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鋼琴教師年度工作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筆者認為,教育是開啟每個人生命的鑰匙,做教育就應回歸原點,重新思考它的價值。人最可貴的是有自由之精神、獨立之人格,每個人的生命價值和思想價值都需要得到尊重。最好的教育,就是幫助每一個孩子去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而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就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學校持續發展的頂層設計構建
價值體系,即育人價值 人的發展,應該成為一所學校追求的起點和終點。筆者推崇的教育觀是“教育是為了人的成全”,學生觀是“每個學生都是一座寶藏”,致力于培養學生“善良、自律、陽光”的品質。善良是指淳樸、友愛、溫暖,人性中的至純至美;自律是指正己、誠信、自覺,行為中的自我約束;陽光是指健康、快樂、自信,心境中的積極開朗。
目標體系,即核心素養 新課改的三維目標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诖?,筆者主張的學生核心素養是:身心健康、品格高雅、學養深厚、自主發展。身心健康:身體健康,有強健體魄;心理健康,有陽光心態。品格高雅:愛國情,感恩心,文明語。學養深厚:學養就是學識、修養的概說,它對人起著直接或間接的啟迪智慧、增強悟性與創造能力、提高高尚品位的重要作用。自主發展:通過自主選擇、自主學習、自主管理,培養自主意識,達到自主發展,遠離平庸,走向卓越。
策略體系,即達成途徑 策略源于需要,高于學生,合作創生。湖南省瀏陽市第五中學把策略體系寫進學校五年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分部門、分線具體分工,穩步推進。校長要堅信:健康≥德育≥成績,一個人走得更遠,不是因為他成績好、分數高,而是他擁有健全的人格,成績是健康與德育的副產品。
立體課程體系的探索開發研究
學校結合校本實際開設了三大課程體系:品格類課程、學科類課程、生涯類課程。品格類和學科類為學生必修課程,由教師自主開發,讓教師成為專家,促進師生共同成長;生涯類為學生選修課程,讓學生走進社區、走進大學、走進職業,力求為學生的生涯規劃助一臂之力。就“學習”而言,“學”是指掌握知識和技能,“習”是指實踐,以往教育一般只注重前者,而忽略后者。
然而,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的人格,教育的良心是愛與尊重。教一個人,要教他自主探索的思維;育一個人,要育他形成健全的品格;幫一個人,要幫他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需要具體幫助,如習慣的養成、時間的管理、人生的規劃、愛的感悟能力等,并告訴他們成長為自己喜歡的模樣。
學校重構了課程目標,即人格塑造、民族情懷,科學精神、國際視野,職業規劃、創新素養,讓生命在課程中走向豐盈。
學生自主發展的培養方式改進
當前,我國最大的危機是創新的危機,也是教育的危機。早在2005年,錢學森就提出:“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不出杰出人才?”十年多過去了,錢學森之問,依然是教育之“痛”,這個“痛”是當下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長期思考的問題。今天的學校教育往往是大規模的“同質化”“工業化”,老師做了一個個判官,無情地撲滅了學生的創新火花。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睂W校應該從課程的自主選擇、知識的自主學習、行為的自主管理三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眾所周知,德國的教育是世界領先的,但在德國,你根本看不到培訓學校和補習廣告?!兜聡痉ā访鞔_規定,任何人都不可以對兒童進行所謂的學前教育,比如跳舞、體操、讀書、繪畫、鋼琴、外語、奧數之類等統統被禁止。那里沒有強加,孩子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志趣學習,那里沒有高考,每一個人通過申請就可以上大學。因此,校園成為孩子們的幸福樂園,學習成為孩子們最快樂的事。
學生在什么時候學習收獲最大?不是聽講的時候,而是用心自我探索的時候。把主動選擇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筆者贊同英國哲學家懷特海說的:“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徑是在知識面前享有絕對的自由。”
快樂,是學習最好的內在動力。老師和家長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興趣,引導孩子從學習中體會到快樂,找到自己,簡單地說就是發現孩子的天賦和興趣。老師真的不必在乎一個孩子在數學課上看惠特曼的詩集,或者一個熱愛數學的孩子從來不讀文W經典。教育的出路是尊重每個孩子的內在,所以,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