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綠色廣告背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首先明確三個有關的基本概念:第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人在同時間內不可能感知周圍的一切對象,而只能感知其中的少數對象。按照巴甫洛夫的學說,注意的生理基礎就是大腦皮層優勢興奮中心的形成,人類接受新事物的心理活動都始于注意。第二,知覺及其選擇性。客觀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人腦就產生了對這些事物的各個部分和屬性的整體反映。這種整體反映就是知覺。對于廣告,一般來說,接受者都是以知覺的形式感知的。知覺有若干特征,其中之一是選擇性。即客觀事物是多種多樣的,人總是以少數事物作為知覺對象,對這些事物的知覺格外清晰。被知覺的對象好象從其它事物中突出出來,出現在“前面”,而其它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第三,我們把廣告的主體想要發送給接受者的信息內容稱為廣告的主題,或者說主題就是廣告的主要內容,而那些非主要的、起陪襯作用的部分稱為廣告的背景。
根據以上的概念,通過推理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判斷:要想使消費者在眾多的廣告中對你的廣告優先知覺引起注意,要想使消費者對你的廣告的主要內容引起注意,避免被不必要的背景干擾,就應該充分利用知覺的選擇性規律。
一、利用色彩的對比
知覺選擇性的原理告訴我們,主題與背景的色彩對比反差越大,就越容易對主題優先知覺。自然界的顏色豐富多彩,實際上顏色可以看作是在一定范圍內電磁波波長的函數。當電磁波的波長在4000埃(l埃=10-8厘米)到7700埃之間的范圍內時,人的肉眼可以感知,我們稱之為可見光,可見光的顏色是由光的波長決定的。可見光的波長趨于7700埃時呈紅色,接近4000埃時呈紫色。我把顏色按照波長的順序分為兩組8種顏色,就具有強烈對比反差的顏色進行了配對:
紅綠
黃藍
橙青
黃綠紫
我在七原色的基礎上增加了介于黃色和綠色之間的黃綠色,這是為了配對。這樣圖中的每一個顏色都可以在另一組中找到一個與之對應的,也是對比反差近于最大的顏色。雖然這種劃分方法不是很嚴密,但經過長期的對比驗證,認為是切實可行的,其誤差可以忽略不計。例如,紅與綠對比反差近于最大,因此萬綠叢中的一點紅就十分顯眼;同樣,萬紅叢中的一點綠也會引人注目。如果某一廣告的主題選用紅色(或綠色),就應以綠色(或紅色)色調的背景襯托之,這樣就能夠比較有效地吸引注意,達到較好的廣告效果。若是藍色的主題,宜選用黃色的背景;黃色的主題選用藍色的背景;青色(或橙色)的背景能有效地襯托出橙色(或青色)的主題。
二、利用明暗的對比
有時廣告顏色的選擇范圍受到限制,可以通過調節色飽和度和亮度來增大主題與背景的對比反差。色飽和度指顏色的濃淡程度。主題若是明亮的、淺色的,背景就應是深暗的;若主題是深暗的,背景就應是明亮的、淺色的。
三、利用聲音的對比
主題的聲音與背景的聲音有明顯差異時容易引起注意。夜深人靜時,說話的聲音很清楚,白天喧鬧的大街則相反。在嘈雜的背景下,消防車、救護車的怪叫聲才易優先知覺。在現今的電臺聲音廣告中,播出時一個接一個,如同機關槍掃射。高昂的費用使得廠家爭分奪秒地播出自己的廣告,秒秒必盡其用;而另一方面,聽眾對連珠炮似的聲音已經麻木,對之聽而不聞,三心二意。其結果是廠家的良苦用心和美好愿望并末取得相應的效果。根據知覺選擇性原理,建議廠家在做聲音廣告時,再花一點錢購買l到2秒鐘的靜默,靜默之后再出現你的廣告聲音,或者選用與前面的廣告聲音有明顯差異的聲音播送。例如,前面的廣告聲音都是男聲,輪到我的廣告時就選用女聲;前面都是快速播出,我就用慢速播出;前面是成人聲音,我就選用童聲。總之要與前面的廣告聲音有明顯的差異,產生出強烈的對比反差效果,達到引起注意的目的。
其實花錢買靜默的道理也適用于電視的畫面廣告,在若干個電視畫面廣告之后,花錢購買l到2秒鐘的無圖像(一片漆黑),并以聲音的靜默配合之,之后再出現你的廣告,效果會好得多,增加的費用完全可由增加的廣告效果中得到補償。
四、利用動靜的對比
縫衣針、小螺帽、小墊片的顏色與混凝土地面的顏色十分相近,即對比反差很小,因此我們很難在這種地面上找到它們。但是,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當這些小玩意剛一落地尚未停穩時,迅速彎腰蹲下,就比較容易發現仍在運動的它們。夏夜的星空,繁星點點,即使有些星星十分耀眼,我們也不太會注意,但我們的視覺一般都不會放過流星,盡管它并不是很亮。心理學的原理告訴人們,人眼對運動的物體優先知覺,這也是人眼的視覺規律。1985年我在上海時,發現上海青年宮附近廣告牌林立,唯獨一個廣告特別引人注目,每次路過此處都會情不自禁地看上兩眼,而對其左右的廣告則視而不見。懷著極大的興趣趨近研究,原來這幅廣告是用可晃動的小鋁箔閃片構成的圖案和文字。由此可見,動態的廣告會引起優先知覺,起到良好的廣告效果。對于無條件運動的靜止畫面,可以利用畫面中人物的運動姿勢和虛的背景使視覺產生運動的錯覺,這樣也能達到一定的效果。另外在燈箱廣告中,利用燈光的閃爍也可產生廣告運動的效果。霓虹燈之所以能有較好的效果,這與燈光的閃爍是分不開的,還有紅綠色的不停變換。
五、留有足夠的空白
空白實際上可以歸屬于廣義的背景,它起著襯托主題的作用,雖然它不裝載廣告信息,但它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空白與主題是辯證統一的,是既互相對立又互相依賴的。有些設計者忽視空白的作用,過于珍惜版面,把版面塞得滿滿的,效果卻很差。其實沒有了空白也就無所謂主題了,正如沒有黑也就無所謂白,沒有矮也就無所謂高一樣,你什么都寫了就等于你什么也沒寫,因為你沒有抓住主要矛盾,結果是事倍功半。什么“國優、部優、省優、質量上乘,譽滿全球、實行三包、保你滿意”等等,這些套話實際上跟什么都沒說一樣,與其在這上面花錢還不如購買靜默和無圖像(空白)。消費者對這類的套話已經麻木,大腦皮層已不能形成優勢興奮中心;他們只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摩托羅拉公司從1948年SGR-536手攜無線電對講機的生產開始,它一直在電訊市場上保持著領先地位。20世紀70年代末,摩托羅拉把消費電子業務賣掉,集中力量投入了以高科技為主體的通訊和資源處理的產品中.摩托羅拉公司1987年進入中國,先在北京設立辦事處,1992年在天津注冊成立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尋呼機、手機、對講機、無線通信設備、半導體、汽車電子等,產品銷售到中國和世界其他市場。20__年,在中國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大力支持合作下,摩托羅拉中國公司取得了輝煌的業績。同時,摩托羅拉也將世界領先的通訊技術帶到了中國,與中國共享摩托羅拉的經驗和技術成果,對推動中國通信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摩托羅拉將進一步加強同中國企業的戰略合作關系,共同創造新的輝煌。摩托羅拉在中國手機市場競爭狀況分析:
(一)現有市場競爭格局發展
中國手機市場競爭格局的演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87年至1995年。這一時期,摩托羅拉在中國手機市場上獨領。因為摩托羅拉是第一個進入中國移動通訊業的外國品牌。1987年,在廣東省開通的移動通訊系統就是摩托羅拉的設備。由于缺乏競爭者,中國手機市場基本上由摩托羅拉獨占。第二階段是1996年至今。愛立信、諾基亞等后進者,抓住GSM數字網開通帶來的機遇,市場份額急劇上升,直接挑戰摩托羅拉,形成了摩托羅拉與愛立信、諾基亞三足鼎立的局面。除了這三大品牌外,飛力蒲、西門子、阿爾卡特、索尼等品牌也競爭激烈。近兩年來,隨著國內廠商實力的上升,出現了不少的國產手機品牌,如科鍵、東方通信、中興、TCL等,也開始與國際品牌競爭。
