,來促進資金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金融系統與城鎮化建設的直接對接,強化金融創新對城鎮化的支撐力。

【參考文獻】

[1] 翟順河、郭文炯、景普秋:資源型區域城鎮化動力、特征與戰略取向――基于山西省的實證[J].城市規劃,2009(9).

[2] 吳艷麗:山東省城市化與產業結構互動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0.

[3] 楊文舉:中國城鎮化與產業結構關系的實證分析[J].經濟經緯,2007(1).

[4] 王雪峰:城鎮化水平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相關性問題研究[J].當代經濟,2007(11).

[5] 張繼軍、蔣國洲、李壽文:海南農村城鎮化動力因子的實證分析[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4).

[6] 姜愛林:論城鎮化與工業化的關系[J].社會科學研究,2002(6).

第2篇:南海紛爭范文

【關鍵詞】石碌鐵礦;成礦流體特征;流體包裹體;地質特征

海南石碌礦區位于海南省昌江縣境內,以富赤鐵礦為主,伴生鈷、銅、鎳等多金屬的超大型礦床,被譽為“亞洲最大的富鐵礦”。石碌礦區探明的鐵礦石總儲量已經超過4.7×10 8 t,鐵礦石的平均品位達到了51.15%,銅礦石的平均品位達到了1.18%,鈷礦石平均品位達了到0.294%,以儲量大、品位高而著稱,為一個大型-超大型富鐵礦和中型富Co-Cu礦。對石碌鐵礦成礦流體特征及成因進行研究,確定礦體賦存空間,對于下一步進行“找深找盲”具有重要意義。

1 地質背景

石碌礦區屬華南褶皺系島北五指山褶皺帶,位于其西段。經過多期次的構造活動和變質-巖漿再作用,形成了以 EW向構造-巖漿帶和NE向構造-巖漿帶交接復合而成的構造格局。長城系抱板群、青白口系石碌群、震旦系石灰頂組、志留系空列村組、石炭系南好組-青天峽組、二疊系峨查組-鵝頂組、南龍組等在區域內出露。區域巖漿巖侵入廣泛分布,主要有中元古代片麻狀花崗巖、古生代鎂鐵質-鎂鐵質巖、海西末期-燕山早期似斑狀花崗巖和燕山晚期花崗巖等。區域構造以斷裂為主,有EW向昌江-瓊海構造帶和NE向戈枕斷裂帶。

2 鐵礦床地質特征

根據已有研究成果和勘查開況,目前在石碌礦區共計圈定了38個鐵礦體,可以分為北一、楓樹下、南礦、保秀、正美-大英山五個礦段,其中北一、北一東、南六、楓樹下四個鐵礦體占總儲量的90%以上,其他礦體儲量較小。

石碌群第六層下段含鈷-銅礦2-3層,中段是含鐵主要層位,由條帶狀透輝石透閃石巖、透輝石透閃石化白云巖、鐵質千枚巖和鐵質砂巖組成,局部夾火山質凝灰巖、 石膏和鐵質碧玉巖等。上段主要由白云巖、含泥質或炭質白云巖及透輝石透閃石巖組成,夾炭質板巖或千枚巖,含宏觀藻類化石。

石碌礦區巖漿巖侵入嚴重,北、西、南三面被侵入巖體包圍,其中西部為燕山期花崗斑巖、角閃黑云二長花崗巖,南部、北部為印支―燕山早期斑狀/似斑狀角閃黑云二長花崗巖、花崗閃長巖,巖漿巖侵入對礦區成礦作用明顯。

構造方面,石碌礦區褶皺、斷裂發育整體表現為一軸向 NW-SE、局部倒轉的復式向斜,疊加有次一級的NE至近SN向的跨或斜跨褶皺。石碌礦區斷裂構造較發育,有NEE-EW、NW-NNW、NEE-EW和NNE近SN向斷裂3組。

石碌礦區鐵礦石的主要金屬礦物有鱗片狀赤鐵礦、磁鐵礦,次要金屬礦物有鮞狀赤鐵礦、假象赤鐵礦、磁-赤鐵礦、鏡鐵礦等。鐵礦石結構主要包括片狀結構、鮞狀結構、變余砂狀結構、細粒結構和粗粒結構。鐵礦石大部分為片狀結構,赤鐵礦呈鋼灰色、片狀。沿片理易破碎或剝落,片理面較平整,有時稍具波狀,垂直片理斷口呈參差狀。

3 流體包裹體特征及其成因

3.1 流體包裹體的特征

從流體包裹體的主要相組成、充填度、均一方式等角度,可以將石碌礦區流體包裹體劃分為以下3種類型:

(1)氣液二相包裹體(Ⅰ型):礦區最為發育,普遍見于噴溢-沉積期、矽卡巖期早期階段和晚期階段、石英-硫化物期中, 約占包裹體總數的70%以上。由氣液兩相組成,氣液相比值多變化于10%-15% ,以4-10μm居多,大者可達23μm。呈橢圓狀、不規則狀、規則狀等。該類型包裹體在加熱升溫的過程中,首先出現氣泡微動并向包裹體的某個角落移動,當溫度繼續升高至近均一溫度時,氣泡開始劇烈跳動,并逐漸變為一個小黑點,最后慢慢消失。氣液二相包裹體(Ⅰ型)又稱為H2O-Nacl型包裹體。

(2)富CO2氣液二相包裹體(Ⅱ型):主要見于矽卡巖期早期、晚期形成的石英中,包裹體由富含CO2氣相、液相組成,氣液比10%-60%。包裹體大小在4-10μm,在熱臺上加熱時包裹體最終均一至液相,個別均一至氣相。富CO2氣液二相包裹體(Ⅱ型)又稱為炭質包裹體或富CO2包裹體。

(3)含CO2三相包裹體(Ⅲ型):主要見于矽卡巖期早期階段和晚期階段形成的石英中。包裹體由富含CO2氣相、液相和水溶液三相組成氣液比10%-95%,多呈規則狀和不規則狀,大小多在5-12μm之間,大者可達18μm。在熱臺上加熱時,整個包裹體大多均一至富含CO2氣相,也有部分包裹體發生了爆裂,顯示其內壓較大,少部分包裹體均一至液相。含CO2三相包裹體(Ⅲ型)又稱為CO2-H2O-Nacl包裹體。

3.2 均一溫度、鹽度

石碌礦區噴溢-沉積期包裹體為氣液二相包裹體,均一溫度多集中在150℃-210℃,鹽度變化于0.71%-3.06%Nacl。矽卡巖早期階段石榴子石、綠簾石和石英中包裹體均一溫度變化范圍介于 150℃-497℃,包裹體鹽度變化于1.23%~22.31%Nacl。矽卡巖期晚期階段石英和方解石中氣液二相包裹體均一溫度變化于155℃-286℃,包裹體鹽度變化于1.40%-7.17%Nacl。含CO2三相包裹體均一溫度變化于218℃-533℃,比氣液二相包裹體高,包裹體鹽度變化于4.98%-8.35%Nacl。石英-硫化物期石英和方解石中均一溫度變化于151℃-462℃,包裹體鹽度變化于1.05%-16.53% Nacl。

3.3 流體包裹體的成因

根據已有的研究成果,石碌礦區矽卡巖期早期、晚期階段成礦流體均主要為巖漿水,由于石碌礦區南北兩面被印支期花崗巖侵入,矽卡巖期成礦流體主要來源于印支期花崗巖。

4 結論

研究表明,石碌礦區在矽卡巖期早期階段和晚期階段石英同時出現氣液二相包裹體、富CO2包裹體、含CO2三相包裹體,由流體不混溶作用所引起,成礦流體來源于巖漿流體。雖然矽卡巖期成礦流體能導致磁鐵礦交代赤鐵礦,但對鐵礦的富集不起決定作用,相反導致礦石的貧化。

參考文獻:

[1]余金杰,何勝飛,車林睿,等.海南石碌鐵礦成礦流體特征及成因[J].地質學報,2014(3).

[2]肖勇,許德如,吳傳軍,等.海南石碌鐵礦床構造變形特征及其與鐵多金屬富集成礦的關系[J].地質學報,2012(2).

第3篇:南海紛爭范文

[關鍵詞]海南旅游業;競爭力;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3)13-0047-03

隨著全球經濟的迅猛發展,服務業在經濟發展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服務業的發展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達程度起著愈發突出的作用,也是當今經濟發展的機遇所在。海南省是我國的旅游大省,旅游業是海南省的支柱產業,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海南省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礎。海南省旅游業雖然已從傳統的旅游業發展思路中擺脫出來,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本文根據筆者的實地考察經歷及感悟,分析影響海南旅游業競爭力形成的因素,提出促進海南旅游業向新型服務業轉型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建議,以提升海南省旅游業的品質,擴大海南旅游服務業的影響力。

1 海南旅游業發展現狀及問題剖析

海南省是僅次于臺灣的全國第二大島, 1988年成為我國第五個經濟特區。海南地處熱帶北緣,長夏無冬,光溫充足,島上四季常青,空氣清新,各類物質資源豐富,是旅游、購物的天堂[ZW(]資料來源:http:///view9008htm[ZW)]。也正因如此,海南省自建省辦特區以來,都非常重視旅游業的發展,并以此為驅動力,促進海南各行業經濟的快速增長,將旅游資源所具有的巨大的潛在優勢盡可能的轉變為海南經濟各產業發展的強大支柱。2010年國務院《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至此,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正式步入正軌。作為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我國將在2020年將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島休閑度假旅游勝地,使之成為開放之島、綠色之島、文明之島、和諧之島[ZW(]資料來源:http:///view3139516htm[ZW)]。隨著一系列優惠政策的頒布和各類大型國際性活動的舉辦,海南旅游在不斷吸引國內民眾紛紛來島旅游的同時,也使眾多國外游客慕名而來,為海南省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

在海南省旅游業興旺發達的同時,當今先進的服務業水平也對海南省旅游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通過實地考察發現,迅猛發展的旅游業在使海南省經濟不斷增長的同時,也顯現出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海南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1.1 人文文化開發與宣傳不足

海南省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為海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海南四季都以其獨特的優美景觀接待著來自五湖四海的賓朋,陽光、海水、沙灘、綠色、空氣使人著迷,加之其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所會聚而成的各類美食,使游客紛紛流連忘返。然而在愈加開放的海南島旅游業向前發展的步伐中,我們也不難發現,隨著東南亞其他國家旅游業的興旺,單純憑借優美的自然景觀不足以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力。海南旅游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及國際市場中顯現出優勢,必須與其獨具特色的人文文化景觀相結合,而不僅僅是依靠自然資源來吸引游客。同時,雖然海南開始打造國際旅游島已經三年有余,我們也看到了眾多國際性的會議、展覽等多次在海南省舉辦,比如較為成功的博鰲亞洲論壇,為海南省在國際旅游業中大大提高了知名度。但相比其他國際著名的海島旅游城市,資源開發、利用力度仍然不足,尤其是人文景觀的開發與宣傳,特別是面向海外游客時,擁有濃厚文化底蘊的我國傳統文化并沒有得到重視,使國外游客在旅游之時難以深刻地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濃濃的民族風情[2]。

