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健康教育基礎知識范文

健康教育基礎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健康教育基礎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健康教育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農村寄宿制;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

盡管寄宿制學校對于促進農村教育資源布局調整,保證農村學校適度規模等問題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同時又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比如越來越多的寄宿生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寄宿生心理健康與否不僅會對他們的學習、身體發育和性格形成產生影響,而且會對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全面發展產生影響。對此,我校認真研究和實施了寄宿生管理體系,具體做法如下。

1. 強化食宿管理工作,讓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底氣

(1)強化食堂和宿舍工作人員管理。我校在寄宿生管理中,高度重視食堂和宿舍的管理工作,除聘任專職職工外,在教師工作分工時首先考慮配足、配齊、配強食堂和宿舍管理人員。充分發揮這兩支隊伍的特殊作用,學校先后制訂了一系列規章制度,把對寄宿生的管理放在學校管理工作之首位。

(2)打造安全、衛生、舒適、溫馨的宿舍文化,給學生營造一個“有家”的感覺。我校為寄宿生提供創設適合中學生“兩休”的鐵架床,統一物品擺放要求,宿舍管理員、守夜教師每天檢查學生寢室設施的安全狀況,并給寢室開窗通風;每晚檢查和巡視學生的就寢情況,提醒學生及時入睡和幫助學生蓋好被子等。及時消除宿舍存在的安全隱患。班主任和生活老師每天兩次不定時深入學生宿舍檢查宿舍內務,幫助指導寄宿生整理寢室物品擺放和美化工作。

(3)配好供給。學校為學生打造了專用的碗筷櫥,二十四小時冷、熱水無常供應。

2. 實行精細化管理,讓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依靠

(1)管“穿”。寄宿生每周只能返家一次,為此,班主任,宿舍管理員,生活、值班老師每天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提醒他們更換添加衣服、鞋襪。同時,幫助或指導學生學會洗滌小件衣物,確保寄宿生穿戴干凈、整潔。

(2)管“吃”。孩子們雖然離開了父母,但不能讓他們覺得學校缺了父母般細致的指導和關懷。為此,我們安排專人(每周的值周教師,主要以班主任為主)教育、指導他們學會如何安全有秩序打菜飯,培養他們良好、衛生、文明的就餐習慣。豐富學校進餐文化,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感恩、文明禮貌、珍惜糧食等教育。

(3)管“住”。科學制訂作息時間表,讓寄宿生能有充裕的時間休息,這段時間主要是由值班教師負責。我們制訂了適合本校學生個性特點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學生在校可隨時通過校訊通、教師手機、學校電話與家長聯系,縮短了學生和家的距離。對于寄宿生就醫我們也開通了鄉衛生院與我校的直接通道,學生可以不出校門直接到衛生院就醫,情況嚴重的,醫生到校診治。

(4)管“行”。我校寄宿生的家大部分來自邊遠村,一般離校較遠,交通不便,近則4、5公里,遠則10公里,他們往返于家校途中的安全令家長很不放心。為了確保學生放學回家的人身安全,學校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要求每個班的學生在放學回家都要履行家長接送簽收手續,并要求每個班級要做好記錄。

(5)管“導”。學校安排了專門的宿舍管理員和生活老師,作為學生的生活、思想指導老師,負責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指導工作。

(6)管“育”。即教育,重點是自理能力的培育。我們立足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群體協作能力、交往能力和自強自律、開拓創新精神的培育。學校從寄宿生特點出發,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差異,做到生活在哪里,安全課堂到哪里。

3. 建立心理健康校本培訓課題總結模式,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理論

在我校,樹立了“人人是心理健康教師”的意識和職責:

(1)我校成立了培訓領導小組,負責每兩周進行一次全員教師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訓計劃的制訂與實施,列出培訓對象、內容、時間、形式,及早公布,使培訓明確有序、進展順利。認真記載教師參加校本培訓的情況,包括:參訓教師、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培訓時間、授課教師、培訓結果等并放入培訓檔案。對教師的自學提供資料,并定期檢查督促。

(2)每兩周進行一次課題研究會議,總結課題研究的成果。將教師的學習筆記、聽課記錄、課例或案例、課件、學習體會、經驗總結、研究論文等文字材料,匯總交流。

(3)對中學教師進行心理輔導技能培訓,應重視教師通過案例教學進行實踐反思。此模式具體操作程序是:①由培訓教師收集或組織撰寫心理教育案例或請專家提供已有的案例;②將案例先交給教師自主思考;③組織教師培訓讓教師掌握什么是案例,為什么要進行案例開發,怎樣進行案例開發;④對提供的案例組織討論⑤培訓者指導教師分析案例并形成共識再概括總結;⑥再布置教師寫案例分析,體會并按照案例開發的方法學會關注心理教育案例,為下一輪案例分析培訓作準備。

(4)每位教師都要寫出個人的心理健康個案研究方案 。

4. 采取多種渠道,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途徑

(1)認真上好、上足心理健康課,對學生進行常規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獲取一些基本的心理學知識,能幫助他們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有積極的意義。但要注意講座不能“滿堂灌”,也不能把教師講當作學校集體輔導的全部形式,只能是集體輔導的一種主要形式。

