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智能安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居家的概念已從最初滿足簡單的居住功能發展到注重對住宅的人性化需求。安全、舒適、快捷、方便的智能小區,已成為住宅發展的主流趨勢,其中,安全性是首要目標。智能小區安全性的實現,除了人為的因素外,主要依靠小區的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統。
1安防系統設置原則
以保障安全為目的而建立起來的技術防范系統,稱為安全防范系統。它包括以現代物理和電子技術及時發現侵入破壞行為、產生聲光報警阻嚇罪犯、實錄事發現場圖像和聲音提供破案憑證,以及提醒值班人員采取適當的物理防范措施的各種設備。智能小區安全防范系統的設置應遵循以下原則:
(1)應根據智能小區內保護對象的風險等級,確定相應的防護級別,滿足小區全面防護和局部縱深防護的設計要求,以達到所要求的安全防范水平;
(2)應根據智能小區的建設標準、使用功能及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綜合運用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傳感檢測技術、安全防范技術等,形成先進、可靠、經濟、適用的安全防范技術體系;
(3)智能小區安全防范系統的系統設計及其各子系統的配置,須遵照國家相關安全防范技術規程及智能化居住小區的規范、標準,并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系統的集成應以結構化、模塊化、規范化的方式來實現,應能適應工程建設發展和技術發展的需要。
2安防系統構成
智能小區一般通過在小區周界、重點部位與住戶室內安裝安全防范裝置,并由小區物業管理中心統一管理,來提高小區的安全防范水平。小區的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統,主要由下列子系統構成。
2.1家庭防盜報警系統
住戶室內安裝家庭防盜或緊急求助報警裝置,與小區物業管理中心計算機系統聯網,實時處理并記錄報警事件,或者直接向屬地派出所值班室報警。
2.2訪客對講系統
在樓宇單元人口處或進戶門處安裝電控防盜門及語音或可視對講裝置,住戶可控制開啟防盜門。
2.3周界防越報警系統
對封閉式管理的智能小區周邊圍墻設置越界探測裝置,并與小區物業管理中心計算機系統聯網,能及時發現非法越界者并能實時顯示報警路段和報警時間,自動記錄與保存報警信息。
2.4電視監控系統
根據智能小區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對小區的主要出入口及公建重要部位安裝攝像機進行監控。小區物業管理中心可自動或手動切換系統圖像,對攝像機云臺及鏡頭進行控制,對所監控的重要部位進行長時間錄像。
2.5電子巡更系統
智能小區內安裝電子巡更系統,保安巡更人員按設定路線進行值班巡查并予以記錄。小區物業管理中心計算機可實時讀取巡更所登錄的信息,從而對保安巡更人員實現有效監督管理。
2.6門禁系統
在智能小區大門、重要公共大門以及共用車庫門設置門禁機,只有持有IC卡的人才能,通過讀卡機開啟相應的門禁機。閑雜人員很難非法進入。
3安防系統功能及應用
實際應用中的安全防范系統由多個可選子系統綜合、有機地構成,層層設防、嚴密監控、綜合管理,讓業主生活在無形的防盜網之中,比有形防盜網更安全、更舒適。
3.1家庭防盜報警系統
在家庭重要地點和區域布設各類傳感器,代替傳統家居的鋼筋防盜網,讓業主不再有囚于牢籠的感覺。
家庭防盜報警系統由保安中心管理主機、家庭報警器、傳感器和傳輸線纜(無線通訊方式時不用)組成。傳感器主要有紅外線探測器、熱感探測器、玻璃破碎探測器、窗磁、門磁等,用戶可根據實際需要在戶門、客廳、陽臺、外窗等位置設置不同類別的傳感器,以探測非法侵入者。家庭報警器一般裝設在人戶門附近,以便主人出門時設定布防狀態;主人回家時在延時時間內解除防盜系統,以免誤報。家庭報警器與保安中心管理主機聯網,當出現非法闖入者時,家庭主機報警,管理主機會顯示報警地點和性質,保安中心可據此確定出警方案,及時制止犯罪。
如果樓宇沒有安裝火災自動報警聯動系統,住戶還可以在臥室和客廳安裝煙感探測器,以探測火災;在廚房安裝燃氣探測器,以檢測煤氣泄漏濃度,這些裝置均可與家庭報警器連接。另外,每戶在客廳及臥室內較隱敝處設緊急呼叫按鈕,遇有搶劫、生病等緊急情況可以及時報警到控制中心,使住戶得到及時援助。
3.2訪客對講系統
在小區內的住宅單元人口或進戶門處安裝訪客對講系統,謝絕陌生人訪問,限制非法侵入,保持居住環境的私密、安全和安靜。
訪客對講系統由對講主機、室內分機、電控防盜門、管理主機(可選項)和傳輸線纜組成。對講主機又分為不可視對講和可視對講。通過可視對講系統,戶主可以更直觀地了解訪客情況,控制門鎖開啟。該系統可采用聯網型,各棟對講主機與保安中心管理主機聯網,保安中心可隨時了解住戶求救信號。在小區的主人口也可與物業中心及住戶實現呼叫及可視對講,如有客人來訪,可由保安人員與住戶聯系,確認是否接待。
3.3周界防越報警系統
周界防越報警系統以防止非法跨越周界線、路、墻為己任,形成非法入侵觸發報警信號,對非法入侵行為實時錄像,對非法人侵者發出聲、光、嚇、阻等安全管理措施。
常用的周界防越系統由紅外線對射器、接收器、報警主機及傳輸線纜組成。在小區圍欄上,安裝戶外型紅外多光束智能探測器,組成社區周界不留死角的防非法跨越報警系統。同時,控制器采用智能化模糊控制技術,以避免由于樹葉、雜物、風雨或飛鳥等小動物穿越圍欄所引起的誤報。當發生非法翻越時,探測器立即將警情傳送到中心值班室,在電子地圖上顯示出翻越區域,系統可自動連鎖啟動周界區域探照燈,切換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攝像機,將圖像傳送到中心值班室,對非法侵人過程進行錄像,以備公安部門破案查證。控制中心同時通知保安人員及時到達現場,以免非法人員作案得逞。也可利用熱感式紅外線探測器或微波電纜探測器等來進行布防。
對非法入侵者發出聲、光、嚇、阻也是周界防越的一個重要措施,但是在許多智能化小區被忽視了。通過提供強光可以令人侵者無處藏身、嚇阻入侵者,同時也為錄像系統補充光源。聲音警告可以文明勸戒入侵者,體現高尚小區的文明形象,但是在設計該措施時,一定要求因地制宜,避免擾民。
3.4電視監控系統
根據小區實際情況對居住小區主要通道、停車場、電梯轎廂等部位適當地設置攝像機,達到有效的監視目的。目前,普遍采用戶外高清晰度黑白攝像機對非法入侵行為進行實時錄像隨著網絡應用技術的逐步完善,網絡數碼攝像機已經推出,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技術中的安裝距離難題,可以在大范圍與長傳程上隨意設置攝像機。
電視監控系統由攝像機、矩陣控制器、錄像機、監視器、傳輸線纜等組成,在小區重要區域和公共場所安裝攝像機,保安中心值班人員通過電視墻能全面了解小區發生的情況;通過硬盤錄像機能實時記錄、以備查證;通過矩陣控制器在控制臺切換操作,跟蹤監察。周界紅外報警信號可作為相應區域攝像機報警輸入信號,一旦報警,相應攝像機自動跟蹤。系統控制部分可采用智能數字圖像運動跟蹤報警器來實現全自動操作控制。攝像機設置可根據具體部位的情況和要求分別采用固定攝像機、全方位云臺攝像機、半球形攝像機、紅外攝像機等,攝像機鏡頭可變焦、變距,云臺可上下左右轉動。當攝像機數量較少時,各攝像機的視頻信號和云臺的
控制信號的線纜可從保安中心直接放射至各監控點。當攝像機數量較多時,分片或按樓棟設置視頻矩陣,由視頻矩陣收集其附近攝像機的視頻信號和云臺的控制信號,再通過光纜集中送至保安中心,這樣可減少室外線纜數量,網絡結構清晰,同時便于維護管理。保安中心一般設置多臺監視器組成電視墻,一臺輪值巡檢或利用畫面分割同時顯示其它攝像機的情況,一臺專用對可疑點定格、放大、編輯,其余多臺顯示其它重要部位。
3.5電子巡更系統
電子巡更系統是為了達到對巡更人員進行有效監督、確保其巡更到位而設計開發的一套管理系統。巡更人員持巡檢器按已約定的巡更路線在規定的時間對信息鈕簽到,巡更人員完成任務后將巡檢器通過專用通訊電纜接入管理中心的計算機,計算機的巡更系統管理軟件從巡檢器讀人數據,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整理后給出巡更人員是否按照規定的時間、次數、路線進行巡邏。這樣管理人員可以對巡更人員的工作狀況一目了然。
巡更系統由巡檢器、信息鈕、保安中心電腦和傳輸線纜組成。信息鈕設在住宅區內主要道路、盲點、死角等處,中心電腦事先存儲保安員巡更路線,簽到時間等;若保安員未簽到時,中心電腦會立即提醒值班人員去了解情況,及早發現問題。
