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產品物流配送范文

農產品物流配送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產品物流配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產品物流配送

第1篇:農產品物流配送范文

一、農產品物流配送的概念

是農產品物流中一種特殊的、綜合的活動形式,幾乎包括了所有的農產品物流功能要素,是農產品物流的一個縮影或在某小范圍中農產品物流全部活動的體現。可從兩個方面認識農產品物流配送:從經濟學資源配置的角度,配送是以現代送貨形式實現資源配置的經濟活動;從實施形態角度,配送是按用戶訂貨要求,在物流結點進行貨物配備,并以最合理方式送交用戶過程。 相對于整個農產品物流系統而言,配送是系統的終端,是直接面對服務對象的部分。配送系統功能完成的質量及其達到的服務水平,直觀而具體地體現了農產品物流系統對需求的滿足程度。同時,農產品物流配送貫穿整個供應鏈過程,并成為聯系供應商、生產商、中間商及消費者的紐帶。

二、農產品物流配送現狀分析

1.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 (1)以批發商為主體的隨機型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 該模式主要是以銷售地批發市場中批發商為主體所建立的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這種模式主要特征包括:a.隨機型交易。這種模式的交易伙伴不固定,大部分都屬于隨機交易。b.品種比較豐富。貨源比較豐富,包括產地批發市場、銷地批發市場、販銷戶,可以自由選擇交易的品種。c.交易數量比較小。由于這種模式的配送規模都比較小,所以交易的量也比較小。d.物流技術落后?;旧蠜]有冷庫、一般是常溫儲存和運輸。 (2)以生產基地為主體的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 該模式主要是以農產品生產基地為主體所建立的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其主要特征包括:①貨源供應穩定。由于其貨源全部來自農產品自有基地,貨源相對比較穩定。②反應快速、靈活。以農產品生產基地為依托,能夠更好的滿足物流業務上的時間、空間要求,能更好地保持農產品的新鮮度,能更快速、靈活地滿足消費者的要求。③企業可以對物流系統的運作過程進行有效地控锘,不必承擔就貨物配送的傭金問題的談判成本,提高了配送服務效率。④抗風險能力低。由于農產品基地自身的實力有限,對市場變化及自然條件的變化承受能力較低,對風險的抵抗能力較低。⑤配送成本與費用較高。單個生產基地無法實現規模經濟,導致了配送成本與費用較高。⑥一次性投資較大。對于單個生產企業來說,建立現代化的物流設施和配送體系,需要的一次性投資很大。 (3)以連鎖超市為主體的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 該模式主要是以連鎖企業為主體所建立的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典型就是超市自建的農產品配送中心。這種模式的主要特征是:①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超市自建配送中心能夠滿足消費者對農產品品質更高的要求。②降低超市的進貨成本。統一進貨,規模采購,大大降低了農產品的采購價格;高效地配送,縮短了產品的流通時間,降低了流通消耗,從而確保了產品的新鮮度和完好度。④減少連鎖店的存貨和消耗。有了配送中心,多個商店共用一套庫存,門店的平均庫存量大大降低,有效控制和減少連鎖門店的存貨和損耗。④無法滿足所有門店的需求。目前,大部分超市自建配送中心配送的比例僅占需求總量的40%左右。 (4)以儲運業為主體的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 該模式主要是以倉儲、運輸為主所建立的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其主要特征是:①與供應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契約關系。②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單個農戶無法滿足一些特定客戶的需求。而通過公司、基地、協會有組織的貨源的供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的要求。④與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④存在連帶經營風險。農產品物流配送主體與供應商和配送對象簽訂了合同,如果有一方出現違約行為,可能會造成連帶的違約情況出現。

2.農產品物流配送流程 農產品的種類很多,作為農產品都有一定的保質期、保鮮期。據此,農產品配送有三種工藝流程: 第一種流程:在采購工序之后緊接分揀工序和配送等工序,中間不存在倉儲工序。亦即貨物組織到以后,基本不存放,而且很快進行分揀、配貨,然后快速送貨。通常是保質期較短和保鮮要求較高的農產品。 第二種流程:在采購作業之后安插倉儲工序,然后再依次進行配貨和裝配等作業。通常為保質期較長的農產品主要按照上述流程進行配送。其操作程序是:大量貨物組織進來以后,先要進行倉儲、保管,然后再根據用戶訂單進行分揀、配貨、配裝,然后向各個用戶送貨。如以儲運業為主體的配送模式對千貨農產品的配送。 第三種流程:帶有加工工序的配送流程。實際操作情況大體是:大量貨物集中到場地或倉庫以后,先進行初加工,然后依次銜接倉儲、分揀、配貨、配裝和送貨等工序。 3.農產品物流企業制約因素分析 農產品物流配送企業作為農產品供應鏈的載體和組織管理者,在供應鏈成本控制和提供快速準確服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由于市場竟禮爭的日益激烈,企業在競爭中面臨了巨大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下,各種各樣的問題就開始顯露出來。主要表現為: (1)配送成本高 一是由于我國道路設施較差,設卡收費問題嚴重,致使農產品運輸成本較高,二是物流是個多環節系統,體現系統性和協同性,各環節協調不起來,就會造成物流配送不暢、成本過高。另外,除了配送固定開支外,每個配送點還要支付相應的房租等倉儲費用和人工成本,當配送規模較小時,這種固定成本的分攤則顯得較高。同時,由于各分散的配送點都有庫存,因此,企業的整體庫存量比較多,積壓的流動資金也就較多。據有關資料顯示70,未經加工的農產品從生產者、消費者、產地中間商、市場批發商、市場中間商、連鎖店等一系列中間過程到消費者,整個要增加3―10倍,農產品的經營管理成本、分裝費用也提高,損耗增加。 (2)軟、硬件條件差 長期以來,農業主管部門對農產品普遍存在著重生產、輕流通的思想,對農產品流通的投入也相對不夠,造成農產品流通滯后于生產。從硬件方面來看,各種設施陳舊,且利用率低。目前約七成是敞篷卡車,只有三成密封式廂式汽車,而備有制冷機械、保溫箱式冷藏車輛還不到一成;從軟件方面來看,各種技術和人才跟不上農產品流通發展的需要,比如保鮮是鮮銷農產品的生命和價值所在,但由于這種農產品含水量高,保鮮期短,極易腐爛變質,因此對運輸效率和流通保險條件提出了很高要求。而目前農產品物流以常溫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為主,加之運價、運力、交通基礎狀況和產品保險技術等原因而損失巨大。 (3)規模小,缺乏整體性 雖然我國農產品物流配送主體絕對數量大,但普遍是一些小農戶行為,以簡單、零散的經營方式從事小規模運銷,缺乏規模效益,從規模和市場競爭力上很難應對來自市場和大型現代物流企業的沖擊。更不用說對外資開放物流業后,同具有先進物流理念和現代管理模式的大型物流配送公司競爭。并且各配送點往往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忽視企業的整體利益,如對一些地理位置不太方便的用戶,配送點都不愿配送,影響了企業的整體形象。

(4)監督困難

由于配送點比較分散,給企業的監督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主要表現為一些配送點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采取一些有違企業整體利益的行動,如私自采用低價來破壞企業的價格政策。由于顧客資料基本上都掌握在各配送點的手中,一旦配送點出現什么問題而脫離企業時,很容易將企業的顧客帶走,對企業發展影響較大。

第2篇:農產品物流配送范文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選址;重心法

1 海淀區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必要性分析

合理的配送中心既可以提高農產品的配送效率,又可以降低農產品因流通不暢而導致的高耗損率,降低農產品的配送成本,從而降低城市農產品的價格,還可以有效地保證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供貨穩定。

