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手術室護理規范范文

手術室護理規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手術室護理規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手術室護理規范

第1篇:手術室護理規范范文

關鍵詞:眼科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規范化管理

人體眼部結構精細,手術對精密度要求高,如出現失誤,容易導致安全隱患發生,對患者視力造成威脅[1]。有研究證明,將規范化管理用于眼科手術室,對手術護理安全隱患出現幾率的降低具有積極意義[2]。本文選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眼科手術患者作為樣本,分析了眼科手術室潛在護理安全隱患及規范化管理問題,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眼科手術患者作為樣本,以43例為一組,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個組別。性別:實驗組女性25例,男性18例;對照組女性23例,男性20例。年齡:實驗組患者年齡19~56歲,平均年齡(54.24±10.98)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1~57歲,平均年齡(55.09±11.26)歲。手術情況:實驗組患者白內障摘除術23例,眼科外傷手術10例,斜視矯正術10例;對照組患者白內障摘除術20例,眼科外傷手術9例,斜視矯正術1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情況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不參與規范化管理。實驗組患者采取規范化管理及護理方法護理:①護理人員技能培訓。針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知識培訓,增強其對眼科手術護理專業知識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培養其法律意識,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確保護理整體水平提升[3]。②落實責任制,組成不同護理小組,每一小組民主選出負責人,對整個小組的護理情況負責,出現問題及時追究責任。小組與小組間互相監督,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與認真性,避免安全隱患出現。③改革醫療制度。在堅持衛計委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的規定與要求的基礎上,綜合本院當前醫療現狀,改革傳統制度,提高制度的可行性。④加強對手術室護理的重視。于術前、術中、術后三個階段,做好護理工作。術前實施心理護理,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及焦慮情緒,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術中確保器械已消毒,嚴密觀察患者體征,提出應急措施,避免術中出現風險。術后從合理飲食、運動與給藥等角度入手,提高護理水平,降低安全隱患發生幾率。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安全隱患發生情況與護理滿意度。安全隱患發生情況包括術中儀器無法正常工作(儀器隱患)、人工晶體度數核對錯誤(數據隱患)、血壓升高、術后感染四項指標。護理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四項指標。采用問卷方式調查,問卷共100分。非常滿意:90分及以上,比較滿意:79~90分;一般滿意:60~79分,不滿意:60分以下。

1.4統計學指標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數據,以P<0.05為準,判斷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安全隱患發生幾率兩組患者安全隱患發生幾率見附表1:觀察附表1可以發現:實驗組患者護理安全隱患發生幾率為4.66%;對照組患者護理安全隱患發生幾率為13.95%。P<0.05,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對比,實驗組患者安全隱患發生幾率更低。2.2護理滿意度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見附表2。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可以發現: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67%;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86.04%。P<0.05,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對比,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更高。

3結論

第2篇:手術室護理規范范文

1.1實施背景

我院是一所大學附屬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目前共有5個婦科病房,250張病床,鑒于場地及專科特點,日間手術采用“分散收、分散治”的病房管理。全院2014年完成2445臺日間手術,2015年完成3840臺日間手術,2016的日間手術量已近6000臺,日間手術量明顯上升。開展規范化管理的某病區年平均完成日間手術800臺,手術種類包括宮腔鏡診斷及電切術、宮頸息肉切除、宮頸粘連分解術、分段診刮、清宮、部分婦科腹腔鏡手術等。日間手術患者出入院按照普通擇期手術患者的出入院流程、圍手術期護理、健康宣教、出院隨訪進行管理。

1.2實施方法

自2017年1月始,對婦科日間手術患者實施分散式日間手術病房規范化護理管理,具體如下。1.2.1優化出入院流程簡化出入院流程以縮短辦理出入院手續的時間,并將流程標準化。①出入院處開設日間手術患者專用窗口,取消原出入院辦理的時間限制,如日間手術結束較晚時無需等待次日結賬,17:00后的出院手續可至急診收費處辦理。②取消醫院原送病史至出院處核賬環節,由手術室實時記賬、核賬。1.2.2規范病區日間護理管理在病區內設立日間護理小組,制訂日間手術病房護士崗位職責,形成日間圍手術期護理規范。使日間手術床位相對固定,并培養日間護理專員,由專人負責日間手術患者從入院至出院的全程護理。1.2.3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①布置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為患者短時住院創造良好環境。開辟“溫馨溝通角”,書架上放置健康教育手冊、報刊、雜志等,營造輕松的氛圍,讓等待不再枯燥、漫長。②將出入院流程圖張貼在病房醒目的位置,方便日間手術患者了解出入院辦理程序。③在日間病房的醒目位置張貼日間手術相關信息,便于患者了解,促其盡早進入患者角色。1.2.4簡化病史記錄流程推進信息化管理,簡化護理病史書寫,手術患者實行電子文件書寫。我科與信息科合作開發了無紙化健康教育、住院須知簽名,取消手寫記錄,運用移動護理終端在床旁完成所有信息的采集;為日間手術患者建立簡化的、符合日間手術特點的護理病史,使護理病史記錄方便快捷。在日間手術患者床頭、病區患者一覽表、移動護理終端、檢查單上設置醒目的標記,提高日間病房的識別度、加快醫護工作進程。1.2.5豐富健康教育的形式及內涵開展多點、多形式、多樣化的健康教育。對術前、術中、術后健康教育內容進一步細化,使患者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疾病相關知識,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①在門診,通過手機微信“搖一搖”呈現日間手術相關須知,使日間手術的健康教育關口前移。設計并發放“日間手術診療須知”,形成規范化流程,便于實施與管理,使患者等待不再茫然。②在病房內設立“溫馨溝通角”“休憩角”,為護患集中或個別交流創造條件;印制并發放術前、術后健康教育指導資料,制作并發放個性化出院健康手冊,結合宣教視頻播放,便于患者隨時了解疾病知識;通過醫院微信平臺的康復助手公眾號推送健康教育相關內容。③患者出院前進行健康教育效果評價,評價內容突出日間手術及康復特色,主要了解患者對術后早期回家并發癥的觀察、預防及處理的了解情況,對異常狀況的識別,緊急聯系方式,對用藥、飲食、隨訪等知識的掌握程度等,以便護理人員及時了解并糾正、補充,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掌握疾病相關知識,做好自我護理。1.2.6開展出院延續護理制訂日間手術患者隨訪制度。患者出院后1~3d予以電話隨訪和基于微信平臺的健康教育信息推送及反饋。護士通過電話隨訪了解患者對術后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對術后飲食、用藥、運動等進行強化指導。隨訪中如發現患者有異常情況(如異常出血、異常腹痛等)應指導其及時就醫,以免病情惡化。利用微信、APP等多種渠道聯系指導患者。通過建立微信群與出院患者保持聯系,并開展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幫助患者掃碼加入“好大夫”,使其與主診醫師保持聯系。

