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超星學習通范文

超星學習通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超星學習通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超星學習通

第1篇:超星學習通范文

【關鍵詞】 自我同一性;個人評價;貧困大學生;相關研究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4.014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729(2009)004-0291-04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是指人格發展的連續性、成熟性和統合感[1]?;谇叭说难芯浚琈arcia以自我同一性形成過程中探索和承諾的行為特征為定義標準,劃分出四種自我同一性狀態:⑴彌散型同一性(identity diffusion),指沒有固定的承諾和不主動尋求形成承諾,處于沒有目的與價值的彷徨迷惑之中,是最不成熟、最低級的同一性狀態;⑵排他型同一性(identity foreclosure),指沒有經歷過探索就對一定的目標、價值觀和生活信念形成承諾,而且這些承諾往往反映了權威人物的要求;⑶延緩型同一性(identity moratorium),指正在經歷同一性危機,個體積極思考各種選擇的可能性,并積極探索自我的目的、價值信念,但尚未形成最終的承諾;⑷成就型同一性(identity achievement),指已經經歷了探索,總體上解決了同一性危機,呈現出相對穩定的心理狀態與承諾,這是一種最成熟、最高級的同一性狀態[2]。

近年來,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發展狀態得到了關注。王樹青等研究發現,處于延緩狀態的大學生占67.5%,其他的三種狀態各占10%左右,自我同一性的發展與父母教養權威性、同一性風格、親子溝通都都存在相關關系[3-4];李文道的研究則發現,處于延緩狀態的大學生占40%左右[5]。然而,貧困大學生自我同一性方面的研究至今仍為空白。面對貧困,他們有些更加自信,而有些則顯得很自卑。對個人評價的這種差異,自我同一性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因為自我同一性作為對自我的深刻而全面的認識,它既包括對自我的價值觀、生活目標等精神層面的認識,也包括對自我所處的環境,對自身的經歷的認識,并以此對自我做出合適的評價,促進自我的發展。由此本文假設,貧困大學生自我同一性與個人評價密切相關。

本文的被試都來自潮汕地區。潮汕文化在鮮明的特色中蘊含著多元的文化因素,潮汕人既受儒家文化又受重商觀念影響,家族主義與出人頭地觀念特別牢固[6]。在這種特殊的文化生態下成長的貧困大學生,一方面其通過讀書改變貧窮命運的動機、出人頭地的觀念會更強,許多潮汕商人的成功更是一種示范;但另一方面,對于某些貧困生來說,高校的生活與學習競爭中由于家庭環境帶來的失意往往讓他們對自我的認識與定位出現危機。自我同一性在特殊的經濟、文化生態下,對個人的自我評價的影響也會顯得特殊。本文以潮汕貧困大學生為對象,研究其自我同一性狀態與個人評價的關系。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被試為接受“廣東潮人海外聯誼會”資助的潮汕地區貧困大學生。他們以優秀的高考成績被廣州各重點本科錄取,包括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外語外貿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但因家境貧寒無法承擔大學的生活費用而通過個人申請及學校推薦接受資助。這些學生的家庭經濟貧困程度都必須經過當地村委和民政局證明認定,如單親家庭,父母雙雙下崗等,潮汕地區三個市的教育局對申請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進行審核和擇優擇需推薦,最后由該會再度審核,每年一次召開助學金頒發大會。本研究共發放問卷250份,回收有效問卷205份。其中男女生分別占54.1%和45.9%;大一、大二、大三學生分別占28.3%、41.5%、30.2%;年齡19~21歲。

1.2 工具

1.2.1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狀態量表(the Exten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 Status-2,EOM-EIS-2)[1]

該量表共64道題目,分為4個分量表:成就型 (ACH)、延緩型 (MOR)、排他型 (FOR)、彌散型 (DIF)。采用6點計分,1代表非常贊同,6代表非常不贊同。在本研究中其內部一致性系數0.906。

1.2.2個人評價問卷(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PEI)[7]

該問卷用來評定自我評價的一個方面――自信。共54個條目。分為學業表現、體育運動、外表、愛情關系、社會相互作用及同人們交談6分量表,除6個分量表外,還有一些條目是評定總體自信水平和有可能影響自信判斷的心境狀態。采用4級計分,1=非常同意,2=基本同意,3=基本不同意,4=極不同意。在本研究中,該問卷總的Cronbach α系數是0.886,分量表學業表現、體育運動、外表、愛情關系、社會相互作用、同人們交談的α系數分別為0.342、0.880、0.768、0.750、0.718、0.811。

1.3 研究程序

問卷采用團體施測法。利用該團體召開“第三屆頒發助學金大會”上同時對所有被試進行施測,測試前由主試按指導語訓練被試學習使用這一問卷,再正式施測,約30分鐘完成全部問卷并及時回收。

1.4 統計方法

進行ANOVA檢驗、積差相關分析以及典型相關分析。

2結果

2.1潮汕貧困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發展的性別差異

表1顯示,女生彌散型得分高于男生。

2.2 潮汕貧困大學生自我同一性與個人評價的相關分析

潮汕貧困大學生自我同一性與自我評價的相關性見表2。

2.3潮汕貧困大學生自我同一性與個人評價的典型相關分析

典型相關分析考察了自我同一性狀態(W)與個人評價(V)兩組變量的關系。典型變量(W,V)的Wiks檢驗的∧=0.513,P

個人評價與自我同一性的典型相關分析見圖1。典型變量W在社會相互作用上的因素負荷最高,其次是同人們交談、自信水平、體育運動、心境狀態、愛情關系、學業表現、外表。對于自我同一性狀態,典型變量V在彌散、延緩、排他及成就四個維度上,因素負荷分別為:-0.789、-0.436、-0.061及0.808。這表明,自我評價的社會相互作用、同人們交談、自信水平、體育運動、心境狀態、愛情關系、學業表現與自我同一性的彌散、排他及成就都有很強的相關。此外,典型相關變量組解釋了自我評價典型變量W的39.6%,解釋了自我同一性V的36.7%。自我評價典型變量W通過典型變量組可以解釋自我同一性方差的15.9%,而自我同一性典型變量V通過典型變量組可以解釋自我評價方差的14.7%。

3 討論

3.1 潮汕貧困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狀態的性別差異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潮汕貧困大學生中,女生自我同一性的彌散程度要比男生強,這與國外Archer[8]和Kroger[9]以及國內王樹青等人[3]的研究結果不同,他們的結果都是男女兩性在同一性形成的大多數方面不存在性別差異。然而,國外也有研究發現,青少年晚期的女性在延緩和擴散上的得分高于男性[10],郭金山研究表明: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狀態存在明顯的性別特征,對于成就型同一性狀態,男生顯著地優于女生,而對于排他型和彌散型同一性狀態女生則比較顯著地多于男生[11],這與本文女生彌散程度要高于男生的結果一致。具體深究到潮汕貧困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而言,該地區受傳統男尊女卑影響,家庭與社會對男性的期望更高,他們往往背負著振興家族、擺脫貧困的重任,迫使男性要對自我能力、自我責任及將來的努力方向做出思考,而女性在潮汕地區則是被賦予相夫教子,料理家務的角色,這些導致女性的彌散程度相對男性要高。

3.2 潮汕貧困大學生自我同一性與個人評價的關系

對于兩個主要變量之間的相互作用,本文典型相關分析結果表明,自我同一性與個人評份有很多重疊部分,這一點從他們之間具有一定水平的共享方差得到證據。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到,個人評價多維度與彌散型、排他型同一性狀態呈負相關,與成就型同一性呈正相關,這樣的結果也是比較符合實際的。而延緩狀態與個人評價之間不相關的結果,我們認為是非常合理的,因為延緩狀態作為穩定性最差的一種自我同一性狀態,處于該狀態的貧困大學生與普通大學生一樣正經歷同一性危機。他們積極投入到自我的探索中去,探索各種人生觀、價值觀,嘗試各種不同的選擇,卻還沒有形成最終的人生觀,從而影響了對自我評價的穩定性,這就使得它與個人評價關系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的被試都是來自潮汕地區的貧困大學生,相同的文化背景使被試同質性高,他們在儒家文化及重商觀念的影響下家族主義與出人頭地觀念特別牢固,其自我同一性的發展及個人評價深受這種文化的影響,也因此使得該研究推廣到貧困大學生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一個不足之處是學業表現分量表的信度只有0.342,同質性較低。但此次研究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自我同一性對貧困大學生發展和大學教育的重要意義,啟示大學、社會教育工作者應關注貧困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與發展,貧困大學生自我同一性應成為心理學、教育學的重要研究課題。

參考文獻

[1]郭金山,車文博.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狀態與人格特征的相關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4,2:51-55.

[2]Kroger J. Discussions on Ego Identity[M].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3:13.

[3]王樹青,張文新,張玲玲.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狀態與同一性風格、親子溝通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7,1:59-65.

[4]王樹青,陳會昌,石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狀態的發展及其與父母教養權威性、同一性風格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8,2:65-72.

[5]李文道.大學生同一性發展的特點及相關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6]杜經國,杜昭.有關汕頭文化的兩個問題[M]∥汕頭大汕文化研究中心,汕頭市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編.潮汕文化論叢.初集.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7]季益富,于欣.個人評價問卷[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增刊):326-328.

[8]Archer SL. A feminist's approach to identity[M]∥ Adams GR, Gullotta TP, Montemayor R.Eds. Adolescent identity form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1992.

[9]Kroger J. Gender and identity: The intersection of structure,content and context[J]. Gender Roles, 1997, 36(11/12): 747-770.

[10]Fregeau DL, Barker MA. Measurement of the process of Adolescence: Standardization and interpretation[J]. Adolescence, 1986, 21:913-919.

