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英語詞匯教學范文

英語詞匯教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詞匯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英語詞匯教學

第1篇:英語詞匯教學范文

關鍵詞: 英語 詞匯教學 現狀及問題 教學方法

一、重視詞匯教學

教師在語言教學中,常常把語言與詞匯比作大廈與磚頭,以此說明詞匯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的確,詞匯是組成語言的最基本材料,是語言三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中最重要的。沒有詞匯,就無所謂句子,更無所謂語言。正如語言學家威爾金斯(Wilkins)所言:“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詞匯教學是語言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還有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L.Ron Hubbar先生的教育學理論也認為,影響理解和應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詞匯。人類思維活動和思想交流首先是依靠詞匯進行的。不熟練掌握詞匯,就不可能掌握一種語言。掌握一定數量的詞匯有助于提高說話能力和閱讀、寫作水平。

對于中國學生來說,英語學習的最終難點是什么,語法還是詞匯?《英語詞匯量與聽力理解關系的研究》和《學生英語詞匯量與語言能力和英語教學關系的研究》等相關研究已充分證明在于詞匯。我們的教學不見長進,許多學習者無法過基礎關的關鍵所在都是詞匯。我國著名的“張思中十六字教學法”也首先強調“適當集中”,其核心是“集中識詞”,“集中識詞”是其他教學法的基礎。據統計,英語國家的人,平時經常用到的詞約3000―5000個,但需要認識的詞匯量則更大,一般成人能懂的詞約有2萬以上。同樣說中文的我國臺灣及香港地區,其對中學生應掌握的詞匯要求約在6000個。而內地對中學生的要求雖然每年都有提高,《英語課程標準》中“語言知識目標”(九級)對詞匯的要求也不過“學會使用4500個左右的單詞和一定數量的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由此可以看出,英語詞匯教學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詞匯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現狀及問題不盡人意。第一,許多學校并沒有英語詞匯專項教學擺上日程,詞匯教學基本上是從屬于語法、語篇及其它類型的教學。甚至還有不少人認為詞匯不應由老師教,而是由學生自己積累。正是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對詞匯的教學始終重視不夠,從小學到大學,許多學生誤以為學好英語的關鍵是學好語法,英語能力差就是因為語法沒搞懂。第二,現在的英語詞匯課堂教學,從根本意義上來講還主要是“漢語翻譯”式的“死記型”,總體上是比較低效而乏味的。這種“死記型”教學法死板僵硬,毫無技術、興趣可言,根本無法達到教學界所提倡的“智學英語,樂學英語”的境界。第三,在教學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在學習詞匯時,急功近利,總想快記、多記單詞;對詞義的理解和掌握只滿足于課文釋義,沒有注意到英語單詞不僅一詞多義,并且不同文化、場合、語氣、語境等都會影響到詞的意義;總是用本來的漢語意思翻譯單詞原始的意思,而沒有掌握這個詞的文化內涵,沒有認識到在不同文化環境中,詞匯的意義有很大的區別;在單詞的記憶方面也沒有科學方法,因而常記常忘。

因此,英語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點,亟待加強。如何有效地進行詞匯教學,在詞匯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主動、科學地記單詞,是每個教師應該不斷地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結合自己的經驗,筆者提出以下幾種英語詞匯教學方法。

三、英語詞匯教學方法

(一)利用詞匯規律進行詞匯教學。

每種語言都有其自身的構詞規律,掌握這些規律,就便于記憶。在英語學習中,學生要迅速擴大詞匯量,鞏固已學的詞匯,加深理解詞義,善于運用詞語,學習和了解英語的構詞法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因此,教師在詞匯教學過程中要加強構詞法知識的講授。英語中最常用的三種構詞方法是派生法、復合法和轉化法。派生法是通過加前綴、后綴的方式構成其他單詞的方法,它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大量單詞。學生掌握此方法就可以推測出一類詞的意思。例如:當學生了解了dis-,in-等前綴表示“不”的意思后,再見到disagree,dislike,incomplete,incorrect等就可以猜出這些詞的含義;了解了后綴-less加在名詞后可以變成詞義相反的形容詞,就不難猜到wireless,hopeless,homeless等詞的含義。如果讓學生了解了它們的構詞方法并學會分析,就能做到舉一反三。復合法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的詞結合在一起構成新詞的方法。兩個詞一旦結合成復合詞后,語義就不是原來兩個詞的語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從中引出新語義。例如:greenhouse(玻璃暖房),greenhand(生手),cut-throat(兇手),new-born(新生的),looker-on(旁觀者)等。轉換法不改變詞的形態,只是使詞從一種詞類轉化為另一種詞類,從而使該詞具有新的意義和作用,成為一個新詞。例如:button原是名詞“紐扣”的意思,但可轉化成動詞,表示“扣紐扣”,cool原是形容詞表示“涼爽的”,轉化成動詞后表示“變涼,冷卻”的意思。通過引導學生學習構詞法,對學生擴大詞匯量將有很大幫助,而且使學生記憶單詞更便捷、更牢固。

(二)利用上下文推測詞義,聯系語境和文化,培養學生推測詞義的能力。

詞匯總是存在于一定的語境中。離開了語境,詞匯就如同無水之魚、無本之花,失去其生命活力。所以教師在教授單詞時應結合一定的語境,而不應作孤立的講解。在英語中,由于一詞多義現象的存在,許多單詞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不同的含義;英語詞匯學習又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所以教會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并掌握單詞的用法顯得十分重要。研究表明,隨著學生英語水平的逐步提高,他們對“推理”和“間接”學習詞匯的需求越來越大,這尤其體現在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方面。目前流行的cloze練習,實際上是培養學生詞義猜測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另一方面,英語詞匯的產生、發展及運用,無不受自然、歷史、社會形態的影響而打上文化的烙印。所以,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聯系語言文化背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使學生學會從文化的角度理解詞義。如英語“Love me,love my dog.”中的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就存在很大的情感差異。又如dragon在英語傳說中是邪惡和兇殘的化身,而在中國文化中則是威嚴和吉慶的象征,若簡單地把dragon和“龍”等同起來就會引起誤解。

(三)在聽、說、讀、寫教學活動中,廣泛運用英語詞匯。

保持詞匯長時間記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大量的口、筆頭實踐中運用詞匯。詞匯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而不是儲存。學生在掌握一定的詞匯后,教師就要鼓勵其積極運用,培養其產出意識:既要有主動創造現有條件加以運用的意識,又要有主動創造環境和條件進行操練的意識。實踐表明,已學的單詞也只有通過反復的言語實踐才會掌握得更為牢固,才會成為實際運用的語言材料。為此,在教學過程中,無論課內還是課外,教師都要設法創設使用英語語言的環境,力爭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充分練習聽、說、讀、寫的機會。比如:開設英語角、開展讀書活動、要求學生用英語寫日記等。英語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給學生創造“輸出”詞匯的環境,給學生提供表達“輸出”能力的機會,引導學生進行言語實踐,盡快將“輸入”轉化為“輸出”。

(四)指導學生掌握策略,讓學生歸納詞匯用法進行詞匯教學。

英語很多詞匯往往有不止一種用法。以前,教師在講解這些詞匯時,習慣于把很多用法羅列出來,學生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去“背”詞匯的用法。有些學生雖然能背下來,但是很快就忘記了;還有些學生對背下來的東西根本不理解,再遇到這樣的詞還是不會用。這都是機械記憶造成的,學生缺乏“思考”這一過程。這樣的教學方式顯然是低效的。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歸納、應用幾個步驟來學習詞匯,學生學習起來感覺輕松,而且能夠自如運用。例如:在學習以-ing和-ed形式結尾的形容詞的時候,筆者給出這樣的例句:(1)His speech was boring.(2)I felt bored with the lesson.(3)The computer screen is absolutely amazing.(4)I was amazed at what he told us.通過觀察和比較,學生總結出以-ing形式結尾的形容詞修飾的主語都是“事”,而以-ed結尾的形容詞主語是“人”。這時,筆者再給出這樣的例子,He is an interesting person.學生進一步思考,最后總結出這兩類詞在本質上的區別,可以概括為:以-ing形式結尾的形容詞都表達“令人……的”,而以-ed形式結尾的形容詞則表達“感到……的”含義。再配以針對性的練習,學生很容易掌握這些詞匯的用法。

四、結語

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要在遵循認知規律的前提下,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不斷探索詞匯教學策略。學習詞匯的技巧有許多,講授詞匯也有策略存在,哪個最好,哪個最適合,還要靠教師和學生自己去發現。我們提倡使用多種方法,充分利用學習技巧和策略,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的效果。創造性地選擇和使用詞匯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總之,探索多種方法和途徑進行有效的詞匯教學,是我們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劉兵.重新審視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教學月刊:中學版(杭州),2007.1(上):8-9.

