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廣州市蘿崗區兒童家長健康教育需求。方法:設計自擬問卷,對廣州市蘿崗區260例兒童家長進行健康教育需求調查。結果:該地區基本的兒童保健已得到滿足。但社區兒童保健面臨諸如:兒童心理行為、肥胖、影響母乳喂養的社會因素等新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解決。適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在兒童保健的實施上起著重要作用。結論:應進一步拓展社區兒童保健工作的服務內容,滿足新時期兒童家長對兒童保健的需求,做好兒童保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使兒童得到良好的保護和健康的全面發展,是今后兒童保健研究和工作的重點。
【關鍵詞】兒童保健;服務需求;健康教育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health information needs of 260 parents in Lokong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DongHai-peng Ma Xin-liSu Hong-mei Yuan Hui-rong Zou qing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parentsin Lokong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Methods:Design the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parents. 260 parentswere enrolled in Lokong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Results: The region basic children's health care been met. But the community of children's health c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behavior, obesity, the social factors of influencing breastfeeding , these to further study and to solve. Appropriate health education mod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ildren's health ca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Conclusions: We should further expand community children's health care service contents, meet the children's health needs of parents in new period,completes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of the child health .To make children get good protection and health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the future of children's health research and focus of the work.
【Keywords】 child health;health service demand;Health education 我國人口眾多,中國兒童人群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3(約3.42億),以農村地區為主[1]。2010年我國兒童保健事業持續發展,約2/3 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3歲和<7歲)已進入兒童系統管理[2],兒童健康狀況顯著改善。
隨著人們經濟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城市家長對兒童保健的需求越來越高,兒童的健康及嬰幼兒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視,“每個兒童有權擁有最佳人生開端”[3],如何才能做好兒童保健? 今后兒童保健的發展方向如何? 為此,我們做了以下調查,以了解社區內兒童保健服務現狀;母親育兒知識、態度、行為;母親對兒童保健的需求,提高今后兒童保健的工作質量。
1對象和方法
1. 1對象:在廣州市蘿崗區夏港街道社區,對在轄區內本市戶籍509名兒童進行隨機抽樣,抽取6 個月~3 歲兒童260例。對這260名兒童的家長進行問卷調查。
1. 2 方法:采用面對面調查的方法,于2009年12月進行調查。為了保證調查質量,調查員經統一培訓,嚴格操作規程,問卷填完后當場校對。資料采用SPSS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1.3 問卷內容:調查內容包括四個方面:①被調查者的年齡、職業、孕產次和家庭情況;②家長對兒童保健健康教育及其方式的需求,對健康教育方式設12項內容;③ 家長對兒童保健健康教育內容的需求,共設28項內容;④嬰幼兒期保健知識的需求,設16項內容。
2結果
2. 1 兒童基本情況:260 例嬰幼兒有230例為足月產,占88.46%; 其中自然分娩為118例,占51.13%;平均出生體重(3 165.87 ±437.95)g。對被調查兒童進行體格測量,用2005年九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結果評價結果:發育正常兒童231例,占88.85 %;肥胖兒童23例,占8.85%;營養不良兒童6例,占2.31%。被調查兒童母親、父親的文化程度以大學及大專以上為主,占64.5%和74.6%。
2. 2 兒童期保健服務提供及利用情況:被調查兒童新生兒期訪視次數為0~3次,平均為(1.87 ±1.08) 次;其中接受過1次以上的占86%。被調查兒童中257例(占98.85%)參加定期體格檢查,其中207例(占80.54%)兒童在體檢中未發現過問題。94.6%的母親自認為了解有關母乳喂養、輔食添加、常見病預防等育兒知識。了解這些知識的渠道依次是:書籍或宣傳冊90.5%、家屬朋友介紹44.5%、孕婦學校或家長學校等講座42.5%、廣播、電視、VCD 34.5%、醫生個別講解或咨詢31 %、醫生入戶訪視時宣傳15.5 %、熱線電話14.5 %、宣傳欄板報8.5 %、上網及其他3.0%。
2.3 母親育兒的知識、態度、行為:調查問卷中母親對育兒知識回答的正確率分別為:保健常識88.5 %; 心理行為發育82. 34%;喂養(母乳喂養及輔食添加) 方面75%;疾病預防57.88%; 其中母親的文化程度對一些問題的正確率差異有顯著性( P< 0.05) 。在處理兒童自立能力和外界交往的態度上,母親的文化程度對其正確率差異無顯著性( P>0.05) ;在處理兒童不合理要求哭鬧態度上,母親的文化程度對其正確率差異有顯著性( P< 0.05) 。被調查兒童中81.5%喂過母乳,3 個月的純母乳喂養率為50% ,4 個月的純母乳喂養率僅為19 %。第4個月內純母乳喂養率急劇下降的原因是有職業的母親產假大多為3個月甚至更短,城市中職業母親工作中的緊張因素和事業壓力等種種社會因素是造成各種“奶不足”的主要原因,也是城市中母乳喂養率難于提高的重要原因,母乳喂養率的提高有賴于一些社會因素。調查兒童開始常規添加半固體食品的平均時間(4.39 ±0.88) 個月。斷奶的平均月齡為(6.07 ±5.42)個月。
2. 4 母親對兒童保健的需求:98.0%母親想了解有關養育兒童方面的知識,需要得到的育兒知識依次是:兒童智力發育90. 5%、兒童心理保健81.0 %、常見病的預防73.5%、兒童營養66.0%、輔食添加23%、母乳喂養5.5%。母親自認為適合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順位是:書籍或宣傳冊74.0 % ,醫生個別講解或咨詢51.5 % ,廣播、電視或VCD 46 .5 % ,孕婦學校、家長學校等講座37.5 % ,熱線電話18.0%等。被調查的母親希望兒童保健門診開設的項目依次是:常見病的預防84.0% ,營養咨詢80.5 % ,心理咨詢75.5 % ,智力篩查74.0% , 眼、耳、口腔保健70.5%。母親在育兒過程中常遇到哪些問題? 有73 %的應答率,主要問題依次是:42. 46 %屬于兒童智力、心理行為方面的問題;29.45 %屬于常見病的預防和處理; 28.08 %屬于喂養、營養與保健方面的問題。母親希望解決的途徑最主要還是咨詢醫生或尋求權威醫療機構的幫助等。
3討論
該文調查的社區地處廣州市蘿崗區,經濟文化水平較高,因此,社區兒童保健工作,以及家長的兒童保健意識正在逐步提高。調查結果顯示: 64.5 %的母親和74.0 %的父親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被調查的兒童新生兒期訪視率為84 % ,參加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率達到99 % , 其中,81 %的兒童在體格檢查中未發現問題,可見該地區基本的兒童保健已得到滿足。然而,隨著居民經濟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兒童保健服務的需求已超出了其基本的保健工作范圍,拓展兒童保健工作的服務范圍,滿足人們對兒童保健知識日益增長的需求,使兒童得到良好的保護和健康的全面發展變得越來越重要。
3. 1 探討社區內兒童保健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方式,滿足家長對兒童保健知識和科學的育兒方法的需求: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5.5%的母親自認為了解常見的育兒知識,但調查中育兒知識正確率均低于這一比例( 57.9%~ 88.5%) 。這一結果與家長獲得育兒知識的渠道有一定關系。調查顯示獲得這些知識的主要渠道首先是“書籍和宣傳冊”(占90.5%) ,其次是“家屬朋友介紹”( 占44.5 ) ,而與社區兒童保健工作相關的渠道占的比例均不足50 %。單純通過市售的“育兒書籍”讓非專業的家長得到育兒知識有時難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容易斷章取意;而通過“親屬朋友介紹”,尤其是長輩朋友的介紹,獲得的育兒知識往往缺乏科學性,有時還會造成誤導。這可能就是大多數家長自以為很了解兒童保健知識,實際上很多方法都不科學的原因。由此可見,健康教育應是兒童保健的重要內容;健康教育的方式在兒童保健的實施上起著重要作用。“只有當傳播內容和情感沖擊之間架起橋梁,聯系這兩個同等重要的因素, 有效的傳播才可能發生[4]。”諸如:經常在社區舉辦育兒知識講座(調查顯示91 %的母親愿意參加此類知識講座) ;給予家長更多機會、多種形式的咨詢和講解。總之,如何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是今后兒童保健研究和工作的重點。
