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免疫學防治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免疫學技術 免疫血清 抗原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fast-preparing antiserum and its effect. MethodsUsing short-range immunization, rabbits were immunized with E. coli, sheep erythrocyte antigen (SEA) and yolk antigen after multiple inoculations, the antiserum was collected and its potency detected.ResultsThe potency of antiserum immunized by E. coli antigen, SEA and yolk antigen reached 1∶10 240, 1∶1 200 and 1∶10 24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The antiserum prepared by this technique is time-saving, high-potency and high-affinity, which is applicable to teaching of experiment.
[KEY WORDS]Immunology technique; Immune serum; Antigen
免疫血清是經過抗原免疫的動物血清,含有特異性免疫球蛋白(Ig),可直接應用于病原體的診斷或感染性疾病的緊急預防和治療,也可通過進一步純化血清中的Ig,用于多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物制品。制備免疫血清成為學生必需具備的實驗技術。在以往的免疫血清制備實驗課中,制備高效價免疫血清基本采用大劑量長程免疫法,該方法具有產物效價高、親和力強的優點,但耗時過長,給研究造成一定的影響。為了探索快速制備免疫血清的新方法,本研究選取大腸桿菌抗原和綿羊紅細胞(SRBC)抗原作為顆粒性抗原,選取雞蛋黃抗原作為可溶性抗原[1],采用小劑量短程免疫法制備免疫血清,以探討該方法的可行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劑與器材
1.1.1 抗原 大腸桿菌(泰山醫學院臨床微生物學教研室保存),SRBC,新鮮雞蛋。
1.1.2 實驗動物 健康家兔32只,雄性,體質量2.0~2.5 kg,無免疫史,由泰山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隨機分成大腸桿菌抗原組、SRBC抗原組、雞蛋黃抗原組、生理鹽水對照組,每組8只。
1.1.3 器材與試劑 紫外線分光光度計;搖床恒溫水浴箱;離心機;振蕩器;滅菌大試管;LB液體培養基或肉湯培養基;麥氏比濁管;體積分數0.05石炭酸溶液;磷酸鹽緩沖液;鹽酸溶液;HRP-Ab等。所有實驗用材料均經滅菌處理。
1.2 抗原的制備
1.2.1 大腸桿菌抗原的制備 將大腸桿菌接種到營養瓊脂培養皿上,37 ℃培養18~24 h,取單菌落接種于LB液體培養基或肉湯培養基中,37 ℃培養18~24 h,按照1%的比例轉種于LB液體培養基或肉湯培養基中,37 ℃培養18~24 h,收集培養液。沸水浴1 h后3 000 r/min離心10 min,棄去上清。麥氏比濁法鑒定大腸桿菌,用石炭酸生理鹽水稀釋其含量至1012/L,取少許做無菌實驗,其余菌懸液放冰箱保存。
1.2.2 SRBC抗原制備 無菌抗凝綿羊血2 000 r/min離心5 min,吸去上清,加入等量無菌生理鹽水混勻,再次2 000 r/min離心5 min,吸去上清,如此連續洗3次,最后1次離心10 min以使紅細胞密集管底,直至上清液透明無色再吸去上清液,留密集紅細胞備用。用無菌生理鹽水將紅細胞配成體積分數0.20的SRBC懸液,即為實驗用SRBC懸液。
1.2.3 雞蛋黃抗原的制備 取新鮮雞蛋1個,用體積分數0.75乙醇消毒,在無菌條件下,于氣室一端擊一小孔,用無菌吸管將蛋清吸出后,將蛋黃倒入一裝有玻璃珠的無菌錐形瓶內搖勻,用生理鹽水進行1∶5稀釋,置4 ℃冰箱保存備用。
1.3 免疫方案[1,2]
1.3.1 大腸桿菌抗原組 首先在頸背部多點皮下接種大腸桿菌菌液抗原1.0 mL,第2天在頸背部多點皮下接種菌液抗原0.5 mL,第3、4天每天于耳靜脈注入菌液0.5 mL,第5天于耳靜脈注入菌液抗原1.0 mL。
1.3.2 SRBC抗原組 首先在頸背部多點皮下接種體積分數0.20的SRBC抗原2.0 mL,第2天在頸背部多點皮下接種體積分數0.20的SRBC抗原1.0 mL,第3~5天每天于耳靜脈注入體積分數0.20的SRBC抗原1.0 mL。
1.3.3 雞蛋黃抗原組 首先在頸背部多點皮下接種1∶5稀釋雞蛋黃抗原1.0 mL,第2~4天每天于耳靜脈接種1∶5稀釋雞蛋黃抗原0.5 mL,第5天于耳靜脈注入1∶5稀釋雞蛋黃抗原1.0 mL。
1.3.4 生理鹽水對照組 首先在頸背部多點皮下接種生理鹽水2.0 mL,第2天在頸背部多點皮下接種生理鹽水1.0 mL,第3~5天每天于耳靜脈注入生理鹽水1.0 mL。
1.4 試血
末次免疫后第3天,耳動脈采血2 mL,37 ℃溫育1 h后,2 000 r/min離心10 min,吸取離心后上清液0.2 mL于無菌試管中,再加入0.8 mL生理鹽水,作 1∶5 稀釋。采用試管凝集試驗方法測定大腸桿菌及SRBC抗原免疫血清效價,瓊脂凝膠雙向擴散試驗方法測定蛋黃抗原免疫血清效價。
轉貼于
1.5 采集免疫血清
末次免疫后第6天,心臟采血法[3]采取20 mL家兔血液于離心管中,37 ℃溫箱自然凝固,出現血凝塊后3 000 r/min離心20 min,將上清液轉移到潔凈試管中,-20 ℃冰箱保存。
1.6 免疫血清終效價鑒定
采用ELISA法分別鑒定大腸桿菌、蛋黃免疫血清終效價[1,4],補體溶血試驗鑒定SRBC免疫血清終效價。
2 結
果
2.1 免疫血清的初步效價
經大腸桿菌抗原、SRBC抗原、雞蛋黃抗原免疫后的免疫血清初步效價分別達1∶1 280、1∶640、1∶32。
2.2 抗血清的終效價
經大腸桿菌抗原、雞蛋黃抗原、SRBC抗原免疫后的免疫血清終效價分別達1∶10 240、1∶10 240和1∶1 200。
3 討
論
目前,高效價免疫血清的制備基本采用長程免疫法,免疫血清的制備過程需要耗時1個多月。雖然長程免疫法制備的抗血清具有效價高、親和力強等優點,但是其操作過程較長,期間可能有動物死亡等不利因素。因此,縮短免疫時間來制備抗血清的方法和效果是值得探討的[5]。
本研究選擇大腸桿菌抗原和SRBC抗原代表顆粒性抗原,選擇雞蛋黃抗原代表可溶性抗原,采用短程免疫法,5 d內分組連續免疫家兔,末次免疫后第3天試血,大腸桿菌抗原和SRBC抗原免疫血清的效價已分別達到1∶1 280和1∶640,而雞蛋黃抗原抗血清的效價僅達到 1∶32,這與抗原的種類及物理性狀對免疫原性的影響有關[6]。大腸桿菌抗原及SRBC抗原為顆粒性抗原,雞蛋黃抗原為可溶性抗原,顆粒性抗原的免疫原性較可溶性抗原強,故試血時效價前者高于后者。但是末次免疫后第6天采血,用補體溶血試驗測得SRBC免疫動物的抗血清(溶血素) 效價達1∶1 200,用特異度和靈敏度均較高的 ELISA 間接法測定,大腸桿菌抗原和SRBC抗原免疫血清的效價均達到1∶10 240。由此可見,短程免疫法不僅縮短了免疫期限,而且具有較好的免疫效果,可制備出高效價、高親和力的免疫血清。
參考文獻
[1] 朱振久,張冉,楊惠軍,等. 短程免疫法制備高效價抗血清研究[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6,3(1):42-43. [2] 覃艷春,陸金蘭,陸吉利,等. 免疫血清制備方法改良初探[J].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 2005,27(6):892.
[3] 王婭,王全勇,王淑蘭. 傷寒、副傷寒免疫血清的制備[J]. 數理醫藥學雜志, 2005,18(2):178-179.