海淀區境內有農地0.693萬公頃,其中果樹0.268萬公頃,主要種植大桃、冬棗、櫻桃、杏等果樹;大田作物0.105萬公頃,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牧草、小麥等;蔬菜0.041萬公頃,其中溫室大棚蔬菜約66.667 公頃。海淀區農產品物流種類繁多,但存在很多問題,諸如銷售渠道不暢、銷售配送模式單一,既無合適和充足的倉儲,又無規模效應的配送,既難以賣出,又銷不上價。嚴重影響了農民收入,挫傷了農民種植農產品的積極性。建立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后,農民種植的農產品將會從這里分發到各個批發市場,以上問題都會隨之解決。

海淀區內主要有清河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錦繡大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二者的蔬菜日成交量約60萬千克,占北京市場份額的30%,而水果方面的日成交量也占到北京市場份額的45%以上。由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將農產品配送到這兩個批發市場可以保證產品的質量和供給速度,這樣既使批發市場貨源充足,又能保證消費者買到新鮮滿意的農產品。

建立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后,海淀區的農產品物流狀況將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首先企業可以集中處理訂單、集中揀貨、統一配送,這樣有效地降低了物流成本。其次配送中心所配置的冷藏及加工等設備及技術可以為農產品進行增值。再次,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有效地完善了海淀區的城市功能。建立大規模的、多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是城市經濟發展的趨勢。

2 海淀區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重心法選址

2.1 重心法選址模型概述

重心法是將一個新設施布置到一個與現存設施有關的二維空間中去的一種常見選址方法,通常用于處理運費比重較大的產品物流配送中心選址。而農產品是一種質高價廉的商品,物流運輸成本是產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使用重心法建立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模型可以使得各個貨物處理點距離與流量、運輸費率之積的總和最小。

代入實際值,并進行若干步的迭代即可獲得配送中心的具體坐標位置。

2.2 重心法選址模型應用

海淀區內有7個鄉鎮有供應農產品能力,大小農產品批發市場有近千個,如果將所有鄉鎮作為資源點,所有農產品批發市場作為需求點的話,將大大增加該方法的計算量。所以將目前海淀區內的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即上莊、蘇家坨、溫泉和西北旺4個鎮作為資源點,而需求點則選擇清河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錦繡大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由表2中的迭代數據可知,第2步迭代所得的總運輸費用是136.239元,為最小值,所以重心法得出的配送中心初始選址具置為(7.914,4.170)。

3 綜合因素分析

由于重心法選址模型是將各個資源點和需求點以直線連接,且不考慮所選地址是否符合實際建設的用地條件的,因此在利用重心法選址之后需要將該地址進行綜合因素的分析。本文從以下兩個方面對重心法初選的地址進行綜合分析。

3.1 交通環境分析

合理的交通環境配置不但可以降低農產品物流配送成本,同時還可以提高配送的效率。農產品的交通運輸大部分都是通過汽車進行運輸的,目前海淀區內有溫泉路、溫陽路、萬泉河快速路和黑龍潭路等將海淀區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市區聯系起來。越靠近市區中心的交通擁堵情況越嚴重,為了減輕北京市內物流配送車所帶來的交通壓力,該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應盡量與市區中心保持一定距離,以保證農產品能夠新鮮的配送到農產品批發市場,從而使得市民能夠吃到新鮮的農產品。

把迭代計算所得到的坐標值還原到直角坐標系中,通過地圖的縮放功能可以看到該點正好位于黑龍潭路和大舟塢路旁邊,具有良好的交通便利性,可以快捷地將農產品中轉配送。該地點位于海淀新區內,離北京市中心有一定的距離,可以大大減少進入北京市中心的運輸車輛,從而減輕北京的交通壓力。

3.2 用地環境分析

農產品配送中心的建設用地必須符合政府相關法規和城市規劃的限制要求,選擇的建設地址最好在物流園區或者工業園區內,以提高現有設施的利用,從而降低建造成本。并且隨著城市經濟和交通運輸業的不斷發展,城市土地資源也越來越稀缺,因此在選擇農產品配送中心建設地址的時候需要避免使用補償費用過高的土地。目前海淀區適合建設配送中心的地方有,“一港三區”物流中心和近年政府重點發展的海淀新區。海淀新區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發展區,為海淀園的專業園區。該區處于北京的五環與六環之間,土地資源較為豐富。

從建設用地方面來看,該位置位于海淀新區內,相對于靠近市區中心的高用地價格,該區地價較為便宜,可以為以后配送中心的擴展留出空地。而且該新區是海淀區近年來經濟發展最為迅猛的區域之一,區域內各項基礎設施都是比較齊全的。因此,海淀區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利用重心法模型求解得到的選址較為合理,可以應用于實際。

4 結 論

根據當前世界物流業發展的要求以及海淀區的農產品物流現狀,分析總結出在該區內建立一個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是必然的選擇。本文從供應和需求兩方面對在海淀區內建立農產品配送中心的必要性等方面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利用重心法選址模型求解得到能使配送中心的總運輸費用最小的地址,然后綜合了交通和建設用地等因素分析了重心法求解所得地址具有合理性,可以應用于實際建設。

參考文獻:

[1]周啟蕾,李麗敏.深圳市食鹽配送中心選址問題探討[j].經濟師,2007(7).

[2]魏光興.物流配送中心選址方法綜述[j].交通企業管理,2005(9).

第3篇:農產品物流配送范文

[關鍵詞]智能物流;鮮活農產品;配送

[中圖分類號]F3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3)14-0013-02

1 引 言

鮮活農產品是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的重要產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居民消費也隨著進一步升級,消費者在鮮活農產品的消費過程中,對其質量、新鮮度以及時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些新的要求對鮮活農產品物流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新形勢下,國務院于2012年1月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意見》,該文件提出探索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試點,推動擴大網上交易規模,完善信息采集平臺,建設12316信息平臺等措施。這一系列政策措施將有助于推動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以及智能物流在鮮活農產品配送過程中的應用。

2 鮮活農產品及智能物流概述

21 鮮活農產品的定義及其物流配送要求

2005年2月,國家在《全國高效率鮮活農產品流通“綠色通道”建設實施方案》中,界定了鮮活農產品的范圍,即“新鮮蔬菜、新鮮水果、新鮮水產品、活的禽畜和新鮮的蛋奶”5類農產品。具體包括新鮮蔬菜(含未加工的蘑菇、生姜、鮮活茉莉花、鮮活菜用玉米,新鮮的花生、淮山、粉葛、馬鈴薯、馬蹄、蓮藕)、時鮮瓜果(含果蔗、保鮮瓜果、新鮮板栗)、鮮活水產品(含未加工的冰鮮魚、蝦、蟹)、活的禽畜、鮮活蛋和奶。

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需要滿足以下要求:首先,鮮活農產品配送要滿足時效性要求,一般情況下,鮮活農產品保質期較短,需要在規定期限內從生產者手中轉移到消費者手中,所以,對物流配送效率的要求非常高;其次,要對鮮活農產品進行保鮮,由于鮮活農產品一般都是易腐爛變質產品,而且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鮮活農產品的新鮮度要求也隨之提高,多數情況下,鮮活農產品采取冷鏈物流配送方式,對于比較特殊的鮮活農產品還需采取特殊保鮮措施;最后,鮮活農產品配送要求損耗率低,大多數鮮活農產品在配送前就已投入了很高的加工、儲存成本,而且部分產品不易分割,一旦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損壞,將無法出售,經銷商會蒙受很大損失,因此,鮮活農產品的物流配送要考慮倉儲設施、運輸設備、配送通道等對產品的損壞程度,盡量選擇損耗率較低的配送方式。