3. 2 重視兒童的心理、發育保健工作,促進兒童健康的全面發展:據文獻報道,全國22個城市兒童少年行為問題的檢出率達12.97 %[5] 。兒童心理行為健康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5 ,6 ] 。相關研究表明:早期教育能促進嬰幼兒心理及智能發育, 提高其運動、認知、語言和社會交往能力, 并有利于兒童良好氣質的培養和適應行為的形成[7]。專業指導人員更應以傳播學的理念和方法對兒童健康知識普及進行指導, 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使兒童獲得必要的衛生知識,樹立健康的價值觀,培養和鞏固健康行為[8]。本調查中“兒童心理發育行為方面的問題”排在育兒過程中常遇到的問題中的首位:“兒童早期智力開發和兒童心理保健”是問卷中母親最希望得到的育兒知識;母親的一些育兒態度正確率只有63. 5 %~78.0 %;而且該地區兒童保健在兒童心理行為方面的服務很少。
因此,社區兒童保健的服務內容應拓寬、加深,應由原來只對兒童軀體健康保健,發展到不僅關注兒童軀體健康和營養狀況,而且加強對兒童心理發育行為保健的服務,滿足新時期兒童家長的需求。這也正是今后兒童保健的發展方向。
3. 3 應該重視兒童肥胖問題:目前肥胖已成為城市兒童常見的健康問題,有資料表明,兒童期肥胖的發生率從10 %~20 %不等,而且近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9] 。本調查結果顯示, 兒童肥胖的發生率達11 % ,更重要的是,從問卷中發現相當一部分家長對肥胖的認識不夠,其中有54.5 %的家長不認為“過胖”應該去看醫生。因此,兒童保健工作應重視兒童肥胖發生率逐年升高的現象,在社區內加強兒童肥胖的防治、探討兒童肥胖的管理方法。
我國目前保健知識普及率不高,醫院只能針對就診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及出院后保健指導, 而兒童保健工作的服務對象是轄區所有散居兒童, 由其所開展的散居兒童健康教育具有覆蓋面廣的顯著優勢, 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有研究表明, 通過加強基層散居兒童健康教育工作, 使家長接受新的保健理念,增強了家長的保健意識, 使其建立了正確的育兒態度, 改變舊的、不良的養育習慣和方法, 促使嬰幼兒身心兩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長。因此, 在基層散居兒童保健工作中開展健康教育干預可以提高嬰幼兒的行為發育水平, 適應社會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10]。早日構建完成健康知識普宣教的大環境, 就能讓兒童健康這一社會工程得以實施,為創建更加和諧的社會、為公眾及下一代的健康幸福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R/OL]. Special Edition. New York: UNICEF.(2009-11-20)[2010-02-22]. http:// unicef. org/publications
[2]2009 年中國衛生統計提要[EB/OL]. (2009-10-01)[2010-02-22]http:// moh. gov. cn /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hbgt/ s8274/200905 /40765. htm
[3]鮑秀蘭.塑造最佳的人生開端: 新生兒行為與0~3歲潛能開發指南[M].北京: 中國商業出版社, 2001. 2
[4]Harry E. Chamber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fessionals[M] . Perseus Publishing ,2000.26
[5]姚凱南. 大家都來關注兒童心理行為保健工作[J] .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1998 ,6(3) :141-143
[6]潘黎明, 唐劍波, 葉掌梅. 湖州市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效果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04, 12 (3) : 229
[7]季成葉,劉寶林. 兒童少年衛生學[M] .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171 - 173
[8]許積德. 在社區衛生工作中開展兒童保健[J] .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1998 ,6 (1) :123
【關鍵詞】農村地區;孕產期;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6-0236-01
農村婦女普遍知識水平較低,對孕產期相關的保健知識知之甚少,不能科學的制定保健方案,導致優生優育的目標一直被擱置[1]。保健干預措施在保證母嬰身體健康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孕產期對孕產婦實施保健護理,能夠科學調整飲食結構,使身體時刻處于營養均衡的狀態,而且保健干預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農村婦女掌握更多的保健知識,增強母嬰保健意識。本次選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農村孕產婦,作為探討農村地區婦女孕產期保健干預的臨床效果的研究對象,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64例研究資料均為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農村孕產婦,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中,患者年齡為22-39歲,平均年齡(29.8±5.3)歲,孕周為23-38周,平均時間為(30.4±4.7)周;觀察組中,患者年齡23-40歲,平均年齡(30.1±5.7)歲,孕周為24-39周,平均時間為(30.7±5.0)周。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可進行對比(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醫護人員定期對母嬰健康狀況進行檢查,結合檢查結果,給予相應的處理方案。
觀察組:醫護人員在對孕產婦進行首次檢查時,就需要向患者講解孕產期相關的知識,指導患者掌握保持營養均衡的方法,告訴患者在不同階段應該攝入的營養物質。此外,醫護人員還需要向患者講解產褥期母乳喂養知識、母嬰保健知識以及育兒知識等,向患者分發健康教育手冊,進一步增強患者母嬰保健意識。
1.3 效果判斷標準
醫護人員根據患者攝入食物的種類及攝入量對營養狀況進行評分,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營養狀況越好。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評估患者相關保健知識掌握情況。采用百分制評分方式評估患者的育兒技能水平,育兒技能水平與分值成正比。
1.4 統計學的方法
匯總處理兩組患者的臨床數據后,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6.0對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若P>0.05,則差異不具備可比性,不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營養狀況評分、保健知識掌握程度評分、育兒技能水平評分均要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較大,經統計學分析,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孕產期婦女保健知識掌握程度會對母嬰健康產生直接影響,所以醫護人員在此期間必須要對孕產婦實施目的性較強的保健教育,為母嬰健康提供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孕產期不同階段,實施的健康教育也是不同的,醫護人員應該結合各階段母嬰特點,向患者傳授合適的保健措施,及時糾正患者不正確的飲食習慣及運動習慣等,循循善誘,讓產婦掌握更多的保健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孕產婦保健意識[2]。
有專家指出[3],母嬰健康水平在一定長度上反映了某一地區人權的健康狀況,其不僅關乎到家庭幸福,而且還與國家政治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醫護人員必須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證母嬰平安。然而農村婦女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對母嬰保健知識嚴重匱乏,而且農村婦女理解能力也要比城市婦女差,所以醫護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應該仔細、耐心地向患者講解相關的保健知識。在孕產期幫助患者搭配飲食,維持良好的營養水平;在產褥期向患者講解母嬰保健知識,指導患者掌握母乳喂養技巧,不斷提升保健質量[4]。
在本院此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了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了保健護理干預。觀察組孕產婦營養狀況評分為(92.19±6.38)分,顯著高于對照組(75.32±8.45)分,經統計學分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013,P
參考文獻:
[1]黃錕,陶芳標,劉瀏,等.農村地區孕產期保健健康教育技能培訓社區干預效果的流行病學和社會學評價[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0,27(10):708-712.
