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致富小項目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重慶酸辣粉是重慶城鄉廣為流傳的傳統特色小吃之一,由于烹制便捷、味美價廉,長期以來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尤其受到年輕女性朋友的熱捧。酸辣粉以香、麻、辣、酸為特色,享有“天下第一粉”之美譽,一年四季都可以經營。酸辣粉原料是采用紅薯粉加工而成,能健脾開胃,冬天吃了暖身,夏天吃了開胃。一般用干粉條浸泡而制作,粉條晶瑩剔透,有彈性、韌勁。湯底選用多種中藥材、骨頭熬制,再加諸多調味料調配,麻辣鮮香、口感醇厚、久吃不膩。從事酸辣粉擺攤千元開店萬元以上,商業街、步行街、廣場、公園、學校、商場、市場、車站、碼頭、小區、十字路口等地都是經營酸辣粉的首選。
川味麻辣燙起源于長江之濱,是由船員和纖夫創造了麻辣燙的吃法。從前行船自四川宜賓到三峽的巫山,這一帶水流湍急,所行船只少不了纖夫拉纖,他們在拉纖饑餓之時,隨手在江邊拾幾塊石頭,支起瓦罐,舀上幾瓢江水,加入所帶干糧,并就地拔些野菜,再放入辣椒、花椒等,拾幾把江邊干柴燒煮,這樣簡單的涮燙別有一番風味,吃得是熱火朝天,既可果腹,又可驅寒祛濕。于是這種方便快捷的燙食方法便流傳開來。后來小商販見有利可圖,便購置了一副挑擔行頭,制做了爐具,增加了菜品、佐料,同時將菜用竹簽穿成串串方便燙吃。商販就這樣挑擔流動吆喝叫賣,于是江邊賣苦力的、纖夫朋友等便圍攏擔子涮燙起來吃,因四川人喜吃辣椒、花椒,就將這種又辣又麻的涮燙方法稱作麻辣燙又叫串串香。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麻辣燙逐漸從江邊靠岸店鋪化,并傳揚大江南北,成為大眾喜愛的美味小吃之一。涮燙品種有葷菜、素菜、肉丸系列等等無可不燙。起步可以從小吃車做起,投入不多回報優盛。無論擺攤設店要求有好的地段、人流要多、講究衛生等。
怪味燒烤縱觀當今特色小吃,燒烤這一沿襲原始烹制方法的美味無疑倍受廣大消費者的熱捧,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了許多新花樣。所以無論是城鄉集市、街頭巷尾、鬧市小區、美食街道、休閑公園、學校附近和夜市攤點等地方,都有著燒烤美食在飄香,吸引著大大小小的食客享受這一美味。
燒烤擺攤起步千兒八百就能入行,是投資少、利潤大的小吃項目之一。燒烤的品種很多,牛羊雞鴨魚肉水產果蔬等等樣樣能烤,烤制的食品香漂四溢、色澤誘人、酥松爽口、口齒留香、回味悠長。本樣板店所推廣的是木炭燒烤和無煙燒烤兩種方式。木炭燒烤所用燃料是原木木炭和機制木炭,使用的燒烤爐可以到當地五金鈑金加工店訂制。木炭燒烤風味較好深受食客的歡迎,但是容易產生油煙和灰塵,適宜在室外使用,并注意環保。無煙燒烤使用液化氣作為燃料,燒烤爐是廚具店所售賣廠家生產的無煙燃氣燒烤爐,售價因廠家、質量、規格的不同而不等。無煙燒烤不產生油煙和灰塵,高檔美觀、安全衛生、移動方便、用途廣泛,室內外均可使用,也同樣廣受歡迎。
關鍵詞:木醋液;小麥根腐病菌;發芽率;發芽勢;生長情況
中圖分類號:S435.121.4+7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7)04-0096-05
Effects of Wood Vinegar on Pathogenic Bacteria of
Wheat Root Rot Disease and Wheat Germination
Li Yan1,2, Zhang Yufeng1,3, Lin Haitao1,4, Shen Yuwen1,2, Song Xiaozong1,3, Liu Ping1,4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nan 250100,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Wastes Matrix Utilizatio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Jinan 250100,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Agro-Environment of Huang-Huai-Hai Plai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Jinan 250100, China;
4. Shandong Provinc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ertilizers, Jinan 250100,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wood vinegar on pathogenic bacteria of wheat root rot disease (Phythium sp., Bipolaris sorokiniana and Fusarium graminearum) were analyzed by using mycelial growth rate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the wheat germination energy, germination rate and growth affected by wood vinegar were also researched to screen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wood vinegar for controlling wheat root rot disea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ood vinegar at the concentration more than 0.80% could completely inhibit the mycelial growth of the three kind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mong them, the inhibition rate of 0.10% wood vinegar to Phythium sp. was 84.28%, and that of 0.40% wood vinegar to Bipolaris sorokiniana and 0.60% wood vinegar to Fusarium graminearum were 81.56% and 83.78% respectivel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wood vinegar had effects on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wheat. When the concentration was more than 0.50%, the wheat germination energy and germination rate declin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was more than 1.00%, the wheat root length and aboveground length reduced significantly. In a word,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wood vinegar for controlling wheat root rot disease was 0.60%.
