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公共衛生服務計劃范文

公共衛生服務計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公共衛生服務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公共衛生服務計劃

第1篇:公共衛生服務計劃范文

一、培訓目標

通過對鄉鎮衛生院從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工作人員開展培訓,使其了解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掌握相關項目業務知識、服務方法和管理要求,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管理能力。

二、培訓對象

縣直各專業指導機構、各鄉鎮衛生院從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相關人員。

三、培訓內容

各相關單位要圍繞項目政策文件、《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等內容開展培訓。首先是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要搞清楚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目的和意義,全體醫務人員要熟練掌握項目工作的具體內容和操作,做好迎接每年度的國家及省、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要針對管理人員和衛技人員的不同培訓需求,以增強實踐技能為重點,促進服務能力的提升;以正確理解和把握項目管理相關政策為重點,提高受訓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

四、培訓要求

(一)加強重視,規范開展項目培訓工作

各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培訓工作,強化對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要把項目培訓作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內容,統籌安排、整體推進。建立健全培訓管理制度;將培訓情況作為崗位聘用、績效考核、晉升職稱的重要依據,調動受訓人員的積極性。要建立獎優罰劣的激勵機制,注重日常監管和考核,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保質保量完成。

要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要求,組織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培訓,項目培訓要做到集中培訓與單項培訓相結合。確保從事項目工作人員培訓率達100%。強化全局意識,建立健全醫療業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有機結合、臨床人員和公衛人員相互協作的長效機制,吃透精神,詳細掌握項目內容,扎實推進每項工作。

(二)分工負責,專業機構承擔各自職責

各專業指導機構根據各自分工承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組織對基層單位的項目培訓,鄉鎮衛生院負責組織對本院工作人員及轄區村衛生室開展項目培訓,要認真制定計劃,按照項目職責分工落實培訓任務。縣級專業指導機構可根據培訓內容的難易選擇是否邀請市級師資協助開展培訓,鄉鎮衛生院可邀請縣級師資協助培訓,保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各項目每年至少培訓一次。

各基層單位要選派有工作責任心、素質高的人員充實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隊伍中,加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員培訓力度,要從專業知識、社交能力、綜合協調等方面全面培訓。要嚴格按規定要求完成,扎實穩步推進各項工作。完善資料,做好項目培訓的資料收集和匯總工作。鼓勵從事項目工作人員通過網絡平臺等形式開展自學,實現自我培訓。

第2篇:公共衛生服務計劃范文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九次全會精神,加快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省政府提出農村新五件實事,決定實施農民健康工程。農民健康工程的目標是,力爭到2010年建立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農村居民健康需求的新型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立農村公共衛生政府投入的保障機制,確保廣大農村居民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根據省、市、縣文件要求為做好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有關工作,制定本年度工作計劃:

工作目標

為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服務與廣大農民,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包括直接面向農村居民與農村流動人口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重點人群衛生服務、基本衛生安全保障服務等三大類8個項目。第一類農村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括開展健康教育,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落實計劃免疫預防接種,做好重大傳染病防治等;第二類農村重點人群衛生服務,包括婦女保健、兒童保健、慢性病和精神病防治及老年人的動態健康管理等;第三類農村居民基本衛生安全保障服務,包括對農村食品和飲用水等衛生監督監測、農村公共衛生信息收集和報告等8項工作目標制定如下:

一、開展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村村設置健康宣傳欄,定期更新內容,戶戶獲得健康教育資料,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與疾病預防、衛生保健知識的宣傳;指導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開展育齡婦女和學生的身心健康咨詢與教育等。

二、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做好院前急救和院內急診搶救;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技術培訓;承擔或協助做好傳染病病人的消毒隔離、治療和其它防控工作;協助開展疾病監測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等。

三、配合做好重大傳染病防治,主要包括結核病、血吸蟲病、艾滋病等重大傳染病的防治;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寄生蟲病等其他各類傳染病防治工作。

四、做好婦女衛生保健服務,主要包括實行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建卡率90%以上;向孕產婦提供5次產前檢查、3次產后上門訪視和1次產后常規檢查;向已婚育齡婦女每年提供1次常見婦女病檢查等。

五、做好兒童衛生保健服務,主要包括向0―7歲的兒童免費提供省免疫規劃規定的一類疫苗的接種服務;加強afp及計免相關傳染病調查、報告、標本采集工作,規范實施兒童計免保償。確保新生兒和4歲以下兒童建卡率>98%、脊灰、麻疹接種率>95%、百白破、卡介苗、流腦、乙腦苗接種率>90%、四苗全程接種率>90%、脊灰疫苗基礎免疫接種及接種率>85%、新生兒乙肝疫苗合格接種率>90%、首針及時率>80%。開展兒童系統保健管理服務,0―3歲兒童在首次體格檢查時建立系統管理檔案,定期接受8次健康體檢等。

六、進行慢性病與老年人的動態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對高血壓、腫瘤、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和精神病人提供咨詢服務和治療指導;為60歲以上老人和特困殘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戶等困難群體實行動態管理,跟蹤服務,定期隨訪等。

七、加強農村食品和飲用水等衛生監督監測,主要包括開展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公共場所和職業衛生監督監測等。

