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學讀書計劃范文

大學讀書計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讀書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學讀書計劃

第1篇:大學讀書計劃范文

一、讀大師還是交朋友——周國平、李鴻谷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周國平從個人經歷出發,提到他閱讀取向中存在的三個特點。

第一是“不務正業、博覽群書”。這指的是在讀書過程中不受專業限制,什么書都看。周國平在大學期間讀的是哲學系,但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文學書,哲學類的只占1/4。周國平強調,一個人來到世界上,最重要就是讓自己完整。文史哲沒有嚴格的界限,都是精神生活的一個部分。

“不走彎路、直奔大師”是周國平讀書的第二個特點。“一個人一輩子能夠用來讀書的時間是很有限的,一輩子能夠讀的書也是有限的。既然如此,就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比較平庸的作品上面,應該直接去找那些大師。”“選擇什么樣的書非常重要”,周國平認為,一個人讀什么樣的書和其精神成長的關系非常大。精神上吸取什么樣的營養,精神發育的狀態就是什么樣的。但是,有的人在選擇上卻很奇怪。他說:“古希臘有一個哲學家,他說自己喜歡哲學卻不去讀哲學家的著作,反而去看別人介紹的著作。這就像有一個人愛上女主人,可是他怕麻煩,就向女主人的女仆求婚,這很可笑。喜歡女主人,就應向女主人求婚,在書籍的世界里就更不該存在這樣的情況。”“不走彎路、直奔大師”才是明智之舉。

當然,大師經典但大師難讀,這是讀者的普遍看法。對此,周國平介紹了自己的第三條原則,即“不求甚解,為我所用”。閱讀主要是一種精神生活,沒有必要去死摳含義,在不求甚解的閱讀過程中,也在不斷地積累對經典的理解。讀書到底是為了什么?周國平指出,“排除做學問的目的,讀書是為了吸取營養,把自己豐富起來,讀書最愉快的時候是在讀的過程中找到共鳴,是被書中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喚醒。閱讀的過程是自我發現的過程,也是今后成長的過程”。同時周國平也對現場的大學生們發出了建議:在四年的大學里培養閱讀的愛好,并且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閱讀的范圍上不要聽教師的,不要圍著課程轉,要做自己的主人。

相比周國平“以大師為中心”的閱讀理念,擔任過記者,現為《三聯生活周刊》執行主編的李鴻谷持有不同的觀點。李鴻谷認為,讀書如尋友,“每個人成長,從一年級開始,一定有一些書本之外的閱讀物。你讀什么,你親近什么,然后你就會追蹤什么。比如我兒子現在小學一年級,愛看《奧特曼》,他能把市面上所有的奧特曼買回來,我覺得奧特曼可能就是他的朋友。讀書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尋找朋友的過程”。他對周國平的看法提出異議,“如果不求甚解,大師是最好的選擇。但當你開始閱讀的時候,你會發現大師是遙遠的,大師是大家認為的最厲害的那一個人,但是那一個人未必一定是你要去尋找的朋友”。有兩種“找朋友”的方式。一種是偶然相遇。李鴻谷舉例,他上周去看《1942》,覺得電影很棒,就馬上去找小說。他很偶然地遇到這個叫《1942》的“朋友”,朋友是有源頭的,找它的源頭,再找到作者,再找同類作者,這就是一個從偶然的相遇到一連串相遇的推進過程。這樣,對某一個問題就會形成一個網絡狀的知識結構。

“找朋友”的另一個方式是從好奇心出發。讀者首先要問自己好奇什么,好奇促使自己去尋找材料的根源。他透露了自己的小秘訣,如果要研究一個問題,他會首先去讀相關的博士論文,因為博士論文的研究綜述會告訴自己在這個領域已有的所有成果,這樣就形成了體系化的理解。除了把書當成朋友這條經驗外,李鴻谷的另外一條讀書經驗就是學會讀無字的書。他說,要迅速了解一個城市,就要去博物館,“因為博物館是一個城市最精彩的,把時間變成空間的表達”。

二、哲學和說“不”的價值何在——李鴻谷質疑周國平和韓寒

李鴻谷在現場過了一把記者癮,他率先提問,“發難”周國平。他笑言,自己在大學時代就視周老師為偶像,周國平為他提供了哲學上的啟蒙。工作之后,卻發現周國平的寫作變得特別有意思,特別個人化,“為何周老師從印象中的哲學研究者變成了一個生命的感悟者或記錄者”?

周國平坦率地稱:“社科院哲學所的老師也批評過我,‘周國平,你搞哲學很有前途,為什么不好好搞下去?為什么去寫散文?為什么不務正業?’我從來沒想過要為中國哲學作什么貢獻,我的生命體驗、我生命發展過程中真正打動我,或者深入我內心的,才是我的寶貝,我要把它表達出來。別人可以寫尼采,但寫不出周國平的生命體驗。生命體驗對我來說最重要,學術是第二位的。”哲學在這個時代似已遠去,哲學家這個字眼聽起來不再崇高,反而陌生。在新的時代,在物質極大豐富的背后,擺在所有人面前的是精神的貧困。李鴻谷的提問似乎代表了所有人對時代的質疑:這個時代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哲學?哲學還有價值嗎?周國平表示,哲學作為一門學科,沒有實用價值。哲學系報考的學生特別少,哲學系的學生沒有辦法就業。他們或者是改行,或者是失業。本來意義上的哲學是對人基本問題的思考,這種哲學在這個時代反而更加重要。“在我們這個時代,對人生基本問題的思考是紊亂的,為什么經濟發展了很多人還是覺得不幸福,就是因為基本問題搞亂了,很多人都在想這個問題。哲學在這個時代就處在一種困境當中,一方面成了人們的‘棄婦’,另一方面又是很多人的‘夢中情人’。”李鴻谷回憶起北大教授錢理群作演講時談魯迅,有人問,講這個東西能幫學生提高高考分數嗎?教授驚呼:這個時代怎么了?李鴻谷慨嘆:“我們這個時代真正貧困的,真正貧瘠的,恰恰就是智慧,以及尋找智慧之道。”有趣的是,兩位名人說出了讀書建議,卻都沒有給大家推薦書目,一個稱“看書單讀書的人都是不愛讀書的人”,另一個則打趣“我的‘朋友’不一定是你的‘朋友’”。

現場有觀眾提問:“這個時代我們聽到了很多批判的聲音,應該如何看待?”對此,李鴻谷評論:“現在說太多的‘不’,只是迎合我們發現這個社會有待解決或者正在解決的問題時不滿的情緒。‘不’只是作為姿態存在,這種東西我建議大家放棄,因為它是垃圾。它不給你提供任何精神性的內容。比如韓寒的作品,它并沒有提供任何對這個時代、對這個國家、對這代人共同命運的發現。它只是個性化地表達了這個社會既有的情緒,只是喚醒了大家的情緒,并沒有任何新的發現。這種表達只不過在不同的情緒里面形成回蕩,并沒有其他價值。”

最后,有觀眾問到哲學與宗教的關系問題,周國平解釋,哲學和宗教所要解決的問題相同,都是世界和人生的根本問題,靈魂和肉體關系的問題、生和死的問題。但是哲學和宗教的解決方式不一樣。哲學是想通過人的理性來求得答案。基督教就強調要有信仰,要聽上帝的,上帝給了你答案。基督教認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這個問題靠理性解決不了。“實際上哲學是人類這么一個狀態:被問的問題是靈魂類的問題,要用頭腦來回答。靈魂是一個‘瘋子’,頭腦是一個‘呆子’,‘瘋子’在那里問,‘呆子’在那里回答——哲學多么狼狽,多么尷尬。但不能因此說哲學沒有價值,哲學讓人的理性和人的靈魂之間、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的思考之間存在一個緊張的關系。宗教已經到了信仰的終點,哲學走在同樣是信仰的途中,但永遠到不了終點——這是哲學的悲哀,也是哲學的光榮。”

第2篇:大學讀書計劃范文

關鍵詞:獨立性 宋代書院 中世紀大學 儒學 基督教

宋代書院與歐洲中世紀大學的產生與發展雖各有其鮮明的特點,但在各自發展中有不少共通之處:兩者均是自主辦學,促進教育的社會化;均是開放辦學和自由講學,為學校的興盛奠定基礎;均是學術流派與思潮的發源地。宋代書院幾度沉浮,至清末已經腐敗不堪,最終全部由政府改為學堂,從此基本退出歷史舞臺。歐洲中世紀大學卻蓬勃發展,不僅促進了城市的繁榮,并且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運動。兩者發展的分化在于獨立性,研究其不同獨立性的走向,對于更清楚地認識世界大學發展歷程,探討世界文明史上的文化教育與社會歷史進步性的關系是極其重要的。

一、宋代書院獨立自主的喪失

五代十國升元時期(937―942年),南唐政府在廬山白鹿洞辦學,稱“白鹿國庫”,后宋滅南唐,白鹿洞還有學生近百人,宋朝政府沒有接管,于是這所南唐官辦學校就成了私學[1]。在北宋前期的80多年,書院還是新出現的教育機構,朝廷沒有加以控制。著名的書院如:岳麓書院、應天府書院、嵩陽書院、石鼓書院。這些書院多半由私人隱居之所發展而來,最初由“賢士大夫留意斯文者所建”,其后“前規后隨,皆務興起”。私人書院提倡高風氣節,不為功名利祿折腰,強調讀書,自由講學,研究學問,推崇修已至誠之道,與當時的官學形成鮮明的對比。