Keywords Wood vinegar; Wheat root rot disease;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energy; Growth
木醋液是將木材及其加工剩余物碳化或干餾過程中產生的煙氣經冷凝回收分離獲得的有機混合物。木醋液成分復雜,含有酸、醇、酚、酯、羰基類及呋喃類等多種有機成分,還有胺類、甲胺、吡啶等少量堿類物質及Ca、Mg、Na、Fe等微量元素[1]。木醋液起源于17 世紀歐洲的木材干餾工業,18 世紀80 年代介紹到日本[2],并應用于農業中。20世紀80年代后期,中國開始對木醋液進行研究。木醋液具有促進植物生長、抑菌、水質凈化、防腐等多種作用,是一種潛在的新型植物肥料。
小麥根腐病是一種由土傳真菌侵染引起的根腐和莖基腐病害,由麥根腐離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q)、禾頂囊殼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鐮孢菌屬(Fusarium spp.)、絲核菌(Rhizoctonia spp.)等土壤病原菌單獨或混合侵染引起[3]。小麥根腐病在小麥全生育期均可發病,病原菌可侵染小麥根系、莖稈基部,加速葉片衰老,引起植株倒伏,嚴重時造成枯白穗,導致小麥減產[4,5]。隨著人們對小麥根腐病認識的逐漸加深,根腐病的防治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除了采用輪作、不同施肥方式、種子包衣等常規的防治方法外,生物防治及新型植物抗病肥料的選用也在深入和廣泛的研究[6]。
本試驗研究了不同濃度木醋液對造成小麥根腐病的3種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以及對小麥發芽和出苗的影響,確定了木醋液防治小麥根腐病的最佳作用濃度,可為木醋液在防治小麥根腐病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病原菌:腐霉菌(Phythium sp.),平臍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和禾谷鐮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提供,在PDA培養基中放置備用。
供試小麥種子:小麥品種為濟麥22,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提供。
試驗藥劑:木醋液,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提供。
1.2 試驗方法
1.2.1 木醋液對小麥根腐病菌菌絲生長的抑制
培養基的制備方法:將PDA培養基滅菌后與木醋液按0.02%、0.05%、0.10%、0.15%、0.20%、0.25%、0.30%、0.40%、0.50%、0.60%、0.80%、1.00%、1.50%和2.00%的比例配制,加入9 cm 的平皿中,每個濃度3皿,每皿20 mL。
3種小麥根腐病致病菌放在PDA培養基中培養10 d 后,用打孔器在供試菌平板打出2個(直徑5 mm)菌餅置于含有木醋液的平板培養基上,每個濃度的培養基和對照(CK)培養基各置3 皿,28℃培養箱中培養3 d,測量菌落直徑。計算各處理對菌絲生長的抑制率。
1.2.2 木醋液對小麥發芽的影響 木醋液濃度設置為0.05%、0.10%、0.15%、0.20%、0.25%、0.30%、0.40%、0.50%、0.80%、1.00%、1.50%和2.00%。發芽試驗在培養皿中進行,每個培養皿中放入50粒浸濕的種子, 然后分別加10 mL不同濃度的培養液, 以蒸餾水處理為對照,每個處理設置5個重復。將培養皿放入培養箱中,溫度24℃, 光照/黑暗:16 h/8 h。記錄種子第3天、第7天的發芽數,并在第7天測量芽苗的根部、地上部分的長度。發芽勢和發芽率按照下列公式計算:
發芽勢(%)=(3天內的正常發芽粒數/供試種子數)×100;發芽率(%)=(7天內的正常發芽粒數/供試種子數)×100。
1.3 數據分析
采用單因素完全隨機設計試驗結果的方差分析和Duncan’s法分析數據之間的差異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木醋液對腐霉菌菌絲生長的影響
腐霉菌在濃度≥0.25%的木醋液-PDA培養基上菌絲均不生長,抑制率為100%;在濃度為0.20%、0.15%、0.10%、0.05%、0.02%的木醋液-PDA培養基上菌絲都可以生長, 抑制率分別為97.60%、90.96%、84.28%、60.25%和39.72%,且各處理間差異顯著(表1)。
2.2 木醋液對平臍蠕孢菌菌絲生長的影響
平臍蠕孢菌在濃度≥0.80%的木醋液-PDA培養基上菌絲均不生長,抑制率為100%;在濃度為0.40%、0.50%、0.60%的木醋液-PDA培養基上菌絲都可以生長, 抑制率分別為81.56%、87.78%和89.31%,三者之間差異不顯著;濃度≤0.30%時,不同濃度的木醋液對平臍蠕孢菌菌絲生長的抑制率均低于50%(表2)。
2.3 木醋液對禾谷鐮刀菌菌絲生長的影響
禾谷鐮刀菌在濃度≥0.80%的木醋液-PDA培養基上菌絲均不生長,抑制率為100%;在濃度為0.20%、0.25%、0.30%、0.40%、0.50%、0.60%的木醋液-PDA培養基上菌絲都可以生長, 抑制率分別為50.03%、52.44%、56.20%、66.46%、69.85%和83.78%;濃度
2.4 木醋液對小麥發芽勢和發芽率的影響
木醋液濃度≤0.50%時,對于小麥的發芽勢和發芽率都沒有顯著影響,木醋液濃度>0.50%時,小麥的發芽勢和發芽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且隨著木醋液濃度的增加,發芽勢和發芽率都顯著降低(表4)。
2.5 木醋液對小麥生長的影響
木醋液濃度≤1.00%時,對于小麥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長都沒有顯著影響,木醋液濃度為1.50%和2.00%時,小麥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長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且隨著木醋液濃度的增加而顯著降低(表5)。
3 討論與結論
3.1 木醋液對小麥根腐病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目前的研究發現木醋液作為一種潛在的新型植物抗病肥料,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變形桿菌、產氣桿菌等細菌,黑曲霉、里氏木霉、總狀毛霉、黑根霉、穿地龍霉菌等霉菌,以及黃瓜炭疽病菌、棉花黃萎病菌、馬鈴薯晚疫病菌、花生網斑病菌和黑斑病菌等多種病原真菌都具有抑制作用[7-19]。小麥根腐病是近年來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的一種微生物病害,我國小麥根腐病病原菌的組成主要是麥根腐平臍蠕孢和鐮孢菌屬真菌,不同省份間主要致病菌的種類存在差異。在山東省麥根腐平臍蠕孢作為優勢致病菌,與鐮孢屬真菌形成多種病原菌的復合侵染,共同導致小麥根腐病的發生[20]。本研究發現木醋液濃度為0.10%時對腐霉菌菌絲生長的抑制率達到84.28%;木醋液濃度為0.40%時,對平臍蠕孢菌菌絲生長的抑制率達到81.56%;木醋液濃度為0.60%時對禾谷鐮刀菌菌絲生長的抑制率達到83.78%。而0.80%以上濃度的木醋液能夠完全抑制3種致病菌的菌絲生長。綜上所述,木醋液濃度為0.60%時,3種小麥根腐病致病菌都能受到顯著抑制。
3.2 木醋液對小麥發芽及生長情況的影響
木醋液濃度對小麥發芽和生長都有顯著影響,濃度越高,小麥受到的抑制作用也越強[21, 22]。本研究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當木醋液濃度>0.50%時,小麥發芽率和發芽勢都顯著降低,當濃度>1.00%時,小麥生長也受到了抑制。綜合考慮,采用0.60%濃度的木醋液,對小麥的生長影響最小。
3.3 木醋液最佳施用濃度的確定
綜上所述,采用0.60%濃度的木醋液對小麥根腐病致病菌具有顯著抑制作用,抑制率>80%,而且不影響小麥的生長發育。因此本試驗條件下可以確定0.60%木醋液濃度為抑制小麥根腐病的最佳濃度。
參 考 文 獻:
[1]
金善玉, 金光洙,金在久,等.精制木醋液的安全性評價[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5,24(2):54-55.
[2] 杉浦y治.木酢液のv史[J]. New Food Industry,2002,44(6):33-35.
[3] 侯明生, 黃俊斌. 農業植物病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4] 賈廷祥, 吳桂本, 劉傳德. 我國小麥根腐性病害研究現狀及防治對策[J]. 中國農業科學, 1995, 28(3):41-48.
[5] Kumar J, Schafer P, Hückelhoven R, et al. Bipolaris sorokiniana, a cereal pathogen of global concern:cytological and molecular approaches towards better control[J].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2002, 3(4):185-195.