八、做好公共衛生信息收集與報告,主要包括收集和報告傳染病疫情,及時掌握食物中毒、職業危害及飲用水污染、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外來人員等信息。

主要策略及措施

一、加強領導,責任到人,狠抓落實

在衛生院院長的領導下統籌安排全年的工作任務,將工作任務分工到人,責任到人,制定獎懲措施,將工作目標完成情況與獎金掛鉤,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為了確保全年工作目標的及時完成。院長董利波負責全面工作,蘇陽華負責公共衛生工作安排、艾滋病、寄生蟲病的防治管理,石莉娟負責健康教育工作,柏嬌負責結核病防治,李棟負責計劃免疫工作,許紅波負責婦女、兒童衛生保健工作,許江負責腸道傳染病,急性傳染病防治管理,曹化負責慢性病管理,莊曉娟負責農村食品和飲用水監督監測,李偉負責公共衛生財務管理。

二、部門協調,促進相關工作的開展

積極與教育、宣傳等部門協調,落實健康教育和中小學傳染病和防治工作。對在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問題及時與分管領導溝通,強化責任意識,努力做好健康教育,中小學生體檢和傳染病防治。

三、加大督導力度,提高工作制度

根據工作目標,為了確保全年工作目標的及時完成,成立公共衛生項目工作督導小組,每季度到村衛生室、青陽醫院進行公共衛生工作驗收。對在督導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拿出督導意見,限期整改,并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調查,使村衛生室管理、傳染病防治、腸道門診建設、健康教育等各項工作能得到及時有效地落實,同時衛生院根據工作進度,每月拿出工作計劃并對上月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回顧性自查,每周有工作安排,每周召開一次院周會,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做到每項工作有安排、有措施、有落實、有結果,不斷提高工作質量。

四、注重業務培訓,提高工作水平

業務水平直接關系到工作質量,為此,我們將加強對衛生院人員和村衛生室人員的業務培訓頻次和力度,根據工作內容確定培訓計劃和培訓目標,使業務培訓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提高工作質量。

五、加強思想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衛生隊伍

按照上級要求,我們將在本年度深入開展“行風廉政建設”,培養職工的廉政意識、服務意識,以思想建設保工作,使每位職工都能做到愛崗廉潔奉公,同時注重排查,調處衛生院及醫療室內部矛盾,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糾紛,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團結互助的環境,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衛生隊伍。

六、抓住重點,以點帶面,促進全年工作目標的完成。

本年度,我們將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重點人群衛生服務、基本衛生安全保障服務等三大類8個項目為村(居委會)及各衛生室為重點工作,努力提高四苗覆蓋率,婦女、兒童衛生保健服務,傳染病報告和疫點處理率,加強村衛生室內部建設,在此基礎上,積極創造條件,促進健康教育等各項業務工作的開展,按照上級的工作要求,狠抓措施落實,確保全年工作目標的全面完成。

第3篇:公共衛生服務計劃范文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加強領導,健全制度,規范行為。

服務中心將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到人,適當調整各村責任醫生和協助人員,根據人口比例、村落范圍、距服務中心(站)距離,進一步完善考核獎勵制度,加強與公共衛生聯絡員的聯系,組織實施好本轄區面向農村的十二項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及時整理相關資料、及時上報、歸檔。

二、貫徹落實社區衛生服務方針政策

貫徹落實上級衛生主管部門有關社區衛生服務的方針政策,吃透上級下達的每一份文件精神,認真規劃實施。繼續加強婦幼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促進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各項措施。

三、完善組織管理提升服務能力

進一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組織管理和制度建設,提升服務能力。今年將繼續為轄區常住人口建立統一、規范的居民健康檔案,重點做好60歲以上老人、婦女兒童、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建檔工作。已建立的健康檔案通過規范化管理,發揮健康檔案的實質性作用。在更新轄區居民健康檔案的基礎上,建檔覆蓋率計劃達到80%.同時加強對慢性病老人進行健康管理。積極探索實行“首診在中心、大病去醫院、雙向轉診、分級負責”的管理模式。

四、努力提高社區衛生服務隊伍水平

1、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培訓,未經培訓的人員繼續參加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認可的全科醫師和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和各項社區衛生服務技能培訓。

2、繼續開展全科團隊培訓工作,堅持每周三下午組織中心人員學習有關全科醫學和社區衛生服務方面的新理念和新技能。

3、要求中心中級以上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員必須達到繼續醫學教育規定的學分。鼓勵積極撰寫全科醫學和社區衛生服務科研論文,爭取參加高品質的學術交流或骨干培訓班。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計劃

社區精神衛生服務是一個不斷發展和完善過程,服務的內容和服務的范圍都將隨著工作的深入而不斷的增加和擴大。我國當前重點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癥、抑郁癥、兒童青少年行為障礙和老年期癡呆。目前山前社區精神衛生服務的主要服務計劃

一、為社區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詢,普及精神衛生知識

要通過二個途徑為社區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詢,普及精神衛生知識。其一是在例行的對社區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活動的評估,尤其是對于重點人群,如婦女在孕產期的情緒狀態,老年人的記憶、智力活動等,以早期發現抑郁癥、老年期癡呆等。二是通過舉辦科普講座、開展咨詢活動、發放科普宣傳讀物、制作宣傳展板等形式,向社區居民普及精神衛生知識,促進其精神健康水平。

