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建國大業觀后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紅色資源;思修;法律基礎;實踐;思考
教師在思修與法律基礎的課堂教學中,應充分注重資料的選擇,把握好教學的要求,依照“三貼近”的原則,讓大學生參觀紅色基地、研究紅色文化以及觀賞紅色影視等,從而將紅色資源充分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礎課堂中,使學生的思想取得有效的進步。
一、紅色資源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意義
1.有助于了解革命歷史
紅色資源是極為寶貴的歷史財富,具有廣泛分布的特點,因而能夠幫助大學生通過多種渠道了解紅色資源。在當代,紅色資源的利用與開展,已經不僅局限于對于物品的擺放與陳列,而是能夠有效利用現代技術再現當年的歷史環境,以達到引人入勝的目的,縮短了學生與歷史的距離感,并有效增強了學生的體驗感。
2.有助于發揚優秀傳統
我國有悠久的歷史與優秀的傳統文化,其中既有對于理想情操的贊美也有對于人文內涵的闡釋。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歷史逐漸遠離人們的生活,但人們對于革命歷史絕不會忘記,也不能忘記。
新的時代有新的挑戰,應不斷提升大學生對于科學的追求,培養大學生的愛國精神,全面繼承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使大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紅色資源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財富,其中的精神財富是難以估量的。雖然歷史已去,但優秀的歷史文化還需要傳承弘揚,對于其中的革命精神以及前輩的高尚情操,更值得我們學習,并要將紅色記憶深刻烙進腦海中。紅色資源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有助于學生了解革命傳統,提升大學生的精神品質,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實現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3.有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它作為大學生的道德堅守以及價值追求,對于大學生的發展而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調查顯示,雖然多數大學生肯定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但是卻少有大學生在生活中真正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就成了難點。為此,應充分拓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途徑。
對于紅色資源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師可以利用現場教學的方式,帶領大學生進行參觀與體驗,將思修的教學與紅色資源有效結合,使大學生的生活能夠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貼近,使大學生能夠充分踐行人生觀、歷史觀以及價值觀,進而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與認識。這種親身參與的方式,能夠有效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促進學生思想境界的提升,使大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紅色資源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路徑
紅色資源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應以紅色資源為出發點進行有效的教學研究,必須發揚創新思想,實現豐富多彩的紅色資源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投身到課堂學習中,并彰顯出紅色資源教學獨一無二的魅力。具體內容體現如下:
1.參觀紅色基地
紅色基地,即革命遺址、紀念館以及歷史博物館等。隨著政府對紅色旅游業的大力支持,紅色基地被廣泛開發和利用。在紅色資源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利用這一點,將紅色資源與思修的內容有效結合,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紅色基地,使學生在參觀的過程中對于革命歷史有進一步地了解,并且能夠通過這種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對歷史文化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較好的教學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開展這類活動的時候必須得到相關部門與單位的支持和配合。學校要增強與紅色基地之間的合作關系,共同建設教學實踐基地。在帶領學生參觀紅色基地的過程中,學校可以邀請該基地的工作人員進行講解,也可以由教師自己對學生進行講解,不管是哪種方式,其目的都在于促進學生對于歷史革命的了解,讓學生在觀看大量歷史資料以及圖片的過程中珍惜現在的生活,銘記歷史,緬懷革命先烈,使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得以提升。
2.體驗紅色生活
由于生活條件的優越,大學生很難對這種紅色革命生活產生有效概念。對此,教師可以組織相關活動,帶領學生體驗紅色生活,如舉辦“做一天”等活動,讓學生穿上軍裝,唱上軍歌,吃上軍飯,使學生在此過程中能感受到當年的艱苦,對于艱苦的生活能夠有較深的感受,從而更好地了解與體驗當年的崢嶸歲月。
例如,在學生體驗紅色生活時,教師應與地方食堂合作設立紅色食堂,讓食堂制作出紅米飯、蘿卜粥等革命食物,讓學生感受到當年生活的不易,從而更好地珍惜現在的生活。另外,教師應在此過程中聯系歷史事件,使學生的愛國精神得以充分激發,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
3.觀看紅色影視
紅色影視是指以紅色革命歷史與人物作為題材的電影或是電視劇作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新一代的電影人為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在保留原紅色歷史事件的基礎上,對影視劇的內容進行了創新,使劇情變得緊張而精彩,充分提升觀眾的觀看熱情。因此,可以借助影視劇的播放,幫助學生了解紅色歷史。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更容易將感情投入進去,有助于塑造良好品格。影片結束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出觀后感,學生在寫觀后感時能夠對影片再度回味,從而加深對紅色影片的了解,進而促進自身對于紅色資源內容的學習。
例如,近幾年制作的《亮劍》《建國大業》等影視作品,都深受觀眾的喜愛,尤其是年輕的觀眾群體。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影視劇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升華自身對革命歷史的情感,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思想水平的提高。
三、總結
總而言之,通過紅色資源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世界觀,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對紅色革命歷史的了解,深刻感受革命前輩的不易,從而珍惜現代生活。教師應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手段,創新工作模式,充分將紅色資料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礎課程中,帶領學生體驗紅色生活、觀看紅色影視劇等,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作者:譚雅穎
參考文獻:
[1]黃小敏.紅色資源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6.
[2]敖民.關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與考的幾點思考[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4):13-14..
[3]聶國林.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有效實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3.
