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教程范文

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教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教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教程

第1篇: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教程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教學;微課

1技工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教學的現狀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的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對于技工院校學生來說,在入學后第一學年就要開設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課程,而基礎課程大部分偏理論;對于上課老師來說,在課堂上完全純理論的講解,很難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如果不改革教學方式,可能會有更多學生不愛聽,甚至厭煩該課程。由于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觀念還沒轉變,認為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操作實驗性不強,不太好開展實踐,因此上課時還以理論教學為主,缺少實踐操作,使學生對原理認識不深刻,不能理論聯系實際。學生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學習感到枯燥和抽象,教師教學方法單一,缺少必要的實訓環節和不能滿足現代差異化教育的需求,這些都是目前很多技工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教學的現狀和問題。

2微課對于技工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教學的影響

微課教學主要是以播放視頻方式授課,學生在課中和課后都能觀看視頻,它依據教學的需求和目標,利用計算機技術將課程的知識點呈現在學生面前。微課教學的最大特點是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教學效率。一般來說,微課教學視頻時長只有5到10分鐘,但里面所包含的內容卻很豐富,基本上集合了重難點和易錯點等。教師利用微課可以選擇性地進行教學,可以根據課程的需求和學生的特點隨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方式,因材施教,所以在技工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中使用微課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上課還是以課本講解為主,將實踐的操作內容演示給學生看,學生再根據課本知識內容理解和實踐。有時學生在實踐時碰到問題而暫時解決不了,就會對專業學習逐漸失去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就很難跟上課程進度。而微課視頻教學的應用將濃縮課本上的知識點,突出教學目標,抓住重點和難點,結合一些新穎的計算機技術,將原本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生動易懂的視頻,這樣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微課視頻,碰到問題,能主動學習和探究。微課教學的應用,改變了教師傳統教學的觀念,在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中,有很多教師都談到將微課視頻納入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它不僅有效地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且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提高實操能力。

3技工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微課的應用

3.1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為了確保微課視頻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作用,教師需要對微課進行精心設計,確保微課的質量和內容的新穎與價值,才能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整個微課設計制作流程可以分為三個部分:(1)前期策劃首先準備好前期的方案策劃,找準課題,重點在某一到兩個知識點上,不要涵蓋太多內容,要使整個視頻內容圍繞重點講解或演示,準備好文字內容,待后期需要錄音成解說詞;其次要分鏡頭腳本設計,準備好相關的軟件或課件,部分鏡頭可以采用幻燈片,也可以使用錄像機拍攝視頻或者錄屏,使每部分的鏡頭要與方案的每小部分對應上,并且要統一按順序命名,以免混淆;第三要制定時間計劃表,計算好每小部分或鏡頭腳本的視頻時間,并且注明,控制好整個微視頻的時間在5至10分鐘。如圖1。(2)中期拍攝(錄屏)根據前期方案及腳本的設計,制作視頻過程。對于課件部分,可以將每個頁面精心設計及美化,適當加些特效,控制好自動播放時長,然后將課件導出成視頻格式;對于拍攝部分,需要準備好拍攝場景、道具以及相關人物,按照前期準備的人物對話、實踐過程、成果展示等鏡頭分別拍攝,對于過程較長或者較為復雜的重點畫面,可以多次遠近拍攝,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兩臺錄像機拍攝;對于有些使用計算機教學的可以采用錄屏軟件,將自己的操作過程按腳本思路錄下來。(3)后期制作在中期拍攝完成后,進入到后期制作階段,準備好微課視頻需要的素材、方案、配音、音樂以及視頻制作軟件。整個視頻制作過程可以分為視頻片頭、片尾、視頻剪輯、字幕、聲音處理、調色合成、視頻輸出七步。制作過程中,為了能更直觀、方便查找素材文件,需要對素材進行分類,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微課視頻制作的效率。如圖2:微課視頻的制作,一定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知識點作為主題。例如我在WindowsServer2003網絡操作系統課程教學之中,我選取其中網絡操作系統的安裝作為教學重點,它在整個課程中具有代表性,對其中系統安裝前的配置、分區、格式化等思路要著重講解和演示。微課視頻中要設立教學目標,要能充分體現理論知識點和操作的關鍵點,使學生在看完微課視頻后能掌握安裝操作系統的方法和過程,能引導學生自我學習并進入深層次理解和操作。

3.2做好微課與常規課程的結合

傳統教學模式一直存在,不能完全被其他教學方式所取代,而微課本身是一種全新的教學設計形式,它可以改變了原來的教學氛圍,大大提高了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興趣,因此,為了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可以將微課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各自優勢相整合。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有效地將全新的微課教學資源融入課堂當中,從而能夠最大限度提升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在微課教學過程中,為了能使傳統教學不再枯燥無味,教師可以將教材上的知識點與微課所擴展的知識進行融合,這樣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關鍵性作用。

第2篇: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教程范文

關鍵詞:虛擬機;VMware;網絡教學

一、引言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當展極快的信息技術,是新世紀人才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各高校幾乎所有專業都開設《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計算機網絡基礎》已成為高校公共課程,教學意義十分重大。

由于計算機網絡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結合相當密切課程。教學中搭建一個網絡環境,最少需要2臺帶阿卡的計算機和1根交叉網線;如果組建復雜網絡環境,還需要服務器、工作站、交換機、路由器等設備。教師在講授中,要直觀地向學生展示講授內容和操作過程。對于多媒體教室單機狀況,教師很難做到。而在實踐教學中,又需要大量的網絡設備,由于經費短缺、網絡技術發展迅速,各院校對實驗設備的更新面臨著重重困難,并且所建網絡實驗室規模較小,實驗中常常是幾人共用一組實驗設備,不利用于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內容。通用機房,為杜絕學生在計算機上隨意安裝軟件和修改設置,對計算機硬盤采取保護措施,導致網絡課程的大多數實驗都無法開出,學生動手機會減少,影響教學效果。

針對網絡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基于虛擬機技術網絡教學架構的設想就應運而生,其思路是通過虛擬化軟件的輔助,將網絡課程教學中用到的操作系統集中安裝在一臺計算機上,然后模擬出多操作系統連接的效果,在單機上實現多操作系統的聯網,構造出網絡環境,滿足網絡教學和實踐的需要。

二、虛擬機

目前流行的虛擬機軟件有Virtual Pc和VMware兩款,它們都能在Windows系統上虛擬出多臺計算機,用于安裝各種版本操作系統,如Windows系列、PS/2等。兩款軟件相比較,VMware支持Linux操作系統,而VirtualPc 2004以后版本不支持;VMware客戶操作系統直接運行在X86保護模式下,虛擬機運行的環境逼真、性能出色。教學中選用此軟件。

(一)gMware的特點

VMware workstation 6.5是一款優秀軟件,在一臺宿主機中可以虛擬出多臺虛擬機。每臺虛擬機不僅有自己的CPU、硬盤、內存等,而且能虛擬出BIOS,可以對BOIS的參數進行設置,對虛擬硬盤進行分區、格式化、安裝操作系統等,很像一臺真實的計算機。