第2篇:超星學習通范文

中圖分類號:R743.3 R255.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08-0756-01

頸動脈粥樣硬化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而在引起腦梗死的因素中,頸動脈斑塊越來越受到關注。在歐美約2/3腦梗死和頸動脈粥樣硬化相關,在我國大約占1/3?,F對50例急性腦梗死病人進行頸動脈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探討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腦梗死之間的關系,以達到預防和減少腦梗死的發生為目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急性頸內動脈系統腦梗死病人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齡(38-72)歲,排除合并心房纖顫者,并經頭顱CT和磁共振成像(MRI)證實病人的梗死灶與此次癥狀相符合。

1.2 方法使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Sonoline Omnia彩色多普勒超生檢測儀,主要探查雙側頸總動脈(CCA)、頸動脈分叉處(BIF)、頸內動脈顱外段(ICA),觀察管壁內膜有無斑塊形成、斑塊類型、內一中膜厚度(IMT)、斑塊處血管狹窄率等超聲學特征。并根據其超聲學特征將其斑塊分為扁平斑、軟斑、硬斑、混合斑引,其中硬斑回聲增強,其后不伴有聲影;軟斑為弱回聲,等回聲或混合性回聲,其后不伴有聲影。管腔狹窄率=(狹窄處近端正常血管管徑一最狹窄處血管管徑)/狹窄處近端正常血管管徑×100%。

1.3 血管狹窄程度的分級采用文獻對頸動脈狹窄程度的超聲分級。I級:IMT

1.4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50例病人中,42例(84%)有不同程度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左側78塊,右側72塊,左右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類型斑塊左右比較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斑塊主要分布在頸動脈分叉處,斑塊類型以扁平斑多見(扁平斑60塊,軟斑35塊,硬斑44塊,混合斑1l塊),與其他類型斑塊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

第3篇:超星學習通范文

(0.21±0.05)ng/ml、(86.31±24.05)ng/ml、(0.31±0.14)ng/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冠心病;超敏C反應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診斷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9.015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significance of joint inspection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serum homocysteine in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U Guo-lian, LI Xia, CHEN Yu-fe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Guangdong Province Maomi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Maoming 5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value of joint inspection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serum homocysteine (HCY) in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There were 120 suspect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as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able angina pectoris), and 40 health examination people as control group. All study subjects received joint inspection of hs-CRP and serum HCY. Results Stable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had HCY as (12.58±4.25) μmol/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s (186.25±85.36) pg/ml,

hs-CRP as(1.68±0.89) ng/ml, myohemoglobin as (124.36±36.47) ng/ml, troponin as (0.74±0.95) ng/ml.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had HCY as (13.98±4.74) μmol/L, BNP as (451.36±89.36) pg/ml, hs-CRP as (1.75±1.27) ng/ml,

myohemoglobin as (154.25±38.61) ng/ml, troponin as (1.65±0.47) ng/ml.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 had HCY as (15.96±5.18) μmol/L, BNP as (765.36±105.69) pg/ml, hs-CRP as (1.87±1.47) ng/ml,

myohemoglobin as (174.85±42.95) ng/ml, troponin as (1.78±1.42) ng/ml. All were higher than (9.56±2.47) μmol/L,

(59.36±30.47) pg/ml, (0.21±0.05) ng/ml, (86.31±24.05) ng/ml and (0.31±0.14) ng/ml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Serum homocysteine; Diagnosis

冠心病常見的病理基礎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若未及時干預, 可直接威脅患者生命, 對此應加強患者臨床診斷和治療[1]。目前臨床常用的實驗室指標為血清HCY、hs-CRP, 其中HCY屬于含硫基氨基酸, 是血栓形成和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主要危險因素, hs-CRP屬于炎癥標記物, 有研究表明, 將兩種實驗室指標聯合檢測, 可提高臨床診斷正_率 [2]。本文旨在探索冠心病診斷中hs-CRP與血清HCY聯合檢查的臨床意義, 具體的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

疑似冠心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同期4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本次研究對象均知情, 且簽署書面同意書。排除標準:危重癥者;排除溝通障礙者;存在精神家族史者;依從性較差者。觀察組患者年齡36~69歲, 平均年齡(48.69±8.51)歲;其中40例為不穩定型心絞痛(男14例、女26例), 40例為心肌梗死(男16例、女24例), 40例為穩定型心絞痛(男13例、女27例)。對照組年齡35~68歲, 平均年齡(48.47±6.51)歲, 男15例、女25例。兩組研究對象及各亞組之間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試劑和儀器 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選用OLYM-PUS AU5800型號, 試劑為原裝配套)檢測hs-CRP、HCY;使用貝克曼全自動化學發光分析儀(UnicelDXI 800)檢測血清肌紅蛋白;使用瑞萊生物工程試劑檢測肌鈣蛋白、BNP。

1. 2. 2 標本處理和采集 抽取研究對象清晨2 ml靜脈血, 進行血清分離處理(實施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分離血漿), 等待血液凝固后, 檢測患者體內hs-CRP、血清HCY、BNP。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各組研究對象的HCY、BNP、hs-CRP、肌紅蛋白、肌鈣蛋白水平。分析hs-CRP聯合血清HCY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診斷價值。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檢驗。P

2 結果

2. 1 觀察組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HCY為(12.58±4.25)μmol/L,

BNP為(186.25±85.36)pg/ml, hs-CRP為(1.68±0.89)ng/ml, 肌紅蛋白為(124.36±36.47)ng/ml, 肌鈣蛋白為(0.74±0.95)ng/ml;

心肌梗死患者的HCY為(13.98±4.74)μmol/L, BNP為(451.36±

89.36)pg/ml, hs-CRP為(1.75±1.27)ng/ml, 肌紅蛋白為(154.25±

38.61)ng/ml, 肌鈣蛋白為(1.65±0.47)ng/ml;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HCY為(15.96±5.18)μmol/L, BNP為(765.36±105.69)pg/ml,

hs-CRP為(1.87±1.47)ng/ml, 肌紅蛋白為(174.85±42.95)ng/ml,

肌鈣蛋白為(1.78±1.42)ng/ml, 觀察組各種患者各指標數據均高于對照組的(9.56±2.47)μmol/L、(59.36±30.47)pg/ml、(0.21±

0.05)ng/ml、(86.31±24.05)ng/ml、(0.31±0.14)ng/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2 120疑似冠心病患者中, 100例確診為冠心病, hs-CRP聯合血清HCY在冠心病患者中靈敏性、特異性、漏診率、誤診率分別為98.00%、95.00%、2.00%、5.00%, 均優于hs-CRP檢測的72.00%、50.00%、28.00%、50.00%和血清HCY檢測的73.00%、45.00%、27.00%、5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具有發病率高、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點, 若不及早治療、診斷, 可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早期臨床常使用的診斷方式有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 通過多項研究實驗, 發現實驗室檢查效果更為顯著, 其中以hs-CRP聯合血清HCY指標診斷價值性最高[3-8]。

HCY屬于人體代謝產物, 可作為冠心病患者的獨立危險因素, 當機體血清HCY水平值呈上升趨勢時, 則表明患者體內存在內皮毒性, 其可影響平滑肌正常功能, 引起血管平滑肌增生, 從而加快脂質沉積, 促進血栓形成和斑塊鈣化, 最終并發動脈粥樣硬化[9-12]。hs-CRP是機體最重要的炎性反應指標, 當患者并l炎癥反應時, 患者體內hs-CRP水平值可出現上升現象, 其可有效判定患者組織受損情況, 同時在早期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BNP水平值能夠反映患者心肌缺血情況, 當患者體內BNP水平呈上升趨勢時, 則表明患者存在心肌受損, 同時BNP水平可與心肌受損程度呈正比[13-16]。本次研究結果表明, 觀察組各種患者各指標數據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對冠心病患者實施hs-CRP聯合血清HCY診斷, 可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 于慧, 穆彩琴, 劉英霞, 等. HbA1c、hs-CRP與TC、LDL-C聯合檢測在糖尿病并發冠心病中的臨床意義.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25):76-77.

[2] 黃永健, 陳美珍, 張民樂. 血清肌鈣蛋白聯合超敏C反應蛋白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中國醫學工程, 2012, 20 (12):45-46.

[3] 章t, 王湛, 蔡夢嬌.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應蛋白與冠心病、高血壓疾病發展的相關性. 廣東醫學, 2016, 37(13): 1989-1990.

[4] 李曉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應蛋白在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病變評估中的價值.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4, 18(1):20-22.

[5] 張小瓊, 范春雨, 呂吉元, 等.血清OPG、hs-CRP與冠心病的相關性.中國現代醫生, 2012, 50(2):16-17, 20.

[6] 夏豫, 周瑾, 李春林, 等. 超敏C反應蛋白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聯合檢測診斷冠心病的價值. 臨床誤診誤治, 2010, 23(12):1140-1141.

[7] 張琛濤, 莫新玲. 冠心病、高血壓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的相關性. 中國老年學, 2013, 33(5):1035-1037.

[8] 耿明霞, 何峰容, 殷少華, 等.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應蛋白的檢測.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1, 8(21):2608-2609.

[9] 周建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在冠心病中的臨床價值. 中國臨床研究, 2011, 24(4):324-325.

[10] 李燕, 王立忠.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應蛋白與冠心病相關性的臨床觀察.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1, 15(9):1536-1537.

[11] 林志芳, 岑麗蓮, 柯尊彬, 等.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脂蛋白(a)和D-二聚體的水平變化分析. 熱帶醫學雜志, 2008, 8(7):704-705.

[12] 金偉明.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在冠心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2012(4):799-801.

[13] 周仲煜. 超敏C反應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3, 13(2):215-217.

[14] 張季, 朱海燕, 晏燕. 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檢測在冠心病中的應用. 中國臨床研究, 2011, 24(8):721.

[15] 宋榮海.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與脂蛋白(A)聯合檢測在冠心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11):159-160.

