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耳石癥治療復位方法范文

耳石癥治療復位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耳石癥治療復位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耳石癥治療復位方法

第1篇:耳石癥治療復位方法范文

佟阿姨昨晚睡覺時又犯頭暈了,奇怪的是,正著身子十來秒就不暈了。可是,一轉頭馬上又開始犯暈,還全身冒冷汗,吐個不停。這樣的發作平時也有,但沒有具體的規律。家里人懷疑是腦血管疾病,把她帶到醫院做了各種檢查,都沒查出問題。他們又以為是頸椎病,拍了片也都沒有問題。也有醫生懷疑是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打了通血管的針,也不見起效。佟阿姨被這個頭暈折磨得茶飯不思,人都瘦了幾圈。最后,佟阿姨還是在耳鼻喉科找到了癥結。醫生詳細聽了佟阿姨的描述后,認為她的頭暈是由“耳石癥”引起的。

耳朵里也會長石頭

“耳朵里也會長石頭?”佟阿姨瞪大了眼睛。幾乎所有非學醫人士都一臉好奇。醫生解釋道,耳朵里的確有石頭,但是非常細微,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見。它位于內耳前庭后上部的橢圓囊,如果它不安分,從橢圓囊處脫落出來,游蕩到了隔壁的半規管,就很容易引起眩暈。這是因為,半規管是一個負責管理平衡的裝置,當人改變時,半規管內淋巴液(俗稱耳水)的流動方向也會相應改變,從而傳遞信息給平衡神經來調節人體平衡。而耳石脫落后,會直接影響淋巴液的流動,給平衡神經提供不正確的刺激信息,平衡神經對這些信息不勝負荷,就可引發眩暈。因此,也叫做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癥只是簡單的叫法。簡單地說,耳石癥患者只是在頭部傾向某一方向時感到眩暈,而且持續時間不過數十秒。

耳石老化、人體過度疲勞、頭部外傷等是造成耳石脫落的是最常見原因。此外,供應橢圓囊的血管阻塞、中耳炎、噪音、藥物中毒等因素,也可能引起耳石脫落。為什么有些患者的頭暈時有時沒呢?這是因為有的耳石在游蕩過程中分散開,形成不了刺激,自然也就不暈了;又或者,一些小的耳石,自己溶解了,病人也不會暈了。所以有些人,不吃藥,不打針,在家休息幾天,也會自然好轉的。

耳石癥容易被誤診

但是,耳石癥非常容易被誤診,有許多患者輾轉了神經內科、心血管科、腦內科等多個科室,尤其被誤認為是頸椎病、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花費巨大也沒得到確診。也有的患者被認為是美尼氏綜合癥,俗稱“耳水不平衡”,其實耳石癥和耳水不平衡是兩種不同的耳病,耳水不平衡的頭暈持續時間要長一點,通常不會以秒計算,并且跟頭位的改變也沒什么關系,還會有耳鳴、聽力下降等癥狀。

如果出現眩暈癥狀的病人,在排除了其他需要緊急處理的危重疾病如腦卒中、腦腫瘤等之后,一定要注意是不是耳石癥,馬上做個改變頭位的試驗就可以診斷了,當然能配合做眼震圖的儀器檢查就更為準確了。其實,有經驗的醫生能根據位置變化誘發的眩暈和患者眼球的旋轉性轉動確定是否耳石脫落墜入半規管。

耳石癥治療的主要方法就是手法復位,即把耳石從半規管中旋轉出來,重新掉到橢圓囊中,從而治愈。接受手法復位后,有10%~15%的病人會復發。如果反復發作,或者手法復位無法成功,則要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法主要包括半規管阻塞術、單孔神經或前庭神經切斷術等。

耳石癥的發病率較高,在日常門診的眩暈病人當中,約有一半最后能被確定為耳石癥。如果接受手法復位治療,很快就會好轉。雖然復位手法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不少技術含量,必須由專業醫生來執行。此外,治療后患者須保持側臥位1周,同時避免劇烈活動。

預防耳石癥復發,應避免過度疲勞。飲食上忌飲濃茶、咖啡和酒類等刺激性飲料,還應注意低鹽飲食。病人在家發作時,最好的辦法還是馬上到醫院治療。

第2篇:耳石癥治療復位方法范文

劉洋的老爸半年來最煩惱的事情就是動不動就頭暈,不管是坐著或者站著,只要頭向左邊一扭,立刻就會感到天旋地轉,有時候還會惡心、嘔吐,就連睡覺的時候都不能向左翻身。但是,有時候稍微調整一下位置,眩暈就會好轉。劉洋懷疑老爸是不是患了腦缺血,可是檢查結果卻顯示,老爸的腦血管沒問題。這半年來,劉洋陪著老爸做了腦血流圖、預動脈彩超、腦CT和腦核磁共振、心臟彩超、血脂和血糖等各項檢查,都沒有發現顯著異常。結果,在耳鼻喉科,醫生沒到半個小時就解決了。原來,老爸惠的是耳石癥。

耳朵里也長石頭

耳石是一些灰色的微細碳酸性物質,粘附在內耳半規管中,主要功能是讓人體感應直線加速度,比如說,我們坐車時即使打瞌睡,但仍然能感受到急剎車,就是耳石在傳遞信息。

耳石癥,醫學上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因為當某些因素導致耳石脫落下來時,它就會像沙塵一樣在內耳中漂浮,影響人體平衡的功能,引起眩暈,俗稱耳石癥。這種疾病中老年人常見,在醫院的眩暈門診約有20%是因為耳石癥。

