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統計學的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小學數學課程中,統計概念教學是數學課程標準規定的四大主要內容之一。它的學習貫通于整個小學教學階段,對統計概念的教學目標,在課程標準中也按照不同學段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目前對于小學統計概念的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及它的作用,在不少教師中還未得到足夠的認清和重視。教學中也存在著學生不夠參與的現象,課前嚴重缺少學生對數據的收集活動,基本上獲取的信息都是教材中提供的數據,學習中學生也缺乏興趣。因此,為了進一步探究小學統計的有效教學,尋找制約統計有效教學的根結所在,我在全校數學教師中開展了一次相關調查活動,根據教師提供的信息綜合來分析,制約小學數學統計有效教學的因素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在統計概念教學中一些教師過于注重結果,缺乏讓學生參與和研究結果的形成過程。二是教學中學生處在被動的參與中,對學生長期缺乏培養其主動參與學習的意愿。三是教學中有時出現統計結果的片面性,缺乏系統、全面、科學的數據采集與分析。四是教學中缺少相輔教具、學具的使用,形成空洞的教學。五是統計概念教學中教師對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夠,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沒有建立起對統計知識學習的情感。
因此,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要想有效性地進行統計知識教學,本人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是培植學生對統計知識的情感意識。在長期的統計知識教學中,由于統計內容有的單調,有的受局限影響,有的在教學中不便于操作。因此,教學中造成了不夠重視的現象,使學生學習統計知識缺乏興趣。如六年級統計知識例1,給出的是彩電市場對各品牌彩電占有率的調查制成的扇形統計圖,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你認為哪種彩電最暢銷,提出自己的觀點。對于農村山區的學校教學時就會有一定的困難,難以有效地完成例題的要求,很難開展好有效的組織教學,因為書中提供的教學素材,對農村學校的學生帶來了信息不夠理解的模糊情況,教師也只能就題說題,學生也只能聽之任之。
如何培植學生對統計知識的情感意識,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從學生的感性經驗去考察,結合學生的行為習慣、生活實例、年齡時段等方面,挖補適宜學生的學習資源。因此對于例1的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挖掘學生生活事例,重整教學資源,如果將例1設計成學生最喜歡的文藝節目和游戲,這樣,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學生更容易感悟內容傳遞的信息,更容易理解知識的要點,教學的效果就會好的多。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也會得到有效的提高。這樣也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從生活環境中提出統計問題,感知到生活中處處有統計應用,處處有統計知識需求,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學習統計知識的作用和價值。
二是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參與統計的過程,感知參與統計學習的效果。要提高統計教學的有效性,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讓學生能參與到統計活動的過程中去。在課程標準學段目標中明確指出: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掌握一些數據處理技能,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因此,教學中要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貫穿到統計的全部過程中,使學習的行為成為參與過程的主流,讓統計知識的學習變為具體而有意義的行動。把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轉讓給學生的親歷和體驗,切不可因為學生的參與過程費時費心,而阻斷學生參與統計知識學習的過程,剝奪學生親歷學習的權利。如:統計知識例6“在一個正方體的6個面上分別標上數字,使得2朝上的可能性為1/3”。對于這題的教學必須讓學生親自參與學習的過程。從活動的設計、制作、實踐充分讓學生參與到其中,讓學生在過程中親自體驗、親歷感受,這樣獲得的結果更讓學生信服,對其印象更加深刻。
【關鍵詞】創新教育 案例教學 社會實踐 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095-01
創新教育是指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的的教育,它應當作為一種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貫穿滲透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是一種既要結果,更重過程的教育。創新教育在中職教學中體現為,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重點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培養、職業道德教育以及職業技能訓練。
那么在中職統計教學中,如何體現創新教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統計調查與統計整理的學習為例,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一、創新教學方法
1.引導啟發
興趣對于一個人的學習意識、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只有學生有心向學,教師才能有的放矢。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的教學引導。統計學看似難以理解,但是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花些心思,創建實際問題情境,便可以使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易懂。
每個人都會對某些現象或問題會產生好奇、興奮的心理,從而產生一種渴望解決問題的欲望,只有有了這種欲望,才能激發學習的潛能,從而變被動的接受知識為主動的分析、思考、探索、并掌握知識。
2.案例講解
案例教學法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到整個實際事件之中,將培養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與處理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不同的章節選用不同的案例,在真實案例的練習過程中,通過個人分析與小組討論相結合的方法,針對案例中的問題進行思考,讓學生學會如何分析實際問題,如何解讀分析結果,并嘗試針對所得結果對案例提出獨特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對所學的知識加強理解、靈活運用,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案例教學法的優點在于,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有效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結合實際中的各種問題,使學習更有側重,保證學到的知識能活學活用。同時,由于結合了形象具體的各種案例,使原本枯燥難懂的理論知識變得通俗易懂,使學生理解起來毫不費力,甚至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對已學到的知識進行總結和延伸,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3.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是統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學生在實踐中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處理現實社會中的復雜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調查分析能力和判斷決策能力,使學生所學的知識有用武之地。
為適應中職教育改革的要求,培養應用型人才,就要以適應職業崗位需求為向導,加強實踐教學,著力于促進知識傳授與生產實踐的緊密銜接。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所學到知識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畢業生才會是社會所需求的,才能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取得一席之地。
設計統計調查方案,實施統計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是統計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現在的市場經濟高度發達,商機與危機并存,信息資料的準確性直接決定了企業的成功與否,而獲取第一手資料的最重要途徑就是開展統計調查。因此,必須在統計教學過程中同時訓練學生實際調查、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可以安排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就自己所關心的問題展開一場校園調查。
4.小組合作
一個有效的團隊是出色完成調查實踐工作的前提。中職學生正處在活潑好動的年紀,也沒有團隊合作的經驗,需要教師來指導學生如何組建團隊。以性格互補的方式來選擇組員,組員之間要分工明確,互相學習、互相監督,發揮自身優勢。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展示自己的團隊,引導學生解決團隊合作中產生的問題,使學生的協調合作能力有所提高,為今后步入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在整個校園調查的過程中,要求同學們以團隊的形式完成選定調查課題,設計調查方案,開展調查,整理分析調查資料,得出結論并撰寫調查報告等工作,這就需要小組成員之間合理分工、相互協作、取長補短、有效交流以達到圓滿完成任務的目的。工作期間,成員間要及時交流,表達各自的觀點,并且在實踐中學會分工與協作,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為他人服務的優秀品質。小組之間也要展開競賽,增強競爭意識,以面對今后愈發激烈的社會競爭。
二、完善評價體系
建立多方位的評價體系,既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評估教師教學質量的手段,又能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
創新型的教學評價體系,應該不單純拘泥于傳統模式下的“以分數論高低”的形式,而是要更加符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從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三個方面綜合考察。
例如,在統計調查與統計整理章節學習的最后,根據學生在校園調查實踐中的表現與成果,從學生對基礎知識技能的熟練掌握方面、在社會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方面、已經在團隊協作中表現出來的道德素養與團隊精神方面綜合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
同時,教學評價也不能成為老師的“一言堂”,我們可以將評價體系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是教師對小組完成成果的評價;第二層是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評價;第三層則是學生本人進行自評。最后,將三個層次的評價取重疊的部分,就能得到最客觀有效的評價結果,這樣的結果也最能使學生信服。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師運用的教學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教師主觀上重視創新教育,就一定能發掘并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將培養學生能力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而學生在接受了創新教育后,也定會以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挖掘自己的潛能,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曉慶,統計教學中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探索[A].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年10期
關鍵詞 統計學 項目教學法 高職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Thinking on Project Teaching Implemented in
Vocational Statistical Basic Courses
LIU Yinfang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Zhangjiakou Educational College, Zhangjiakou, He'nan 075000)
Abstract Project teaching, it is a form of teaching through "project". The ne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tatistical foundation cours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significance are discussed, and strive to improve statistics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Focus on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job vocational ability.