[6] 李志力,王浩,石明旺. 小根腐病防治研究進展[J]. 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44(3): 26-29.
[關鍵詞]輸水、復用水、輸水管道、供水方案。
中圖分類號:TV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5-0061-02
一、前言
小紀汗煤礦在生產過程中,每天產生多余排水量為:8948.3m3/d(正常情況)、21132.0m3/d(最大情況)。此多余排水排放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小紀汗煤礦生產的重要因素。由于小紀汗煤礦所在的榆林市屬于極度缺水的地區,將小紀汗煤礦的多余礦井水用于榆橫電廠,既解決了小紀汗煤礦的排水問題,又補充了榆橫電廠的水源,因此,需要將小紀汗煤礦的多余井下排水采用輸水管道輸送至榆橫電廠作為榆橫電廠的生產用水。
二、輸水線路方案
1.供水線路可選線路
根據地形地質條件,輸水管道可選線路如下:
小紀汗至榆橫電廠有兩種可選線路:
(1)輸水管線由小紀汗煤礦井下水處理站向南一直沿鐵路敷設,至榆橫電廠。
(2)輸水管線由小紀汗煤礦井下水處理站向南沿鐵路敷設,在大約19Km后,沿兗礦規劃主裝置區以北附近鐵路拐彎處向東南方向直線敷設至經一路后,沿經一路向南敷設到達電廠。
2.供水方案
(1)管道由小紀汗煤礦井下水處理站向南沿鐵路敷設,一直敷設至榆橫電廠,管道敷設長度為40.08Km。
(2)輸水管線由小紀汗煤礦井下水處理站向南沿鐵路敷設,在大約19Km,沿兗礦規劃主裝置區以北附近鐵路拐彎處向東南方向直線敷設至經一路后,沿經一路向南敷設到達電廠,管道敷設長度約為34.4Km。
三、方案選擇
1.方案一
本方案輸水管道在里程21.8Km處的標高為1223.6m,為輸水管道的最不利點,小紀汗井下水處理站加壓泵只需克服此段管道的水頭損失,以后管段即可實現自流輸水。根據小紀汗煤礦外排水量對管道進行水力計算。
計算結果詳見表1。
2.方案二
本方案輸水管道在里程19.0Km處的標高為1228.0m,為輸水管道的最不利點,小紀汗井下水處理站加壓泵只需克服此段管道的水頭損失,以后管段即可實現自流輸水。根據小紀汗煤礦外排水量對管道進行水力計算。
計算結果詳見表2。
三、方案比選
將兩個方案的技術經濟情況列表進行比較,詳見表3。
兩個方案從水力計算、投資及運行成本方面來看,兩個方案基本上沒有太大差別,都是可行的。
方案一維修便道利用鐵路的維修便道,施工、管理均較方便,缺點是管道長度稍長;方案二管道長度短,但有20.6公里的維修便道,需增加115.4畝的征地。
根據上述比較,方案一全線均沿鐵路敷設,施工、維護等方面均有優勢,另外,目前征地難度較大,方案一征地很少,所以設計推薦方案一。
四、輸水工程
根據上述各方案比選,輸水系統采用方案一。
小紀汗煤礦井下水處理站處理后的復用水由復用泵加壓,通過輸水管道(DN800,L=40.08Km)一直沿鐵路輸送至榆橫電廠。
在小紀汗煤礦井下水處理站復用水管道出口、榆橫電廠入口處均設計量設施,以便隨時了解供水量及輸水管滲漏情況。
1.管道水力計算
(1)正常流量水量計算
根據計算,在正常流量下,管道總水力損失為8.82m,管道最末端水壓頭為113.0m,管道最大壓力為164.76m。
(2)最大流量水量計算
在最大流量下,管道總水力損失為22.04m,管道最末端水壓頭為111.96m,管道最大壓力為164.37m。
2.管道壓力等級
根據水力計算,正常流量下,管道的壓力范圍為0.18-1.65MPa;在最大流量下,管道的壓力范圍為0.13-1.64MPa。另外根據水錘計算,管道考慮水錘影響的壓力范圍為0.27-1.96MPa。
整個管道可分為兩個壓力等級:1.6MPa與2.5MPa,起點至22公里采用1.6MPa,22公里至末端采用2.5MPa。
3.管材選擇
球墨鑄鐵管強度大、韌性好,延伸率大于10,硬度小于等于230HB,抗拉強度大于420Mpa,具有與鋼管媲美的抗拉強度、抗彎強度、彈性系數,同時壽命較可達50年。球墨鑄鐵管安裝省時省力,管材施工十分方便,無需要復雜設備,無需工人具有高深的專業技術。
因此,本項目采用球墨鑄鐵管作為管道的材料。
4.管道壁厚計算
五、結束語
小紀汗煤礦多余排水通過輸水管道輸送至榆橫電廠進行利用,輸水管道長度40.08Km,管道采用DN800的球墨鑄鐵管,埋地敷設。項目切實可行。通過輸水項目的建設,既解決了小紀汗煤礦的排水問題,變廢為寶,又補充了榆橫電廠的水源,減少了榆橫電廠對水資源的開采。因次,此項目是一個有利于榆林市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化項目。
一、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稅收服務體系的特點
通過對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稅務服務體系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他們的稅收服務體系比較健全與完善,公民納稅意識較高,征納雙方基本形成良性互動的關系。其主要特點:
一是服務理念新。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納稅服務理念早在20世紀80年代已萌芽。伴隨著全球化、信息化、市場化及知識經濟的到來,東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相繼進入了政府管理改革的年代。歐美國家,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等國家掀起了“管理主義”(Management)或“新公共管理”(NPM:NewPublicManagement)模式的政府改革熱潮。“新公共管理”的特征是政府管理中引進商業管理技術和市場競爭機制,采用私人部門的管理方式,改“官僚型”政府為“服務型”政府,以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務效率。由此帶來的是稅務管理,從“打擊制約型”管理模式向“服務型”管理模式轉變,納稅服務逐步建立,并成為稅務工作的主流和重要內容。
二是服務意識強。在西方經濟學界,許多稅收專家極力主張稅務機關有義務為納稅人提供服務。他們主張:幫助納稅人解決納稅技術上的問題,以便納稅人更好地履行納稅義務;對納稅人提供生產經營方面的有益信息,以便提高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水平和經濟效益;對納稅人提供稅法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識教育,以便納稅人更好地處理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涉稅問題,提高遵從稅收法律制度自覺性。他們的這些主張被許多國家廣泛采用。如,美國實施了“為納稅人服務為治稅宗旨”的管理策略,并將“為納稅人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寫進新的使命宣言,在稅法內容中,維護納稅人權益的條款達70余條。
三是服務機制全。建立一套完善的為納稅人服務體系早已成為一些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稅收征管工作的成功經驗之一。如,加拿大擁有以全方位服務為基礎的自核自繳制度,為納稅人順利、正確地申報納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其特點:一是擁有較為完善的為納稅人日常服務體系;二是擁有較為完善的中介服務體系;三是擁有較為完善的稅務司法服務體系。新加坡則建立了“信息推動”型的納稅服務體系,稅務機關建立了“國內稅收綜合系統”、“電子申報系統”、“機構服務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等四個面向納稅人的綜合服務電子信息系統,需要服務的納稅人可通過電子系統隨時與稅務人員見面,隨時得到稅務系統的咨詢回復。
四是服務手段強。美國稅務機關把向納稅人公布的信息劃為共性信息和個性信息,通過廣播電視、電子網絡、刊物等廣告媒體對共性信息進行公告,并通過企業研討會等形式進行公布,通過電話查詢、書面查詢、柜臺查詢等方式向納稅人提供個。英國通過“稅收志愿者行動”,組織有關人員登門為老年納稅人服務,為納稅人免費提供納稅咨詢,保障了納稅人能夠及時享受到政策服務。法國強化稅務機關與納稅人的溝通,專門設立錄音電話,24小時為納稅人解答問題,并專門設立了稅收咨詢因特網站和電子信箱,在48小時內對納稅人的來信給予答復。
五是服務層次高。以美國為例,一是設立專門的稅收服務部門。早在1973年,美國聯邦稅務當局就將為納稅人服務列為自身的一個重要職能部門,并賦予和征收、檢查等部門同等的地位,具體負責對納稅人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工作。二是稅收服務得到了政府、立法機構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一些新技術和創新計劃不斷被運用到為納稅人服務工作中,為推動該項工作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三是推行全方位、立體式的稅收服務計劃。服務計劃主要包括:發行出版物、電視宣傳、稅務教育、電話服務,以及其他方法。四是服務經費得到保障。每年有10%-15%的稅務經費專用于為納稅人服務。