耳石移位為什么

耳石癥的確切病因目前還不明確,專家推斷這種疾病的出現可能與年老,耳供血不足、頭部受到震動,中耳炎等因素有關。耳石癥很容易與頸椎病,內耳眩暈癥或腦供血不足等疾病混淆。

耳朵石頭巧判斷

耳石癥的主要癥狀是位置改變就會引起眩暈,恢復某一時眩暈又會消失。具體可以通過以下癥狀來判斷。

①頭部轉動到某―位置時出現短暫旋轉性眩暈,最常見的是從床上坐起、躺下,左右翻身,彎腰以及抬頭時出現眩暈。

②持續時間不超過1分鐘,當頭部位置固定后眩暈會好轉。

③眩暈發作時,會出現眼球旋轉性或水平性震顫。

④眩暈時可伴有惡心,嘔吐,一般不會有耳鳴,語言和行走障礙。

⑤病情多數會在數周或數月內自行緩解,僅有個別患者會持續很長時間。

取走耳朵里的石頭

即使不做任何治療,耳石癥也可能在一年左右之后自己痊愈,但是,這種痊愈是暫時性的。可能幾個月后又會復發。因此,及時采取治療措施能夠改善爸媽的生活狀態。

手法復位:手法復位是用物理方法,在紅外視頻眼震圖的指引下,引導患者通過的變動,讓耳石移出半規管。整個治療過程用時很短。

口服藥物治療:口服安定、谷維素藥物。藥物治療不能起到預防發作和徹底治愈的作用,但是能抑制前庭神經以減輕眩暈及控制惡心嘔吐等伴發的自主神經癥狀。

強迫鍛煉:強迫鍛煉可利用疲勞反應的特性,每日固定在誘發上進行長期鍛煉,讓身體適應而不再有眩暈感。

手術治療:少數經保守治療無效的嚴重位置性眩暈患者,要進行單孔神經切斷或后半規管阻斷術來治療。

注意事項:

手法復位后,患者需要睡高枕48小時,避免向患側臥位。如經多次治療仍不見好轉,應進一步檢查外顱內病變。

眩暈嚴重的患者需要住院觀察治療。在飲食上應當適當控制水和鹽的攝入,以減少內耳迷路和前庭核的水腫,多吃易消化、清淡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第3篇:耳石癥治療復位方法范文

為了找出病因,3年來她從腦科到骨科、心血管內科,檢查了頭顱、頸椎、心臟,做了CT、腦血流圖……什么檢查都做過了,甚至還被抽了骨髓查病因,結果什么異常都沒有,但她還是一不小心就犯暈。每到一個科室,醫生都會給她開始治療眩暈的藥品服用,但3年來,這種怪病如影隨身,搞得她不但身體不舒服,心理也很緊張,“一想起來就心煩,簡直過不下去了。”

最后,在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胡丹霞判斷陳老太是因耳石脫落影響到內耳平衡器官,遂給她做了耳石復位手法。才花了幾十元錢,當天陳老太多年的頭暈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她連稱:“不可思議!”

走進診室問診實錄

醫生:哪里不舒服?

病人:老是頭暈。已經有3年了,看過腦科、心血管內科,懷疑是頸椎有問題又去看過骨科,做了很多檢查,從頭顱、頸椎到心臟,cT、腦血流圖,甚至還被抽了骨髓查病因,結果都查不出原因。吃了不少藥,還是好不了。

醫生:什么時間容易犯暈?暈的時候是否伴有其他癥狀?

病人:身體一向右側就容易犯暈,比如坐在椅子上不能向右側身,睡覺時身體也不能向右翻身,不然就感到天旋地轉,還會覺得惡心、想嘔。雖然查不出異常,但我擔心這樣下去會不會中風甚至偏癱?

醫生:如果排除了腦部問題,心血管和頸椎也查不出毛病,我看問題不大。把身體的姿勢調過來是否就會好點?

病人:好像是。所以一感到暈,我馬上就坐正或平躺,每次起床,也總提醒自己要從左邊上去,下來也一樣,要是從右側上落,睡覺時也不能換右側躺著,不然又要暈了。

醫生:你這種暈法很可能是耳石脫落影響到平衡器官引起的。

病人:那該怎么辦?

醫生:治起來也簡單,試試耳石復住手法吧。

在門診的治療床上,醫生讓陳老太小心地躺上去,并開始引導她將頭和身體向一定的角度轉動,發現她的眼睛有震顫現象。十幾分鐘后,醫生說:“好了。”她讓老人右側躺著,并從右邊嘗試著慢慢起身。陳老太不太相信,覺得這醫生似乎有些“忽悠人”,她擔心會像往常一樣開始“天旋地轉”,但在醫生的再三鼓勵下,她小心翼翼地從右邊起身。“神了,神了!”她不敢相信,但糾纏了她3年的側暈癥,真的不可思議地消失了。

醫生提醒:過半耳石癥患者被誤診

胡丹霞說,耳石癥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綜合征,學名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從目前醫院接診的患者來看,一半患者曾經走過彎路,從神經內科、骨科、神經外科、精神科等科室轉過來。