1.2 民眾環境保護意識不強

旅游業人流涌動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不可忽視,來島游客除了有各大旅游團隊之外,還有不少來海南進行個人休閑度假旅游的游客,大批流動的人群給環境保護帶來了不少的麻煩。隨著游客數量的不斷增加,對旅游資源的過度開發所導致的旅游資源的破壞現象時有發生,人為性的破壞和建設性的破壞都使得海南原有的自然資源,如植物植被、海岸沙灘都受到了不可挽回的嚴重損壞。除此之外,由于游客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強,以及監管人員監管不足,旅游產生的生活垃圾隨處可見,這不僅對現有的環境是一種污染,而且也不利于海南旅游業品牌的形成,不利于海南旅游業的宣傳與進一步發展[3]。同時,由于環境的污染,在改善環境過程中也會產生更多的費用,其中所耗費的資金和人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種不必要的浪費。

1.3 旅游線路單一缺乏深度多元化開發

海南氣候宜人,幅員遼闊,既有綿延萬里的海岸線,又有島內連綿四起山脈,會聚各類景觀于一體,但是,自然資源的豐富并沒有的得到很好的利用。現如今的海南旅游的線路,多為海南省內東部沿海地區,旅游線路單一,而對于內陸地區及西部沿海地區則開發較少,絕大多數的游客皆以著名的三亞、博鰲等著名旅游勝地為目的地進行游覽參觀,幾乎很少有人問津其余地區。海南省內旅游業發展的不平衡,對于海南整體的經濟發展是極其不利的。盡管近幾年對一些與著名景區相近的不發達城鎮進行旅游資源的開發,但是由于開發程度不足,這些新開發的景區總是無法滿足游客的好奇心與強烈的興趣。不僅如此,即便是一些著名景區,也多以自然風光、海濱美景來吸引游客,對于自然景觀中所具有的文化底蘊,則很少有相關人員進行介紹與宣傳。諸如我國歷史上有許多與景區景觀相關的且具有教育意義的歷史故事,多為弘揚優秀的道德品質,在景區的建設時雖然將這些內容包含在內,但卻沒有很好地依賴這些優秀的文化而發展,這無疑是對旅游資源的一種浪費,也失去了將我國傳統文化進一步發展傳播的機會,而且就海南旅游業而言,脫離人文文化發展的策略是不長久的,很難在以后的發展中產生競爭優勢。

1.4 管理及監督制度發展尚不完善

我國對于旅游業的監管尚處于不完善的地步,與旅游業相關的監管在眾多方面都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前幾年,在我國較為轟動的“海南宰客”事件的發生就是對海南監管不足的強有力的證明,“天價海鮮”與“天價海景房”的涌現,無疑會降低海南在游客心目中的地位,使游客提高警惕,不再對海南旅游業充滿信心。除了價格監管不足之外,在急速發展的海南旅游業中,旅游專業人才嚴重短缺,又加之人員的管理不科學,導致了旅游經營中經常會出現不規范的行為,這樣不僅會損害游客的利益,而且也會影響海南旅游業的發展和整體海南服務業的形象[4]。

2 海南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注重長遠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ZW(]資料來源:http:///view18480htm[ZW)]。可持續發展是海南未來發展旅游業的必由之路,旅游業也只有堅持走可持續的發展之路,未來發展的道路才會順利,才能將海南真正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休閑度假旅游勝地。

2.1 著力發展綠色環保生態旅游

生態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進行的有責任的旅游行為。為了享受和欣賞歷史和現存自然文化景觀,這種行為應該在不干擾自然地域、保護生態環境、降低旅游的負面影響和為當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會和經濟活動的情況下進行[ZW(]資料來源:http:///view46782htm[ZW)]。海南省發展綠色環保的生態旅游,既可以進一步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亦可以在不破壞環境的情況下,保護島內人民的利益,進而以旅游業帶動整個服務行業的持久發展,提升整體競爭力。綠色的生態旅游除了有自然景觀的欣賞線路,還應有農家樂、溫泉療養、植物園參觀等線路,同時生態旅游還應與綠色飲食文化相結合。政府應倡導綠色消費,無論是旅游從業人員,還是來島旅游的游客,都應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做美化環境的使者。在資源開發方面,應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進行資源的開發利用,實現高收益的投資回報,使生態文明與旅游業發展共贏。

2.2 強化旅游業發展的監管力度

海南旅游業必須有強有力的監管體系才能保證其健康有序發展,所以,海南旅游業應加大監管力度,保證各方的利益[5]。首先,對環境保護的監管,應注重對旅游景區環境的保護以及資源的可持續性開發。其次,在旅游業服務質量的監管方面,應注重對旅游從業人員職業素養及服務質量的監管,以及餐飲性價比的監管,這在游客的旅游感知方面占有很大的比重,這直接決定了外來游客對海南的第一印象及服務的好評率。優美的景區景觀、優良的服務水平、物美價廉的消費購物,是提升海南省在我國乃至國際旅游地位的“金鑰匙”,將為海南未來更長遠的發展贏得更多的機會。

2.3 加大人文景觀開發與文化建設的力度

海南省令人稱贊不絕的自然景觀,為海南旅游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自然景觀的優勢條件并不足以使海南旅游業在國際旅游業中占有一席之地,海南旅游業必須開發更具海南文化的特色景觀來在競爭愈加激烈的旅游市場中吸引更多的游客[6]。富有內涵的旅游,可以使游客的身心得到一次全新的體驗,會產生一種與眾不同的感受,進而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人文文化景觀的開發,除了要在更多景區設立旅游景點之外,還要注重對旅游從業人員的培養,因為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旅游從業人員是海南旅游的使者,他們可以在旅途中傳遞文化,也是海南形象的體現,素質優良的從業人員,將會給游客留下較為深刻的影響,也是人們對美景麗人的感受,會由衷的被海南獨具特色的、深深的文化底蘊所吸引,這同時也是好口碑建立的一條極為有效地途徑[7]。此外,獨具海南氣息與海南風韻的特色商品,也會為海南旅游加分,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說,那是一種文化的象征,也是島外人員對美好旅程的紀念[8]。在這方面,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不僅在文化方面應加大宣傳力度,而且在商品銷售方面,應注重商品內在的文化,對商家予以鼓勵,是他們在保證贏利的同時,也為海南文化產品的開發作出貢獻。

3 結 論

海南旅游業的發展與建設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表率作用,從海南省這些年的發展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旅游業作為海南省的支柱產業,為海南省的經濟增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自2010年海南開始建設國際旅游島以來。海南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著八方來客,在國際中的地位不斷提升。然而蓬勃發展的海南旅游業,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進行諸多方面的改善:進行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以發展生態旅游為主,開發海南自身文化底蘊為特色,加強監管,注重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相信海南旅游業發展的步伐會更加穩定,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1] 楊曉娟.國際旅游島建設進程中的海南省旅游業發展現狀、問題及解決對策[J].特區經濟,2012(6):119-121.

[2]方天海.海南旅游目的地競爭力及其影響要素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0(4):69.

[3]齊靜.論海南旅游資源優勢及其開發對策[J].科技信息,2009(1):689-730.

[4]陳文婷.對海南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探討[J].人民論壇,2012(17):212-213.

[5]張彥榮.發展海南餐飲服務業,提升國際旅游島建議――從三亞海鮮“宰客”事件說起[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4):71-75.

[6]周金泉,何文晉.海南國際旅游島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五個重要問題[J].新東方,2012(1):42-45.

第4篇:南海紛爭范文

關鍵詞:證券監管,行政行為,行政自由裁量權,司法審查,司法自由裁量權

隨著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于2001年7月5日作出終審判決,在證券界和法學界令人矚目并且一度引發熱烈爭論的海南凱立訴中國證監會案暫且告一段落。但無論是該案本身還是由此引起的討論并沒有完全劃上休止符1,筆者在本文中將圍繞該案,對其中涉及的內部和外部行政行為的認定、行政自由裁量權,以及司法自由裁量權等法律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案情簡介:

1994年12月,長江旅業等六家股東共同發起成立了海南凱立中部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立公司)。1997年3月,海南省證管辦向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民委)推薦凱立公司作為1996年度計劃內預選企業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1997年4月和1998年10月,國家民委先后兩次向中國證監會(以下簡稱證監會)推薦凱立公司列入1996年度A股發行計劃。1998年2月證監會通知海南省證管辦轉告凱立公司同意其上報發行申報材料,并要求在該材料上注明列入省97年計劃內。同年6月,凱立公司向證監會上報了A股發行申報材料。

1999年9月凱立公司收到了國務院有關部門轉送的中國證監會《關于海南凱立公司上市問題有關情況的報告》,即:證監發(1999)39號文(以下簡稱39號文)。該報告稱:凱立公司97%的利潤虛假,嚴重違反《公司法》,不符合發行上市的條件,決定取消其發行股票的資格。2000年4月,證監會以其辦公廳的名義作出證監辦函(2000)50號文《關于退回海南凱立中部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A股發行預選材料的函》(以下簡稱50號文),認定凱立公司“發行預選材料前三年財務會計資料不實,不符合上市的有關規定。經研究決定退回其A股發行預選申報材料。”2其間,凱立公司曾以證監發(1999)39號文為據,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該院以39號文屬于內部行政行為為由,裁定不予受理。凱立公司在對該裁定上訴期間,以中國證監會又作出新的行政行為(即作出50號文)為由,申請撤回了上訴,并于2000年7月針對39號文中稱其97%利潤虛假,取消其A股發行資格的表述和50號文認定其前三年財務會計資料不實,退回其A股發行預選申報材料的行為一并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1、撤銷被告作出的原告申報材料前三年會計資料不實,97%利潤虛假的錯誤結論;2、撤銷被告作出的取消原告A股發行資格并退回預選申報材料的決定;3、判令被告恢復并依法履行對原告股票發行上市申請的審查和審批程序。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于2000年12月18日作出一審判決:1、確認被告中國證監會2000年4月28日退回原告海南凱立公司A股發行預選申報材料的行為違法;2、責令被告中國證監會恢復對原告海南凱立公司股票發行的核準程序,并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3、駁回原告海南凱立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一審法院在判決書中指出:“……39號文雖是證監會對上級機關的報告,但因其對原告的申報作出了利潤虛假,嚴重違法,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的認定及決定取消其股票發行資格的處理意見,因此,這一行為對原告的權益是具有確定力、是明確和具體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的規定,由于該行為與原告的利益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且原告能夠證明該行為存在,原告就可以對該認定結論及處理意見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亦應將其納入本案的審理范圍?!鶕?000年3月16日實施的《中國證監會股票發行核準程序》的規定,股票發行核準程序為受理申請程序;初審;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核準發行;復議。在核準發行程序中規定,對發行人的發行申請作出核準或不予核準的決定。予以核準的,出具核準公開發行的文件。不予核準的,出具書面意見,說明不予核準的理由。在受理程序中,將屬于1997年股票發行指標內的企業劃歸該程序調整。上述法律規范均未規定不予核準的,可以退回申報材料。故被告作出的退回原告申報材料的行為,缺乏法律依據。且由于被告的退回行為是在上述法律規范生效之后作出的,按照有關溯及力的規定,被告的審批行為亦應適用并符合生效的法定程序。被告稱其退回行為系依照舊有的程序規范作出的,缺乏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本院應確認該退回行為違法,由被告予以重作?!瓕υ嬲埱蟪蜂N被告在50號文中……及在39號文中所作……的認定,鑒于本院應確認被告退回行為違法,并責令其重作,故應視為該審核行為尚未作出,本案雙方爭議的有關認定,現尚不能對原告直接產生法律上的效力,亦不屬于本案審查范圍,本院不對該認定作出判斷。……”