Key words statistical; project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其本質是既強調學習者的認識主體作用,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①高職統計學課程的項目教學法是指在工學結合課程模式下,以項目小組為單位通過自行組織或參與社會組織的方式,共同探討,選取社會熱點問題作為項目課題,開展社會實踐調查,組織實戰演練,以培養高職學生熟練掌握統計崗位技能的教學方法。②
1 高職院校統計學基礎課程實施項目教學的必要性
1.1 社會崗位的現實需求
統計學是一門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總體數量方面的方法論科學,具有綜合性、應用性和數量性的特征。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比較系統地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掌握并能運用統計基本方法和技術進行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一定的統計分析,掌握并運用統計工具為自己所學的專業服務,以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可是,目前許多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體會到他們在學校學習的統計學知識很難完全直接運用到他們的工作中,主要原因即為傳統統計學課程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進行實際動手能力與思考能力的培養。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統計學是高職院校經濟類、管理類等相關專業的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專業課程,對于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來說,更應該注重其實踐性教學,而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實踐性教學方法,在高職教育中應得到廣泛應用。
1.2 課程改革的必然結果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統計學課程枯燥,概念多、公式多、考試合格率低、統計崗位技能實踐訓練缺失。為了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崗位職業能力成為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現在很多高職院校都增加了實踐教學環節,在統計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根據目前高職院校統計學課程的教學現狀,我們不斷探索,并總結出一系列既具有創新觀念,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由教師出問題,學生做開放式回答,以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開放式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的,對現實問題和某一特定事實進行交互式探索,結合不同專業、不同學科內容,選擇典型案例,進行課堂討論或引導學生思考的“案例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手段,將教學內容制成課件的“多媒體教學法”;應用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進行統計分析的“統計軟件應用教學法”;采用工學結合課程模式,實施“項目實戰”,培養高職高專學生統計崗位技能的“項目教學法”。③
在這些教學法中,“開放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統計軟件應用教學法”是針對消化、理解、掌握統計基本知識而使用的教學方法,但為實現學生掌握并運用統計工具為自己所學專業服務,以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目標,更需要應用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項目教學法”。
2 統計學課程實施“項目教學”具體實施方案
2.1 確定項目小組
統計學任課教師應組織授課班級的學生進行討論分組,要求4~5人為一組,自行分工,成立組織以進行管理,并選出各小組組長。
2.2 確定實施項目目的
組織學生針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項目調查。目的是通過組織社會調查,使學生掌握統計調查工作方法和步驟。
2.3 確定項目課題,實施項目調查 (下轉第62頁)(上接第38頁)
結合第二章統計調查教學內容,以項目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針對授集到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確定其項目課題,實施項目調查。具體內容包括:
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在學習、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例如可以將化妝品消費情況、圖書館使用情況、書籍購買閱讀情況、大學生消費水平情況、手機使用情況、環保情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情況等問題,確立為調查項目課題,然后設計調查方案和調查問卷,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實施項目調查。各組開始自己動手實施計劃,老師參與其中。剛開始學生在實施的過程中會提出很多問題,對于少數人提出的簡單問題個別進行輔導,并注意收集學生提出的有共性的問題,然后集中進行講授。
2.4 項目資料整理
以項目小組為單位對搜集到的資料,運用統計分組等方法進行整理,并運用SPSS、Excel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2.5 編寫項目調查報告
將統計整理后的資料運用所學的知識編寫調查報告。
2.6 檢查評估完成情況
當項目實施結束后要進行評價,評價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各小組組長向全班匯報對自己的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自我評價;二是班內其他小組對該組的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評出成績,更是為了改良項目,以便應用。
3 實施“項目教學法”的意義
在以上這種教學方法的指導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1)以“項目實戰”過程中學生學習的態度和完成統計調查報告的質量,綜合評定“項目教學”成績。由于“項目教學”成績是統計學綜合成績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所以可以減輕期末考核的壓力。(2)要完成調查報告,學生需要將其所需過的統計知識融會貫通,并親自走向社會,搜集原始資料,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推動學生能動性。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3)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不但鞏固原來所學的知識,同時也探索尋找出新的方法,并達到掌握新知識的學習,而且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
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踐中,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書或一個供學生利用的資料庫,而成為了一名向導和顧問。他幫助學生在獨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進,引導學生如何在實踐中發現新知識,掌握新內容。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獨立完成項目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理論水平和實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下,培養了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同時,教師在觀察學生、幫助學生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專業水平。可以說,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
注釋
① 劉雅漫.新編統計學基礎[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一、巧用知識,簡單解決中獎問題
中獎問題是生活中再為平常不過的問題了,而我們也都必然了解中獎問題是離不開概率統計的知識的,只要先攻破理論方面,讓學生們學好概率統計的知識,并巧用知識,一定可以簡單解決生活中的中獎問題,讓知識真正服務于生活.
在蘇教版高中數學教材必修三第三章中我們會講解到第一節《隨機事件及其概率》和第二節《古典概型》以及選修當中《數學期望》的知識,這兩節的知識就可以讓學生們非常簡單地解決生活中的中獎問題.比如在這樣一個生活問題中:集市上有一個人在擺攤“摸彩”,他手中有一個黑色的袋子,袋子中有完全相同的20只白球,且編號為1-20,還有一只紅球,每花1元錢可以摸一次球,且先在紙上寫下一個號碼,如果摸到紅球獎5元,摸到號碼球與所寫號碼相同的獎10元,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利用所學概率統計的知識來思考摸球對我們而言是不是有利.經過簡單的分析計算,我們可以得出我們可能中獎的概率為2/21,很明顯這對我們是不太有利的,但是真正得到結論的還是對數學期望值的計算.計算之后,我們得出我們平均每次的收益為1/21×5+1/21×10-19/21=-4/21,而這個數很明顯是小于0的,這也就是說,我們平均每摸彩一次,就會損失4/21元,所以這個游戲對我們不利.這樣一來,經過一個簡單的分析計算,我們對這個摸彩游戲就掌握得非常透徹了,經過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理性分析,我們還得出了我們平均每次游戲要損失多少錢.概率統計的知識在生活實踐中的運用在這個例子中就被很好地體現了出來.