一、亞里士多德——歐洲美學思想的奠基人
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他一生勤奮,是第一個以獨立體系闡明美學概念的人,他的這個感念雄霸了兩千余年?!对妼W》和《修辭學》是在希臘文藝已達到高峰而轉趨衰敗的時代,他用科學的方法替希臘文化的輝煌成就作了精細的分析和扼要的總結,因而寫成了這兩部有科學系統的關于美學思想的專著。
(一)、摹仿的藝術對現實的關系
亞里士多德不僅肯定藝術的真實性,而且肯定藝術比現象世界更為真實,藝術所摩仿得決不是柏拉圖所說的只是現實世界的外形(現象),而是現實世界所具有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即它的內在本質和規律。一幅畫不能只是摩仿偶然性的現象而是要揭示現象的本質和規律,要在個別人物事跡中見出必然性與普遍性。這正是“典型人物”的最精微的意義。如文藝復興盛期的拉斐爾創作的《西斯廷圣母》,他筆下的圣母是美麗的平民婦女的形象,在她們身上體現出慈愛、善良、溫順的高尚品質是普遍性的,而畫出的圣母是個別的。
亞里士多德論詩與其它藝術,經常著重有機整體的觀念。這也是和他對文藝與現實關系的基本看法分不開的:形式上的有機整體其實就是內容上內在發展規律的反映。整體是部分的組合,組合所應根據的原則就是個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零散的東西不免具有偶然性,彼此之間見不出必然的互相因依關系,偶然的就要拋開,剩下來的因素彼此之間就要見出必然的互相應依的關系。這樣,一個整體里一切都是必然的,合理的,沒有任何偶然的和不合理的東西夾雜在內,因為一件東西既然可有可無,就不是整體的真正部分。這就引出了他在美學思想中“和諧“的概念。它是建立在有機整體的概念上的:各部分的安排見出大小比例和秩序,形成融貫的整體,才能看出和諧。這在繪畫中就特別強調構圖和造型了。它們體現了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在大自然中汲取材料,經過理性的分割、組合、拋棄等一系列的分析,以致達到心中所想的理想化作品。就像20世紀初出現的立體主義畫派,它主要追求一種幾何形體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組合所產生的美感。
(二)、文藝的心理基礎和社會作用
在文藝功用問題上,亞里士多德主要表現在倫理學方面。他的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格。本能、情感、欲望之類心理功能既是人性中所固有的,就有要求滿足的權利,給它們以適當的滿足,對性格就會發生健康的影響。就是從這種倫理思想出發,他對詩和藝術進行辯護:文藝滿足人的一些自然要求,因而使人得到健康的發展,所以它對于社會是有益的。歐洲文藝界有一個長久爭辯的問題:文藝的目的是什么?,教益,還是兼教益?就亞里士多德來看,他是第一個設法把美學理論和倫理理論分開的人。根據《詩學》里的一句話“正確性在詩學里和在政治里是不相同的,正如它在詩里和在任何其它藝術里不相同一樣” 。其實亞里士多德在這里至多不過說藝術標準和政治標準不完全是一回事,并沒有說二者不可統一或互相排斥。作為一個邏輯學者,他要在不同事物中找出不同所在,以便見出每種事物的特質。同理,他指出了藝術標準和政治標準的不同,但是這也不能就使人得出二者互不相容的結論。即產生了藝術標準—審美。一般地說,一件藝術作品既合道德標準(亦即政治標準),又合邏輯標準(亦即現實標準),在他看來,他就已符合藝術標準了。也就是說,一件藝術作品,一方面要靠它本身的特質,一方面也要靠觀眾的認識能力。這一點與中國偉大的儒學家孔子的觀點相似。
二、孔子論藝術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孔子(公元前551—479)是肯定審美和藝術的。他的思想核心是“仁” 。按照這個思想,孔子認為,審美和藝術對于人的精神的影響特別深刻有力,所以審美和藝術在人們為達到“仁”的精神境界而進行的主觀休養中就能起到一種特殊的作用。
他所提倡的觀點和亞里士多德的是不相同的。他沒有把各學科分類,不善于觀察,沒有清晰的邏輯思維,他主張體悟式和啟發式教學。
他也提出了“和” ,他所說的是“禮之用,和為貴。”他的著重點不在于音調本身的和諧,而在于音樂表現的情感要受到“禮”的節制,要適度。在繪畫上同上,不僅要構圖和諧,作品所表達的感情是符合“禮”的。
孔子也談及了“審美”一詞。用“興” 、“觀” 、“群” 、“怨”這四個詞來概括。他提出的這對范疇,對于藝術欣賞的心理特點作了深刻的分析。
興” 、“觀” 、“群” 、“怨”這四者并不是互相割裂的。他們是互相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孔子強調詩歌對人的精神的感發作用,從而把握住了藝術欣賞活動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他把 “興”放在第一位,并不是偶然的。這表明孔子對“興”這種作用的特別重視。所謂“興” ,就是詩歌對人的靈魂起一種凈化的作用(“蕩滌其濁心” ),也就是對人的精神從總體上起一種感發、激勵、升華的作用,使人擺脫昏庸猥瑣的境地,變成一個有志氣、有見識、有作為的朝氣蓬勃的人,從而上升到豪杰、圣賢的境界。這是“興”的心理內容、心理特點,也是“興”的社會功能。他把“興”擺在“興” 、“觀”/、“群” 、“怨”的首位,這表明,在他看來,藝術欣賞作為一種美感活動,它的最重要的心理內容和心理特點,就在于藝術作品對人的精神從總體上產生一種感發、激勵、凈化、升華的作用。在孔子這一思想影響下,后世的美術家、文學家、藝術家在談到藝術欣賞的時候,總是首先強調人的精神從總體上產生的感發、激勵、凈化和升華,而不是首先強調某一局部的心理因素和社會功能。
三、結論
中西方知識立場的差異導致藝術差異,不同的年代、時期所產生的文化也有差異。從他們的哲學范疇來看,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觀點是徘徊于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之間的,但是對于文藝與現實關系的問題,他的看法卻基本上是唯物主義的,現實主義的。而孔子提出的“美” 、“大” 、“興” 、“觀” 、“群” 、“怨” ,一系列范疇是在于人領悟后,啟發人們這么做。他的理論是中國古典美學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他們的哲學體系的一部分。
地方高校是高校力量的主力軍。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重點高校對地方高校的沖擊越來越大。地方高校要生存,質量是關鍵。高校辦學質量主要以教學質量來衡量,而要提高教學質量,就要狠抓教風、學風。
一、加強教風、學風建設的重要意義
優良的教風、學風是提高地方高校教學質量的保證。高校是培養專業人才的地方,提高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題。作為教師,是這一主題的執行者和實踐者;作為學生,是參與者和代表者。加強教風、學風建設,才能創建積極向上的氛圍,使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使集體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得到增強。優良的教風給人以啟迪,優良的學風給人以熏陶。優良的教風引導優良的學風,優良的學風促進優良的教風。
優良的教風、學風是地方高校生存與發展的基礎。隨著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市場化,高校招生、就業競爭日益激烈。如何招足招好學生,確保高等教育質量,提高學生競爭力,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這就對地方高校的教風、學風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地方高校的教風、學風差,必然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削弱所培養的人才的競爭力,影響學生就業,從而危及學校地位,影響招生數量和質量、辦學規模和效益。地方高校本身和重點名校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優勝劣汰的競爭過程中,地方高校的生存更是岌岌可危。因而優良的教風、學風不但是地方高校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而且是其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二、當前教風、學風建設的現狀及問題
高校教風、學風建設是一個基礎性、系統性、長期性的工程,關系到學校的方方面面。雖然各地方高校想盡一切辦法,促進教風、學風建設,但是當前的教風、學風建設還是存在認識上的、操作上的諸多誤區。
1.認為教學質量問題是學風問題,忽視教風建設。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有相當一部分老師認為教學質量主要是學生的因素、學風的緣故,從而忽視對自身的嚴格要求。教學效果如何,往往通過學生成績來檢驗,由于生源質量、學生學習態度的差異,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需要補考甚至重修。學生成績差、科研水平低,作為管理部門、管理者普遍認為是學生自身的問題,而忽視過程的管理與職責。
2.認為抓學風問題是思政部門的事,忽視教師的關鍵作用。學風建設離不開思政部門的教育和管理,但又不僅僅是思政部門的事。從職能部門看,學風建設既有思政工作系統,又有教學管理系統;從實踐人員看,既有專門的教育管理部門,又有全體教職員工;從涉及的領域看,既有全體校園人的因素,又有校園文化、環境等物的因素。所有的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因素;而人的因素中,教師的因素是最主要的。
3.重視以學風促進教風,忽視教風對學風的推動作用。多數高校由于在師資水平上參差不齊,而且學生的授課教師來自不同的二級學院,二級學院在抓學風、教風的時候客觀上有一定難度,所以存在以抓學風來促進教風的思想和行為,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4.教師自身的問題。教師的學識水平、學術能力、道德品質、組織教學能力、教學方式方法等都直接影響教風和學風建設,特別是師德師風中存在許多問題。如一些教師思想不穩定、工作不安心、工作責任心不強,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考勤、紀律放任不管,不虛心接受學生提出改進教學方法的意見,只教書、不育人。這樣的師德師風嚴重影響優良教風的形成。
5.學生自身的問題。大多學生由于沒有了壓力、管理與監督,缺乏自我學習的習慣,不可避免地放任自己,沉溺于網絡、情感世界,學習成了一種負擔,出現厭學、逃學現象,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和修養。上課時遲到、曠課、收發短信、接打電話、講空話、甚至談戀愛已經屢見不鮮,考試作弊禁而不止。由于大量的擴招導致生源質量嚴重下降,學風日益削弱,教學質量滑坡等一系列的惡性循環。