第4篇:超星學習通范文

關鍵詞:超星移動圖書館 讀秀學術搜索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a)-0250-01

在信息技術、互聯網、無線網極其發達的今天,本高職院校圖書館能緊跟時代步伐,以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平臺和基于元數據的信息資源整合為基礎,以適應移動終端一站式信息檢索應用為核心,以云共享服務為保障,通過手機、IPad、psp等手持移動終端設備,為師生提供檢索和閱讀數字信息資源、自動查詢和預約續借業務,為實現數字圖書館最初的夢想: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所需要的任何資源,把圖書館的服務送到讀者的手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其中,超星移動圖書館“讀秀”,基于3G技術,就是我院推廣的學術產品之一。

1 讀秀簡介

讀秀學術搜索是由海量全文數據及元數據組成的超大型數據庫,其為讀者提供330萬種中文圖書、10億頁全文資料為基礎,為用戶提供深入章節和內容的全文檢索。以6700多萬種期刊元數據及突破空間限制的獲取方式,為用戶方便、

快捷的提供了最全面的期刊文章。

通過讀秀學術搜索,讀者能一站式搜索館藏紙質圖書、電子圖書、隨書光盤等學術資源,幾乎囊括了本單位文獻服務機構內的所有信息源。不論是學習、研究、寫論文、做課題、拓展閱讀,讀秀都能為讀者提供最全面、準確的學術資料。而且是隨時隨地的,不再用過去的老方法―― 跑圖書館,消耗大量時間,花費不少精力,查詢紙質圖書的唯一辦法。

現在,隨著3G技術的不斷推進,移動圖書館比數字圖書館更先進了一步。由于移動圖書館基于3G技術,是一種新興的信息傳播方式,具有手機增值服務和圖書館增值服務的雙重性,是新技術的代表,具有方便、靈活,不受時間、空間和物理設備的限制,為讀者打造一個隨身的圖書館,讀者可隨時隨地訪問圖書館資源。

移動圖書館更新了讀者的理念,拓展了讀者的視野,解放了讀者的體力、精力,讀者簡潔、快速地就能得到自己所需!這一切歸功于穩定、和諧的社會大環境,歸功于知識、技術的不斷創新!

1.1 如何利用讀秀搜索獲得學術文獻

1.1.1 圖書搜索

讀秀圖書搜索特點如下。

(1)提供的搜索范圍廣闊快捷。

(2)提供圖書的目次(章節)搜索。

(3)揭示圖書信息豐富,提供封面頁、書名頁、版權頁、前言頁、目錄頁、正文部分頁的試讀。

(4)一次搜索可以獲得館藏紙書、館藏電子書、隨書光盤、圖書館文獻傳遞等所有可以使用的資源。

1.1.2 知識搜索

知識頻道將240萬種圖書等學術文獻打散為10萬億頁資料,當您輸入一個搜索詞時,讀秀將在10億頁資料中尋找包含搜索詞的章節、內容和知識點,為讀者提供了突破原有一本本圖書翻找知識點的新的搜索體驗,更有利于資料的收集和查找。

1.1.3 一站式搜索

讀秀集各種學術資源于同一平臺,您在搜索任何詞時,可以同時得到相關的各種學術資料(顯示在頁面的右側),避免反復登錄、查找的繁瑣過程。一次搜索,即可獲得本單位文獻服務機構內所有的資料,為讀者提供全面的學術信息。

1.2 如何利用讀秀獲得更多的研究信息

利用讀秀獲得更多的研究信息,有以下四種方式。

(1)可以查看圖書被引用的情況報告。

(2)可以查看搜索詞的趨勢分析圖。

(3)可以查看搜索報告。

(4)可以查看本館館藏結構分析。

1.3 多種檢索入口

(1)快速檢索、高級檢索和專業檢索

(2)圖書分類導航。

讀秀圖書頻道首頁,在檢索框后方設置有圖書“分類導航”鏈接,點擊“分類導航”進入圖書導航頁面。

(3)期刊導航。

(4)二次搜索。

為了使您快速獲取有效搜索結果,讀秀提供了二次搜索功能。支持多個詞的同時使用(中間用半角空格分開)。

(5)另外,“讀秀”對檢索結果進行各種排序,并在結果中按照重要性優先顯示。全面、權威的參考咨詢服務,可以向讀者提供任意文獻的任何資料,滿足讀者查找文獻以及知識搜索的需求。

1.4 超星閱覽器(ssreader4.0)

超星移動圖書館“讀秀”學術,已是比較成熟的技術,超星閱覽器是不可卻的工具。超星閱覽器除閱讀圖書外,還可用于掃描資料,采集整理網絡資源等,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務。

1.5 超星學術視頻(ssvideo)

超星學術視頻,匯集了海內外一流大家名師學者多年的學術精華,讓學生零距離感受他們的分采,聆聽大師的教誨。任何時候你都可以選擇任何一位名師的課程進行在線或者下載學習,為廣大學子建設一個良好的學習天地。

超星學術視頻目前已拍攝完成10萬多集,分為哲學、文學、工學、理學、醫學、農學、經濟學、歷史學、教育學、管理學、軍事學、法律政治、治學方法,大師風采等14個類別。讀者可以在線觀看,也可以下載到手機、MP5、pad等學習終端進行離線學習,很方便且隨意。

1.6 如何解決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借后服務)

使用前,要告訴大家輸入有效網址進入讀秀學術首頁。在使用過程中如遇到問題,可以撥打客服電話,或發送郵件到客服信箱聯系經銷商,將意見和建議根據用戶的需求不斷改進。我認為這一點很重要,是超星移動圖書館不斷持續改進的直接方法,很有必要強調。因為“讀秀”提供的全新服務方式,能更加完美地服務各位讀者。

另外,“讀秀”在服務讀者方面要制定相應的借閱政策和措施,安全保障每次使用過程中的穩定。

2 結語

總之,超星移動圖書館,基于3G時代的統一檢索,暢享多種終端,海量資源移動閱讀,數字與移動服務集成,自由而個性化的服務體驗,使得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和手段更加現代化。在此,我希望更多的學校和企事業研究單位應用和推廣,讓我們共享人類現代的科技成果,為實現我們偉大的中國夢,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 祁卓麟,李其圣.百鏈云圖書館與高校文獻傳遞服務對比分析[J].圖書館論壇,2013(1):43-46.

[2] 讀秀學術搜索使用手冊[M].1-14.

第5篇:超星學習通范文

關鍵詞:課堂形態;個性化教學;大數據;超星泛雅平臺;Linux系統管理

引言

近年,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移動通信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推動著社會快速進入“后工業化”時代,對教育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作為“一端聯系學生,一端連接社會未來的關鍵”的課堂教學,實際上也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發生著從“標準化”到“個性化”的根本轉變[1]。

1職業教育課程的面臨的轉變

學校產生之后的很長時間里,中西方都有很長歷史的“因材施教”的課堂[2]。孔子通過解析“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等學說,形成了他的“因材施教”的主張;蘇格拉底的“產婆術”本質是通過學習者練習不同情境的思辨,塑造學習者的思維結構。目前通行的標準化課堂萌芽于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過渡期,成型和發展于班級教學,它的特點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方式與教學評價都按照標準化的模式執行[3],在近30年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標準化課堂教學載體已不能適應當前的教育需要,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通過在線數字化課程網站和教學資源庫進行線上線下銜接式學習,正成為趨勢。近年來,新形態課程受到眾多高校的重視,在平臺建設和課程建設等方面都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在創設教學新環境、創建新課堂教學模式、運用新形態教學方法與手段、重塑新學習評價方式等方面也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充分利用數字化工具,成為新形態課程的重要手段。

2基于超星泛雅平臺數據分析的Linux系統管理新形態課程實踐

Linux系統管理在計算機職業技術教育里,是一門相對成熟的課程。近年來,Linux操作系統因為其開源和安全等多方面特性,正逐漸成為主流的企業網絡服務器系統。我國高職計算機網絡等專業日益重視學生Linux能力的培養,開設了相關課程,因其實踐動手要求高、技術更新換代快等特點,從課程設立開始,國內各高職院校就不斷開始教學改革探索,有基于工作過程的、有基于內容重構和基于項目驅動的,還涉及情景教學、案例法教學、討論訓練教學、歸納法教學和問題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的嘗試,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重構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2.1超星泛雅平臺的學習過程數據和學生個性化類別

泛雅平臺是一款學校本地化部署的課程平臺,是校內自建數字化課程的載體,通過平臺,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課件、視頻等學習資料,可以設計學習任務點,布置課堂作業,進行在線討論;學生可以利用進行課程在線學習,完成課堂作業,并且能對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在線咨詢和討論。泛雅平臺主要包含了8個大的模塊,分別是網絡教學門戶、教學資源庫、學習空間、幕課課程建設、教學互動平臺、教學管理評估、質量工程、移動學習[4],各個模塊之間無縫銜接,協同發揮作用,為網絡教學提供全方位支持。筆者的個性化教改借助于該平臺的運維數據,主要包括如圖1所示的5個維度:①任務點完成度,該數據從泛雅平臺的學生管理功能獲得,可以了解每個學生對本課程任務點的完成情況,包括任務點完成數、視頻觀看時長、章節學習次數等信息;②學習進度數據,該數據從泛雅平臺的統計功能獲得,可以了解所授課班級的整體學習進度情況,包括平均進度、最快進度、最慢進度,以及課件的平均觀看時長、最長觀看時長、最短觀看時長;③作業統計數據,該數據從泛雅平臺的作業統計功能獲得,不僅可以了解所授課班級的整體作業完成情況,還可以詳細了解每個學生的作業成績、主客觀題的答題數據;④教學預警數據,數字化課程平臺最大的優點就在于把所有的學習過程數據進行了記錄,該數據從泛雅平臺的教學預警功能獲得,可以從學習次數、作業分數、綜合成績、任務點完成率等16個權重數據篩選學生進行動態觀測和預警;⑤綜合成績數據,該數據從泛雅平臺的成績管理功能獲得,以本課程為例,可根據權重設置,把課程成績分成章節學習、參與討論、作業情況、考試情況、課堂互動以及線下成績等多個權重項進行統計和計算。在每次教學活動結束后,認真分析每個班5個維度的學習過程數據,通過半個學期的教學,大體將學生甄別為以下4類。第一類學生,任務點完成度好,學習進度超班級平均值,作業按時完成并且準確率高,綜合成績排班級前列。此類學生,有本課程的學習能力,對課程有深厚的學習興趣,此類學生,歸類于綠色個性化分類。第二類學生,任務完成度好,學習進度超班級平均值,作業能按時完成,但準確率不高。此類學生,有本課程的學習興趣,但由于長期形成的學習習慣差、邏輯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弱等原因,導致雖然學習很努力,但學不得法,此類學生,歸類于黃色個性化分類。第三類學生,任務完成一般,學習進度一般,作業能按時完成,但應付態度明顯。此類學生,屬于目前教學的大多數,歸類于橙色個性化分類。第四類學生,任務完成度差,學習進度慢,教學預警和綜合成績數據明顯落后大多數學生,歸類于紅色個性化分類。