(二)VMware工作模式

YMware提供了虛擬網絡設備VMnet0-9,這些設備相當于交換機,通過這些設備,虛擬機和虛擬機、虛擬機和宿主機就可以組建任意形式的局域網。

虛擬網絡就是各虛擬機、宿主機通過虛擬網卡連接到VMnet0-9中的某個交換機上。而連接的方式有:

1、Bridged(橋接)模式

橋接模式組成的網絡在vMware中以VMnet0表示,實際上是宿主機的局域網在虛擬機網絡中的映射,此時的虛擬機相當于直接接入宿主機的網絡。聯網方法是在虛擬機的網卡的網絡設置中選“Bridged”選項,默認連接到虛擬交換機VMnetO上。

2、NAT模式

使用NAT模式建立的網絡默認連接VMnet8子網上。安裝VMware后,宿主機網絡連接里會增加兩塊虛擬網卡Adapter VMnetl和Adapter VMnet8,其中Adapter VMnet8網卡將宿主機與VMnet8子網相連。在這個子網中,VMware不僅提供了DHCP服務,使子網內的機器自動地獲取IP地址,而且還為這個子網啟用了NAT服務,提供了從VMnet8子網到外網地址轉換,有一個實實在在的NAT服務器在運行。聯網方法是在虛擬機的網卡的網絡設置中選“NAT”選項,默認連接到虛擬交換機gMnet8上。

3、Host-only(僅主機)模式

Host-onl y模式建立的網絡默認位于vMn etl子網內,該子網的虛擬機只能與VMnetl網內的虛擬機或宿主機通信,不能與其他虛擬網絡的主機通信,這就是“Host-only”名稱的由來。這樣隔斷虛擬網絡與宿主機外部網絡連接,建立一個獨立的私有網絡。聯網方法是在虛擬機的網卡的網絡設置中選“Host-only”選項,默認連接到虛擬交換機VMnetl上。

VMware中的三種網絡模式只是方便用戶快速將虛擬機加入宿主機網絡的一種預定義模式,VMware軟件預先設置好三個虛擬子網,以對應三種基本模式。用戶完全可以通過修改這些網絡的屬性改變它的默認行為。

為方便組建虛擬網絡,用戶可以通過Custom(自定義)模式,選用虛擬設備,添加虛擬網卡等方法,組建用戶要求的局域網。

三、網絡實驗的組建

教學中常用的網絡模式主要有“對等網網絡模式”、“客戶機/服務器網絡模式”、“有路由器的網絡模式”等。教學前,教師建立實驗所需的虛擬機和虛擬網絡,然后把這些虛擬機和網絡參數文件放到服務器上共享。這就相當于教師將實驗所需的網絡模板做好,并將它共享給學生。利用教師做好的模板,學生很快就能在自己的計算機上建立實驗需要的網絡環境,進行實驗。下面通過DHCP服務實驗,說明構建實驗的方法。

(一)實驗環境的構建

要進行DHCP服務實驗,必須組建一個網絡,最簡單網絡需要兩臺計算機,其拓撲結

要組建圖1網絡,需要新建兩臺虛擬機或新建一臺虛擬機,另一臺使用宿主機。為了介紹方便,在此,新建兩臺虛擬機,并使用“Custom”網絡模式組建。過程如下:

1、單擊“新建虛擬機”按鈕,啟動“新建虛擬機向導”,在此向導下,創建兩臺虛擬機:第一臺為wi ndows serv er2003 standard,第二臺為wi ndows xPprofessional。創建中,按向導要求為虛擬機分配內存、創建硬盤等,在網絡連接中,選擇“不使用網絡連接”,完成虛擬機創建。

2、打開第一臺虛擬機,不要啟動,單擊“編輯虛擬機設置”,打開“虛擬機設置”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上單擊“添加”,打開“添加硬件向導”,選擇“以太網適配器”。然后單擊“下一步”,選擇“自定義”單選按鈕,并從下拉列表中選擇“VMnet2”變換機,最后,單擊“完成”。并在“虛擬機設置”對話框上單擊“確定”,為第一臺虛擬機添加以太網適配器,并連接在VMnet2虛擬交換機上。

第3篇: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教程范文

[關鍵詞]課程改革非IT類計算機網絡課程分層次多模塊

一、《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課程在計算機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及Internet的廣泛應用,網絡技術及應用已經成為現代社會高級人才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本科畢業生應該具備通過網絡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掌握基本的網絡知識,具備相應的網絡應用能力,本課程作為非IT類計算機基礎教育典型核心課程之一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課程的教學狀況

我校《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主要在非IT理工、人文及醫學類大一或大二開設,雖然現在學生接觸網絡的時間都比較早,但對計算機網絡的基礎概念都不太了解,掌握的程度很淺。對于非IT類的學生,網絡課程學習前所學習的計算機課程是《大學計算機基礎》和《程序設計》,對大多數學生來講,并不具備很好的計算機知識背景,而且這些學生專業后期課程與計算機網絡銜接不大,而長期以來,計算機網絡課程都是將重點置于基本理論的講解上,一般來講教材也比較適合IT類專業學生的學習,因此這門課程常常使得非IT類的學生學起來感到很枯燥,實用性較差。因此在網絡課程教學中提出創新的適用非IT類學生學習網絡課程的教學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三、根據各類學生的專業特點及培養方向優化整合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課程改革的關鍵,教學內容的確定要以培養學生具有扎實基礎知識、創新能力、網絡應用能力為導向。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迅速,教學內容的選取要與時俱進,刪除過時落后的部分,同時根據非IT各類學生的實際情況優化整合教學內容。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學習網絡課程的需求,制定多元化的教學目標。采用多層次、多類別的分類教學模式,做到因材施教。采用“興趣、理解、實踐、應用”的遞進方式,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

將網絡課程內容按照1+X+Y的模塊構建,1是核心內容包括網絡的基本知識、網絡的基本應用和TCP/IP基礎,是各個專業學生學習網絡課程必須掌握的內容,X是限選,理工類學生需要掌握網絡設備的基本操作、計算機局域網的組建與配置及TCP/IP協議的較深入的理解,網絡安全知識的掌握。對人文類專業的學生在上述基礎上,略去一些難度較大的內容,重點應放在互聯網的應用于維護及網絡安全與管理上,相應實驗教學也應按學生的類別有不同的要求。Y是任選部分,根據學生的個人需求、專業需求進行選擇。

具體方法是將課程的學習分為兩個層面:基礎篇、應用篇。

基礎篇是各個專業的學生學習網絡課程必須掌握的基本理論知識,包括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網絡體系結構與TCP/IP協議基本要點、基本的數據通信的概念、局域網的基本知識、主要組網設備的工作原理、以太網組網技術、無線局域網技術、交換與虛擬局域網、網絡互聯的基本概念、IP地址以及網絡安全與管理的基本概念與技術。并加強網絡新技術介紹。

