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鎮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團縣委按照縣文明辦的工作要求,對照縣創建衛生城市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目標任務,圍繞黨政中心,結合我縣民政工作實際,認真開展好了各項工作,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一)圍繞創建衛生城市,深化志愿服務活動。
1、建立健全志愿服務組織。進一步建立健全志愿服務組織,我縣成立了志愿者服務總站,由團縣委局長同志擔任站長,各街道辦、鄉鎮及機關事業單位團組織負責人40余人作為成員。目前,我縣已建立志愿者服務總站1個,各級志愿者服務隊42支。在建立健全組織機構的同時,進一步完善志愿服務的相關工作制度,大力開展志愿者注冊、志愿服務登記等工作,力爭使我縣的志愿服務工作更加的規范化、制度化、長期化。
2、認真開展志愿者注冊工作。按照全縣創建衛生城市創建目標的要求,團縣委于1月與縣精神文明辦、縣機關工委和縣團縣委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縣志愿者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以各街道辦、鎮鄉和各大系統切實加強志愿者注冊工作,服務全縣衛生城市創建工作。
3、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1)大力開展青年志愿服務活動。今年8月成立了以縣委分管領導為主任,縣委組織部、宣傳部等二十多家單位共同組成的縣志愿服務工作委員會,進一步整合資源,規范和促進全縣志愿服務工作。一方面開展經常性的志愿服務活動。利用志愿服務月、助殘日、敬老日等節假日,各級志愿者隊伍廣泛開展了義診、法律咨詢、義務家教、植樹造林、慰問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共計服務人民群眾28000人(次)。另一方面,結合重要工作開展志愿服務服務,在展銷會期間,志愿者們活躍在主會場,承擔禮儀、接待、導游及咨詢服務;在幫助搬家工程中,志愿者表現突出,讓群眾感受到了志愿者的熱情;在宣傳工作中,志愿者們制作了宣傳展板,并向市民發送宣傳手冊30000余冊,“市民綜合素質問卷調查表”份;在宣傳、助殘活動、慶典等活動中,志愿者展示出良好的形象。
(2)積極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活動。一是開展服務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新型社縣活動。集中在7-8月組織聯系了學院、學院的50余名大學生在我縣村、村等我縣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新型社區開展志愿宣講5場、義務培訓10期、文藝演出3場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深受當地人民群眾的好評。二是開展到貧困山區義務支教活動。團縣委聯系了大學的25名大學生志愿者分別在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到我縣小學開展為期累計一個月的支教活動,為該校100余名留守學生開展暑期補課以及美術、音樂、武術培訓,團縣委還專門請了電視臺專題部的記者為這次支教活動制作了一期專題片。三是開展農民讀書活動結對活動。7月,在我縣村舉辦的農民讀書活動啟動儀式上,大學和鎮簽訂了讀書結對幫扶協議,由大學的志愿者們為山泉鎮的青年農民朋友開展定期不定期的贈送圖書、讀書輔導、讀書幫扶等暑期文化下鄉活動。
(二)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以紀念勝利70周年、抗日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和紀念“五、四運動”87周年等重大紀念日為契機,大力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引導廣大青少年成長為社會主義“四有”新人。廣泛開展了“知榮辱,樹新風”五個一(創作一首關于“八榮八恥”的群眾歌曲,組織一次文藝匯演,開展一次征文比賽、一次演講比賽、一次兒歌(童謠)征集)活動,使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入青少年心中。
(三)圍繞公民道德建設,深化“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為了進一步深化“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加強對我縣各級 “青年文明號”的規范管理,在全社會展示當代青年的精神風貌,塑造行業和企事業單位的良好形象,倡導職業道德和職業文明,團縣委在全縣窗口行業中開展了“青年文明號”的復核和評選工作。截止9月底,我縣共計有10個單位參加了復核和創建評選工作,通過復核,我縣現有市級“青年文明號”1個,縣級“青年文明號”9個。現申請創建的縣級“青年文明號”有9個,團縣委已于11月在開發報上對新創和復核單位進行了統一公示,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并對公示后符合條件的創建集體以文件的形式對全縣“青年文明號”進行統一命名。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加強對未成年人以“三個代表”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采取寓教于學(讀原文)、寓教于議(談體會)、寓教于看(看發展)、寓教于樂(搞演出)、寓教于講(搞演講)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青少年深入學習、全面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廣泛是開展以《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為主要內容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通過上法制課,開展“兩法”知識競賽,組織犯人“現身說法”和舉辦“兩法”宣傳專欄等方式, 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制觀念。今年共幫教“兩教”人員1500余人,組織15000名中小學生聽犯人“現身說法”。