二、開展精神疾病線索調查,建立疾病檔案

對社區精神疾病患者進行線索調查,是開展社區精神衛生服務的首要任務,也是動態掌握社區精神疾病變化的第一手資料。社區精神疾病的建檔立卡率應不低于社區覆蓋人群的0.6%。還將組織精神科醫師對社區的精神疾病患者進行年度的免費檢查。如果社區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病情復發加重,緊急住院治療,出院后其住院治療有關情況將被及時轉入社區,以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繼續進行社區康復治療。所建立的是一套完整的連續的疾病檔案資料。將對社區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資料進行妥善保管,堅決維護患者的隱私權。社區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疾病資料。

三、定期隨訪,對重性精神疾病進行管理治療

精神疾病,尤其是以精神分裂癥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由于疾病自身的特點,多不承認有病,不主動治療,特別是在疾病的嚴重期,因此需要對社區的精神疾病患者給予的關懷和看護。個案管理員,每個月至少一次主動對建檔立卡的社區精神疾病患者進行家庭隨訪,通過隨訪與患者及其家屬保持密切聯系,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隨訪內容包括:患者的服藥情況、病情穩定情況等,并指導家屬開展家庭精神疾病的家庭護理。以此提高社區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藥率,動態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社區精神疾病患者可就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理進行服藥期間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和化驗檢查,以保證用藥的安全。

四、開展社區康復治療,促使早日回歸社會

個案管理員在對社區精神疾病患者進行隨訪的同時,將對患者進行社區康復治療。社區康復治療的內容包括:心理康復指導、家庭護理指導、勞動技能訓練、工娛治療和職業康復等。社區康復治療的目的是減輕精神殘疾的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回歸社會。中國殘聯制定的“xx”發展規范要求,加強精神病康復機構建設,統籌規劃,每縣(市、區)都將扶持建立一所示范性精神病康復機構。康復機構的形式有:工療站、農療基地、活動中心、托養中心、中途宿營、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將在殘聯的配合下開展“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精神疾病康復工作。

五、建立應急處置機制,避免不良事件發生

對于以精神分裂癥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實行管理治療的首要目的是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不良事件包括:急性藥物不良反應,自殺自傷行為和肇事肇禍行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建立有應急處置機制,制定有應急處置預案,將在最短的時間,最直接的渠道,以最恰當的方式做出應急處置反應,避免不良事件發生。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將對社區精神疾病患者家屬及周圍人員提供應對精神疾病突發事件的專業指導。

六、建立雙向轉診制度,提供無縫隙服務

負責社區精神疾病患者診斷的確定和治療方案的擬定,負責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區管理治療和康復指導,共同為社區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無縫隙的服務。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建立有雙向轉診的制度,社區中的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病情反復或加重,需提請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會診,如果不適宜社區管理治療,將轉入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緊急住院治療。在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緊急住院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病情得到及時控制后,應及時轉回社區進行管理治療。所倡導的原則是緊急住院要果斷、及時,社區康復治療要堅持、要有耐心,要細致。

七、維護患者合法權益,爭取社會支持

以精神分裂癥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多在青壯年發病,病程遷延,多呈慢性,致殘率較高,主要危害勞動力人口,極易造成家庭貧困。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重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工作,但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疾病自身的特點,多不承認有病,拒絕治療,給救工作帶來困難。開展社區精神衛生服務,可以利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掌握的情況,配合民政、殘聯、勞動等部門積極為社區精神疾病患者合法權益,爭取適當的社會支持和政府救助。

八、廣泛開展健康宣傳活動,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識

第4篇:公共衛生服務計劃范文

    【關鍵詞】 城鄉居民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均等化 和諧社會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the equality of basic public health in Songzi,the contents of service are constantly developing.The service group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The quality is improved.but recently there exist many problems such as.The pubic funds can‘ t satisfy the need of work.The quality of service group can′t catch up the upgrade of work contents.The arrangement of slow disease is below.How to make it develop.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ing in our city.I think it‘ s social united action that can realize it.

    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是指全體城鄉居民,無論其性別、年齡、種族、居住地、職業、收入等都能平等地獲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我市作為湖北省衛生綜合改革試點縣市,近幾年來,醫療衛生服務在運行機制、管理體制、籌資補償等方面均進行了開拓性的實踐和探索,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但隨著我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社會對醫療衛生的需求呈上升趨勢,面對這樣的新形式如何結合醫改方案,促進全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縮小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差距,力爭讓群眾少得病,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意義

