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校區安全預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012年6月9日是星期六,本該是孩子們一周的緊張學習生活結束之后快樂的一天,但是卻成了這些孩子人生中最悲慘、最黑暗的一天,成了這些孩子們的祭日。其實,近年來中小學生中的一些意外安全事件,許多都發生在周末、節假日或放學后,發生在無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發生在學生自行結伴游玩的過程中,有的是結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顯然,除了學生自身的安全意識不強,學生在校外期間監護的缺位和個人的安全自救能力不強無疑更是十分重要的原因,那么及時地為孩子們補上安全教育課,無疑顯得十分迫切也十分必要。
首先,要建立家校聯動的安全監管機制。除了在校期間教師的教育和管理,學校還應該和家庭、社會建立聯動機制,可以通過定期召開家長會,開辦家長學校,發放“告家長通知書”,群發手機短信等多種形式告知家長必須承擔起監護人責任,切實增強廣大家長的安全意識和監護意識。特別是提醒和督促家長在暑期、節假日、周末和放學后這些時間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監管,讓學生不再是離開了校門便像一只離了線的風箏而肆意飄散。
其次,要教給學生安全自救的本領。畢竟,學生不是生活在一個真空的世界里,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安全意外,那么,在突發安全事件時,讓學生掌握豐富的安全知識,擁有良好的安全自救能力,學會遇險能正確求救顯然十分必要。因此,除了文化知識,學校還應加強學生安全知識的教育和普及,及時把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救護能力教給學生,讓學生懂得在險情發生后自救和他救的基本方法。如,在遇到地震、火災、洪水、觸電、溺水時應該怎樣防范,怎樣施救。特別是中小學生作為未成年人,更要讓他們懂得并記住,在遇到危險時絕不能盲目地施救,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尋求他人的救助,如果不能及時地獲得別人的援助,也要在做到救人的時候首先保護好自己,避免自己也陷入困境。
另外,要讓學生在節假日有處可去。學生之所以更容易在周末和節假日發生安全意外,很多時候往往正是因為他們在離開校園之后無合適的地方可去。因此,各地、各學校都應該積極爭取和尋求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讓當地的體育館、博物館、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相關的公益設施免費或者優惠向中小學生開放。農村中小學校的體育活動場地和體育活動設施則應在星期天和節假日繼續保持向學生開放,供孩子們健身和娛樂。同時,也要盡可能地與農村居委會聯系,讓文化大院、社區活動室等多舉辦一些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把孩子們吸引到安全的地方。
摘 要:物業安全管理是一項長期艱難的工作,要以預防為主,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管理工作落到實處,細致人微到不留任何安全隱患,用科學的物業安全觀為基礎,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指導管理工作,本著對業主負責的態度做好每一項安全防護工作是確保物業安全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物業;安全系統工程;安全觀;環境;安全防護
本研究以物業安全觀為基礎,闡明了物業安全觀在物業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通過分析傳統安全觀的特點和差異,論述了在新的物業安全觀的指導下如何創新物業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滿足社會的安全需求。
一、物業安全觀的樹立
(一)傳統物業安全觀
傳統的物業安全觀認為物業安全管理只包括消防管理和治安管理,涉及的范圍很小,所以管理起來完全憑借經驗,沒有建立相應的安全防范標準,沒有科學理論基礎,安全意識淡薄,對物業可能造成的人和財產安全的威脅不清楚,當安全事故發生時才會去重視安全隱患問題,不能依靠科學知識和方法來提前防范安全隱患的發生。
物業指已建成并且投入使用的各種房屋以及和它相配套的各種設施、設備和場地。按用途可以分為住宅、倉庫、酒店、寫字樓、工業廠房、購物中心等等。所以說,物業時刻在我們的周圍,為我們提供各種生活、工作和娛樂的場所。物業安全的定義是由人、機、環境構成的處于良好安全狀態的物業系統,人和物都不受威脅,沒有危險,不出事故。
(二)物業安全管理的環境變化
這樣傳統的物業安全觀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新時期下,物業安全管理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物業的安全隱患越來越多。隨著物業配備的設備、場地、設施越來越復雜,不安全因素也大幅增加,安全事故發生的類型也日益增多,例如煤氣中毒、火災、爆炸等事故時有發生:其次,國家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相應的法律法規,如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要求生產單位的負責人要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拌如果有事故發生要追求生產安全事故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這樣就硬性要求了物業管理者必須重視物業安全的管理,盡量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最后,人們的安全意識有很大加強。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更加重視生活和工作環境的安全狀況,都希望有一個輕松、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盡量遠離危險和不安全因素,所以物業管理者需要對物業安全進行更高要求的管理。
(三)科學的物業安全觀
科學的物業安全觀是以安全系統工程理論為基礎,借鑒了安全科學的觀念,以安全科學的原理和方法指導物業安全管理工作,解決相關的安全問題。安全系統工程有非常優越的特性,它有效的打破了傳統物業安全的片面性,用定性、定量、直觀的方法進行安全評價和分析,能夠合理科學的解決全方位的安全問題,從人和物、人和環境的關系等諸多關系中找到事故原因和解決方法。通過系統的分析,可以清晰的認識到物業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預防。通過評價和優化技術,可以找出最適當的方法使物業各分系統之間達到最佳配合,用最少的投資達到最佳的安全效果和大幅度p少傷亡事故和財產損失。
二、物業安全管理的措施
物業安全管理包括“防’’和“保”兩個方面的內容誓防”是預防傷害性事故的發生,“保”是通過各種措施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進行妥善處理。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物業安全管理的目的是要保證業主在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中進行正常的工作、生活,要確保管轄范圍內的防火、防盜、防自然災害等防范措施的順利進行。涉及范圍很廣泛。所以物業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全方面的落實到位。
(一)建立物業安全管理制度規范
制度是安全的保障,通過制度的規范執行,對監管者的言行進行約束,能夠及時的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及時的改進。物業安全管理包括治安管理、消防管理和車輛道路管理三方面;治安管理方面,要嚴格按照《治安管理條例》的要求執行,對非法攜帶槍支彈藥、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等行為要及時報公安機關處理,對物業管轄區域內妨礙他人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行為如發出噪音、亂扔垃圾等要及時制止;消防管理方面,預防和控制火災的發生,日常活動中要大力宣傳防火安全知識,按時進行消防器材的檢查和維修;車輛道路管理方面,要指揮好車輛行駛和停放,保證車輛和人身安全。
(二)加強安全教育
首先,要對物業服務公司的全體員工進行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動,例如安全專業知識培訓、安全案例教育、消防演練等,使他們對安全有明確的意識,清楚怎樣應對安全突發事件,怎樣合理解決安全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在工作中把不必要的安全損失減到最小。其次是對物業管轄范圍內業主和使用者的安全教育。通過各種宣傳手段,使人們意識到安全與每個人的行為息息相關,只有積極地配合物業服務人員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共同的維護大家庭的安全健康。
(三)加強安全保障