三、切實加強教風、學風建設,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要理順教風與學風關系,多管齊下。教風和學風構成了一個學校的校風,教風與學風之間既相互制約又密不可分。無論教風還是學風都要受到社會大環境中各種因素的影響,但就教學本身來說,學風主要是受教風的影響,所以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中,不能只抓學風不抓教風,或者希望通過抓學風建設來促進教風建設。作為學校管理部門必須理順教風與學風關系,認識到教風與學風的互動性。我們要切實加強教風與學風建設,提高教師風范,樹立教學相長、教風帶學風的觀念。教風和學風建設不僅僅是教務部門和學工部門的事情,它涉及學校黨、政、工、團、學、后勤等所有的部門,只有各部門齊心協力,相互配合,多管齊下,做好教風、學風建設的工作,才能切實加強教風、學風建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2.要以教風推動學風,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學風主要是受教風影響,教師與學生的接觸,主要集中于課堂,而在教的過程中,教師是主體,起著重要作用。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教能夠加速或延緩學生心理發展的進程,能不斷調節教育外因與學生心理發展內因之間的關系。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領導者。學生是認識的客體,主要是受教師的學識、教師的人格和教學內容的影響,在教風、學風建設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作用。教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風的好壞,好的學風是由好的教風帶出來的。
3.要嚴格管理,加強制度建設。地方高校要堅持教學工作在各項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堅持教學改革在各項改革中的核心地位,要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不斷構建和完善各項規章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這些制度。對教師要嚴格整個教學過程,加強監督,特別強化課堂組織與管理,加強考勤。學院、學校教務部門、督導要及時檢查、反饋對教師的檢查評估信息,合理制定學生評教指標,合理利用學生評教結果。對學生嚴肅校規校紀,加強考紀考風,提高學生嚴守紀律、努力成才的自覺性。
4.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教師要以高尚的品德感染學生,以良好的形象影響學生,以精湛的技能帶動學生,以淵博的知識激勵學生。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真正做到教書與育人的統一。教師要提高教學水平、文化層次,加強科學研究,提高學術水平,促進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要建立相關制度,增加教師進修學習的機會。如有些高校實行的青年教師導師制,作為具有教學、科研高水平的導師要盡心盡力指導青年教師,真正起到傳幫帶的作用,不要流于形式;作為受指導的青年教師要珍惜機會,多傾聽、探討導師的教學經驗,虛心接受導師的指導,不僅提高教學技能,更提升科研水平,完善人格。
5.學生要提升自身素質。學生要加強自覺性,學會自主學習,增加責任感。大學時代是人生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而這恰好是學風建設中最核心的本質和內涵。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全面發展觀和自我成才觀,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大學生要勇于面對紛繁多變的社會,敢于接受市場經濟的各種沖擊,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自己的力量建設良好的學風。
參考文獻:
[1]宋改敏,吳仁艷.論高校教風的成因及建設[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4):309-311.
[2]熊友華,鐘麗萍.高校大學生學風建設芻議[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7(5):28-29.
[3]劉燕.以人為本科學管理推動地方高校的教風、學風建設[J].經濟師,2006(4):99-100.
[關鍵詞] BrdU;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胰酶抑制劑;牛血清白蛋白;漂片法
[中圖分類號] R39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02(b)-0016-03
Improvement in technique of BrdU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by bleach section
GUO Jingjing1 SHAN Lidong2 WU Gang3
1.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Huashan Hospital Baoshan Branch of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1, China;
2.Department of Neurobiology and Medical Psychology, School of Preclinical Medicine and Biological Sciences,Medical School of Suzhou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215123, China;3.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Hua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duce the tissue slice breakage, explore the technique of 5-bromo-2-deoxyuridine (BrdU)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by blocking buffer in bleach section. Methods BrdU, which was detected by ABC immunohistochemistry on bleach section of brain slides, was used to incorporate the new born cells which were promoted proliferation by motor-driven wheel running. The different blocking effects of Goat serum, trypsin inhibitor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were compared in the proces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In the group of motor-driven wheel running in the dentate gyrus of the hippocampus in rats, the number of BrdU-positive cells was m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breaking rate of slides was reduced obviously, especially in the groups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 and trypsin inhibitor, after being added different blocking reagents. But cells in trypsin inhibitor group were appeared without specific staining. Conclusion Bovine serum albumin is preferable blocking buffer.
[Key words] BrdU;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rypsin inhibitor; Bovine serum albumin; Bleach section
5-溴-2-脫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 BrdU)是胸腺嘧啶核苷的類似物,在細胞周期的S期摻入到增殖或分裂細胞的核內,只要細胞不消亡,BrdU 將永久地存留在胞核DNA 中,且在體或離體都能通過免疫組織化學的方法檢測到,可用于標記BrdU暴露期間進行DNA合成的細胞[1]。故BrdU陽性細胞可被看作是具有增殖活性的細胞。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動物:SD大鼠,雌雄不拘,體重220~230 g,蘇州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試劑:BrdU( Roche Diagnostic Co.)。
1.2 分組
踏轉輪運動對成年大鼠海馬齒狀回細胞增殖的影響。實驗分兩組,①踏轉輪運動組:轉輪速度為10 m/min,每天訓練2次(09:00,15:00),每次訓練30 min,連續6 d;②對照組:動物置于轉輪中,速度為0。放置次數與時間同運動組。在染色過程中每一組又分為三個亞組,分別為加入羊血清組、胰酶抑制劑組和牛血清白蛋白組。
1.3 BrdU標記
踏轉輪運動的第4天開始給藥,于每次運動前1 h腹腔注射BrdU(50 mg/kg,美國ROCHE公司),2次/d,連續3 d。末次給藥后24 h處死動物,從前囟后3.3~5.1 mm作連續冰凍切片,進行BrdU染色。
1.4 BrdU免疫組織化學
切片經2 mol/L HCl(室溫30 min)變性, 用0.01 mol/L PBS 充分漂洗后轉入0.1%胰酶中(37℃ 15 min)消化后,0.01 mol/L PBS漂洗(5 min×3次),分別加入羊血清組、胰酶抑制劑組和牛血清白蛋白組,室溫下30 min, 然后加入小鼠抗BrdU單克隆抗體(1∶200,Biosource)室溫孵育16 h,0.01 mol/L PBS漂洗(5 min×3次),轉入羊抗小鼠二抗(1∶200,Vector)室溫孵育2 h,再用0.01 mol/L PBS漂洗(5 min×3次),移入親和素生物素試劑(avidin-biotin complex,ABC,1∶200)室溫孵育2 h,最后用含0.03% H2O2的0.05% DAB顯色3~5 min, 0.01 mol/L PBS終止顯色。常規脫水、透明、封片。鏡檢BrdU陽性細胞計數。
