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變電運行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個完整的電力系統一般包括發電廠,輸電線和配電系統為主的一個系統,一般而言,發電廠主要的任務就是發電,而變電站可以說是電力系統的核心,它的主要任務時根據特定的需求將高壓電流進行變電和配電處理。因此,變電站的運行情況和系統能否正常安全的運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某種角度來講還會對社會發展以及人身安全有重大影響。設備的老化甚至損壞都會破壞變電站的正常有序的運作,因此變電的運行設備維護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1 變電設施的現狀及常見影響變電運行設施的安全故障檢測與排除
追溯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之前,主要的變電設施就是電磁式繼電器,很長一段時間里,大部分變電站就是采用這種功耗大但是靈敏度不高的電磁式電器,因此設備在維修過程中運用的人力以及物力成本就比較高。當電磁式繼電器運行一段時間后,在此過程中有很大的機會接觸到機械的某些特別部位,使得機械出現非正常問題,碰巧再加上天氣的阻撓,檢修只會是難上加難。近幾年,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廣泛應用使得變電設備中融入了很多的高新技術,這些新技術使得變電站的操作更加靈敏,速度更快,為變電的運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及保證了其安全性。
1)負載接地或短路。正常情況下,變壓器是不能接地的,一旦發生了,變壓器將會遭受極大的短路電流,進而內部會產生非常大的電動力,繞組很可能因這個巨大的電動力而發生變形或者出現油質劣化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變電站最好安裝短路保護裝置,例如可以在變壓器的高壓的一側運用跌落式熔斷器,而在另一邊的低壓側則運用空氣熔斷器,這樣一來,如果變電內部出現短路的情況,熔斷器可以立即熔斷起到保護的作用。熔斷絲的熔絲的選擇無疑是變電器短路時熔絲能夠自動熔斷的保證。
2)過電壓的影響。一般情況下,變壓器高壓的一側從架空線引進電線,因此容易遭受雷擊危害。另外由于某些原因(系統設備故障等)導致系統的各種參數出現變化導致內部電磁能之間的相互轉化,進而產生很大的異常電壓,這種危害的程度是很大的,輕則影響變壓器的內容絕緣情況,重則直接燒毀變壓器。所以需要采取措施進行防患,主要的方法就是在變壓器的兩端同時安裝避雷裝置,并根據實際情況定期對這些裝置進行檢查。
2 變電運行設施維護技術
2.1 故障檢測,保證安全措施
1)防止出現跳閘。線路出現跳閘時,第一步需要做的是從出現故障的線路到線路出口的大致檢查。在檢查無異常的前提下,第二步就可以開始檢查跳閘的開關,檢查根據開關的種類有明顯的差異,有些電磁開關的,就也要了解消弧圈,而且還要確定開關動力保險的接觸是不是正常,而加入是彈簧開關,則多了一個彈簧的檢查。若所檢查的都正常才可以進行強送。
2)檢查接地。中性點接地是現在配電變壓器所采用的最基本的方式,負載不平衡再遇上接地線沒有連接好,中性點處會有強大的電流通過,接觸點處的電阻超過了極限,接觸點很有可能會被燒斷,也會使得電器的使用出現安全問題。所以平常的一些基本檢查必不可少,要時常對接地點進行檢查,并定期檢查并使接地電阻達到使用要求。
2.2 裝設接地線
1)裝設接地線的目的。接地線毋庸置疑是為工作人員提供安全保障。設備上有可能產生感應電壓的地方就裝設著接地線。因為在電突然接通時,設備因為靜電感應會產生剩余電荷,這些可以通過裝設接地線來消除或者是泄放掉。
2)裝設方法。接地線的裝拆也有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使用絕緣手套,并且要有人一起進行。裝設也要遵循一定的順序:第一步是接接地端,然后接導體端,要確保有良好的接觸,拆線只需要與此順序相反就行了。
3)懸掛標識牌。在特殊的線路段,應該懸掛相關的標識牌,讓維修人員知道基本信息,以免誤碰引發不必要的安全問題。需要標識的場合有很多,比如:當有工作人員在某些線路段工作時,或者是合閘就能送電的地方,應該有禁止入內的提示,這樣才能保證電路的安全,而只有當設備在工作期間,而且距離有差異,沒有達到安全的距離設置的時候,應該設置一個臨時的遮攔;再者,工作人員若有一些輔助工具如鐵架,梯子時,應該標上“從此上下”,以告之他人。
3 對操作人管理措施
3.1 嚴格按照規程執行
管理變電運行的操作人員必須具備相關的專業基礎,在此前提下,操作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操守,在操作過程中按照規程進行,并且要正確的理解規程再加以熟練的運用。在變電運行時大多采用值班制度,可在值班上下工夫,提高責任意識,另外,變電運行時常會有事故,提高對事故的應變處理能力也是一項有效措施。操作人員要對所負責的線路有相當詳細的了解,對線路中設備也需要熟悉,這樣就能在事故發生時能夠快捷的處理好。相關的管理措施有:對于監管畫面認真負責,才能隨時把握線路狀況;定期檢查設備,做好防范準備;在接班換班過程中能交接完備,避免不必要的漏洞。這些措施都是保證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關鍵詞]變電運行設備;跳閘故障;維護技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7-0254-01
變電運行的任務主要是負責對電力設備的操作運行和管理維護,其運行狀況是否良好對于整個變電系統的穩定和安全有著直接的影響。對變電運行設備的維護技術進行探討,對其相關內容進一步明確,對于我國電網的長足、穩定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1 變電運行設備跳閘故障的維護技術
變電運行設備維護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對跳閘故障的檢查與維護,鑒于跳閘故障的較大影響和普遍存在的現實,本文將其方面的維護技術進行獨立性的論述。歸結起來,變電運行設備故障的維護技術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內容:
1.1 線路跳閘故障的維護
在變電運行設備發生線路跳閘的情況下,應對其保護動作的情況進行檢查,其范圍從故障線路CT向線路出口依次進行。如檢查中未發現異常則可將檢點轉移到對開關位置指示器、三鋼拐臂指示器、弧線圈消弧情況上來。當碰到電磁結構開關的情況下,還應對開關動力保險的接觸情況進行檢查,明確其是否接觸良好。相應的,彈簧結構開關,應對彈簧儲能正常情況進行檢查,液壓結構開關,應對壓力正常情況進行檢查。在對上述所有項目的檢查中均不存在異常,且在保證保護掉牌復歸的情況下,方可進行強送。
1.2 開關跳閘故障的維護
變電運行設備的開關跳閘故障包括主變低壓側開關跳閘、主變三側開關跳閘兩個方面。就前者來看,通常包括三種情況:開關誤動、越級跳閘、母線故障。但究竟是何種情況還需通過檢查一次設備和二次側來進行分析和判斷。在主變低壓側作出過流保護動作時,可通過對站內設備和保護動作情況的檢查來作出初步判斷。而當碰到只有主變低側作出保護動作的情況下,就應首先將開關據動、開關誤動的故障形式進行排除。在判斷究竟是線路故障還是母線故障時,就可參照設備檢查情況來加以確定;后者故障的情況就比較復雜,包括主變差動區故障,主變內部故障,因低壓側過流保護拒動或故障側主開關拒動而產生的越級故障,二級越級故障,母線連接線路故障等。此時,通過則通過對一次設備和保護掉牌的檢查,作出進一步的分析和判斷,來確定故障發生的具體原因。
2 變電運行設備常見問題的技術措施
2.1 變電運行設備常見問題的技術維護