保障業主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是物業公司的職責,要加強安全保,障,首先要有一支強大的秩序維護員服務隊伍,這是提供秩序服務的前提:其次在秩序維護員數量方面,應足以承擔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秩序維護員服務任務,所有秩序維護員應經過嚴格培訓,掌握一個秩序維護員應該具備的的一切能力:同時,還應該配有使秩序維護員完成服務任務的必要工具和裝備。秩序維護員服務要經過縝密研究確定,并以嚴格執行的秩序維護員服務方案、工作程序和監督檢查機制做保障,確保工作有效和接受監督。
(四)提高應變能力
對于物業安全管理工作來說,最難控制、危害性最大的是突發事件或不可抗力的災害性風險。怎樣預防和應急突發事件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應急突發事件分為三類:消防事故、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在面臨突發事件時,要及時、冷靜、高效地處理。針對自然災害,要求安全管理人員對本地區的環境有熟悉的認識,并對有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預防措施。針對消防事故,要建立一支專業性很強的消防隊伍,日常加強訓練,開展區域內的消防培訓,強化防火意識和防御災難的常識,使每一個人都了解和掌握發生火災時的自救方法。同時定期進行消防演習,通過實際演練不僅能檢驗消防設施設備完好情況,而且可以進一步鍛煉消防員的業務技能,使業主和用戶增強消防意識,樹立消防觀念,減少火災事故發生時的損失。
參考文獻:
【摘要】本文指出,在全社會高度重視學生安全的大背景下,學校安全教育卻陷入了以下誤區:少與社會銜接、不重視實踐、堵而不疏、因噎廢食,這些現象導致安全教育效果不佳。
【關鍵詞】安全教育誤區
近幾年,因家庭監護缺位、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缺乏等原因而引起中小學生安全事故頻發。這一現象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由教育部、公安部牽頭,國家十部委2006年推出了《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各級教委也加強了對中小學安全工作的管理。在如此高壓下,各個學校也以“安全第一”為理念來指導學校工作,安全管理成為中小學校常規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我縣的情況來看,在縣教委的領導下,全縣中小學都進一步完善了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制度;配備了專職保安,健全了門衛制度,建立了校外人員入校登記或驗證制度;把安全教育納入課程計劃,每學期不得少于六課時,每學期開學的第一課就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每學期至少舉行兩次地震或者火災逃生演練,每個學校都聘請了法制副校長,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教育;很多學校還建立了集體放學制度,要求班主任把乘車回家的學生帶到指定的地點送學生上車。隨著安全管理工作的強化,中小學生安全事故也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然而,就是在這樣嚴密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制度下,我縣在2012年還是發生了七件中小學生意外死亡事故,其他的交通或意外傷害事故就更多了。七個,在統計中或許只是一個冰冷的數字,是一個很小的百分數,然而具體到那七個家庭,卻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看到家長那絕望的表情,我們不禁要問:“學校的安全教育是怎么啦?”教師們無奈地回答:“我們已經做到了‘安全教育天天講,安全行為時時抓’。”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說:“我們的管理工作很到位,我們的制度很健全了。”
筆者作為市級相關課題的具體負責人,對學校安全教育高度關注,經過兩年的觀察研究,發現學校安全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一、只重校內教育,少與社會銜接
交通安全是學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全縣每年因交通事故而導致學生受傷的安全事故有幾十起。學校對交通安全的教育是十分重視的,根據我們的問卷調查統計,每位學生和家長都知道過公路看紅綠燈,不搭乘無營運資格和超載的車輛,不在公路上追打等基本的交通規則。可是我們還是看到學生乘坐沒有營運資格的摩托車、面包車,在上學和放學高峰,客車上還是人擠人、人挨人。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據我們的調查,一是有的學生的住家相當偏遠,沒有客車可乘;二是客車運力不足,如果不搭乘超載車輛,學生根本無法準時上學或回家。去年12月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因附近某鎮的一輛客車側翻,客車上的學生受傷。那段時間交管部門加大了檢查力度,特別是下午放學的時候,不準客車超載。我校的學生大部分都需要乘車回家,嚴禁超載導致很多學生只有走路回家或者搭乘摩托車、面包車回家。這種情況是相當不安全的,家長的意見很大。本來嚴禁超載是為了學生的安全,結果反而把學生置于更不安全的境地。
安全教育和管理不能僅僅是在學校里進行,還應與社會各界協調和聯系,特別是交通部門和政府管理的辦公室。在上學放學的高峰期,加派班車,加大運力,讓學生能安全地上學、放學。對于偏遠的地方,政府可以用補貼的形式,在放學和上學的時候加開一班客車。
學校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或者單純地讓學生記住交通規則,而應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聯合社會力量,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
二、只重視言教,不重視實踐
隨著安全教育的普及,我縣每學期都要求學校舉行火災逃生演練。教師也經常教育孩子不要在野外用火、玩火,當火災發生時要用正確的方法逃生。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低頭行走,打開火災應急箱,正確使用應急物品;當自己身處高樓時,要盡力向樓下逃生。在演練中,學生的方法不可謂不正確,行動不可謂不迅速。然而這一切都不過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繡腿。據了解,現在是百分之百的學校都配備了滅火器和消防應急逃生箱,但是,絕大多數學生都沒有親自動手使用過滅火器滅火,也不知道怎樣快速打開消防應急逃生箱,更遑論使用里面的物品進行自救了。不要說學生,據筆者保守估計,至少有一半的教師也不能正確使用這些消防設施設備。我們只看見在新聞鏡頭中部分教師或者學校請來的消防隊員拿著滅火器滅火的“颯爽英姿”,實際上廣大師生根本就沒有操作過這些設備。平時從未實踐操作,在火災發生的緊急情況下,怎么能夠正確使用這些設施設備逃生自救呢?
由此可見,我們的安全教育還只停留在單純的說教上,學生根本就沒有機會參加實踐,遇到緊急情況,學生受到傷害就是必然的了。可是如果要求每個學生都使用一次性的滅火器進行練習,就目前的經費來說,也是不現實的。現在國家對各個學校的實驗室、音樂室等六大功能室的建設搞得如火如荼,相應的教具學具配備完善。在此基礎上,應該給每所學校建立一個安全教育活動室,配備相應的教具學具,讓廣大師生都能熟練使用消防設施設備,當遇到緊急情況,安全系數豈不是提高很多。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也不應局限在校內。應該把孩子帶到本地的大型超市等公共場所,讓孩子們能辨認安全通道,能找到消防應急箱的準確位置。這樣,如果在這些公共場所遇到危險,他們逃生自救的機會就更大了。
三、堵而不疏
2012年我縣就發生了三起學生溺水死亡事件。教師們經常強調不準私自下塘河洗澡,每個池塘和河邊都貼有“不準游泳”的標語,學校還和塘河周圍的農民建立了聯系,請他們共同教育孩子不私自下塘河洗澡。可為什么還是會出事呢?那就是我們的安全教育走入了一個只堵不疏的死胡同。我們不準孩子這樣,不準孩子那樣,可是愛玩愛鬧、樂于探索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只禁止不引導,只會讓孩子越發好奇而偷偷到河里游泳,危險性更大。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給孩子們開設游泳課,有條件的家庭也可以在家長或者專職教練的帶領下讓孩子學習游泳,教育孩子到有救生員的游泳池游泳。這樣,既滿足了孩子們的天性,又能讓他們學習一下自救的本領,豈不兩全其美。 四、因噎廢食
因為最近幾年安全事故頻發,很多教育主管部門都明確規定學校不得組織學生集體參加校外活動。很多傳統集體活動項目都被取消,如每年的春游、秋游、重陽節到敬老院慰問老人、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等。對于10年前的學生來說,每年的春游、秋游恐怕是他們學校生活中最美好的記憶,而現在的學生再也沒有這種集體生活的美好體驗。重慶市著名的紅色教育基地——紅巖村革命紀念館現在恐怕很難發揮教育作用了。近年來,我們區縣學校根本就沒有組織學生去參觀。學生十分渴望,廣大家長教師也覺得這項教育不可或缺。然而“安全”就像緊箍咒讓我們動彈不得。更有甚者,2012年上學期我縣抽測小學學生體質,其中有一項是50米跑。因為有的小學操場太小,就建議組織學生到中學進行測試,但是這違反了“學校不得組織學生集體外出活動”的原則,于是這項測試取消。試想從小學到中學不過幾百米的距離,還有老師帶隊,會有什么危險,這豈不是到了因噎廢食的地步嗎?