1.5 統計學方法
隨機選取每只大鼠位置相同的5張不連續切片,光學顯微鏡下(×200)計數每張切片雙側海馬齒狀回顆粒細胞層(granular cell layer,GCL)免疫反應陽性細胞數。陽性細胞的均數作為統計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SPSS 10.0軟件作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檢測組間差異性。
2 結果
2.1 踏轉輪運動對成年大鼠齒狀回細胞增殖的作用
經過6 d的踏轉輪運動訓練后,各組BrdU陽性細胞見圖1。免疫組織化學結果顯示,海馬齒狀回BrdU陽性細胞數,對照組為(22.55±1.91)個/切片,踏轉輪組為(57.89±1.90)個/切片,兩組相比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01)。由此可見,踏轉輪運動可增加BrdU陽性細胞,促進齒狀回細胞增殖。
a、a′為對照組, b、b′ 為踏轉輪組。a、b分別是a′、b′的高倍視野
圖1 踏轉輪運動6 d后海馬齒狀回BrdU陽性細胞數
2.2 不同的封閉液對組織片染色效果的影響
末次給藥后24 h處死動物,從前囟后3.3~5.1 mm作連續冰凍切片,將切片隨機分成三組。在染色過程中,這三組分別加入羊血清、胰酶抑制劑和牛血清白蛋白作為封閉液和終止胰酶作用的抑制劑。各組BrdU陽性細胞如圖2所示。免疫組織化學結果顯示,三種方法均能使BrdU著色,但各組的本底顏色和非特異性著色程度不同:羊血清組中雖然陽性細胞與非特異性著色細胞有明顯區別,但非特異性著色細胞顯色度較深,且遍布整個視野。胰酶抑制劑組陽性細胞與非特異性著色細胞也有明顯差異,而且非特異性著色細胞顯色度較淺,整個本底相對較為干凈、清爽。牛血清白蛋白組幾乎見不到非特異性著色細胞,本底顏色非常淡。
除了本底顏色和非特異著色的觀察外,筆者還重點觀察了組織切片的破損情況。實驗結果顯示:牛血清白蛋白和胰酶抑制劑組無切片破損,而羊血清組有少部分腦片破損。細胞計數顯示:羊血清組為(23.22±2.38)個/切片,胰酶抑制劑組為(22.54±2.12)個/切片,牛血清白蛋白組為(23.14±3.12)個/切片,各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自從20世紀末神經干細胞發現以來,其目前已經成為神經科學研究的熱點之一。而研究在體或移植后的神經干細胞的增殖、遷移、分化中常用的標記新生細胞的方法有BrdU、3H、Ki-67、 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2-3],前兩者在細胞增殖時整合入細胞以后,即使在細胞靜止期仍能表達;后兩者是細胞增殖過程中表達的內源性蛋白,當細胞處于靜止期時,它們并不表達。因此,BrdU和3H是常用的追蹤細胞的標記物,而BrdU的檢測又較3H更為方便、簡單,所以BrdU是最為常用的標記細胞增殖的標記物。
豐富環境對神經發生有影響,而在各種環境因素中,運動對其影響較為顯著[4-5]。本課題的前期研究建立了踏轉輪運動的模型[6],并發現運動對神經發生的作用具有強度依賴性,這早于國內外的相關報道[7-8] 。故本課題選用運動作為促進細胞增殖的方法,觀察了不同的染色方法對切片及結果的影響。
組織切片BrdU染色時,常用的方法有貼片法和漂片法。漂片法與貼片法相比有一定的優點:前者能使抗體從兩側滲透,更有利于抗體與抗原充分反應,相應的在洗片時,也能使未結合的抗體充分漂洗干凈;漂片法比貼片法所使用的抗體數量少,而且必要時抗體還可以回收,重復利用。標本量大時,漂片法比貼片法更省時、省力。但是,用漂片法進行BrdU染色時,由于在加入抗體前要用鹽酸和胰酶對腦片進行預處理,經過處理(尤其是胰酶處理)后,進行染色的腦片極易破損,從而導致整個染色過程無法正常完成,或最終所得到的腦片極少。因此,在本實驗中針對胰酶的消化作用,筆者分別選用了與二抗同源的羊血清、牛血清的主要成分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及胰酶抑制劑來抑制(或終止)胰酶的消化作用。
羊血清是免疫組織化學中常用的封閉液,但是,在本實驗中并未取得預期的成果,雖然羊血清能終止胰酶的消化作用,但并未能有效地封閉非特異性染色。其原因目前仍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胰酶抑制劑(取自火雞蛋清)組和牛血清白蛋白組非特異性染色較少,尤其是牛血清白蛋白組。其原因可能是二者的成分單一,純度較高。
[參考文獻]
[1] Brent AR,Weiss S. Generation of neurons and astrocytes from isolated cells of themammali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J]. Science,1992,255(5052):1707-1710.
[2] Cameron HA,Mckay RD. Adult neurogenesis produces a large pool of new granule cells in the dentate gyrus[J]. J Comp Neurol,2001,435(4):406-417.
[3] Kee N,Sivalingam S,Boonstra R,et al. The utility of Ki-67 and BrdU as proliferative markers ofneurogenesis [J]. J Neurosci Methods,2002,115:97-105.
[4] Praag van H,Kempermann G,Gage FH. Running increas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neurogenesis in themouse dentate gyrus[J]. Nat Neurosci,1999,2(3):266-270.
[5] Zhao C,Deng W,Gage FH. Mechanisms and functional implications ofneurogenesis [J]. Cell,2008,132(4):645-660.
[6] Xu WP,Shan LD,Gong S,et al. Forced running enhances neurogenesis in the hippocampal dentate gyrus ofrats and improves learning ability [J]. Acta Physiologica,2006,58(5):415-420.
[7] Kronenberg G,Bick-Sander A,Bunk E,et al. Physical exercise prevents age-related decline in precursor cell activity in the mouse dentate gyrus [J]. Neurobiol Aging,2006,27(10):1505-1513.
【關鍵詞】口腔學;自治;標準;規章;質量;權利保護;衛生;私人口腔機構;檢驗;監督
自治職業經營(自治機構)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證明了自己在很多個方面可以提高口腔醫療服務質量的效率。如今在俄羅斯已經形成了實行這些機構的法律平臺。下列有益前提是其成功實行的必要因素:
1私人自治機構的優勢
1.1口腔學業對國家和市政府職能機構伙伴關系發展,和對口腔醫療服務質量提升和文明市場形成中結構監督的利害關系。
1.2俄羅斯聯邦法律法規允許自治職業在口腔學實踐中實現快速發展。
1.3患者權益訴訟前保護機構發展的客觀必然性。
1.4需要形成口腔醫療服務質量保障的統一方法。
1.5建立人才持續儲備系統的要求和形成滿足口腔醫生相關需求的必要性。
另外,建立口腔學自治對于所有參與者方都有自己的優點:患者,國家,私人醫療機構,醫療教學機構。
2我們來看一下自治機構的建立對所有口腔學衛生組成部分的最大好處
口腔學自治機構的建立對國家機構的好處包括下列幾點。
2.1在私人衛生機構出現了通過強制性標準規范來實行國家政策的手段。
2.2在私人衛生機構通過自治機構形成了原則上新的自行檢驗機制,沒有這個機制,任何內部檢驗的方式都不能有效實施。
2.3擴大對私人經濟監督檢驗的可能性。
2.4出現了在無國家資金投入的情況下保護生產者和收貨人利益的補充手段。
2.5通過自治機構出現了對口腔學提供服務的范圍和質量的分析的可能性。
3建立口腔學自治機構對患者利益如下所示
3.1花了自己的錢,患者能夠得到更高質量的服務,這是最重要的。
3.2建立其利益的預審防御系統:提供服務的標準和規范,自治機構本身的內部檢查,仲裁法院,提供服務的質量財產責任。
4建立口腔學自治機構對于醫學教育機構的利益如下所示
同自治機構的相互關系在培養干部和在口腔學領域具有很大的機會。自治機構(自調機構)在衛生保健上承擔部分國家在衛生保健領域的調節和監管功能,成為醫生職業資格保證。同自調機構的合作將促進培養新的醫學技術和新標準專家的短期形式的積極使用。除此之外,自調機構是推行和推進智力活動成果的教育和科學機構的有益平臺。
對于民營醫療機構在口腔學領域參加自調節機構的利益如下所示。
4.1建立專業興趣的保護系統,它包括:
①具有職業性活動的標準和規則,因此標準和規則在區別國家的標準和規則將不以是否有預算資金為標準,而是質量,這毫無疑問是利潤;②服務生產商利益預審防御機構(仲裁法庭、財產責任);③職業活動自調機構的合格證;④選擇和使用醫學技術只能允許在規定的法律規范內應用。
4.2出現自治機構成員靈活學習那些必須在這里,并且馬上需要掌握的事情。
4.3出現國家(市政府)機構對自治機構法律所規定的那些后者其他涉及職業經營種類主體的影響。
4.4集中(通過自治機構)有效的得到必要的適用于職業經營特點的法律規范的信息和其注解的可能性。
4.5所有上述內容可以促進所提供的服務質量的提高。而質量的提高首先保證有利的競爭優勢,并永遠對業務進行有利的影響。
在俄羅斯,這樣的機構現在已經積極地形成,創造發展醫療自治新模式的條件,來保障居民口腔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Даценко С.О.,Кицул И.С.,Пивень Д.В.Стоматология как перспективная медицинская отрасль для развития само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в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и.// Сибирски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журнал. 2011.-№3 С.100-102.
[2]Пивень,Д.В.Возможности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развития само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в стоматологии : методические рекомендации./ Д.В.Пивень,И.С.Кицул,С.О.Даценко. Иркутск : РИО ИГИУВа,2010. 20 с.