一審判決后,中國證監會以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適用法律錯誤為由,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經審理,于2001年7月5日作出了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法院在判決書中指出:“……凱立公司的財務資料所反映的利潤是否客觀真實,關鍵在于其是否符合國家統一的企業會計制度。中國證監會在審查中發現有疑問的應當委托有關主管部門或者專業機構對其財務資料依照‘公司、企業會計核算的特別規定’進行審查確認。中國證監會在未經專業部門審查確認的情況下作出的證監辦函(2000)50號文認定事實證據不充分。……凱立公司雖然屬于《核準程序》之前申請的企業,中國證監會也應當在保護其權益的前提下,依照該程序對其申請作出核準或不予核準發行的決定。但中國證監會對凱立公司的申請僅以其辦公廳的名義作出證監辦函(2000)50號決定,退回其預選申報材料。該決定既不適用具體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也沒有依照其自己制訂的的審核程序進行,一審法院判決認定該行為違法并限期重作是正確的?!C監辦函(1999)39號報告屬于行政機關的內部行為,且該內容已被其后作出的證監辦函(2000)50號決定所函蓋(原文書是”函蓋“,恐屬筆誤,應為”涵蓋“),法院已在之前的訴訟中有明確的生效裁定,故一審判決駁回訴訟請求是恰當的,……”。3

一、 內部行政行為及可訴性問題分析

在本案中,一個引起爭論的問題即是關于證監會作出的39號文是否屬于內部行政行為,是否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事實上,二審法院與一審法院在該問題上觀點并不一致,且一審法院在之前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與其后作出的一審判決在該問題上的看法也不一致。4那么,證監會作出的39號文其性質究竟如何,法院是應當將其納入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還是應當將其排除在行政訴訟之外?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對行政行為、內部行政行為、外部行政行為,以及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等加以分析,下面,筆者就將針對這些問題作一探討。

(一)行政行為的界定與分類

什么是行政行為?行政行為是指具有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組織及其工作人員在實施行政管理活動、行使行政職權過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或者不作為。關于作為行為的表述有很多種。5與民事行為和其他國家機關的行為相比較,行政行為具有從屬法律性、裁量性、單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強制性等特征,并且具有確定力、拘束力、公定力和執行力等行為效力。6行政行為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分為:內部行政行為與外部行政行為,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羈束行政行為與自由裁量行政行為,依職權的行政行為與依申請的行政行為,作為行政行為與不作為行政行為等。7其中,內部行政行為與外部行政行為是以行政行為適用與效力作用的對象的范圍為標準劃分的。所謂內部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在內部行政組織管理過程中所作的只對行政組織內部產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所謂外部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在對社會實施行政管理活動過程中針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所作出的行政行為。8

那么,在實踐中如何區分內部行政行為與外部行政行為?筆者認為,主要應考量的因素有:行政行為的法律依據、行政行為所針對的對象、行政行為所針對的事項、實施行政行為所適用的程序以及行政行為所產生的法律效果。9內部行政行為通常以內部行政組織管理法律規范為依據;針對公務員或行政主體作出;其針對的事項通常有關行政主體的內部組織、內部管理,以及公務員的雇傭、獎懲等;其行為的實施須按照相關的行政程序進行(例如對公務員的雇傭程序、紀律處分程序等);其法律效果通常是對行為對象的職權、職責、職務等產生影響。而外部行政行為通常以管理社會事務的法律規范為依據;針對作為行政相對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作出;其針對的事項通常有關社會事務的管理;其行為的實施須遵循一定的行政程序(例如告知程序、聽取申辯程序、聽證程序等);其法律效果通常是對行政相對方的權利、義務產生影響。同時,筆者認為,以上因素應當全面、綜合地加以考慮,而其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則是行政行為所產生的法律效果,如果某一行政行為對行政相對方的權利、義務產生較大影響,則本著維護相對方合法權益和督促行政主體合法行使職權的目的,對其他因素考量的標準不宜過于嚴格和拘泥。因為把某一行政行為確定為內部行政行為還是外部行政行為,在目前并不是所有的行政行為都能進入行政訴訟、接受司法審查的情況下,該問題就并不只是單純的學理上的分類問題,而直接影響到該行政行為是否可訴,以及行政相對方采取何種途徑尋求法律救濟途徑,從而對行政相對方的權利和義務產生重大影響。

(二)納入行政訴訟的行政行為

當今行政法發展的最重要的趨勢之一就是允許越來越多的公眾參與行政訴訟。美國《聯邦行政程序法》(1976年)第702條規定:“因機關行為而使其法定權利受到侵害的人,或者受到有關法律規定范圍之內的機關行為的不利影響或損害的人,均有權要求司法審查?!钡?04條規定:“法律規定可以復審的機關行為和在法院中沒有其他合適補救方法的最終機關行為應接受司法審查?!?0而伯納德。施瓦茨在其所著《行政法》一書中則指出,作為一般原則,誰有權利到行政機關受審訊,誰就應當有資格訴諸司法復審,反之亦然。這兩種情形中的標準都是不利之影響。而法院對誰有權利作為“利害關系當事人”到行政機關受審訊的問題作出越來越寬的解釋。起初法律把“明顯的當事人”,即其權利和義務受到行政行為直接影響的個人,列為這種當事人,而后“利害關系當事人”的概念不斷擴大,從明顯的當事人擴大到競爭人,又從競爭人擴大到消費者。這種趨勢并不統一,但是主流是為了公共利益,行政訴訟程序允許越來越多的人參與。11而美國最高法院在弗拉斯特訴科恩案中突破了只有與被司法復審的行為有直接切身利害關系的人才具有原告資格的限制,承認了聯邦納稅人的原告資格。1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以下簡稱《行政訴訟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痹谠摲ㄖ胁]有直接定義“具體行政行為”,但在第11條和第12條分別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和不可以提起訴訟的事項作了規定。其中第12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事實上,第12條并沒有排除所有的內部行政行為,甚至沒有使用“內部行政行為”這一術語,而是直接規定“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但自1991年7月1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中,對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作了進一步規定,其中引人注目的一點是對“具體行政行為”作了明確的界定。其第1條規定:“具體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行使行政職權,針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特定的具體事項,作出的有關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單方行為。這一定義似乎暗含著內部行政行為并不納入行政訴訟之中。不過,自2000年3月10日起,該《意見》已被廢止,取而代之的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13.該解釋在受案范圍方面,作出了不同于《意見》的規定,不再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界定,其第1條第1款明確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14這里使用的是“行政行為”這一概念,但對“行政行為”本身并沒有作出界定,也沒有使用“內部行政行為”或“外部行政行為”這些概念。同時,在該條第2款所列舉的不屬于行政訴訟的事項中,也沒有使用“內部行政行為”這一概念。

(三)本案中39號文的法律性質及其可訴性探討

下面再回到海南凱立訴中國證監會案,要判斷39號文是否屬于內部行政行為,是否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首先得從法律依據、行為針對的對象、針對的事項、適用的程序和行為產生的法律效果幾方面進行分析?!吨腥A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下簡稱《證券法》)15第7條第1款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對全國證券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督管理?!笔聦嵣?,1998年4月,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國務院證券委與中國證監會合并組成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并且在國務院1998年9月批準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中,進一步明確了中國證監會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是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的主管部門。16因此,中國證監會作為國務院的直屬事業單位,有理由也應當就有關問題向上級主管機關提交報告。同時,證監會的39號文也不是向凱立公司作出的,而是向國務院提交的關于凱立公司有關情況的一份工作報告。那么,39號文是否屬于內部行政行為呢?應當注意的是,39號文所針對的是凱立公司上市問題的事項,該文認為:凱立公司97%的利潤虛假,經研究決定,以凱立公司申報材料虛假為由,取消其股票發行資格。17雖然該文并沒有直接向凱立公司作出,且該文也是在1999年9月1日由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通過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告凱立公司的,但毋庸置疑,該文勢必對凱立公司能否上市產生重大的、決定性的影響,而且可以預見將是不利的影響。因此,從39號文所針對的事項及法律效果而言,其又具有外部行政行為的性質。當然,這里存在的一個問題是:畢竟,39號文不是直接針對凱立公司作出,而證監會在2000年4月向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作出(該文抄送凱立公司)的50號文中認定凱立公司發行預選申報材料前三年財務會計資料不實,不符合發行上市的有關規定,經研究決定,退回其A股發行預選申報材料。18那么,是否可以認為對凱立公司而言,39號文并不是一個“成熟”的行政行為,因而不宜對其提起行政訴訟,而應等證監會向凱立公司作出一決定(如50號文)之后,再針對該決定(如50號文)起訴呢?或者,正如有學者認為的那樣-在這里證監會的行政行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應加以割裂?19

