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熱電廠實習個人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踐教學;實習
作者簡介:盧均治(1980-),男,廣東高州人,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講師;劉美(1967-),女,廣東廉江人,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教授。(廣東茂名525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項目編號:BKZZ2011041)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11-0095-0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很大發展,為工業化的發展培養了大量的工程技術人才。但隨著近年我國高等教育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相應的教學質量卻不盡如人意。同時,國家作出了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人才強國等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這些都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迫切要求。
為此,教育部在2010年啟動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是在總結我國工程教育歷史成就和借鑒先進國家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以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為契機,以行業企業需求為導向,以工程實際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通過密切高校和行業企業的合作、制訂人才培養標準、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建設高水平工程教育師資隊伍、擴大對外開放,著力提升學生的工程素養,重點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1]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是以工為主、石油化工特色鮮明的省屬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簡稱“電氣專業”)作為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特色專業已經加入“卓越計劃”試點行列。
在新形勢、新要求下如何深化作為“卓越計劃”中一個重要內容的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是面臨的重要課題。
本文根據實踐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以及電氣專業加入“卓越計劃”后的發展要求,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實踐教學的改革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實踐教學的現狀
這里把實踐教學從總體上分為三個方面進行討論。第一是實驗教學,包括理論課程的實驗和獨立開設的實驗等;第二是實習教學,包括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第三是畢業論文(設計)。
在實驗教學方面,平時教學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驗的問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驗證性實驗和演示性實驗多、自主設計實驗少和單科性實驗多、綜合性實驗少的情況。輕實驗的觀念也使學生存在不愛動手做實驗、抄襲實驗報告等現象,使得實驗效果大打折扣。
在實習教學方面,無論是認識、生產實習還是畢業實習,其實習時間都較短,企業普遍認為接收學生來實習會干擾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管理;另外,在高等學校與企業之間沒有國家層面相應的學生實習制度的規范與保障,也沒有相關的鼓勵政策,造成很多企業都不愿接納太多的學生實習,就算接納了也沒有安排足夠的技術指導。因此學生實習如走馬觀花,流于形式;再加上有些學生思想上的不重視,整個實習結束后學生收獲不大。
對于畢業論文(設計)環節,由于指導教師缺少工程背景與項目經驗以及學校實驗場地和設備的不足,選題缺少挑戰性和創新性,并且大多與生產現場、工程實際的問題脫節。在大環境下,很多學生對畢業論文(設計)不夠重視,認為畢業論文(設計)沒有多少實際意義,把時間精力用在復習考研、找工作等方面。
二、卓越工程師計劃下的實踐教學探索
“卓越計劃”采用“3+1”培養模式,其中一年為企業學習階段,校內學習時間相應減少。為實現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除了對理論教學做出相應的調整與改革外,對實踐教學同樣也要進行改革。本文根據實踐教學的現狀,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電氣專業在“卓越計劃”計劃下的實踐教學進行了一些探索。
1.實驗課