據胡丹霞解釋:人的內耳有兩個功能,一是負責聽聲音,另一個是負責維持平衡感。內耳壁上附有許多非常細小的石頭,稱為內耳平衡石,其作用是幫助人體感覺直線的加減速運動。耳石可能因頭部受到震動、內耳發炎或年齡大了老化等多方面的原因而脫落,并且撞擊到內耳影響人體平衡的其他部位,引起病人的眩暈感。大部分患者會表現為在頭位改變如休息或起床或向某一方向翻身側身時便引起天旋地轉,伴有惡心、嘔吐,但一般無聽力障礙、耳鳴等癥狀,緩解期并無任何不適出現,行走時也較正常。

大多數病人對耳石癥認識不足,往往以為自己患上了頸椎病、梅尼爾病或者腦供血不足等。胡丹霞說,辨別耳石癥引發的眩暈,最明顯的特點是與固定方向的頭位變化有關。另外,如果令病人睜眼采取可誘發眩暈的,一般幾秒鐘后可看到其眼球有震顫出現,眼球震顫為旋轉性或水平旋轉性。因此,有經驗的醫生有時通過檢查病人的眼球運動變化就能發現問題。

什么人易患耳石癥?

第4篇:耳石癥治療復位方法范文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osition for benign paroxysmal vertigo patients the effec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 make guidance to the nursing work. Method selection in July 2013-2013, the records of 66 patients with BPPV ma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s completely random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nursing groups in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on the basis of high quality care, compared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Results (1) the efficient nursing treatment group was 95.0%, and the cure rate of 77.5% in control group cure rate 45.0%, effective rate was 75.0% for two weeks whe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2) nursing group of patients to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was 96.97%,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as 60.61%,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the otolith reduction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PP clinical effect is remarkable, great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t of nursing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orth clinical popularizing widely.

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BPPV)是與重力作用方向相關的頭部運動或身體姿勢變動誘發的短暫性眩暈。是臨床常見的周圍性眩暈,約占眩暈患者的1/3[1]。目前治療多采用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同時行耳石復位法[2],臨床上患者常因不能耐受反復頭位改變引起的眩暈而難以堅持。該研究為了探討在耳石復位法治療BPPV中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對我科2013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66例BPPV患者進行分組對比,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收治的66例耳石復位法治療BPPV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完全隨機分為兩組。護理組33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3例,年齡21~76(54.0±0.8)歲。對照組男性11例,女性22例,年齡19~78歲(53±0.6)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情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護理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患者入院后護理工作人員及時全面的了解患者病情,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環境。復位前: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本病相關的知識的講解,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特別是針對情緒特別激動或低落的患者,使其積極的配合治療工作,過于緊張的患者可給予少量鎮靜劑,以保證患者處于放松狀態。告知患者在治療中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誘發頭暈,甚至加重,惡心,嘔吐,血壓升高,均為一過性,取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提高復位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護士床邊辦公及責任制管床,每個責任護士每天管床7~8例,全程為患者做護理工作。復位時:護士在旁邊握住患者的手,讓患者有安全感,囑患者全身放松,及時說出自己的感受,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脈搏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予以適時的指導、協助與鼓勵。復位后:指導患者采取半臥位臥床休息,緩解復位后治療過程中誘發的眩暈反應。對于需要多次進行復位治療的患者,在復位時依然要注意劇烈的改變誘發眩暈的可能。要避免易誘發眩暈的改變。觀察復位治療后病人眩暈發作的情況及是否需要再次進行復位治療。對年老體弱的患者,需注意生命體征的變化,基礎疾病情況,以防意外發生。康復指導:治療后患者可能會出現頭脹、頭重的感覺,加強健康知識宣傳是非常有必要的。指導患者在治療后兩天內睡眠時墊高枕頭,盡量避免向患側臥位,在半月內避免頭部劇烈運動或彎腰低頭過多。由于BPPV患者的植物神經系統處于不穩定狀態,囑患者減少腦力勞動,活動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情開朗,適當參加體育鍛煉,保證充足的睡眠。飲食方面要少食多餐,進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增強機體提抗力,促進機體康復。

1.3 療效評定標準

①兩組都在接受治療后2周進行效果評價。痊愈:眩暈消失,Dix-Hallpike試驗陰性或仰臥位側頭試驗陰性。改善:仍有眩暈,每日發作次數治療前減少50%以上,或無眩暈,但存在程度不等的頭昏不平衡感或Dix-Hallpike試驗或仰臥位側頭試驗誘發眼震持續時間縮短。無效:治療前后眩暈發作無變化。痊愈及改善者均有效[3]。

②該次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根據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將其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統計患者對本次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總有效率=×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 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

組別 n 痊愈 改善 無效 總有效

例 % 例 % 例 % 例 %

護理組 33 27 78.8 5 15.2 1 5.0 32 97.0

對照組 33 20 60.6 4 12.1 9 27.3 24 72.7

P

兩組病例均完成耳石復位治療。護理組僅有1例患者出現教原來更顯著的眩暈、嘔吐和眼震;而對照組有5例在完成耳石復位治療過程中出現上述癥狀加重。

2.2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的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的比較{n(%)}

組別 例數 滿意 一般 不滿意 滿意度

護理組 33 32(96.97) 1(3.03) 0(0.00) 32(96.97)

對照組 33 27(60.60 ) 9(27.27) 4(12.12) 20(60.61)