到仁宗朝中期,州縣學大批涌現,各地的私人書院迅速衰落。在崇寧三年(1104)到宣和二年(1120),普通人士除非進入受政府嚴格控制的州縣學和太學,否則就不能進入官員隊伍,這種做法斷絕了書院學生的上升之路,對書院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在孝宗朝和光宗朝(1162―1194年),朱熹等地方官為了傳播理學,重建了一些著名的書院,宋代書院因而得到復興。由于理學家的努力,它們的影響大大超過了私立學院,公私書院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時期朝廷不贊成理學,各理學家的觀點和教學方法也很不相同,朱熹等人重建書院雖屬官辦卻多少帶有私人講學的色彩。書院實行自由討論的教學方式,強調以自學為主,師生共同研究學問,辦學風格比較開放,氣氛活躍。書院不限于本院教師,凡當世名儒,諸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均可應邀開座講學。

理學在理宗朝(1224―1264年)以后,被定為唯一的正統學說,受到統治者的極力推崇。從景定元年(1260)起,中央政府向每個州派出一名書院山長,規定擔任這個職位的務必是正式通過科舉考試或從太學畢業的官員。

在南宋后期,理學已經成為朝廷的正統學說,成了國子監、太學和州縣學教育的中心內容,書院教育在這方面已經沒有多少特色。雖然私立書院也有顯著發展,但已不能與官辦書院的強大勢力抗衡。

二、歐洲中世紀大學的發展歷程

早期的歐洲中世紀大學都是隸屬于教會。11-13世紀教會處于鼎盛時期,形成龐大的國際神學中心,其勢力滲透到包括教育在內的各個領域,文化教育為教會所壟斷。中世紀大學的出現,有的是學者和熱心市民所創辦,不是教會所設,但大學一出現,教會便力圖加以利用。又因為有了教會的保護,大學可以免受世俗政權的干預,享有很大的自由權力。

13-14世紀的學校重要經院哲學家均屬于托缽僧團。如海爾茲的亞歷山大、波納文都那、托馬斯阿奎那等。他們既是當時最具有權威性的神學家,也是精通“七藝”的博學之士,不僅占據了基督教神學的制高點,而且也占據了歐洲各著名大學的講臺[2]。他們在大學里向學生講授經院哲學,經院哲學雖在本質上是神學,但強調哲學的理性認識,托馬斯阿奎那認為:基督教的某些真理不必用啟示的幫助,單靠理性就可以得到證明。而經院哲學唯名論和唯實論不斷地批判抗爭,其結果是“思想在自身之內發現和認識自身,由此產生了理性和教會學說或信仰之間的對立。”[3]當初羅馬教廷和托缽僧團扶持大學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他們相信推廣教育是對抗異端的有力手段。但是到了13世紀以后,歐洲幾乎所有的異端思想都是在大學中茁壯成長。譬如,反抗封建主和教會對教育的控制而進行罷課、遷移。通過斗爭,大學形成了自己的體制,具有了獨立性:許多大學有權設立特別法庭,有內部自治權力;大學教師有參政權,有頒發特許證的權力;大學有罷教和遷移的權力;大學師生享有免除賦稅及兵役的特權;大學具有管理自。[4]

三、基督教和儒學――影響兩者獨立自主性走向差異的根源

西歐封建社會的一般民眾和絕大多數騎士、貴族沒有受過正統的宗教教育,基督教教會組織為了擴大宗教影響而廣設修道院,建立主教學校大教堂學校等,在保護和封建統治的同時也保存和傳遞文化知識。盡管一切學問在中世紀都淪為神學的婢女,但基督教并沒有絕對排斥文化知識,作為基督教最重要學術思潮的經院哲學,由于它相信的可論證性,相信上帝所創造的世界的規律性,從而不自覺地潛藏著理性復蘇的因素。

在宋代,儒學主要是理學家繼承,他們恪守傳統儒學的倫理政治信條。如朱熹把“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作為“五教之目”列入《白鹿洞書院揭示》[5]。另外,理學也是受到了佛學、道學的影響而著稱的。理學家大量吸收了佛教的修養方法,提倡涵養靜坐,以觀喜、怒、哀、樂未發氣象,致力于天理人欲之辯,提出“存天理,去人欲”。《中庸》講到“慎獨”,意思是指個人在獨處時能夠謹慎地遵守道德原則,這與禪法要人安靜地“面壁”沉思,無我無他,一心向神的境界是一致的。作為書院的精神核心,理學同時也吸收了樂道家的神學觀念,把理學涂上了神學的色彩,同時把忠孝和五常提到“天理”的高度,給神權披上了理性的外衣。

基督教和儒家思想導致歐洲中世紀大學和宋代學院的獨立性不同的走向分別體現在辦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培養人才的思想傾向和行為上。

1. 辦學理念

中世紀的基本目的是職業訓練。中世紀經濟發展需要一批經過很好訓練的人,大學熱心接受這個挑戰。雖然最初的大學是教會控制民眾的工具,但在教會大學中的理性的萌發,使人們有了入世的要求。如薩萊諾大學,即是一批有志學醫的青年人聯合起來,和醫師訂立合同,規定學生納費和醫師傳藝的條件,進行知識交易,從而使薩萊諾醫學校發展成為大學。

宋代書院的生員,“最初目的主要是‘避鋒鏑’,就是為了避免戰亂的影響,其次是一些學者為了追求避世隱居的生活。”[6]所謂“有志于學,而不屑于課試之業者居之。”然而科舉仕進的吸引力畢竟難以抗拒,一些人所謂寂寞山林,怡情養性,不過是謀取功名的一種終南捷徑。不少書院,一有機會便向官學靠攏,如曹誠在復興應天書院不久就表示愿以學入官,宋真宗“為之嘉嘆,面可其奏。”

2. 教學內容

歐洲中世紀大學基礎課程通常是七藝,雖然教學內容有濃厚的蒙昧色彩,但宗教為論證教義的合理性而主張廣涉博覽各學科的知識尤其是自然科學的知識,同時也陶冶了人們敬業鉆研的情趣,鍛煉了人們思維的嚴密性,為科學文化的發展積累了深厚的智力資源。大學的專業科目,如法學、醫學等,皆直接服務于現實需要,因而也容易獲得進一步發展。以著名的法學研究中心波倫亞大學為例,波倫亞地處意大利北部商業要沖,商業糾紛時有發生,訴訟案件頗多。另外,為求得地方權力和城市的獨立,也特別重視羅馬法的研究,民法逐漸成為單獨的學科。歐洲中世紀大學走向獨立,是與其教學內容與社會要求相呼應的。

反觀宋代的書院,教學內容以經史為主,而且多是理學的大本營,以不切世務的理學為重要修習科目。就算是嚴厲批評理學的陳亮等人,在書院講習也很少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書院的衰落和為朝廷所控制也是難以避免的。并且它注重人倫綱常的教育,把理論道德當作人們生活決定性因素的價值取向,從而限制了實證科學的發展;主張自省,而不主張向外探索宇宙的奧秘,反映在教學內容上就是與自然科學知識的疏離。這就使知識分子無法突破儒家思想的單一性,也沒有反封建的武器。

3. 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宋代書院實行自由討論學術的方式,強調學生自學為主,師生共同討論學問,學生可以自由擇師。書院受禪林講學的影響,實行行會制度,重視不同學術觀點的辯論交流。但是,新穎的教學方法與以儒家學說為主的教學內容存在著矛盾。從內容決定形式的規律來看,在儒家思想的禁錮下,書院學術自由教學民主的形式,充其量不過是一種為儒學學說體系服務的順向思辨的學術交流,它不可能沖破儒家思想的樊籬,一旦書院的自由化程度超過朝廷可以容忍的上限,等待書院的只能是被毀廢或屈從權勢。

歐洲中世紀大學規定以拉丁語為通用語言,使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都能聽懂講課并進行思想、學術和情感的交流,由于歐洲中世紀印刷術落后,書籍缺乏,大學里最通行的教學方法是由教師通讀教科書原文及注釋,逐章闡明梗概并舉例解釋、論說評論,學生筆記,講課速度很慢。中世紀大學另一重要教學方法是學生論述:通常由兩名學生或兩組學生進行對辯,或者由一名學生提出問題,并自覺從正反兩面闡述論據進行自辯,這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歐洲中世界大學的教育雖然在形式上并不比宋代書院強,但內容具寬廣性,使其以后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和獨立空間。

4. 培養人才的區別

理性自由的精神,不僅使歐洲中世紀大學成為孕育近代科學的母體,讓科學打開反對封建的缺口,而且使人民有了爭取自由的砝碼,例如法律被認為是一切人都必須遵守的凌駕于個人意志之上的訴訟程序。在基督教哲學引發的理性思維的指導下,人變得積極向上,敢于爭取自己的權利和自由。歐洲中世紀大學享有的種種自由特權,不是一下子就獲得的,而是經過長期斗爭取得的。

儒家所遵循的“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教條;惟孔子是非為是非,不注重培養人的求知精神,扼殺個性的獨立發展等基本精神隨著封建統治制度的鞏固滲透到社會人格,使人在精神上更“自覺”淪為統治階級的奴仆,形成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害怕、拒絕變革的保守性格。另外,隱逸無為、功成身退、與世無爭的道佛人生哲學遏制士人進取精神[7],當統治者嚴格控制書院的發展時,他們多數采取的是“順其自然”的態度。

參考文獻:

[1]袁征.宋代書院的興衰――兼論中國古代書院教育的發展[J].學術研究,1995(6).