[2]魏恒健.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7,(2).

[3]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張韻斐.現代英語詞匯學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第2篇:英語詞匯教學范文

關鍵詞:教學策略 英語詞匯 策略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然而在學習詞匯過程中很多學生記得快忘得也快。本文根據對學生心理特點的研究,淺談英語詞匯的學習策略和學習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復述策略

在英語詞匯學習中,復述是一種主要的記憶手段。許多新單詞,只有經過多次復述后,才能在短時間內記住。但是,簡單的讓學習材料不斷在頭腦中重現,只會把記憶變成一種機械的過程,效果肯定不好。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善于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

在講述新單詞的過程中善于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并讓所學的單詞與其發生聯系,例如在學習mouse時,準備一張Micky的圖片,Micky是最早的卡通片中老鼠的代言人,人人都熟悉,反復讓圖片出現在學生面前,出現的同時對mouse一詞進行強化,記憶起來也會印象深刻。

2.排除相互干擾

學生之所以記不住某一單詞,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記憶新單詞的活動受到了干擾,也就是被其他單詞搞混了。在詞匯學習中,要盡量錯開學習兩個容易混淆的詞。在記憶單詞的過程中人們不難發現,開始和結尾的幾個詞一般要比中間的記得牢,這是因為中間的詞同時受到兩種抑制作用,而開始和結尾的詞受到的抑制作用比較小。根據這一規律,合理安排復習時間也是相當重要的。清晨起床后以及晚上睡覺前識記或回憶單詞有利于單詞的識記與保持。所以教師可以督促學生在這兩個時間短誦讀、記憶英語單詞,就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精細加工策略

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在記憶英語詞匯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盡量對詞匯做深入的分析與加工,加深記憶的痕跡,減慢遺忘的速度。

1.縮簡和編歌訣

縮簡就是將要識記的單詞簡化成一個關鍵性的字,而這個字是自己已經熟知的,比如學生要學習代表方位的四個詞:“east”、“west”、“south”、“north”,我們就可以把這四個詞變成一個簡單的“news”。正好是由這四個詞的首字母組成的。有時也可以把材料編成歌訣。歌訣比較有韻律,非常有助于記憶。

2.聯想記憶

記單詞時在腦海中勾出圖像,可以讓圖像穿上鮮艷的服裝,可以讓圖像發出美妙的音樂,可以讓圖像散發濃郁的芳香,可以讓圖像優美地舞蹈,可以讓圖像飛越高山,可以讓圖像夸大、縮小,可以讓圖像非同尋常,可以讓圖像幽默滑稽,等等。就看你的想象力了!科學研究表明:想象力越豐富,越多彩,越奇特,記憶藝術越高,記憶越成功,效果越持久。

(1)與形的聯想,即根據單詞讀音聯想到單詞的拼寫

例如:由/ka:/想到car,由/sli:p/想到sleep。

(2)音與音的聯想,即根據單詞讀音聯想到另一個單詞的讀音

例如,father父親―farther更遠;meat肉―meet遇見sea海洋―see看見。

(3)義與義的聯想,即根據單詞各部分的意義聯想到整個單詞的意義

例如:classroom(教室)、class(班級)、room(房間)。

(4)形與形的聯想,即根據單詞的詞形想到類似單詞的詞形

例如:care關心―careful,關心的―carefully關心地;mouth嘴―month月;horse馬―house房子―hoarse聲音嘶啞的,一匹馬關在房間里聲音嘶啞了。

3.利用母語排除干擾

對于學生剛開始學英語時,自覺不自覺的幾乎總是進行英語和漢語的對比,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因勢利導。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英文單詞的含義和用法。雖然英語與漢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詞義很難等同,學生們往往把漢語字詞與相應的英語單詞機械的套用,但老師只要正確利用部分英語陳述句的句型結構與漢語句子結構基本相同的特點引導學生學習,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大量的單詞和句型。例如:“I love you”、“I see a bird”、“I can speak English”等,類似的句子還很多,只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提醒學生們注意,不是所有的英語句子都能用漢語去機械的套用如;看書英文是“read a book”而不能說“see a book”,看電視“watch TV”而不能說“look TV”等,以上錯誤也是我們在教學工作中常見學生們出項的錯誤。同是我們可以有效利用母語進行詞匯教學。如七年級英語上unit10在呈現新詞匯“paint”(給……著色)時,分為“pai”(派),“nt”(難題),進而呈現“太陽派小鳥去做給天空著色的難題”,使學生迅速記住新詞匯;同樣對于單詞“guitar”(吉他),也可以將它分為“gu”(鼓),“it”(它),“ar”(愛人),并說出“蝸牛在敲鼓,它的愛人在給它彈吉他”來幫出學生記憶。這個過程,對于英語學習較差的學生來講是個學習的好機會。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也要教給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當然也可以讓學生開動腦筋自己解決疑難。

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比較英漢詞義的不同,使學生能正確理解單詞的本意,盡快擺脫母語的干擾。

三、創設最佳心理狀態

1.要激起強烈的記憶欲望

先要明確記憶目標,在自己想要記住某些單詞之前,最好懷著強烈的記憶欲望,并賦予那些單詞特殊的意義和價值。我上學期做了這樣的實驗:在兩個水平相當的班里同樣要求學生用15分鐘識記50個同樣單詞,但只對其中一個班說15分鐘之后要進行測試,選拔前10名進行表彰,并拍照在學校櫥窗里展覽,希望同學認真準備。實驗結果如下:事先說過測試的班級,15分鐘后能記住差不多80%,第二天仍能記住60%;而另一個班效果卻不佳,15分鐘后只能記住50%,第二天只能記住22%,兩班成績差距顯著。

2.要樹立強烈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學生認為學習外語很困難,那就真地會感到困難;但是如果他充分認識了詞匯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堅信自己有非凡的語言才能和堅強的毅力,堅信困難只是暫時的,積極努力,百折不撓,就會使學習外語變得更加容易。

四、及時有效的復習和測試

重復和復習是記憶之母。我們應用不斷的復習來防止遺忘,而不是在忘記之后再重復記憶。這都說明及時有效的復習是克服遺忘的最重要辦法,必須做到在記憶消失前強化記憶,使遺忘減少到最低程度。

第3篇:英語詞匯教學范文

一、興趣的培養

著名英語教學專家??怂估J為:凡是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法,都是好方法。因為“注意”在人的實踐活動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而興趣則是維持“注意”的一個重要內因,對感興趣的事物,人們總會主動愉快地探究。學生在記憶單詞時,多是單純地死記硬背,那只能起一時之效,并非長遠之計。長時間用這種方法,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喪失興趣。因此,在引導學生記憶單詞時,注意興趣的培養,用興趣吸引他們,想方設法調動記憶單詞的積極性。