(二)市場占有率
三大品牌(摩托羅拉、諾基亞、愛立信)在中國市場占有絕對優勢,他們的市場占有率達到市場份額的80%以上。據慧聰國際咨詢公司IT市場研究部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摩托羅拉手機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達到31.9%,居第一位;緊跟其后的是諾基亞,達到29.4%(考慮到有很多用戶是幾年前購買的手機,那么現有市場的實際銷售量的品牌榜上,諾基亞應排前列)。排在第三位的是愛立信,達到21.4%,愛立信的用戶群有相當部分分布在南方(如廣州)等城市。摩托羅拉、諾基亞、愛立信市場占有率高達82.7%其余品牌的市場空間已非常狹窄。三大品牌之后的排名依次是:西門子、飛利蒲、松下及其他品牌。
(三)手機購買行為分析
90%的用戶的手機是在1997年之后夠買的。電視廣告、他人介紹和報紙廣告是購買手機的主要信息來源。有31.6%的手機用戶購買手機是根據朋友、熟人的介紹。這表明在中國市場,親情、友情等感情因素也相當會影響商業活動,也提醒手機商、經營商、網絡運營商,每“善待三個老客戶,將會有機會贏得一個新客戶”。購買手機時,用戶最關心的是通話質量,其次是性能、通話時間與待機時間。潛在用戶最關心的是價格,然后才是性能、品牌。用戶選擇手機時,17.7%的用戶選擇“品牌”因素,加上人際傳播的二次傳播效果,“品牌”因素,可能是最大的選擇因素。14.6%的用戶關注“手機體積的大小”的問題。5.9%的用戶則關心“手機外殼的顏色”,這表明手機不僅是一個通訊工具,還是一款時尚消費品,外觀很重要。還有11.8%的手機用戶購機時選擇使用方便的手機,所以,用戶購機時選擇耗電量小(待機時間長,充電次數少)的機型。而10.6%的用戶選擇功能多的機型。10%的用戶選擇技術新穎的機型,9.1%用戶選擇有中文輸入功能的機型。中檔機受歡迎,中檔機的價格在2000元-4000元之間,共有5.8%的用戶在使用這類手機。71.3%的用戶自己花錢買手機,單位分配的占23.5%,另有4.9%的手機是家人或朋友送的禮物,這一比例和前些年比已有很大變化。
產品特點介紹:
MOTO-860是摩托羅拉公司2006年春季隆重推出的一款外型時尚專為年輕人設計的3G手機,本款手機打出綠色環保為主題所以以淺綠色調為主色調,顏色鮮明,外觀以樹葉抽象變形為主要形狀,機長:12cm,寬:6cm,厚:0.7cm。自下而上--手機左下角有五個長方形以梯形格式排列組成話筒。鍵盤流線型設計,凹凸有致,用夜光材料所制,這樣可以省下手機平時所耗的電能。屏幕尺寸為:高4cm*寬3cm的26萬色的夜晶顯示屏,可以讓畫面顯示更逼真更清晰,而且具有乃磨防水技術。手機右上角有一直徑1cm圓形掏空設計,內鑲有M標志,手機接到來電后會以7種顏色交替閃動提醒使用者,圓中串一直徑為1.3cm的圓環,它可以方便的為使用者提供:串、帶、掛,的攜帶方式,這是此手機設計的獨特之處之一。它的背面正中央位置有一長4cm*寬3cm的長方形的鋰電電池槽,上方有防電池脫落設計可以在高震蕩下電池仍不會出現脫落或松弛現象,右下角設計了一個超大設像頭可以攝錄更多更大的瞬間經典畫面,手機設有內置天線,和其他內置天線手機不同的是它的天線裝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0.01輻射”技術裝置,這樣可以大大減輕手機對人腦的危害,并且不會影響信號,這也是此手機最主要的特點。當然MOTO-860也不會拉下現在年輕人最喜愛的MP3功能,可以支持多種音樂格式,64和炫鈴聲可以讓你隨時隨地走在流行音樂的最前沿。居于以上幾大特點此款手機應能很快被時下追求自我個性時尚的年輕人所接受并帶動今夏的最近流行。
銷售與廣告分析:
(一)定價策略
目前“摩托羅拉MOTO-860”在中國的市場定價在2700元-2800元之間
(二)分銷渠道
主要是手機專賣店和郵局手機專柜,地區以北京為中心向全省擴散,個大、中、小,城市為主。(三)廣告地區
針對大、中、小城市,全面推出,重點放在大、中等城市。
(四)廣告內容(訴求點)
以綠色環抱,時尚為訴求點。
(五)廣告方式
以電視廣告為主要廣告媒體,以全國各大電視臺為主,輔以報紙、雜志、路牌等。
“摩托羅拉MOTO-860”手機的廣告策略
(一)“MOTO-860”手機形象的問題點和優勢
問題點:
A.產品銷售對象有局限性
B.產品外型可能給人一種華而不實的感覺
優勢:
A.摩托羅拉手機知名度高
B.“MOTO-860”是一款超低輻射環抱的手機
C.產 品外型設計吸引年輕人
D.廣告宣傳主題與設計風格明確,傳播效果好。
(二)廣告目標
廣告對象:主要針對時下追求自我個性時尚的年輕人,在校的大學生或已經有經濟基礎的年輕人。
目標地區:以北京為中心向全國各大、中、小型城市擴散。
廣告定位:傳播一種綠色環抱的口號,讓每個年青人行動起來捍衛地球上的綠色資源。
(三)廣告策劃主題:即環抱又時尚
廣告主題(也是口號):即環抱又時尚
品牌概念:
MOTO-860是一款顏色、外型時尚的手機,特別它具有“0.01輻射”的技術極大的減輕了對人腦的傷害,非常環保。抓住以上兩種特點所以我們打出即時尚又綠色環保的特點對此手機進行廣告推廣,并讓時下的年輕人進一步的意識到地球寶貴資源在日漸嚴重流失的后果,保護地球資源是每個人應進的義務和責任,在這個人們都追求時尚奢華的時代里也不忘了保護節省地球上盡有的綠色資源!
(四)廣告創意設計
以電視廣告為主,在視覺上打動人心,迅速建立“即時尚又環保”的新感念。在品牌建立后,輔以報紙、雜志、戶外廣告、車身廣告與店鋪等平面廣告擴大知名度與美譽度。在廣告宣傳后需要營銷、公關的創意活動支持,把這一品牌概念進一步推廣。時下又是中國人民沉浸在審辦2008奧運成功的喜悅當中,北京又提出綠色奧運的口號,這更深化產品的品牌概念,能夠取得出人意外的效果。設計要求:在電視廣告設計上,用一系列的“綠色時尚”主題廣告來進行廣告宣傳,力爭表現“綠色時尚”的各個方面。整個設計年輕時尚的生活為主,運用一些電腦技術營造地球缺少資源會變成什么樣子,來警惕年輕人對環保的重視性。
A、廣告標題設計
1.時尚+綠色
2.時尚離不開綠色
3.我們究竟還有多少綠色
4.綠色就是時尚
5.我相信你很時尚,但是我不相信你環保
6.如果生命不是綠顏色的
7.究竟綠色還能陪我們走多久
B、具體設計
摩托羅拉MOTO-860電視廣告文案:
創意一:
(遠景)一個未來高科技時代背景下,遠處有一片密密麻麻好似樹林。
(鏡頭推移)觀眾慢慢發現那片密密麻麻的并不是樹林而是一座一座信號發射鐵塔。
(遠景)各大高科技建筑不斷在排除烏黑的氣體,這個天空灰蒙蒙的見不到[文秘站:]日月星辰。
(中鏡)街上的行人全都是穿著防輻射衣服面帶氧氣罩忙碌的走著。
(中鏡)一個穿著時尚的年輕人正駕駛著高科技飛行滑板穿越大街小巷。
(近鏡)突然年輕人停下來發現地上有東西并揀了起來。
(特寫)年輕人手中揀起來的是摩托羅拉MOTO-860手機。
(特寫)年輕人表情很興奮。
(鏡頭追蹤)年輕人駕駛的飛行滑板飛快的來到一座又粗又高的的信號發射塔前,將摩托羅拉MOTO-860放在上邊。
(遠鏡)鐵塔突然變成了一株綠油油的蒼天大樹。
(中鏡)路過的行人都住足觀看。
(特寫)許多人拿掉了氧氣罩,面帶幸福的微笑盡情的呼吸著大樹給他們帶來的新鮮氧氣。
(特寫)一個年輕的女孩非常羨慕地朝著年輕人說:“你又復活了一個樹”!
(特寫)年輕人自豪的說“你也可以做到!”
(屏幕變黑出現字幕)你也可以為世界添一份綠色——摩托羅拉MOTO-860
創意二:
(遠景)一個未來高科技時代背景下,各大高科技建筑不斷在排除烏黑的氣體,這個天空灰蒙蒙的見不到日月星辰。
(中鏡)一為老師正在一個密封提供人造氧氣的教室里給小學生上課
(特寫)老師向下邊坐著的學生提出問題:“誰知道大自然是什么顏色的?”
(中鏡)下邊的同學紛紛舉手說:“白色的、灰色的、黑色的。”
(特寫)有位同學舉手說:“老師您說大自然是什么顏色的?”