(2)完善健全心理咨詢室,建立兼職心理咨詢教師值班制度。向全校學生、教師和家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咨詢、指導和服務。

(3)建立寄宿生心理檔案,利用晚自習,值班教師與個別寄宿生進行心理暢談,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耐心指導,做好記錄與反思。

(4)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學生感受校園的樂趣。生動活潑的集體活動可促進人際交往,建立團結、合作、友愛、互助的人際關系,體驗生活在集體中的樂趣,使不同才能的學生都可以找到表現自己,取得成功的機會,促進身心和諧發展。

第2篇:健康教育基礎知識范文

摘 要 目的:通過社區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壓病患者的遵醫率和依從性,從而降低高血壓的并發癥和致殘率。方法:對52例高血壓患者定期集中健康教育,發放宣傳冊,制定合理的生活秩序,問卷形式做答。結果:教育后的遵醫率和高血壓基礎知識知曉率均明顯提高(P

關鍵詞 社區 健康教育 效果 評價

Effect evalu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Ding Peiy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the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010051

Abstract Objective:To improve the compliance rate and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through the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so as to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and morbidity of hypertension.Methods:52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given regular health education,issuing brochures,formulate a reasonable order of life,do a questionnaire.Results:After education,the compliance rate and the awareness rate of basic knowledge of hypertensio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P

Key words Community;Health education;Effect;Evaluation

高血壓是一種需要終生服藥的疾病,它的并發癥和后遺癥以及致殘率和致死率是有目共睹的,已經成為我國一大健康殺手,在我國大約有1.3億人被診斷為高血壓,并以每年300萬例的速度在增加[1]。有研究顯示,高血壓是腦卒中、冠心病、腎功不全的最危險因素[2]。而冠心病、腦卒中、腎功不全的危害遠遠超過高血壓本身,這就要求高血壓患者把血壓控制在理想范圍內,防患于未然,做好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準備。高血壓患者在預防治療過程中,健康教育起了關鍵的作用。

資料與方法

收治高血壓患者52例,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的診斷標準,血壓≥140/90mmHg,其中男36人,女16人。Ⅰ級高血壓40人,Ⅱ級和臨界Ⅱ級12人,年齡60~75歲,平均年齡68歲。

方法:對52例高血壓患者通過設立專科門診,發放高血壓防治宣傳手冊,定期采用集中講座、多媒體授課,建立健康檔案,以及定期家訪的方法(講解前發放自制《社區高血壓個人防治評估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每周2次定期健康教育,每次1小時,用時1個月講解完畢。半年后再次發放自制《社區高血壓個人防治評估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統計教育前后的知曉率、遵醫率和依從性。

評價標準:通過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半年后發放自制的《社區高血壓個人防治評估調查表》問卷調查方式,共發放了104份,收回104份,收回率100%。①高血壓基礎知識的知曉率:在《社區高血壓個人防治評估調查表》中,高血壓基礎知識主要包括高血壓的診斷標準,血壓的測量方法,飲食習慣,定期測血壓,情緒激動是高血壓的危害,適量運動等內容;共10個題,每題10分,≥50分為合格,≤40分為不合格。②遵醫率:在《社區高血壓個人防治評估調查表》中,遵醫率的主要內容包括規律用藥,定期復查,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保持情緒穩定;共10個題,每題10分,≥50分為滿意,≤40分為不滿意。③依從性:在《社區高血壓個人防治評估調查表》中,依從性的內容包括規律服藥的執行能力,藥物的不良反應,自測血壓,運動的強度等;共10個題,每題1分,≥5分為依從性高,≤4分為依從性低。

統計學方法:采用t檢驗,有關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

結 果

健康教育后的遵醫率和依從性,以及高血壓基礎知識的知曉率均有明顯提高。健康教育后高血壓基礎知識知曉率由教育前的21.15%上升為教育后的92.31%,遵醫率由教育前的51.29%上升為教育后的96.15%,服藥的依從性從教育前的55.77%上升為98.08%。見表1~3。

健康教育后血壓控制情況比較樂觀,血壓得到有效控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第3篇:健康教育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冠心病;老年;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65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6-0627-02

冠心病是嚴重危害老年健康和影響其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它不僅造成患者的軀體不適,甚至死亡,而且可以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有資料顯示許多老年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對自己健康的無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關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認知教育問題,系統地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顯的尤為重要。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醫院為教育基地,以住院患者及家屬為教育對象。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過程,使患者的行為向有利于康復的方向發展的教育活動[1]。健康教育可降低患者的焦慮狀況[2],消除或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疾病再發。本文就此進行了探討。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選擇2011年2月至6月在安陽市中醫院心血管內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均符合冠心病的診斷標準(人民衛生出版社內科學第三版診斷標準)。其中健康教育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齡60-79歲,平均年齡68.45歲,對照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齡62-80歲,平均年齡70.13歲。健康教育組通過集體教育和一對一指導兩種形式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重點進行基礎知識、心理、藥物、飲食和運動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對照組僅進行常規藥物治療。觀察6給月內兩組患者是否按時服藥、有無病情再發、有無再次入院及死亡情況。

