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動物音樂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兔子過2歲生日,所有的動物都為它感到高興,小百靈鳥高興地喳喳叫:“我們開個音樂會吧.”動物們一致同意.
小馬噠噠的跑來,老牛哞哞地趕來,小鴨子嘎嘎地游來……舉行音樂會當然要選出主持人啦,經過層層選舉,動物們一致推選機靈,聰明,可愛的小白兔來當主持人,由小松鼠.小馬.小獅子來當評委.小兔子在臺上大喊:"現在有請小老虎上臺來,演唱《奔跑》小老虎嗷嗷叫著就上臺來了:“隨風奔跑有夢做翅膀……”動物們都捂住耳朵.小老虎怪不好意思的.小老鼠穿著背帶褲,吱吱地唱《童話》:“我愿意變成吱吱童話里,吱吱,你的吱吱那個天使……”唱得不錯,小鴨子嘎嘎唱《希望》?小百靈啾啾地唱《未來》,小孔雀跳獨舞《孔雀舞》引來一陣陣的掌聲……
音樂會在火爆地進行中……經過幾個小時,音樂會慢慢接近尾聲,小獅子說:“音樂會結束了.”“再唱幾首吧.”小猴子嘣嘣跳跳地上臺來,你看它,呵!穿著一身筆挺的西服,打個頂結,很帶勁兒嘛,可是它唱得卻是那首《喜唰唰》真是讓上大跌眼鐿,“喜唰唰,喜唰唰……”還沒唱完,就被轟下臺去了.
小松鼠宣布道:“第一名:小孔雀,第二名:小老鼠,第三名:小鴨子,最高新人獎——小猴子……”
所有的人都得到了獎,音樂會在興奮聲中結束了,小兔子高興地說:“謝謝大家,我過了一個快樂的生日.”小動物們戀戀不舍,小松鼠跳到大樹上大聲說:“過一年的元旦,我們再舉行一個音樂會.”
田野里的音樂會
今天夜晚,山上的田野舉行了一場田野音樂會,各位歌手都來了。
突然,青蛙在土上呱呱呱……的叫著,像是為節目開始做了個演講,田野里的莊稼成了觀眾們。這時來了一位大音樂家——蛐蛐,它用自己的歌聲贏得了觀眾們的掌聲,稻谷這位觀眾沙沙的發出聲音,好像表達了對蛐蛐的崇拜,知了也不甘示弱,也唱起了歌:知了、知了……突然出現了一位無影無蹤的音樂家,那就是人人皆知的風大哥,它呼呼呼呼呼的吹著,讓許多觀眾都沉醉在這優美的歌聲中,不知什么時候響尾蛇出現在觀眾面前,許多動物嚇得縮起頭,響尾蛇以自己的歌聲讓動物們放松下來。讓我們最喜歡的就是那個音樂團了,鳥兒在樹枝上指揮著,動物們在下面唱著,從遠處飛來了一群蝴蝶姐姐,它們來是為音樂團伴舞,它們的舞蹈讓許多動物駐足癡望,這個音樂團的歌聲響徹云霄,連平時弓著腰的稻谷就挺起了它的身軀。蜜蜂又出現了,它說:“請讓熱烈的掌聲歡迎昆蟲王國里面的螳螂勇士!”螳螂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了臺上,它用自己的爪子張合發出了清脆的聲音。過了一會,從不遠處看到了一只小鴨,看上去像是迷了路,但它仍高興的進入田野音樂會場,它發出嘎嘎嘎嘎嘎的聲音,好像表達對這場音樂會的熱愛和贊美。
啊!這場田野音樂會真精彩啊!
隨著歌聲,我仿佛看到一群人,來到了一片熱鬧的森林中,召開了一場盛大的音樂會,并放出了美妙的音樂。音樂聲吸引來了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它們加入了這場盛大的晚會。
動物們有的唱,有的跳,有的“彈吉他”,有的吹笛子……好不快活。青蛙坐在綠色的舞臺上,“呱呱”地放聲歌唱;蟋蟀在草叢中,用它的“小吉他”給青蛙伴奏;小狗也蹲在地上,“汪汪”地打著節拍;連鵝姑娘都跟著音樂聲大搖大擺地跳起舞來,并用寬大的翅膀給它們“鼓掌喝彩”……
小鳥歌唱家們也循著聲音從遙遠的山邊飛來,用婉轉清脆的歌喉給它們加點“顏色”,音樂會變成了一場美妙的狂歡!
