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水電安裝實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 課程資源庫 自主學習 教學
指導
1 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資源庫建設的背景
所謂資源庫就是按統一的、符合國際標準的技術規范和課程內在的邏輯關系構建的,由優秀的數字化媒體素材、知識點素材及示范性教學案例等教學基本素材構成的可不斷擴充的開放性教學支持系統。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裝修的工程越來越多,裝飾造價已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崗位與行業。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在很多學校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因此我們從工程造價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素材庫建設出發,擬從學生未來就業的崗位分析著手,建立與實際工作相聯系的課程資源庫,使學生能在瀏覽該資源庫的過程中,接觸較多的實際工程,增強專業實踐能力,為學生多樣化學習需要提供服務。
2 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資源庫開發的原則
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資源庫的開發以校企共建共享、邊建邊用為原則,以學習為主、突出服務為指導方針,遵循滿足需求、系統設計,多元合作、虛實結合、提高質量,校企聯管,持續更新為思路,以達到先進性、實用性、開放性、通用性和標準化,使該課程資源庫成為多元學習者的學習樂園、教師的教學幫手、專業人員的知識寶庫。
2.1 系統設計、整體解決。把提高裝飾工程造價技術專業人才的計量與計價核心能力作為既定目標,對教學實施、資源建設進行系統設計,構建兼顧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技能培養與技術更新的整體解決方案。
2.2 合作共建、資源共享。教學資源庫建設采取校校合作、校企結合模式,與行業企業一起共同建立起順暢的資源收集渠道,做到建設內容充實、形式多樣、貼近工程實際,使教學資源與行業企業的職業崗位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緊密結合。
2.3 共性為主、兼顧個性。在資源庫的建設中,針對專業的技術應用及崗位要求,建設普適性的教學資源,考慮學習者的個體差異,注重資源的多層次和多元化,不斷豐富發展,堅持共性為主、兼顧個性的原則。
3 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資源庫開發的過程
3.1 圍繞職業崗位需求。做好教學資源庫建設開發的前期準備。本課程在前期項目化教學研究的基礎上,按項目化教學方法為思路,考慮裝飾造價的崗位需要,將課程內容設置為裝飾工程計價基礎、應用計價表法編制裝飾工程施工圖預算、應用工程量清單法編制裝飾工程施工圖預算。為開發好課程,我們進行了細致的前期準備。一是積極參加造價管理部門的培訓班,了解最新的規范與標準,掌握本門課程應達到的學習標準、學習內容和學習要求。二是多與企業的一線工程人員交朋友,不斷豐富教師的專業實踐知識,提高教師個人的專業能力,積累專業素材。三是主動與企業人員接觸,共同分析實際工程所需要切實解決的問題,鍛煉實際的工作能力。
3.2 圍繞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習得,進行教學資源的綜合開發。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和利用是保證教學開展的物化基礎。教學資源必須與教學過程相適應,才能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
3.2.1 物化的教具可以促進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和專業能力習得。教學的每個環節,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資源,以便師生可以各取所需。物化的教具是指物、圖表和幻燈等的統稱。本課程的物化教學指與實際市場生產相適應的、需要知識支撐的、能夠促進學生視野開闊的實體――各類裝飾材料。為此我們建造了裝飾材料展示室、裝飾構造實訓室。在專業教室里,學生通過參觀裝飾材料,認識它的規格、尺寸、材性及適用場所,從而激發他們去了解其價格與品牌。通過各種材料的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并且明白如何區別它們,從而建立市場詢價的興趣和明確學習目標。例如,通過組織學生到裝飾材料市場調研,激發學生了解市場的動力及今后從事裝飾造價和設計的興趣。