在這個生活實踐問題當中,通過巧用概率統計的知識就讓我們變得非常理性,而不是同以往一樣被中獎問題的表面利益所蒙蔽就去參與對自己無益的中獎環節,概率統計知識的作用在中獎問題中體現的非常明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活用知識,靈活應對優化選擇
優化選擇問題更是生活中非常普遍而且沒那么簡單的問題,在生活中遇到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手足無措,但是如果學會活用概率統計的知識,我們一定可以靈活應對優化選擇問題,讓概率統計在生活實踐中發揮巨大作用.
在學習高中數學蘇教版必修三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內容時,我們一定會講到畫樹狀圖來列舉所有等可能事件的結果的知識,也就是古典概型.在這樣一個優化選擇的生活問題中,就通過畫樹狀圖來靈活解決了,問題是這樣的:小華和小明在用一個罐子做游戲,罐子中裝著四個一樣大小的球,兩個黑色、兩個白色,其中一個人使勁搖罐子,使其中的小球位置打亂,小球落定之后,如果球是黑白相間排列就是甲方贏,否則乙方贏,這個時候問題就出現了,應該選擇當甲方還是乙方勝的幾率大一些.這時候這樣一個優化選擇的實踐問題就需要用到概率統計的知識了,我們可以先給每個球進行編號以方便表示,然后我們可以通過畫樹狀圖來表示小球的位置排列方式,通過畫樹狀圖我們可以得到小球排列方式共有24種等可能的結果,其中黑白相間占8種,這個結果出來之后我們就可以輕易知道應該選擇乙方勝的幾率大一些.這樣一來,這個問題又被靈活地解決了,概率統計的知識也得以在生活實踐中得以充分應用,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在上面的這個例子中,如果沒有概率統計的知識,可能會讓人覺得一頭霧水,無從下手,但是通過活用概率統計的知識,這個優化選擇問題就被靈活解決,而這又一次體現了概率統計在生活實踐中的作用,體現了學以致用的重要性.
三、妙用知識,輕松列舉選購方案
選購方案問題在生活中無處不見,對于生活中的實踐問題,我們通常會面臨不只一種情況,這時就需要列舉各種選購方案并對每種方案加以分析,而概率統計知識在這時又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蘇教版高中數學教材必修三第二章和第三章中,我們會講解到統計學與概率論的知識,而選購方案問題則會綜合運用到各種知識,選購方案問題與生活實踐緊密相關,因此只要妙用概率統計知識,一定可以輕松列舉選購方案,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比如這樣一個問題:某公司有A、B、C三個型號的甲品牌電腦,還有D、E兩個型號的乙品牌電腦,已知每個電腦的價格,某學校要選購甲乙兩種品牌的電腦各一種型號,列舉出所有的選購方案.通過概率統計知識,所有選購方案可以輕松列舉完全,這個步驟雖然簡單,但是列舉選購方案只是解決生活實踐問題的一個基礎,而且只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后面的問題無論多難都可以用概率統計的知識加以解決,所有與這個選購方案有關的生活實踐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在這個選購方案的問題中,只要輕松列舉出所有選購方案并進行分析,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此妙用概率統計知識在生活實踐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 一) 非統計學專業統計理論教學現狀
統計學是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 是其它后續課程的基礎。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 長期以來統計學一直給學生和授課教師帶來許多的困惑。具體原因:
( l) 大部分學生人學基礎相對來講較差, 很難在90 分鐘的課堂教學中全身心的投人, 一旦在開始的時候跟不上,對后面的學習便失去興趣。
( 2 )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以自己為主體, 學生只能被動接受, 雖然完成了教學任務, 但沒有真正完成培養學生的目標。
( 3 ) 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不夠科學, 課程編排的前后邏輯性混亂, 課時安排的數量性欠合理。
( 4 )師資力量不足, 大部分教師并非統計專業畢業,缺乏企業實踐經驗, 傳授的知識也只能是理論知識的介紹。
( 二) 當前統計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據多年親身的教學經驗來看, 統計實踐教學在教學過程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實踐教學部分還存在以下幾點不足之處。
( l) 實踐教學的課時遠遠滿足不了實際的教學需求。
( 2 ) 實踐教學形式單一, 實踐部分多為上機操作, 其實就是對辦公軟件ecxel 的具體操作, 而且學生的目的性也不強, 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 3 ) 實踐教學配套設施不足, 缺少機房和教學軟件。
( 4 ) 實踐項目和內容缺乏新意, 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
二、項目化教學改革思路及課堂實施對實踐教學的影響
我校全面實施項目化教學改革, 給教師的授課方式及思想帶來了重大影響。在課堂實施統計學的項目化教學之后, 我發現雖然學生的基礎較差, 但是實際的動手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而且也愿意動手操作。因此, 如何將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思路和實踐教學相融合是值得探究的。實踐教學強調的是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而項目化教學的思路是給學生布置實際任務, 通過學生分組完成并發現問題, 最后教師進行指導并給出考核成績。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可以把項目化教學看成是實踐教學需要參考的指導文件。如果每次實踐教學都能夠事先給學生布置既定的任務目標, 并通過實踐活動的效果給予小組和個人成績進行考核, 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競爭力。基于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思路來加強統計實踐教學活動將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進一步加強統計實踐教學的具體措施
( 一) 加強教師實踐教學的培訓加強統計實踐教學過程中, 實踐教師數量夠用是最基本的要求, 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吸收足夠數量的統計專業教師, 然后對這些教師進行校級實踐教學的理論培訓, 在掌握統計實踐教學基本的方法和理論后, 再提供教師進人社會和一些專業機構的機會完成社會實際工作培訓。