2 健康教育方式

根據參加人數的不同,我們目前采用了集體教育和一對一指導兩種教育方式。

2.1 集體教育:在科室墻面設置老年冠心病健康教育宣傳欄或開辦黑板報,由專人負責,定期更換新內容,同時在科室設置健康教育課堂,不定期聘請專科醫生講課,進行冠心病防治知識的宣傳。

2.2 一對一指導:患者住院期間由主管床位的責任護士,利用晨間護理、治療、巡視或其他時間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發放健康教育宣傳卡或健康教育手冊,人手一冊,對視力尚好的患者,護士為其講解后可讓患者自己閱讀,并適當提供一些有關雜志、報刊;對視力不佳、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護士可為其閱讀。

3 健康教育內容

3.1 住院期間健康教育內容

3.1.1 基礎知識教育:向患者初步講解有關疾病的基礎知識,讓患者簡單了解本病的基本情況,知道有病早治,積極參與預防保健,有疾病先兆時積極治療的重要性。

3.1.2 心理指導:老年冠心病患者在發病的不同階段可有不同的心理反應,我們針對不同的心理狀態采取相應的健康教育方式不定時的進行心理疏導。

3.1.3 藥物治療:老年患者用藥的不良反應較年輕人高3-7倍[3]。我們根據老年人用藥特點及用藥原則,告知患者如何正確服藥及服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3.1.4 飲食治療:飲食治療是老年冠心病的基本治療手段之一,它對疾病的發展、預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向病人介紹飲食治療的意義和具體措施,使病人能夠根據自己的具體病情選擇正確的膳食,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

3.2 出院時健康教育:對出院的患者我們會就患者的飲食、運動、服藥、避免危險因素、如何自救等生活細節做詳細的講解。

3.3 對家屬及健康照顧者的指導:大部分老年患者的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照顧,所以對患者家屬及健康教育者實施一定的疾病知識教育,對患者的治療、康復尤為重要。在對患者進行知識宣教的同時可邀請家屬參與,共同學習,教會其怎樣配合醫院為患者治療,學會測量脈搏的方法,了解運動、飲食、藥物治療的有關知識,學會怎樣為患者創造出良好的家庭護理環境,緊急情況下的呼救方法等。

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分析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5 結果

健康教育組與對照組比較,患者忘記服藥、疾病再發、再次入院及死亡病人明顯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

6 討論

健康教育是一項投資少、產出多、收益大的預防保健措施。美國醫學學會調查顯示:患者健康教育服務業每花1美元,就會節省6美元的醫療費用支出。老年冠心病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在社會及家庭所處的地位受人尊敬,且遇事主觀,辦事認真。而目前許多老年患者對冠心病一知半解,甚至產生錯誤的理解。有資料顯示許多老年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對自己健康的無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關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認知教育問題,系統地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顯的尤為重要。

本研究發現通過健康教育后的患者在掌握相關知識、相關技能、對待治病態度、不良行為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改變和提高,能夠更好地遵醫囑按時服藥和改變生活習慣,疾病復發、再次入院甚至猝死的比例明顯低于未進行健康教育的患者。

7 結論

健康教育是提高冠心病患者健康水平的得力措施,根據冠心病患者的年齡、心理狀態、知識水平、對疾病的認識程度、個性化進行健康宣教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改變不良的心理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合理的膳食,調動了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至改善預后、減少并發癥,延長壽命、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有很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玲子,陳游英.現代護理學[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2,21

第4篇:健康教育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糖尿病;患者;知識

The analyses of knowledge of diabetics on diabetes mellitus

WANG Li-ying,LIU Lin,DAI Qing-mei,et al.Weifang People’s Hospital,Weifang 261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on diabetes mellitus(DM)among diabetics and provide with bases for perfecting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diabetics.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535 patients in a general hospital.Results The knowledge rate of DM after the disease occurrenc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efore the disease occurrence.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vocation,patients who were peasants had lowest knowledge level of DM.The knowledge level of DM increased with the level of education of diabetics.Conclusion The result provides with the basis for strengthening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diabetics and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for preventing and delaying the development of DM and control its negative influence to patients’ health.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Knowledge;Survey

糖尿病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問題。為了解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掌握情況與疾病的預防、發展之間的關系,從而為社會和醫院更好地開展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據,筆者對濰坊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及門診就診的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糖尿病相關知識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調查對象為在濰坊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及門診就診的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的糖尿病診斷標準[1]。調查時間是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調查內容包括患者一般情況、糖尿病基礎知識,對治療及并發癥的了解等。資料采用SPSS11.5軟件錄入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患者一般情況 參與此次調查患者550人,回收合格問卷535份,應答率97.2%。年齡最小15歲,最大79歲,平均(51±10.8)歲。男49.0%,女51.0%。職業構成工人占26.7%,農民23.8%,干部22.2%,醫務人員占2.6%,其他職業占24.7%。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占11.2%,專科占14.4%,中專占19.4%,初中及以下占55.0%。吸煙情況,吸煙患者占26.4%,非吸煙患者占61.1%,既往吸煙占12.5%。有糖尿病家族史占18.3%。空腹血糖(7.65±2.11)mmol/L。餐后2 h血糖(13.95±4.23)mmol/L。平均病程3.9年。