伯納德。施瓦茨在《行政法》一書中論述了行政法上的一個重要原則-成熟原則。美國最高法院認為,成熟原則的“基本原理是:避免過早裁決,以免法院自身卷入有關行政政策的理論爭論之中,同時也是為了在行政機關正式作出行政裁決之前,在原告當事人事實上感覺到這種裁決的效力之前,保護行政機關免受司法干擾。”20受指控的行政行為的效力不應是模糊不清、不確定,而應當成熟到具有最終性。至于“要判斷行政行為是否是最終的行為,就要看行政裁決的程序是否達到了司法復審不會打斷行政裁決的正常程序的階段,也就是說,要看行政救濟是否已經終結了,還要看權利與義務是否確定了,或者說從行政行為中是否會產生法律效果?!?1成熟的標準是不利之影響、實際性和緊急性。而美國最高法院對成熟原則的適用逐漸趨于寬松。不再把形式作為成熟性的決定因素,并且,即便是非正式行政行為(例如行政機關新聞的行為),只要發生了實際的不利影響,就可受司法復審。22

我國目前的法律規范中,并沒有直接規定成熟原則。但在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行政訴訟法的司法解釋中,已經相當程度地體現了這一原則。23其第1條第2款規定了不得提起行政訴訟的事項,其中第6項為:“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钡?2條規定:“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該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笨梢?,《解釋》已清晰地體現了成熟原則的核心標準-不利影響。因此,筆者以為,依據《解釋》,則一審法院將39號文納入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完全站得住腳,其在判決書中也明確指出,因39號文對原告的權益具有確定力、是明確和具體的,與原告的利益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且原告能夠證明該行為存在,原告就可對其提起行政訴訟,法院亦應將其納入案件的審理范圍。24而二審法院雖然作出了“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的終審判決,但在判決書中卻清楚表明了在對待39號文的可訴性問題上,有著與一審法院截然不同的立場。二審法院明確指出,39號文屬于行政機關的內部行為,且該內容已被其后作出的50號文所涵蓋,法院在之前的訴訟中有明確的生效裁定25,因此駁回凱立公司的相關訴訟請求。26二審法院的判決理由似乎暗含著在此問題上與一審法院的不同態度,似乎不贊成一審法院后來對于將39號文納入司法審查的做法。筆者認為,正如本文前述指出的那樣,在我國目前的法律規范中,并沒有使用“內部行政行為”這一概念(《行政訴訟法》第12條規定的是:“……(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法院能否將一切內部行政行為排除在行政訴訟之外,這本身就是一個令人質疑的問題,而法院進一步以39號文屬于內部行政行為為由否定其可訴性,就更難以讓人信服。因為,39號文是否屬于內部行政行為又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不可否認的是,39號文的作出,事實上使凱立公司沒有資格上報正式的申請材料,其上市的進程被停止,因而對凱立公司而言,該行為嚴重影響其權利義務,而這恰恰符合《解釋》第12條“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該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27的規定。至于39號文是否因其內容被50號文涵蓋而失去可訴性,筆者認為,雖然39號文與50號文之間存在相當的聯系,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39號文的法律效果,它明確、具體,對行政相對方的權利義務有重大影響,與相對方存在著法律上的利害關系,這些都是不容忽視的。當然,39號文與50號文都是證監會就凱立公司上市問題作出的決定,其在時間上、內容上實為一脈相承,是否可以認為39號文還不是一個成熟的行政行為,凱立公司必須等到證監會向其作出一個行政處理決定(如50號文)之后才可提起訴訟呢?筆者認為,39號文于1999年9月1日由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通過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告凱立公司,使得該文具有效力的確定性,則凱立公司此時就已經能肯定其上市進程已受重大的不利影響,因此據此提起行政訴訟具有相當的說服力。此外,《解釋》第40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沒有制作或者沒有送達法律文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只要能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存在,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睉斦f,這一規定對于凱立公司而言也是相當有利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二審法院在判決中以39號文屬于行政機關的內部行為,其內容已經被50號文所函蓋為由,駁回凱立公司的訴訟請求,這無論從目前我國的法律規定的角度還是從學理的角度,都有可商榷之處。而筆者以為,從行政相對方與被訴行政行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其權利義務將因此受重大不利影響的角度,并從行政法維護行政相對方合法權益,監督行政主體合法行使職權的目的出發,將39號文納入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并無不妥。

二、 行政自由裁量權

孟德斯鳩曾指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8英國的歷史學家阿克頓勛爵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9在行政法領域,行政自由裁量權一直是一個重要而又備受關注的問題,筆者將在下文中圍繞什么是行政自由裁量權,為什么存在行政自由裁量權,行政主體應當如何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其相應的監督和救濟機制,以及行政自由裁量權在本案中的體現等問題進行分析和闡述。

(一)什么是行政自由裁量權

什么是行政自由裁量權?通常認為,行政法律、法規賦予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中依據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的原則,自行判斷行為的要件,自行選擇行為的方式和自由作出行政決定的權力。30實際上,可以說行政自由裁量權即是行政主體在一定條件下所享有的一種選擇權,而這種選擇權必須由法律、法規賦予,其行使須依據立法目的,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則,其內容則主要包括行政主體對相關行政行為的條件、方式、幅度等自行作出判斷和決定。

嚴格法治主義強調通過事先制定并明確公布的法律規則對政府權力進行控制。其代表人物戴雪賦予法治主義三個基本要素,其中之一乃是法治意味著“絕對的法律至上或法律統治,而排除恣意的權力、特權或政府所擁有的廣泛自由裁量權?!?1但在實踐中,嚴格法治主義的主張遭到巨大的挑戰。事實上,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行政管理的范圍日益擴大,針對的事項日益復雜且往往富于變化,同時,在行政管理的許多領域涉及專門的知識和技術,因而授予行政主體行政自由裁量權是有效管理現代社會的必需,而事實上,在現代社會中,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廣泛存在已不容否認。

既然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不可避免,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就是-正確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有益于社會發展;而行政自由裁量權一旦被濫用,其造成的危害也同樣讓人無法忽視32.那么,行政主體應如何合法、正確地行使自由裁量權呢?通常要求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時須遵循合法、合理原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須依據法律、法規的授權,須符合立法目的和法律原則,須認真考慮相關因素,公正、合理地進行。

要確保行政主體正確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就必須建立相應的法律監督機制和救濟機制。筆者認為,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法律監督主要包括立法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立法監督主要是指對行政裁量權的范圍應進行嚴格界定,對享有行政裁量權的行政主體應予以明確的授權。行政監督主要是指行政系統內部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行使進行的監督,主要體現在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方式、程序等方面作出限制性規定,并通過建立告知制度、申辯制度、聽證制度等,有效監督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行使,維護行政相對方的合法權益。司法監督則主要通過行政訴訟,對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行為進行司法審查,從而起到督促行政主體正確行使自由裁量權和對行政相對方提供法律救濟的作用。

第5篇:南海紛爭范文

【關鍵詞】 雙氫青蒿素

摘要:【目的】比較雙氫青蒿素的兩個復方Artekin與Artekin(T)治療無并發癥惡性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痉椒ā繉?0例無并發癥惡性瘧病人隨機分成兩組,每組40例,采用2d共4次給藥(2片/次),成人總量8片的給藥方案,觀察治愈率、平均原蟲轉陰時間、退熱時間和不良反應。【結果】Artekin組的平均原蟲轉陰時間為(608±198)h,Artekin(T)組為(618±205)h;平均退熱時間Artekin組為(173±91)h,Artekin(T)為(228±147)h;隨訪28d,兩組各有1例復燃,Artekin組和Artekin(T)組治愈率均為975%?;颊邔蓮头骄休^好的耐受性,惡心、腹痛等癥狀均輕微而且是自限性的。【結論】初步顯示雙氫青蒿素兩個復方均有高效、速效和低毒等優點,對治療有多重抗藥性惡性瘧流行區海南島的無并發癥惡性瘧有良好療效。

關鍵詞:瘧疾,惡性/治療;瘧原蟲,惡性/藥物作用;青蒿素/類似物和衍生物;雙氫青蒿素復方/治療應用;雙氫青蒿素復方/副作用;海南島

抗瘧藥Artekin與Artekin(T)均為雙氫青蒿素與哌喹的復方。Artekin(T)由雙氫青蒿素、哌喹和甲氧芐啶(trimethoprim,TMP)組成,現已在中國、越南獲準注冊、銷售;Artekin則由雙氫青蒿素、哌喹兩藥組成,2003年獲中國化學藥品三類新藥注冊。

中國海南省為抗氯喹惡性瘧流行區,1998年Artekin(T)2d療程總量8片方案治療46例惡性瘧,取得100%的治愈率[1]。

2001年Artekin與Artekin(T)的臨床對照試驗在

【Conclusion】 Fever is the initial symptom and is characterized as medial fever and high fever in SARS patients at admission. Lung disease is marked with cough, aversion to cold and sore throat; the incidence of distention and pain in the chest and dyspnea is low. Dampheat syndrome and pain frequently occur. Most of the cases at admission are classified as weifen or qifen syndromes and are complicated with dampness syndrome.

Key word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pathogenesis(tcm);

SYNDROME DIFFER WQYX; WINDHEAT;MIDDLE ENERGIZER DAMPNESSHEAT

海南省東方市天安廣州中醫藥大學瘧疾臨床研究中心進行。目的在于評價含哌喹的兩種雙氫青蒿素復方在哌喹抗性流行區治療無并發癥惡性瘧的療效,進一步比較兩藥組成的Artekin和三藥組成的Artekin(T)有無區別。

1 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

111 納入標準

(1)有發熱等瘧疾臨床癥狀,年齡7~65歲;(2)末梢血涂片查到惡性瘧原蟲無性體1000~100000/μL;本次發病前1周內和發病后未用任何抗瘧藥,包括四環素類和碘胺類。

112 排除標準

(1)年齡小于7歲和大于65歲;(2)伴有頻繁嘔吐或腹瀉;(3)孕婦;(4)有嚴重并發癥或其他嚴重疾病。

113 病例選擇與分組

80例無并發癥惡性瘧患者,按入院的次序,根據隨機數字表隨機分成2組,即Artekin治療組和Artekin(T)對照組,每組各40例。Artekin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齡7~64歲,33例為成年人,7例為兒童(年齡11~15歲2例,7~10歲5例);8例發現有配子體,3例合并感染間日瘧。Artekin(T)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齡8~58歲,34例為成年人,6例為兒童(年齡11~15歲2例,8~10歲4例),8例發現有配子體,2例合并感染間日瘧。入院時兩組病人基本情況見表1、表2。表1 兩組病人基本情況比較(略)表2 兩組病人免疫力及免疫器官變化情況(略)

兩組病人基本情況相似,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給藥方法

Artekin和Artekin(T)均由廣州健橋醫藥研究所提供(批號分別為010620和010626)。Artekin每片含雙氫青蒿素40mg和磷酸哌喹320mg;Artekin(T)含雙氫青蒿素32mg、磷酸哌喹320mg和甲氧芐啶90mg。Artekin和Artekin(T)片外觀形狀一致,按盲法原則進行試驗。給藥方案詳見表3 。表3 Artekin和Artekin(T)的給藥方案(略)