1.利用直觀教具表明單詞含義。在現實生活中,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則每一樣東西都具有教具的功能,教室里隨時都有東西可以用來作為教具。

如:book/eraser/desk/window/light/pen/chalk/blackboard等,在授課時如果要教授這些單詞,教師就可以利用實物。

2.利用簡筆畫說明單詞意思。如果教師找不到合適的圖片給學生看,就可用簡筆畫畫出來,如表情、天氣、運動、工具等詞匯。如果遇到一些單詞自己畫不出來,那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試一試,成功的喜悅會激發學生識記單詞的興趣。

3.利用肢體語言引出新單詞。學生是天生的模仿家,教師的一言一行,他們都會嘗試模仿,教師可以通過肢體語言引出生詞,幫助學生加深對單詞意義的理解,尤其是表示動作的單詞。

二、課堂的運用

1.心理學家說,在人的記憶中,25%來源于視覺,15%來源于聽覺,而兩者的結合則可達到65%的效果。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兩者結合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放錄音時,只重視了學生的聽力的訓練,而忽視了幫助學生記憶單詞的一面。在聽詞、對話、短文的同時,可以讓學生適當寫下重點的單詞,這樣不僅對理解有所幫助,而且能鞏固對所學單詞的拼寫。

2.在教授新單詞時,可以利用字母和字母組合的讀音的規則,掌握單詞的拼寫形式,讓學生注意音和行的統一與結合。例如:“book,cook,look”三個詞中都有字母“oo”,并且都發[u]的音,剩下的輔音字母與讀音也差別不大,通過分析許多類似的單詞就會很容易地被記住。再如,“night,light,right,fight,might,sight,tight”等規則和規律也是很明顯的。在教學中還可以滲透單詞的發音規律,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的讀音規則拼讀新詞,看單詞,判斷自己的發音是否準確。

3.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學生掌握的詞匯也越來越多。這樣,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學生通過熟詞記憶新詞如:human—humane—humanity.

4.利用構詞法進行拓展記憶。如利用詞根加前綴、后綴進行記憶;利用同義詞辨析,同義詞對比進行記憶。如:care—careful—careless—carelessness.

5.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一個詞,歸納涉及的詞類,然后集中記憶。如:在學習一個動物名稱的詞,可以歸類以前學過的動物的詞,然后拓展一些經??吹降?,但沒有學過動物的詞,合在一起,集中記憶。如表示動物的一類詞串在一起,dog,cat,pig,cat,horse,sheep,bear,tiger,elephant等。又如,在英語詞匯中,有許多詞的構成,變形非常繁雜、難記。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鼓勵學生發明一些簡潔、易記的順口溜。如以O結尾的單詞,他們的復數有些以s結尾,有些以-es結尾,我們可以教學生這樣記:英雄愛吃西紅柿,黑人愛吃土豆。簡單而易記,寥寥數語把這四個結尾加-es的單詞全部羅列進去了。再比如在教到f結尾的名詞復數直接加s的情況,我們可以這樣教:站在屋頂(roof)上的農奴(serf)相信(belief)海灣(gulf)的首領(chief)。

6.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常會出現詞義不合句意的情況,這樣,不僅影響閱讀文章的速度,而且造成對文章理解錯誤。在日常的教學中,可以使用一詞多義歸納法進行記憶。比如,low這個單詞,是“矮的,低的”意思,這是最常見的意思。第二個意思是“在底部的,近底部的”,這也很好理解。第三個是“領口開得低的”,也可根據第一個意思“低的”理解。第四個是“低于平均水平的”。第五個是“低聲的”還有“低于期望標準的、低下的、次要的”的意思,然后就是“沮喪的”的意思。這個意思字面上譯為“心情低”,心情低就是沮喪低落的意思?!安缓玫模畹摹笔鞘裁吹??是能力低?!安徽\實的、不正直的”可以根據例句記憶:“He mixes with some pretty low types.”他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廝混在一起。“不正直”的品質中包括“不誠實”,也可在口語中用到且易懂,“光線暗淡的”“低速檔的”“處于低潮的,狀況不佳的”等都可以很直觀地記住。如:“disc”圓盤,椎間盤,磁盤。

還可以利用詞義辨析法加深記憶,在英語詞匯中有很多近義詞,根據中文意思完全看不出他們的區別。這時,教師應該通過一些典型的例子區別這些單詞。如:在教“bring,take,fetch”時,我們可以創設一個真實的語境。比如說早上離開家時,你母親對你說:“Take an umbrella when you go to school in ease it rains.”中午你母親打電話給你:“Don’t forget to bring the umbrella when you come back.”下午你回到家后忘記把雨傘帶回家了,你母親說:“Go and fetch the umbrella.”通過這般真實而典型的語境,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這三個詞的區別及用法。再比如在教“refuse”這個詞時,我們可以通過一條斜線羅列出“decline,refuse和reject”三個詞,在斜線的最頂端是“reject”,中間是“refuse”,最底部是“decline”,這樣學生對于“拒絕”這三個詞在語氣程度的區別有了直觀的了解。

三、記憶的訓練

1.教育心理學者研究“痕跡理論”得出的結論指出:“凡是已經識記過的事物都在大腦組織中以某種形式留下的痕跡。”這種記憶痕跡分三種情況:瞬間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在課堂教新單詞時,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盡可能多地記單詞。通過這種瞬時記憶強化記憶,稍經啟發,就能引起聯想和回憶,然后轉化為長時記憶。

2.記憶是靠外界環境對大腦進行刺激并形成痕跡的,大腦神經受到刺激越深,記憶的持久性越強。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強烈的再現刺激,加深感知影響,加強記憶。

第4篇:英語詞匯教學范文

關鍵詞:希臘羅馬神話;詞源文化;詞匯

語言學家Bright認為,語言是文化的一個特殊部分,語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而作為語言的基本要素——詞匯,依存于文化并受之影響。從語言的社會功能角度看,文化差異在詞匯層面上往往體現得最直接和突出,涉及面也最廣。這是因為詞匯除具有概念意義外,還具有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意義。因此,詞匯教學離不開文化滲透,也只有在對文化探討的背景中才能將詞意理解地更準確、透徹。深刻把握詞匯的文化內涵意義才能提高學生們的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希臘羅馬神話作為歐洲文化源頭之一,一直以來吸引了眾多學者的眼球。從語言研究的角度來看,當代的很多英語文化負載詞匯,盡管表面上看不出與希臘羅馬神話的關系,仍然能夠在希臘羅馬神話中追溯到他們的根源。在學習過程中,英語學習者常會碰到源于希臘羅馬神話的詞語及成語。如果缺乏了解希臘羅馬神話的背景文化,就很難透徹地理解這些語言形式中蘊含的概念意義和文化內涵意義,很難達到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目的。因此英語學習者掌握和了解更多的源于希臘羅馬神話的詞語及成語,有助于學習者掌握正確的詞匯記憶策略從而達到融會貫通,提高詞匯產出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詞源學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詞源學(etymology)源于希臘詞etumologia,etymons意為“詞的真意”,logy意為“科學”。etymology意思是就是“引出詞的真實情況”。每個單詞都有自身的誕生和成長的歷史。英語詞源就是研究每個單詞的誕生和成長的歷史?,F代英語詞匯中的外來語高達70%。因此,英語詞匯又被稱為“世界性詞匯”,這些詞匯都有其特定的來源,大部分是為了填補詞匯的空缺或增強詞匯的表現力而借來的詞,帶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單從字面上是難以完全領會的。例如單詞laconic意為“簡潔的”,而Lacons則是一部落民族的名稱。深入了解相關歷史后發現,Laconic民族常以話語簡潔著稱。因此,對于那些來自神話的故事,歷史典故中的詞語,要透切理解它,正確運用它,需要弄清典故??梢哉f不了解詞匯的歷史,也就無法準確理解與記憶。英語中的外來語多來自拉丁語、法語、希臘語等多種其它語言。有的源出文學名著、圣經故事,有的源出神話傳說、,還有的來源于歷史事件、名人軼事、體育娛樂、動物習性等。 在講授與這些典故有關的英語詞匯時,如果能解釋其來源或文化內涵,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達到良好的識記和運用的效果。