用戶可在小區內各個要害地點和部位設置專門的巡邏站(設信息鈕),根據系統容量設定多條獨立巡邏路線,并給每條路線的巡邏站編號賦名,它可使巡檢器在輸出報告時顯示站名,并且當有自動導向功能時,可顯示下一站。巡邏路線是巡邏站的依次排列,將這一巡邏路線編入巡檢器,能使它正確地記錄預期的巡邏數據,并相應輸出報告。還允許使用者設定巡邏站之間的時間限制,如果發生早檢和遲檢,報告將顯示這一情況。
3.6門禁系統
門禁系統,又稱為出人口控制系統。其主要用途是時刻自動記錄人員的進出情況,限制人員的進出區域和時間,禮貌地拒絕不受歡迎的人員進入,同時也有效的保護使用者的合法利益。
系統包括管理軟件、數據采集器、控制器、進門信息鈕、電子門鎖、出口按鈕、報警傳感器和報警喇叭。進門信息鈕用來接受人員輸入的信息,再轉換成電信號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接受出入口設備發來的人員信息,存儲并經采集器向上一級計算機發送。計算機的管理軟件管理系統中所有的采集器和控制器,對他們進行設置、接受發來的信息、向他們發送控制命令,完成系統中所有信息的分析和處理。
4安防系統存在問題
4.1設置不當
開發、設計單位對安防系統的認識不足,對安全防范系統的設計、配置不當,致使各子系統不能整合,造成投資浪費。由于安防產品廠家眾多,各家產品互不兼容,導致用戶選擇產品的局限性,在設計時往往將很多技術問題遺留給集成商或施工單位,造成了安防系統設計不合理、系統集成性差、設備配置性能差、綜合布線不規范等現象。
有些小區在設置安防系統時,一味追求功能疊加,造價升高,可并不一定實用,技術也不一定成熟。同時,復雜的系統導致操作復雜,要求用戶掌握的技術也多,讓消費者使用起感到來十分不便。
另外,由于行業管理和審批體制不協調,使有些系統單獨設置(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造成安防產品整體功能不完善,達不到智能化的效果。
4.2缺乏統一
安防產品大多是進口產品,國內具有競爭力的廠家較少,這些產品的生產標準、系統構成、接口方式等不盡相同,使各系統不能相互協調動作,無法實現集中聯網,難以達到理想的智能化效果。
目前,安防系統缺少統一的設計規范、施工規范和工程驗收標準。現行的有些相關規范也不能適應智能化安防系統的技術要求,造成了很多工程項目設計方案不合理、施工質量不合格、工程驗收不達標的嚴重后果。
4.3運行穩定性差
目前,很多已安裝的安防產品運行穩定性無法保證,其主要原因是:①安防產品以計算機為基礎,受到計算機死機、處理能力等限制;②安防系統以網絡為紐帶,受到病毒、黑客襲擊等因素的困擾;③安防產品多為弱電產品,工作電壓低,系統的綜合抗干擾能力較差,容易受諧波、浪涌、雷電、噪音等內外因素干擾,尤其是接地做得不好時,更容易受干擾,甚至會導致系統崩潰。
5安防系統發展趨勢
5.1安防系統數字化
隨著信息化與數字化時代的來臨,“數字化安防”異軍突起。其技術發展方向是以數字CCD技術和紅外照明光源技術為基礎,向超高靈敏度紅外視頻系統發展;以模擬信號為基礎的視頻監控防范系統向以全數字化視頻監控系統發展;系統設備向智能化、數字化、模塊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數字化安防產品能全方位地記錄,并以數字方式存儲各種流動與報警信息。2000年以來,數字監控產品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特別是一些技術實力和資金背景強的高新技術企業進入安防市場,給安防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產品也由原來的數字監控錄像主機,發展到網絡攝像機、網絡傳輸設備、電話傳輸設備和專業數字硬盤錄像機(DVR)等多種產品。
5.2安防系統集成化
安防系統的集成化包括兩方面:①安防系統自身功能的集成:將影像、語音、門禁、警報等功能融合在同一網絡架構平臺中,提供智能小區安全監控的整體解決方案;②安防系統與小區其它智能化系統的集成:將安防系統與智能小區的通信系統、服務系統及物業管理系統等集成,這樣可以共用一條數據線和同一計算機網絡,共享同一數據庫。這樣一次投入,事半功倍,徹底擺脫重復布線、反復維護的煩惱。
5.3安防技術國產化
目前,全球正在開發用于周界防越精確定位的同軸電纜磁電感應技術,而國內某廠的微波電纜已經開始推向市場。這類電纜能夠通過顫噪效應的原理來精確定位任何周界發生的試圖切斷和攀爬闖入的入侵行為,并且精確定位在3m內。該系統運用數字信號處理方法來精確定位,不會因噪音,風、雨、大霧天氣或車輛路過的震動影響而引起誤報。這些技術說明,國內安防廠家正在大搞技術開發,縮短與發達國家的距離,力爭在一些方面達到或超過國際先進水平。“十五”期間,我國安防行業的主要任務是發展自動跟蹤和鎖定系統、遠距離多路報警圖像傳輸系統,以提高監控產品的質量。研制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產品,提高國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6結束語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普及,使智能小區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呼聲中迅速崛起,也使得安防產品的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相信在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導下,各種功能更強大,保衛更安全,信息更隨身的新型系統將會應運而生,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從而激發出更廣闊的市場。
參考文獻
1王素卿.童悅仲。《居住小區智能化系統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1.引言
目前由于技術和市場的原因,視頻監控、門禁控制和報警主機系統大多采用專有的通訊協議實現內部的數據傳遞,軟件架構采用封閉的模型,對外缺乏符合國際標準的第三方接口,造成了各子系統之間無法實現信息的共享更談不上聯動、互操作了。統一的安防集成管理平臺是完善安全管理機制的必然選擇,客觀上要求各子系統在集成平臺全局性管理指導下,有條不紊的執行各種復雜的指令動作,構建一個開放式智能安防集成平臺,充分發揮1+1+1>3的系統集成合力。
2.智能安防集成平臺架構的原則
(1)集成性:集成平臺在完成各子系統數據融合的基礎上部署全局性的管理功能模塊,各子系統專業功能由各自完成;
(2)可靠性:集成平臺基于松散耦合方式集成各子系統,不會因集成平臺系統故障而影響到各子系統功能運行,不會造成故障連鎖反應,貫徹了“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原則,確保了安防系統的可靠性;
(3)開放性:集成平臺能很好地兼容不同的異構子系統,不同的廠商、不同的技術、不同的產品都要能納入到這個平臺上來運行,方便系統擴展;
(4)適用性:系統支持圖形化的監控、管理界面,具有中文操作環境,界面簡練、友好,聯機幫助功能豐富;
(5)一致性:集成平臺和各子系統在管理信息上必須保持高度一致,比如用戶管理、權限管理、設備配置等,否則一定會出現混亂;
(6)可擴展性:用戶所處的環境和需求千差萬別,而且可能經常改變,尤其是對融合后的跨子系統功能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在提供基礎功能的同時,提供強大的二次開發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進一步而言,用戶并不是編程專家,所以集成平臺的二次開發能力應該體現在直觀易用、功能強大的圖形化定制工具。
3.智能安防集成平臺架構的目標
智能安防集成平臺是為了實現遠程聯網多級管理,面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行業化和高度集成管理的綜合性平臺,滿足不同行業客戶高可靠性、靈活性和業務化的安全防范管理需求,應適合于在大型組網、多級管理的分布式環境下對視頻編解碼器、網絡硬盤錄像機、電視墻控制、防范報警設備、門禁控制系統以及第三方系統的集中監控與管理。要求實現以下目標:
(1)對各子系統進行統一的監測、控制和管理
將分散的、相互獨立的子系統用相同的環境、相同的軟件界面進行集中管理。管理員通過自己的桌面計算機監控各子系統的運行狀況。這種監控要以生動的圖形方式和方便的人機界面展示希望得到的各種信息。
