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激勵人心的句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生活中總是充滿了選擇和矛盾,請一定審視一下自己的內心,去爭取那最珍貴的東西。早上好!
3、我們不必是太陽,但心中要保有一束光明;我們也不必是月亮,但心中要保有一片皎潔。早上好!
4、快樂的秘訣,不是做你喜歡做的事,而是喜歡你做正確的事,做正確的事就會獲得持久的快樂。早上好!
5、記住,寧可辛苦,也別貪圖享樂。一個人生活雖然很難,但也必須學會一個人,不要輕易依賴別人。早上好!
6、每一次的痊愈好像都是為了迎接下一次的受傷。或許總要徹徹底底的絕望一次,才能重新再活一次。早上好!
7、誓言之美,不在于它能對抗世事無常,而在于,今生今世,有那么一瞬間,我們曾經愿意去相信它能。早上好!
1、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2、人生,就要闖出一條路來!
3、一個面帶誠摯而熱情笑容的人,所到之處莫不受到歡迎,而愁容滿面的人,則四處碰避。
4、打電話免費獲得我們的自測系統,在一分鐘之內你就知道,你的水有沒有問題?“這樣,應該有很多人打電話給你。
5、人生,短短三萬天,有,有低谷;有成功,有失敗;有生,有死。
6、囂張冷酷狂躁冷漠,不是善良人用的字眼;堅強充實自由奮斗進取與悲觀的人無緣。
7、人生,沒有永遠的傷痛,再深的痛,在切之時,傷口總會痊愈。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邊等它消失,你只能想辦法穿過它。人生,沒有永遠的愛情,沒有結局的感情,總要結束;不能擁有的人,總會忘記。
8、成功與失敗之間,說簡單也很簡單,說復雜也很復雜。總而言之一句話,只要做人不失敗,那就是最大的成功!
9、能用一個字鼓勵別人,能用一首歌激勵別人,能不經意的幫助別人,能寬容理解對待別人,能把快樂帶給別人,能用善良感染別人,你沒有虛度此生!
10、如果不想做點事情,就甭想到達這個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11、不要用借口搪塞失敗,不要讓驕傲占據心靈。
12、高峰只對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來說才有真正意義。
13、公司周年我成長,挑戰世紀要敢想。
14、人生的道路上,無論如何都回避不了現實的重重困難,事業愛情沒有永遠的一帆風順,家庭學業沒有真正的心想事成。但是,只要你不去推諉,不膽怯,保持信心滿滿,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旺盛的精力,努力的奮進,你就一定會知道“發光并非太陽的專利,你也可以發光。”
15、在別人肆意說你的時候,問問自己,到底怕不怕,輸不輸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須猶豫,難過的時候就一個人去看看這世界。多問問自己,你是不是已經為了夢想而竭盡全力了?
16、生活中,面對困境,我們常常會有走投無路的感覺。不要氣餒,堅持下去,要相信年輕的人生沒有絕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只要我們有了正確的思路,就一定能少走彎路,找到出路!
17、推銷員接近顧客的方式,往往決定自己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是“接單者“還是“建議者“。
18、推銷任何商品,只要秉持真誠,使對方坦誠相待,完全信賴,并非難事。遵守一個諾言,可以使別人對你建立起信心,破壞你的諾言,不僅動搖了那個信心,同時可能傷了一個人的心。
19、給自己一點掌聲,讓我戰勝內心的怯懦;給自己一點掌聲,無畏的心更加的堅定;給自己一點掌聲,溫暖我獨自前行的路。
20、銷售秘決,不只是訴之于道理,還要訴之于情感
21、心在夢在,人生豪邁,成功的人千方百計,失敗的人千難萬險。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每一份私下的努力都會得到成倍的回報。
22、堅持出勤,專業提升,分享交流,為您分憂。
23、任何人都搶不走你的無形資產--技能,經驗,決心,信心。懈怠會引起無聊,無聊會導致懶散。
24、人生只是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我們一天天縮短生命的距離,我們只有用寬容與愛心去拉長生命每一天,學會并懂得去面對現實生活,去面對每一個給予我痛苦與快樂的時刻,豐富著我人生的每一天。
25、用行動祈禱比用言語更能夠使上帝了解。
26、當你珍惜自己的過去,滿意自己的現在,樂觀自己的未來時,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處。
27、真心的對別人產生點興趣,是推銷員最重要的品格。
28、不要心平氣和,不要容你自己昏睡!趁你還年輕,強壯靈活,要永不疲倦地做好事。
29、自我反省,輕輕拂去心靈的灰塵,還自己一片心靈的晴空,不歷經風雨,又怎能見彩虹?茫茫人海,紫陌紅塵,滾滾紅塵中有了你,日子才會過得如此美麗。
30、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1、推銷產品要針對顧客的心,不要針對顧客的頭。
32、紅五月里拜訪忙,業績過半心不慌。
33、對渴望成功者而言:拖延和逃避是最具破壞性,最危險的惡習。
34、踏平坎坷成大道,推倒障礙成浮橋,熬過黑暗是黎明。
35、簡單的生活,不是強調人生無為,不思進取。生活中,要爭取你該爭取的,追求你應追求的,做到取舍有度。
36、人生的路上,誰都難免有失敗的經歷。失敗,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成功,是把有價值的東西包裝給人看。成功的秘訣是不怕失敗和不忘失敗。成功者都是從失敗的煉獄中走出來的。成功與失敗循環往復,構成精彩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的裁決,不是在起點,而是在終點。
37、昨天,是張作費的機票;明天,是尚未兌現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現金。
38、讓我們將事前的憂慮,換為事前的思考和計劃吧!
39、難免和痛苦不期而遇,內心不要背叛自己,快樂的人不是沒有痛苦,而是不被痛苦所左右!