基礎篇課程學習的總目標

應用篇由基礎應用與專業應用兩部分組成分,人文、醫科類基礎應用學習的內容包括WWW、FTP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多媒體技術在網絡中的應用,網頁設計及。理工類基礎應用學習的內容包括WWW、FTP、郵件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網絡設備在組網中的應用(靜態、動態路由的配置與實現)。NAT、VPN技術的實現,

人文、醫科類基礎應用學習的總目標

理工類基礎應用學習的總目標

專業應用學習的內容均包括網絡信息搜索、分析與整理及網絡在各個不同領域的典型應用。

專業應用學習的總目標

人文、醫科專業領域的應用選題:

1)醫院HIS系統簡介;

2)Internet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及發展

3)計算機人工神經網絡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4)Internet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5)電子商務技術如EDI、計算機網絡及電子商務平臺等在國際貿易領域的應用

理工專業領域的應用選題:

1)人工神經網絡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2)無線傳感器網絡在環境監測領域的應用

3)數學模型在計算機網絡中的應用

四、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進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課堂組織是否科學合理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質量。立足興趣與能力的培養,應根據不同的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發現,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改變過去講細、講透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

基礎篇的教學使用多媒體的高質量課件,把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動態化、形象化有機整合,突出重點難點,對比較難理解的概念使用案例入手,并配以相應的動畫。通過“設疑-自學-提問-釋疑-總結-練習”的模式,加強師生互動。

應用篇的教學結合網絡實驗的分組采用合作學習法的教學方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小組分組人數4人,即通過小組內學生之間的溝通、討論、評價等一系列合作互動過程,共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一起實現學習目標,從而共享探索成就、體驗合作的快樂。

應用篇側重于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對于應用性較強的內容,避免理論課課堂枯燥,以問題入手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隨著知識點的深入,問題由易到難,引導學生在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和擴充。課堂教學根據教學內容,課前布置討論的題目,學生通過小組交流討論,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教師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問題講評,演示案例的解決過程,并總結歸納。例如多層交換技術、防火墻技術、路由器技術等幾個熱門方向,可在教師的綜合指導下,以分組提交論文的方式進行學習。這種方法可以促使學生在認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互聯網豐富的資源進行歸納總結式的自學,使其自學能力、信息檢索能力及對專業新動向的敏感度都會有較大的提高。

五、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其實驗是該課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對學習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校建立了較完善網絡實驗室,為實驗開展奠定了基礎。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內容經過幾年的逐步改進,學生的滿意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實驗內容的組織上,將實驗劃分為驗證、綜合、設計三個層次,同時根據專業不同,理工和人文醫科設置不同的實驗內容,驗證試驗主要以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為主;綜合實驗主要強化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與綜合分析能力的培養;設計實驗主要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自行設計實驗目的和實驗方法,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

通過實驗,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了課堂所學的知識,學生做實驗時獲得一定的成就感,也就進一步提高了學習該課程的熱情。

六、評價體系的改革

創新教育要求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的,將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放在重要地位,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在總評成績中的比例,學生會更注意網絡應用能力提高,主動學習的興趣增大,同時加強對理論教學過程(如內容預習、課內互動、課后討論、課程論文等)及實踐教學過程(如實驗方案制定、相關知識預習、實驗操作情況、學習態度、結果報告等)進行多元綜合考核。并加強階段性的考評,

考評的具體方式:

七、結束語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課程授課的學生每年有兩千以上,覆蓋理工、人文、醫科等各大專業,網絡技術的發展,學生對網絡認識的提高,使學生對網絡課程的學習需求也在不斷的改變。這些都要求我們在課程教學中以社會、學生的需求為主導,不斷創新和探索。教學改革涉及到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長期過程,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李益才等.多模式智能教學系統教學規劃與模式調度研究.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5,26(4)

[2]吳京惠.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教學方式的研究.計算機教育:學術版 2007(11)

第4篇: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教程范文

關鍵詞:仿真技術 計算機網絡 仿真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5)07-0000-00

隨著電子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遠程計算機網絡仿真技術的應用變得越來越普及,并且滲透到了越來越廣闊的方面。在這個綜合平臺上,各種新的計算機技術得到施展,并且為世界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1仿真技術基本知識介紹

網落仿真技術是最近幾年來,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才逐漸興起的一門新型的技術手段和網絡操作的工具。這種技術是根據數學創建模型的原理加上相應的統計學只是,進行虛擬模仿的一種情況,也是進行網絡技術的優化、完善和更新創造的一種新型的應用技術。一般情況下,仿真技術所用到的網絡系數主要包括整體網絡情況的統計以及網絡應用各個環節的具體數據變化情況等等。運用仿真技術對網絡進行整體的研究和把握,并且給出相應的評價分析的報告可以盡快的找到設計網絡系統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制作出一套準確的評估優化、改進的方案。這樣的系統必然給整個網絡運行系統以及網絡的管理等帶來了絕對高的效率對外來網絡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強有力的后盾。當前,網絡的仿真技術主要包括對網絡系統進行整體的規劃、設計相關的網絡程序,開發新的網絡軟件等等,他們擁有十分獨特的因素:

第一點,網落仿真技術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創作出一套相對比較完善的網絡基礎模型,并且進行模擬使用。基于這一特點,網絡仿真技術能夠很好的適應網絡的特點和發展,并且能夠對電腦系統的完善還有運行提供完整的數據支撐。第二點,網絡仿真技術不但可以進行網絡的設計和規劃而且能夠對相關的程序進行仿真處理,從而得到相應的網絡預測方面的數據情況,這寫數據能夠對網絡設計方案的改進提供一份十分可靠的保障。所以,這種仿真技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以往計算機出現的計算問題以及程序故障問題,它能夠進行職能的選擇和優化,將錯誤降到最低處。第三點,網落仿真技術不但可以進行網絡程序的優化,改進而且能夠擴大網絡系統的容量。創建更加先進的網絡系統。特別是一些規模較大的網絡系統設計的過程中有著十分大的好處。第四點,最開始進行仿真技術的應用耗費的資金并不多,而且可以持續的循環利用。

雖然,網絡仿真技術有著如此之多的過人之處,可是它也僅僅是一種設計網絡的方式和工具。盡管,它有如此多的有點,可是傳統的網絡設計的手段仍然不能拋棄,只有將傳統的手段與網落仿真技術相結合起來,才能夠達到十分優秀的網絡設計效果,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現誤差。

2網落仿真技術軟件介紹

2.1 OPNET軟件的簡要介紹

OPNET是OPNET公司創造的一個具有商業化特征的仿真性軟件,這種軟件擁有很強的建造模型的特點,而且擁有強大的、容量豐富的數據庫,而且對外優化網絡程序和系統等也十分的先進。它擁有眾多的優勢,能夠給眾多的使用者提供仿真服務,創造一個相對真實的環境。這種仿真技術,主要用于對網絡通信技術的改進還有相關性能的分析,能夠使單獨的端口接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網絡信息而且使用的通信系統十分的完善。特別是OPNET使用詳細的協議模型還有相關的數據分析等都可以對不同規模的通信網絡、普通的網絡系統等進行快速的建模和模擬。當前,這款軟件作為作為網絡仿真工具中十分優秀的軟件,它在網絡仿真的環境中應用的十分廣泛。