一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和市局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省、市質監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產業富縣、工業強縣、開放活縣、科教興縣、生態立縣”的發展戰略,貼近政府,貼近企業,貼近民生,扎實開展質量興縣工作和“質量安全年”活動,以全面提高我縣產品質量水平為目標,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作風建設年活動
根據《*縣第二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發[2009]9號)精神和省、市局統一部署,我局參加全縣第二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縣局成立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制訂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并付諸實施,重點解決黨員、干部對科學發展觀理解還不夠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不高;干部的思想、作風、能力素質與推動科學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宗旨意識淡薄,執行力不強,服務與把關能力較低;責任心、事業心不強,履職與盡責不到位;學習意識不強,政治修養不夠,業務能力差;思想作風不正,紀律觀念差等問題,從思想觀念、服務意識、工作方法和責任意識上消除與科學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通過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增強了全局黨員干部服務*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服務縣域經濟的能動性和執行力明顯提高,干部思想作風明顯好轉,政治與工作紀律觀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習實踐活動從2009年3月20日開始,至2009年8月30日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即:學習調研、分析檢查、整改落實。我局調研主題是如何做到“四個圍繞”,即:如何圍繞“產業富縣”,做好名牌的爭創和標準化服務工作,培育出更多具有*特色的優勢品牌和名牌,提升特色產業發展水平和規模效益;如何圍繞“工業強縣”,積極為企業誠心服務,真心為企業排憂解難,督促企業采用先進的質量管理體系與標準,促進企業提高產品質量與質量管理水平;如何圍繞“開放活縣”,依法行政,規范行政行為,杜絕違法行政行為,提高行政水平,為*招商引資和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如何圍繞建設“和諧*”,加強食品與特種設備監管,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康。通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進一步提升了質監部門的影響力,進一步達到了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提升能力;打造了一支符合時代特征、適應形勢要求、善于攻堅克難的質監隊伍;進一步提升了優化大局意識、服務意識以及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樹立起新時期黨員干部的新形象。通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確保了今年各項目標任務按期高質完成。
(二)黨風廉政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年初我局就制定了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精神文明學習和創建工作計劃,認真落實縣委出臺的“五不準”及上級局的“六條禁令”的規定,加強對局工作人員的教育、監督和管理,推行政務公開,舉辦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提高服務全縣經濟建設的能力》專題講座,對黨員進行了《加強人品道德修養教育做一名合格的黨員》等專題黨課教育,同時開展了“三比三看”活動,即:比學習、看提高,比工作、看實效,比作風、看紀律,全面提高了黨員干部的黨風廉正建設和精神面貌。一年來全局無違紀違規的行為和案件的發生。
(三)質量興縣工作
2009年初,我局在縣長辦公會上專題匯報了省、市質監工作會議精神和2009年度質量工作要點及相關要求。縣政府于6月初召開2009年度全縣質量工作會議,在全縣質量工作會議上落實了質量興縣年度工作目標、考核細則和責任追究制度,縣政府與各鄉鎮、各部門領導簽訂責任狀。縣局開展質監干部“進企業、優服務、促發展”的質量興企活動,并制定了《*縣質量技術監督局開展質量興企活動實施方案》,確立了開展質量興企活動工作目標、重點服務對象,制訂了22條《服務企業促發展的具體措施》。全縣確定17家企業為重點服務企業,每個副科級以上干部確定2家以上企業為服務對象,作為為企業的服務的責任人,統一協調企業在質量、標準、計量、特種設備等方面的問題,確保為企業提供及時有效、方便快捷的服務,使質量興縣工作落到實處。