22 智能物流的定義及特征

智能物流,是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的深化應用,利用先進的信息采集、信息處理、信息流通、信息管理、智能分析技術,智能化地完成運輸、倉儲、配送、包裝、裝卸等多項環節,并能實時反饋流動狀態,強化流動監控,使貨物能夠快速高效地從供應者送達需求者,從而為供應方提供最大化利潤,為需求方提供最快捷服務,大大降低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智能物流的特征可以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可以實現監控的智能化,對車輛與貨物進行監控,并主動獲取和分析信息,實現物流過程的全監控;其次,通過EDI等技術可以實現企業內外部數據傳遞的智能化,有助于實現供應鏈的一體化和柔性化;此外,通過實時的數據監控和分析,可實現企業物流決策的智能化,及時對物流過程與調度進行優化,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最后,通過大量基礎數據和智能分析,可實現物流戰略規劃的建模、仿真和預測,確保未來物流戰略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23 智能物流是優化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的有效途徑

首先,智能物流能夠集中鮮活農產品配送過程中的所有信息,發揮信息優勢。智能物流是采用了先進的信息采集技術,并對鮮活農產品的倉儲、加工、運輸等環節進行實時監控和反饋,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對配送方案進行修正,使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效率更高。

其次,智能物流強調智能監控,有利于保障物流配送過程中鮮活農產品的質量。在智能物流條件下,鮮活農產品從生產、加工、倉儲到運輸配送,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電子標簽,所有產品的信息都能夠及時準確的被記錄在信息系統內,相關部門可以借助信息管理平臺對鮮活農產品的質量進行跟蹤和監督,保證鮮活農產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生產、加工和運輸。當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時,監管部門可以通過鮮活農產品信息系統輕松地追溯到問題的根源,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此外,智能物流側重于信息的自動化傳輸,有利于鮮活農產品上下游企業的溝通協作,降低交易成本,對市場變化做出快速反應。鮮活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倉儲、運輸、銷售等企業構成了一條完整的供應鏈,在智能物流條件下,企業之間應用EDI技術進行數據共享和傳輸,這樣既降低了“牛鞭效應”的影響,又可以促進企業之間進行合作。鮮活農產品的市場需求信息能夠更快捷的從供應鏈末端傳遞到上游各個企業,這樣將大大降低企業獲取市場信息的成本。由于信息是實時共享的,企業之間的談判成本將大幅度降低,企業對市場變化做出決策的時間也將縮短,最終使供應鏈各個企業能夠對市場需求做出快速反應。

3 建立鮮活農產品智能化物流配送體系

31 建立科學的市場需求預測模型

我國鮮活農產品價格波動頻繁,種養戶經常面對復雜的市場狀況,尤其是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時,市場需求會大幅波動。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建立科學的市場需求預測體系。物流相關部門可利用RFID(無線射頻識別)、GNSS(全球定位系統)等現代信息技術,收集市場上鮮活農產品的銷售和運輸等信息,探究鮮活農產品需求波動的原因及規律,構建鮮活農產品需求因素關系圖。并進一步對關鍵因素進行研究,把握其影響因素及作用機制,結合鮮活農產品價格等關鍵信息,構建需求預測模型,不斷提高短期、中期和長期市場需求預測的準確性,幫助鮮活農產品生產者安排生產。構建鮮活農產品需求預測模型是個長期復雜的過程,需要不斷積累市場信息才能提高預測模型的科技含量,因此,對于生產、采購和銷售的相關信息,有關部門要及時準確的進行收集和整理。

32 建立科學的物流節點布局優化模型

企業對物流節點布局的優化可以大大降低倉儲和運輸費用,還可以提高運輸效率。目前,由于經濟體制以及物流信息技術的影響,我國的鮮活農產品物流仍廣泛存在物流節點布局不合理的現象。

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建立物流節點布局優化模型,促進種養基地、鮮活農產品物流企業和批發市場的合理化布局??茖W的物流節點布局優化模型要在遵循國家農產品物流發展戰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以物流信息系統采集的數據為基礎,客觀分析企業、倉庫以及客戶的具體情況和周邊市場需求,從提高物流效率和節省整體物流成本的角度出發,模擬和優化節點布局決策,實現物流節點和設施系統布局的合理化。此外,應制定運行效率的考評指標體系,對物流系統的運行進行量化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科學調整物流節點的網絡布局,提高物流節點運行效率,為物流運輸優化奠定基礎。

33 建立科學的物流配送通道優化模型

鮮活農產品配送分為兩個操作層面:配送通道的設置和物流運輸的執行。合理的配送通道是合理物流運輸執行的前提。以鮮活農產品二次物流為例,配送通道設置解決的是從哪個點運到哪個點的問題,物流執行解決的是該運輸通道下,運多少、何時運的問題。鮮活農產品配送通道的設置受制于運輸費用、道路狀況以及運輸工具等條件。相關部門可根據智能交通系統(ITS)采集的相關數據,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前提下對物流節點進行優化布局,建立物流運輸通道優化模型。此外,還可通過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NSS)持續跟蹤區域道路的變化及資源流向情況,結合實際情況對模型進行更新和優化,根據模型的智能測算結果,及時優化后的運輸通道,指導和調整運輸,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4 構建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信息系統

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信息系統可分為幾個層次,包括數據層、業務層、應用層和計劃層。數據層主要對物流信息以數據庫形式進行存儲;業務層是對物流合同、票據進行處理;應用層主要對倉庫作業計劃、路徑選擇、控制評價給予支持;計劃層主要是幫助管理人員制定物流配送戰略規劃。

要完成以上各層次的工作首先需要一個電子數據交換(EDI)平臺,它是數據進行標準化傳輸的基礎;其次需要一個運行管理平臺,它的主要功能是進行入庫及出庫處理、作業控制、倉儲計費等;還需要信息平臺,該平臺可將鮮活農產品的物流配送相關信息及時發送給供應鏈企業;此外,還需要建立數據共享平臺,數據共享平臺可將物流配送信息進行存儲和管理,管理者通過此平臺獲取所需的信息,從而有助于做出正確的決策。在必要情況下,還可建立鮮活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該平臺可為買賣雙方提供網上交易的功能,進一步促進鮮活農產品的銷售。

35 建立物流配送服務商考評體系

智能化的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通常要使用第三方物流,對于專業化的物流配送商,需要建立科學的考評體系,這有利于促進物流配送商之間的良性競爭,引導運力配置,降低運輸價格,保障鮮活農產品的配送效率。

構建物流配送服務商考評體系需要物流主管部門牽頭,區域物流部門組織物流配送商參與。根據《意見》要求,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過程中要建立信息采集平臺,相關部門可通過信息采集平臺準確收集信息,選取合理的指標對物流配送商進行量化評價,比如區域物流隊伍一、二次物流運輸到位率、運價水平、配送產品損耗率以及客戶的評價等。運用先進的設備和智能化的技術手段替代人工記錄考評的方式,定期考核物流配送商績效,發現作業過程的薄弱環節,強化優勢,弱化劣勢,從而提高配送效率。

4 結 論

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物流業的變革,傳統的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也因此受到了挑戰。為了進一步適應市場的變化,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企業和相關部門必須應用現代物流信息技術提升整個供應鏈的運作效率。正在蓬勃發展的智能物流將為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的升級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智能標簽、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無線射頻識別(RFID)等新技術的應用將使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真正進入網絡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敏捷化的時代,鮮活農產品配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將迎刃而解,從而推動整個鮮活農產品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袁芳.我國農產品與現代流通體系接軌面臨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暨南大學學報,2007(1):12-19.

[2]司銀霞.生鮮農產品配送模式的對比分析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1(7):69-71.