[2]鄧鴻.流動人口婦女孕產期保健狀況分析與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22(9):3458-3458.
今天我們為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再次聚在一起,共同討論教育孩子的策略、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探討需要解決的問題。非常感謝你們能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這個家長會,這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你們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今天的家長會主要分以下幾個議程:一、介紹周坪幼兒園的基本情況、介紹周坪幼兒園工作計劃.(重點是活動安排)二、學習幼兒在家行為規范、家長育兒要求、家長日常行為規范。三、解答家長關注的焦點問題。四、幼兒家長須知(家長應協助幼兒園作好哪些工作)。五、家長代表講話。六、為優秀作業、作品幼兒及優秀家長頒獎。七、接種通知
一、首先我向大家介紹我園的基本概況:我園是一所具有農村特色的幼兒園。為解決外出務工家長教育孩子的難題,我們開辦了全托幼兒班,目前有全托與半托兩種形式。本期共有103名幼兒入托,其中全托幼兒49人。根據年齡的大小我們開設了大班和中班。其中大班有65名孩子、中班有38名孩子。實事求是的說我們幼兒園具有雄厚的師資力量。而且個個老師師德高尚、認真負責、能把您們的孩子當自己的孩子來呵護、來關愛。工作中她們既是老師,更像孩子們的媽媽。
周坪幼兒園一直以來本著為家長服務、為幼兒著想、為小學奠基的辦園理念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工作中注重養成教育,把安全放在首位,并積極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為孩子的一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矗
本學期,我們根據大綱要求,中班開齊《語言》、《社會》、《科學》、《健康》、《美工》五門課程,大班開齊了學前班課程。不僅能讓您的孩子提前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受到最好的學前教育,還能讓您的孩子為進入小學一年級奠定厚實的基本功。
二、學習幼兒在家行為規范、家長日常行為規范及家長育兒要求
目前,仍然有許多家長因為忙于生計或其他原因缺乏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方法,不懂得如何根據幼兒年齡、心理創設、改進家庭教育環境,導致出現了家園脫節的教育現象,其后果是使許多孩子在家在園表現不一,嚴重阻礙了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鑒于以上情況,我們請許娣桂老師再次與大家一起共同學習相關育兒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三、關于幼兒生活費情況以及全托幼兒管理情況
全托幼兒如何管理、幼兒生活費怎么開支、操作程序是怎樣的?可以說一直是家長們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目前物價飛漲、市場比較混亂的前提下,本期我們根據歷年來幼兒生活費核算情況,決定全托幼兒將繼續每月生活費150元,三餐一點,半托幼兒是60元,一餐一點。下面請張瓊英老師具體向大家介紹本期伙食費核算情況及全托幼兒生活管理的相關情況。
四、從幼兒園開辦以來,許多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也非常配合我們開展各項工作,為了方便規范管理、我們希望家長繼續配合幼兒園作到以下幾點:
1、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帶早餐、零食或玩具到幼兒園。
2、在日常生活中,教給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識。如:防火、防水、防電、走路靠右行等等。
3、有事要做到及時向老師請假。(伙食費)
4、準時接送自己的孩子。目前我們執行的是第一套作息時間,因為有全托幼兒在園,要求半托幼兒早晨8:30入園、下午4:00接回。放假當天12:00準時放學。星期一送孩子入園時,如果遇到小學舉行升國旗儀式,請您做一名文明家長,不要從操場橫穿,等儀式結束后,再從操場經過。送孩子入園后,請迅速離開園區,以便使您的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有摩托車送孩子的家長,請聽從門衛的指揮,不隨意進出校園、按要求停車。
各位家長: 你們好!
