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紅茶的知識范文

紅茶的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紅茶的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紅茶的知識

第1篇:紅茶的知識范文

1950年代初,楊洪昌出生于浙江省德清縣子思橋村。人稱其“蛇王”,他不僅因為有30年養蛇史,而且還因為他是村里的第一位養蛇人。

楊洪昌打小聰明,村民們都叫他“小諸葛”,讀小學時,成績總拿年級第一名。長大后,在村里當會計。1973年,21歲的楊洪昌因病喪失了勞動能力,靠父母每天劃船在附近的湖里打漁維持生計。那時候,他的兩個孩子加起來不到三歲,日子十分窘迫,沒錢治病,咋辦呢?

“你干不了活兒,上不了工,你以后只好去討飯。”當時,村民們這樣跟楊洪昌說。

不想去要飯的楊洪昌,不信命,四處求醫。一年后,除了落下個駝背的后遺癥,他的強直性脊柱炎竟然好了,還賺了一大筆錢!

這又是為何?

為了治好這個病,他跑到上海一大醫院去看病。醫生看他如此窮困,便說“這個病需要花幾十元錢,幾十元錢你根本拿不出來,那就以后自己弄點蛇吃吃好了。”

為治病,回家以后楊洪昌就自己抓蛇吃。“那時候什么蛇都不知道,我抓蛇的時候怎么抓的呢,我們有捕魚的魚槍,這么一個竹竿,把蛇戳住,弄過來,放到袋子里面,往下一拉,手不碰蛇。”

楊洪昌將抓來的活蛇泡酒喝。“活的泡下去的話,它里面這個毒液吐出來,這個效果就好,用死蛇的話毒液已經揮發掉了,霉變掉了,效果不好。我們用五步蛇、烏梢蛇、蝮蛇泡三蛇酒喝,效果非常不錯。”

吃了一年,覺得好了,沒感覺了。這下,自己成了活廣告,找他問藥方的人越來越多。“人家來買了,他說你原來吃什么東西,我就吃什么東西。”

就過樣,抓蛇賣蛇成了楊洪昌賺錢最重要的手段。第一年賺了5萬元錢。1981年,就成了村里最有錢的人,建起了新房。

楊洪昌有錢了,村民們紛紛效仿,而楊洪昌總跟別人不一樣,大伙兒開始抓蛇賣蛇,他卻花上萬元從外地買來幾千條蛇,進行當地從未有過的人工養殖。

1985年,楊洪昌萌生養蛇的念頭后,為了得到適合繁殖的種蛇,他起早貪黑地在草叢中尋尋覓覓,為了捕蛇,他曾經連人帶蛇一起掉進湖里。為了養蛇,他把積蓄全部拿了出來,建起養蛇場,買來四萬多條種蛇。

蛇有野性,一開始怎么都不肯吃喂的飼料,楊洪昌只好用最“踏實”的辦法,像填鴨一樣一條條喂蛇,直到這些蛇接受了喂養方式。

蛇繁殖技術也是楊洪昌通過實踐攻克的難關,最初由于環境、溫度、濕度等條件限制,蛇卵總是不好孵化,試過水草、紙箱、沙土等各種工具后,楊洪昌發現,用泡沫箱來模擬洞穴最為適宜。“第一年,試著干,蛇下蛋的時候,這個也下,那個也下,很多,每天有五六千枚蛋,往哪里放呢,就想到紙箱,下面放土,上面放蛋,再蓋草,過幾天一看,蛇蛋全部壞掉了,蛇蛋存放需要水,而土壤里邊的水,85%被紙箱吸掉了,不是讓蛋吸掉了,那就失敗了。”慢慢兒的,楊洪昌總結出蛇蛋喜歡潮濕恒溫的地方,就順勢發明了一種泡沫箱鋪沙土孵蛇蛋的方法,第二年1萬枚蛋孵出6000多條蛇,第三年4萬多枚蛋孵出37000條蛇。

經過三年的實踐,到1988年,楊洪昌一下子孵出了5萬多條蛇,賺了十幾萬元。

遭遇市場寒流 轉身做起了深加工

由于人工養蛇不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容易規模化生產,加上當時市場上對蛇的需求量很大,三年的時間,楊洪昌靠養蛇一下子成了村里的富裕戶。

村民瞅著眼熱,一時間興起了養蛇熱,對于村民們的養殖問題,楊洪昌有問必答,并且將從養殖、孵化到加工的一整套“赤練胎蛇人工孵化技術”傳授給村民。

楊洪昌的赤練蛇孵化技術讓子思橋村成了中國第一蛇村。據悉,全球蛇類繁殖產業70%來自中國,而在中國,只有800余人的子思橋村就占了近3成。面積不過一平方公里的村子,卻棲息著三百多萬條蛇,其中十幾萬條是如蝮蛇眼鏡蛇般的劇毒蛇。

然而,就在大伙紛紛養蛇的時候,楊洪昌卻一下子把蛇全賣了。楊洪昌對市場非常敏感:“大家養這么多,往哪里賣呢,我手里有客戶,老早就賣掉了。”

那時候賣3.8元一條,楊洪昌一下子賺了十幾萬。老百姓一看,這個東西好掙錢,大家就開始養,不但子思橋村在養,周圍旁邊的村子全部養了,一下子就孵化出200萬條,市場沒有擴展那么快,今年20萬條,明年一下變200萬條,市場這個容量不大,蛇開始滯銷了。

蛇沒人要,蛇價就掉下來了,最后掉到四角五一條,還沒人要。

為了幫老百姓賣蛇,楊洪昌把客戶都介紹給了大家。“多少年來,我們村因為窮,老是被別人瞧不起,特別是我們生病的人,人家更瞧不起,所以我想大家去弄,大家能賺錢,都發起來,多好。”

在楊洪昌的幫助下,鄉親們算是找到了賣蛇的出路,市場波動、忽起忽落,他楊洪昌好似能夠洞察先機,在大伙紛紛賣蛇的時候,楊洪昌又有了新的方向,開始追求起蛇的附加值,做起了胎蛇膠囊。

“我嘗過這個苦頭,吃蛇粉太苦了,太腥了,難以下咽,做成膠囊的話,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為了做胎蛇膠囊,楊洪昌花了200多萬,搞設施,搞GMP認證。光報國家衛生部審批就花了200多萬。為了拓展市場,也花了不少錢。可效果一直不理想。

后來經一專業人士介紹,楊洪昌認識了康諾國際董事長毛瑞榮,市場便漸漸打開了。

1996年,楊洪昌將養殖場升級為德清縣莫干山蛇類實業有限公司,將產業延伸到蛇產品的加工和開發。為了更好地將養殖的科研成果應用于實踐和提高產品附加值,他從2006年開始進行了蛇類馴養繁殖示范基地的建設。投入資金150萬元,新建了種蛇生態馴養場地、蛇卵孵化場所和設施、化驗場所等約3000平方米;新建了280多平方米的蛇類保健食品凈化生產車間。2007年,公司已建立訂單蛇類養殖戶150戶,養殖場地75000多平方米,蛇類深加工場地2000多平方米,經GMP認證的蛇類保健品生產線一條,年可創農業產值700萬元。在產業發展方面公司建立了“公司+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

在韓國投資注冊成立德清縣莫干山蛇類實業有限公司韓國支社,一直是楊洪昌的一個工作計劃。2010年,他的這個愿望實現了。雙方的有關合作協議顯示,德清縣莫干山蛇類實業有限公司與韓國金&丁株式會社將共同出資成立注冊資本為300萬美元的德清縣莫干山蛇類實業有限公司韓國支社,并由楊洪昌擔任這家韓國支社的董事長。

正是看中了蛇類養殖與蛇類制品在國際藥材市場上的良好前景,韓國金丁株式會社代表理事丁權秀決定,與楊洪昌合作,在韓國成立公司,專門經營蛇類產品。在楊洪昌的幫助下,韓國全羅南道1萬平方米的蛇類標準化養殖基地建成投產。

辦起蛇博物館 老農民玩起“蛇文化”

楊洪昌總是怪招連連,近幾年,楊洪昌養蛇又有了創意:放蛇。楊洪昌放蛇,已有好幾年了,每年都要放一兩千條蛇,放到河邊,草地,讓它自然生長。

“現在蛇的價位高了,就放得少一點兒,原來1元多,現在8元多。”

為何要放蛇呢?

楊洪昌顯出了他的大精明:野生動物被利用了很多,我們把繁殖的放回去,這個資源不能讓它枯竭,枯竭了以后,我們這個種源哪里來?