關鍵詞: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桿菌蛋白酶9抑制劑;高膽固醇血癥;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受體
1 高膽固醇血癥概況
高LDL在美國人群中較為常見,美國心臟協會2015年的報告顯示其比例高達人口總數的31.7%。10月24日,《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中國成人血脂異常總體患病率高達40.4%;我國居民血脂異?;疾÷食掷m升高,冠心病死亡率快速增加,專家預測隨著人群血清膽固醇水平持續升高,可能導致2010~2030年我國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約920萬[1]。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當今社會人們的飲食普遍超標,并且缺乏足夠的體育鍛煉,因此導致膽固醇水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從而引起很多健康問題。另一方面,目前單純依靠飲食控制、有規律的體育鍛煉以及戒煙等生活方式的改變已經不足以有效控制膽固醇水平。因此,美國最新的膽固醇指南建議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ˋ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特定高危人群應適當服用藥物進行預防和治療[2]。
2 高膽固醇血癥的治療方法
目前用于治療高膽固醇血癥的藥物包括他汀、選擇性膽固醇吸收抑制劑、膽汁酸螯合劑、貝特類、煙堿酸、Omega-3脂肪酸等,其中他汀是世界公認的支柱藥物。根據2013年美國心臟病學會和美國心臟協會的成人降低ASCVD風險的血膽固醇治療指南,大量證據表明他汀可以預防和治療ASCVD以及除心衰患者心功能NYHAⅡ-Ⅲ級和正在接受透析治療之外的所有高風險個體。另外,這些指南建議如果他汀治療無效、有禁忌或因副作用不能耐受時前述的非他汀類降膽固醇治療藥物可以作為單藥治療或者聯合治療的選擇,這表明他汀不耐受患者及他汀治療無效患者需要合適的藥物來替代他汀。
3 PCSK-9抑制劑
3.1 PCSK-9基因及PCSK-9蛋白 PCSK-9基因是研究人員在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的患者中發現的,該基因具有高度多態性[3],它可以導致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表型,PCSK-9的功能獲得和功能缺失型突變可以分別導致高膽固醇血癥和低膽固醇血癥的發生,突變導致FH及該人群中血脂的代謝過程陸續被發現[4]。PCSK-9是除LDLR和APOB外第三個與FH有關的基因,其位于染色體lp3.32,DN段大小為3617bp,該基因編碼的PCSK-9前蛋白共有692個氨基酸,大小為72kD,屬于不具有活性的糖蛋白,該前蛋白在內質網中可進行自身催化,并裂解產生成熟的PCSK-9蛋白(62kD)[5]、前結構域和C-末端結構域等片段。自身催化裂解過程對于PCSK-9蛋白極為重要,是其從細胞內排出并發揮正常功能的必要條件[6]。正常情況下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與LDL顆??梢越Y合并通過內吞進入肝細胞,LDL顆粒在溶酶體內降解,而LDL-R則回到細胞表面并繼續結合另外的LDL顆粒[7],但LDL-R與PCSK-9結合后其也成了降解的目標。肝細胞表面LDL-R具有表皮生長因子樣重復結構域A(Epidermal Growth Factor Like Repeat Domain A,EGF-A),成熟的PCSK-9蛋白可以與EGF-A結合成復合體,并通過細胞胞飲作用轉運至內涵體/溶酶體,從而導致LDL-R降解[7,8]。因此,LDL-R可以避免返回細胞膜表面循環利用降解LDL,從而抑制了循環血LDL的分解代謝[4]。如果PCSK-9基因發生獲得突變,其高活性可以使LDL-R過度的降解,進而減少了LDL在血中的移動,因此增加了LDL水平[9],這一過程受體內PH、性別、日夜、空腹飽腹等因素影響。如果突變是PCSK-9基因外顯子中的鳥苷酸變為胞苷酸P1位點處出現前PCSK-9蛋白原氨基酸,其可以抑制PCSK-9前蛋白在內質網中的自身催化裂解,因此PCSK-9成熟、分泌減少,從而導致肝細胞表面的LDL-R降解減少,LDL水平降低[10]。另外,PCSK-9蛋白與極低密度脂蛋白受體、載脂蛋白受體結合也可參與影響極低密度脂蛋白和載脂蛋白地降解[11]。LDL-R與PCSK-9的作用很弱,幾乎只發生在腎上腺和大腦區域,因此不會通過上述途徑剝奪膽固醇;目前動物實驗和體內試驗研究表明PCSK-9超表達以及敲低表達都會對膽固醇的含量產生影響[12,13]。
3.2 PCSK-9抑制劑作用機制和現狀 PCSK-9蛋白屬于肝臟內前蛋白轉換酶家族,內源性的PCSK-9原則上是在小腸和肝內合成的,其作為神經細胞凋亡調節轉化酶可以通過細胞內自催化轉化分裂,并進入血循環中與LDL-R結合,形成受體復合物進入細胞;該復合物可以在內涵體或溶酶體內被降解,因此可以直接影響血漿LDL濃度。相反,如果PCSK-9蛋白酶缺失,則受體在與血膽固醇結合后會被運回質膜,從而增加循環血LDL-R的轉運,加速LDL降解,PCSK-9表達下降會使LDL-R活性增高從而導致LDL降低。因此,PCSK-9抑制劑可以通過LDL-R分解脂蛋白來降低病人體內的LDL水平[4],干擾PCSK-9的活性即這類新藥的關鍵作用機制。目前市面上的PCSK-9抑制劑有小干擾RNA、反義寡核苷酸和單克隆抗體三類[14],前兩類也合稱RNA干擾技術,均是通過與PCSK-9的信使RNA結合使其沉默或者干擾其活動從而導致LDL濃度降低;目前研究比較多的 PCSK-9抑制劑是主要目標為PCSK-9基因的單克隆抗體,此類藥在不抑制肝細胞攝取循環中LDL顆粒的基礎上,主要和PCSK-9蛋白內部結構中可以與LDL-R作用的相鄰的重要區域結合,阻止與LDL-R結合,從而降低血液中PCSK-9的活性,以此來達到降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FDA批準的這兩種結構的藥物均是皮下注射劑型,而單克隆抗體可能引起點反應、過敏反應或關于注射執行部位的區域毒性[15],但目前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表明它們均有相對良好的耐受。這類藥物啟動時的目標指向FH,不過大量臨床試驗表明PCSK-9抑制劑可以作為他汀不耐受或對他汀有不良反應的患者的替代選擇。PCSK-9抑制劑是近年FDA批準的降低血膽固醇治療藥物中極引人注目的一類,因其潛在的良好藥效極有可能超過或改變目前膽固醇的治療模式。2015年7月24日FDA批準了世界上第一個PCSK-9抑制劑,即賽諾菲公司的Alirocumab(Praluent)。Alirocumab被FDA批準表明除了飲食和最大可耐受劑量的他汀外,雜合型FH或臨床ASCVD成年患者有了降膽固醇治療的輔助治療手段。2015年8月27日FDA批準了第二個PCSK-9抑制劑Evolocumab(Repatha)。Rephtha被FDA批準用于成人雜合子FH、純合子FH或臨床ASCVD疾病除飲食及最大可耐受劑量他汀治療的聯合治療。
3.3臨床試驗 PCSK-9抑制劑正在進行很多Ⅱ期和Ⅲ期試驗,目前的試驗主要針對Evolocumab和Alirocumab,臨床試驗涉及Alirocumab的包括ODYSSEY COMBO Ⅱ、ODYSSEY FH和單藥治療Ⅲ期試驗;涉及Evolocumab的包括GAUSS-2試驗、OSLER試驗和RUTHERFORD試驗,研究已經對其在短和長期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做出了評價。
3.3.1 Alirocumab
3.3.1.1 ODYSSEY COMBOⅡ COMBOⅡ是歐洲、美洲、韓國等126個中心參與的為期104 w的雙盲、雙啞、活性控制、平行組試驗,該試驗主要是比較有心血管高風險的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在最大可耐受劑量他汀治療仍控制不佳時Alirocumab和依折麥布作為輔助治療的效果[16]?;颊弑浑S機分成2:1,兩組同時接受最大可耐受他汀治療的情況下每2 w皮下注射Alirocumab75 mg同時口服安慰劑或口服依折麥布同時皮下注射安慰劑。試驗的初級目標是計算從基線到第24 w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變化的百分比,Alirocumab組為-50.6±1.4%,依折麥布組為-20.7±1.9%,其差距達到-29.8(P
試驗結論是Alirocumab被證明比目前標準治療藥物依折麥布具有更有效的降低LDL-C效果,且Alirocumab在患者中耐受良好,因此提供了與依折麥布類似的干凈描述[16]。
3.3.1.2 Alirocumab單藥治療 這個Ⅲ期、隨機、雙盲、雙啞研究評估了對于有中等心血管風險的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且此前沒有接受他汀或其他降脂治療,在接受Alirocumab與依折麥布治療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對比[17]?;颊呙刻炜诜勒埯湶?0 mg或每2 w皮下注射Alirocumab75 mg且假設第8wLDL-C≥70 mg/dL,在第12 w時將滴定劑量增加到每2 w皮下注射Alirocumab150 mg。試驗初級終點是Alirocumab與依折麥布組從基線水平到第24 w平均LDL改變的百分比,Alirocumab在24 w時可以比依折麥布降低更多的載脂蛋白B、總膽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Alirocumab組有69%的患者經歷了治療緊急不良事件而依折麥布組的比例為78%, 每組各有1例患者出現嚴重治療緊急不良事件但他們最后都康復而且完成了試驗。結果顯示在24 w時間內,Alirocumab比依折麥布有優勢。適當心血管風險患者中,每2 w皮下注射Alirocumab75 mg對于超過50%患者在降低LDL水平方面都是有效的。Alirocumab表現了與依折麥布相當的可耐受性和安全性,因此可以替代依折麥布成為他汀不能耐受患者的備選藥物[17]。
3.3.1.3 ODYSSEY FH STUDIES ODYSSEY研究是一個由三個試驗(FH1、FH2、HIGH FH)組成的匯編,該研究是隨機、雙盲、安慰劑控制的,目的是評估Alirocumab治療FH的效果,試驗對象選取在最大可耐受劑量他汀穩定治療≥4 w仍不能控制血脂水平伴或者不伴其他降脂治療的患者[18], 患者被隨機分成2:1皮下注射Alirocumab或安慰劑。初級效果終點為從基線到第24 w計算得出的LDL百分比改變,這些研究目前仍在進行,將會評估Alirocumab在治療FH方面的有效性和長期有效性[18]。
3.3.2 Evolocumab
3.3.2.1 GAUSS-2試驗 該試驗為隨機并通過安慰劑控制的Ⅲ期臨床試驗,在不能耐受他汀治療的高膽固醇血癥患者身上比較了皮下注射Evolocumab和口服依折麥布的效果。GAUSS-2表明elovocumab在10~12 w和12 w時有LDL水平突出的降低,即使用Evolocumab治療的患者較依折麥布更容易達到LDL-C目標水平。肌痛作為治療過程的主要副作用在約8%的患者中發生,但同時肌痛普遍發生在服用低劑量他汀的患者身上(他汀和非他汀比例為17%與6%)。最后數據分析表明Evolocumab在他汀不耐受患者中可以明顯降低LDL的水平,且在高風險患者中經Evolocumab治療的患者超過75%可以達到低于100 mg/dL的水平,依折麥布組則低于10%。
Evolocumab試驗證明大約96%的患者可以耐受該藥。另外,Evolocumab治療收益可以作為LDL水平明顯上升而他汀不耐受的患者潛在的替代治療手段,同時也許會在膽固醇管理方面替代依折麥布等藥物[19]。
3.3.2.2 OSLER 該試驗比較了Evolocumab與標準治療(Standard Of Care,SOC)在降LDL水平方面的長期效果。參與者被隨機以2:1樣式分成兩個治療組,并接受每四周注射一次Evolocumab420 mg和SOC(736例)或單獨接受SOC(368例),接受Evolocumab治療較基線水平相比LDL-C有持久穩固的降低。試驗結果表明肌氨酸激酶和轉移酶升高并不明顯,患者多出現頭痛、頭暈、失眠、背痛等癥狀,并且有一例患者在Evolocumab及SOC組試驗期間死亡,但是這位患者有明確的冠心病病史;另外,在持續5個月的OSLER試驗中發現一例心室動脈瘤患者[20]??傊?,該試驗表明持續52周的試驗可以觀察到LDL水平明顯降低,Evolocumab和SOC配合使用治療高膽固醇血癥比單獨使用SOC更有效。