13 臨床觀察

全部患者住院治療觀察7d,于服藥后14d、21d和28d追蹤復查原蟲復燃情況。住院期間每6h腋下查體溫1次,體溫恢復正常24h后改為1次/d,上午、下午均查詢有無不良反應,連續5d,并按不良反應記錄表作詳細查詢記錄。

14實驗室檢查

141 原蟲學檢查

服藥當天至服藥后4d每天上午、下午分別涂制厚血膜1次,服藥后5d至7d每天1次,血膜經姬姆薩染色后檢查瘧原蟲。治療前計算每立方毫米血的無性體原蟲數(厚血膜計算按200個白細胞范圍內原蟲數換算)。以厚血膜200個視野查不到原蟲定為陰性。于服藥后14d、21d和28d涂血片復查原蟲,了解原蟲復燃情況。

142 血液學檢查

服藥當天和服藥后7d檢查外周血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和分類。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AS 612進行統計分析,對平均退熱時間、平均原蟲轉陰時間數據進行正態性檢驗和方差齊性檢驗后,用t檢驗分析。對治愈率和副作用的分析,采用Fishers精確檢驗法。

2結果

21 療效評價

參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氯喹臨床敏感性4周觀察法評價療效[2],以平均原蟲轉陰時間(PCT)、平均退熱時間(FCT)、治愈率和原蟲復燃率作為療效評價和比較的指標。治愈(S):血中瘧原蟲無性體在服藥7d內消失,28d內無復燃;顯效(RⅠ):血中瘧原蟲無性體在服藥7d內消失,但28d內復燃;有效(RⅡ):血中瘧原蟲無性體在服藥后48h內顯著減少(減少幅度大于75%),但7d內不消失;無效(RⅢ):血中瘧原蟲無性體在服藥后48h減少不到75%或反而增多。

22 療效

治療后兩組病人的臨床癥狀得到迅速控制,原蟲轉陰時間和退熱時間均較快(見表4)。兩組病人全部完成28d隨訪,結果兩組均治愈39例,治愈率均為975%,療效相仿(P>005)。表4 兩組治療后原蟲轉陰時間(tPCT)和退熱時間(tFCT)比較(略)

23 不良反應

結果見表5。兩組病人服藥后均未見明顯的毒性反應,部分病人出現的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等輕微而且是自限性的。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表5 兩組不良反應觀察結果(略)

3 討論

惡性瘧原蟲抗性和蔓延是個全球性的問題[3]。在東南亞瘧疾流行區惡性瘧原蟲對Fansidar和甲氟喹的抗性也在迅速蔓延[4,5]。

由于抗氯喹惡性瘧在中國瘧疾流行區蔓延,海南島、云南等地均有高度抗性株存在,抗性率(體內法)分別為822%和742%,其中RⅢ抗性率分別達到35%和322%,體外抗性率分別為942%和852%[6]。1979年中國海南島、云南等瘧區停用氯喹,改用磷酸哌喹(或加磺胺多辛)治療惡性瘧和大規模用于預防瘧疾,同時進行磷酸哌喹的敏感性監測。

1984~1988年符林春等在海南島西部、南部連續觀察惡性瘧對哌喹的敏感性,東方縣1984年治療惡性瘧36例未發現抗性,1986年和1987年,敏感性下降至83%~889%,1988年進一步下降至256%,Ⅱ、Ⅲ級抗性顯著增加,共占564%[7]。1999年8~11月,同在該地區使用Artekin(T),盡管該復方含有哌喹,但未發現該復方與哌喹有交叉抗藥性[1]。

Artekin由雙氫青蒿素、磷酸哌喹組成,復方中的雙氫青蒿素屬于短效抗瘧藥,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等特點[8-10],但只有5~7d療程才能獲得高治愈率;磷酸哌喹與氯喹同屬于4氨基喹啉類藥,磷酸哌喹的效價是氯喹的26倍,毒性明顯低于氯喹;磷酸哌喹的化療指數是磷酸氯喹的66倍[11,12],是一類長效抗瘧藥,3d療程治愈率可達90%以上。其不足之處是單藥使用容易產生抗藥性,而且起效也明顯慢于青蒿素類藥,特別是在全球多重抗藥性蔓延形勢下,哌喹的單獨使用更受到限制。

青蒿素類藥物抗瘧作用與哌喹完全不同,其作用機理是青蒿素被瘧原蟲體內的鐵催化,其結構中的過氧橋裂解,產生自由基并與瘧原蟲蛋白發生絡合,形成共價鍵,使瘧原蟲蛋白失去功能,從而死亡[13]。兩藥聯合,既克服了哌喹起效慢的缺點又彌補了雙氫青蒿素長療程的不足,同時還避免了單藥抗藥性的產生。我們在鼠瘧和猴瘧藥效學試驗中均證明該復方配伍對瘧原蟲的殺蟲速度、治愈試驗均明顯優于單藥,起到協同、增效作用,在鼠瘧原蟲的抗性培育中觀察到該復方還能明顯延緩抗藥性的產生。這與臨床所觀察的療效是一致的,同時也解釋了為什么在海南哌喹抗性流行地區使用該復方仍然獲得高治愈率。說明雙氫青蒿素復方具有速效、高效、短療程、低毒副反應、使用安全等優點,與國內外現有抗瘧藥復方比較,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本試驗采用成人總劑量8片2d療程的Artekin和Artekin(T)(含TMP)給藥方案,隨機對照分組,共治療無并發癥惡性瘧80例,結果表明:Artekin和Artekin(T)均能迅速解除病人的臨床癥狀和殺滅瘧原蟲,均表現為雙氫青蒿素的速效作用,兩組病人的原蟲轉陰時間和退熱時間較快,但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28d隨訪兩組病人各有1例復燃,復燃時間均為第21天,Artekin組和Artekin(T)組治愈率均為975%。初步顯示該地區惡性瘧原蟲對雙氫青蒿素復方高度敏感。

兩組病人在治療期間均未見與藥物明顯有關的副作用。Artekin(T)組病人出現的可能與藥物有關的副作用發生率略高于Artekin組,其原因可能與Artekin不含TMP有關。

雖然兩個治療組均取得高治愈率,但考慮到Artekin僅含兩個成分(雙氫青蒿素和哌喹),出現的可能與藥物相關的副作用更低,價格可能更低。我們將推薦不含TMP的Artekin在海南島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宋建平,徐穎,歐風珍,等.復方雙氫青蒿素2天療程治療惡性瘧50例[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9(3):240.

[2]WHO(1973). Chemotherapy of malaria and resistance to antimalaria.Report of a WHO scientific working group[C].WHO tech.Rep,1973.529,530.

[3]WHO.The world Health Report[M].WHO Geneva,1998.184.

[4]Ring P,Bickii J,Basco L.Randomised trial of pyronaridine versus chloroquine for acute uncomplicated falciparum malaria in Africa[J],Lancet,1996,347:24.

[5]Sowunmi A,Oduola A M.Open comparison of mefloquine,mefloquine/Sulfadoxine/pyrimethamine and chloroquine in acute uncomplicated falciparum malaria in children[J].Trans R Soc Trop Med Hyg,1995,89:303.

[6]周濟桂.磷酸哌喹的藥理[J],煤礦醫學,1981,3(6):35.

[7]符林春,陳沛泉,張俊才,等.海南島惡性瘧對哌喹敏感性的臨床觀察[J].海南醫學,1992,3(30:4.

[8]White N J,Chapman D,Watt G.The effects of multiplication and synchronicity on the vascular distribution of parasites in falciparum malaria[J].Trans R Soc Trop Med Hyg,1992,86:590.

[9]Brewer T G,Peggins J O,Grate S J,et al.Neurotoxicity in animals due to arteether and artemether[J].Trans R Soc Trop Med Hyg,1994,88(Supp1 1):33.

[10]China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on Qinghaosu.Studies on the toxicity of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J].J Trad Chin Med,1982,2:31.

第6篇:南海紛爭范文

    我省房地產開發建設對海南經濟特區的經濟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有力地促進了相關產業的興旺。近年來,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建設項目亂收費問題越來越突出,推動了房價的過快上漲,制約了居民住宅建設和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助長了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的蔓延。為了控制商品房價不合理上漲,減輕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購房者的負擔,促進住宅建設持續穩定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經國務院批準,國家計委、財政部下發了《關于取消部分建設項目收費,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收費管理的通知》(計價費〔1996〕2922號),取消建筑工程管理費等48項建設項目收費(見附件1),省政府要求各市、縣、自治縣及各有關部門必須堅決執行。

    為了進一步啟動我省房地產市場,加快開發建設的進程,經省政府同意,決定在按國家計委、財政部計價費〔1996〕2922號文件規定取消48項建設項目收費的基礎上,同時取消我省招標管理費等10項建設項目收費(見附件2)。

    從本通知下達之日起,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及有關單位要對該類收費項目進行清理,立即廢止本地區、本部門制定頒發的有關文件,并將廢止文件向社會公布,不得重新另立名目設置新的費種。

    建設項目收費實行中央與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管理。凡未經中央與省兩級批準的建設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均屬不合理建設項目收費,企業有權抵制和向有關部門舉報。

    附件:

    1.經國務院批準取消的48項建設項目收費(略)

    2.經省政府批準取消的10項建設項目收費

    附件2:

    經省政府批準取消的10項建設項目收費

    一、省建設部門6項

    招投標管理費

    房屋產權登記費

    城市綜合開發費

    城市建設增容費

    城市規劃管理費

    城市規劃報建費

    二、省土地管理部門4項

    土地申報費、丈量費、勘測費

    土地確權費

第7篇:南海紛爭范文

眾所周知,最近在中國的南海邊,發生了一件大事——菲律賓要強占中國領土。這使我十分悲憤,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不是我們中國的領土,我們一分不要。是我們中國的領土,我們一分不讓。正如人民日報所說“中國一分都不能少。”

早在秦朝,我們的秦始皇就已經派遣徐福東渡下南洋,并大肆移民,開發南海的漁業和農業,而當時如今所謂的“”國家卻是一片蠻荒之地,十分落后。而到了三國,吳甚至派兵駐扎與此,教會這里的土著人生火,打造石器等一個文明發展的基礎。當時的南海各國,基本上都是中國的附屬國,漢人在其中的數量多達百分之九十。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唐末,直到五胡亂華,十國紛爭時才逐漸分離出去。但南海一直是在中國的掌控之中。甚至中國明代本土的小說《西游記》中記載觀世音的住處,也說是在南海。

而直到1946年7月4日,菲律賓才正式擺脫殖民統治的陰影,正式獨立,但這個歷史區區不足百年的小國竟然聲稱對南海擁有,真是讓人啼笑皆非。對于這種,無理分割我國領土的鬧劇,中國的表態當然是不接受,不承認,不執行。在我們看來,菲律賓和美國自導自演的“南海仲裁案”也不過是一張試圖破壞我國領土統一的一張廢紙而已。

第8篇:南海紛爭范文

戰國莊周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

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

……

大鵬飛幻曲

從眾中嵩

序曲

那是什么時間,

又是什么年代?