不但放蛇,老楊還建起了蛇博物館,玩起了 “蛇文化”。2012年4月,蛇博物館開張營業。半年時間,蛇文化博物館就已經接待了近5萬名訪客。

在蛇博物館室內養殖區,分類養著赤練蛇、烏梢蛇、蝮蛇、熱帶蛇、眼鏡蛇等品種,共有3000多條。在活蛇博物館,有幾十種觀賞性較強的毒蛇和無毒蛇供游客觀賞。蛇產品館中陳列著莫干山蛇類有限公司生產的各類產品:三蛇粉膠囊、胎蛇膠囊、蛇骨鈣膠囊、蛇鞭酒等大量以蛇為原料的藥物和保健品。會議室里經常會為游客提供關于蛇療的養生講座,旺季還有取蛇毒和現泡蛇酒表演。“每到夏天,蛇博物館尤其熱鬧。”

第2篇:紅茶的知識范文

為對照組和郭氏古康紅藥組,對照組給予芬必得常規口服10 d,郭氏古康紅藥組給予日兩次口服,觀察

療效。結果郭氏古康紅藥組對踝關節扭傷治療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為846%,治療組比對照組優良率

提高94%,而疼痛消失情況,腫脹消失情況,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治療組比對照組療效顯著,結論郭氏

骨康紅藥自臨床應用以來,未發現不良的副作用,而且對骨性關節炎及痛風性關節炎也有明顯的療效,

適應證比較廣泛。

【關鍵詞】郭氏古康紅藥;踝關節扭傷

作者單位:154003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宋麗娜李艷翠李長德);佳木斯市急救中心(張宏偉)急性踝關

節扭傷在骨科門診及急診屬于常見病,患者年齡不限,如果治療方法不當,受損韌帶將不能正常修復,

后期常發生慢性踝關節不穩定,最終導致骨關節炎的發生[1]。因此,急性踝關節扭傷的治療越來越受

到醫藥工作者的重視,特別是中醫中藥在治療此類疾病方面的優勢,也逐漸被人們認知。郭氏骨康紅藥

是郭氏祖傳治療軟組織損傷的傳統制劑,經過歷代前輩的臨床驗證,在治療急性踝關節扭傷方面療效確

切,是值得傳承的醫學成果。本文記錄分析我院于2011年5月以來,應用郭氏骨康紅藥治療新鮮踝關節扭

傷44例,臨床觀察療效好,無不良并發癥,現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患者44例,為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來我院門診及急診骨科就醫的急性踝關節扭傷的

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12例,年齡16~82歲,平均年齡38歲,經X線拍片檢查確診以上患者全部無踝

部骨折存在,20例合并骨性關節炎,于確診后應用郭氏古康紅藥口服治療,并選擇同類踝關節扭傷病歷

作為對照組采用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芬必得治療。

12給藥方法對照組給予芬必得常規口服10 d,郭氏古康紅藥組給予日兩次口服,10 g/次,黃酒做藥引

(15~20 ml),10 d為一個療程,觀察臨床療效。

2結果

患者服藥后無明顯不良反應,少數患者空腹服藥后胃腸道稍有不適,指導服藥后不適癥狀明顯減輕。

21兩組疼痛消失情況對照組:44例,3 d 62%,7 d 70%,10 d 85%;郭氏古康紅藥組:44例,3 d 73%

,7 d 84%,10 d 93%。

22兩組腫脹消失情況對照組:44例,3 d 60%,7 d 71%,10 d 89%;郭氏古康紅藥組:44例,3 d 73%

,7 d 87%,10 d 96%。

23兩組踝關節功能恢復評定對照組:44例,3 d 52%,7 d 71%,10 d 80%;郭氏古康紅藥組:44例,3

d 73%,7 d 78%,10 d 93%。

從以上可以看出,郭氏古康紅藥組對踝關節扭傷治療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為846%,治療組比對照組

優良率提高94%,而疼痛消失情況,腫脹消失情況,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治療組比對照組療效顯著,由

于本組有20例原有骨性關節炎,在此基礎上發生踝關節扭傷治愈時間相對延長,但郭氏古康紅藥組也明

顯優于對照組。

3討論

踝關節扭傷是一種常見病,多因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行走、跑步、跳躍或下臺階、下坡時不慎或運動不

當,足在跖屈位突然向內或向外翻轉,超過了關節活動的生理范圍,使踝部外側或內側韌帶過度牽拉而

引起踝關節扭傷[2]。急性踝關節扭傷在臨床上屬于多發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青壯年多見,占全

身軟組織損傷的80%以上,在臨床上有多種治療方法,包括一般療法如休息、冰敷、患足抬高等,以及藥

物外敷,各種固定,理療等,都取得了一定的療效。郭氏古康紅藥系郭氏祖傳秘方,其主要成分為紅花

、乳香、沒藥、血竭、川芎等制成粉劑。主要功效:活血化瘀、解毒止痛、消炎、通經活絡。主要含有

以下成分:乳香:為橄欖科常綠喬木的凝固樹脂,本名薰陸;沒藥:為橄欖科植物地丁樹或哈地丁樹的

干燥樹脂,又名末藥;紫草:為紫草科紫草屬的植物。又名山紫草、紫丹、紫草根、血竭:棕櫚科植物

麒麟竭果實和藤莖中的樹脂,別名:騏驎竭、海蠟、麒麟血、木血竭。作用機制:由于本品系祖傳秘方

,根據臨床經驗用藥觀察到本品有如下顯著功效。顯著消炎鎮痛作用:本品中的其中一味藥劑:乳香,

本草綱目中記載有調氣活血、定痛、消腫、生肌之功能。顯著消除關節腫脹作用:本品中的其中一味藥

劑:血竭具有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的功效。顯著改善關節活動情況:本品種的其中一位藥劑:沒

藥,本草綱目中記載有主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功效。顯著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為扭傷的踝關節周圍

軟組織修復提供良好的血供環境。本藥自臨床應用以來,未發現不良的副作用,而且對骨性關節炎及痛

風性關節炎也有明顯的療效,適應證比較廣泛。

參考文獻

第3篇:紅茶的知識范文

[關鍵詞]紅藍光;尋常性痤瘡;粉刺清

[中圖分類號]R758.7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9-1422-02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ne treated by red and blue light combine with Chen's Acne Clear

LIN Xiang-qun,LI Wei-ru

(Department of Medical Cosmetology, Xiangtan Central Hospital, Hunan 41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red and blue light combine with Chen's acne clear for acne. And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Methods Choose moderate to severe (Pillsbury classification of Ⅱ or Ⅲ degree) of acne vulgaris 92 patients,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46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6 cases) randomly.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ed and blue combined with Chen's acne Clear, control group only were treated with Chen's Acne clear, Observe and evaluate its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sThe cure rate was 21.7%,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2.6% in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ure rate was 10.8% 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54.3% in control grou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ure rates and efficiency rates were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Only one case appeared skin turn red.ConclusionCombination Red and blue Light and Chen's Acne Clear therapy for inflammatory acne seems to be superior to use Chen's Acne Clear alone, and side effects were minimal

Key words:red and blue light; acne vulgaris; Acne Clear

痤瘡是美容科常見的一種皮膚病,患病率高,病程長,易復發,其不僅是一種軀體疾病[1],影響容貌,更重要的是在社會、心理、情緒等方面還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影響。對中重度痤瘡的治療,目前以口服及外用抗生素類及維A酸類等藥物為主,但治療往往需要時間長,且療效不確定,副作用較大[2]。紅藍光照射治療痤瘡為一種新的方法[3],其臨床應用正日趨廣泛。2010年2月~2011年2月,筆者科室應用紅藍光照射配合陳氏粉刺清外用治療92例中重度痤瘡患者,并從中選出46 例以炎癥為主的尋常性痤瘡患者進行觀察,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全部病例均為門診就診的中重度面部尋常性痤瘡患者,痤瘡的輕重程度采用Pillsburg分級法[4],共入選92例,其中男41例,女51例,平均年齡23.4歲。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紅藍光與粉刺清(由上海劑世園日化有限公司生產,以腹蛇膽、三七粉、黃蓮等為主要成分)聯合治療組和粉刺清治療組,采用開放性試驗,試驗組46例,男22例,女24例,平均年齡22.7歲;對照組46例,男19例,女27例,平均年齡24.1歲。兩組患者病情輕重、性別、年齡和分級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儀器及參數:LED光動力治療,以LED(發光二極管治療頭)為光源,其中藍光波長為(470±10)nm,輸出光功率密度為2.5~25mW/cm2,紅光波長為(625±10)nm,輸出光功率密度為2.5~25mW/cm2。

1.2.2 治療方法:治療前用洗面奶清潔面部,拍照存檔,治療時使用眼罩保護眼睛。試驗組根據情況采用藍光和紅藍光治療儀照射,前4周每周進行2次(每次間隔2~3天),每次20min,共治療8次為1個療程,后4周每周進行1次紅藍光照射治療,共治療8周,同時配合粉刺清外涂,每日2次;對照組僅采用粉刺清外涂,方法同試驗組。治療前及治療后4周、8周評價療效及不良反應。

1.2.3 療效觀察指標:治療前和治療后4周、8周分別記錄面部皮損(丘疹、膿皰、結節)數目,同時觀察不良反應予以記錄。根據記錄數據得出治療不同階段不同皮損的平均降低程度,分別通過計算兩組所有患者療效指數來判定。