40、學會發現幸福感受幸福,我們就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學會發現幸福,感受幸福,就要有一顆立于善于觀察的心,學會發現幸福,感受幸福就要有一顆微笑樂觀的積極向上的心……
41、人生的路,就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做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別人做什么,想什么,我們無法掌握,也無法控制。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管好自己,憑自己的本身,靠自己的良心,踏踏實實地做事,老老實地做人,即使遭遇不公,遭遇不平,也能想開,懂得包容,學會用寬容的心懷,善良的言行,對待身邊所有的人。
42、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塊土地,因它充滿了希望。
43、機會包含于每個人的人格之中,正如未來的橡樹包含在橡樹果實里一樣。如果你想逃避某項事務,那么你就應該從這項事務著手,立即進行。機會是為哪些有夢想和實施計劃的人呈現……
44、不管迎面來的是什么,我們都能坦然面對。且不管前路如何,今天有陽光,那么我們就擁抱溫暖;當風雨來臨的時候,我們已經儲備了迎接寒冷的能量。等待生命的即便是命運的魔咒,至少我們享受了現在,珍惜了擁有!當生命的繁華落幕之時,我們應會少了幾許惶恐,而多了一份坦然。
45、生活中的許多煩惱都是自己釀成的,是自己給自己套上的精神枷鎖。記得我的老首長講過幾句話很有道理:“病是吃出來的,健康走出來的,禍是說出來的,煩惱是想出來的。”所謂“自尋煩惱”就是這個道理。比如,不切實際的追求,朝三暮四的企盼,好高騖遠的欲望等等,這些都是背上煩惱包袱的根源,成為自我作繭的圈環。
46、卑微的夢想持續燃燒,也能成就一段不凡的人生。
47、相信就是強大,懷疑只會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48、欲望以提升熱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49、道路坎坷事不期,疾風勁草練男兒。
50、生命對某些人來說是美麗的,這些人的一生都為某個目標而奮斗。
51、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成長的路。
52、不要滿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現,要做最好的,你才能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物。當額外的工作分配到你頭上時,不妨視之為一種機遇。少數人需要智慧和勤奮,而多數人確要靠忠誠和勤奮。
53、一個能從別人的觀念來看事情,能了解別人心靈活動的人,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前途擔心。
54、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拿到一幅好牌,而是怎樣將壞牌打好。你缺少的不是金錢,而是能力,經驗和機會。所有的抱怨,不過是逃避責任的借口。
55、服務客戶,播種金錢,增加信任,穩定續收。
56、用行動開啟美好,用智慧點亮人生,用信心激勵自我,用勇氣點燃激情,用執著守候成功,用努力打造精彩,用奮斗創造輝煌,用拼搏開拓未來!
57、人生就是一種承受,一種壓力,讓我們在負重中前行,在逼迫中奮進。我們要學會支撐自己,失敗時給自己多一些激勵,孤獨時給自己多一些溫暖,努力讓自己的心靈輕快些,讓自己的精神輕盈些。
58、凡真心嘗試助人者,沒有不幫到自己的。
59、人生總會遇到挫折與坎坷,請你不要懼怕跌倒,有無數次的跌倒就要有無數次的爬起。只有這樣才能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記得有我一直在我身邊鼓勵你。
60、人是為了期盼而活著的,當你疲倦了,心痛了,想想你的期盼你就會有繼續前進的念想,所以不要拋棄任何美好的期待希望念想。
61、人生的路,需要自己走,總有一些事,需要自己做。任何人,不論親疏都無法代替,也不能代替,艱難,你自己去承受,歡欣,你自己去感受。人生的起起伏伏,風風雨雨,生活中的一切一切,靠的主要是你自己,生活就是如此。
62、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靠自己永遠不倒。
6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劇場,他集經理演員提詞編劇換景包廂侍者看門人諸職于一身,此外還是觀眾。
64、挫折,有時候也會像一座沙漠,試圖使人迷失方向。然自信者手中始終會握著一枚“指南針”,他永遠不會迷失方向,勇往直前地向著目標進發;而失意者整天卻像一個無頭蒼蠅,撞到哪兒算哪兒,一輩子也走不出“沙漠”。
65、成功的人想辦法,失敗的人找借口,這就是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最大區別。
66、拼命沖到底,再努一把力,努力再努力,人人創佳績。
67、今天付出,明天收獲,全力以赴,事業輝煌。
68、人生的路,就是一場從生到死的跋涉與攀登,路難,事難,做人更難。其間,好人難做,惡人不能做。做一個好人,會承受心靈的壓力,告訴自己,盡善盡美,贏得社會的贊譽,難在放棄。做一個惡人,要頂住良心的譴責,社會的唾棄,承受內外的夾擊,把人生的一切毀去。
69、兩種人無藥可救:一是不服從命令的人,二是惟命是從的人。
70、人生之所以存在不同,是因為我們的想法不同,是因為我們對機會和挑戰的定義不同,是選擇勇敢的面對,還是選擇消極的逃避,就結果而言,我們不敢絕對的判斷,但是這兩種生活卻告訴我們一個很明白的道理,第一種人還有希望,第二種人卻只剩下失望。
71、你可以先知先覺地領導產業,后知后覺地苦苦追趕,或不知不覺地被淘汰。
72、擰成一股繩,搏盡一份力,狠下一條心,共圓一個夢。
73、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有得就有失,有愛就有恨,有快樂就會有苦惱,有生就有死,生活就是這樣。
74、收起了無力的笑臉,卸下了虛偽的話語,用疲憊寫完了今天的工作日記,不知道是否還有勇氣去追趕明天那開不完的煩人會議,現實,我們用什么鼓勵自己,活著。
75、人生也是如此,同樣是進退留轉,對心態好的人來說是一種責任,是一股動力;而對心態差的人來說,把握不好,則會給心理身體家庭和事業帶來負面影響。
76、一個徹底誠實的人,如同黑夜中也健步如飛的人,內心只有一種聲音。他人的勸誡世俗的虛榮生活的誘惑權力的脅迫,這一切都無法入耳入心。當一個人有所追尋時,他只會看到他所追尋的東西。
2. 真正的力量是,當所有人都希望你崩潰的時候,你還可以聚精會神。
3. 自始自終自給自足自輕自賤自作自受自娛自樂自悲自喜自導自演自生自滅。
4. 如果我堅持什么,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打倒我。——巴浦洛夫
5. 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6. 海豚能治病救人,何況人類。
7. 距離之所以可怕,因為根本不知道對方是把你想念,還是把你忘記。
8. 這么說吧,別人稍一注意你,你就敞開心扉,你覺得這是坦率,其實是因為孤獨。
9. 哪里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受夠了失望。
10. 人的才華就如海綿的水,沒有外力的擠壓,它是絕對流不出來的。流出來后,海綿才能吸收新的源泉。
11.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12. 只有在你最落魄時,才會知道誰是為你擔心的笨蛋誰是形同陌路的混蛋。
13. 好脾氣都是磨出來的,壞毛病都是慣出來的,治的了你脾氣的是你愛的人,受的了你脾氣的是愛你的人。請記住:脾氣永遠不要大于本事。
14. 我們曾用數年的時間去愛一個人,再用數年的時間去忘記。濃烈地愛過,撕心裂肺地疼過,然后卻匆匆牽著別人的手去結婚,沒有我以后別一個人喝酒也別再來找我,你應該幸福的,我就陪你到這里。
15. 善良是靈魂的返璞歸真,是人性的虔誠皈依。哪怕只是一句真誠的問候,哪怕只有一個體恤的眼神,都會使我們在百轉人生中獲得綿長的感動與溫情的停留。而泛濫的邪惡與麻木注定會沖垮道德的堤防。傷人的同時淹沒自己。
16. 我不是風,不能隨風飄蕩。我不是雨,不可以到處撒潑。我不是太陽,無法讓所有人感到溫暖。一個世界,兩個人的存在,天在之間之外,風在迷蒙的吹著那遙遠的味道。
17. 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18. 懂得臣服的人,才能做到隨遇而安。
關鍵詞:新經濟; 人力資源人員; 特質 ;競爭力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human resource personnel should possess the qualities from the character, business ability two aspects systematically.