3.3.2.3 RUTHERFORD 試驗屬于多中心的Ⅱ期臨床試驗,其屬于雙盲、安慰劑控制,涉及全世界20多個血脂診所,試驗主要比較患者接受每4 w一次皮下注射Evolocumab350mg或420 mg或者安慰劑總共觀察12 w時間。研究結果表明兩種Evolocumab劑量都比安慰劑在降低LDL-C方面有效,每4 w一次Evolocumab 350 mg和420 mg降低LDL-C的百分比分別為43%和55%,而安慰劑只降低LDL-C水平3%(P
總之,Evolocumab治療組較安慰劑可以更有效的降低LDL-C水平[21]。這個研究表明在伴他汀治療,伴或不伴依折麥布條件下,Evolocumab均可成為降低雜合子FH患者LDL-C水平的有效輔助手段。
4 結論
高膽固醇血癥影響廣泛,目前多使用他汀進行治療,但是仍有很高比例的患者因為他汀不耐受等沒有接受合適的膽固醇管理。新批準的PCSK-9抑制劑已經被許多試驗證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這類藥的臨床研究目前多在臨床Ⅲ期,其中Alirocumab和Evolocumab最近已經被FDA批準,這也意味著其他PCSK-9抑制劑在膽固醇治療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PCSK-9抑制劑將為目前不適合他汀治療的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手段。另外,有研究表明小鼠肝細胞內PCSK-9誘發的LDL-R退化與MMP-2相關[22],還有待進一步臨床前試驗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諸俊仁,高潤霖,等.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J].中國循環雜志,2016,10:937-953.
[2] Stone N, Robinson J,et al. 2013ACC/AHA Guideline on the Treatment of Blood Cholesterol to Reduce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Risk in Adul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4,63(25):2889-2934.
[3] Timms KM, Wagner S, Samuels ME, et al .A mutation in PCSK9 causing autosomal-dominant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a Utah pedigree[J].Hum Genet,2004,114(4):349-353.
[4] Santos RD, Watts GF,et al.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 PCSK-9 inhibitors are coming[J].Lancet,2015,385(9965):307-310.
[5]Benjannet S,Rhainds D,et al.NARC-1/PCSK9 and itsnatural mutants:zymogen cleavage and effects on th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re-ceptorandLDL cholesterol[J].J Biol Chem,2004,279(47):48865-48875.
[6]Michel Farmer. PCSK9: From discovery to therapeutic appli-canons[J]. A-rchiv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2014,107(1):58-66.
[7]Lo Surdo P, Bottomley MJ, Calzetta A, et al .Mechanistic implications for LDL receptor degradation from the PCSK9/LDLR structure at neutral pH[J].EMBO Rep,2011,12(12):1300-1305.
[8]Zhang DW. Lagace TA, Garuti R, et al .Binding of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 to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like repeat A of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decrea-ses receptor recycling and increases degradation[J].J Biol Chem,2007,282(25):18602-18612.
[9]Horton J, Cohen J,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PCSK-9: its role in LDL metabolism[J].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2007,32(2):71-77.
[10]Mayne J, Dewpura T, Raymond A, et al .Novel loss of function PCSK9 variant is associated with low plasma LDL cholesterol in a French Canadian family and with impaired processing and secretion in cell culture[J].Clin Chem,2011.57(10):1415-1423.
[11]胥雪蓮,何川.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9與動脈粥樣硬化[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6,1(37):50-53.
[12]Rashid S,Curtis DE,et al.Decreased plama cholesterol and hypersensitivity to statins inmice lacking PCSK9[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5,102(15):5374-5379.
[13]Frank-Kamenetsky M,Grefhorst A,et al.Therapeutic RNAi targeting PCSK9 acutely lowersplasma cholesterol inrodents and LDL cholesterol innonhumanprimate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8,105(30):11915-11920.
[14]馮丹陽,王立明.PCSK9的發現和進展[J].河北醫藥,2016,5(38):759-762.
[15]Joseph L, Robinson J,et al.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 (PCSK-9) Inhibition and the Future of Lipid Lowering Therapy[J].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2015,19(31):19-31.
[16]Cannon C, Cariou B,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irocumab in high cardiovascular risk patients with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hypercholesterolaemia on maximally tolerated dosesof statins: the ODYSSEY COMBO II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5,36(19):1186-1194.
[17]Roth EM, Taskinen MR,et al. Monotherapy with the PCSK-9 inhibitorAlirocumab versusezetimibein patients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results of a 24 week,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J].Int J Cardiol,2014,176(1):55-61.
[18]Kastelein JJ, Robinson JG,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irocumab in patients with heter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not adequately controlled with current lipid-lowering therapy: design and rationale of the ODYSSEY FH studies[J].Cardiovasc Drugs Ther,2014 ,28(3):281-289.
[19]Stroes E, Colquhoun D,et al. Anti-PCSK-9 Antibody Effectively Lowers Cholesterol in Patients With Statin Intoleranc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4,63(23):2541-2548.
[20]Koren MJ, Giugliano RP,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nger-term administration of Evolocumab (AMG 145) in patients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52-week results from the Open-Label Study of Long-Term Evaluation Against LDL-C (OSLER) randomized trial[J].Circulation,2014,129(2):234-243.
[21]Raal F, Scott R,et a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owering effects of AMG 145, a monoclonal antibody to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 serine protease in patients with heter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the Reduction of LDL-C with PCSK-9 Inhibition in Heter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Disorder (RUTHERFORD) randomized trial[J].Circulation,2012,126(20):2408-2417.