之所以說這是一場特殊的音樂會,首先是因為它的觀眾特殊,一律是3至6歲的孩子,當然這些孩子是由家長陪同觀看的,我觀察到許多家庭甚至父母親一起來了,也有的是祖父祖母陪同來的。其次是因為它的程序特殊,整個音樂會的持續時間大約為2個小時,而實際上孩子們真正坐在音樂廳里聆聽音樂的時間約半個小時多點。整個活動分三個環節進行,第一個環節是孩子們與演奏家們在大廳里玩音樂游戲,親密接觸,持續時間半個小時;第二個環節是孩子們在家長的陪伴下在音樂廳里聽音樂家的演奏,也是半個小時;第三個環節是孩子們親身體驗樂器演奏,大概一個小時的時間。
這是一項主題為“感受音樂”(Feeling In Music)的教育計劃,組織和主辦這場特殊音樂會的,除了墨爾金音樂廳和紐約愛樂樂團的演奏家之外,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的幼兒音樂教育專家、我的朋友勞拉•卡斯迪羅教授(Lori Custodero)及其部分研究生也全程參與整個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我作為她的訪問學者,自然也獲得了觀摩整個活動全過程的難得機會。
活動12點15分開始,勞拉和她的弟子們提前一個小時到了音樂廳。他們要做好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勞拉向學生交代活動的具體安排和注意事項,以及布置樓上樓下兩個大堂的活動場地。他們帶來了許多兒童打擊樂器,還有一些與音樂相關的小玩具、小人書、彩色紗巾等等,這些東西都是為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準備的。
中午12點,孩子們陸續進入了大廳。除了勞拉和研究生熱情相迎,并組織孩子們自由地玩音樂游戲之外,在樓上樓下的大堂里,還分別有幾位即將為孩子們演出的小提琴手和中提琴手在為孩子們現場表演包括《祝你生日快樂》和《閃爍的小星星》等兒童歌曲。另外,在音樂廳里面,還有兩把大提琴在等著孩子們去體驗,許多孩子正在父母的陪同下排著長隊,等候著演奏家手把手的啟蒙指導。孩子們在音樂游戲中開心地玩著,半個小時一晃而過。12點40分,小觀眾和大觀眾們一起開始進入音樂廳,在入口處,除了有給大人們準備的節目單外,還有給孩子們準備的兩幅小畫和一盒彩色蠟筆,這兩幅畫分別為一群小鳥和一只天鵝,是音樂會上即將要用到的。
音樂會開始了。樂隊成員都是紐約愛樂樂團的演奏家,其中就包括了大提琴演奏家迪克(Jon Deak),他不久前還參加了紐約愛樂樂團在朝鮮的歷史性演出。演奏家們奉獻給孩子們的第一個作品,是歡快的奧芬巴赫作品《康康舞曲》。樂曲結束,走出來一位漂亮溫柔的主持人,她問孩子們:“你們剛才聽了這段音樂,是什么樣的感覺啊?”許多孩子高聲回答:“高興(Happy)。”“那請小朋友們再聽下面的音樂,看又是怎樣的感覺?”,主持人說完,中提琴演奏了一小段旋律,孩子們又叫道:“難過(Sad)。”打擊樂也奏出了一段節奏,孩子們興趣更濃,紛紛搶答:“驚訝(surprise)、瘋狂(mad)”。隨后,一些孩子對主持人說,我們要再聽“Happy”的、還要聽“安靜的(Quiet),演奏家們一一滿足了孩子們的要求。然后,主持人又問舞臺上的每個樂手今天的心情怎么樣,樂手們一個一個用手中的樂器演奏相應情緒的旋律做了回答,其中,大提琴是模擬人聲,大致說,“今天我很高興,因為和孩子們在一起”。可以想象,聽到大提琴的回答,孩子們那高興的樣子。最后,輪到長笛演奏了,她演奏的是一小段鳥叫聲,也被孩子們一下就聽出來了。于是音樂會的演奏環節過渡到了第二個曲子――圣•桑《動物狂歡節》中的“大鳥籠”。演奏過程中,主持人不時輕快地舞動著手上的小鳥圖畫,孩子們也跟著一起舞動。演奏完畢,主持人說,剛才大家聽到的是小鳥,小鳥在快樂地飛來飛去,那么,什么動物比較安靜呢?孩子們馬上舉起手中的另一幅圖,回答說“天鵝”。就這樣,演奏會自然又過渡到了第三個樂曲――《動物狂歡節》中的“天鵝”。
