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內科學重點知識歸納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課前準備
(一)教師要學會選擇合適的案例
1.臨床醫學畢竟是一門經驗學科,生化的基礎理論如何真正滲透到臨床,光是紙上談兵是不行的,大量的案例選擇是需要一定的臨床背景的。由于本人曾經有臨床醫院的工作經驗,因此在生化教學中能更好的發揮特長,讓學生在生化課上都能體會到這個知識點在臨床上如何利用。比如,生化理論課中,有一節重點知識是關于“血氨的來源和去路”。我在臨床工作中發現高血氨氮治療其實就是應用這個基礎原理來的,而且在臨床內科學中也有這個知識點闡述。于是,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分析治療高血氨患者如何減少來源?如何增加去路?臨床用藥會使用抗生素其實就是通過抑制細菌的生長來達到減少血氨來源的。而臨床用藥采用谷氨酸,也是為了增加血氨的去路。然后,結合基礎理論,詳細分析其中的原因。不但讓學生掌握了生化的基礎知識,同時也讓學生了解了高血氨患者的治療方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鞏固原本枯燥的理論知識。
2.查閱大量文獻,篩選出真正適合生化各個知識點的案例。生化理論知識點繁多,如何選擇合適的案例進行融會貫通是需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首先,要考慮學生的理解力。選取的案例要能夠緊扣書本知識,不要超出教學大綱的要求。如果案例涉及到不光是生化的,還需要生理或者免疫等綜合知識的話,還是建議不要采用。超出學生的學習范圍和理解力,不但沒有增加學生的興趣,反而會加大學習的難度。其次,案例盡量選擇典型的,在醫學界沒有模棱兩可的爭議,對以后學習臨床內科學也是很有意義的。比如糖尿病案例,究竟選擇哪種類型的進行講解,都是需要老師斟酌的。最后,還是要緊扣教學目標,明確本節教學的目的,圍繞教學目的選擇些合適的案例。
(二)教師在課前需要精心的設計
有了合適的案例,教師需要設計如何能將案例合理巧妙地融入案例中。比如我們可以先拿出一個臨床案例,拋出問題??梢宰寣W生自己查閱文獻,先由學生作答,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并進行小組討論,最后再由老師結合課本知識總結,歸納核心問題。這樣既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還通過同學討論鍛煉協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讓生化課堂變得更活躍,學生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事半功倍。
二、課堂組織
(一)通過案例拋出疑問
臨床疾病的診斷本身都是很有邏輯性的,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探求欲。比如,我們在將膽紅素代謝這章時,可以先拋出一個臨床黃疸病人的病例,配以黃疸病人的圖片,讓學生有很直觀的感受,然后要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提出問題:黃疸病人雖然外觀上差不多,但是檢查指標卻有很多不同,治療手段也是不盡相同的。究竟屬于哪一種黃疸?結合膽紅素代謝過程分析一下。
(二)自學分組討論
自行分組討論,然后請每組代表發言。如果學生分析很難,教師可以先以一種黃疸為例分析,讓學生理順條理,了解分析的思路。然后再次討論。這樣同學間會各抒己見,不管對錯,要鼓勵同學大膽發言。
(三)課堂總結
對于同學的發言,老師一定要有耐心,以一個討論者的身份參與。尤其是分析錯誤的同學,不要盲目的批評,相反,錯誤才能讓老師更清楚學生的問題出在哪里。我們可以按照他的邏輯進行分析,慢慢發掘出哪個地方分析錯誤,然后正確引導,結合案例總結本節的知識點。比如黃疸的鑒別診斷,很多初學者會把很多知識點弄混淆,模棱兩可。我們一定要認真傾聽學生的觀點,再看他究竟是概念理解錯誤?還是對膽紅素代謝過程的理解出來問題?最后,教師一定要結合本節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分析學生的難點,指出本節的重點。這樣有的放矢,一定會事半功倍的。
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