二、當前我國稅收服務體系的現狀
正確認識和了解我國現行稅收服務體系的現狀與不足,并能準確地把握和定位,對建立和完善現行稅收服務體系具有重要的積極發表作用。
一是服務理念明顯滯后。與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稅收服務理念相比,我國的稅收服務理念形成時間較晚,真正意義上“為納稅人服務”理念的提出,始于1993年的全國稅制改革會議,確立于1996年的全國征管改革會議。2001年新的《征管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將為納稅人服務納入稅務機關的重要職責之內,明確了稅務機關和納稅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解決了征納雙方地位不對等的問題,為深化稅收服務奠定了法律基礎。2003年,國家稅務總局下發《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納稅服務工作的通知》(國稅發〔2003〕38號),對納稅服務進行再規范,豐富和發展了稅收服務理念和服務理論。
二是服務意識有待加強。我國傳統的“稅務機關是管理者,納稅人是被管理者”的觀念還存在于稅務人員潛意識中,“以納稅人為中心”的服務觀念沒有形成。目前,稅務機關為納稅人提供服務更多地從方便稅務機關管理的角度出發,沒有建立以納稅人為中心的服務體系,不能滿足納稅人的需要。如稅務機構的收縮,客觀上造成了一些偏遠地區納稅人開票難、辦稅難、多頭跑、多跑路。同時,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信息不對稱。如新出臺的稅收政策,稅務機關宣傳不及時、納稅人因稅收政策不了解而被處罰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是服務機制不盡完善。近年來,我國各級稅務機關以自我為中心,推出了各式各樣的服務措施,出臺了有關稅務服務的規章制度。但是在全國依然沒有形成統一、完備的稅收服務體系,還沒有從立法的高度加以確認。同時稅務機關還缺少統一規范的稅收服務考核評估機制,側重于對稅收計劃、征管和隊伍建設的考核。此外社會各界和納稅人參與的外部評價機制也不完善,還不能全面、客觀的衡量稅收服務工作。
四是服務手段需要改進。客觀地講,伴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一些高科技的技術與手段在稅務部門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應用,但區域性、局限性強,手段與效率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比如計算機聯網、金稅三期工程僅停留到國稅系統的條條之上,兼容性差,就是與地稅部門都不能對接。同時,稅務人員的業務素質不高,業務技能不適應稅收工作的需要,為納稅人提供高質量的服務辦法不多。
五是服務檔次有待提升。主要滯留在“文明用語”、“禮貌待人”、“優美環境”等較淺層次上;好多的規章制度,說在嘴上,掛在墻上,寫在紙上,停在口號上,沒有很好地落實到稅務人員的自覺行動之中。甚至在個別地方,依然存在“臉難看、事難辦、話難說、門難進”的現象。
三、完善我國稅收服務體系的構想
借鑒和吸收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稅收服務的做法,結合我國稅收服務的現狀,我們認為要在我國建立一個以納稅人為中心,全面、系統、開放式的稅務服務體系,切實維護納稅人的權利。當前可從以下六個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我國新時期稅收服務體系。
一要更新服務理念,明確服務職責。以新公共管理理論為基礎,建立以納稅人為中心的稅收服務體系,形成平等互信的征納關系,真正把納稅人當作“顧客”、“上帝”來對待,做到“服務至上”。進一步明確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的服務職責與責任,加強服務質量考核、述評,促進責任追究制度的落實。當前,要在國家、省、市、縣成立專門的為納稅人服務機構,明確其工作職責。要全面推廣12366納稅服務熱線,為納稅人提供一個日常咨詢的交流平臺。要辦好“稅務網站”,接受納稅人網上咨詢、舉報和投訴,免費向納稅人發送電子稅收資訊,提供及時、方便、快捷的稅收法律政策服務。
二要提高人員素質,增強服務本領。人是決定因素。有了好的服務觀念,還需要稅務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實際工作本領。當前,要大力開展崗位練兵,實行績效管理,打造學習型機關,培養學習型干部,激勵稅務人員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增強業務技能,與稅務部門的科技發展形勢相適應。要針對當前稅務系統人員年齡結構偏大,知識老化的現象,加大稅務人員培訓力度,更新知識結構,同時要吸納“新鮮血液”,招收專業人才強化稅務隊伍建設。
三要簡化辦稅程序,提高行政效率。要進一步優化稅務部門內部的工作流程,解決納稅人“多頭跑”、“多次跑”的問題。要加強辦稅服務廳建設,按照“辦稅事項在前臺集中,服務在外部延伸,業務在內部流轉,質量在后臺監控”要求,把稅收服務事項拓展到所有納稅人、所有稅種、所有涉稅事項,實現防偽稅控開票系統、認證系統、交叉稽核系統、協查系統、申報納稅系統和發票、會計、統計、納稅評估系統等6個系統的工作聯系和信息共享,真正讓納稅人在辦稅服務廳享受“一窗式”服務。
四是推行多元申報,降低納稅成本。按照稅務、銀行、國庫、納稅人“四位一體”的要求,加強與銀行、國庫、電信、郵政等部門的聯系,確保多元化電子申報納稅系統全面推行到位。通過多元化電子申報納稅方式繳入國庫,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集中征收,解決制約稅收征管改革的瓶頸問題。要以節約時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為切入點,充分發揮電子網絡和社會中介部門的作用,做到一切為了服務納稅人,一切方便納稅人。
>> 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的研究 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問題研究 加強我國高校輔導員專業化與職業化研究 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培養 職業化建設研究 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建設研究 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建設研究 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建設研究 高校輔導員職業化與專業化關系研究 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與專業化問題研究 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研究 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和專業化問題研究 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研究 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和職業化建設的思考 高校新任輔導員的職業化、專業化道路探析 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建設的思考 關于高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思考 淺談民辦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化和專業化發展 新建高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路徑的探究 發展視域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化、專業化探析 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發展的困境及路徑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2006-07-31.