[2]趙林.基督教與歐洲中世紀文化教育[J].文化,2005(5).

[3]黑格爾.哲學史演講錄(第3卷).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36頁.

[4]侯耀先.歐洲中世紀大學的獨立自主性及其借鑒意義[J].高教論壇,2003(3).

[5]彭嵐.宗教對中國書院與歐洲中世紀大學影響之比較[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3).

第3篇:大學讀書計劃范文

[關鍵詞] 姜黃素;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7(c)-0008-05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病,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以及生活工作節奏的增快,冠心病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礎,而平滑肌增生、遷移參與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整個過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能夠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1-2]。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具有活化和趨化單核/巨噬細胞的作用,單核細胞在MCP-1的趨化作用下,聚集在血管內膜下,吞噬脂質、形成泡沫細胞[3-4]。姜黃素是一種從姜黃、莪術等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等作用[5]。本研究分析姜黃素對Ox-LDL誘導大鼠平滑肌細胞MCP-1的表達情況以及平滑肌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材料

1.1.1 實驗動物 清潔級SD雄性大鼠,體重250~300 g,周齡2~5周,購于常州卡文斯實驗動物有限公司。

1.1.2 主要試劑和儀器 姜黃素(長沙華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鼠MCP-1 ELISA試劑盒(上海凱博生化試劑有限公司),Western-blot化學發光試劑盒(貝博生物),總DNA提取盒(廣州健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逆轉錄試劑盒(廣州健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CR擴增試劑盒(上海生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氧化碳培養箱(無錫精創科技有限公司),凝膠成像分析系統(法國Vilber),低溫冷凍高速離心機(德國Hettich),蛋白電泳儀(日本ATTO株式會社公司),基因擴增儀(上海西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功能酶標儀(美國BioTek公司)。

1.1.3 主要試劑配制 姜黃素溶液:姜黃素粉末溶于二甲基椏楓,配成的原液濃度為50 mmol/L,低溫保存,需要時配制成需要的濃度。PBS平衡鹽溶液配制:8 g氯化鈉,0.2 g氯化鉀,磷酸氫鈉2.9 g,磷酸氫鉀0.2 g加蒸餾水,陪成1 L,調整pH值7.3~7.5,分裝,低溫保存。培養基:DMEM干粉加去離子水溶解,定容1000 mL,加雙抗,調節pH為7.0,過濾除菌后分裝,4℃保存。MTT(噻唑藍)工作液:MTT溶于PBS液中,配制濃度為5 mg/mL,過濾除菌,4℃保存。

1.2 研究方法

1.2.1 大鼠原代主動脈平滑肌細胞培養傳代 SD大鼠處死后分離大鼠主動脈,在青霉素無血清DMEM中漂洗3~4次,分離中膜層,DMEM培養基清洗3次,放入培養皿,加胎牛血清。剪碎中膜層,放入培養瓶中,加入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養基,翻轉培養瓶,使組織塊貼壁,放入培養箱中,37℃,5%CO2,培養3h。翻轉培養瓶,次日觀察無污染,繼續培養5~7天,見原代血管平滑肌細胞。當細胞覆蓋率達到80%~90%,細胞單層融合,進行消化傳代。每2天換1次液。傳至2~3代凍存。

1.2.2 姜黃素對Ox-LDL誘導的血管平滑肌細胞(VSMCs)MCP-1分泌的影響研究方法 取出平滑肌細胞進行解凍、培養并傳代,取傳3~8代細胞,通過免疫組化法鑒定為血管平滑肌細胞用于實驗。根據作用藥物及濃度不同進行分組。對照組(不加任何藥物),Ox-LDL 100 μg/mL組,Ox-LDL 100 μg/mL+姜黃素5 μmol/L組,Ox-LDL 100 μg/mL+姜黃素10 μmol/L組,Ox-LDL 100μg/mL+姜黃素30 μmol/L組。采用ELISA和RT-PCR檢測細胞上清中MCP-1的濃度以及細胞MCP-1 mRNA的表達情況。

1.2.3 姜黃素對Ox-LDL誘導大鼠VSMCs增殖的影響研究方法 凍存細胞解凍,培養,傳代,鑒定為平滑肌細胞。根據作用藥物濃度進行分組,對照組(不加任何藥物),Ox-LDL 100 μg/mL組,Ox-LDL 100 μg/mL+姜黃素20 μmol/L組,Ox-LDL 100 μg/mL+姜黃素40 μmol/L組,Ox-LDL 100 μg/mL+姜黃素80 μmol/L組。采用MTT法檢測OD值測定細胞增殖程度。

1.2.4 姜黃素對VSMCs誘導凋亡作用的研究方法 取凍存細胞解凍,培養傳代,鑒定為平滑肌細胞。按照加入藥物濃度進行分組,對照組(不加任何藥物)姜黃素50 μmol/L組,姜黃素100 μmol/L組,姜黃素120 μmol/L組,檢測細胞凋亡情況,采用Western-blot方法檢測細胞caspase-8p10表達水平。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數據處理,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姜黃素對Ox-LDL誘導VSMCs MCP-1分泌及MCP-1 mRNA表達的影響

Ox-LDL 100 μg/mL組MCP-1分泌及MCP-1 mRNA表達水平較對照組顯著升高,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Ox-LDL 100 μg/mL+姜黃素10 μmol/L組和Ox-LDL 100 μg/mL+姜黃素30 μmol/L組MCP-1分泌及MCP-1 mRNA表達水平較Ox-LDL 100 μg/mL組顯著下降,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Ox-LDL 100 μg/mL+姜黃素 30 μmol/L組MCP-1分泌水平又顯著低于Ox-LDL 100 μg/mL+姜黃素5 μmol/L組和Ox-LDL 100μg/mL+姜黃素10 μmol/L組,差異均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1。

2.2 姜黃素對Ox-LDL誘導的VSMCs增殖影響

對照組OD值為(0.326±0.039),見圖1。Ox-LDL 100 μg/mL組OD值為(0.548±0.074),Ox-LDL 100 μg/mL+姜黃素20 μmol/L組OD值為(0.522±0.072),Ox-LDL 100 μg/mL+姜黃素40 μmol/L組OD值為(0.442±0.061),Ox-LDL 100 μg/mL+姜黃素80 μmol/L組OD值為(0.379±0.066)。各組之間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F = 12.977,P < 0.01)。其中Ox-LDL 100 μg/mL組OD值顯著高于對照組,而Ox-LDL 100 μg/mL+姜黃素40 μmol/L組OD值和Ox-LDL 100 μg/mL+姜黃素80 μmol/L組OD值較Ox-LDL 100 μg/mL組OD值顯著下降,差異均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

A組:Ox-LDL 100 μg/mL組;B組:Ox-LDL 100 μg/mL+姜黃素20 μmol/L 組;C組為Ox-LDL 100 μg/mL+姜黃素 40 μmol/ L 組;D組:Ox-LDL 100 μg/mL+姜黃素 80 μmol/ L 組;與對照組比較,*P < 0.01;與A組比較,P < 0.01;Ox-LD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2.3 姜黃素對大鼠平滑肌細胞凋亡及caspase-8p10表達的影響

姜黃素50 μmol/L組、姜黃素100 μmol/L組、姜黃素120 μmol/L組大鼠平滑肌細胞凋亡率、caspase-8 p10表達較對照組顯著升高,姜黃素100 μmol/L組和姜黃素120 μmol/L組顯著高于姜黃素50 μmol/L組,而姜黃素120 μmol/L組又顯著高于姜黃素100 μmol/L組,差異均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2。提示隨著姜黃素濃度的升高,凋亡率及caspase-8p10表達升高越明顯。

3 討論

冠心病是中國首要的致死原因,由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管腔狹窄、板塊破裂是導致冠心病的病理基礎。大量研究顯示血管平滑肌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動脈粥樣硬化的板塊中存在來自血液的炎性細胞、免疫細胞、中性粒細胞,還包括來自血管壁的內皮細胞以及血管平滑肌細胞等[6]。血管內皮功能障礙,促進細胞和脂質的滲透,脂質蛋白氧化,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導致粥樣硬化的啟動。細胞因子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也發揮重要的作用,TF是凝血級聯反應中重要的啟動子,TF抗原、TFmRNA存在于多種細胞中,包括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皮細胞等[7]。環氧化酶-2在動脈粥樣硬化組織中的表達顯著升高,特別表達于炎性巨細胞以及中層VSMCs中[8]。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是血漿膽固醇主要的轉運體。Ox-LDL是氧化修飾的低密度脂蛋白,被認為是動脈粥樣硬化關鍵的啟動因素[9]。LDL中不飽和脂肪酸中的脂質分子被氧化,產生大量的脂質氧化物,脂質氧化產物共價修飾apoB蛋白,產生乙醛類復合物,這些乙醛類的復合物進一步氧化修飾脂蛋白氨基酸殘基,生成各種加合物,最終形成Ox-LDL[10-11]。Ox-LDL是一類經化學修飾的脂蛋白顆粒的混合物,而不是單一成分。LDL氧化修飾機制包括金屬離子氧化法,髓過氧化物酶氧化作用,糖化LDL,一氧化氮及其氧化機制。在動脈粥樣硬化劑血管性疾病的發病機制中,Ox-LDL必不可少。Ox-LDL可引起細胞內皮細胞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從而導致內皮細胞變性、壞死、脫落,導致血管內皮完整性遭到破壞[12]。單核細胞以及LDL通過血管內皮進入內膜下,形成脂質條紋。Ox-LDL還能刺激單核細胞、內皮細胞、巨噬細胞等分泌大量的言行因子、黏附因子、趨化因子,促使單核細胞核內皮細胞分化為巨噬細胞。遺傳性高脂血癥兔模型血漿Ox-LDL水平顯著升高,抗氧化劑能夠降低Ox-LDL水平,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心絞痛患者血液中Ox-LDL水平顯著升高,外周血NF-κB活性升高,而在體外培養的單核細胞中加入Ox-LDL,能夠顯著增加NF-κB活性,這提示Ox-LDL能增加NF-κB活性,從而增加患者的氧化應激反應[13-14]。重組人IgG1抗體是針對Ox-LDL表位DNA修飾的apoB-100表位的抗體,研究證明其能顯著降低小鼠血液中Ox-LDL水平,說明Ox-LDL抗體在降低血液中Ox-LDL水平,從而阻止動脈粥樣硬化進程而發揮作用。