2.2學習過程數據統計分析

在2016—2018年的數字化平臺課程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筆者對2018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2個班97位同學,分4個階段進行了學習過程數據分析,并且在第三、四階段進行個性化干預的教學改革探索,數據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針對第一類綠色分類學生,在半個學期教學后,通過平臺調查問卷等反饋,明顯感覺到正常的教學進度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進度,因此,在平臺提供的PBL功能模塊中,增加了與課程對應的基于企業項目的案例。針對第二類黃色分類學生,通過進一步細化教學內容,分解教學實例,如第四章磁盤管理章節,從原來的3個小節(分區管理、磁盤配額和磁盤陣列),細分成11個小節,其中磁盤陣列分解成RAID0、RAID1、RAID5和故障模擬等4個小節,強化實踐操作演示講解和個別指導。針對第三類橙色學生和第四類紅色學生,在每次教學活動前,增加平臺數據的解讀分析和個性化督促,并對第四類學生增加教學預警提醒。在教學實踐的前2個階段,從泛雅平臺數據對學生進行個性化類別甄別,整體變化不大,在第三個階段開始,對于綠色個性化類別的學生,由于受到PBL項目的激勵,很快從常規進度的課堂教學轉變到自我學習的過程,自覺借閱圖書、網絡資源檢索以及主動提問,并且帶動了橙色個性化類別的同學;黃色個性化類別的同學,由于教學內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也開始順利完成課程任務。

3新形態課程之個性化教學改革探索

在很長時間內,標準化和個性化是一組矛盾,它們甚至難以調和,但這些問題,通過數字化課程的支持,有了轉變的契機。個性化教學的核心難點:①需要精準評估學習者的實時狀態;②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精準使用教學策略和資源;③如何精準評價學習成效,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支持。超星泛雅在線課程教學平臺不僅僅是一個課程載體,不是簡單地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一些多媒體視頻放到互聯網上供學習者學習,而是依托平臺,通過個體學習者的在線學習行為,感知、捕捉、清晰、匯聚、存儲學習過程,為個性化學習和個性化教學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數據,最終,為個體學習者精確畫像[5]。只需要形成以學習者中心理念,并能按照個性化教學方向進行整合利用,就能滿足需求,隨著教師隊伍的進一步迭代優化和學習者自身接觸信息技術的時間前移,大規模個性化教學的技術障礙已經逐步消除。

第6篇:超星學習通范文

Research of Expans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PP Function of University Mobile Library

Abstract The author found, through Network survey method and firsthand experience,that the service mode and main functions of mobile APP in domestic university libraries are not fully used as it is in foreign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public libraries. The expansion and optimization scheme of mobile APP function is discussed to provide adv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mobile library App.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mobile library;APP;function optimized;function expanded

當前,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發展迅速。移動圖書館APP以其內容豐富、功能強大、擴展性強等移動客戶端應用特點為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網絡體驗,因此代表了當前移動圖書館技術最為先進、功能最為強大的一種服務模式[1],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高校圖書館也選擇提供這一滿足用戶需求、適應社會發展潮流的服務模式。而決定高校圖書館APP壽命的APP用戶體驗,即APP的功能易用性與完備性如何,國內外高校圖書館的APP具有的功能是否一致?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移動圖書館APP是否需要借鑒國外經驗與實踐?基于上述兩大問題,本研究通過網絡訪問、安裝體驗等方法,對國內外能代表高校圖書館APP應用最高水平的13所高校圖書館APP應用及功能情況進行調研,并在此基礎上對比和分析了我國高校圖書館APP功能的不足與改進之處,最后提出了我國高校移動圖書館APP功能的優化和拓展對策方案,以期為我國高校移動圖書館APP建設服務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借鑒。

1 國內高校移動圖書館的APP服務概況

筆者依據《2015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2](以下簡稱《報告》),在2015年7月對《報告》中排名前100的高等學校圖書館APP服務現狀進行調研。方法為:①通過網絡訪問各圖書館網站;②查看、記錄其開展移動信息服務的情況;③通過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下載、安裝各圖書館的移動圖書館APP來體驗其服務。調研后發現:國內高校圖書館的移動APP建設模式主要有定制開發(包括自主開發和委托外包開發,如清華大學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浙江大學圖書館都定制開發了自己的移動圖書館APP)與購買商業化產品(如國內的超星移動圖書館、書生移動圖書館及匯文手機圖書館三大商業化APP系統)兩種模式;《報告》中排名前100的高校圖書館有90所高校圖書館提供了移動圖書館APP服務;國內高校圖書館的APP建設主要是購買商業化產品,超星移動圖書館、書生移動圖書館及匯文手機圖書館三大APP系統幾乎占據了已開通移動圖書館APP服務館約96%的份額(超星移動圖書館的有79所;書生之家的有6所,其中有3所同時也開通了超星;匯文手機圖書館的有10所,其中有6所同時也開通了超星)。

同時,筆者通過對國內三大手機APP系統(超星移動圖書館、書生移動圖書館及匯文手機圖書館)和代表了定制開發最高水平的高校APP移動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浙江大學圖書館)的功能調查和測試后發現:所調研的國內高校移動圖書館APP均已具備了“館藏信息查詢”、“個人借閱信息查詢”、“續借預約”、“通知公告”、“新書推薦”、“讀者薦購”“在線閱讀”與“分享”等最基本功能。依托APP已經能夠實現基本的移動信息服務。另外,每一款APP系統也根據自己的資源優勢和技術水平開發了如“多媒體閱讀”、“文獻傳遞”、“資源導航”、“在線展覽”和“空間預約”等特有功能(見表1)。

2 國外高校移動圖書館APP服務

筆者依據U.S News全球大學排名,對哈佛大學圖書館等前15名中具有代表性的10所大學圖書館進行了網絡調查,發現國外高校圖書館的移動圖書館APP服務除具有如國內高校圖書館APP服務的館藏查詢、新書推薦等基本功能外,還具有如條碼識別、資源推送等國內圖書館APP服務所沒有的拓展功能(見表2)。這一結果也說明國外高校圖書館的移動APP通過拓展其服務功能,為用戶提供更大、更深范圍的服務而提升了用戶的服務體驗,也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APP開發與服務起到了借鑒作用。

目前,國外高校圖書館APP的拓展功能主要有:

(1)條碼識別。條碼識別獲取圖書館文獻和信息資源,不僅幫助使用者,而省去了輸入文字的繁瑣;(2)在線展覽。在線展覽可以在APP系統中展示學校的資源和內容。使用者可以隨時使用移動終端瀏覽所展覽的內容;(3)資源推送。資源推送可以是學校圖書館使用APP平臺向所有用戶推送圖書館的資源,也可以根據用戶的訂制需求定期或不定期的向用戶推送訂制的資源。此功能在10所圖書館中都有使用,說明此功能較普及而且十分重要;(4)社區。該社區是根據具有共同愛好或興趣的用戶聚集到一起進行交流和學習的模塊;(5)在線咨詢。在線咨詢具有實時的特點,在任意時間點上都需要有館員為讀者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的解答;(6)虛擬體驗。虛擬體驗功能主要用于體驗對現實環境的模擬。

3 我國高校圖書館移動APP不足之處

通過對上述調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看出我國高校圖書館的APP開發與服務還在功能拓展上存在著內容單一等問題,需要在以后的發展中予以重視與完善改進。如果結合國內移動圖書館APP服務的開展現狀去仔細分析這種問題產生的根源,則會發現功能單一只是其所存在的一個表面問題,其深層問題和不足還包括缺少標識性和文化性、缺乏結合用戶的細致設計、缺失個性化訂制功能等問題。

3.1 缺少標識性和文化性

如前所述,目前約96%的國內高校圖書館APP服務系統是購買的商業化產品,商業化APP服務系統的構建、設計和研發均由商業公司完成,沒有針對具體圖書館設計適合的模式。國內已有學者提出第三方研發的移動圖書館APP標識和名稱以第三方公司品牌標識和名稱為主,完全不能體現購買和使用移動圖書館平臺的圖書館形象。以“超星移動圖書館”為例,筆者通過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下載、安裝“超星移動圖書館”APP后,需在APP的用戶列表中選取所在學校并使用借閱證登錄后使用。經測試,如選擇其他學校用戶,也可以通過取消 “登錄”信息提示框后進入,但看到的界面都是一致的,僅在界面上方顯示不同的學校用戶名稱而已。