(2)實現跨子系統的聯動,提高整個系統工程的功能水平
系統集成實現原本各自獨立的子系統從集成平臺的角度來看,要如同一個系統一樣,無論信息點和受控點是否在一個子系統內都可以建立聯動關系,提高系統的自動化水平。
(3)提供開放的數據結構,共享信息資源
建立一個以集成為基礎的開放式工作平臺,采集、轉譯各子系統的數據,建立對應系統的服務程序,接受網絡上所有授權用戶的服務請求,實現數據共享。建議采用分布式B/S體系結構,這樣可以使集成信息系統充分發揮其強大的功能。
4.智能安防集成平臺架構
基于智能安防集成平臺架構的原則和目標,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一套科學、可行的平臺架構,對建設安防集成平臺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4.1 智能安防集成平臺層次架構
按照智能安防集成平臺應實現的功能將平臺分為系統接入層、系統應用層、用戶接入層,通過中心平臺進行業務和數據的融合。系統平臺總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系統平臺層次結構圖如圖2。
4.2 系統接入層
系統接入層負責各個業務子系統(主要包括視頻監控系統、門禁控制系統和報警主機系統)接入與控制,系統接入層完成音視頻信息、告警信息的采集、緩存、編碼、存儲及發送等功能,并接受來自系統應用層的控制指令。
(1)視頻監控系統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是安全技術防范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先進的、防范能力極強的綜合系統,它提供某些重要區域近距離的觀察、監視和控制,能在人們無法直接觀察的場合,卻能實時、形象、真實地反映被監視控制對象的畫面,并已成為人們在現代化管理中監控的一種極為有效的觀察工具。
(2)門禁控制系統
門禁系統實現對出入口、辦公室、房門等重點區域的自動化出入管理、登記功能,以及人員考勤管理功能。門禁系統主要由門禁主機、門禁控制器、前端設備(門禁點控制器、讀卡器、門磁、自動閉門器、電控鎖)及相關軟件構成。
(3)報警主機系統
為一個雙機并行控制的結構體系,報警接口設備使系統對報警事件作出響應,當任何報警發生時系統接收到報警信號并分別產生各自的報警聯動動作。報警主機系統實現對重要部門辦公室重點區域的入侵探測功能,通過在這些區域安裝紅外探測器,實現入侵探測報警功能;另外通過在重點區域安裝緊急報警按鈕連接報警主機,報警主機連接監控中心的集成管理平臺,與其它系統(門禁系統、視頻系統)聯動,遇緊急情況時,自動或由操作人員按動緊急按鈕,向外發出報警信號。
4.3 系統應用層
系統應用層承擔事物處理的中間環節,負責和控制數據庫操作,接受和處理客戶端請求,負責系統的業務邏輯處理以及提供各類應用服務。應用層主要包括中心平臺服務器、流媒體服務器、存儲服務器、矩陣服務器、消息服務器。
關鍵詞:智能化保衛監控系統安防系統
項目簡介
某工位于廈漳泉金三角地區突出部。占地為6萬多平方米,主要從事電子元器件生產廠商。
隨著智能化建筑(IntelligentBuilding)建設熱潮的興起,在與計算機技術(ComputerTechnology)、控制技術(ControlTechnology)、通信技術(CommunicationTechnology)和圖形顯示技術(CRT)相結合的科技浪潮中,建筑自動化系統BAS、通信與網絡自動化系統CAS、辦公自動化OAS、又是智能建筑IB新的縮影;并隨著視頻軟、硬壓縮技術MPEG4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日漸成熟的今天。建立一個由計算機系統管理的一體化集成系統,提供一個投資合理、又擁有高效、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保衛監控系統引了諸多公司領導的高度重視。
設計背景
根據公司的總體要求,在利用目前最新科學技術及先進設備的基礎上,并結合本廠的實際情況、結構環境,實現全天后24小時對各個出入口通道、倉儲車間及通道進行監視;對各個進出貨柜碼頭的貨柜出入車輛進行統計;以及防盜、防入侵管制系統,為工廠保安監管工作和倉儲管理工作提供依據。并能過對倉儲車間各緊急出口的監視,保證各通道暢通,無障礙物;并對一些違規強行進出人員進行抓拍取證,起到有效的威脅作用,杜絕了各種防盜、防破壞等現象發生;并結合背景音樂廣播系統制止有關可能發生或正要發生的事故發生,使事故扼殺在最小范圍內。從而實現了智能化安防管理的目標。
系統設計
在廠區周圍安裝具有三可變攝像機,對廠區及廠房周邊重點區域進行監視。公司領導、保衛人員及
相關部門能夠在計算機上調看工廠的一切動態;并能夠對攝像機進行相關的控制操作(如:云臺的上、下、左、右全方位遙控;圖像的放大、縮小、望遠、望近等功能操作)。
2、在廠區內各個緊急出口安裝電子門磁保安防盜報警設備,系統具有設定撒布防區報警功能;并能夠在電腦上設置布防與撒防,以及查看有關事件記錄和狀態顯示。
3、在進出貨柜碼頭泊車位置安裝(16個)智能地感停車場管理系統(CarParkingManagementSystem),具備車輛進出狀態顯示功能(有狀態電子顯示屏);并能夠通過電腦查看有關貨柜進出時間和貨物裝卸時間記錄。
4、在進出貨柜碼頭旁安裝一對一的對講系統(IntercomSystem),實行外部司機人員能與內部倉儲管理人員進行對話;關在廠房內較為顯著的地方安裝旋轉閃爍警示器和高質音柱,達到聲光同時警示作用。
5、在整個廠區安裝背景音樂廣播系統(BackgroundPublicAddressSystem),并與閉路電視監控系統(LoopMonitorSystem)相結合進行,當發現有可疑有員,可以起動單個區域或整個區域的廣播來進行驅散人員,以制止有關事故、事件的發生。
6、系統能夠手動或自動進行現場圖像捕捉錄像,可實行定點或部分區域動態錄像。并獲得最大限度的真實、清晰、穩定的圖像,可對其進行放大回放。
7、監視畫面允許設定固定畫面或自動順序定時切換畫面。在電視墻(24個21〞彩色分割器)中的巨陣部分,可通過智能鍵盤在80多個攝像機中進行自由切換,若是一體智能攝像機(All-in-OneIntelligentCamera)可對其相關操作進行控制。
8、系統前端部件設備都采用球形防護罩,除了在辦公區域采用嵌入式的半球防護罩。其都具有一定的防破壞功能。
9、系統所采用的設備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會造成干擾、輻射等現象發生,不影響廠區現有設備設施的安全。
10、施工必須規范。采用系統綜合布線(GenericCablingsSystem)方式布線,布線必須符合國際有關標準,在充分保證系統設備的高速運行、信息傳輸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線纜在沒有弱電橋架的情況下不能直接外露,需加裝高密度度芯管或套接防銹金屬軟管(短距離)。線管的走向規范有序、安裝牢固;有防曬、防水、防壓、防爆等保護措施。
11、系統的開放性、兼容性、實時性,即系統必須預留有足夠的擴展圖像接口、控制接口、報警接口等空間,以便日后系統的擴展和升級,進一步提高系統的性能。
12、系統的安全性及保密性。系統中的所有程序操作、以及電腦操作都有防止非授權操作的安全措施,從而使系統設備和系統文件有很好的保密效果。
綜合布線系統應符合的行業標準:
ISO/IEC11801《信息技術----布線標準》
CECS72:95《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DBJ13-32-2000《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標準》
DBJ13-44-2000《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質量驗收規程》
GA/T367-2001《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
GA/T368-2001《入侵報警系統技術要求》
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統驗收規則》
系統組成
在廠房布置了16個SONYFCB-EX480AP低照度攝像機,彩色水平解像度為460TV,帶有電子快門,逆光補償等功能。16個室外智能球形云臺、護罩和16個RS-485/232解碼器,通過二總線與主控設備相連。在內部緊急出口、通道、倉儲區布置了64個SONYTCO-C480低照度攝像機。