細胞趨化蛋白是一個蛋白質家族,由十余種結構有較大同源性、分子量多為8~10 kD的蛋白組成。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是β亞家族的代表,可趨化單核細胞。由內皮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等產生。MCP-1提高VSMC中MCPIP1 mRNA水平,并呈劑量和時間依賴性地上調MCPIP1蛋白表達[15]。和MCP-1處理的VSMC相比,MCPIP1基因沉默后VSMC的細胞數量、細胞活力及細胞DNA合成率均明顯降低,S期細胞數量下降;MCPIP1基因沉默可抑制MCP-1或PDGF對c-fos mRNA的上調作用。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誘導蛋白通過介導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誘導的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16]。MCP-1基因-2518A/G多態性與心肌梗死易感性具有密切的相關性[17]。

姜黃素是從姜科、天南星科中的一些植物的根莖中提取的一種化學成分,具有降血脂、抗腫瘤、抗炎、利膽、抗氧化等作用。姜黃為常用中藥,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為姜黃素類和揮發油。前者具有降血脂、抗凝、抗氧化、利膽、抗癌等作用;而后者主要起抗炎、抗菌以及止咳作用[18-20]。姜黃素具有誘導腫瘤細胞凋亡、誘導腫瘤細胞分化、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等作用,從而發揮抗癌作用。姜黃素對心血管疾病、關節炎、關節腫大等也具有臨床療效[18-22]。姜黃素能夠調節血脂水平,抑制細胞增殖,抗脂質過氧化,抑制脂質斑塊的形成,抗炎、抗凝血,抑制心肌重構等。姜黃素能夠抑制人冠狀動脈內皮細胞膜表面血栓調節蛋白和內皮細胞活化蛋白的表達,還能夠抑制TNF-α介導的人冠狀動脈內皮細胞膜表面TM、EPCR mRNA的表達,從而達到抑制和減少血栓形成的作用。

既往研究顯示Ox-LDL能夠促進血管平滑肌細胞MCP-1的分泌而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在本研究中,Ox-LDL作用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MCP-1的分泌顯著增加,并且MCP mRNA的表達也顯著增加,這與既往的研究結果一致。而姜黃素具有抑制Ox-LDL誘導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MCP-1的分泌以及MCP mRNA的表達,并且這種抑制作用隨著姜黃素弄高度的升高,作用越強。Ox-LDL能夠顯著誘導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而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遷徙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關系密切。在本次研究中,姜黃素對Ox-LDL誘導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隨著姜黃素弄得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顯,說明這樣的抑制作用具有濃度依賴性。平滑肌細胞凋亡不足時動脈粥樣硬化早期進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誘導平滑肌細胞凋亡可能會成為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方法之一。在本研究中,姜黃素對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具有顯著的誘導凋亡作用,并且隨著濃度的升高,這樣的誘導作用也逐漸增強,說明姜黃素誘導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凋亡具有濃度依賴性。Caspase-8是凋亡的啟示因子,能夠啟動細胞凋亡的細胞外途徑和細胞內途徑。在本研究中,姜黃素能夠顯著上調Caspase-8的表達,這可能是其誘導細胞凋亡的主要機制。

綜上所述,Ox-LDL能夠上調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MCP-1的表達以及MCP mRNA的表達,誘導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姜黃素對Ox-LDL誘導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MCP-1、MCP mRNA的表達,以及細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能誘導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凋亡。

[參考文獻]

[1] 周禮圓,藍嬌,李燕華,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脂聯素、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活化受體γ、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單核細胞CD36、CD54表達的關系[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3,34(11):1368-1371.

[2] 冉小麗,吳芹,石京山,等.凝集素樣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體1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13,27(5):865-871.

[3] 陳福生,羅莘,歐陽淑其.纈沙坦對冠狀動脈介入術后血清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和單核細胞受體γ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7(18):42-46.

[4] 王美寧,何海寧,黃勇奇,等.血清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水平與新診斷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減低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3,21(12):1057-1059.

[5] 林中民,焦立卓,鄭怡,等.姜黃素衍生物B06對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探討[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14,30(1):38-42.

[6] Hansson GK. Inflammation,atherosclerosis,and coronary ar tery disease [J]. N Engl J Med,2005,352(16):1685-1695.

[7] 潘俊杰,羅心平.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2(TFPI-2)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定性中的作用[J].復旦學報:醫學版,2013,40(5):606-609,624.

[8] Ziad AM,Suzanne KS. Cyclooxygenase-2 and atherosclerosis:friend or foe [J]. Neph Dial Tran,2001,16:2286-2288.

[9] Nagase M,Abe J,Takahashi K,et al. Genomic organization and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of the 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OX-1) gene [J]. J Biol Chem,1998,273(50):33702-33707.

[10] 高素玲,甄志剛,張江,等.糖尿病并腦梗死患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檢測及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21):36-37.

[11] 付文波,李斌,龔志剛,等.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致損人單核細胞白血病細胞株源性巨噬細胞Notch信號的表達[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3,27(5):427-430.

[12] Shih HH,Zhang S,Cao W,et al. CRP is a novel ligand for the oxidized LDL receptor LOX-1 [J].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9,296(5):1643-1650.

[13] 彭揚,白雪,張毅,等.辛伐他汀對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葡萄糖誘導的LOX-1表達的不同作用[J].天津醫藥,2013,41(11):1059-1062.

[14] Chen XP,Du GH. 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protein,ligands, expression and patho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J]. Chin Med J(Engl),2007,120(5):421-426.

[15] Watanabe T,Pakala R,Katagiri T,et al.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amplifies serotonin-induced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J]. J Vasc Res,2001,38(4):341-349.

[16] 楊一峻,吳柳松,束波,等.MCPIP1介導MCP-1誘導的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J].生理學報,2013,65(6):616-622.

[17] 孫繼紅,陳博,佟明.MCP-1基因-2518A/G多態性與心肌梗死易感性關聯的Meta分析[J].山東醫藥,2013,53(47):61-64.

[18] 李勇,肖雅玲,陳朝暉,等.姜黃素對人肝母細胞瘤細胞株HepG2增殖和轉移的影響[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4,23(1):117-120.

[19] 羅蘇明,韓振魁,斯坎德爾?努爾買買提,等.姜黃素體外抑制人結腸癌癌細胞Caco-2增殖[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7):493-494,497.

[20] 熊二夢,龔愛華,金潔,等.姜黃素聯合順鉑對人肝癌細胞HepG2增殖、自噬和凋亡的影響[J].江蘇醫藥,2014,40(1):1-4.

[21] 屈云飛,羅淑娟,令狐華,等.姜黃素對大鼠子宮內膜異位病灶的抑制作用及其對雌激素水平的影響[J].西部醫學,2012,24(5):836-840.

第4篇:大學讀書計劃范文

關鍵詞 香港地區 讀書會 少兒 高校 民間

分類號 G252.17

DOI

10.16603/j. issn 1002-1027.2015.06.009

讀書會是閱讀推廣的主要活動形式之一。香港的公共圖書館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舉辦青少年和兒童的讀書會,香港的大學讀書會大多從2000年之后開始舉辦。雖然香港地區讀書會的歷史不長,但卓有成效。下面從兒童與青少年讀書會、高校讀書會、民間讀書會這三個方面考察香港地區的讀書會。

1 香港兒童與青少年讀書會

在兒童及青少年閱讀引導方面,香港的公共機構扮演著重要角色。倡導兒童及青少年閱讀的主體主要是香港公共圖書館、“香港教育城”和各種類型中小學校。

1.1 公共圖書館讀書會

香港公共圖書館根據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兒童,舉辦了家庭讀書會和青少年讀書會,鼓勵青少年持續閱讀。如表1所示。

表1表明,公共圖書館的讀書會的參與者的年齡覆蓋到了大部分的適齡兒童,活動形式也比較多樣化,有定期的聚會活動,也有講座、作家見面會等活動,還提供網上討論區供家長和小讀者們交流。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共有67個固定圖書館,舉辦青少年讀書會的圖書館比例達到了接近50%,而舉辦家庭讀書會的圖書館僅有7個,可能是因為參加家庭讀書會的讀者比較年幼,導致兩種類型讀書會的效果比較懸殊。