1.2.4 療效判定標準[5] :療效指數=(治療前皮損總數-治療后皮損總數)/治療前皮損總數×100%。治療結束后進行療效綜合評估。痊愈:療效指數≥90%;顯效:89%>療效指數≥60%;好轉:59%>療效指數≥20%;無效:療效指數<20%。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1.2.5 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采用SPSS10.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療效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效果:92例均完成本次試驗,所有結果均參加療效分析,治療4周后試驗組痊愈率為10.8%,有效率為58.6%,對照組痊愈率為4.3%,有效率36.9%,都低于試驗組,兩組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治療8周后試驗組痊愈率為21.7%,有效率為60.8%,對照組痊愈率為10.8%,有效率54.3%,都低于試驗組,兩組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2.2 不良反應:試驗組在治療過程中有1例出現皮膚輕微發紅,未作處理,持續2h后緩解,其余均未見不良反應。

3 討論

痤瘡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疾病,其中由痤瘡丙酸桿菌為主的病原菌的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炎癥反應是痤瘡發病的主要因素,成人25~34歲發病率可達8%[6]。由于皮膚外用抗生素療效不是很顯著,且易致耐藥,患者難于堅持,致使很多患者受其困擾。故尋找療效好,不良反應小的新方法已成為研究痤瘡治療的熱點[7]。

近年來通過觀察LED紅藍光配合外用陳氏粉刺清治療與傳統外用陳氏粉刺清治療痤瘡的療效對比,顯示LED紅藍光配合外用藥物治療有明顯的臨床療效。應用LED紅藍光結合藥物治療痤瘡,(470±10)nm的藍光能夠使痤瘡丙酸桿菌內源生成的光敏劑普林激活產生光毒環境,轉換成的單態氧能迅速殺滅痤瘡丙酸桿菌,藍光還可以通過影響痤瘡丙酸桿菌的跨膜質子的流入和改變細胞內pH值殺滅細菌[8],體外試驗還表明此種療法可以明顯減少痤瘡丙酸桿菌的數量[9]。另一方面,(625±10)nm的紅光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與痤瘡有關的紅斑反應,能刺激細胞,特別是成纖維細胞增生,對組織起修復作用,并通過調整基質蛋白酶(MMPS)使膠原再生從而改善膚質,減少瘢痕的形成[10]。同時配合使用陳氏粉刺清,起到涼血、排毒、消印、美顏的功效,無明顯副作用,整體療效更加顯著。

總之,LED紅藍光配合粉刺清治療尋常性痤瘡較單用粉刺清更有效,更能滿足患者的美觀需求。且使用安全、副作用小,患者容易接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董秀芹,方俊華,黃新霞,等.紅藍光照射結合系統服藥治療中重度痤瘡261例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5):708.

[2]凌 昕,陳玲玲,季 江,等.紅藍光聯合治療中、重度痤瘡療效對比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0,12(19):1835-1836.

[3]Gupta AK,Ryder JE. Photodynamic therapy and topical aminolevulinic acid:an overview[J]. Am J Clin Dermatol,2003,4:699-708.

[4]程 飚,李 勤,劉宏偉,等.紅-藍光治療儀聯合治療尋常痤瘡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08,17(7):1041-1043.

[5]黃 林,付紅億,李 惠,等.紅藍光聯合治療與單純藍光治療面部尋常型痤瘡的療效對比[J].激光雜志,2010,31(4):73-74.

[6]顧有守.痤瘡樣皮損的原因分析及臨床表現[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4,33(8):513-515.

[7]尹 銳,林 琳,肖 艷,等.紅藍光治療痤瘡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08,17(11):1674-1675.

[8]喬 麗,趙 廣.藍光治療面部尋常痤瘡療效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7,3:177-178.

[9]黃 林,高永良,李 惠.痤瘡的物理治療[J].重慶醫學,2010,39(12):1611-1613

第4篇:紅茶的知識范文

【關鍵詞】 高能窄譜紅光;硼酸;天皰瘡天皰瘡患者皮膚在紅斑基礎上出現水皰、大皰,皰壁易破,由于廣泛的水皰及糜爛, 易繼發皮膚及系統性感染, 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因此, 對天皰瘡患者皮損采取快速有效的治療, 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關鍵。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科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高能窄譜紅光聯合硼酸濕敷方法治療26例天皰瘡患者,取得滿意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皮膚科住院天皰瘡患者 52 例, 男 23例、 女29 例, 年齡 19~82 歲,平均 54.3 歲,病程1月至2年,平均12個月。均符合全國統編教材中天皰瘡的診斷標準[1],且均經組織病理學、免疫病理學檢查確診。將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高能窄譜紅光聯合硼酸濕敷)和對照組(單純硼酸濕敷組)各26 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疾病分型及皮損程度等指標經t檢驗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濕敷方法 取8層紗布浸于3%硼酸溶液中,擰至不滴水為度, 敷貼于患處, 20~30 min/次,其間更換藥液1次。 高能窄譜紅光(Carnation-33型光子治療儀,深圳普門科技)照射:光源照射距離為15 cm,患者需佩戴遮光鏡,每次照射10 min。

觀察組使用硼酸濕敷方法后即以高能窄譜紅光光源照射,2次/d,對照組患者單純以硼酸濕敷。

1.3 療效觀察及判定標準 療效評價:治愈: 1 周內局部無滲液或滲液明顯減少、痂皮脫落、創面干爽,為正常上皮組織取代, 疼痛完全消失; 好轉: 1 周內局部少量滲液、創面潮濕、痂皮減少、疼痛明顯減輕;無效:皮損表面滲液不止或加重、厚痂增加或膿性分泌物增加、 疼痛無緩解,每3 d評價1 次,記錄治療有效(治愈或好轉)時間。注意不良反應,必要時停止治療并對癥處理。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輸入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采用配對t檢驗和Wilcoxon秩和檢驗。以P

2 結果

2.1 療效評價 兩組療效及治療有效時間比較, 見表1。

2.2 安全性評價 觀察組共26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照射區皮膚無灼傷,色素沉著及照射區皮膚癢痛感加重等不良反應發生。

3 討論

硼酸溶液為低濃度弱酸性藥液,對皮膚黏膜有收斂和抑制細菌生長作用,且具有鎮痛、 止癢、散熱的作用,同時貼敷的濕紗布可起到吸收皮損表面漿液性滲出物、膿液的作用。光學療法近年來在皮膚科的應用為皮膚病的治療開辟了新途徑,Carnation-33 型高功率紅光治療儀輸出波長為(640±10)nm,具有明顯的消炎鎮痛作用;紅光可激活細胞線粒體過氧化氫酶、 過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同時還有增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降低血管通透性、促進肉芽組織

作者單位:163316 黑龍江省大慶市人民醫院皮膚科

細胞再生及滲液的吸收等作用,可加速創面愈合并提高局部的抗感染能力[2]。

通過本研究可知,在常規系統藥物治療基礎上應用高能窄譜紅光聯合硼酸濕敷治療天皰瘡皮損具有起效快、療效好、縮短病程明顯等優點,治療安全,無不良反應,患者易于接受,可快速減輕患者痛苦,并降低多種并發癥發生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第5篇:紅茶的知識范文

【關鍵詞】 紅斑狼瘡,系統性;血漿置換,雙重膜濾過式;血小板減少;臨床研究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自身免疫介導的,以血清中出現多種自身抗體和多系統受累為主要臨床特征的彌漫性結締組織病。血小板減少是其主要并發癥之一,亦是SLE預后差的危險因素。選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我院采用雙重膜濾過式血漿置換術(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輔助治療SLE伴重癥血小板減少患者15例,并對其療效進行對照觀察,現將觀察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共納入SLE伴重癥血小板減少患者15例,其中男3例,女12例,年齡20~52歲。入院后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7例,對照組8例。狼瘡活動評分―SLEDAI評分:治療組 7例,SLEDAI評分10~23分,對照組8例,SLEDAI評分10~20分,兩組具有可比性

(P > 0.05)。

1.2 診斷標準 符合199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ACR)制定的SLE分類標準[1]。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血小板計數在(15~35)×109?L-1之內;③所有患者入院時臨床表現除有關節痛、蛋白尿、發熱、漿膜炎、脫發外,均伴不同程度皮膚紫癜,女性患者月經量過多現象;④入院時凝血功能正常。

2 方 法

2.1 治療方法

2.1.1 對照組 給予醋酸潑尼松1 mg?kg-1?d-1治療、生理鹽水150 ml、環磷酰胺0.5 g靜脈點滴,連續2天,間隔2周后再重復使用一次。

2.1.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同時行DFPP治療。治療用儀器:①血液透析機(由日本東立公司生產);②血漿分離器及血漿成分分離器各1付(由日本旭化成醫療公司生產);③血透管路2套,1套與血漿分離器相連,另1套與血漿成分分離器相連。操作方法:應用血液透析機,選擇患者右股靜脈臨時血透導管建立血路,啟動血透機血泵,血液引出后進入血漿分離器,分離出血漿和血細胞,分離后的血漿經另一血泵進入血漿成分分離器,分離出致病物質和白蛋白等物質后,濾出白蛋白與原有形成分(血細胞)合流輸回體內。血流量約100 ml?min-1,