二、希臘羅馬神話與英語詞源學

希臘是西方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希臘文化中的希臘神話(Greek Mythology)在西方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已成為西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有人說,不懂得希臘和羅馬神話故事,就在相當程度上失去了欣賞和了解歐美文藝的機緣。希臘羅馬神影響非常廣泛。不但對歐洲文化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同時對歐洲語言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希臘羅馬神話這種文化滲透不可避免的反映在語言系統的不同層面上。詞匯作為語言的基本元素和語言系統賴以存在的支柱,是最能充分反映這種文化滲透的。表現在詞匯方面就是英語吸收了部分詞匯并將之沿用,而這些詞又或是可分解詞或是可溯源詞。這些詞源包含的信息不僅可幫助讀者準確理解每個詞的詞義,增添記憶單詞的樂趣,還能特別記錄、描述英語與古希臘文化的差異和交流,具有很高的歷史性和趣味性。很多源于希臘羅馬神話的詞語,它們已進入英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英美人神話思維的一部分。

據統計,英語中與希臘羅馬神話有關的詞匯大約有1,000個?;谶@些詞匯,希臘羅馬神話為英語詞匯貢獻了許多詞根、詞綴。例如:英語單詞中常用的前綴“pre”和“epi”就是源自“Prometheus”和“Epimetheus”,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十分聰明,又有預言能力,號稱“先知先覺者”,而他的弟弟埃庇米修斯(Epimetheus)卻很糊涂,有個外號是“后知后覺者”,他的腦子比正常人要慢半拍。因而“prologue”的意思是“序幕,序言,開場白”,-logeue是“說話”的意思,pre+logeue就是“說在前面的話”,也就是“序幕,序言,開場白”的意思了?!癳pilogue”就是“說在后面的話”,就是我們常說的“后記”。

三、詞源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策略,開拓思維方式

好的學習方法會使事半功倍,詞匯學習也不例外。許多學生雖然記不住課本中的英文單詞,但能輕松記下Backstreet Boys 演唱的長段英文歌詞,影片《Titanic》中的精彩讀白,以及電視上一晃而過的英文廣告。 因此在課堂上采用向學生介紹英語詞匯的歷史和來源這種詞匯教學方法非常有助于學生改變詞匯學習策略,開拓他們的思維方式。英語的每個詞的誕生與演變和其他文字一樣有著獨特的故事?!霸~語本身或有關詞語的故事,往往充滿浪漫和冒險,會把我們帶入神話與歷史的境界,也會將我們引進偉大人物或偉大事件出現的遺址?!卑延⒄Z詞匯中某些看似生澀的習語、諺語放在美妙的神話當中,追溯它們的來源及其發展衍變過程,使學生加深記憶。從詞源、典故的視角了解單詞的來歷及成因,既能擴大學生視野,增大詞匯量,又能活躍氣氛,引發學習興趣。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和理解,同時也拓寬了他們的思維和視野。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詞匯量,加深學生詞匯產出水平的提高

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只注重單詞的發音、拼法、詞性、意義。學生能真正掌握的詞匯遠遠少于教學大綱基本要求中所規定的單詞數量。在我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詞匯教學仍然更多地停留在拼寫、讀音、詞形變化、詞匯語法以及字面意義講解等層次上;教學中對詞匯與文化的關系以及詞匯的文化內涵意義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其結果是導致學生們缺乏對目的語文化的了解,習慣記憶詞匯的概念意義,忽視詞匯的文化內涵意義,對詞匯意義理解不完全,從而造成詞匯理解及使用上的偏差。在詞匯教學過程中引入詞源介紹,不僅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于學生理解詞匯的深層含義,掌握詞匯的用法,進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有很大幫助。英語詞匯通過直接使用神名、派生或取神話故事的喻意等方式形成了許多英語的基本詞匯。這些基本詞匯通過詞綴法予以變形就能覆蓋更多的英語詞匯量。詞源教學中的詞根、詞綴學習有助于學生記憶單詞,擴大詞匯量。學生利用構詞法與詞源知識,能夠生動地記住起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記憶效果。

(三)有助于提高學習者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著名語言學家拉多(Lado)認為“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學到語言?!闭Z言是文化的載體,對文化起著傳承作用,而文化則體現著語言的內容和意義。在實踐中由于學生對外語詞的文化伴隨意義不甚了解而產生跨文化交際失敗的例子也不少。古代希臘羅馬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對整個西方文明產生了很大影響,不僅為西方文藝作品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題材來源,而且也豐富了西方各語言,另一方面,神話中的諸神、人物和事件很多己泛化成單詞留在了語言的詞匯中,成為后人寫作或交際中常常引用的詞語?!跋ED神話作為希臘文化的最大成就,對現代英語文化中的文學、語言、價值觀、宗教、藝術等方面有著深刻的影響。要進行跨文化交際,就應了解希臘神話”[6]因此,研究希臘羅馬神話,對我們研究和探討包括英美在內的西方文化的特性和進行跨文化的交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此可見,在學習英語詞匯的同時,也要學習相關的文化,而學習文化更要從詞匯入手。在課堂上教師把英語詞匯學習與文化學習結合起來,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引入詞源介紹,有利于學生深入了解英國語言文字的起源和發展,了解英美文化歷史,加深了對不同國家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理解和使用英語的能力,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和文化交流,提高他們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Bright William.Variation and Change in Language[M].Stand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Funk,Wilfred.Word Origin And Their Romantic Stories[M].New York:Grosset &Dunlap,1950.

[3]胡文仲.英美文化詞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4]李楠.希臘羅馬神話18講——英語詞語歷史故事[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9.

第5篇:英語詞匯教學范文

關鍵詞: 英語詞匯深度詞匯知識詞匯教學

1.前言

傳統的詞匯習得觀認為,習得一個單詞即掌握它的形式和意義。然而,詞匯習得遠非認識新單詞。什么叫習得了一個詞?習得一個詞就是掌握其完備的知識。實際上,詞匯習得和詞匯知識是一個復雜、多層次的系統(Nation,1990)。根據Read(1993)“詞匯習得不僅僅是詞匯形式和意義的知識”的說法,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認識到詞匯和詞匯習得不只是“是”與“否”的問題,它們應該被看作是包含各種不同維度和水平的一個連續體。Cohen與Nation認為掌握一個詞就等于知道該詞的字面意義、多層意思、句法特征、語義特征、使用限制、與其密切相關的詞,以及該詞的轉化詞。Laufer認為詞匯的發展不只是一個量的問題,詞匯知識可能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從表面發展至深層。詞匯的發展不只是熟悉新詞而已,它還包括深化已知詞的知識;習得詞匯知識也不只是熟悉詞形和標記,它還指熟悉各種意義、概念和已知詞的意義關系。所以詞匯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有同等的重要性。而且,高級語言學習者更需要掌握詞匯的深層知識。

2.什么是詞匯深度

詞匯知識包括質和量兩個方面。前者指詞匯深度問題,后者指詞匯量即詞匯廣度問題。詞匯知識方面的研究長期以來一直集中在量的研究,即如何擴大學習者的詞匯量。從詞匯知識廣度來看,一般認為掌握一個詞的音、行、義就夠了。但是對于常用詞,掌握這些內容還遠遠不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詞匯深度的重要性。