[2]李嵐.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面臨的障礙及對策思考[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7).
[3]李興華.改進高校輔導員工作考核體系的對策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08(1).
[4]路慶平.企業績效評價論[M].北京:中國財經經濟出版社,2006.
關鍵詞:布拉氏酵母菌;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新生兒
抗生素相關性腹瀉(AAD)是指在臨床應用抗生素期間導致患者消化道菌群紊亂、致病菌過多增殖而發生的水樣瀉,以及極端情況下的壞死性偽膜性結腸炎或小腸炎。AAD是在繼廣譜抗生素應用之后出現的一種不良反應,其發生率可達5%~25%[1]。
由于新生兒對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力低下且本身腸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極易引起腸道均衡失調,腸道微生態破壞,從而發生繼發性腹瀉[2]。對于使用抗生素后發生腹瀉的新生兒,積極推薦早期使用微生態制劑包括布拉氏酵母菌等益生菌藥物。可有效縮短腹瀉病程。我科就應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療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新生兒進行觀察,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新生兒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住院期間診斷為新生兒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患兒共93例,符合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診斷標準[3]:①入院時大便外觀及常規檢查正常,在使用抗生素過程中發生腹瀉;②原發病改善而腹瀉無好轉;③大便≥6次/d,水樣便或稀便;④大便常規培養無特異致病菌生長。男55例,女38例,年齡0~28d。隨機分為三組:億活預防組(n=32,在入院后使用抗生素的同時使用布拉氏酵母菌,并在出現AAD后繼續使用);億活治療組(n=36,出現AAD后才使用布拉氏酵母菌);對照組(n=25,出現AAD后給予枯草桿菌二聯活菌:媽咪愛口服)。患兒均使用廣譜抗生素治療。各組用藥種類及劑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各組年齡、性別及疾病種類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方法 所有患兒除使用抗生素治療外均口服蒙脫石散劑、靜脈補液,并給予無乳糖配方奶喂養。觀察組加口服法國百科達制藥廠生產的布拉氏酵母菌散劑(億活)治療,每包含有250mg布拉氏酵母菌(含5×109cfu個活菌)。頓服1/2包/d,與蒙脫石散劑間隔3h服用。
1.3觀察指征 觀察兩組患兒大便性狀恢復時間,腹瀉病程及腹瀉次數減少時間。
1.4療效判斷標準 按照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組織委員會腹瀉療效判標準的補充建議[4]:①顯效:治療72h內糞便性狀及次數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②有效:治療72h內糞便性狀及次數明顯好轉,全身癥狀明顯改善;③無效:治療72h內糞便性狀、次數及全身癥狀均無好轉甚至惡化。
我科新生兒在治療期間,觀察大便次數、性狀及每次大便量,并記錄體溫、24h尿量,觀察精神、反應、前囪、眼窩、皮膚彈性、末梢循環等變化情況。治療前后分別查大便常規、血常規、電解質。①顯效:服藥24~36h,大便次數減少至2次/d以下,大便性質正常,大便量明顯減少,大便常規正常,臨床癥狀完全消失;②有效:服藥36~72h,大便次數減少至4次/d以下,大便性質改善,水分及大便量明顯減少,大便常規正常,臨床癥狀基本消失;③無效:服藥72h,大便次數不減少,甚至增多,性狀及臨床癥狀無改善,且加重。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多組間比較用采用方差分析,P
2 結果
各組患兒在大便性狀恢復時間、腹瀉減少次數時間、腹瀉病程上比較,觀察組比對照組時間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目前多數研究者認為,抗生素會破壞腸道正常菌群引起腸道菌群失調,是引起腹瀉最主要的病因。抗生素所致的變態反應、毒性作用可直接引起腸粘膜損害和上皮纖毛萎縮,導致吸收障礙性腹瀉[5]。近年微生態制劑在小兒腹瀉的預防和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國內外基礎和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其能縮短腹瀉的病程,尤其是嬰幼兒及年齡較小的兒童[6]。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種非致病性真菌類微生態制劑,可通過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釋放短肽蛋白中和、鈍化和降解細菌毒素,抵制致病微生物對系膜上皮細胞的侵襲和粘附[7]。布拉氏酵母菌除有保持腸道內微生態平衡、干擾致病菌在腸腔內定植外,布拉氏酵母菌含有多胺,能提供腸黏膜營養,顯著增加腸上皮細胞刷狀緣內的雙糖酶。還有刺激腸道內酶的活性,激活C2,C3,C3a和CS,增強腸道抗感染的能力[8]。另外布拉氏酵母菌還具有抗菌(包括白色念珠菌)作用,并能促進動物體內的免疫作用[9]。2010年的《微生態制劑兒科應用專家共識》提出,布拉氏酵母菌能夠通過補充腸道正常菌群、糾正菌群失調,分泌抑菌或殺菌物質和增強腸道局部免疫反應,有效地清除病毒和細菌,可以明顯縮短腹瀉病程、降低腹瀉的嚴重程度。
由于布拉氏酵母菌的上述作用,從治療結果來看,布拉氏酵母菌用于預防及治療新生兒抗生素相關性腹瀉能有效縮短腹瀉病程,減少大便次數。觀察組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期間無嚴重副反應。但ADD的主要預防措施是抗生素的合理應用,該研究表明,在基礎治療的前提下聯合應用布拉氏酵母菌對于新生兒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有顯著的療效,值得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王艷麗,王瑩,陸曉霞,等.布拉氏酵母菌在兒童抗生素相關性腹瀉中的應用[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27(19):1537-1539.
[2]施洪美.布拉氏酵母菌預防小兒肺炎繼發腹瀉的臨床觀察[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3):87.
[3]李毅.兒科疾病診斷標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119-120.
[4]方鶴松,魏承毓,段恕誠,等.8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紀要、腹瀉病治療新原則、療效判斷標準的補充建議[J].兒科臨床雜志,1998,16(5):358.
[5]Vaishnavi C,Kaur S,Singh K.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A&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J].Indian J Med Res,2005,122(1):52-56.