除跳閘故障外,變電運行設備還表現出許多常見的問題,對其進行相應技術措施的維護,對于保障變電運行設備的正常工作和應有性能的發揮十分重要。變電運行設備常見問題的技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第一,針對過電壓影響的技術措施。因變壓器高壓側進線大多為架空線路,故存在雷擊隱患。且系統的參數變化、系統設備故障、斷路器非正常操作等,均會造成變電系統電磁能量的內部轉化,導致電壓升高異常情況的出現,影響變壓器內部的絕緣性,甚至造成變壓器燒毀。因此,裝設避雷器于變壓器的高低壓測十分必要,且應在雷雨季節前檢測其避雷性能。第二,針對不規范接地影響的技術措施。配電變壓器低壓側的接地通常在中性點完成,當存在不平衡負載時,就會有較大電流流過中性點,且不規范的接地,會造成過大的接觸電阻,這樣就會導致中性點電位位移情況的發生,對變電運行設備的安全性構成直接影響。這就要求對接觸點、線的牢固、完成情況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并對接地電阻進行定期的測試。當發生接地電阻超出標準的情況時,可通過使用降阻劑或增加接地體的放來來使接地電阻有效降低;第三,針對負載接地或短路的技術措施。當變壓器所承受的短路電流相當大時,其內部電動力就會造成油質劣化或繞組變形。這就要求進行短路保護的安裝。通常跌落式熔斷器應用于高壓側,空氣斷路器應用于低壓側。且熔斷器應選擇合理熔絲,保證低壓側發生過載或短路時能即時跳開,或變壓器內部發生短路時能即時熔斷。
3 GIS設備的技術維護
GIS是由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開關、互感器、避雷器、母線、連接件和出線終端等組成的組合電器的簡稱,這些設備或部件全部封閉在金屬接地的外殼中,在其內部充有一定壓力的SF6絕緣氣體,故也稱SF6全封閉組合電器。與常規變電站(AIS)相比,GIS具有結構緊湊,不受污染及雨、鹽霧等大氣環境因素的影響,安裝方便實等優點。 實踐證明,GIS運行安全可靠、配置靈活、環境適應能力強、檢修周期長、安裝方便,但是,GIS的全部元件都密封在一個金屬殼中,為防止內部故障的發生,隨時掌握設備的運行工況,發現設備的故障隱患,有效的檢測手段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主要有:
3.1 X射線照相:采用X射線可以從外部探測GIS狀態,如觸頭燒損、螺絲松動等
3.2 紅外定位技術:紅外熱敏成像裝置可用于GIS內部電弧故障定位和故障點定位。該裝置主要包括紅外熱敏鏡頭、磁帶錄象機和觸發電子元件等。
3.3 化學檢測法:GIS內部閃絡會導致SF6氣體分解。在現場常用化學測試管來檢測SF6氣體生成物的成分,用以判斷GIS內部是否存在放電。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電力系統逐步開展了GIS局放在線監測系統的應用。在線檢測技術和自我診斷技術的引入打破了傳統的高壓電器大小修計劃模式,可以根據診斷結果安排更合理、更科學的檢修計劃,可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縮短GIS的檢修時間,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基于GIS設備的特點,必須加強GIS設備的驗收和運行管理。
第一,嚴格按照GIS現場驗收作業指導書和作業表單控制好安裝、施工的節奏,杜絕為追趕工期而進行野蠻作業情況的發生;對于GIS電壓互感器、主母線對接、避雷針安裝、斷路器開蓋等安裝中的關鍵環節,應由施工監理人員及專業班組人員趕赴現場實施見證與監督,并做拍照存檔處理;第二,做好GIS變電設備的驗收,在實際驗收工作中,如若發生漏氣、偏心度較大、插入深度不夠等情況時,應當以實際情況為依據,來要求廠家進行檢修維護,情況嚴重者做更換處理,直至確保GIS變電設備能夠正常投運。第三,按期開展GIS變電設備的帶電測試工作,如通過局部放電監測、紅外測溫等測試、SF6氣體分解物檢測等帶電測試工作,來檢測設備是否存在異常,如存在異常,則需做好相應的分析和跟蹤處理工作。
4 結語
設備是變電運行的基礎,只有在切實做好變電運行設備的維護工作,才能更好保障變電系統的安全、合理運行。參考上述內容,結合變電系統實際情況,來合理地應用變電運行設備維護技術,同時在設備維護工作當中,勇于創造,來進一步促進變電運行設備維護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從而為我國電網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關鍵詞:變電運行;設備維護技術;故障檢測;故障排除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M732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21-013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1.065
變電站是整個電力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它的作用是把發電企業所輸送的電力能源通過其內部的各個設備進行安全有效地處理,進而生成能夠滿足日常使用的電力能源。因此,變電站設備的質量對于整個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一旦變電運行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或者故障,將會直接導致電力系統的癱瘓,影響到正常的生產和生活,并可能造成極大的損失。目前的變電運行中最為常見的問題就是設備的老化和損壞,這是導致變電運行產生安全隱患的重點原因。為了維護變電運行的正常運作,需要在平時工作中對變電設備進行科學合理的日常性保養和維護。
1 變電運行中的設備狀況
在以往的管理中,由于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限制,并沒有達到現在的高度,國內大多數變電站使用的都是電磁式繼電器。經過多年的運行和管理實踐,現在已經能夠確定,在變電站中安裝電磁式繼電器不僅會導致能源大量被消耗和浪費,同時其靈敏性也不理想,而且會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產生影響,這可能導致設備無法正常運轉的問題;在遭遇惡劣天氣時,變電設備的檢修工作也難以開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對于過往的這類設備都需要進行改進,相關技術人員開始將目前所擁有的先進設備代替這些老舊的變電設備,提高了變電設備的抗干擾性以及靈敏性,既方便了工作人員的檢修工作,也保障了電力系統的安全以及正常運作。
2 常見變電運行的設施故障檢測以及排除
2.1 過電壓的影響
在大多數的變電站中,其變電器所擁有的高壓側進線大多數都是利用架空線進行引入,這就使得其在雷雨季節可能會被雷擊。同時因為系統的設備產生故障、斷路器的正常運作等其他各種原因都會使得整個電力系統中的參數變化,導致整個電網中的電磁能力不斷轉化,而且會導致異常電壓的突然升高,使得變壓器內部的絕緣受到極大的影響,嚴重時還會導致變壓器燒毀。綜上所述,需要在所有變電站的變壓器高低壓側都安裝架設避雷器,在添加避雷器后,仍然需要在雷雨多發的季節前對整個電力系統中所有的變壓器都進行詳細的檢測工作,這樣才能避免電力系統產生故障。
2.2 負載短路或者接地
如果變壓器在運行的過程中出現了短路或者接地的狀況,此時變壓器將會負擔極大的短路電流,在這個過程中,將會使得變壓器內部產生非常強的點動力,導致繞組發生變形的狀況,并且可能導致油質劣化現象。為了有效地避免此類現象,需要在各個變電站的變壓器低壓側使用空氣熔斷器、高壓側使用跌落式熔斷器,從而保證變壓器在運行的過程中能夠有所保障,發生短路情況時確保及時熔斷、低壓側過載或者短路的情況時能夠及時跳閘,這就能對整個電力系統起到短路保護的作用,確保電力系統不會全部癱瘓。
2.3 線路接地
在將線路依次拉上后,光字信號卻始終并未消失,此時可能發生的狀況是有兩條或者兩條以上的線路同名相同的時候,其同時產生接地現象,或者是母線與開關兩者之間有接地的情況。不過,這類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并不大。
3 常用變電運行設備的維護方式
3.1 裝設接地線