對于詞匯深度的界定,國外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連續體觀,如Dale,Faerch,Palmberg,Henriksen等。持該觀點的學者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詞匯知識,他們把詞匯知識視為一個由不同水平和知識面組成的連續體,所測試的詞匯知識不過是詞匯習得過程中某一特定階段詞匯知識的反映。如Faerch et al.(1984)認為這種詞匯連續體的起點為詞性的模糊了解(即知道這個詞是目的語中的一個詞),重點為在自由產出過程中正確使用這個詞的能力。而Dale(1965)將這個連續體分為五個階段:(1)我以前從未見過該詞;(2)我聽說過該詞,但不知道其含義;(3)我在語境中認識它,它與……有關;(4)我知道該詞;(5)我能夠把該詞跟其他在意義上與其密切相關的詞區分開來。另一類觀點是成分分析法觀,如Cronbach(1942)認為理解一個詞包括下列五個含義:類化(能給該詞下定義)、應用(選擇該詞的一個合適用法)、意義的寬度(回憶該詞的不同意義)、意義的準確度(在各種可能清醒中正確地運用語義)及易聯想性(能產出性地使用詞語)。Nation(1990)將詞匯知識具體,清晰地劃分為形式、位置、功能和意義四大層面,以及發音、書寫、句法特征、搭配、使用頻率、得體性、概念意義、詞間聯想八個類型,而且每個詞匯知識類型又分為“接受”和“產出”兩種能力。

綜合上述,從整體上看,詞匯知識是一個由不同層面、不同水平、不同寬度和深度構成的有機整體,其發展過程一般經歷了從認知(即接受性能力)到運用(即產生性能力)的緩慢發展過程。詞匯知識的不同層面之間不是相互分離、獨立發展的,而是相互聯系、共同發展的,也就是說詞匯量、詞匯深度及它們與語言能力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客觀地看待詞匯量的作用,同時積極地認識到詞匯深度的重要性。

3.對詞匯教學的啟示

根據劉紹龍(2002)的研究,我國學生英語詞匯有效習得的順序依次為:詞性―詞義―詞綴,這一研究結果表明,我國英語詞匯知識的習得中重詞義理解,追求詞匯習得的廣度,輕語義運用,忽視詞匯習得的深度。究其原因,我國英語課堂長期注重詞匯量的積累,忽視了詞匯質量,導致學生對詞匯掌握不牢固。教師和學生所關注的集中在詞匯量的擴大上,基本沒有旨在提高學生運用詞匯能力的專門課程。目前的詞匯量擴大只是單純表現在數量的增加上,由于教師和課程設置都沒有強調發展各類詞匯知識之間聯系的重要性,所以學生似乎并沒有意識去建立所學詞匯之間的關系,因此詞匯知識最多發展到多義一詞或一詞多義的階段就停止了,一個詞各類知識之間并未能建立有效的相互聯系,很難形成一個系統的詞匯系統,這也導致了學生運用詞匯時的困難。很顯然僅僅了解單詞拼寫和在漢語中的對應語是遠遠不夠的。詞匯習得不僅是熟悉詞形和記憶,它還包括熟悉掌握各種意義,概念和已知詞建立有效的、系統的語義網絡,促進詞匯深度層面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詞匯深度知識的教授,如詞匯的搭配、前后綴、句法特征、使用頻率、得體性等。教師必須深入指導學習者采取聯想策略,通過學習某個詞而掌握一群詞,以及采用上下文、記搭配詞等建立多方面的詞匯聯想。

另外,中國英語學習者的一個基本問題,就是對目的語的接觸機會太少,詞匯輸出機會貧乏。由于大學英語四、六級中的詞匯測試是以選擇題形式出現的,導致在詞匯教學過程中,學生通常把大量的產出性知識僅作為接受性知識掌握,從而忽視產出的需要,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說、聽、寫、譯等產出能力的發展。詞匯教學基本局限于教師講解生詞表,采用的方法多是英漢對譯,演示例句等。這種方式孤立了詞匯之間的關系,脫離了詞匯出現的語境,學生很難將新舊詞匯之間建立聯系,很難建立起自己的有機詞庫。同時,詞匯輸出對于詞匯習得的重要性被學生普遍忽略。由于不重視輸出能力的培養,加之學生語言輸出環境的局限,學生用英文寫作或者口頭交流的實踐很少,學生用于積極表達的單詞數量極其有限。在詞匯教學中,我們應思考在課堂環境中,如何創造真實的交際活動,把詞匯知識與詞匯運用能力結合。這對促進學生詞匯產出性能力與接受性能力的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結語

詞匯深度習得研究與詞匯教學息息相關。詞匯深度習得這一理論對師生兩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真正懂得了語言系統的實際運作情況,才能夠深入淺出,用一些啟發性的例子和簡明的解釋幫助學生掌握。其次,學生隨著知識結構的完善及認知水平的提高,應該有一個向“學習認知化”的高層次過渡、知識內在化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首先要克服語言學習初級階段的束縛,培養自己的語用敏感性、語言交際性能力和創造性使用語言并用英語思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程雨民.關于詞匯意義[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1).

[2]戴曼純.論第二語言詞匯習得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2).

[3]肖善香,劉紹龍.論二語詞匯深度習得及其研究的若干問題[J].暨南大學學報,2003,(1).

[4]呂長.詞匯量與語言綜合能力、詞匯深度知識之關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2).

第6篇:英語詞匯教學范文

關鍵詞: 英語詞匯 文化差異 詞匯教學

一、引言

語言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發展的結晶,世界上各民族由于生活的地理環境、氣候、 歷史條件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習俗。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中西方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存在明顯的文化差異。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離不開文化,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語言受文化的影響并反映文化。詞匯作為構成語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語言大系統賴以存在的支柱。在不同語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每個詞除了具有概念意義外,還有豐富的內涵意義。因此,學習詞匯必須掌握其中的文化內涵,只有把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結合起來才能順利地進行交際。

二、英語詞匯教學現狀

詞是語句的基本單位,通常所說的話都是由一個個詞構成。長期以來,中國學生的英語學習僅僅局限于背單詞、背詞組的意義以及掌握大量的語言規則。而教師在詞匯教學方面,教學方法單一,只是單純地講解單詞的發音、漢語翻譯,機械性地造幾個句子讓學生了解其用法,片面強調機械記憶,沒有把單詞放到語境中去幫助學生消化、吸收,沒有把詞匯教學與文化知識介紹結合起來,造成學生知道其漢語意思,卻不會應用,或者在應用時頻頻出現“漢語式英語”;或者學生掌握了大量的詞匯和語法知識,應試成績很高,但文化知識面不廣泛,不能很好地利用英語進行交際,學到的基本是“啞巴英語”。由此可見,在詞匯教學中加強語言文化因素的對比顯得尤為重要。

三、英漢語文化差異與英語詞匯教學

(一)詞的概念意義及內涵意義。

詞的概念意義就是字面意義,是基本的或明顯的意義;詞的內涵意義是詞的隱含或基本意義之外的含義。所以,要完全掌握詞語,對于外語學習者而言,不僅要掌握詞的字面意義,而且要知道詞的內涵意義,否則就會出現語言錯誤。