P

護理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6.97%,明顯高于對照組60.6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耳石復位已證實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但在復位的過程中,患者頭暈的癥狀被誘發甚至加重,感視物旋轉、惡心嘔吐、緊張恐懼,使之難以準確有效完成整個操作,影響到復位的成功率。

該研究中使用的優質護理是以病人為中心,護士責任制管床并采用床邊辦公制度,嚴格落實護理職責,使病人在整個護理工作中得到優質、全面、滿意的護理[4].從患者入院開始,一直到患者康復出院的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不僅要熟練運用專業護理技術,而且還要對患者全程進行心理護理,使患者在整個住院過程中享受到優質、專業的護理服務。該研究顯示采用耳石復位法同時實施優質護理,使治療的有效率達97.0%,其中治愈率78.8%.對照組有效率為72.7%,治愈率60.6%,護理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6.97%,明顯高于對照組60.61%,兩周時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筆者認為對耳石復位法同時進行同期優質護理治療BPPV的近期效果是肯定的。

[1]張素珍.眩暈癥 診斷與治療[M].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143

[2]李雪松,宮旭海,張繼紅,等.顆粒復位法治療后半規管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的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應用醫學,2010,4(9):192-193.

第5篇:耳石癥治療復位方法范文

【關鍵詞】眩暈;半規管;耳石;治療學

文章編號:1009-5519(2007)24-3697-02 中圖分類號:R76 文獻標識碼:A

后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sitional Vertigo,PC-BPPV)是一種在改變時以短暫眩暈發作和眼球震顫為主要表現的內耳半規管疾病,癥狀通常持續數秒至數十秒,可同時伴有惡心、嘔吐等迷走神經興奮表現。該病發病率高,約占周圍性眩暈的17%~20%[1,2]。由于對本病病理生理機制研究深入,以及各種物理治療手段所顯示良好效果,報道采用Semont方法[4]治療該病取得成功。筆者采用Semont法治療32例PC-BPPV,總有效率達93%,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03年2月~2006年12月我科門診共診治PC-BPPV患者32例,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齡30~73歲,平均年齡50.8歲;左側19例,右側13例;發病時間1天~10個月不等,其中1周內12例,1周~1月9例,

1.2 診治方法:PC-BPPV診斷標準[3]:(1)有因頭位改變誘發的短暫眩暈發作史,持續時間不超過1分鐘;(2)Dix-Hallpike試驗陽性。確診為PC-BPPV的患者,按照Semont等[4]介紹的方法進行治療:(1)患者坐于床沿,雙腳下垂,頭偏向健耳45度(起始位);(2)在治療師幫助下,將患者迅速向健側側臥,該維持4分鐘;(3)保持側頭位,整體移動患者坐起并快速通過起始位,達對側臥位4分鐘;(4)患者坐起,恢復到起始位。每完成4個步驟為1個循環,直到每個均不能誘發眩暈和眼球震顫后,治療結束。治療后囑患者2天內盡量取半臥位入睡,避免抬頭、低頭、彎腰等易激發眩暈的頭位或動作。1周后門診復查。

1.3 療效判斷:療效判斷標準[3]:(1)痊愈:眩暈消失,Dix-Hallpike試驗陰性;(2)改善:仍有眩暈,但每日發作次數較治療前減少一半以上,或雖無眩暈,但有不同程度頭昏、不平衡感或Dix-Hallpike試驗有誘發性眼震;(3)無效:治療后眩暈發作次數與治療前無明顯變化。痊愈+改善為有效。

2 結果

32例患者中,除2例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短暫性惡心、嘔吐外,其他均反應較輕,經1~4個循環(平均2.5個),治療結束時所有患者任意改變頭位時均不能誘發眩暈。1周后復查,癥狀完全消失,且Dix-Hallpike試驗陰性26例;癥狀改善3例,無效3例。經Semont法一次性治療總有效率達93%。

3 討論

BPPV是眩暈中極為常見者,耳科及相關科室的臨床醫師對其認識不足,常誤診為梅尼埃病及頸性眩暈或被漏診。近年來由于對本病病理生理機制研究深入,雖然對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述清楚,尚存在一些爭議,但半規管耳石癥已為絕大多數學者認同[5],該學說認為:從橢圓囊變性脫落的耳石顆粒懸浮于半規管長臂的淋巴液中,當頭部處于誘發時,內淋巴稠密物運動引起內淋巴流動而使壺腹嵴受牽引而偏移,從而刺激壺腹神經產生興奮性沖動,導致短暫性眩暈發作和眼球震顫。耳石復位法則是根據半規管耳石癥學說以及半規管與前庭的解剖關系所設計的一系列促進耳石顆粒從半規管排出的程序化手法,多年來普遍采用Semont法或Epley法治療PC-BPPV,均取得滿意療效。筆者用Semont法治療PC-BPPV,通過32例患者進行臨床治療,一次性治療有效率達93%,使Semont法治療PC-BPPV的效果得到進一步驗證。雖然BPPV是一種自限性疾病,超半數患者能在發病1月內自愈,但本組病例的最終康復,并不能完全用“自愈”加以滿意解悉。縱觀文獻,Semont法治療無明顯禁忌證,且操作簡便,患者耐受性好,療效顯著,因此筆者認為Semont法是一種治療PC-BPPV簡便、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Parnes LS,Agrawal SK,Atlas J.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J].CMAJ,2003,169:681.

