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環境空氣監測方案范文

環境空氣監測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環境空氣監測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環境空氣監測方案

第1篇:環境空氣監測方案范文

[關鍵詞]空氣;污染物;質量

中圖分類號:X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22-0235-01

前言

判斷大氣質量是否符合國家制定地大氣質量標準,科學監測是科學治理的基礎,對環境空氣的監測點選擇應科學規范,最真實反映城市總體空氣質量,避免人為因素影響監測結果。

一、石嘴山市主要污染物濃度監測情況

1、二氧化硫(SO2)

2015年全市二氧化硫年均值為71μg/m3,日均值范圍為8-285μg/m3,日均值超標率為7.4%。惠農南大街站點二氧化硫年均值最高為77μg/m3,日均值超標率為12.3%。二氧化硫污染采暖期(每年11月-次年3月)較為突出,采暖期污染明顯重于非采暖期。

2、二氧化氮(NO2)

2015年全市二氧化氮年均值為30μg/m3,日均濃度值范圍為5-104μg/m3,日均值超標率為0.5%。二氧化氮濃度值隨季節變化不明顯。

3、可吸入顆粒物(PM10)

2015年全市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為124μg/m3,日均濃度值范圍為33-493μg/m3,日均值超標率為29.0%。紅果子鎮惠新街站點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最高為128μg/m3,日均值超標率為30.7%??晌腩w粒物污染隨季節變化差異明顯,采暖期(每年11月-次年3月)以及多風季節(4-5月)監測值明顯高于非采暖期。

4、細顆粒物(PM2.5)

2015年全市細顆粒物年均值為48μg/m3,日均濃度值范圍為8-263μg/m3,日均值超標率為15.3%。大武口朝陽西街站點細顆粒物年均值最高為60μg/m3,日均值超標率為21.1%。細顆粒物污染隨季節變化差異明顯,采暖期(每年11月-次年3月)以及多風季節(4-5月)監測值明顯高于非采暖期。

5、臭氧(O3)

2015年全市O3日最大8h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數為155μg/m3,符合臭氧(O3)日最大8小時二級標準;O3日最大8h范圍為15-217μg/m3,超標27天,超標率為7.4%。大武口區朝陽西街站點O3日最大8h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數最高為170μg/m3,超標47天,超標率為12.9%。6-8月溫度高,日照時間長,紫外線強,臭氧污染較為突出。

6、一氧化碳(CO)

2015年全市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數為1.915 mg/m3,符合日二級標準;日均值范圍為0.158-3.803 mg/m3,日均值均符合日二級標準。大武口區朝陽西街站點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數最高為2.850 mg/m3,超標4天,超標率為1.1%,采暖期一氧化碳污染明顯重于非采暖期。

二、加強環境空氣監測質量水平的幾個重要策略

1、建立完善的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網絡系統

一個完整的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網絡系統是保障環境空氣監測質量的前提,只有建立一個完善的網絡系統,對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監控[1]。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應該有監測子站、計算機控制中心,質量保證實驗室等組成。監測子站主要負責環境空氣質量和天氣氣象狀況的監測。在檢測子站系統中,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監測,并實現信息數據的自動采集、處理和存儲。然后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與計算機監控中心實現數據的傳輸。當監測子站監測到的數據被傳輸到計算機控制中心后,控制中心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判別、檢查、分析以及校準,在確認無誤后再進行存儲。質量監測實驗室則肩負著整個監測系統所用監測設備的校準和審核工作。通過質量監測實驗室來確定設備運行狀態,進而制定監測質量控制措施。

2、對空氣質量按功能區進行分類

目前,我國現行的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分為三類,而目前很多地方經過產業結構調整后,特定的工業區功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而這些區域大多數成為了居住區、商業區、公共綠地區等,這些特定工業區的污染源一是通過改造升級,減少了污染的排放,二是企業進行搬遷,遠離了城區,然而這些地區已經不再適用三級標準評價環境空氣質量,要按照新標準《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進行分類。

3、做好環境空氣監測現場采樣

(1)合理選擇采樣點的位置,并根據實際需要調整和優化采樣點的位置,經過驗收后才能夠正式開始監測工作。在實際監測過程中,對優化后的最佳測點數、站位、覆蓋范圍進行定期復驗,當發現環境條件和周邊污染狀況有較大變化時,應作適當調整并報批。嚴格按照標準采樣方法、采樣規范的簡單的監測任務,不必編制采樣方案。

(2)監測任務的布點、采樣應根據監測目的,確定采樣點位、采樣時間、頻次、間隔時段和采樣方法,使樣品在數量上、時空分布上能正確反映被測物質的濃度水平和變化規律,保證所采樣品數據有足夠的代表性、完整性和可比性。項目負責人負責制訂監測方案,方案應包含有布點、采樣內容。監測方案應經技術負責人批準,必要時報同級行政主管部門備案。采樣工作主要由監測業務科室承擔,每個點位應由兩人協同采樣,其中至少有1人參加過同類采樣工作。

(3)現場采樣必須要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在開展采樣工作時應該按照實現制定好的方案進行。如需加固定劑保存的水質樣品,由采樣人員在現場加入。采樣過程中不得離開現場,以便應對儀器或環境的突發狀況。每個樣品采完后及時在包裝容器上貼好標簽、作好標識,并在采樣記錄表上做好詳細采樣記錄(包括采樣方法、環境條件、采樣點位說明及相關圖示、采樣時間、樣品數量及其表觀描述、采樣人簽名等)。防止采樣過程中樣品被污染,環境空氣監測采郵本】贍懿杉現場空白樣,現場空白和實驗室空白兩種試驗結果之間應無明顯不合理差異。

