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衛生健康小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口腔健康教育;小學生;口腔健康;口腔衛生
Abstract:Objective The importance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on improving elementary students' oral sanitary conditions,oral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is discussed. Methods 300 cases of elementary students in our district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principle.Oral health knowledg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was given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y were supervised strictly to brush teeth and maintain oral hygiene seriously;intervening measures were not given to students in control group.The oral hygiene and oral health conditions of students in two groups in 3 months were compared.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ppeared for both the o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score comparison and oral cavity inspection health rate comparison before study for students of the two groups with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study,the score and health rate of stud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arativ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Key words:Oral health education;Elementary students;Oral health;Oral hygiene
提高民健康水平從兒童抓起,其中口腔健康問題是威脅兒童早期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兒童年齡較小、認識較差,缺乏良好的口腔衛生常識和良好的口腔健康習慣[1-2]。據目前統計發現,15歲以前兒童的齲病及牙周病的發病率占有較高比率。因此,為了有效的控制齲病及牙周病的發病率,樹立良好的口腔保健意識,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3]。我區針對小學生口腔健康開展了大量的教育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將對我區進行研究的300例小學生口腔健康教育情況進行比較研究,現文章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區兩所小學300例小學生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對照原則均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150例給予口腔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并嚴格監督其認真刷牙維持口腔衛生,其中男87例,女63例,年齡6~11歲,平均年齡(8.3±1.3)歲;對照組150例未給予干預措施,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齡7~11歲,平均年齡(8.4±1.2)歲。兩組小學生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兩組小學生進行3個月的觀察比較。
1.2.1口腔衛生維持 ①觀察組:進行口腔衛生知識、口腔健康的重要性進行定期教育,使其充分認識到口腔衛生健康的重要性。本組均制定統一的口腔衛生標準,每日三餐后清水漱口,每日堅持早晚各刷牙一次應用口腔損害性小的牙膏,每次刷牙維持3 min;②對照組:不采取任何干預措施。
1.2.2口腔衛生教育 ①觀察組行全面口腔衛生健康教育[4]:給予口腔衛生健康材料進行宣教,可采用口腔衛生相關的視頻、動畫、多媒體課件以及相關的口腔衛生故事書和宣傳畫。并有專業指導教師根據提供的口腔健康材料對小學生進行定期專業培訓,使其充分認識常見口腔疾病以及口腔衛生的重要性,并定期根據培訓內容進行相關考核并給予相應的獎勵措施。②對照組不采取任何干預措施。
1.3觀察指標 根據目前常用的基本口腔保健問卷(滿分100分)對口腔健康知識、行為進行調查,統計對比兩組口腔衛生知識,對兩組口腔健康情況進行常規體檢,比較兩組口腔健康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5軟件對兩組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一般資料用(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兩組小學生經過三個月教育后口腔衛生知識以及口腔檢查健康情況見表1。兩組小學生學習前口腔保健問卷得分情況及口腔檢查健康率均未見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學習后觀察組口腔問卷得分、口腔檢查健康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青少年口腔健康問題一直是家庭及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由于青少年口腔健康意識低,口腔衛生保護觀念較差,而且青少年時期口腔疾病的發生率高,嚴重的影響了青少年口腔健康狀況。為了有效的改善小學生青少年兒童口腔健康問題,提高青少年兒童口腔健康自我保護意識,樹立良好的口腔衛生觀念,近期我們采取了許多積極有效的方式,包括動員全社會、家庭、學校廣泛參與口腔衛生的自我保健活動,其中關于小學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在活動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5]。在近期的研究中我們發現,應用口腔健康知識問卷分析得知,青少年組的口腔衛生習慣差,口腔知識貧乏,口腔健康問題嚴重,是威脅青少年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提高青少年健康情況,有效改善減少青少年口腔疾病的發生率,是目前我們口腔衛生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6]。口腔健康教育在青少年口腔衛生改善中具有重要、積極的作用,可以使青少年兒童養成良好的口腔健康知識,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情況。在國外的相關調查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口腔健康教育能夠在短期內降低菌斑數量和有效地控制牙齦炎。小學生作為口腔健康知識的主要培養對象,在小學生時期由于小學生接納新事物能力較強,是良好口腔衛生習慣養成具有的重要時刻,是口腔健康觀念與行為的形成期。因此,在小學生時期通過有效的口腔健康知識培訓,良好的口腔護理觀念養成,有效的口腔疾病預防措施的實施,對于小學生成年后的口腔健康維護具有重要的意義[7-8]。通過在小學生時期根據區域、生活水平等特點,對小學生制定相應的口腔健康知識培訓,使其充分認識口腔健康的意義,同時對于特殊存在口腔健康問題的學生給予專門的指導與培訓,進行相應的針對性教育,使其可以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最終使小學生口腔健康問題得到了最終的提高和改善。
在本文研究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在進行口腔健康衛生教育之前,兩組小學生的口腔保健知識水平均較低,可見青少年缺少足夠的口腔健康知識教育,其口腔健康檢查中可以發現,其口腔衛生情況差,口腔健康存在嚴重問題。在經過3個月的積極教育改善情況下,觀察組小學生的口腔健康情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口腔衛生知識及口腔健康情況均明顯優于未接受教育的對照組學生。可見,良好的口腔健康教育對小學生改善口腔健康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在實際行動中幫助小學生改善口腔健康問題,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綜上所述,在小學生時期給予正確的口腔健康知識教育,提高小學生的口腔衛生正確認識比例,可以明顯的改善小學生的口腔健康情況,降低口腔疾病發生率,對于改善青少年健康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高薇,⒑椋嚴俊,等.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小學生口腔衛生狀況、口腔健康知識和行為的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15,02:220-222.