(特寫)老師面露難色低下了頭。
(屏幕變黑出現字幕)難道你不知道我們生活的大自然原本是綠色?!——摩托羅拉MOTO-860
活動策劃:
1、產品上市新聞會(以“綠色+時尚”為主題進行,向市場與公眾宣布什么是“綠色+時尚”)
2、“綠色+時尚”產品展示與手機信息咨詢溝通會(展示新產品、手機信息咨詢、手機產品維修等)
3、成立“綠色+時尚”聯盟網站(可以讓更多關心環保的人士加入近來)
4、買摩托羅拉MOTO-860“綠色+時尚”送禮品活動(在購機同時,附送禮品裝、環保手提袋、環保化妝品、環保文具等)
5、贊助社會環保事業和一些欄目
6、“綠色就是時尚”系列活動(大型的慈善晚會、同一首歌倡導綠色等活動)
實施策略
導入時機:
2006年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是新生命的開始,也是倡導“時尚綠色”的宣傳本產品上午最佳時期。
實施步驟:
1完成設計制作
2完成項目立項審評工作
3完成部門項目實施規劃與分配
4事前效果評估
5公司內部傳播
6制定時間表與確定負責人
7具體實施
8監督管理與效果評估
9廣告活動結束總結
姓名:皮東林性別:男
出生年月:1982年08月16日健康狀況:優
學位:學士學位專業:影視廣告
研究方向:影視藝術方面
E-mail:
通訊地址:吉林市吉林大街群眾藝術館140-1
郵政編碼:130000
聯系方式: 010-86451814
教育背景
20__年9月-20__年7月就讀于吉林藝術學院動畫學院影視廣告專業
所修課程
主修課程設計,手繪畫圖,電腦畫圖(Maya,3DMax,AE,Premiere,Flash,Illustrator,photoshop,CorelDRAW),市場營銷
電影與語言,二維動畫
輔修課程電影史,藝術概論,廣告學,攝影
自修課程教育心理學
英語水平
四級
所獲獎勵
社會實踐
個性特點
開朗,易相處,有責任心,誠實,正直,善良
求職意向
黑龍江省綏化市是“中國寒地黑土特色物產之鄉”,綠色物產資源豐富,但部分寒地黑土綠色產品漢英廣告翻譯中存在著一問題。功能主義目的論提出的忠實原則、連貫原則和目的原則對這些問題分析和解決具有適用性,對漢英廣告翻譯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功能主義目的論;漢英廣告;翻譯原則
寒地黑土品牌集綠色食品品牌、區域特色品牌、原產地屬性品牌于一身,其產品生產地域范圍必須在東經125°—127°、北緯44°—49°的黑土地區間,產品的品質特征必須具有寒地黑土綠色物產特有的營養品質,產自優良生態環境的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作為寒地黑土品牌誕生地的黑龍江省綏化市,位于東北松嫩平原,正處于寒地黑土地帶,其綠色物產資源豐富,被國家授予“中國寒地黑土特色物產之鄉”的稱號。2007年4月,寒地黑土品牌正式獲得了美國聯邦的全美注冊證書,實現了跨國注冊。
伴隨著寒地黑土品牌進軍國際市場的腳步,寒地黑土綠色產品漢英廣告的翻譯顯得十分重要。因為這對于擴大寒地黑土品牌的影響力,豐富品牌的文化內涵,使寒地黑土品牌綠色產品以更加鮮明的地域特色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作者從調查中發現,目前綏化市部分寒地黑土綠色產品的漢英廣告翻譯并不是十分規范,部分廣告的英語譯文存在著詞匯、句法和文化等層面的失誤。因此,本文將結合德國功能主義理論中的目的論,對部分寒地黑土綠色產品的漢英廣告翻譯的失誤加以剖析,探討漢英廣告翻譯的合理方法。
一、 功能主義目的論及其對廣告翻譯的適用性
20世紀70年代,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家漢斯·維米爾(Hans Vermeer)提出了“目的論”(Skopostheory),這一理論是德國功能派最重要的翻譯理論,它主張翻譯過程中原文的地位應有所降低。在維米爾看來,“原文不再是要參考的首要標準,而是譯者獲取信息的源泉之一”[1](P12)。相對于原文而言,功能主義目的論更加傾向于譯文和受眾,因為“決定翻譯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受眾,即預期的譯文讀者,他們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識、對譯文的期待和交際需求”[1](P12)。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可根據譯文在目標語言中預期的交際功能,結合受眾理解譯文所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識和對譯文的預期等信息,決定在目標語言環境中原文的具體翻譯方法和策略,不必僅僅拘泥于與原文的“對等”。同時,功能主義目的論提出了三條翻譯原則:目的法則、連貫法則和忠實法則。目的法則指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整個翻譯行為的過程,即目的決定手段。連貫法則指譯文必須符合語內連貫的標準,即讓接收者理解并在目的語文化及使用譯文的交際環境中有意義。忠實法則指原文與譯文應該存在語際連貫一致,類似于通常說的忠實于原文。三條法則的關系是連貫法則和忠實法則從屬于目的法則,而忠實法則又從屬于連貫法則。功能主義目的論認為“目的法則”是所有翻譯行為應該遵循的最高原則。[2](P56)
廣告是一種具有商業價值的實用性文體,其目的是傳遞某種商品或服務的信息,使消費者產生購買該商品或服務的欲望,并最終實現購買行為,從而使廣告主獲利。因此,廣告具有以下功能:提供信息(information)、爭取顧客(persuasion)、保持需求(maintenance of demand)、擴大市場(creating mass market)、保證質量(quality) [3](P420)。既然廣告的最終目的是引起消費者注意和興趣,以促成其購買行為,那么廣告翻譯究其本質而言,就是跨越源語言和目標語言兩種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在目標語言環境中以譯文吸引消費者的購買興趣,并最終促成購買行為。也就是說,成功的廣告翻譯譯文能夠實現功能主義目的論所倡導的“譯文的交際目的”,這正是目的論契合廣告翻譯本質的體現。
二、寒地黑土綠色產品漢英廣告翻譯的錯誤分析
通過對綏化市部分寒地黑土綠色產品漢英廣告翻譯的調查,我們不難發現其中存在一些翻譯失誤,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詞匯層面
由于個別英語譯文與原文詞匯不對應或選詞不當而導致翻譯失誤,這些錯誤可能是由于譯員的疏忽或對某些詞匯的含義理解不深刻造成的。例如:
(1)……在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下生產的“七河香”牌大米更是與眾不同, ……(節選自“七河香”牌大米廣告)
譯文:…Relying on the location, Qixianghe rice is larruping, …
(2)七臺河林河水晶米
譯文:Qitaihe Linheshui rice
例一譯文中,慶安縣生產的“七河香”牌大米被錯誤譯成了“Qixianghe”。例二譯文中,“七臺河林河”應是“水晶米”的定語,由于意群分析錯誤,翻譯時定語部分被譯成了“Qitaihe Linheshui” (七臺河林河水),修飾中心詞rice。
(3)黑龍系列大米選用的稻谷產自秦家鎮綠色水稻種植基地,該基地地處諾敏河以南、呼蘭河以北,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節選自黑龍系列大米廣告)
譯文:Heilong series of rice selects paddy rice from Qinjiazhen green-food growing base in fertile and plain southern Nuomin river and northern Hulanhe river.
例三譯文中有兩處不妥,一是“秦家鎮”應譯為Qinjia town, 不應直接音譯,因為“鎮”作為一個區域單位名稱在英文中有其對應的詞 “town”,所以應該譯出來。二是“呼蘭河”應譯為Hulan river, 結構應該與前面諾敏河的譯文一致。
(4)……其中活性免疫球蛋白被人們成為乳品中的“軟黃金”。(節選自“紅星”牌牛初乳廣告)
譯文:…Active-globin is reputed “soft gold” among dairies.
例四譯文中的“活性免疫球蛋白”應該譯為“active immunoglobulin”, 這種翻譯過程中的選詞錯誤會把消費者弄得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因此,上述錯誤是譯員們應該努力避免的。
在功能主義目的論中,原文只是起到為受眾“提供資訊”的作用,整個翻譯過程所強調的是譯文對受眾所起的作用,也就是翻譯是否完成其所負擔的功能,是否達到了翻譯的目的。但是,功能主義目的論提出的三條翻譯原則中的忠實法則是必須要保證的,即譯文首先要忠實于原文,譯文“提供的資訊”首先應該是準確的,然后才是翻譯的地道與否問題。而以上產品廣告的英語譯文最基本的一些信息表達出現錯誤,顯然是違背了忠實法則,自然也不能達到廣告預期的目的。因此,加強譯者翻譯基本功的訓練還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另外,認真的工作作風與態度也必不可少。考慮到廣告受眾群體的龐大性,任何小的失誤都可能造成大的經濟損失,所以不能忽視翻譯的任何細節。
2. 句法層面
英語譯文中個別句子間的連貫性較差或結構混亂。例如:
(5)本產品是黑龍江省慶安“雙潔”公司的最具特色的優質品種,選取當地長粒型、呈玻璃體透明或半透明狀、元腹白和心白,糊化溫度低,膠稠度大于70,直鏈淀粉小于17%,蛋白質含量高,米粒完整,米飯具有熱時微甜、冷后不硬、不回生等特點。在水稻生長最佳時期采用根外富硒技術進行葉面噴灑硒元素,通過葉面吸收,使水稻籽粒硒含量達到最佳值。控制大米中硒含量是高科技技術。(節選自“雙潔”牌富硒香米廣告)
譯文:The rice is processed by Heilongjiang Shuangjie Company, selecting long-size, translucent granules with 70-plus dense degree and amylase less than 17% with higher protein. During the best growing period, it insufflates Se on leaves to make rice absorb and control Se element at best level, which is a high-tech technique.
此譯文中有兩處不妥,一是selecting的邏輯主語是句子的主語rice, 但是二者間應該是被動關系,因此selecting應改為selected。二是第二句中的it指代不明,影響了句子間語意的連貫性。句子中insufflate在《柯林斯英漢雙解大詞典》中的意思是to breathe or blow (something) into (a room, area, etc) 把…...吸或吹入(房間、區域等)。因此,譯文中的“it”容易被理解為前面句子的主語 “rice”,如果這樣第二句就會出現邏輯錯誤,造成消費者理解上的偏差。事實上此處的“it”應該指代Shuangjie Company, 確切的說應該是雙潔公司中種植這種富硒水稻的人,因為種植者才能“采用根外富硒技術進行葉面噴灑硒元素”。因此,代詞it的使用不當導致了翻譯上的失誤。
(6)牛初乳——天然免疫之王,初乳中含有大量天然的不同生物活性的功能組合,是自然界免疫因子最為富集的資源之一。(節選自“紅星”牌牛初乳廣告)
譯文:Cow colostrum, natural king for immunity, contains bio-active components of collecting immunity genes.