第4篇:農產品物流配送范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環境下;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路徑;優化策略探討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201

1前言

S著網絡的發展的迅速,越來越多的人和事物感受到網絡帶給我們生活的便利。全球的經濟正在向多元化、網絡化發展。電子商務同時為農產品的進步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我國農業現在還在落后階段,造成這種原因有很多,農產品的流通是最大的問題之一。而在流通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例如物流成本高,中間的損耗大,并且效率低?,F代的電子商務配送的路徑的方法成為解決問題的一大重要的思路。本文通過對我國現有的電子環境的農產品的配送路徑的問題的探討與發展進行分析。

2現狀

現階段我國依靠幾個系統組成農產品的物流情況。首先是供給和銷售系統。發展至今大部分都是以棉花和一些農副產品為主體。進行收購和銷售。其次是糧食系統,糧食系統包括收購糧食、儲藏、運輸。最后加工成需要的物品進行銷售。糧食系統是這里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關系著國家的生活,并且糧食是制造糧油的主要來源。隨著我國糧食政策的改革。國家和地方的政府都需要儲備一定量的糧食,訂購糧食的規定并沒有那么嚴格。完全市場化,農產品的發展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標志。我國農產品的物流的發展還處在落后的階段,從實際數據表明,我國的農產品的物流大部分都是常溫物自然物流形式。在物流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消耗。根據調查的實驗數據顯示,我國一些農副產品摘取、運輸、加工等一系列物流的過程中損失率為25%~30%之間,損耗的物品非常多,對經濟造成了一定的損失。而一些發達國家這方面做的就非常好,將損失率控制到了5%以下。我國在農產品發展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降低農產品的損失率對推動經濟發展有很大的意義,同時為農民的收入又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所以農產品的物流問題需要我們加大力度想出解決辦法。并且降低物流的損失率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3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的物流的特征

31一般的農產品都具有新鮮的特征,代表著植物的鮮活的生命力

但是從另一方面看,由于農作物新鮮的緣故,同時農作物也容易缺水,造成腐爛。生命力喪失易患病等問題。所以要對農產品進行一定的保鮮措施,讓農產品進行檢驗合格后才能進行售賣。例如,我們在進行農產品的物流的時候要進行一定的分類;有利于更好地分辨管理農產品。在農產品的物流中要進行保鮮,我們要進行科學的研究,發明一些保鮮的儀器。對農產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保鮮。同時在注重這些情況下,也要注意天氣的外在因素。天氣、季節、溫度等都是我們必須考慮進去的因素。

32市場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農產品的采摘、儲存、運輸、加工可能來自各個不同的地方,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并且有的農作物在種植的階段具有很強烈的天氣要求。所以造成了這樣的不確定性。并且農產品的季節性極強,有的作物適宜生產在這個季節,有的作物適宜適合生產在別的季節。所以導致消費者難以把握價格上的尺度。在農產品的新鮮率的情況下,對跨越時間和季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導致在一定程度上物流的各個環節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并且種植的農戶更沒有一定的專業意識和獨到長遠的眼光,造成了交易一定的困難性。市場的不確定性,一方面造成了交易成本的難題,另一方面增加了機會傾向。在一些發達國家,一些農產品的賣家一般都是小型的企業。而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賣家卻是一些小農戶,這就對物流的運輸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33農產品的對物流的要求嚴格

由于農產品的生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人們的需求卻呈現多元化,不同地點進行交易的時候,為交易增加了一定的難度。還有加上農產品的保鮮問題上,更是需要物流的條件的嚴格。我們雖然進行了一定的保鮮措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一些比例上的損失。并且因為一些地域條件上的限制,更加導致增加了物流的成本,需要對物流的要求更加嚴格。所以必須要加強物流上的能力,既要保證物流的快速,也要保證物流的質量,農產品的保鮮效果良好??傊?,要對物流的管理更加專業化。

4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的應對措施

41應該存在物流中心,是整個交易物流的主腦

掌握著物流的全部信息。將物流中心配備一些專業有素質的人員,并且進行定期的素質培訓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并且采用最先進的技術,以一些電子設備來對整個物流過程進行最大化的服務,配備一定的各項平臺,進行整個鏈條的完美通暢。

42把加工作為重點步驟運作

在農產品物流的供應這一整個大環節上,其中生產是最薄弱的一個環節,由于各個農戶分布的相對分散。而我們應該設立加工中心將分散的農戶進行集中起來。這樣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技術的操作。讓公司對其技術和資金上的資助。這樣將會大大提高生產出來高水平的產物。而另一個好處是不用犯愁農作物的原料問題。公司將需要的原料進行統一化管理。這樣既能減少原料的浪費,又能大大地提高生產效率。當然,要想取得成功,那么與技術和員工的努力都是分不開的。第一,應該加大監管力度,員工們嚴格執行公司的制度。第二,努力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這樣才會使生產更高效。

5結論

當前,世界經濟呈現全球化和網絡化的發展趨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絡信息。在我國綜合國力上升的現階段,電子信息化逐漸進入企業各個公司,要想謀求更好的發展,就應該追隨時代的腳步。發展好電子商務農產品物流的配送問題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一大步驟。從側面來說它也能推動我們的經濟發展,為人們帶來富裕的生活。一個正確的合理的電子商務對于物流的配送來說有著重大的意義。所以我們應該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努力發展,根據現有的方式對其進行改進,增加農民的收益,提高農作物物流配送的效率,推動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羅煦欽,童小虎,俞俊基于電子商務的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的研究[J].電子商務,2014(6):101-102

[2]王程,王濤,蔣遠勝西部地區生鮮農產品物流水平評價和發展模式選擇[J].軟科學,2015(2):4-5

[3]劉宇顧客滿意度測評[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4]劉衛柏我國農產品物流管理現狀與發展對策[J].特區經濟,2011(4):7-8

第5篇:農產品物流配送范文

關鍵詞:農產品;網絡營銷;配送

網絡經濟的出現推動了我國很多產業的發展。農業也不例外。特別是隨著電子商務不斷地滲透到不同行業內部。電子商務模式不僅僅效率快、便捷以及成本低等方面的特點深深影響了其他企業的經營,并為他們營銷活動提供了新的契機和活力。但是現階段,綏化地區農產品的營銷以及配送方式還處于傳統的初級階段,其整體供應鏈長,信息反應速度慢,環節眾多,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渠道不完善,物流配送管理不善以及薄弱等。同時,綏化地區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能力、信息傳遞速度以及信息共享程度都是非常小的,這些都對綏化地區農產品網絡營銷以及配送經營發展造成了很多的影響,導致網絡信息扭曲以及失真。特別是現階段消費群體對農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需求樣式頁越來越多樣化。原來農產品的營銷以及配送方式都是無法滿足現有消費群體的需要。為此,現代化農產品網絡營銷以及配送開始出現,保證了現代化農產品經營管理進一步突破和發展。

一、 農產品網絡營銷與物流配送定義

(一) 農產品網絡營銷概念

所謂農產品網絡營銷則是農產品在整個營銷過程中依據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和手段,對農產品的信息內容進行有效收集、整理,依托現代化物流配送技術,不斷地拓寬了網絡營銷渠道模式,從而可以提升農產品銷售形象,促進農產品企業和消費者之間交流頻率以及服務模式,加大農產品銷售的營銷模式。

(二) 農產品物流配送定義和分類

所謂農產品物流配送則是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內容和特點,農產品可以在配送中心、大型批發市場以及連鎖超市、農貿市場等集散基地所實行的農產品加工、整理、分類、裝配等配送活動,從而將農產品轉移到消費者手中。其中農產品物流配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農產品供應商配送;二是農產品超市連鎖配送。其中農產品供應商配送則是農產品供應企業、批發商等將農產品配送給政府機關、學校以及社區等這些類型的組織型消費者。農產品超市連鎖配送則是指農產品配送企業或者連鎖機構將農產品配送到其下級的不同分連鎖機構或者組織的過程?,F對于企業物流整個流程來看,物流配送屬于物流流程的最后階段。該階段直接針對的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并服務于他們。為此,無論什么類型的企業,他們物流配送系統功能以及服務水平比較高,則將會直接更好地服務于消費者的需要。

二、 綏化農產品網絡營銷與物流配送存在的問題

(一)網絡營銷服務體系不完善

綏化農產品現代化信息服務水平不高,其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農產品網絡營銷信息化平臺不完善、網絡信息網站不健全,這只能為農戶提供簡單的服務類型,缺乏相應的技術服務的指導和信息服務向導;農產品信息化服務隊伍整體素質低下;信息指導技術缺乏相應的動力。另外,綏化農產品網絡營銷層次過多,從生產層服務、流通層服務以及消費層服務等都有很多層次。這些層次缺乏統一協調性。且綏化農產品批發市場服務層次不健全,各個流程信息化程度不全。