( 二) 完善統計實踐教學體系在以往實踐教學基礎上, 進一步完善統計實踐教學體系, 具體模式如下基礎操作性實驗項目。主要是讓學生在機房利用統計軟件( 多見ecxel ) 進行簡單的統計數據分析與處理, 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方法,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綜合性實驗項目。通過項目化教學改革的需要, 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市場調研和集體項目, 達到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研究創新性實驗項目。主要是通過校內和校外相關行業的對接合作, 比如, 省、市統計局, 省、市抽樣調查隊, 省、市普查中心和相關咨詢機構。通過合作可以解決統計部門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社會實踐的平臺, 進而提高了實踐和分析能力。
( 三) 加強軟硬件設施設備的建設
加強統計實踐教學, 軟硬件設施設備的數量、質量極其關鍵也是首要條件, 學校要增加滿足教學需求的機房及相關配套的軟件。現代化的實踐教學離不開先進的科學技術, 實訓室機房通過先進的計算機和網絡、計算機仿真、網絡化管理的CAI 環境, 可以提高教學工作效率和與學生的現代化溝通方式。在硬件設施之外, 增加統計軟件的數量, 改變以往單一的ecxel 處理數據的模式,引進高級統計軟件包, 比如: SPSS、SAS、結構方程構建分析軟件iLsrel、數據管理統計繪圖軟件slata 等專業通用軟件, 學生通過利用這些統計軟件來完成數據預測、分析和處理。
( 四) 改變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
實踐教學方法多樣化, 根據實際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效果來看, 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體來完成具體的項目任務能較好的完成培養學生能力的目標。目前P B L 法和項目化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良好。PBL 法是于19 69 年在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醫學院首先試行的一種教學模式, 被稱為是以 問題為基礎的學習 。該種教學模式具有以實際問題為基礎、以學習為中心、教師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特點。和傳統的教學模式形成鮮明的對比。項目化教學方法同樣強調以 學生為中心, 通過分小組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教師為主導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通過親身教學經歷來看, 學生參與率幾乎為10 0 %。以上兩種教學方法有很多相同之處, 都是以學生為中心, 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但是區別在于PBL 法是以 問題 為基礎的學習, 而項目化教學法是以 具體項目任務 為基礎的學習。在加強實踐教學方面, 項目化教學方法效果更好。
我校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設已進入攻堅階段,成功的關鍵環節在于校企合作的機制體制創新,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決定了人才培養質量,人才質量的不斷提高是職業校校生存和發展根本保證。這個理念已在全校上下形成共識。學校在建設方案中也明確指出名校建設的總體目標三個示范之一:創新校企共同體辦學體制機制,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對接主流企業核心崗位,創新"學崗直通"培養模式,成為我們高職教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示范。
如何化解校企合作角色認知誤區,避免各說各話的"兩張皮"現象,使校企雙方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合作?如何形成校企合作雙贏的體制和機制,使校企合作能夠可持續發展?
帶著這些問題,我學習參考中國高職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創新高地――寧波職業技術學校、杭州職業技術學校、金華職業技術學校覺得"創新體制機制、因材施教、創業教育"等這些只出現在我們字面上的詞語在這三所職校中用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得以詮釋。針對校企共同體辦學體制機制問題,我談談個人的學習心得以及生化系的一些做法和下一步打算。
1.名校特色
1.1寧波職業技術學校:通過創新董事會管理體制、創新校企合作制度、政校共建數字科技園產學研基地等,使校企合作不斷深化,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社會能力不斷提升,形成政府、企業、學校三方聯動,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三位合一"的"現代高職教育寧波北侖模式"。午餐與應用化工系主任陳亞東進行了坦誠的交流,交換了各自的辦學狀況信息。
1.2杭州職業技術學校:陳加明進行詳細的介紹,提出"學校融入區域發展,專業融入產業發展,學生融入專業發展,教師融入學校發展"、"為了所有學生體面就業"。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賈文勝"五年七個億、敲墻運動"。在實踐探索中引入了"校企一體化"的理念,將原來淺層次的"校企合作"升級到"校企共同體"。它的特點是共同愿景、共構組織、共同建設、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擔風險。學校和企業基于人才培養的共同愿景,共同構建領導管理機構,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建設課程體系、編寫教材,共同實施教學實訓項目,共同落實學生實習與就業,教學研一體,形成了"資源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管"三位一體的緊密型校企一體化模式。先后與友嘉實業集團、新通國際、達利(中國)有限公司、金都房產集團等區域主導產業的主流企業達成了共建協議,成立了合作實體--友嘉機電學校、新通國際學校、達利女裝學校和金都管理學校。
1.3金華職業技術學校:提出了利益共同體的概念,"所謂利益共同體就是由相互認同、有意合作的政府部門、企業、行業和職業校校,以雙方合作發展為出發點,按照一定的組織方式構成的利益共享、責任共擔、責權明晰的合作體",金華職業技術學校校長王振洪說。與企業聯合創辦了"皇冠學校"、 眾泰汽車學校、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學校、浙中建筑裝飾技術聯盟、創業學校等。金華職業技術學校利益共同體構建,使培養人與產業發展、社會進步緊密契合在一起,實現政府、學校、行業、企業多方聯動,有效克服人才培養與社會需要脫節、教學與科研脫節、科研與應用轉化脫節等"兩張皮"現象。