可見,作為通用型的商業化APP產品,從APP的名稱到APP的有關圖片和文字均大體一致,只有涉及到某些具體的功能(如讀者登錄、本館館藏檢索)時才體現出差異性。因而,大多高校移動圖書館APP不能符合本校的文化和形象,沒有鮮明的標志性和學校圖書館的特色文化。

3.2 缺乏結合讀者需求深入細致的設計

通過上述調研結果可以發現我國的商業化移動圖書館APP系統主要功能有館藏信息查詢、個人信息查詢、續借預約、通知公告、新書推薦、讀者薦購及在線閱讀等內容,而其實這些功能通過圖書館Web網站早已實現。換言之,圖書館APP只是對圖書館Web網站功能的簡單移植而已。這也表明目前國內移動圖書館APP的開發者對用戶的需求及用戶體驗研究不足,沒有根據移動終端和移動互聯網的特點,進行功能拓展和優化。

例如,讀者手里有一本老師推薦閱讀的書,想檢索下圖書館是否有收藏,如果檢索功能相同的前提下,因APP一般運行于手機或者平板電腦,屏幕較小,顯示的信息較少,操作也沒有電腦方便,讀者往往會選擇使用電腦。但如果移動圖書館APP具有掃描ISBN號二維碼直接檢索的功能,不再需要輸入書名、作者等信息,直接掃描就可以進行檢索。但目前并未發現國內有高校移動圖書館APP具備直接掃描ISBN號二維碼進行資源檢索的功能。

3.3 缺失個性化訂制功能設計

不同的讀者通過移動圖書館APP獲取所需的資源和信息服務是不同的,移動圖書館APP應具備個性化訂制功能,如能從界面訂制、資源訂制到使用喜好訂制等多方面實現個性化訂制功能設計,讀者定會獲得更良好的“針對”體驗。目前,超星移動圖書館、書生移動圖書館及匯文手機圖書館三大APP系統和代表性定制開發高校移動圖書館(主要為清華大學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浙江大學圖書館)APP都沒有個性化訂制設計與功能,僅在讀者登錄后查詢自己的借閱信息和下載所需電子圖書到書架里時呈現出差別和不同,但這不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個性化訂制。

4 我國高校移動圖書館的APP功能優化與拓展方案

4.1 設計專屬標識,融入學校和圖書館特色文化

高校圖書館可以將各自的館徽、館名、館名題字、顏色、圖書館及學校標識性建筑物場景等嵌入高校移動圖書館APP界面設計中,同時將學校的辦學特色、圖書館的辦館特色、館藏特色資源等文化內容及元素融入到APP中,使讀者在使用APP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APP的專屬感、親切感,提升熟悉度體驗,從而提高移動圖書館APP的讀者接納度。

4.2 針對APP的載體特性,設計移動圖書館APP特有功能

如前所述,APP的載體一般為手機或者平板電腦,具有屏幕小、顯示信息量少、方便攜帶、隨時使用等特性,可根據相關特性設計移動圖書館APP特有的一些功能。

如,“一鍵式”直達功能設計,包括:(1)“一鍵續借”,當讀者通過APP接收到圖書即將超期的推送信息后,需要續借時,讀者點擊APP中的“確定續借”,即完成續借操作;(2)“一鍵預約”,對于不在架上已借出圖書,讀者可以通過APP一鍵預約。當圖書歸還時,系統通過APP推送信息第一時間通知讀者,方便讀者第一時間借到;(3)“一鍵求助”,對于顯示在館,但是又在架上找不到的圖書,讀者可以在APP中向書庫管理員請求幫助,讀者點擊APP中的“幫助請求”,即將未借出又不在架上的圖書,通過APP直接反饋給圖書館員,便于圖書館及時處理圖書遺失或者亂架等異常情況。如,設計圖書的ISBN號掃碼匹配功能,使讀者隨時隨地快捷查看圖書館是否入藏,而省去讀者輸入書名、作者等信息查詢的繁瑣。

再如,APP嵌入電子報刊訂閱功能,發送APP推送信息及時提醒讀者電子報刊更新信息。還可通過電子期刊版面的導航功能設計,讓讀者能夠輕松在電子報紙不同版面間切換,方便讀者直達所需閱讀版面。

4.3 以讀者需求為導向,提供知識咨詢等個性化服務

以讀者需求為導向,不斷設計和開發移動圖書館APP的個性化訂制功能,使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最大滿足,如推行:

(1)實時交互的參考咨詢服務。讀者使用移動終端通過移動圖書館的身份認證并進行信息捆綁,具有身份的唯一特性,無需讀者再進行注冊、建立用戶信息和核對信息,即使讀者不登錄,不在線也可以收到離線信息,對于圖書館開展移動參考咨詢服務具有先天便利條件。對于讀者和圖書館館員,只要移動終端隨身,就能進行互動,使讀者第一時間獲得幫助和信息。

目前,國內移動APP應用客戶端,如大家熟知的淘寶網APP中已嵌套其自開發“阿里旺旺”軟件,能夠實現基于文本、圖片和語音的線上實時交流,及時交互,快速響應和解決用戶的問題,其易用性和便捷性受到用戶的普遍歡迎。高校圖書館可以借鑒相關經驗和功能。

(2)語音搜索。各種移動設備體積小,便于隨身攜帶,但與PC、手提電腦比較,文字錄入不夠快捷。目前,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推出了語音搜索功能,能夠進行語音識別,將語音轉換為文字,實現關鍵詞搜索。國內移動App,如淘寶、京東商城、當當網等也推出了語音搜索功能,用戶只需點擊搜索欄中的麥克風圖標,然后說話即可進行搜索,免去輸入文字的麻煩。移動圖書館APP也應考慮讀者在不便輸入文字的情況下使用,實現語音搜索,既方便快捷,提高讀者查找、獲取資源效率,又能擴大信息服務用戶范圍,納入更多的用戶。

(3)嵌入式讀者教育。借鑒MOOC模式,將讀者教育內容碎片化,充分利用智能終端的硬件優勢和軟件優勢,通過各種文本、語音、視頻、動畫,將讀者教育內容嵌入讀者利用APP的各個情景和過程。讀者既可以系統的學習,也可以在利用APP過程中隨時調出,反復學習,從而有效克服傳統讀者“入館教育”課堂教學模式不直觀、現場教學破壞圖書館安靜氛圍的缺點,同時提高讀者“入館教育”普及率,積極發揮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職能。如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移動APP加入了一些微視頻內容,可以使讀者隨時學習和及時獲取所需信息資源。

第7篇:超星學習通范文

伴隨著科技手段的日新月異不斷發展,人類的閱讀手段也在受著科學技術承載的影響推動。從甲骨、玉石、絲帛、羊皮、竹簡木牘,直到紙張的出現,使閱讀變成一種常態享受,再經由傳統紙質閱讀,發展至電子書的誕生和現今電子書借由多種移動設備大行其道?,F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終端幾乎人手都有,無線通信網絡速度和覆蓋范圍也在快速發展提升。

1 三種移動服務現狀

在經歷了十余年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后,“移動服務”將是未來圖書館服務的最主要形態。國家圖書館資源部主任王志庚將圖書館的“移動服務”定義為:圖書館或圖書館聯合體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向移動人群和移動設備提供的服務。[1]在此基礎上,本文將圖書館移動服務定義為是指應用于圖書館利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為讀者提供的信息服務。本文將選取微博、微信和超星移動圖書館三種目前最為普及的圖書館移動服務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分析。

1.1 微博服務

1.1.1 應用現狀

在新浪微博上,通過高級檢索,以“圖書館”作為關鍵詞,限定用戶為“認證用戶”,地點為“寧夏”“銀川”,檢索結果共得到3個結果,分別為“寧夏圖書館”“銀川市圖書館”,“賀蘭圖書館”。

1.1.2 服務內容

以微博為平臺的圖書館移動服務,其主要內容是信息、實時咨詢、討論等。微博的運行機制決定了必須由人工在后臺管理賬號,從而提供各類型內容的移動服務。以其中做的較好的銀川市圖書館為例,其微博內容主要包括圖書館服務平臺推廣、讀者活動公告及宣傳、惠民便民服務活動推介等。

1.2 微信服務

1.2.1 應用現狀

微信官方稱目前有超過三億人在使用微信應用。在此基礎上,諸如北大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州圖書館等國內眾多圖書館紛紛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服務,數量上雖然無法同微博用戶相比,但發展速度卻非常迅速。寧夏各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平臺也已開始發展。

1.3 移動圖書館

1.3.1 ??用現狀

以目前國內推廣最為成功的超星移動圖書館為例,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工具及登錄各圖書館主頁查看的方式,了解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寧夏大學圖書館、寧夏醫科大學圖書館、北方民族大學圖書館這4個圖書館開通了超星移動圖書館,通過統計對比可以發現,其中開通超星移動圖書館的公共館有1個,占總數的25%;高校館為3個,占總數的75%。而銀川市圖書館、賀蘭縣圖書館、固原師范學院、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等圖書館則只是部分開通了超星視頻或超星電子書等部分內容數據庫,并未開通超星移動圖書館。其他更多的地縣公共館及高校高職院校圖書館并未開展超星數據庫資源服務。

2 三種移動服務現狀存在的問題

2.1 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寧夏地區圖書館開展微博、微信、超星移動圖書館三種移動服務現狀的了解,不難發現寧夏地區圖書館在開展移動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

(1)起點低、起步晚。寧夏地區移動服務整體開展整體情況明顯先天就已經不足,以微博、微信和移動圖書館為例,暫且不論服務質量如何,僅看邁出這一步開始這一涉足這一領域的圖書館就寥寥無幾、屈指可數,僅為5家。但從整體來看,寧夏地區圖書館在移動服務領域已經明顯落后于圖書館界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水平。