如果按照上述譯文的理解,“生物活性的功能組合”應該具有“collecting immunity genes”的特征或屬性,因為譯者用介詞of連接了兩個短語。然而當of后的collecting 帶有自己的賓語時,它的意思往往是指“收集或召集”的意思,并非原文中“富集的”之意。從廣告原文可知,作者想表達的是“牛初乳是自然界免疫因子最為富集的資源之一”,所以上述英語譯文所做的結構上調整不但沒有準確地表達作者的意圖,反而會給消費者帶來疑惑,影響對該商品的購買欲。
此類錯誤違背了功能主義目的論提出的三條翻譯原則中的連貫法則。連貫法則要求譯文必須符合語內連貫的標準,讓受眾理解譯文在交際環境中的意義。上述例子中代詞的指代不明和句子結構上的混亂無法讓消費者清楚明確地獲得廣告的實際內容,因此這類廣告譯文也達不到推廣產品的目的。建議譯者應重視譯文語篇的連貫,注意句子的銜接和語意的流暢,以便清楚地表達廣告的意圖,從而讓消費者認同并接受所推廣的產品。
3. 文化層面
個別英語譯文不能體現漢語原文所表達的文化內涵,造成翻譯失誤。例如:
(7)海倫小米是天然綠色食品,長期食用對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預防多種疾病都有較高的醫療保健作用;特別有助健康、益丹田、補虛損、補氣養血、滋陰壯陽、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等功效,更利于糖尿病患者的保養,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食品,也是老年人食用上乘之品。(節選自海倫小米廣告)
譯文:Hailun millet is natural green food with functions of improving immunity, preventing diseases, especially benefiting liver, nourishing blood, face beauty, delaying senile and favoring diabetics and elders.
原文中的“易丹田、補虛損”是中醫術語。《東醫寶鑒》引用《仙經》一文,闡述了丹田的功能:“腦為髓海,上丹田;心為絳火,中丹田;臍下三寸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氣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視丹田為貯藏精氣神的所在,因此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在當代,“丹田”作為人體重要穴位之一,一般指下丹田,臍下三寸的地方。虛損,疾病名,指因七情、勞倦、飲食、酒色所傷,或病后失于調理,以致陰陽、氣血、臟腑虛虧而成的疾患。[4](P23) 而譯者由于缺乏中醫文化知識,把“易丹田、補虛損”僅僅翻譯為 “benefiting liver”顯然是不準確的,不能體現出海倫小米的特別功效。此句建議改為benefiting pneuma and enriching asthenic disease。
(8)古書《桂香寶》中詩曰:“白發童顏叟,山步逐騮驊,問翁何所得,常飲五加茶。” (節選自五加參保健綠茶廣告)
譯文: “He is an elder but looks younger. Ask him why? He answers to always drink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tea,” described in the ancient text “Guixiangbao”.
譯文中“山步逐騮驊”的意思是形容走路腳步輕快,能趕得上駿馬的樣子。這里譯者采用了不譯的方法,沒有譯出此句。僅用一句“He is an elder but looks younger.”會讓消費者認為此款產品只有美容養顏的功效,而忽視了其強身健體的功能。因此,原文詩句所傳遞的全面的文化內涵沒有被譯者充分領會,不能完全展示這種保健茶的特點。此句建議改為 “He is an elder but looks younger and stronger.”
此類錯誤違背了功能主義目的論提出的三條翻譯原則中的目的法則。目的法則認為目的決定手段。也就是說,凡是能達到翻譯任務委托人目的的一切手段,幾乎都是功能主義目的論倡導的策略,其中包括直譯、意譯、曾譯、減譯、不譯、創譯、編譯等常用的翻譯策略。[5](P35) 但是,方法的多樣并不意味著翻譯的隨意,譯文的多種翻譯策略始終要針對翻譯的目的進行。上述例子中涉及的編譯和不譯的翻譯策略,僅就方法而言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它們的運用都不能達到完整地傳遞產品廣告文化內涵的目的,因此也是失敗的。建議譯者還是要博學慎思,準確地領會廣告所涉及的文化知識,定位譯文的翻譯重點,然后再有針對性地選擇恰當的翻譯策略進行翻譯。
二、 結語
綜上所述,功能主義目的論倡導的三個原則對漢英廣告翻譯具有強大的指導作用,是譯者在漢英廣告翻譯過程中應遵循的重要準則,因此譯者們應該遵循忠實原則,做到譯文真實準確;遵循連貫原則,做到譯文通俗易懂,連貫流暢;遵循目的原則,做到英語譯文應以西方消費者的立場為導向,著重把握廣告原文的精髓,準確傳遞文化信息,符合英文廣告的風格。
[參考文獻]
[1]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劉曉梅. 目的論與漢英廣告翻譯[J].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2007(6): 55-58。
[3]劉必慶.文體與翻譯[M].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1998。
[4]葛洪. 肘后備急方[M]. 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1。
[5]李克興. 廣告翻譯理論與實踐[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論文摘要:從平面廣告角度談廣告跨文化傳播問題,指出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一方面應跨民族,跨地域傳播“共通性”的視覺符號和文化符號,另一方面應充分發掘和運用廣告目標受眾所熟悉的民族性的、區域性的視覺符號和文化符號,從而達到廣告跨文化傳播的目的。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跨國公司全球化擴張,其產品必然涌向世界各地。與此同時,跨國廣告業也必然追隨其客戶進行跨區域、跨國界的廣告經營和運作,廣告國際化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廣告國際化,或稱廣告全球化,是指在世界各地市場上通過采用基本一致的廣告傳播方式,實現全球市場的營銷戰略。這種全球化的廣告給生產和經銷廠商以及廣告業者都帶來了明顯的利益,例如降低了廣告成本,樹立了品牌和企業形象,提高了迅速推廣產品基本概念的能力,簡化了市場和促銷計劃的協調控制程序,等等。
此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文化一體化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多元文化將長期存在。跨國廣告的運作不能不考慮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從文稿、符號意義、文化象征、訴求主題、視覺形象,到廣告經營策略、人才組合與培訓、管理模式、公共關系建構都有一個與各地本土社會文化相適應的問題。因此,廣告的國際化進程中也包含了本土化過程,廣告的跨國傳播也就是跨文化傳播,國際化和本土化雙向趨勢是廣告跨文化傳播的主要特征。
如何處理好看似矛盾實則相關的國際化和本土化問題乃是實現廣告跨文化傳播的關鍵。本文將就平面廣告的跨文化傳播問題略做探討。
一、文化符號
在世界文化多元的背景下,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文化差異,文化符號有的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區域特征;另一方面,長久以來通過思想的相互交流和文化的相互影響,也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價值觀和文化認同,現代科技提高了媒體的傳播能力和覆蓋范圍,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出現了更多超國界,超民族的“世界性文化符號”。