4、不斷的完善城市自動化環境空氣質量的監測

按照新頒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要求,現在地級以上的城市都需要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城市自動化環境空氣質量的,分批的把缺少的監測設備補充完整。根據地區特點的不同建立不同的環境空氣監測點位,各個監測點位之間應該具備良好的信息數據的傳輸的系統,和網絡化的監控平臺,進而提高各市、地區的城市自動化環境空氣質量的監測。

5、加強管理

在環境空氣自動化監測系統中,管理是質量保證的基礎,為了更好地確保環境空氣自動化監測質量,就必須加強系統的日常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強自動監測系統設備的日常維護與管理工作,對監測子站要加強日常巡視工作,確保監測設備在生命周期內能夠正常運行,針對一些常見的設備故障要加以特別重視。其次,要加強工作人員的管理,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以及責任意識的高低都直接影響到環境空氣監測質量,為此,相關部門必須重視人員的管理工作,加強他們專業素質的培養,落實責任制度,建立有效的獎懲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責任意識。

三、 結語

綜上,空氣質量的好壞對人類的身體健康產生重大的影響,建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扶持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第三產業,控制第二產業發展,控制污染。

第2篇:環境空氣監測方案范文

一、項目總目標

(一)了解醫療機構的醫院消毒與感染控制能力及其變化情況。

(二)評價醫療機構的消毒工作質量,為改進醫院消毒與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據,以降低醫院感染發病率。

(三)了解全市托幼機構消毒質量現況,評價托幼機構消毒效果,發現薄弱環節,進一步提高托幼機構消毒質量和傳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

(四)了解公共場所、洗滌行業的消毒質量狀況,控制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

二、項目范圍和工作職責

(一)項目范圍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將按照《消毒管理辦法》、《年全省消毒與感染控制工作意見》和《年省托幼機構消毒監測方案》以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求,對轄區醫療機構、托幼機構、洗滌行業和公共場所進行消毒監測和督導,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二)工作職責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具體負責轄區內醫院、公共場所、洗滌行業和托幼機構的消毒監測工作,并按要求將監測資料報送市疾控中心;定期對轄區內監測資料進行分析與評價,及時向市衛生局報告,并向監測單位反饋意見;根據監測結果確定轄區監測薄弱單位和環節,組織開展相關調查研究。并根據各自工作實際制定醫院、托幼機構、洗滌行業、公共場所消毒與感染控制監測方案。

各鄉鎮衛生院要積極配合好市疾控中心對轄區內醫療、托幼機構、洗滌行業、公共場所消毒效果的監測,督促轄區內的醫療機構做好消毒工作。

三、項目工作內容

(一)醫療機構監測內容

1、監測醫院及感染控制科室基本情況

了解醫院名稱和代碼、歸屬關系、等級、醫護人員數、床位數,是否建立醫院消毒管理組織。醫院感染管理科組織結構、主要職責、人員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稱、職務、學歷、在感染

管理科工作年限和參加院感相關培訓的次數)、負責人姓名和聯系方式。

2、去污染的程序

醫院對使用后手術器械進行清洗、消毒、滅菌的程序,包括消毒清洗滅菌、清洗消毒滅菌、清洗消毒和清洗滅菌4種程序,每種去污染程序所占的比例。每半年監測一次。

3、手術室空氣監測

選擇普通手術室兩間,潔凈手術室百級、千級、萬級各一間,無相應級別時可空缺。監測普通手術室沉降菌和醫院潔凈手術室的空氣沉降菌、浮游菌。每半年監測一次。

4、一般物體表面監測

每半年選擇感染性疾病科等醫院感染重點科室3間,現場監測消毒處理前后房間內物體表面細菌總數。

5、醫護人員手的監測

每家醫院選擇5名手術室醫護人員進行外科手消毒后監測,5名感染性疾病科(住院部)醫護人員進行衛生手消毒后監測,每半年監測一次。。

6、口腔科用水監測

每半年選擇口腔科水源水1份、儲水箱水1份、手機噴水5份、沖洗水5份,監測細菌菌落總數。每半年監測一次

7、醫院污水監測

調查醫院污水處理方法中采用的消毒因子種類及強度。監測醫院污水中生物性污染指示物糞大腸菌群數(MPN/L)和腸道致病菌(主要監測沙門氏菌、志賀氏菌)。每半年監測一次。

醫療機構監測上半年監測資料于年7月份、全年消毒質量監測資料于年底前上報市疾控中心。

(二)托幼機構監測項目和要求

1、室內空氣:監測動態和靜態情況下教室、活動室和臥室等場所。

(1)監測項目:細菌菌落總數、溶血性鏈球菌。

(2)采樣數量:不少于3份(每家托幼機構,下同)。

2、工作人員手:重點監測保育員、老師的手衛生。

(1)監測項目:細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沙門氏菌、溶血性鏈球菌)。

(2)采樣數量:不少于3份。

3、環境物體表面:重點監測活動室、臥室、餐桌、衛生間玩具、水龍頭等環境物體表面。

(1)監測項目:細菌菌落總數、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沙門氏菌、b-溶血性鏈球菌)。

(2)采樣數量:不少于3份。

4、餐(飲)具:消毒后備用的餐具。

(1)監測項目:大腸菌群、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溶血性鏈球菌、志賀氏菌)。

(2)采樣數量:不少于3份。

5、飲水機水:使用中的飲水機水

(1)監測項目:菌落總數

(2)采樣數量:不少于3份。

6、其他:根據各地實際開展相關項目的監測。

(三)公共場所、洗滌行業監測項目和要求

1、室內空氣:監測動態和靜態情況下工作場所。

(1)監測項目:細菌菌落總數、溶血性鏈球菌。

(2)采樣數量:不少于3份(每家單位,下同)。

2、工作人員手:

(1)監測項目:細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沙門氏菌、溶血性鏈球菌)。

(2)采樣數量:不少于3份。

3、環境物體表面:重點監測工作環境物體表面。

(1)監測項目:細菌菌落總數、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沙門氏菌、b-溶血性鏈球菌)。

(2)采樣數量:不少于3份。

第3篇:環境空氣監測方案范文

【關鍵詞】環境監測;監測辦法;監測特點;監測技術

1.環境監測目的與原則

1.1環境監測目的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隨著提高,環境監測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來保障人們的健康、保護環境為目標。通過環境監測,能準確及時的全面發現環境質量變化,為環境管理、污染治理、環境規劃等提供科學依據。環境監測可從以下4方面分析:(1)根據污染分布情況,查找、判斷污染來源,實現環境監督管理有效控制污染源提高依據;(2)據國家環境質量標準,評價環境質量問題;(3)為指定環境法規、標準等綜合服務提供環境管理依據;(4)為研究環境容量,收集檢測數據資料,實施總量目標管理控制、預測環境質量提供數據和積累監測資料。

1.2環境監測原則

(1)監測項目應執行國家與地方環保的有關法規、標準、規范,綜合運用好經濟及相關政策為評價監測資料;(2)據監測項目的要求,了解清楚監測區域分布現狀、污染點源、收集原始資料、因地制宜地制定監測方案,并進行技術實施可行論證;(3)監測網絡系統確定,其監測點位選擇一定要具有準確性與代表性;(4)規范監測行為,以科學依據、開拓創新,注重現狀、有序監測,嚴格按確定的技術路線、頻次、分析方法、實驗測定到數據整理等全過程質量控制;(5)針對監測列項要求,提出監測評價報告內容應具有科學性、真實性、可操作性,并進行專家評審確認。

2.環境監測程序與處理方法

2.1環境監測程序

按照環境監測的程序先進行實地調研制訂方案化布點采集樣品運送保存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綜合評價提出方案專家評審上報材料等。環境監測整個過程進行中要按照質量保證體系的技術規范、規定為知道進行。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管理規定》、《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等,確保監測結果準確;從監測信息技術角度可分為:監測環境信息的獲取傳送解析綜合4個過程進行,才能更全面、準確的分析監測數據、才能對環境質量及變化趨勢做出正確的評價。

2.2環境監測處理方法

目前我國環境樣品污染物成份、形態結構采用的辦法為化學分析法和儀器分析法:常用的化學分析法有重量法、容量分析法兩種,例如:重量法可測定油類、降塵、硫酸鹽等;容量分析法應用在堿度、溶解氧、硫化物、化學需氧量的測定;儀器分析法是物理學為基礎的辦法,近年來,我國應用于環境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的測量,例:分光光度法經常用于金屬、無機飛金屬的測定,氣相色譜法常用于有機物的測定,對于污染物狀態和結構的分析常用紫外光譜、紅外光譜、質譜等技術分析。

3.環境監測的特點與分類

3.1特點

一是監測的綜合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1)監測手段包括化學、物理、生物、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及生物物理等一切可以表征環境質量的方法;(2)監測對象包括空氣、氣體、土壤、固體廢物、生物等進行綜合分析,才能確切描述環境質量狀況;(3)應結合該地區自然和社會等方面情況來進行監測數據的統計處理及綜合分析,為此,得進行全面考慮才能正確闡明數據的內涵。二是監測的連續性:由于環境污染具有時空性等特點,因此,進行監測時要做到堅持長期測定,才能從大量的數據中發現其變化規律,預測其變化趨勢,數據越多,周期越長,預測的準確度就越高,一旦監測點位的代表性得到確認,必須長期堅持監測。三是監測的追蹤性:監測全過程,是一項復雜而相互聯系的整體,每一步出現差錯都將影響最終數據的質量。

3.2分類

一是按監測的內容可劃分為:(1)常規監測是對指定項目進行定期、長時間的監測,以確定環境質量及污染源狀況、評價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環境標準實施情況和環保工作的進展:監視性監測包括對污染源的監督監測和環境質量監測,服務于環境質量評價和環境監理二個方面;(2)應急監測,據特定目的,它包括以下幾種監測:污染事故監測、仲裁監測、考核驗證監測、咨詢服務監測等;(3)科研監測是針對特定目的科學研究而進行的高層次的監測,如環境本底的監測及研究:有毒有害物質對從業人員的影響研究:主要為監測工作本身服務的科研工作的監測,如統一方法、標準分析方法的研究,標準物質研制等,這類研究往往要求多學科合作進行。

二是按監測的介質對象可劃分為:水質監測、空氣監測、土壤監測、固體廢物監測、生物監測、噪聲和振動監測、電磁輻射監測、熱監測、光監測、衛生監測等。這些都是環境監測的具體內容。

環境監測可按其監測目的或監測介質對象進行分類,也可按專門部門進行分類,如氣象監測、衛生監測和資源監測等。

4.環境監測技術及發展趨勢

目前監測技術主要包括采樣技術、測試技術和數據處理技術三個方面,其中測試技術最為基礎,任務是對環境樣品中污染物的組成進行鑒定和測試,并研究在一定歷史時期和一定空間內的環境質量的性質、組成和結構。主要監測技術內容包括:大氣環境監測、水環境監測、土壤環境監測、固體廢棄物監測、環境生物監測、環境放射性監測和環境噪聲監測等。