【關鍵詞】 凝血四項;檢測;妊娠;分娩;預防;出血
凝血四項指標包括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活化部分血活酶時間(APTT)、血漿纖維蛋白原(Fib),是目前臨床上特別是基層醫院判斷出血性疾病應用最廣泛的一組檢驗指標。本文通過對125例臨產孕婦的凝血四項指標檢測以及與正常育齡期非孕婦女比較分析,旨在探討凝血四項指標檢測對預防臨產孕婦分娩及產后出血的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5例正常待產孕婦均系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年齡22歲~41歲,平均(25.0±3.5)歲,孕齡38~41周,平均(39.0±1.5)周。112例對照試驗者均為在我院門診同期進行體檢的正常育齡期非孕婦女,年齡21歲~43歲,平均(25.8±3.4)歲。排除心、腦、肝、腎等疾病,兩組年齡、病史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儀器和試劑 采用山東省濟南美醫林電子血凝儀,型號MEN-N,所用試劑、定標血漿和質控品均由美國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 Company提供,凝血四項各測試項目每日質控高、中、低值均符合要求,儀器測試結果重復性良好。
1.3 方 法 采集臨產孕婦和正常育齡期非孕婦女肘靜脈血1.8ml入含109mmol/L枸櫞酸鈉0.2ml的抗凝管中,輕輕顛倒數次混勻, 3000r/min離心15min,分離血漿, 上機檢測凝血四項(說明:所入組的受試者血漿均排除高脂、高膽紅素、溶血標本)。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檢驗結果用均數(x±s)標準差表示,數據用t檢驗進行處理。
2 結 果
125例臨產孕婦(孕婦組)和112例正常育齡期非孕婦女(對照組),凝血四項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凝血4項指標檢驗結果
注:兩組PT、APTT指標檢測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孕婦組的TT明顯縮短,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
3 討 論
妊娠和分娩是一個特殊的、復雜的生理時期,妊娠期間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均增加,使孕婦血液處于高凝狀態。據國內有關研究[1~3]顯示:孕前纖維蛋白含量約為3g/L,孕晚期增加40%~50%,妊娠晚期凝血酶原時間、部分孕婦凝血活酶時間以及凝血時間將會發生一定的改變,這些改變對產后迅速止血至關重要。本文檢測結果表明,待產孕婦組的TT明顯縮短, 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APTT反映內源性凝血因子Ⅷ Ⅸ、Ⅺ、Ⅻ等的水平,APTT延長多見于因子Ⅱ、Ⅴ、Ⅶ、Ⅹ Ⅺ、Ⅻ和Fib缺乏,縮短多見于DIC、血栓前狀態及血栓性疾病。PT可反映外源性凝血因子Ⅱ、Ⅴ、Ⅶ Ⅹ和Fib的水平,縮短多見于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早期和血栓性疾病。TT是Fib轉變成纖維蛋白所需要的時間,可反映血漿中有沒有足夠量的Fib,還有纖維蛋白的結構是不是符合正常凝血指標的要求,而纖維蛋白原(Fib)是一種由肝臟合成的一種Ⅱ類血漿蛋白,為人體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之一,主要參與人體的凝血、PLT聚集及纖溶過程,從多個側面調節血液循環,發揮止血功能[4],且有研究也顯示FIB含量與凝血酶活性有關[5],因此其含量是提示機體高凝狀態的一個重要指標。
孕產婦適度的高凝狀態可以保證分娩后胎盤剝離的創面能迅速愈合,防止大出血的發生。但高凝者易發展為妊高癥,甚至DIC,危及母嬰生命,此外孕婦在分娩過程中,有時會有一些意外發生如羊水栓塞、胎盤早剝等造成組織損傷釋放組織因子,繼發性激活纖溶系統,引起產科DIC。總之,在這個過程中,機體常處于高凝狀態,對臨產孕婦進行凝血四項(PT、APTT、TT及Fib)的動態監測,及時掌握凝血功能的動態變化,對預防和治療產婦分娩及異常出血,減少產科意外發生,有重要臨產價值。
參考文獻
[1] 包廣杰.凝血四項檢測在預防妊娠晚期孕婦產后出血的臨床價值[J].醫學信息,2011,24(8):5392-5393.
[2] 唐淑穩.妊娠期血液高凝并發癥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07,13(1):60-61.
[3] 張春榮.臨產婦凝血四項指標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微循環學雜志,2004,14(4):77.
關鍵詞:咳嗽變異性哮喘;嗜酸性粒細胞;免疫球蛋白e;風咳方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6.003
中圖分類號:r25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3)06-0005-03
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稱隱匿型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為主要或唯一臨床表現的一種特殊類型哮喘,無明顯喘息、氣促等癥狀或體征,但有與哮喘發病機理相
基金項目:首都醫學科技發展基金(sf-2009-i-07)
通訊作者:王雪京,e-mail:xuejing_wang123@sina.com
同的氣道高反應(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bhr)。cva是成人慢性咳嗽最為常見的病因之一,臨床表現為刺激性干咳,癥狀持續時間長,達8周以上,且咳嗽比較劇烈,夜間咳嗽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氣、灰塵、油煙等容易誘發或加重咳嗽[1]。筆者以疏風解痙的風咳方治療風邪犯肺型cva 89例,觀察其對患者血嗜酸性粒細胞、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參考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2009年修訂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1]中cva的診斷標準:①慢性咳嗽,常見有明顯的夜間刺激性咳嗽;②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或呼氣峰流速日間變異率>20%,或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③支氣管舒張劑治療有效。
中醫辨證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2]61辨證為風邪犯肺型cva。主癥:咳嗽,主要包括咳嗽次數、咳嗽程度、咳嗽性質;次癥:咽癢,氣急,咯痰;舌象:舌苔薄白;脈象:脈浮,或緊,或弦。具備主癥及次癥中2項,同時參考舌象、脈象可診斷。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cva西醫診斷標準及中醫辨證為風邪犯肺證;②年齡16~70歲;③受試者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④對藥物研究意義有正確認識,對研究人員的觀察和評價有良好依從性。
1.3 排除標準
①其他器質性肺系疾病患者(上下呼吸道感染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②妊娠或哺乳期婦女,或準備妊娠的婦女;③對本研究處方中藥物有過敏史者;④合并有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⑤精神病患者;⑥正在參加其他新藥臨床試驗者。
1.4 一般資料
89例研究病例來源于2011年7月-2012年8月本院門診及住院患者。采用sas6.12統計軟件包的proc plan過程語句,給定種子數,產生89例受試者所接受處理的隨機分配表,按隨機分配表將患者分為治療組59例和對照組30例。治療組男21例,女38例;年齡21~70歲,平均(45.2±13.2)歲;平均病程(5.37±2.17)年。對照組男8例,女22例;年齡26~68歲,平均(48.4±11.7)歲;平均病程(5.11±2.53)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風咳方(炙麻黃8 g,前胡12 g,蟬蛻8 g,地龍lo g,牛蒡子1o g,五味子1o g,炙枇杷葉1o g,紫蘇子、紫蘇葉各12 g)口服,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100 ml,療程4周。
對照組予舒利迭(沙美特羅/替卡松50 ?g/250 ?g,英國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生產,批號r580377)每日吸入2次,每次1吸,吸后漱口,療程4周。
患者用藥前需有
2 d藥物洗脫期,即開始試驗用藥前2 d停止服用相關用藥;試驗期間禁止使用治療cva的其他藥物與療法。
2.2 觀察指標與方法
2.2.1 療效性指標 中醫證候積分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按照等級變量觀察方法,制定半定量計分標準。(1)咳嗽。①咳嗽次數:無咳嗽為0分;咳嗽間歇、短暫發作為3分;經常咳嗽,呈陣發性為6分;頻繁陣發性咳嗽為9分。②咳嗽程度:無咳嗽為0分;偶爾咳嗽,多在夜晚或清晨發作,不影響睡眠和工作為3分;咳嗽常作,多在夜晚或清晨發作,輕微影響睡眠和工作為6分;持續性、痙攣性陣咳,晝夜均有發作,影響睡眠和工作為9分。③咳嗽性質:無咳嗽為0分;干咳為3分;嗆咳為6分;痙攣性咳為9分。(2)咽癢:無咽癢為0分;輕微咽癢,不引起咳嗽為1分;咽癢較重,忍不住咳嗽為2分;咽癢嚴重,癢即咳嗽為3分。(3)氣急:無氣急為0分;咳嗽時偶有氣急的感覺為1分;咳嗽時經常有氣急的感覺為2分;咳嗽時氣急胸憋,影響休息和工作為3分。(4)咯痰:無痰為0分;痰少,痰易咯出為1分;有少量痰,咳后尚易咯出為2分;痰黏,咳后仍不能咯出為3分。治療前后進行血中嗜酸性粒細胞、血清ige計數,檢測肺功能及支氣管激發試驗。性指標 ①一般體檢項目,包括體溫、呼吸、心率、血壓等;②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含潛血)、肝功能(谷氨酸氨基轉移酶)、腎功能(肌酐、尿素氮)、心電圖;③不良事件。
2.3 療效標準
2.3.1 咳嗽總療效標準 臨床治愈:咳嗽癥狀完全緩解,主癥分值為零;顯效:主癥分值同時下降2個等級;有效:主癥分值同時下降1個等級,或1項主癥下降2個等級,1項下降1個等級;無效:咳嗽減輕不明顯或咳嗽加重。
2.3.2 中醫證候療效標準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2]380制定。臨床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30%。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療前積分-療后積分)/療前積分×100%。
2.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3.1 2組咳嗽總療效比較
治療組愈顯率、總有效率分別為49.2%和91.5%,對照組愈顯率、總有效率分別為40.0%和70.7%。2組愈顯率和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相當。見表1。
3.2 2組中醫證候總療效比較