在節目單上顯示的第四個樂曲是拉威爾的《弦樂四重奏》的第三和第四樂章。如果說前面三個樂曲,一個歡快,兩個和動物有關,都能引發孩子們的聆聽興趣的話,那么這第四個樂曲,事前我是很擔心的,因為它最長,也沒有前面樂曲那么的形象生動,3至6歲的小孩怎么可能坐得住?事實表明我的擔心很多余,這個樂曲的表演,將音樂、繪畫、故事有機地融為一體,給孩子們奉獻了一盤“視聽說”的藝術美食。演奏開始前,舞臺的天幕上首先投影出幾幅動物圖片,主持人啟發孩子們想象,這些圖片描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然后,一位奶奶走上舞臺,在音樂聲中,她用年輕美妙的聲音講述著《小蝌蚪找家》的故事,同時,在天幕上投影出一副副栩栩如生的兒童畫。正是這樣的一種綜合的表演方式,使最后一首樂曲得以非常順利地演奏完。在這期間,也不時聽到有幾個孩子高聲叫喚,聽得出,那是高興。我估計這些孩子大多是第一次進音樂廳,而且也實在是年齡太小,期待他們也能像大人一樣地保持安靜,那不可能。一場3至6歲兒童的音樂會,能夠如此順利地進行,已經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活動的第三個環節――孩子們的體驗,在我看來是整個音樂會的。演奏會結束后,在樓下大堂準備著兩把中提琴、在樓上大堂準備著8把小提琴(其中兩把是兒童琴)和一臺鋼琴,勞拉和她的研究生們此時客串臨時輔導老師,等候著孩子們親自來感受和體驗。之所以這個環節持續了一個小時以上,我想應該是幾乎所有的家長,都不會浪費這么一個極好的機會,讓孩子在聽完音樂會后,親自去試一試、拉一拉、彈一彈那些能發出各種聲音、能表達不同感受的樂器。如果說在觀看和聆聽演奏家們的表演之前,孩子們還對這些東西不一定有什么感覺的話,那么,我相信現在這個時候,孩子們一定興趣正濃。只見每件樂器前面都圍滿了人,輔導老師們還必須適當地控制一下每個孩子體驗的時間,因為有的孩子一坐上去,就不想退位了。許多家長都給孩子拍下了這難得的場面,自然我也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輔導老師都是滿腔熱情地鼓勵孩子嘗試并給予簡單指導。這時,我能聽到的,除了孩子們拉出或彈出的不成調的聲音之外,更多地是輔導老師和家長們不停夸獎孩子的“Good job”(真棒)!當孩子們一個個心滿意足地離開音樂廳后,我發現,勞拉和她的弟子們一個個都顯示出疲憊樣。我問勞拉是不是很累了,她說,是很累,但和孩子們在一起很開心。
在美國,各類社會藝術文化團體和機構是有義務承擔少年兒童的藝術教育責任的,這項活動便是主辦方所制定的青少年兒童藝術教育計劃中的一項。據勞拉介紹,今年六月份還將主辦一次這樣的活動。雖然家長必須購票進場,但是我相信,主辦這項富有創意的活動,其宗旨還是為了培養幼兒的音樂興趣,從演奏家們所給予孩子們的那份濃濃的情意,我們就不難感受到這一點。多少年了,我們的音樂家們一直在呼吁“音樂要從娃娃抓起”,那什么才算是從“娃娃抓起”,這就是。我也相信,所有的家長帶著孩子來參加這樣的活動,目的也是為了從小培養孩子的音樂興趣。可以肯定的說,參加這次音樂會活動的孩子們,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由此就對音樂產生興趣,但是,其中一定會有一部分孩子,因為第一次聽音樂會、第一次與音樂家親密接觸、第一次親自“演奏”提琴和鋼琴,而對音樂開始有興趣,并慢慢地喜歡上音樂的,甚至在他們當中,還有可能出現未來的音樂家。
大班幼兒思維處于抽象邏輯的萌芽發展階段,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判斷和推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學數學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用簡單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出現的某些問題。由此可見,生活化、游戲化已經成為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題材取之于生活,發展能力運用于生活,這是幼兒園所有課程建構的出發點和歸宿。為此我選擇了本活動,激發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興趣,并在此基礎上展開思考、探索,學會自覺地構建知識。
名稱:對號入座 執教者:張若梅
目標:
1.學會運用序數詞“第幾”(重點)
2.能通過雙重序數,找到相對應的位置(難點)
3.樂意在活動中大膽表現自己,愿意動腦筋
準備:圖片,動物圖片,椅子若干,排字標記,座位票每人一張
過程:
一、創設情景,師生開汽車進入活動室并引入課題
1.出示圖片一,鞏固序數詞的運用
小故事:“今天小動物們要去森林劇場聽音樂會,大家相約在一個公共汽車站等,小動物們一個接一個的來到了約好的地點等車!”