血漿濾過流量約35~50 ml?min-1。為避免出血風險及對血小板(PLT)影響,過程中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一般每次分離血漿2.5~3 L,治療2 h。丟棄血漿約500 ml,同時補充與丟棄血漿等量的置換液(一般選擇20%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及復方林格液)。

2.2 觀察指標 觀察對照組及治療組治療2周后臨床癥狀有無改善(SLEDAI評分情況-病情活動:SLEDAI大于 10分;病情好轉:SLEDAI評分較前降低大于3分;病情持續活動:SLEDAI較前增加大于3分)[2]。觀察兩組治療1天、1周、2周后的血小板(PLT)計數及治療前后2周血抗核抗體(ANA)、抗雙鏈DNA 抗體(ds-DNA)、補體C3、血沉(ESR)、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指標。

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0.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表示,采用秩和檢驗。

3 結 果

3.1 不良反應 28例患者DFPP治療過程中,2例患者出現一過性低血壓,經予以回輸林格氏液后癥狀均可改善,未中止治療。

3.2 治療結果 治療后患者皮膚紫癜及女性月經量過多現象均有好轉。15例患者治療前ds-DNA均陽性,治療2周后,對照組8例患者ds-DNA轉陰2例,轉陰率25%,治療組7例患者轉陰5例,轉陰率71%,治療組與對照組ANA滴度好轉率比較,差異有統計意義(p < 0.05)。治療前15例患者ANA滴度均大于1∶160,治療2周后8例對照組患者ANA滴度小于1∶40者3例,好轉率37.50%,治療組7例患者ANA滴度小于1∶40者4例,好轉率57.10%,治療組與對照組ANA滴度好轉率差異有統計意義(p < 0.05)。治療組PLT計數(治療2天后)復查已經有所明顯上升,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而對照組治療2天后及治療1周后患者PLT計數較前稍上升,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治療2周后血小板計數才明顯升高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組治療2周后復查血Ig下降,ESR、C3升高,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而對照組僅IgA下降、ESR上升,治療前后比較有統計學意義。患者治療前后PLT、免疫球蛋白、補體C3、ESR具體情況見表1、表2。

治療組治療2周后IgG、IgA、IgM、ESR下降,C3上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4 討 論

在SLE多器官系統損害中,血液系統損害并不少見,發生率7%~30%[2],其中約5%~8%患者會出現PLT嚴重減少(

綜上所述,對伴重癥血小板減少的SLE患者,病初急性期,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基礎上,輔以DFPP治療,可起到短期內迅速緩解癥狀效果,起效快,不良反應少,安全性好,為病因治療創造時機,盡可能減少不良反應的出現。

5 參考文獻

[1] 菲爾斯坦.凱利風濕病學[M].栗占國,唐福林 譯. 8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1342-1350.

[2] Gladman D D,Urowitz M B,Kagal A,et al. Accurately describing changes in disease activity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us[J].Journal of rheumatology,2000,27(2):377-379.

[3] 楊繼紅,王學文,于亞平,等.系統性紅斑狼瘡免疫相關性血液學改變的探討[J].臨床內科雜志,2008,25(2):138-139.

[4] 楊曉,孫希鋒.雙重濾過血漿置換療法[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6,12(1):39-40.

[5] 顧勇,薛駿.血漿凈化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9,29(6):502-503

第6篇:紅茶的知識范文

(湖北省第二地質大隊,湖北 恩施445000)

摘要:恩施州為我國茶葉重要產區,茶產業已成為其優勢支柱產業。該州享有“世界硒都” 美譽,是天然富硒茶的最佳產地.。介紹了該自治州茶葉的地理標志特征與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分析其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對策,并提出了相關的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 :恩施州;天然富硒茶;地理標志;農業知識產權

中圖分類號:D92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5)03-0757-07

為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2010年6月10日,中國農業部了《農業知識產權戰略綱要》(2010-2020年),此將有助于提升農業知識產權-技術支撐。2012年中央1號文件突出強調農業科技,并對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作出了全面部署[1]。因此,需要運用農業知識產權保護農業科技創新[2-4]。

農業知識產權,特指農業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包括涉農專利、商標、版權以及植物新品種、地理標志、農業生物遺傳資源與傳統知識、農業商業秘密等[5-7]。其中,地理標志,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8-10]。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新階段扶貧攻堅主戰場武陵山片區,轄恩施、利川兩個縣級市和巴東、來鳳、咸豐、建始、鶴峰、宣恩6個縣,為我國茶葉重要產區。其中,鶴峰縣、恩施市、宣恩縣、利川市、咸豐縣,均入選2013年度全國重點產茶縣(100名),并分別排名17、23、34、37、59,并且鶴峰縣、宣恩縣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分別授予“2012年度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2013年度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伍家臺貢茶、鶴峰茶、馬坡茶等實施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湖北十大茶葉名鄉名鎮中,該州有3個,即恩施市芭蕉侗族鄉、宣恩縣萬寨鄉、利川市毛壩鄉。

恩施州具有發展茶產業(尤其是天然富硒茶產業)的資源優勢,茶產業已成為其優勢支柱產業。2013年,該自治州啟動茶葉等六大產業鏈建設,推進了特色產業發展。因此,本文對世界硒都恩施州茶葉地理標志特征與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對策進行了研究。

1恩施州茶葉的地理標志因素與知識產權

1.1地理標志自然因素

恩施州茶葉的地理標志自然因素主要有:①喜濕類植物茶葉適合生長地帶;②綠色生態環境;③天然富硒農業地質環境;④優質茶樹品種;⑤富硒等茶葉品質特點。

1.1.1喜濕類植物茶葉適合生長地帶恩施州地理坐標東經109°4′48″-109°58′42″,北緯29°50′24″- 30°40′00″,屬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總的氣候特點是:冬少嚴寒,夏無酷暑,霧多寡照,終年濕潤,降水充沛,雨熱同期。

該州由北部大巴山脈的南緣分支--巫山山脈,東南部和中部屬苗嶺分支--武陵山脈,西部大婁山山脈的北延部分--齊躍山脈等三大主要山脈組成的山地。全州地勢是三山鼎立,呈現北部,西北部和東南部高,逐漸向中、南傾斜而相對低下的狀態。境內除東北部有海拔3 000 m以上小面積山地外,普遍展示著海拔2 000~1 700 m,1 500~1 300 m,1 200~1 000 m,900~800 m,700~500 m等五級面積不等的夷平面,并存在一至二級河谷階地。

因地形錯綜復雜,地勢高低懸殊,又呈現出極其明顯的氣候垂直地域差異。熱量、溫度隨地勢升高而下降,年平均氣溫,低山16.3 ℃,中山13.4 ℃,高山7.8 ℃;年降水量,東南部1 100~1 300 mm,西北部1 000~1 900 mm,中部1 400~1600 mm;年平均日照,低山1 300 h,中山1 200~1 350 h,高山1 000~1 350 h;無霜期,低山238~348 d,中山237~264 d,高山170~233 d;相對濕度,低山82%,中山85%,高山82%。

恩施州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峰高霧繚,甘泉潺潺山地較多,土地肥沃,土壤呈酸性至弱酸性,適宜喜濕類植物茶葉生長。

1.1.2

綠色生態環境恩施是個人口較少且以農業為主的自治州,基本上沒有工業污染與農業過度開墾問題,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華中藥庫”等美譽,為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區、國家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區、高濃度負氧離子區域。

州域森林資源尤為豐富,共有樹種171科,645屬,1 264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有水彬、珙桐、禿彬、巴東木蓮、鐘萼木,光葉珙桐、連香樹、香果樹、杜仲銀杏等40余種,約占全省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樹種的90%。生態恩施,萬物殊佳:古銀杏、古杜鵑、古珙桐,嘉木異株,曠世珍稀;江邊一碗水,頭頂一顆珠,七葉一枝花,天下奇絕;北緯三十度,物種起源地;青山生靈草,沃土育家珍。

1.1.3天然富硒農業地質環境該州硒資源極為豐富,其含量之高居世界之首,被公認為“世界硒都”[11],是天然富硒茶的最佳產地。其中,恩施市雙河漁塘壩硒礦床,是世界惟一的沉積型獨立硒礦床,該市于2011年9月19日,被國際人與動物微量元素大會(TEMA14)組委會授予“世界硒都”稱號。

恩施州天然富硒土壤分布較廣,其成因類型有兩種:(1)石煤型;(2)燃煤型。其中,石煤型富硒土壤是由二疊系下統孤峰組(P1g)、奧陶系上統-志留系下統龍馬溪組(O3S1l)、寒武系下統牛蹄塘組(∈1n)等黑色巖系中的石煤風化作用與成壤作用而形成的;燃煤型富硒土壤是由二疊系上統龍潭組(P2l)、二疊系下統梁山組(P1l)、三疊系上統九里崗組(T3 j)、侏羅系下統桐竹園組(J1t)等煤系地層風化作用與成壤作用而形成的。該州龍潭煤系煤含硒2.4-20.0 mg/kg[12]。