20世紀90年代,受西方尤其是美國文化價值觀的影響,在中國年輕人中出現了一些張揚個性和自由的個人主義文化符號。因此,平面廣告在傳播中,就曾運用這些“世界性文化符號”進行跨文化傳播。因為這種‘世界性文化符號’具有共通性,它可以跨越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中國大量出現的以自由和個性為主題的‘me(我)廣告’,如‘我選擇,我喜歡’(安踏運動鞋),‘我有我可以’(佳得樂飲料),` i’ m loving it’(麥當勞)等等,便是這種文化的具體表現”。可見,在跨國廣告中,充分利用這些“世界性文化符號”,能收到良好的跨文化傳播效果。
但是,在人類整個文化符號系統中,目前“世界性文化符號”只占一小部分。“區域性文化符號”仍占據主導地位。因此,跨國公司在廣告運作中,更應重視不同文化背景下受眾不同的文化要求、文化特征、文化價值觀,并把這種文化特質滲透到廣告傳播的各個環節。運用目標受眾所熟悉的視覺文化符號。因為只有受眾所熟悉,易于接受的文化符號才能達到與受眾的溝通,得到受眾心理認同,引起受眾的共鳴,進而傳達廣告資訊,達到商品銷售目的。這也是目前平面廣告跨文化傳播中的重要策略。
跨國廣告公司在中國進行跨文化傳播中,可充分利用帶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視覺文化符號,如長城,黃河,剪紙,對聯,福娃,門神,紅燈籠等等。在這方面,可口可樂,麥當勞無疑成為跨文化傳播的典范。在日本市場運作的跨國廣告公司,盡量順應和利用日本人的文化特質。如在促銷計劃中適應日本人的“送禮和娛樂”兩大主要消費習慣;在訴求方式中采用“柔性銷售”代替西方式的“硬性銷售”;在形象符號運用中充分考慮到日本傳統賦予數字、植物、動物的獨特符號意義。在香港運作的跨國廣告公司,洞悉了香港人在“東—西方”、“傳統—現代”的兩極文化價值認同方面的中間形態和心理情感困境,在廣告訴求中順應并且強化了對香港本土的依戀與認同。在臺灣的跨國廣告公司“不僅懂得利用中國傳統文化資源、以及日本對于臺灣的生活一審美方式的影響,而且對于現代臺灣人的生存境況相當關注,諸如政治敏感度、性向選擇、社會治安、兒童健康、新新人類等主題均成為廣告創意表現的內容”。作為全球品牌的跨國公司,如果不顧國家與地區市場的文化差異,而固執地以本民族文化觀念為背景進行廣告宣傳,必將遭受滑鐵盧,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畢竟,豐田汽車“霸道”廣告的教訓,對任何一家跨國公司和為其服務的廣告公司來說都是值得警醒的。
二、視覺符號
談到平面廣告跨文化傳播,不能不說到“視覺語言”。當今社會已經進人視覺時代,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們被光怪陸離的形象海洋所淹沒。可以說我們的社會已經成為“圖像社會”,成為“視覺文化”主導的社會。因此,在平面廣告跨文化傳播過程中廣告如何適應這個“讀圖時代”的發展是成敗的關鍵。事實告訴我們,廣告信息只有依靠和公眾進行視覺語言的傳播和溝通,才可能達到傳播效果,從而促進商品銷售。
平面廣告是二度空間的廣告形式,文字、圖形、色彩是廣告視覺語言的三大構成要素。平面廣告的視覺傳達也由此分為文字傳達、圖形傳達和色彩傳達。平面廣告在進行視覺傳達過程中必然要創造性地、藝術性地運用視覺符號和符號系統來構成廣告視覺語言進行跨文化傳播。因此廣告視覺符號的選擇和運用成為廣告溝通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一)圖形
在當代視覺文化的背景下,除了廣義的“文化符號”外,圖形語言無疑成為廣告跨文化傳播中最為重要的視覺文化符號。無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人,其生理構造和大腦神經的連接關系都相同,所以人類的視覺感知方式和感知結果都是一樣的,因此圖形語言必然成為全世界的共同語言。我們可以不知道英語victory的含義,但當同伴向你伸出兩個手指(成“v”型)你就會領會這是在祝你成功。在由文字,圖形,色彩三種基本傳達要素所共同建立的平面廣告中,圖形是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在跨文化廣告傳播中,圖形有“世界語”之稱,它不分國家,民族,男女老少,文化深淺,語言差異,普遍被人所看懂,不同程度地了解其中的含義。好的圖形設計可以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透過視覺語言進行溝通理解,可以跨越地域,民族的界限以及語言的障礙和文化的差異進行交流。究其原因,圖形具有語言的本質性能,是具有說明性和說服力的語言形式。同時,圖形比文字更形象,更具體,更直接,這正是圖形傳達優于文字傳達的一個方面。它超越了地域和國家的界限,無須翻譯,卻能實現“一圖頂萬言”的傳播效能。
然而,我們也須看到,圖形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同樣具有“共通性”和“區域性”特點,它在廣告傳播中必須符合前面論述的“文化符號”在跨文化傳播中的規范,即發掘圖形語言在跨文化傳播中的“共性”和“個性”。
(二)文字
在跨文化廣告傳播中,廣告的視覺符號除了圖形外,還有文字和色彩兩個基本的視覺要素。平面廣告在跨文化廣告傳播中,對文字傳達和色彩傳達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當今“讀圖時代”,文字對廣告信息的傳達功能大打折扣,圖像擔負起傳播信息的主要作用;然而,畢竟沒有達到取代文字的地步,在許多情況下,單憑圖形人們仍然不易了解廣告信息。因此,往往需要加上文字說明,才能賦予圖片意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從而產生良好的理解和記憶。廣告在面對不同語言文化背景下的受眾時,筆者認為,“文字圖形化”,即文字具有圖形表征特點,將成為平面廣告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傳播策略。正如前面論述的那樣,在當今視覺文化占統治地位的時代,在跨國廣告公司對受眾所在地語言文化掌握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廣告只有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達到理想的廣告傳播效果。與此同時,隨著各種文化的廣泛交流和跨國廣告公司對廣告受眾所在地文化的進一步了解,文字傳達可以充分借鑒和發掘當地的語言文化寶庫,達到更好的融入受眾心理的目的,引起受眾的共鳴,從而取得廣告跨文化傳播的良好效果。最明顯的一個例子便是豐田汽車在中國傳播的廣告語“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它借用了中國傳統的俗語“車到山前必有路”,巧妙的進行嫁接、組合,達到了意想不到的傳播效果。正如圖形傳達所具有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辨證關系一樣,文字傳達也可以不涉及到某民族的文化特征,也不迎合某一特定的文化區域內受眾的審美情趣和接受習慣,發掘人類的共性,如在人類的生理感覺上做文章。一代廣告大師雷斯為m&m巧克力糖果創造的廣告語“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幾十年來在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播發,其威力依然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究其原因是因為此廣告幾乎沒有涉及到某民族的文化特征,也沒有迎合某一特定的文化區域內受眾的審美情趣和接受習慣,它只是從人的生理角度出發來說明自己獨特的銷售說辭。而這種“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美妙感覺正是全世界的消費者都需要的。
(三)色彩
色彩的運用在平面廣告跨文化傳播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平面廣告的視覺傳達設計中,色彩往往是一種先聲奪人的傳達要素,就遠觀效果而言,色彩傳達更優于圖形傳達和文字傳達。
色彩是一種感情的語言,而且是一種表達力很強的語言,它總是與一定的情緒相聯系,并且這種聯系對于人類來說具有一定的共性。如紅色象征熱烈、活潑、浪漫和火熱,黃色象征光明和希望,綠色象征和平和朝氣,藍色象征寧靜,智慧和深遠。很多跨國的高科技企業總是用藍色作為對外廣告宣傳的主色調,以此來彰顯其“藍色智慧”,并且隨著產品的擴展而走出國門,邁向世界。可口可樂的紅色伴隨著可口可樂走向世界,征服了無數年輕人。因此在廣告的跨文化傳播過程中應該把握人類的對色彩感覺上的共性,然而這種“共性”只是相對的,它并不能掩蓋“共性”下民族文化的差異性。不同的國家、民族對于色彩有著不同的愛好和忌諱,如紅色讓我們聯想到喜慶、吉祥、生命和幸福,對紅色的崇拜是中華先古圖騰時代的獨尊一色;然而,在西方紅色卻讓人聯想到圣餐、祭奠和危險等。日本人忌綠色,視其為不吉祥;而在西亞一些國家,綠色卻受到普遍歡迎。因此,通過文化參與了解當地的文化差異,迎合當地受眾的價值觀念和接受心理,充分尊重其宗教信仰及風俗習慣,才能取得良好的跨文化廣告傳播效果。
