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商業計劃書的財務規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首先要說明創辦新企業的思路,介紹企業時。新思想的形成過程以及企業的目標和發展戰略。其次,要交待企業現狀、過去的背景和企業的經營范圍。這一部分中,要對企業以往的情況做客觀的評述,不回避失誤。中肯的分析往往更能贏得信任,從而使人容易認同企業的商業計劃書。
濃縮了商業計劃書的精華。計劃摘要涵蓋了計劃的要點,計劃摘要列在商業計劃書的最前面。以求一目了然,以便讀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評審計劃并做出判斷。
計劃摘要一般要有包括以下內容:公司介紹;主要產品和業務范圍;市場概貌;營銷策略;銷售計劃;生產管理計劃;管理者及其組織;財務計劃;資金需求狀況等。
最后,還要介紹一下風險企業家自己的背景、經歷、經驗和特長等。企業家的素質對企業的成績往往起關鍵性的作用。在這里,企業家應盡量突出自己的優點并表示自己強烈的進取精神,以給投資者留下一個好印象。
在計劃摘要中,企業還必須要回答下列問題:
(1)企業所處的行業,企業經營的性質和范圍;(2)企業主要產品的內容;(3)企業的市場在那里,誰是企業的顧客,他們有哪些需求;(4)企業的合伙人、投資人是誰;(5)企業的競爭對手是誰,競爭對手對企業的發展有何影響。
摘要盡量簡明、生動。特別要詳細說明自身企業的不同之處以及企業獲取成功的市場因素。如果企業家了解他所做的事情,摘要僅需2頁紙就足夠了。如果企業家不了解自己正在做什么,摘要就可能要寫20頁紙以上。因此,有些投資家就依照摘要的長短來“把麥粒從谷殼中挑出來”
二、產品(服務)介紹
在進行投資項目評估時,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風險企業的產品、技術或服務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或者,風險企業的產品(服務)能否幫助顧客節約開支,增加收入。因此,產品介紹是商業計劃書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通常,產品介紹應包括以下內容:產品的概念、性能及特性;主要產品介紹;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產品的研究和開發過程;發展新產品的計劃和成本分析;產品的市場前景預測;產品的品牌和專利。
在產品(服務)介紹部分,企業家要對產品(服務)作出詳細的說明,說明要準確,也要通俗易懂,使不是專業人員的投資者也能明白。一般的,產品介紹都要附上產品原型、照片或其他介紹。一般地,產品介紹必須要回答以下問題:(1)顧客希望企業的產品能解決什么問題,顧客能從企業的產品中獲得什么好處?(2)企業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的產品相比有哪些優缺點,顧客為什么會選擇本企業的產品?(3)企業為自己的產品采取了何種保護措施,企業擁有哪些專利、許可證,或與已申請專利的廠家達成了哪些協議?(4)為什么企業的產品定價可以使企業產生足夠的利潤,為什么用戶會大批量地購買企業的產品?(5)企業采用何種方式去改進產品的質量、性能,企業對發展新產品有哪些計劃等等。
產品(服務)介紹的內容比較具體,因而寫起來相對容易。雖然夸贊自己的產品是推銷所必需的,但應該注意,企業所做的每一項承諾都是“一筆債”,都要努力去兌現。要牢記,企業家和投資家所建立的是一種長期合作的伙伴關系。空口許諾,只能得意于一時。如果企業不能兌現承諾,不能償還債務,企業的信譽必然要受到極大的損害,因而是真正的企業家所不屑為的。
三、人員及組織結構
必須要對主要管理人員加以闡明,企業的管理人員應該是互補型的而且要具有團隊精神。一個企業必須要具備負責產品設計與開發、市場營銷、生產作業管理、企業理財等方面的專門人才。商業計劃書中。介紹他所具有的能力,本企業中的職務和責任,過去的詳細經歷及背景。此外,這部分商業計劃書中,還應對公司結構做一簡要介紹,包括:公司的組織機構圖;各部門的功能與責任;各部門的負責人及主要成員;公司的報酬體系;公司的股東名單,包括認股權、比例和特權;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各位董事的背景資料。