Key words: the new economy; human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 competitive ability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5-0020-02
一、新經濟時代需要新型人力資源人員 新經濟以全球化和網絡化的力量推動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它使國與國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的經濟依存度進一步深化,在這個新的經濟框架格局中,人力資源的全球化、人才流動的國際化成為必然趨勢。人力資源的流動和結構復雜性出現一些新特點:高素質、高目標祈求的新型人才為了實現其自身價值,為人才的加速流動不斷傾注內化活力,高風險、高回報的新興產業增長點和創新組織成為新經濟人才情有獨鐘的去處和歸宿。人才的管理風險和流動成本大大提高;對終身就業能力的獲取成為新型人才對價值實現的理念祈求;集體跳槽和加盟成為新經濟時代人才流動的新景象;員工之間、員工與組織之間的關系維系更多的倚重心理契約而非勞動契約;效應特別是人才的“馬太效應”成為組織競爭致勝的重要無形資源。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的這些動態性、隨機性和復雜性,給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人員必須具備更全面、更過硬的個人特質,方能為組織建立理想的人力資源開發管理框架,挖掘、整合多方位、多層次的人力資源力,為組織的茁壯成長培置優秀的人才基礎。 二、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人員應具備的品質特質 新經濟時代的人才符合新的人才競爭定律:(1) 自身綜合素質越高知識結構越寬泛的創新人才,挑選工作的機會越多,其報酬也越高。(2)人力資源優勢越大的企業越具有市場競爭力,也就越容易吸納和留住一流人才。這就是人才的“馬太效應”。受此效應影響。一些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們不惜重金聘請稱職的人力資源人員,讓他們成為自己的戰略合作伙伴,放手讓他們挖掘、開發、利用、整合組織的戰略人力資源。以提升組織的持久生存力、競爭力。那么,就人力資源人員該具備的個人特質做如下論述!1.良好的自身形象。一名稱職的人力資源人員首先要塑造好自身形象,要有個人領導魅力,因為一個沒有個人魅力的人力資源人員想要整合領導一批富有魅力的人才團隊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新型的人力資源人員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環境中需做到:不斷的塑造和完善自我。不斷的反思自己的修行;為人處事以誠相待,把自己置身于協調、公仆的心境;信守承諾,不要找任何讓你放棄承諾的理由,即使需要,也要向你的團隊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釋。以求諒解;情感上要經常換位思考,把你的團隊作為客戶,替你的客戶著想;盡管你的性格可能不夠完美,但你不能容忍自己過于偏執和有過多的性格缺陷。 2.開拓的創新理念。現今的人力資源人員相當多的有在傳統的人事管理部門中工作過的經歷,他們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學識。但是,正如世間萬物諸事難以找到完全相同的處理模式和生成結果一樣,他們必須學會系統的思維方式和辯證的處事方法。正因為是從傳統的管理體制中脫胎出來的,他們難免不受過去的那種陳規陋矩的觀念束縛,因此;一方面需要總結和繼承一些實用的管理方法,吸收一些有用的成份;另一方面需要擯棄那些過時的思維模式和管理體系,通過不斷的重新學習、總結,特別是善于借鑒,吸收國際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和成功方案,開闊自己的知識結構,完善豐富自己的經驗,改變自己的心智模式,使自己成為創新理念人。 3.多方位溝通能力。新經濟時代的組織管理體制多采用矩陣式(Matrix)管理,它把同一領域內具備相當水平的創新元素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的矩陣,使得各元素在矩陣中能適當排列、組合、疊加、變化甚至轉置,以便使組織成為一個信息流動快暢、吐故納新、活力恒現的創新型組織。作為組織矩陣中的關鍵元素的新型人力資源人員人必須更加具備全方位的溝通能力:他作為組織決策者的戰略合作伙伴,必須善于與高層決策者溝通,研討組織的人力資源戰略;他作為各部門、團隊的目標策略伙伴,必須擁有寬泛的專業知識,服務于全過程,協助他們實現各自的目標;再則他作為人才團隊利益的代言人,幾乎要與每一位員工成為知心朋友,使員工樂意向他傾吐心聲,找他幫忙解決問題,這是新經濟時代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的溝通方式與技巧,也是他們必須操練的基本功力。 4.楷模般的品德操守。品德操守,是職業人力資源人員必備的人格條件。作為專業與人打交道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是組織員工的楷模:高尚的情操,誠信的人格,熱忱的服務,忘我的情懷,都是員工賴以凝聚的核心魅力所在。然而,這些優秀的品格,不是生來就能具備的,他須經過后天的修行(教育、培訓、榜樣等)才能達到這種能為人楷模的境界。因此,從此意義上說,新型人力資源人員本身就是不斷學習、自我修煉方面的榜樣。 三、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人員的業務導向特質 1.戰略理念。現在,大多數人力資源人員都有在傳統的人事管理部門工作的經歷,他們的很多管理方法特別是操作理念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傳統模式和理念的禁錮,管理檔案、工資、人員的調進與調出、職稱評定等是他們份內的事,他們的主要精力受許多瑣事糾纏,難以站在全局角度思考問題。殊不知在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部門已成為企業組織的戰略管理部門,人力資源人員已是企業的重要戰略決策者之一,因此,他們必須首先改變傳統的人事管理理念,使自己站在組織決策者的高度,盤活人力,讓人力成為真正的組織資源,成為組織真正的活力源泉。
劉萬國
一、問題的提出:
每個人的成長都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心理矛盾、沖突甚至磨難。處于一個重點轉型期的高一年段新生,隨著環境的突然變化和角色的更新(高中擇校招生形勢下),生理心理素質的急劇發展,面對的不如意處比皆是,尤其是表現其中的關鍵性問題——自信力的培育更其重要,那么這批學生求學自信力又是如何逐漸喪失的呢?如何才能更好地讓他們重拾信心,迎接高中年段的學習與成長呢?