在廠區緊急出口安裝了16個MC系列門磁,在進出貨柜碼頭旁安置了24對盛波爾SEN30LL、HA系列主動式數字變頻雙光束紅外探測器。報警主機采用加拿大“楓葉牌PARADOX”PA-DEC2數字報警接收機,并通過其數字通信模塊與電腦相連。
在整個廠區內和四圍布置6個DSPPACA系列吸頂式喇叭,16個DSPPACA系列音柱。并與遙控分區/呼叫器T-KOKOPAMPR、MP系列分區呼叫器、MP系列主備功放自動切換器、MP系列分區選擇器等組成智能化廣播系統工系統。
系統監控操作平臺采用MINDOWS版WIN圖形軟件,采用國際領先的MPEG4圖像處理技術,并采用硬壓縮方式。
報警中心采用數字接收機,通過電腦進行全中文資料管理、簡便操作,配置WINDOWS版PA智能報警軟件。
停車場(碼頭)采用電腦數據管理系統。
系統功能
圖像功能
用戶可以實時查看監控錄像數據庫資料。可啟動手動、實時、偵測、移動報警等系統設置。可進行照相機模式抓拍,及抓拍瀏覽,視頻成組播放功能。可進行云臺全方位控制和圖像控制。支持用戶管理、存儲管理、權限管理。持支網絡遠程實時監控錄像、回放。
報警功能
可以進行有關事故記錄和歷史查詢。可任意旁路某一個防區(在未報警的情況下,可在已布防關態下或正在布防中,均可進行旁路或解除旁路一個或多個防區回路)。支持電腦立即、留守、強制布撒防等操作,有故障自動檢測,聲光報警提示功能;支持電話通報系統,于第一時間內通知系統指定負責人,可與110報警電接;支持電子郵件E-mail系統,傳輸報警信息。可以在鍵盤或在電腦上進行編程。
停車場管理系統
可查詢車輛進出的歷史數據記錄。實時動態監視功能,在電腦上可現場監控碼頭泊車的一切動態。系統數據自動檢測、修復,自動更新功能。車輛進出時有狀態語音自動播放功能,以起提示作用。支持系統模塊擴展功能;支持圖像對比、圖像識別功能;支持電腦收費管理系統,以及遠程傳輸功能。
系統擴展功能
系統設備的擴展性:系統采用開放式的設計結構,在最大程度上保證用戶有更多的需求,同時預留與現有設備相兼容的通信接口。
系統功能的擴展性: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用戶可根據實際上的需求來進行選擇相適合的功能模塊,并可根據設備功能進行更新升級。
安全管理功能
權限設定:每個用戶被分配為不同的權限等級。如系統管理員、操作人員和一般用戶。
系統維護功能
系統有自動監視軟件和硬件設備故障功能,一發現故障并給出相關的聲光提示和語音信息提示,系統將處于記憶修復狀態。
關鍵詞:住宅小區;智能安防系統;報警系統;監測
中圖分類號:TP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08-0000-01
一、住宅小區智能安防系統的部分子系統
住宅小區智能安防系統是根據小區智能管理的需求進行考慮,運用總線控制住宅小區聯網的報警系統,并進行小區控制中心的設置。當前住宅小區的智能安防系統主要包含的三個子系統,分別是安全防范子系統、信息管理的子系統以及信息網絡子系統。
1.安全防范子系統。安全防范子系統包括的方面有錄像監控系統、家庭聯網報警系統、周界防越報警系統、巡更管理系統等。錄像監控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對前端情況進行視頻的錄像,執行監視功能和對情況進行取證記錄。家庭聯網報警系統的組成部分比較多,有系統操作軟件、中文液晶信息鍵盤、家庭智能控制終端、電控鎖、各類的傳感器以及管理電腦等。家庭聯網報警系統的作用是對家電設備進行控制,保障家庭安全防范,并能遠程抄送家庭三表,以及進行家庭網絡通訊。
探照燈、模擬電子地圖、智能行為視頻處理器、高線攝像機、報警控制主機,以及警笛等重要設備組成了周界防越系統。小區中央會所控制中心是模擬電子地圖和報警控制主機的安裝位置。進行聯動功能、報警功能、電子地圖的顯示是周界防越系統的重要作用。周界防越系統的集成是集中管理平臺系統。巡更管理系統的功能是設置巡更路線和巡更時間,從而使保安人員在小區內定點、定時巡視。此外,還可以運用該系統對巡更人員、巡更時間、巡更路線和事件進行記錄打印。巡更管理系統的組成有信息采集器、系統操作管理軟件、變送器、中央管理電腦等。
2.信息管理子系統。信息管理的子系統涉及的系統方面有綜合物業管理系統、設備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綜合物業管理系統的設備構成有系統軟件、服務器、工作站,而小區中央會所控制中心是其控制主機的安裝位置。綜合物業管理系統的作用是有機的綜合管理了多個子系統,提供一個便利管理平臺給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實現了小區智能安防系統的高效、服務快、信息化、科學化的管理。設備監控系統的作用是對小區內的機電設施進行計算機監控,從而實現集中管理。設備監控系統的構成有操作軟件、管理電腦,管理電腦也是設置于小區中央會所的控制中心。出入口控制系統的作用是,對出入口進行控制,授權控制和異常報警工作。該系統的構成有IC卡、管理電腦、電控鎖、非接觸式門禁讀卡控制、門磁開關等軟件。
3.信息網絡子系統。信息網絡子系統主要是信息服務系統。以社區網站信息服務為核心,帶給社區內的住戶全方位的綜合網上信息服務體系,這就是信息服務系統的作用。其為小區物業管理者和住戶信息交流提供了一個物理平臺,更是社區住戶與外界信息溝通的一個關鍵通道。防火墻、服務器、工作站、系統軟件是該系統的構成部分。其功能主要體現在運用專用的光纖網或者小區寬帶進行信息服務,通過互聯網的技術帶給住戶便利和快捷的服務。
二、住宅小區智能安防系統的功能特點
根據當前住宅小區的相關情況,進行設置的智能安防具有非常多的功能特點。安防系統的設置是按照小區管理的需求進行設計考慮的,這些智能安防系統的功能充分體現了小區安防管理的人性化、安全化、可靠化等特性。目前住宅小區智能安防系統的功能有報警聯動功能、緊急救助功能、預設報警功能、報警管理顯示功能、設防和撤防聯動控制等功能。這是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的不斷發展,住宅小區智能安防系統的功能不斷進步和上級的結果。小區智能安防系統的功能,是衡量一個小區智能安防管理的重要參考。
1.報警及聯動功能。為了防止出現非法入侵現象,可以進行安裝門磁、窗磁,而安裝在住戶室內的報警控制器得到小區管理中心的信號,一經小區保安發現,便能及時作出接警處理。報警聯動控制則是當室內出現報警的時候,系統還可以向外發出報警信息,而且會對室內的照明燈、警號的啟動等進行自動的開啟。
2.緊急救助功能。住宅小區的住戶室內安裝的報警控制器,不但可以發出報警信息,同時還具有緊急呼救的功能。當發生危險的緊急狀況時,住戶的緊急求助信號能反映給小區管理中心,而且小區的管理中心可以及時的對求助進行回應和采取救助措施。
3.設防撤防聯動控制。當戶主有事外出的時候,可以在出門之前啟動安全防范系統,系統則通過聯動對一些家用電器的電源進行切斷。比如對電視機、空調的電源進行切斷,把所有的燈關掉等一系列處理。當主人回到家中,則可以把安全防范系統調整為正常狀態,處于在家撤防模式,自動打開一些需要的照明燈,而門磁和窗磁則是離線狀態,但是廚房中的可燃氣體探測器和室內煙感探測器則還是處于報警的戒備模式。
4.預設報警功能。預設報警功能是指智能安防系統可以進行預設報警電話,例如120急救電話、119火警電話、以及110報警電話等不同的報警,而且還能與小區進行聯網。同時可以由預設發警報到住戶指定的電話上和手機中。
5.報警管理顯示功能。住宅小區智能安防系統的報警管理顯示功能是指當主人不在家中,可以把設防開啟成防盜報警模式。開啟這種離家模式,是為了防止出現非法入侵的現象。一旦啟動防盜報警模式,小區物業中心的管理系統就可以隨時隨地的接收來自住戶的報警信號,而且能夠把報警住戶號以及報警的類型自動的顯示出來,還能夠對這些報警信息進行存檔處理。
三、小結
目前的住宅小區智能安防系統都是根據安全技術,并且結合小區的實際生活環境等特點做的設計。住宅小區智能安防系統融合了技防、人防等多種安防手段,選擇安裝安防監控設備也是一個關鍵,采用成熟、先進以及實用的技術進行智能安防系統的設置。而對住宅小區智能安防系統進行研究,做好小區安全防范系統方面的工作,能有效的保障小區的居民生活的安全性、穩定性。安全、可靠的住宅小區智能安防系統,為廣大的住宅小區居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有歸屬感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姚慶生,胡健,龔代圣.智能安防管理系統應用研究[J].計算機與現代化,2012,12.