2.2 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 患者發病前后糖尿病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見表1.1和表1.2。對血糖正常值、尿糖正常值、糖尿病主要類型、糖尿病目前不能治愈、糖尿病可以遺傳等掌握情況發病前后比較統計學意義顯著(P

患者發病前后對糖尿病并發癥掌握情況見表2。可見盡管對并發癥掌握情況發病后較發病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完全掌握的比例總體提高不是很大。其中對低血糖及防治措施掌握的從發病前13.5%提高到發病后46.5%,大部分掌握者是通過住院接受了指導以后的患者。

2.3 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按性別、職業、文化程度分析 總體上性別對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影響不大,僅發病后對糖尿病目前不能治愈一項有性別差異,男性知曉率(82.1%)高于女性(68.5%)。不同職業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有差異。與干部、工人及其它職業比較,無論發病前還是發病后農民相關知識掌握程度最低(P

3 討論

調查顯示,糖尿病患者發病前后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有差別,發病后知識掌握程度高于發病前。說明發病后患者通過接受醫務人員健康教育、自學、他人傳授等方式增加了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提高了健康知識知曉率。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還有層次差異,對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發病后提高顯著,而涉及較深層次健康問題掌握情況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如對糖尿病可能并發癥的掌握情況大部分患者發病后仍然處于不了解或一知半解狀態。說明糖尿病患者主動或被動接受糖尿病教育的水平還很低,糖尿病知識還十分貧乏[2-5]。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按性別、職業、文化程度分析表明,性別僅對糖尿病目前不能治愈一項有影響。而不同職業、不同文化程度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有差異。

以上結果為今后有針對性地加強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提供了基礎信息。加強糖尿病知識教育是預防、治療糖尿病和減少或避免并發癥最重要的措施,通過開展系統的全民健康教育使非糖尿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大程度地獲得糖尿病知識及相關重要信息,建議利用多種渠道尤其是利用媒體的作用向全民進行糖尿病知識宣傳,讓大家都能認識到糖尿病的危害,提高KABP(知識、態度、信念行為)水平,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對積極預防控制糖尿病的發展與危害具有重要意義。糖尿病知識教育需要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重在教育與行為干預的效果。要根據患者不同情況分層次、分階段進行。由易到難,先基礎后深入。糖尿病知識教育的形式也要考慮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及職業特點,對不同患者的教育應采取不同方法,不能照搬同一模式。糖尿病知識教育應堅持長期性和動態性,對于住院患者出院后要定期隨訪,繼續家庭教育與干預,以增進效果。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人民衛出版社,2001,9:809-810.

[2] 羅宏斌,吳煒戎,冉燕雪等.社區不同人群糖尿病知識知曉情況調查.中國健康教育2005,21(2):105-107.

[3] 向文青,鐘玲,戴凱明等.醫院護理人員糖尿病知識調查分析.中國健康教育2002,18(10):615-617.

第5篇:健康教育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社區;糖尿病教育;治療依從性;影響

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現階段我國有9.7%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15.5%的成年人患有糖耐量異常,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與社會經濟的發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糖尿病的影響[1]。因此如今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使糖尿病的并發癥發生率減小,讓其發生與發展得到緩解,因此就需要在早期進行干預,而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進行糖尿病教育。文章選擇了某個社區,使其中的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使其心理得到調整,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質量得到改善。現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1年1月~2013年10月隨機選取某社區內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女52例,男48例);年齡27~76歲,平均(42±2.5)歲;文化程度:19例為文盲,25為例小學,22例為高中,34例為大專及以上。患者均確診為糖尿病,符合相關的診斷標準,并且不包括重度高血壓、冠心病以及肝腎功能嚴重不全的患者。

1.2 方法 在進行健康教育前讓社區內的糖尿病患者填寫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運動療法、自我監測、藥物療法、飲食療法和檢查等各方面的依從情況都包括在內,另外還要填寫未依從的原因,分析調查結果,對社區患者的情況進行了解。設置個人健康檔案并制定教育方案,在檔案中記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末梢血糖、血壓、身高和體重的值,定出固定的地點與時間舉行門診咨詢和講座,向患者講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另外要有書面資料供患者進行查閱,電話咨詢方式也要設置。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的監測要在門診咨詢時完成,進行為期1年的追蹤觀察后評估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識的水平、病情以及治療的依從性,并比較接受教育前、后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的值。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基礎知識教育:制定出一些小冊子來講解糖尿病基礎知識,并對患者進行發放,舉行知識講座、發放VCD等;舉辦講座向糖尿病患者講解飲食知識,飲食的控制和搭配,以監測的血糖情況為依據來調節飲食,使患者對于每周的血糖情況與每天的飲食情況能夠自行記錄;教育患者正確而合理的進行運動,運動量及運動方式的制定要以患者的具體情況為依據,通常情況下最好30min/次,1次/d即可,不可過于疲勞,也不能出現身體的不適[2]。②用藥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的用藥指導要由專業的醫生進行;重點指導自行停藥的患者,將有關危害性向其進行講解;講解如何正確服藥及其意義,藥物副作用等;教育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演示如何正確注射胰島素,并記錄結果。③心理教育:仔細的告知患者血糖與健康會受到情緒波動的影響,使患者盡量保持心情愉悅,緩解緊張或煩躁的情緒,在日常生活中能有良好的心境。④家屬教育:鼓勵家屬參與患者的一些講座及咨詢活動等,對其進行重點教育培訓,使其更加了解糖尿病,知識水平提高,能夠理解和支持糖尿病患者,并能主動監督和幫助患者長期堅持治療。