[2]儲月琴.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小學生口腔健康狀況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4,20:180-182.
[3]倪成勵,周孟平,柴梅.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醫學專科院校新生口腔健康知識及行為的效果評價[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4,03:13-15.
[4]金迎春,張麗,曹正國.口腔健康教育對社區特定人群口腔衛生狀況改善的效果評價[J].口腔醫學研究,2009,06:790-792.
[5]何冰冰.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青少年口腔衛生狀況的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07,12:1594-1595.
[6]羅維,胡德渝,范旭.2種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改善中學生口腔衛生狀況效果的比較[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7,03:266-268.
一、總體目標
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相結合,聚焦重點、集中精力、攻堅整治,按照《XX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X政傳〔2020〕X號)有關部署要求,深入排查全區醫療衛生機構消防安全重大風險,找準查實消防安全突出問題,實現一般火災隱患100%落實整改,重大隱患100%掛牌督辦,隱患消除前100%落實責任措施,堅決遏制較大以上和有影響的火災事故發生,確保全區衛生健康系統火災形勢持續穩定。
二、重點任務
(一)專項整治范圍
集中整治行業消防安全問題,組織開展全區醫療衛生機構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建立消防安全隱患信息檔案和臺賬。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責任到人,列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限,形成報告、登記、整改、銷號等一系列閉環管理,切實消除隱患。
(二)專項整治要點
1.
行政許可。建筑物或場所是否依法通過消防驗收或者進行竣工驗收消防備案,人員密集場所是否通過投入使用、營業前的消防安全檢查;使用情況是否與消防驗收或者竣工驗收消防備案時確定的使用性質相符。
2.
消防設施。消火栓、消防龍頭、水帶、滅火器等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齊全,功能是否完好有效,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單位、場所是否對建筑消防設施定期維修保養。
3.
電氣安全。電氣線路、管路敷設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并定期檢測;電纜井(溝)封堵是否嚴密;是否對電器產品及其線路、管路進行維護保養;電動自行車是否違規停放、充電;是否及時整改電氣隱患問題。
4.
安全疏散。消防通道是否暢通,防火門是否完好,各類消防警示標識是否清晰明了,病區通道有無加床堵塞現象,內部道路是否被占用影響消防車輛進出;防火分隔是否符合消防技術標準要求,防火分區是否改變,防火間距是否被占用。
5.
裝飾裝修。是否違反消防技術標準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裝修,外墻保溫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違章搭建彩鋼板臨時建筑,外墻門窗是否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鐵柵欄、廣告牌等障礙物;是否存在違規焊割、違規用電、違規用火的行為。
6.
責任落實。是否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及其職責,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制度和單位全員消防安全責任制是否落實,是否落實常態化消防安全自查自糾;屬于消防重點單位的,是否落實更加嚴格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7.
宣傳教育。是否組織開展火災預防和逃生自救知識宣傳普及;是否及時修訂完善消防應急疏散、逃生、救援等預案,并組織應急演練;是否組織開展全員消防安全培訓,員工是否掌握“一懂三會”知識(懂本場所火災危險性,會報警、會滅火和會逃生)、是否達到消防安全“四類人員”要求(火災隱患排查“帶頭人”“四個能力”建設“明白人”、火災隱患整改“技術員”和消防宣傳教育“講解員”)。
8.
值班值守。消防控制室是否符合消防技術標準,值班操作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并熟練操作消防控制設備;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是否按照標準建立微型消防站,嚴格落實24小時值守制度,達到“三知四會一聯通、處置要在三分鐘”的要求。
三、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2020年9月10日前)。
各單位要全面動員部署,廣泛宣傳發動,結合自身實際,制定本單位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確保方案切實可行,行之有效。專項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方案于9月10日前報送區衛健委安監科。
(二)徹查徹改階段(2020年9月11日至11月20日)。
各單位要按照“百日攻堅行動”方案要求,組織對單位內部消防安全風險點和隱患進行排查整改,及時認真填寫《全區衛生健康系統“百日攻堅行動”消防安全問題隱患清單和整改責任清單》,落實安全隱患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時限、預案,徹底整改隱患。“百日攻堅行動”消防安全問題隱患清單和整改責任清單分別于9月20日、10月20日、11月20日前報送區衛健委安監科備案。
(三)總結評估階段(2020年11月21日至11月30日)。
各單位要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對專項整治過程中發現的消防安全風險隱患特別是重大風險隱患的管控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認真總結經驗做法,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鞏固和深化行動成果,建立長效排查整治機制。
區衛健委安監科聯系人:XX;聯系電話:XX;郵箱:XX@XX.com。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
各單位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汲取近期省內外火災事故教訓,清醒認識當前嚴峻的消防安全形勢,不斷強化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區衛健委成立由委主任任組長,各位副主任任副組長,各職能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百日攻堅行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委安監科,負責領導小組日常管理工作。各單位也要成立工作班子,扎實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堅決把各類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二)落實安全責任,強化工作措施。