公共圖書館為鼓勵讀書會發展,對學校和讀者采取了一些激勵措施和優惠政策。(1)對學校的獎勵。年度借閱總量最高的學校,可獲得“最積極推動閱讀學校”獎;年度內成功推薦最多新會員的學校,可獲“最積極推動參與學校”獎。(2)對讀者的獎勵。會員閱讀6本書以上,可頒發證書,標明年度閱書量。年度閱讀不同題材書籍數量最多的少年可獲得頒發“杰出表現獎”,能獲此獎的小讀者的年閱讀量一般能達到幾千本之多。小讀者撰寫“我的閱讀分享”,由圖書館館長推薦可參與評選“每月之星”,年度“每月之星”中最出色的三位,可獲得“閱讀超新星”獎狀及獎牌。每年香港都會有100多位青少年兒童獲得香港公共圖書館頒發的獎項。(3)作家見面會的優先參與權。香港公共圖書館每年都會邀請20位左右的作家到公共圖書館舉辦作家見面會,讀書會的會員可比普通讀者提前一個星期預約參加見面會,見面會名額有限,但優先照顧讀書會成員的需要。

1.2 學校讀書會

營造閱讀風氣濃厚的校園是推廣閱讀最基本、也最具成效的策略。香港官方教育平臺――香港教育城是香港中小學讀書會的最大推動者。從2004年開始,香港教育城與香港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攜手在學校推進“閱讀大使計劃”,通過招募和培訓閱讀大使,使他們具備組織、帶領校園讀書會的才能。截止2011年,在全港650多所中小學及特殊學校內培訓了超過1.7萬名閱讀大使,成功建立讀書會文化。為了營造良好的校園閱讀環境,香港官方教育平臺“教育城”建立專門的閱讀推廣品牌――“閱讀城”。“閱讀城”為推動校園讀書會開設了以下服務。

(1)常年開設贈書獎勵。參與讀書會的學校可從香港閱讀城的“計劃書單”中自選1套或者10冊圖書,用來在本校開展讀書會活動,在學年結束前,只需將讀書會活動的設計方案及花絮照片,以電子郵件形式提交到香港閱讀城,該學校就可以擁有該套圖書。

(2)網上交流平臺。開展讀書會的學校可以以學年為單位,申請到本校專屬的網上討論區,資訊、資源分享和交流討論等活動都可以在討論區進行。此外,學校還可以通過網上讀書會平臺展示校內閱讀活動的成果。自2007年網絡讀書會設立以來,全港已有超過160所學校使用閱讀平臺進行閱讀交流和討論,并展示本校讀書會的成果。

(3)閱讀大使網絡培訓。教育城把培訓內容錄成視頻放到網上,學校通過網絡視頻對各類型的閱讀大使進行培訓,視頻也可以供閱讀大使們自學。網絡學習節省了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又達到教育的效果。教育城還鼓勵學校將積累的讀書會經驗拍成視頻上傳到閱讀城平臺,繼續訓練新一代的閱讀大使,使讀書會文化得到傳承和延續。

2 香港高校讀書會

相對于公共館的讀書會,學校讀書會的覆蓋面更廣,香港閱讀城提供的培訓資料也更加詳實和具有可操作性。我們調查了香港6所大學的讀書會的開展情況,其中有學院、系部或者圖書館主辦的讀書會,也有學生團體舉辦的讀書會,見表2。

在考察過程中,發現香港高校讀書會具有以下特點:

2.1 英文普及程度高

英語基本上是香港高校讀書會的通用語言,其普及程度大大高于內地高校。各讀書會經常會邀請用英語主講的專家來作講座,更有讀書會就是為提高英文閱讀能力而設立,如香港理工大學讀書會。香港理工大學讀書會由英文中心舉辦,參加讀書會的學生被分成不同的小組。除了常規的每學期5次的讀書會活動外,還有形式多樣的其他內容,例如:討論電影與文學作品的關系、分享有效的閱讀策略、討論閱讀與人生的關系等。到一年終結,還會把一年中所有讀書會成員讀過的書列成書單發給每一個讀書會的成員。讀書會的活動過程都是用英語進行,列出的書單也可以作為下一年讀書會要讀的參考書目。

2.2 虛實結合,充分利用網絡平臺

在調查的香港高校中,幾乎所有的讀書會都設有網上討論區或者博客,把每期讀書會的主題和信息公布在網絡上,少數讀書會會把部分讀書會拍成視頻并上傳到網絡上。例如香港大學圖書館主辦的讀書會“西城書話”,依靠香港大學出版社的優勢,在討論某一本書的時候,往往可以邀請到作者本人,每次的讀書會都有專人拍成視頻,版權歸圖書館所有,在圖書館的網站上可以找到以往的讀書會視頻,提供給更多的讀者觀看。這種方式使讀書會的參與者擺脫時間以及地點的限制,此外,視頻資源也可以成為圖書館特色館藏的一部分。

2.3 內容形式多樣,旨在建立知識交流性的社交圈

香港高校讀書會的主辦主體不同,內容形式也呈現多元化的特征。香港大學圖書館主辦的讀書會的內容比較莊重正式,一般是數十人集中在一起聽資深人士分享。學生會主辦的讀書會不拘泥于形式,內容更加豐富,如香港科技大學的清水灣讀書會和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生讀書會都有這樣的特點。香港科技大學讀書會在本校內地生校友會平臺上成立,其目的就是聚集一群喜歡讀書的朋友一起分享好書、交流思想,形成一個知識交流的社交圈。讀書會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閱讀和分享。

3 香港民間讀書會

香港的民間讀書會從主辦方來分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企業主辦的讀書會、書店主辦的讀書會和個人或集體發起的小型讀書會。

3.1 企業主辦的讀書會是回饋社會的一種行為

在香港,企業可以是讀書會的主辦主體,如新鴻基地產的“新閱會”,該讀書會并不是企業內部員工自我提升和培訓的讀書會,而是帶有慈善性質的服務社會的組織。新鴻基地產于2013年成立的“新閱會”,將企業所辦的與閱讀相關的活動都呈現在這個平臺。新鴻基地產一直致力于閱讀推廣,深信閱讀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人生閱歷,推動社會進步,為下一代建設更美好的香港。“新閱會”的服務對象面向所有年齡層,除了常設讀書會活動、名人講座活動,還資助青少年進行閱讀和出版,此外,還有獨立的調查報告和出版物,其活動的多樣性大大豐富了讀書會的內容。如表3所示。

3.2 書店主辦讀書會為實體書店銷售帶來新的生機

網絡書店的飛速發展和人們購買習慣的改變,使實體書店的運營面臨困境,書店舉辦讀書會是書店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書店服務,既為實體書店聚集了人氣,又通過讀書會增加了圖書銷量。香港商務印書館的Blooming Club(盛放俱樂部),成立于2005年,是針對兒童的英文讀書會,定期邀請專業人士來門市進行讀書會活動,并給讀書會的會員更優惠的購書折扣。在書店既可以買書、看書、還可以參加讀書會活動,對于注重培養少兒閱讀習慣的家長來說,是一項非常有吸引力的服務。書店通過舉辦讀書會,提高了書的銷量,也提高了書店的服務品質。

3.3 民間個人或集體發起的讀書會帶有社會交往性質

個人或集體發起的小型讀書會帶有社會交往性質,香港是一個中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城市,很多外國人旅居在香港,很多讀書會由外國人發起,不管長期還是短期居住在香港的人士,都可以通過讀書會的活動來充實工作之外的生活。例如:The GirlyBook Club(女性讀書會)只招募女性成員,一月一次,會員以外國人居多;Hong Kong Book Club(香港讀書會)也是由在香港生活的外國人發起和經營,討論歐美文學方面的主題較多。個人或集體組織的讀書會最緊迫的是如何解決場地問題,有的繳納年費的讀書會,如野人讀書會,可以選擇在酒店租用會議廳。無需繳納會費的讀書會常常會把開會地點選擇在餐廳,在餐廳進行AA制的聚餐,在餐桌上進行討論。

5 香港讀書會的啟示

相對于香港地區的讀書會,內地讀書會尚未引起政府和民眾的足夠重視,讀書會活動開展得普遍較少。內地讀書會在發展過程中也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如:對兒童與青少年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缺少閱讀推廣的專業人才,讀書會的可持續發展欠佳,以及讀書會舉辦主體缺少與社會各界的合作等。香港地區讀書會的一些經驗可以給內地讀書會的發展帶來一些啟示。

5.1 官方機構在青少年兒童讀書會的發展中占主導地位

香港公共圖書館、教育局、香港閱讀學會以及香港學校圖書館主任協會等這些官方機構是香港青少年兒童讀書會的主要發起者和推動者。

(1)香港公共圖書館聯合學校實施“一生一卡”計劃,以學校為單位為青少年兒童辦理公共圖書館借書證;分別為兒童和青少年長期開展家庭讀書會和青少年讀書會。

(2)針對學校需要,閱讀城推出了“閱讀學校”一條龍服務,培養學生及家長成為閱讀大使,引入校園讀書會理念,全面支援學校在校園內的閱讀推廣。

(3)此外,香港公共圖書館與香港教育城的互動和合作也很頻繁,共同舉辦過很多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相對于香港少兒的閱讀環境,內地針對兒童與青少年的閱讀推廣比較薄弱,亟待建立引導兒童與青少年閱讀的專門機構。

5.2 注重讀書會“閱讀帶領人”團隊的培養

以香港兒童與青少年讀書會為例,香港閱讀城有一套完整、成熟的“閱讀大使”培養體系。分層次、系統化地培養讀書會帶領人,對讀書會的持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規范化管理閱讀大使培養項目。