在通常的變電運行設備檢修工作中,所必需的安全措施就是在變電設備上裝設相關的接地線。變電設備檢修時,由于覆蓋地點多,檢修內容并不固定在同一個地點,需要在多個地點同時進行工作,并且檢修人員不是獨自操作,而是多人配合。但多人配合檢修時,因為配合不默契,或者相互之間沒有及時進行交流,可能會產生較多的嚴重事故。不過隨著信息交流技術的進步以及安全措施的不斷改良,檢修過程中誤合閘發生的可能性也降低了許多,但是也不能完全確保零發生率,那么這時,裝設接地線可以將這最后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完全杜絕,保障了工作人員的安全性。不僅如此,接地線的作用還包括消除線路上的感應電壓以及靜電,同時還能將多余電荷全部釋放出去,保證工作人員在檢修過程中的人身安全。裝設接地線的時候,必須佩戴絕緣手套或者使用絕緣棒進行判斷,操作時嚴禁一人單獨進行,至少需要兩人共同進行該項工作,這是為了在裝設時能夠有人進行監督保護作用,確保另外一個人在裝設接地線時無人去觸動隔離開關。裝設接地線的人在操作時首先要把現在接地的一端接上,之后再把導體的一端接上,完成后要認真檢查,確保操作無誤。
3.2 驗電
在進行裝設接地線步驟之前,對于線路停電以及需要檢修的電氣設備,都要先進行驗電步驟,因為進行了驗電后可以確保停電后的設備上沒有電壓,這是為了確保在進行加裝接地線時不會因為殘留電而產生安全事故;同時進行驗電的時候,必須要在需要檢修的變電設備進線以及出線兩側各自進行驗電步驟,僅僅只進行其中一側的驗電步驟,無法達到百分百的確定。進行驗電的地點如果是在木梯、木構架或者木桿上,沒有接地線驗電器就不能正常指示,其可在驗電器上裝設接地線,但是此行為必須要得到當日值班的最高負責人的允許。進行高壓驗電的時候,務必要戴上絕緣手套,如果電壓過高,但手邊又沒有專用的驗電器進行判斷時,可以用絕緣棒進行驗電步驟,根據絕緣棒在觸碰時是否存在放電聲音或者有無電火花來判斷是否帶有電壓。
4 結語
目前科學技術在快速成長,電力行業也在不斷改善與進步,為了保障電力系統能夠正常運行,居民用電和工廠用電得以保障,變電站的管理與維護工作也需要不斷改進。要實現以上目標,需要不斷加強與提高變電運行設備的維護技術,同時需嚴格操作,確保不會發生任何安全事故,保障變電設備良好運作,減少任何可以控制的人為損耗情況,為國家的發展獻上應有的職責。
參考文獻
[1] 田綱.論對于變電運行設備的維護技術的分析[J].民營科技,2013,(1).
[2] 石敏,孟慧.關于變電運行設備的維護技術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5).
[3] 陳音.關于變電運行設備的維護技術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
[4] 彭麗靜.對于變電運行設備的維護技術的分析[J].決策與信息(中旬刊),2014,(5).
【關鍵詞】變電運行;現場操作技術;事故分析
1.引言
變電運行作為電力系統中的基礎工作,是整個供電系統中與用戶連接最緊密,最直接的環節,也是供電系統供應電能的最后環節,所以變電運行是否可靠對于整個供電工作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在整個電網運行過程中,要求運行人員除應掌握基本的技術原則外,還應熟悉變電運行現場的操作技術,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流程,了解事故的原因和預防措施,盡量確保不犯錯誤,杜絕事故隱患,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本文主要對變電運行現場操作技術中遇到的事故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預防措施。
2.模擬屏記憶位置與設備實際位置不一致
2.1 事故經過
某變電站110kV隔開開關檢修,因調速需要對該接地刀閘進行拉合,工作負責人要求值班人員打開該接地刀閘的閉鎖,主值和副值未使用電腦鑰匙進行模擬操作,而是直接用解鎖鑰匙將五防機械鎖打開,交班時也未向接班人員交待。檢修人員調速結束后將接地刀閘保留在接地狀態,檢修工作結束后,運行人員在驗收時未進行拉合隔離開關試驗,沒有發現接地刀閘在合位。當調度下令斷路器上的一條母線運行送電操作時,由于模擬屏上接地刀閘顯示分位,因此通過了模擬預演。但當操作另一隔開開關時,發生帶接地刀閘關合隔離開關,110kV母差保護動作,母線失電。
2.2 事故分析
長期以來,模擬屏上隔離開關和接地刀閘位置一直采用虛遙信方式,即用記憶對位的方式:電腦鑰匙操作完畢回傳給模擬屏的位置,作為設備遙信位置,或通過手工強制方式進行對位。如果設備實際位置與模擬屏當前記憶的位置不一致,既使模擬預演邏輯正確,也不能保證操作的正確性,這是目前使用的微機防誤系統存在的最大設計缺陷,也是五防系統目前的技術難題。因此,模擬屏采用這種遙信方式作為設備實際位置就要求運行人員進行模擬預演前一定要核對模擬屏與設備實際位置是否一致。由于事故中運行人員沒有一一核對設備位置,雖然通過了五防系統的模擬預演,但仍然發生了典型惡性誤操作事故。而且對于因工作需要變更檢修設備狀態的操作,未按規定執行配合工作聯系單。設備驗收不到位,操作票填寫檢查項目不規范,暴露出部分運行人員工作中未嚴格執行規程及相關制度,安全思想麻痹。站內防誤操作管理不規范,解鎖鑰匙未按規定使用的情況。
2.3 預防措施
(1)盡快對使用虛遙信的五防系統進行升級改造,通過直接采集或從綜自自動重合閘系統讀取隔離開關、接地刀閘的位置,作為設備的實際位置。(2)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對前一次值班的安全措施,尤其是接地刀閘、接地線的使用情況一定要交代清楚和明白。(3)配合檢修、試驗人員的工作,需變更現場安全措施或改變設備狀態的,必須填寫配合工作聯系單,嚴格執行防誤閉鎖裝置解鎖規定。(4)嚴格執行設備驗收制度,對于接地線、接地刀閘必須恢復到工作前狀態。
3.集控站沒有五防系統造成的斷路器事故
3.1 事故經過
由于保護人員在集控站對110kV甲變電站新建的某間隔進行信息聯調和傳動工作,遙控操作某斷路器時,值班運行人員未進行監護,只是將操作人、監護人的密碼告訴工作人員,讓工作人員自行操作,當工作人員拉開該斷路器后聽到語音報警提示“乙站變位告警”,報文顯示乙站斷路器由合閘變為分閘,母線失壓,發現操作畫面為110kV變電站畫面,此時所操作斷路器實際為乙站主電源斷路器,造成了乙站全站失電。
3.2 事故分析
集控站的遠方遙控操作沒有完善的防誤技術配套措施,不符合安全規程要求,不經模擬預演就能直接操作設備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而保護工作人員在遙控斷路器時沒有認真核對變電站站名及設備雙重名稱,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特別是集控站遠方操作的設備沒有經過遙控閉鎖繼電器控制,不符合遠方操作設備必須經過五防系統遙控閉鎖繼電器控制的反措施要求。
集控站運行管理模式,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存在不同的實施方式,如監控操作合一模式、監控操作獨立模式、調度監控合一模式、多集控中心模式等。防誤系統在部署上應具備相應的靈活性,適應以上需求。集控站防誤系統是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日益發展的前提下,應集控運行模式和需要出現的一種新技術、新模式。集控防誤系統能夠更加有效地達到集控運行方式下防止誤操作的目的。凡集控站遠方操作的電氣設備,原則上均應經過五防閉鎖裝置判斷確認后才能進行操作,這是五防閉鎖的基本要求之一。集控站的五防閉鎖功能必須在投入狀態,緊急情況下經過高級用戶允許,并輸入其解鎖口令才可以將五防閉鎖裝置發出分合閘請求,五防閉鎖裝置判斷后,向集控站端返回是否可以操作該設備的信息,當返回是可以操作的信息時,集控系統把操作該設備的指令通過遠動通道傳送到受控站,受控站相應設備測控裝置的出口繼電器才動作。若返回不能操作該設備的信息時,監控系統一般會發出“五防請求失敗,請重新選擇操作設備”的提示信息。同時,為防止監控系統由于軟件邏輯混亂或閉鎖有問題或通過鍵盤操作造成的誤操作,以及就地手動操作可能造成的誤操作,斷路器的遠方和就地分合閘控制回路應串入五防系統遙控閉鎖繼電器的硬觸點。監控系統請求操作的設備應與當前項設備一致,并且在符合當前設備狀態下的操作邏輯時,五防系統才把操作命令經過五防通道傳送到受控站,串聯在受控站設備操作回路中的遙控閉鎖繼電器才動作,開放設備的分合閘回路。
3.3 防范措施