[2] 鐘乃川.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再認識[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1,15(12):531.

[3] 刑光前,卜行寬.顆泣復位法治療后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9,34(3):163.

[4] Semont A,Freyss G,Vitte E.Curing the BPPV with a liberatory ma-neuver[J].Adv Otorhinolaryngol,1988,42(3):290.

第6篇:耳石癥治療復位方法范文

張女士是位年輕白領,工作、生活節奏很快。最近幾天,她一直感到左耳漲漲的,但沒有放在心上。昨天,她像往常一樣,吃過早飯后急匆匆地往公共汽車站趕。遠遠看到車子快進站了,她趕緊往前跑。隱約間,她聽見有人在后面叫自己,便轉過頭去看,頓時感覺一陣天旋地轉襲來,一個踉蹌,撲倒在地。張女士努力睜開眼,發現街道、行人、汽車等,都在上下翻轉。她覺得一陣陣惡心,忍不住要嘔吐,額頭也破了,感覺血在不停往下流。她想掙扎著站起來,卻完全沒有力氣,只能趴在地上,一動不敢動。幸虧有好心人過來,幫她按住了傷口,并打電話呼叫救護車,把張女士送到了醫院急診室急救。經緊急處理后,張女士的眩暈癥狀漸漸緩解。經進一步檢查,醫生診斷張女士患有“內耳迷路積水”,即梅尼埃病。回想起發病時的經歷,張女士至今仍感到心有余悸……

第一步:現場自救

眩暈是一種現象,而不是疾病的名稱,很多疾病都可以導致眩暈的發生。無論什么原因引起的眩暈,都表現為視物旋轉、行走漂浮感等,常伴有惡心、嘔吐,與感冒、睡眠不足、高血壓時的“頭昏感”完全不同。眩暈常突然發生,患者若防范不及,常會因突然摔倒而遭受輕重不等的外傷。

眩暈發作時,患者應就地坐下或平臥,不要勉強站立或繼續行走,以免摔傷。若出現嘔吐,應稍坐起或將頭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嗆入氣管導致窒息。若休息后,眩暈癥狀不緩解,應撥打急救電話,去醫院就診。眩暈發作期間的患者,應避免從事高空作業、駕駛作等工作,以免發生意外。

第二步:初判病因

總體而言,眩暈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耳源性眩暈,即耳朵疾病導致的眩暈,如耳石癥、梅尼埃病、突發性耳聾、聽神經瘤等;另一類是非耳源性眩暈,包括顱腦疾病、頸椎病、眼科疾病等。眩暈的病因非常復雜,依據現有醫療技術,能夠得到確診的可能只占到70%左右。不過,當眩暈發作時,大多數患者還是可以根據自己的一些癥狀來初步判斷眩暈的原因,以便決定是否需要立即就醫。

一般地說,顱腦疾病引起的眩暈常伴有意識障礙、肢體活動不利等情況,如口齒不清、答非所問、一側肢體無力或麻木等;頸椎病引起的眩暈,通常伴有頸部疼痛、轉頸受限等情況;耳朵疾病引起的眩暈,通常伴有聽力下降、耳漲、耳鳴等現象,常“一動就暈”。耳石癥患者的眩暈具有鮮明的特征,即身體或頭部變換到特定位置時,會出現瞬間眩暈。發作時神志清楚,一般沒有聽力下降。每次眩暈發作僅持續數秒至十余秒,存在間歇期。

第三步:針對性治療

眩暈患者應去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接受進一步檢查,明確眩暈的病因,并進行針對性治療。以耳源性眩暈為例:耳石癥的治療比較簡單,醫生通過改變患者頭位,觀察所誘發的眩暈特點,判斷患病部位,再通過特殊的手法翻轉,并通過重力作用,把內耳中的耳石從激惹部位轉移至非激惹部位。經過1~3次的手法復位,總有效率可以達到90%以上。治療梅尼埃病遵循階梯式和個體化的原則,藥物治療可以控制60%左右患者的眩暈發作,藥物治療無效的,可考慮壓力治療、鼓室內慶大霉素注射,以及內淋巴囊減壓、迷路切除、前庭神經切除等手術治療。近年來,國際上采用鼓膜通氣管植入、輔以壓力治療儀的方法,使眩暈的控制率達到80%以上,同時保持患耳的聽覺及平衡功能,為廣大患者提供了較好的治療選擇。

專家簡介

時海波

第7篇:耳石癥治療復位方法范文

幾種暈里,“頭暈”是程度最輕的一種。

很多人都有過頭暈的感覺,醫學定義的頭暈是這樣的――一種昏昏沉沉的感覺,也就是一些人所描述的“頭昏腦漲”、“頭重腳輕”。再形象些說,高血壓病人發病時的感覺、睡眠不足及飲酒過量時頭昏昏沉沉的感覺,就是頭暈。頭暈時你不會感覺到天旋地轉,不會突然傾倒,眼球也不會震顫。

如果你的暈屬于“頭暈”,一般應該去看內科。因為頭暈多為內科各種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各種原因引起的貧血、多種原因的供血不足等所致。

眩暈

判斷你是不是眩暈,方法很簡單。只要留心自己暈的時候有沒有“天旋地轉”就可以,如果感到周邊的東西都在轉,或者上下浮動、左右擺動,那就是眩暈。癥狀雖然嚴重,但是人的意識是清醒的。