各單位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以及《XX省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明確的消防安全職責,各盡其職,各負其責,確保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扎實有效開展。要強化工作措施,嚴格落實“四個一”行動:即召開一次專題會議研究消防工作;組織一次宣傳發動,廣泛動員部署;開展一次消防安全大檢查,消除一批火災隱患;解決一批瓶頸性問題,提高火災防控能力。
(三)加強督查指導,嚴肅工作紀律。
9月底前,區衛健委將由領導班子成員帶隊,開展消防安全暨國慶前安全生產大檢查,對各單位消防安全自查自糾情況進行抽查和復查。對組織有力、成效明顯的,將提出表揚;對工作不落實、進展緩慢的,將通報批評;對發生較大以上及有影響的火災事故的,將組織約談,并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實施責任追究。各單位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工作開展情況將納入年度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和績效考核內容。
附件:全區衛生健康系統“百日攻堅行動”消防安全問題隱患清單和整改責任清單
附件
區衛生健康系統“百日攻堅行動”消防安全問題隱患清單和整改責任清單
填表時間:2020年
月
日
序號
單位名稱
地址
排查時間
排查人員姓名
存在問題清單
整改責任清單
整改責任人
整改進度
備注
單位負責人:
【關鍵詞】 流動人口; 未婚女性; 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Reproductive Health, RH)的概念很大,一般是指人類精神及身體的完好狀態,而不是單純的沒有疾病和不適情況[1]。生殖健康這一概念可以包含到人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健康的生殖功能可以影響到生命各階段的各個生殖過程中,這也是人類健康的核心部分[2]。生殖健康這個問題是一個應該全民關注的問題,我國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重點關注已婚女性的生育調節及生殖系統健康相關問題[2,3]。目前,隨著經濟及城鎮化的發展和人口流動性增大,流動人口,特別是未婚流動人口的生殖健康問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長期以來我國對未婚流動女性的生殖健康問題關注度不高,造成其研究也相對較少,導致對相關因素及其干預措施執行后的效果研究不夠深入。因此,本次研究主要針對未婚流動女性的生殖健康影響因素的調查及干預后的效果判定,以此來進一步指導臨床。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來我院診治的120名未婚流動女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都為未婚流動女性,年齡19~29歲。所有患者都已知情同意。排除其他重要臟器疾病患者及年齡過大者(大于35歲);排除主觀意愿不愿參加本次調查的人。
1.2研究方法
1.2.1干預和調查方法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對納入研究的未婚流動人口女性患者來院第一天采用匿名自填式問卷調查進行現階段情況的調查,了解患者生殖健康狀況及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根據調查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制定干預措施。對所有患者運用健康促進理論及教育等開展一系列生殖健康知識干預活動,分別根據被研究人員的不同時間在不同的地點對研究對象進行相關服務。在生殖健康知識咨詢及服務活動后l個月,所有患者要求來院復查時,再次發放問卷進行調查,根據問卷結果評價干預活動的臨床效果。
1.2.2調查內容調查患者的年齡、職業及經濟狀況等基本情況;調查患者對經期保健知識的了解及生殖道感染情況和對生殖保健知識的了解;了解患者對生殖健康服務的需求及意愿情況。
1.2.3干預內容醫院的走廊及科室刊出健康教育知識欄,門診婦產科擺有生殖健康知識的資料和掛圖;定期組織研究對象觀看女性生殖健康知識錄像;對所有研究對象發放一些教育宣傳材料供自我學習;醫院設定專門為研究對象服務及咨詢的地方,并在每周末開設生殖健康知識講座。
1.2.4問卷的信度與效度調查表是通過吸取以往調查的經驗及參考大量的相關同類調查經驗和大量文獻匯總而成,并咨詢了許多專家的意見。成型的調查表又經過婦產科學專家及健康教育專家對內容進行了評價。正式調查之前,專家對問卷的信度及效度做了評價,完全能夠滿足實驗研究的要求。
1.2.5統計學分析數據處理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對各變量分別定義及賦值。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
2結果
2.1干預前后患者各種知識得分比較
干預后患者的生殖健康知識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生殖健康知識總分由干預前的(65.50±19.00)分增加到干預后的(88.50±11.00)分(P
2.2干預前后希望得到服務途徑的比較
干預后,希望到基層醫院接受服務的比例由干預前的6.67%提高到干預后的75.00%(P
2.3干預前后生殖健康知識咨詢對象的比較
干預后,希望向基層醫院醫生咨詢的比例由干預前的13.33%提高到干預后的82.50%(P
3討論
流動人口是指一些因工作、生活而離開戶籍所在地在異地生活和居住的人群[4]。人口流動的發展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來的,改革開放促進了我國人口的流動。流動人口的年齡較輕,且以女性居多,文化程度多是初中[5-7]。本次研究主要選擇的研究對象為外出流動時間未超過兩年的未婚女性。目前這些流動未婚女性由于缺乏生殖健康知識及相關保健服務理念,這些人群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生殖健康問題。如果任之發展下去,將會對社會造成不良的影響[8]。因此,如何確保這類人群能夠得到良好的生殖健康信息及醫療服務,使她們真正了解生殖健康知識及轉變態度是亟需我們研究的問題,這也是我們本次研究的目的。未婚流動女性是獲得生殖健康問題的弱勢群體,因為她們當中的多數人缺乏文化教育,自我保護意識差,容易被當地的物質文化所影響,對生殖健康相關行為的態度已變得較開放,婚前已經被大多數未婚青年接受[7],這會導致大量未婚流動人口的生殖健康疾病的傳播。同時由于流動人口的流動性大,本身又不好意思去專門的醫療機構檢查,這就需要我們基層醫院能夠提供相應的服務及咨詢手段,讓這類人群的生殖健康問題得到保障。