(二)農村網絡信息化基礎設施不完善

綏化農產品網絡信息水平不高,信息不對等,信息滯后等等。雖然綏化當地政府對農產品信息化基礎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其農產品信息化基礎環境也是難以滿足綏化農產品網絡營銷發展的需求。特別是綏化地區農產品企業無論是計算機還是信息化技術水平都不是很好,無法有效實行農產品網絡營銷?,F階段,綏化農產品網站比較少,不足全國1%。這些網站也無法提供網絡信息化服務和技術內容。綏化絕大多數的農村會使用網絡來獲得相應信息水平不高。實際上,我國會使用網絡信息服務或者技術的人才多數都是集中在經濟發展的地區,如北京、浙江等地區?;旧?,我國經濟發達國家網絡信息技術基礎比較好,而東北地區農村網絡營銷技術基礎薄弱。東北地區都是無法滿足網絡營銷基礎網絡設施。另外,綏化地區上網費用比較高,網絡基礎設施不足。這些都是農產品網絡營銷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三)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落后

農產品作為實體性產品,其物流配送則是非常重要的。且農產品網絡營銷也是需要強大的物流配送系統現階段,我國多數物流企業都是配送那些不容易腐敗的產品。而綏化地區農產品物流水平還處于傳統階段。基本上,綏化地區農產品網絡物流配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因為綏化地區農戶非常分散,其生產能力頁比較小。為此,他們難以將農產品進行集中收集和分散配送。二是因為農產品屬于容易變質的產品。這些農產品的運輸過程則需要較高保鮮設備和技術。但是現階段,綏化地區農產品物流體系不健全,農產品物流企業配送能力不強,配送效率不高。這些問題都是嚴重影響了綏化地區農產品網絡營銷活動。

(四)農產品物流配送信息系統建設滯后

綏化地區農產品物流各個環節不健全,整個農產品物流信息化程度比較低下。為此,首先從農產品物流生產環節上來說,由于我國農戶比較分散。他們對信息的了解都是來自傳統的方式,尤其是那些經濟不發達地區。其次,綏化農產品價格方面,農產品企業對信息獲得都是依據渠道商或者同行業的信息傳播。但是他們極少依靠網絡傳播信息平臺或者網絡媒體等。另外,對農產品批發商來說,其對信息供給需求或者價格方面信息了解也是非常少。批發市場比較凌亂,缺乏相應的信息平臺。雖然有些批發看上已經應用了相應的庫存信息、財務信息等相關的軟件,但他們獲得信息技術的能力比較低。再次,綏化地區農產品流程過程信息不暢通,將導致了農產品在整體運輸過程中出現障礙,增加了農產品網絡營銷過程的發現。最后,綏化農產品物流信息網絡不完善。綏化地區農民都是依靠傳統的方式來獲得物流信息,來自政府、農業行業以及網絡信息途徑比較少。這樣情況都是無法為綏化地區農產品網絡營銷以及配送提供良好的信息基礎。

三、綏化完善農產品網絡營銷與物流配送的對策

(一)加強農產品網絡營銷服務體系

農產品網絡營銷服務體系則是用來服務農產品生產、交易、流通以及消費等全部服務過程與平臺。因此,首先綏化地區政府需要極力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并積極支持龍頭企業與農戶有效聯系。其次,綏化政府需要引導龍頭企業與中介企業進行有效合作,實現龍頭企業規?;l展。再次,綏化農產品應該建立農產品虛擬批發市場,以大型批發市場為軸心,實現批發市場間的聯盟和信息共享,努力提高各參與的批發市場間的信息化水平,實現協同商務。創新方式,實現批發市場間的聯盟或聯合。

(二)注重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綏化地區應該加強網絡基礎設備建設,實現綏化農產品網絡營銷物質基礎。對于綏化農產品網絡營銷來說,加強農產品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是實現網絡營銷的基礎項目?,F階段,綏化地區農產品網絡基礎非常薄弱,政府則是需要加大農產品網絡基礎建設強度,積極地為農村農產品網絡信息的建設。同時,政府還需要加大對農產品信息化提供有效服務,實現農產品銷售和經營。另外,綏化地區政府還需要引導農產品民間資本不斷向農產品地區網絡建設,進而鼓勵農業主或者農戶資金充足,為建設農產品網絡基礎服務提供基礎。

(三)加強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建設

綏化地區需要加強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加大物流配送能力。農產品如何更好地將其傳送到消費者手中是非常關鍵的。為此,綏化地區要想加大農產品物流配送建設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政府需要健全農產品批發以及流通農貿市場,盡量優化物流配送體系。農產品還需要運用各種批發和農貿市場,利用第三方物流技術實現農產品有效配送。二是依據農產品易腐敗等方面的特性,農產品物流配送則需要注重農產品流通渠道建設,還需加強農產品物流合理規劃和設計,使用農產品保鮮技術和手段,保證其產品可以新鮮上市。

(四)提高農產品物流配送信息化水平

綏化地區若是沒有先進物流信息化體系,則就難以更好地完善農產品物流配送活動。為此,綏化地區則需要建立現代化的農產品物流信息技術,加強對農產品物流配送的網絡信息建設,提高網絡信息服務質量,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首先,綏化地區政府需要構建農產品交易平臺,電子商務網站,為農產品物流信息化服務提供全套的物流信息服務,提高農產品貿易效率水平。另外,綏化地區農產品物流信息建設還應該借鑒發達地區經驗,如建立出虛擬化的農產品物流供應鏈系統。綏化農產品利用網絡供應鏈技術,實現農產品從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到零售商提供了很多客戶網絡信息,實現供應鏈信息共享,從而降低農產品供應鏈成本。(作者單位:綏化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汝宜紅,宋伯慧.物流配送管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67

第6篇:農產品物流配送范文

關鍵詞:網絡環境農產品現代物流跨區貿易

在我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背景下,在農產品大力拓展跨區貿易的過程中,仔細研究分析農產品跨區貿易中物流配送發展的現狀,結合自身的特點,推動農產品跨區貿易中應用,將是每一個從事于農產品商務的機構和個人都無法回避的業務領域和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我國農產品跨區貿易所處網絡環境及其發展現狀

2007年1月2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1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06年底,我國網民人數達到了1.37億,占中國人口總數的10.5%。調查結果顯示,使用xDSL、CableModem、專線等寬帶上網的網民達到10400萬人,占網民總數的75.9%。中國互聯網將迎來更快速的增長期。

把基于Internet技術的跨區貿易形式運用于傳統的農產品跨區貿易、物流配送領域,這既是農產品業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農產品進一步發展的戰略增長點,更是跨區貿易得以有效應用的一個非常適用的陣地。據了解,中國每年農產品行業的總價值約1000億元,在流通中的費用約為700億元,如果全面推行以網絡為主的跨區貿易,將極大地改變整個農產品的傳統業務流程,有利于促進農產品跨區貿易中的誠信、和諧、快速發展。

我國跨區農產品物流業發展現狀是。農產品物流體系逐步完善,形成了從生產、收購、流通加工、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配送到銷售的一整套組織環節,但是眾多的參與個體和組織規模小、層次低、離散性強、聯合性差,組織化程度低;跨區農產品物流主體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跨區農產品交易方式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跨區農產品物流信息體系初步建立;跨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跨區農產品流通中心發展較快,但市場交易法規建設薄弱,交易規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二、如何完善我國農產品在網絡環境下的現代物流配送