古老傳說至今,

誰也說不明白。

茫茫宇宙從何而源?

兩平厘米奇物爆炸,

無數星辰飛膨出來——

日月誕生乾坤開泰。

太陽照耀地球運轉,

溫度適宜水氣新態。

低成河海高為山脈,

萬物繁生眾靈釀胎。

聰明者為靈慧,

兇蠢者成魔怪。

魔靈相戰你死我活,

生態平衡實在無奈。

誰是誰非終要評判,

人類應運誕生出來。

魔靈同意“人”來調裁,

地球統由“人”做主宰。

“人”把高靈稱仙圣,

仙圣為神上供臺。

燒香擺果又跪拜,

祈禱求福平心態。

元始天尊從此降,

太上老君為道帥。

巍巍昆侖多洞府,

五岳四海誕仙才。

神仙也有善與私,

你吹我踩合不來。

你要太陽西邊出,

我把高山變大海。

魔怪攻擊人不公,

偏愛神仙把我踩。

讓你病痛命更短,

挑動殘殺難安泰。

人把惡魔稱做鬼,

鬼魅魍魎成兇災。

山崩海嘯水旱禍,

天塌地陷真難挨。

神鬼之間人難做,

天災人禍不斷來。

拜神頻繁鬼嫉妒,

祭鬼多了神仙踩。

萬物之靈本為“人”

為求生存也學乖。

祈禱神鬼選英才,

亂事紛紛自己裁。

群仙眾鬼開大會,

選出玉皇做統帥。

靈霄寶殿發號令,

神佛人鬼都遵拜。

敬神焚香奉酒果,

驅鬼燒紙符化災。

慧智愚昧匯一起,

人生夢幻自編排。

古老東方有大河,

黃河之水天上來。

龍的傳人此為源,

丹書壯曲放光彩。

移山填海開疆域,

劈荊斬棘筑舍寨。

伏羲八卦匯律理,

四大發明傳萬代。

黃河龍馬出河圖,

洛水神龜獻書來。

華夏圣物有四寶,

龍鳳麒鵬最福泰。

龍居大海弄潮湃,

風落梧桐展金彩。

麒麟凝聚百獸點,

福壽康寧真氣派。

龍鳳麒麟誰曾見?

美好福緣永長在。

莊子吟唱《逍遙游》,

贊鯤頌鵬沖天外。

廣粵東有大鵬灣,

神話傳說多精彩。

鵬山鵬城吾觀游,

心潮澎湃蕩云海。

拙筆急趕日月落,

古老史話換新彩。

定名《大鵬飛幻曲》,

下里巴人自一派。

人世茫茫誰識誰?

見書見字真情在。

相遇有緣無禮送,

乘鵬高歌創未來:

摘下太陽做火爐,

取來月亮放鏡臺。

江河湖海任己呼,

昆侖珠瑪由我踩。

登上火星造花園,

飛船馳向銀河外。

神鬼聽從“人”調遺,

乾坤必須“人”主宰。

朋友努力再努力,

宇宙文明壯志開。

學鵬堅毅展巨翅,

曲盡歌罷淚滿腮。

序源莊子趣事

《逍遙游》把鯤鵬贊,

本是莊子一名篇。

七雄紛爭戰國亂,

圣降宋國蒙邑園。

取名莊周修道術,

文深奧義古今傳。

一生趣事啟人思,

史話傳說非平凡。

宇宙混沌初蒙開,

旭日金光照河山。

昆侖天池居王母,

舒袖舞植蟠桃園。

百花盛開賽錦繡,

蟠桃芬芳閃嬌艷。

山青水秀圣雅地,

萬靈響往欲成仙。

天生萬物地繁衍,

南海白蝶舞翩躚。

飄飄飛落多歡樂,

?;ú扇锉咀匀弧?/p>

蟠桃香溢萬里遠,

白蝶嗅聞壯志添。

越過高山跨大河,

不懼酷暑與嚴寒。

風雨只當洗翅浴,

雷霆化為戰鼓傳。

白天艷陽高空照,

黑夜明星映路前。

飛飛飛呀飛飛飛,

忍饑受渴不停閑。

起從南海到太湖,

穿過長江越泰山。

黃河岸邊聽浪吼,

西岳峰顛看月圓。

日升日落一歲歲,

整整飛了一百年。

昆侖山脈眼前現,

寬廣巍峨聳云天。

古松蒼郁千年綠,

長江黃河此發源。

蟠桃園中逢春日,

萬紫千紅百花鮮。

白蝶一見心中喜,

輕輕飄飄飛上前。

一百年啊一百年,

辛酸艱險苦難言。

今日方遂己心愿,

桃花蕊中盡歡顏。

花香迷得白蝶醉,

忘記日月地與天。

高山變成小砂粒,

江河縮為一細線。

忽然一陣狂風卷,

守園青鸞撲上前。

張著銳嘴就要吞,

仙女呵責忙阻攔。

“白蝶偷粉應處死,

正好給我做早餐?!?/p>

“蝴蝶采粉是本性,

豈可對她太兇殘?!?/p>

仙女青鸞爭不休,

王母聞聲進花園。

、白蝶變成小飛人,

跪下抖翅忙爭辯:

“天地生我為愛花,

、采粉交媒百花艷。

有花無蝶花必絕,

雌雄不交無代轉。

南海到此萬里遠,

風雷雨雪一百年。

夏秋疾飛不停翅,

冬變殼蛹度嚴寒。

春來逢時忙傳粉,

加添萬花爭芳艷。

采粉有功無罪過,

天律地法理當然!”

王母一聽怒火燃:

“頂撞老娘罪滔天。

我話是天就是法,

豈容孽蟲放狂言!

桃花盛開靠我法,

何須雌雄花粉傳。

瑤池用陰不用陽,

滅蝶驅蜂花更艷!”

白蝶仰天哈哈笑:

“圣母法論理不端。

陰陽交會生萬物,

宇宙則律你難變!”

王母胸中如刀剌,

臉青鼻歪氣難喘:

“你你你呀你你你,

天下犟種頭一端!

青鸞把他身啄爛,

扔下山澗螻蟻餐!

以警后世叛孽頑:

與我對抗必完蛋”

仙女阻攔來不及,

青鸞啄蝶不間斷。

腦裂腹開鮮血淌,

兩翅揉爛腿折斷。

蝶尸扔到山澗下,

化作蝶石爛斑斑。

靈神夜間常吼喊,

面對群星訴己愿:

“不服不服我不服,

啄死嚼爛志不減。

天地生我必有用,

采花傳粉理當然!”

太陽心悲躲云層,

十五月蝕不團圓。

青天有情淚流雨,

江河憤慨飛驚瀾。

一日日啊一月月,

寒來暑往一年年。

有誰能來主公道?

自信自向前!

堅信自己無錯過,

何懼愚責與被冤?

堅定真理戰謬論,

天經地義不容篡!

碟石傲立刺向天,

為鄰小鯤有情憐:

“碟哥你本英雄漢,

終有一天把身翻!”

“待我出頭現身日,

讓你長翅騰云天。

五湖四海游個夠,

海闊天空任己愿!”

悠悠轉轉八百年,

無蝶傳粉花凋殘。

蟠桃樹上無成果,

葉落枝枯一片片。

王母心憂請群仙,

眾仙應邀赴桃園。

齊議無蜂又無蝶,

無粉授花是根源。

王母聽之羞又愧,

可容蜂蝶進桃園。

青鸞跪地忙叩拜:

“不吃蜂蝶我咋辦?”

“報請玉皇升你官,

專職夜游到人間。

巡察善惡報天府,

盡享供品樣百般?!?/p>

青鸞一聽真高興,

有吃有喝有大權。

脫了鳥形變神態,

從此當了夜游官。

仙女求告太白星,

起活白蝶洗污冤。

昆侖山下見蝶石,

白蝶回生雙翅展。

太白金星好言勸:

“白蝶應回蟠桃園。

百花桃蕊任你采,

自由馳往舞翩躚。”

“感謝仙長多厚愛,

仙間竟有奇恥冤。

王母找楂受不了,

寧做頑石不回園!”

“白白白呀蝶蝶蝶,

開天辟地第一頑。

你有要求盡管提,

終了必須回桃園?!?/p>

“王母當眾來賠禮,

青鸞拔羽跪面前!

兩個條件達不到,

寧受萬苦不回園!”

王母聞報火沖天,

一袖舞去颶風卷。

“把他打入凡界去,

嘗嘗人間血火煎!”

白蝶隨風飄萬里,

落到東方蒙邑園。

小鯤被拋到北冥,

河道海口峭石尖。

戰國宋域誕莊子,

北冥生鯤弄水翻。

莊鯤如此有交代,

方成大鵬飛幻篇。

第9篇:南海紛爭范文

關鍵詞 快速工業化區域;建設用地;問題;制度優化;南海區

中圖分類號 F29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07)01-0096-06

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表明,所有已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必然經歷了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工業化是現代化不可逾越的階段[1]。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等沿海發達農村地區,工業化快速發展,工業化水平迅速提升,經濟社會結構急劇變化。與此同時,快速工業化區域普遍出現城鄉建設用地迅猛、無序擴張,城鄉土地利用混雜、相關利益沖突頻繁等諸多土地問題[2~3]。而這些問題又與當前城市化過度滯后于工業化等現象密切關聯[4]。

如何合理引導土地開發,構建緊湊高效、布局合理、發展有序的建設用地空間結構,是快速工業化區域持續發展的重要命題,而改革和完善包括土地管理體制在內的城鄉管理制度,是解讀該命題的關鍵。本文運用新制度經濟學原理,結合典型案例,從制度變遷與創新的視角對快速工業化區域建設用地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優化策略,旨在為這一新興地域類型的建設用地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1 新制度經濟學關于制度優化的一般理論

新制度經濟學發源于科斯的交易費用概念和替論,該理論與制度變遷等理論體現出深刻的制度優化、制度協調和制度轉換思想。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表明,制度是繼天賦要素、技術、偏好后經濟理論的“第四塊基石”。制度是一個社會的游戲規則和為決定人們的相互關系而人為設定的一些制約,是規范個人行為的規則,由正式規則、非正式規則與實施機制三部分構成[5~6]。制度的核心功能是給市場經濟中的經濟人提供激勵與約束,而這一功能的發揮是通過抑制機會主義行為、提供有效信息、降低不確定性和交易成本等途徑來實現[7]。