基層醫院是處于與未婚流動女性接觸的第一級醫院,對于推動未婚流動女性的生殖保健是有積極作用的,基層醫院能夠有針對性的為未婚流動女性生殖健康保健展開服務[9-13]。本次研究主要是想通過對基層醫院的干預模式進行調查后評估,希望通過研究為未婚流動女性的生殖健康問題制訂相應干預依據。目前對于這一方面的研究,國內開展的還不多[14]。在國外,基層醫院的生殖健康干預措施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5]。未婚流動人口對基層醫院提供的生殖健康保健服務需求性很大。未婚流動人口流動性大,不好管理,而且她們又常常分布在不同的工廠、社區,加之平時工作忙,要對他們提供可及性的保健服務實屬不易。而基層醫院一般都分布在靠近工廠或者離她們較近的地方,她們可以很快的到達基層醫院來獲得需要的服務。對未婚流動人口來說,生殖健康是一個難于啟齒的話題,所以這就要求在基層醫院的醫生多與她們溝通,并為她們保密,從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我們本次研究主要是通過干預來達到影響未婚流動女性的生殖健康狀況,主要是想提高研究對象的生殖健康知識及改變相關信念。結果顯示,經過干預后未婚流動女性對生殖健康知識的認識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時所有患者也愿意與基層醫院的醫生進行溝通和從中獲得幫助。這一切都說明了在基層醫院實施對未婚流動女性的干預,是提高她們生殖健康知識的可行方法。
綜上所述,基層醫院在開展干預活動后,未婚流動女性的避孕節育、經期保健知識和生殖道感染傳播疾病及艾滋病的知識掌握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時對于提高基層醫院的服務也有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推廣和探索。
參考文獻
[1]Liu Z, Zhu M, Hassan H.D, et al. RH knowledge and service utilization among unmarried rural-to-urban migrants in three major cities, China. BMC Public Health, 2011(11):74.
[2]王英,馬進,王瑾,等.上海市流動人口未婚女性IMB生殖健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3(2):209-213.
[3]余小鳴,郭帥軍,徐震雷,等.中國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現況及效果的系統評價.中國性科學,2012,21(4):41-44.
[4]林放,黃麗敏.未婚流動女性生殖健康狀況調查分析.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8,5(3):4-10.
[5]彭偉斌,陳曉慧.女性流動人口生殖健康服務需求研究―基于杭州市2010年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中國性科學,2013,22(3):84-90.
[6]胡玉坤.性與生殖健康的青年友好服務――國際理念與中國探索.人口與發展,2010(6):67-71.
[7]Department of Health, Executive Yuan, Taiwan, R. O. C: DOH tackles sensitive issue of sex among teens, 2010.
[8]王萍,尹平.國內外青少年生殖健康現狀.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08,5(1):33-34.
[9]胡玉坤,鄭曉瑛,陳功,等.中國青年的性與生殖健康問題亟待納入政策議程.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0, 29(6):392-396.
[10]周英鳳,韓庭雯,黃麗.育齡婦女避孕知識、態度、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研究.護理學雜志,2010,25(4):27-29.
[11]張素芝,周瑞爭,張亦心,等.對育齡人群使用需求的調查.中國性科學,2012,21(8):51-54
[12]黃江濤,王奇玲,余森泉.年輕流動人口婦女生殖健康宣傳干預效果分析.廣東醫學,2008,29(4):654-657.
[13]胡玉坤,劉爽.風雨兼程的劍蘭探索――促進中國青年性與生殖健康的干預.清華大學學報,2011,26(1):60-72.
[14]何小紅,伍園園,陳進,等.廣東省未婚青少年流動人口性健康行為干預研究.中國性科學,2013,22(1):82-84.
**—**年學年度第一學期即將過去,我校衛生工作在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下,校園環境,衛生習慣、衛生意識等方面,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明顯的進步或提高。現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機構,加強衛生工作管理。
為了保證學校衛生保健工作扎實開展,我校成立了以負責本校工作的副校長、主管衛生工作的副校長、教導主任、少先隊輔導員、校醫參加衛生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的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深知學校衛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將衛生保健工作列入議事日程,納入學校工作計劃。
為了更好的落實《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加強衛生保健工作管理,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學期初制定了衛生工作計劃和各項衛生保健措施。如:衛生檢查標準、衛生檢查制度、工作宣傳制度、衛生評比制度、傳染病管理制度和六病防治措施等二十多種各項制度和措施。總之,衛生保健工作做到有計劃、有實施、有評比、有總結。
為了使工作落到實處,使校園的環境衛生得到保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本學期繼續成立衛生巡查小分隊,協助校醫全面作好檢查和監督工作,他們的職責是在課間巡視發現有違紀的同學如:吃零食、亂扔廢棄物,涂抹刻畫等及時制止,從而使校園的環境衛生得到保持。
二:積極開展衛生保健宣傳教育活動
根據本地區的氣候、季節的變化,結合我校具體情況,不失時機地做好各種傳染病的宣傳教育活動,定為每月一期利用廣播宣傳傳染病及衛生小知識,加之今年的禽流感的流行更加大了對學生的衛生、保健的宣傳力度,做到勤說,勤講、勤查,從而提高了同學們的防病意識。并利用家長會的機會向全體家長發放了關于禽流感知識的致家長一封信,并通過電視向家長宣傳了流感、禽流感的預防措施,目的是通過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保證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利用健康教育課向學生系統地傳授衛生與健康知識,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開足健康教育課時,保證每周0.5課時列入課程表,要求班主任做到備課有計劃、有教案。為了提高學生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在十一月份對四一六年級的部分同學進行了健康知識問卷抽查活動,共參加人數85人,優占82人,優秀率達96%。
三、抓好學校環境衛生工作,給師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學習環境。
根據《北京市中小學環境衛生實施工作意見》,學校經常開展全校性的衛生大掃除,利用每月的最后一周,利用第七節課時間為掃除日,要求各班在掃除日時間對各班及各班所負責的室內外要做到徹底的、全面的掃除,為平時的值日打下基礎。掃除后由校領導帶隊對各班的衛生進行檢查,事后進行總結并利用廣播對檢查時發現的問題及時指出。