2.關于校企共同體的幾點思考
2.1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一步活步步活。高職校校的發展要與區域政府、社會的發展相一致,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合作企業的角度,想社會、企業所想的,做社會、企業想做的,成社會、企業之美,培養能與社會、企業需要無縫銜接的、不可替代的、并能不斷提高發展技能與素質的人才,才是可持續發展的保證。在實際合作過程中,諸如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校內外基地建設、課程開發與實施等工作,都需要校企雙方根據彼此的優勢資源和利益訴求,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
2.2校企共同體就是變"鄰居"、"親戚" 為"一家人"。以往的校企合作方式多局限于學生實習、見習、推薦就業等方面,很少發生經費或項目的往來,這樣的校企關系好比是鄰居。校企合作要在深層次展開,學校和企業的關系,就要從'鄰居'變成'親戚'。只有當企業全面深入地介入學校教學、科研、招生、就業等各個環節,帶動職業教育市場調節模式的整體轉型,雙方在雙贏、誠信、融通的基礎上,通過訂單培養、聯合招生、產學結合、科研合作、多元辦學、師資共享等多種途徑,培養出進得來、出得去、用得上的人才,這樣的關系才算"親戚"關系。
關鍵詞:管理系統;DELPHI+MSSQL;中職機房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35-7950-02
1 概述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現實生活與工作中的大量使用,職業類學校中使用計算機作為教學工具及各門采用計算機技術的專業課在中職學校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職類學校購置了計算機設備并實現了教學裝備的現代化。但在提高學校教育教學示裝備的信息化的同時,由于學校機房的增多,機房利用率的增加,增大了機房計算機的日常維護的工作量。而這些維護情況中就包含了計算機人為的損壞,而學校制訂的管理制度在沒有很好的機房使用情況登記完備情況下是較難實施的。 本系統主要針對我校的實際教學模式,加強對使用機房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用機管理的軟件系統。
2 實現思路及流程
教師端程序及客戶端程序均采用 DELPHI+MSSQL開發 , 教師端程序負責教師機房登記及多媒體教學,學生端負責學生登記及一些輔助教學功能。過程如下 :
1)打開計算機機房電腦時,教師端先進行登記班級、上課內容、及上課節次,在此時客戶端是無法登記的,教師完成登記后,教師端程序從數據庫服務器上下載上機班級的名單,客戶端要求上機者輸入學生學號,然后上傳學號及姓名到教師機時進行對比是否在上課所在班級及是否重復登記。
2)當教師端程序接收到學生端發送的登記信息后 ,教師機上對比第一步中得到的上課班級的學生信息 ,判斷該上機號是否屬于下列情況:是否屬于上課班級、是否已登記、處于不能登記狀態及是否處于固定機位狀態。若處于異常狀態則返回不同代碼給學生端,在學生端顯示出錯信息。
3)學生端接收到教師端的返回值,若是異常信息則顯示出錯信息后重新彈出登記窗口,學生端重新登記,這個就保證當前使用計算機的用戶和賬號是對應的。如果學生在使用過程中撥掉網線,則鎖定學生計算機。若處于正常狀態則記錄該學生機的登記的登記號及IP地址等信息到數據庫中。
4)在學生上機過程中,如發生斷線或重新登記,則要進行判斷比較,再行登記,教師機可以使用軟件提供的多媒體教學功能來進行學生端的計算機運行狀況的查看。
3 系統實現的羊鍵點及功能
分別為異常處理、多媒體廣播時的壓縮算法、保證學生端的客戶端優先執行、自動更新、使用UDP進行文件成批發送等。
3.1機房機器異常處理
學校機房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會出現各種我們意想不到情況,而機房管理軟件開發中我們也要對這些意外情況進行嚴謹的處理,若處理不好會造成一些BUG,重則會導致系統失效,這些情況包含機房突然斷電,計算機死機,交換機穩定性出現問題,學生拔掉網線,學生端程序被非法中止等等情況。我們機器的異常處理主要放在學生端自身測試,在學生端計算機使用一個定時器定時檢測客戶端是否正常,如果在一個周期內檢測自己狀態的客戶端出現了問題,則鎖定學生機。而教師機如果沒有按時接收到客戶機的信息,則在教師端顯示這個客戶端出現故障,打灰顯示,同時把學生端鎖定。在學生端成功登記后,則在數據中心數據庫中記錄學生或教師本次課的用機的時間 ,上機人員,節次,及上機時計算機的IP地址等信息。
3.2多媒體廣播的圖片壓縮方法及發送方法
在編制廣播功能時,曾經試用了多種壓縮方法,開始使用JPEG壓縮方法,但由于壓縮算法為外部模塊調用,壓縮一個整屏的時間過長,加上發送數據的時間,造成客戶端接收延遲嚴重,而后考慮使用有微軟的驅動方式來進行壓縮傳送,效果不是很明顯。現在我們自己根據機房教學的實際情況,圖像變化不大的情況產用了分區傳送,重復區域則只傳送幾個數據這個思路,來壓縮傳送的數據量及保護圖像的實時性。
3.3保證學生端的客戶端優先執行
學生端在學生機上的優先執行是保證機房管理信息備性的前提條件。我們產生兩種方法來保證其執行并不被中途中止。一是修改系統注冊表下的一個鍵值,根鍵為 KEY_LOCAL_MACHINE,鍵值為: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在這個鍵值下加上一個學生端程序所在目錄 ,如:C:\windows\student.exe。在系統啟動時完EXPLORER.exe ,就運行學生端程序了。二是為了不讓別人惡意地中止客戶端的運行 ,我們將客戶端做成系統服務在WINDOWS系統中系統服務是不能被中止的。學校計算機為減少維護量,購買時已加入HP硬盤保護卡功能,所以客戶端只要重啟就會回到原來的程序,再有中職學生的能力水平還不足以開發一個全新的系統來替代或破解客戶端程序。
3.4自動更新
由于學校機器比較多,機房有12個,一旦軟件要修改或者說更新功能,則要一個一個機房去安裝,非常麻煩。所以考慮產用自動更新來實現軟件安裝,思路是這樣,在校數據庫服務器中,存在當前使用的版本號,與機房計算機的軟件版本號機比較,得出是否更新,如果要更新,則從數據庫中傳輸二進制文件,產生一個批處理文件來完成更新操作。 學生機房系統是每次還原的,所以每次開機,都會更新一次,但所花時間不多,也就將就用用,將來考慮是否可能穿透還原,以使用只要更新一次。
3.5 UDP協議進行文件批量發送
文件批量發送的功能(收發作業)在機房比較常用,試用幾款商業軟件在使用過程碰到下列幾種情況,一種是UDP群發功能,這個功能在使用過程經常出現收到文件不完整的情況。另一種為可靠的TCP協議發送文件功能,這種方式連接比較可靠,但由于要于每臺計算機建立連接,經試用發現文件傳輸速度比較慢,特別是在小文件比較多的情況下。在本教學系統中使用UDP群發方式,針對不同機房,調整發送時間間隔。經試用取得良好效果。
本系統在我校實訓大樓建設的同期開發,2008年實訓大樓建設上馬各專業的10個計算機實訓機房,總結學校以前的機房管理的經驗與教訓,提出要進行計算機機房的自動化管理,該系統在2008年9月上線,期間不時進行改進實踐,效果顯著。該系統主要實現的功能如下:
1)機房的學生及教師登記。在學生登記成功后會有強制學習機房管理規章制度的網頁,教師可以查看學生登記情況;2)完善的意外情況處理,使學生登記信息真實可靠;3)教師可以在線進行機房設備報修;4)管理端可以進行機房及機房計算機使用情況查詢;5)系統中實現了簡單的多媒體網絡教學功能,可用于教師廣播教學及學生演示教學使用;6)其他功能。本系統與學校另外開發的學生計算機技能訓練軟件整合共用學生及教師數據庫。
目前本系統的多媒體廣播功能及查詢功能有待提高,主要是對各個表指定字段的限制查詢。另外 ,本系統還要增加對學生考勤統計功能及教師工作量統計功能,可以給學校管理工作提供資料。
參考文獻:
[1] 明日科技. Delphi 開發經驗技巧寶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關鍵詞] 中國腎移植科學登記管理系統;腎臟移植;培訓
[中圖分類號] R192.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4(c)-0148-03
近50年以來,我國腎移植發展迅速,自1972年第一例腎臟移植成功實施至今,已累計完成腎臟移植手術近6萬余例次,居世界第2位,存活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腎臟移植已成為挽救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案[1-2]。在腎移植的診治工作中涉及到醫學中的許多學科知識(包括倫理學、免疫學、生理學、內外科等)。青年醫師可以通過對臨床腎臟移植的學習,充分并有針對性地了解和掌握臨床醫學,形成并養成正確的臨床醫學工作思路。但由于腎臟移植的復雜性,培養一名優秀的腎臟移植醫師是較為艱難的。如何應用現有臨床工作中的內容充分、有效地培養青年醫師是擺在臨床教學中的一個課題。
2009年衛生部建立了中國腎移植科學登記管理系統(CSRKT),該系統由中國腎移植科學登記系統管理委員會直接負責,數據中心位于第309醫院。系統為各移植中心提供了一個腎移植患者的科學管理工具并成為國內移植領域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CSRKT系統內容包括病例管理、數據檢查、報表管理、查詢管理和系統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病例管理,又分為受體管理和供體管理,包含了各移植中心的供受者詳細資料及隨訪資料。對臨床、教學以及科研工作有重要意義。
該系統要求腎移植醫師在每一例腎移植手術后的72 h內完成錄入,并于術后1周、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以及術后每半年進行1次隨訪錄入,錄入內容要求真實準確,系統將根據病例完整度、及時性及隨訪率進行評分。錄入內容包括受者基本資料、原發疾病、伴隨疾病、既往病史、血液凈化治療史、術前檢查、術中情況、供者基本資料、供腎信息、HLA配型、供者實驗室檢查、供者伴隨疾病、腎功能恢復情況、免疫抑制用藥情況、合并用藥、移植腎有無功能延遲恢復,急性、慢性排斥等。隨訪內容包括腎移植患者一般狀況(體重、尿量、血壓、水腫情況等)、專科查體(移植腎質地、大小、腫脹情況、血管雜音等)、免疫抑制劑治療方案、實驗室檢查、排斥及穿刺活檢病史、并發癥、藥物不良反應等。
青年醫師步入腎移植臨床工作時,面對的是一個嶄新的工作學習環境,在繁重的工作中,易出現忽視對腎移植患者資料的收集,不利于總結經驗,完善知識,提高自身醫療水平,并導致許多移植患者資料缺失或術后失訪,從而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移植效果以及依從性缺乏反饋和評估,甚至影響到患者的長期存活。通過數據的錄入和整理,青年移植醫師能夠加深對患者病情的了解,更加重點地掌握腎移植相關理論知識,形成對疾病正確的臨床診治思路,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及掌握腎移植這門學科,同時還能加強其隨訪意識及科研意識。以下將具體闡述:
1 加強保存資料的意識
在臨床工作中,醫師每天都能接觸大量的不同的病例,但是由于工作繁重等原因,目前有許多臨床醫師,尤其是青年醫師忽視了對病例資料的收集和保存,而這些重要的資料對一名醫師的成長、專業水平、臨床技能的提高起到了關鍵作用[3-4]。CSRKT系統則是為臨床醫師提供了一個管理患者的工具以及相互交流的平臺,具有一定強制性,不僅使臨床醫師養成隨時記錄并保存資料的習慣,同時可以培養其獨立思考總結的能力以及科研思維。
2 加強理論知識學習
CSRKT系統錄入內容豐富,涵蓋知識廣,包括導致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的常見病種即高血壓、糖尿病、泌尿系統常見疾病的臨床表現,血液凈化治療類型,HLA配型、淋巴細胞毒試驗(CDC)、群體反應性抗體(PRA)、流式細胞儀交叉配型,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免疫抑制劑治療方案、合并用藥方案等多方面理論知識。年輕臨床醫師通過對CSRKT系統進行錄入,可以逐步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實驗室檢測,治療,愈后等各個方面逐步了解,并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向上級醫師請教,回顧性復習曾經所學各門知識。特別是加強對腎移植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并與實踐相結合,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更深層次地掌握這門學科。
3 掌握手術適應證、禁忌證以及供腎選取原則
腎移植手術和供腎切取手術均存在手術風險,術前對患者耐受手術情況的評估尤為重要。作為一名臨床醫師,只有嚴格掌握腎移植手術的適應證及禁忌證,充分了解手術的預期效果及風險性,客觀地權衡手術的獲益和風險,才能在是否手術問題上做出更有益于患者的決定。因此,能否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及禁忌證是判斷一名外科醫師是否合格的標準之一[5]。此外,我國供體數量嚴重短缺,由于目前腦死亡標準尚未立法,國內法律限定的主要供腎為心臟死亡捐獻供腎(DCD)和活體親屬供腎[6-7]。對于供腎的選擇,將直接影響手術過程、手術效果以及移植腎的長期存活,因此合理選擇供腎也十分重要。青年臨床醫師通過錄入供受者雙方的醫學信息、伴隨疾病、既往病史以及術前各項檢查結果,可以充分掌握腎移植手術的適應證、禁忌證以及供腎的選擇原則,逐步形成對臨床手術前、中、后可能出現問題的認識,養成正確的手術適應證及禁忌證的判斷標準,對臨床工作幫助很大。在了解供、受雙方醫學信息的過程中,青年醫師不但掌握了腎移植的專業基本知識,同時也學習、了解了許多內科知識,如高血壓、糖尿病和肝臟疾病的診治標準;各種醫學公式的應用(如體質指數公式、腎小球濾過率換算公式等),豐富了一名外科醫師的知識面。
4 理解手術過程及關鍵步驟
作為一名腎移植醫師,熟練掌握腎移植手術十分重要。CSRKT系統提供了有關術中情況的錄入內容,臨床醫師通過錄入,可以對手術過程加深印象,并加強對局部解剖的理解,掌握關鍵步驟,如腎臟的切取和灌注、腎臟的修整、手術入路、吻合方式、冷熱缺血時間對腎功能的影響、移植腎功能恢復情況的觀察指標(如質地、顏色、術中尿量、移植腎充盈情況)以及術中注意事項等,從而更深入地了解腎移植手術。
5 掌握腎移植藥物治療方案