在新制度經濟學看來,制度變遷是內在動力和外部競爭共同作用導致制度非均衡的必然結果。當制度外的變化促成了外部利潤的形成,而這些潛在的外部利潤又無法在現有的制度安排內實現“內在化”時,人們就會尋找一種新的制度安排,以便獲取這些獲利機會[8]。制度優化或創新就是消除制度供給不足或過剩等制度非均衡,從而實現制度均衡和資源帕累托最優配置的制度安排。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蓬勃發展,生產力與技術水平快速提升,經濟環境發生顯著變化,原有土地管理體制及相關制度安排的效率必然遞減,無法適應和滿足新形勢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從而產生諸多土地問題特別是建設用地問題,形成新的制度需求,這在快速工業化區域體現得尤為突出。

2 城鄉建設用地問題的實證研究

2.1 研究區概況

佛山市南海區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鄰港澳,接壤廣州,環境得天獨厚,素稱“魚米之鄉”,也是著名僑鄉。土地總面積1 073.8 km2,轄2街道6鎮,戶籍人口106.6萬,總人口約210萬。南海區居廣州往粵西、大西南、東盟地區交通要沖,廣茂鐵路、珠江干流、321國道、325國道、廣佛、廣肇、佛開等多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極為便利。

改革開放以來,南海經濟社會有了很大發展,民營經濟興旺發達,“南海制造”熠熠生輝,2005年南海位居全國百強縣(市)第六名,參照H?錢納里的經濟發展階段模型,已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的后期。由于南海改革開放初期實行分散化的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政策,推行“六個層次一起上”的發展方針,“村村點火、戶戶冒煙”辦工業,導致工業用地為主的城鄉建設用地(本文研究的城鄉建設用地包括城鎮、農村居民點和獨立工礦用地,不含其他建設用地。)全面粗放擴張,中心城鎮發展滯后。目前全區非農產業和非農就業比重均超過90%,而本地城鎮化水平僅約50%[9],城鎮用地僅占總建設用地面積的15%左右,半城市化現象及其問題較為普遍,土地集約、合理、可持續利用受到制約。如何通過制度創新,適時調整社會經濟與城鎮發展戰略,實現空間重構和資源重組,優化城鄉用地結構和布局,是當前南海及其他快速工業化區域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唐常春等:快速工業化區域建設用地問題與制度優化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區為例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7年 第1期2.2 建設用地主要特征與問題分析

2.2.1 規模急劇擴張,內部發展失衡

快速工業化區域由于國內外資本的快速投入與集中,第二、三產業特別是工業迅速發展,必然帶來對土地的旺盛需求。雖然長期實行“單一口子”供地政策,但市場機制不夠完善,市場對土地資源的基礎配置功能未能充分發揮,供應難以反映、滿足和引導需求。在當前我國相關法制不甚完善的背景下,由于經濟利益和制度設租的刺激,快速工業化區域普遍滋生土地隱形市場,最終導致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失控,人為加劇用地矛盾。

根據歷史統計數據和最新土地更新調查成果,20世紀90年代以來,佛山市南海區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急劇擴張,所占比重迅速提高(圖1、圖2)。1991年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為12 339.1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10.72%[10];1998年規模迅速增至34 809.8 hm2,比重上升至30.26%;至2004年末規模進一步增至45 468.2 hm2,比重高達42.34%。近年來,隨著全區產業逐步升級、經濟發展質量提高和土地管理制度的加強,城鄉建設用地擴張速度有所減緩,但建設用地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建設占用與耕地保護之間的沖突未能明顯緩解。

全區城鄉建設用地規模變化的內部差異顯著(圖2),其中獨立工礦用地上升幅度較大,占城鄉建設用地比重由1991年的19.49%迅速上升至1998年的49.44%和2004年的59.45%,年均增量高達1 894.24 hm2。20世紀90年代以來,南海相繼撤縣設市和撤市設區,城市建設發展較為迅速,用地不斷增加,目前用地規模達到2 330.6 hm2,但仍僅占城鄉建設用地的5.13%,土地總面積的2.17%。同時,南海建制鎮和農村居民點用地緩慢增長,從用地角度反映出全區城鎮建設明顯滯后于工業化發展速度,農村剩余勞動力未能真正大規模向城鎮遷移,建設用地的級差收益和綜合效益未能充分實現。

2.2.2 空間無序分散,結構嚴重失調

改革開放以來,南海區受“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等農村工業化政策影響,實行“遍地開花”式工業化發展道路,工業園區過多、過濫建設,導致工業用地全面擴張,“村村像城鎮,鎮鎮像農村”,城鄉混雜,居住與工業用地混雜,用地布局分散,并衍生出重復建設、權益紛爭、環境污染、景觀破壞等諸多土地問題,土地集約化、規?;靡约俺青l協調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通過計算南海區土地利用類型區位熵(專門化率),可以找出全區具有一定優勢的用地類型;通過分別計算某用地類型在各鎮(街道)的區位熵,則可大致反映該用地類型的空間集中程度。用地類型區位熵(Q)計算公式為:

Q=(a/A)/(b/B)

式中:a為某鎮(街道)某土地利用類型面積;A為全區該土地利用類型面積;b為某鎮(街道)土地總面積;B為全區土地總面積。

南海區城鄉建設用地整體分布比較分散(圖3),除中心城區桂城以外,各鎮(街道)Q值均處在0.50~1.50之間,其中里水、丹灶、西樵和九江等區位較為偏遠的鎮域Q值<1.0,距離因子作用有一定顯現。各用地類型中,獨立工礦和農村居民點用地集中程度均較低,區域差異不甚明顯,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全區建設用地的空間分布特征;城市和建制鎮用地集中度相對較高,但整體規模偏小。

獨立工礦和農村居民點用地的片面、粗放擴張,大大削弱了快速工業化區域城鎮發展的產業拉力和空間動力,妨礙了土地集約高效利用和第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目前南海區獨立工礦和農村居民點用地比重過高,分別占城鄉建設用地總量的59%和24%;而城市與建制鎮用地比重過低,僅占5%和12%(圖4)。城鎮建設中亦存在工業用地偏大,道路廣場和市政公用設施用地不足,建筑密度過高,環境質量偏低等問題,用地結構需作重大調整。

2.2.3 城鄉缺乏統籌,區域協調不力

快速工業化區域城鎮密集,農村經濟較發達,城鄉界限模糊,城鎮規模等級不甚明確。近年來南海區城鎮化進程加快,但城鎮化水平提高在促使城鎮用地增加的同時,農村居民點用地未能相應減少。1991-2004年,全區城鎮用地與農村居民點用地分別增加5 961.5 hm2和2 542.5hm2。城鄉用地缺乏互動的二元結構,不僅導致農村用地集約度較低、閑置和低效利用狀況無法根本改變,同時也影響到城鄉各類用地問題的整體解決,制約城鄉的協調發展。

由于行政管理體制等局限,快速工業化區域用地發展缺乏橫向協調,功能布局沖突,協調力度亟待加強。雖然南海區城鄉用地的地域分工已經基本形成,土地利用的區域特色比較明顯,但用地結構與布局不夠合理(圖5)。大瀝、羅村街道屬于中心城鎮發展區,獨立工礦用地比重過高,城鎮用地比重過低,嚴重制約用地效益提升、服務業空間拓展和人居環境改善;獅山要發展成為南海次中心城區和最大工業基地,然而第二、三產業用地未能統籌規劃,服務業用地太少,不符合土地利用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另外,某些區域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缺乏統籌,布局不甚合理,造成基本農田流失、農業生產條件破壞和生態環境景觀損害,并影響到相鄰區域發展。

3 城鄉建設用地發展的體制分析

3.1 雙二元管理體制影響用地配置效率

雙二元管理體制既指用地管理的城鄉分割,又指城市國有土地出讓的“雙軌”并存,是我國漸進式改革和新舊體制轉型時期的產物。根據交易費用和制度變遷理論[5],雙二元管理體制必然引發一系列矛盾和沖突,阻礙土地市場的正常規范流通和交易,從而一定程度上導致土地資源配置低效、無序狀態,這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快速工業化區域表現尤為突出。

快速工業化區域用地管理體制上的雙二元化直接反映在土地低價征用、政府壟斷出讓與以集體土地為基礎的農村工業化之間對土地資源的爭奪上。建設用地供給實際是按規定征用后使用、村鎮自行開發使用和違法違章建設使用三部分構成,并未真正實現統一管理,結果導致各類開發園區“遍地開花”,建設用地規模增長處于失控狀態。另外,城鄉用地管理權能分散導致城鎮用地特別是建制鎮用地空間增長緩慢、總量偏小,與整個區域城鎮化進程和城鎮建設要求不相稱。

3.2 農村土地產權不完善削弱激勵與制約機制

科斯定理認為,合法權利的初始界定是市場交易的基本前提,并對經濟制度運行的效率產生影響[7]。目前我國快速工業化區域農村土地產權很不完善,主要表現在所有權主體泛化、產權邊界模糊以及產權殘缺等方面。農村土地歸農民集體所有,但具體歸屬于哪一級集體,法律并未明確規定,從而導致多元主體的權利之爭。同時產權邊界模糊,各產權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界定不清,產權利益難以得到明確保障,從而人為增加市場交易成本和不確定性,削弱了產權制度應有的激勵和約束功能,最終影響土地資源配置的效率與合理性。

南海作為國務院批準建立的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陸續在全區農村范圍內推行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對促進南海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11]。與此同時,現行股份制度普遍存在股權殘缺、股權封閉與股權設置不合理等問題,影響股份制度效率與績效的發揮。股權殘缺與封閉性主要源于社區封閉性,必然造成產業布局分散與用地粗放擴張,從而影響人口與資本的流動,影響產業的集中與升級,影響農村工業化與城鎮化持續發展。

3.3 城鄉市場發育不平衡誘發用地投機行為

由于我國城鄉土地制度變遷的不平衡性和非同步性,城鄉土地市場發展呈現顯著不均衡[11]。目前我國城市土地使用權市場已經基本建立,為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城市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農村土地的所有、使用、分配等權力較為復雜,牽涉到多方利益,關系農民生存保障等諸多重大問題,有關集體土地資源配置和資產管理的相關法規政策不健全、不完善,土地市場化程度相對較低。