今天我們為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再次聚在一起,共同討論教育孩子的策略、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探討需要解決的問題。非常感謝你們能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這個家長會,這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你們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今天的家長會主要分以下幾個議程:一、介紹周坪幼兒園的基本情況、介紹周坪幼兒園工作計劃.(重點是活動安排)二、學習幼兒在家行為規范、家長育兒要求、家長日常行為規范。三、解答家長關注的焦點問題。四、幼兒家長須知(家長應協助幼兒園作好哪些工作)。五、家長代表講話。六、為優秀作業、作品幼兒及優秀家長頒獎。七、接種通知
一、首先我向大家介紹我園的基本概況:我園是一所具有農村特色的幼兒園。為解決外出務工家長教育孩子的難題,我們開辦了全托幼兒班,目前有全托與半托兩種形式。本期共有103名幼兒入托,其中全托幼兒49人。根據年齡的大小我們開設了大班和中班。其中大班有65名孩子、中班有38名孩子。實事求是的說我們幼兒園具有雄厚的師資力量。而且個個老師師德高尚、認真負責、能把您們的孩子當自己的孩子來呵護、來關愛。工作中她們既是老師,更像孩子們的媽媽。
周坪幼兒園一直以來本著為家長服務、為幼兒著想、為小學奠基的辦園理念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工作中注重養成教育,把安全放在首位,并積極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為孩子的一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矗
本學期,我們根據大綱要求,中班開齊《語言》、《社會》、《科學》、《健康》、《美工》五門課程,大班開齊了學前班課程。不僅能讓您的孩子提前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受到最好的學前教育,還能讓您的孩子為進入小學一年級奠定厚實的基本功。
二、學習幼兒在家行為規范、家長日常行為規范及家長育兒要求
目前,仍然有許多家長因為忙于生計或其他原因缺乏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方法,不懂得如何根據幼兒年齡、心理創設、改進家庭教育環境,導致出現了家園脫節的教育現象,其后果是使許多孩子在家在園表現不一,嚴重阻礙了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鑒于以上情況,我們請許娣桂老師再次與大家一起共同學習相關育兒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三、關于幼兒生活費情況以及全托幼兒管理情況
全托幼兒如何管理、幼兒生活費怎么開支、操作程序是怎樣的?可以說一直是家長們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目前物價飛漲、市場比較混亂的前提下,本期我們根據歷年來幼兒生活費核算情況,決定全托幼兒將繼續每月生活費150元,三餐一點,半托幼兒是60元,一餐一點。下面請張瓊英老師具體向大家介紹本期伙食費核算情況及全托幼兒生活管理的相關情況。
四、從幼兒園開辦以來,許多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也非常配合我們開展各項工作,為了方便規范管理、我們希望家長繼續配合幼兒園作到以下幾點:
1、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帶早餐、零食或玩具到幼兒園。
【中圖分類號】 G6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6―0091―0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我園在留守兒童的養成教育研究中,積極探索了與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園互動、指導“留守兒童”家長科學育兒的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我園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狀況
我們對全園56名留守兒童的現監護人一對一進行了問卷調查,包括幼兒的生活狀況、教育狀況、心理健康狀況、家長科學育兒等方面。調查分析顯示:一是監護人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停留在生活照顧和文化知識的學習上,缺乏良好行為習慣和品德教育方面的正確引導;二是留守兒童家長教育觀念落后,更多關注孩子在園的識字、算數等。有的留守兒童家長寄希望于幼兒園,認為為孩子選擇了保教質量好的秦安一幼,就基本完成了自己對孩子的教育使命;三是留守兒童的家庭教養方式大多為嬌縱溺愛型、放任自流型、簡單粗暴型等。
二、我園留守兒童的家園合作狀況
調查顯示:祖輩觀念陳舊,配合幼兒園工作不積極;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困難;QQ、微信等便捷的家園溝通方式不適合留守兒童家庭。
三、應對措施
(一)提升教師素質。家園合作是通過教師來實現的,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決定著教育教學工作水平以及指導家長工作成效的高低,影響著幼兒的身心發展。首先,組織教師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方法,使之能夠為留守兒童家庭提供最直接最實用的家庭教育策略。其次,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家長觀。教師以怎樣的眼光看待具有不同職業和文化素養的家長,決定了他們將以怎樣的態度和行為對待家長,對待他們的孩子,而這種態度和行為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到雙方合作的成效,并最終影響孩子發展。因此,教師必須將所有家長看成平等的、可充分利用的教育資源,真誠溝通,促進家園互動的有效開展。
(二)多種方式促進家園有效互動。
1. 舉辦專題講座,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留守兒童家長獲得科學育兒知識、轉變觀念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是專題講座。我園定期組織留守兒童家長專題講座,讓留守兒童家長了解教養孩子必須遵循的科學規律,認識到幼兒園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成長,逐步改變留守兒童家長重知識、輕習慣的思想,讓家長明白幼兒期是人性格品德、良好習慣形成的黃金時期,直接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引導留守兒童家長配合幼兒園,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2. 精簡溝通方式,正面引導。在日常的家園互動過程中,由于留守兒童家長群體大多是祖輩,他們對于電子信息的接受能力較弱,有的留守兒童家長手機也不太會用,而且老師與留守兒童家長溝通的內容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因此溝通的方式方法也與其他家庭有所區別。
一是面對面溝通。通過幼兒入園離園環節、半日開放等,幫助留守兒童家長解困答疑、轉變教育觀念,或現場指導,提高他們科學教育孩子的能力。
二是個性化家教指導。深入留守兒童家庭,結合留守兒童家庭的教養方式和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家庭教養指導。指出該留守兒童要糾正和培養的方面,規范監護人自身的教育行為,促進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正確引導孩子良好習慣和個性品德的形成。
三是幫助留守兒童家長定家規。結合留守兒童自身特點和家庭教養實際,幫助留守兒童家長為孩子制定家規,督促留守兒童及其家長嚴格執行,促進其良好習慣的養成。家規的內容包括生活衛生習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動作的協調發展、文明禮貌行為、社會交往能力、語言的表達等方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3月~2010年1月醫院收治的164例產婦作為對照組,年齡23~32歲,其中初產婦99例,經產婦65例;順產126例,剖宮產38例。將2012年2月~2013年2月醫院收治的200例產婦作為實驗組,年齡24~35歲,其中初產婦128例,經產婦72例;順產149例,剖宮產51例。所有產婦無其他妊娠合并癥,分娩過程順利,無產后出血等并發癥,新生兒均為單胎足月、體重2500~4000g,無胎膜早破及宮內窘迫,無畸形以及相關遺傳病。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分析總結對照組新生兒出現的護理問題,實驗組根據對照組的護理問題提出防范對策并進行規范護理管理,問卷形式評估比較兩組新生兒護理差錯的發生情況和護理糾紛的發生率、新生兒情況、產婦精神狀況與新生兒護理能力情況。