平時做到勤轉,勤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早上督促、指導值日生做好早晨的值日,課間時勤到外邊轉發現紙屑及時讓學生或自己撿走,晚上放學后對各班的值日情況進行一次查看做到心中有數,對平時發現有損學校環境衛生形為的及時指出制止。
四、完善制度,重過程看結果
每學期我們都組織學生進行視力檢查,其中視力低下是學生中最常見的疾病,每年呈上升趨勢,已經成為影響學生健康的突出問題,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首先對學生視力低下的原因進行分析,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制定了防近措施,除在健康教育課上講解眼睛保健知識外,為了提高眼保健操的質量,每天在放眼操時,學校都安排領導檢查做操情況。另外在各種例會上,學校也一再強調老師平時要注意學生的用眼衛生,糾正不良的讀書寫字姿勢,定期調換座位,要充分發揮學生保護視力的主觀能動性。
本學期視力檢查結果如下:
檢查1403人,視力不良的268人、近視率19.09%;新發人數31人、新發率2.98%;恢復31人、恢復率26.72%;無新發視力班4個,對照上學期的檢查結果來看,近視人數有所提高,但新發人數得到控制、恢復率較上學期提高了。綜上所述分析原因有多種,一是學生的讀書、寫字姿勢不標準,二是不好好做眼保健操,三是看電視、玩電腦時間太長。降低學生的近視率將是我們今后工作的一個重點。
五、認真做好低年級的預防接種工作
在本學期的九—十月份本著自愿的原則學生自愿接種麻風腮、流感疫苗,在十二月初為一年級集體接種了麻疹疫苗。為預防傳染病打下基礎。
六、做好學生體檢登統工作
在本學期的十月份,我校學生在指定單位進行了全面的體檢,并對體檢數據進行的輸機登統,分析,目的是更好掌握學生的生長發育情況,對檢查有問題的同學及時反饋給致家長一封信,要求家長帶孩子做進一步檢查。
七、認真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
本學期根據區懷人口計生文[**]21號《關于在全區深入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實施意見》的文件精神和具體要求,做好我校學生的青春期健康教育。(針對五、六年級)安排不少于四課時的青春期教育課程,做到有計劃、有備課、有措施。并與心里老師一起開設“花季園“為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宣傳服務。七:存在問題
1:室內外環境衛生個別還有死角,學生在亂扔廢棄物、吃零食方面還不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達不到自控。在個人衛生方面有的學生還不能做到勤洗澡、勤換衣。
2:近視率、新發率較上年有所上升。
一、建立組織機構,完善健康教育工作網絡。
不斷完善健康教育工作網絡,結合上級部門的工作安排和醫院實際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黃靜映院長親自抓,辦公室直接管的工作模式,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健康教育資料,將健康教育工作納入我院管理項目工作計劃,進一步建立健全以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為一體的衛生體系,把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二、突出防病重點,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以提高醫務人員的衛生知識水平、健康意識以及住院病人、轄區居民相關知識知曉率,健康教育行為形成率,提高對慢性病、孕產婦、兒童管理率;降低傳染病、地方病、慢病發病率為契機,扎實開展健康促進醫院工作。倡導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造和諧社會氛圍。 健康教育活動內容如下:
(一)利用專科專業人員優勢,廣泛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
(二)要加強公眾平臺建設,同時定期組織健康教育培訓,創建一個有益于健康的社會環境。
(三)加強健康教育陣地建設與管理。
1、各科室設有固定的健康教育陣地(如宣傳欄、墻報等),每季度更換一次內容(要求每年出刊至少達4期,內容新穎、充實),并留存歸檔,嚴格按照健康教育獎懲制度進行考核。
2、對上級下發的健康教育資料及時張貼在院內宣傳陣地,并及時分發到各科室。
(四)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培訓。
對全院醫務人員、患者及家屬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培訓每年2次,以提高醫務人員及廣大居民的衛生知識水平、健康意識,使醫務人員、廣大居民的健康知識知曉率達85%以上,健康行為形成率達>85%以上。
(五)大力開展院內健康教育活動。
門診健康教育:醫生根據重要衛生日應有針對性對門診就診人員開展口頭宣傳、發放教育處方等候診教育與隨診教育。
住院健康教育:做好入院教育與出院教育的同時,重點做好住院期教育:①醫生在進行醫療活動時所運用的健康咨詢、健康處方等對病人及其親屬開展健康教育。對住院病人可采取疾病小知識口頭和書面測試等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達100%。②健康處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屬至少一種健康教育處方,有針對性地對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屬開展健康教育1次。③利用宣傳陣地進行宣傳教育。④每年對病人、群眾進行相關知識知曉率調查。
(六)積極開展院外健康教育活動。
結合我院衛生活動安排,對轄區居民進行經常性健康教育指導。配合各種宣傳日,深入對農村包括預防接種、疾病普查等機會開展預防艾滋病、結核病、計劃免疫、婦女兒童保健傳染病、慢性病等常見病多發病咨詢和宣傳健康教育活動;農業勞動有職業危害知識宣傳;開展飲水飲食、家庭急救與護理等家庭健康教育;衛生法規宣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行為習慣。每年10次或以上。
(七)加強反吸煙宣教活動。
積極在全院開展吸煙危害宣傳,充分利用宣傳窗、海報等多種形式,經常性地進行吸煙與被動吸煙的危害的宣傳,廣泛宣傳戒煙技巧與吸煙害處,利用“世界無煙日”開展相關活動。積極參與創建無煙醫院,醫院有禁煙制度,醫療場所有禁煙標志,盡量做到無人吸煙。
(八)做好檢查指導和效果評價。
每年定期組織人員,對各科室的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完善健康教育執行過程中的各種活動記錄、資料。通過醫務人員健康知識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及住院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的測試,對醫院健康教育工作進行評價與總結。
具體健康教育計劃如下:
一月份:教育重點是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呼吸道傳染病防治。
二月份:教育重點是節日食品衛生、家庭急救與護理。
三月份:結合三八婦女節、3.24結核病防治宣傳日,重點宣傳生殖健康知識、乳腺疾病、結核病防治知識。
四月份:結合愛國衛生月和全國計劃免疫傳宣日,腫瘤防治周等重點開展社區衛生公德、衛生五月份:結合國際勞動節和碘缺乏病宣傳日、無煙日。重點開展職業衛生、科學使用碘鹽、吸煙危害等知識教育。
六月份:結合國際兒童節、環境日、愛眼日、禁毒日。重點宣傳兒童保健,近視防治,環境保護,遠離等方面的知識。