創業者第二步要做的就是結成一支有戰斗力的管理隊伍。企業管理的好壞,有了產品之后。直接決定了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而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和良好的組織結構則是管理好企業的重要保證。因此,風險投資家會特別注重對管理隊伍的評估。
四、市場預測
當企業要開發一種新產品或向新的市場擴展時,首先就要進行市場預測。如果預測的結果并不樂觀,或者預測的可信度讓人懷疑,那么投資者就要承擔更大的風險,這對多數風險投資家來說都是不可接受的。
市場預測首先要對需求進行預測:市場是否存在對這種產品的需求?需求程度是否可以給企業帶來所期望的利益?新的市場規模有多大?需求發展的未來趨向及其狀態如何?影響需求都有哪些因素。其次,市場預測還要包括對市場競爭的情況及企業所面對的競爭格局進行分析:市場中主要的競爭者有哪些?是否存在有利于本企業產品的市場空檔?本企業預計的市場占有率是多少?本企業進入市場會引起競爭者怎樣的反應,這些反應對企業會有什么影響?等等。
在商業計劃書中,市場預測應包括以下內容:市場現狀綜述;競爭廠商概覽;目標顧客和目標市場;本企業產品的市場地位;市場特征等等。
風險企業對市場的預測應建立在嚴密、科學的市場調查基礎上。風險企業所面對的市場,本來就有更加變幻不定的、難以捉摸的特點。因此,風險企業應盡量擴大收集信息的范圍,重視對環境的預測和采用科學的預測手段和方法。風險企業家應牢記的是,市場預測不是憑空想象出來,對市場錯誤的認識是企業經營失敗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五、營銷策略
營銷是企業經營中最富挑戰性的環節,影響營銷策略的主要因素有:(1)消費者的特點;(2)產品的特性;(3)企業自身的狀況;(4)市場環境方面的因素。最終影響營銷策略的則是營銷成本和營銷效益因素。
在商業計劃書中,營銷策略應包括以下內容:(1)市場機構和營銷渠道的選擇;(2)營銷隊伍和管理;(3)促銷計劃和廣告策略;(4)價格決策。
對創業企業來說,由于產品和企業的知名度低,很難進入其他企業已經穩定的銷售渠道中去。因此,企業不得不暫時采取高成本低效益的營銷戰略,如上門推銷,大打商品廣告,向批發商和零售商讓利,或交給任何愿意經銷的企業銷售。對發展企業來說,它一方面可以利用原來的銷售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開發新的銷售渠道以適應企業的發展。
六、制造計劃
商業計劃書中的生產制造計劃應包括以下內容:產品制造和技術設備現狀;新產品投產計劃;技術提升和設備更新的要求;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計劃。
在尋求資金的過程中,為了增大企業在投資前的評估價值,風險企業家應盡量使生產制造計劃更加詳細、可靠。一般地,生產制造計劃應回答以下問題:企業生產制造所需的廠房、設備情況如何;怎樣保證新產品在進入規模生產時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設備的引進和安裝情況,誰是供應商;生產線的設計與產品組裝是怎樣的;供貨者的前置期和資源的需求量;生產周期標準的制定以及生產作業計劃的編制;物料需求計劃及其保證措施;質量控制的方法是怎樣的;相關的其他問題。
七、財務規劃
財務規劃需要花費較多的精力來做具體分析,其中就包括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以及損益表的制備。流動資金是企業的生命線,因此企業在初創或擴張時,對流動資金需要有預先周詳的計劃和進行過程中的嚴格控制;損益表反映的是企業的贏利狀況,它是企業在一段時間運作后的經營結果;資產負債表則反映在某一時刻的企業狀況,投資者可以用資產負債表中的數據得到的比率指標來衡量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可能的投資回報率。
財務規劃一般要包括以下內容:(1)商業計劃書的條件假設;(2)預計的資產負債表;預計的損益表;現金收支分析;資金的來源和使用。
可以這樣說,一份商業計劃書概括地提出了在籌資過程中風險企業家需做的事情,而財務規劃則是對商業計劃書的支持和說明。因此,一份好的財務規劃對評估風險企業所需的資金數量,提高風險企業取得資金的可能性是十分關鍵的。如果財務規劃準備的不好,會給投資者以企業管理人員缺乏經驗的印象,降低風險企業的評估價值,同時也會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那么如何制訂好財務規劃呢?這首先要取決于風險企業的遠景規劃——是為一個新市場創造一個新產品,還是進入一個財務信息較多的已有市場。