1.3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時采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13.0,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如果P

2 結果(見表1~2)

3 討論

對社區內的糖尿病患者進行知識教育,規范其飲食、運動及服用藥物的規律,并在向患者進行教育的同時還要進行檢測,提供咨詢與診治服務[3]。社區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教育后能對糖尿病的基礎知識、如何正確選擇藥品及服用、藥物副作用等有更深的了解,掌握處理低血糖、注射胰島素和檢測尿糖與血糖的方法;能夠自行調節飲食,有適量的運動,對自身的心理進行調整,更好的控制病情,使并發癥的發生得到延緩或減少,其生活質量也得到提高。

在對社區糖尿患者進行教育的同時,也要向一些高危人群進行宣傳,鼓勵其參加教育,從而盡可能早的發現早期糖尿病患者,并進行診斷與治療。通過本次研究,發現社區內100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社區糖尿病教育后的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值均遠小于接受治療前的值,接受社區糖尿病教育后在運動療法、自我監測、藥物療法、飲食控制與定期檢查方面的治療依從性與接受教育前相比均有極大的提高,說明社區糖尿病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能夠促進患者進行自我監測,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堅持進行治療,提高自身生活質量,值得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家紅,鄭顯蘭,郭蓉,等.健康教育路徑對住院糖尿病患者療效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2):431.

第6篇:健康教育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 糖尿病;健康教育;治療

現今,我國經濟高度發展,人民群眾對疾病的關注度也日益提高,各級醫院均開展對人群的健康教育,以提高人群的健康知識。現今我國的糖尿病患病人群逐步增加,此疾病為終身性疾病,故對其進行健康教育日益受到眾多研究人員的關注。此疾病患者需進行血糖指標的長期控制,故其各項生活習慣都應改變,從而通過有效地控制,而避免疾病的進一步發展。很多患者對自身的疾病不了解,患病后各項生活習慣依然如故,對疾病有很大的影響。筆者所在醫院對糖尿病疾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通過健康教育以預防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使病人了解了準確地了解自身存在的缺陷,并給予相應的指導,幫助病人消除心理障礙,掌握了自我檢測及胰島素注射操作技能等相關知識。實施以來療效理想,現總結如下。

1 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的措施

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主要以課程的形式進行,分為三種模式,一種為單人教育,一種為小組教育,一種為集體教育。進行健康教育的內容由護理人員統一商討研究后制定,并要求所有人員都要熟悉掌握健康教育知識。對患者進行教育應重視患者的心理幫助,告知患者此疾病為終身性疾病,需長期科學控制飲食、服用藥物、運動鍛煉才可良好地控制血糖,保障機體健康,故患者應具備持之以恒的信心,不可半途而廢。

2 具體實施措施

下面我們從糖尿病的基礎知識、心理、飲食、運動、藥物治療幾個方面闡述一下筆者所在醫院實施健康宣教的方案。

2.1 疾病方面基礎知識的健康宣教 應先對進行健康宣教的醫療人員進行知識的普及,所有參加健康宣教的人員都應掌握所有糖尿病的知識,從而給患者進行宣教。然后再對患者及高危人群進行此疾病知識的宣教工作,了解疾病的各項基礎知識,讓患者對疾病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并在社區進行對健康人群的健康宣教,通過大范圍的健康宣教讓社區居民對此疾病有高度認識,從而降低疾病的發生率。

2.2 給予患者進行心理方面的健康干預 患者明確診斷之后應給予患者心理安慰,首先應對患者的各項情況進行了解,包括患者的社會情況、家庭情況、受教育情況、年齡情況等各方面情況。通過了解上述情況后給予患者此方面的心理干預措施,從而消除患者心理方面的顧慮,從容面對疾病。有些患者對疾病不予重視,待出現嚴重并發癥,才認識到嚴重性,但此時患者已經延誤了治療干預的最佳時機,疾病變的很嚴重,對身體傷害很大。在和患者進行溝通中,應首先聆聽患者的心聲,告知患者疾病通過良好的干預和控制完全可以健康地生活,對生活沒有任何影響。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可讓患者更加信任醫療人員,從而在治療中給予配合,而患者的配合是治療非常關鍵的。

2.3 患者飲食方面的指導 患者進行治療首先應嚴格控制飲食,飲食控制是治療此疾病的必要手段,故首先應和患者介紹此方面的知識,讓患者了解飲食控制的情況會對治療有很大影響,故患者需長期堅持進行飲食控制,按照醫生所設計的飲食方案進行飲食。合理地飲食控制可促進疾病改善,對并發癥的預防有一定的效果。