2實施效果評價

2.1評價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我院婦科某病區2016年9—12月收治的150例日間手術患者作為對照組,以2017年1—4月實施規范化管理后該病區收治的150例日間手術患者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①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意識清楚,可正常溝通;③所有患者均符合日間手術指征。排除標準:有精神障礙、意識障礙者;合并嚴重的心、腦、肺等器官疾病者。納入患者均為女性,對照組150例患者年齡29~67歲,平均年齡(38.89±2.38)歲;其中,行宮腔鏡手術者139例,刮宮術治療6例,外陰局部手術1例,陰道病灶切除術3例,LEEP術(超高頻電波刀,利普刀)1例。觀察組150患者年齡28~65歲,平均年齡(37.84±2.36)歲;行宮腔鏡手術者138例,刮宮術治療6例,外陰局部手術3例,陰道病灶切除術2例,輸尿管支架取出術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出入院辦理時間、自我管理知識要點掌握率及住院滿意度。①出入院辦理時間。統計3個環節用時之和,包括入院辦理時間(從患者至病房醫師辦公室取住院卡至信息系統顯示患者實際入院所用時間)、病房填寫錄入病例資料時間(由日間病房護士專人記錄)和出院結賬辦理時間(從護士通知患者出院至系統顯示患者實際出院結賬所用時間);②患者自我管理知識掌握情況。采用我院自制“健康教育效果評價表”對日間手術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測評。評價內容包括出院帶藥的作用、用法和注意事項,術后傷口自我照護,性生活和避孕方面的知識,自我觀察重點和隨訪時間,飲食、活動和康復鍛煉方法5個方面,由護士長或高年資責任護士評價,效果分為掌握、熟悉、了解、不知曉和未接觸,以患者掌握為合格,掌握人數除以總調查人數得出掌握率,如患者未接觸此項目則在總人數中減去未接觸人數。③日間手術患者住院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責任護士滿意度調查表”對日間手術患者進行滿意度測評,該調查表共21個條目,包括護理服務(6條目)、操作技術(5條目)、健康指導(5條目)和病房管理(5條目)4個部分,患者對每個條目的評價分為滿意、較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5個等級,每份問卷患者滿意度得分計算方法為:(滿意條目數×100+較滿意條目數×80+一般條目數×60+不滿意條目數×40+很不滿意條目數×20)/21。

2.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珋±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構成比表示,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形成標準化日間手術患者出入院流程之前,日間手術患者辦理出入院需涉及5個部門,包括病理科、手術室、出入院處、后勤運送處和病房,實施規范化管理后將其縮減為3個部門(手術室、出入院處及病房)。流程優化后,患者不需再等待病理科批量確定標本,病理科會根據日間手術標記進行優先確認,基本可做到與手術同步。流程優化后,日間手術患者醫囑及賬目核記改由病房主班護士完成,不需等待外勤將病例送至出院處核記,病房審核完成后直接電話告知出院處,患者即可辦理出院流程。(掃描文末二維碼可了解改進前后患者出入院流程圖)。

3.2兩組患者出入院辦理時間及住院滿意度得分比較。

3.3兩組患者自我管理知識要點掌握率比較。

4討論

4.1日間手術管理現狀及改進的必要性

日間手術在我國實施時間較短,且在相關工作剛開展時,醫院通常對于日間手術病房采用與普通病房相同的管理模式,致使難以體現日間手術的優勢,患者就診體驗較差,住院滿意度低。因此優化日間手術護理管理模式極為重要[8-12]。當前在國家大力推行下,日間手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13]。在目前的3種日間病房管理模式中,郭永瑾等[14]研究指出,上海市級日間手術發展的適宜模式是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并強調分散性管理具有對硬件和規模要求不高、開展靈活等優點,可作為集中管理的有效補充。分散式婦科日間手術病房管理強調形散神不散,實行規范化、精細化的管理,以患者為中心,為其提供全面、全程、優質、安全的護理服務。目前國內針對分散式日間手術病房護理管理的研究和文獻相對較少。我院作為一家婦產科專科醫院,日間手術量逐年上升,但鑒于專科及場地的局限,尚未建立日間手術中心,因此急需一個優化的服務流程與之匹配,使日間手術能順利開展,并達到最佳服務效果。

4.2分散式婦科日間手術病房管理模式的實施效果

本研究嘗試構建分散式婦科日間手術病房管理模式,通過調整、優化流程,加強各部門配合,減少不必要環節,形成了標準化的日間手術患者管理流程,顯著縮短了患者出入院辦理用時(P<0.05)。日間手術患者采用分散收治、集中管理模式,通過開發專門的日間手術管理系統,實現信息化、實時化、系統化的管理,逐步形成分散式日間手術管理規范。通過制訂常規,完善并豐富了健康宣教途徑和內容,在提高護士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提升了患者自我觀察和護理的能力,提高了患者的住院滿意度,達到“高質、高效、低成本、人性化”醫療服務的要求,使有限的醫療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實現醫、患、院三方共贏。這一實踐尤其對于尚未設立集中獨立的日間手術治療中心的專科醫院提供了一定借鑒。

第3篇:手術室護理規范范文

1.1資料來源

隨機抽取我院手術室護理記錄單2000份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存在的質量問題,查找原因,并將結果進行匯總、統計,有針對性地采取改進措施。

1.2方法

由手術室護士長、護理部質控小組組成檢查小組,依據《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及《護理文件書寫規范》等標準,針對抽查的2000份手術室護理記錄單進行全面檢查,仔細核對,查找護理記錄單中存在的問題。

2結果

抽查的2000份手術室護理記錄單中,檢查出不合格護理記錄單42份,占2.1%,其中分析手術室護理記錄單書寫中存在的質量問題主要包括:13份記錄內容不完整或不準確,占0.65%;10份記錄單內容不一致,占0.5%;7份空項,占0.35%;6份有涂改情況,占0.3%;4份有代簽名情況,占0.2%;2份未貼標簽,占0.1%。