一、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識程度還比較欠缺,很多高校雖然都有廣泛的課程和課外活動來開展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這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比較形式化,導致開展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教條式的、單一的、灌輸式的快餐教育,不僅惡化了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態度,而且讓很多的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工作產生了抵觸情緒,壓抑了他們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這些傳統的禁錮的思想,是嚴重地忽視受教育群體的,不能很好地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特點,所以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也非常低。另外,隨著外來思想的入侵,歐美等影視作品的泛濫,美劇、好萊塢電影、歐洲新潮流電影等影視作品的強勢入侵,對于大學的思想和價值觀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在日益浮躁的文化消費的復雜形勢下,開展新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遇到了更大的挑戰,我們的大學生在不斷地接受這些復雜多元的價值引導的時候,是很難有客觀的認識和理解的,這里就顯示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沒有做到一個非常好的引導作用。無論是形式上,還是深層的思想指導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顯得勢單力薄,如何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適合大學生,迎合他們興趣愛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了當下急需考慮的問題。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一定要明確自身的歷史使命,明確受教育對象的接受度,使得相關工作的開展能事半功倍。
二、 通過主旋律影視作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主旋律影視作品的內涵和發展
我國文化管理部門所提倡的主旋律影視,是指那些反映社會進步總潮流的時代電影,這與當前的政治氛圍是統一的,中國的主旋律電影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了較為快速的發展,大多數是反映革命歷史題材的和體現時代特點的影視題材的作品,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主旋律影視作品都被固定的思維圈住了,類型化也非常嚴重,鮮有優秀的作品,一方面受制于敘事的結構,一方面由于政策對于影視創作的干擾。但是近兩年,隨著我國電影工業的不斷成熟,很多類型的影視作品的制作也越來越成功,在保證主流價值觀的引導下出現了很多有情懷的主旋律的影視作品,比較好的有《建國大業》《唐山大地震》《智取威虎山》等,電視劇方面有《亮劍》《士兵突擊》等。這些主旋律電影的發展,也說明了我國導演和影視制作的高層對主流價值觀的電影的重視,為我們積極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二)主旋律影視作品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勢
首先優秀的主旋律影視作品,一定也是具備文化性和娛樂性的影視作品,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年輕人的眼球,但是關鍵是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如何將這些優秀的題材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以什么樣的方式來開展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優秀的文化性和娛樂性是開展主旋律思想教育的有力條件,像《智取威虎山》,雖然這部電影更加的偏向于商業化,但是其故事的內核卻是我們所熟知的愛國思想,大學生對于主旋律影視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有一定的思想期待的,這種需求心理就是主旋律影視的有利條件。其次是大學生本身的眼光一般都非常的廣泛,也非常的樂忠于接受新式的教育思想,大學生良好的文化素質和審美標準是開展主旋律影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
(三)主旋律影視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義
首先就是深刻的歷史教育,現代大學生愛國教育的缺失非常嚴重,主旋律影視作品往往都涉及到歷史題材,愛國主義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而影視作品不僅具備足夠的歷史普及知識,而且也常常也有著深厚的人文關懷,這與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不矛盾的。其次是重要的審美觀念的引導,主旋律影視作品往往宣揚的是真善美,這種美是來自人性深處的美麗,是在日益明顯的西方文化入侵的背景下,我們的大學生漸漸缺失的東西,我們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一定不能僅僅依托主旋律影視作品,更加需要深刻的剖析作品背后的人性光輝。
三、 主旋律影視作品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徑
(一)深度地挖掘作品內部的思想內涵,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大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經歷和基礎,他們可能看過了《兄弟連》,可能看過了《拯救大兵瑞恩》這樣的歐美主旋律電影,因此在開展本土化的主旋律影視作品的相關教育工作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認清當下主旋律和社會現狀的結合,提高學生對于作品的認識高度,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對于實際的工作中,不能簡單機械的通過觀影觀后感這樣的形式,一定要結合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讓學生積極有效地去發現和挖掘作品更深層次的內涵。
(二)整合教育資源,營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氛圍。主旋律影視作品是非常豐富的,主題也是多樣化的,其中有很多影視作品的時代性不是很明顯,或者某一部作品內部的某些思想是陳舊的,這就需要我們認清主旋律影視作品的實質,對這類作品進行整理和總結,擴大視野,解放思想,充分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以實際的社會現狀為目標導向,把黨和國家對大學生給予的厚望融入到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三)結合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應潮流的影視作品。首先開展主旋律影視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我國現有主旋律影視作品的不足,新時代的主旋律影視作品往往很難博取大學生的眼球,他們大多數時候都是教條化的,所以我們應該充分地認清教育對象,深度挖掘影視作品的主旋律思想,研究圍繞以主旋律為中心的優秀影視導讀文章,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影視作品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也要持之以恒,必須堅持下來,不能搞形式化,配合大學生的愛好興趣,開展類似于主旋律影視作品展覽,主旋律影視作品剪輯等活動,提高參與感,從而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
(四)改革教學模式。可以將主旋律作為一門專門的選修課加入到學校的教學系統中來,并且選擇或者編寫優秀的教材開展實際的教育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創新課堂,結合影視欣賞和思想教育工作的特點,提高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娛樂性和知識性,改變以往的形式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積極的探索新的模式,新的教育方法,通過主旋律影視作品的思想內涵,加強大學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