恩施州黑色巖系與煤系地層出露較廣,富硒巖石、富硒土壤、富硒礦泉水、富硒動植物資源聚集形成了天然富硒地質環境與富硒生物圈。

1.1.4優質茶樹品種恩施州種植的茶樹品種,主要有引進的國家級優質茶樹良種福鼎大白茶、龍井43、鄂茶1號,以及優良的地方茶樹品種恩施玉露1號、鄂茶10號、恩苔1號、恩苔2號、恩苔早、宣恩27、恩茶紅、毛壩早等。其中,恩苔早群體種等地方茶樹品種,是當地農業物種類遺產品種。

1.1.5富硒等茶葉品質特點硒(Se)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確定的第三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13],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40多種疾病都與人體缺硒有關。世界衛生組織提醒,中國公民缺硒逼近健康警戒線。富硒茶中的硒呈有機態,是補硒養生福音。恩施州茶葉富硒,有的高達7.53 mg/kg[14]。除了富硒外,綠林翠峰、伍家臺綠針、恩施花枝茶、恩施玉露、霧洞綠峰等著名綠茶品質特點還以味鮮、香高、色綠、形美等著稱于世,著名紅茶利川紅具有“冷后渾”現象。

1.2地理標志人文因素

恩施州茶葉的地理標志人文因素主要有:(1)茶樹栽培歷史悠久;(2)制茶工藝古老;(3)貢茶文化;(4)名茶品牌;(5)茶文化遺產豐富;(6)標準化生產與綠色生態化發展。

1.2.1茶樹栽培歷史悠久恩施州茶樹栽培的歷史悠久。據西晉人所著的《荊州土地記》中記載:“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東晉人千寶所著《述異記》中云:“巴東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薔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誦無忘。”說明早在距今1 700多年之前,恩施州的茶葉已進入宮庭。

1.2.2制茶工藝古老蒸青綠茶,是指利用蒸汽來殺青的制茶工藝而獲得的成品綠茶,為我國古代最早發明的一種茶類,比炒青的歷史更悠久,恩施玉露、當陽的仙人掌茶、宜興的陽羨茶等是僅存不多的蒸青綠茶品種。

蒸青綠茶的工藝,保留了較多的葉綠素,蛋白質,氨基酸,芳香物質等內含物,形成了“三綠一爽”的品質特征,即色澤翠綠,湯色嫩綠,葉底青綠;茶湯滋味鮮爽甘醇,帶有海藻味的綠豆香或板栗香。

恩施玉露,是我國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一種蒸青綠茶,其制作工藝及所用工具相當古老,與陸羽《茶經》所載十分相似[15]。其香鮮爽口,外形條索緊圓光滑,色澤蒼翠綠潤,毫白如玉。

1.2.3貢茶文化伍家臺貢茶的創始人伍昌臣,在宣恩縣伍家臺忠堡屋脊苦心栽培茶葉,生產出來的“白茶”,獨具許多優點:味甘、湯色清綠明亮、似熟板栗香。頭年的春茶密封在壇子里,第二年飲用,其色、香、味、形不變,保持新茶的一切特點。由于有這些優點,逐漸遠近馳名,官吏豪紳爭相索購,并且作為貢品獻給乾隆皇帝,皇帝品后大悅,下旨御賜《皇恩寵賜》匾,以資嘉獎[16]。

1.2.4名茶品牌早在清朝,乾隆御筆《皇恩寵錫》的伍家臺貢茶就久負盛名,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恩施玉露196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2009年3月28日被授予“湖北省第一歷史名茶”牌匾。

宜紅茶,歷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是我國十大工夫紅茶品種之一。宜紅茶區位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的湖北、湖南三市州(湖北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常德市)二十余縣,是我國歷史悠久的著名茶區。

1.2.5茶文化遺產豐富恩施州有豐富的茶文化遺產。其中,恩施玉露、伍家臺貢茶、宜紅茶等的傳統制茶工藝,是重要的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17];而“恩施玉露侗鄉茶文化系統”,是重要的農業系統及其相關的農業生物多樣性、文化和知識體系,為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屬物質文化遺產[18]。

1.2.6標準化生產與綠色生態化發展2005年,恩施州農業局出臺了《無公害茶葉標準化生產技術》。鶴峰縣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項目,2010年9月28日通過專家組驗收。恩施市茶葉栽培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2013年10月15日已進行考核驗收。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伍家臺貢茶、鶴峰茶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均有相應的質量標準。

為落實“重品質、重安全、重環保、重民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推動中國茶葉行業綠色生態化發展,中國茶葉流通協會開展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評選。其中,鶴峰縣、宣恩縣分別被授予“2012年度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2013年度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

1.3知識產權保護

涉及茶葉的知識產權主要有:地理標志、商標、專利、農業生物遺傳資源、傳統知識、植物新品種等。

1.3.1地理標志地理標志,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規定的七種獨立的知識產權之一,為多哈回合知識產權談判的三大議題之一[5]。我國地理標志保護目前存在三個主要系統,其中,恩施州茶葉實施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有:恩施玉露、伍家臺貢茶、鶴峰茶;注冊國家工商總局的地理標志商標的有:恩施富硒茶、恩施玉露、鶴峰綠茶、伍家臺貢茶;農業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的有:鶴峰茶、伍家臺貢茶、馬坡茶。

1.3.2商標商標是商品的生產者、經營者在其生產、制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商品上或者服務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務上采用的,用于區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聲音、顏色組合,或上述要素的組合,具有顯著特征的標志,是現代經濟的產物。恩施州茶葉共注冊了好幾十件商標,其中,核準使用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伍家臺貢茶專用標志的企業,就共有14件商標(表1)。

地理標志商標是一種特殊的商標,申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目前國際上保護特色產品的一種通行做法。地理標志商標,是標示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并且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恩施州茶葉有國家地理標志商標4件:恩施富硒茶、恩施玉露、鶴峰綠茶、伍家臺貢茶。

著名商標,是指具有較高市場聲譽和商業價值,為相關公眾所熟知,并依法被認定的注冊商標。恩施州茶葉商標中,有湖北省著名商標18件(表2)。

2013年3月,經國家工商總局批準,湖北三峽酒業“三峽牌及圖”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湖北恩施州實現了馳名商標零的突破,但是,目前該州茶葉還沒有中國馳名商標。

1.3.3專利專利制度,旨在保護技術能夠享受到獨占性、排他性的權利,權利人之外的任何主體使用專利,都必須通過專利權人的授權許可才能獲得使用權。恩施州茶葉生產、制茶、深加工等方面,共有國家專利30項(表3)。

1.3.4農業生物遺傳資源遺傳資源是國家的重要戰略物資,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資源。遺傳資源的產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往往不僅僅是現在持有者的培養和保護,而是經過數代人,數十代人,數百代人甚至更長時間的過程。恩施苔子茶群體種,是地方群體品種,為重要的農業生物遺傳資源。恩苔1號、恩苔2號分別是從巴東縣溪丘灣鄉苔子茶群體中、鶴峰苔子茶群體中采用單株育種法育成,鄂茶10號是從恩施苔子茶群體種中經系統選育而成。優質茶樹品種(尤其是外來品種)大規模推廣,直接威脅到恩施苔子茶群體種。

1.3.5傳統知識傳統知識,可解釋為知識系統、創造、創新和文化表達一般地從一代傳向下一代,通常被認為與特別的民族和地域有關,并隨著環境變化而保持著原有內涵和形式。恩施玉露、伍家臺貢茶、恩施宜紅茶等的傳統制作技藝,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包含許多傳統知識。然而,恩施州茶葉傳統制作技藝尚未登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湖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相關的也僅有兩項:恩施玉露制作技藝、宣恩伍家臺貢茶制作技藝。

1.3.6植物新品種植物新品種,是指經過人工培育的或者對發現的野生植物加以開發,具備新穎性、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并有適當命名的植物品種。1999年我國加入了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2008年4月21日公布的《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名錄》(第七批)中,包含有茶組[melliaL. Section Thea (L.) Dyer]。雖然恩施州茶葉科究人員近幾年育成一些具備新穎性、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并有適當命名的茶葉品種,但尚未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

2恩施州茶葉的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對策

2.1開展主要茶區大比例尺生態農業地質調查,揭示富硒等地理標志自然因素

因種種原因,恩施州的農業地質工作起步很晚。2012年該隊完成了湖北省國土資源科技計劃項目“宣恩縣優質貢茶產地土壤地球化學特征研究”(編號ETZ2010A08),發現伍家臺貢茶富硒富鋅,2013年才負責恩施州財政公益性項目“恩施州硒資源與生態農業地質調查”(編號2150199)。

依目前的資料粗略統計,恩施州富硒土壤(>0.4 mg/kg)共有60.9%。與江漢流域等平原不同,恩施農業地質環境復雜,受基巖類型、地形地貌等控制明顯,環境橫向變化大,土壤種類多。

因此,需要開展主要茶區,尤其是恩施市芭蕉侗族鄉、宣恩縣萬寨鄉、利川市毛壩鄉等湖北十大茶葉名鄉名鎮,以及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伍家臺貢茶、鶴峰茶、馬坡茶等的地理標志保護范圍的大比例尺(1∶5萬或1∶1萬)生態農業地質調查,評價區域農業生態地質條件,揭示各種名優茶葉的最佳生態地質環境,尤其是富硒等地理標志自然因素。