二、導致學生自信力不足的原因簡析
(一)、因學習成績不夠理想而心事重重
能夠進入重點中學學習是眾多學子夢寐以求的心愿,也是廣大家長的莫大愿望與榮耀。然而或許是“天將將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故,還有許許多多的學生必須面對現實,跨入普通中學的大門,加之遠離了父母,得到的生活、學習照顧等明顯減少,于是良好的自我愿望開始動搖,再加上一場考試下來,別的同學成績突飛猛進,而自己原地打轉,甚至倒退,特別是對于原初中同學的,當時自己的成績相較他人還好許多的情況,怎一個“愁”字了得。
(二)、因深層的愧疚感而導致的精神不堪重負
對許許多多的甚至所有的家庭而言,考上大學或許是父母心中的唯一期待,開學時的諄諄教導,回家時的語重心長,加之回校后任課后教師班主任的目光洗禮,于是他們馬不停蹄地一趕再趕,不曾有過一絲的松懈與怠慢:成績進步了,得到的是更加“教導”的目光與期盼;一旦成績下滑了,有的是嚴厲的目光“示意”甚至拳腳口頭的“制裁”,再加之95%以上的同學來自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民家長們那份“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心理、行動,感動之余,更多的是愧對與不安,從此背上沉重的精神重擔,卑從心起。
(三)、因學校人際關系的更趨復雜與淡漠而寂寞
跨入新的校園,人多了也雜了,環顧四周,是一張張新的不能更新的面孔,同學到校或這之前首先問的問題就是——我能合群嗎?這里的老師同學會像初中一樣待我嗎?雖然這種擔心、顧慮會隨著學習、生活的節奏漸次淡化,但一次次的測試和成績統計,一次次的灰心沉淪,一次次的告誡努力,“命運多舛難”,終使得他們埋頭于書本之中,卷入于源源不斷的練習、作業、考試、分析中不能自拔,于是這之間的關系淡了。據統計資料及日常觀察結果,學生每天用于學習的時間累計超過10個小時,交往少了,“木乃伊”多了,于是他們有話自己說,有事自己解決,上網聊天的多了,信件往來多了,多數人因各種原因不愿敞開心扉與人交流,自我封閉,人情淡了,一部分人沉緬于“三廳二室一吧”——沉淪了,于是自信的天空塌了,自信的太陽落了,自信力坍塌了。
(四)因其他客觀因素導致的自信失衡
“家家校校生生都有本難念的經”。因為父母離異留下心靈創傷者有之;因家人患病、家庭經濟拮據而郁郁寡歡者有之;因身體狀況不佳導致學業緊張成績下降者有之;因違紀受到過多批評者、因沒能將老師的眼光“再”次吸引而自暴自棄者亦有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凝聚班級自信的策略方法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創造一個教育人的環境,教育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說:“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的能力”。由引可見班集體的這種功能所蘊涵著的巨大的教育效果。這樣的一個班集體,必將很好地解決好學生自信力不足的嚴重問題,并進一步提高學校班級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效,為學生心理素質的培育作出努力。營造一個具有良好班風學風的學習、生活氛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以正確向上的輿論氛圍引導人
當你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接觸的是一群陌生的學生,你靠什么辦法去凝聚這個班集體的力量。特別是對于農村普通中學的教師,你如何看待你的學生以往。我想,單靠紀律——老師班主任的嚴厲是絕對不夠的。我覺得更其重要的是造一種強班強師、和諧向上的班級輿論氛圍。那么,如何營造這樣的一個良好班級輿論氛圍呢?我認為,關于在于建設一支自我管理的隊伍,在于班級營造一種健康向上和諧發展的班級文化氛圍。
什么是班級文化?硬的來說,主要是校園環境、班級墻報、學習園地、教室布局、學生專欄等的建設;軟的來說,主要是班級教育、學生言行、人際關系、衣著穿戴等等。如何建設班級文化,倡導一種積極向上的集體力量,這個工作應貫穿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社會實踐各個方面的內容。比如,班級寢室布置評比活動、我為班級布局規范獻一計活動、舉樹創班級新風尚活動、校園文化角建設或是班主任介紹班級情況包括任課教師情況等(吹點“牛”又何妨,而況事實)
(二)、以民主和諧的管理氛圍鍛煉人
班主任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只有在學生學會自覺自治時,班級才是一個良性發展的強有力的集體。在班級日常管理活動中,營造一個學生民主自治管理氛圍,是必由之路。它必將促進學生個性與班級群體個性的相互影響,鍛煉學生素質,實現班級良性風氣之目的。
營造和諧民主的管理氛圍,要貫徹的還是一個“教師管理為主導,學生自我管理為主體”的原則,如“文明行為達標競賽”活動中,每天一次的學生評論,培養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班干部的選拔任用,采用了選舉制與輪換制相結合的方法,讓更多的同學參與班級管理中來,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能力;班級每學期兩次以上的文娛表演,讓每一位同學都有一個在班級的“國際舞臺”展示自我機會。以此等等,培養了一批批班級平等意識的學生,鍛煉了他們、豐富了他們、創造了他們,并以此贏得了他們。
(三)、以合作競賽的學習氛圍發展人
合作意識是現代人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而競賽機制的引入則是社會發展的時代法則體現。作為教育素質之一的班集體建設必須培養的就應該是融合作與競賽于一體的班級氛圍。在這種學習的氛圍中,教師只是作為其中的組織指導、學法指導、生活指導、管理指導甚至于旁聽服務。學習提高,靠的是學生自我的管理、合作、互助、競爭。 在這種班級學習網絡中,班主任教師的角色發生了重點性轉移,其職責是以先學者身份參與學習、指導學習、評價學習,用心、用情、用知、用技;學生作為后學者,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在同學間的互助、互質、互學、共同進步的實踐活動中學習知識、學會方法、練心技能、生成能力,并以發展個性內容。
[關鍵詞]課程關聯度 評價指標 灰色聚類 模糊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4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22-0007-03
一、引言
到目前為止,課程結構關聯度評價模式的研究,很少發現對信息綜合處理的理論與方法的論述。如何客觀地評價課程結構關聯度的現狀,科學地度量和推進課程結構關聯度的優化,構建科學的課程結構關聯度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相適應的評價方法已經成為一個亟須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目前課程結構關聯度評價方法存在不足的現狀,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的課程結構關聯度各項評價指標相應權重,采用灰色聚類分析和模糊評價方法建立課程結構關聯度評價模型及算法,并運用實例數據進行了驗證分析,彌補了其他方法的不足,同時也克服了傳統的用單一值評價多因素的缺點,為課程結構關聯度的優化提供了一種實用性強、易于操作的方法。
二、建立“人”字型課程結構關聯度模型及評價信息處理
課程結構關聯度模型的建立及評價信息處理過程包括三大步驟:首先,建立課程結構關聯度評價指標體系層次結構模型,確定指標權重;其次建立課程結構關聯度評價灰色聚類模型;最后應用模糊評價方法獲得評價結果。
(一)建立課程結構關聯度評價指標體系層次結構模型及確定指標權重
根據評價目的和要求,課程結構關聯度評價指標體系的層次結構一般模型如圖1所示;