如現在一般把“landlord”等同于“地主”,“peasant”等同于“農民”。其實兩者不是完全等同的,在《牛津高級英漢雙解詞典》中,“landlord”是“A person who owns and rents land,buildings,or dwelling units.”(地主,房東),而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地主”是“占有土地,自己不勞動,依靠出租土地剝削農民為主要生活來源的人”。所以在英語中沒有貶義,而在漢語中是一個具有政治貶義的詞?!皃easant”在英語中含有“a country person,a rustic;a person with rough unrefined manners”(小農,鄉下人;舉止粗魯的人),有點貶義色彩,在漢語中,“農民”是“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是一個褒義詞,而外國人眼里的“農民”更多地等同于“farmer”。所以,英語中的 “peasant”與漢語中的“農民”所體現的意義并不完全相同,有不同的涵義。再如“liberalism”,漢語中是“自由主義――革命隊伍中的一種錯誤的思想作風,主要表現是缺乏原則,無組織、無紀律、強調個人利益等”,在英語中是“A political theory on the natural goodness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autonomy of the individual and favoring civil and political liberties”(一種政治理論,它以人性本善為基礎,提倡個人自治,強調公民和政治的自由)。同樣 “individualism” 不等同于“個人主義”,英語文化中強調的是個人獨立(independence)及自由(freedom),強調“個性”,而漢語文化中“個人主義”則側重于“自私”,是貶義詞。又如,對“politician”與 “statesman”,我們都譯為“政治家”,那么這兩個詞是一樣的嗎?前者是 “person who is skilled at handling people or situations,or at getting people to do what he wants (政客,玩弄權術者)”,而后者是“person who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management of State affairs,esp.one who is skilled and fair;wise political leader(政治家,尤指賢明公正的)”,由此可見,在英語文化中這兩個詞的內涵色彩是不同的,所以漢語中的“政治家”應譯為“statesman”。再如,“ambitious”一詞,本身具有褒貶兩種含義,中國人往往用其貶義,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則取其褒義,表示“有雄心壯志的”; “aggressive”一詞,中國人常用來形容某人“挑釁”、“好斗”,而美國人則用來形容某人“進取上進,有開拓精神”。

(二)不同文化的人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所體現出的文化差異。

如歐美人崇尚獨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感到別人像對待孩子那樣對他們“關懷備至”,也會非常反感。因此,中國人之間常說的“天氣太冷,多穿點衣服,別感冒了。”“路很滑,要小心?!敝惖脑捯话闶遣粦獙W美人說的。因此,即使是對西方人表示關心和同情,也要注意分寸。

又如中國一貫以尊老為美德,然而在西方,“老年”總是和“無用”與“孤寂”相聯系。曾經有一位外企秘書,在比他年長的加拿大上司過生日時為表祝賀之意,送一尊“老壽星”的泥人。當這位上司打開禮物,原來的笑臉反而消失了。他嚴肅地說:“Did you wish me to be as old as that clay-figurine?I’d prefer to be always young.”

中國早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因此,人們見面時常愛說“吃過了嗎?”,但這只是一種稱呼罷了。中國人聽到這些話也只是回答說“吃了”“還沒有”之類的話,表示謝謝問話人的關懷和熱情。此類話在歐美國家相當于問候語。如果把問話翻譯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且被問話的是英語民族的人,他心理上的首要反應是:“Yes,I have.”或“No,I haven’t.”或“Do you mind to invite me to dinner?”由于這種文化上的差異,漢語中諸多的與“吃飯”有關的詞語,在翻譯時要做好適當的轉換。如,飯桶(good-for-nothing)、吃不消(be unable to stand)、吃不開(be unpopular)、吃老本(live off one’s past gains)。

(三)俗語、習語中所體現的文化差異。

同一客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價值,引起不同的聯想,具有不同的內涵。不少語言都有許多以動物為內容或作比喻的習語,但同一動物在不同語言中的含義是互不相同的。中國人崇尚龍。中國是龍的大地、龍的故鄉,中國人是龍的傳人。因此,漢語中有諸多與龍相關的成語、典故。如龍騰虎躍、龍盤虎踞、龍爭虎斗、龍飛鳳舞、龍潭虎穴、生龍活虎等?!巴映升垺笨勺g為“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 (i.e. win success in the world)”,第二種解釋是直譯,但在直譯后加注了解釋,這一解釋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龍”給英美人的印象是可怕的,根據他們所熟悉的《圣經》,“龍”是罪惡的象征,或是對年輕女子嚴格兇狠的監護人,尤其是老太婆。又如在英語和漢語中,“蝙蝠”的概念意義完全相同。但從文化的角度,特別是褒貶態度上看,是不同的。漢語中的“蝙蝠”與英語中的“bat”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產生不同的聯想,在歐洲的民間傳說里,蝙蝠是一種邪惡的動物,總是與罪惡和黑暗勢力聯系在一起。英語中有些成語,如as blind as a bat(有眼無珠),都說明對于蝙蝠的壞的聯想。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由于“蝠”同“福”同音,蝙蝠被認為是幸福的象征。英語white elephant與漢語“白象”,white elephant指“使人感到累贅的贈品”或“招致虧損的財產”,而漢語“白象”則沒有什么文化意義;又如: propaganda含有“撒謊”、“欺騙”等文化意義,而漢語中的“宣傳”則無此意;英語spiritual civilization有強烈的宗教意味,而漢語中的“精神文明”則不含此意。同樣,“松”和“鶴”在中國文化中象征“骨氣”、“氣節”、“長壽”,而pine和crane在英語中卻沒有什么深層次的文化內涵。狗在漢語中是一種卑微的動物。漢語中與狗有關的習語大都含有貶意:“狐朋狗黨”、“狗急跳墻”、“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盡管近些年來養龐物狗的人數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變,但狗的貶義形象卻深深地留在漢語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語國家,狗被認為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英語中有關狗的習語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語言的影響而含有貶義外,大部分都沒有貶義。在英語習語中,常以狗的形象來比喻人的行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個幸運兒);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學不了新東西)等。形容人“病得厲害”用sick as a dog,“累極了”是dog-tired。與此相反,中國人十分喜愛貓,用“饞貓”比喻人貪嘴,常有親呢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貓”被用來比喻“包藏禍心的女人”。

四、結語

英漢語中詞匯的概念意義及內涵意義之間的差異造成了中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障礙。詞匯是構成語言的基本要素,是交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詞匯教學不能為教詞匯而教詞匯,文化差異是詞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使學生具備較高的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教師應加強對文化因素的重視,滲透文化教育,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加強對英漢語語言蘊涵的文化結構構成要素的認識,還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英語詞匯教學的內容,增強了教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使詞匯教學更加鮮活,使學生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真正領會到詞在原文化中的涵義,正確運用所學的詞匯進行交際,真正達到詞匯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陸國強.現代英語詞匯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3.

[2]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3]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4]許國璋.Cultural 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現代外語,1988,(4).

[5]鄧萬學.英漢互譯中語言內涵色彩的比較 [J].曲靖師專學報,1994,(4).

第7篇:英語詞匯教學范文

【關鍵詞】高中 英語教學 詞匯學習 優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5-0123-01

學習一門語言,立足點就是詞匯的學習,沒有詞匯,任何語言的交流都無法實現,英語也是如此。相關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擁有豐富的詞匯量,那么他的口語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聽力都會相應地提高。因此,在中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詞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 英語詞匯教學的特點

第一,詞匯的具體含義是融合在某一語境之中的,只有在聯系上下文的基礎上才能準確判斷出詞匯的意義。因此,教學過程中要把握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理念。

第二,學習詞匯不論使用什么方式,但最終的落腳點是利用詞匯,即學以致用。教師應多開展一些體驗式的教學活動,通過詞匯的練習、競賽,達到在學中用、在用中學的效果。

第三,手把手、一對一的教授詞匯的含義和用法只是教學的初級表現,最終的目的是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幫助學生總結詞匯的學習方法,通過個性化的了解來培養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實現自主學習。

二 優化英語詞匯教學的措施

1.直觀教學法

直觀教學法,就是在詞匯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照片、物體、玩具、動作、手勢等方式,對詞意進行解釋。由于學生能夠直接看到真實的物體存在,所以學習效果很好,能夠增長記憶時間。如在學習football、basketball、volleyball等球類詞匯時,可以分別展示足球、籃球、排球等實物,這樣學生就不容易混淆。在學習hand、foot、head、eye、mouth等身體部位的詞匯時,教師可以一一對照自己的身體部位。在學習teacher、chairman、headmaster等稱謂詞匯時,教師可以將其和學校的領導結構圖相結合。