腎移植領域取得的突飛猛進的成果主要得益于對移植免疫學認識的不斷深入,以及與之伴隨發展的免疫抑制藥物的開發和廣泛應用[8]。通過對CSRKT系統的錄入,可以使青年醫師更加深入地學習并掌握免疫抑制藥物的分類、作用機制、聯合應用方案、誘導治療方案、常規初始劑量、藥代動力學等內容,充分了解免疫抑制藥物與腎移植患者術后療效及并發癥之間的相關性。在實踐中,青年醫師可以帶著問題,回顧復習醫學免疫學的內容,鞏固所學知識;查閱文獻,跟上國際免疫移植學的步伐,并形成一定的科研思維能力,提高自身整體水平。
6 掌握合并用藥方案
腎臟移植是一門綜合的醫學學科,移植腎的植入帶來的是人體周身情況的改變,故此腎移植醫師不得不成為一名“全科醫師”。這就要求在腎移植醫師的培訓中突出“全科醫學”的概念。特別是在長期應用免疫抑制藥物的患者中如何使用其他藥物,如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癥、骨質疏松癥等藥物,藥物間的配伍禁忌尤為重要。青年醫師通過對CSRKT系統的錄入,可更有針對性、更快速地掌握合理用藥方案,了解不同藥物的療效、不良反應。
7 加強定期隨訪的意識
腎移植患者術后的隨訪、免疫抑制藥物治療方案的調整非常重要,任何對移植受者不妥當的處理,都將影響移植腎的長期存活,因此腎移植醫師應充分重視對受者的隨訪并不斷積累經驗。此外,由于腎移植供者存在孤立腎的潛在風險,因此對該人群的隨訪也應受到重視[9-10]。CSRKT系統建立了一個長期隨訪機制,隨訪間隔科學、合理,隨訪內容全面。通過隨訪可以使腎移植醫師掌握腎移植術后近期及遠期并發癥類型、發生時間、藥物毒性反應以及如何調整方案,在隨訪錄入的過程中,既培養了臨床思維,同時也加強了隨訪的意識。
8 增強移植醫師醫學倫理意識
腎臟移植,因其涉及人體器官的供、受問題,故在實際工作中需要醫學倫理學的參與和指導。牢固把握醫學倫理學中的各項原則,以供、受雙方利益為核心是腎臟移植工作中的根本任務,這需要醫學倫理學在腎移植醫師中進行系統培訓。CSRKT系統在供、受雙方基本信息登記中突出了此項內容,涉及到尸體供腎、親屬活體供腎的倫理問題和我國相應法律法規。在每次錄入過程中,腎移植醫師都是一次對醫學倫理學的學習和加深印象。以CSRKT登記系統為基礎,將其引入醫學倫理學的教程中并加以延伸,極大地彌補了臨床教學所涉及醫學倫理的不足,并使醫學倫理學所涉及的各項原則(如有利原則、尊重原則、不傷害原則、公正原則等[1])具體化地體現在臨床工作中。
9 增強移植醫師的科研意識
CSRKT系統是目前國內移植領域重要的管理系統及學術交流平臺,其所錄入的醫學信息涵蓋廣泛,移植醫師在對數據進行定期整理的過程中,不斷掌握一手臨床資料,進行各種醫學統計分析,可充實自身的科研知識和技能。在工作中發現問題,帶著問題查閱文獻、資料;提出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將科研和實際工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當今時代,醫學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它不但完善了既往醫療行為,同時正無聲地改變著傳統醫學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將CSRKT這一信息技術應用到腎移植醫師的培訓中,可有效地提高培訓腎移植醫師的效果。腎移植醫師在熟練掌握其操作流程中,在日常錄入及隨訪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總結經驗,豐富了自身的理論知識,培養了臨床診治思路,養成了良好的醫療習慣,加深了醫學倫理學的認知及科研能力。通過此系統移植醫師可在臨床及科研中爭取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 .腎移植科學登記系統運行順利[N].健康報,2009-06-09(1).
[2] Kassiske BL,Snyder J,Matas AT,et al. The impact of transplantation on survival with kidney failure [M]//Terasaki PI,Cecka JM,eds. Clinical Transplant 2000. Los Angeles:UCLA Tissue Typing Laboratory,2001:135-143.
[3] 張立波,楊本強,肖穎彬,等.臨床專科病例收集與隨訪系統的研制[J].醫療衛生裝備,2012,33(7):49-51.
[4] 羅德誠.醫學科研方法及統計學處理第一講:如何進行臨床科研設計(之一)[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1,16(1):45-48.
[5] 闞永豐,游凱濤.高學歷青年外科醫生臨床能力的培養[J].醫學教育,2003,(5):59-60.
[6] 吳雄飛,董家鴻,明長生,等.2005年全國器官移植學術會議紀要[J].中華器官移植雜志,2006,27(5):311-312.
[7] 王華,蘇博,劉鑒汶.關于我國器官移植的有關法律和倫理問題[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0,(4):20-21.
[8] 肖序仁,敖建華,盧錦山.不同免疫抑制方案對腎移植受者和移植腎存活的影響[J].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2009,3(2):8-11.
[9] 敖建華.腎移植術后隨訪[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9,31(3):253-255.
關鍵詞在線考試設計實現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網絡技術也在不斷的進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已經應用在教育領域中的各個方面。現在很多國內外的各級各類學校已經開展了網絡在線教育模式,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對學生進行網絡在線課程培訓和課程的考試。在學校實現在線考試,不但能夠提高的教師工作效率,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還可以優化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在線考試體現了一種影響現代高校課程的嶄新的教學模式。因此,網上考試系統也如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一樣,成了界定教育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
本文所探討的網上考試系統課題產生的背景就是依據當今教學信息化的趨勢及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統的建設,目的是充分利校現有的計算機軟、硬件資源和網絡資源實現無紙化考試。與傳統考試模式相比,網絡在線考試滲入了更多的計算機技術環節,對安全性的途徑、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通過網絡來實現在線考試,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一個具體實現,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網絡在線考試可以實現教考分離以及考務工作的全自動化,可以有效利用學校網絡的軟硬件資源,使其發揮最大效力,更好的為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同時,利用校園網資源,開發網上題庫與在線考試系統將大大減輕教師出卷閱卷的工作量,是對傳統的考試方式的重要改革。