關鍵詞:智能小區 安防 監控系統技術
中圖分類號: C35 文獻標識碼: A
安防監控系統是整個智能小區建設過程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小區是以科技為基礎的現代化新型住宅,主要內容是在智能小區內充分利用計算機操作技術,為居住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現代化信息通訊服務、高效科學的物業管理和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等功能,小區的智能系統包括信息網絡、管理與設備監控系統、安防系統等功能。小區的安防系統主要是通過采用各種安全技術的設備器材,通過對小區的實時監控和管理工作來保障小區內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的一項綜合性多功能防范系統。同時隨著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智能小區安防系統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簡單的只進行小區的安保工作,目前還提供小區環境監測等功能。
一.智能小區安防系統的組成
1.住宅報警裝置
住宅報警裝置是安裝在室內由各種探測監控器組成的以保證住戶在住宅之內的安全的安防系統,同時還提供緊急呼救的服務。
2.訪客對講裝置
訪客對講裝置是一款主要針對外來訪客通過業主的識別進行安全防護的一項安全措施,訪客對講裝置可以有效地防范外來無關人員進入小區,可以有效的規避一些可能對小區內的居民或者小區內的公共財產設施造成的威脅甚至傷害。在現實操作中訪客對講裝置常常與門禁系統結合在一起,可以高效準確的控制小區內人員的進出。
3.周邊防越報警裝置
周邊防越報警裝置是通過在封閉的小區周邊安裝各種探測器,防止傷害的發生。
4.視頻監控裝置
視頻監控裝置是為使小區管理人員充分了解小區內部動態安裝在小區的出入口、周界、公共通道等等重要場合的安裝攝像設備,由小區的監控中心進行監視以及錄像。其中電視監控系統和網絡數碼攝像機的應用較為廣泛,電視監控系統主要是對小區內的主要入口、停車場、通道、等公共部位進行實時監控。網絡數碼攝像機的應用在目前較為廣泛已經逐步取代了戶外高清黑白攝像機,這種技術的采用可以解決傳統監控設備中安裝距離等難題。
5.電子巡更裝置
電子巡更系統是由信息鈕、巡檢器、控制器、軟件、保安中心管理計算機等組成。電子巡更系統是對保安巡更人員按照設定的線路進行的值班巡查的狀況進行記錄。安防系統管理中心的計算機可以對外面的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對保安巡更人員實現切實有效的監督管理功能。 電子巡更系統的信息鈕一般設置在住宅小區的盲點,死角,主要道路等處。小區的主要用戶可以在小區內的重要地帶或者部位進行設置,可以專門編號和命名巡邏站點,根據小區內的實際需要監控的范圍設定獨立的巡邏線路,這樣可以啟用自動導向功能顯示出下一站點。巡邏路線要按照巡邏站的依次排序準確地記錄出預期和實際的巡邏數據, 同時輸出數據。
二.智能小區安防系統的特點
1.智能小區安防系統的數字化
隨著信息化和數字化的來臨“數字安防”已經形成為一種社會前進的趨勢這種以數字化和紅外線技術為基礎、向超高靈敏度紅外視頻系統發展是這種技術的發展方向,以模擬信號為基礎的視頻監控防范系統向以全數字化視頻監控系統發展;系統設備向智能化、數字化、模塊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數字化安防產品能全方位地記錄,并以數字方式存儲各種流動與報警信息。2000年以來,數字監控產品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特別是一些技術實力和資金背景強的高新技術企業進入安防市場,給安防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產品也由原來的數字監控錄像主機,發展到網絡攝像機、網絡傳輸設備、電話傳輸設備和專業數字硬盤錄像機等多種產品。
2.安防系統集成化
現今安防系統的集成化主要分為安防系統自身功能的集成和安防系統。其中安防系統自身功能的集成是指將語音、門禁、報警、影像等各種功能集中在同一個網絡構架平臺中來展示出智能小區安全監控的整體情況;安防系統是指與其他智能化系統的集成將安防系統與智能小區的通信系統、服務系統及物業管理系統等集成,這樣可以共用一條數據線和同一計算機網絡,共享同一數據庫。這樣一次投入,事半功倍,徹底擺脫重復布線、反復維護的煩惱。
3.安防技術國產化
目前世界上正在努力開發利用用于周界防越精確定位的同軸電纜磁電感應技術,我國現今有的廠家已經將自己生產的微波電纜推入市場,這種電纜能夠精確的通過蟬噪效應定位任意周界可能發生的意圖攀爬闖入和試圖切斷的入侵行為,精確度可達到三米。這種系統主要運用數字信號來處理信息,不會受到雨、大霧天氣、車輛路過的震動影響或者噪音而引起誤報。這說明,我國目前的安防技術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同時有很多國內廠家紛紛走發展技術之路,致力于縮短我國在安防方面與世界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技術方面超過世界水平。目前,我國正在致力于發展自動跟蹤和鎖定系統、遠距離多路報警圖像傳輸系統,以提高監控產品的質量。研制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產品,提高國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三.智能小區安全監控系統設計原則
智能小區安全監控系統設計原則是以“可靠、經濟、完善、嚴密、合理”的設計思想,致力于做到系統的安全性和周密性。系統不僅要能夠維護大樓的安全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外還要提供服務于管理、給管理提供現代化的手段。保證技術和設備的先進性,現代小區現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對講機的先進性,同樣是系統的可靠性的重要保證。同時先進的系統設計也是靈活性、兼容性和可擴充性的保證。在監控系統的設計師應該注意保證設計的技術安全性的同時盡可能的選用世界先進技術。
1.系統的可靠性原則
監控系統在設計的時候一些細小的失誤或者技術小誤差都會給系統而設計結果帶來不良的影響,如果設計時采用不成熟的技術或者設備都會對系統產生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設計的可靠性必須納入系統安全性的檢測范圍。
2.系統的設計經濟性原則
監控系統最終是要投入到實際的生產建設中去,所以必須考慮系統投資,這也是工程設計的最基本要求,所以小區的建設方應該在選擇監控系統的系統結構以及選購設備時候充分考慮系統的性能價格比及售后服務有保障的設備和供應商。
3.系統的彈性和擴展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監控系統使用管理的要求,整個監控系統應該具有擴展功能和彈性。系統的更新速度必須能夠趕得上社會科技水平的發展,原來建立的系統的容量和功能上經過若干年后,往往都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擴展系統規模幾乎是必須的。因此,在設計中重點考慮系統應有較強的擴展功能,并留有一定余量。
結束語:
智能小區在科學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中得到充分的發展,使安防產品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同時為人們建造安全、舒適、快捷、方便的美好生活環境做出巨大的貢獻。就目前而言,智能小區的安全防范監督系統正在一步步趨于合理完美,這種系統的具有綜合性質的信息服務系統。選擇環境也更具成熟性和先進性,隨著智能小區建設資金的進一步投入,可以對監控系統進行進一步的升級、擴充不斷地提高和完善系統。
參考文獻:
[1]王童.《居住小區智能化系統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Abstract: The modern smart home reflects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housing, and its research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This paper from its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communication distance, simple connections between joints and less data transmission, analyzes the extended characteristics and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ZigBee protocol, and based on the star topology structure and network topology, designs two-way network topology based on the star. Smart home security system design uses CC2530 chip system desig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peripheral circuit in some detail, and describes the connection of CC2530 and PC in detail.
關鍵詞:智能家居;ZigBee;安防系統;網絡
Key words: smart home;ZigBee;security system;network
中圖分類號:TP30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8-0067-03
0 引言
當前智能家居安防系統的網絡傳輸方式以無線網絡傳輸為主,其傳輸模式存在功耗大、設備使用壽命低、電磁輻射、同頻率干擾等問題。為了提高安防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達到系統集成化和網絡化的要求,本文選擇ZigBee技術為支撐,對智能家居安防系統的總體架構進行了設計。結合智能家居安防需求,使用ZigBee網絡的拓撲結構特征,建立了基于星形網絡拓撲特點的智能家居新型拓撲安全網絡。