監測技術總體發展趨勢概括起來以下6個方面: (1)人工采樣、實驗分析,數據統計為主,向自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為主的監測方向發展; (2)由監測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方向發展;(3)由小范圍領域監測向全方位領域監測的方向發展;(4)由單純的地面監測向與遙感監測相結合的方向發展;(5)監測儀器將向高質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動化、系統化和智能化的方面發展;(6)監測儀器性能向物理、化學、生物、電子、光學等技術綜合應用的高技術領域發展。

新監測技術發展,如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ICP―AES)普遍采用,聯用儀如GC―Ms、GC―AAS、ICP―MS。發展動向方面,遙感技術廣為采用,監測技術連續自動化、分析技術聯用,污染物狀態分析技術,分析方法標準化,數據傳送和處理自動化。區域大氣、水質監測系統已實現自動化。對于較大范圍內監測網絡及點位的研究、監測分析方法的標準化、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數據傳送和處理的計算機化的研究、應用也是發展很快。

第4篇:環境空氣監測方案范文

關鍵詞:城市環境保護;具體措施;環境污染治理;噪聲污染

1空氣污染治理方案的應用

(1)在城市環境污染的治理過程中,一系列的生態基本要素構成了環境污染的源環境。這些元素包括了噪聲因素、水源因素、空氣因素等。這幾個要素共同構成了環境污染的處理體系。為了切實提升城市環境保護的效益,需要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協調。只有具備充足的客觀物質基礎,才能為保護環境創造良好的客觀條件。在日常生態環境維護過程中,做好噪聲處理方案、水源處理方案、空氣污染處理方案等的協調是必要的。針對不同城市、不同環節的污染問題展開相關防護計劃的開展,要確保生態環境保護的整體目標貫穿全程。根據相關空氣監測單位的權威數據來看,我國諸多城市的空氣質量污染狀況不容樂觀,并且呈現出日趨嚴重的趨勢。北上廣等超大城市的PM指數已經超過安全的空氣質量指數。一些城市的霧霾污染狀況非常嚴重,北京就是一個霧霾污染嚴重的城市。為了解決客觀存在的環境問題,我們必須要強化城市環境的防護工作,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好協調。如果任由環境污染持續下去,我們生活的環境將不利于自身健康的維持,對社會經濟的穩定運行也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2)為了實現對城市污染問題的良好控制,我們必須要明確相關的環境安全方案。首先要進行空氣污染狀況的處理??諝馕廴镜臉嫵蔂顩r比較復雜,其成分包括了化工廠排除的廢氣、汽車尾氣、發電廠廢氣等。在這些空氣污染成分中,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是主要的構成要素。為了滿足現階段空氣污染處理工作的要求,進行工業廢氣排放限制方案的應用是必要的。相關的發電廠及其工廠,需要做好自身的環保技術應用工作,確保自身工藝的升級及其改造,保證工作效率的提升,實現對資源的循環使用、節約使用及其高效使用。針對汽車尾氣狀況,需要落實好城市公共交通建設,提倡自行車代步,減少普通汽車的使用量。相關單位需要進行城市環境管理體系的健全。在城市空氣污染的治理過程中,落實好相關的環境保護制度是必要的,強有力的法律條規能夠為環境保護創造一個健康的法律環境。國家的相關環境部門需要進行空氣污染治理體系的健全,做好城市空氣污染的防護及其處理工作。

(3)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進行新能源的應用是必要的,資源的應用狀況是產生環境污染的源頭。這就需要實現新型清潔能源的應用,提升能源的應用效率,降低工業及其民眾的資源依賴率,通過對新型清潔能源的應用,取代傳統的能源,從而滿足城市空氣污染的治理要求。

2水源污染處理方案的應用

(1)在城市環境污染的處理應用中,水污染狀況是常見的環境問題。一個城市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水資源的應用,不論是社會經濟發展還是社會民眾的生活,都離不開水資源的應用,這就進一步說明水源污染問題治理的必要性。水源污染的處理,需要根據不同城市的污染狀況,進行水源污染處理模式的應用。為了控制好城市水源環境的污染源頭,城市相關環境管理部門需要進行污水源頭的控制,強化對水污染源頭的治理。需要根據實際污染情況進行污染源頭的找出,進行水污染情況監測點的建立,要有計劃、有規律的進行水污染情況的檢測。這一環節的開展,需要國家給予相關的政策支持,針對那些污染排放的釘子戶,需要給予相應的經濟懲罰,從而避免水污染問題治標不治本的問題。在公司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家需要給予一定的環境保護優惠政策,確保污水處理工作的良好運作。

(2)城市的相關部門需要進行水資源污染檢測方案的優化。針對城市水資源污染的原因,展開不同防治措施的開展。從水資源污染狀況上來看,水資源污染狀況分布廣且地區分散。在水資源污染處理過程中,首先要處理好較大的水污染問題,再去處理其他的水污染問題。城市的相關環境管理部門,需要針對不同的水污染區域展開持續性的監控及其管理。

(3)生活污水及其工業廢水是水污染的重要構成要素。在城市水污染的處理過程中,要做好水污染原因的分析工作,為了有效提升城市的水污染處理效益,城市的相關部門需要落實水污染公司的處理工作。重點監控那些較大污水排放的公司,針對不同的水污染登記,進行污染處理等級制度的應用,切實提升水源處理的處理效益。在生活污水的處理過程中,要強化生活污水的循環利用性,保證生活污水的循環使用,降低生活污水的污染狀況。無論是生活污水還是工業廢水,城市環境管理部門都需要積極做好相關的監測及其管理工作,扼殺導致水源污染的源頭,確保城市水源污染的積極處理。