    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是政府的一項惠民措施。長期以來,由于存在的城鄉差別,城鄉居民在享有公共衛生服務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促進城鄉居民均等化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表明了政府對每一個人生存質量的關切,也彰顯了政府維護健康公平的責任意識。所以說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是政府一項惠及城鄉居民的民生工程,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大任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體現了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公共衛生工作主要是對危害健康的因素進行早期預防,以達到減少疾病發生,延長壽命的目的,是一種投入低、見效高的健康投資。目前我市流動人口多,衛生資源相對貧乏,將公共衛生事業發展放在第一位,強調預防為主,體現了衛生工作的內在規律,是提高衛生資源利用效率的重大舉措。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基礎。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第53屆衛生大會上《2000年世界衛生報告—衛生系統:改善績效》報告顯示,中國被列為衛生負擔最不公平的國家,所以在2009年出臺的新醫改方案中,國家提出了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其目的就是通過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影響城鄉居民的健康問題實施干預措施,有效預防和控制疾病,使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公平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2 我市公共衛生服務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不斷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建成了覆蓋全市2235平方公里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應急醫療救治體系。曾經嚴重威脅群眾健康的重大傳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自實施免疫規劃以來,全市大量減少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肺結核、破傷風等傳染病的發生和死亡率。近年來逐步擴大免疫規劃項目,對甲肝、乙肝、麻腮風、無細胞百白破、卡介苗、脊髓灰質炎、麻疹、A群流腦、乙腦等九種疫苗實施免費接種;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等重大傳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初步遏制了艾滋病的蔓延勢頭,結核病實行免費服藥,控制策略覆蓋達到100%。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逐步規范,精神衛生防治工作列入社區重點管理。現已獲得省級衛生城市稱號,并積極開展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基本實現全覆蓋;城鄉環境衛生進一步改善。控煙履約工作扎實推進,全市22家醫療機構和56所中小學被評為無煙單位。本市孕產婦死亡率從2000年前的8.2/10萬降低到目前的1.5/10萬,嬰兒死亡率降為零,外來流動人口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也落實到位。衛生監督體系向基層延伸,食品、飲用水、公共場所、職業病、放射、學校、傳染病防治、醫療服務以及血液安全等衛生監督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但是,我市公共衛生服務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外來流動人口與本地戶籍人口享受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尚有差距。由于外來人口自身流動性等客觀原因,目前他們除享有計劃免疫接種,結核病管理和其他傳染病的管理外,而在慢性病、精神衛生、老年人等重點人群規范管理方面尚未開展,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明確和界定外來人員在公共衛生服務方面享有的權利和相應的管理模式。二是不同區域人群公共衛生享有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別。總的來說城鎮范圍內的衛生資源多與農村,由此造成城鎮和農村的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服務資源有一定差距。三是三級衛生服務人員數量和能力水平已經不適應新時期百姓的健康需求。醫學行業是特殊行業,醫務人員的技術能力水平是疾病診治的第一要素,由于歷史等原因,醫療衛生服務人員的數量和能力水平已經成為制約衛生服務繼續發展的瓶頸,從醫務人員的數量來看,以往的醫務人員數量的配置是按照戶籍人口制定的,顯然已經不適應新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從人員質量來看,我市公共衛生和全科醫師的數量和能力水平顯得相對不足。

    要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實現,需要系列的措施來保證,我市剛開始推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一切尚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在此,就如何保證我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順利開展,本人借鑒國內外和其他縣市的經驗,并結合自己在基層開展此項工作以來的經歷,提出如下實施意見,探討實際可操作方法。

    3 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探討

    3.1 加強財政投入是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前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能否得以順利推進,財政投入是關鍵。根據20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2003—2009年,我國財政醫療衛生投入從831億元增長到1277億元,即人均年1213元的醫療衛生總費用支出中,僅98元由國家財政負擔。因此,應加大財政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投入,減少居民個人的衛生費用支出水平。2010年國家、省、市三級財政對我市衛生支出的總費用為16539萬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所以政府應加大對公共衛生的投入力度,并建立科學合理的財政投入保障機制。按國家規定的項目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同時加大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供方’基礎設施、人才隊伍建設、運行成本保障等的投入。

    3.2 加強基層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是順利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前提。根據相關權威機構的調查,目前全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年輕化不夠,其中35歲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僅占39.4%,遠低于臨床技術人員的53.1%,并且中專及以下學歷者占50%以上。我市公共衛生技術人才缺乏尤甚,市疾病預防中心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僅占機構人員總數的45.2%,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并且專業人員年齡主要集中在45歲以上,占專業技術人員的67%,青年專業技術人員面臨斷層。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集醫療、預防保健和健康教育于一身,目前由于待遇偏低,無法吸引高學歷專業技術人員加入,一些新進的技術人員僅僅將目前崗位作為過渡,一旦取得相應資格后也紛紛離開基層崗位,所以我市目前急需公共衛生和預防專業技術人員充實到基層。為解決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問題,我們一方面要在提高技術人員待遇的前提下,多方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大力培養學科帶頭人和專業技術骨干,為他們營造施展才華的舞臺;另一方面可采取學歷教育,繼續教育和送上級培訓等手段,加強本地專業技術人員培養,要讓他們體會到政府對公共衛生事業的重視,自身價值在本職崗位上能得到體現。