2.4 糖尿病運動療法教育 作為糖尿病基礎治療的另一方面,運動療法的作用不容忽視。適當的運動,能使病人異常糖代謝狀態得到改善,使機體血糖水平明顯降低。運動方式常用的有散步、廣播操、太極拳、乒乓球、游泳、滑冰、跑步等,其中步行安全簡便,患者容易接受,能持之以恒。步行可分為三種,快速、中速和散步。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運動強度要遵循個體化和從重到輕循序漸進的原則,重視運動中和運動后的感覺。出現呼吸費力,頭暈,面色蒼白的癥狀應及時停止運動[1]。

2.5 藥物治療的教育 應用何種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患者應該知道服藥時間、作用持續時間、大致的作用機理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這樣病人就不會機械用藥。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應加強參與意識,對合理正確使用藥物、預防和治療藥物副作用有重要意義。由于病人知道某種藥物屬于哪一類,就不會出現同類藥物同服的錯誤。藥物治療要講究科學,不能因為外因而中斷治療,錯過治療時機。

3 討 論

3.1 對糖尿病患者實行健康教育,患者了解到了糖尿病的相關知識,改變了不良生活方式,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監測血糖、尿糖,胰島素注射等自我保健知識,學會日常飲食結構的調整,口服降糖藥及胰島素劑量的調整。

3.2 糖尿病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可以改善糖代謝和抑郁癥狀,通過對糖尿病實施心理干預,糾正病人對疾病的態度,穩定病人的情緒和行為,改善了機體機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同時家庭和社會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防止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的保證[2]。

參考文獻

第7篇:健康教育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健康教育;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作用

隨著我國逐漸進入老齡人口大國,高血壓問題迫在眉睫,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重視[1]。老年高血壓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主要指>65歲老年人群因為生活習慣或者環境等因素造成的心血管疾病。老年高血壓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嚴重威脅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安全。除此之外,由于老年人群的身體抵抗力與免疫力較差,所以需要有正確的護理方法繼而對老年人群做好針對性地護理計劃和措施[2]。本文分析了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2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均為63例。所有入組患者均符合我國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在知曉情況下參與本次實驗研究且簽署相關同意書。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干預方法,對照組中有41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該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72.14±3.36)歲,平均病程時間為(15.11±3.58)年;學歷水平:20例本科或者本科以上、23例專科、10例高中、10例初中以及初中以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方法,觀察組中有40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該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73.01±3.42)歲,平均病程時間為(15.06±3.55)年;學歷水平:22例本科或者本科以上、20例專科、12例高中、9例初中以及初中以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干預方法,對所有患者實施基礎護理,包括用藥護理、飲食護理以及環境護理等。

1.2.2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方法,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2.1普及高血壓基礎知識 大部分患者被確診為高血壓疾病時,往往對于高血壓疾病的診斷標準、臨床表現以及分級標準等知識非常匱乏。因此,在初步護理健康教育指導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應該使用較為通俗的語言來向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屬詳細介紹基礎知識,降低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緊張、焦慮情緒等影響疾病的治療。

1.2.2.2生活方面健康教育指導 一般而言,食鹽過多會增加老年患高血壓的概率,因此需要對老年患者的鹽攝取加以嚴格控制。醫學研究發現,體重過重尤其是男性體重過重會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病的發生率。當男性超重24%時,收縮壓提高17%;當體重下降24%時,收縮壓降低9%。因此,護理工作人員應該詳細告知高血壓患者飲食需少鹽、少熱量,多食用蔬菜以及富含粗纖維的食物,控制好自己的體重,繼而能夠控制好血壓。

1.2.2.3定時監測血壓 老年高血壓患者在住院期間的血壓監測均為護理人員進行,但是由于高血壓疾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伴隨患者終身,所以不管是患者住院還是出院,都需要掌握血壓的正確測量方法。護理健康教育內容中需要考慮患者的個人因素以及身體狀況等,教育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屬學會如何監測血壓。

1.2.2.4心理疏導 由于高血壓疾病的發生與諸多方面的因素相關,而心理緊張或者長期不安等情緒是發生高血壓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所以護理工作人員除了日常的噓寒問暖之后,還要幫助患者疏導不良的心理情緒,通過語言溝通或者肢體溝通,讓患者能夠通過不同的方式轉移注意力,放松心情。

1.2.2.5并發癥護理 護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讓患者以及患者家屬深刻了解到高血壓并發癥的嚴重性以及臨床表現特點,繼而能夠學會如何處理此類并發癥。一旦發生嚴重情況時,患者以及患者家屬有相應的心理準備,不必過于驚慌失措。

1.3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患者對高血壓基礎知識的正確知曉率、總滿意率以及患者血壓對比結果。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分析 觀察組收縮壓水平為(133.38±10.56)mmHg、舒張壓水平為(82.33±10.56)mmHg,對照組縮壓水平為(166.95±15.54)mmHg、舒張壓水平為(97.11±12.77)mmHg,觀察組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控制顯著優于對照組(P

2.2兩組患者知曉率、總滿意率分析 觀察組高血壓患者知曉率為92.06%(58/63),對照組高血壓患者知曉率為79.37%(50/63),觀察組正確知曉率遠遠高于對照組(P

3 討論

由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病程時間比較長,所以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過程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主要靶器官為心、腦、腎,為了避免對老年患者靶器官的傷害,需要采取針對性地預防措施[3]。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開展健康教育且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制定針對性地健康教育計劃,通過基礎疾病知識的傳播等能夠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對于疾病的認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智光媛.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病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4,10(12):225-226.