在線考試系統體系結構的設計
目前,網絡應用軟件運行的模式主要有兩類:客戶機/服務器模式(C/S)模式和瀏覽器/服務器(B/S)模式。(C/S)模式是將數據庫(如試題庫)內容放在遠程的服務器上,在客戶機上安裝相應軟件。(C/S)模式在技術上雖然很成熟,但該結構存在靈活性差、升級困難、兼容性差、維護工作量大和系統安全性差等缺陷,已較難適應當前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發展的需要。(B/S)模式由客戶端(web瀏覽器)、web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三個部分組成。由于采用了互聯網的相關技術,B/S模式具有系統維護升級方便、跨平臺操作、開放性和可擴充性強以及系統安全性強等優點。
本系統的體系結構主要采用B/S模式進行設計,同時采用Microsoft提出的ASP[ ASP(Active Server Pages)是微軟公司開發的服務器端腳本環境。通過ASP可以結合HTML網頁、ASP指令和ActiveX元件建立動態、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務器應用程序。當腳本在服務器端執行時,Web服務器將完成產生發往瀏覽器的HTML頁的所有工作。]技術作為數據庫訪問解決方案。用戶可通過網絡利用瀏覽器登錄到web服務器上,請求調用ASP文件,服務器打開ASP頁面,執行相應的腳本,執行結果產生動態生成的HTML頁面(如在線考試系統的某個界面)并返回瀏覽器頁面實現應答;用戶通過瀏覽器對HTML頁面進行相應的操作請求(如進行在線隨機抽題),則ASP內置組件ADO[ ADO(ActiveX Data Object)是一個ASP內置的數據庫存取組件.使用ADO技術可存取符合ODBC標準的數據庫或具有表格狀的數據。把它與ASP結合起來.可建立提供數據庫信息的網頁內容,可對數據庫進行查詢、插入、更新、刪除等操作。]通過ODBC訪問數據庫服務器,對試題庫進行訪問查詢,然后動態生成一個HTML頁面將查詢結果(如考試試卷)返回瀏覽器,供用戶使用。本系統體系結構如圖1。
在分析系統的需求基礎上,本文提出了以下的設計目標:
(1)管理系統化:強化管理功能,使學生的管理和學生的考試成績結合起來,使每門課程的在線練習、在線考試和教學資源結合起來。整個系統分為幾個模塊.每個模塊封裝了它所具有的功能。
(2)功能多樣化:系統由單一的考試功能改進為具有作業布置、下載中心、上傳作業、課程介紹等的輔助教學平臺,還具有強大的查詢功能,包括查個人信息、個人成績、班級信息和標準答案等。
(3)組卷、評分自動化:無論是考試試卷還是學生進行的自我測試,其內容都是根據設定的條件自產生的,能自動、實時地進行閩卷,同時能自動記生的試卷、成績和答案,以便將來復習和瀏覽。
在線考試系統各功能模塊的設計
2-1用戶注冊子系統
該子系統包括考生注冊和管理員注冊兩部分。考生注冊模塊是實現考生報考信息的登記注冊與維護,它與學校教務處的“學生選課系統”具有良好的接口,以便提供本校考生的準確信息,使考生注冊的輸入工作迅速、準確、簡單。考生先輸入報考信息,提交之后由系統判斷該考生是否已經注冊,如果已注冊,就給出相應提示信息,如果還未注冊,系統將分配給考生準考證號并將考生的全部報考信息存放在數據庫服務器中,完成注冊。考生報考信息是在線考試子系統進行考生身份驗證的重要依據。管理員注冊模塊用于教師管理員信息的注冊登記,以便系統管理員進行審批確認。
2-2系統管理與維護子系統
該子系統為考試過程的規范化和系統的安全性起一定的支撐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塊:
(1)用戶權限管理。該模塊允許為用戶分配角色(賬戶),不同角色的用戶具有不同的職能和權限。系統通過登錄界面來限定用戶的權限級別,并限制其訪問數據的范圍。系統的主要角色和權限如下:
考生:需注冊成功后才能登錄本系統,其操作權限僅為參加考試和查詢考試成績。
教師管理員:需要注冊,并要得到系統管理員的審批確認。該角色具有考生所沒有的權限,即具有考生信息管理、考試題庫管理以及試卷信息管理等操作權限。
系統管理員:為系統的唯一超級用戶,不需注冊。該角色除了擁有教師管理員的所有操作權限外,還可以對教師管理員信息進行管理。
(2)用戶信息管理。該模塊包括考生信息管理和教師管理員信息管理兩部分。教師管理員可以對考生信息進行管理,主要包括考生學號、準考證號、所在院系、專業、班級、考生
參加考試的科目等的添加、編輯修改和刪除等操作。系統管理員則可以對教師管理員的注冊信息進行審批確認,也可以進行添加、編輯修改和刪除等操作。
(3)考試題庫管理。管理員可以對數據庫中各科目的各種類型的試題庫進行添加、編輯修改、刪除和查詢等操作。其數據庫字段包括試題編號、試題所屬科目、試題類型、試題內容、試題標準答案和難易系數等。
(4)考試信息管理。管理員可以對考試科目,考生所屬院系、專業和班級等基本信息進行添加、編輯修改、刪除和查詢等操作。
(5)試卷信息管理。試卷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試卷代號、考試科目、題型、題量、分值、考試總時間、考試有效時間、試卷設計者、設計日期、試卷審核人等,管理員可以通過試卷信息管理界面修改試卷基本信息。試卷基本信息生成后,需系統管理員審核后才能成為正式考試試卷。
(6)考試成績管理。管理員和考生均可以通過該模塊查詢某科目考生的考試成績。管理員還可查看某科目考生答題試卷,核對機閱成績是否正確,以便人工修正考試成績。另外,管理員還可以查詢考試記錄,來查看考生是否參加了考試。對一些歷史上的考試結果和成績庫進行刪除和清理工作。
(7)系統新聞。管理員可以通過管理界面一些與考試相關的系統新聞,來提示考生參加考試和一些要注意的事項。系統的用戶功能模塊圖如圖2。
圖2系統的用戶功能模塊圖
2-3在線考試子系統
該子系統是在線考試系統的核心內容之一,其主要功能包括考生身份自動驗證、考試新聞(如考生須知)、隨機自動抽題、考生答題(界面)、考試倒計時(界面)與交卷、自動閱卷與評分等。
該子系統的相關實現技術主要有:
(1)動態隨機抽題:為了實現動態隨機不重復地抽取試題,需要在選題過程中每選出一題,就要在試題庫中作相應的標志,以便下次不會重復取出此題。試卷生成后要對試題庫中的標志位復原,以便其它考生抽取試題。
(2)考生答題與交卷: 考生可通過單選按鈕、復選按鈕和文本框等來輸入答題信息。考生答題界面具有倒計時器功能,提醒考生剩余答題時間。考試結束采取考生主動交卷和到規定時間自動交卷有機結合的方式予以實現。
(3)自動閱卷: 選擇題和判斷題的自動閱卷比較簡單,只需與標準答案進行比較即可。而填空題和簡答題的閱卷, 由于主觀性、答案個數的不確定性和判卷的尺度等等因素,要實現計算機自動閱卷相對比較困難。該子系統采取在多個答案之間設置特定分隔符并搜索關鍵字的辦法實現了填空題和簡答題的自動閱卷。另外,還提供了人工修改機閱錯誤的功能。系統的功能配置如圖3。圖3系統功能配置圖
在線考試系統的實現
本系統在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自動化工程學院試運行2年,效果非常好。本系統與其它在線考試系統比較,具有以下優點:(1)試題功能多樣,不但有選擇、判斷等客觀試題還有填空、簡答等主觀試題。(2)穩定性強,安裝于學校服務器中安全性好。(3)通用性強,本系統適合于所有科目。(4)兼容性強,可安裝于各類網絡操作系統。(5)擴展性強,本系統自己具有源程序可以根據需求變化擴充功能。以下為系統實現各個功能模塊截圖: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