閱讀城給閱讀大使培養項目提供規范化的文件樣本,如全年規劃表、活動方案設計、閱讀大使家族表、讀書會成員出席記錄、讀書會成員問卷、讀書會活動帶領人評量表等,文件都可以在閱讀城網站上直接下載,為讀書會組織者提供參考,并節省了讀書會組織者的時間和精力。

同時,閱讀城還提供了學生大使培養流程,供組織者參考。學生閱讀大使運作的流程如圖1所示。

(2)邀請專業人士培訓“閱讀大使”。

香港教育城歷年都邀請專業導師來培訓“閱讀大使”,講授分享閱讀和組織讀書會活動的方法。所邀請的大多都是從事少兒閱讀教育的專業人士,并與教育城合作多年,他們的授課還錄制成視頻,放在閱讀城網站上供各校的“閱讀大使”觀看。2014 -2015年度的授課內容見表4。

(3)分層次的輔導教材,具有針對性。

香港閱讀城針對小學生閱讀大使、家長閱讀大使、中學生閱讀大使、中學生英語閱讀大使,分別有不同的培訓內容。既包括共性的培訓內容:讀書會基本知識普及、讀書會建設及經營方法介紹、學校讀書會成果分享等;也包括具有針對性的內容:不同年級學生適合讀什么書、朗讀與說話技巧等;“家長閱讀大使”學習親子共讀及講故事技巧,英文讀書會的組織者學習英文閱讀方法培訓:伴讀、故事地圖(StoryMap)、閱讀劇場(Reader's Theatre)等內容。此外,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閱讀城還列出了不同的推薦書單,老師和學生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自行挑選。

5.3 讀書會的內容與包裝需要精耕細作

讀書會如何選題、如何策劃,文案如何包裝,也是經營讀書會需要關注的問題。香港高校讀書會有著廣闊的視角和多元化的形式。以香港城市大學研究生讀書會為例,該讀書會有寫作、視頻、演講、沙龍、討論等各種不拘一格的形式。不僅學術專長,甚至連興趣愛好、個人經歷、所見所聞等都可以當作讀書會的主題。表5列舉了香港城市大學研究生讀書會所舉辦過的10種不同類別的讀書會主題。

從表5可見,香港城市大學研究生讀書會的活動有以下特點:

(1)主題豐富,不拘一格。不僅科普、生物學、醫學可以成為讀書會的主題,如何講笑話也可以成為讀書會的主題。

(2)深入淺出,充滿幽默。本來深奧和嚴肅的癌癥病毒醫學,主題卻是研究背后的八卦故事,不僅令人忍俊不禁,而且完全抓住了人的好奇之心。

(3)貼近生活,引人注目。賭馬在香港是如買彩票一般的活動,如何用數學知識來看待賽馬的問題?參加了這次讀書會,是否會中獎率更高呢?

(4)精彩文案,創意策劃。在“沖上云霄:航空冷知識”主題中,首先文案撰寫與當紅香港電視劇聯系起來,容易引起共鳴。其次,邀請資深的民航飛行員來講解航空知識,理論與實踐統一,策劃充滿創意。

5.4 讀書會的發展注重各種資源的整合

為推動讀書會的發展,除了官方機構之間的合作,家長組織、學校和社會服務團體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力量。香港讀書會與這些組織合作的以下做法值得借鑒。

(1)中小學校與書店達成伙伴關系。書店為學校讀書會提供便利,香港的三聯書店有經驗豐富的學校服務團隊,有遍布全港的銷售網絡,積極為學校提供多種服務,如:籌備新學年書目、教師用書的采集與訂購;提供多元化和優質的出版物,為學校舉辦不同形式的校園書展;組織學校師生參觀三聯書店門市,介紹圖書分類,推介優質讀書,并享有購書折扣;根據學校需要,出售不同面值的購書禮券;舉辦多種文化活動,包括:新書會、知名作家講座、閱讀座談會、時事論壇等,還配合學校邀請知名作家到學校演講。

(2)大學讀書會利用大學出版社的豐富資源。大學出版社往往有一個龐大的作者群,邀請在大學出版社出過書的作者到大學讀書會進行交流,讀書會將會增色不少。例如:香港大學的讀書會“西城書話”的嘉賓都是來源于在香港大學出版社出版過著作的作者,由出版社對作者們發出邀請,嘉賓都是志愿參加讀書會,并不收取報酬。讀書會因為有源源不斷的作者擔任演講嘉賓而延續下去,作者也把讀書會當成一個展示自己的窗口,達到雙贏的局面。

第5篇:大學讀書計劃范文

高校圖書館大學生經典閱讀閱讀推廣經典是記錄歷代先賢有影響力的著作,是人類幾千年文明智慧的結晶,它影響到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和發展。當代大學生是文化素質較高的社會群體,擔負著國家命運和文化傳承的重任,通過閱讀經典有益于大學生的精神成長和人格培養。本文試圖通過對大學生的經典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進行初步探討。

一、大學生經典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21世紀是一個信息知識過剩的時代,各種閱讀資料鋪天蓋地而來,讓人目不暇接,無所適從。怎樣引導大學生在大量的文獻資料中選擇正確的閱讀方法,來擴大閱讀視野是高校圖書館工作者面臨的問題。高校圖書館館員應當為大學生學習經典提供多方面的指導,為他們創造各種方便條件并提供多種服務。

1.高校領導要重視推廣經典閱讀

“全媒體”環境下,我們所需的信息隨處可得,但思考能力和精神境界并沒有因此得到提升。我們需要信息的同時,應更新觀念。現在,在校大學生的年閱讀量呈下降趨勢,這主要指的是紙質圖書。另一方面,網絡閱讀和電子閱讀巳成為潮流,而在高校圖書館隨著大量電子文獻資料的產生,教工在家和手機上都能獲得信息資料,教工去圖書館借還圖書的次數較以前更少了,怎樣保證大學生經典閱讀的推廣工作進行,這就需要高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學校團委、學生處、圖書館、學生會、教務處等部門的互相支持和配合。2009年,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正式成立,高校也要成立專門機構推廣經典閱讀。

2.學科館員要成為推廣經典閱讀的主力軍

克魯普斯卡婭說過:“圖書館員是圖書館工作的靈魂”。高校圖書館要倡導傳統文化經典閱讀的同時,也要學習文學、哲學、法學、經濟學、藝術等學科的經典著作,要逐步推廣出經濟學、法學、哲學等一系列的經典導讀講座。學科館員應利用自身的學科優勢,組織各種學習各科經典的讀書小組,使學生的學習經典內容更加豐富。這就要求圖書館館員熱愛閱讀,熱愛經典,而且善于用閱讀美化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當然,這必須以館員豐富的閱讀經歷以及廣博的知識作基礎。

3.高校要開展閱讀經典活動

閱讀經典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啟迪智慧,提高自身素質。圖書館作為大學生的第二課堂,在推廣大學生經典閱讀中發揮的作用有限,高校要選擇一些經典作為公共課程是我國大學生閱讀文化節經典的最佳途經。

高校要開展素質教育課,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有所選擇地給學生開設公開課,提高這些課程的影響力。如開設“諾貝爾文學獎-莫言作品”導讀,“海巖作品”導讀等講座。古代經典學習要占一定的比重,如“論語”導讀、“大學”“中庸”“孟子”等作品導讀,讓學生選課,這樣對學生閱讀有更加直接的推動作用。

4.高校圖書館在推廣經典閱讀中要多方合作

高校圖書館因為專業性、權威性和獨有的豐富資源而成為大學生讀書活動的主要陣地,因為他們本身就肩負著培養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的責任。圖書館要和教師列展多方面的合作,共同為經典著作的選擇、編制經典推薦書目經典導讀方面開展合作,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推廣活動。

二、開展經典閱讀解決方法

為研究和傳播圖書館在經典閱讀推廣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活動,中國圖書館學會經典閱讀推廣委員會計劃于2011年上半年在全國圖書館及學界范圍內開展以"圖書館與經典閱讀推廣”為主題的征文活動,并于2011年8月舉辦該主題研討會,這說明了國家高度重視推廣經典閱讀,現在高校學生常年處于流動的狀態,推廣經典的閱讀是一項長期而又復雜的工作,對人才的培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高校圖書館需要采取多種方法、多種途徑全方位地開展推廣工作。

1.開展系列推廣經典導讀活動

經典是讀不完的,常讀常新,它能夠把自己的生命延伸到歷史生活中去,高校通過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活動舉辦大學生讀書節,通過圖書館組織各種專題經典讀書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有選擇參加各類讀書會,使學生對經典的理解更加全面、準確、深入、并逐漸對經典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持久的熱情,邀請社會名家擔任主講人,開展系列讀書報告會。

2.采集經典名著推薦經典書目和相關文獻

高校圖書館負責全校的文獻資料采集工作,圖書館要注重采集古今中外經典著作,許多經典著作都有多種版本,究竟哪個版本更適合大學生閱讀,這些都是學生在閱讀經典過程中經常需要了解的問題,還應當收藏各種研究經典著作的工具書和相關文獻。例如,《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而現在大學生對這些并不了解,通過圖書館推薦有關研究經典的著作及論文索引,給大學生更好地閱讀提供必要的指引。

3.利用網絡閱讀和電子閱讀推廣經典工作

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自己的圖書館網站開辦經典閱讀網,通過組織閱讀經典征文活動,設立“經典推薦”“經典讀后感”使學生有一個獲取信息、交流經驗、促進經典的學習陣地,使大學生有一個溝通交流互相學習的平臺。