3手術室護理記錄單中存在的問題

3.1填寫字跡潦草,記錄內容不完整,項目填寫不全

記錄單中由于工作忙碌或粗心,護士填寫時字跡模糊、潦草,填寫不符合規范;有些部分填寫未完成,如出血量、尿量等,出現嚴重漏項現象。

3.2記錄單內容不一致,有涂改和代簽名現象

部分手術室護理記錄單上手術時間不準確,與麻醉醫師沒有及時溝通,記錄中手術開始及結束時間與麻醉記錄不一致,記錄單有涂改,巡回護士代洗手護士簽名等情況。

3.3記錄前后觀察不仔細,記錄不符合實情

如術前長期臥床患者皮膚已有壓紅、壓傷等情況,與術中使用電刀、長時間特殊引起燙傷、壓傷不同,由于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疏忽,觀察不仔細,沒有正確填寫記錄單,導致患者及家屬產生誤解,誘發醫療糾紛。

3.4未貼標簽未按要求粘貼手術用物的滅菌指示卡及指示標簽,植入物標簽粘貼也有遺漏。

4提高手術室護理記錄單書寫質量的措施

4.1加強培訓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

加強培訓學習,開展針對護理人員的法律知識教育,使其充分認識護理記錄單的重要性,加強證據意識教育,明白護理記錄單是重要的法律依據,不斷規范護理記錄單的書寫質量,在保護患者權益的同時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利用晨會和業務學習時間,科室護理人員可以針對護理記錄單書寫技巧進行交流總結,尤其是加強指導低年資護士的業務素質及書寫能力,不斷排除日后由于手術室護理記錄單書寫缺陷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風險。

4.2強化責任,規范手術室護理記錄單的書寫

強化護理人員責任,組織學習《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及《護理文件書寫規范》等標準,規范手術室護理記錄單的設計和書寫,要求手術室護理人員在填寫記錄單時做到字跡清楚、文字工整、表達準確,嚴禁涂改代簽名情況,記錄內容完整準確,所有填寫項目不遺漏。加強醫護人員的溝通交流,手術室護士要經常與手術醫生、麻醉師交換意見,加強溝通,保證護理記錄單與麻醉記錄保持一致,尤其是對于容易造成影響手術護理質量的項目和容易引起醫療糾紛的項目,一定要重點記錄,仔細檢查記錄單書寫內容,保證書寫規范和準確性,如實記錄相關項目,提高護理記錄單書寫質量。

4.3建立健全護理文件書寫質控體系

我院為規范護理記錄單書寫,開展了三級護理質量控制,提高護理文書各環節的質量,具體做法如下:每次手術后護理人員要養成出手術室前自己反復檢查護理記錄單的習慣,手術結束后巡回護士對記錄單檢查后再帶回病區。科室護理質控小組每周對護理文件進行全面檢查匯總,護士長要隨時檢查、指導,定期考核,一旦發現有書寫質量問題,及時反饋給每一位護士。護理部質控小組每月定期抽查護理記錄單的書寫情況,確保手術室護理記錄單書寫客觀、真實、及時、完整,嚴把質量控制各個環節,切實提高護理質量,保證手術室護理記錄單書寫的規范化。

4.4合理安排手術室護士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第4篇:手術室護理規范范文

【關鍵詞】手術室護士;優質護理;護理軟技能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871-01

“軟技能”( Soft Skills) 是近年來傳入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術語,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思維能力[1]。護理軟技能是指在護理工作中,促進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得到更好應用的個人內在品質和人際間的交往技能、管理技能[2]。據國外研究表明, 長期工作的成功, 75%依賴于人際間的技能或軟技能, 只有25%依賴于技術技能[3] 。本文旨在應用護理軟技能,提高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水平及手術室護士綜合素質。

1 方法

1.1 合作與溝通技能的培訓

1.1.1 合作技能培訓 手術成功與否,取決于手術團隊的綜合素質,因此,共同目標,團隊首腦,文化認同,以及有效組織充分體現了手術團隊的有效合作。以病人康復為目標,手術醫生,手術護士,麻醉師默契的配合,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因此,我院手術室,通過專科護士培訓,專科組業務月查房的形式,提高了我科護士的專業素養,為專科醫生手術配合構建了良好平臺。

1.1.2 溝通技能培訓 溝通技能培訓是提高手術室護理軟技能的保證。手術室通過加強手術訪視制度,手術安全核查制度的落實,增強了手術室護士與患者之間的有效溝通,減少了護患糾紛;同時,通過建立品管圈,加強和鞏固手術室護護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合作,從而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與效率。

1.2 禮儀規范的培訓

1.2.1 護士禮儀的培訓 禮儀方面的培訓包括護士的儀表禮儀、舉止禮儀、服飾禮儀、交往禮儀、語言禮儀和公務禮儀等[4]。為此,我們要求手術室護士做術前術后訪視時,以標準的護士禮儀與病人進行溝通,這樣,不但減少護患糾紛,而且突出了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的品牌形象。

1.2.2 操作禮儀的培訓 手術室無菌技術要求很高,每一臺手術的順利進行都是以無菌技術為基礎,因此,這就要求手術室護士要有更為規范化的操作技術。我們通過每月進行操作演練,人人進行考核,來鞏固和強化護理基礎操作技術;其次,有針對性地對低年資護士進行手術室常見無菌操作技術規范化培訓,并舉辦“操作比武大賽”,其目的不但規范了操作技術,同時調動了低年資護士工作的主動性。操作禮儀培訓使手術室護士以一種嫻熟的工作狀態呈現在外科醫生面前,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1.3 觀察思維的培訓 護理觀察是護理工作最精細的軟技能, 評判性思維的培養是獨立獲取信息和臨床決策的思維基礎[5]。首先,我們對應急預案進行理論授課,之后現場模擬演練,通過演練,來訓練手術室護士觀察能力,應變能力,以應對工作中出現的突發事件;其次,將舉證倒置落到實處,規范護理文書書寫,嚴格執行清點查對制度,監管標本送檢,做好手術病人植入物的登記,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循。觀察思維的培訓不僅保護了患者的合法權益,也保護了手術室護士的權益,為手術室各項護理工作建立了法律保障。

1.4 心理素質的培訓 手術室是一個特殊的工作環境,手術室護士工作強度大及高風險為一體,因此,幫助手術室護士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尤為必要。首先,建立同事支持系統,創建健康的工作環境;其次,建立激勵機制,提高護士待遇,增加進修學習機會;最后,護理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因才施職,老中青搭配,成員互補。通過以上舉措,提高手術室護士心理素質,以積極的心態應對護理工作。