1.2.1護理問題
1.2.1.1護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產婦和新生兒的護理安全制度不完善,落實不及時,導致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如消毒不嚴格,來往看望探視人員增多,接觸新生兒未洗手,室內空氣污濁、通風較差,容易造成新生兒感染。另外護理人員對新生兒監護管理措施不到位,自身無菌操作意識淡薄,手衛生觀念差,容易發生院內交叉感染。
1.2.1.2護理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
部分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對護理操作流程不重視,巡視時間間隔延長或者不巡視,對待家屬問題不耐心,敷衍回答,導致對新生兒發生的變化處理不及時,防范意識缺乏,容易誘發安全事故,造成護理差錯的發生,威脅新生兒的安全。一些護理人員護理操作不嚴格,專業知識欠缺,臨床經驗不足,對新生兒和產婦生理、心理變化了解的不夠深入,無法對病情變化做出正確判斷。
1.2.1.3產婦育兒經驗不足
產婦大多數是初產婦,且有地區差異、文化差異,對育兒方法不清楚,老人對育兒過多干預,繼續進行以往傳統不科學的育兒方法等,均可對新生兒的健康安全造成影響。如不了解產后初乳和如何避免乳汁淤積,產婦哺乳姿勢不當易致新生兒窒息,更換尿布不及時可因排泄物刺激致臀紅、皮膚破潰,臍部護理等知識缺乏,在照顧新生兒的過程中產生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為實施母嬰同室、由產婦親自照顧新生兒帶來困難。
1.2.1.4護理人力資源不足
目前護理人員編制不足,在臨床一線工作的護士與患者比例不當,護士工作量繁重,壓力巨大,導致觀察新生兒時間不夠、次數減少,對產婦的健康教育不夠全面,發生情況不能及時處理,造成不良后果。
1.2.2防范措施
1.2.2.1加強管理
病室環境要保持整潔,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限制探視時間和人員,按照院方陪侍制度的要求執行,病區門口由專人看管,防止院外推銷人員或犯罪分子進入。護理人員在護理中常接觸多名新生兒,在護理完新生兒后應嚴格進行手的清潔消毒,重視手衛生管理,防止新生兒之間交叉感染。
1.2.2.2定期培訓教育
加強護理人員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是進行護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對護理人員要定期進行醫德醫風的理念教育,進行新生兒護理和孕婦產后護理等相關理論知識、熟悉護理安全制度及風險防范預案、規范技能操作和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培養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耐心的“三心護士”,避免發生抱錯新生兒、燙傷、割傷、摔傷新生兒等意外傷害事件。
1.2.2.3傳授育嬰知識
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對新生兒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無論是初產婦還是經產婦,護理人員要教育其改變傳統的育兒方法,可通過健康教育公開課及宣傳手冊等手段途徑,正確指導產婦母乳喂養的方法,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教會產婦觀察新生兒的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生理現象和臍帶、皮膚的護理,并宣傳嬰兒撫摸、按摩、游泳的好處。使產婦能有效掌握育兒方法,適應角色變換,避免因不適應、缺乏知識經驗導致的緊張焦慮心理狀態。
1.2.2.4人力資源配置合理到位
增加產科護理人員,根據病室床位數和護理人員合理安排,執行彈性排班制度,避免護理人員過勞、過累,護士長根據個人情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障護理人員能夠對母嬰同室病房中的產婦和新生兒在規定時間內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并處理。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母嬰同室新生兒情況、產婦精神狀況與新生兒護理能力情況
實驗組發生新生兒識別錯誤、新生兒意外傷害、產婦緊張焦慮情緒、母親角色適應和產婦對新生兒的哺乳、沐浴、穿衣、更換尿布等護理能力方面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差錯的發生情況和護理糾紛的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家屬滿意度高于對眼組,護理差錯發生率和護理糾紛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小結
攻略1 創造機會讓寶寶學爬
多給寶寶提供學爬的機會,把他從嬰兒背帶、推車和學步車中解放出來。如果寶寶經常躲在爸媽的懷抱或者推車和學步車里,寶寶會產生依賴,就不愿意再學爬行了。
攻略2 舒適空間有助爬行
首先要給寶寶足夠的空間,比如一張大床或是家具擺設較少的房間。其次要給寶寶舒適的爬行空間。寶寶爬行的地方應該軟硬適中,摩擦力不可過大或過小。摩擦力過大會增加寶寶爬行的難度,而摩擦力過小又容易使寶寶摔倒。
攻略3 爸爸媽媽一起來
寶寶6個月以后,應經常讓他俯臥。媽媽在前面擺弄會叫或會響的玩具如小鴨子,小熊打鼓等,吸引寶寶的注意。爸爸則在身后用手推著寶寶的腳掌,使其借助爸爸的力量向前移動身體拿到玩具,以后可以逐漸減少幫助,訓練寶寶自己爬。
攻略4 借助工具輔助爬行
寶寶學爬過程中,腹部離不開地面,爸媽可用大毛巾提起腹部讓他練習手膝爬行,以后逐漸減少幫助,讓寶寶練習自己爬。爬行過程中,如果寶寶的腳不動,大人可以把手放到寶寶的膝蓋上,幫助他彎一下小腿,還可以通過推寶寶的腳掌來幫助他向前爬。
攻略5 花樣多多不厭煩
想要提高寶寶學爬的興趣,當然要多變化一些花樣,不讓爬行淪為枯燥的練習。
定向爬讓寶寶趴著,把球等玩具放在寶寶面前適當的地方,吸引他爬過去取。待寶寶快拿到時,再放遠點。
由爬整理一塊寬敞干凈的場地,拿開一切危險物,四處放一些玩具,任寶寶在地上抓玩。但必須在家長的視線內活動,以免發生意外。
轉向爬 先把有趣的玩具給寶寶玩一會兒,然后當著寶寶的面把玩具藏在他的身后,引誘寶寶轉向爬。
蜿蜒小路 將不同質地的東西散放在地板上,讓寶寶爬過去。如把一塊地毯、泡沫地墊,麻質擦腳墊、毛巾等東西排列起來,形成一條有趣的小路,讓寶寶沿著“小路”爬,體會不同質地的物品。
攻略6 寶寶情緒決定訓練時間
別在寶寶剛進食之后進行爬爬訓練。在寶寶高興時可多練習。但當寶寶情緒不佳、身體不適時則不宜練習爬行。
攻略7 安全最重要
寶寶會爬了,他能看到更多的事物。此時,他的“探索欲”非常強,說不定爸媽一眨眼,他又爬出了老遠。爸爸媽媽的火眼金睛不能保證百分百安全,因此必須事先做好安全防范一
房間里容易被拽倒、摔碎的物品要收起來,比如熱水瓶、花盆、玻璃器皿等。
剪刀、水果刀,針線等物品要收拾妥當。
塑料薄膜、塑料袋、氣球等物品要收好,以免造成寶寶窒息。
藥品,尤其是糖衣片以及其他不適合嬰兒吃的食品要收好。
將所有尖銳的桌角、柜角套上保護墊,以免寶寶不慎撞到。
注意電源線,并在未使用的插座上加防鏟蓋或使用安全插座。
寶寶在地上爬行時,要鋪上軟墊。
用肘和膝爬行,很容易磨破皮膚,因此爬行時最好給寶寶穿上護肘、護膝。
別忘了要適時鼓勵寶寶,或者給寶寶一個甜蜜的擁抱,這會讓爬行訓練平添更多的樂趣。
需要學習和了解更全面的科學育兒知識,請關注由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心系新生命”活動辦公室主辦,恒安集團安兒樂品牌協辦,共同開展的“科學護理自由成長,安兒樂中國科學育兒家庭教育”活動,主要通過免費發放100萬教育知識手冊,發放20萬教育知識宣傳光盤、發放20萬“關愛新生命”科學育兒大禮包,舉行寶寶爬爬賽等形式的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廣大育齡家庭的科學育兒觀念,幫助中國的寶寶們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安兒樂愛自由”2008寶寶爬爬總動員――“心系新生命”攜手恒安集團共同推動中國科學育兒家庭教育
2008年6月29日,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心系新生命”活動辦公室聯合恒安集團安兒樂品牌共同發起的“安兒樂2008年中國科學育兒家庭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在中國婦女活動中心隆重舉行。據悉,“安兒樂中國科學育兒家庭教育活動”將延續五年,遍及全國50個城市,面向年輕育齡家庭傳播科學、時尚的育兒理念和方法。