第5篇:公共衛生服務計劃范文

(一)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增強職工凝聚力。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和諧**”的重要思想,做到講黨性、講奉獻、講團結、講干勁,做職工公仆,塑造清正廉潔、勤政務實領導干部形象,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在全體職工中起到班子的示范帶動作用。注重營造健康和諧的人文環境和團隊精神,使領導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彼此關心、互相愛護、情感交流、和睦相處,從而使廣大職工團結一致,凝心聚力,加快中心各項建設,更有效地為病人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二)完善院務公開,加強民主管理。不斷完善院務公開,在涉及到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上如中心重大建設、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獎金分配方案等,通過院務公開欄、班子會、職能科室負責人會議、職工大會等多種形式向職工講清楚,溝通思想,聽取和答復意見,真正讓職工知院情、參院政、議院務,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為中心的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根據上級主管部門對藥品管理的要求,按規定和程序公示醫療器械、藥品招標采購情況,增強對器械、藥品管理的透明度。形成群眾監督、行政監督、黨內監督和社會監督有機結合的、渠道暢通的監督機制。將中心發展計劃、醫療事故及糾紛的處理等內容進行定期公示,促進醫療質量的提高;結合職工考核內容,定期公示中心辦公室、醫療康復、各社區衛生服務站滿意度測評考核結果,門診人均處方額度,職工獎罰情況,病人滿意度調查、病人投訴情況和醫保扣款情況,以此來遏制“大處方”現象,促進人均處方額度的下降,從而減輕病人負擔,提升病人滿意度。

二、深化各項衛生改革,依靠改革求生存謀發展

(一)繼續大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營造良好的用人環境。在中層干部競聘上崗的基礎上,按照雙向選擇,競爭上崗,擇優錄用的原則,合理定編、定崗、定員,明確崗位職責,落實全員院、科逐級聘用制,強化科主任的用人自主權,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良性用人機制,使我中心的人才隊伍更富有生機和活力,同時也更具備戰斗力和競爭力。

(二)繼續加強院、科兩級負責制。中心對科室的管理堅持科主任負責制,強化科主任責任人的地位,科主任全面負責科室的行政、醫療管理設等工作。抓好科室規章制度、操作規范、勞動紀律的落實,簽訂院、科兩級綜合目標責任書。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中心內部考核制度。在實行一線讓群眾評,輔助科室、后勤行政讓大家測評的雙向評議制度的基礎上,逐步建立靈活的,有競爭力的考核方案及獎金分配制度,采取獎金分配向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傾斜,向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和部門傾斜,向從事預防保健等工作人員傾斜的分配方案,把各項工作指標、工作質量、醫德醫風、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任務細化、量化分解到每一個科室、每位職工,同時根據考核評定得分兌現每一位職工的獎金,適當拉開距離,充分調動全中心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和為病人服務的熱情。

(四)推行績效考核,減輕患者負擔。為適應日新月異的新形勢,我中心將適時取消以經濟考核計算獎金的管理理念,推行工作量核算工作,以此來逐步加強和完善中心的管理。同時積極減少人為浪費、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中心經濟效益。通過績效考核的管理工作,使各科室積極開展服務至上,病人至上的人性化服務活動,在確保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根據病情嚴格掌握“三合理”標準。我中心還將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對部分老年人、殘疾人、困難家庭減免診療費等措施,努力減輕病人負擔,從而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三、加大精神文明和行風建設力度。

(一)健全法制,依法治院。認真組織學習并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積極開展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建立教育、制度、監督三者并重、懲防并舉的糾風工作長效機制,健全法制,嚴格監督,從源頭上杜絕我中心的紅包、回扣問題。

(二)加強對全體職工的思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廣泛開展忠于職守、愛崗敬業、開拓進取、樂于奉獻的思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樹立救死扶傷、病人至上、熱情服務、文明行醫的行業風尚,努力建立符合廣大人民群眾要求的新型醫患關系。通過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教育全體員工對工作負責,對人民滿腔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做到“以病人為中心”,“視病人如親人”,“想病人者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第6篇:公共衛生服務計劃范文

一、當前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1.項目管理思路不清

(1)管理架構不清

當前,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中普遍存在多頭管理的問題,機構互動機制不足,各科室之間協調配合不到位,使得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效果并不理想,嚴重制約著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優化。

(2)管理目標不明

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中部分部門的分管領導與專業人員的崗位職責不明確,無法準確把握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具體指標和質量要求,導致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無法與實際有效接軌,嚴重影響農村公共衛生服務質量。

2.項目服務理念落后

就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實際情況來看,在醫療改革后,其主要職能定位是以公共衛生服務為主,并提供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等綜合職能,但實際上,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中項目服務模式理念落后,忽視了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性,導致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有效性較低。

3.網絡信息化建設滯后

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中網絡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期信息系統共享性不足,在醫療改革的大環境下,無法實現資源共享與融合,可操作較低,在統計、分析、搜索以及更新等方面的能力無法滿足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實際需求。

二、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優化方式

1.加強項目管理頂層設計

在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中,為促進各項問題的有效解決,應當加強項目管理頂層設計,以實現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模式的不斷優化,保證項目管理的有效性。這就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1)明確組織領導

要在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中不斷優化管理架構,打破以往模式下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中多頭管理的局面,組織成立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辦公室,保證其運行的獨立性,明確組織領導的基礎上,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配合,促進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中各項問題在統一協商和科學調度后得到有效解決,實現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不斷優化。