師:“請小朋友看看公共汽車站牌前的小動物們是怎么坐的?狐貍老虎小豬排在第幾?
2.出示圖片二,教師邊講故事邊操作圖片
教師請幼兒觀察“排”“號”并引導幼兒點數
師:“汽車來了,小動物們有順序的從前門上車,慢慢的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來,小雞和小貓也想去,我們也邀請它們一起去吧!請小朋友看看,我們從車頭的前面往后數一數小動物們都坐在哪?小雞小貓坐在第幾排?小雞坐在第二排的第幾號的位置呀?”
二、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排”“號”的方位
1.創設“森林劇場”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動物們已經來了,我們先來把劇場布置一下吧!”
2.出示劇場位置圖,幼兒觀察思考
師:“我們觀察一下圖上有幾排?每一排有幾個座位?
3.師:“小動物們坐到了座位上,我們來看看小老虎坐在第幾排?第幾號?
4.教師示范給小老虎排座位號:“小老虎坐在第二排第三號,我來幫它貼上座位號。我們再看看小雞坐在第幾排?第幾號?我來幫它貼上座位號”
師:“小朋友,你們看小動物們都坐在哪?來幫它們貼上座位號吧!”
三、教師讓幼兒給座位進行排號并熟悉第幾排第幾號
(1)師:“這個游戲真好玩,可還有好多小動物沒找到自己的座位,你們愿意來幫助小動物,找到他們的座位嗎?。”
(2)教師出示盤子中的操作材料,請幼兒根據圖中的位置將小動物的排號貼入相應的座位號中。
(3)教師巡回觀察并進行個別指導。
(4)森林劇場布置完成,師友共同小結。
師:“小動物們都在安靜聽著動人的音樂,我們就不打擾他們了,我們也去聽優美動聽的音樂會,好嗎?”
四、教師引導幼兒學會按座位票找座位
1.教師開小汽車帶幼兒領入場券到劇場并根據排號找座位。
師:“請小朋友坐上老師的小汽車,我們一起前往劇場去聽音樂會吧,在去的時候,你們會領一張入場券,我們也要像小動物一樣,根據入場券座位號來坐位,不能亂坐!”
2.引導幼兒進入劇場并認識排的標志,請幼兒根據入場券的排號座位。
3.教師扮演檢票員,檢查幼兒是否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引導沒找到的幼兒找到座位。
五、師生共同欣賞音樂會
六、教師總結并結束活動
師“在今天的活動里,小朋友學會了根據座位票上的第幾排第幾號的本領找到了自己的正確位置,你們都非常的棒!下次老師在帶小朋友們去看好看的表演,好嗎?”
活動反思:
七星瓢蟲和圓蟲是主持人,螞蟻做觀眾,甲蟲做大明星,負責唱歌,螢火蟲負責照耀他們,甲蟲震動著翅膀,發出“磁磁磁”的聲音,這些音樂只有蟲子才能演奏出來的,甲蟲在一邊唱,我就坐在旁邊聽,我聽的正入迷著,突然,“轟隆轟隆,轟隆轟隆”雷聲出來了,蟲子演奏到一辦的音樂會就結束了,聽到轟隆隆的聲音,就趕緊躲到洞里,我趕緊跑回家。
“嘩啦啦,嘩啦啦”傾盆大雨來了,風忽忽的吹著,閃電“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閃電的聲音真恐怖,雨聲,閃電,雷聲輪流著響。
雨,下了一個晚上。白天,彩虹出來了,鳥兒“嘰嘰喳喳”的在談話,蟬出來了,發出“知了知了”的聲音。
這些蟲子聲音真的可以成為音樂家了,彈奏出來的音樂可好聽了!!