2.2研究傳統名茶的地理標志人文因素,保護茶文化遺產

傳統名茶的地理標志人文因素中包含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是傳統農業系統)等。

因此,需要研究恩施玉露、鶴峰綠茶、伍家臺貢茶、恩施宜紅茶等傳統名茶原產地特有的產品生產工藝、流程等,揭示其地域性與獨特性的人文因素,并申請恩施玉露、鶴峰綠茶、伍家臺貢茶、恩施宜紅茶等制作技藝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作為我國第一蒸青綠茶,恩施玉露理應領街申報綠茶制作技藝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恩施玉露侗鄉茶文化系統”的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從而保護恩施州悠久的茶文化遺產,并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傳承茶葉制作的傳統知識。

2.3對恩施宜紅茶實施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傳承百余年歷史的品牌類文化遺產

《湖北茶業貿易志》記:前夕,由于廣東茶商到鶴峰、五峰一帶改制紅茶,也促進了鄂西茶葉生產的發展,五峰、鶴峰、長陽生產的宜紅茶,很受英商歡迎,成為國內著名出口紅茶產品。由此可見,宜紅茶是具百余年歷史的品牌紅茶,為品牌類文化遺產;和宜昌市一樣,恩施州是宜紅茶的主要產區。

宜昌市的宜都市宜紅茶協會注冊了國家地理標志商標“宜紅工夫茶”,宜昌市的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茶葉專業經濟協會、宜都市宜紅茶協會分別登記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五峰宜紅茶”、“宜都宜紅茶”。然而,恩施州尚無紅茶的國家地理標志,也沒叫得響的紅茶品牌,稍有點名的紅茶是“利川紅”、“利川宜紅茶”等,盡管該州目前仍然是我國紅茶的重要產區。

因此,需要對恩施宜紅茶實施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①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實施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恩施宜紅茶”保護;②向國家工商總局注冊國家地理標志商標“恩施宜紅茶”;③向農業部登記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恩施宜紅茶”。并且,以“恩施宜紅茶”統一全州紅茶品牌,傳承百余年歷史的品牌類文化遺產——宜紅茶(即宜紅、宜紅工夫茶)。

2.4認定四個中華老字號,傳承茶葉制作的傳統知識

中華老字號,是指歷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取得社會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品牌。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恩施州伍家臺富硒貢茶有限責任公司、利川市飛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湖北省鶴峰縣翠泉茶業有限公司,分別擁有世代傳承的茶葉恩施玉露、伍家臺貢茶、鶴峰綠茶、恩施宜紅茶,是老字號。

因此,上述四個企業的認定中華老字號應傳承恩施玉露、伍家臺貢茶、鶴峰綠茶、恩施宜紅茶制作的傳統知識。

2.5鼓勵國家專利、植物新品種的申報,保護茶葉科技創新

恩施州茶葉生產、制茶、深加工等方面有30項國家專利(表3),但其中創新性與實用性均強的少見。該州尚未申請茶組的植物新品種保護。因此,應該激勵茶葉生產、制茶、深加工等方面研發,支持茶葉育種,鼓勵國家專利、植物新品種的申報,保護茶葉科技創新。

2.6選地理標志為戰略品牌,整合茶葉的區域公用品牌

地理標志產品的某些特定品質、聲譽或其他特點在本質上可歸因于該地理來源。顯然,地理標志本身就是品牌。地理標志可由商品來源地所有的企業、個人共同使用,只要其生產的商品達到了地理標志所代表的產品的品質,這樣在同一地區使用同一地理標志的人就不止一個,使得地理標志的所有者具有集團性。

因此,除了完善恩施州綠茶的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外,還應該加強紅茶(恩施宜紅茶)、烏龍茶(咸豐烏龍茶)、黑茶(恩施黑茶)等的地理標志保護,并選茶葉地理標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國家地理標志商標、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為戰略品牌,并在品牌、包裝、質量、標準、宣傳五統一的前提下,有效整合茶葉的區域公用品牌。

2.7重點培育品牌,創建中國馳名商標

恩施州茶葉沒有中國馳名商標,只有18件湖北省著名商標(表2),目前有4件國家地理標志商標:恩施富硒茶、恩施玉露、鶴峰綠茶、伍家臺貢茶。顯然,現有的18件湖北省著名商標,其使用者相當分散,商品生產規模不大,難以升格為中國馳名商標。

因此,應加快注冊國家地理標志商標“恩施宜紅茶”,重點培育恩施富硒茶、恩施玉露、鶴峰綠茶、伍家臺貢茶、恩施宜紅茶的品牌,申請國家地理標志商標的湖北省著名商標,并以國家地理標志商標爭取認證5件中國馳名商標。

2.8建立茶葉種質園,保護當地茶葉遺傳資源

恩施苔子茶群體種等為恩施州重要的農業生物遺傳資源,是經過許多代人長期種植茶葉所遺留下的,是茶葉新品種育種的種質。

因此,為了防止引進的福鼎大白茶、龍井43、鄂茶1號等對當地種質資源的威脅,應建立恩施州茶葉種質園,保護當地茶葉遺傳資源,同時還應開發茶葉種質園的旅游資源,發揮茶葉種質園多功能。

2.9宣傳農業知識產權,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隨著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日益顯示出發展生機與潛力。

因此,需要向恩施州社會大眾,重點向茶葉專業大戶、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茶葉家庭農場、茶葉龍頭企業(湖北真香茗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湖北省鶴峰縣翠泉茶業有限公司、利川市飛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咸豐縣人頭山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恩施州伍家臺富硒貢茶有限責任公司等)宣傳農業知識產權,著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3小結與建議

恩施州具有發展茶產業(尤其是天然富硒茶產業)的資源優勢,茶產業已成為其優勢支柱產業,為我國茶葉重要產區。該州茶葉的地理標志自然因素主要有:①喜濕類植物茶葉適合生長地帶;②綠色生態環境;③天然富硒農業地質環境;④優質茶樹品種;⑤富硒等茶葉品質特點。其人文因素主要有:①茶樹栽培歷史悠久;②制茶工藝古老;③貢茶文化;④名茶品牌;⑤茶文化遺產豐富;⑥標準化生產與綠色生態化發展。

恩施州茶葉有3種國家地理標志產品、4件國家地理標志商標、3種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全州茶葉共注冊了好幾十件商標,其中,核準使用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伍家臺貢茶專用標志的企業就共有14件商標。除4件國家地理標志商標外,恩施州茶葉商標中,有18件湖北省著名商標,但沒有中國馳名商標。該州茶葉生產、制茶、深加工等方面共有30項國家專利。恩施苔子茶群體種,為重要的農業生物遺傳資源。恩施玉露、伍家臺貢茶、恩施宜紅茶等的傳統制作技藝,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包含許多傳統知識。其中有湖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兩項:恩施玉露制作技藝、宣恩伍家臺貢茶制作技藝。尚未申請茶組的植物新品種保護。

我們分析了恩施州茶葉的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對策,并建議:①開展主要茶區大比例尺生態農業地質調查,揭示富硒等地理標志自然因素;②研究傳統名茶的地理標志人文因素,保護茶文化遺產;③對恩施宜紅茶實施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傳承百余年歷史的品牌類文化遺產;④認定中華老字號,傳承茶葉制作的傳統知識;⑤鼓勵國家專利、植物新品種的申報,保護茶葉科技創新;⑥選地理標志為戰略品牌,整合茶葉的區域公用品牌;⑦重點培育恩施富硒茶、恩施玉露、鶴峰綠茶、伍家臺貢茶、恩施宜紅茶等品牌,爭取認證5件中國馳名商標;⑧建立茶葉種質園,保護當地茶葉遺傳資源;⑨宣傳農業知識產權,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參考文獻:

[1] 董忠.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J].中國發展觀察,2012(2):6-8.

[2] 孫太升,李鋼,畢文勝,等.運用知識產權保護農業科技創新[J].河北農業科學,2009,13(3):154-155.

[3] 劉紅峰,烏東峰.兩型農業科技創新測度與評價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2,51(15):3381-3386.

[4] 郭英,丁自立,王艷明,等.關于推進湖北省農業科技創新的思考[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9):1935-1938.

[5] 宋敏.農業知識產權[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6] 皮竟,彭文學,周建超,等.重慶市農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問題及對策[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17):3660-3662.

[7] 陳詩波,李崇光,王少華,等.湖北省農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與對策[J].湖北農業科學,2003,(6):7-9,31.

[8] 孫志國,楊春艷,定光平,等.板橋黨參的地理標志特征研究[J].山東農業科學,2012,44(11):81-83,102.

[9] 孫志國,鐘儒剛,劉之楊,等.武陵山片區特產資源的地理標志保護與特色產業扶貧對策[J].山東農業科學,2012,44(12):119-124.

[10] 孫志國,何岳球,定光平,等.咸寧特產資源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3,52(4):986-990.

[11] 彭祚全,黃劍鋒.世界硒都恩施硒資源研究概述[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12] 陳萍,唐修義.中國煤中的硒[J].中國煤田地質,2002,14(z1):29-32.