治療組愈顯率、總有效率分別為44.1%和89.8%,對照組愈顯率、總有效率分別為36.7%和76.7%。2組愈顯率、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相當。見表2。
3.3 2組中醫證候總積分比較
2組患者治療前中醫證候總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后2組中醫證候總積分均較前明顯下降,組間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4 2組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比較
2組治療前嗜酸性粒細胞計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嗜酸性粒細胞計數降低(p<0.05),對照組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5 2組血清ige計數比較
2組治療前血清ige計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血清ige計數降低(p<0.05),對照組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6 支氣管激發試驗結果
2組治療前支氣管激發試驗均為陽性,治療后治療組支氣管激發試驗轉陰率為30.51%,對照組轉陰率23.33%,經統計學處理,2組轉陰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3.7 安全性分析
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及心電圖等安全性指標,治療后2組均有部分正常轉異常,經臨床研究者逐例分析,均與藥物無關。試驗組無不良事件發生。對照組出現1例不良事件:患者在應用治療藥物10 d后出現口腔潰瘍,持續約1周后癥狀消失,
能確定是否與治療藥物有關。
4 討論
臨床研究認為,過敏是cva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ige介導的ⅰ型變態反應在cva病理方面起重要作用,與典型哮喘相似,cva的呼吸道改變表現為炎性細胞浸潤,小血管充血、滲出,支氣管軸膜下肥大細胞活化,引起嗜酸性粒細胞聚集和支氣管軸膜上皮損傷,上皮損傷后上皮細胞脫落,部分基膜增厚[4]。
cva西醫治療原則與哮喘相同,大多數患者吸入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加β受體激動劑即可,很少需要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治療時間不少于6~8周[5]。雖然大部分患者可在短時間內見效,但停止用藥后,咳嗽又會出現。
晁恩祥教授在臨床中觀察到,cva患者臨床表現為咳嗽反復陣作,喉癢嗆咳,發作性噴嚏,氣道癢感,鼻塞、鼻癢,時發時止,符合中醫所述風邪“風善行數變”、“風為百病之長”、“其性輕揚”、“風盛則攣急”及“風邪為患可致瘙癢”等特性,有“風咳”之狀,認為可采取從風論治的方法,提出了“風咳”理論[6]。有人通過對265例cva患者系統的臨床證候學觀察與分析,初步總結出了cva核心癥狀表現為咳嗽陣作、咽癢則咳、劇則氣促、無痰或痰少難咯、苔白、脈浮,表明cva患者主要因風邪犯肺,肺失宣發肅降,氣道攣急所致,從臨床的角度驗證了“風咳”理論[7]。
晁教授在從風論治cva的基礎上,提出了“疏風宣肺、解痙止咳”的治療大法[8],基于李東垣“凡藥之所用,皆以氣味為主”,“氣薄者為陽中之陰,氣厚者為陽中之陽,味薄者為陰中之陽,味厚者為陰中之陰”的理論,建立風咳方,取麻黃、紫蘇子、前胡、蟬蛻、紫蘇葉、牛蒡子、枇杷葉疏散風邪,發病之因得除,疾病方可逐漸緩解;取地龍入絡祛風之效,以解深伏之風,使病因盡解;以五味子解拘急,除攣縮,緩緩發力,致氣機調暢,急勢得解。
本研究采用風咳方治療cva,療效與沙美特羅/替卡松相當,且能明顯降低患者血嗜酸性粒細胞、ige,提示風咳方治療cva的機理可能與降低ige介導的過敏反應和減少酸性粒細胞的聚集有關。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09,9(7):453-456.
[2]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
[4] 趙一菊,肖正倫.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2, 18(7):2067-2069.
[5] 全國兒科哮喘病協作組.兒童哮喘診斷標準和治療常規[j].中華兒科雜志,1993,31(4):222.
[6] 晁恩祥.咳嗽變異型哮喘證治[j].世界中醫藥,2006,1(1):39.
關鍵詞:免費師范畢業生 教育碩士 培養方案
2012年起,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范大學,將從到中小學任教的免費師范畢業生中招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免費師范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培養方案,與在職人員攻讀教育碩士、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和全日制教育碩士這三種類型的教育碩士的培養方案,有著明顯的不同。
一、“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方案的差異訴求
從2007年起,部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這是國家為吸引優秀青年長期從教、終身從教而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有著其相應的政策特殊性和群體特殊性。
(一)政策特殊性。2007年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試行)》[1],就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的目標定位、招生入學、培養方式和實施保障等作出了明確規定。2010年5月21日,教育部頒布《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實施辦法(暫行)》[2],指出了免費師范畢業生到中小學任教滿一學期后均可申請免試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國家對免費師范生這一群體寄予了長遠的期待,制定了特定的政策。
(二)群體特殊性。免費師范生是國家為中小學培養優秀師資,選拔優秀高中畢業生,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畢業后從事一定年限教育工作的特定人群。這一群體有其相應的特殊性。
1.較高的生源質量。2007年,共招收免費師范生10933人,免費師范生在各地的提檔線平均高出省重點線約30分,平均成績高出省重點線約41.7分。[3]2008年,錄取免費師范生11383名,比2007年增加614人,各省錄取成績大多高于重點線40分以上,呈現出錄取分數高、生源質量好的特征。[4]
2.明確的職業目標。免費師范生自入學之日起,就有了明確的職業目標。他們都簽訂了免費師范生協議,畢業后要服務于中小學教育,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確保其有編有崗。另外,在學生的不少于10年的協議期內,可以在學校之間流動崗位,可以擔任教育管理者。[5]
3.健全的培養體系。6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按照相應的培養目標,推進教育改革,創新培養模式,分別制訂了免費師范生教育培養方案,調整課程結構,深化教學改革。并且可通過在職攻讀教育碩士等方式,繼續深造,為職業發展和終身學習創造了條件。
二、“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方案的差異表征
(一)招生入學。免費師范畢業生有半年工作經驗后,由本人申請,任教學??己耍繉賻煼洞髮W根據其工作考核結果、本科學習成績和綜合表現,免試錄取。
(二)培養目標。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要培養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較強的教育教學實踐反思能力的人民教師,為將來成長為優秀教師和教育家奠定堅實基礎。[6]
(三)課程設置。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的課程與其他三種類型教育碩士有著明顯的不同。以西南大學為例,課程分為三層五模塊結構。三層分別是教育學位基礎課程、教育專業提升課程和教育實踐研究課程。五模塊是公共基礎模塊、教師教育平臺模塊、專業必修模塊、專業選修模塊、實踐研究模塊。這一課程設置,與本科階段所學課程相銜接,整體設計,同時突出了實踐性,密切結合了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
三、“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方案的特色彰顯
(一)目標的區分性。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是培養優秀教師、成就教育家的重要途徑。在培養目標上,分析各部屬師范大學培養方案,均凸顯了造就具有高尚師德、先進理念、高超的教學能力、寬闊的學術視野的優秀教師,為造就富于創新、勇于實踐的教育家奠定基礎。
(二)課程的實效性。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的課程設置,既有反映當前本學科知識發展的前沿狀況的課程,又有相鄰學科和交叉學科的課程;同時增大了選修課程比重,凸顯了課程的靈活性和個體性,使課程體系與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緊密聯系。
(三)教學的靈活性。集中授課和遠程教育兩階段均體現了教學的靈活性。在集中授課時期,突出研究型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體驗知識的發生過程,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在遠程教育階段,充分利用網絡信息的豐富性,實現研究生教育的個性化。
(四)評價的多元性。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是保證免費師范生在職攻讀教學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有效措施。根據總的原則和要求,建立多樣性的評價指標,在評價目標、方法以及標準的選擇上,突出了不同學科的特色,充分體現免費師范畢業生攻讀研究生教育高度的專業性、自主性的特點。同時,注重評價的全面性,表現為評價主體多元和方式多樣。在評價主體上,有學生評估、同事評估,教師評估,領導及管理人員評教、專業督導組評教等,實現校、院、生全方位、多領域的評價管理;在評價方式上,采用自評與互評、定性與定量、絕對評價與相對評價相結合等方式。
四種類型的教育碩士政策出發點和落腳點存在差異化,其成長發展和價值實現路徑也不盡相同。免費師范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方案,是從他們的實際狀況出發,充分尊重免費師范生的發展特征,讓他們擁有廣闊的成長空間、發展平臺和事業前景,為成為優秀教師和教育家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試行)[Z]
[2][5][6]教育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免費師范畢業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實施辦法(暫行)[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