1 基于ZigBee無線通信技術智能家居安防系統的組網方法
1.1 無線通信方式的選擇
ZigBee無線通信技術采用的是類似于無線基站的通信模塊設置,所以任何兩個節點在網絡平臺中都可以相互之間進行通信。所以通信距離不受限制,可無限擴展節點。每個節點不僅能傳輸數據,還可以采集數據。
1.2 ZigBee網絡的拓撲結構與選擇應用
1.2.1 ZigBee網絡的拓撲結構,一般分為三種
①星型拓撲結構。
星型拓撲結構包括:一個ZigBee協調器和多個終端設備。
星型拓撲結構由于所有設備傳輸信息都需要由協調器來完成,所以拓撲結構很容易建立。同時,缺點也很明顯,由于所有節點都需要通過協調器與其他節點進行通信,導致協調器節點數據包過長,容易形成信息擁塞,造成網絡不穩定。一ZigBee協調器在使用時,所有節點都要與它保持相同的距離,這就限制了在網絡上的節點數量。
②樹型拓撲結構。
樹型拓撲結構包括:一個ZigBee協調器、幾個ZigBee路由器和許多終端節點。該網絡的主要特點是與星型拓撲結構相比,有多個ZigBee路由器同時擔當數據的接受和發送功能。樹型拓撲結構由于加入ZigBee路由器,使得網絡通信范圍可以擴大,最終信息數據由ZigBee路由器傳輸到ZigBee協調器。
③網狀拓撲結構。
網狀拓撲結構包括:一個ZigBee協調器、幾個ZigBee路由器和許多終端節點。雖然其拓撲結構和樹形拓撲結構相似,但在網絡節點的路徑上與樹形拓撲結構信息的傳輸有所不同,其除協調器節點以外任意兩節點之間都可以進行信息傳輸,信息傳輸過程是不固定的路徑,比其他拓撲結構更穩定,這使得其通信規則更加靈活,通信效率也更高。但是,構建網絡拓撲結構的復雜程度也是極高的。
1.2.2 拓撲結構選擇
綜合以上分析,結合三種網絡結構的特點,構建一種新型的網絡構架,它是基于星形結構的主體,把原有終端節點替換成路由器節點,組成一個接收發射組的裝置,其特點是內部的路由器節點之間可以進行信息通信,從而防止協調器的信息擁塞。而對于分布在家庭各個角落的終端節點來說,其終端節點之間雖不能相互通信,但可以通過接收發射組來傳遞之間的信息,避免了因單一路由節點的故障,所造成的區域內的終端節點不能使用的問題。最后因其構建過程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比較簡單,容易操作,故選用這種新型的拓撲結構。如圖1所示。
1.3 ZigBee協議的配置
1.3.1 ZigBee配置文件
ZigBee配置文件用于協調路由器和終端節點之間協議信息的處理。讓應用程序通過命令創建可交互操作的分布式應用程序。所有的節點如果使用相同的標準配置文件,則它們都可以進行交互性操作。配置文件是由ZigBee聯盟批準通過并提供標識符給用戶的,之后,用戶可以自行定義內容:
①類別ID標識。
每一個可以直接通信狀態的值或屬性的物理量,都對應唯一的一個ID值,而多個設備的ID值可以組成一個組標識,例如,上述所說的接收發射裝置組。組標識用來記錄輸出與輸入設備的相關數據,每個組都有自己獨特的組標識用以區分其他組別,在配置文件中,輸出組與輸入組標識應相互匹配,實現綁定功能。
②設備描述與服務類型。
設備描述用來說明是輸出或輸入組的功能。服務類型一般可分為MSG服務和KVP服務。MSG服務主要適用于傳輸數據流或大數據量文件,KVP服務一般用于小型變量值的傳輸。
1.3.2 ZigBee協議綁定
ZigBee綁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兩個節點之間采用無線通信,那么就需要創建一個由綁定所建立的邏輯鏈接。因為節點發送的數據包可以包括多種類型,那么就必須將多種服務類型綁定在這個節點上,從而根據選擇不同的服務類型,對不同的數據包進行有針對的發送。
在創建綁定服務過程中,目標設備應首先進入一個固定的允許綁定的狀態,然后通過d_AllowBindResponse()函數響應綁定請求,之后再通過d_BindDeviceRequest()函數來指定綁定地址,完成與目標節點的綁定。通常綁定表的格式為:
(as,es,cs)={(ad1|,ed1|),(ad2|,ed2|),(and|,endn|)}
as――源設備地址;
es――源設備標識符;
cs――連接的串標識符;
ad――目的設備地址;
ed――目的設備標識符。
1.4 ZigBee網絡構建
1.4.1 ZigBee網絡協調器的構建
在智能家居安防系統中,ZigBee協調器的功能是比較復雜的,首先,它負責創建一個網絡平臺中心;同時,新的網絡設備也需要ZigBee協調器的允許才能加入;最后,ZigBee協調器還要負責網絡數據的更新。其創建方法如下:
第一步,ZigBee協調器創建一個初始化網絡后, ZigBee協調器應用層通過發送NLME-NETWORK-FORMATION. Request來觸發網絡層進行網絡建立。
第二步,網絡層通過發送MLME-SCAN. Request給MAC層使其進行能量掃描和主動掃描,確認找到一個能滿足要求的信道時,MAC層會發送MLME-SCAN. confirm返回網絡層使其創建一個新的網絡標識。如果該標識與現有的網絡標識相同,則會重新發送MLME-SET. request到MAC層修改網絡標識,再通過MLME-SET. confirm返回網絡層確認實現。
第三步,在確認網絡標識后,網絡層通過發送NLME-START. request 給MAC層確認是否啟動協調器,經MAC層回復NLME-START. confirm到網絡層后,網絡層最終發送NLME-METWORK-FORMATION. confirm回應用層,應用層確認網絡建立完成。見圖2。
1.4.2 終端設備的網絡構建
在ZigBee協調器成功地創建網絡之后,其終端設備需要連接到網絡。終端設備加入網絡,一般經過兩個步驟:第一步是網絡終端設備向ZigBee協調器請求加入網絡或ZigBee協調器主動掃描添加到網絡的終端設備的要求。第二步,ZigBee協調器來決定是否允許一個終端設備加入到網絡,如果允許入網,發送答應請求信號,如果不允許入網,發送拒絕請求信號。
1.4.3 ZigBee網絡地址的分配
ZigBee使用的地址分為兩種,一是MAC地址,一個是網絡地址。前者為64位,為生產設備固定地址,后者為16位,地址是由網絡分布的唯一入網地址。ZigBee協調器在進行地址分配時,其配置工作需要一些重要的公式。例如,用下列公式計算地址的次數。
Cskip(d)=1+Cm(Lm-d-1) Rm=1■ 其他
Cskip(d)用于表示該節點深度d時的地址數目
Cm用于表示最大深度網絡;
Lm用于表示最大節點訪問數量;
Rm用于表示最大路由節點訪問數量。
2 基于CC2530芯片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統的硬件設計
硬件設計是搭建智能家居安防系統的基礎,其主要目的是構建一個可行的、高效的無線互聯傳感器網絡,包括協調器設計和終端傳感器節點設計。PC機作為上位機起著家居網絡的網關的作用,通過RS-232串口與單片機之間進行通信。
2.1 基于CC2530芯片的節點設計
CC2530芯片是標準8051CPU芯片,有著低成本和優良的網絡性能,其射頻收發信號性能優良,與ZigBee進行組網是理想的網絡解決方案。
2.2 ZigBee節點的硬件設計
在房間里ZigBee節點的分布起著監測現場,負責數據的采集和處理等功能,處理器負責協調整個網絡節點和數據處理,每個傳感器將負責數據的采集和數據轉換,ZigBee射頻模塊負責的無線通信,RS-232接口負責與PC機通信。
2.3 協調器的硬件設計
CC2530和PC機連接:ZigBee協調器通過串口與PC機相連,負責傳感器網絡搭建、網絡融合的建立,管理每個節點的數據。ZigBee協調器當使用串口進行數據交換時,需要和PC機進行電平轉換,使用的是RS232收發器芯片,當發送數據時,通過RS232收發器芯片把PC串口電平轉換為標準的TTL電平,然后通過CC2530進行發送,在接收數據時,CC2530在接收到數據信號之后,將TTL電平通過RS232轉換為串口電平,然后發送給PC機。
總之,隨著嵌入式系統的飛速發展,小型化和智能化的家居網關是一種趨勢,未來的系統功能將會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周濤.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統[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11.
關鍵詞:智能化小區 ;周界防范系統;電子巡邏系統;視頻監控系統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faster,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but also give social brought great pressure, urban residential area security therefore are also improve a new height. City residents of residential area safe prot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people life quality high and low standards. The paper detailed to intelligent village security system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design a efficient perfect security system.
Keywords: intelligent village; Boundary security system; Electronic patrol system;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中圖分類號:X92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對居住環境的舒適性、便利性、安全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安全問題,更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也是小區物業管理的重中之重。隨著科技水平日新月異,僅靠人力來進行安全防范是不夠的,借助現代化高科技的電子成像技術來輔助人們進行安全防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紹某智能化小區安防監控系統設計。