(1)盡快給集控站配置五防系統,并完善斷路器、隔離開關等設備檢修狀態下的操作邏輯,即設備在左右兩邊都接地的狀態下,只要模擬一次就可以反復進行拉合試驗操作,而不需要解鎖操作。只有在模擬預演后,才能把檢修狀態的設備操作權交給保護或檢修人員。(2)集控站遠方操作的設備新增遙控閉鎖繼電器控制功能。遙控閉鎖繼電器串接在受控設備的手動分閘回路,受五防系統控制,只有經過正確的模擬預演才能進行遠方電動操作。(3)當集控站配置五防系統前,檢修人員不能在受控站操作任何設備。集控站遙控操作時,運行人員一定要認真核對變電站站名及設備雙重名稱和編號。(4)運行人員應保管好自己的密碼,操作時監護人、操作人各自輸入自己的密碼,嚴禁單人操作。
4.失靈保護的誤動作
4.1 事故經過
某220kV變電站斷路器線路計劃停電檢修,調度下令拉開斷路器。值班人員拉開該斷路器后,現場檢查發現該斷路器A相未斷開,此時值長詢問站長是否向調度匯報,被站長否定了。于是值長便向調度匯報該斷路器已斷開。但是就地手動和電動操作均無法斷開斷路器,這時調度下令將斷路器由熱備用轉為冷備用,站長分析單相構不成回路,可以操作。在拉開隔開開關的過程中,造成弧光接地短路,失靈保護動作,母線失電。
4.2 事故分析
斷路器A相機構分閘失靈和站長對帶負荷拉隔離開關認識不夠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在A相斷路器未斷開的情況下,運行人員不如實匯報調度,私自帶負荷操作隔開開關,使保護動作啟動失靈保護,是導致事故擴大的主要原因。斷路器失靈保護啟動動作的原因為:在拉隔離開關的過程中造成弧光接地,線路保護一定會動作,如非全相保護由保護實現,此時同時啟動的還有三相不一致保護。因為引入的失靈啟動保護裝置內斷路器的觸點是由三相斷路器輔助觸點并聯而成,所以此時失靈啟動裝置仍認為斷路器在合位。線路保護動作、斷路器在合位且線路有電流完全符合失靈啟動的條件,并且三相不一致保護直接啟動永跳繼電器,它也可啟動失靈保護。
4.3 防范措施
(1)拉合隔離開關前必須檢查相應斷路器在斷開位置,當斷路器在合閘位置時嚴禁操作隔離開關;(2)操作過程中對于檢查性操作項目,必須由操作人和監護人共同檢查,對于220kV及以上分相操動機構,必須逐相檢查;(3)操作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如實匯報調度,根據調度命令執行,嚴禁不如實報告、自作主張、違章蠻干;(4)操作過程中遇到斷路器三相不一致時,應采用母聯斷路器串切斷路器的方法處理。
5.結語
電力系統生產的特點之一就是生產的實時性,電能不能大量儲存,所以電力系統的各個部分都必須穩定運行,才能保持供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加強對規章制度的學習和執行情況的檢查;加強變電設備的使用管理;加強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嚴格執行“兩票三制”,杜絕違章現象。變電運行作為電網運行極其重要的部分,運行人員應總結經驗和原理,匯總成技術導則,以供大家相互學習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唐艷.變電運行中常見事故的處理[J].經營管理者, 2010(8).
關鍵詞:變電運行設備;維護技術;措施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trend and people of the substation operation of the computer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gradually add up. Use of object-oriented development method and object type packing procedure design as the basis, the data and system combined with graphics, greatly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work efficiency. A comprehensive power substation running belong to discipline, it involves the content is more of, for the whole of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has great influence in. Below to the safety of the substation running guarantee,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analysis.
Key words: the substation running equipment; Maintenance technology;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M411+.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引言
電力系統是由發電廠、變電所、輸電線、配電系統及負荷組成,是最重要、最龐雜的工程系統之一。發電廠負責完成發電任務,而變電站則將電力系統中的高壓交流電進行變電和配電處理。所以變電站、所的安裝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電力系統本身的正常和安全運行,與此同時,其也對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和人民群眾的財產生命安全有著重大的影響。所以,我們需要認真地對待變電站、所內設備的安裝調試和運行維護工作,將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因此,變電站、所中電力設備的安裝調試和運行維護變得越來越重要。
1常見影響運行設備的安全故障檢測與排除
1.1負載短路或接地。當變壓器發生短路或接地時,變壓器承受相當大的短路電流,內部巨大的電動力會使繞組變形及油質劣化。因此應安裝短路保護,一般在高壓側采用跌落式熔斷器,低壓側采用空氣斷路器。熔斷器的熔絲選擇應合理,保證變壓器內部短路時能熔斷,或低壓側短路或過載時能跳開。
1.2過電壓的影響。變壓器的高壓側進線,大多由架空線引來,很容易遭到雷擊。此外,由于斷路器的正常操作、系統設備故障或其它原因使系統參數變化,引起電網內部電磁能量的轉化,出現異常電壓升高,會危及變壓器內部絕緣,甚至燒毀變壓器。因此,應在變壓器高低壓側均裝設避雷器,并在雷雨季節來臨前對其進行檢測。
1.3當線路逐次拉合后,光字信號一直未消失,則此時應考慮兩條以上線路同名相同時有接地或在開關至母線之間有接地現象(后者經對站內設備的巡視檢查可以及時發現),當然這種情況首先要排除主變35kV進線側線路無故障,而且類似這種多條線路同名相接地的狀況并不多見。
1.4在倒母線一次操作刀閘以前,要先投入母差非選擇性壓板,并取下母聯130開關操作保險。母聯開關除有一個充電保護外,沒有其它保護,在這里取下其操作保險,目的是防止其它保護(如母差保護)誤動跳開了母聯開關,若兩條母線電壓不平衡時合刀閘產生大電流會形成弧光短路,發生事故。
2設備檢修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
2.1驗電
要檢修的電氣設備和線路停電后,在裝設接地線之前必須進行驗電,通過驗電可以明顯的驗證停電設備是否確實無電壓,以防發生帶電裝設接地線、帶電合接地開關或誤入帶電間隔等惡性事故,驗電時應在檢修設備進出線處兩側各相應位置分別驗電。高壓驗電時必須戴絕緣手套,并使用相應電壓等級且合格的驗電器。
2.2裝設接地線
2.2.1裝設接地線的目的:為了防止工作地點突然來電,消除停電設備或線路上的靜電感應電壓和泄放停電設備上的剩余電荷,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接地線應設置在停電設備有可能來電的部位和可能產生感應電壓的部分。
2.2.2裝設接地線的方法:裝拆接地線均應使用絕緣棒或戴絕緣手套;裝設接地線應由兩人進行;裝設接地線必須先接接地端,再接導體端,連接接觸要良好,拆接地線順序則與此相反。