七月份:深入農村重點開展夏秋季腸道傳染病,飲水飲食衛生知識教育。
八月份:結合母乳喂養宣傳周,開展母乳喂養科學育兒和家庭消毒的宣傳教育。
九月份:結合全國愛牙日、老人節開展口腔保健、老年性疾病防治知識、體育健身方面的宣傳教育。
十一月份:結合食品衛生宣傳周和的全國防治糖尿病日,開展食品衛生與營養、糖尿病防治的宣傳教育。
十二月份:結合世界艾滋病防治宣傳日,重點開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
一、活動意圖:
垃圾,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也是隨處可見的,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因此“垃圾”對人們的健康會帶來不良影響,也會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難道,我們對待垃圾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辦法是有的,就是要靠我們的自覺,把不同的垃圾安放在屬于它們不同的“家”。只要我們動手分一分,我們的家園就會美十分。
二、活動目標:
1、能區分垃圾,并學習正確分類。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愿意維護環境衛生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活動準備:
1、4類垃圾桶
2、各類垃圾
3、垃圾分類小知識視頻、圖片
四、人員分配:
五、活動時間:10月24日早上10點~11點(多功能室)
六、活動流程:
(一)主持人引導幼兒從顏色方面認識各類垃圾桶。
〈提前擺好4類垃圾桶在舞臺上>
(二)主持人利用視頻、圖片、講解等方式,對垃圾分類進行普及。
(三)游戲“垃圾分類小能手” 。
1、主持人介紹游戲玩法。
規則:幼兒拿起一份垃圾,一個一個跳躍呼啦圈將垃圾丟進正確的垃圾桶!
2、Yana 進行示范一次。
3、保育員將幼兒椅子收一邊,有序進行游戲。
4、音樂聲響起,游戲開始。
(四)主持人總結。
健康教育工作年度計劃
健康是人人應當享有的基本權利,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和潛在的動力。一直以來,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重要場所,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是提高全鄉人民群眾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及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健康文明素質、提高全鄉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必須長期堅持不懈抓緊抓實的工作內容。
一、目標
通過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提高全鎮人民群眾的衛生知識水平、健康意識以及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促進社會對健康的廣泛支持,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創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條件,以達到提高全鎮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二、內容
(一)充分發揮衛生院健康教育領導小組的作用。廣泛動員領導層、動員專業人員、動員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服務有關人員參與。
(二)每年制定并下達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制訂相應計劃組織具體實施,要進一步加強網絡建設,定期組織健康教育員培訓,齊抓共管,創建一個有益于健康的環境。為健康教育投入必要的人力、財力、物力。
(三)加強醫院健康教育陣地建設。門診應設有固定的健康教育陣地(如宣傳欄、黑板報等),每月更換一次(每年出刊12期以上)。積極征訂健康書刊,對上級下發的及本院自制的健康教育資料及時張貼、分發。利用各種形式,積極傳播健康信息。
(四)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培訓。
1、對全院醫務人員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培訓每年一次,以提高醫務人員的衛生知識水平、健康意識,使醫務人員的健康知識知曉率達80%以上,健康行為形成率達70%以上。
2、加強對村衛生室人員的健康教育知識技術培訓,提高村級醫療衛生服務人員健康教育水平,全年不少于6次。
(五)大力開展院內健康教育活動。
1、門診健康教育:醫生應有針對性開展候診教育與隨診教育。
2、住院健康教育:做好入院教育與出院教育的同時,重點做好住院期教育:①醫生在進行醫療活動時所運用的健康咨詢、健康處方等對病人及其親屬開展健康教育。對住院病人可采取疾病小知識口頭和書面測試,分發資料、給病人上課等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達≥80%。②健康處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屬至少一種健康教育處方,有針對性地對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屬開展健康教育2—3次。③利用宣傳陣地進行宣傳教育。
(六)積極開展院外健康教育活動。針對轄區內的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點保健人群等不同人群,結合公共衛生服務,對轄區各村進行經常性指導。配合各種宣傳日,深入各村開展咨詢和宣傳。利用預防接種、疾病普查等機會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七)加強反吸煙宣教活動。積極開展吸煙危害宣傳,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窗等多種形式,經常性地進行吸煙與被動吸煙的危害的宣傳。積極參與創建無煙醫院,醫院有禁煙制度,醫療場所有禁煙標志,無人吸煙。
(八)做好檢查指導和效果評價。每年定期組織人員,對各村衛生室的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完善健康教育執行過程中的各種活動記錄、資料。通過健康知識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及住院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的測試,對健康教育工作進行評價與總結。
三、時間安排
一月份:教育重點是節日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家庭急救與護理。
二月份:教育重點是哮喘病、老慢支等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三月份:結合三八婦女節、3.24結核病防治宣傳日,重點宣傳生殖健康知識、結核病防治知識。
四月份:結合愛國衛生月和4.25全國計劃免疫傳宣日,重點開展社區衛生公德、衛生法規和兒童預防接種知識教育。
五月份:結合國際勞動節和碘缺乏病宣傳日、無煙日。重點開展職業衛生、科學使用碘鹽、吸煙危害等知識教育。
六月份:結合國際兒童節、環境日、愛眼日、禁毒日。重點宣傳兒童保健,近視防治,環境保護,遠離等方面的知識。
七月份:重點開展夏秋季腸道傳染病,飲水飲食衛生知識教育。