運用層次分析法求得各指標權重,得到一級指標B1,B2,…,Bn相對于總目標A 的權重向量(b1,b2,…,bn),對應于B層要素Bn的C層權重為cn=(c1,c2,…,ccn),cn表示對應于要素Bn的C層要素Cm的數量。同理,對應于C層要素的D層的權重為dm=(d1,d2,…,dcm)。
(二)建立課程結構關聯度評價灰色聚類模型
1.確定評價值矩陣
設p有個評價專家,即t=1,2,…p;q個評價對象,即s=1,2,…q;由圖1所示的層次結構可列出有n個一級指標;m個二級指標;km個三級指標。由專家依照三級指標的評分標準給某項被評對象打分,假設第t個評價專家對第s個被評對象按三級指標的評分標準給出的評分為d■■(i=1,2,…,m;j=k1,…,ki;t=1,2,…,p;s=1,2,…,q),則第s個被評對象的評價值矩陣D■為:
D■=d■■ d■■ … d■■ ……d■■ d■■ … d■■ ……d■■ d■■ … d■■ ……d■■ d■■ … d■■
2.評價判斷灰類的確定
評價判斷灰類等級數、灰類的灰數及灰類的白化權函數的確定,要依據課程結構關聯度評價體系層次結構。假設評價灰類等級數有g個,即評價灰類e=1,2,…,g;而灰數不是一個數,而是一個數集、一個區間,把灰數記為■。
3.灰類評價系數η■■的計算
依據課程關聯度評價指標,應用白化權函數fe■■(d■■)和評價判斷對象s的評價判斷值d■■計算評價對象s屬于評價灰類的灰色評價系數η■■如下:
η■■=■fe■■(d■■)
4.應用灰色評價權函數r■■計算得到灰色評價權矩陣
評價專家依據三級評價指標對評價s對象主張灰類e的灰色評價權r■■為:
r■■=η■■/■η■■
對各灰類的評價對象s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以及三級評價指標灰色評價權向量r■■:
r■■=(r■■,r■■,…,r■■)
綜合分析和判斷二級指標Ci所有三級指標的灰色評價權r■■,得到評價對象s在Ci大類指標對于各評價灰類的灰色評價權判斷矩陣為R■■:
R■■=r■■r■■■r■■=r■■ r■■ … r■■r■■ r■■ … r■■■ ■ ■ ■r■■ r■■ … r■■
5.計算二級評價指標Ci的灰色評價向量TT■■
鑒于評價對象s,對應于C層要素Ci的D層相對權重向量是di=(d1,d2,…,dci),以及指標Ci對于各評價灰類的灰色評價權矩陣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得到評價對象s的二級評價指標Ci的灰色評價向量TT■■:
TT■■=di?R■■=(tt■■,tt■■,…,tt■■,)
6.計算一級指標Bn的灰色評價向量LT■■
鑒于評價對象s,分析和綜合各二級指標Ci的灰色評價向量TT■■,得到評價對象s在Bn大類指標對于各評價灰類的灰色評價權矩陣L■■:
L■■=TT■■TT■■■TT■■=tt■■ tt■■ … tt■■tt■■ tt■■ … tt■■■ ■ ■ ■tt■■ tt■■ … tt■■
鑒于對應的B層要素Bn的C層相對權重向量ci=(c1,c2,…,ccn),以及評價對象s的灰色評價權矩陣L■■做綜合分析和評價,得到評價對象一級指標Bn的灰色評價向量TT■■:
LT■■=cn?L■■=(lt■■,lt■■,…,lt■■,)
7.聚類結果的計算
鑒于評價對象s,分析和綜合各一級指標B■■(i=1,2,…,n)的灰色評價向量LT■■得到評價對象s對于各評價灰類的灰色評價權矩陣Z■■:
【關鍵詞】及物性過程;勵志演講;我有一個夢想
【Abstract】As a branch of the public speakings, the main purpose of Inspirational Speech is aiming to encourage people to face the difficulties with active attitude in daily life. The speech “I have a dream” has set an example for us. By analyzing the Transitivity process of the text,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selection of transitivity processes would be clear as well as the persuasive of the language.
【Key words】Transitivity process; Inspirational Speech; I have a dream
0 引言
作為西方社會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文化現象,公眾演講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除了演說,公眾演講包含了多種從類型,如勵志演講和會議演講等。每到畢業季,在畢業典禮上的名人致辭現象也越來越普遍,那是因為人們普遍認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們應該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繼承者,他們的行為和價值取向可以對整個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由此越來越多的人將注意力投向了大學和研究機構,來自各行各業的名人喜歡將大學和研究機構作為他們的傳播思想的首要對象,愿意以自身的見解和經驗開導和激發他們。
發表于1963年的Martin Luther King“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以《獨立宣言》、《解放奴隸宣言》為藍本,有力的抨擊了美國對黑人的種族歧視,號召并激勵人民為黑人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而立即投入到爭取自由和正義的斗爭中,言辭優美、鏗鏘有力、感情充沛,堪稱勵志演講的典范。本文欲借用韓禮德系統功能語法中及物性理論,對演講文本進行及物性過程分析,通過考察文本中作者對及物過程的選擇和分布情況,以揭示其語言的說服力。
1 勵志演講的特點和及物性理論概述
1.1 勵志演講的特點
據Osborn(1982),“演講是具有價值的一種活動。當一個人試圖表達他/她的態度,無論是對外部世界和內心世界的,他/她都會張開嘴,否則,他/她就是什么都沒有說”(1982 Osborn:23)。作為一名發言人,無論他的目的是為了要賣房子、還是要表示對某個事件的感覺、亦或是要爭取更多的支持等等,在開口前都會提前有所準備。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演講在具體的情況下扮演著宣傳者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發言人必須面對的是許許多多的聽眾,必須利它的宣傳作用說服人們從他那里買東西,給他們解釋某些原因,或者從他們那里贏得更多的選票、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又或許只是單純的讓聽眾按照他說的話去完成某項任務。
英語勵志演講作為特殊用途英語的一個分支,已成為一個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有效的激勵機制。除了一般的英語演講的共同特征,有著自己的優點:它傳達了很多鼓舞人心的消息。正如它名字所暗示的,靈感的目的是要傳達的精神,啟發和鼓勵聽眾。我們可以在許多不同的情況下:比如在課堂上、激勵研討會、在產品銷售會議等做一個鼓舞人心的講話,而且它也可以以許多不同的方式呈現,如培訓講座、業務報告、課堂講授等。刺激演講,作為勵志演講的另一個別名,發言人的目的是通過演講激起和加強觀眾的熱情。這種言論通常是由各界知名人士,如希拉里?克林頓、拉里?佩奇、奧普拉?溫弗瑞等人在追悼會上、莊嚴的儀式、周年慶等情況下發表(劉利珍 2014:8)。
這樣的語言功能是代表演講者可以顯示自己的智慧,文體特征和表達方式。他們的語言是非常振奮人心的,完成一個鼓舞人心的演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由專業演講家和政治家來完成。
因此一個成功的演講分為兩個主要部分:表達的實際內容和講究的、具體的表達手段。而針對英語勵志演講而言,它所應具有特點為:生動的語言表達、貼近受眾生活的例子以及抑揚頓挫的演講方式,用以調動受眾情緒,是他們能夠感同身受的接受演講者的演講。