第一,要建立一個現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現代物流業必須符合運輸合理化,倉儲自動化,包裝標準化,裝卸機械化,加工配送一體化,信息管理網絡化等.現代物流管理系統要以國際先進物流理論為指導,從業務流程整合入手,采用Internet大型分布式數據庫技術,以及條碼技術,GIS和GPS等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實現信息采集和識別的自動化.系統組成一般有:運輸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客戶管理信息系統;貨物報關管理信息系統;運輸(配送)管理信息系統;倉儲管理信息系統。

第二,要選擇一個適合發展的現代物流配送模式。我國農產品跨區貿易中的現代物流配送模式有四種配送模式可供選擇:企業自建物流配送中心;請供應商進行商品配送;與供應商合建配送中心;直接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進行配送。四種配送模式各有特色,對于采用哪種配送模式,應結合企業的優勢。但隨著企業向專業分工方向的發展,外包物流配送服務是發展的必須選擇。通過與第三方物流的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流程再造及單品管理,可大大減輕配貨工作量,縮短配貨時間,壓縮配貨成本尋求壓縮庫存和降低商品缺貨率的最佳點,最終實現生產、物流、銷售(即產、供、銷)一體化,雙方可以達到雙贏的目的。

第三,建立一個成功實施的跨區農產品市場電子商務保障系統??鐓^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成功實施,不僅依賴于網絡技術,還取決于跨區農產品的標準化運作、快速物流配送體系和安全的網絡環境。電子商務與傳統批發市場最大的差別是,買方在交易前無法直觀地獲取跨區農產品詳細的品質信息,因此有必要事先對跨區農產品進行標準化鑒定,主要包括農產品品名和類別、質量登記、重量標準、包裝規格、保鮮標準等,通過標準化這些信息,明確同一級別的產品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特征,以利于買賣雙方的溝通和接洽,保障雙方的利益。實施跨區農產品電子商務還必須有快速的物流配送服務。電子商務的最大優勢是使信息流、資金流在瞬間完成,而快速的物流服務決定了商流的最終實現。第四,提高農民素質,增強農產品現代物流意識;加大對跨區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在跨區農產品流通過程中,提高農民素質是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關鍵??鐓^農產品物流業是固定資產投入較大的產業,很大程度上依賴著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備和便利與否,因而首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才是發展物流業的基本要求。跨區農產品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加強農村道路建設和跨區農產品運載工具的開發生產,加強各種農用倉庫的建設,發展跨區農產品加工配送中心,以及產地、銷地跨區農產品批發市場。

三、結束語

在網絡環境下,以網絡為主的跨區物流商務活動究竟改變了我國農產品的什么呢?總之,作為一種帶有鮮明網絡特征的商務活動過程,農產品跨區貿易正在賦予農產品物流以新的內容和發展意義,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與人參與到農產品的跨區貿易活動中來,其發展將愈來愈從容和燦爛。

參考文獻:

陳方建:中國圖書物流:從傳統儲運向現代物流轉變.物流技術,2006,(11)

姬志剛:計算機、網絡與信息社會.科技咨詢導報,2006(20)

第7篇:農產品物流配送范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農產品;網絡營銷策略

電子信息技術在人們生活中廣泛應用的同時,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推動了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近年來電子商務發展日趨成熟,人們傳統的銷售方式和營銷格局發生改變,電子商務環境下,網絡營銷的工作模式對時間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打破,企業改變了傳統的營銷觀念,對網絡營銷的方式進行創新和改善,促進企業的經濟效益提升。農產品市場的發展受到制約,農產品銷售量并不十分可觀,農民對于農產品市場的信息獲知較為困難,電子商務是對傳統營銷方式的一種改革和創新,在各大電商平臺下發展新型的農產品網絡營銷,打破了傳統的農產品營銷模式。但目前我國在農產品網絡營銷工作中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因此本文就基于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發展和策略進行探討和分析。

一、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網絡營銷發展

電子商務活動是一種電子交易形式,是在互聯網的平臺上進行貿易活動和銷售行為,并為顧客提供一系列相關服務,電子商務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營銷格局。其中電子商務活動包含了各個方面,滿足客戶的多方面需求,為客戶提供營銷服務。網絡營銷主要是指企業通過互聯網來對產品進行創新,拓展市場,對產品進行定價促銷和宣傳推廣,通過營銷手段來完成銷售的過程。因此網絡營銷不僅僅是指信息的傳遞,還包括一系列附帶,如購物,物流配送等。經調查發展,企業通過多種信息來對客戶的需求進行分析,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制定營銷策略,并對產品進行定位和開發,在此基礎上開展營銷活動,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還能使企業競爭力得到提升,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各大企業都認識到并重視網絡營銷所能帶來的價值。農產品網絡營銷模式是企業通過互聯網和電子信息技術來獲取農產品市場的有效信息,并根據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劣勢進行SWOT分析,根據營銷的4P理論展開線上交易活動。企業需要掌握不同地區之間的農產品需求信息,根據收集的數據信息來對農產品進行生產和加工,為用戶提供配送服務。在農產品營銷活動中通過電子商務有利于掌握用戶的消費傾向,快速收集用戶需求信息數據,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此外,還有利于企業及其他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質量進行全方位監督,降低了企業的銷售成本,企業的經濟效益能夠得到保障。

二、基于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網絡營銷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的網絡基礎建設較薄弱

在企業農產品營銷過程中,企業對于網絡基礎建設不完善,從而導致農產品信息的和獲取不及時,在各個行業中不能進行有效的資源共享,農產品信息的利用率較為低下,不利于農產品營銷工作的開展。此外,部分企業所建設的農產品銷售網站,僅僅只是作為廣告宣傳,不具備實效性,信息的存在滯后性,企業缺乏對網站的維護工作,導致企業網站建設不能發揮其根本作用。不同的地區,經濟條件不同,導致在網絡建設中,對于導致偏遠性地區或農村地區的網絡信息覆蓋較小,網絡信息獲取存在一定的限制。

2、網絡營銷服務機制不完善

目前在我國農產品市場中對信息收集和獲取的能力較差,網絡營銷服務機制的建設不足,農產品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不足,對用戶需求數據信息更新周期較長,對新技術不能及時掌握,為用戶提供的服務水平較為落后,在部分企業中不具備或缺乏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的能力,從而導致對農產品的生產工作缺乏重要的數據信息支持。因此對于企業來說,農產品網絡營銷活動的展開較難,阻礙了農產品貿易市場的發展。

3、農產品標準化程度較低

一般來說,農產品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的質量和包裝要求需要符合我國相關規范的標準化要求,且滿足農產品市場的實際需求。目前我國大部分的農產品單位均屬于個體經營,經營的規模較小。不同地區之間的農產品生產方式存在差異性,農產品生產較為分散,且農產品的種類繁多,具有農產品專業品牌的較少,因此農產品標準化程度較低,難以進行農產品的規范化管理工作。此外,根據部分農產品自身鮮活性的特點,對于運輸和保存的要求較高,在農產品銷售過程中應對物流配送或市場流通的時間進行嚴格控制,從而對農產品網絡營銷發展產生約束性。

4、物流配送服務較為落后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的網絡營銷主要是客戶通過網絡進行交易的一種銷售模式。企業將客戶所需的農產品進行物流配送,確保配送的安全快捷[5]。由于我國目前在農產品的物流配送中,對于農產品的配送體系和物流配送點存在不足,組織性和專業化水平較低,農產品物流配送的規模性較小,農產品在營銷活動中受到一定的影響和約束。且根據農產品本身的特性,在物流配送運輸中需要加強對農產品的保護,保證農產品的新鮮和安全。

三、基于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網絡營銷策略

1、建立完善的農產品網絡營銷模式

基于虛擬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服務機制和服務體系,在電子商務平臺上構建農產品網絡營銷模式。農產品網絡營銷模式的建立首先需要企業加強基礎平臺建設,提高農產品信息的獲取力度,實現多產地,多省市之間的農產品信息交易平臺和信息交互中心,對農產品信息基礎數據進行及時更新,推動不同區域的農產品交易合作平臺。