八月份:結合母乳喂養宣傳周,開展家庭常用消毒知識、科學育兒和社區常見病的宣傳教育。
九月份:結合全國愛牙日、老人節開展口腔保健、老年性疾病防治知識、體育健身方面的宣傳教育。
十月份:結合全國防治高血壓日、世界精神衛生日,開展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知識和心理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
十一月份:結合全國防治糖尿病日,開展糖尿病防治、糖尿病合理膳食的宣傳教育。
十二月份:結合12.1世界艾滋病防治宣傳日,重點開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
五、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健康教育是“低投入,高產出,高效率”的服務手段,是控制醫療費用,拉動保健需求的根本措施。 主管領導要高度重視,將其納入工作重要日程,實行目標管理。確保有專人負責,有一定的工作經費,有規范的工作制度和檔案。
(二)健全網絡、抓好培訓。要建立一支熱心健康教育工作、掌握健康教育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健康教育骨干隊伍。充分發揮領導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定期開展業務培訓,提高健康教育員的工作能力。通過定期的檢查指導和年度考核等形式,推動健康教育全面開展。
(三)利用醫院資源、推進健康教育。要建立固定的健康教育陣地。開展經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動。在抓落實上下功夫,在以點帶面上下功夫,加強檢查指導,擴大受益面,增強吸引力,提高有效性、針對性。
(四)做好評估、注重質量。要針對醫院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及其影響因素,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認真組織實施,做好教育評價。重點解決影響醫院評價的主要問題,提高全鄉人民群眾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
六、總結評估
每年對轄區各村衛生所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并通過年度考核、知識測試等形式做好總結評估,發現不足,明確努力方向,進一步推進我鄉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開展。
【中圖分類號】R 179R 153.2
【文章編號】1000-9817(2007)06-0541-01
【關鍵詞】營養狀況;營養不良;肥胖癥;學生
兒童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營養狀況直接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生長發育 和學習成績[1]。為了解銅川市中、小學生營養狀況,為防治工作提供依據,筆者 于2004年4-11月對該市10 038名中、小學生的營養狀 況進行了調查,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隨機整群抽取銅川市6所中、小學10 038名學生,其中男生4 757 名,女生5 281名。1.2 方法 依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按照《學校衛生情況年報表填報說 明及技術規范》及《1995年全國城鄉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標準》的要求進行評價[2] ,以同等身高標準體重值為100%,體重在90%~110%為營養狀況良好,低于90%為營養不良, 高于110%為超重,超過120%為肥胖。
2結果
2.1 總體營養狀況 共檢出營養不良學生2 623人,營養不良發生率為26.13 %。其中輕度占87.42%(2 293/2 623),中度占12.31%(323/2 623),重度占0.27%(7/2623);檢出營養過剩1 122人,發生率11.18%,其中超重率為6.65%,肥胖率為4.54% 。
2.2 不同學段學生營養狀況比較 中學生營養不良率高于小學生,差異有統 計學意義(χ2=70.74,P<0.05);高中生與初中生營養不良率差異無統計學意 義;超重率初中生明顯高于高中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18,P<0.01) ,小學生與初中生超重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肥胖發生率小學生顯著高于中學生(χ 2=6.64,P<0.01),初中生顯著高于高中生(χ2=29.6,P<0.01)。見表 1。
2.3 重點中學與普通中學學生營養狀況比較 營養不良發生率重點中學高于 普通中學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0.32,P<0.01)。肥胖發生率重點中 學低于普通中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34,P<0.01),重點中學與普通 中學學生超重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銅川市區中學生的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同時存在,營養不良發生率為26.13% ,低于全國平均水平(32.6%),且以輕度為主,占87.42%;營養過剩發生率為11.18 %,與1995年全國調查學生營養過剩平均水平(7.7%)相比明顯增高(P<0.05)。提 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但要降低營養不良發生率,也不能忽視超重、肥胖的發生與發展。
調查結果還顯示,重點中學學生營養不良發生率明顯高于普通中學,營養過剩率明顯低于普 通中學學生。由于中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高峰期,新陳代謝旺盛,加之學習負擔過重,每日 學習時間長,又不注重體育鍛煉,從而導致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下降 ,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且機體免疫力低下,容易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肥胖對學生的社交 和心理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也容易引發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疾病,因此學校應把 營養知識納入中學的教育內容,以宣傳普及營養知識為主要手段,讓學生掌握合理營養、平 衡膳食的知識技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從而降低 營養不良和超重的發生率,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4參考文獻
[1]徐慧雯.珠海市區2004年中、小學生營養狀況.中國學校衛生,2006,27(4):427-42 8.[2]白呼群,主編.學校衛生情況年報表填報說明及技術規范.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 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2:30-32.