三、結語
1.色彩的基本功能
看到紅色的旗幟,人們就會想到勝利、喜慶;看到白色的旗幟,人們就會想到投降、悲傷,這就是色彩帶給人們的信息概念,也是色彩的基本功能之一:信息承載功能,在商業媒體廣告色彩設計中,色彩的信息承載功能尤為重要,它是宣傳商品的基礎,通過色彩將一個商品的特色信息表達給大眾,吸引大家的注意,然后產生購買欲望。其次,色彩的識別功能,通過色彩識別一個商品、一個品牌,簡而言之就是“看色識物”,如我們不考慮廣告的構圖、具體形態,只看色彩能能不能認識廣告要表達的主題。在商場果蔬區,如看到紅色,消費者通常會想到西紅柿、蘋果等;看到橙色,消費者會想到橘子、橙子等;看到綠色,消費者會想到黃瓜、菠菜等,通過對色彩的認知而確定某一環境中商品的屬性,這就是色彩的識別功能。再次,色彩具有很強的促銷功能,例如在商場,我們看到黃色或紅色的標簽就會認為商品打特價、搞活動,有時甚至忽略了文字的具體表達,可見,色彩比文字、圖像更能直觀的表達某些信息。第四,色彩的美化商品功能,在市場環境下,人們對于包裝的重視程度日益增長,色彩是商品包裝的基本元素,例如,蛋糕店媒體廣告中多用黃色元素,一方面,黃色能夠增加人們的食欲,使人對美味的蛋糕有所需求,刺激人們的消費欲望;另一方面,黃色背景的襯托可使商品顯得新鮮、甜美,更能吸引人的眼球,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2.色彩的心理暗示功能
色彩能夠影響人的內心情緒,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如暗色會讓人感到壓抑、冷漠;暖色會讓人感到快樂、溫暖,如某個標志設計成綠色人們就會感到健康、安全;如果是紅色或黃色,即使不明白標志的具體含義,人們也會認為是危險、警告的意思,這就是色彩帶給人的心理暗示作用。當心情不好時,多看看黃色、綠色等,會讓人心情逐漸放松、逐漸緩和;當看多了黑色、灰色等,則會讓人的心情更糟糕,這就是色彩對于人情緒的影響作用。總之,色彩的寓意等特點會給人一定的心理暗示,廣告色彩留給大眾的第一印象非常關鍵,在設計中應重視色彩給人的聯想、幻想作用,結合商品特色合理應用色彩表達商品所蘊含的情感、文化等等。
3.色彩的審美功能
色彩是一項抽象的藝術,色彩在美術、雕塑等方面的運用賦予了作品更豐富的情感,在商業媒體廣告中的應用,一樣會帶給人豐富的情感聯想,更有利于人們了解商品,樹立品牌意識,增強企業商標的市場營銷力,促進企業商品的銷售。第一,色彩的藝術特點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激發人們的審美體驗,使人們在對美的追求中產生購物需求;第二,色彩可美化商品,塑造商品獨特的視覺感應和情感表達,使大眾對商品產生一種特殊的情感,從而成為某一商品的忠實擁護者。例如某服裝商品以粉色系列作為主打,當人們看到青春、活力的美少女,就會聯想到這個服裝品牌的特色,產生審美體驗。第三,商業媒體廣告也是一種復雜的藝術形態,比起一般的藝術創作,商業媒體廣告更具有目的性,因此,對于色彩了運用更要體現出其審美情趣和情感暗示等等,以獲得大眾的更多關注和認可,提升企業廣告投資的效益。
二、商業媒體廣告色彩設計的應用方法
1.基于色彩基本功能的色彩設計應用
色彩的基本功能告訴我們,在商業媒體廣告設計中一定要抓住色彩的特點,準確的、藝術的、形象的通過色彩表達商品的內涵、特色、文化等等,促進該商品在人的意識中形成固有的色彩暗示,以提高人們對該商品的認知度和該商品所屬品牌的認可、信任。第一,利用色彩的信息承載功能充分、客觀的表達商品特點,使人們通過對色彩的認知、聯想,對商品產生濃厚的興趣,能夠將商品與個人的記憶聯系起來,在回憶中加深人們對商品及品牌的好感,從而形成購買的欲望。第二,利用商品的色彩識別功能,激發人的想象力,使人將某一商品與特點的色彩聯系起來,使其在生活中看到某一色彩就會想到某些商品。例如,當人們看到橙色的液體就會想到橙汁;看到黑褐色的液體就會想到咖啡,總之,利用色彩使人形成潛意識的商品認知,使其通過色彩記憶商品的基本內容、固有特色等。第三,利用色彩的功能使大眾形成一種心理默契,在激發其審美意識的同時,將商品的信息等置于人對美的體驗中。例如,在飲用水的色彩感知上,人們往往偏向于無色、藍色等等,在廣告設計中,以純凈、淡藍、明亮的色調作為廣告的基本色調就會激發人的欣賞情操和消費欲望。
2.基于消費對象的色彩設計應用
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群對于色彩的情感體驗也是有所差別的,例如小孩都較喜歡顏色鮮艷的色彩;年輕人喜歡的色彩都較為張揚、有個性、有活力,如女生大多新換明亮、新鮮的色彩,男生則多喜歡白色、黑色、深藍等純凈的色彩;年齡較大的人喜歡暗紅、灰色等較為保守的色彩,性別、年齡的差異使人們對色彩情感、信息的感知有所偏差,在商業媒體廣告設計中,應結合色彩表達的這一特點,準確定位商品的色調,然后再進行色彩應用。其次,色彩大體可分為冷色調和暖色調,但色彩對于情感的表達與周圍環境、人的心情等有很大關系。例如色彩的背景色一片淡黃,中間部位突然出現一抹綠色,人們就會想到沙漠和綠洲,就會聯想到水;又如,人心情好的時候,紅色帶給人的是喜慶、歡樂,心情差的時候則會讓人感到悲哀、慘烈,因為在不佳的心情狀態下人們會通過紅色聯想到的是鮮血、犧牲,因此,在色彩的具體應用中,應重視色彩表達環境等等的特點,以襯托出色彩的準確含義,使人通過色彩欣賞捕捉到準確的商品信息。
3.基于商品屬性的色彩設計應用
色彩與商品屬性的結合和統一是商業媒體廣告創作的基礎,一旦兩者的聯系被破壞,即使再好的廣告也徒有其表,達不到預期的宣傳效果。在色彩設計應用中,首先,應注重商品的普遍特點和獨有特點,依據商品屬性進行色調的選擇、應用,確保色彩對商品信息的全面、準確表達。第二,人群差異對色彩的理解、認知也有一定差異,在色彩應用中,應考慮不同消費群體的色彩口味,結合商品針對的消費群體進行色彩選擇。例如,夏季衣裙,小女生喜歡活潑、清爽系列的,如商品針對的是這一類消費群體,那么相應的廣告設計也應有針對性的規劃,選擇清爽、靚麗的色彩;一般中年人群較喜歡大體、沉穩的裙裝系列,能突出女性的成熟、干練,針對與這一消費群體定位的商品,在廣告色彩選擇上應以黑色、褐色的為主,突出其沉穩、高雅、內涵豐富。第三,色彩的選擇要符合人的思維習慣,例如,在飲品廣告中,人們已習慣了橙色代表橙汁類飲料,綠色代表青蘋果類飲料,黃色代表檸檬類飲料等等,在橙汁廣告設計中,如過多的應用紅色、藍色等色彩就會讓人感到喧賓奪主,突出不了橙汁飲料的特色。此外,在商業廣告色彩設計中還要參考不同的文化背景,例如,白色在西方常應用于婚禮裝扮,是圣潔、美好的象征;而在中國,紅色才是婚禮的主流色調,即使新娘穿著婚紗,也會選擇紅色的鞋子、婚禮裝飾等,以彰顯喜慶、美好,這就是文化差異,將對商品的宣傳植入不同地域的文化差異、習慣差異之中,才能為企業營造持續的、發展的廣告模型,使企業商品及品牌在大眾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有效的培養了人們對商品、品牌的忠誠度。
三、商業媒體廣告色彩設計的應用分析
綜上所述,商業媒體廣告的色彩設計中,第一,要尊重商品的屬性原則,選擇適合商品表達的色彩,以利于大眾通過廣告更全面、準確的認知商品,形成真實的購買訴求,提高消費者的反復購買率;第二,要突出商品的個性,使商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能脫穎而出,贏得廣大人群的喜愛、認可和信任;第三,本著企業持續發展原則,商品的宣傳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過程,因此在色彩的選擇上要堅持色彩應用的長期性和一致性,以便更好的表達商品、宣傳商品,在大眾思維中留下更深刻的商品、品牌印象;第四,商業媒體廣告色彩的設計和應用要與商品的宣傳形成高度的統一性,這樣更有利于商品的表達和宣傳,有利于企業文化更好的融入地域文化,形成牢固、穩定的消費群體。
四、結語
一、黑龍江地區圖形元素特點