2 體會

2.1 護理軟技能應用于手術室優質護理的重要性 護理軟技能由縱橫兩面構成, 縱面包括人際溝通、口語表達、角色適應、人機對話等;橫面包括觀察、判斷、計劃、分析等。前者反映個人的基本素質,后者則是經驗積累和表達[ 6, 7] 。硬技能具有標準與規范, 是護理質量的骨骼、框架, 而軟技能則是護理品質的靈魂與血肉[ 8] 。因此,我們以優質護理質量為目標,在護理軟技能與硬技能的相互作用下,使得手術室優質護理水平較培訓前有所提高。同時,護理軟技能的應用更進一步突出了手術室優質護理目標,患者滿意,政府滿意,社會滿意。最終,護理服務的被接受,被滿足充分體現了護理軟技能的重要性。

2.2 手術室護士護理軟技能培訓的意義 現代手術室護士應具備的綜合素質是扎實的理論知識、良好的心理素質、具備溝通技巧、敏銳的觀察能力、突出的應變能力、高度的法律意識,護理軟技能培訓的實施不僅提升了手術室護士個人綜合素質,而且使得手術室護理團隊的體質更為強化。

2.2.1 提高了手術室護士專業素養 專科護士培養和專科組業務月查房的實施,加強和鞏固了手術室護士的專業知識,使手術室護士對本職工作駕輕就熟;在無菌操作技術術前準備擺放、儀器使用等專業技術較以前有所提高,與外科大夫的合作更為順暢。

2.2.2 提高了手術室護士合作與溝通能力 合作與溝通能力培訓為手術室護士與患者、醫生、護士的信任、合作打下良好基礎,是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所需的健康的內在精神;禮儀規范培訓使手術室護士具備了良好的服務形象,是手術室優質護理的無形資產。總而言之,軟技能的實施是以提升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品質為目的。

2.2.3 提高了手術室護士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的培訓其目的就是尊重人性,創造愉快的工作環境,發揮手術室護士無限潛力,改善手術室團隊體質。通過同事支持系統、獎勵機制、護理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等舉措,手術室護士的品質意識,問題意識有所提高,護護之間的感情更為融洽,向心力提升,整個團隊獲得了成長,朝氣蓬勃。

2.2.4 提高了手術室護士法律意識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也在增強,因此,護患糾紛事件逐漸增加,為了順應現代醫學模式的需求,提高手術室護士的法律意識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手術室護士觀察思維的培訓,將舉證倒置靈活應用在護理工作中,培養出手術室護士縝密的工作思維方式,為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礎。

3 總結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人群健康需求的提高,社會對醫護人員的要求不僅僅是醫療護理質量的高標準的提供,更要展示高水準的優質服務,人性化服務是現代生物醫學模式的基本要求。因此,護理軟技能在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手術室護士進行合作與溝通技能培訓、禮儀規范培訓、觀察思維培訓和心理素質培訓,使得手術室護士的軟實力較以前增強,同時,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的質量和品質有所提高。綜上所述,護理軟技能應用在手術室優質護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邊摸索,邊前行,汲取經驗教訓,目的就是樹立手術室優質護理的品牌形象。

參考文獻:

[1] Joy J.Soft skills and syllabus:The need for convergence[J].Indian Journal of Open Learning,2008,17( 2) : 95 - 101.

[2] 付艷芬.護理軟技能測評工具的構建研究[D].重慶:重慶醫科大學,2008:75

[3] 付艷芬. 軟技能的研究進展[ J] . 中華護理雜志, 2008, 43( 1) : 74.

[4] 陳兵,蘇靖.護理軟技能在新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2005,3(6):43.

[5] 殷梅平.軟技能培訓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 ] .護理研究,2011,25(7):1763-1764

[6] 劉雪琴,周佳,周宗芳,等.提高護理技能的思考與實踐[N].濟南:山東衛生報, 1999-03-28(3).

第5篇:手術室護理規范范文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對策

手術室是極為重要的科室,它是醫院實施檢查、治療、搶救等最主要場所。手術室護理尤其重要,一旦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出現差錯,不僅會對病人造成額外的傷害,還有可能造成嚴重的醫患矛盾[1]。針對手術室護理中存在的各項安全隱患,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應對,有效地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開展與患者的生命安全。

1手術室護理中的安全隱患

1.1手術前存在的安全隱患。

1.1.1醫護人員對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的患者會給予適當的鎮靜劑治療:因此部分患者在接受手術前會處于神志不清的狀態,造成患者被接錯或被送錯手術室。

1.1.2由于接送患者量較大:部分醫護人員未對患者病床進行仔細檢查,造成接送途中發生引流管脫落、患者從病床摔落等事故或CT等診斷資料、衣褲等物品遺落。

1.1.3手術器材準備出現失誤:手術器材與需要不匹配,相關器材的性能差,如手術刀、手術剪等鋒利度不足或引流管道不通暢,延緩手術進程。

1.2手術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1.2.1放置不合理:部分患者的手術時間相對較長,術中患者放置不合理,容易因局部受壓、肢體外展過度等原因發生壓瘡,對患者的神經、肌肉等造成不必要的損傷[2]。

1.2.2語言使用不合理:部分患者的意識在手術過程中處于相對清醒的狀態,醫護人員在手術中討論與病情相關的話題,患者會對自己的病情發生誤解從而產生不必要的情緒波動。

1.2.3無菌操作規范執行不嚴格:醫護人員未在手術開始前仔細洗手,對出現刺破的手套未能及時進行更換,遭污染的手術器材未進行必要的清潔,未對手術室進行消毒處理。

1.2.4用藥不當:部分藥品由于長期未使用,其藥物標識模糊不清,難以辨認[3]。部分醫護人員在執行口頭醫囑時出現失誤,給予患者錯誤的藥品或藥品劑量不準確。

1.3手術結束后存在的安全隱患。

1.3.1病理標本保存不當:手術標本未嚴格按照有關規定予以分類、保存,造成在登記不清。部分標本未放在固定地點,造成標本遺失。

1.3.2手術護理記錄單填寫不規范:手術護理記錄填寫不及時,在填寫過程中出現大量修改,造成記錄單不清晰或與醫療記錄出現偏差。

2應對策略

2.1對手術室的醫護人員進行嚴格的護理安全教育。確保各項規范能夠有效落實。手術室的醫護人員是手術的直接參與者,其操作水平和職業素養對手術質量和醫療安全有密不可分的關系[4]。手術室中絕大多數的護理工作是由醫護人員單獨完成,因此杜絕手術中的各項安全隱患,需要每一位護理人員保持高度的自律性。我院對手術室的醫護人員開展護理安全教育,將手術室的規章制度、操作規范等裝訂成冊并發放,要求護理人員認真學習,并定期開展相關考核以檢測掌握情況,力求在手術室護理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做到一絲不茍。