2.將詞匯融入語境

英語詞匯的教學,不應該是孤立的,只有將詞匯融入特定的語句中,詞匯才富有生命,既方便學生對詞匯的理解,也能夠增強學生的記憶牢固程度。

第一,將詞匯融入語境,能夠更好地弄清詞匯的含義。如head一詞,在The head of the book中,代表的意思是“正面”;在句子I like the head中,代表的意思是“發型”;在句子A car headed the procession中,代表的意思是“帶領”;在句子He was hit on the head中,代表的意思是“頭部”。

第二,將詞匯融入語境,可以消除歧義,從而避免產生理解上的阻礙。如blue的普通含義是藍色,而在不同的語境中,意義則完全不同:在句子He likes the blues.中,代表的意思是“布魯斯樂曲”;在句子Tom was down with the blues.中,代表的意思是“沮喪”;在a blue joke中,代表的意思是“下流”。

3.課堂內外相結合

英語教材中的詞匯是日常經常用到的,同時也是英語考核中明確要求的。但是,面對高度發展的信息社會,只掌握課本中的詞匯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報紙、歌曲、視頻、電影等方式來增加學生的詞匯閱讀量,開闊視野,培養自學能力。這樣做,才能真正使學生具有學習英語詞匯的能力,使詞匯的覆蓋涉及各個領域。

三 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第一,教師在講授新詞匯的學習中,要嚴格控制好學習時間,控制好詞匯的學習范圍。對于生詞,不能采取全面的教學方式,而是有選擇地進行教授。對于影響學生閱讀、聽寫的常用詞匯,應進行細致的講解;對于生僻的詞匯或不太重要的詞匯,則一筆帶過。

第二,教師采用新的詞匯教學方法是值得鼓勵的,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創新的分寸,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即使教學方法再完美、新穎,但學生不會運用,只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那么這樣的教學方法是不可取的。另外,新的教學方法在實用性的基礎上,還要兼備趣味性、生動性,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三,英語詞匯的教學,要遵循循序漸進、不斷積累的原則。教學方法的應用要具有連續性,不能朝三暮四。教師在教授詞匯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思想問題,解答學生學習中的困惑,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采取有效的方法對學生加以鼓勵,從而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學習精神。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英語的詞匯豐富、語法煩瑣、歷史悠久,想要學好英語,并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實現的,需要長期的積累和堅持。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更好地輔導、監督學生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理解、掌握、使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周祁林.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3(35)

[2]張文舉、劉書林.淺談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藝術[J].南都學壇,1995(4)

第8篇:英語詞匯教學范文

關鍵詞: 大學英語 詞匯教學 教學策略

目前,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這點我們不難從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題型的變化上看出。要想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學生的普遍反映是:詞匯量的多少是最關鍵的因素。這正印證了美國的教育家L.Ron Hubbar教授提出來的教育學理論:“詞匯是影響理解和應用的最重要因素。”沒有語法,我們只能表達少量信息,沒有詞匯,我們將無法表達任何信息。對詞匯掌握的多少,將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外語表達能力,以及他獲取信息的準確程度。

一、詞匯教學研究文獻綜述

鑒于詞匯在語言中的重要性,詞匯教學一直是我國英語課堂教學的重點,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詞匯量也一直是外語界關注的問題。眾多教育者對英語詞匯教學方法和策略進行了探討:貢美芳探討了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及有效方法;王金娟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方法探討》一文中指出:“詞匯教學是英語語言教學的核心內容,在英語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辈⒕腿绾卧鰪娫~匯學習效果,提高英語詞匯掌握能力,以詞匯教學帶動其他語言技能的提高等問題,從構詞法、詞語的搭配、語境知識入手,探討了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二、詞匯教學策略

為了幫助學生更有效地記憶單詞,提高學習興趣,我們可以采取多種記憶法來組織詞匯教學,如構詞法、分解聯想法、諧音聯想法等。

1.構詞法

構詞法是指利用英語的詞根來學習單詞的方法。幾乎學過英語的學生都熟知moon(月亮),但能認識lunar(月亮的),luniform(月形的),demilune(半月),plenilune(滿月)的人卻少之又少。其實,在對這些詞進行觀察后,可以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組成部分“lun”,表示“月亮”。這便是英語中的詞根。英語中存在大量的詞根,這與英語這門語言的發展歷史有著密切關系。英語的發展大體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古英語,在5世紀的時候,日耳曼部落――盎格魯?撒克遜等部落越過北海入侵英格蘭,定居在不列顛,他們帶來的詞匯及原住民凱爾特人的語言形成了古英語。第二階段為中古英語,法語并沒有隨著1066年諾曼人入侵取代英語,相反,在15世紀末,英語吞并了法語,“借用”了一萬多個法語詞,進而形成了中古英語。第三階段,希臘、羅馬詞匯逐步引入。第四階段是現代英語,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中涌現的大量新思想傳入英國,成千上萬的拉丁詞,希臘詞也隨之涌入,英語逐步發展成為現在的形式。這個階段英語最大的特點便是擁有大量的詞根、詞綴。所以,我們現在所使用的中高級的英語單詞大多數是由拉丁文、希臘文或古英文、法語等詞根構成,掌握了它們,便可以極大地提高效率,快速地提高詞匯量,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有助于準確猜測詞義。

英語單詞據估計超過一百萬,數量雖然龐大,但構成單詞的元素――詞根、前綴、后綴的數量卻是有限的。常見的詞根約有300多個,常見的前綴、后綴各有100多個。在中學階段,學生已經掌握了部分前綴、后綴,如:un-(不),im-(不);re-(再次);mis-(誤);-or(人),-ist(人);-ous(的);-ive(的);-ism(主義)等;大學階段,除了對他們所掌握的詞綴知識進行鞏固,增添以外,我們還很有必要補充詞根相關的知識。下面,我們將對《全新版大學英語》第三冊第一單元text A的單詞進行分析,就如何通過構詞法記憶單詞進行探討。

digest作動詞時表示“消化”。詞根“gest”來自拉丁文,表示“攜帶,運輸”;“di”表示“分開”;digest由di和gest兩部分合成“分開運輸――消化”。為加深學生對詞根“gest”的理解,我們還可以提供相關詞匯,如:congest,其中,“con”表示“共同”,加上“gest”“運輸”便組成了新的含義:擁擠。ingest,其中,“in”表示“內部”,加上“gest”“運輸”意味“咽下”。

dental:詞根“dent”表示“牙”,后綴“-al”表示形容詞,所以,dental表示“牙的;和牙有關的”。dent+ist(人)表示“牙醫”。學習了詞根“dent”后,再提供新詞請學生猜測詞義:dentiform(齒狀的),interdental(齒間的),multidentate(多齒的),dentistry(牙科),denture(假牙),bident(兩叉矛),trident(三叉戟),denticle(小齒)。借助這種詞根構詞方法,學生可以很輕松地、迅速地在幾分鐘內記住十個單詞,極大地增加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suspect:詞根sus表示“下”;詞根pect表示“看”。suspect“向下看――偷偷地看,斜眼看”,引申出“懷疑,猜疑,疑心”。相關詞匯:spectacle(景象,奇觀),prospect(展望,前景),retrospect(回顧,追溯),inspect(檢查,審查),respect(尊重,尊敬),aspect(方面,外表)。結合詞根pect“看”,學生可以進一步加深對已學單詞的理解和鞏固,減少單詞拼寫方面的失誤。

從上述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英語詞匯的一個特點:幾乎每個基本意義都有兩種(或兩個以上)的符號表示。