(2)明確管理思路和崗位職責

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優化,需要以清晰的管理思路和明確的崗位職責為主要依據,保證項目管理頂層設計的科學性。具體來講,在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中應當依據地區具體功能定位明確責任分工,積極落實公共衛生服務具體任務,充分發揮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智能,建立科學化的運行管理機制,實現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不斷優化。

2.建設健康管理服務平臺

在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優化中,應當基于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基本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健康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監理慢性病資訊門診,為服務對象創造咨詢條件,促進被動接受服務向主動適時上門資訊轉變,有助于促進農村公共服務的不斷優化。因此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中應當積極建立健康管理服務平臺,組織建立高效的健康管理團隊,對先進健康管理服務技術加以科學應用,將其與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相互融合,不斷規范農村公共服務健康管理服務平臺,為百姓提供高質量的健康管理服務,提高社會滿意度,真正推進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不斷優化和完善。

3.推行項目管理信息化

國家發展與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對現代信息技術加以科學化利用,建設現代信息管理平臺,從而實現項目管理的信息化,因此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也不例外,應當積極推行項目管理信息化,以切實提高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總體質量和工作效率。具體來講,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化的推行,應當建立動態化的信息管理模式,保證覆蓋面擴大到市、鄉、村三級衛生機構,保證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深度和廣度滿足居民的實際需求,實現上下左右縱橫覆蓋,保證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高效性和暢通性,最大程度上解決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中的問題,實現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有效優化。

第7篇:公共衛生服務計劃范文

1基本情況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是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增加社會福利的重要內容。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是指全體城鄉居民,無論其性別、年齡、種族、居住地、職業、收入,都能平等地獲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內涵可從兩個角度理解:從保障公民健康權益看,意味著人人享有服務的權利是相同的;從服務內容看,是根據居民的健康需要和政府的財政承受能力確定的,既有面向全體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如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進行健康教育等,也有面向不同群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如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2型糖尿病人健康管理等。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概念的提出是在對公共衛生服務認識的基礎上,結合目前的社會發展水平和可支配的公共衛生資源所提出的具有可操作、可持續、可保障的公共衛生服務范圍[4]。均等化是現代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不僅包括全體居民均等享有公共衛生服務機會、服務過程、服務結果等,而且還尊重某些社會成員的自由選擇權。青州市近幾年來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按照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要求,逐步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進行推進實施管理,制定相關政策、標準,配備公共衛生管理人員,并進行全面培訓上崗。在逐級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明顯進展,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 發現了不少的問題,還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更進一步的推進公共衛生服務,讓廣大居民人人享受到公共衛生服務,體現了國家和社會對公民的關懷。

2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存在問題

2.1居民認識不到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在實施過程中,發展不平衡,項目開展不夠規范。比如:慢性病病人健康管理率全市均達到95%以上,但管理質量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具體體現在管理過程中,是否進行規范管理,具體指標控制不理想等現象,居民認為已經量過血壓測過血糖了,但對控制結果怎樣都不關心,繼續不用藥或間斷用藥。老年人健康管理問題也有待進一步的提高認識,有的老年人對自己的健康信心很足,不接受健康查體,不服從管理人員的服務等現象。還有管理人員主動上門服務意識不強等問題。

2.2鄉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隊伍建設全市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現有醫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年齡、學歷和職稱結構均不合理。基層衛生技術人才短缺,鄉鎮衛生院問題尤為突出,工作基礎薄弱,年輕的、有專業資質的人員配備偏少,尤其是最基層的鄉村醫生更是“難引進、留不住”。年輕的專業人員太少,年齡偏大的鄉村醫生由于自動化辦公能力有限等因素,管理公共衛生工作難度更大。

2.3城鄉二元化現象顯著從目前管理情況看,我市城鄉之間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發展不平衡,我市4個街道、8個鄉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進展情況參差不齊。總體來說,城區開展情況好于鄉鎮農村。尤其是偏遠山區農村開展情況有待進一步的加大宣傳力度、跟上技術指導,使居民逐步的認識公共衛生服務并積極配合實施。

2.4資金落實情況主要問題:部門預算安排口徑不明確;資金撥付到基層,但存在支付不明細,賬目記錄不請等現象。

2.5政府投入不足,機構創收壓力大政府對鄉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投入不足,鄉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通過醫藥收入彌補財政補助資金的不足,以保證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正常運轉,此舉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和效益發揮。

3政策建議

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是現代文明發展的桿標尺,健康權作為人們的一項基本人權,而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是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健康權力的基石[5]。針對目前我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需要從政策、制度、機制、組織實施等多個方面加以改進。

3.1明確政府的主導地位,合理劃分政府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分工經驗表明,無論市場的力量如何強大,都不能解決公共資源分布均衡的問題[6]。故首先要明確政府的主導地位,對公共衛生資源進行戰略性調整,促使公共衛生資源的合理分布,尤其是引導和促進城市現有衛生資源向周邊農村輻射和轉移,實現城鄉資源的共享。另一方面,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明確界定政府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的分工,對于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需要且外部溢出性明顯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除財政撥付的公共衛生經費外,加強促進公共衛生服務的實施,將上級政府的撥付資金落實到位。