(2)服務內容簡單單一,服務層次粗淺。目前,寧夏地區圖書館開通的移動服務多數尚還停留在比較簡單單一淺層次的服務范圍上。通過觀察微博內容,可以發現開通微博的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內容主要包括:活動通知,新書好書推介,圖書館新聞,開館閉館時間通知,到館路線等,微博質量總體較低。且有的圖書館因為缺乏讀者的關注,處于名存實亡無人管理的狀態,如寧夏醫科大學圖書館微博,除2017年4月25日開通微博當日了3條關于該館開通試用數據庫的通知性質的微博外,至今再無更新微博過。

(3)移動服務影響力較弱,容易造成資源浪費。截止筆者寫稿時,賀蘭圖書館在新浪微博上的賬號擁有173名粉絲關注,微博18條。銀川市圖書館在新浪微博的賬號有2200名粉絲關注,共微博1447條。寧夏醫科大學圖書館新浪微博有8名粉絲關注,微博3條。北方民族大學圖書館擁有1006名粉絲關注,共微博97條。而像陜西圖書館、新疆圖書館的新浪微博關注度粉絲數均已上萬。寧夏圖書館超星移動圖書館開通至今,下載并登陸使用該項服務的用戶也非常有限。這與圖書館購置開通移動圖書館的成本和所提供的豐富資源有失平衡。

3 對策

針對寧夏地區圖書館移動服務存在的種種問題,通過究其原因,筆者覺得可以從以下方面緩解或是進一步解決:

(1)當地政府加大對于圖書館建設的經費投入和政策支持,重視圖書館在促進當地社會全面發展的作用。2017年11月4日,我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為圖書館事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撐。全民閱讀對于小至一個地區大至一個國家的文化傳承及精神文明的創建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2]圖書館的角色定位決定了其首當其沖應在開展全民閱讀這一活動中扮演中流砥柱一般無可替代的角色。

(2)提升圖書館館員自身專業素質,樹立圖書館服務與時俱進、積極主動的新理念。在圖書館學界多年大力提倡為用戶提供人性化、個性化服務,國內各大圖書館均在各出奇招、與時俱進吸引讀者這樣的背景下,寧夏地區圖書館也應該樹立服務理念與時俱進,同圖書館學界發展大趨勢相接軌。圖書館館員作為為讀者提供信息傳遞的媒介對象,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才能懂讀者之所需,為學科背景、教育背景、工作領域等各不相同的不同讀者提供個性化人性化的移動服務。[3]

(3)圖書館須加強自身營銷推廣力度強度,強化自身包裝,提高信息服務關注度。在人們愈加依賴網絡搜索獲取信息的時代背景下,如何縮小甚至消除圖書館方面同廣大讀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鴻溝,為讀者提供開放式、全透明的服務日益重要。圖書館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將傳統媒體平臺同新媒體平臺宣傳推廣手段相結合,將自身動態、資源建設情況、參考咨詢、讀者活動等各方面自身所作出的努力和發展動態呈現在廣大用戶面前,消除彼此的隔閡誤會。[4]現階段,利用微博、微信和移動圖書館等移動手段,對于營銷推廣、包裝圖書館自身形象和圖書館為用戶提供細致周到的移動服務,二者互為促進相輔相成,具有雙贏的效果。自身服務手段和質量的提升創新,加上宣傳的全面到位,圖書館信息服務關注度自然提升,圖書館所作出的努力和成績自然可以得到大眾認可。

第8篇:超星學習通范文

關鍵詞:慕課;高職院校;SPOC

中國分類號:G40-05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7)09-0043-03

一、引言

在線開放課程已成為教育模式研究與探索的熱門話題,常見的兩種形式是慕課(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和私播課(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慕課不是突然出現的,是在先前網絡課程以及_放共享理念基礎上的發展。在全球高等教育領域,二十世紀末開始孕育,2012年開始涌現的浪潮,國際上大致進程是從公開課件開始,經歷了視頻公開課,來到慕課時代。中國也有相似的足跡,從最初的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接著出現精品課、視頻公開課、資源共享課,然后慕課。筆者比較認可的對慕課的描述是主講教師負責的、通過互聯網開放支持大規模人群參與的、以講課短視頻、作業練習、論壇活動、通告郵件、測驗考試等要素交織,有一定時長的教學過程。中國有一半以上的大學利用網絡課程為學生提供學分教育,其中清華學堂在線、北大華文慕課等中文慕課服務平臺提供的大規模、高水平的在線課程資源促進了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共享。私播課是小規模專有在線課程,是使用在線課程對少數真實在校注冊的學生實施的教學過程。主要特點是針對校內或特定學習群體有組織的學習,除了在線視頻、測驗和習題、答疑,還可以有輔助的線下課堂教學和答疑。

2012年教育部頒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明確指出“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支撐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有效提高職業教育實踐教學水平。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運用慕課實現信息化教學已是大勢所趨。兩年來,江陰職業技術學院在慕課的推廣和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些成果,也遇到不少挑戰。

二、“慕課”背景下高職院校課程建設面臨的機遇

1.為加強高職院校公共課程教學帶來了機遇

慕課的發展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參與慕課建設的名校多;二是慕課中通識課程所占比例較高;三是慕課的優質教學資源豐富。[1]與名校相比,高職類院校開設的通識課程存在優質教學資源不足等問題。因此,引入優質的慕課,對學院有效利用優質教育資源加強學生通識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2014年下半年學院引進了19門超星爾雅通識課程,教務處面向學生開設了學習平臺使用指導的講座,組織部分教學管理人員和420名學生參加了教學和學習。最后有373人總評成績及格并獲得學分,通過率達到89%。學院出臺了相關文件,明確了通識課取得的學分可替代校內公共選修課學分。2014年12月,教務處組織了爾雅通識課學習的調查問卷,得到有效樣本93份,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名校提供的慕課通識課滿意度較高,85%的學生認可獨立利用網絡學習通識課的教學形式。目前學院已連續兩年開設爾雅通識課,通過率都達到90%以上。

學院借助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整合海量教學資源,包括超星的資源庫、互聯網資源、學校以及教師個人資源,不斷推進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實踐。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創新,逐漸探索提升教學質量的新方法。2015年,學院對公共必修課程《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教學改革,通過翻轉課堂、小班化情景化教學,創新教學手段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課前學習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提供的慕課課程,掌握相關知識點;教師不再占用課堂時間來講授知識,其教學過程重點是組織開展師生互動、朋輩交流、體驗性團體輔導等活動,突出對課程內容的感受性。通過教學改革,力求能達到更好的心理健康知識傳授效果,更有效地幫助同學調適情緒,應對壓力,健康成長。

2.為加強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管理帶來了機遇

職業院校的教學管理者可以綜合運用數據挖掘、數據處理軟件等計算機技術對慕課網絡平臺提供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最終得到結果,從而為決策提供支持和依據。

(1)學習者學習行為分析

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以預測學生未來的表現,發現學生的行為習慣。劉敏[2]搭建了通用的教育大數據分布式存儲和處理平臺,可以將跨平臺和不同客戶端的數據完全收集起來,根據云課堂客戶端和論壇上收集到的數據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了分析,將分析的結果以可視化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教師和教育管理者。

(2)輔助教學過程決策

通過對慕課中各類資源的使用情況進行數據挖掘,將分析的結果呈現給課程開發者、課程設計者和課程學習者,從而優化資源配置提供依據。[3]比如更加合理地設置課程,翻轉課堂需要的總時間和課程內容的先后次序,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探索有效合理的考核方式,為學習者推薦合適的資源等等。

(3)教學質量評價

教學質量評價是教學管理中的重要環節,由于慕課教學對互聯網技術的依賴,以及教與學活動在時空上的分離,慕課教學質量評價重點應關注學習資源和學習過程的評價。大數據時代,學生的學習過程、內容、反饋等都被全程記錄和跟蹤,研究有了全樣數據,這為人數大規模狀況下提高教學效果問題的研究提供了必備的條件。李隆幟[4]通過計算觀看教學視頻的時長和回答習題正確率,將MOOC平臺和大數據技術結合在一起,利用大數據技術和統計學知識評估出網絡視頻的教學質量。

三、“慕課”背景下高職院校課程建設面臨的挑戰

1.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中文慕課平臺上的免費課程資源對學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大,高職教師必須盡快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模式,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學院在課程教學改革中,要求盡可能將名校開放的教育教學資源引入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同時要通過SPOC的建設,重點推出自己的精品課程;鼓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置師生互動環節,實施翻轉教學等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從而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對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培養的是有一定理論知識、有較強實踐能力,面向基層、面向生產、面向服務和管理的第一線職業崗位的實用型、技術型和技能型專門人才,較為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以江陰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學院采用基于崗位、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專業課程的講授近一半時間是在實訓基地或工作崗位上進行的。在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制作大量的實驗、實訓操作視頻,因此教師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并大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慕課的制作離不開資金和制作團隊的支持。一方面學院加大了校內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資金投入,與超星慕課建設團隊協作制作出一批精良的微課程。另一方面,學院有計劃、有目的的安排教師進行相關培訓,使教師能掌握新的教學策略,解決慕課課程與課堂教學的銜接問題,培養教師慕課制作的技術素養和信息素養。李曉明[5]介紹的一種高質量低門檻慕課視頻制作的方法,讓已具備基本信息技術素養的教師能夠輕松地自己制作慕課視頻。所有的事情在教師自己的普通辦公室,不需要特別場所,用普通的計算機軟硬件就能完成,時間上像教師備課一樣自己掌握進度。這樣的視頻可以直接用于慕課,也可以很好地用于輔助課堂教學。