一位60多歲的大伯,坐在床上彎著腰剪趾甲,剪著剪著就暈了,床啊桌子椅子都在轉,不過不一會兒就又好了。從那以后,大伯就經常眩暈,站也暈坐也暈,躺也暈翻身也暈。

經診斷,這位大伯得了耳石癥――一種發病率最高的眩暈性疾病。這種病治療比較簡單,最有效的治療是手法復位,就是患者在醫生的協助下,仰臥在床上將頭部懸空再轉往不同方向,經反復數次后讓耳石回到原位。

如果出現眩暈,患者應該考慮去看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平時不要蹲下后立即站立,這是一種危險的動作,當人突然從低位站起來時,顱內的血壓較低,血液灌注不足,導致大腦暫時性缺血,易導致眩暈。

暈厥

暈厥,就是通常所說的暈倒、昏迷、不省人事,它是突發暫時性腦缺血引起的短暫意識喪失。當你出現暈厥情況時,一定不能疏忽大意,要及時就診。

一位49歲的男子早上起床,爬起來就暈倒在地上,再爬起來,又倒地上。男子說,自己是來杭州出差的,馬上還要開車趕回去。醫生建議這名男子最好留在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但他堅持要走,沒想到剛從座位上站起來,又暈倒了,這下他只好乖乖聽醫生的話了,并且告訴醫生,自己這兩天肚子也不大舒服,大便還呈黑色。

醫生一檢查,消化道大出血,而消化道大出血的死亡率高達10%。正是由于消化道大出血才造成這名男子性低血壓,從而暈厥。要是他當時堅持離開醫院,不僅病情惡化不說,而且很可能開車開到半路就又暈倒了。

暈厥發作的病因很多,可分為血管舒縮功能障礙性暈厥、心源性暈厥和腦源性暈厥。如果你的暈是“暈厥”的那種,一般而言,應當去看神經內科。

第8篇:耳石癥治療復位方法范文

-中醫理論:夜甚-

中醫有種理論,說的是“旦慧、晝安、夕加、夜甚”,意思是說人的身體在白天往往很安康,進入夜晚就容易體虛,有基礎病的人多半會在晚上突然發病。中醫還將一天比作四季,一日可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夜半時分,人氣入藏,邪氣獨居于身,因此疾病容易趁著夜晚為害。

其實這種理論不但適用于病人,對于健康人群也同樣適用:有些人白天精神抖擻,疾病不易入侵,但夜晚睡覺時如果不小心,放松警惕,就會著涼,感染病邪,第二天便會頭痛腦熱、涕淚交加。

另外在病情的變化上,也存在著這種與晝夜變化相關的“晝安夜甚”現象。這是因為從傍晚開始,陰陽開始交替變化,在這個時間段,陰氣漸盛而陽氣漸衰。尤其是進入子時,陰氣達到最盛,陽氣也最為虛衰。所以子時到黎明這段時間,大比例的心肺疾病復發者可能會急性發作,臟腑功能衰竭的現象也屢見不鮮。

-西醫觀點:夜晚是人體脆弱期-

西醫認為夜間人體的抵抗力是最為“脆弱”的。首先,夜間人體各臟器逐漸進入休眠階段,人體防御系統也處于“放松”狀態,此時人的感覺功能減退,呼吸、心率減慢,血壓降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結合力上升,呼吸中樞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減弱,肺通氣量減少……這一系列的變化在病人和年老體弱者身上,都可能引起敏感的疾病反應。

其次,一旦進入夜晚,人的迷走神經能使氣管、支氣管的平滑肌痙攣,并使支氣管黏膜分泌物增多,堵塞支氣管,造成缺氧及哮喘發作,同時還會引發咳嗽等。而心絞痛、心肌梗塞、腦血栓、胃潰瘍、腸絞痛等疾病也會受到迷走神經的支配。

此外,在白天和夜晚,人體內的激素分泌水平是有很大區別的,不少激素在白天濃度逐漸達到最高值,然后隨著傍晚降臨慢慢回退,到深夜降至最低。這些都直接影響人體免疫功能的發揮水平。所以夜晚人體某些方面較白天更為“脆弱”。

-夜間需防這些病-

長夜危險,尤其是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由于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的身體各項機能在逐漸發生衰老和退化,有些疾病在白天不會過多“糾纏”,但晚上當人躺上床之后,便會讓人痛苦不堪。所以中老年人對于夜間易發的疾病,尤其要提高警惕。那么夜間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有哪些?又該如何正確進行積極的防范呢?