2.2 OPNET的網絡建模環境介紹

OPNET的建模環境主要分為三個層次,它們分別為網絡層面、各個節點的層面、以及發展階段的層面。與此同時還會提供相應的編輯器。這些編輯器對該仿真技術的發展和建模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這三種不同的層次中,OPNET的網絡模型確定了網絡的物理環境并且對每一個節點進行了分析和定位,找到了各個節點之間的聯系。并且繪制出相應的圖形。這些模型能夠描述系統的發展情況以及協議還有各個子系統與主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的關系。然后再有這一仿真軟件對其每一個環節進行定義并且提出多樣的建模方案。

3網絡仿真技術未來發展走向

這些年來,伴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程序的逐漸復雜化,使得網絡規模日趨壯大,網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需要網絡仿真技術的支持和保障。當前,網落仿真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網絡設計工具以及程序優化方法,能夠采用獨特的方法對網絡技術進行改進。現如今已經成為了支持網絡技術不斷發展、革新的重要工具。縱觀國內外關于網落仿真技術的研究,越來越全面并且波及的行業也越來越廣,由此可以推算伴隨著網絡程序的不斷復雜化、網絡數據的不斷繁瑣,網落仿真技術將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和應用的前景。我國關于網絡仿真技術的研究比較晚,但是仍然在不懈的努力。

4 結語

仿真技術作為一種重要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于各行各業的貢獻都十分的巨大。它不但能夠對網絡進行總體的規劃,而且還能夠減少網絡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精確度。其對科學、醫學、計算機、教育、通信等行業的貢獻不可小覷。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仿真系統以其直觀、便捷、人性化等諸多優點,在更多領域發揮作用,其技術也會變得更加的強大以及科學化。

參考文獻

[1](美)William Stallings,杜錫吾譯.數據通信和計算機網絡[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8.1.

[2](美)TamaraDean,陶華敏等譯.計算機網絡實用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8.

[3]王應泉,肖治庭.計算機網絡對抗技術[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9.

[4]王文博,張金文.OPNET Modele與網絡仿真[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10.

[5]陳敏.OPNET網絡仿真[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4.

[6]徐雷鳴,龐博.NS與網絡模擬[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11.

第5篇: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教程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 網絡 課程

一、課程設計的思想及課程目標

本課程以真實的網絡組建工作任務作為教學內容,以項目實踐的形式進行理論實訓一體化的教學,教師先講解網絡組建的基本理論,說明怎么做,為什么要這么做,然后教師演示操作,最后學生動手進行實際網絡組建。

二、教學設計

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網絡組建與管理能力為課程核心、強調學生將所學知識和技能在實踐中的應用。具體做法是原來的實訓教學內容,即:網絡的架構、各種網絡設備的特性、雙絞線的制作和測試、以太網和虛擬局域網的安裝配置和測試、子網劃分、路由器的配置、網絡的各種應用技術(包括DNS的配置、IIS配置、DHCP配置)等通過組建小型對等網、中型局域網和局域網接入廣域網的項目形式,把各知識點融入在項目中,通過項目學習達到專業技能的訓練目標。

采用理論實訓一體化的教學設計,把抽象的理論用具體的項目結果呈現,加深了學生對抽象計算機網絡知識的理解。其效果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在反復訓練中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的積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要進行講解。那么對于難點對于每一個問題,都盡可能地讓學生想像出來的,通過容易想像的案例進行描述,對于當前學生一時掌握不了的,那么通過實踐讓學生理清認識,同時還有一些課外活動,專業規定每一個學期都要組織學生進行專題講座,可以是校內的,也可以是校外的,可以讓學生進行集中的參與,最后還有相關的課外活動,對于有些內容,比如有一些相關的綜合布線的知識,它既不作為我們的專業課程,同時這門課程我們也不太容易在課堂上進行闡述,那么當前只要對學生安排適當的一小部分的課時活動,安排在一些實訓場合,讓學生知道整個的流程是怎么實施的,通過課外活動讓大家進行參與。最后就是考慮學生的就業,同時給學生提供一些行業信息的更新。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掌握局域網知識及局域網的組建技術,了解廣域網絡及無線網絡的相關知識,掌握交換和路由技術知識,熟悉網絡應用及網絡接入技術,能勝任中小型企業網絡組建、管理和網絡維護工作。同時使學生養成對常用的計算機網絡的關注興趣,并能夠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具體的應用情境中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

三、教學方法的使用、實施過程

(一)采用“三位一體”教學法

所謂“三位一體”教學法就是在實訓課中教師在計算機上教,學生在計算機上學,然后在計算機上做,這種邊教邊學,邊學邊做的方法,提高了教學的直觀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達到了教、學、做合一,手、腦、機并用的效果。

(二)運用基于范例的學習方法

對于“網絡操作系統”部分是多方面的綜合技術,各部分之間是有機聯系在一起的。而為了教學的需要,如果肢解各部分內容,變成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這樣,當學生學完全部課程后,往往無法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知識,更無法應用這些知識完成一個實際的網絡工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開發多個適用于教學需要的網絡實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舉實例均以逐步展開,學生將不知不覺地走入一個實際系統之中。課程結束以后,學生除掌握基本方法外,也學會網絡操作系統的實際應用。

(三)建立基于問題的實訓方法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自主選擇一個相應課題,嘗試和感悟職業崗位對職業技能的要求。課題可以來自選題庫,也可以通過社會調研獲得,但都是圍繞著真實的實際工作,所有課題均需教師進行結構性評估。題目確定后,學生將帶著問題一邊學習一邊做自己的課題,課程結束后,學生也完成自己的課題。通過這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使對學生的訓練切實滿足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

(四)引入多元教學法

經過反復探索,采用多元教學方法,將講授課、實驗與職業技能訓練有機結合起來。多元教學方法就是首先由教師講授基本的概念和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然后提出具體問題探討解決方法,學生通過實際訓練理解概念和理論知識,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接下來學生在自己的課題中找到類似的問題,通過模仿自己解決問題,充分培養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達到總結提高的目的。通過理論講授、上機實訓、自問自作和總結提高這4個步驟,使學生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增強了實際操作能力,培養了自己獲取知識的方法,提高了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課程教學網站

建立課程教學網站,內容包括:電子版教程、教學大綱、授課計劃、實訓指導書、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習題、網絡工程案例和教學參考資料等,各行業網絡典型應用案例和網上答疑系統等教學資源全部上網,教學網站建設初具規模,并能經常更新。在教學中發揮很好的作用。為學生構建一個“全天候、立體化”的學習平臺。