2.2.3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攔。為了防止工作人員走錯間隔,誤碰或誤分合斷路器及隔離開關而造成事故,應在下列場所懸掛相應的標示牌及遮攔:在一經合閘即可送電到工作地點的斷路器或隔離開關的操作把手上,均應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若線路有人工作,在線路斷路器或隔離開關的操作把手上,均應懸掛“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的標示牌;在部分停電設備上工作時與末停電設備之間小于安全距離者,應裝設臨時遮攔。臨時遮攔與帶電部分的距離不得小于規定的數值。在臨時遮攔上懸掛“止步,高壓危險”的標示牌;在工作地點處懸掛“在此工作”的標示牌;在工作人員上下用的鐵架或梯子上,應懸掛“從此上下”的標示牌;在臨近工作地點其他可能誤登的架構上,應懸掛“禁止攀登,高壓危險”的標示牌。
3關于跳閘故障的檢測與排除
3.1 10kV(35kV、110kV)線路跳閘
線路跳閘后,應檢查保護動作情況,檢查范圍從故障線路CT至線路出口。若沒有異常再重點檢查跳閘開關,檢查消弧線圈狀況,檢查三銅拐臂和開關位置指示器;如開關為電磁機構,還要檢查開關動力保險接觸是否良好,如為彈簧機構要檢查彈簧儲能是否正常,如為液壓機構要檢查壓力是否正常。檢查所有項目均無異常方能強送(強送前要檢查保護掉牌是否已復歸)。
3.2主變低壓側開關跳閘
主變低壓側開關跳閘一般有三種情況:母線故障、越級跳閘(保護拒動和開關拒動)、開關誤動。具體是哪一種情況要通過對二次側和一次設備檢查來分析判斷。當主變(一般為三卷變)低壓側過流保護動作,可通過檢查保護動作情況和對站內設備的檢查進行初步的判斷。
3.2.1只有主變低壓側過流保護動作。首先,應排除主變低壓側開關誤動和線路故障開關拒動這兩種故障。那么,到底是母線故障還是線路故障引起保護拒動越級呢?要通過對設備的檢查進行判斷。檢查二次設備時,重點檢查所有設備的保護壓板是否有漏投的;檢查線路開關操作直流保險是否有熔斷的。檢查一次設備,重點檢查站內的主變低壓側過流保護區,即從主變低壓側CT至母線,至所有母線連接的設備,再至線路出口。
3.2.2主變低壓側過流保護動作同時伴有線路保護動作。主變保護和線路保護同時動作,線路開關又沒有跳閘,通常斷定是線路故障。因此,在巡視檢查設備時,除對故障線路CT至線路出口重點檢查外,還要對線路進行檢查。只有確認主變低壓側CT至線路CT無異常,方可判斷為線路故障開關拒動。開關拒動故障的處理較為簡單,隔故障點拉開拒動開關的兩側刀閘,恢復其他設備送電,有旁路的用旁路開關代送即可。
3.3主變三側開關跳閘
主變三側開關跳閘原因:a.主變內部故障;b.主變差動區故障;c.主變低壓側母線故障因故障側主開關拒動或低壓側過流保護拒動而造成越級;d.主變低壓側母線所連接線路發生故障,因本線路保護拒動或是保護動作而開關拒動,同時主變低壓側過流保護拒動或是主開關拒動造成二級越級。具體故障原因應通過對保護掉牌和一次設備進行檢查來分析判斷。
3.3.1瓦斯保護動作。如果瓦斯保護動作,可以斷定是變壓器內部發生故障或二次回路故障,重點檢查變壓器本身有無著火、變形;檢查壓力釋放閥是否動作、噴油;檢查呼吸器是否噴;檢查二次回路有無短路、接地等。
3.3.2差動保護動作。如果是差動保護動作,一次設備的檢查范圍為主變三側主CT間(差動區),包括主變壓器。差動保護能反映主變內部線圈匝間、相間短路(如果是內部故障,還常伴有輕瓦斯或重瓦斯保護動作),因此,當差動保護動作后,應對主變做細致檢查,包括油色、油位、瓦斯繼電器、套管等。如果瓦斯繼電器內有氣體還要取氣,根據氣體的顏色及可燃性判斷故障性質;如果檢查結果是主變和羞動區均無異常,可以判斷為保護誤動。
參考文獻
[1]周泓仲.淺析安全技術措施的制定與實施[J].水利電力勞動保護,2010(2).
管理變電運行的工作人員都有著很大的壓力,上班時必須對突然出現的任何異常進行及時正確的處理。任何的差錯都有可能引起十分嚴重的事故,這就使得變電運行人員如履薄冰,時刻都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變電運行工作主要由操作、維護及管理等方面組成。正因為這樣,在變電運行工作中要面對很多的甚至是繁瑣的規章制度。如果在每次工作前再將這些故障制度進行沒有目的性、沒有針對性的羅列,往往會出現重復且無的放矢的情。僅僅依靠這些安全規章制度與少量的管理者的監督和檢查,對于變電運行的安全來說還遠遠不夠,同時還有可能讓變電運行人員產生各種各樣的抵觸心理,最終產生安全隱患。
二、變電運行管理
首先是對運行管理的職責進行明確的分工。根據已經在運行的無人值班變電所的運營方式將運行管理的職責分為五個部分:(1)調度室當值調度員;(2)維操隊;(3)監控中心;(4)遠動;(5)通訊。第一部分主要負責指揮維操隊,監控中心對無人值班變電站的正常操作和異常、事故處理,有權對其管轄范圍內的違規情況進行阻止。第二部分主要是負責對所轄變電站設備進行巡視維護,對各種事故與異常進行處理,保證所轄變電站安全的運行。第三部分的監控中心主要是負責對變電站的24小時監視,并根據調度員的指揮進行各種遙控操作,將發現的各種異常上報給值班調度員。同時還要對本中心的設施進行維護和整理。第四部分的遠動主要負責的是負責調度自動化系統的運行維護、定期巡檢、消缺工作,確保自動化系統的正常運行。對無人值班變電站遙控、遙調的可靠;遙信、遙測信息的正確性負責。做好維護工作,當出現異常時,應盡快處理。當遠動信號退出時應立即處理。第五部分的通訊主要負責的是對調度、維操隊、監控中心、各變電站通訊設備和管理、維護工作,保證通訊暢通。當出現故障,應盡快派人處理。第二是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運行管理制度。首先是落實崗位責任制。不管是調度員、維操隊、監控中心還是遠東和通訊,每一個人都必須明確自己的崗位的具體責任,做到分工明確,不管是什么問題都能找到相關的負責人進行處理。第二是建立一套完備的設備專責制度。將無人值班變電所中的所有設備都制定專人進行維護,并填寫相關的記錄。第三是實行值班制和交接班制。由于變電運行工作的特殊性,不允許出現連班工作的情況,所以應該實行二班制或者是三班制,在進行交接班時必須準時、認真,前后銜接、手續清楚、責任明確。第三是加強對變電運行的技術維護管理。技術管理的主要任務之一是保證安全經濟運行和人身安全。《電業安全工作規程》是多年來前人工作經驗教訓的總結,其中有著許多重要的信息,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循該規程。對于各種資料必須收集齊備,并進行整理,讓所有的事都能夠有檔案可查。當發現問題時必須及時上報,并同時準確的、迅速的排除故障,以保證電網的正常運行。
三、變電運行安全
變電運行班組管理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變電站是否能夠安全的運行。安全生產是每一個企業的生命。任何一個企業的正常運行都離不開安全生產。對于變電運行來說,其安全運行的意義不言而喻。變電安全運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管理。第一是進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變電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變電運行安全管理的過程中應該以預防為主。在平時應該大力對相關的規章制度和安全生產的重要性進行宣傳。不能等到出事才宣傳。然后是加強安全操作的培訓,讓值班人員平時就養成安全操作的習慣。在進行安全教育的時候應該將重點放在如何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防止事故等幾方面上。舉辦各種安全教育的活動,要求所有人都要參加活動,并在活動的過程總結合自身的工作進行變電安全運行的發言,以增加值班人員對安全管理的認識。第二是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值班人員的業務素質直接影響著變電運行的安全生產。因此必須將提高值班人員的業務素質作為變電運行管理中的一個重點來對待。相對于環境和技術設備來說,人是十分活躍的因素。有效的對人的行為進行規范是降低安全事故的重點。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是保證員工人生安全的有效途徑。在進行培訓時,要“以人”為本,從員工的基礎入手。通過各種活動逐步的提供員工的業務素質。結合各種專項檢查、日常維護、維修的特點以及相關的安全、業務知識培訓指南,,將安全知識的培訓內容分門別類,提煉重點和精華,打印下發到每一個運行人員,起到強化效果作用。培訓應該提倡和注重基層各班組的日積月累、長期堅持的安全培訓模式,從日常維護,倒閘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項等入手,務求每個運行人員都學實、學透。并定期開展反事故演習競賽及經驗交流會,調動值班員學習業務知識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值班員業務水平的目的。最后是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要不間斷的對員工進行愛國、愛站的教育,讓他們明白他們是企業的主人,讓他們以企業主人翁的姿態對待自己的工作。同時還應該及時的將各種站內的信息公之于眾,讓員工對自己的廠和站有個明確的認識。對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夠流于形式,一定要緊密聯系實際,不回避矛盾,要以理服人。