哮喘

哮喘發作: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與肺心病的老年人,由于夜間睡眠時副交感神經興奮,迷走神經亢進,導致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痙攣而發生哮喘。

哮喘加重:在英國,每天有200名哮喘患者因無法呼吸而住院,其中一大部分患者是在凌晨到醫院就診的。哮喘病人的病情狀況往往會在夜間惡化,這些癥狀包括呼吸困難和咳嗽。有專家統計,哮喘發作致死的情況,70%出現在夜晚。患者的病情會在夜間發作或加劇,而且多發生在夜里10點至次日早晨7點,最多發生在凌晨4點,此種現象在慢性哮喘患者中要比陣發性哮喘患者更為多見。

應對措施:哮喘發作時,病人會感到精神緊張、煩躁、恐懼,這個時候家人一定要表現得沉著冷靜,守護在床邊安慰病人,可以用手按摩病人的背部,讓他感到通氣舒暢,并通過暗示、誘導等方法使病人的身心松弛,穩定其情緒。老年患者或原有心臟病史的,可能是心源性哮喘,應立即舌下含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片1-2片;如果是支氣管哮喘,應盡快脫離過敏源,有氣管擴張氣霧劑應立即讓患者吸入2-3次;而一旦心跳和呼吸停止,應盡早進行人工心肺復蘇,為進一步治療爭取時間。通知醫務人員并在其幫助下使病人調整好舒適的,用半臥位或用小桌橫跨于腿部以減輕體力消耗。

如果是急性哮喘發作,且有便利醫療條件的,可以給病人吸氧,并立即使用解痊平喘藥物如氨茶堿、喘定等;另外病人平時的房內不要擺放花草,枕頭不要填塞羽毛,以免吸入刺激性物質而引發哮喘發作。哮喘病人對溫度、濕度非常敏感,應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溫度要維持在18℃-22℃,濕度在50%-70%最為適宜。

心力衰竭

急性心臟衰竭患者最有可能在凌晨3點左右突然發病,主要是因為患者平躺下來時膈肌抬高,肺通氣量減少,并且在夜間迷走神經興奮,平躺時回心血量增多,會加重心臟負擔,誘發心力衰竭。

應對措施:患者病情嚴重時要采取半臥位休息;保持心態平衡,避免情緒過于激動,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家人可為患者配置氧氣機,在家中使用,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難的癥狀。

胸痛

人的副交感神經如果在夜間過度活躍興奮,便可能導致夜間血流、心跳變慢,會造成心肌缺血,因此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比較容易在晚上發病。

應對措施:為避免心血管疾病夜間“作亂”,建議晚餐以八分飽為宜,避免消化系統和心臟“搶”血;睡前盡量不看緊張、刺激的節目,也不要情緒過于激動;

床頭最好備盒急救藥;睡前按摩有助于舒緩心臟緊張,方法是脫衣平躺,搓熱手掌,然后用左手掌自胸骨開始,向左側按摩至腋窩,每天100次。

心臟病

大多數心臟病發作于凌晨4點左右,這與夜間血小板濃度增大,導致血栓增多有關。

應對措施:心臟病患者要減肥、戒煙酒、多做快步走、慢跑、騎自行車等運動,每天不少于60分鐘;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阿司匹林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睡前服用降壓藥也有幫助;另外切記不可熬夜。

腦梗塞

老年人一般都有腦動脈硬化,有些人害怕夜間起床便限制飲水,結果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緩慢而發生腦梗塞。當老年人夜間出現肢體麻木、口角歪斜、肢體不能活動時,應想到可能發生腦梗塞。這時家人千萬不要晃動病人,否則有可能導致栓子脫落引發其他并發癥。

應對措施:對于病情較輕的病人,可讓病人保持安靜,平臥,頭墊高30度左右,并立即通知醫生。將病人盡可能在1-2小時內送至附近的三甲以上醫院。至于重癥病人,則最好立即與醫院聯系,如在等待醫治時病人已出現意識障礙、嘔吐等癥狀,可將其頭側向一邊,以免嘔吐物誤吸入肺,應保持呼吸通暢;如病人摔倒在地,可就近將其移至寬敞通風的地方,上半身稍墊高一些,保持安靜,檢查有無出血,有要先止血;盡量不要移動病人的頭部和上身,要搬運病人時盡量保持平穩;一旦呼吸和心跳停止,要做心肺復蘇;平時應遵醫囑小劑量服用阿司匹林;平時注意調整飲食結構,限制甜食的攝入;夜間睡覺前適量飲水以稀釋血液,且晚上起夜時最好喝一杯涼開水,以降低血液粘稠度。

急性腹痛

有些老年人患有膽結石、腎結石等疾病,當夜間睡眠發生改變時,結石移動嵌塞膽道或輸尿管,極易導致痙攣而引起急性腹痛。

應對措施:應讓病人臥床休息,俯臥位可使其腹痛緩解,也可雙手適當壓迫腹部,也能緩解疼痛。另外同時按壓足三里、內關、關元等穴位,同樣能起到止痛的作用。適當服用解痙藥物如阿托品、維生素K3等,也是可以的。若是暴飲暴食所致的腹痛、腹瀉者,可試用桐油按摩腹部;如果是腹痛劇烈且伴有嘔吐、高熱、血便和腸鳴時,應速與醫生聯系送醫院治療,不宜留在家中,以免耽誤病情。

關節炎

睡眠時,關節部位長時間不活動,體液和蛋白質廢棄物增多,進而會導致關節更加僵硬疼痛。疼痛會嚴重干擾睡眠,導致疲勞乏力和情緒抑郁,進而又導致白天關節炎的癥狀加重,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應對措施:可與醫生商量是否將短效鎮痛劑換成長效鎮痛藥。

更年期綜合征

由于女性的激素變化會導致體溫調節能力降低,夜間盜汗是更年期綜合征的常見癥狀之一。夜間潮熱盜汗不同于白天的體熱多汗,白天我們可以打開窗戶,脫掉衣服來應對。但夜間的潮熱盜汗發生于睡眠中,因而感覺更加難受。