3.2.2 集成化的教材便于學生對綜合知識和信息的采集。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是工作過程性課程。要求其使用的教材是整合了與職業活動相關的、有利于技術知識構建的、對實踐活動有指導意義的一系列教學需要的材料,包括書籍、講義、圖片、多媒體課件、講授提綱等。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在強調實用性技術的同時,也注重知識對認知和實踐的指導意義。我們在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教學實踐和社會服務中感到,要滿足裝飾技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涉及其他課程的知識。因此在教材中還考慮了裝飾構造和裝飾施工工藝方面的內容。我們編寫的教材已被出版社3次再版,證明我們的探索是通過了實踐檢驗的。
4 搭建不同平臺,增強資源的適用性
4.1 學生自主學習平臺。根據專業調研,把握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企業對專業的人才需求狀況,系統分析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水準等現狀,緊緊圍繞復合型、創新型、發展型(職業遷徙、技術遷徙、職業成長)等三個特征要素,準確定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架構專業課程體系,并從中高職銜接與協調發展的角度出發,規劃“分類培養、分層教學”的人才規格要求,研制覆蓋不同地區畢業生主要就業崗位的職業素質、崗位能力、專業知識等教學資源,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①學習指南:包括學習經驗、目的、內容、要求、方法與技巧等;②課程資源:包括理論課程、實踐課程、網絡課程、就業指導;③技能訓練:包括基本技能操作實訓、專項技能實訓、單項技能實習、綜合技能實習。
4.2 社會開放學習平臺。①學習指導:包括建筑構造、建筑識圖、施工技術、建筑材料、工程案例等;②專業百科:包括水電安裝、通風空調、建筑給排水等不同知識系統模快;③網絡課程:包括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案或演示文稿、重點難點指導、作業、參考資料目錄和課程全程教學錄像等反映教學活動必需的資源;④職業培訓:包括造價員、質檢員等崗位培訓;⑤繼續教育:開設各類專題講座、技術報告、規范解讀、新技術交流等。
4.3 教師教學資源平臺。①專業標準:包括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具有典型代表和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等,還包括專業的課程標準,展示該專業開設較好學校的課程標準,并提供PDF、CAJ、FLASH等格式文件下載參考,且追蹤更新;②課程教案:提供不同地區多個學校該門課程優秀教案,可以PDF、CAJ、FLASH等格式文件下載參考,且追蹤更新;③課件資料:包括教學課件、說課課件和微課課件等;④教材資源:提供優質教材名錄,自主開發的數字化教材;⑤圖片資料:包括設備圖片、工具圖片、材料圖片等。
4.4 專業信息服務中心。①專業介紹:包括專業的開設與發展,專業教學體系、專業人才培養系統,以及目前在教育體制、教材內容、課程設置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等;②專業院校:介紹不同地區開設該專業的學校,主要內容包括招生對象與學制、學歷層次、培養目標、主要課程、教學團隊、校內實訓場所、校企合作、專業特色、專業技術證書、院校名錄等;③企業在線:主要收集和聯合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具有代表性的企業,突出企業資質等級、企業理念、核心價值觀、行為態度、形象與標識、典型示范工程等,不斷更新和鏈接更多的企業名錄,年更新率10%;④行業精英:建立百名行業精英庫,分別介紹專家簡歷、擅長領域、主要業績、獲獎情況等,并逐年累積更新;⑤規范標準:提供本課程相關的規范標準,如《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計量規范》(GB50500-201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854-2013)等,并根據變化及時更新。
5 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①加強針對性。課程資源庫中基本應以專業教學素材為主,防止內容龐雜凌亂以及缺乏兼容性和系統性,不能看重數量而輕視質量。②加強規范性。做到資源分類規范,種屬界定清晰,有利于教師、學生使用,有利于規劃、管理。防止內容重疊,相互包含。③加強技術性。少用占據大量空間卻只能包含少量教學內容的格式,以避免現行網絡傳輸速度的不足和資源容量大但實際資源少的問題。④加強操作性。要使用開放的數據庫,以供多用戶訪問。同時也要防止為了質量而舍棄數量的問題,資源庫建設若沒有一定的數據量,是很難在實際教學中得到較好應用的。
參考文獻:
[1]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李伯季,燕國材.教育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趙志拜.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