4.成立讀書小組制定推廣經典計劃

大學圖書館應組織各種專題的讀書小組,如“論語”讀書小組,“二十四史”讀書小組,等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參加不同的小組,也可以和各系部聯合起來,使讀書活動成為愛好相同的大學生交流平臺,并邀請教師參與各小組的活動,并加以指導解決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使學生對經典的理解更加全面、準確、深入、并對經典產生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他們的人生有指導作用。高校要建立長期計劃,使學生在校期間都能夠接觸經典著作,在大學生入校時就要進行經典閱讀教育,圖書館要組織經典閱讀講座,應當常年定期舉辦,并建立專門的“經典閱覽室”或“經典書架”并和各部門聯系,以多種方式方法開展推廣活動。

經典是科學文化發展過程中留下的真實記錄,承載著作者的智慧與個性,傳承著前人的精神品格,是我們學習欣賞研究的重要資料,通過經典閱讀帶來豐富的感受。在豐富圖書館館藏與提升閱讀服務上,推廣經典依然是影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

第6篇:大學讀書計劃范文

阿根廷教育部部長丹尼爾•菲爾穆斯表示,阿根廷和中國在教育方面由于雙方政府的積極推動,有著廣泛的合作和交流前景,目前中國有35萬名留學生在海外讀書,但在阿根廷大學就讀的只有150名,這個數字有著及其廣闊發展的空間,阿根廷各大學可以從中國大學吸取很多關于發展策略和科學技術方面的經驗,而阿根廷大學以工程學、精密科學、生物、醫學和社會科學見長,此外,阿根廷各大學還提供教授西班牙語的課程。

此前,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組織的“中國高校教育展”于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辦,菲爾穆斯部長發表講話時提到,自2002年阿根廷發生經濟危機以來,阿根廷已經得到全面復蘇,以前一向以原材料為主要出口產品的產業結構已經逐漸向科技型產品結構轉化,阿根廷在各個領域都需要大量知識型的人才,因此發展教育和教育交流迫在眉睫。

阿根廷出口基金會主席馬塞羅埃利桑多表示,阿根廷是一個傳統的食品出口國,近年來,阿中貿易發展很快,互補產品品種也在逐漸拓寬。中國雖然擁有35萬海外留學生,但大量農村居民城鎮化也使中國需要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調整就業結構和提供更完善的服務,這給阿根廷提供了教育交流的機會。阿根廷不僅要和中國做生意,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學習中國的文化、習俗、法規和政策。

據了解,近2年來,以留學名義申請到阿根廷學習的學生越來越多,目前雖然沒有官方統計資料,但保守估計,中國到阿根廷求學的自費留學生已經達到千人以上。

這些學生到阿根廷求學的目主要有三種:第一,學習西語;第二,作為移民的一種手段;第三,尋找去第三國的機會。

就留學生的來源,分為三類:第一類,在校就讀的中學和大學生或畢業不久的中學和大學生;第二類,等待與家人團聚卻沒有正規依親手續的華僑家屬;第三類有工作經驗,希望尋找更多機會的中、青年人。

第7篇:大學讀書計劃范文

所有任務表的制定與執行實行全部電子化。

一、寒假計劃目標表

2012年寒假戰略計劃體系

總規劃

學廣培專德才兼修接軌社會全面提高

項目

大學規劃總目標

寒假的項目規劃

具體內容

學習方面

注意知識面的廣泛性,并逐漸確立專修方向,將學習放在首位,尤其要保證數學與英語的投入與效果,加大計算機的投入力度。

一、專業課“充電計劃”

二、英語專項

三、練字專項

a1.建立《會計》、《稅法》、《財務管理》三大資料庫,梗概知識體系建設

a2.閱讀《財務管理》英文版,設立讀書筆記

a3會計財報知識應用模擬,《財務、會計、審計一體化模擬教程》、《怎樣解讀公司財務報表》

a4 bec自學計劃

a5英語閱讀計劃《英美概況》、《題源文章記六級詞匯》

a6英語口語訓練《音標訓練》

a7創業管理資料搜集

a8 stata軟件使用

生活方面

搞好時間的統籌規劃,訓練自己的獨立性,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并逐漸掌握理財能力。

日常消費管理

積分績評系統

時間管理系統

理財訓練計劃

b1.日常消費管理:財務管理計劃子項目,用于績效評價與預算審核

b2.積分績評系統:自我管理核心

b3.時間管理系統:自我管理子系統

b4.理財訓練計劃:解決計劃所需資金問題,本寒假主要通過家教。

品德方面

樹立誠信為本的理念,提升自身的品德修養,培養扎扎實實的作風,進一步完善性格,加強心理素質的鍛煉,確立人格培養目標。

讀書計劃

c1讀書計劃:《成功要讀心理學》

《中華處世絕學》

《出師》

《財報要向一本故事書》

《管理要像一部好電影》

健身方面

將充分利用大學四年時間,擴展健身項目范圍,扭轉體弱局面,增強機體適應力。

健身專項

健康計劃

d1健身專項:以周為單位執行

通過專業訓練、內容擴展方式

d2健康計劃: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改善飲食等保證身體健康。

社交方面

搞好宿舍內團結,通過社團活動鍛煉,在實踐中提高,結交好友,訓練口才與禮儀,為日后邁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形象塑造計劃

其余事務管理

e1形象塑造計劃:基于充滿朝氣、展現更加成熟、更加親近的對外表現力設計。

e2其余事務管理:效率優先,量力而行。

寒假財務預算

項目

預計金額

備注

房租

-400

食品費用

-300

路費

-130

書費

-100

禮品及其他

-100

家教收入

1000

自有資金補足

第8篇:大學讀書計劃范文

關鍵詞:讀書 大學生 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a)-0021-02

2013年6月,我們對河套學院在校學生的讀書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們在讀書方面存在許多問題,如讀書積極性不高;閱讀時間短、數量少;缺少規劃與指導;缺乏做筆記的習慣;讀書質量不高等。針對存在的問題筆者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認為我們應當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讀書的重要意義,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校、教師、圖書館的引領作用,激發大學生讀書積極性。

1 讀書對大學生的重要意義

總理在2009年世界讀書日曾說:“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關系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一個不讀書的人、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肩負著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大學生讀書尤為重要。

1.1 讀書有利于大學生增長知識、開拓視野,提高文化修養

當代大學生大多是“應試教育”的產物,中學階段所積累的知識甚少且結構單一,不能適應社會“一精多能”通材的需要。在進入大學階段以后,僅僅被動接受老師所傳授的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瑞士凱勒曾說:“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馳向無限廣闊的生活的海洋。”大學生只有通過讀書,不斷汲取浩瀚知識海洋中古今人類智慧精髓,才能開拓視野,豐富人生積淀,提高文化修養;只有有針對性地閱讀大量相關書籍,才能不斷夯實基礎知識、完善知識結構,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成為社會所需之才,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

1.2 讀書有利于大學生積極品質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當下部分大學生思維方法片面、善惡判斷標準缺失、自控能力低下、責任感不強且缺乏積極進取精神。高爾基曾說:“讀書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通過讀書,可以培養大學生理性的思維方式和具有真理性的科學批判精神,幫助大學生增強愛國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樹立樂于奉獻、開拓進取的積極人生態度,增強抵制物質誘惑,堅持法律和道德底線的自控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1.3 讀書有利于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總書記在十八報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英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柯勒律治也曾說:“如果一個民族的‘文明’不是扎根于教養和人類素質與能力的和諧發展,那么這個民族充其量只不過是‘虛有其表’,而不是‘文雅’的民族”。傳承文化是現代大學的基本功能之一,創新文化是現代大學的崇高使命,開展讀書活動是文化傳承和創新的重要途徑。通過讀書,大學生可以了解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激發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承擔起傳承文化創新文化的重要使命。

1.4 讀書有利于創建良好的學風

調查顯示大學生大部分時間用來上網聊天、看影視劇、打游戲、睡覺等,自主學習能力差。通過讀書,可以提高大學生文化底蘊和人格修養,陶冶他們情操,活躍他們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喚醒他們對知識和文化的強烈追求,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2 大學生讀書現狀及數據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35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02份,回收率為86%,調查對象為河套學院各個專業一、二年級在校生,其中本科學生占10%,專科學生占90%。男生占15%,女生占85%。

2.1 大學生普遍讀書時間少,讀書數量低

表1表明,平均每天讀書時間在3小時以上,所占比例為10%,時間在1~3小時,比例為44%,時間在1小時以下,比例為36%,幾乎不閱讀所占比例為10%。大部分學生屬于微量閱讀(1小時以下),其中幾乎不閱讀占10%,總體來說讀書時間較少。但本科生情況相對較好,適量閱讀(1~3小時)所占比例達到63%。

表2顯示,大學生平均每月閱讀量5本以上,所占比例為5%,閱讀量在3~5本,所占比例為11%,而閱讀量在3本以下,比例高達84%,由此可見,當前大學生讀書數量非常低。

2.2 大學生讀書目的基本明確,但讀書積極性不高

調查表明,大學生讀書目的選擇“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比例為70%,選擇“提高文化修養”比例為31%,選擇“休閑娛樂”比例為36%,選擇“精通專業”比例為13%,選擇“通過考試”比例為11%。總體來說,大學生讀書目的基本明確,主要是為了豐富自己知識,開闊視野,提高自身文化素質。但從表3來看,67%大學生認為自己讀書積極性一般,只有7%大學生認為自己讀書積極性很高,不過,本科學生讀書積極性要高于專科學生。

2.3 大學生讀書缺少規劃與指導

第9篇:大學讀書計劃范文

關鍵詞:90后大學生 課外閱讀 現狀

導言

隨著當代數字化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人們進行閱讀的媒介、態度以及閱讀品味都發生了相應的改變。電子書的出現、快餐文化的普及以及社會的高負荷運轉帶來是巨大壓力,使得現如今的人們很少有時間坐下來耐著性子慢慢看書。

閱讀是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也是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閱讀,不僅關系到學生知識面的擴展,而且,更關系到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與塑造。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大學教育就是對大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大學生課外閱讀狀況是反映一個學校學風的標桿,因此,促進大學生課外閱讀將對加強校園學風建設、促進大學生素質的提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如今,90后大學生已是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高速發展,物質極大豐富,人們拼命追名逐利的社會大環境下,90后大學生的校內生活是否會受到影響呢?90后大學生的課外閱讀會不會因此而發生內容和形式上的變化呢?90后大學生是否重視課外閱讀?閱讀的動因是什么?閱讀的內容又分別是什么呢?