3噪聲污染處理方案的應用

(1)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有賴于噪聲污染處理方案的應用。在城市生活中,噪聲污染是隨處可見的,這些噪聲污染的來源廣泛,比如交通街道、施工場地、音樂廳等。這些噪聲污染都是非常常見的。為了解決好城市噪聲污染問題,我們需要明確噪聲污染的特點,噪聲污染具備多源性、復雜性等的特點。噪聲污染處理方案的應用,必須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不能用傳統的噪聲處理方案進行相關問題的處理。需要及時更新噪聲污染的處理理念,進行噪聲污染治理體系的健全,找出城市噪聲污染的源頭,采取相關措施,切實解決噪聲污染問題。在城市噪聲污染處理過程中,做好噪聲污染源的控制是必要的。噪聲污染源是形成噪聲的直接因素。在實際治理過程中,要做好不同方面噪聲污染源的監控及其處理工作。針對噪聲污染狀況做好相關處理級別的劃分,進行噪聲污染危害程度的等級化,強化每一步的噪音處理步驟,提升噪聲污染的處理效益。這需要進行噪聲污染等級的確定,控制好噪聲污染的源頭,切斷噪聲污染的傳播途徑。確保噪聲污染源監控工作的良好開展,提升噪聲污染源的監控力度,保證城市噪聲污染整體效益的提升。

(2)這需要國家進行相關噪聲污染處理體系的健全,以滿足城市噪聲污染工作的處理需要。針對城市噪聲污染的實際情況,實現噪聲污染處理方案的改進,提升城市噪聲污染的處理效益。城市噪聲污染的處理工作體現在多個細節上,比如街道噪聲阻擋板的應用,減少汽車的使用,限制禁鳴區域等。城市噪聲污染的處理工作是涉及到社會民生的大事,國家有必要進行噪聲處理體系的健全,保證不同噪聲處理制度的確立,保證這些制度的科學性及其可執行性。

4結束語

城市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實現社會的穩定進步,有必要實現城市環境保護體系的健全,做好噪聲污染、水污染、空氣污染等的處理工作。

參考文獻

[1]張平.東昌湖水質變化及水環境管理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

[2]蔡昌鳳,徐建平.景觀水微污染控制[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

[3]盧少勇,金相燦,余剛.人工濕地的磷去除機理[J].生態環境,2014(2).

[4]武琳慧,吳林林,黃民生,等.人工浮床及其在污染水體治理中應用進展[J].凈水技術,2014(4).

第5篇:環境空氣監測方案范文

關鍵詞:大氣;環境監測;布點

【分類號】:P457;P445

前言

大氣環境監測主要是針對大氣中的污染物的監測,對其種類和濃度進行觀察和分析,實時掌握各種污染物的動態變化已經它們對環境的影響。大氣環境監測對象主要是分子狀的污染物,如:一氧化碳、臭氧、碳氫化合物以及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還包括飄塵、懸浮微粒等顆粒狀的污染物。對這兩種狀態的污染物在大氣環境中進行布點、采樣、觀察和分析等一系列質量監測工作。監測項目通常根據地區實際的區域特點,氣候特點、污染源的分布情況來進行規定。其中對大氣污染物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懸浮顆粒物加降塵的監測是國家規定的大氣監測項目,另外可根據地方特點和污染源特征增加對碳氫化合物、二氧化氮、鉛等污染物的監測項目。

1.大氣環境監測的意義

2007年國家環??偩止妗董h境空氣質量監測規范(試行)》實施以來,我國的大氣環境監測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程度的不斷推進,我國大城市的大氣環境問題不容樂觀,已經影響到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對我國的大氣環境監測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進行大氣環境監測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對人的意義。人作為社會活動主體最基本的權利是生存權,大城市的大氣環境在無形中對人的身體產生極大的影響,惡劣的大氣環境甚至威脅人的生命,因此,對大氣環境進行日常監測是保證人的生存權的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對動植物的意義。動植物動過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來存活,在這個過程中與空氣進行融合;空氣中的污染物對周圍環境,如土壤、水等的不良影響也會導致動植物受害,甚至導致動物大批死亡,植物大量枯萎。

第三,對社會環境的意義。大氣污染物通過對人、動植物的影響,最終會導致活動的承受體――社會環境不斷惡化,大氣監測最后是通過對社會環境的監測觀察來實現,通過對社會環境中不同時空、不同種類污染物的濃度進行監測,最后有利于對污染濃度進行有效控制,保持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大氣環境監測布點點位選取的原則

2.1代表性原則

代表性是指當前所選取的點位要能夠真實有效的代表點位所代表區域的真實情況,對于該區域主要污染物濃度進行重點監測,并能夠對未來發展趨勢做出有效的判斷。

2.2一致性原則

一致性是指當前布點監測的大氣污染物種類和濃度能夠與周圍保持一致。無論從監測地形,還是監測地氣候環境來看,保持一致性是對監測數據進行合理性分析和判斷的基礎和前提。

2.3經濟性原則

經濟性是指在保證大氣環境監測數據有效科學合理的基礎上,對監測點位加以科學分配,爭取做到在污染物嚴重地區多布點,在工業化程度不高,如農村地區進行少量布點,將有效的資源盡可能用到重點區域。

2.4科學性原則

根據污染物的不同,布設大氣環境監測布點的時,結合實際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監測對人體有較大危害的氣體污染物時,監測點位的高度盡量控制在1.5米到2.0米之間,或者選取一個適當的參考值1.7米;如監測對植物有重大影響的大氣污染物時,監測點位高度應該盡量與植物的中心葉面保持一致。