關鍵詞:聯系實際;模仿;創編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1-0236-01
創造是發揮學生想像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生進行音樂創作實踐和發掘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過程和手段,對于培養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課程標準在課程內容中重點強調了創造教學這一部分的重要性。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許多老師在歌唱、欣賞、演奏、表演等中都會設計、安排、創編表演這個環節。設計合理的創編表演可以全面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音樂審美的主動性、積極性,對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有著積極的作用。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說:"處處是創造之地,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關鍵是要抓住第每一個創新教育的機會,所以作為一個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和任務精心設計各種創編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各方面:
1.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創編
俗話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們的音樂大部分是來自于生活中,如:民歌中的山歌、號子、花兒等都是來自于生活中的音樂。所以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創編是學生們最擅長的方式之一,如在學習歌曲《小雨沙沙沙》時,由于曲調相對簡單,學生們掌握得較快,為了避免在復習鞏固對一直重復演唱而顯得單調乏味,我采用讓學生創編歌詞的方法來復習歌曲,學生的積極性雖然很高,但是由于一年級的學生沒有什么創編經驗,所以開始的創編有些困難,后來我啟發他們:"春天的時候,還有什么東西最喜歡雨水呀!"大家想了想馬上有了答案:小草、筍芽、果樹……這些生活中天天都看見的東西馬上脫口而出,編出了許許多多的新歌詞,如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小雨沙沙,落在花叢里,花兒羞得紅了臉。有的同學的歌詞還非常富有詩意。最后,全班同學挑選一兩段編的較好的歌詞進行演唱,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創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2.通過模仿進行創編
模仿應該是低年級孩子的天性,從呀呀學語時模仿大人說話,到幼兒園時模仿其他孩子的動作、行為。低年級孩子模仿身邊的人和事物都是一種學習的行為。在音樂課堂上,《音樂的動物》這一單元是孩子最喜歡的。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我采用模仿動物的聲音、動作、形體來進行教學,大大的激發了學生的歌曲的興趣。如在教學歌曲《小動物回家》這首歌曲時,我就設計了讓學生創編各種動物走路的形體,配合歌曲進行表演。同學們的想像力在我的意料之外,有的同學模仿的是動物平常走路的樣子:小貓走路時大搖大擺的、小鹿一蹦一跳的、小烏龜慢慢吞吞的……,活靈活現、惟妙惟肖。而有一個同學卻模仿了一只機器貓和一只穿了溜冰鞋的烏龜,引得大家捧腹大笑,孩子們天真無邪的表演,使得音樂課堂活了起來,真正做到了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3.運用歌詞的內容創編舞蹈
表演是學生最喜歡的方式,鄉村的孩子鍛煉機會少,上臺表現的機會不多,所以上起表演課來總是缺少活力,一個個都躲在下面不敢上臺展示。有的同學雖然很想表現,但是由于不知道怎樣表演,也是表現的縮手縮腳的。針對學生的這種情況,我采取了從最簡單的歌詞內容入手的方法來教學生表演。我讓學生想想:"歌詞唱了什么?你能根據歌詞想出最簡單的動作是什么?"這時候一些大方的同學就會開始展現一些簡單的動作,從而帶動班上的其他同學。如在表演《健康歌》時,同學們就會跟著可調內容一抖抖手、抖抖腳、扭扭腰,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我再適時引導學生:"運動進我們還可以做什么呀?"有些同學又想到可以擺手臂,踏步走,接著跳繩、打球的動作都添加進來了。學生表演的欲望一下子就激發出來了。下面再請同學跟著音樂表演,就有不少同學爭先恐后地上臺來展示了。今后再上歌表演課,同學們再也不會感到害怕,而是充滿期待。因為他們又可以展現自己豐富的想像力了。