1.2 及物性理論概述
及物性系統是系統功能語法中表現概念功能的一個語義系統,以小句(clause)為語言的基本單位,其作用在于將人們在現實世界中的所作所為、所見所聞表達成若干過程,并指明各種過程的“參與者”(participant)和“環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主要包括六種過程:物質過程(mental process)、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關系過程(relational process)、行為過程(behavioral process)、言語過程(verbal process)和存在過程(existential process)(胡壯麟等 2005 :75)。
物質過程表示具體某件事發生的過程,一般由動詞來體現。物質過程涉及的參與者一般包括實施動作的“動作者(Participant)”和動作的“目標(Element)”,有時也會涉及受益者、領受者、委托者。在小句中,每一個物質過程都必須有“動作者”,有時動作者沒有被明確提出。
心理過程是表示“感覺”、“反應”“認知”等心理活動的過程(林軍 2011: 63)。一般來說,心理過程的參與者有兩個:作為心理過程的主體叫“感知者”;作為被感知的客體叫“現象”。
關系過程是指反應事物之間處于何種關系的過程,可以分為“歸屬”和“識別”兩類。前者對事物進行描寫,指某個實體具有哪些屬性,或者歸于哪種類型,后者對事物進行限定,指一個實體與另一個實體是統一的,即“A是B”。
行為過程指的是如呼吸、嘆息、哭笑、做夢等生理行為的過程。行為過程一般只有一個參與者,即“行為者”,而且行為者一般是人。行為過程是介于心理過程和物質過程的中間過程。
言語過程是指通過講話交流信息思想的過程。言語過程的參與者包括過程主題“講話者”,過程中接受信息的“受話者”和過程中需要傳遞的信息“講話內容”。講話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講話內容可以是直接引語,也可以是間接引語。
存在過程是表示某物存在的過程。存在過程的參與者是“存在物”,經常在存在過程小句中出現的there不表達任何概念功能,它只是起到引導這些小句的作用。
2 “我有一個夢想”演講詞的及物性分析
通過對“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文本進行及物性過程分析,全文共有78個句子,涉及210個及物性過程,其中物質過程多達133個,占總數的63.3%;心理過程有14,占6.7%;關系過程有46,占21.9%;行為過程有5,占2.3%;言語過程有6個,占2.9%;存在過程有6,占2.9%。
總的來說在全文中,物質過程出現的頻率最高,這就說明演講者試圖借助語言本身所具有的描述性和敘事性特點,真實客觀的反映現實情況。
例(1)This momentous decree came as a great beacon light of hope to millions of Negro slaves…
例(2)One hundred years later, the Negro is still languished in the corners of American society and finds himself an exile in his own land.
通過對物質過程的分析,例(1)旨在傳遞黑人的一個愿望,即享有追求生存權、自由權和幸福權;例(2)則反映了美國黑人生活現狀,即他們依然會受到歧視和處于被隔離的枷鎖之下,生動形象地再現了演講者對當權政府政策的批判,也表明演講者號召大家團結起來爭取民主和人權。同時,為了避免與美國政府發生沖突,在揭示美國黑人的生存現狀和講述“夢想”內容時,作者是用了大量的被動語態,巧妙的隱藏了這些物質過程的動作者(美國政府及當下的社會制度)。
例(3)I am happy to join with you today in what will go down in history as the greatest demonstration for freedom in the history of our nation.
例(4)Nineteen sixty-three is not an end, but a beginning.
關系過程是指反映事物之間處于何種關系的過程。例(3)中旨在說明自己是非常高興的參加此次集會,同時也表明自己本身也是這次集會的一名成員,謎底就是要帶領大家向當權政府就人權和民主問題提出批評和挑戰。例(4)中所表達的是集會的歷史意義,是開始而不是結束。其隱含意思為:如果我們所反映的問題,即黑人的生存現狀,沒得得到改善,我們將為此奮斗終生。
例(5)We can never be satisfied as long as our bodies, heavy with the fatigue of travel…
例(6)“When will you be satisfied ? ”
心理過程是表示感覺、反映和/認知等心理活動的過程。本文共有14個心理過程,這些心理過程主要通過satisfied、hope等動詞來表現。語篇中出現了8次satisfied這個詞,利用正話反說的原理,充分表現了廣大的黑人居民對他們的社會地位和民利的不滿,他們下決心要割斷不公的社會枷鎖。
例(7)…Who are asking the devotees of civil rights, when will you be satisfied?
例(8)…that day when all of God’s children, black men and white men, Jews and Gentiles, Protestants and Catholics, will be able to join hands and sing in the words of the old Negro spiritual.
通過言語過程的運用,演講者把自己融入到這場浩大的集會中,使演講與聽眾形成一種心靈互動。因此,演講具有鼓動性和號召力,比起直接向廣大聽眾平鋪直述更有說服力,而且也勾勒了黑人獲得民利勝利的信心。同時,言語過程的運用,表達了演講者熱切盼望自由之情。
例(9)We cannot walk alone. And as we walk, we must make the pledge that we shall always march ahead. We cannot turn back.
行為過程是通過我們生活中的生理活動來表現。例(9)中的4個動詞,即walk、make、 march、turn都集中在該語篇中,反映了演講者和黑人團結一致,為爭取民主和自由而永不放棄的決心。
例(10)And there will be neither rest nor tranquility in America until the Negro is granted his citizenship rights.
存在過程是表示某物存在的過程。本文中出現的存在過程大部分都是由There be 句型構成,并多數用來表達黑人與白人自由平等的“夢想”是出現。反面烘托出黑人此時此刻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
3 結論
通過對“我有一個夢想”演講詞的及物過程分析,在對及物性過程的選擇上,以物質過程為主,包含關系過程、心理過程、行為過程、存在過程和言語過程。恰恰是物質過程的失衡,以及其他過程的適當選擇,縮短了演講者與聽眾的距離,加強了語言的感染力,鼓舞了人心,從而達到激勵人民積極投入到爭取正義與自由的斗爭中的目的。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 A. H..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Z].
[2]Osborn. Speaking in Public[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2.
[3]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等.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4]黃國文.功能語篇分析縱橫談[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12):80-87.