(六)信息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

教材以電子版全部上網,并配有教學大綱、電子教案和演示幻燈等。本課信息全部上網,并配有網上論壇,師生交流也可采用電話、網絡等現代通信手段。

參考文獻

第6篇: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教程范文

對于醫療業信息化系統的安全問題,大多數醫療行業考慮最多的還是病毒,認為病毒對醫療行業的HIS和 OA系統影響最大,所以大部分的財力人力都投向了防病毒系統,當然這是對的;但這還遠遠不夠,仍然會有很多心懷叵測的人或者組織對醫療行業發起攻擊,甚至數據竊密等,往往會對醫療行業的核心數據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1 影響網絡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網絡結構因素 例如1家3甲綜合性醫院一般有計算機幾百臺,通過內部網相互連接,根據該醫院的統一規劃,在內部網絡中,各計算機在同一網段,通過交換機連接。

1.2網絡協議因素 在建造內部網時,科室為了節省開支,會保護原有的網絡基礎設施,對網絡協議的兼容性要求越來越高,使眾多廠商的協議能互聯、兼容和相互通信,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

1.3用戶因素 醫療行業建造自己的內部網是為了加快信息交流,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建立之后,用戶的范圍必將從企業員工擴大到客戶和想了解行業情況的人。用戶的增加,也給網絡的安全性帶來了威脅,因為這里可能就有商業間諜或“黑客” 。

1.4主機因素 建立內部網時,使原來的各局域網、單機互聯,增加了主機的種類,如工作站、服務器,甚至小型機、大中型機。由于它們所使用的操作系統和網絡操作系統不盡相同,某個操作系統出現漏洞,就可能造成整個網絡的大隱患。

1.5單位安全政策 實踐證明,80%的安全問題是由網絡內部引起的,因此,單位對自己內部網的安全性要有高度的重視,必須制訂出一套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

1.6人員因素 人的因素是安全問題的薄弱環節。要對用戶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選擇有較高職業道德修養的人做網絡管理員,制訂出具體措施,提高安全意識。

1.7其他 其他因素如自然災害等,也是影響網絡安全的因素。

2 醫療行業網絡安全漏洞分析

2.1物理防護不足 普遍醫院都部署了防彈式的防御體系來應對“典型的”互聯網攻擊,如:病毒、木馬、蠕蟲以及間諜軟件,由于員工違法使用iPod音樂播放系統和P-to-P,網絡性能被大大削弱。同時單位的知識產權會因為員工的不當操作或不道德的行為通過郵件泄露出去。肆意的使用即時消息會使單位陷入員工服從性的危險之中。

2.2防火墻性能不足 用戶網絡中現有的防火墻一般都是采用X86架構,采用Asic架構的都很少。他們的網絡性能一般都不高,尤其是對于Internet應用驟增的網絡環境來說,現有防火墻的網絡性能更是導致網絡傳輸延遲增大的直接原因,使其成為整個網絡傳輸的瓶頸之一,嚴重影響醫療行業的正常辦公需求,已經不能夠滿足醫療行業持續發展的需要。而一款高性能、高吞吐、價格適中的防火墻是醫療行業用戶所急切需要的。

2.3缺乏防攻擊手段及有效性能 一般認為Internet上充斥著各種病毒和攻擊源,但隨著局域網技術的發展,網絡安全不再只是外網的專利,在內網,同樣面臨著巨大的攻擊壓力。如:Arp欺騙攻擊、Mac欺騙攻擊、流量攫取、地址欺騙、地址掃描和端口掃描。而醫療行業現有防火墻并不具備內、外網防攻擊手段及能力,在面臨大范圍病毒爆發或攻擊發作的時候無法提供良好的處理性能,嚴重時將導致設備宕機,嚴重影響醫療行業用戶的正常工作。

2.4對于應用層無法有效管控 網絡中所有的網絡通訊都是基于應用的。而目前Internet上的應用以幾何倍數在增長,每天都有大量新應用出現,如何有效管控這些網絡應用是用戶急需解決的問題。

2.5網絡需要更好的冗余備份機制 醫療行業網絡在醫療行業生產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醫療行業網絡的穩定性嚴重影響著醫療行業生產的穩定性,冗余技術是解決網絡單點故障、維護網絡持續穩定性的最有效解決方案。醫療行業網絡建設需要充分考慮冗余技術的應用,尤其是網絡關鍵節點,如網絡接入端、網絡核心層等等。

2.6醫療行業需要更簡單實用的VPN VPN 在醫療行業網絡應用中極為廣泛,是醫療行業擴展遠程應用的有效解決方案。隨著醫療行業規模的擴大及業務發展的需要,各分支機構之間、移動辦公員工和公司之間以及合作伙伴和公司之間的VPN加密遠程數據傳輸是醫療行業解決遠程傳輸數據的私密性、安全性和降低費用的有效辦法。而如何簡單、方便快捷的維護整個醫療行業的VPN以及降低醫療行業VPN的維護成本是醫療行業用戶同樣需要考慮的。

3 醫療行業網絡安全對策

在企業對于信息化系統嚴重依賴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地增強企業安全防范以及有效的控制安全。

3.1建立網絡安全的體系結構 網絡安全的體系結構是一個理論基礎,可以使網絡安全建設綱舉目張、有條不紊、全面周到、相對完善。趙戰先生在提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模型,即WPDRRC(預警、保護、檢測、反應、恢復和反擊)。

3.2專網與互聯網的隔離 為了安全而與外部網物理隔絕,會使內部網變成“信息孤島”,大大降低使用效能;采用相對完善的安全方案,使內部網與外部網安全互聯,使專網用戶也能共享互聯網的豐富資源。

3.3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是1種按某種規則對專網和互聯網,或對互聯網的一部分和其余部分之間的信息交換進行有條件的控制(包括隔離),從而阻斷不希望發生的網絡間通信的系統。防火墻可以為專網加強訪問控制、提供信息過濾、應用層的專用、日志分析統計報告、對用戶進行“鑰匙口令+防火墻一次性口令”的雙因于認證等功能。

3.4入侵檢測技術 入侵檢測被認為是繼防火墻、信息加密之后的新一代網絡安全技術。入侵檢測是在指定的網段上及早發現具有入侵特征的網絡連接,并予以即時地報警、切斷連接或其它處置。難點在于:檢測耗費時間加響應耗費時間之和必須小于攻擊耗費時間,要對非法入侵發現得及時、抓住特征、防止銷毀證據并做出反擊,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高科技戰爭。

3.5虛擬安全專網(VPN) VPN是指業務提供商利用公眾網(如互聯網)將多個用戶子網連接成1個專用網,VPN是1個邏輯網絡而非物理網絡,它既擁有公眾網的豐富資源而又擁有專用網的安全性和靈活性。

3.6其它網絡安全對策 除了上述幾條外,網絡安全方面還應采用以下一些對策:①適當強度的密碼算法,密碼始終是網絡安全的基石,也是一切安全對策的核心;②采用安全性好的操作系統;③采用電磁防護措施,一方面要防止有用信息的電磁漏瀉發射,另一方面要采用抗電磁干擾傳輸方式;④采用防雷電的保護措施;⑤采用適當的物理防護措施;⑥加強行政管理、完善規章制度、嚴格人員選任、法律介入網絡等。