初創企業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自身的財務規劃:融資前企業自身生存所需資金的估算
可以說95%以上初創企業是在即將走出沙漠,望見綠洲的時候死掉了,因為,在出發前他對路途沒有足夠的估計,沒有帶上足量的“水和食物”。
這個階段的資金一般應該按照6-10個月的時間進行現金流量預估。比如,4個人的初創公司,其研發產品為一高科技電子產品,在沒有融到資金之前,基本沒有收入,那么,就要仔細估算一下6-10個月里,可能發生的一切費用:必須的辦公設備,辦公室租金,人員的最低工資,水電費用,交通及通訊費用,以及不可預見費用(按照以上費用10%進行估算)。如果估算期內還沒有融到資金,那么這個項目就極可能失敗,應該及早另做打算。
世界經理人辦公伙伴認為融資風險防范與控制是企業為了避免各類融資風險的產生,或者控制風險的擴大和蔓延,而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管理活動、融資活動等進行自我完善和控制。融資風險防范與控制技術,則是為了防范和控制融資風險而采取的一系列方式、
方法和技術的總稱。
我們認為,融資風險的產生、防范與控制有一定規律可循。如果對風險的危害性予以足夠的重視,并通過企業團隊事先的學習和借鑒,通過一定時間的完善和調整,完全可以控制和化解融資風險。相反,如果風險防范意識不強,重視不夠,就
會給企業帶來系統的風險。
根據我們的經驗和研究,融資風險的防范和控制技術大致如下:
1.融資內部控制
企業缺少融資內部控制的制度與工作流程,也是產生融資風險的根源。通過制度和流程設計,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為了便于融資企業結合自身的情況建立融資內部控制制度,我們對融資內部控制辦法作如下歸類說明:
(1)融資目標控制
* 融資成本目標;
* 融資過程費用預算目標;
* 資金方及潛在資金方滿意度目標;
* 融資服務單位及其他合作方目標;
* 融資的工作進度目標等。
這些目標,便于引導企業融資團隊的行為,也便于企業進行末期考核。
(2)融資工作流程控制
* 各部門職責分工與交叉;
* 各部門的工作規范。
(3)融資團隊行為控制
* 主要是權力、義務、責任制度與激勵辦法。
2.融資危機管理
通常包括五個步驟。
(1)企業診斷與融資風險評估
在該階段,主要是通過對企業現狀進行診斷與評估,找出可能產生融資風險的關鍵點。
(2)建立融資風險預警體系
這是識別和發現風險的關鍵環節。在該階段,需要選擇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標和一些敏感的現象和信息,建立融資預警體系,以便在風險即將出現前,能夠通知有關部門及時采取措施。在該階段,采取的主要工作步驟包括:
* 尋找合適的指標或信息;
* 對這些指標或信息進行合理取值,建立“紅線”、“黃線”、“綠線”,或者稱為警戒線。
* 建立信息傳遞機制,以便危機出現時,能夠保障信息的暢通。
(3)設置融資危機處理預案
融資危機處理預案是指預先準備的、當危機出現時擬采取的措施,主要應該包括:
* 組織和人員準備;
* 財務安排;
* 外部專家及融資服務機構的利用
(4)預案的采取和危機的化解
在該階段,主要是根據不同的危機類別,采取不同的處理預案,及時化解風險,把損失和危害控制到最低點。
(5)危機的善后處理
在該階段,主要是總結經驗教訓,完善制度、工作流程,并迅速恢復正常的經營秩序。
商業計劃書第五部分:風險控制
這一章節中你要說明公司投資于你的公司的最主要的風險。這部分要說清楚所有缺點。不提供積極的意見,除了在每段的結尾處。你所要考慮的一些地方是如下這樣的:
5.01 有限的經營歷史
如果公司是新成立或最近成立的,缺少經營歷史將是個特別值得討論的地方。
5.02 有限的資源
公司也許會,也許不會,擁有足夠的資源來為延長期持續的生產,如果事情并非如計劃那樣發展。說明這是個潛在風險。
5.03 有限的管理經驗
如果這個行業的管理是幼稚的或是全新的,你要說明管理的經驗水平。
5.04 市場不確定性
你要說明和銷售有關的現存的市場不確定性。
5.05 生產不確定性
這里你要說明任何可能存在的生產不確定性。也許一種模型從來不能在生產裝配線上做出來,因此對于是否能生產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5.06 清算
這里你要列出你的公司的清算分析。那也就是說,萬一公司陷入困境不得不被清算,拍賣股票能值多少錢?