2、建立健全農產品網絡營銷服務體系

網絡營銷服務主要是對于農產品的生產、運輸、加工和消費等環節為顧客提供一系列的服務流程,是一種網絡貿易或網絡交易形式,從而實現農產品的安全、快速交易。建立健全農產品網絡營銷服務體系主要是對農產品生產、農產品市場、組織、信息等環節構建聯系的過程,從而建立一種標準化和信息化的網絡服務平臺。對于農產品生產需要加強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工作和管理,將農業生產基地作為生產標準化的主要內容,提高農產品生產質量;對于農產品市場主要是以市場為載體的網絡營銷活動,形成農產品組織或大型批發市場,提高農產品市場水平;農產品生產、加工及銷售的流通中介一般是以農產品組織形式而存在,對農產品進行銷售。而農產品的網絡信息系統建設,可以將不同品種和不同地區之間的農產品信息進行資源共享,來展開農產品的網絡營銷活動,促進農產品銷售。

3、加強對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物流配送

由于農產品本身的特性與其他產品不同,農產品具備鮮活性的特征,因此在進行農產品網絡營銷活動中,需要加強對農產品的物流配送服務,為消費者提供高效和便捷的服務體系,保證農產品配送的安全性。加強物流配送主要是在保障配送成本這一基礎上建立一種高效的現代化物流體系?,F代化物流體系是基于信息管理平臺上建立的,獲取農產品各項信息或數據,整合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并進行統一管理和配送。在物流配送過程中需要具備成熟的物流服務體系,并建設具有規模化的組織形式,從而使得配送方式能夠實現共享,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國內外的農產品市場規模逐漸擴大,人們在農業產品的需求方面對質量要求及數量要求也更高,但大部分企業在農產品市場推廣和農產品營銷工作中仍不成熟。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動了農產品網絡營銷模式,對農產品的市場發展動態及用戶的需求信息及時掌握,與用戶之間達成良好的聯系與合作關系,進一步拓展營銷范圍,轉變傳統的營銷模式,在農產品營銷過程中需要加強宣傳推廣,擴大某一農產品品牌的知名度,促進農產品銷售量提升。在農產品網絡營銷工作中企業需要提供在線交易服務和售后服務這一整個服務流程,農產品服務體系的完善,能有效降低銷售成本,保障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目前我國在農產品的網絡營銷工作中存在諸多影響因素,對農產品市場的發展起到制約作用,部分企業中對于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這一塊仍比較薄弱,網絡營銷服務機制不完善,物流配送存在滯后性及農產品標準化程度較低等諸多問題,因此文章中就農產品的網絡營銷策略進行分析,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對農產品的營銷渠道進行拓展,企業的競爭能力得到提升,對企業長久發展與穩定發展來說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厲鵬: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網絡營銷策略探析[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2):177-179.

[2]馮晨晨:淺析電子商務背景下的農產品營銷策略的改進[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11):137-138.

[3]劉雪梅:電子商務領域下的武威市農產品網絡營銷策略探討[J].甘肅農業,2016(16):26+42.

[4]高國霞,高安剛:廣西特色海產品網絡營銷策略研究———電子商務環境下[J].現代商貿工業,2014(12):169-170.

[5]梅玉:銅仁市特色農產品發展電子商務營銷策略分析[J].新西部(理論版),2014(07):24-25.

[6]白潔宇: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網絡營銷存在的問題[J].經濟師,2012(07):272.

第8篇:農產品物流配送范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 物流 配送

近年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網購交易規模逐年提升,但是增速卻有所回落,尤其在一二線城市。面對日益飽和的一二線城市,農村成為各大電商企業爭先恐后搶奪的藍海市場,但是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面臨諸多障礙。長期起來,受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和農村生產力的影響,農村物流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嚴重阻礙了農產品流通以及工業品下鄉。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急需解決農村物流配送難題。

一、電子商務背景下的農村物流配送系統現狀

隨著 “電商下鄉”、“互聯網+”等熱潮的持續升溫,電子商務成為農村經濟轉型的新動力。在國家政策助推和潛在市場的吸引下,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大型電商企業紛紛下沉銷售渠道,進軍農村市場。阿里巴巴開啟了千縣萬村計劃,建立縣級運營中心和村級服務站,同時扶持淘寶村發展。京東在全國區縣范圍內建立縣級服務中心,并通過縣級服務中心招收鄉村推廣員。除此之外,農民也開始將農產品拿到網上銷售,農村電子商務集群在全國迅速發展。

消費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需要物流作為橋梁和支撐。農村電子商務的興起,也拉動了巨大的農村物流需求。在各大電商企業爭奪農村市場時也發現農村物流配送系統不健全是限制電商發展的最大瓶頸。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在農村市場中有近六成的農村居民認為接收快遞不方便,物流配送困難是農民網購面臨的最大問題。打通農村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

二、電子商務背景下的農村物流配送系統存在的問題

(一)物流網點覆蓋率低

物流網點是物流配送系統中的重要結點,在我國包括申通、中通等在內的大部分民營快遞企業針對農村物流網點的布局還處于探索階段,物流配送系統的末端僅局限于縣級城鎮,沒有深入普及農村區域。在部分偏遠的農村地區,農民購買或郵寄貨物需要到十幾里外的城鎮,嚴重影響了農民網購和網上銷售農產品的便利性。

(二)配送成本高

農村電子商務迅速普及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商品銷售價格低廉,但物流配送的高成本削弱了農村電子商務的成本優勢。相對于成熟的城市物流,農村物流還處于起步階段,其成本遠高于城市配送成本。在三十公里內,農村物流的配送成本是城市的三倍,超過六十公里則變成五倍。配送成本高一方面是因為農村人口居住分散,物流配送路線長,加之個人對物流的需求量小,難以集中進行配送或收取貨物,產生規模經濟。另一方面,大部分農產品生鮮易腐產品或季節性較強,配送儲存過程中需要專門的設施設備,增加了額外成本。

(三)農村物流基礎設施落后

近年來,國家雖大力推動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但農村物流基礎設施仍相對滯后,不能滿足現代物流和電子商務的發展需求。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物流產業園系統尚未建立,大部分運輸車輛仍停留在機動三輪、電動車層次,自動化機械設備利用率低。除此之外,基礎設施之間還存在不銜接、不配套等問題。

三、促進電子商務背景下的農村物流配送系統發展的建議

(一)推動快遞進村,完善三級物流網絡節點

三級物流網絡節點由縣級服務中心、鄉鎮級服務中心和村級服務中心共同構成,三類節點在物流配送系統中承擔不同的職能。農村物流系統的核心任務是為消費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提供相應服務,在消費品下鄉過程中,縣級服務中心主要負責按鄉鎮分撥、打包包裹,并控制小包裹數量。鄉鎮級服務中心針對就近客戶的包裹可打電話通知其領取,也可直接配送,對于偏遠客戶的包裹,按照行政村分撥并打包。村級服務中心位于物流網絡系統的低層,直接與終端客戶打交道,其主要職責是負責電話通知客戶取件或直接配送包裹。同樣在農產品進城流程中,縣級服務中心、鄉鎮級服務中心和村級服務中心又從下到上完成包裹的收集。

(二)整合社會資源,促進多點融合

成本過高是快遞企業不愿涉足農村物流的重要原因,為解決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問題,可以充分利用供銷社系統、郵政速遞和交通運輸部門的現有優勢和資源。供銷社系統、郵政速遞和交通運輸部門在農村物流網絡布局方面具有先天的基礎,各運營網點分布于農村各地。三大部門物流設施應充分銜接,資源共享,共同構建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體系。此外,各鄉村遍布眾多的私人店鋪,雖很難采取強制措施進行整合,但政府部門和快遞企業可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優惠的條件吸引其加入物流網絡中。

(三)加快電子商務物流產業園建設

電子商務物流產業園集中了電商企業、物流快遞企業和商貿企業,打通了從生產、供應到銷售整個產業鏈條,是集辦公、倉儲、流通加工、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中心。電子商務物流產業園業將分散的物流需求集中起來,統一進行物流作業,從而產生規模經濟,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同時,物流產業園具有現代化物流設施設備,可有效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務水平,滿足周邊客戶對物流的需求。

(四)加大政府扶持

構建農村物流系統,雖然從長期的角度能夠促進快遞企業業務開展,帶動農村經濟發展,但是在短期內需要相關部門投入大量的資金。為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應由政府牽頭構建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發動社會各方力量的參與,實現電子商務物流和傳統物流的有機結合。對參與農村物流配送系統建設的部門給與政策上的支持和經濟上的補貼。

在電子商務系統中,物流承擔著將實體產品送達到客戶手中的任務,但是農村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與滯后的農村物流形成鮮明的對比,使物流成為限制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為營造良好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環境,推動農村經濟轉型,需加快農村物流配送系統的升級。

參考文獻:

[1]邢永明.電子商務背景下基于客戶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構建策略研究[J].物流技術,2015,(4).