(四)標準化工作
一是重點抓好生豬養殖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收集國家、行業、地方相關標準,即:規模豬場生產技術、豬飼養標準、獸醫防疫工作規程等標準20項,著手組織制定種豬養殖標準,推進種豬養殖標準化;二是大力開展農業標準化工作。《*貢米》于2009年3月通過專家審查并由省局,成為省級地方標準。同時,為了推進標準化工作成果運用,縣局編印《龍峰茶技術規范》和《*貢米》,共計800冊,并將送到鄉鎮和企業。三是開展*貢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工作。開年以來,我局就著手籌備“*貢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工作。申報材料報省、國家總局審查,并通過國家總局已經公示。四是組織企業積極爭創名牌產品申報“長江質量獎”。五是積極參加了省局農業標準化經驗交流征文活動,向省局報送了《致力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促進山區特色產業的發展》經驗交流征文和影像資料。
(五)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按照市局的統一安排,結合本縣實際情況,開展了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活動。共取得生產許可證20家,其中:國家發證5家,省發證15家,添加劑備案16家,建立檔案17家。一年來共投入執法人員125人次,出動車輛65次,檢查企業19家,作坊95家,抽樣15家18批次,抽檢合格率95%。通過專項整治,強化了生產企業、作坊使用添加劑與經銷添加劑備案管理工作。與食品生產企業簽訂生產使用食品添加劑單位承諾書,對6個重點單位的產品進行抽查;深入開展茶葉、月餅等區域性、節令性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對5家企業無證生產問題進行了調查;開展食品小作坊改造工作,全年計劃完成7家小作坊升級改造并取證,其中:國家級1家,完成2家食品生產企業衛生注冊,現己完成小作坊升級改造5家,食品生產企業衛生注冊2家,超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標任務。
(六)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
一年來,先后開展了6次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共出動執法人員
25人次,與主要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簽訂了安全責任書,檢查特種設備45臺(套),下發安全監察指令書3份,消除不安全隱患4處,幫助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和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保證了特種設備安全運行,并強化液化石油氣瓶的定期檢驗工作,督促液化氣充裝單位送檢氣瓶2000多只。
(七)質量監管和打假工作
一是加強移民工程建筑材料進行了監督檢查,對移民遷建工程中生產和銷售不合格建筑材料進行了行政處罰,并對存在質量隱患的生產企業向當地鄉政府作了情況通報;二是對縣污水處理廠、瑞城水泥廠等重點工程建設材料進行了監督;三是為了確保家電下鄉產品質量,縣局協同縣商務局,全面加強對5家電下鄉產品中標銷售企業監督,督促企業簽訂家電下鄉產品質量承諾書,并建立家電下鄉中標企業質量檔案;四是在縣各職能局的配合下大力開展了對鄂坪鄉庫區的鐵皮船只的整治;五是加大農資打假力度。3月份,我局重點對生產化肥的企業進行執法檢查,共檢查3家生產企業11家銷售單位,其中3家有質量問題的企業己立案調查,責成企業召回質量問題化肥40噸;五是加強了定期檢驗監督,定檢計劃105家149批次,實際完成12家160批次。全年立案和查處各類案件22起。
(八)計量監管工作
一是進一步強化民生計量工作。集中抓好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定量包裝、用于貿易結算、醫療衛生、燃油加油機、液化石油氣等在用計量器具的強制檢定工作和專項監督檢查工作,計劃強制檢定在用計量器具1182臺(件),實際檢定1201(件);二是加強對煤礦企業在用計量器具的監督管理,確保煤礦安全,縣局組織專班對全縣12家煤礦企業57臺計量器具,進行了專項監督檢查,有效強化了煤礦企業在用計量器具的監督管理;三是對我縣高能耗企業提供計量服務,幫助企業節能降耗;四是對全縣的7家計量認證單位進行了專項計量認證監督檢查。
總之,我局20*年工作有了新的變化,工作紀律明顯增強,能主動履行職責,知覺學習,團結友愛,真正打造了一支政府需要,群眾信賴,社會支持的質監隊伍。
二、工作建議
1、《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該法規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實施質量檢驗應當購買樣品,并不得收費。為此,特請求上級解決食品生產環節檢驗經費
2、隨著“潘口”電站的截流,我縣兵營、新洲即將成為庫區,鑒于“鄂坪”庫區的經驗,建議早日對兵營、新洲庫區從事采沙、捕魚及亂搭亂建的行為出臺相應的措施,為以后庫區管理打好基礎。
三、2010年主要工作計劃
(一)繼續深入開展“質量興縣”活動,提高我縣質量水平。圍繞我縣茶葉、魔芋、中藥材、煙葉、蔬菜、林果、畜牧養殖等特色板塊經濟為實施質量興縣的工作重點,做好名牌產品的培育工作,重點培育梅子貢茶、靈山源魔芋酒、中藥飲片系列產品,組織湖北銀松、瑞城水泥爭創“湖北名牌”產品,組織湖北龍王埡茶業集團爭創湖北省“長江”質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