一方面國家安排了社會實踐課程,要求學生走出學校,走進社區、走進工廠、走進軍營參加實踐活動,另一方面為了安全,我們又不能組織學生參加任何校外的集體活動。在這樣矛盾的政策中,教育工作者無所適從。有人建議讓學生自己利用假期去參加社會實踐,但是如果說學校組織的活動都不安全,難道學生自己去就安全了嗎?而且有些實踐活動沒有統一的組織,學生也無法完成。
關鍵詞: 臨潼; 消防; 安全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2)04-0114-01
一、臨潼區基本情況
臨潼區位于陜西關中平原東部,是古都西安的東大門,總面積916平方公里,人口66.86萬,轄區共有14個街道、4個鎮、5個鄉,285個行政村,農業人口占80%,1997年撤縣設區。臨潼區旅游資源豐富,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熱點,擁有兵馬俑、華清池、驪山、秦陵4個國家4A級旅游景點,其中秦陵和兵馬俑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區內歷史遺跡十分豐富,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51處,其中省級5處,主要景點年接待游客600萬人次左右,其中外賓50萬人次左右。
臨潼區現有易燃易爆單位41家,其中加油站36家,氣化廠2家,乙炔廠3家,公眾聚集場所96家,大型超市13家,文化娛樂場所41家,其中歌舞廳9家,網吧30家,全區共有消防安全重點單位240家。臨潼消防科組建于1993年,2003年6月臨潼消防科更名為臨潼消防大隊,管轄臨潼消防中隊。大中隊現共有人員3人,其中干部6人,戰士24人,中隊有2輛消防水罐車,1輛器材車,大中隊全體官兵擔負著全區916平方公里的消防監督、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等任務。
二、臨潼區消防基礎設施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消防規劃滯后,公共基礎設施不完善
根據公安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建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鎮消防規劃和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的通知》和公安部、監察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進一步落實消防工作責任制的若干意見》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制定消防規劃并負責組織落實。縣級以上城市和經濟發展較快的鄉鎮未制定消防規劃的,要在2004年底前完成,其他建制鎮要在2005年上半年完成。新開發區和舊城區改造要同步制定、修訂和實施消防規劃”。按照《意見》要求,臨潼區應于2004年底完成消防專項規劃的制定工作,但目前的消防規劃編制工作仍是“空白”。潼區屬于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近年來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區內各項配套日趨完善,但是城市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問題卻日益突出,已嚴重影響到了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工作。按照城市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標準,室外公共消火栓的間距在城市主要街道應為120米,臨潼區目前在市區主要街道只有9個消火栓,僅建設路丁字路口和驪山十字2個消火栓可以使用,其余7個已經被損壞無法正常使用,且布局不合理。臨潼區城區面積5年前只有20平方公里,現在已發展到38.6平方公里,面積擴大了1倍,但消火栓的數量卻未增加,新修的文化路、人民路、東二環路、會昌路、大慶路等5條城區道路及正在修建的城市快速干道均未設置公共消火栓,一旦這些路段周邊建筑發生特別重大火災事故,后果將不堪設想。
(二)有限的消防業務經費制約了部隊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
在2008年的多次滅火搶險救援任務中,由于中隊器材裝備不足,在西安市支隊調度其他中隊增援隊伍的過程中往往延誤了最佳的搶險救援時機,造成了不必要的傷亡。同時,臨潼區消防大中隊的營房基礎設施條件差,也成為制約臨潼區經濟建設發展的瓶頸問題。
(三)城鄉結合部、“城中村”和農村火災形勢嚴峻,火災隱患突出
農村鄉鎮、村莊普遍沒有消防專項規劃,多數建筑結構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缺乏消防水源、基本消防器材設施和消防專業隊伍及時有效的保護。農村群眾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尤其是留守婦女、兒童、老人自防自救能力差。
三、加強和改進臨潼區消防設施建設的建議
(一)廣泛宣傳,拓寬渠道,爭取黨政領導和社會各屆的重視和關注
要從轉變領導觀念入手,可以通過媒體大力宣傳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在城市和經濟建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實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對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同時采取宣傳報道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發生在身邊的相關案例、事故教訓等生動事例,結合嚴肅的匯報來引起黨政和建設等相關部門領導的重視,要把此項工作作為重要內容來抓,讓各級領導充分認識到城市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是現代化城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呼吁社會各屆,尤其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公共消防安全,通過人大、政協提案、群眾呼吁等方法使各級領導關注城市公共消防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動全區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到公共消防基礎設施的建設之中。
(二)強化監督管理,明確職責分工,使《臨潼區消防規劃》落到實處
城市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城市規劃、建設、計劃、通信、財政、公安消防等部門,所以城市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必須由政府統一領導,各主管領導親自掛帥,重點處理好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明確細化和規范各部門、各行業、各單位的建設、維護、管理等方面的具體責任,認真做好督察落實工作,真正在思想上處理好消防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處理好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與其他建設投資的關系。其他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對所屬單位工作的指導和檢查,督促各地按目標任務抓好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并結合臨潼區開展的各項專項治理工作,將城鎮消防規劃和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內容納入并實施檢查和督查。這樣就會使全區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深入調查,通力協作,下大力氣夯實基礎性工作
針對目前臨潼區的消防安全狀況,消防部門要廣泛調查研究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城市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特別要研究舊城改造、新城建設期間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新問題,同時要積極參與到城市消防規劃建設的評審工作之中,了解和掌握城市消防設施建設情況,監督相關部門根據城市的發展情況及時制定消防規劃,并依法予以審批,將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與城市建設同步發展,同步實施。臨潼區經濟開發區、代新工業園等城鎮建設中涉及開發和舊城區改造中消防規劃不合理的要及時修訂,并嚴格按規劃執行,促使消防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發展和經濟建設同步進行,使之成為有章可循、有法必依。
關鍵詞:農村地區;小學生安全教育意識;問題;對策
近年來,農村地區小學生安全事故頻發。其中,自然災害突發、留守女童犯、交通事故、溺亡事件等嚴重危及甚至侵吞小學生的生命,焦慮、緊張的情緒狀態、自卑、人際關系緊張、問題行為出現頻率高等心理問題也不利于小學生的心理安全。面對這些安全事故及心理問題,農村地區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都十分缺乏。為了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改善農村地區小學生安全現狀、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本文將從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來闡述和分析農村地區小學生安全教育意識的現狀、原因及其解決對策。本研究中所提到的農村地區小學生安全教育意識主要從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闡述,由外在知識的傳輸逐漸內化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識觀念。