一、90后大學生的課外安排

在大學里,以“教”為中心的學習模式變成了以“學‘為中心的學習模式,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形成學生主動去發現、去探索問題的模式。學習的自主安排對學習結果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學生的自主安排能力對學生將來的學習至關重要。

在大學里,屬于大學生們的自由支配時間有很多。而對于課余時間如何利用這一問題,據調查統計:有近一半的人每天睡覺時間為7—8小時,花在完成老師布置內容上的時間一般為2—4時,自主學習的時間一般為2-3時甚至更少,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學習都在緊跟老師,而自主能力很差。由數據,僅有14%的人在課余時間參加一些輔導班,為自己的將來投資,大多數人很少把時間花在考試上。大部分人在課余時間會看一些書,集中在看小說和各類雜志。還有很少的人花時間做些兼職,不過一周一般很少超過7時,大部分人認為學業太忙,做不了。當然,作為大學生,與親友交往花去了很多時間,以致時間沒能很好的利用。據調查,筆者發現,90后大學生平均每天有多于2小時的自由支配時間。筆者調查了解到,面對這么多的課外時間,大多數90后大學生主要是在課外時間進行上網、體育休閑和參加社團活動等,在課外時間喜歡讀書看報的90后大學生所2如何占的比例較少。因為有超過1,3的學生安排課余時間的目的是調節放松,占了37.4%;鍛煉自己的能力的為25.3%,還有17.2%是為了能更好的學習,其余的選擇其他目的。

關于對提高課余時間利用率的問題上,筆者建議不盲從他人,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規劃,跟著別人,只能導致自己的規劃完不成,別人的東西也學不到。還有就是少上網,他們認為上網會浪費很多時間,導致規劃在心里被一遍一遍地更改,最后甚至面目全非。

二、90后大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

大學生課外閱讀狀況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要問題,大學生是如何利用這些課外時間?大學生課外閱讀狀況如何?閱讀的主要內容如何?以及如何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引導等等,成為新時期學生工作面臨的新的問題和新課題。

筆者通過調查發現,90后大學生的課外閱讀有以下特點:

(一)大學生課外閱讀態度呈消遣性

在大學里,進行課外閱讀的學生不在少數,但是,具有正確的閱讀心態的人卻不到一成。絕大多數的大學生只把其當成是一種消遣,一種打發時間的方式,亦或是為了應付學業應付老師而臨時抱佛腳的一種應付心態。這種錯誤的閱讀心態之間導致了課外閱讀結構的不合理性以及閱讀目的的不明確。

(二)大學生課外閱讀無計劃性、結構不合理

據多數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的閱讀對象是小說等書籍以及具有娛樂性的文章;卻很少瀏覽文史社科類等書籍,有時甚至只是為了應付老師;其閱讀結構極不合理,且缺乏計劃性。只有少部分學生是想要通過課外閱讀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提高文化素養。雖然也有些學生知道自己在課外閱讀中存在不足,但是卻無力改變。從此可看出,大學生課外閱讀具有盲目性,缺乏正確的引導。對此,學校有責任也有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閱讀觀。

(三)大學生課外閱讀目的不明確

一些學生認為,課外閱讀大多是為了放松、消遣。因此,大學生把大量時間花費在閱讀小說類等圖書上,就算是偶爾閱讀中外名著類圖書,也是看過就拋之腦后,沒有自己的想法,這僅僅只能稱之為“看書”,而不能稱為閱讀,這也與大學生的閱讀心理有很大關系。

大學生閱讀具有放松心理,放松心理能夠使他們在緊張的學習之余,緩解學生的疲勞感。但是閱讀目的不明確容易荒廢專業知識的學習。自制力稍差的大學生往往容易沾染上不良習氣,。因此,我們要及時端正大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目的,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不能忽視課外閱讀對自身素質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養的深刻影響力。

(四)大學生課外閱讀時間減少

近年來,大學生課外閱讀時間在不斷減少。調查顯示,課外閱讀時間的減少主要是由于學習目標不明確,課外閱讀興趣不高以及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對于學校圖書館豐富的圖書資源學生往往只選擇言情小說類而忽視了其他類別的書籍。且相當大學生不知道該怎么合理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周末大多數學生選擇出門游玩或呆在寢室上網睡覺,只有絕少數愿意進行課外閱讀。

(五)網絡時代下大學生閱讀習慣變化

在當今網絡時代,進行課外閱讀的載體不斷多樣化,這使大學生在課外閱讀的方式上有了多種選擇。而在當今網絡時代,互聯網和手機成為了閱讀的重要載體,學校圖書館的圖書資源發揮的作用愈加顯得薄弱。互聯網所蘊藏的知識量是極其豐富的,然而網絡是把雙刃劍,只有善加利用才能促進大學生的發展與成熟。

三、對90后閱讀現狀的思考

從調查結果看,90后大學生的每天課外閱讀時間平均少于1小時,這是遠遠不夠的。另外,據調查,即使有更多地課外時間,他們也表示不太愿意把這些時間花費在課外閱讀方面,大多數的大學生課外時間花費在上網或者其他消造活動方面。大學生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發展自己,進行課外閱讀;在大學,也有大量可利用的資源提供。只要合理地規劃自己的時間,一定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從大量的書籍中獲取有益的知識,從各位大師前輩身上學到我們自己所不具備的知識。

筆者調查發現,90后大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不容樂觀,為了進一步改善這種狀況,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學生方面

1.閱讀從態度開始。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經過調查我們認為要改變同學們的閱讀態度,提高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可以組織活動來提高閱讀能力,組織形式等盡可能地滿足于同學們的心理,使大家樂讀、愛讀,使閱讀成為大家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而且在活動中應該互動、比如讓同學們上臺講故事等等。不同的閱讀方式也是使學生對閱讀感興趣的關鍵之一。在組織課外閱讀活動時,我們可以采用互讀、分角色讀等多種讀的形式,提高理解能力和認識水平,從而改變閱讀態度,增強閱讀的興趣。

2.引導大學生提高閱讀效果,培養正確的閱讀方法。閱讀效果是大學生通過讀書活動提高文化素質的關鍵,指導大學生們把所讀的書讀好,提高閱讀效果,對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科學正確的閱讀方法直接影響閱讀的效益和質量。可以通過等多種方式和手段,有計劃地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在此我們小組推薦幾種方法:①選讀法。此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同學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在同學去借閱相關資料,再選擇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寫科學小論文,以培養摘錄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豐富了語言積累,提高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②精讀法。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要求同學們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四到”(即口到,眼到,心到,手到)、“三邊”(邊讀,邊想,邊批注)、一養成(即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③速讀法。這種方法要求同學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利用速讀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3.摘錄批注法。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種閱讀法,就是說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詮釋,寫評語。讀與思共,思與讀隨。我們應該根據個人不同閱讀習慣,閱讀目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靈活運用。

(二)學校方面

1.完善管理制度,督促大學生多讀書。從教學管理角度講,應結合選修課,在尊重學生興趣,保證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上,建議以“提交讀書計劃——教師推薦書目——學生閱讀——提交讀書筆記——教師評閱——取得學分“的模式,督促大學生讀書,提高讀書效果。

2.舉行專題活動,引導學生讀好書。像言情,武俠,動漫級消遣類快餐讀物,文化含量相對較低,對構建完整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并無實質幫助。通過舉行專題讀書活動,正面引導學生選擇文化含量跟高的書籍閱讀,無疑是幫助大學生提高素質的有效途徑。

3.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提升學生人文素質。不可否認,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嚴重缺失,這種“缺失無疑會成為明天的社會癥結”。大學課堂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而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課外閱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大學生在閱讀中充分吸取人文教育的養分,進而提高人文素質和綜合能力。這也是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岛国大片在线播放免费 | 97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欧美日产国产亚洲综合图区一 | 在线aaa| 日本免费视频观看在线播放 | 免费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真实国产普通话对白乱子子伦视频 | 国产91美女 | 古代级a毛片在线 | 在线成人免费看大片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亚洲精品一二区 | 综合久久99久久99播放 | 国产精品情人露脸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二区页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欧美精品另类hdvideo | 欧美与黑人午夜性猛交久久久 |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 全部aⅴ极品视觉盛宴精品 全部免费a级毛片 | 天堂8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天堂8资源8在线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亚洲 | 网站国产 | a一级特黄日本大片 s色 | 久草视频在线免费看 | 午夜久久网 | 99er精品| 久久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 亚洲成人福利 |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亚洲国产精品aaa一区 |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 午夜两性视频免费看 | 国产视频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