第8篇:健康教育基礎知識范文

【摘要】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保健知識的認知情況,以便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糖尿病知識調查問卷,對其基礎、監測、運動、飲食、藥物知識五個方面進行調查。結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總體知識水平得分較低,基礎、監測、運動、飲食、藥物知識答對率依次為73.51%、20.68%、45.2%、54.3%、52.4%。結論老年糖尿病患者對其知識知曉率總體水平較低,廣泛開展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知識宣傳教育,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是降低糖尿病并發癥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 老年人;糖尿病;保健知識

糖尿病已成為一種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在過去 20 年,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近5倍[1]。而老年人糖尿病是老年人內分泌代謝疾病中最常見的終身性疾病。它已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我國衛生部已將糖尿病列入“十五”國家重點防治疾病之一。國際糖尿病學界的專家們指出, 除了繼續探索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外, 加強教育是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防治糖尿病的當務之急。本文通過對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知識調查,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對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

1臨床資料

1.1對象隨機調查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和寧夏醫科大學附屬醫院2010年4月-5月60歲以上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

1.2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所選患者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括糖尿基礎、飲食、運動、藥物、監測知識5個方面,每個方面包括若干小題。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1.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結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對其知識知曉率總體水平較低,詳見表1。

表1糖尿病患者知識問題正確回答情況(n=50)

項目總題數正確回答例數百分比/%

錯誤回答例數百分比/%

基礎知識4項20014773.515326.49

飲食知識3項1508154.36945.7

藥物知識4項20010552.49547.6

運動知識3項1506845.28254.8

監測知識4項2003120.6816979.32

3討論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基礎知識方面,有73.51%的老年患者知道相關知識,26.49%的老年患者完全不知道糖尿病的基礎知識。這與老年人的年齡、接受知識的能力、經濟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飲食知識方面,有54.3%的老年患者知道飲食的注意事項,有45.7%的患者不知道飲食和糖尿病的相關性。這和個人沿用多年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有關。老年人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健康管理的意識不強,不遵醫囑也比較常見。

在藥物知識方面,有52.4%的患者知道降糖藥的正確服法和不良反應的相關知識,有47.6%的老年患者對其知識不了解。主要是缺少了解用藥知識的途徑及信息,老年人記憶力在某種程度上有所下降,不按時服藥,漏服藥也時常發生。

在運動知識方面,有45.2%的患者可以合理的進行運動鍛煉并知道如何應對運動過程中的低血糖反應,有54.8%的患者對運動知識知之甚少。很多老年人不知道如何進行有效可行的鍛煉,缺少相應的指導。很多老年人對運動的興趣也相對缺乏。

在監測知識方面,有20.68%的患者可以正確的監測血糖,并可以認識到監測血糖的重要性,有79.32%的患者平時沒有認識到血糖監測的重要性,忽略了血糖的監測。這與老年人對監測的重視度及其意義了解甚少有關。

針對糖尿病患者存在的健康問題,應制定相應的健康教育計劃,并不斷調整教育內容,教育內容主要有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糖尿病的基本知識、降糖藥的正確選擇和使用、糖尿病的非藥物治療(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等)、糖尿病病人的自我保健和活動指導等。告訴患者合理飲食對糖尿病防治所起的重要作用,堅持低鹽、低膽固醇、高纖維素飲食,并讓患者認識到血糖監測的重要性,從而達到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的目的。對于有一定文化知識且視力良好者,護士可將有關糖尿病的科普知識介紹給他們,或利用黑板報、宣傳欄、小冊子等不同方式,因人施教。還可根據不同患者的問題開出健康處方交給患者。

本調查結果表明:老年糖尿病患者相關知識比較缺乏,且預防觀念比較淡薄,這與多數老年糖尿病患者難以改變沿用了多年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等多種因素有著直接的關系,且多數糖尿病患者癥狀不明顯,這使得他們容易忽視糖尿病的危害性,從而淡化了自我管理意識,應該加強對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健康知識教育、干預不良的生活方式,這是預防糖尿病并發癥及減緩糖尿病進展的關鍵措施。

參考文獻

[1]羅宏斌,吳煒戎,冉燕雪,等.社區不同人群糖尿病知識知曉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5,2(21):67.

[2]蔣國彥.老年人糖尿病的防治[J].中級醫刊,1997,24(3):20.

[3]Ervell J. 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ts role objectives achievements and perspectives [J]. Medicographia, 1995, 17(2):24

[4]黎喜蓮. 我國糖尿病社區健康教育研究現狀[J]. 當代醫學,2009, 27( 15): 136-137.