3.對教學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慕課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知識傳播方式的學習方式,從而對教育觀念、教育體制等都產生了深刻影響,也對高校教學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慕課背景下制定科學的教學管理政策對高校教學管理者來說是一種考驗。例如,高校如何在學分獲取、考試評測、專業評估等方面突破現行的封閉式教育教學的局限性,制定和建立符合教育教學新常態的教學管理政策和機制?如何制定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課程教學考評標準和教學成果認定標準?如何激勵教師提升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豐富教學資源,營造終身學習的良好環境?等等。這些都需要高校教學管理者進行深入的思考和開展積極的探索實踐。目前學院制定了SPOC課程資源評審的標準,6個一級指標,13個兩級指標,23個觀測點,其中7個關鍵考核點。

(1)校企合作建設課程資源

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與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與設計,教學項目全部來源于企業工程項目,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運用到企業的素材、實踐場地、教具,校企合作項目等,行業企業對課程建設的貢獻大。

(2)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程設計

根據課程目標,按照項目導入、任務驅動組織教學內容,開發學習資源;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學習活動,合理運用多種學習評價方式。

(3)課程基本資源類型豐富

每個教學單元包含電子講稿、演示PPT、動畫、視頻等資料,豐富充實;資源類型包括文本類、圖形(圖像)類、音視頻類、動畫類、虛擬仿真類等,文本、圖形(圖像)類占比不超過50%;配套出版教學做一體項目化教材。編寫實踐指導教材,參考書能選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職類新教材,或院級結項、正式出版自編教材,且能配套齊全,滿足教學大綱及教學要求,實驗教材配套齊全。

(4)課程基本資源質量高

視頻和微課作品具有系列化、連續性特點,原創性視頻和微課作品占總音視頻、動畫等富媒體資源的60%以上,音視頻錄制效果好,能完整反映教學重點、難點,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及時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學科最新發展成果引入教學,經常更新教學內容。

(5)課程資源考核評價合理

能夠根據課程特點采用作業、在線練習、在線仿真實驗等多種評價方式,進行多元化、全面評價;題量充足、難易適中,鞏固和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突出學生能力培養;運用資源平臺學習記錄形成的數據進行教學效果分析與評價,為課程教學改革提供數據支撐。

(6)課程資源運用效果好

通過設置任務點、在線交流等多種方式及時全面的記錄學習和交互過程,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解答學生的疑問,并用于學習評價和教學研究。

(7)課程資源的可持續建設

實現資源校內共享,實現課程資源建設的常態化管理,課程資源運用效果好,能定期更新。形成行業企業積極參與,學校間通力合作,師生與社會共建的長效建設機制,保證課程資源的高效使用和可持續建設。

關鍵考核點引導教師注重資源的呈現、系列化發展趨勢和多樣化需求,注重教學的實施與互動交流,注重課程定性考核、定量評價。學院將重點放在少數學科、少數專業、和少數課程的建設上,以SPOC形式在校內試用優化,兩年內已有23門自建課程在校內上線并進行SPOC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學院慕課建設尚處于探索實踐的初級A段,在今后的課程建設方面重點將放在一些彰顯學院辦學特色、受眾面大、具有特殊屬性要求的課程上,構建慕課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從定量的角度來評價慕課教學質量。

四、結束語

慕課時代已經到來,高職院校教學模式必將發生變革。高職院校慕課的推廣要在優化教學資源配置的基礎上,對通識課程、公共課程、基礎課程等慕課化,逐步推進專業核心課程SPOC、數字化,不斷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讓更多的高職學生受益。

參考文獻:

[1]周統建.”慕課“背景下高等林業院校課程建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及應對策略[J].中國林業教育,2016,34(2):9-13.

[2]劉敏.基于SPOC數據的學習行為分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5.

[3]劉鐘情.數據挖掘技術在MOOC中的應用研究[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3(4):367-370.

第9篇:超星學習通范文

關鍵詞:職業崗位能力;混合式教學;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

一、問題的提出

學科培養的不僅是學生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崗位職業能力。職業能力包括知識維度、技能維度、態度維度、情境維度等,從行為表現性的維度拓展到默會的、潛能的維度,從聚焦職業崗位本身擴展為職業群、甚至生活領域的相關能力[1]。高等職業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階段實施的職業教育,兼有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雙重屬性,強調以能力為本位,以提高職業能力為目的,課程設置注重以職業需要為主線,強調職業素質和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2]。《倉儲配送技術與實務》課程作為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對應著企業的倉儲配送崗位,也是物流管理專業其他課程的基礎。課程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倉儲管理知識,還要熟練掌握倉儲配送作業流程、會使用各種倉儲設施設備,對倉儲配送作業進行操作,是一門培養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倉儲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課程。

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將線上的數字化在線教育與線下的課題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強調以學生微眾,充分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并借助在線教育職業與信息技術推動學科教學,以達到更有效的學習效果[3]。隨著信息化時代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改革勢在必行。2017年筆者承擔的《倉儲配送技術與實務》獲得校級在線精品共享課程建設的立項支持,對本課程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以本課程參加2019年廣東省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并獲得一等獎。經過近年來課程改革與建設,已經建成較為完善的在線課程。文章基于倉儲配送職業崗位能力要求,根據課程特點,將從教學分析、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最后通過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完成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討和總結。

二、高職《倉儲配送技術與實務》開展混合式教學改革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倉儲配送技術與實務》課程的教學現狀

《倉儲配送技術與實務》作為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均很強的課程,包含倉儲商務活動、倉儲規劃與設計、入庫作業、在庫保管、出庫作業、配送作業六個模塊,知識點和技能點多,對于培養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非常重要。目前本校該門課為56課時,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講授知識為主,受課時限制,組織學生對部分技能點進行實踐演練,更多的技能點需要學生課后進行實踐和總結。傳統教學模式中,師生溝通實時性差,教師難于掌握學生課外實踐演練情況,學生積極性和自主性不高,學習效果不佳。

混合式教學中,基于“超星學習通”建設課程平臺,在平臺上展示所有的課程資源,教師課前通過平臺任務和引導問題,學生課前自主學習,進行課前在線測試,教師通過平臺了解學生自主學習情況,確定教學難重點,調整教學策略。課堂上只需要針對學生在課前學習的難點和重點講解即可,更具針對性;學生帶著疑問進課堂,更具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啟發式教學模式,創設情境和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討論、解決問題,完成課程項目任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學生課后技能訓練情況可以錄制視頻上傳平臺,教師更易掌握學生技能培訓情況,實時點評,學生能更好地改進和提高。師生通過平臺可以實現課前、課中、課后實施溝通交流,共同探討課程中的各種疑難問題,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

(二)網絡環境和教學平臺支持混合式教學的開展

筆者所在學校已經建設完成數字化校園,校園網絡實現全覆蓋,學生擁有智能手機和電腦的比例達到100%,學校已經購買超星學習通教學平臺,為實施混合式教學活動奠定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問卷、在線測試、隨機提問等方式,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策略。

三、基于崗位職業能力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根據《倉儲配送技術與實務》的崗位職業能力要求、課程的特點,確定以學生為中心,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包括教學分析、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四個階段,如圖1所示。

(一)教學分析

教學分析主要包括對于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情分析、教學環境分析、職業崗位能力與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內容分析五個方面進行分析。

1.學情分析。《倉儲配送技術與實務》授課對象為物流管理專業二年級學生,開課前對學生發送調查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對于網絡學習的能力、對于課程的認知、倉儲配送崗位職業能力要求的認知。調查發現,通過前續學習,他們已經具備商品學和倉儲管理基礎知識,但是對于倉儲配送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職業素養并不清楚;基于對高職物流管理學生學習特點分析,發現他們喜歡探究式學習、愛動手,愿意團隊協作,不喜歡灌輸式教學,愁死記,缺乏嚴謹細致的科學職業素養。

2.教學環境分析。要進行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改革,必須需要有功能強大線上教學平臺、教室學習環境和實訓環境。課程所使用的平臺是超星學習通,通過平臺可以展示課程資源、討論交流、教學任務、學習通知、主題討論、在線提交作業等功能,教師可以通過平臺掌握學生學習進度、在線測試情況,并實時反饋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問,平臺也能滿足學生線上學習需求,并方便溝通交流。學習環境和實訓環境在本專業的物流綜合實訓室,配備有電腦、多媒體等信息化教學設備,并建成倉儲配送實訓所需要的各類倉儲設施設備、實訓軟件等,能滿足課堂知識講授和技能實踐演練的需要。

3.職業崗位能力與教學目標分析。根據2019年7月30日教育部出版的《高等職業學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標準》,倉儲配送主管是物流管理專業主要的崗位群之一,培養目標為具有信念堅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且有一定科學文化水平、良好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具備專業技術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能夠從事倉儲、運輸配送等基層管理和物流服務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通過對物流企業、企業物流部門倉儲配送崗位進行調研,與企業行業專家進行座談,共同確定倉儲配送職業崗位能力要求有以下三個方面。

(1)職業素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具有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參與意識;具有質量意識、環保意識、安全意識、信息素養、工匠精神、創新思維;能吃苦耐勞,具有較強的自我管理、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2)職業知識:熟悉倉儲配送相關法律法規、環境保護、倉儲安全等知識;掌握商品的出入庫作業流程;熟悉倉儲在庫管理、庫存控制知識;熟悉倉儲商品流通加工的項目、操作方法及流通加工業務的組織知識;熟悉配送中心的基本作業流程,了解典型的配送模式和類型并掌握配送路線設計和優化的方法。

(3)職業技能:能開展倉儲商務活動;能獨立開展倉庫的出入庫作業;能開展貨物在庫管理以及倉庫安全管理;能進行有效的庫存控制;能根據配送訂單要求選擇科學的方法進行商品分揀和流通加工作業并為出庫商品選擇合理的配送模式,完成配送作業。

確定倉儲配送崗位職業要求,即確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培養具有倉儲配送管理、操作知識,具有獨立開展倉儲商務、倉儲日常管理及配送工作、倉儲信息處理等專業技能;具有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團隊協作等職業素養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為具備知識、技能、素養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物流管理人才。