5.07 對核心管理人員的依賴
5.08 什么可能發生錯誤?
這里投資者想你為他考慮,盡量把業務看作是投資。他希望你能提出這個問題,“什么可能會發生錯誤?”用來回答的相關問題是,“投資者如何會失去他的錢?”換句話說, 投資者希望你用你自己的客觀的分析技巧來分析你的業務狀況。他希望你能指出來,你必須說明你會如何去解決。
“怎么會呢?嚴重的誤解!”H君果斷地予以否決。不過他很樂意承認“起碼有1000多萬打水漂了。”對于H君來說,這個數目完全可以接受,從做天使的第一天,他就準備好了交學費。
2009年,H君開始做天使。隨后的4年里,他既認識了薛蠻子、蔡文勝等知名天使,和他們一起投了項目,又結交了王嘯等青年天使。他成長的4年,是中國天使行業快速發展的4年。
回看2012年之前的日子,他感嘆那時錢多人傻、漫天撒網。有這種荒誕感的不止他一人。在青年天使周哲眼中,2011年一度很瘋狂,他看到的那些PPT里(此處指商業計劃書),估值高得可怕,一筆天使投資動輒要價千萬。
“2010年電商、團購發展迅速,很多企業拿了錢,這激發了很多人的投機心理。”樂博資本創始人楊寧說。然而,2012年經濟寒冬,很多企業拿不到后續融資,又無法盈利,于是被迫關門,天使投資人的錢也跟著打了水漂。 回歸專業化
“天使沒有門檻兒,天使投資人有極高的門檻兒。”4年的天使經歷讓使H君感覺到,在中國一個純粹的天使能夠成功,是件非常幸運的事。
H君做天使前,有十幾年的傳統行業經驗。做天使后,他從深圳搬到了北京,混跡于國貿到中關村沿線。他不再與機器打交道,而是整天與社交、電商、O2O等時髦的字眼相伴。
一年多前,H君還在上面那些領域試錯,暢想把自己在傳統產業的管理經驗嫁接到新興產業里。現在談起互聯網投資,他覺得這里很容易產生一個假象,認為互聯網很容易投,因為到處都有互聯網創業者,看起來門檻兒不高,又代表著新生力量,但如果不是一個互聯網專家,投一個億也可能顆粒無收。
互聯網出身的周哲也抱有同樣想法。過去一年,周哲最大的感受就是互聯網不好做,風險大、市場變化快。在他看來,天使圈里除了蔡文勝、王嘯等人,真正在互聯網行業有過10年以上經驗的人不多,很多人都是半路出家,看別人投就跟著投。他覺得天使投資人的本質應該是對行業有理解和判斷,而不是一味趕時髦。
“現在,天使更理性了。”H君也不再漫天撒網。過去一年,他大半時間穿梭在江浙等地的各大園區。他的熱情已從互聯網轉向了傳統產業升級,這正是其過往20年的經驗所在。H君覺得憑自己的產業背景更容易看懂這些企業,他相信消費升級將會帶來新的機會,盡管這些領域當下還并不時髦。
回歸專業化正成為天使圈的趨勢。海銀資本合伙人張志勇說,產業出身的投資人可以聯合起來做產業鏈、生態鏈的布局。“大家可以協同,這樣能增加小企業成功的概率。”
從事地圖服務的何巨最近加入了天使的行列,他是東莞華業龍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最近他投資了幾家與地圖產業有關的公司。在他看來,就算這些投資失敗了,至少也會幫助其主業的發展。 結盟VC
H君現居北京,考慮到北京的空氣及當下的投資重心,住在上海、杭州也許更合適。但H君在北京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與投資人結盟。2012年,由于國內IPO暫時關閉,海外對中概股又充滿質疑,導致整個創投鏈條的節奏都慢了下來。為了讓投資項目能找到后續投資,H君花費大量時間與VC圈、PE圈互動。