3.2完善基本公共服務財政制度,加大政府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投入結合實際情況,我市財政對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投資逐年增加,從優化環境,城市內增加公共衛生服務設施等措施入手,給全市居民創造健康快樂的環境,對增強全民素質,預防慢性病的發生起到了積極作用。比如:從2010年開始青州市政府投資上千萬元,在全市范圍內設置公共自行車站點,購買公共自行車,鼓勵廣大居民綠色出行,健康出行。在上下班時既鍛煉了身體,又有利于環境的保護。

第8篇:公共衛生服務計劃范文

【關鍵詞】 避孕; 流產; 規范化

Effect of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on Contraceptive Behavior of Female after Standardized Abortion/MA Feng-ling,LI Yan,LIANG Zeng-xia,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6):102-105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on contraceptive behavior of female after standardized abortion.Method:Ni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bortion admitted to our center from October 2012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4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post-abortion care services,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raceptive measures in each period of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The control group was divided into the insist on contraceptive behavior group and did not insist on contraceptive behavior group,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insistence on contraceptive behavior were analyzed.Result:The proportion postoperative immediate implementation rate of contraceptive measures,after different time insist on contraceptive behavior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ontraception; Abortion; Standardiz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South District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Center of Zhongshan City,Zhongshan 528455,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6.029

人工流產是指采用人工或藥物的方法終止早期妊娠,是避孕失敗后的補救措施,由于人工流產后可能會發生并發癥,會給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且重復的流產會嚴重危害女性的身體健康,甚至影響到正常生育功能[1]。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Post-abortion care,PAC)是一種標準化的人工流產綜合服務項目,對前來接受人工流產手術的患者進行集體宣教、個體咨詢和分析[2]。因此,為人工流產患者提供優質的PAC對于提高女性避孕率,選擇正確、高效的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產率具有重要的意義[3]。筆者對來本中心進行人工流產的450例患者實施PAC服務,觀察其對女性避孕行為產生的影響,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8月期間在本中心進行人工流產手術的9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非意愿妊娠且1年內無妊娠計劃。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50例。研究組中,年齡19~32歲,平均(26.51±4.07)歲;婚姻狀況:已婚208例,未婚242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01例,高中或中專138例,大學及以上111例;職業:工人及服務員182例,職員及技術人員例161例,學生47例,無業60例;經濟收入:

264例,3000~5000元108例,5000~10 000元

57例,>10 000元21例;對照組中,年齡20~34歲,

平均(26.29±4.33)歲;婚姻狀況:已婚185例,未婚265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89例,高中或中專143例,大學及以上118例;職業:工人及服務員195例,職員及技術人員156例,學生41例,無業58例;經濟收入:

3000~5000元115例,5000~10 000元61例,

>10 000元19例。兩組患者的年齡、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及經濟收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健康宣教。研究組實施PAC服務:PAC團隊的醫師及護士等均熟練掌握避孕節育知識、對PAC流程熟悉并具有優秀咨詢技巧。

1.2.1 人工流產手術前的溝通 熱情接待患者,為患者填寫包括年齡、避孕失敗的原因、流產后選擇何種避孕措施等內容的咨詢表,了解患者需要解決的問題或存在的困惑,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1];對患者進行科學避孕的健康宣教,也可進行一對一的咨詢服務,向患者講明人工流產作為避孕失敗的一種補救措施,雖然有較高的安全性,但短期內多次人工流產仍然會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殖健康,近期內可發生的并發癥包括出血、損傷、感染、月經不調等,避免患者做出人工流產決定是由于一時沖動導致[4],使患者了解流產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為患者講解避孕知識,幫助患者了解避孕方法的種類及術后立即落實高效避孕方法等,在醫務人員的幫助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避孕方法,以避免再次妊娠流產現象的發生[5]。術前患者需保持良好的情緒,可采用聽音樂、聊天等方式緩解患者存在的緊張、恐懼等情緒,使患者心態平和[6]。

1.2.2 人工流產手術后的服務及避孕方式的介紹 向患者及家屬重復交代人工流產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飲食等注意事項。向患者講解可采用藥物避孕、男用、放置IUD等多種避孕方式,但應注意各種避孕方法的適應證和禁忌證,指導患者在人工流產后選擇正確有效的避孕方式,兼具穩定、安全、長效性[7]。向患者介紹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COC)具有安全、高效、可對月經周期進行調節等優點,如排除宮腔感染、組織殘留或子宮穿孔等禁忌證后可立即使用,對于已經生育且近期無生育計劃的婦女尤其適用。部分患者對宮內節育器的放置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負擔,醫務人員可通過生殖器模型及節育器實物對患者進行展示,以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指導患者正確使用,避免在性生活中滑脫、破損,部分患者對于其他的高效避孕藥均不適用則可將作為一種常規的避孕方法[8]。對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比較干預結果。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各時段避孕措施落實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在術后避孕措施立即落實、術后3個月堅持避孕行為、術后6個月堅持避孕行為、術后12個月堅持避孕行為方面所占比例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術后6個月堅持避孕行為及未堅持避孕行為患者影響因素分析 將對照組分為堅持避孕行為組及未堅持避孕行為組。堅持避孕行為組患者的年齡與未堅持避孕行為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堅持避孕行為組已婚、大學及以上、職員及技術人員、月收入較高的患者所占比例均明顯高于未堅持避孕行為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人工流產常作為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性觀念和婚育觀念的改變,人們的越來越開放,未婚也更趨于常見化,上述原因均促進了人工流產率的上升,且逐年表現出年齡化、重復流產多等趨勢[2]。但由于人們缺乏一定的避孕知識,性生活中未采取避孕措施或者雖然采取了避孕措施但避孕失敗,導致發生意外妊娠,部分女性還可能會面臨流產的危險[9]。人工流產會導致月經失調、子宮穿孔、宮腔粘連等多種并發癥,不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甚至會導致繼發不孕,患者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5]。因此,必須保證人工流產的安全性,并將流產前、流產后的宣傳教育作為工作的重點內容。