1農村地區小學生安全教育意識的現狀
1)學校是安全教育意識的主要來源,是農村地區小學生身心安全的關鍵。由于農村地區經濟條件相對落后,地理位置偏僻,加之家長接受知識程度普遍較低,在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時,其方法和觀點都有一定的局限和誤區。而且大多數農村家長忙于農活和工作,所以學校成為安全教育意識的主要來源。目前學校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在墻面、板報和學生手冊上都宣傳了大量的安全知識,會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專題講座,組織學生進行安全防護實踐,也安排了一些安全相關的課程。教師也會在課前講解一些安全常識,并將安全意識穿插到課堂知識講授中,為學生創造一種高度重視安全的氛圍,從而起到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的作用。從總體上看,學校所提供的身心安全知識是十分豐富的,但安全知識教育的涉及面不夠廣,在一定程度上流于表面,且缺乏形象生動感,從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水平而言,是不易于接受并理解的。對于農村地區的小學而言,由于其經濟和觀念相對落后性,在知識的宣傳上不能與時俱進,知識宣傳的途徑也常常因為經費而受限,這就造成了安全教育意識在農村地區小學中難以深刻地進入小學生的思想中,致使其安全意識較為薄弱。2)家庭的安全教育意識本應該是與學校相輔相成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家庭安全教育意識,尤其是在心理安全方面極為缺乏。家長作為小學生的監護人對其安全責任應大于學校,但由于農村中大部分家長由于經濟或者其他原因外出務工,使得隔代教育在極大程度上替代了親子教育,如此的成長環境,十分不利于安全責任的實現。在隔代教育中,孩子的教育責任大部分是由爺爺奶奶等老輩承擔,其明顯特點是老輩知識體系落后,所掌握的安全意識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有限,獲得的安全信息有限,不能及時了解小學生心理情感的發展和現實中的安全隱患。且由于老輩的身體和精力原因,其在孩子的安全教育意識上的能力較弱,對孩子的教育往往是力不從心,以致孩子的安全教育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落實困難,甚至還會出現和學校的教育觀點相悖的情況,也導致了小學生的安全教育意識出現分歧,安全教育難以深入人心。3)本研究中,社會對農村地區小學生的影響可以分為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兩方面來探討。現實社會中,就目前而言,一些農村小學中,會有社會機構派出人員和大學生自愿到農村小學宣傳安全教育知識,其教育行動在各種報道和實踐中來看,也加強了部分地區的安全教育意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對于地區偏僻,經濟條件落后的一些農村地區而言,獲得這樣安全教育的機會是相對較少的,由此使得農村地區小學的安全教育意識在宣傳中始終會有盲點,由此成為安全事故發生的導火線。虛擬社會主要是指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大眾對新媒體的普遍接觸和接受,媒體通過網絡對小學生安全意識的影響也逐漸加深。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其在互聯網平臺中所傳遞的豐富的信息及形象的視頻可以使小學生獲得一定的知識,豐富小學生的思想和觀念。但同時,一些不健康的游戲、不良的信息、不雅的視頻也通過這個大眾平臺進入小學生的視線,小學生由于其年齡的限制,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健康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些不良的信息,對于安全意識相對薄弱的小學生而言,其造成小學生暴力、性格扭曲的可能性是相對較大的。小學生在這樣的互聯網環境中,很容易被誤導、誘騙,這樣的成長環境十分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發展,從而也導致了一些安全事故的發生。
2農村地區小學生安全意識教育問題的原因
造成農村地區小學生安全意識教育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從學校方面而言,首先,農村學校經費有限,師資力量有限,軟件設備和硬件設備都較為落后,場地不足,無法為農村小學生開展安全教育意識提供良好的條件。其次,目前對農村小學老師進行的培訓多偏向于學科體系知識的培訓,在績效考評上也側重于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整體排名,使得校方和老師都更加重視學科知識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安全教育。另外還有一些諸如校方制度不嚴,管理不善;相關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安全措施不力,宣傳效力不足等原因。2)從家庭方面而言,首先,農村家庭不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和安全意識的培養。農村家庭對孩子的管理比較松散,對小學生沒有按時放學回家的問題不夠重視,對孩子放學回家后的去向也不了解,缺乏對小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其次,為了生計,一些農村父母外出打工,使一些小學生成為留守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這部分孩子缺乏父母的關愛,使他們產生一些心理問題。而祖輩又未能及時察覺,不能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環境。另外,家長未能及時與學校老師溝通小學生的異常行為和情緒也是造成其安全問題的一大原因。3)從社會方面而言,社會平臺中不良信息對學生的影響是極大的,往往家長和學校也不易察覺,不能夠及時幫助孩子。
3農村地區小學生安全教育意識的對策
1)學校對農村地區小學生安全教育意識的影響主要來自三個主體:課程和教材、教師、校園環境。首先,從課程和教材方面而言,學校可以適當增設安全意識教育的課程,并將安全課程融入語文、自然科學的學科中,讓安全學習更加貼近小學生的日常學習。其次,教師應將知識講授法、操作法、討論法、探索法、趣味練習法相結合,豐富安全知識傳授的形式。如創設一些淺顯易懂的情境,開展多種安全教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在活動中,讓學生成為主體,親自參與,讓他們從自己親身做過的小事中了解掌握安全知識,培養安全理念,掌握一些簡單的自救方法,并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最后,學校對教師的績效考評制度應有所改變,不要過度關注孩子的成績和整體排名。在對教師的培訓中應加入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識,使教師形成重視安全教育的意識。學校還應在校園環境中進行安全知識宣傳,形成強烈的校園安全教育文化。可以利用現實中學生感興趣的實例,進行墻面設計。在全校重視安全的氛圍感染下,更利于安全知識的傳播。2)家庭層面應轉變教育觀念,不能一味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脫給學校,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從生活中開展安全教育,并實施一些針對小學生心理安全的教育。首先,家長有責任加強對孩子的心理保護,不能因為自己的言語而傷害了孩子的情感,要明白語言暴力也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其次,家長也應讓孩子學會承受壓力,辯證積極地看待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家長也可以陪同孩子適當地參加一些心理課,多和孩子溝通,及時了解問題并進行疏導。最后,家長應及時與老師溝通孩子的異常行為和情緒,加強家園合作。要重視孩子的日常去向,對于孩子危險的行為應及時制止,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對于長期在外務工的家長,應經常利用電話、視頻等表達對孩子的關愛,在安全教育上與祖輩進行溝通,也盡量多抽時間陪陪孩子。3)社會對農村地區小學生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多種媒介途徑、安全教育社會機構和一些志愿者。各種媒介如網絡、電視等對小學生成長的文化環境施加影響,在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社會應培養小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形成其良好的上網習慣。大眾傳媒應有意識地面向小學生,為其提供適宜和優秀資源。同時,大眾傳媒在機構和平臺的管理上也應該篩選健康的信息呈現給學生,為其營造健康的成長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和知識,以幫助學生最大可能地避免一些安全問題,促進其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羅京濱.對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思考[J].教育探索,2012(11).