4 醫療行業網絡安全解決方案

4.1物理安全 醫療行業定制好符合其策略和優先級的互聯網安全防護解決方案,接著使用健全報表功能來很好控制醫療行業所面臨的商業風險,徹底關閉點對點網絡,釋放重要網絡資源并消除版權侵權的風險。

4.2數據庫控制 對用戶訪問網絡資源的權限進行嚴格的認證和控制。例如,進行用戶身份認證,對口令加密、更新和鑒別,設置用戶訪問目錄和文件的權限,控制網絡設備配置的權限,等等。

4.3用戶訪問控制 對醫療行業信息安全的威脅不僅來自醫療行業網絡外部,大量的安全威脅來自醫療行業內部。由于是內部人員所為,這樣的安全犯罪往往目的明確,如針對醫療行業機密和專利信息的竊取、財務欺騙等,因此,對于桌面微機的管理和監控是減少和消除內部威脅的有效手段。

4.4防火墻部署 網絡安全性問題關系到未來網絡應用的深入發展,它涉及安全策略、移動代碼、指令保護、密碼學、操作系統、軟件工程和網絡安全管理等內容。一般專用的內部網與公用的互聯網的隔離主要使用“防火墻”技術。

5 總結

本文對醫療網絡安全問題分析與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首先,從各個方面對網絡信息系統存在的脆弱點和面臨的各種威脅與攻擊進行分析與探討。其次,就目前常用的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措施進行分析與研究,探討了各種技術措施的優點及不足。為建立和完善網絡安全體系,選擇安全手段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最后,分析和探討了設計安全信息系統應遵循的原則和步驟,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實施方案。

網絡信息系統安全問題是信息系統設計應考慮的重要方面。安全問題伴隨著信息系統的整個生命周期而存在.在本文中分析和討論了多種安全技術,但在網絡系統的安全保護上,沒有一種網絡安全技術是萬能的。信息安全體系的建立與管理只有從法律道德、基礎實施、網絡管理、網絡設備、軟件系統、密碼體制、密鑰管理、產品認證等各方面入手,根據多重保護的原則,建立多層次的防御框架,才能更有效地保證整個系統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袁家政.計算機網絡安全與應用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2]王常吉,龍冬陽.信息與網絡安全實驗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3]王其良,高敬瑜.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4]賀思德,申浩如.計算機網絡安全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5]唐正軍,李建華.入侵檢測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Adis藥學核心期刊數據庫檢索方法例析

劉秉文,汪新久

(沈陽藥科大學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016)

摘要:本文以實例說明Adis藥學核心期刊數據庫的檢索方法,旨在為藥學研究人員檢索高質量藥學文獻提供參考。

關鍵詞:Adis;數據庫;檢索方法

Retrieval Methods of Adis Pharmaceutical Core Periodical Database

LIU Bing-wen,WANG Xin-jiu

(Library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16,Liaonin,China)

第7篇: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教程范文

關鍵詞:職業技能;計算機專業;獨立學院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引言

獨立學院以市場為導向,注重發揮高校學科專業優勢,結合區域和地方的社會、經濟、文化需要,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主要任務。獨立學院培養的畢業生在就業時必然面對高職高專學校和IT職業培養機構培養的技能型人才和研究教學型的二本高校培養的應用型人才的競爭。國內幾乎所有高校都開設了計算機專業,但是由于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每年都有部分計算機專業畢業生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因此,如果獨立學院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期望找到滿意的工作,除了掌握必備的專業理論知識、具備良好的學習、實踐和創新等能力外,還必須熟練掌握一種專業職業技能。

職業技能即掌握和運用專門技術從事職業活動的能力,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智力技能以抽象思維為主要特征,借助大腦的內部語言,以縮減的方式對事物的映像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操作技能由一系列外部動作構成,經過反復訓練獲得的能夠完成一定任務的動作系統。職業技能按其熟練程度可分為初級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在具備初級技能后,如果繼續系統地反復練習,動作就會趨于自動化,進化至技巧性技能階段。操作技能是專業技術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形成綜合能力的基礎。職業技能以一定的專業知識為基礎,在反復實踐的過程中形成并不斷。在職業技能的形成與強化過程中,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不能夠被割裂開,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并相互促進。

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可以檢驗應試者是否具備從事相應專業崗位的水平與能力。它既是職業資格考試,又是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分設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網絡、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系統和信息服務等五個類別,每個類別又分為高中低三個級別。通過某個類別的某個級別考試作為判斷應試者是否具備某種職業技能的依據。

計算機人員在從事專業活動中不可避免地要從事規模大小不等的軟件系統分析、設計、實現或者部署等工作。因此,計算機軟件職業技能是其它計算機職業技能的基礎。因此,獨立學院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計算機軟件職業技能。

2計算機軟件職業技能培養目標

計算機軟件職業技能包括軟件需要分析、軟件設計、編程、質量保證和部署等技能與能力。計算機軟件職業技能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循序漸進的層次。初級階段側重培養學生對于小規模問題的分析、設計、實現與測試技能;中級階段培養學生對于中等規模問題的分析、設計、實現、測試、部署與初步項目管理的基本綜合職業技能;高級階段則指學生畢業后經過長期的職業活動,形成的全面、系統的職業技能。

除了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外,軟件開發人員的職業技能表現為下述基本素質和技能:

(1) 與開發員、客戶或者管理者談判與溝通的能力;

(2) 與開發小組其他成員或管理者協同工作的團隊合作能力;

(3) 分析和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

(4) 掌握軟件開發技術方法,具備適應發展的能力。

由于高職高專院校和IT職業培訓機構受其計算機專業學制和學生知識基礎等約束,其主要目標是在限定的時間內,培養學生的初級技能,畢業生經過較短時間的培訓,能夠勝任程序員的工作。對于少數非常優秀學生則可進一步培養他們的中級職業技能。

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定位是至少具備初級軟件職業技能,除能夠勝任程序員的工作外,還應該側重培養學生具備軟件技術職業發展的必備素質,在具備幾年的軟件職業從業經驗或者經歷幾個大型項目后,能夠勝任軟件技術骨干或者管理崗位。

高級職業技能則需個體在具備中級技能的基礎上,經過漫長的職業生涯的錘煉逐漸形成。這是重點本科學校的計算機學院或者研究生教育的目標。

3初級與中級軟件職業技能培養

3.1初級軟件職業技能培養

計算機軟件的初級職業技能是從事計算機工作的專業人員所必需具備基本技能。初級技能培養的主要手段是以課程學習的課程實驗、設計等專業實踐為主,從專業實踐中掌握技能。因此,在專業課程理論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技能培養,必須注重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等環節。側重訓練學生編程能力的課程:C/C++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和數據結構課程;側重訓練學生分析與設計能力的課程:軟件工程導論、高級軟件工程、數據庫原理和編譯原理。側重網絡編程能力培養的課程有:計算機網絡和網絡應用程序設計等。