第9篇:農產品物流配送范文

[關鍵詞]供銷社 倉儲物流配送

供銷社作為農村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自成立以來先后經歷了建國初期的快速發展階段、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絕對主渠道階段、上世紀八九十年展低迷、探索改革階段,2000年之后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谶@樣的背景,發展現代倉儲物流配送,通過建設現代物流配送系統,整合既有網絡資源,依靠科學的物流管理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經營效率,成為供銷合作社發展的重要課題。

一、河北省供銷社倉儲物流配送系統發展現狀

據河北省供銷社統計,截至2009年底,全系統共建立農資、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四大流通網絡體系龍頭企業544家,擁有連鎖配送和購銷網點52078個,年經營額238億元。全省有136個縣(市、區)建立起一個以上經營網絡體系,其中44個縣(市、區)供銷社建立起四大網絡體系;62個縣(市、區)供銷社建立起兩個以上網絡體系。2009年全省供銷社系統圍繞“新網工程”落實投資在100萬元以上的跨年度續建項目50個,立項、新建項目56個,謀劃、論證項目122個,總投資46億元。幾年來,改造新建標準農家店10599個,占全系統標準農家店總數的42%。以“一網多用、雙向流通、便民利民”為特的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初步形成。

1.農資連鎖配送網絡穩步發展,省農資公司龍頭地位進一步提高。省農資公司目前已在河北省及周邊地區發展分銷配送中心120家,以“河北農資”、“豐澤苑”為品牌的鄉村農資加盟店4108家,營銷網絡體系基本覆蓋了全省市場。

2.農產品購銷體系呈多元化態勢。供銷社致力于發展多種農產品經營服務形式,龍頭企業、購銷網點、農產品協會和各類合作經濟組織有機統一、相互作用構成了供銷社農產品購銷服務體系。

3.再生資源經營日益受到重視,回收利用網絡建設勢頭良好。全系統有114家再生資源經營企業,207個交易市場,整個回收利用網絡年經營額16億元,其中供銷社企業自營9億元,占57%。全省供銷社在政策引導和“新網工程”的推動下,謀劃籌建再生資源項目,組織再生資源經營市縣網絡對接的積極性很高,供銷社再生資源經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4.日用品連鎖配送網絡呈多元化、區域化發展趨勢。龍頭企業的產權形式多元化,在126家日用品連鎖企業中,供銷社出資88家,其中參控股53家,全資35家。連鎖配送網絡向區域化發展,很多市級公司經營網絡已經覆蓋了全市范圍,縣級企業的連鎖網絡也逐步擴大到市級??梢哉f,供銷社日用品流通網絡建設已經打破了行政區劃,按市場規律整合資源,向區域化、多元化方向推進。從以上供銷社參與農村商品流通的情況來看,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連鎖經營形式的快速發展。連鎖能否帶來流通的高效率和高收益,取決于是否能實現現代化的物流配送。而現代化的物流配送必須是在現代物流理念指導下建立的,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物流各項功能的綜合協調為特征的物流系統。如果以此為標準,河北省供銷社系統只能說初步建立起了連鎖經營網絡,卻遠未建立起現代化倉儲物流配送系統。從對全省25家供銷社全資和控股連鎖經營企業物流配送中心情況的調查中得出:25家企業的36個配送中心輻射范圍偏小(平均76.2公里),倉庫數較少(66個),冷庫幾乎沒有。尤其在信息化管理上,只有14家(56%)企業實現了信息化管理,還有11個配送中心并沒有實現信息化管理。很顯然,供銷社若要通過發展連鎖經營的形式重新確立其在農村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地位,建立現代倉儲物流配送系統是當務之急。

二、建立供銷社現代倉儲物流配送系統的關鍵問題

1.資源整合問題。與其他農村商品流通主體相比,供銷社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擁有一個龐大的經營網絡,并且具有與之相配套的場地和設施等物質資產。從理論上講,這些資源都可以成為供銷社構建現代倉儲物流配送系統的比較優勢。然而,在供銷社一波三折的發展過程中,其經營網絡在一些地方破裂了,一些網點資源已經異質化,如何繼續為供銷社所用就被打上了問號。當然,在新一輪的發展中,也有供銷社領辦建立的一些新的網點,如何將這些新舊資源整合起來,既發揮原有的網絡優勢,又突破其簡單分散的分布狀態成為構建現代倉儲物流配送系統的首要問題。

2.信息互聯問題。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是現代物流得以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供銷社建設現代倉儲物流配送系統必然要依托充分的信息互聯,從綜合供求信息的匯總到對具體物流活動下達指令都要依托信息技術。

目前,河北省供銷社的倉儲物流系統尚不能實現信息的互聯,因此各個網點、各類資源還不能說已經形成一個綜合系統。具體表現為:農村流通中的主體包括農戶、中間商、供應商和消費者沒有被納入到一個統一的網絡體系中來,一些主體在這個信息系統中,一些主體不在這個信息系統中,從而大部分時間,主體間的活動是在信息不暢的前提下發生的。信息流不暢必然增加物流成本,從而導致整個倉儲物流配送系統的低效率。

3.物流標準化問題。從整個物流行業來說,物流標準化可以使整個物流系統統一協調地發揮運行機制,是實現物流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條件。物流標準化還可以提高物流服務的質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益。對于農產品而言,由于農產品物流的非標準化,每年都會遭到很大的損失。解決標準化問題對建設現代倉儲物流配送系統具有重要的意義。

4.人才缺乏問題。現代倉儲物流配送系統具有技術密集、知識密集的特征,這一點不同于傳統物流系統。供銷社經過多年的發展,有一大批了解農村流通特征,懂管理、會營銷的人才,但這些人才資源不能完全適應信息化的要求,特別是了解現代物流原理,掌握現代倉儲配送技術的人才嚴重不足,這必定會影響整個倉儲物流配送系統建立和運作效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子伦视频大全 | 成年人午夜网站 | 久久久久毛片免费观看 | 久久久免费网站 |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影院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99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网站 | 超级乱淫视频aⅴ播放视频 超级碰碰碰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免观看国产成人 | 久久久综合网 | 久草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91视频99 | 韩国午夜三级理论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长腿校花被啪到腿软视频 |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看 | 91桃色成人免费 |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理论欧美理论在线观看 | 黄色一级毛片 | 美国毛片毛片全部免费 |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毛片天堂| 成人午夜大片免费7777 | 美国一级毛片片aaa 美国一级毛片片aa成人 | 欧美成人香蕉网在线观看 | 无套内谢孕妇毛片免费看 | 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 成年午夜性爽快免费视频不卡 | 久草欧美| 又摸又揉又黄又爽的视频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xxx | 欧美性性性性性色大片免费的 | 亚洲人成综合 | 99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久久精品午夜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