一、系統構成
安防監控系統是智能小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該系統為小區建立了三道安全防線,為小區居民提供安全、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第一道,由周界報警系統構成,以防范翻越圍墻和周界進入小區的非法侵入者。第二道,由小區視頻監控系統構成,監控中心可通過網絡實現遠程監視與控制,值班人員實時的對出入小區主要通道和各種公共場所等重要設施的車輛、人員進行監控,以便迅速派出保安或救護人員趕往報警現場進行處理。第三道,由保安電子巡邏系統構成,通過保安人員對小區內可疑人員、事件進行監管, 整個小區共分為4個區域,l、2區有14個智能球,1個槍機,6個光端發射機,l臺報警主機,l套報警傳輸設備,48個報警地址模塊,93對紅外線對射報警器。3區有lO個智能球,5個光端發射機,2臺報警主機,2套報警傳輸設備,57個報警地址模塊,104對紅外線對射報警器。4區有4個智能球,1個光端發射機,1臺報警主機,1套報警傳輸設備,13個報警地址模塊,23對紅外線對射報警器。
1、 視頻監控系統
1.1 前端設備
前端設備是安裝在現場的攝像裝置,包括各類攝像機、鏡頭、防護罩、支架,它的任務是采集現場的情況,圖像信號經視頻傳輸電纜傳送到監控中心的硬盤錄像機。每臺智能球形攝像機自帶50個預置位設置,將攝像機的預置位分別與紅外對射探測器的每一段設置成對應關系后,當某段的紅外對射探測器報警時,就會聯動相應攝像機對準該報警段,立即將報警圖像傳送回監控中心。攝像機的安裝應充分考慮現場實際情況和按照被保護對象的布防要求進行布置和安裝,確保攝像機的有效監視范圍,保證無監視盲區。
1.2 控制部分
控制部分主要包括視頻切換器、云臺鏡頭控制器、操作鍵盤、各種控制通信接口、電源和與之配套的控制臺、監視器柜、系統主機等。監控主機可對每路視頻圖像進行控制,實時紀錄、回放檢索錄像文件,具有視頻動態報警功能,可隨意設置視頻報警布防區域,控制報警主機每個子系統(用戶)的布撤防。
采用了網絡數字硬盤錄像機,它結合IT領域各項最新技術(如視音頻壓縮/解壓縮、大容量硬盤記錄、TCP/IP網絡等),是為安防領域而設計的一款數字監控產品,適用于任何現有網絡。在該數字硬盤錄像主機的控制軟件中,提供有多種模塊功能:屏幕可分割為l、4、9、16監視模式。可按照日期、時間、監控點進行檢索。采取密碼授權的方式保護系統設置,防止無授權者修改系統,人機界面友好,適合現代化安全防范治理的需要。硬盤錄像機具有手動錄像,定時錄像等多種錄像功能,可按時間,通道號與錄像類型查詢錄像文件,并采用快進,慢進,逐幀等多種形式回放。矩陣控制主機是通過內置軟件訪問需監控的多路前端視頻信號,在電腦屏幕上顯示,也可經視頻轉換器顯示到電視墻上。
矩陣鍵盤能將29臺攝像機任意切換到電視墻上8臺監視器的任何l臺監視器上,進行云臺,鏡頭地控制。進行循環顯示。
2、 電子圍欄
周界防范系統主要采用的是紅外對射技術進行防范,也有采用震動攬、地埋式電纜的方式,但采用最多的是紅外對射技術。報警主機的生產廠商主要有泰科旗下的DSC(定安信)、博世旗下的迪信(DS)、美國安定寶,紅外對射探頭的生產廠家主要有日本艾禮富、日本圣威爾和深圳艾禮富。電子圍欄是目前最先進的周界防盜報警系統,它由高壓電子脈沖主機和前端探測圍欄組成。電子圍欄是目前最先進的周界防盜報警系統,它由高壓電子脈沖主機和前端探測圍欄組成。高壓電子脈沖主機是產生和接收高壓脈沖信號,并在前端探測圍欄處于觸網、短路、斷路狀態時能產生報警信號,并把入侵信號發送到安全報警中心;前端探測圍欄由桿及金屬導線等構件組成的有形周界。電子圍欄是一種主動入侵防越圍欄,對入侵企圖做出反擊,擊退入侵者,延遲入侵時間,并且不威脅人的性命,并把入侵信號發送到安全部門監控設備上,以保證管理人員能及時了解報警區域的情況,快速的作出處理。
3 、電子巡邏系統
電子巡邏巡檢系統是監督考核巡邏人員工作情況的智能管理系統,由感應式智能巡邏管理系統軟件、巡檢器和各種射頻卡構成。其基本的原理就是在巡邏線路上安裝一系列代表不同地點的射頻卡(又稱感應卡),巡邏到各點時巡邏人員用手持式巡檢器(相當于刷卡機)讀卡,把代表該點的“卡號”和“讀卡時間”同時記錄下來。巡邏完成后巡檢器通過通訊線把數據傳給計算機軟件處理,就可以對巡邏情況(地點、時間等)進行記錄和考核。
不同身份登錄擁有不同的權限和功能,登錄感應式智能巡邏管理系統可分別以三種不同身份進入。一般用戶:只有使用和查詢權限,沒有更改系統設置權限。管理員:有使用和查詢權限,有對系統設置權限,有“導出基礎信息”及“原始數據”和導入“原始數據”權限,但沒有導入“基礎信息權限”。超級用戶:有最大權限,擁有一般用戶和管理員所具備的所有權限,有取消管理員及一般用戶的權限。(更改管理員登錄口令)
二、系統工作原理
系統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紅外探測器主動發射和接收紅外能量,不隨環境的變化而產生誤報警或漏報警。一端發射紅外能量信號,另一端接收紅外信號,由此而形成數條類似交通欄桿式的橫向線型封鎖屏障。因此主動紅外光束與空間的接觸面很窄,從而最大可能的減少了誤報警。當有盜賊翻越周界圍墻時,紅外對射探頭立即自動感應,觸發報警,并將報警信號通過數據接13模塊和通訊模塊傳送回監控中心。報警計算機顯示器上立即彈出電子地圖,電子地圖上的探頭標識開始閃爍并顯示出準確的報警點位置,同時視頻監控系統聯動相應的攝像機立即對準報警點,將報警點圖像傳送回監控室。同時在電視墻上中間29寸監視器自動切換成報警攝像畫面,并聯動警號發出報警聲音。監控中心值班人員立即通知巡邏保安人員迅速趕往報警地點處理突發事件。
圖1 系統原理框圖
三、監控管理平臺
監控管理平臺采用叢文警衛中心集成系統。它是一款新型多功能集成安防系統軟件,在相同的軟件平臺下實現多種安防報警功能,減少了硬件設備和工程的數量,為用戶盡快掌握軟件使用功能提供了條件,極大地提高了整個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和保安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為方便用戶使用,軟件采用靈活的模塊結構,用戶可根據項目需求自行組合使用警衛中心報警巡更軟件GCW系列、警衛中心CCTV監控軟件GCC系列等各種類型的軟件模塊。
中央控制電腦系統是警衛中心集成系統的核心部分,根據需要可連接報警主機、矩陣或等設備實現報警聯動功能,可控制報警主機每個子系統(用戶)的布防和撤防。
四、結束語
本小區安全防范系統的方案充分體現了合理、實用的原則,具有施工簡單、成本低、可靠性強的特點,加強對小區全天候的安全監視,全面提高小區的綜合防范和管理水平以及快速處理突發性事件的能力。為小區住戶提供安全穩定的生活空間,創造了安定和諧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傳感技術同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一起被稱為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從仿生學觀點,如果把計算機看成處理和識別信息的“大腦”,把通信系統看成傳遞信息的“神經系統”的話,那么傳感器就是“感覺器官”。
隨著傳感器技術、數據處理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通訊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并行計算的軟硬件技術等相關技術的發展,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已受到了廣泛關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傳感器信息融合至今已形成和發展成為一門信息綜合處理的專門技術,并很快推廣應用到工業機器人、智能檢測、自動控制、交通管理和醫療診斷等多種領域。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也開始了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并在工程上開展了多傳感器識別、定位等同類信息融合的應用系統的開發,現在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
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的基本原理就像人的大腦綜合處理信息的過程一樣,將各種傳感器進行多層次、多空間的信息互補和優化組合處理,最終產生對觀測環境的一致性解釋。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多源數據進行合理支配與使用,而信息融合的最終目標則是基于各傳感器獲得的分離觀測信息,通過對信息多級別、多方面組合導出更多有用信息。這不僅是利用了多個傳感器相互協同操作的優勢,而且也綜合處理了其它信息源的數據來提高整個傳感器系統的智能化。
多傳感器融合系統特征
四個顯著特點
第一,信息的冗余性。對于環境的某個特征,可以通過多個傳感器(或者單個傳感器的多個不同時刻)得到它的多份信息,這些信息是冗余的,并且具有不同的可靠性,通過融合處理,可以從中提取出更加準確和可靠的信息。此外,信息的冗余性可以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從而能夠避免因單個傳感器失效而對整個系統所造成的影響。
第二,信息的互補性。不同種類的傳感器可以為系統提供不同性質的信息,這些信息所描述的對象是不同的環境特征,它們彼此之間具有互補性。如果定義一個由所有特征構成的坐標空間,那么每個傳感器所提供的信息只屬于整個空間的一個子空間,和其他傳感器形成的空間相互獨立。
第三,信息處理的及時性。各傳感器的處理過程相互獨立,整個處理過程可以采用并行導熱處理機制,從而使系統具有更快的處理速度,提供更加及時的處理結果。
第四,信息處理的低成本性。多個傳感器可以花費更少的代價來得到相當于單傳感器所能得到的信息量。另一方面,如果不將單個傳感器所提供的信息用來實現其他功能,單個傳感器的成本和多傳感器的成本之和是相當的。
多傳感信息融合架構形式
信息融合作為對多傳感器信息的綜合處理過程,具有本質的復雜性。在信息融合處理過程中,根據對原始數據處理方法的不同,信息融合系統的體系結構主要有三種: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
集中式是將各傳感器獲得的原始數據直接送至中央處理器進行融合處理,可以實現實時融合,其數據處理的精度高,算法靈活,缺點是對處理器要求高,可靠性較低,數據量大,故難于實現。