[2]李繼紅.淺談小學生的安全教育[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4(1).
[3]李開勇,馮偉.論我國中小學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09(5).
一、社區教育資源是學校教育的背景和重要補充
社區教育服務于整個社區,為社區所有成員的教育需求提供服務。它將社區學校作為一個服務設施,促進社區開發、利用社區資源去解決社區面臨的各種問題。我國學術界及社區工作者認為:社區教育是以社區為依托,以全體社區成員為教育對象,以社會主義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科學文化教育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教育形式。現代社區教育的基本特征在于充分利用社區資源,以社區成員自身為教育的主體和對象,對社區成員實施全方位、全過程的再學習過程,即社區活動的教育化和學校教育的社區化。2
社區教育資源是指社區內一切可供教學的組織、開發和使用的物質和精神產品。從社區教育資源存在的不同形態又可以分為文化資源、人力資源和物質環境資源。社區文化是區別于其他社區的獨特的行為系統,它作為一種無形資源融合于社區生活與發展的各項活動中為社區成員所共享又制約著其行為和思維方式。社區人力資源和社區物質環境是社區教育的重要元素,共同構成了社區的環境。
對留學生進行社會化管理是國際慣用做法。我國高校對留學生進行封閉式的管理,是有歷史原因的,那是由于當時我們的經濟還比較落后,為縮小我國與留學生居住國生活水準的差距而采取的辦法。這種封閉式的管理模式有利于集中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有優勢。但是這種管理方式弊端也多,往往使留學生產生一種優越感,還經常為一些小事與留管干部發生沖突,給管理工作帶來很大困難。這種管理模式已難以適應新的發展形勢,為此需要借鑒國外經驗,探索一套既適合我國國情、又符合國際慣例的社會管理模式。
二、國際上利用社區教育資源對留學生社會化管理方面的啟示
留學生管理的社會化是許多國家早已推行的做法。比如留學生生活方面最重要的住宿問題,在國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學校一般不向本國學生和留學生提供住房,學生大多吃住在校外,校方只提供咨詢服務,校內僅有的留學生公寓也只是為少數公費生和訪問學者提供。把留學生推向社會,不等于對留學生管理方面不重視,學校在加強校園安全管理措施的同時,對社區力量的調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
日本在利用社會力量進行留學生管理方面給我們許多有益的借鑒。比如,獎學金是吸引留學生前來就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單是靠政府提供的獎學金遠遠不能滿足留學生的要求,要想擴大留學生獎學金的比例,就需要社會的共同努力。因此,日本曾經為擴大留學生規模,實施“十萬留學生計劃”,在這個政策提出后,日本政府就提出了“為民間提供優惠政策,完善官民一體的留學生生活保障體制”的措施。通過社會經濟團體的介入,擴大了留學生獎學金比例,吸引了更多的留學生前來就學,還為日本的留學生解決了一大經濟難題。如在“十萬留學生計劃”實施的第二階段,為了解決經濟困難學生的生活問題,日本國際教育協會啟動“冠留學生獎學金事業”,該獎學金將每一個出資的企業冠上該企業或個人名字。這既使企業得到了榮譽,也解決了日本政府的難題。因此,這一制度得到切實的貫徹和執行,并在第三階段“提出要進一步對企業實施稅制優惠措施,完善官民一體的獎學金制度”。這種社會力量資助留學生的形式,既吸引了更多留學生來留學,擴大了國際影響,同時也增強了社會企業或者個人的責任心。同時留學生在受惠于別人的幫助后,有利于更好地融于社會生活中。
美國在留學生管理方面,利用社區的力量是很重要的一個特色。美國許多大學只提供大學一年級學生的校內住宿,其他年級的學生基本住在校外,這一方面減輕了學校后勤的負擔,另一方面也給相關部門對校外生活服務和管理提出了問題。為此,美國一些高校特別善于利用社區公共組織和個人的力量通過各種形式提升留學生的校園歸屬感和文化融入感。比如通過和社區志愿者的聯系,建立海外學生了解和融入美國社會生活的渠道。許多志愿者都善于給國外留學生服務,這大概源于美國文化里有一種普遍的公益精神,也就是“志愿精神”,每個社區都會有一些志愿者樂于為來自異域國家和地區的人提供條件,幫助他們融入美國社會。這些志愿者會通過組織一些活動,幫助留學生了解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通過引領留學生參加各種活動,讓留學生了解美國人生活的許多方面,同時這些志愿者還會通過組織不同國家的留學生實現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了解,不僅豐富了留學生的生活,促進了語言的進步,更重要地是拓展了視野,為解決文化沖突提供了心理疏導和社會支持。留學生管理部門組織的許多活動,都有當地社區志愿者的參與,這種官方和民間合作的方式,為留學生教育和管理提供了更寬廣的空間和平臺。
三、利用社區教育資源參與留學生安全管理的本土思考
有人把利用社區資源參與留學生管理的方式叫“社會化管理”,社會化管理是個社會綜合管理問題,涉及到學校、公安、街道等部門,需要多方的協助和配合,共同把留學生社會化管理工作做好。
目前我國高校留學生管理模式大多仍然是封閉式管理,留學生食宿主要在學校,社會化管理模式并不普遍。但是一些發達地區的學校在這方面起步很早,比如深圳大學開始于上個世紀1994年,當時由于住房的緊張,本著“校內管理校園化,校外管理社會化”的原則,允許留學生在符合要求的情況下住在校外。要求租用的房屋必須是房管所管轄的,并持有房屋出租許可證,留學生居住下來之后由學校督促他去當地派出所申報戶口、辦理應該辦理的手續,爾后學校與派出所和居委會加強經常性的聯系。通過勤走訪、勤聯系,使學校、派出所和居委會三方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情況。在校內,學校特別加強了這部分學生的考勤管理, 如無故曠課超過規定學時,即勸其退學。3
社會化管理不僅是一種管理模式,更是一種理念。在留學生生活在校內的情況下,如何利用社區教育資源加強留學生安全管理呢?