(收稿日期:2006-09-14)
小知識(13)
健康教育是學校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及心理狀態的塑造及個人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影響健康教育的因素,分析影響因素并采取相應的對策,使學校健康教育發揮良好的效果,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其身心素質。
健康教育的范疇
健康教育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教育活動,傳播有關健康的知識,促使人們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消除或降低危險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長期以來,人們對健康有一個共同的看法,這就是“無病即健康”,只要沒有疾病,一個人就是健康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健康有了新的見解,意識到心理因素、社會因素也與人的健康有密切關系,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演變成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1]。當今社會心理健康的概念也就愈加突出。健康教育則具有更重要的使命,包括在生物因素方面,不吸煙、不飲酒、合理膳食、規律生活、鍛煉身體、優生優育、培養清潔衛生習慣;在心理因素方面,注重心理衛生,注意家庭和人際關系和諧,控制應激,提倡自尊、自重、自愛、自強教育的整合性;社會因素方面培育衛生安全的生活環境,利用社會衛生資源和保健設施。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使群體健康有顯著的改善,而且延長人群的期望壽命,學校健康教育正是實現這個期望目標的基礎工程。
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和社會經濟文化的迅速變革,成長中的青少年將面臨日益增長的社會心理壓力。他們在學校學習、生活和適應方面必然會遇到種種困難和挫折,新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它事關新一代人的素質和民族的未來。但這一類特殊的問題必須借助特殊的手段來解決[2],這是每一位健康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位學校領導與老師都需要認真關注的課題。
影響學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
對健康教育重視不夠:由于國情所限,學校應試教育在短期內還將繼續進行,導致目前許多教師、家長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思想指揮下,僅僅重視學生知識的獲得、智能的提高,而對其優良品質的形成和優良人格的塑造是比較忽視的。這使得一些學校,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農牧區學校,大部分學校的健康教育課表形同虛設,排斥在實際授課內容之外。
師資力量薄弱,沒有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現有的從事健康教育的人員接受新知識的機會較少,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健康要求。且健康教育形式單一,大多以衛生小報的形式出現,內容也多以生物方面因素為主,而在心理因素方面涉及較少,不足以應對現如今學生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問題。
對健康教育的認識不足,片面地認為健康教育只是向學生宣傳一些防病的小知識及學生個人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而已。
學校與家庭不能同步進行,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得不夠,也是影響健康教育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學生課業負擔重,戶外活動時間過少,很多孩子體質欠佳。
應采取的措施
學校領導和全體教師要充分認識和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明確健康教育是培養祖國未來一代合格公民的必修課,是實施素質教育最基本的組成部分。針對健康教育開課不足,在現有條件下,盡快讓健康教育走進課堂,發揮職能作用的支撐條件,協調各處室的配合,促進健康教育課的開展。
應加大健康教育老師培訓力度,提高其教育學、心理學、醫學知識水平,且師資應穩定,以適應健康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
健康教育內容應豐富,將有關健康知識系統地歸納在一起。其內容應包括衛生行為、疾病預防、心理衛生、營養衛生、藥物濫用、性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安全、體育鍛煉、個人衛生、環境衛生、食物與營養等。教師授課時要理論聯系實際,例如組織學生親自參加急救知識的演練,扮演醫護人員模擬外傷處理等實際操作,設立心理咨詢室,根據實際情況,開展一些團體心理輔導課及個體心理咨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
加強學生對健康教育的認識,使他們充分理解健康的定義,重視健康行為的養成,提高其身心素質,尤其是心理健康素質。
進行全員培訓:對于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全體師生應高度重視,共同參與,利用多種形式,如宣傳欄、錄像帶、健康教育講座等,學習健康知識和技能,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相互監督,自覺養成文明健康行為,并且鼓勵師生將學到的健康知識和技能向家庭和社區成員傳播。
學校與家庭同步保健: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既是學校基礎教育部分,又是社區保健不可缺少的服務項目,因此必須建立包括學校、社會、家庭在內的全民健康教育體系,突出從小做起,從家庭做起,使孩子健康發展。
督促學生加強戶外活動:增強體質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環,也是提高國民素質的主要途徑之一。
現代社會的中學生是21世紀的主人。他們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參與者,他們不僅需要有為社會做貢獻的真才實學,更需要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這不僅是現代健康的標志之一,也是社會對中學生的要求。所以學校一定要抓好健康教育和體育衛生工作,使學生具有強壯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