要改變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使教育回歸到工程教育的理念上來。同時,通過整合有限的實驗教學資源,優化實驗課程教學內容,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開放性實驗的比例。延長實驗室的開放時間,設置開放實驗室,讓學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充分使用實驗室,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設計能力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的目標。
2.實習教學
“卓越計劃”采用“3+1”培養模式,相應的教學計劃要進行較大調整,以滿足一年企業學習要求。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電氣專業實習教學在原計劃里就是在企業中進行,較容易整合到“卓越計劃”中去。但這個整合是要滿足“卓越計劃”具體要求為前提,因此,新的實習教學有很多問題值得探討。
首先,教育部已經聯合多個有關部門研究制訂實習安全與保險政策、聯合培養企業的財稅政策等,提高企業參與“卓越計劃”的積極性。在這些不斷完善的政策與措施下,學校要建立校企聯動、多層次協調的組織體系,[2]精簡辦事程序,滿足企業高效率要求,保障試點專業與企業合作的順暢。學校要重視企業培養方案的制訂與實施。選好合作企業,要求企業有實施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制訂相應的規章制度,配備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作為指導教師,提供教學、實踐、科研場所和設備以及可能的參與實踐的機會,安排好學生在企業學習的生活,并提供充足的安全和勞動保護等等。[3]
其次,學生到企業實習前要求先完成實習計劃。學生在實習之前,根據企業的生產內容,通過查找、查閱相關的資料和教材,自主完成實習計劃。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對實習內容所要涉及的知識有大概的了解;對專業課程所學過的相關知識進行較為全面、有針對性的復習。這樣就可以使學生重視實習,認真嚴肅對待實習安排,也避免學生進到企業后對實習內容與專業課程產生脫節感,對整個實習產生游離感,影響實習效果。根據已經完成實習教學學生的反饋,可以知道在實習前做了相關準備的學生要比毫無準備的學生收獲大得多。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實習計劃的重要性。
再者,實行集中學習、分散跟崗的模式。“卓越計劃”要求參與學生在企業累計學習一年,在這一年中學生通過參與企業運行的各項活動達到“卓越計劃”的培養要求。目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的實習企業主要有中石化茂名分公司、茂名自來水公司、茂名熱電廠、供電局變電站等企業。其中,中石化茂名分公司是最主要的實習基地。然而,由于石化企業的特殊性,其運行要求的安全性非常高,頂崗實習和參與故障維修的機會很少。為了滿足“卓越計劃”的培養要求,可以實行集中學習、分散跟崗的模式。
(1)集中學習。“卓越計劃”中的實習內容包括在企業接受培訓。因此,面對人數不算少的實習學生,可以讓企業安排相應的技術人員講解企業制度、生產流程、技術規范等內容。此外,還可以加入到新入職員工的集體培訓,使學生接受最真實的企業培訓。
(2)分散跟崗。目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電氣專業的學生實習時是以7~8個人為一個小組,分配到一個生產班組中,再由班組指定一位技術人員進行帶隊實習。為了遵循企業的生產、安全要求和滿足“卓越計劃”的培養要求,可以進一步把小組細分為1~2個人一組,每組配備一個技術人員,然后以跟崗的形式進行實習。這里的跟崗是指每個小組的指導工程師上班在崗時全程帶著所指導的學生。當工程師進行班組例會、查看技術圖紙及手冊、在崗巡查等一系列生產活動時,跟崗的學生都能深度參與其中。而且,當涉及到現場動手操作時,工程師也可以在評估安全性是否滿足的前提下指導學生進行操作。
這樣,一方面學生能深入參與到企業活動中去,同時能保證一定的動手操作量。這些情況在多個學生為一小組時,相應的安排就不易實現。另一方面,可以保障企業運行高安全性的要求。對工程師來說,學生跟崗并沒有額外增加太多工作量,而且,由于學生人數較少,也可以對學生進行較多一對一的交流與指導。
3.畢業論文(設計)
首先,畢業論文(設計)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要讓學生認識到這個環節的重要性,意識到這是對其大學四年學過知識的一次全面總結和深化。認真做好畢業論文(設計),對繼續深造和走上工作崗位都有很大的益處。[4]
其次,利用電氣專業加入“卓越計劃”試點的契機,選派相關教師到合作企業中鍛煉,加強教師的工程素養。建立一支“雙師型”指導隊伍,聯合指導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在選題方面,根據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選取學生在企業中實習所遇到的工程問題或者所參與完成的工程項目作為選題內容,讓學生能夠“真刀真槍”完成畢業論文(設計)。
三、結束語
“卓越計劃”的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加入“卓越計劃”試點行列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電氣專業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有利于全面完成“卓越計劃”的培養要求,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質量,應該不斷進行探索和思考。
參考文獻:
[1]劉文清.基于“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我校工程教學改革構想[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0,(5):2.
[2]汪泓.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