首先高校要主動向社區提供關于留學生教育方面的信息和相關培訓。高校應該加強宣傳,讓社區的組織和個人認識到留學生作為社區內的外籍人員扮演著國際交流使者的角色,我們的態度和社區生活狀況會對國家民族形象產生影響。同時因為涉及的國家、文化、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千差萬別,高校應該通過組織社區相關部門,學習外事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和規定,學習各國的風俗習慣,進行禮貌用語、禮儀等方面訓練,有效提高相關人員的政策水平和業務素質,為提供優質服務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保證留學生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大家與留學生交往的過程中,應本著共同協商、密切配合的精神,凡事為大局考慮,齊心協力建立起一個對留學生可容性強、生活服務功能好、規范體系健全的留學環境。
其次完善各種關于留學生安全管理的制度。社區內生活的留學生無論住在校內還是校外,要在街道辦事處和公安部門備案,并有專人負責社區內留學生的事務管理,有關部門要實行定期和不定期查訪制度,有關人員要增強留學生安全管理的責任意識,在遇到一些突發事件的時候要啟動留學生安全管理預案。
最后,調動社區各種力量,共同為留學生融入和理解中國社會生活提供多元途徑。借鑒國外一些大學特別重視利用社區的力量共同實現對海外留學生的教育和日常生活的影響的方式,高校留學生管理部門組織活動時應該有意識地邀請當地社區里熱衷留學生工作的志愿者參與,遇到我們的傳統節日,要動員社區熱心人士組織留學生參加家庭聚會。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把學校教育和社區教育更好地融合,而且對留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并融入異域文化提供了更多的平臺和民間基礎。我們有一個全民皆學英語的環境,英語的學習需要語言環境,日常生活中恰恰不容易有講英語的環境,如果利用這一需求,選擇一些真誠愿意與留學生溝通的個人或者家庭,通過與留學生的交流,不僅我們學到了英語,而且留學生也通過與民間的接觸深入地了解了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如何有效利用社區和民間的力量參與留學生的教育,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之一。
此外,留學生教育不能單靠政府和學校的力量來維持,還應該吸引社會資金進行辦學。日本在解決留學生生活方面就采用了政府獎學金與企業獎學金相結合的方式,不但解決了公費留學生的困難,也解決了自費留學生的困難。近年來,隨著自費留學生人數的增加,留學生的生活問題日益成為各高校關注的焦點。目前我國的留學生獎學金主要是政府和學校提供,面對著越來越多的留學生,政府和學校的財政已不足以為這些留學生提供太多的資金。貧困留學生群體的存在,也是留學生安全管理的隱患之一。因此,我國政府也應該考慮從社會吸引資金作為獎學金和助學金等,提供給留學生,這是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留學生事務的重要途徑,也是目前我們國家還欠缺的一個方面。
總之,留學生安全管理問題是留學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作為生活在社會大背景中的留學生,對其安全管理僅僅靠高校的力量是不現實的,我們要善于利用社區資源作為留學生安全管理的重要力量。
1 陳怡.淺析當前我國高校留學生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J].太原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0):95-96.
關鍵詞 園區網;安全體系;規劃;運維
中圖分類號 TN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5)09-0050-02
校園網絡變得更加開放的同時,網絡安全正經受更加嚴格的挑戰,網絡管理者必須切實了解保護本地網絡安全的手段。本文嘗試對如何創建安全的校園網絡環境并保持其穩定運行提出一些規劃原則與管理方法。
1 常見網絡安全威脅類型
1)病毒、木馬、蠕蟲等自動攻擊工具。具備自我復制和傳播能力的程序可破壞計算機系統,破壞某信息保密性和完整性,使得攻擊者從中獲得利益。早期一般通過系統漏洞或文件漏洞傳播,隨著操作系統安全代碼的日趨完善,目前主要靠欺騙性下載(如網站掛馬或植入惡意代碼)并被簡單觸發。
2)拒絕服務攻擊。拒絕服務是攻擊者常用攻擊手段之一。攻擊者通較強計算能力的服務器或大規模肉雞作為攻擊跳板,對目標發起洪水一般的非法請求,使得服務方難以接受正常訪問請求或造成緩沖區溢出,服務被迫關閉甚至崩潰。
3)基于服務代碼和服務漏洞的攻擊。作為官方的網絡窗口,運行于服務之上的網站代碼并不總是安全的。事實上,國內多數網站都沒能做到足夠安全的代碼防護。運行于非標準的web服務器的web網站,對熟練的站點攻擊者而言,僅需幾分鐘即可獲得基本webshell,并據此進行權限提升。從互聯網上下載的免費文章系統(如知名的動網模板),由于受到關注,攻擊者更容易通過內部技術組織聯絡獲取攻擊手段。
筆者所在學校站點早期使用ACCESS數據庫,攻擊者便經常嘗試直接下載數據庫;升級為SQL SERVER數據庫后,我們發現了大量的SQL注入攻擊代碼,如晚間的一次攻擊嘗試代碼:
……
dEcLaRe%20@S%20VaRcHaR(4000)%20SeT%20@s=cAsT(0x4445434C415245204054205641524348415228323535292C404320564152434841522832353529204445434C415245205461626C655F437572736F7220435552534F5220464F522053454C45435.......626C655F437572736F72%20aS%20VaRcHaR(4000)):eXeC(@s):--%20aNd%20'%25'=' 80 - 211.117.95.48 ……
從日志中很容易看出,攻擊者嘗試滲透數據庫獲取關鍵數值,并對注入代碼做了簡單偽裝。
4)社會工程學攻擊滲透。近年來攻擊者對攻擊目標的檢測方法變得多樣化,攻擊者通過多種渠道了解目標,利用社會工程學手段分析以獲得敏感信息,攻擊更具效率,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則進一步加劇了此類風險的威脅水平。如網絡管理者總是愿意使用有類似特征的密碼體系同時管理公用設備和個人信息,一旦個人信息被猜解,所在網絡的安全風險便極大增加。
當代網絡面臨的安全風險越來越多,攻擊不可避免,網絡攻擊的原理趨向復雜,而攻擊者更容易獲取更具威脅的自動化攻擊工具,這意味著攻擊變得愈發容易。
2 學校園區網安全體系的規劃和建設
1)園區網安全體系的基本涵義。網絡安全體系由硬件安全、底層系統安全和服務/軟件安全三個方面構成,任何方面存在漏洞,都會導致整個網絡面臨安全崩潰。我國當前正在推動關鍵設備國產化進程,即從硬件層面考慮,保護網絡敏感信息不被國外生產廠非法商取。完整的網絡安全體系應在硬件層面作出合理選擇,在底層系統層面進行合理配置,減少系統漏洞暴露,在提供服務時建立多層次風險防控和數據過濾措施,保證網絡安全運行。
2)園區網安全體系規劃原則。網絡安全與提供服務的性能存在矛盾,管理者應以保障網絡服務正常提供為前提,評判網絡安全風險,適度規劃并保留升級彈性,以經濟合理的方式規劃安全防御系統。網絡安全體系需要覆蓋到整個網絡,對高風險區域應設置網絡邊界,并指定數據流動規則(ACL)。
3)網段規劃。根據功能區分,通常將整個網絡劃分幾個功能獨立的子網,至少包括網絡設備與網絡管理區域、停火區(DMZ)、學生機房、辦公區域以及普通聯網用戶區域等,各子網間保持物理或邏輯上的網段隔離,不同區域用戶一般禁止跨越子網互訪。這是保護網絡安全的最基本手段。