[13] 黃開勛,徐輝碧.硒的化學、生物化學及其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第二版)[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14] 謝明勇,曹春陽,溫輝梁,等.恩施地區硒茶的元素及元素結合態分析[J].營養學報,2000,22(3):278-281.

[15] 孫志國,王樹婷,鐘學斌,等.歷史名茶恩施玉露的文化遺產保護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1):161-163,174.

[16] 孫志國,王樹婷,鐘學斌,等.伍家臺貢茶地理標志知識產權的保護與對策[J].山東農業科學,2011,(6):117-121.

第7篇:紅茶的知識范文

關鍵詞:農藥殘留;茶葉;對策;祁門縣

中圖分類號 S5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9-125-02

茶葉作為一種飲品,其質量安全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及其購買欲;茶葉產品質量安全已成為消費者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之一,而是否存在農藥殘留是其質量安全的主要因素,直接影響到茶葉銷量,從而影響茶葉經濟的發展。

1 祁門縣茶葉農殘現狀

祁門縣是安徽省的重點產茶區,也是著名的祁門紅茶原產地,全縣18個鄉鎮均生產茶葉,茶葉經濟是全縣茶農收入的主要經濟來源。目前,全縣共有10 800hm2茶園,其中以祁紅發展有限公司、祥源祁紅茶業公司等龍頭企業認證發展有機茶園僅2 300hm2,其余8 500hm2茶園都分散在茶農手中。前些年,因農藥有中毒致畸、致癌的副作用,出現過幾起茶農在采摘、加工過程中農藥中毒事件;近年來,也時常發生部分出口紅茶因農殘超標而被退貨或取消訂單的情況,給我縣紅茶加工企業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如若我縣不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農殘,茶產品質量安全一旦出現問題,會迅速擴散,不斷放大,外銷紅茶勢必會受到重創,而出現滯銷,對整個行業和產業構成威脅,甚至遭到災難性、毀滅性的打擊,而致整個紅茶產業衰敗。

2 茶葉農藥殘留產生的原因

2.1 茶葉生產基礎條件差 現階段我縣茶葉生產經營以分散為主,生產方式落后,標準化水平低,生產經營者整體文化水平不高,茶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淡薄,容易出現違規現象;茶產品質量安全與經濟效益不掛鉤,茶農用藥主要考慮3點:看效益,投入產出是否合理;看效果,管不管用;看成本,是否便宜,因而習慣使用一些高效、價廉的高毒藥物甚至禁用藥物,給質量安全帶來了很大隱患。同時,受氣候變化、耕種方式等因素影響,當前茶園病蟲害呈“多發、重發”態勢,須大量使用藥物進行控制,加上不少茶農未了解茶樹病蟲的危害特性,不按照規定用藥,選用農藥不當,防治效果不佳,為提高防治效果,擅自提高施藥濃度,增多施藥次數;不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盲目追求眼前利益,沒等過了安全間隔期,施藥后僅2~3d就采摘,農藥尚未被茶樹完全吸收降解,往往容易導致農藥殘留超標。

2.2 外銷市場因素 隨著中國加入WTO過渡期的結束和國際食品安全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茶葉出口阻力逐年增大,紅茶市場國際競爭也日趨激烈。歐盟等發達國家對茶葉檢測標準檢測項目越來越多,指標越來越嚴,不斷降低茶葉農殘含量標準,提高貿易門檻,而致部分農殘被動超標。

2.3 監管能力弱,監管不到位 2012年2月24日印發的祁編[2012]06號文件,決定在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掛牌,設立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名稱統一為祁門縣xx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所需編制在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內調劑,確保有2名以上人員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而事實上,只不過空有牌子,沒有固定場所及人員,更沒有檢驗檢測設備。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起步晚、基礎弱,越到基層監管服務和支撐體系越滯后,在檢測體系方面,全縣尚沒有茶葉質檢的專門機構,目前必須送至省級質檢機構。縣級和鄉鎮基層檢測基礎建設得不到加強,就很難適應茶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茶葉生產中即使出現農藥殘留問題,也不能及時查處,任由問題茶葉流入市場。

3 降低茶葉農藥殘留的措施

3.1 充實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加強監管體系建設,強化監管能力 要盡快落實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的專業人員、辦公經費、辦公場所,配備檢驗檢測設備;加快構建和完善茶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檢測和執法監管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專業隊伍素質,強化技術支撐,切實提高執法監督、監測評估、應急處置和服務指導能力。加強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與輿情監測,科學評估風險隱患,及時采取防范措施,努力將問題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一旦發生質量安全突發事件,要快速反應,依法科學、有力有序地處置,最大限度地降低負面影響。

3.2 加強茶葉質量安全知識培訓、宣傳,規范茶園用藥,強化源頭管理 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的專業人員要認真研讀最近我國及歐盟等發達國家有關進口茶葉檢測標準的知識,在生產前期,組織鄉鎮監管員、茶葉技干及縣級農資供應商開展“茶葉質量安全知識”培訓;而后,再由鄉鎮監管員、茶葉技干組織本鄉鎮茶葉加工廠負責人、技術員及農藥經銷商開展“茶葉質量安全知識”二級培訓;生產中,監管員、茶技干要及時深入茶園指導茶農科學管理,控制投入品使用,確保規范用藥。加大生產過程、產地準出監控,積極推進市場準入管理,強化各環節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積極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從生產源頭提升茶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3.3 加大茶葉農殘檢測監管力度,并建立健全獎懲制度,強化制度建設 茶葉生產期間,鄉鎮質監員要及時深入各加工企業按批次抽樣報檢,檢測結果及時在縣政府網上進行公示。對檢測合格的本批次茶葉發放粘貼合格標識,縣政府應將全年茶葉質檢合格企業進行通報表彰,并給予減免部分稅額進行獎勵,優先考慮下一年度項目資金安排;對農殘超標不合格產品進行封存或銷毀,并追溯源頭,查清原因進行整改,并取消本年度的優惠政策。全面強化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產地準出、市場準入、質量追溯、聯防聯控等制度建設,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依法落實地方政府監管責任,明確部門分工,形成生產經營者負第一責任、地方政府負總責、部門各負其責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體系。

第8篇:紅茶的知識范文

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此次武夷山之行邂逅了多款武夷山茶,特別是一款老樅奇種制作的紅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即將結束武夷山之行的邂逅,一個很小的茶店,布置得很精致,看得出店家乃有心之人,于是有了好奇心。不由自主地走了進去。原來這是一家夫妻店。夫妻倆正悠閑自得地品著茶,店里沒什么人。夫妻倆看到我進門,笑著請我上座,動作隨性自然地像招待老朋友一樣。就這么遇到這款紅茶,在喝過老樅水仙、老樅肉桂之類后,第一次品嘗老樅紅茶。

此款紅茶乃老樅奇種按正山小種的工藝做成的,干茶散發著獨特的老樅香味,黑褐色的條索緊結肥實均勻。但工藝上少一道香松木熏焙工藝,店家介紹說是為了保護這老樅奇種特有的香味,防止正山小種獨特的松香味掩蓋了老樅香。“店里平時主要從事巖茶銷售,但我們夫妻喜歡做各種的嘗試,主要不是為了銷售,是想很隨心地研究一下。這款紅茶做出來后很受茶友喜愛,漸漸也成為我們店的主打產品之一了。”男店家的年齡估計有四十好幾,但說話的時候所蕩漾的激情讓我覺著他像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

茶香在水剛剛沖入杯中的瞬間蘇醒,老樅奇種特有的高香特點使第一道水香氣表現明顯。把身體湊了湊前,馥郁的香氣瞬間進入身體,飽滿每個細胞,身體開始發汗,人頓時有了精神的沖動。湯色橙紅,透著厚重的茶氣,香氣高,特殊熟果香較顯。此款老樅紅茶出水持重有力,老樅的特征明顯,滋味醇厚。啜之入口,茶水帶著茶氣在口腔蕩開,口腔有了被入侵的感覺,水入喉順滑,片刻回甘。

第二、第三道老樅香稍褪而果香顯,滋味醇厚,水越發甘甜。此款老樅紅茶內涵豐富。香氣、滋味都有此消彼長的變化。因為隨著浸泡時間的加長,一些內質慢慢得以彰顯,于是一道接一道的等待變得很神秘,下一道會出現怎樣不一樣的內容?水的滋味在第五道尚醇正,甘甜依舊,湯色不變,茶香幽雅。至第九道湯色轉淡,回甘較顯、香氣平和,人也漸漸有了身心平和的放松。

茶店夫婦均是好茶之人,在我們品茶的時候跟我聊了很多茶的故事,原來他們倆夫妻也是因茶結緣的,而這款紅茶正是他們愛情的見證。

“沒什么客人的時候,我們就喜歡開一泡好茶,夫妻倆閑聚聊天”女店家笑著說。而夫妻倆的待客之道也與茶有關,他們解釋道:

“武夷山是個很有茶緣的地方,總覺得為茶而來的朋友都像老朋友一樣親切,很容易融合在一起”。是的,在跟他們攀談的時候總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該怎么形容這種感覺呢?應該就是遇見的時候輕輕地來一句:原來你也在這里。