4.運用打擊樂器進行創編
新課程提出:學生必須有探索音響和音樂的能力。而低年級體現在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尋找發聲材料探索聲音的強弱、長短和音色。在低年級,學習了五六種打擊樂器,學生最樂意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如在欣賞完《春天音樂會》后,我請同學用打擊樂器來舉辦一個"春天音樂會"。全班同學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并用不同的樂器來演示音響效果,不一會兒一聲動聽的音樂會開始了。有的同學用大鼓敲出×× ×× ×O的節奏,說是轟隆隆的雷聲;有的同用串鈴搖出×××× ×××××-的節奏,說是下雨的聲音;也有的同學用人聲來模仿蜜蜂、青蛙等各種動物叫聲。各種聲音組合起來,演繹了一場完美的音樂會。這樣一場熱鬧的音樂會,學生怎么會不喜歡?雖然有些同學編得不是很理想,但是通過創編曲活動,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的,并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這樣學生就會勇于實踐,敢于創作了。
5.創編聲勢圖
運用聲勢為歌曲伴奏,既是一個復習鞏固歌曲的好辦法,也是掌握節奏的較好方法之一。低年級多采用拍手、跺腳分組進行的方法進行,節奏也較簡單。通常是×× ×和× ×的節奏。在進行一段時間這樣的訓練之后,學生完成的較熟練了。這是我再要求同學們去創編新的聲勢圖。除了用手和腳,想想還可以運用其他身邊的東西。有的同學想到了還可以拍肩膀、拍腿、摸頭、輕拍桌子等,再結合腳的動作,創編出了許多新穎、有趣的聲勢圖,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全身心都投入到音樂課中來。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實踐證明,我們應該重視音樂實踐中的創造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不要用"標準答案"或"統一模式"束縛學生。"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把整個地球撬起"。給學生一個機會,學生會讓你有許多驚喜。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參與創編活動,一堂普通的音樂課就會像春天般生機勃勃,充滿希望。學生悠然其間,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了創新能力,相信孩子們的音樂課將是"音符"伴想象共飛,歌聲攜創造同行。
時間:1月29~30日,2月4~5日
地點:北京展覽館劇場
東方歌舞團2005年最新力作,晚會以牽動人心的十二封情書為引領,進行一次環球愛的風情浪漫之旅。
韋伯名劇《劇院魅影》亞洲首演
時間:2004年12月18日~2005年3月5日
地點:上海大劇院
《劇院魅影》改編自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的同名小說,講述的是發生在巴黎一家歌劇院中的故事。院內怪事頻繁發生,原先的首席女主角險些被砸死,劇院里也出現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虛幻男聲。原來,這個聲音來自住在劇院地下迷宮的魅影,他愛上了女演員克麗斯汀,并暗中教她唱歌,幫她獲得女主角的位置。而克麗斯汀卻愛著劇院經紀人拉烏爾,由此引出了一系列關于嫉妒、追逐、謀殺的劇情……
《劇院魅影》是世界著名音樂劇大師韋伯創作的第九部作品,也被譽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最賣座、最迷人的音樂劇。
王洛賓金曲與前蘇聯歌曲新年演唱會
時間:2月6日
地點:國圖音樂廳
演出:中國音樂家協會愛樂合唱團
維也納金色大廳中國民樂經典新年音樂會
時間:2月6日
地點:民族宮大劇院
演出: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樂團
《鐵的舞步》
時間:2月9~14日
場館:北京展覽館劇場
拉斯維加斯“鋼鐵節拍”――《鐵的舞步》是美國社會文化藝術發展的主流節目之一,是拉斯維加斯式奢華作風登峰造極之作。