廣告的圖形是廣告傳播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的特點是一目了然、簡明易懂、只需意會不必言傳、沒有語言國界的要求等。作為有地域特點的廣告設計風格,一定要充分表述該地域整體突出的特色圖形,通過廣告圖形表達的元素特征要極力融入地域文化特點,這才是成功的作品,同時還要起到對本土的宣傳作用,具有雙贏意義。黑龍江省位于我國最北端,是最冷的省份,冬季漫長是最大特點,皚皚白雪幾近半年時間覆蓋駐足于東北平原,使得黑龍江省的自然景觀以白色調定格于整個大地、樹上、房上,這是其最獨特的自然景象,因此白色與雪成為最為直接表達的圖形基本要素,從而體現地區特征。除白雪以外,房檐墜掉著晶瑩柱狀的冰溜子,窗玻璃結著晶瑩剔透的冰花,戶外所有的人口中呼出長長的白色哈氣———在睫毛上、棉帽上、圍巾上形成一層層白白的冰雪,這些自然景觀產生的視覺圖形會給任何受眾者帶來強烈的東北極寒特征的沖擊。從自然景象中延伸出的的有的黑龍江地域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例如庭院前積堆的活靈活現的雪人、男童們滑著雪爬犁、馬拉著冰爬犁等等人文景觀;其發展的最高藝術表現形式是以省城哈爾濱為代表的、影響廣泛的雪雕節、冰燈節等獨有的大型節日活動,2013年哈爾濱的冰雪大世界就是以《夢幻的迪斯尼樂園》為主題,雕刻出栩栩如生動畫的冰雪王國,各種大型建筑和人物形象都是冰與雪的藝術杰作。凡此種種都儼然成為中國東北黑龍江最耀眼的標簽。另外東北極具特色的戲曲《二人轉》,男女結對,大步流星地邊唱邊跳;還有起源于田間地頭的東北《大秧歌》,舞姿大氣、豪放、隨意。獨具特色的東北二人轉已經被國家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黑龍江人的大多起源于對薩滿教的影響,也就是今天的滿族。宗教的信仰主要追求精神上的寄托,追求真、善、美這種對事物的一種物化。而這一遍及東北三省的遼寧、吉林和黑龍江。因此,東北地區的人們對一些色彩、紋樣上的喜好與習慣或多或少留下薩滿文化的印記,所以在宗教相關民俗對東北特色圖形的影響中薩滿教的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來源。這一宗教主要通過服裝紋理、式樣、生活習俗對東三省地區的民族有很大影響。從服裝的紋樣來看,薩滿的服裝一般來自于對大自然的崇拜,并且他們對天空中翱翔的飛禽類和具有足夠力量的大型走獸類動物也產生著濃烈的崇拜之情。因為對這些動物的特殊的崇拜之情,導致薩滿人在服裝選材與服裝裝飾的紋樣上都采用這些動物的羽毛、皮毛等動物部分進行服裝的取材,其目的無非是通過此種表達形式從而受到這些被崇拜動物的庇護,得到他們的保護而是自身平安健康。在從薩滿教的生活習俗上看薩滿人一般在各種節日和婚葬嫁娶等具有代表性的日子里會采取祭祀活動用來祭奠祖先、神靈或是為了慶祝節日手拿臂杖身穿與動物有關的服裝臉部畫上具有動物特點紋理的油彩進行跳舞等民間活動。另一方面,黑龍江地區受到俄羅斯文化的輸送的影響,也有許多人信奉東正教。聞名遐邇的省城哈爾濱的索菲亞教堂等諸多教堂,以及哈爾濱大街上矗立的純正哥特式建筑、猶太建筑等等,造型孤冷安靜,猶如置身于歐洲,因此哈爾濱有“東方小巴黎”的美稱。整個漫長冬季,當地的人們喜歡在一望無際的冰封江面上鑿出冰窟窿,在里面捕魚,冰面上冰雪交融,捕魚的人與活蹦亂跳的魚在自然環境中動靜結合,相映生輝,場景簡單且頗具特色。每當冬際,白雪覆蓋的院子里和房頂上到處懸掛著黃橙橙的玉米棒,家家戶戶的院里一串串大紅燈籠熱烈而和諧。總之,黑龍江人文與自然風光的結合映出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線。黑龍江土地肥沃,面積廣大,人口密度低,在農村的黑土地上用來種植小麥、大豆、玉米、土豆等農作物。而在城市,工業方面黑龍江地區以煤炭、鋼鐵、石油等重工業為主。黑龍江人形體身材粗壯高大,性格豪邁大氣。這與寒冷的氣候和民族遺傳有關,這一特征造就了該地域人們從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的幾方面都會不知不覺的偏愛于色彩的幾種明度,但通常色彩明度表現主要特點都為明度的反差比較大且都是以重色為主調。這些都決定了在設計風格上盡量彰顯粗獷、宏大、線條清晰的圖形風格。
二、黑龍江地區色彩元素特點
寒冷地區的人們在歷史長河的日積月累中逐漸習慣了深色調的明度,低調的色彩會給人扎實厚重的感覺,這符合地區特色。同時又具有相對于我國其他地區少有的豪放簡樸的性格特征,因此運用明度較強烈的反差作為襯托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表現手法。因此,在重色基礎上,配以明度偏高的色彩以形成鮮明對比。該地區人們最能接受的基本色彩是冷色調的藍白兩色,因為藍色和白色是象征天空的顏色和冰雪的顏色,比如漫長的冬季,黑龍江省幾乎都是藍天襯托著金燦燦陽光的晴天,天高云淡,人們頭頂藍天在結冰帶雪的江、河、湖面上捕魚的素雅靜謐的景象。黑龍江人常常自覺不自覺地用鮮艷的顏色點綴與調和大自然的素雅顏色。比如冬天,家家庭院里白雪覆蓋在房頂上,在房檐上到處懸掛著黃橙橙的玉米棒,同時用一串串鮮紅的大燈籠掛滿庭院。夜晚,在紅色燈籠包裹下透出的金黃色燈光———帝王黃色與中國紅色一同映照著天穹,使得本已寒冷的氣氛中跳出熱烈、溫暖的情調。東北特有的地方歌舞《二人轉》,演員身著翠綠色的戲服,手持粉紅色的戲扇;或者身著鮮艷的粉紅戲服,手握翠綠色戲扇,猶如在千里冰封的大地上長出五顏六色的鮮花。還比如黑龍江的婦女們身著大花大朵的棉襖,在冬天頭上扎著鮮艷搶眼的紅色或綠色頭巾和圍脖,給人以素艷結合、冷暖協調、靜謐與熱烈交織一體的色彩情感感受。在廣告圖形的設計風格中,色彩的運用就如同人們身上的服裝,第一直觀感受與視覺上的沖擊力至關重要,因此正確運用色彩搭配,能夠讓眾人一目了然,很容易解讀出其中的一書語言,并通過色彩對比與互補色,作者所要表達的內涵就會清晰地躍然紙上。那么,針對要突出黑龍江省地域特點的廣告設計風格,大多會以浩瀚的藍天或者以一望無際的白茫茫大雪的藍、白顏色作為背景色,再以鮮艷的大紅大綠或者大花大朵來突出,作為點綴和中和的色彩,極具北方特色。合理的色彩搭配無疑會突出廣告的藝術效果,色彩本身是視覺最為敏感的元素之一,廣告設計中必須搭配色彩。冷色、暖色、明色、暗色之間的輕、重、多、少的渲染更能體現創造者的藝術格調和品位,正確的搭配可以使廣告宣傳效果增輝很多。就黑龍江地域而言,銀、白、藍的底色搭配艷麗的紅色綠色,非常符合當地人群的審美觀點,同時也能解讀出東北極具特色的風土人情。
三、結論
在你的身邊有無數的拍攝對象,大大小小的各種日用品都可以是很好的模特,一只戒指、一瓶洗發水、一聽飲料……真是太多了,留意一些可能用得上的材料,它們可以做背景,做道具。比如說一塊布料、一只貝殼等等都可以用得上,沒有專業的燈光可以用自然光,手頭的閃光燈也能用得上,一張白紙就可以當一塊反光板,一張餐桌就是一個工作臺,嗯,怎么樣?快來享受按動快門的樂趣吧。
道具:貝殼、戒指、銀色反光板,藍色反光板。
用光:自然光。
膠片:富士ASTIA彩色反轉片。
器材:尼康F80相機、騰龍90mm微距鏡頭。
拍攝方法:F16光圈優先自動+1EV補償,側逆光表現貝殼的質感,銀色反光板補光,藍色反光板給戒指上面的鉆石營造一點藍色,使之具有清澈透亮的效果。
道具:貝殼、飲料、假冰塊、藍色茶盤、黑布、銀色反光板。
用光:自然光。
膠片:富士100F彩色反轉片。
器材:尼康F80相機、騰龍90mm微距鏡頭。
拍攝方法:F11光圈優先自動+0.5EV補償,把飲料放置到貝殼內,放入假冰,然后把貝殼放到藍色茶盤內,讓茶盤充當背景,再取一些假冰撒到盤子內,讓背景產生一些虛化的亮點來活躍畫面,用黑布把相機腳架遮起來,防止在飲料上產生光影,側逆光有利于表現水珠的質感,用銀色反光板補光。
道具:燈泡、支架、暗房曝光定時器、綠色反光板、紅色反光板。
用光:紫外線燈。
膠片:富士ASTIA彩色反轉片。
器材:尼康F80相機、騰龍90mm微距鏡頭。
拍攝方法:先給燈泡焊接電線,然后在電線上接入調光開關、暗房曝光定時器,在燈頭的下方布置一小塊綠色反光板,一小塊紅色反光板,用來給燈光增加一些色彩,拍攝時用紫外線燈照明,調節燈泡到適當亮度,曝光定時器定時3秒,光圈F11、總曝光時間15秒,曝光其間啟動定時器給燈絲曝光3秒。
道具:洗發水、護發摩絲、銀色反光板。
用光:自然光。
膠片:柯達EB-2彩色反轉片。
(新疆農機化雜志社新疆烏魯木齊830091)
摘要分析圖像特性,針對不同圖像采用適合的摳像方法,能快速、高效的獲得需要的、完整的部分圖像,通過不同的摳像技巧的應用,對提高期刊廣告和內文圖片質量具有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摳像 技巧 硬邊 絨邊
在期刊廣告制作和內文編排中經常需要將現有的圖片進行摳像處理,獲得完整的和自然的部分圖像,摳像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摳像技巧。
通常摳像分硬邊物體和絨邊物體,硬邊物體主要指外邊界為線性,且相對規則的圖形,如汽車、家具、房屋等。絨邊物體主要指外邊界不規則的圖形,如毛絨玩具、動物或人的毛發等。針對兩種不同的物體摳像方法有所不同。
一、對于硬邊物體的摳像方法
1.采用套索工具摳像的優缺點及方法。套索工具分為磁性套索工具、多邊形套索工具和套索工具。磁性套索工具主要用于所選圖形顏色與背景顏色反差較大的圖像選區。圖形和背景反差越明顯,選擇的區域就越精確。磁性套索工具可根據圖形邊界自行索取錨點,不需手動點擊。打開Photoshop 工具欄,點擊磁性套索工具,然后點擊鼠標左鍵沿物體邊沿滑動,使終點與起點形成一個封閉的選區,即可將所需部分摳取。當遇到圖形顏色與背景色近似時,需將磁性套索工具切換成多邊形套索工具或套索工具,進行人為手工選區。切換方法為在使用磁性套索工具時,用左手按住Alt 鍵同時拖動鼠標即成為套索,用左手按住Alt 鍵后將鼠標拖動改為點擊則成為多邊形套索。不滿意選擇的錨點可按Delete鍵刪除。