分布式指的是每個傳感器對獲得的原始數據先進行局部處理,包括對原始數據的預處理、分類及提取特征信息,并通過各自的決策準則分別作出決策,然后將結果送入融合中心進行融合以獲得最終的決策。分布式對通信帶寬需求低、計算速度快、可靠性和延續性好,但跟蹤精度沒有集中式高。
混合式在大多情況是把上述二者進行不同的組合,形成一種混合式結構。它保留了上述兩類系統的優點,但在通信和計算上要付出較昂貴的代價。但是,此類系統也有上述兩類系統難以比擬的優勢,在實際場合往往采用此類結構。
多功能集成化傳感器
研究成果
最近,多功能集成化傳感器研究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化學分析、生物保護等方面的集成傳感器相繼問世。此外,引進中間件技術也是實現多傳感器集成的一個常見舉措。基于中間件技術的多傳感器系統集成中間件技術與系統的應用是順應目前安防市場發展形勢之舉。有些安防系統是僅針對某一類型安防設備的單一系統,或者是集成了多個子系統,但各個子系統之間獨立工作。
每一個子系統都要單獨監控的話,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同一事件引起各個系統獨立報警,導致監控人員認為是兩次不相關的報警,這也將給監控人員帶來許多不便,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基于這些需求利用中間件技術實現多傳感器集成功能的安防系統應運而生。本系統體系架構包含感知層、傳輸層與應用層。
感知層由多種不同類型傳感器組成:主要用于集采異常信息,這些傳感器的類型和功能可以有很大的差異,它們可以使不同廠家的、不同型號的、不同用途的、擁有不同數據格式和通信協議的。在本系統中,我們使用紅外探測器、溫度傳感器和攝像頭三種來做示范研究。紅外探測器可以檢測某一空間內是否有人經過,適用于倉庫類型的場所,以檢測是否有人闖入。溫度傳感器可以檢測某一場所內的溫度信息,可用以檢測環境是否有異常,攝像頭則用于探測畫面中是否有異常情況出現,包括人員的運動檢測、畫面丟失檢測、物體丟失檢測等,同時還可以利用攝像頭進行錄像。
傳輸層由網關節點組成。傳輸層在應用層與感知層之間起到一個傳遞信息的功能。網關節點通過數據適配中間件和網關中間件來實現傳感器感知數據的信息獲取和下發控制命令功能。
應用層由安防系統和web應用組成。web應用包括PC端和移動終端上的應用。安防系統通過平臺中間件實現數據資源的開放,同時也實現了安防系統對傳輸層設備、感知層設備的向下尋址功能。感知層與傳輸層之間通過數據適配中間件接口進行通信,傳輸層與應用層之間通過網關中間件接口進行通信,而應用層中的安防系統與web應用之間通過平臺中間件接口進行通信。
關鍵詞:安防監控; 嵌入式系統; GPRS
中圖分類號:TP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1)29-7239-02
1 緒論
由于城市人口膨脹,流動人口猛增,燃氣和多種家電的運用,許多不安全因素頻繁引發事故,危及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采用門衛值勤、人工夜巡、樓宇對講系統等傳統手段進行小區安保管理已難以滿足住戶的要求,需要為智能住宅小區建立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科學的安全防范系統,在家居領域引進智能化手段,進行安防管理、家電監控、室內溫度調節、公共設備監控后,創建一個智能家居安防監控系統是可行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2 系統的主要功能
首先了解一個概念――GPRS。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通用分組無線服務技術的簡稱,它是GSM移動電話用戶用的移動數據業務。它通過GSM網絡中未用的TDMA信道提供數據傳遞。GSM網只能提供電路交換,而GPRS引入了分組交換和分組傳輸的概念,使得GSM對數據業務的支持得到了加強,它只需對現有的基站系統稍加改造就能實現分組交換,資金投入少而收益大,非常適合本系統。
智能家居安防系統設計主要針對普通家居用戶,用戶通過該系統就能對自家的情況進行監控。其主要功能是通過各類傳感器監測室內變化情況,把這些變化轉換成參數,用這個參數與事先設定好的參數相比較,當出現異常時就會發報警信號,并通過GPRS移動數據網絡給用戶手機發送短信以告知家居有異常;用戶也可以通過GPRS用手機查看家居攝像頭監視的情況,把查看到的結果以彩信(MMS)方式發送到用戶手機上;當有不法分子闖入時紅外探測器就能探測到,家居控制器將自動開啟采集圖像功能,并把圖像并以彩信(MMS)方式通過GPRS發送到用戶的手機上,用戶還可以通過手機控制家居警報系統,發出警報信號以威嚇壞人。該系統具體功能有以下三點:
1)家居安全防范功能。一旦有人入侵用戶家居或發生燃氣泄漏事件等險情時,檢測系統就能檢測到室內溫度高于已設定的值,或檢測到室內的煙霧過高或特殊角落有異常動靜,則系統就會以不同的方式向用戶報警,如:向手機終端發送短信、響警鈴等。
2) 監測家居狀況功能。系統要求用戶安裝監視器,溫感、煙感、人體熱釋電傳感器等部件,以便對家居相關狀態參數進行采樣,系統把采集的數據實時的顯示在液晶顯示屏,讓安防用戶隨時了解家里的安全狀況,用戶也可以通過網絡在線查看家里的安全狀況,從而實現家居狀況的實時監測。
3)門禁訪問功能。當家來客人時,客人可以在門禁處點擊LCD液晶顯示屏進入客人界面,可通過它給房主發短信、查看日歷、獲得幫助等。如果有人連續三次輸入密碼都不正確,則系統就會自動給用戶發送短信,同時室內響一段報警信號,若家中有人起到提醒作用。
3 系統的功能實現
該系統主要是監視器、傳感器、MCU處理器等電子監控設備和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其功能主要是相關硬件在軟件控制下完成的。
1)系統硬件主要功能的實現
系統的硬件組成:以Samsung公司生產的ARM9 處理器S3C2510為MCU的控制器、GPRS模塊、燃氣報警模塊、入侵報警模塊。其中MCU控制器是核心,其它部件都是在它控制下完成的。
控制器主要負責和GPRS 通信模塊、安防模塊進行通訊以及控制系統的數據采集和處理。
GPRS模塊用的是工業級的SIEMENS MC35i,其主要功能是:實現通信模塊和安防模塊間的通信,控制系統的數據采集和處理,實現短消息(SMS)收發,兼容AT指令。
燃氣報警模塊主要是由氣敏半導體傳感器、傳感器電路、電源電路、壓控振蕩器電路和報警電路等組成。其功能是實現家居可燃氣體的監測、報警和自動處理。
入侵報警模塊主要由熱釋電紅外傳感器、 高清攝像頭、信號濾波放大器、信號處理器和報警電路等幾部分組成。其功能是實現監測家居是否有人入侵,對家居信息進行圖像采集,安防監控系統功能如圖1所示。
2)系統軟件主要功能的實現
家居安防系統軟件由5部分組成:安防監控系統主程序、短信收發程序、MMS 發送程序、燃氣報警程序、入侵報警程序,主要是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若有異常便啟動報警系統,并發送短信通知用戶。
安防系統主程序功能的實現。首先開機自檢,初始化設備,開機時需要對系統設備進行檢測和驅動加載,設備檢測無誤后加載文件系統,若設備有問題報警提示。其次是加載監控系統,由于監控系統是后臺程序,所以系統運行后就開始監聽,若發現有報警信號則調動相應的服務程序。由于系統對于實時性要求不高,雖然系統監聽是以查詢方式進行,不是實時的,但對整個系統的性能沒太大影響。
系統短信收發功能的實現。該系統中短消息的收發很重要,它能第一時間通知用戶,盡快地采取相應補救措施。短消息主要有三個接口協議組成:塊模式(Block Mode)、文本模式(TextMode)和協議數據單元模式PDU。本系統采用的是PDU模式。所有的操作都是在微處理器的協調下進行的,微處理器對GPRS 模塊進行初始化設置,并控制GPRS模塊收發短消息。微處理器通過分析器分析短消息的內容,得出指令;根據指令,啟動相應設備,執行控制操作;根據操作,封裝并接收短消息。短信收發主要是通過GPRS完成的,微處理器通過控制GPRS模塊給指定號碼發送短消息,發送失敗則重復操作,直至成功。
系統彩信(MMS)收發功能的實現。MMS(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直譯為“多媒體短信服務”,俗稱“彩信”。MMS怎么發給用戶呢?首先微處理器把攝像頭采集的圖像信息,轉換成欲發送的多媒體消息;其次微處理器控制GPRS 模塊建立WAP 連接,并通過WAP網關中的WSP 協議進行編碼,把該編碼作為WSP POST 發送到HTTP服務器;最后由WAP網關把數據傳送給MMS中繼器,中繼器再傳到MMSC;當MMSC接收到消息后進行保存,保存格式為MIME,并分析數據,得到路由信息、用戶終端信息等,把信息通過同一WAP連接發送到發起方,終端顯示“消息發送成功”。
系統燃氣報警功能的實現。燃氣報警模塊需要在家居內安裝3組探測器:
第一組探測器連接控制排氣扇等設備,安裝在燃氣爐灶附近。如探測到有燃氣泄漏,則系統打開排氣扇把泄漏的燃氣排到室外,并同時向系統發送燃氣泄漏報警信號。
第二組探測器安裝在燃氣總閥門處,如探測到有燃氣泄漏,控制關閉閥門,并向系統發送總閥門處有燃氣泄漏報警信號,控制器收到警信號后,啟動GPRS的相應功能向用戶發短消息警報。
第三組探測器安裝燃氣灶和燃氣總閥門3米左右的地方。如探測器在這個范圍檢測到有燃氣泄漏,同時還能檢測到燃氣灶和燃氣總閥門處也有報警信號,系統就向控制器發最高警報信號,控制器收到最高警報信號后,同時向消防、用戶、防衛等安全職能部門發送警報。
入侵報警功能的實現。當系統通過檢測確認有非法入侵者時,按照用戶制定的報警方式進行非法入侵報警,報警方式有:警鈴鳴響,對入侵者進行阻嚇;組織報警信息通過發送短消息及時通知用戶。用戶收到報警信號后,通過發送消息指令給控制器,以開啟攝像頭進行圖像采集。
4 結論
安防系統是智能小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系統的完善與否也已成為衡量智能小區環境的重要依據。本系統是由嵌入式系統結合GPRS 移動數據網絡,利用現代人最常用的也是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手機,隨時隨地實現對家居安防進行遠程監控,給人們的家居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用戶不必再購買其它通信設備,費用較低,一般用戶都能承受,且安防效果好、覆蓋范圍廣,非常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