意義單詞 詞根

攜帶,運輸carrygest

牙齒toothdent

看 lookspect

小 smallmini

活 live viv

相信believe credit

聽 hearaudi

我們僅僅認識可單獨使用的符號,即單詞,是不夠的。學習者還要認識作為詞根的不可單獨使用的符號。才能掌握大量詞匯?!皬哪撤N意義上來說,英語中存在兩套詞匯:一套是‘明的’,一般的詞匯(如see,hear等),另一套是‘暗的’,特殊詞匯(如vis,audi等)”(蔣爭,1988:2)。雖然這套“暗的”,特殊“詞匯”數量不多,但是影響了英語中80%的詞匯。

2.諧音聯想法

在英語學習中,人們也總結出了諧音聯想法。這種方法是指把英語單詞的發音和它表達的中文詞義結合在一起,當我們讀出某個單詞的諧音,就很快反應出單詞的發音和中文詞義,學生可以快速記牢單詞。如:mouse(老鼠)可以諧音為“貓食”,想想看,“貓的食物”不就是“老鼠”嗎?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把擬音所指的畫面加以想象,如:face(臉),諧音“肥實”,這時你是不是會想到一張胖胖的臉蛋?

記憶需要我們盡可能多地調動大腦的神經細胞參與,建立起龐大的神經鏈,奇特、貼切、形象的聯想,可以讓思維縱橫馳騁,加深記憶。我們可以盡可能把單詞形象化。我們仍就對《全新版大學英語》第三冊第一單元text A的單詞進行分析。如:orchard(果園),諧音為“我吃的”,想象一下:在一個果園里面,有很多“我吃的”水果;pursue(追求),諧音“怕羞”,要去追求心儀的女孩,當然有點“怕羞”?。籱onster(怪物,妖怪),諧音“蟒似的”,看見巨蟒,當然會疑為怪物、妖怪。

3.分解聯想記憶

所謂分解聯想就是把一個單詞分解成幾個聯想單位,然后再加上這個詞本身的意思,用這些聯想單位來記憶。如:bargain(便宜貨)可以分解為:bar酒吧+gain得到,“酒吧里得到便宜貨”;有如:smother(窒息),分解為兩部分s+mother,“一條蛇s把媽媽mother纏得快要窒息”。

對于第一單元text A的單詞cupboard,indoor,horsepower等,我們也可采用這種方法學習。cupboard碗櫥,分解為兩部分“cup+board”“放置杯,碗的擱板――碗櫥”;indoor室內“in+door”“在門里面――室內”;horsepower馬力“horse+power”“馬+力――馬力”。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世界進入了經濟全球化、科學技術一體化時代,英語作為使用最為廣泛的交流工具,重要性越來越突出,高效的詞匯學習方法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將發揮重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蔣爭.英語單詞奧秘[M].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2.2.

[2]黎小說,高民芳.圖解詞根[M].上海: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8.

第9篇:英語詞匯教學范文

【關鍵詞】英語閱讀 高中英語 詞匯教學

在教學實踐中,有針對性地對英語報刊媒介閱讀材料、閱讀方法、閱讀目標和閱讀任務進行了精心地設計和編排,有意識、有計劃地加強對學生英語詞匯學習方法和策略的指導和訓練。對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豐富學生詞匯量有重要作用。下面談談自己的具體作法,供各位老師參考、斧正。

一、根據不同閱讀材料,采用不同詞匯教學方法,提出不同教學要求

1.泛讀文章中詞匯的處理。英語報刊體裁多樣,對于一些娛樂及體育類圖文并茂的文章,或某些專業性很強,學生感到乏味的文章,我就讓學生泛讀,采用自上而下的閱讀模式。對于文章中所出現的專業性很強但有中文注解的詞,如polio(小兒麻痹癥), ultraviolet(紫外線)等,我就讓學生了解基本含義即可,弄個眼熟,不影響閱讀就行。另外對于一些生詞可以采用根據上下文推測新詞的方法。我教給學生一些猜詞的技巧。如:

①對比關系:Most of us agreed; however, Gary dissented.我讓學生根據一些表示對比的關聯詞,如however,unlike, although, but, yet等對詞義進行猜測。

②因果關系:Rubber can be made to stretch more than nine times its normal length because it is very elastic.根據because,as, since等表示因果的關聯詞猜測詞義。

英語詞匯學習不是孤立的、分隔開來的,所以要盡可能在一定的語境中學習詞匯,要通過一個詞與別的詞的關系來確定它的意思。因此難度適宜的英語報刊閱讀材料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可理解性輸入和語境線索,可以讓學生猜測出部分生詞的意思和領悟到詞匯所承載的深層意思和文化內涵。

2.精讀文章中詞匯的處理。我一般每周抽兩節課,根據本周所學話題或內容,從英語閱讀材料中選擇相應的文章作精讀,作為教材教學的延伸。對于這些文章,我讓學生采取“自下而上”的閱讀模式,讓學生汲取有效文章信息和理解正確詞義。

相反,通過報刊閱讀還可以讓學生了解相同意思可以用不同詞來表達。

如“忍受”一詞有多種英語表達方式: “stand”,“ put up with”,“ tolerate”:

① I couldn’t stand it any more.

② Noise is coming to the point where we can not put up with it.

③ The body cannot tolerate such large amounts of radiation.

英語報刊有豐富的詞匯表達方式,可以為學生詞匯的擴展提供各種語境。

對于精讀文章中出現,而新課標中并不要求掌握的較高頻度的詞,除了要加深理解外,還要利用各種教學方式進行強化訓練。首先我讓學生利用精讀文章中出現的高頻詞復述文章內容。其次我還利用一些高頻詞如resign, luxurious, thrift等讓學生造句,如A man who resigned used to live a luxurious life, he has to develop the thrift habits now.另外我還充分利用這些詞讓學生寫作。學生在習得詞匯的過程中所運用的程序越復雜,那么詞匯的記憶和學習的效果就越好。

二、利用英語報刊擴大詞匯量,還可從學生角度出發,開展多種詞匯擴展的方法和策略

1.建立自己的英語小詞典。每個學生對詞匯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樣的,學生可將每天課內外所遇到,但還未掌握的詞匯記錄下來,或一些詞在英語報刊中不同語境下有不同用法,可把詞連同例句一起摘錄,并對詞標注音標和詞性,而且還可用英英解釋的方式,同時對部分詞組舉例拓展。如詞組come clean(坦白),很多學生都不知道含義,學生可連同例句一起摘錄到小詞典里。時間長了,這本詞匯小字典就會變得豐富多彩,又具有獨特性,且還可隨身攜帶。學生利用平時零碎時間進行熟悉強記,日積月累一定會有成效。

2.進行編英語故事比賽。以比賽的形式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學生用規定的詞匯,在規定的時間內,編一個合乎邏輯的英語小故事。另外要讓組內每個成員動員起來,分工合作,體現英語詞匯學習中的合作精神。編英語故事比賽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詞的含義,而且掌握用法及讀音。這種比賽能看出學生對詞的綜合運用能力,同時對寫作,尤其是對語言能力的表達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岬奈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男人操女人逼逼视频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一区二区播放 | 日韩毛片免费线上观看 | 久草视频在线看 | 国产人成久久久精品 |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 女人张开双腿让男人 | 午夜久久久久久久 | 99视频久久 | 欧美成人午夜做爰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视频在线 | 成人 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 成 人 黄 色 视频 免费观看 | 免费一级在线 | 99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中国黄色一级大片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 韩国日本一级毛片免费视频 | 欧美高清色视频在线播放 | 成人网18免费软件 | 欧美1|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 | 久草视频官网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 深夜福利视频大全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bt欧美bt国产bt |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图片欧美 |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精品欧美 |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 作爱在线观看 | 最刺激黄a大片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