關鍵詞:電力工程 變電運行 技術
中圖分類號:F407文獻標識碼: A
引言:作為電力工程技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電力工程的變電運行技術應該不斷的更新,只有這樣,變電運行才能更加安全,同時也能減少電力工程不必要的損失。我國經濟的發展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增加,加強變電的驗電和變電運行的保護工作,能夠加快變電系統運行的速度,提高變電運行在電力工程的工作效率。同時,在變電系統中安裝避雷針,可以減少夏季雷雨對電力工程帶來一些不良影響。為了變電運行的安全,也要大力的宣傳變電安全文化,提高變電運行操作的工作人員安全意識,為電力工程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人們只有更多的了解電力知識、掌握變電運行技術的原理,才能在生活中更好的應用電力資源,防止帶來傷害。
一、變電運行現狀
影響變電運行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說變壓器出現異常、互感器無法工作、油溫升高或者油位異常等。變電系統是由很多型號各異的電力設備組成,不同的設備在結構上有時會存在很大的差異,變電運行檢查人員如果缺少相關知識,在進行設備巡查時,就不容易及時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再加上各種檢驗規范無法落實到實處,因此電力工程變電運行很容易出現故障,輕則降低工作效率,重則引起電力系統的癱瘓。本文主要從變壓器、互感器、溫度、油位等角度分析變電運行的現狀。
1危險因素制約
變電系統由不同的設備組成,自身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一些檢修人員對設備結構不了解,從而忽視了對不安全因素的處理,增加了危險性。也可能操作人員沒有落實防護工作,導致變電設備不能正常運行,影響電力工程的運行效率。
2變壓器異常
變壓器異常體現在內部元件損壞、零件破損、磁芯不能正常運轉、伴隨著振動或其他雜音等方面。在陰雨天氣時,空氣比較潮濕,變壓器的內部容易放電,容易發生火災。長期室外工作,防爆管容易發生破裂,也容易引起火災,導致變壓器被迫中止運行。
3互感器異常
互感器異常主要是指停電的時候,變電系統停止運行,電壓保險卻沒有及時熔斷,導致電壓互動器的故障難以排除,損壞互感器。當互感器異常時,常常伴有以下現象:電流表指示為零,電度表停轉或轉慢,差動斷線發出警報,互感器發熱或冒煙等。
4溫度變化
在變電運行中,溫度應該在規定的范圍內適當調整,從而保證變電安全。當溫度過高時,機器散熱不良,風扇運轉不順利,冷卻性能得不到正常發揮,油的循環流動受到制約。當溫度過低時,機器運行的效率將會大大降低。當溫度不穩定時,容易加劇機器的老化程度,縮短正常的使用壽命,影響電力工程事業的資金流動。
5、油位異常
變電器的油位異常,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設備內部放電,線圈和鐵芯被燒毀,影響變電器的正常運行。當油位上升時,變電器運轉加速,摩擦加劇,容易產生放電或火災。當油位下降時,變電器運轉緩慢,造成瓦斯保護的錯誤行動,嚴重缺油會暴露內部線圈,造成絕緣損壞。
二、變電運行技術分析
1電壓過高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變壓器的高壓側進線大多采用架空方式,但容易遭到雷擊。當系統設備出現故障或斷路器無法正常工作時,會引起原設定的系統參數變化,導致電網內部電磁能量進行轉化,使電壓異常升高,危及甚至燒壞變壓器。所以,應在變壓器內裝設避雷針,并且定期進行檢測。
2負載短路或接地
當短路或接地發生在變壓器上,相當大的短路電流會使變壓器內部的繞組變形和油質劣化。為了防止此類事件的發生,應該安裝短路保護裝置。例如:在低壓一側使用空氣斷路器,在高壓一側使用跌落式熔斷器。
3接地不符合要求
配電變壓器一般采用低壓側中性點接地方式。當電流負載不平衡時,就會有較大的電流流過中性點。如果接地不符合要求,就容易危及到設備安全。所以,電力人員應該定期檢查接地線,測試接地電阻,出現問題及時整修,將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圍。
4操作刀閘的使用
一次刀閘操作完成后,要把保護線路的出口壓板由1端改為2端,最后投入電壓閉鎖壓板。通過對零序、低壓等數值的判斷,來決定是否開放電壓閉鎖。當達到電流整定值時,則保護出口;當沒有達到電流整定值時,則閉鎖保護,從而有效防止事故的出現。
三、變電運行技術措施
1加強驗電工作
加強變電運行過程中的驗電工作,能夠防止漏電事故的發生。在裝設變電設備的接地線時,對線路進行維修和驗電操作,避免危險因素出現。操作人員自身要做好安全防護,佩戴絕緣手套,認真負責各項檢查。
2加強保護措施
變電運行中有兩個方面需要加強保護,分別是瓦斯和差動行動。所謂瓦斯,就是重點保護變壓器,對是否存在異常、噴油、線路中斷或混亂采取相應的檢查措施。所謂差動行動,主要是檢查保護油位、油色、套管等相關零部件。
3使用避雷設置
避雷針是電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夠疏導電壓、減少電流的聚集,在雷擊時及時切斷電源。使用避雷針時,合理設置安放位置,從而保證正常的功效。
4處理開關異常
當線路開關發熱時,采用隔離開關控制不良后果,防止事故發生。但要加強監視,直至停電檢修。當隔離開關存在放電現象或損壞嚴重時,應立即停電進行檢修。
5加大安全宣傳
為了讓變電運行技術更好地在電力工程中發揮作用,就要大力宣傳變電安全文化。加強人們對變電知識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為電力工程服務。企業應當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培訓,提高電力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降低事故隱患,實現電力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四、變電運行事故中人為因素的影響
根據多起變電運行事故來看,事故發生原因除了一些不可抗拒的客觀因素外,人為因素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關鍵因素。人為因素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安全管理混亂。管理中對某些環節未提高重視程度,且層層弱化,最終成為變電事故發生的導火索。比如,未嚴格落實工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及監督檢查制度等;
2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職工上崗前,未對其進行安全教育工作,以致于尚未清楚認識到安全事故的危害性,輕視工作中的一些安全性工作,長期以往下來養成了習慣性的違章行為,安全意識比較單薄;