3.常規監測布點法

常規布點法,也稱為經驗法,主要是針對未建立監測網或者監測數據相對有限的地區,根據已有的監測經驗確定采樣點的方法。其常用方法有以下這些。

3.1功能區布點法

該方法主要用于區域性常規監測。將監測區域按功能分區,如分成居住區、商業區、工業區、混合區等。然后在不同的功能區內,按照污染程度及人力、物力的分配能力,設置數量不等的采樣點。通常在大氣污染擴散點上采樣,能夠更好地反映大氣環境污染的程度[2]。

3.2網格布點法

這種方法是將監測區域均分成一定大小的網格,采樣點設在網格中心或網格的角點上。網格的大小由污染程度、監測能力、人口分布密度等因素決定。一般污染源數量比較多、分布又較均勻的區域較適合采用這種方法。主要優點是受人為主觀因素影響較小,能較直觀地反映出污染物的空間分布狀況。

3.3同心圓布點法

有多個污染源且分布相對集中的區域可采用此法。以污染群中心為圓心,畫出若干同心圓,再以圓心為起點作出若干射線,將圓周與射線的交點作為采樣點。通常下風向可設置較多的采樣點。

3.4扇形布點法

適用于孤立的高架點源(如高煙囪)且主導風向比較明確的區域。以污染點源為起點,主導風向為軸線,在下風向畫出以點源為圓心的扇形區域。扇形圓心角一般在45ц90°,且不得超過90°。采樣點布設在扇形區域內,先畫出半徑不等的若干弧線,每條弧線上設置3ц4個采樣點,并且同一條弧線上相鄰的采樣點,以點源為頂點作出的連線夾角應在10ц20°。為提高監測的可靠性,應同時在上風向設置對照點。

4.優化點位技術

由于優化點位技術方法眾多,主要介紹以下幾種。

4.1物元分析法

這種方法是以廣東工業大學蔡文教授所創立的可拓學理論分析大氣環境監測的布點問題。從所有污染物的監測值(如SO2、NOx、TSP等)中選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構成“最佳點A”和“最劣點B”及由均值構成“期望點C”。由C與A、B構成標準物元矩陣Rac、Rcb,A與B構成節域物元矩陣Rab,每個測點建立物元矩陣Ri。然后由Ri對Rac、Rcb及Rab建立關聯函數Ka(Xij)、Kb(Xij),由其計算綜合關聯函數Ka(Xi)、Kb(Xi)。利用綜合關聯函數值并結合關聯函數的意義畫出點聚圖,再由點聚圖上的點選出最佳點。

4.2相關系數法

采用網格布點法的監測數據(設置網格數m,監測點n,上風向清潔點若干)。計算m與n之間的相關系數R。R越大,說明該網格越能代表污染物濃度的變化規律。再根據監測點污染物濃度、平均濃度求出變異系數CV和各點方差Si。綜合分析R、CV和Si,就得到優選的點位。

4.3 t檢驗法

同樣以網格布點法的監測數據為基礎,求出平均濃度,劃分區域(如重污染區、中度污染區、輕污染區等)。根據評價標準(如監測方便程度、安全性、位置關系等)確定若干方案。再經過比較選出較優的方案。然后用t檢驗優選點位與總樣本的差異是否顯著。確定顯著性水平后,由t分布表查出t分布表值。若優選點位t計算值t計算值 4.4最優指標法。這種方法是以TOPSIS法為基礎創新出的方法,通過逼近最優水平對多目標系統進行決策和評價。建立原始監測數據矩陣X,確定最優指標值向量Y。通過對X的最優指標進行歸一化處理,建立優化決策矩陣Z。利用Z計算監測點指標與最優水平的逼近程度。將依大小進行排序,再結合點位優化規則選出有代表性的優化點位。

4.5特征分析法

此法是將監測點位按照污染程度歸類或聚類,并在每一類中選出代表性的點位。利用原始監測數據(n個樣本,m個變量)建立聯系度關系矩陣Y=XA(X為編碼矩陣,A為變量權矩陣),將聯系度最大的問題轉化為求解矩陣XXT(XT為轉秩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和特征向量A。經過計算求出矩陣Y并繪制聯系度折線圖,根據圖將聯系度大小聚類,然后就可優選點位了。

結束語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類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環保意識也逐漸增強。對大氣環境質量進行有效的監測,可以使大氣中的污染物得到實施的監控和觀察,對其變化和發展的趨勢及時掌握,便于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預防和解決。

參考文獻

[1]匡躍輝.環境污染熱點問題初探[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10:43-45.

第6篇:環境空氣監測方案范文

關鍵詞:溫室氣體;二氧化碳 ;變化特征;主要來源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monitoring of greenhouse gases a year in Yinchuan city of the main indicator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situation, find out the carbon dioxide in ambient air in Yinchuan monthly, quarterly, annual variation of carbon dioxide, to find ou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sources of carbon dioxid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greenhouse gas; carbon dioxid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main source

中圖分類號:X16

二氧化碳是《京都議定書》限排的主要溫室氣體,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對增強溫室效應的貢獻最大,大約占到50%,其次是CH4占19%,N2O占4%[1]。2009年中國政府在哥本哈根會議上承諾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減少40%-45%,為能夠在全國范圍內對各地城市溫室氣體排放情況有一個準確的評估,從而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措施,2011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首選31個溫室氣體代表性城市源區開展溫室氣體試點監測工作。現就通過一年的監測所反映出的銀川市二氧化碳濃度范圍、變化規律進行初步分析,同時針對銀川市的特點,對影響原因進行分析提出管理措施建議。

1 監測點位設置情況

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碳的監測在全國是首次,點位選擇在銀川市興慶區,該點位代表的區域主要為商住混雜區。點為位于銀川市興慶區環境空氣自動監測點銀湖巷監測子站,采樣點位于北緯38度28分,東經106度16分,采樣高度約15米,空氣可自由流動,大氣混合度較好。點位北面為居民住宅和學校,西面為居民住宅和中山公園,東面、南面均為居民住宅。點位情況詳見表1。