應對措施:女性患者可詢問醫生是否要接受激素替代療法以提高雌激素水平;另外保持臥室通風也很關鍵。

頭痛

叢集性頭痛是最嚴重的偏頭痛之一,典型發病時間為凌晨2點左右。50%的偏頭痛患者甚至經常夜間疼醒,而這與睡眠的周期密切相關。

應對措施:雖然天氣變化等誘因難以避免,但是頭痛患者應盡量避免缺餐、某些食物、耀眼或閃爍的燈光等誘因。抗抑郁藥和抗組胺藥物都有助于緩解頭痛。

泛酸

吸煙、孕激素增加、暴飲暴食等都會加重胃食管反流。由于地球引力的緣故,夜間睡覺變化也會加重胃食管反流。

應對措施:晚餐時間應盡量在18點左右,20點后除了喝水最好別吃東西;晚餐后4小時內不要睡覺;晚上盡量不要吃甜點、油炸食物,也不要喝酒,多吃含纖維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土豆等;平時可用拇指按摩中脘(肚臍上方五指寬處)、足三里(膝關節外側凹陷下方四指寬處)等穴道,每次10分鐘。

尿頻

睡覺時靜脈回流多,血液從四肢流回內臟,更容易比白天產生尿意,一般人可以忍耐6個小時左右,但老人容易因尿意起夜。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夜間有尿意,千萬別憋尿,以免對泌尿系統造成損害。

應對措施:白天應保證運動30分鐘,并保持1000-1500毫升左右的飲水量,但注意睡前要少喝水;平時應注意下腹部的保暖,每天熱敷關元穴(肚臍下四指寬處)及中極穴(肚臍下五指寬處)5分鐘,或早晚按摩5-10分鐘。

尿潴留

老年人常患有前列腺肥大癥,夜間睡眠時尿液濃縮,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前列腺充血等原因可導致急性尿潴留。如果您和您的家人有以上身體方面的疾患,要一定注意夜間病情的發作和加重。另外,如果夜間經常出現一些小癥狀,請不要大意,小癥狀可能是一些重大疾病的征兆。

應對措施:可用熱水袋或炒熱的鹽包熱敷小腹部,情況危急時應將病人緊急送醫院插導尿管導尿。

除了明顯的疾病之外,還有一些夜間的不適也需要引起注意:

1.頭暈:耳內感染

如果夜間驚醒后感覺頭暈目眩,房子天花板都在轉,那可能是患上了良性性眩暈。患者多為50歲以上的女性,病因則是炎癥或感染導致內耳碳酸鈣晶體脫落,耳內平衡系統紊亂并向大腦發送混亂信息,進而導致眩暈。

應對措施:采取仰臥睡姿,枕頭墊高,有助穩定頭部,防止眩暈,嚴重時應去醫院做耳石復位。

2.半夢半醒:睡眠呼吸暫停

大腦中負責意識的部分區域在淺睡眠狀態依然可以工作,甚至可以說話、起身,但并沒有完全清醒,處于半夢半醒的狀態。這種情況如果頻頻發生,則可能是睡眠呼吸暫停等睡眠問題導致的。

應對措施:減肥、戒煙和減少飲酒量有助于改善睡眠呼吸暫停問題。

3.腿部抽筋:下肢循環差

夜間腿部肌肉痙攣的病因主要包括:血液循環系統問題導致的血栓及血管部分受阻;懷孕或運動過量所致。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體內鈣和鎂水平降低,而鈣鎂對肌肉收縮與拉伸極為關鍵。

應對措施:睡前做拉伸運動、洗個熱水澡和喝杯溫水等,都有助于緩解夜間腿部的痙攣問題。

4.口渴:高血糖或尿崩癥

夜間總口渴可能是尿崩癥的癥狀,患者體內因為缺少抗利尿激素而無法調節體液水平,夜間癥狀會加重。驚醒后感覺口渴也可能是未控制的糖尿病癥狀,原因是血糖水平偏高會誘發口渴感。另外,睡覺時愛張嘴也會導致睡醒后口渴。

應對措施:去醫院內分泌科做相關檢查。

5.常做噩夢:藥物副作用

壓力是噩夢的主要誘因,此外抗抑郁藥和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也會影響自然睡眠周期,還會加重心悸癥狀。

應對措施:緩解壓力,及時找醫生調整用藥。

6.背痛:炎癥或腫瘤

床墊太硬或太軟容易導致后背痛。而如果夜間疼痛加劇,甚至經常疼醒,則可能是患有椎間盤炎,病因是細菌感染,也可能是腫瘤壓迫脊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的天堂2018 | 成年人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 青青热久久国产久精品 | 91看片淫黄大片欧美看国产片 | 亚洲视频 在线观看 | 久久99精品视香蕉蕉 | 亚洲成人视| 国产一区亚洲二区三区毛片 | 三级网站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短视频免费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久久午夜精品视频 | 亚洲黄色性视频 | 国产美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观看 | 宫女淫春3在线观 | 亚洲爽妇网 | 一级特黄色毛片免费看 |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 交性视频免费看 | 韩国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 美女视频网站永久免费观看软件 | 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 91视频一88av | 久久黄色片 | 波多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 国产精品96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区精选网址 | a一级| 美国黑人特大一级毛片 | 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91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 美女福利视频国产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丝瓜 | 久草在在线 |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资源 | 国产美女又黄又爽又色视频免费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小说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