第9篇:健康教育基礎知識范文

1.1形式上多為大班教學,未能體現出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傳統學科教學的特色

心理健康的標準不是個體掌握了多少“正確”的心理健康知識,而是是否擁有積極的情感體驗、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完整與和諧的人格、恰當和清晰的自我認識、良好的人際關系等等。因此,與重視學科邏輯結構和知識體系的傳統學科教學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課應是集心理知識的傳授、心理活動的體驗、心理調適技能的訓練為一體的綜合課程,尤其重視學生的自我體驗、分享以及在生活中的實踐應用。但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采取的是大班教學的形式,每個教學班包括2~3個行政班級約100余名學生。伴隨大班教學的一大問題是課堂互動受限,課堂上教師多以單向的知識講授為主,將心理健康教育課定位為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課,難以開展豐富多彩的體驗式活動以及組織有效的分享討論,使課堂失去了應有的活力。

1.2內容上豐富全面但針對性不足,未能就學生發展現狀

進行深入指導從內容上看,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涉及的范圍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心理健康的基礎知識(如心理困擾與異常心理的識別、心理咨詢介紹等)、自我認識與發展(如自我意識培養、人格發展等)以及各類心理調適能力(如學習、戀愛、就業、壓力應對、生命教育等)。這些內容基本涵蓋了大學發展階段個體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從預防、指導到矯正、治療的多方面知識與技能。然而,大學生心理健康課一般只有32~36個學時,平均到每個主題就2~3個學時,如果每個主題都從基礎知識點到活動體驗與討論再到實踐應用,各環節都只能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很難真正給學生帶來觸動,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事實上學生心理發展的短板和需求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有的學生可能在人際關系方面有更多困擾和需求,而有的學生則在學業或生涯發展方面需要更多的指導,這也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課不能僅僅“全而泛”,應做到面與點相結合,在對重要主題領域進行概述的基礎上,依據學生的發展現狀和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深入指導。

1.3設置上課堂教學集中在大一完成,不符合大學生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

個體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心理也是隨情境動態變化的,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學生遇到的典型問題可能存在不同。例如,一般大一新生的問題突出表現為新環境適應困難,難以應對各類變化;大二階段開始涌現各類人際關系問題、戀愛困擾;大三階段最突出的問題表現為學業倦怠、迷茫、生涯規劃困擾;大四學生則最需要壓力與挫折應對、就業困擾方面的指導。可見,心理健康課不是一勞永逸的課程,應伴隨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活。但就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展來看,課程往往被安排在大一進行,只有極少學校還開設了全校范圍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選修課,大一之后學生便很難再接觸到心理健康相關的學習。這樣一方面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學習內容與大一學生的發展特點不匹配,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主體缺乏共鳴,難以激發學生的體悟和學習興趣;另一方面,當學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有相應的心理困擾和指導需求時,缺乏獲得預防和發展性指導的途徑,導致大量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或疾病癥狀。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的模式探索

基于上述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的獨特作用和既有問題,本文提出發展“面與點相結合”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一方面,壓縮既有“面”的普及教育內容,即心理健康基本知識、自我認識與發展以及各類心理調適能力等重要領域的一般知識與技能學習;另一方面,增加“點”的針對性指導,即針對學生心理適應發展相對較弱的領域以及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在不同領域進行更深入、有針對性的學習。在現有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主要進行以下幾方面改進。

2.1基于學生的心理發展現狀分班教學,對不同學生群體

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大一階段除進行傳統心理健康重要領域的普及教育外,還應增加基于學生發展現狀的針對性指導。實踐操作上可基于新生心理健康測評結果為分班教學提供依據。例如教育部組織專家編制的《大學生心理適應量表》,從人際關系適應、學業適應、校園生活適應、擇業適應、情緒適應、自我適應、滿意度七個維度評估大學生在不同領域的心理適應現狀。基于測評結果可以將大一新生按照適應困擾最突出的領域進行分班,進而對具有相同適應問題和需求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2.2根據學生不同發展階段需求,在其他年級開設心理健

康延伸教育選修課程課堂教學途徑在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獨特作用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伴隨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活。除大一以外,有必要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發展的主要任務和需求開設相應的心理健康延伸教育課程,供有指導需求的學生選修。延伸課程亦屬于“點”的指導,是圍繞某一具體領域展開的深入而有針對性的指導,以體驗活動和討論小組為主,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應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通過培訓有條件的輔導員、聘請專家講座等多元途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盗摄视频 | 草久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亚州精品视频在线 | 久久精品免费全国观看国产 |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 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a级午夜毛片免费一区二区 a级性生活视频 | 色黄网站aaaaaa级毛片 | 9191精品国产免费不久久 | 国产精品二区高清在线 | 精品91精品91精品国产片 |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 欧美亚洲91 |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 成人午夜大片免费7777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麻豆专区 |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精品欧美视频 |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 欧美成人全部免费观看1314色 |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成 | 日本免费网站视频www区 | 国产免费爽爽视频免费可以看 |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 在线免费观看毛片网站 | 日韩国产三级 | 97在线播放 |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道 |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性欧美美国级毛片 | 亚洲视频欧美 | 久久久青草 | 成年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 成年人激情视频 | 男人添女人下面免费毛片 | 日韩欧美国产视频 |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h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