在“中國科學育兒家庭教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專家指出,爬行是嬰兒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階段。基于對寶寶成長的關愛,繼“心系新生命2008年科學育兒陽光寶寶爬爬賽”示范賽后,中國科學育兒家庭教育活動協辦單位恒安集團組織開展的“安兒樂愛自由”2008寶寶爬爬總動員活動已在全國范圍內舉行。本屆活動是由福建恒安集團攜手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心系新生命”活動辦公室,金鷹卡通衛視、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等單位共同開展。進行了400多場活動城市總動員。成績優秀者將晉級15場活動城際總動員。各城際總動員冠軍共30名最終在湖南長沙角逐全國總動員的冠軍。
7月20日恒安集團攜手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 “心系新生命”活動辦公室、金鷹卡通衛視、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等單位與媒體,于晉江SM城市廣場舉辦“安兒樂愛自由”2008寶寶爬爬總動員,開啟了其嬰兒爬行期健康知識與親子教育活動在全國的旅程。安兒樂寶寶爬爬總動員活動以嬰兒爬行期健康及親子教育為主要目的,倡導科學的育兒理念。在舉辦的城市均得到了眾多寶寶家庭的熱烈支持,活動現場異常火爆。
關鍵詞:幼兒園;家園共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146-01
一、幼兒園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
1、活動形式單一、認識存在偏差
一般來說,“家園共育”每學期都會列入幼兒園的工作計劃,但正是由于經常做,逐漸地演變成了例行公事式的常規工作。園長講講話,提點要求,教師組織家長學習理論知識,更有甚者,把家長組織在一起,采用廣播直播形式等,由于對家長學校功能認識不足,使活動的開展形式單一老套。所謂“家園共育”是指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但在實際工作中,雙方對“家園共育”的內涵認識存在偏差。幼兒園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有時不免頤指氣使;不少家長認為,我的孩子繳了錢上幼兒園,幼兒園就應該為他們提供一切方便,實施一切教育,而他們只管提出要求,很少付出什么,被動地參與。
2、家長、教師均忽視相互溝通
有些家長將孩子送進幼兒園是怕孩子糾纏、吵鬧,圖自己省事省心,并不關心孩子在園受教育的具體狀況;有些家長認為,交了學費,孩子就該歸教師管,教育應該是教師的事情,家長只要能照顧好孩子的飲食起居、為孩子創造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就行了;有些家長甚至連最基本的按時接送孩子都做不到。家長的意識中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賺錢為子女的未來生活做物質鋪墊。很多家長甚至認為,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只要孩子學到知識就行了,至于和教師溝通,對他們而言似乎根本就不需要或者不重要。導致這種狀況,不僅與家長的受教育程度較低、育兒觀念落后等有關,也與幼兒園對家長工作的忽視有很大關系。
3、教師未能以尊重的態度對待祖輩家長與自己觀念上存在的差異
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托付給祖輩們照料。而祖輩們對孩子的教育與現代教育觀念存在較大差異。祖輩們對孩子的身心特點、科學的育兒方法等缺乏全面、系統的了解和認識,加之受生活環境、傳統觀念等因素的影響,家教觀念比較陳舊,寵多于教,愛多于嚴。許多祖輩家長仍用老觀念要求孩子,無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識的難度。
二、有效實現幼兒園家園共育的對策
1、提升家長教育理念,豐富家教知識
(1)挖掘家長教育資源。通過建立《家長手冊》,我們發現在家長中不乏教子有方的人士,即使是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困惑的家長也會在某一方面有成功的教子經驗。這些寶貴的教育資源如果為所有的家庭和幼兒園共用,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為此,我們結合實際,充分挖掘家長的教育資源,不斷豐富家長講座的方式。
(2)開設家園共育欄目。我園在每個班上都開設“家園共育”這一專欄,并不斷更新內容,有我們每周的課程安排、有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的知識、有幼兒在園的各方面表現情況,還開設了一個“請你參與”的專欄,圍繞家長關心的問題,提供一些具體的方法和思考,對家長較為成功的育兒經驗進行刊登等,這些寶貴的財富貼在家園欄中,當家長在接送孩子的時候都會停下腳步來看一看。可以這樣說,“家園共育欄”是家園工作的橋梁,是家長與家長、家長與教師一起溝通、共同教育的紐帶,是豐富家教經驗、提高家教水平最有效的手段。
2、親身經歷,現場感受,提高家教藝術
(1)家長開放日、親子游戲活動。平時許多家長送了小孩不愿離去,很想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到底是怎樣活動的,想知道他的孩子在幼兒園里學到了一些什么東西?老師是怎樣在帶孩子?為了滿足家長的愿望,解除家長的憂慮,我們每學期都要舉行家長半日活動觀摩和親子游戲活動。在教育活動中,家長了解到幼兒園的老師是如何教學的,了解了教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從而就消除了他們的疑惑,見識了一些教育方法。在親子游戲活動中,家長們的參與積極性極高,每一次活動好象使家長自己也回到了童年,在游戲中表現得非常活躍,孩子和家長在游戲中也增添了父子情、母子情,同時也懂得了如何和孩子一起玩耍。
(2)幼兒學習成果展和匯報表演。孩子在幼兒園都有些什么收獲呢?這是家長們最想了解的。因此我園經常把孩子的一日活動拍成照片張貼在櫥窗內,還定期把孩子在園生活、學習的情況用幼兒成長檔案冊呈現給家長,另外我園還利用“六一兒童節”、“元旦”等節日向家長進行匯報表演,這樣對于我們的家園合作就是一次促進,與家長的溝通話題又多了一些,在各個年齡班我們還把幼兒作品全部展示在主題墻上,平時家長接送孩子時都會觀看,除此之外,我園的老師還讓孩子回家后把在園學到的新本領(折的小鳥、皮球、畫的畫、學的兒歌、故事、舞蹈等)向家長展示。家長從孩子的表現中不僅看到孩子的進步,更從中學到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如怎樣評價孩子的作品等。
3、形成制度,及時溝通,化解難點
(1)家園聯系冊。我園使用幼兒成長檔案冊有好幾年了,效果很不錯,我們每個月在檔案冊上把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及生活照片、孩子的作品張貼上去,家長看后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現情況也記錄下來,以便讓家長和老師從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孩子的成長進程,有針對性地對每個孩子進行教育和幫助,孩子更健康地成長。
(2)家長委員會。我園有效地利用家長委員會這一平臺,定期召開例會,通過例會討論、交流家長們的意見,共同策劃親子活動、主題活動、節日活動,動員家長們積極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促進幼兒園各項工作的改進與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家園間的合作共育通常會因為花樣繁多的活動和各種不同的形式而在不知不覺中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因此,要使家園共育落到實處產生實效,教師在組織開展家長工作時,要盡量為家長著想;在組織活動時,教師應考慮到家長的時間、精力、能力,不為難家長,不提出一些過高或無理的要求,確保家園合作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注重教師角色的轉變及幼兒的主體性參與。