4)安全防護設備選擇。傳統網絡安全體系基于P2DR模型,即策略、防護、檢測和響應,設備組成一般包括終端安全(配置殺毒軟件);ACL(設備、端口規則和數據流向規則);防火墻以及IDS/IPS(應用于DMZ);它可以實現對多數病毒和傳統攻擊的有效抵御,以包過濾為基本檢測手段,具備部分協議檢測能力;對網站注入、滲透等較新的攻擊方式防御能力有限。
選擇何種設備組建網絡安防體系,取決于本地網絡規模、提供的服務類型和網絡管理者的技能水平。園區網可以考慮在傳統安全體系基礎上,根據本地網絡運行特性有針對性增加管控設備,為保障帶寬有效利用,針對內部用戶可配置行為管理系統,對用戶網絡行為進行管控,對占據帶寬資源和并發數資源的應用予以限制;針對WEB服務,可以配置WEB防護系統,對數據庫注入、代碼攻擊、跨站腳本等作出有效防護;針對網絡內部惡意行為,可以配置網絡日志分析記錄系統,在惡意行為發生時提供報警,在行為發生后提供記錄。
3 學校園區網安全體系運維原則
1)安全網絡要求全部終端用戶參與。根據“木桶原理”,網絡中任一端點的安全風險會擴大到整個網絡。園區網絡安全體系需要覆蓋到整個網絡的所有端點。考慮到難以對所有用戶實行嚴格要求,管理者應考慮網絡不同區域的安全等級,制定對應安全策略,在不同區域間設立網絡邊界,保證任意區域故障不會蔓延至其他區域。
2)制度優先。防患于未然,網絡安全事件總是發生在未曾受到關注的制度角落。管理者應綜合考慮網絡整體狀態,制定安全事件責任制度,制定應急預案,制定各類安全事件和風險事件的相應制度,制定網絡使用制度等;完善的制度是保障網絡穩定運行的必要條件。
3)數據備份。數據備份是網絡運維的必需手段。精確計算當前數據容量,預估數據增量,考慮數據備份措施,必要時配備數據備份設備。外部攻擊者在獲取網絡權限后,經常造成有意或無意的數據損害,超過50%的情況下數據損失不可逆轉。設置數據備份機制,是保障網絡服務的最后手段。
4)完善事件記錄。園區網歷經長期運行后,管理者將能夠發現和總結本地網絡常見威脅列表,建立網絡運維事件日志,能極大節省管理者故障定位和解決問題的時間與精力。這些記錄包括下述文件,網絡日常監測記錄、病毒流行記錄、設備故障處置和維修記錄、攻擊處置記錄等。
4 結論
盡管網絡總是不安全的,管理者還是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以科學、合理的方式建設網絡安全體系,不斷學習提高技術水平,盡力保護本地網絡和服務不受非法攻擊侵害。作為多年工作經驗的總結,筆者希望通過本文拋磚引玉,提供網絡安全運維的方法和原則,謹與同行共同交流。
參考文獻
至-12.0 D)。兩組患者分別進行LASIK手術,主刀手術者均為同一人。術后隨訪時間點:術后1周、1年以及5年。觀察指標:術后裸眼視力(UCVA),術后最佳矯正視力(BCVA),手術安全指數,手術有效指數,并記錄術后的并發癥情況。結果:術后5年時A組和B組的裸眼視力(UCVA)和最佳矯正視力(BCVA)均較術后1年的數據下降,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5年,A組的裸眼視力(UCVA)為(0.90±0.13),B組為(0.78±0.1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774,P
【關鍵詞】 LASIK; 準分子激光; 近視; 屈光不正
中圖分類號 R779.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18-0046-03
LASIK治療中低度近視復原時間較短,療效確切,但對高度近視患者來說,接受LASIK手術后的療效、安全性未得到確切答案[1-2]。筆者所在科室通過回顧性分析在中低度近視組與高度近視組中各項關鍵指標的統計學差異分析,得出高度近視組接受手術后是否安全、有效的結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4-2006年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LASIK手術患者共145例(290眼),按術前驗光度數分組,中低度近視組(A組)共154眼(-1.00 D至-5.75 D);高度近視組(B組)共136眼(-6.0 D至-12.0 D)。兩組患者分別進行LASIK手術,主刀手術者均為同一人。入選標準為:(1)年齡18~50歲;(2)近兩年屈光度穩定,其發展速度每年不大于0.5D;(3)術前眼部檢查無手術禁忌證(如:圓錐角膜、青光眼、白內障、虹膜炎、眼底出血、視網膜脫離等)[3];(4)全身檢查無手術禁忌證(如:高血壓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膠原性疾病、瘢痕性體質等禁忌證);(5)屈光度在下列范圍:近視-1.00 D至-12.0 D,散光在200度以下[4];(6)角膜厚度大于500 μm;(7)戴隱形眼鏡者,應停戴1~2周后手術;(8)淚液分泌試驗大于10 mm。檢查記錄術前裸眼視力以及術前最佳矯正視力。
1.2 手術方法
法國Moria M2微型板層旋轉刀制作角膜瓣(瓣厚130 μm),掀起角膜瓣置于上方,日本尼德克公司EC-5000CX Ⅲ準分子激光在角膜基質層行激光雕琢。雕琢完畢,用海綿蓋上角膜瓣使其盡量平整,然后用角膜表面放置博士倫繃帶角膜接觸鏡[5]。用同樣的步驟做另一只眼睛,手術完畢后用裂隙燈顯微鏡檢查角膜瓣復位情況。術后1~3 d取出角膜接觸鏡,局部點典必殊眼藥水、貝復舒凝膠1周,使用人工淚液2~3個月[6]。
1.3 術后隨訪時間點急觀察指標
術后隨訪時間點:術后1周、1年以及5年。觀察指標:術后裸眼視力、術后最佳矯正視力、手術安全指數、手術有效指數[7-8]。安全指數是指平均術后最佳矯正視力/平均術前最佳矯正視力;有效指數是指平均術后裸眼視力/平均術前最佳矯正視力[9-1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術后視力
兩組術前裸眼視力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年,A組的裸眼視力(UCVA)為(0.97±0.15),B組為(0.84±0.1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336,P
術后5年,A組的最佳矯正視力(BCVA)為(0.99±0.12),B組為(0.90±0.1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250,P
A組和B組在5年時的裸眼視力(UCVA)和最佳矯正視力(BCVA)均較術后1年的數據下降,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近視患者5年的術后視力較1年時減退,但減退的幅度較小。另外,A組和B組術后5年UCVA≥0.6者分別為153眼(99.35%)和131眼(96.32%);A組和B組的術后5年UCVA≥0.9者分別為149眼(96.75%)和116眼(85.29%),手術總體安全水平較高。
2.2 安全指數和有效指數
術后5年時,A組和B組的安全指數和有效指數均小于1,兩組安全指數和有效指數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LASIK手術的有效性和普及性
我國已有近視眼患者四億之眾,每年新增近視患者三千萬人。目前學生功課多、看電視、玩電腦、玩電子產品比率不斷增多,近視患者有增無減。如何通過一種有效而且安全的手術能矯正近視,恢復清晰的裸眼視力成為眼科研究的重要課題。
通過本次回顧性分析,通過筆者所在科室標準的LASIK手術及術后護理,經過長時間的隨訪,記錄術后數據,術后5年時A組和B組的平均裸眼視力分別達到(0.90±0.13)和(0.78±0.14),有效指數分別是(0.9120±0.0700)和(0.8273±0.1300),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2 高度近視患者接受LASIK手術的安全性
術后5年時A組和B組的安全指數分別為(0.9390±0.0638)和(0.8830±0.109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陳躍國,朱秀安,劉素金.非球面切削LASIK治療-10 D以上高度近視[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1998,11(5):684.