3防范措施不全面。盡管相關人員根據多年經驗總結了一套可行高的事故防范措施,可是實際變電運行中往往經常出現不可預測的故障原因。從這一點可以充分看出事故防范措施的不夠全面的缺陷,加之工作人員誤操作等現象經常出現,防范措施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結束語: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電力系統中的變電運行管理工作,已經逐漸成為各級組織機構十分重視的內容之一。重視變電運行技術,正確運行變電設備的管理工作,加強操作過程中的系統監管,才能從而保證變電技術的正常運行,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資源。如此,方可以讓電力更好地服務于人類,共同推進電力事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慶紅.電力工程變電運行技術 [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
關鍵詞:電力工程;變電運行技術;電網;故障
中圖分類號:F407.61文獻標識碼:A
1電網特征以及變電運行的重要性
變電運行的重要性是與電網的特殊性決定的,電網具有以下幾種:其一,電網具有規模大、覆蓋面廣的特點,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電網分布比較密集,高電壓是電網發展的趨勢。其二,電網設備逐漸向密集化小型化發展,電網設備的安全性有很大提高。其三,電網逐漸走向智能化,其中各種網絡技術已經高科技傳輸技術的應用以及各種先進的自動化設備使得電網的發展越來越快。其四,電網信息網絡以及企業管理在其中的應用使得電網向信息發展。電網的特殊性決定了變電運行機構的工作內容,變電運行機構的主要工作內容有:電網的運行管理、倒閘的操作、安全事故的處理三個方面,變電運行員是變電運行機構中重要的組成成分,其主要為維護電網的穩定安全運行,避免出現違規作業的情況。在電力工程中,電網的正常穩定運行,最重要的工作是在變電站,變電站是電網運行的重要組成。若電網運行不正常,一方面會導致安全事故,對用戶的正常生活用電產生極大的影響;另一方面給國家的經濟財產帶來很大的損失。因此探討電力工程中的變電運行技術有重要意義。
2變電運行故障的主要原因
2.1自然因素
電力工程中的大多數設備都是一天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很容易出現線路老化等問題,特別是輸電線路,線路長期的在空氣中,容易被腐蝕,最后使得線路的能力降低,影響線路的正常運行。變壓器線路出現問題的情況最多,變壓器運行負荷是不斷變化的,若不考慮變壓器的負荷而無限制的增加變壓器的負荷,則很容易導致其內部元件受損老化,則很容易出現電路運行問題。變電設備復雜性很強,所以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設備的管理和維修,專業的電力系統維修管理人員,能夠使得電力設備的運行達到正常水平, 專業人員不能時時的進行設備的監督管理。
2.2人為原因
變電運行中的故障,除了自然因素導致的以外,還有人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人員的變電運行安全意識淡薄,不重視相關的管理條例,而且相關的考核監督制度不健全,在監督機制的執行上面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其二,缺乏相應的教育培訓,使得人員在進行相關的操作的時候,意識淡薄,很容易導致較多的人為問題,特別是新到員工的培訓存在嚴重的不足。其三,防范措施不到位,很多電力運行故障都可以通過相關的防范措施使得其發生幾率降低,防范措施的不到位是導致電力不正常運行的重要原因。
3變電運行中故障處理以及運行技術研究
變電運行中故障處理以及運行技術研究是變電運行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特別是變電運行的故障分析處理。通過分析變電運行故障,可以找出影響變電正常運行的原因,便于制定出故障防范措施,能夠有效的保證系統安全運行,同時還能夠縮減意外停電時間,節省資源,避免浪費。分析故障并制定防范措施需要工作豐富的專業人員,故障分析的理論知識需要進行相關的培訓,故障分析的經驗卻是要經過實際中不斷的摸索才能掌握的。下面對具體的故障分析進行總結。
3.1警鈴響并且光字牌顯示母線接地
35kV母線顯示電壓正常,但預告信號燈報警,且光字牌顯示母線接地等信息,這時并沒有出現斷電的情況。這種故障一般是由于35kV系統接線沒有接地,使得其系統運行為不接地運行。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準確的記錄故障的時間、相別以及接地的母線三相電壓,然后上報相關材料給調度人員,并及時的對線路進行檢查,找出異常位置,確定接地點。例如:曾經有類似事故發生,經過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檢查,發現站內設備運行無異常,判斷接地點在線路上面,然后通知調度人員,分段的開關530開關確定故障發生在III段母線上面,在開關各條線路,確定故障的最后線路。在進行故障處理的過程中,拉開325開關,發現35kV母線電壓A、B、C三相均恢復正常值。上報調度室,并對相關的線路進行了檢修。
3.2警鈴響且線路保護異常
線路保護不正確動作可能導致大范圍的停電或者設備損壞的故障,此時預告信息警鈴報警,且保護裝置不能夠復位。出現此種事故,應該立即聯系調度人員采用旁路代路運行,然后安排繼電保護人員進行相關故障的維修工作。此時工作人員需要記錄故障發生的時間。例如:曾經有類似事故發生,出現線路繼電保護不正確動作,且大范圍的停電,這時110kV旁路不能進行代路,因為其開關剛好在進行檢修。此時采用倒母線方式進行應急處理,然后恢復部分供電能力并通知專業維修人員進行檢修。
3.3開關跳閘等常見故障
開關跳閘是變電運行事故中最常見的。一般表現為1號主變201、101、501開關跳閘。若出現此種事故,工作人員需要記錄事故發生的時間、開關編號、以及其他的信號信息。例如:某次開關跳閘,通過檢查差動保護的動作范圍內的設備現場情況,發現1號主變套管220kV側B、C兩相有明顯閃絡的痕跡,這是工作人員對閃絡的痕跡進行拍照并進行相關的記錄,然后上報具體的情況,調度人員經過分析,最后將1號主變由熱備用轉檢修。檢修人員到場進行檢修,發現1號主變套管損壞,換下以后,恢復使用,故障排除。
3.4其他故障
直流一點接地運行故障,發生這種故障的時候,設備仍然可以繼續運行使用,但是這種故障的危害性很大,必須及時的發現并解除,否則很容易引起信號、控制、保護回路的不正確動作。若一點接地發生在直流正極,導致斷路器誤跳閘,因為另一點接地造成跳閘線圈中流過電流;若一點接地發生在直流負極發生,導致斷路器拒跳閘,因為另一點接地造成跳閘線圈被短接。工作人員需要定期的進行巡視,重視起直流系統的運行情況,參看直流對地絕緣狀況。根據相關規定,直流系統發生接地后,若需要繼續運行,則時間為2小時以內,此時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故障的檢修,但是運行維修的過程中藥防止出現兩接地故障。另外直流母線的電壓必須恒定運行,不能出現忽高忽低的情況,電壓過高會導致設備順壞,以及相關裝置誤動,此種情況對設備的危害較大。若直流母線電壓較低,則此時會造成直流系統的設備運行不正常,不能發揮應有的效果,當電力系統出現故障的時候不能夠技術的斷開電路。此種故障很容易造成較大的事故。因此工作人員需要保證母線電壓的溫度,若電壓過低,需要檢查充電器是否正常工作已經蓄電池是否工作正常等情況。若直流母線電壓過高,則需要降低浮充電流,使母線電壓恢復正常。
4結語
電力安全穩定運行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研究電力工程中的變電運行技術對電力工程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導致電力運行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包括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文章中通過詳細的分析了警鈴響并且光字牌顯示母線接地、警鈴響且線路保護異常、開關跳閘等常見故障、其他故障的具體解決辦法,為電力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張立武,王跡芳.淺析變電運行跳閘故障及處理技術[J].企業導報,2011,(20).