[6]舒敏,范娟,陳桂華,等.兒童急性治療腹瀉的循證評價[J].臨床兒科雜志,2008,26(7):627-632.
[7]吉大章,鄒商群,袁梁玉.布拉氏酵母菌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病的臨床研究[J].兒科藥學雜志,2009,15(1):13-15.
關鍵詞:高職院校 交換生項目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1-0058-03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教育國際化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作為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的重要途徑,赴海外交流交換項目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這種方式走出國門。而相對于赴國外或香港、澳門高校學習相比較,大陸學生到臺灣地區學習在費用上具有優勢,且就學校國際化程度來說,臺灣高校的國際化程度并不遜色于香港、澳門很多,但學費方面與香港澳門高校每年動輒十幾萬相比,臺灣高校的費用要低很多。因而,近年隨著兩岸間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化與發展,教育文化交流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大陸學生赴臺灣地區交流交換項目也得到了兩岸高校的積極響應,同時,它也順應了我國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提高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水平、逐步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也將是我國各高職院校啟動國際化教學改革的重要切入形式與評價指標。
1 赴海(境)外交換生項目介紹
交流和交換生泛指在交換國家、地區、學校或研究機構達成一致或相近的情況下,經過一定的選拔程序選派學生到另外的學校進行學習交流,并不獲得交換地學校的學位。交換的人員主要是在高校學習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其他類型的在校生,交換學習的時間主要為一學期或一學年,通過交換交流學習拓展了學生的國際視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國際交際能力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潛能[1]。
嚴格意義上的交換生項目強調互換、對等和公平,交換雙方存在互動,即根據校際簽訂的交換協議而互派到對方學校學習,交換生各自繳納本校學費,互免對方學校學費,生活費等自理。而交流生強調單向活動,因而對于大陸高職院校學生到臺灣高校學習,多是單向進行短期的專業交流學習,所以應該稱為交流生更為準確。本文所述的赴海(境)外交換生項目主要指大陸高職院校學生赴臺灣地區高校進行一個學期非學歷交流的學習項目。
《國家中長期 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了我國擴大教育開放、提高教育國際化水平的總體意見和具體舉措[2],在此方針的指導下自2010年秋季開始,筆者所在院校也啟動了與臺灣地區相關高校間的非學歷交流交換生項目,以影像專業為先期試點專業,即每年選拔部分在校三年制影像專業二年級學生赴臺灣高校交流學習一個學期,它使部分學生有機會享受到境外先進的教學資源,接觸境外不同于國內的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育理念,感受不同的校園文化,同時一定程度上還提高了專業英語水平,了解了臺灣獨特的風土人情,豐富了學生閱歷,開闊了眼界,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參加交流學習的學生的國際視野,對于我院進一步擴大境外交流生項目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為我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開闊教職工國際視野起到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但在前幾屆的交流學習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特別是有些問題是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很難有效解決,而又幾乎橫貫他們交流學習生活全過程的問題,讓他們不能適應或要花相當的精力去適應交換地高校的學習生活,難以有效地利用交流學習的機會,充分利用交流地高校的學習資源提升自身水平,從而降低參與項目的學生對項目的正面評價,從項目試點專業學生報名熱情未能正向傳遞,甚至逐屆遞減可見一斑,對于交換生項目的持續發展的負面影響也略現端倪。所以,全面分析并有效解決赴臺交流學生境外學習生活遇到的實際困難勢在必行,也是推動交換交流生項目持續良性發展所不容忽視的。
2 赴臺交換交流生項目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2.1 語言溝通方面的問題
雖然赴臺灣地區交流學習相對于去其他非中文母語的國家地區,日常生活語言交流沒有問題,但是由于臺灣地區高校所用的教材不乏全英文的教材,教師上課講義、PPT也不少是全英文的,雖然授課過程老師多為雙語教學并非全程英文教學,但是對于外語水平總體就欠佳專業英語更差的大陸高職學生在課外復習教師授課的專業內容仍然存在相當的困難。另外,由于兩岸對于醫學專業術語的稱謂也存在不少差異,加大了專業語言溝通方面的問題,使初涉大量專業課學習的大陸高職學生在沒有教師輔導的情況下,也難以通過自學大陸中文教材來理解專業內容。另外,有的臺灣高校有的課程學生沒有完整教材,只有教師授課的講義,而講義通常是濃縮版的,對于臺灣學生,由于有過去多門相互銜接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相關課程的知識鋪墊,加上他們更強于大陸學生的自學能力,講義可能足以讓他們架構完整的知識體系,但是,對于自學能力相對較弱、相對于臺灣同班同學又缺乏相應專業基礎知識支撐的大陸學生,消化講義涵蓋的所有內容就顯得更加困難。
對策:(1)調整擬參加赴境外交換交流學習項目內的學生課程,在先期的選修課或通識課中,增設專業英語課程,如果能由有專業知識背景的教師任教更佳,以便在授課過程中將大陸與
臺灣地區對于同一醫學專有單詞的不同稱謂一并告知學生。此外,還可以整理編譯配有大陸與臺灣兩種中文解釋的常用專業英語資料提前發放給項目內學生,以便他們在參與項目前提前
做些語言準備與知識儲備。(2)收集對接臺灣高校的教材與教
綱,在赴臺前提前將資料發放給學生,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為跨越專業學習語言障礙早做準備。
2.2 文化沖突心理方面問題
美國人類學家奧博格的“文化休克”理論就指出:一個人或群體進入到陌生的文化環境生活、學習時,因失去自己熟悉的社會交流符號與手段會產生一種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慌的感
覺[3]。雖然臺灣與大陸交流語言都是中文,但是由于長期的隔離,兩岸學生的成長文化背景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價值觀、生活習慣也還有差異,因而赴臺交換交流生在臺灣高校學習期間與臺灣的同學間也存在著理解偏差、交際矛盾,處理不好甚至有出現沖突的可能。雖然這種文化沖突、心理問題相對不是非常激烈,但如果能夠得到很好的疏導,將縮短赴臺交流生的適應期,削弱孤獨與無助感,能更快地適應交換地的學習生活,與臺灣學生能更融洽和諧地相處與互動,這樣也就有可能得到更有效更及時的來自臺灣學生的幫助支持,為交換交流學習期創造更加友善寬松的學習生活氛圍。