表1 點位信息表

2 監測基本情況

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為期一年的時間里,對二氧化碳指標開展24小時實時監測工作。

2.1監測方法

二氧化碳分析儀為美國API公司生產的MODEL 360E型二氧化碳自動監測分析儀,儀器基于Beer-Lambert定律,通過對比紅外光在被測樣品氣和參考氣體的不同吸收量測量二氧化碳濃度。設備主要參數見表2。

2.2監測頻次

二氧化碳分析儀每分鐘測量一次,每60分鐘計算一次小時均值,每23小時計算一次日均值。

2.3有效數據獲取率

全年共監測CO2有效小時均值數據7639個,有效捕獲數據率達91.0%(有效數據/理論數據)。

2.4數據統計規定

1小時平均指任何時刻前一小時污染物濃度的算術平均值。如15點小時均值指14:00~15:00數據。

24小時平均指一個自然日24個小時平均濃度的算術平均值。時段為當日零點前24小時。

表2 儀器技術性能指標

月平均

指一個日歷月內各日平均濃度的算術平均值。

季平均

指一個日歷季內各日平均濃度的算術平均值。

年平均

指一個日歷年內各日平均濃度的算術平均值。

2.5監測質控措施

分析儀器配備有校準氣體,使用國家標準物質中心的標準氣體定期校準,系統的測量精度高和穩定性較好。儀器的運行由銀川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根據《環境保護部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絡質控手冊-溫室氣體監測站》要求進行質控。

3 監測結果分析

3.1小時濃度均值分析

CO2小時均值濃度變化范圍在785.449~944.986 mg/m3。由圖1可見小時均值變化曲線中從夜間22時至次日早晨7時CO2為全天較低值且基本保持穩定,每天峰值出現在10時,次高峰出現在17時,變化幅度為159.537 mg/m3。通過分析可以看出CO2的變化與銀川市市民的生活活動規律息息相關,明顯呈現晝間高、夜間低的規律。峰值出現在9~12時和15~17時人類活動活躍的高峰時段,谷值在凌晨4~6時人類活動停滯的低谷時段,低谷階段到高峰階段上升幅度為20.3%,濃度變化范圍是159.537 mg/m3。可見人類活動對城市環境空氣中CO2濃度的變化存在較大影響。

3.2 CO2日均值濃度變化分析

CO2日均值濃度范圍687.463~1267.119 mg/m3,采暖期日均值929.247 mg/m3,濃度范圍745.887~1267.119 mg/m3;非采暖期日均值776.277 mg/m3,濃度范圍687.463~1149.298 mg/m3。采暖期較非采暖期平均濃度值變化幅度為152.970 mg/m3。CO2采暖期日均值濃度相對較高,非采暖期日均值濃度相對較低,變化幅度為16.5%??梢姴膳济簩Τ鞘协h境空氣中CO2濃度的變化影響較為明顯。

3.3月均值變化分析

通過分析,銀川市CO2月均值濃度變化范圍714.222~955.771 mg/m3,月均值濃度變化規律為: 1至8月處于下降趨勢,CO2濃度由高逐漸降低;8至12月處于上升趨勢,CO2濃度又由低逐漸升高,年度最低值出現在8月;一季度CO2濃度處于全年較高值,最高值出現在3月。銀川市夏季CO2濃度值相對較低,冬季濃度值相對較高,說明季節性變化因素對CO2濃度值變化有直接影響,呈現冬季高,夏季低的季節變化特點。

3.4全年總體情況分析

通過統計計算,銀川市CO2年均值為839.450 mg/m3,全年月均值濃度變化范圍在714.222~955.771 mg/m3。季節變化表明,一、四季度燃煤對CO2氣體排放貢獻較大,二、三季度CO2月均值濃度總體較穩定且數值較低,采暖期與非采暖期比較CO2月均濃度值上升16.5%,晝間與夜間相比CO2小時濃度均值上升20.3%。

4與全國部分城市比較

對照全國背景站點青海門源點位和內蒙古呼倫貝爾站點監測數據二氧化碳監測均值體積分數為751.366 mg/m3,銀川市年均濃度值與全國北方城市背景點相比較,高出幅度為 10.5%,在全國31個試點城市中處于中等偏上水平,高出全國平均值799.092 mg/m3,高出幅度為4.8%。

5銀川市二氧化碳來源初步分析

銀川市屬典型的中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遲夏短,秋早冬長,晝夜溫差大,雨雪稀少,蒸發強烈,氣候干燥,風大沙多等。年平均氣溫8.5℃左右,多年平均降水186.7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800小時~3000小時,年蒸發量1838.44毫米,年平均濕度為55%,無霜期185天左右。由全國污染物排放統計情況來看煤炭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到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70%,以1噸標準煤為單位,煤炭燃燒約排放2.66噸二氧化碳,天然氣排放約1.47噸二氧化碳。從銀川市二氧化碳小時濃度值、日均濃度值、年均濃度值的變化規律來看:銀川市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來自煤炭燃燒排放產生,其次為民用天然氣燃燒排放產生(包括采暖、交通、生活),其它為生態系統各類碳源排放產生,人類活動是造成二氧化碳濃度值波動的主要原因。

6 二氧化碳控制建議

目前銀川市正處于城市化快速推進的階段,但是銀川市擁有較強的能源資源優勢,特別是以煤炭資源為主,在當前節能減排壓力日益增大的新背景下,銀川市應更加合理地開展產業結構的優化,對現有產業進行整合和布局調整,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低碳產業項目,加大節能減排改造力度。提高煤炭利用率;推廣高碳資源低碳化實用技術,擴大低碳生活方式宣傳力度,倡議市民采取低碳生活方式;將碳匯消減領域主要集中在采暖、交通、家居等方面;制定短期、長期目標,逐步實現碳減排[2] [3]。從整體分析來看,銀川市通過改善冬季采暖結構、倡導低碳生活等措施的完成,可以實現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碳約20%的下降幅度。銀川市在2011年制定了低碳城市建設規劃,希望銀川市能夠按照低碳城市標準體系,在低碳生產力、低碳消費、低碳資源、低碳政策等12個指標方面,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低碳城市發展模式[4]。

參考文獻:

[1] 周存宇.大氣主要溫室氣體源匯及其研究進展[J].生態環境,2006年,第15卷,第6期.