[2]廖軍武.用電檢查工作注意事項與建議[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09)
關鍵詞:變電運行;檢修;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U223.5+13文獻標識碼:A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電網安全運行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電網安全的最前線的變電運行,其運行狀況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整個大局的安全和穩定。變電運行的主要任務是電力設備的運行操作和維護管理工作。變電運行事故概括起來主要表現為人員操作事故和設備事故。一旦發生變電事故,輕則造成經濟上的損失,重則危及電網設備和人身的安全,甚至會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影響社會的穩定。
1 變電運行設備故障分析
1.1 主變低壓側開關跳閘
主變低壓開關跳閘有三種情況:母線故障、越級跳閘(保護拒動和開關拒動)、開關誤動。具體是哪一種情況要通過對二次側和一次設備檢查來分析判斷。當主變(一般為三卷變)低壓側過流保護動作,可通過檢查保護動作情況和對所內設備的檢查進行初步的判斷。檢查保護時,不僅要檢查主變的保護還要檢查線路的保護。
(1)只有主變低壓側過流保護動作。
(2)主變低壓側過流保護動作同時伴有線路保護動作。
(3)沒有保護掉牌。
1.2 線路跳閘
線路跳閘后,應檢查保護動作情況,檢查故障線路,檢查范圍從線路CT至線路出口。若沒有異常再重點檢查跳閘開關,檢查消弧線圈狀況,檢查三相拐臂和開關位置指示器;如開關為電磁機構,還要檢查開關動力保險接觸是否良好,如為彈簧機構要檢查彈簧儲能是否正常,如為液壓機構要檢查壓力是否正常。檢查所有項目均無異常方能強送。
1.3 主變三側開關跳
主變三側開關跳閘原因:1)主變內部故障;2)主變差動區故障;3)主變低壓側母線故障因故障側主開關拒動或低壓側過流保護拒動而造成越級;4)主變低壓側母線所連接線路發生故障,因本線路保護拒動或是保護動作而開關拒動,同時主交低壓側過流保護拒動或是主開關拒動造成二級越級。具體故障原因應通過對保護掉牌和一次設備進行檢查來分析判斷。
(1)瓦斯保護動作。如果瓦斯保護動作,可以斷定是變壓器內部發生故障或二次回路故障,重點檢查變壓器本身有無著火、變形;檢查壓力釋放閥是否動作、噴油:檢查呼吸器是否噴油;檢查二次回路有無短路、接地等。
(2)差動保護動作。如果是差動保護動作,一次設備的檢查范圍為主變三側主CT間(差動區),包括主變壓器。差動保護能反映主變內部線圈匝間、相間短路(如果是內部故障,還常伴有輕瓦斯或重瓦斯保護動作),因此,當差動保護動作后,應對主變做細致檢查,包括油色、油位、瓦斯繼電器、套管等。如果瓦斯繼電器內有氣體還要取氣,根據氣體的顏色及可燃性判斷故障性質;如果檢查結果是主變和差動區都無異常,可以判斷為保護誤動。
2 變電運行設備檢修技術分析
2.1 驗電
要檢修的電器設備和線路停電后,在裝設接地線之前必須進行驗電,通過驗電可以明顯的驗證停電設備是否確實無電壓,以防發生帶電裝設地線或帶電合接地刀閘或誤入帶電間隔等惡性事故發生,驗電時應在檢修設備的進出線兩側各相分別驗電。
2.2 裝設接地線
(1)裝設接地線的目的。為了防止工作地點突然來電,可以消除停電設備或線路上的靜電感應電壓和泄放停電設備上的剩余電荷,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接地線應設置在停電設備有可能來電的部位和可能產生感應電壓的部分。
(2)裝設接地線的方法。裝拆接地線均應使用絕緣捧或戴絕緣手套。裝設接地線應由兩人進行,用接地隔離開關接地也必須有監護人在場;裝設接地線必須先接接地端,再接導體端,連接接觸要良好。拆除接地線順序則與此相反。
(3)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攔。為了防止工作人員走錯位置,誤合斷路器及隔離開關而造成事故,應在下列場所懸掛相應的標示牌及遮攔。在一經合閘即可送電到工作地點的斷路器和隔離開關的操作把手上,均應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若線路有人工作,應在線路斷路器和隔離開關的操作把手上,均應懸掛“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的標示牌。
2.3 設備檢修相關技術措施
過電壓的影響。變壓器的高壓側進線,大多由架空線引來,很容易遭到雷擊。此外,由于斷路器的正常操作、系統設備故障或其它原因使系統參數變化,引起電網內部電磁能量的轉化,出現異常電壓升高,會危及變壓器內部絕緣,甚至燒毀變壓器。因此,應在變壓器高低壓側均裝設避雷器,并在雷雨季節來臨前對其進行檢測。
接地不符合要求。配電變壓器一般低壓側采用中性點接地方式,當負載不平衡時,中性點會流過較大電流,如果接地線連接不好,接觸電阻過大,會被燒斷,導致中性點電位位移,危及用戶電器設備安全。因此應經常檢查接地線、點是否完整和牢固,并定期測試接地電阻。容量在10000kVA以上的變壓器應不大于4Ω,容量在1OOkVA以下的應不大于10Ω。當接地電阻超過標準時可采用增加接地體或使用降阻劑的方法來降低接地電阻。
負載短路或接地。當變壓器發生短路或接地時,變壓器承受相當大的短路電流,內部巨大的電動力會使繞組變形及油質劣化。因此應安裝短路保護,一般在高壓側采用跌落式熔斷器,低壓側采用空氣斷路器。熔斷器的熔絲選擇應合理,保證變壓器內部短路時能熔斷,或低壓側短路或過載時能跳開。
當線路逐次拉合后,光字信號一直未消失,則此時應考慮兩條以上線路同名相同時有接地或在開關至母線之間有接地現象(后者經對站內設備的巡視檢查可以及時發現),當然這種情況首先要排除主變35kV進線側線路無故障,而且類似這種多條線路同名相接地的狀況并不多見。
在倒母線一次操作刀閘以前,要先投入母差非選擇性壓板,并取下母聯130開關操作保險。母聯開關除有一個充電保護外,沒有其它保護,在這里取下其操作保險,目的是防止其它保護(如母差保護)誤動跳開了母聯開關,若兩條母線電壓不平衡時合刀閘產生大電流會形成弧光短路,發生事故。
完成一次操作刀閘后,要將母差保護跳各線路的出口壓板由上I端改為上Ⅱ端。最后應投入母差保護單線路電壓閉鎖壓板。電壓閉鎖平時閉鎖母差保護,通過判斷是否滿足零序,低壓或負序電壓等值來決定是否開放,再經電流判別元件判斷是否達到電流整定值,是則保護出口,否則閉鎖保護,其目的是防止保護二次端子被誤碰而保護誤動,錯誤出口釀成事故。
直流系統運行當中發生一點接地時,仍能繼續運行。但是這種接地故障必須及時發現,及時排除,否則當發生另一點接地時,就有可能引起信號、控制、保護回路的不正確動作。如果是直流正極發生一點接地,可能會因另一點接地造成跳閘線圈中流過電流而使斷路器誤跳閘。
3 結束語
事故通常會為我們帶來巨大的損失,事故調查和分析將有助于確定與事故相關的事實和細節、確定原因,由此幫助我們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來達到控制風險、保障安全的目的。通過加強變電設備運行的檢修技術,才能保證變電運行工作的正常開展。為企業安全發展、創造效益,給社會帶來穩定。
參考文獻
[1] 趙東.淺析變電運行的安全管理.寧夏固原市供電局變電運行工區 【期刊】科技風201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