1、如果你沒有飛翔的翅膀,就拒絕被捧上高空,難免被摔得很疼;如果你不踩著別人的肩膀顯示自己的高度,就不會變成不折不扣的矮子。
2、生活中的那些悲傷,盤旋于你心中,告訴你,不能強大只能繼續悲傷。記憶中的那些痛苦,殘留于你心中,警示你,不再堅持永遠除不去傷疤。
3、人生的路,就是一場從生到死的跋涉與攀登,路難,事難,做人更難。其間,好人難做,惡人不能做。做一個好人,會承受心靈的壓力,告訴自己,盡善盡美,贏得社會的贊譽,難在放棄。做一個惡人,要頂住良心的譴責,社會的唾棄,承受內外的夾擊,把人生的一切毀去。
4、人生的快樂與否,有時完全在于心態,若快樂,生活也就變得快樂!所以,我們快樂與否,不在于擁有什么,而在于怎樣看待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生活是快樂的源泉,有了生活,快樂就不會枯竭。生活中并不缺少快樂,缺少的是發現快樂的眼睛,缺少的是感到快樂的心。
5、我們總是在追尋完美。但是完美其實是根本不存在的。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網絡相遇,也許一生之中不可相見。我們不需要去在意一個人的容貌,但是我們必須去了解一個人的品行。無論對方是否擁有財富,是否擁有地位,關鍵的是擁有一顆真摯之心。真誠方可貴,虛偽不可交。交友交心,誠意相待。在文字中交流就是一種幸福,見不見面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我們都存在著濃濃的友情,真摯的情誼。
6、如果你把自己當成泥土,就不會有珍珠被埋沒的痛苦;如果你用欣賞的眼睛看人,就能看到值得尊重和學習的人。
7、我們在人世間體會失去,感受失去,讓失去的時候心不那么痛,漸漸變得平淡。是為了看這人生更多的美好,而不是消極人生,什么都不做。我們的真心在人生風浪中始終揣著希望,看到生活的美。我們才會活得快樂!
8、人生,總有許多的不如意,在心中纏繞,如影隨行;生活中,總有一些挽不回的遺憾,如煙,卻散不盡;情感中,總有一些忘不了的人,如夢,只有珍藏;一段情,痛了一個曾經;一句話,在心里放到了永遠;一個轉身,就是一輩子的錯過;一滴淚,記載了當初的悔恨;一縷思念,成了一生的心痛!生命中,有太多的挽不回,到最后,都成了生活里無法替代的缺失!
9、人生,沒有永遠的傷痛,再深的痛,在切之時,傷口總會痊愈。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邊等它消失,你只能想辦法穿過它。人生,沒有永遠的愛情,沒有結局的感情,總要結束;不能擁有的人,總會忘記。
10、生活也是如此,人生路上,留一點遺憾在生活中,也許比完美更覺得美!佛語,天地本不全,人間便不可能完整,也算是對不完美的缺憾,一種自我安慰吧!佛且這么說,何況我們人呢!
11、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完美無缺的選擇,您不可能同時擁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時擁有碩果和繁花。不可能所有的好處都是您的。您要學會權衡利弊,學會放棄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些什么。您要學會接受生命的殘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氣和,因為,這就是人生。
12、任何時候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迷信權威,不看低別人。一個人,要做到昂首看人容易,而低頭聆聽他人的聲音則比較難。因為每個人的潛意識里都有“自信的人天長地久,悲觀的人骨頭喂狗”那種心態。中國的中庸之道才是自信的源泉。
13、人生的路,就是在工作中,讓人心煩的事情很多,生活中,讓人勞累的事情很多。再意它的時候,它是煩惱,丟開它的時候就會輕松,扛著它的時候,就是心累,放棄它的時候就會精神。煩惱來了,輕輕推開,勞累多了,慢慢松開,把煩惱丟在腦后,把勞累置于身外。
14、生活中,面對困境,我們常常會有走投無路的感覺。不要氣餒,堅持下去,要相信年輕的人生沒有絕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只要我們有了正確的思路,就一定能少走彎路,找到出路!
15、一個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錢衡量,而是一生中,你善待過多少人,有多少人懷念你。生意人的賬簿,記錄收入與支出,兩數相減,便是盈利。()人生的賬簿,記錄愛與被愛,兩數相加,就是成就。
16、為情而困的人常把愛情看得比生命更重要,這很真實。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生命很重要,這樣的人除了看到生命的價值還意識到愛情的珍貴,一旦真愛上一個人就會好好的珍惜。
17、人生的路,好與不好都要走過,無論坎坷,還是平坦,無論順利,還是棘手,一些路,一些事,總得自己去面對。
18、我們的生命總有過度的時候,過度的時期常有孤獨相伴。害怕孤獨的人,總是逃避這一時期,認為所有的苦難都經歷了,人生真的是很悲劇。有的人看待人生,不把主觀的思想放在主要位置,他們相信一切皆有宿命。既是你的苦難,命運自有他的安排。這世界里的一切,只要是存在了的,總有存在的理由。
關鍵詞: 評價語言; 重要性; 激勵性; 針對性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2)(11-12)-0109-02
《新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美國心理學家杰絲?雷耳說:“稱贊對鼓勵人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成長開花”。一句鼓勵的話可以激起學生沉默的心,可以給以學生心中增添自信、溫暖、前進的動力。一句關切的話語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打開學生封閉的心,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良師益友。可見課堂中的評價還是很重要。適當的評價還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從而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大多數老師非常注意對學生的評價語言的組織運用。學生們聽到老師對自己的評價都露出了開心的笑臉。比如一次區級公開課上,一個六年級的學生回答了一個問題,雖然回答錯了,但上課的老師還是說:“Great! But I think you can say it like this? Do you agree with me?”她先肯定了這位學生,因為這個他舉手很積極,老師不能一下子就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她就用商量的語氣問他是否同意自己的觀點。學生很可愛的變點頭邊回答:“Yes, I do!”這個小細節是多么的重要的啊,這孩子并沒有因為回答錯了問題而不好意思,而難過。反而覺得我很有成就感。因為,他得到了老師的肯定。但在有的老師的課堂中,學生回答錯了,老師有時就直接說:“No, you’re wrong”這種語言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的。英語的課堂還是要鼓勵學生去說,大膽的說。下面筆者就自身的教學實踐對小學英語課堂中評價語言策略談幾點淺近的想法。
一、英語課堂評價語言必須有激勵性
在“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新理念的倡導下,我們很多老師都很樂于采取肯定的、積極的、富有鼓勵性的評價。的確,我認為激勵性評價可以激活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在英語課上,除了我們常用的“Good”, “Great”,“ wonderful”還有很多激勵性的詞和句子如:“You are so clever!” You did a good job!” 這樣的評價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對于優等生,能通過激勵讓他們向更高的一層目標努力。而這樣的評價會讓他們在課堂中找到自信,是他們前進的動力。與其說這是師生語言上的交流不如說這是彼此情感的交流。而《英語課程標準》也提出,通過評價,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會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
我教授的是高年級的學生,我認為高年級的孩子更需要老師的肯定與贊揚。以下,是我在課堂中與孩子們的一些具體對話。
案例一:
T: Many people don’t like winter, they think it’s very cold. And what do you think?
S: I think winter is warm.
T: Why do you think it is warm?
S: In winter, we have Spring Festival .I can stay with my family, and we watch TV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dinner together.. I feel warm.
T: Yeah, I think your family is full of warmth. And you are a good girl.Your parents must love you so much.