2.2杜絕手術準備工作中的失誤。

2.2.1在接診病人時:仔細核對病人的姓名、性別、住院號、手術名稱、手術部位等相關信息。將病人的相關診斷資料收集完畢并確認無誤后,送入指定手術室。在操作開始前由手術室的分管護士、麻醉師、主刀醫生再次確認。在接送病人時仔細檢查推車護欄是否豎起,避免患者肢體放在推車邊緣。

2.2.2在手術開始前:醫護人員仔細檢查手術所需的各項器材是否完備。對性能不佳的手術器械,在進行必要的標記后,通知護士長進行更換。

2.3杜絕手術過程中的失誤。

2.3.1合理放置患者:在放置前,醫護人員應對患者的生理條件、呼吸循環功能、舒適度等進行全面考慮,防止患者因長時間手術出現血管、神經等部位的損傷[4]。在操作過程中,保持動作輕柔緩慢,固定松緊合適,使患者保持舒適安全的手術狀態。

2.3.2規范醫護人員的語言:在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應給予患者安慰性的語言,使患者保持相對穩定的精神狀態。在匯報病情時應當盡量回避患者,避免對患者造成刺激。

2.2.3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范:醫護人員在手術前用高效消毒劑洗手。護士在手術過程中對手術人員的無菌操作進行嚴格監督,一旦出現違規操作,第一時間指出并糾正。手套在刺破必須及時更換,防止發生感染。

2.2.4防止用藥不當:在使用藥物前對藥名、劑量、使用方法等信息進行核對,確認無誤后再使用。對術中的口頭醫囑,巡回護士必須復述一遍進行確認[5]。對藥品放置進行嚴格規范,對靜脈藥物與外用藥物進行分開放置,防止規格、標簽相似的靜脈用藥與外用藥拿錯的問題出現。

2.4杜絕手術結束后的失誤。

2.4.1防止手術標本保管不當:對手術中取出的活體組織,醫護人員應仔細詢問主刀醫生是否送檢,嚴禁自行處理。對患者的活體標本在用甲醇進行固定后,放入標本袋后連同病理單送至病理科,并與醫師在標本交接表上簽字確認。

2.4.2及時填術護理記錄:醫護人員對患者的詳細信息、手術情況、手術器材使用及清點核對情況進行確認并填寫。在填寫過程中應當確保手術護理記錄的真實、準確、合理、完整,不得擅自涂改。

3討論

手術室護理質量與手術治療效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手術室護理中的任何一個失誤都會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對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手術室的醫護人員應當努力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水平與職業素質,嚴格遵守手術室護理的各項操作規范,避免出現安全隱患,確保手術能夠有效開展。

作者:張亞蘭 單位: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參考文獻:

[1]牛曉燕.手術室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及應對策略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03:95-96.

[2]郭偉.手術室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及應對策略[J].基層醫學論壇,2014,27:3715-3716.

第6篇:手術室護理規范范文

關鍵詞:手術患者;壓瘡;手術室相關原因;護理對策

壓瘡又稱為壓力性潰瘍、褥瘡,當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造成該組織及組織周圍出現缺血、缺氧、營養不良、甚至是潰爛壞死現象。據相關文獻報道[1-2],每年死于壓瘡綜合征的人數可達到六萬人次以上,可見壓瘡已然成為影響手術或住院患者生存質量的嚴重并發癥。本研究選取73例手術壓瘡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手術患者發生壓瘡的手術室相關原因,并針對具體原因,提出針對性的護理對策,具體如下。

1R床資料

本次選取我院在2016年1月~6月收治的73例手術壓瘡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2例;年齡33~79歲,平均年齡(53.21±2.14)歲;手術時間為3~7 h,平均手術時間(4.65±1.22)h;Ⅰ度壓瘡51例,Ⅱ度壓瘡22例。所有患者在手術前均未發生壓瘡,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參與依從性良好,可配合醫護人員完成手術室相關原因分析及臨床護理。

2結果

手術患者發生壓瘡部位依次為:骶尾部22例,所占比例為30.14%;髂部16例,所占比例為21.92%;足跟部14例,所占比例為19.18%;踝部12例,所占比例為16.44%;肩胛部9例,所占比例為12.32%。

3手術室相關原因分析

3.1手術室工作人員的重視力度低下 在手術室工作中,手術室工作人員為配合手術,往往對患者進行錯誤的指導,單純的滿足了手術的實際需求,而忽視了發生壓瘡的潛在風險。一些手術室工作人員并沒有認真研究配合醫師手術的正確,這不僅增加了手術壓瘡發生率,同時也增加了患者承受的痛苦,激化了醫患矛盾。此外,當患者安置不當,使其局部組織長期處于受壓情況下時,則會造成患者的血液循環能力受到阻礙,致使其發生壓瘡。并且,手術室工作人員在工作中隨意壓、靠患者肢體,也增加了壓瘡發生率。

3.2手術室人員操作不規范 手術室工作人員的不良工作習慣也會增加壓瘡發生的風險。例如,術前手術臺上的手術鋪巾不平整,造成患者局部皮膚及周圍組織受力存在不均勻性。針對局部組織上存在血液、沖洗液或物,不能及時進行清理,或在其未干透的情況下就讓患者平臥,造成局部皮膚組織受潮,大大降低了皮膚自身的免疫能力和組織保護能力。在此種情況下,皮膚上繁殖了大量細菌,皮膚則較容易發生破損和感染現象。除此之外,手術室內的電線、管道、導管等放置不當,也會造成患者的肢體受到壓迫,發生壓瘡。

3.3手術室人員對手術情況評估不足 大量研究證實[3-4],手術患者出現壓瘡與手術時間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因此,在預防壓瘡時,首先需要考慮的是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承受到的壓力及剪切力。同時,在手術過程中,要盡可能的緩解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局部組織承受的壓力。若手術醫師及手術室護理人員未在手術開始前對患者的基本信息、手術時間以及發生疾病的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則難以對患者的手術情況做出正確、科學的評估。手術室人員對手術時間及手術相關信息的評估不足,對手術室中的高危人群未制定相關的護理對策和預防措施,極有可能導致患者發生手術壓瘡。除對手術情況評估不足外,手術室人員對物的使用情況沒有進行及時評估,也會增加壓瘡發生率。

