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危舊房屋安全整改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工作目標
在開展“隱患治理年”活動第一戰役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排查安全隱患,把安全隱患摸清、摸實、摸細、摸透,重在隱患整改,突出重點行業領域、重點部位安全整治,集中抓好全區10個重點隱患的治理工作,從源頭上盯緊、盯牢重大危險源,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為“平安奧運”奠定堅實基礎。
二、實施方法
隱患排查治理第二戰役(4月至7月),全區各部門各單位要齊心協力,針對此階段安全生產工作特點,圍繞汛期安全和安全,突出抓好道路交通、消防火災、旅游安全、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高處作業等行業領域和確定的全區10個重點隱患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一)認真抓好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要認真吸取“1.23”、“2.29”較大道路交通事故教訓,認真抓好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加大對客運出租、大貨車、建筑工地用車和非法運營等車輛的查處力度,嚴厲打擊酒后駕車、疲勞駕車、無證駕駛和超速、超限、超載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對重點時段、重點路段、重點路口的監督檢查,嚴肅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
(二)認真抓好汛期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強監測和預報預警工作,全面排查治理容易由臺風、風暴潮、洪水、雷電、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隱患點。按照不放過每一個橋梁、涵洞和城市防汛通道,不放過每一個企業和崗位,不放過每一臺施工設備和建設工程,不放過每一處人員密集場所“四不放過”的要求,深入開展“拉網式”檢查,摸清底數,建立隱患整改監控檔案。突出西部拆遷、人防工程、軟件園二期工程、學校、沿海旅游、“九小”場所和“三合一”場所等防汛和安全生產工作重點,嚴防危舊房屋倒塌、觸電、地下水倒灌等事故的發生。
(三)抓好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高處作業等高危行業隱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危險化學品:一是以比賽場地為中心,對全區危險化品從生產到經營、運輸、存儲、使用、廢棄的6個環節,邀請專家進行風險評估,確定風險等級,以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確保順利進行;二是對全區12家加油站進行全面排查,重點檢查加油站安全管理臺賬、消防設施是否符合要求、供配電系統是否符合要求、防雷和防靜電措施是否有效、內外構筑物和站內其它經營項目安全條件變化情況、有關人員經安全培訓持證上崗情況、勞動防護情況、安全設施檢驗檢測和安全評價情況、應急演練情況、加油工安全操作情況、罐區安全狀況、油罐車卸油安全規程執行情況等,全面動態掌控加油站安全運行情況;三是加強對3家液氨使用單位的安全監管,每月對液氨使用單位進行一次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四是對89家無儲存經營單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動態掌控危化品無儲存批發企業安全生產情況和流量流向。煙花爆竹:對全區87家煙花爆竹零售業戶私存私放情況,依據臺賬名錄,按圖索驥;逐一檢查,確保街不漏戶,戶不漏人,確保不發生因業戶私存而引發的事故。高處作業:開展高處作業專項整治活動,以物業管理單位為抓手,進一步加強高處作業的安全監管,堅決杜絕雇用無資質施工隊伍進行高處作業。將高處廣告架設、空調安裝、亮化工程等作業納入高處作業安全監管范疇,通過拉網檢查、實行告知、建立臺賬、現場監管、規范市場,實現高處作業安全源頭治理,形成高處作業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確保不發生高處作業事故。
(四)狠抓重點隱患集中整治。對區安委會公布的10個重點隱患,各牽頭部門要制定整改計劃,確定責任單位,明確責任人、整改時限,落實整改措施、整改資金,確保100%到期整改,每個隱患整改完畢,牽頭部門要組織回頭看,鞏固治理成效,整改情況以書面形式加蓋公章,報區安辦。各部門各單位要進一步加大隱患排查力度,及時上報排查出的重點隱患,6月份,區安委會將篩選公布全區第二批重點隱患。
(五)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全面開展應急救援演練活動。加強與氣象新聞媒體等部門的聯系,建立信息共享,互連互通的機制,認真檢查各部門建立的防范嚴重自然災害預報、預警、預防工作機制、應急預案和各項應對措施落實情況,檢查落實各企事業單位應急處置預案的實用性和搶險救援物資的準備情況。督促企業針對本企業的安全特點和生產環境,制定實用、管用、易于操作的應急救援預案。督促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領域的企業和商場、超市、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認真開展一次緊急情況下的人員撤離和逃生演習,檢驗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檢驗職工逃生知識的掌握程度,檢驗在重大災情、重大險情面前我們各級各部門和企業的應急指揮、配合和協作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領導,形成合力。各部門各單位要切實加強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安監、消防、交警、發改、教體、建管、開發建設局等部門和各街道(社區委)要加強協調,強化“十個指頭配合好,才能彈好鋼琴”的整體意識,建立和落實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制,特別要全面落實行政首長和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制,健全工作機制,各行業領域要確定牽頭部門、單位,明確職責分工,結合特點,制定有效的實施計劃或方案,周密部署,精心組織,整體推進,全力打好“隱患治理年”第二戰役。
(二)突出重點,扎實抓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一是按照“四個不放過”的要求,深入開展“拉網式”檢查,摸清掌握隱患的底子。通過全面排查,切實把本轄區、本行業的安全基本情況、事故隱患情況,特別是可能發生重大事故的各類隱患點,全部掌握起來,做到心中有數,確保萬無一失。二是加強隱患的治理和監控。對排查掌握的事故隱患,凡是有條件整改的,要立即進行整改。對全區確定的10個重點隱患,按照責任、措施、資金、時間、預案“五落實”的要求,制定整改方案,確保按期整改到位。對于因工程或其他原因暫時無法整改完成的,要采取非工程措施,派人嚴防死守,加強監測,嚴密監控。三是要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全面開展應急救援演練活動。要建立防范嚴重自然災害預報、預警、預防工作機制,提高政府應對事故災難的處置能力。要督促企業針對本企業的安全特點和生產環境,制定實用、管用、易于操作的應急救援預案。商場、超市、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要有計劃地開展一次緊急情況下的人員撤離和逃生演習,檢驗預案的實用性和操作性,檢驗職工逃生知識的掌握程度,檢驗在重大災情、重大險情面前我們各級各部門和企業的應急指揮、配合和協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