世界踢踏舞的全部精華凝聚、精煉成《鐵的舞步》――千軍萬馬般的愛爾蘭踢踏舞,后工業化的澳大利亞街頭踢踏,撩人心脾的夏威夷草裙舞、充滿野性張力的紐約街頭黑人街舞乃至充滿誘惑的阿根廷探戈在劇中都能找到。
好萊塢電影金曲大屏幕交響音樂會
時間:2月11日19:30分
地點:北京海淀劇院
演出: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
話劇《卡布基諾的咸味》
時間:2月11~14日
地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戲劇沙龍
主演:呂涼、宋憶寧
俄羅斯國家芭蕾舞劇院芭蕾舞劇
《唐?吉訶德》
時間:2月13日
地點:北京保利劇院
上海東方青春舞蹈團大型舞劇
《野斑馬》
時間:2月13~15日
地點:上海美琪大戲院
《野斑馬》是中國本土惟一原創大型舞劇,也是在海外市場惟一取得世界精品地位的中國作品。
該舞劇雖然完全以動物造型來講述一個動物的故事,但絕不是通俗意義上的童話。正如澳大利亞《堪培拉周日時報》正文標題“The Humanity Through Animal”(從動物中流淌出的人性)一樣,劇中斑馬姑娘和野斑馬之間生死戀情所寄托和反映的,是現代人心底深處對至真至純情感追求的渴望,是在現代人久已愛情體驗中,用對“弱者”――動物的遭遇所引發的同情喚醒人們對愛情的信心。
俄羅斯國家芭蕾舞劇院芭蕾舞劇《胡桃夾子》
時間:2月14日
地點:北京保利劇院
大型上海風情話劇《長恨歌》
時間:2月16~20日
地點:上海話劇中心藝術劇院
本劇根據王安憶同名長篇小說改編,小說曾獲第一屆世界華文文學獎和第五屆茅盾文學獎。一個女人40年的情和愛,被一支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跌宕起伏……
時尚爆笑賀歲M劇《翠花快樂6人行》
時間:2月18~20日
地點:上海美琪大戲院
瑞士洛桑貝嘉芭蕾舞團訪滬演出
時間:2月22日
地點:藝海劇院
瑞士洛桑貝嘉芭蕾舞團原名二十世紀芭蕾舞團,是享譽世界的一流現代芭蕾舞團。該團藝術總監莫里斯?貝嘉(Maurice Bejart)與鄧肯、瑪莎?格拉漢姆、尼金斯基、巴蘭欽并稱為20世紀五大編舞名家,也是如今惟一健在的老人。
話劇《全家福》
時間:2月6日~3月13日(每周一休息)
地點:首都劇場
主要演員:馮遠征、王長立、張永強、高倩、梁丹妮、盧芳等
歌劇《塞爾維亞的理發師》
音樂會版
時間:2月26日
地點: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東方音樂廳
演出: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合唱團
張愛玲代表作《金鎖記》
時間:2月23~27日
一天,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成了一條小美人魚,在大海中游泳。
我游呀游呀,看到一朵美麗的花兒盛開在海底。“咦,這是什么?”我剛想伸手摸摸它,突然一只漂亮的紅色小丑魚沖了出來,大聲嚷道:“不要碰它!否則它會釋放海葵毒素蜇你的!”說話間,有條小青魚游過來吻了一下海葵,結果成了海葵的午餐,嚇了我一大跳。小丑魚告訴我,這是地毯海葵,觸須的吸力很強,但是因為小丑魚身上有著和海葵一樣的黏液,所以它們和海葵是共生的。我明白了,原來那一片美麗的“花朵”竟然是動物――海葵。海底世界可真是神奇呀!
告別了小丑魚,我繼續在海底游玩。游著游著,眼前出現的一條大魚擋住了我的去路,嚇得我轉身就逃,躲到了珊瑚礁的后面。“別怕,別怕。”大魚甕聲甕氣地說道,“我是一條鯨鯊,只吃小魚小蝦。”只見鯨鯊張開大嘴猛吸了一口水,再閉上嘴巴,用鰓把水排出來,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小型軟體動物就成了它的美餐。鯨鯊很友好地對我說:“我要去參加海底音樂會,你也和我一起去吧?”哇,我竟然和世界上最大的魚類成了朋友!
距離海底音樂會的會場還有好遠,我們就聽到了一陣陣動聽的歌聲,那是海中音樂家――海豚在唱歌。走到近處,發現這是一只花斑原海豚,它發出的嘀嗒聲和口哨聲惟妙惟肖。白鯨也創作了一首新的曲目,它發出的聲音變化多端,不愧為“海底口技專家”。哺乳動物表演完了,伴隨著魚類的上場,音樂會進入了。海馬能發出打鼓似的聲音:康吉鰻和箱都會發出狗叫聲;電鯰的叫聲像小貓怒吼;魴鱗的叫聲很特別:一會兒像打鼾,一會兒像,一會兒像豬叫,真不愧它的別稱――“豬叫魚”:一群石首魚類游了過來,它們有的發出碾軋聲,有的發出打鼓聲,有的發出蜂雀的飛翔聲,有的發出貓叫聲,有的發出呼哨聲……大鰲蝦激動地揮動著雙臂發出“嚓嚓”的鼓掌聲。原來海底動物的聲音這樣豐富多彩!我也在海底世界一展歌喉,唱的就是我們學校新創作的校歌呢。
“丁零零――”小鬧鐘吵醒了我。回憶夢游海洋世界的奇遇,我想:我要努力學習更多的知識,探索更多的海洋奧秘,長大了保衛海洋國土,保護海洋環境,開發海洋資源,為祖國的發展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