4護理對策

4.1提升手術室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 首先,要加強對手術室工作人言的業務培訓,利用晨會、崗前教育等多種形式,向手術室工作人員宣傳預防壓瘡的相關知識,指導患者對出現壓瘡的原因進行綜合性評估。通過正確的風險評估,對手術操作進行規劃,提升手術室工作人員對壓瘡的認識,保障各項手術護理操作的順利進行,降低手術患者壓瘡發生率。其次,改變手術室工作人員的不良工作習慣,在手術過程中要時刻檢查并督促手術人員不能隨意壓在患者的肢體部位上,避免由于手術室工作人員個人原因造成患者發生壓瘡[5-6]。最后,提升手術室工作人員應急處理不良事件的效率。在發生壓瘡后,手術室工作人員要及時查找發生壓瘡的原因,并針對具體原因提出針對性的整改措施。

4.2規范術中操作 在手術過程中,手術操作者要嚴格遵守手術的操作規范及相關操作流程。術前,保持手術巾放置平整,患者行硬膜外麻醉或腰部麻醉后,需要待消毒液干透后調整。若患者的手術時間相對較長,則需要在手術開始前,為患者留置導尿管,避免體液外滲導致皮膚浸濕。護理人員需要將患者手術切口處的引流袋連接好,避免發生體液、血液滲漏等情況,避免外部沖洗液引流造成患者的皮膚受潮引發壓瘡。此外,護理人員要正確擺放患者,使其在配合手術醫師的基礎上,盡量保持舒適。必要情況下,可使用柔軟的壓瘡凝膠墊,保障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能力,從而降低局部受壓迫組織的摩擦力,降低壓瘡發生率。

4.3加強對患者的綜合評估 ①對患者進行術前評估。術前,對患者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進行詢問,通過患者主訴及生命體征監測結果,了解患者術前的基本情況。在術前評估中,需要向患者講解手術的相關知識,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安撫患者情緒,使其積極接受手術,提高手術依從性。同時,對可能發生壓瘡的高危因素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和評估結果,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②對患者的皮膚狀況進行評估。手術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出現皮膚的情況,覆蓋患者肢體的末端,從而避免局部組織受到低溫的影響而出現血液循環障礙的情況。此外,手術醫師要使用吸引器將手術視野之外的血液及體液吸出,保持患者皮膚干燥、清潔。

5結論

在手術室工作中,手術患者發生壓瘡與手術室的多種因素相關,其中主要包括手術室人員重視程度不夠、對手術情況評估不足以及手術操作不規范等。針對此種情況,需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規范手術操作,加強對患者手術前后的綜合評估。通過進行針對性的手術室護理和干預,進而大大降低手術壓瘡發生率,減少手術患者承受的痛苦,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提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雷璐敏.腹腔鏡手術患者發生壓瘡的手術室相關原因以及護理對策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6(11):230-231.

[2]郭盼盼.手術患者發生壓瘡的手術室相關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5,36(10):1196-1197.

[3]郭曉杰.手術室患者發生壓瘡的相關原因及護理對策分析[J].遼寧醫學雜志,2016,30(1):45-46.

[4]楊高,李民,胡秋芳,等.圍手術期壓瘡發生的手術室相關原因及護理措施[J].河北醫藥,2015,37(21):3352-3354.

第7篇:手術室護理規范范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56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943-01

為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要嚴格手術室安全管理,手術室的管理不僅可以保證手術室的護理質量,更能在護理操作技術執行過程中有效防止出現相應的事故、差錯[1],以下是我院通過對手術室護理安全進行相應的環節監控及防范措施管理,成功實現零缺陷。

1手術室護理缺陷

1.1接錯病人,在接病人時,不認真核對,容易發生錯誤。

1.2手術安置的不當及手術部位的錯誤。

1.3手術前用物及器械準備不齊全,手術前沒有評估手術可能需要的物品及器械,術前沒有和手術醫師溝通而影響手術的進行。

1.4手術“三清點”不清楚,表現在洗手護士和與巡回護士清點所有的器械、敷料、及縫針的各環節上不認真仔細。

1.5術前儀器準備沒有試機,出現使用時故障。電刀的電極安置位置不對,而給病人帶來危害。

1.6不正確執行醫囑,用藥、輸血輸液沒有進行兩人核對,術中標本保存不當或丟失。

2手術室護理安全實施要點

2.1知識的學習,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手術室的各種制度及各類人員崗位職責、法律法規知識等進行學習,學習完以后進行書面考試,護士長每天早上輪流對一名護士進行提問,以加強知識的鞏固。

2.2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不斷改進和完善現有的管理標準和體制,確保每位成員能按標準自我監控,嚴格統一并堅決執行標準。嚴格手術室安全核查制度的執行,接手術病人時要核查,麻醉開始前、手術開始前核查,不核查手術護士不遞刀。嚴格“三清點”及術中用藥輸血輸液核對,嚴格按照訪視制度進行術前及術后隨訪并記錄,對于標本留取要進行手術標本登記,實行專人管理,雙方簽名。

2.3嚴格手術室無菌物品及植入物品的使用與管理。對植入物品的管理,三證要齊全,術前認真檢查植的質量。

2.4手術儀器的規范使用,建立使用登記本。制定每周對全科人員進行設備的性能和設備的操作方法及保養措施進行學習,學習完以后進行操作考試。要求全科人員熟練掌握各設備的使用和操作及如何保養原則,防止患者因使用設備,而帶來危害。

2.5按規范書術護理記錄單,確保手術護理記錄的真實、準確、及時性、項目填寫齊全,術語規范,字跡清晰、勿涂改、偽造。數據統一。資料完好、不能銷毀準確描述術中受壓皮膚情況并記錄在手術室護理單上。

2.6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積極進行術前和術后的訪視工作,對于擇期手術要進行術前訪視工作,對病人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并與手術醫師溝通,詢問對手術有何特殊要求,需要哪些特殊的準備。

2.7定期檢查,持續改進。手術室建立一級質控小組,每月對科室護理安全進行檢查二次,針對檢查存在問題和不安全因素責任到落實個人,出現的安全隱患要在兩個工作日進行整改,并記錄。