發生的婦女未避孕或避孕失敗為非意愿妊娠發生的直接原因,因此,防止非意愿妊娠的關鍵問題為選擇正確有效的避孕方法。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實施PAC服務,由于人流患者的年齡、生活背景不同,受到的教育程度也有較大的差別,導致患者的理解能力也高低不等,因此,在實施PAC過程中必須制定個體化的健康宣教內容,醫務人員需提高自身水平及專業修養,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為患者講解計劃生育方面的專業知識,滿足患者的需要。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在術后不同時間段堅持避孕行為患者所占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未婚、受教育程度較低、工人及服務員、學生、無業人員、月收入較低的患者堅持避孕行為較差,應作為避孕教育的重點對象,對該類人群在流產時需加強避孕知識的宣傳教育,使患者獲得正規的性與生殖健康知識,并掌握避孕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促使其選擇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增加流產后避孕措施使用的數量及提高使用質量,有效降低非意愿妊娠發生率,降低重復流產率及高危流產率,使女性的生殖健康得到有效的保護。

參考文獻

[1]吳尚純,干玎竹,張文.我國人工流產后避孕服務[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5,23(2):76-80.

[2]曹媛媛,吳錫南.人工流產后關愛服務對人流患者心理影響的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8):313-314.

[3]萬蘊華,劉麗紅,吳潔,等.流產后關愛服務對流產婦女避孕知識和行為的影響研究[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5,29(5):49-50.

[4]鄧翠蘭.基層計劃生育站如何做好人工流產后服務[J].河北醫學,2011,17(12):1698-1700.

[5]施靜芳.流產后關愛服務對未婚人工流產女性心理和術后即時避孕的影響[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5,34(1):38-40.

[6]劉云華,周平,鄭瑛,等.改進流產后服務模式對育齡婦女情緒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1):35-37.

[7]萬金華,劉愛鴻.流產后關愛對女性有效避孕的臨床運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9):146-147.

[8]胡建芳,陸曉媛.流產后關愛服務在人流術后的臨床干預效果[J].中外醫療,2014,33(36):145-146.

[9]黃金鳳,黎荔,龍茜.流產后關愛對人工流產女性避孕方法選擇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4,22(9):641-643.

[10]段秀玲,柳怡,顏焰,等.人工流產少女的及避孕現狀調查[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2,20(12):822-824.

[11]何培芝,張敏,萬怡婷,等.人工流產婦女流產和避孕情況調查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35):4097-4099.

第9篇:公共衛生服務計劃范文

【關鍵詞】鄉村醫生;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現況調查

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公共衛生制度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指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城鄉基本醫療衛生機構向全體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主要起疾病預防控制作用。通過調慶市萬州區鄉村醫生的公共衛生服務提高和服務能力狀況,分析鄉村醫生對所轄居民公共衛生服務提供能力,提出改進建議,提高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1、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重慶市萬州區鄉村醫生為研究對象,本次調查采用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本次調查分別從3個鄉鎮中抽取65名鄉村醫生。

1.2 方法

以村為單位,由經統一培訓后的調查員向鄉村醫生說明本次調查目的和意義,發放問卷,自填式封閉問卷,不記姓名,當場回收。

1.3 統計分析

運用Epidata 3.1軟件雙錄入建立數據庫,SPSS 11.0進行數據分析。

2、結果

本次對鄉村醫生公共衛生服務提供情況的調查顯示,這些服務的提供率都在95%以上。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老年人保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居民健康檔案建立、高血壓防治管理等的任職能力自我評價較高,100%都選擇“一般”及以上;健康咨詢、計劃生育指導、孕產婦系統管理、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等的任職能力自我評價一般,超過10%的人員選擇了“弱”;消毒除蟲滅鼠指導、計劃免疫接種、艾滋病健康教育等的任職能力自我評價較差,超過20%的人員選擇了“弱”。

3、結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免费一区 | 亚洲在线网站 | 91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 久久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欧美日韩专区国产精品 | 黄页美女 | 韩国一级片视频 |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 国产a国产片 | 99在线小视频| 色琪琪一本到影院 | 精品99久久 | 窝窝社区在线观看www |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 特级一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 美女一级毛片视频 | 日韩黄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欧美激情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毛片视频 | 国产成人综合怡春院精品 |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30 | 97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网址在线观看 |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 日韩中文在线 |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 |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 综合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波多野吉衣 免费一区 | 中文字幕123区 | 特黄毛片| 久草资源免费 | 国产年成美女网站视频免费看 | 欧美高清免费一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