[2]陸文秀. 準分子激光屈光角膜手術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127.
[3]陳家祺,王錚,楊斌,等.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治療近視[J].中華眼科雜志,1998,34(5):141-145.
[4]呂帆,王勤美,瞿佳.進一步重視屈光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J].中華眼科雜志,2005,41(5):482-485.
[5]宋靚雯,孫佩,黃曉燕,等.準分子激光手術器械的清洗效果檢測與保養[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4):114-115.
[6]樸春姬,王巍,吳坤.496例近視患者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手術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0,8(3):72-73.
[7] Fourcade O,Simon M F,Litt L,et al. Propofol inhibits human platelet aggregation induced by proinflammatory lipid mediators[J]. Anesth Analg,2004,99(2):393.
[8]王宗剛,趙志國,高仕棟.準分子激光雙面切削治療高度近視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0,8(16):122-124.
[9]楊斌,陳家琪,王錚.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后屈光欠矯的矯正[J].中華眼科雜志,1997,33(6):8.
[10] Hori-Komai Y,Sakai C, Toda I,et al. Detection of cyclotorsional rotation during excimer laser ablation in LASIK[J].J Refract Surg,2007,23(12):911-915.
[11]李培高,張憲敏.與角膜瓣有關的LASIK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J].眼視光學雜志,2002,12(2):90-91.
[12]錢曉文.飛秒激光制瓣和SBK角膜板層刀制瓣在LASIK手術中的比較[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0):141-142.
【關鍵詞】 度洛西汀; 舍曲林; 老年抑郁癥; 臨床療效; 安全性
doi:10.14033/ki.cfmr.2017.8.00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8-0007-02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uloxetine and Sertra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Method: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74 senil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Duloxetine group(n=36) and the Sertraline group(n=38) according the treatment methods.The patients in the Duloxetin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uloxetine,the patients in the Sertralin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ertraline,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effects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Resul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but the HAMS score in the Duloxeti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ertraline group one week after treatment(P
【Key words】 Duloxetine; Sertraline; Senile depression; Clinical efficacy; Safety
First-author’s address: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shou District in Chongqing City,Chongqing 401220,China
老年抑郁Y是老年人常見的精神系統疾病之一,典型的老年抑郁癥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情緒焦慮抑郁、激越混合及精力下降,近年來有關調查結果顯示,隨著近年來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以及人們生活工作壓力的加重,老年抑郁癥發病率逐年遞增,嚴重影響老年人群的晚年生活質量[1-2]。目前臨床對于老年抑郁癥主要采取藥物治療手段,其中度洛西汀、舍曲林是臨床常用的抗抑郁藥物,本組研究通過對比分析探討度洛西汀與舍曲林治療老年抑郁癥的臨床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癥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治療方式的差異將其分為度洛西汀組與舍曲林組,其中度洛西汀組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65~83歲,平均(74.9±5.3)歲,病程1~10個月,平均(4.9±1.5)個月;舍曲林組38例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65~84歲,平均(75.2±4.6)歲,病程1~8個月,平均(5.2±1.9)個月;本組研究已排除嚴重自殺傾向、嚴重軀體疾病、藥物依賴患者,兩組患者一般人口學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舍曲林組患者應用口服舍曲林(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舍曲林,國藥準字為H10980141,生產批號為151206952、1603257142)進行治療,患者服用起始劑量為25 mg/d,治療2周后根據患者實際病情調整藥物劑量為50~100 mg/d,口服1次/d;度洛西汀組患者口服度洛西汀(Eli Lilly and Company生產的,國藥準字為H20110320,生產批號為201512125394X),患者服用的初始劑量為40 mg/d,治療2周后根據患者實際病情改善情況調整劑量為60 mg/d,1次/d。兩組患者連續性治療8周,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并觀察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基于漢密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評估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其中顯效為HAMD減分率75%以上;有效為HAMD減分率在50%~74%;好轉為HAMD的減分率在25%~49%;而無效患者的HAMD減分率在25%以下,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3];另觀察兩組患者治療過程及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IBM 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8周后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HAMD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后度洛西汀組HAMD評分明顯低于舍曲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度洛西汀組患者發生胃腸道反應3例,嗜睡癥狀1例。舍曲林組發生嗜睡、失眠2例,胃腸道反應2例,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均較為輕微,不進行任何特殊治療處理,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抑郁癥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病理生理學分析認為其主要與患者神經元突觸間隙中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濃度的降低密切相關,因此臨床治療抑郁癥主要通過藥物干預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濃度達到治療抑郁癥的目的[4-5]。舍曲林是一種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能夠通過對腦內去甲腎上腺素的促進作用發揮抗抑郁作用,并能夠對5-羥色胺產生較強的再攝取抑制作用,是臨床上常用的抑郁癥治療藥物;而度洛西汀作為一種去甲腎上腺素與5-羥色胺雙重再攝取抑制劑,能夠通過提升去甲腎上腺素與5-羥色胺功能,從而發揮強大的抗抑郁作用,并且度洛西汀藥物起效速度相對快[6-7]。并有學者提出度洛西汀能過增強神經元的可塑性[8]。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度洛西汀與舍曲林治療老年抑郁癥效果相當,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4、8周后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1周后度洛西汀組HAMD評分明顯低于舍曲林組,但兩組患者均未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結果表明度洛西汀與舍曲林均可用于治療老年抑郁癥,但度洛西汀在起效速度方面具有優勢。
綜上所述,度洛西汀與舍曲林治療老年抑郁癥均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并且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具有安全有效的特點。
參考文獻
[1]郭少玲.度洛西汀與舍曲林對老年抑郁癥伴焦慮患者療效對照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8):26-27.
[2]李倩,王茂玉,宗剛.度洛西汀與舍曲林治療老年抑郁癥的療效和安全性[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5,26(8):977-978.
[3]王利楠.度洛西汀與舍曲林治療老年抑郁癥的療效和安全性[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2):77-78.
[4]趙永忠,楊闖,王維千,等.度洛西汀與帕羅西汀治療伴有疼痛的廣泛性焦慮障礙的療效比較[J].溫州醫科大學學報,2014,44(4):300-302.
[5]王玉.度洛西汀與舍曲林治療老年抑郁癥的療效和安全性[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5,2(23):4907-4909.
[6]吳彥清.度洛西汀與舍曲林治療老年抑郁癥的對照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7):158-160.
[7]華彩霞,朱滿連,周云芳,等.度洛西汀與舍曲林治療老年抑郁癥的療效和安全性[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3,29(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