3結果

我院手術室通過不斷持續質量和安全管理理念不斷更新,堅持以預防為主,建立健全護理安全防范措施,對手術病人實施全過程監控及安全管理,未給病人造成任何安全隱患。我的體會是:要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是很重要;手術室的護理質量提高了才能確保護理的安全,才能為病人提供優質、高效、安全的護理服務[2]。

參考文獻

第8篇:手術室護理規范范文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防范對策

近年來,醫療護理事故頻發,醫療護理糾紛事件次數逐年上升,醫療安全問題受到社會公眾群體的廣泛關注。手術室作為醫療工作開展的關鍵環節,手術室護理的可靠性對醫療護理的安全有著直接的影響。在手術室醫療護理中,任何一個環節一旦出現了操作失誤都會釀成重大醫療事故,輕則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對患者身心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重則導致患者死亡,產生醫療護理糾紛事件。現將我院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與相應的防范對策進行匯報:1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

1.1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隱患

1.1.1醫療護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目前我國大部分醫療機構護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多為中專、大專學歷,專業能力與職業素質存在較大差異性,對手術室護理安全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一旦手術室護理中出現了問題,許多醫療護理人員只能臨時的應付,導致許多問題處理不及時不規范,釀成手術室護理安全事故。部分護理人員不具備基本的法律意識,未及時發現日常護理工作中出現的習慣權行為并進行改善,無意間侵犯了患者的合法權益,導致護患之間護患糾紛的產生。

1.1.2醫療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問題手術室醫療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較大,一般手術需要進行1個小時甚至更久,護理人員需在一旁時刻關注手術步驟,一旦出現了緊急情況護理人員需要第一時間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久而久之較大的工作壓力對護理人員身心產生了較大的負擔,使手術室醫療護理人員出現不同程度的生理性疲勞,導致在工作中護理人員偶爾會出現精神恍惚、神經衰弱等情況,使工作中失誤頻發,影響了手術室護理安全。

1.2手術前安全隱患

1.2.1患者信息核對不規范患者在手術前,需要由護理人員引導至手術室,在此期間,護理人員需要仔細核對患者相關信息,避免接錯患者。但患者信息核對這一環節往往流于形式,護理人員只是草草的對比下患者資料卡后便將患者引入手術室。

1.2.2手術前患者擺放不當手術之前患者大部分需要進行麻醉,這時患者的肢體運動能力與感覺能力基本消失,需要醫療護理人員對患者的進行擺放。患者由于暫時性喪失了感覺能力,不能有效回避外界的刺激,如果擺放不當會對患者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1.3手術過程中安全隱患

1.3.1輸血、輸液處理不當在手術過程中,輸血、輸液采用的穿刺針多為留置針,留置針的使用要求較高,部分醫療護理人員為掌握穿刺技術,導致輸液不同或者輸液速度較慢,甚至出現了針芯脫出的情況。部分醫療護理人員對于搶救藥品的擺放不規范,靜脈注射物的標志不清晰,導致醫療事故的發生。

1.3.2醫療器械使用不當醫療護理人員未對手術中醫療器械與醫療物品進行清點,導致患者體內可能留有紗布、縫針等物品,威脅患者身心健康。手術用高頻電刀使用前為進行開機調試,使患者被電灼傷。例如在骨科手術時,部分醫療器械較為精密,零部件也較多,使用時間過長的話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檢修,容易出現零部件的脫落。

1.4手術后安全隱患手術后,需要由護理人員推送患者回到病房,由于護理人員的粗心大意容易遺忘患者的X線片、衣褲等物品,患者回到病房后,引流管的固定不規范,導致引流管脫落。2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的相應措施

2.1手術室護理管理安全隱患的防范對策在挑選醫療護理人員時,盡量挑選高學歷的應聘人員,同時定期對護理人員開展專業能力考核,對于考核不合格的護理人員采取停崗在培訓措施,經過專業的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回到崗位投入工作。合理的分配護理人員的工作時間,避免過大的工作壓力對護理人員的身心產生負面影響,進而降低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

2.2手術前安全隱患的防范對策建立完善的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從宏觀上規范護理人員的操作。在引導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前,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資料卡片進行仔細的核對,避免接錯患者。在擺放患者時,患者置于水平仰臥位時,要保證患者上肢外展角度不能超過90°;患者置于膀胱截石位時,應將患者的膝關節擺正,兩腿的間距應以正常生理跨度為佳,然后在患者腘窩處墊上較厚的海綿墊,這樣患者的姿勢就較為舒服,手術也能較為良好的開展;患者置于側臥位時,應該保證手術部位朝上,上肢放于托手架上;患者置于俯臥位時,應在患者胸腹部位墊襯上較大的軟枕,在髂棘的兩側墊襯上較小的軟墊,這樣可以保證患者胸腹部位呈半懸空的狀態,不會影響患者的正常呼吸,同時要注意保護男性患者、陰囊與女性患者的。

2.3醫療器械、手術藥物使用不當的防范對策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要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做好手術前醫療器械的消毒、擺放工作,手術中對使用的醫療器械、手術藥物進行記錄,避免在患者體內遺漏部分手術物品。手術后在清洗手術設備的時候,用力不宜過大,保證設備不會被損壞。

參考文獻

[1]李玉蓮.基層醫院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09):62-63.

[2]李蘭,郭靈麗.手術室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對策的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09(03):87.

第9篇:手術室護理規范范文

關鍵詞:院內感染;手術室;護理管理;干預;效果

伴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及現代手術學科的飛速發展,醫學手術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這不僅給醫學界帶來了機遇,也為手術室護理管理方面相關理論的發展及手術室護理模式的探討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作為醫院實施搶救與治療患者的重要場所之一,手術室是醫院的重要臨床科室和部門之一;尤其是在圍術期的整個護理管理工作中,手術室護理管理顯得尤為重要。骨科作為重要的科室之一,其手術數量占到了醫院手術總數的很大部分,而且,骨科手術具有其學科的特殊性,為了清晰地暴露手術部位,往往切口較大,這使得骨科手術更易引起院內感染的發生。

1手術室護理管理對控制感染的意義

骨科手術種類繁多,包括骨折切開復位、關節置換手術、創傷、脊柱手術等,其中,比較常見的手術類型為重建與修復手術[1]。這些類型的骨科手術的一個共同特點便是在手術期間都需要使用植入材料,而且,都要采用侵襲方式來進行手術治療,因此,在手術過程中,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引起切口的感染,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嚴重影響手術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復與預后。所以,嚴格落實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有效控制與干預骨科手術院內感染十分必要,而且刻不容緩[2]。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手術室內醫務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思想覺悟,另一方面也能夠幫助指導患者配合做好術后的護理工作。有相關的學者分析報道[3],通過加強開展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規范其管理模式和管理工作,對術后患者進行全程的、全面的護理管理與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骨科手術院內感染的發生率。