對策:對擬報名參加交換交流學習的學生提前進行先期心理輔導,還可增設與臺灣文化、風土人情有關的人文通時課程,或是由院方管理部門提供相關資料匯編,供學生閱讀,旨在提前了解臺灣文化、高校特點、教學方法等,讓高職學生在報名參加項目前能對赴臺交流學習可能遇到的問題有個更全面的心理評估與問題預見,避免因對困難估計不足而降低對項目的正面體驗評價。另外,在高職學生赴臺學習期間,院方也應有專門的機構或部門定期與參加項目的學生進行交流,傳遞學校關懷,協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擾,了解他們的呼聲,協助解決他們在交流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緩解他們因為遠離家人親朋而產生的孤獨無助感。
2.3課程不銜接的問題
這個問題在筆者看來是最突出的問題。問題的根源在于兩岸高校的課程設置結構不同、體制不同、教學模式不同所致。在學制相同的兩岸本科院校交換交流中問題或許還不是相當尖銳,但在大陸高職院校與臺灣高校交換交流對接中就顯得尤為嚴重。
臺灣地區高等教育體制從辦學性質上看,分為公立和私立,醫學類高校可為私立或公立。從學科門類上看,臺灣地區的高等教育分為普大和技職。普大就是普通大學,技職相當于大陸高等職業教育。從學制上看,臺灣地區的普大學制四年(醫學專業除外),技職分為二專(兩年)、五專(五年)、二技(兩年)、四技(四年)等。初中畢業的學生可以考高職或高中,高職畢業后可考二專或四技,高中畢業后可考普大,二專、五專畢業后可考二技,畢業后相當于四技[3]。與我院交換交流生項目關聯的臺灣元培科技大學是一所私立技職類高校,主要學制為四技(四年),畢業學生可以獲得學士學位。因此,其課程設置安排都更接近于大陸的本科院校。
大陸的醫學高職院校學生生源多數是高中畢業,沒有醫學專業基礎知識,少數為高職單招的學生,可能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但自學能力較弱,且英語能力相對更弱。以我院交換交流項目為例,參加交換交流項目的醫學技術系醫學影像專業二年級學生(第三學期)與臺灣元培科技大學四技的醫放系三年級學生(第五學期)的課程對接,比較雙方學生在校期間所上過的課程即大陸醫學高職學生前兩個學期與臺灣四技院校前四個學期所上過的課程相比較(見表1),不難發現將要一起在臺灣四技院校進行第五學期學習的兩岸學生醫學基礎知識與相關專業基礎知識儲備相差懸殊,在此背景下,主要面向臺灣學生所進行的后續專業課教學,大陸高職院校學生難以適應就再必然不過的事了。由于與我院對接的臺灣高校學制比我們長一年,且臺灣科技大學的實習時間為半年,而我們的高職院校實習時間為一年,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僅為兩年。如果選送高一年級的大陸高職院校的學生赴臺交換學習,或許可以避免學生因專業知識儲備差異懸殊而導致的問題,但臺灣對接院校的教學進度相對慢,結果使我們的學生的專業課學習內容跟不上進度,且所學的內容無法與下一階段的頂崗學習對接,影響學生參加交換生項目的積極性,制約了交換生項目的發展。
通過考察臺灣高校的課程設置,我們不難發現一個鮮明的特點:臺灣高校一般都在第一學年就開始涉及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專業相關課程門類較多,這樣可以讓專業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了解所學專業、夯實專業基礎知識,有更充分的時間與空間進行自我專業拓展學習,這一點是值得大陸高校借鑒的,尤其對于學制相對較短的高職院校更有必要盡早讓學生開始專業基礎課乃至專業課學習,也就是對于課程設置的頂層設計做出調整。
對策:(1)盡可能選擇學制一樣的高校進行交換交流;(2)在選擇交換交流的時間點及交換交流的時間上做出更匹配的調整。筆者認為就上述兩所對接高校,如果項目中學生交換交流學習只有一個學期,那么或者大陸高職院校大一下學期與臺灣四技院校大二下學期進行對接學生的專業知識差距要小些,那么大陸高職院校學生參加臺灣高校銜接相關專業課學習的難度會有所降低。如果仍然是大陸高職大二學生與臺灣四技院校大三對接,那么,對落實了參加交換交流的學生有必要在大一結束后的署期進行必要的專業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輔導,才有可能大大縮短大陸高職院校學生赴臺學習的適應期,讓他們能充分利用一個學期四個多月的時間更加有效地利用交換地高校的優質教學資源進行高效地學習,而不至于要把相當的精力花在適應上;(3)調整大陸高職院校課程設置模式,盡早開設專業相關課程。在擴大教育開放、加強教育國際間交流與合作、加速教育國際化的教改進程中,對專業課程設置的頂層設計做出調整是事半功倍的舉措;(4)調整參加交換生項目的學生的實習計劃,適當順延和縮短實習時間,以保證參加交換生項目的學生順利完成所有的實習計劃內容。
2.4學分認定的問題
由于學制、教育體制和教學方式的不同,臺灣高校在課程設置、教材使用和學分評定等諸多方面與大陸高職院校之間不一致,導致校際交流學校間的學分認定無法完全銜接,學生在交換學習期間的學分不能完全兌換,回國后還需要補修學分,給學生的學習增加壓力,其他高校在實施交換生項目時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4],有的學生擔心學分轉換問題會影響獲得獎學金,因而部分優秀學生選擇放棄參加交換生項目,制約了交換生項目的良性發展。
對策:有的高職院校針對專業特點指定學生必選課程,同時又規定多選課程學分不讓,前者是必要的,但后者對于鼓勵學生最大限度地利用交換地的學習與教學資源是個制約,不妨可以在限定了必修課程與必修最低學分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多修學分,對于多修的學分可以選修課學分進行認定。
3 結語
赴臺交換交流學習項目,即有利于兩岸高校的合作交流,有利于促進兩岸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讓大陸高校學生用較低的交流學習成本來享受境外先進的教學資源,開拓國際視野,逐漸提升學生的國際競爭力,是值得進一步推進的,它是提高我國高校教育國際化水平、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國際競爭力人才的必由之路,我們更有必要認真總結項目試點經驗,建立與教育國際化相匹配的教學、教育管理體系,適時調整教學課程設置,為赴臺乃至其他境外交換交流項目提供更適宜的內部環境,讓參加交換交流生項目的學生在項目中獲益更加豐盈,使他們成為項目有力的先行者、宣傳者與推動者,讓高校的國際化進程更加順暢、高速、有效。
參考文獻:
[1]高玉蓉,李曉培.開展交換生項目 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01:8-10.
這不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某加工廠的朱廠長,2007年12月9日親自帶著兒子來到天宇公司學習了“霹靂閃光豆”制作技術。當王玉岱問起朱廠長為何能看中“霹靂閃光豆”這樣的小項目時,朱廠長十分誠懇地說:“實不相瞞,我也是個小本投資者啊,雖然創業資金可能比一般人充裕些,但是求財致富的心情卻是一樣的,我從事項目招商這么多年,有過實戰經驗,有些選項常識,什么項目好賺錢,什么項目有商機,我的商業嗅覺還是比一般人靈敏的,“閃光霹靂豆”投資不大,風險不高,生產簡單,好賣好銷,與市面上那些花里胡哨的炒作項目相比,真的是個實實在在的致富良機。”
回到夏邑縣后,朱先生在本村召集了一些賦閑在家的婦女,辦起了一個小型的生產加工廠,自己主抓生產,兒子負責推廣銷售,1個月下來商丘市周邊的批發部,都有了“霹靂閃光豆”的代銷點。朱先生興奮地打電話告訴王玉岱:“我真是選到了一個好項目,春節前后將是銷售“霹靂閃光豆”的旺季,我把沙子賣到了天價,每立方米沙子能賣8萬多元!”