3.2中級軟件職業技能培養

中級軟件職業技能的培養在初級職業技能的基礎上,通過以團隊為單位,一個以上規模適度的軟件系統的研發,著重培養專業綜合實踐能力。主要環節有: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生產實習環節的教學目標是期望通過實習、聯合工作或者兼職工作的方式得到工程實踐的機會,有效地提高工程實踐能力與技能。但是,當難以提供工程實踐機會時,則必須在實習基地等仿真環境模擬工程實踐。一個有效的方法是開設專業綜合實踐課程,學生通過綜合應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解決問題或者完成一個項目,以達到提高綜合實踐能力的職業技能的目標。

本科畢業設計是學生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設計或論文。合格的畢業設計既是學生畢業及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也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由學習階段平穩過渡到工作階段。

此外,與職業技能密切相關的團隊協作、談判與溝通、良好的適應發展等能力,也是職業技能培養中不可忽視的。

4主要措施

在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專業職業技能時,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4.1構建“與時俱進”的人才培養方案

在四年的培養期限內,前三年完成通識課程、學科基礎與專業核心課程、選修課程的學習。第四學年側重于學生的綜合實踐,上學期完成專業綜合課程實踐,下學期進行畢業設計。設置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網絡、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系統管理和信息服務五個方向的專業綜合課程實踐。專業綜合課程實踐訓練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并完成一個實訓項目。實訓過程由從業經驗豐富的教師或企業資深技術骨干負責指導。

構建理論基礎知識教學、工程實踐能力培養與創新能力培養三并重的教學體系是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礎。圍繞應用型本科創新人才培養目標, 確立以基本素質培養為基礎;以實踐能力培養為中心;以創新能力培養、形成一種職業技能為目標;確保專業知識、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協調發展。

整個課程體系包括通識課程、學科基礎與專業核心課程、選修課程三類模塊和工程實踐環節。專業課程教學側重于讓學生掌握知識,課程實踐與課程設計側重于讓學生形成初級技能,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則側重于讓學生形成技巧技能。

學院不斷根據軟件企業和相關用人單位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及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目前的培養方案的總學時為2320學時,相比前一方案減少144學時。在這144學時里,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參加專業老師指導的興趣小組,或者參與專業老師的科研課題的研究或者實驗。

4.2探索“案例驅動專業課程教學”的模式

職業技能的培養必須堅持以實踐為基礎,狠抓實踐教學環節,不斷革新教學,教學應該融入與實踐相關的真實內容,探索“教、學、練”三方面并重的教學方法。例如采用案例學習,將真實項目作為學習案例;并選擇工業界典型項目,學生通過完成這類項目嘗試不同角色;通過學生自我管理項目進程,并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4.3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實驗與畢業設計教學

課程實驗不僅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專業課程的理論知識,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3+1”模式要求對每門專業課,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包括課程實驗和課程設計)的學時數之比達到1∶1。要求每門專業課程實驗教學必須指定實驗指導教材,每次實驗必須完成具體的任務。此外,授課教師必須參與指導其所任教課程的學生實驗,了解學生對于理論的掌握情況和在實踐中存在的缺陷,并改進教學。建設合理的實驗室或者實習基地的軟硬件,學生在實踐中使的工具必須是最新的,以便學生就業時能夠將新技術和工具帶進工作單位,由此可實現一種技術轉變。

畢業設計的課題有工程設計、硬件設計、軟件設計和計算機理論等四種類型。結合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學生現狀,應該注重加大工程設計和軟件設計類的課題比例。軟件設計類課題的教學應貫徹“以學生為中心、老師指導為輔導”的原則,學生選擇指導老師和確定課題時應有足夠的自由,課題由老師和學生雙方協商確定。學生在分析、設計、開發、調試和部署等方面應該表現出主動性,應該由學生提出方案,和指導老師協商確定。

4.4建設“雙師型”教學團隊

積極引進具有多年行業經驗的技術骨干和資深管理人員,建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軟件職業技能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定期邀請軟件專家來學院講學講座或者專業教師深入IT企業,幫助學生了解軟件研發職業生涯的現狀與特點。

4.5融“專業興趣”于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直接影響大學生成長的環境因素,良好的校園環境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如利用課余時間舉辦專業講座和專題報告、演講和辯論比賽、專業職業技能競賽、課外科技活動和參加社會實踐等。結合指導老師的科學研究方向,建立興趣小組,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成立嵌入式軟件調試、軟件測試和Oracle數據庫興趣小組,每個興趣小組均有指定的專業實驗室,配備兩名以上專業指導教師,圍繞專業教師的研究興趣開展創新型學習。

例如:筆者主持軟件設計與測試興趣小組,將“基于代數規約的Web服務測試技術研究”課題分解成六子課題,每個子課題由一個學生負責,師生定期討論與報告,還通過面對面交流、電話聯系、QQ和電子郵件等方式指導學生,回答學生的疑難問題等。小組各成員也都能自覺地在老師的建議下多種途徑地查找資料,相互討論,尋求解決方案。

此外,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程序設計大賽,通過競賽學生加強與其它本科院校的計算機專業學生的交流。如組織一個學生團隊報名參加首屆“中科杯”全國軟件設計大賽,該團隊由兩名2006級和一名2007級計算機專業學生組成,教師從選題、分析、設計、實現與擬定文檔資料方面提供幫助和給予指導。

4.6加強“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

學校管理在大學生的實踐和創新等能力以及職業技能培養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確立“以人為本、全面發展、自律與他律相統一、管理與教育相結合、分類管理和綜合管理等原則”。盡快改善學生自由發展空間狹小、考試模式單一、評價標準單一等缺陷。鼓勵教師在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組織管理等方面進行創新改革。

通過本科專業學習和實踐訓練,學生所能夠達到的實踐程度仍然是有限的,只有在職業生涯中經過各種項目,其職業技能才會不斷提高。

5結束語

根據獨立學院培養的畢業生在就業時需要面對研究教學型高校和高職高專院校培養的人才競爭的現狀,分析軟件職業技能高、中、低三個階段的特點,提出應以培養學生的中級軟件職業技能為中心,完成本科人才的培養的其它目標,并建議培養方案修訂、課堂教學、實驗和實習教學和學生管理等多個角度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關于規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Z]. 教發[2003]8號.

[2] 劉強,孫家廣. 中國軟件工程學科教程[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3] 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辦公室.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考試大綱[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4] 戴林富,游俊. 創新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模式芻議[J]. 中國高等教育,2006(1):75-76.

[5] 陳友放. 職業院校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五種能力[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2):45-46.

[6] 付永生. 論高職會計教育的目標取向[J]. 教育與職業:理論版,2008(8):64-65.