教師的角色定位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教師在活動中要學會傾聽,學會認可,學會接納不同的聲音,注重幼兒的主動性,引導幼兒自主操作,讓幼兒在自主操作中,體驗人與人的互動,人與材料的互動,在互動中獲得真實經驗,從經驗中獲取新的知識,提高自身能力。在操作過程中,教師積極地提供材料,解放幼兒的時間與空間,讓幼兒在自主探索中提升能力。大班《跨越障礙》活動中,教師設計了幼兒自由探索玩小椅子的環節,不再帶著幼兒一一完成任務,而是積極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充分探索多種多樣的玩法。在小班《會跳舞的小腳》中教師讓幼兒自主體驗小腳丫在綿綿的地墊路、“石子”(玉米)路、草皮路等的不同感受,真實的體驗勝過千言萬語。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做得少了,幼兒參與多了,教師說得少了,幼兒的思考多了。由此可見,幼兒主體性發揮的關鍵在于教師角色的轉變。
2.科學保教讓幼兒健康成長。
幼兒園結合實際,以“科學保教、健康成長”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學前教育宣傳活動,目的是向我園全體教職工和家長、社會宣傳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方法,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兒童觀,并通過宣傳活動使科學的保教觀念和方法深入人心,樹立科學保教的先進理念。教師和家長要達成共識,把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要求落實到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中,真正做到科學保教,促使孩子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2.1通過家長會、家長講座、親自沙龍等活動,為家長講解科學育兒的知識和方法,并使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兒童觀,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2.2通過幼兒園網站、動畫片、宣傳欄、家園互動等平臺向家長傳遞科學育兒知識,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保教方法,家園共育,使孩子同步發展。
2.3借助“六一兒童節”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寓教于樂”、“以幼兒發展快樂成長”的先進理念下,科學保教的活動,老師們為孩子們快樂成長創造的優美舒適的環境等。在節日里,家長和孩子一起分享豐富多彩、展現童真的兒童畫展、玩具制作、節目匯演等,真正體會到科學保教對孩子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積極作用,為推進學前教育的發展,為孩子們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
3.結合主題教育活動,適度投放材料,創設區域環境,激發幼兒創作欲望。
區域活動材料是支持幼兒學習的支柱,如果活動區域的材料總是一成不變,就無法吸引幼兒的眼球,滿足不了幼兒的需要,無法促使他們去想、去操作,從而阻礙了活動的深入開展。過去,大多數幼兒參與環境設計的形式單一,參與程度比較淺,往往僅限于美工方面的繪畫、剪貼,有的甚至只是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即使參與活動變成了一種簡單、呆板的“手工勞動”,對主題的設計、材料的收集等方面的參與甚少,無法主動思考“我想布置什么”“怎么布置”“需要哪些材料”等問題。現在,教師重視引導幼兒參與環境創建遠比教師獨立完成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活動區設什么標志”、“里面擺放什么材料、怎么擺”等問題,都需要教師與幼兒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擺放,有時甚至要反復調整,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4.教師要有敬業精神。
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首先在于有無敬業精神,是否熱愛這項職業。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陶行知先生獻身教育無怨無悔,關鍵在于有一種精神。從一個人心理角度看這是一種自我超越的境界。每個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心理層次,培養教師的敬業精神,弘揚好的風氣,鼓勵教師為神圣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通過提高自身修養,約束本我的不正當欲念,達到超我的境界。倘若不抓住教師敬業精神的培養,素質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樓閣,只有培養出良好的教師敬業精神才能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因此,欲興事,先興人,鑄造愛崗敬業的高尚形象,并努力提供一切所必需的條件,使每個教師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有了這個基礎,教師的教育觀、質量關、人生觀等就比較容易調整到位,跟上時代的步伐,他們才會自覺地站到素質教育的前沿,成為合格教師。
5.教師要奉獻愛心。
孩子上幼兒園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他從這里開始了真正的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對于剛剛脫離父母懷抱的他們來說,幼兒園是一個全新而又陌生的環境。他們希望得到認可、贊賞、同情、關心和愛護,希望得到老師的愛。這就需要教師用自己的一顆真誠、熱愛、賞識孩子的心去喚醒、去呵護。多與孩子交談,多給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愛心澆灌和呵護他們。哪怕只是一道溫和的目光,也會讓其爭當“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當工作進行到一定階段或告一段落時,需要回過頭來對所做的工作認真地分析研究一下,并把這些用文字表述出來,就叫做工作總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2021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宣傳活動總結范文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宣傳活動總結1依據《關于開展2021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的通知》指導,為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營造全社會高度關心、高度重視和支持學前教育的濃厚氛圍,形成有利于幼兒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我園采取積極措施,大力宣傳宣傳《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教育理念,明確學前教育的政策方針。宣傳普及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科學育兒的知識。切實讓廣大家長、幼教工作者走出誤區和困惑。具體總結如下:
一、成立領導小組
為進一步加強對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的組織領導,成立了以___園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主要任務是:認真抓好教職工的政治理論學習、政治思想、紀律和師德教育,同時督促配合全園學前教育宣傳月方案的順利實施。
二、廣泛宣傳動員
1、宣傳的內容:宣傳學前教育發展政策,增強社會共識。
宣傳學前教育管理制度,促進規范辦園。重點宣傳《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及關于規范辦園、科學保教的相關規定,堅持科學保教,規范辦園行為。宣傳科學育兒知識,糾正“小學化”傾向。廣泛宣傳先進的學前教育理念和科學育兒知識,集中組織全園教職工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廣大幼兒教師和家長學好《指南》、用好《指南》,學會把《指南》的教育理念轉化為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實際行為。
2、宣傳方式:通過宣傳條幅和醒目標語,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進行宣傳。
宣傳活動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宣傳內容科學規范,確保宣傳實效。
三、開展園區活動
1、全園教師集中認真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內容,并對本園教職工通過競賽的形式進行學習《指南》情況的考核,促進教師自覺貫徹《指南》精神,提升科學保教能力。