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供給不足或滯后導致制度漏洞出現,從而誘發機會主義行為[7]。農村土地市場發育滯后,必然為行政權力的設租與尋租打開了空間[12],農用地與建設用地的產出收益差異,城鄉建設用地因政策管制產生的租值差,直接成為土地行政干預的設租與尋租源頭??焖俟I化區域以“補辦歷史用地手續”等各種形式為藉口,通過權力交易使農地轉用合法化,現象較為普遍。1997-2004年南海區違法用地面積3 091.55hm2,其中未批先用部分占90.55%,違法宗數達到1 846起。與此同時,集體土地私下交易和灰色土地市場較為活躍,影響土地資源的規范管理、合理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

3.4 部門規劃不協調制約土地合理利用與保護

在城鄉土地管理依據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其他部門建設規劃不協調、不同步甚至相互沖突,這給建設用地規劃審批、管理和實施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沒有起到龍頭作用,反而成了適應性規劃。快速工業化區域主要是以國有、民營和外資經濟為動力,以資本、土地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投入為拉力,利益主體多元而分散。部門規劃脫節必然導致建設用地管理無法集中統一,土地利用的粗放性和盲目性、用地結構和布局的不合理性以及土地資源浪費也就在所難免。

快速工業化區域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大多數農民建房和村莊建設缺乏規劃引導與約束,導致其大多沿公路等交通線路粗放擴張,住宅與工業建筑混雜,基礎設施不配套,人居環境惡化。另外,農民宅基地規劃管理不到位,受經濟利益驅使或傳統觀念影響,建新屋不拆舊宅,形成大量出租屋或“空心村”,村莊建設用地浪費較大。

4 城鄉建設用地制度優化對策及措施

4.1 完善土地產權和城鄉用地管理制度

(1)完善產權和利益分配制度。制度供給不足是快速工業化區域城鄉用地矛盾與問題的主要根源,而產權制度不完善是其關鍵。在體制轉軌動態過程中,通過明晰產權,清楚界定政府、農村集體、農戶各方權利邊界,形成各自權力的剛性約束,完善產權制度,實現土地權益合理分配,是化解諸多土地問題和優化城鄉用地的必由之路。

(2)進一步改革農村土地股份制。針對當前農村土地股份制存在的問題,應該逐步推廣和深化“固化存量、出資購股、開放流動”的改革。存量股權的福利配置對象是既有成員,數量人人均等。對新生兒和婚嫁遷入人口,實行出資優惠認購股權。允許股權無障礙流轉、繼承、贈送和抵押,真正實現股權資本化,為土地集約經營和農民轉變身份、擇業遷徙創造條件,促進快速工業化區域的城鎮化進程。

(3)統籌和協調城鄉用地管理。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是快速工業化區域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完善城鄉用地管理體制是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區域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途徑。通過理順行政管理體制中層級制與職能制并存的矛盾,優化政府職能定位,使各級政府的利益目標、資源調控和行為方式等保持一致,以此降低制度管理成本,縮小設租、尋租空間,解決城鄉用地缺乏統籌等問題。

4.2 建立統一、規范的城鄉土地市場體系

(1)逐步實行城鄉土地市場一體化建設。土地價值具有整體性,土地市場本應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但由于目前快速工業化區域城市用地和農村用地背負的社會責任不同,造成城鄉土地市場的人為分割。因此,首先應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體系,為農村土地合理“減負”。同時應該對耕地、基塘等優質農用地實行特殊的國家保護和扶持政策,強化用途管制。在此基礎上,逐步取消土地供應“雙軌制”、土地使用等級制和取締土地隱型市場,從制度上避免土地投機行為,逐步建立起統一、開放、規范、有序,城鄉和各種所有制一體化的土地市場體系。

(2)建立和完善農村集體土地市場。在明晰土地產權的前提下,建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市場,完善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機制和配套法規,實行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同地、同價、同權”有償使用制度,是解決當前快速工業化區域農村土地隱性流轉的根本出路,也是推動工業和服務業向城鎮集中、集聚,從而強化規模經濟效應的必然要求。與此同時,農用地非農化應實行國家調控和市場配置相結合的有效機制,逐步培育農用地非農化市場,而不應單純采取行政性的征地辦法。國家調控農用地非農化的措施主要包括土地用途管制、土地規劃、稅收和土地登記等。

(3)創新和加強土地市場法制監管。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手段,將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相結合,建立科學、高效的土地供求監測和預測機制,準確把握土地市場運行走勢,為政府適時調整和制訂有關政策提供科學依據。同時要加大土地執法力度,整頓土地市場秩序,建立規范、有序的土地市場競爭機制。土地市場監管應建立責任人制度,納入政府政績考核體系,并定期向社會公示相關信息,以利于社會公眾監督。

4.3 高起點和高標準做好村鎮建設規劃

(1)實行“規模規劃”,強化規??刂?。村鎮規劃要依照城鎮體系規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以促進快速工業化區域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和集約用地為指針,明確村鎮建設的長遠規劃格局,將傳統的“時限規劃”調整為“規模規劃”模式,通過科學預測未來人口規模、經濟發展趨勢等合理確定村莊與城鎮近遠期用地規模。村鎮規劃區之外的農用地實行嚴格的用途管制,零散農村居民點要在現狀基礎上加以逐步縮并。

(2)農村宅基地管理采用“三控模式”。針對當前快速工業化區域農村宅基地實際占地遠遠超過批準占地的扭曲現象,農村宅基地規劃及管理應積極采用“三控模式”。一要控制農戶主房占地;二要控制庭院、附房等用地界線,并將它們全部納入非農建設用地審批指標;三是嚴格控制宅基地數量,嚴格執行“一戶一宅”的法律規定,有序清理多余宅基地。在強化農村宅基地微觀控制的同時,積極引導第二、三產業向城鎮和園區集中,更好地實現集約用地和合理用地之目的。

(3)強化功能分區,優化空間結構體系。針對快速工業化區域農村建設用地粗放擴張、零亂布局、功能混雜等不良現狀,村鎮建設規劃應強調用地功能分區,建立合理、高效、優美的空間結構體系。同時,應合理布局村鎮公共設施用地和道路用地,鼓勵打破村民小組界線和相對集中建設,逐步實施村莊歸并與整治計劃,有效推進農村建設用地整理。

5 結論與展望

(1)快速工業化區域城鄉建設用地普遍存在規模急劇擴張、布局無序分散、結構嚴重失調、城鄉缺乏統籌等諸多問題,深層成因主要包括土地、戶籍、行政管理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等多個方面,其中雙二元管理體制、農村土地產權不完善、城鄉土地市場發育不平衡和部門規劃不協調等是重要的體制因素。

(2)快速工業化區域應該深化土地、戶籍及行政管理等綜合改革,調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促使產業與人口空間轉移和集中,并與經濟和就業非農化進程同步,促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健康發展。其中建設用地制度優化對策主要包括完善土地產權和城鄉用地管理、建立統一規范的城鄉土地市場以及高起點和高標準做好村鎮建設規劃等。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鄭峰,范躍進,李傳章,李平.新型工業化道路與城鄉經濟社會發展[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3~30.[Zheng Feng, Fan Yuejin, Li Chuanzhang, Li Ping. 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Countryside[M].Jinan: Shandong People Press, 2005.3~30]

[2]張麗君,黃賢金,鄔震,等.宏觀調控背景下快速工業化城郊土地利用分析及政策研究――以青島城陽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6,(1):233~236. [Zhang Lijun, Huang Xianjin,Wu Zhen, et

al. The Analysis and Policy Research in Quickly Industrialize Suburb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croscopic Control[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6,(1):233~236.]

[3]湯小華,余娟清. 鄉村工業化地區土地利用變化及驅動力分析――以福建省晉江市為例[J].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84~89.[ Tang Xiaohua, Yu Juanqing. An Analysis on Land Use Change and Driving Forces in Rural Industrialized Areas――A Case Study of Jinjiang City, Fujian[J].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4,(3):84~89. ]

[4]景普秋,張復明.工業化與城市化關系研究綜述與評價[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3,(3):34~39.[Jing Puqiu, Zhang Fuming. Summarizing and Comment on the Correlation Study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3,(3): 34~39.]

[5]諾思.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4.5~60.[North.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 Shanghai: Shanghai Sanlian Bookstore,1994.5~60.]

[6]柯武剛,史漫飛.制度經濟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109~168. [Wolfgang Kasper, Manfred E. Streit. Institutional Economics[M].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2000. 109~168.]

[7]袁慶明.新制度經濟學[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5.270~336.[Yuan Qingming.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M].Beijing: China Development Press, 2005. 270~336.]

[8]戴中亮.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原因的新制度經濟學分析[J].農村經濟,2004,(1): 27~29. [Dai Zhongliang.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alysis of the Reason of Countryside Land Employment Right Transaction[J]. Rural economy,2004,(1): 27~29.]

[9]南海年鑒編纂委員會.南海年鑒(2004)[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210~242. [The Editorial Board of Nanhai Yearbook. Nanhai Yearbook [M].Guangzhou: Guangdong People Press,2004.210~242]

[10]陳烈,等.南海市社會經濟發展研究與規劃[M]. 廣州:廣東地圖出版社,1993.174~210. [Chen Lie, et al. Research and Planning of Nanhai'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M]. Guangzhou: Guangdong Map Press, 1993.174~210.]

[11] 劉小玲.制度變遷中的城鄉土地市場發育研究[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77~255.[Liu Xiaoling. Research of Land Market Development along with System Changes[M]. Guangzhou:Sun Yat-sen University Press, 2005.77~255.]

[12] 余立智,翁春光. 試論我國產權制度變遷過程中的尋租[J].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4):43~45.[Yu Lizhi, Weng Chunguang. Study on the Rent seeking of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in China. Academic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01,(4):43~45.]

Study on Problems and Optimization Approaches of Construction

Land Use in Quick Industrialized Regions:Taking the Case of Nanhai, Foshan

TANG Chang-chun CHEN Lie WANG Ai-min

(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 and Plann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一级片免费看 |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九九视 | 亚洲偷| 九九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播放国产性色生活片 | 高清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 国产视频久 | 久操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爽爽 |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不卡第一页 | 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 综合久久 | 中文在线日韩 | 最新国产三级在线不卡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激情影院 |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 精品国产品欧美日产在线 |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不卡一 | 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黑人99 | 国产成人三级经典中文 | 国产精品天堂avav在线 | 真人真实毛片免费观看 | 久草视频网址 | 欧美人成人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不卡顿 | 久久国产三级精品 | 欧美aaaaaa| 国产高清美女一级毛片久久 | 曰本黄页 | 久章草在线 | 在线视频 亚洲 | av毛片免费看| 日韩午夜在线视频不卡片 |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 成人在线免费网站 | 美女被免费网站在线视频软件 |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