相關鏈接:“閃光霹靂豆”五顏六色,栩栩如生,如黃豆粒大小,攜帶方便,無論摔、還是踩,均可發出如鞭炮的聲音,并能放出絢麗的色彩。徹底解決了傳統鞭炮傷人、著火的隱患,是婚禮、春節必不可少的娛樂產品,也可撒在倉庫內,起到防盜作用,閃光霹靂豆為家庭和小本創業者提供了一個理想的致富項目。該產品的生產極為簡單,其主要原料為沙子和少許化工原料,各地易購,男女老少皆可操作,每人日生產150盒,每盒30粒,成本0.20元,市場售價每盒1元以上,人均日獲利120元,年利潤可達4萬元以上。“閃光霹靂豆”于2008年1月4日,申報了國家專利,專利申請號為:20080000137.1。
為了推廣“閃光霹靂豆”以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王玉岱有意轉讓這項技術,轉讓費1200元,培訓接產技術員1人(函授1000元),一天之內學會。同時王玉岱還向各位學員按成本價0.省略
前記
2012年,信豐縣被列入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區扶貧開發創新試點縣,支持項目資金1000萬元,分兩年實施。2012年500萬元重點支持西牛、新田、油山、崇仙、古陂6個鄉鎮小型的生產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2013年500萬元重點支持大阿、嘉定、小河、萬隆、安西、虎山6個鄉鎮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目前,信豐縣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實施幾近完結,所取得的成效時時被當地群眾稱頌,究竟哪些工作贏得了口碑?做出了成績?獲得了認可?記者一行來到信豐縣實地采訪,并與信豐縣扶貧和移民辦主任晏金華進行了一次深度交談。
亮點一:專攻小項目,不做大工程
無論是寨上村隘高至山下的水泥公路硬化,還是何屋坑蓄水山塘工程的修建,亦或是坪地山坳背蓮藕生產示范基地的建設,信豐縣扶貧和移民辦實施的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投入都在40―50萬之間,而且多數集中在交通、水利、飲水工程的修建。這些看似投入不過幾十萬的小項目,卻解決了最邊遠地區,最貧困農民,最需要解決的生產生活問題。信豐縣扶貧和移民辦主任晏金華告訴記者:“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來源于社會就應該回報于社會,它的宗旨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我們將這1000萬資金做成一個個小項目,就可以輻射最多的貧困村,解決最多的貧困群眾基本的生產生活問題”。但我們能想象到的是,這一個個小項目中穿插的是更加繁瑣和細碎的工作,串聯起的是信豐縣扶貧和移民人更多的辛勞和付出。
信豐縣實施彩票公益金項目兩年多來,項目村的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夯實了產業發展的基礎,增強了發展后勁,群眾行路難、吃水難、就醫難等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兩年共完成公路硬化或機耕路新建35.6公里,橋梁建設3座,山塘加固1座,水渠襯砌水利設施7.7公里。項目覆蓋12個鄉鎮22個行政村,受益人口達2725戶11236人,其中貧困人口1249戶4386人。
為何將大部分的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都用于貧困村道路建設?晏金華主任給我們的回答是:“要致富,先修路”,道路修好了就為農戶的創業發展及市場信息打開了“暢通之門”,地方資源能夠得到有效開發和利用,農村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實現地方經濟快速發展。在西牛鎮鋪前村,1320畝的油茶基地便得益于何屋坑蓄水山塘工程與何屋坑砂石道路工程的建設,沒有這口山塘,灌溉問題無法解決,沒有這條“產業大道”,原料進不來,油茶運不出。這兩項工程均為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受益人口達321戶1123人,其中貧困人口168戶588人。
道路條件的改善,也大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激活了農村消費市場。觀念一變天地寬,過去農村路不好,衛生條件差,遇上雨雪天農民群眾就聚在一起喝酒、賭博、進行迷信活動,可現在不管下雨或下雪都能外出做生意,原來群眾出行靠走路或騎自行車,現在家家戶戶基本購買了摩托車,甚至小轎車。
亮點二:項目和資金分離,保證了資金和人員安全
資金,一直以來都是開展扶貧濟困工作的生命線,同時也是一根碰不得的“高壓線”。1000萬的彩票公益金絕不是小數目,如何保證這筆資金踏踏實實地被用在扶貧項目中,并保證貧困群眾最終能夠受益,信豐縣扶貧和移民辦有著一套完善的資金管理機制。
一是建立健全項目資金審批制、報帳制、驗收制、責任追究制。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資金納入縣財政國庫單一帳戶統一管理,按照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有關規定實行報帳制管理,縣財政局設立公益金項目資金專項賬戶,各項目施工單位在正規金融機構設立專項賬戶,預留銀行印鑒,村級賬務實行公開制度,定期向村民公示項目資金運行情況,接受群眾監督。信豐縣扶貧和移民辦完成項目審核后,由縣財政局向項目單位撥付50%的預付資金,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后,按照報帳程序撥付剩余資金,完成報帳工作。
二是信豐縣扶貧和移民辦和財政局根據各鄉鎮項目村上報的規劃,定期進行資金計劃和實際使用情況的對比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申請資金撥付由各施工單位按照各階段完成項目情況,提出申請,經驗收合格后,向信豐縣扶貧和移民辦和財政局提交資金撥付申請單和項目進度報告,審核通過后予以撥付。
三是紀檢、監察部門和審計部門提前介入,全程監督。從項目實施,招投標全程參與,實行定期不定期的督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了資金的安全運行和項目順利實施。
可見,這套項目資金管理體系的核心是項目和資金分離,實行縣級財政報賬制。信豐縣扶貧和移民辦只做項目的管理員,貧困群眾的服務員,而非資金的所有者。晏金華主任說:“項目資金管理辦法不僅保證了彩票公益金全款、足額地用于扶貧開發項目,同時避免了工作人員接觸資金,逾越雷池,實現了資金和人員的雙保險”
亮點三:項目實施步驟合理拆分,一個都不能少
公示,招標,設計,監理,審計,決算,移交,這是一項彩票公益金項目實施的完整程序,信豐縣扶貧和移民辦自2012年起在全縣12個鄉鎮實施了35個彩票公益金項目,每一個項目無不按照規定動作執行,一個都不少。
建立有效的扶貧項目管理機制,規范工程項目管理行為,是確保項目能嚴格按照彩票公益金項目管理有關政策、規定運作,避免并減少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各種風險,確保工程項目實施的質量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