Discussions on Develop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Computer Software for Independent College

YU Bo, QIN Ye-mei

(Swan College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China)

第8篇: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教程范文

【關鍵詞】數字無線對講;Wifi

目前廣泛使用的礦用無線通信系統主要有“數字無線對講通信系統”和“Wifi礦用無線通信系統”兩種。從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各系統目前使用情況考慮,本文將對兩種無線覆蓋通信系統技術路線和和與現場情況的適應性分別做介紹。

一、數字無線對講通信系統

1.組網拓撲圖

本方案解決的是煤礦礦上的無線對講通信,可供煤礦巡邏人員、值班人員等調度通信使用。

2.系統功能

在本方案中,采用數字對講機和數字中轉臺,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靈活地進行組網和功能設置。具有的功能特點:

(1)分組通信。數字對講機和數字中轉系統,可以根據用戶的使用需求,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一個組號,組間通信,互不干擾(不能同時進行)。

(2)遙控調度。可以給指定的對講機開啟發送遙斃和激活命令的權限,同時還可以靈活配置呼叫的權限,這樣就可以靈活實現指揮臺的遙控調度功能。

(3)支持骨傳導耳機。支持骨傳導耳機,可以在嘈雜的環境中聽到清晰的話音,并且無需手按PTT發射,在實際工作中方便使用。

(4)個呼、組呼和全呼調度。每臺數字對講機具有唯一的ID號碼,并且都有一個設定好的歸屬組,可以靈活地進行個呼、組呼和全呼調度。

(5)語音加密。支持真正的數字語音加密功能,數字加密密鑰達千萬級別,可以真正確保通話的私密性。

(6)兼容模擬。數字對講機和數字中轉臺兼容模擬制式,可以實現模擬設備的平緩過渡。

3.系統特點

(1)系統采用TDMA(時分多址)。

(2)時隙工作,一個數字中繼臺相當于兩個模擬中繼臺,節省了頻率資源。

(3)中繼臺具有網絡接口和USB接口,支持第三方軟件供應商開發調度軟件,實現數據/短信/GPS等應用。

(4)中繼臺具有網絡接口,支持最多15個中繼臺的IP互聯,實現:①無線信號的大區域覆蓋;②跨城市/跨國家的基站互聯。

(5)支持漫游。

(6)支持雙機熱備份:當主機出現故障時,自動切換到備用機工作。

(7)支持遠程診斷和控制軟件RDAC,可以實現中繼臺遠程監控。

(8)支持第三方內置雙工器。

二、Wifi礦用無線通信系統

1.系統介紹

無線通信系統是集語音通信、視頻監控、數據傳輸等多種系統為一體的復合型網絡通訊系統,采用WIFI與VOIP技術相結合,使用2.4GHz頻段,實現無線數據的高速遠距離傳輸,提供了一個無線數據傳輸平臺。系統以工業以太網為骨干,以無線網絡為延伸,在皮帶走廊、車間、生活區內設立若干基站,通過無線局域網覆蓋整個廠區,利用本安防爆手機終端接入設備來實現皮帶走廊和防爆車間內的工作人員語音通訊調度。

本方案采用的礦用本安型防爆WIFI基站,可以安裝在防爆區,采用全向天線或定向天線,信號可以全部覆蓋整個廠區。

2.系統結構及信號覆蓋

系統皮帶走廊和防爆車間采用礦用本安型防爆WIFI基站(配套隔爆兼本安電源箱供電),非防爆區域采用高端大功率防水WIFI無線基站,接入百兆工業網交換機,覆蓋整個廠區及皮帶走廊,最終實現穩定的無線通訊,系統結構示意圖如下。

如圖2所示,系統主要由IP語音交換機、IP調度管理臺、無線基站、隔爆兼本安型電源和本安手機(wifi)等組成。并對每部手持終端配備骨導式抗噪送受話器,消除廠區高噪音對廠區生產安全和效益的影響。

3.系統功能特點

(1)系統采用TCP/IP協議作為組網協議,具有廣闊的擴展空間,組網能力強,復用線路,而且還可以利用局域網和廣域網對系統覆蓋范圍進行聯接,大大降低組網成本,同時使系統具有網絡管理功能,方便維護。

(2)系統具有調度功能,可對所有無線終端實施監聽、強拆和錄音,可實現有線無線調度通信一體化。

(3)支持骨傳導送受話器,可以在嘈雜的環境中聽到清晰的話音,在實際工作中方便使用。

(4)基站和手機都采用IP接入方式,可通過地面管理終端采用網絡方式進行遠程控制,當設備出現管理問題時,可在地面實現遠程處理。

(5)系統采用2.4GHz頻段,該頻段為公用頻段(ISM頻段),無須在無委會備案,不用繳納費用,便于地面無線網絡的覆蓋使用。

(6)系統具有智能頻率管理和負載均衡功能,能根據環境的變化自動調整帶寬,在井下抗干擾和反射、折射能力強,滿足各種環境的應用。

(7)系統采用標準的通信格式和開放式的通訊協議,將來符合Wi-Fi標準的無線設備都可自由接入系統,基站采用Wi-Fi無線技術,無線信號傳輸速率最高可達到54M。

(8)實時語音廣播、錄音廣播、音樂播放和定時廣播。

4.系統功能優點

(1)系統采用TCP/IP協議作為組網協議,具有廣闊的擴展空間,組網能力強,復用線路,而且還可以利用局域網和廣域網對系統覆蓋范圍進行聯接,大大降低組網成本,同時使系統具有網絡管理功能,方便維護。

(2)系統具有調度功能,可對所有無線終端實施監聽、強拆和錄音,可實現有線無線調度通信一體化。

(3)基站和手機都采用IP接入方式,可通過地面管理終端采用網絡方式進行遠程控制,當設備出現管理問題時,可在地面實現遠程處理。

(4)系統采用2.4GHz頻段,該頻段為公用頻段(ISM頻段),無須在無委會備案,不用繳納費用,便于地面無線網絡的覆蓋使用。

(5)系統具有智能頻率管理和負載均衡功能,能根據環境的變化自動調整帶寬,在井下抗干擾和反射、折射能力強,滿足各種環境的應用。

(6)系統采用標準的通信格式和開放式的通訊協議,將來符合Wi-Fi標準的無線設備都可自由接入系統,基站采用Wi-Fi無線技術,無線信號傳輸速率最高可達到54M。

參考文獻

[1]吳功宜,吳英,譚浩強.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教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星辰影视 | 久久男人的天堂 |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波多野结衣 | 曰韩三级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草久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精品6 | 日韩欧美综合 | 国产三级三级三级 |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视频香蕉 | 成人公开免费视频 | 在线日韩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 久久中文字幕久久久久91 | 欧美在线一 |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日韩美女视频一区 | 成人不卡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亚洲男人天堂手机版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红片 | 手机看黄av免费网址 |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 亚洲成人免费观看 | 欧美一级人与动毛片免费播放 | 禁止18周岁进入免费网站观看 | 在线亚洲黄色 | 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免费看黄网址 | 久久国内精品视频 | 国产免费视屏 | 美女午夜色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日本视频免费 |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 | 一区二区伦理 | 高h原耽肉汁动漫视频 | 特级aa一级欧美毛片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