2.采用鋼筆工具摳像的優缺點及方法。用鼠標點擊工具欄里的鋼筆工具,然后用鋼筆工具對要摳取的圖片區域的邊緣進行描邊,描完按ctrl加回車鍵即可選定。由于有時候摳圖痕跡明顯,因此選定區域后還要調整摳圖的邊緣,點擊標題欄中的選擇修改平滑,使圖片輪廓顯得更自然,如圖2。
3.采用魔棒工具摳像的優缺點及方法。魔棒工具主要用于選取的圖像中顏色相近或大面積為單色圖像,魔棒工具是最快捷的摳像工具。步驟如下:打開圖4,選擇工具欄中的魔棒工具,在選項欄中設置“容差”值,并勾選“連續”復選項(圖3),“容差”用于控制選定的顏色范圍,值越大,選擇的顏色區域越廣,選擇的精度就越小,值越小,選擇的顏色區域越窄,選擇精度越高。勾選“連續”復選框,只選擇與單擊處相連的同色區域;不勾選此復選框,則將選擇所有與點擊處顏色相近的部分。移動光標至圖像背景部位,點擊選擇同色區域(圖5),按delete 鍵刪除所選區域,最后剩下的即為需要的圖像(圖6)。
二、對于絨邊物體的摳像方法
對于絨邊物體,如毛發等一般采用抽出濾鏡、通道摳圖或者Corel Knockout摳圖軟件摳圖,效果較好。
1.采用抽出濾鏡工具摳圖。如圖8 為采用抽出濾鏡摳圖得到的圖片,步驟:打開一張老鷹圖片,復制一層,保留原始圖以備用,點擊菜單欄中的濾鏡抽出,在彈出的抽出濾鏡面板中選擇“邊緣高光器”工具,沿需要的圖像邊緣,即需要的和不要的部分的交界邊緣,用畫筆勾勒綠色高光圈,然后用“填充工具”在需要的綠色高光圈內填充藍色,點擊“預覽”即可看摳像效果。
2.利用通道摳圖。通道具有強大的摳像功能,利用通道可以摳取人物或動物纖細的毛發,還可以摳取半透明的圖像,如透明的婚紗,摳圖中經常遇到此類問題。通道摳圖的原理就是選區,利用通道黑白的分布變化,劃分要的和不要的選區,關鍵是調整黑白灰,利用通道摳圖方法如下:
(1)首先要選擇適合的通道,應選擇圖像和背景對比強烈、清晰的通道,如圖9 所示,選擇綠色通道作為摳圖調整通道。
(2)復制綠通道為綠副本通道,用套索工具將人像內與背景無關的摳出一個選區,填充黑色(圖10)。在綠副本通道中取消選框,按Ctrl+L 調整色階,使淺灰色背景部分變成白色,人物選區變成黑色,灰色是帶有羽化性質的選區,調整好黑白灰對摳圖效果影響較大。邊緣不足的部分可以用畫筆涂抹來彌補。之后按Ctrl+I 使綠副本通道反相,因為實際需要的是人物,也就是白色的部分(圖11)。然后按住Ctrl 鍵,用鼠標左鍵單擊綠副本通道,載入白色部分為選區,點擊RGB 復合通道,并到圖層。最后按Ctrl+J,通過拷貝圖層在該圖層下新建一圖層,觀察摳圖效果,如圖12。
3.利用Corel Knockout 摳圖。Corel Knockout 是Corel公司出品的專業去背景軟件,可以安裝在Photoshop 軟件中作為插件使用,能方便、快捷的摳出透明物體、煙霧、毛發等復雜圖像,被稱為摳圖利器。以下圖為例介紹Corel Knockout摳圖步驟。打開圖13,首先復制圖層以備,點擊菜單濾鏡Corel Knockout2Load Working Layer。載入圖層后切換到Corel Knockout 軟件(圖14),點擊工具欄中的“內部輪廓”勾畫出大概的內部輪廓,然后根據需要利用“增加選區”工具在需要的圖像部分增加內部選區,使選區盡量靠近邊緣(圖15)。然后用“外部輪廓”在被選物的外部畫一輪廓選區。內輪廓為需要的物體,外輪廓為物體與背景最外邊界范圍(圖16)。改變邊緣復雜程度為最大4,點擊“Processes”進行處理。確認摳像完成后點擊菜單欄應用,自動轉換到Photoshop 界面,摳圖后效果見圖17。
通過應用上述摳圖技巧,能根據實際圖像,選擇適合的摳圖方法,使摳圖更快速、高效,獲得的圖像更自然、更完整。
參考文獻
[1] 馮歡,王曉青.科技期刊廣告圖片的編輯加工[J].科技與出版,2002,30( 2) :64
廣告的內容用動畫的形式來表現,在一個充滿綠葉背景的荷塘里一枝藕臉上長滿了色斑和痤瘡,正在逃走,配音:“你想逃避問題嗎?色斑、痤瘡、便秘。”然后出現排毒養顏膠囊的包裝出現在荷葉上面,好像是當作荷花出現的。這是配音:“排毒養顏膠囊,排出毒素,一身輕松!”畫面切換,盤龍云海標志出現,配音:“盤龍云海!”
在分析廣告之前先介紹一下產品的基本情況,這樣有助于幫助我們了解廣告。排毒養顏膠囊是云南盤龍云海集團的主打產品,自1995年投放市場以來,經歷了7個年頭,目前銷售逐步趨于穩定,是同類產品中的領導品牌,但優勢不是特別明顯,排毒養顏膠囊是一種排除毒素、美膚養顏的保健品,主要含有西洋參、小紅參、青洋參、大黃等,針對以下癥狀具有功效:便秘、上火、肥胖不適、痤瘡(青春痘)、色斑、面色無華、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口臭、胃腸炎、食欲不振等。與此同時,排毒市場卻有進一步擴大之勢,競爭日趨激烈,如何準確把握市場,穩固排毒養顏膠囊在排毒類產品中的領導地位,成為當務之急。
下面對排毒養顏膠囊的廣告片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分析:
一、 廣告視覺表現上,沒有重點突出產品;
廣告片中綠色的荷葉充滿了畫面,一個淺綠顏色的藕甚至紅色的包裝盒顯得無足輕重,綠色首先進入觀眾的視覺,一直到盤龍云海的標志出現才消失,綠色停留時間最長,給人的記憶最深刻,造成綠葉喧賓奪主,綠葉是這廣告中的記憶點,而沒有形成產品的記憶點。電腦制作的大紅大綠色彩,跟現實中荷塘的色彩完全不一樣,而且有些俗氣,整個畫面構圖過于擁擠,被綠葉壓得透不過氣來,完全沒有輕松舒暢的感覺。
二、廣告內容傳達上,講述內容不夠完整;
廣告開始以設問的開頭,你想逃避問題嗎?然后是長滿痤瘡和色斑的藕逃走的鏡頭,接著出現排毒養顏的包裝,直接說出:排出毒素,一身輕松!鏡頭銜接不夠緊密,有點太突然了,讓人看了摸不著頭腦,需要有豐富的聯想才能將故事完善。觀眾絕對不會去聯想你的廣告的,電視廣告是利用畫面來講故事的,語言和畫面必須互相配合相互扶持,語言的唯一功能是解釋畫面所表現的東西,即使廣告再短也要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排毒養顏膠囊的廣告,大概是由于剪輯的原因導致前后銜接不上。不管廣告片播出了多久,總會有一些人是剛看到或剛注意到這個廣告的,領導品牌廣告的目的更主要是吸引新的消費者,讓更多的人了解產品、接受產品,然后才是鞏固老的消費者,所以無論何時廣告片都應該保持完整性。
三、 廣告表現手法上, 不應該采用否定形式;
一個好的廣告應該展示事物光明、快樂而有吸引力的一面,而不是陰暗、冷漠的一面。展示美麗,而不是平庸;展示健康,而不是病態。不要展示你建議大家除去色斑、痤瘡,而要展示除去色斑之后的完美光滑的臉,你的消費者了解關于色斑、痤瘡的一切。
我們被陽光、美麗、歡樂、健康、成功所吸引。那么,把通向這些事物的道路指給人們,不要指出相反的道路。告訴人們應該怎樣做,而不是告訴人們不這樣做會發生怎樣的事情。
我看了長滿色斑和痤瘡的藕總感覺心理疙疙瘩瘩的,偏偏把美好的事物破壞了展示給大家看,看到的是他的陰暗的一面,我想廣大觀眾看了這只廣告片都會有跟我同樣的感覺吧。
讓每一條廣告都呼出歡樂的氣息。我們總是回避悲傷陰郁的東西。排毒養顏膠囊的廣告正好跟他的廣告語相反,看了之后一定不會讓人感覺“一身輕松”的,廣告也需要“排出毒素”了。
一個產品如果在同類產品中占據了領導品牌的位置,它的使命就不只是維護現有消費者了,它還要肩負起增加消費機會,培育整個市場的任務。讓未服用這類產品的人,培養消費習慣,領導品牌要做的就是改變這些的現狀。
一個成功品牌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產品具有了附加價值。 一個品牌的價值是由屬性價值和附加價值構成的,品牌的最終目的就是滿足人們的需要,屬性價值滿足消費者理性的需要,附加價值滿足消費者感性需要。 屬性價值具有20%的影響力,但占成本的80%;附加價值有80%的影響力,但只占成本的20%。 廣告、營銷人員必須了解消費者對自己產品在理性需要和感性需要上的滿意程度,并以此為根據來指定營銷計劃。 成功的品牌,它的成功源自于跟競爭對手比較具有獨特的附加價值,通過增加附加價值來激勵顧客增加購買,從而增加利潤。
目前排毒類產品數量多、功效雷同,都在訴求同一個概念,功能機理已經深入人心,廣告缺乏創意,起到的效果不夠明顯。排毒類產品,品牌形象不好,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排泄,想從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必須要提升品牌形象,要重新詮釋排毒養顏,重新賦予排毒養顏新概念。
排毒養顏與反腐倡廉原理一樣,可以相互比喻,通過反腐倡廉更容易說清楚、說透徹排毒養顏膠囊的功效,而且便于記憶。反腐倡廉深入人心,易于理解,是大快人心之事,把二者結合起來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排毒理論。一個國家的各種機構,如同人體的各種器官,反腐倡廉對國家有多重要,排毒養顏對身體就有多重要。國家要除去蛀蟲,身體也一定要排出廢物。國家強盛要鏟除腐敗,身體健康也一定要排出毒素。
將排毒養顏膠囊的附加價值跟反腐倡廉緊密聯系在一起,由此可以總結出廣告傳播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