在H君做天使的項目里,80%以上的再融資都是由他牽頭完成的。他投資的近20家公司里,已有10多家進入A輪。“A輪退出的可能性幾乎沒有,B輪才有一點可能,沒有七八年的時間,天使投資人想退出是不可能的事。”H君說。
“退出”是H君與其他天使共同面對的難題。周哲也投資了20多家公司,其中3個半已經死亡,1個進入A輪,1個進入B輪,1個進入C輪。目前為止,他也沒有一個項目退出,2012年也沒有一個項目獲得接盤。
“天使退出機制并不通暢。”H君說,VC、PE后面有產業資本在接盤,但一個不知名的天使投資人,很難有后續資金來接盤。幾個項目投下來,沒有有效退出,天使就陣亡了。考慮到自己已經虧掉的上千萬,每當看到有高管出身的朋友拿著幾百萬做天使,H君就開始擔心,幾百萬用完就再無翻身余地。 飛躍死亡谷
H君去年募了一筆錢,成立了一只早期基金。但在機構化這點上,H君的步伐并不算快,大批早期機構在2011年就已出現。
“和個人天使相比,機構投資相對更好一些。”H君說。天使很容易陣亡,因為天使接觸企業的階段最早,企業最不成熟,幾乎沒有細致的調查,也不可能看到好的財務報表,投資風險系數最高。
現在,他更愿意投資已經試錯過的企業。一個創業企業從原點出發,很快將走進死亡谷,其中的70%~80%將再也爬不出來。天使投資人要想降低自己的風險,可以從企業快要爬出死亡谷的階段開始投。H君希望創業者能夠自己拿出一部分錢試錯,然后再找天使。據他了解,業界一位知名天使從來不投從原點出發的企業。
此外,H君覺得機構化還有三個好處。一是續投,天使以前投過的項目,外面基金認同程度不高時,可以用基金續投;二是以機構之名尋找風險投資伙伴;三是同樣以機構之名開拓新陣地。
在尋求接盤的同時,H君也希望被司能夠自救。H君將項目分成了食草公司和食肉公司,所謂食草公司就是依靠多輪融資,最終可能成長為大象的公司,食肉公司就是能夠自己造血,不需要融資也能養活自己的公司。以前,他投了一些食草公司。現在,他更喜歡食肉公司。
投了多家食草公司的周哲,2012年也將目光轉移到食肉公司上。相較食草公司,食肉公司每拿到一筆錢,一定階段內的收入與經營情況都能相對客觀地評估。他并不想嚴格區分食草還是食肉,他只是希望所投的公司都能找到一條活路。 慘痛!天使的血淚教訓 成了大股東
講述人:青年天使H君
我投的第一個項目是個徹底失敗的項目。2009年,我開始做天使,在網上認識了一個創業團隊,接觸兩三次后,就給了500萬人民幣,現在想來很草率。對方沒有出錢,我是大股東。這其實不符合天使投資人的規則,但當時我根本不知道。
這個團隊的人很善良,但是他們的執行力和商業意識比較弱,投資人需要尋找有創業家特質的人。人不對,項目再好也沒用。 不及時止損
講述人:青年天使Y君
剛做天使時,公司經營不善,總覺得還有希望,于是繼續投錢,結果越虧越多,公司最終還是死了。在這點上,天使投資比買股票慘,買股票你可以選擇割肉或是不割,虧的錢是有限的。而公司如果不繼續投錢可能立刻就死了,為了救回之前投的錢,結果賠了更多的錢。現在我有了一條鐵律:見死不救。如果我投資的公司面臨困境,我會選擇幫它一起融資,但不會再掏腰包。 沒看清重影
講述人:青年天使Y君
所謂重影,就是一個人的名字同時出現在好幾份商業計劃書里。這個人可能身居大公司高管,有著不錯的履歷,談吐得體,很會融資。但是當你給了錢后,他會改變主意,并不辭職,自己一分錢不出,拿著你的錢試錯,更可怕的是,他可能直接把這筆錢洗出去了。這也同樣提醒我,不要相信履歷,要看執行力,會說的人不一定會做。 錢的事沒說清楚
講述人:青年天使L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