4.教學內容分析?!秱}儲配送技術與實務》作為物流管專業的核心課程,選用國規教材《倉儲管理實務》,依據國家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倉儲從業人員資質國家標準,結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教材進行重構,設置了六個教學項目:倉儲商務管理、倉儲規劃與設計、入庫作業組織、在庫管理組織、出庫作業組織、配送作業組織。并對各個項目進行細化,設置教學任務,并根據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和崗位能力要求確定課程的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確定各個項目之間的邏輯關系和技能訓練關鍵點。

(二)教學設計

依據混合式教學理論,主要從教學策略設計、教學資源設計、教學環境設計、教學組織設計、教學活動設計五個方面開展。

1.教學策略設計。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和2015年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均指出,要深化產教融合、深化校企協同育人,通過加強行業指導、評價來提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因此,在課程設計過程中通過引入企業導師,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演練、強調職業崗位所需的職業素養、指導學生的課后企業實踐,并全程對學生的技能訓練情況進行評價。在課堂設計實現工學結合,達到校企雙主體育人的目的。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模式,通過任務驅動法、小組討論、Flash游戲、講授、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思考和探究,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式教學理念。采用超星學習通APP、國家教學資源庫、動畫、游戲、思維導圖(Mindmaster)、微信視頻連線、3D倉儲虛擬仿真軟件等教學手段,并引入企業導師參與到課堂答疑、技能實踐評價、課后拓展教學中來,實現“工學結合、校企協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最終實現課程教學形式與手段的多樣化,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活躍教學氣氛,實現“知行合一”教學目標。

以課程中項目三入庫作業中的任務二“貨物入庫驗收”為例,首先確定線上學習和課題學習的關鍵點。學生通過超星學習通進行課前學習和在線測試,掌握基礎知識。在課程設計時以貨物入庫驗收流程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任務;根據學生課前學習情況,設置任務情境,設計兩類貨物驗收項目,分別是模擬貨物驗收,掌握貨物驗收關鍵知識和技能,并采用實訓室貨物,隨機抽取貨物進行實物驗收,虛實結合,錘煉學生實操技能;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三個引導問題,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興趣,提升知識理解深度;依據貨物驗收步驟,將任務分解,確定驗收四步驟,一邊學習理論知識一邊完成子任務,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通過小組討論、“連連看、貨物找茬”等Flash小游戲及繪制四維導圖、企業導師參與指導評價等方式,促進知識與技能的融合,強化職業核心能力。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通過任務驅動、小組討論等教學方法,采用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逐步推進教學環節,突破教學重難點,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2.教學資源設計。網絡教學平臺中所有課程資源,包括課程的基本文件、課程學習資源、課程拓展資源。通過實現各種資源形式的多樣化,來提升學習的興趣。資源形式如表1所示。

3.教學環境設計。線上的教學環境主要采用超星學習通APP,所有的課程資源,線上任務和在線測試,學生通過電腦或者下載APP利用手機完成線上學習任務和在線測試,學習中的疑問通過平臺實時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解答;教師通過平臺了解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和任務完成情況,實時點評反饋;課堂教學環境主要利用物流實訓室,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知識點的講解、組織學生進行重難點討論、展示項目任務完成情況,并利用實訓室的倉儲配送設備、倉儲配送管理軟件對技能點進行實踐演練,提升專業技能。

4.教學組織與活動設計。《倉儲配送技術與實務》教學組織方式主要包括課堂講授、實踐演練、在線學習。通過課堂講授完成教學重難點的講解,實踐演練完成專業技能點的訓練,在線學習主要在課前課后完成,通過網絡平臺在線學習,預習新知,鞏固知識和技能點。因此整個教學活動設計為課前、課中、課后3個環節,每個環節的教學活動安排如圖2所示。

(三)教學實施

依據構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本研究以課程中項目三“入庫作業”中的任務二“貨物入庫驗收”為例,實施混合式教學。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根據貨物入庫驗收流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將教學內容細化,課程任務分解,通過課前感知、課中演練、課后提升來實施混合式教學。

1.課前感知。教師將提前一周通過教學平臺任務,上傳教學資源,設置課前在線測試;學生通過電腦或者手機登錄學習平臺,學習微課、教學資源,完成在線測試;以小組為單位到企業體驗驗收,拍攝視頻上傳學習平臺,教師在平臺上建立討論主題,學生分享課前體驗入庫驗收個人感悟,形成對貨物驗收的感性認識;教師查閱學生課前測試情況、完成的任務視頻和討論情況,分析學生對貨物入庫驗收的感知程度和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調整教學策略,確定教學難點。

2.課中演練。學校每節課為45分鐘,一般是兩節課連排。課中演練的環節如下。

(1)創設情境(8分鐘):教師創設任務情境并引導學生分析任務,要順利完成此批貨物的驗收,必須要做哪些工作,一起對項目任務進行細化,確定子任務。

(2)任務解決(35分鐘)。這部分主要是解決學習重難點。教師將入庫驗收任務分解成核對單據、確定驗收比例、驗收實物、異常處理四個子任務;設置“是不是所有貨物入庫前都要驗收呢?貨物驗收需要驗些什么呢?出現驗收異常應該如何處理呢?”三個引導問題,并通過《驗收流程拼圖游戲》《貨物驗收比例連連看》《貨物質量來找茬》等小游戲、知識點口訣歸納、企業專家連線、繪制貨物驗收思維導圖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行知識點的鞏固,訓練專業技能,實施過程通過由易到難,強化學生觀察、思考能力。學生通過游戲,自我反思,完善思維導圖并展示。教師連線企業專家,講解企業實際工作中異常處理的方式,并強調在驗收過程中一定要嚴謹細致,做到誠實守信,實現校企雙主體育人。

在整個講授過程中,教師利用教學平臺、各種信息化教學工具在解決教學重難點,并指導各小組完成各個子任務。最后由學生匯總分解任務,完善情境任務方案,上傳平臺,教師點評打分。

(3)仿真實訓(15分鐘)。這部分主要是利用虛擬仿真軟件檢驗其最終驗收方案的正確性。學生登錄3D倉儲虛擬仿真軟件,體驗貨物入庫驗收操作,如果某一環節操作錯誤,系統將自動給出提示,直到修改正確才能進入下一環節,最終完成貨物入庫驗收,通過虛擬仿真實訓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4)實踐演練(20分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在物流實訓室設置多組具有不同異常情況的貨物,并制定貨物驗收評分表。小組同學隨機抽取一組貨物完成驗收操作。在這個過程中考察學生操作是否規范、異常處理是否妥當、現場是否做到7S,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愛崗敬業的職業素養。同時,互拍視頻上傳教學平臺,師生、校企專家同步評價。

(5)點評總結(12分鐘)。學生針對方案設計、虛擬仿真、實踐演練情況進行小結,教師對各小組表現及存在的問題點評總結。

(6)課后教學拓展與反饋。課后教師梳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易錯點,編制課后測試題,學生完成課后測試,并參與合作企業、學校倉庫、食堂入庫驗收工作,鞏固提升專業技能。

(四)教學評價

課程在開展混合式教學時,采用過程性評價,對整個線上線下學習的內容進行分解,設置評價指標和評價權重。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依據項目任務的難易程度、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時調整??己谁h節采取學習平臺打分、仿真軟件自動評分以及小組、教師、企業專家共同評價的多維度評價方式,保證評價的全面、公平與客觀,以“貨物入庫驗收”為例,教學評價設計如表2所示。

四、基于崗位職業能力混合式教學改革的效果分析

(一)教學效果

《倉儲配送技術與實務》課程在實施混合式教學之后,通過向學生發放問卷、課后座談等方法,完成對課程混合式教學評價。問卷顯示:(1)98%以上的學生認可當前進行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他們認為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及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能夠提高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小組協作完成項目任務能提升溝通交流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2)90%的同學認為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實時分享學習情況,提高了自主能力,線上的預習新知讓課堂學習更具有針對性,課后拓展學習可以更好拓展知識面,專業技能、職業素養提升明顯。(3)85%學生認可當前的評價體系,不再唯期末考試作為最關鍵的成績參考,可以督促同學們平時加大對于課程的投入時間,主動去思考、解決課程項目任務,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平時加強知識的積累,在實踐環節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到職業崗位要求,學生更明白如何去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知識素養和職業素養。從教學效果來看,通過課前、課中的學習和演練,學生在課后測試成績提升明顯,參與企業的實踐演練操作規范,學生參與企業工作好評率更高。

(二)教學特色與創新

《倉儲配送技術與實務》課程在實施混合式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引導,多種教學方法、信息化教學手段融合使用,化解教學重難點,激發興趣,培養學生好學、樂學、勤思、明辨的學習習慣。

通過課前在線學習、體驗工作過程、課上學習重難點、完成項目任務、開展實踐演練,課后參與企業實際的倉儲配送工作,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實現課崗融合,工學交替,培養學生思學結合、學行并重的行為模式,實現知識、技能、素養的可持續提升。

五、基于崗位職業能力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總結與啟示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视频三区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 一级特黄欧美 | 91香焦国产线观看看免费 | 亚洲成人播放 | 日韩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 大美女香蕉丽人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手机在线观看 | tom影院亚洲国产日本一区 | 俄罗斯美女毛片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96久久久久久久 | 97超频国产在线公开免费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日韩欧美自拍 | 国产高清日韩 | 午夜dj视频完整社区 |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 麻豆第一页 | 亚洲午夜网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 成人性视频在线 |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 2022免费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 国产2021中文天码字幕 | 日本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免费在线观看的毛片 |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久草在线在线 |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 正在播放国产乱子伦视频 |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男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 性成人动作片在线看 | 久草手机在线播放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综合影院 | 精品欧美高清不卡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