第9篇:紅茶的知識范文

我們自1998年以來,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非何杰金氏淋巴瘤52例,與西醫單純化療50例對比,以免疫學指標與臨床證候變化等為動態觀察項目,探討其價值,觀察其化療毒副作用、近期療效及遠期療效,治療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102例血液科及腫瘤科住院患者,經病理檢查確診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治療前心電圖、肝、腎功能正常。隨機分為中西醫結合組(Ⅰ組)和西醫化療組(Ⅱ組)。Ⅰ組52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19例;年齡15~80歲,平均45.5歲;低度惡性6例,中度惡性38例,高度惡性8例;臨床分期Ⅱ期8例,Ⅲ期30例,Ⅳ期14例。Ⅱ組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15~78歲,平均43.0歲;低度惡性6例,中度惡性31例,高度惡性13例;臨床分期Ⅱ期15例,Ⅲ期26例,Ⅳ期9例。兩組性別、年齡、惡性程度、臨床分期等具有可比性(P>0.05)。正常對照組30名為健康獻血者,年齡24~45歲,平均31.8歲。

1.2 治療方法:Ⅰ組用CHOP方案化療[1],CTX 750mg/m2,第1天,VCR 2mg,第1天,ADM 40~60mg/m2,第1天,PDN 60mg,第1~7天。完成6~8個周期。治療期間加服中藥以益氣養陰、活血涼血散結,基本方為:白花蛇舌草30g,黃芪、半枝蓮、淮山藥各20g,紫草、白術、茯苓、麥冬、五味子、女貞子、山萸肉各15g,當歸、半夏各10g。隨證加減:肝氣郁滯加柴胡、白芍、川芎、香附、玄參、川貝各10g;脾虛痰濕加黨參、薏苡仁、木香、陳皮、升麻各6g;痰熱內蘊加牡蠣(先煎)、夏枯草各30g,海藻、昆布各10g;氣血兩虛加黨參、熟地、木香、酸棗仁、龍眼肉各6g。每日1劑,水煎服。12個月為1療程,可連用2個療程以上。化療結束后如有骨髓抑制,加阿膠15g。化療結束后如心電圖異常,可加人參、五味子。治療結束后第1年每1~3個月復查1次,第2年開始每3~6個月復查或隨訪1次。復查、隨訪中斷者按死亡統計。Ⅱ組單純采用化療,方案與Ⅰ組相同,完成6~8個周期。復查、隨訪同Ⅰ組。

1.3 觀察指標:具體如下。

1.3.1 生存質量:按Karnofsky(卡氏)評分標準[2]記分。

1.3.2 瘤體情況:觀察病灶進展情況。

1.3.3 免疫功能[3]:白細胞介素-2(IL-2)、IL-2系統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sIL-2R):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藥盒由上海森雄科技實驗有限公司提供;T細胞亞群:采用SPA菌體花環雙標記法,藥盒由上海華美公司提供;紅細胞免疫:紅細胞C3b受體花環(RBC-C3bRR)與紅細胞免疫復合物花環(RBC-ICR)測定采用郭峰法[4],藥盒由上海長海醫院免疫室提供。

1.4 統計學方法:治療前后各指標間的顯著性分析采用t檢驗,并在有關指標間作相關性分析。

2 治療結果

2.1 生存質量:卡氏記分表明,Ⅰ組治療前積分(35.0±7.6)與治療后積分(80.0±5.9)有顯著性差異(Р<0.01);Ⅱ組治療前(55.0±5.9)與治療后(48.0±4.3)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積分比較有顯著性差異(Р<0.01)。

2.2 臨床療效:按張之南主編《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5]評定,分完全緩解:病灶全部消失;部分緩解:病灶縮小≥50%;穩定:病灶縮小<50%或擴大<25%;進展:病灶擴大>25%。療效判斷均在2個療程結束時評定。Ⅰ組完全緩解38例(73.1%),部分緩解9例(17.3%),穩定3例(5.8%),進展2例(3.8%);總有效率為90.4%。Ⅱ組完全緩解26例(52.0%),部分緩解10例(20.0%),穩定9例(18.0%),進展5例(10.0%);總有效率72.0%。兩組總有效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3 各組治療前后IL-2、sIL-2R、T細胞亞群與紅細胞免疫指標比較:見表1、2。由表1可見,淋巴瘤Ⅰ、Ⅱ組IL-2、sIL-2R總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分別顯著低下與增高;治療前尤甚,治療后雖有顯著改善,但上述趨向仍很明顯。進而相關分析表明:IL-2與sIL-2R間呈高度負相關(P<0.001)。

由表2可見,與對照組比較,淋巴瘤Ⅰ、Ⅱ組CD3、CD4、CD4/CD8均顯著低下。經治療后上述指標均改善,有顯著性差異(P<0.01)。Ⅰ組改善程度較Ⅱ組顯著,有統計意義(P<0.05)。紅細胞免疫指標:淋巴瘤Ⅰ、Ⅱ組RBC-C3bRR、RBC-ICR分別顯著低于和高于對照組(但Ⅰ、Ⅱ組間無顯著性差異)。經治療后,Ⅰ組的改善程度有統計學意義(P<0.01)。相關分析發現,CD4/CD8與RBC-C3bRR間呈高度正相關(P<0.001)。

3 討論

本資料顯示,兩組淋巴瘤患者血清呈IL-2低水平表達與sIL-2R高水平表達,兩者之間均存在著高度負相關,提示淋巴瘤患者產生IL-2能力低下,活性降低。經治療后,血清IL-2與sIL-2R分別顯著回升與下降(但與對照相比仍有顯著性差異),這種改變I組較Ⅱ組顯著。推測除了化療使腫瘤負荷減少,免疫麻痹現象得以減輕外,顯然還因為扶正中藥能促進細胞因子,并且實驗與臨床均證明可減輕化療所致的免疫抑制,使IL-2/IL-2R生物效應發揮,啟動IL-2R陽性細胞增殖、活化,從而加強抗腫瘤作用。推測中藥配合化療起到減毒增效作用。

淋巴瘤Ⅰ、Ⅱ組與對照組比較,CD3、CD4與CD4/CD8顯著降低,CD8顯著增高;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均有所改善,但Ⅰ組較Ⅱ組顯著。盡管化療藥物的免疫抑制與細胞毒作用對外周血T細胞有影響,然而因大量瘤細胞消亡,減輕了免疫麻痹或癱瘓現象;更由于扶正抗癌中藥對細胞免疫及其細胞因子(如IL-2/IL-2R系統)的調節或促進作用,故Ⅰ組能更有效地發揮抗腫瘤活性,并改善了生存質量。

本研究兩組淋巴瘤紅細胞免疫指標顯示RBC-C3bRR顯著下降,RBC-ICR顯著增高,顯然系腫瘤相關抗原補體激活。經治療紅細胞免疫指標雖有改善,但RBC-C3bR與RBC-ICR仍分別顯著低于與高于對照。上述改善Ⅰ組較Ⅱ組顯著。提示化療在殺傷癌腫同時,也對紅細胞免疫發揮了細胞毒作用。由于Ⅰ組加用了中藥,起到補氣血生化之源、促進主骨生髓功能,相對提高了生存質量。

兩組淋巴瘤CD4/CD8與RBC-C3bRR間均呈高度正相關,提示白細胞免疫與紅細胞免疫間的依存關系。CD4有激活Tc和NK細胞作用,CD8有抑制細胞毒效應細胞的抗腫瘤作用,其中又受IL-2/IL-2R系統的影響,RBC通過粘附表面覆有C3b的癌細胞,予以清除,同時也產生NK細胞增強因子,加強對腫瘤的殺傷。

4 參考文獻

[1]Hermanek P,Sobin LH.TNM Classification of m alignant tumours[S].4th ed.Berlin,Heidelberg,New York:Springer Verlag,1987.

[2]孫燕,石遠凱.臨床腫瘤內科手冊[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49-387.

[3]趙武述,陳仁,卞志強.現代臨床免疫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4:683-696.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在线看 | 性欧美巨大 | 亚洲操图 | 明星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tv | 欧美午夜性春猛交 | 成 人 黄 色 视频 免费观看 |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 成人欧美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亚洲精品系列 | 亚洲一级香蕉视频 | 亚洲一区2区三区4区5区 |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 自拍 欧美 在线 综合 另类 | 超清首页 国产 亚洲 丝袜 |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另类 | 色天使色婷婷在线影院亚洲 |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 国产精选在线 | 频黄| 三级黄色毛片视频 | 日本一级毛片视频无遮挡免费 |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 俄罗斯a级毛片 | 一级特黄aaa大片在 一级特黄aaa大片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一区在线 | 欧美成人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 9久9久女女热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 毛片在线网站 | 欧美一二区视频 | 欧美zoofilia杂交videos | 国产美女视频做爰 | 久久亚洲精品永久网站 | 在线中文字日产幕 | 俄罗斯aa毛片一级 | 波多野结衣免费免费视频一区 | 日本一级毛片视频无遮挡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