2、向家長發放了宣傳資料、致家長的一封信等,讓家長對《指南》有所了解,了解了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初步感知學《指南》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3、通過家長座談會,向家長介紹規范辦園、科學保教和幼兒園科學辦園理念,讓家長對《指南》有更深的理解。
知道了教育孩子學習與發展的具體方向,樹立了科學育兒的教育觀念,為更好地教育孩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4、幼兒園積極組織各類家長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走入幼兒園,從幼兒一日幼兒園生活中觀察幼兒在園實際情況,感受幼兒自主個性的成長。
5、分段開展慶六一文藝會演暨端午節活動,讓孩子們過一個與眾不同的節日,既能愉快地過節,又能在節日中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氣氛,并讓家長參與到活動中,充分尊重幼兒,并與幼兒一同感受在節日中的藝術氛圍。
幼兒園通過以上活動形式,面向老師和家長開展科學育兒宣傳活動,廣泛傳播先進的學前教育理念和科學育兒知識,宣傳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及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措施,幫助廣大家長轉變育兒觀念,提高科學育兒水平,自覺抵制各種違健康的行為。
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宣傳活動總結2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10個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主題是“砥礪十年奠基未來”。為深入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導家長為幼兒做好生活常規、學習品質、社會交往等方面的入學準備,宣傳提前學習、片面準備的危害,緩解家長“跟不上”的擔憂,我園按照縣學前教育科的要求,于20__年5月19日向全體家長發放了《寧陽縣20__年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宣傳材料》。
此次縣學前教育宣傳月材料圍繞宣傳月的主題,從教育性質、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等方面介紹了幼兒園和小學的不同。強調了幼小銜接的必要性,同時提供了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幼升小”的“斷奶期”的具體做法,最后請家長、幼兒園要共同努力,重視幼小銜接,要做到“孩子就是孩子;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長的力量;積極的態度會幫助我們,也會幫助孩子們;適應是一個過程,要允許孩子入學有個適應過程”
我園將以此次發放宣傳材料為契機,圍繞宣傳活動的主題,通過家長會、家長園地、致家長的一封信等為家長提供一些幼小銜接的注意事項、策略、方法等。在園內可通過主題教育幫助幼兒認識文具、整理小書包,同時組織幼兒參觀小學,舉行幼兒園、小學聯誼活動,激發幼兒上小學的愿望。相信我們的愛心接力會讓孩子們從各方面做好準備,順利適應小學生活。
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宣傳活動總結35月20日-6月20日,是教育部自20__年開展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以來的第10個宣傳月,今年的主題是“砥礪十年奠基未來”。5月21日,20__貴州省學前教育宣傳月在遵義啟動。
據介紹,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學前教育事業實現了快速健康發展,多次獲得中央及教育部領導的肯定和表揚。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部分幼兒園嚴重的“小學化”現象對幼兒身心發展產生了巨大傷害。宣傳月活動旨在引導廣大教師和家長樹立科學理念,尊重幼兒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將入學準備教育貫穿幼兒園教育的全過程,為幼兒今后的學校生活做好準備,為其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
啟動儀式上,遵義市幼兒園和小學的老師和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的節目表演,幼兒園及小學教育專家向現場觀眾解讀了教育者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與會代表還對遵義市實驗幼兒園將入學準備滲透生活活動、游戲活動、教學活動進行實地觀摩。
據悉,宣傳月啟動后,全省各市州、縣將開展形式多樣的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通過開展公益講座、專家訪談、開放日、家長講座等多種活動,向全社會宣傳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同時,組織幼兒園和小學廣泛參與,同步開展宣傳活動,促進幼小協同,雙向銜接。
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宣傳活動總結4由省教育廳主辦,西寧市教育局承辦的20__年青海省學前教育宣傳月啟動儀式在西寧市城中區龍源幼兒園舉行。
今年是第八個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宣傳主題是“砥礪十年奠基未來”。目的是深入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引導廣大教師和家長樹立科學理念,尊重幼兒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將入學準備教育貫穿幼兒園教育的全過程,為幼兒今后的學校生活做好準備,為其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
近年來,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視學前教育,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民生補短板的重要任務,先后組織實施了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有力推動了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截至20__年底,全省1804所幼兒園中公辦園1260所,占幼兒園總數的69.84%;普惠性民辦園占民辦園總數的70.59%,全省普惠性幼兒因覆蓋率達到87%。同時,全省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89.4%,比20__年提高29.92個百分點,提前兩年實現了國家和我省“十三五”規劃目標。
啟動儀式現場,受邀學前教育專家表示,通過現場解答,教家長掌握入學準備的方法,把銜接重點放在“為幼兒做好生活常規、學習品質、社會交往”等方面的科學準備。從而緩解家長焦慮,科學合理地為幼兒順利渡過幼小銜接關鍵期保駕護航。
活動月期間,各地各幼兒園圍繞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主題,通過舉辦啟動儀式、“六一”國際兒童節,開展專家講座、名師專家訪談等多形式宣傳活動,使學前教育科學保教理念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宣傳活動總結5根據學前教育宣傳活動的有關要求,我園積極采取措施,大力宣傳國家學前教育政策,幼兒園的保教工作,家庭幼兒教育等有關知識,切實讓廣大家長、幼教工作者走出誤區和困惑。
具體做了如下具體工作:
1、廣泛開展社會宣傳,通過懸掛宣傳標語、發放宣傳冊、宣傳單、等方式,積極宣傳國家、省、市學前教育政策。
2、深入開展校內宣傳。
在宣傳期間要組織全校教職工集中學習,同時向廣大幼兒家長宣傳國家和省市里有關學前教育政策。尤其要組織教師通過撰寫學習筆記、集體交流、等方式,深刻理解規范辦園、科學保教,以及幼兒園辦園各個環節的具體要求,增強規范辦園、科學保教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3、組織科學保教相關活動。
活動月期間,組織3次游戲活動開放日;召開1次全園家長會,覆蓋所有在園幼兒的家長,重點宣傳規范辦園、科學保教;以宣傳欄、致家長一封信等方式介紹規范辦園、科學保教和幼兒園科學辦園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