2手術室護理管理的具體方法

2.1手術室布局規劃

科學合理的手術室布局規劃是順利開展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的基礎,而且,有利于骨科院內感染的有效管理。手術室要按照日常應用分為無菌區、相對無菌區及非無菌區,不同的區域之間必須要合理隔開,在分隔處設置明顯的分界標志。手術室的設備要按照手術需求來合理擺放,尤其要嚴禁隨意擺放甚至堆放醫療廢物及醫療器械。

2.2手術室環境嚴格把關

手術室的環境中往往會浮游著數量嚴重超標的各種病菌微生物,尤其在手術開始與結束的時候,細菌降落數可以達到最高峰。手術室人員流動較大,極易發生院內感染。為了有效控制骨科手術院內感染的發生率,必須嚴格控制手術室環境。手術室的全體醫務工作人員都必要嚴格遵守手術室的整個操作規則,包括所有無菌技術操作流程、消毒隔離制度。嚴格控制手術室內的人員流動,盡量減少人員流動,手術不相干人員禁止進入手術室,嚴禁存在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醫務人員及其他人員進出手術室。加強手術室的環境管理與消毒管理,每次手術室開始與結束后都要進行徹底地打掃,包括整個手術空間、手術臺、手術室內所有物體的表面以及漂浮在空氣中的病菌。打掃以后,要采用紫外線照射或者負離子空氣消毒等消毒方式對整個手術室進行徹底的消毒。此外,手術室需要長期保持較低的溫度,很多手術室長期不開窗、不開門,在夏季,手術室成為了病菌微生物生長的溫室。因此,要保持手術室及時、有效地通風,保持手術室內空氣的流通與流動,讓病菌沒有產生的空間。也要避免過度通氣,使得被污染的空氣進入手術室而引起本可以有效避免的醫院感染。

2.3嚴格規范無菌技術操作

嚴格的、規范的無菌技術操作,是有效控制醫院感染、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的關鍵措施,而且,會直接影響著患者手術的治療效果[4]。保證手術中使用的所有器械都是無菌的,尤其是術前,所有的器械都必須是絕對無菌的。而對手術器械的消毒滅菌方法,要根據物品的種類來選擇最為合適的消毒方法。手術室內的無菌器械要定期進行更換,必須經常查看手術室內各種器械的有效日期,對于過期的物品、器械以及使用過的器械要及時進行處理。進入手術室工作的醫護工作人員在手術過程中必須穿無菌服、嚴格洗手、佩戴口罩、帽子等,并且必須要勤換勤洗。一旦發現無菌手套有破損,必須立即進行更換。

2.4建立手術室感染的有效監測機制

有效的、健全的監測機制,是保證手術室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保障。手術室消毒工作的有效監測指標則是空氣培養,要定期對手術室的空氣進行菌落培養,作為該段時間內手術室內菌落數及菌種的監測項目。并以此為指導,來對手術室的消毒、滅菌工作進行科學合理地指導。也要對手術室內物體表面、消毒使用的物品器械以及醫務工作人員的手指、消毒液等定期進行采樣監測,可以每月進行1次,以保證醫療器械和醫務工作人員是在無菌條件下進行手術的。還可以發現手術室無菌管理方面的漏洞,及時進行改進與完善。對于手術室醫務工作人員的排班可以采取輪流搭班制度,方便進行相互監督與管理,及時發現工作流程中的漏洞與不足,及時上報,及時改進,促進整個手術室感染的管理工作不斷地完善,趨于成熟。

2.5合理處理手術室的廢物

醫院內的垃圾、廢物必須進行詳細地分類與嚴格地處理[5]。對于每次手術產生的垃圾都要嚴格分類、進行包裝、處理,對于廢棄的污染物、污水等,都要在進行消毒液浸泡后再進行無害化處理。對于一次性使用的物品或者醫療器械,都要在消毒以后或者銷毀以后再集中向外運送。對于手術期間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等要統一無害化處理。每天處理垃圾時,總體上分為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兩大類,醫療垃圾放入黃色垃圾袋內,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垃圾袋內。分類存放后放入指定的、固定的廢物處理暫存點,由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統一的回收處理。

3討論

骨科手術院內感染的發生與很多因素相關,包括手術室的環境、手術部位、手術類型、手術時間及接臺手術、外來人員等諸多影響因素。這些因素中,很多是可以控制的,通過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可以有效避免,進而來降低骨科手術醫院感染的發生率。通過以上諸多方面來進行科學的、合理的手術室護理管理,合理布局手術室的格局,將無菌區、非無菌區嚴格分開。嚴格控制與檢測手術室的環境,包括空氣質量、手術室內物品情況、醫療器械情況等。建立健全的、完善的質量監督與管理制度,并嚴格落實。合理處理手術室的各類廢物與垃圾,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避免手術室醫院感染的發生率。另外,不斷探討最合理的手術路徑,盡量選擇最佳的手術方式,縮短手術時間,降低骨科手術醫院感染的發生率。

作者:祝燕飛 單位:浙江省舟山市中醫院

參考文獻:

[1]傅銘,邵志華.醫院手術室護理風險及管理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17(1):92-94.

[2]周力.手術室護理沿革及其發展趨勢[J].中國護理管理,2009(10):5-7.

[3]陳芋玉,吳應虬,黃愛麗,等.精細化管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手術效率的影響[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3):41-4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级毛片片免费孕妇 |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zyz| 男人使劲躁女人视频小v | 伊人久久网站 | 韩国一区在线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不卡 | 欧美一级别| 亚洲www|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日本 |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成人一级 | 免费在线观看a级片 |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 91av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成人18网址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v片在线看 |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 | 蜜桃日本一道无卡不码高清 | 欧美国产日韩久久久 | 日本中文字幕不卡免费视频 | 美一级片 | 黄色亚洲网站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 看一级毛片 | 欧美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在线免费观看欧美 | 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 特黄特a级特别特级特毛片 特黄特黄 | 亚洲线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私人影院免费体验区 | 欧美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 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免费网站 | 欧美在线做爰高清视频 |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 日韩高清在线二区 | 国产精品玖玖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