在以上的對話中,教師給予了學生肯定回答,因為不是低年級學生,教師的評價并不是簡單的一句:Cool.或者是Very good.打發學生富有創意同時流露出的真情實感。教師給予學生肯定回答,看似簡單,卻充分體現了教師語言評價的激勵性策略。
案例二:
T: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S: My favourite season is summer.
T: Why do you like summer?
S: Because I can swim a lot.
T: Can you swim very well?
S: Yes, of course.
T: Great!I can’t swim, can you teach me one day?
S: Sure, I’d love to..
T: That’s very kind of you !
在這段對話中,教師并通過Great 及That’s very kind of you !評價性的語言對學生的能力進行了肯定。
二.英語課堂評價語言更要有針對性
俗話說得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于一個孩子也是一樣,教師和孩子說話的方式,評價的方法用在不同人的身上,效果往往是不一樣的。
記得我剛做老師的第一年,一次英語課上,有個學生回答的問題不是很出彩,作為新老師,我覺得一定要對學生多說“好話”他們才會喜歡我。于是我就對他大力表揚,但這個學生當時并不開心。后來我知道了他很明白自己的表現不好,他認為我這樣的表揚是對他的敷衍。而通過幾年的教學積累,我發現要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抓住了學生性格特點,對不同的學生說了適合他們的評價。我們的評價語一定要有正對性。記得去年剛接一個新班的,在上第一節英語課時,有個Mary 的學生,英語口語一聽就很好,回答的問題也很棒,于是我就說:“You are so clever. Excellent!”這時,這個女孩“賊賊”地笑了下。因為她知道她確實表現的很好,老師對她的評價是適合的。
之后,一個男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但他有些緊張,而且回答錯了,這時我就說“Never mind! Can you say it again.” 他又想了想,最后還是回答對了。這樣針對性的評價在課堂中顯得那么的恰到好處,我沒有亂評價。這樣“對號入座”的評價語既鼓舞了優等生,又不打擊后進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始終覺得說錯了沒什么,關鍵自己一定要敢開口。
《新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應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及學習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對學習過程和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
所以,我們要學會用多樣化的評價語言,以下的一些好的句子我可以在今后的教學中運用。值得我們去學習一下。
如:
1.You did a good job. (你做得很好!)
2.We’re so proud of you.(我們十分為你驕傲。)【最高級的表揚!】
3.Nice going!=you did a good job.(干得好!)【極其地道的表揚!】
4.You’re so smart.(你非常聰明。)
三、英語課堂評價語言還應有策略性
那么我們該怎樣用好課堂的評價語呢?我覺得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多一些肯定少一些責備。美國學者卡耐基也曾指出: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賞與鼓勵。在課堂中,學生除了有渴望被認同、被贊賞的內心需要以外,他們還需要從教師那兒得到尊重、寬容和教誨。教師要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孩子的價值觀去理解孩子,要把話說到孩子的心靈中去。一次公開課上,我問了一個問題:Who can ride a bike ?這時幾乎全班學生都舉手了,只有一個女生沒舉手,她的臉紅紅的。這樣的結果是我沒想到的。于是,我跟這個女生說:Never mind, Miss cao can't ride a bike ,too. We can ask them to teach us ,ok?她也沒想到連老師也不會騎自行車,這時,我發現她的臉色有些緩和了,這時我接著說,Who wants to teach us?所有同學的手都舉了起來,這時,我發現這個女同學偷偷的笑了。我又跟她說You can ride better than me.這時,我看見這位同學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想,在關鍵時刻一句真誠的評價語言,讓學生找到了進步的方向,平添了無窮的力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項充滿快樂、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動。由此可見,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除了具有激勵性以外,還應該飽含評價者個人的情感體驗和情感關注,以富有真情的評價。
(二)多一些夸張少一些平淡。莎士比亞說:“贊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在實踐中,我們認為教師教學評價的語言應該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要求出發,根據目的的不同,或嚴肅、或溫和、或激昂,但無論什么樣的語態,都應具有激勵性。只有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才能喚起他們學習的激情,產生莫大的興趣和動力。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盡可能的多一些欣賞和鼓勵的語言,使學生有被認可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一次,我的一位同事跟我說,班上的學生不怎么愛聽表揚的話,我說是不是呢老要那幾個舊詞去表揚孩子了啊?她說她盡量有很多詞語去表揚班上的孩子,但她沒在孩子的臉上看到那種被表揚的興奮表情。我想找出原因,所以就特地去聽了她的一堂課。聽完課后,我終于發現問題所在了。當這位老師在表揚學生時,雖然用了很多詞,如wonderful! Excellent! Well done!等等。但老師自己去贊美學生時一點表情,一點激情都沒有。試想,老師的表揚沒有真情實感,只是在敷衍自己的學生,我們的學生怎么會“稀罕”老師的表揚呢?
(三)多一些引導少一些點評。馬卡連柯曾說:“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多提出鑒定明確和公開的要求。”“教師的評價,不只停留于表層的簡單肯定,而是指出錯在哪里,好在何處。評價語要同教學意圖結合得相當緊密。”可見,作為教師,當發現學生理解上有偏差時,教師應該及時抓住學生認識上的誤區,因勢利導,使他們在啟發引導下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如有的學生表達時,由于緊張或一時語塞或說錯時,老師說:“Never mind!Think it over.You can catch it!” “You read it very well, but next time , I hope you can read loudly。我班上有個說話口吃的小男孩,他偏偏又最愛舉手發言。記得第一次給學生們上課時,我不知道他有口吃。看他積極地樣子,我就請他讀書了。課誰知道他半天才把書給讀完。我想,他并不怕同學們笑話他。說明他還是很想好的,并且心理是沒有問題的。而且,他在讀書時有的地方時不口吃的,還是很通順的。說明他的毛病還是能改的。這時,我并沒有讓他坐下。我對他說:“Your pronunciation is very good, But I think you can read these two sentences like this.我又把他沒讀好的2句又慢慢的讀了一遍。告訴他要注意過去式尾音的發音。這時我又請他起來讀。這一次。他比剛剛讀的有進步了。這時,我又說了一句:”You did better now. 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下次的英語課,他有積極地舉手發言了,我又請他讀書了,這一次,他明顯的好過之前。我想,這孩子回家肯定是練了很多次了。多么懂事的孩子的啊,只要我們老師在課堂中多注意給學生一些正確的引導,我想每一個孩子都會有屬于他們自己的收獲的!
教育家贊可夫說過,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教育既是科學又是藝術,然而教學的藝術不是在于批評指責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教師不僅要有效地開發學生的智能,而且還要讓學生從學習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滿足,增強他們的成功感。學生回答結束時,教師若給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表揚,這可以使學生樹立信心,積極進取,克服自卑、厭學心理。教師通過自己的言語、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可增強學生自信心,培養他們知難而進的勇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