[2] 周學雙,童莉,趙秋月,鄭邵青.中國高碳資源低碳化利用的環保思索[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年, 第20卷,第5期.

第7篇:環境空氣監測方案范文

 

環境科學專業核心知識單元,代表環境科學各個知識領域的不同方向,知識點分核心和選修兩種,核心知識單元是所有環境科學專業學生要求具有的基礎知識內容。

 

其中,專業基礎類核心知識單元包括:①環境問題,核心知識點包括水環境問題、大氣環境問題、固體廢物污染、全球環境問題,選修知識點包括土壤污染、物理性污染和污染物生物效應。②環境科學基本原理,核心知識點包括環境/生態基本規律、環境科學學科體系和可持續發展理念。③環境科學研究方法,核心知識點包括環境科學方法論體系、生態學方法論、環境體系解析方法論,選修知識點包括環境質量調控方法論、綜合/系統分析方法論。

 

專業原理類核心知識單元包括:①生態過程與效應,核心知識點包括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種群及其基本特征、生態系統特征及過程分析、生態學原理的應用。②環境生物過程與效應,核心知識點包括環境污染物在生態系統中的行為、污染物的生物學效應、生物監測原理與方法、環境污染的生物凈化、退化環境的生物修復。③環境化學過程與效應,核心知識點包括環境中典型化學污染物、污染物遷移、污染物轉化、大氣環境化學、水環境化學。④環境地學過程與效應,核心知識點包括地球環境系統的基本組成運動規律及演化過程、地球環境系統有機圈層的組成結構及其功能、各圈層的演變規律及在全球環境變化中的作用、地球環境系統中物質和能量的遷移轉化及循環過程。

 

專業技術類核心知識單元包括:①水污染控制,核心知識點包括廢污水的物理處理技術、廢污水化學和物理化學處理技術、廢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廢污水的自然處理技術、污泥處理處置。②大氣污染控制,核心知識點包括顆粒污染物控制技術原理、顆粒污染物的控制技術、氣態污染物控制技術原理、典型氣態污染物控制技術。③土壤污染控制,核心知識點包括土壤污染源與污染特征分析、土壤污染控制技術原理、典型土壤污染物控制技術。④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核心知識點包括固體廢物分類與特征、固體廢棄物無害化技術與方法、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⑤環境監測,核心知識點包括環境標準、水環境監測、環境空氣監測、固體廢物監測、土壤污染監測、物理性污染監測、環境監測質量保證。⑥環境影響評價,核心知識點包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戰略環境影響評價。⑦環境規劃,核心知識點包括環境規劃的技術方法、水環境規劃、大氣環境規劃、噪聲污染控制規劃、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規劃。

 

專業管理類核心知識單元包括:①環境管理,核心知識點包括環境管理學的理論基礎、環境管理的制度和政策手段,選修知識點包括企業/產業環境管理實踐、區域一全球環境管理實踐。②環境法律,核心知識點包括環境法基本概念原則、環境法律制度及法律效力、環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資源保護法、國際環境法。

 

專業實踐類核心知識單元包括:①專業實習,核心知識點包括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綜合實習。②科研實踐,核心知識點包括觀察性實驗、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研究性實驗。③畢業論文/畢業設計,核心知識點包括文獻查閱、論文開題、論文研究、論文撰寫、論文答辯。

 

二、建立核心課程體系

 

圍繞環境科學專業各專業類別的核心知識單元,建立核心課程體系,承載核心知識點。各門核心課程圍繞核心知識點組織基本理論、研究前沿、基本方法、實踐案例等內容,形成系統。同時,設置先導課,為核心課程和核心知識點學習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儲備。例如,“環境化學”課程,就需要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及物理化學、環境科學概論、環境監測等課程作為先導課,提供環境化學課程各知識點學習所要求的基礎知識儲備。

 

專業基礎類核心知識由“環境學基礎”和“生態學基礎”課程為基本載體?!碍h境學基礎”課程堅持“起點高、容量大和觀點新”的教學宗旨,系統介紹環境科學的產生與發展、人口、各環境要素污染與防治、可持續發展等內容,注重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能力的培養,課程已經建設為國家精品課程,并積極探索慕課教學形式;“生態學基礎”全面介紹生態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應用方法,以及現代生態學的最新進展,該課程已經建設成為南開大學精品課程。

 

專業原理類核心知識由“環境生物學”“環境化學”“地學基礎”課程為基本載體。“環境生物學”介紹環境生物學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結合現實環境中污染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培養學生運用環境生物學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環境化學”介紹大氣、土壤、水及生物相諸介質中環境物質遷移轉化的基本原理,環境中主要污染物的來源及其在環境中的歸趨,環境污染控制與修復過程及綠色化學中污染減量及消除的化學原理,“環境化學”課程已經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地學基礎”課程介紹地殼的基本物質組成特征,氣象要素的基本概念和表征方法、大氣穩定度和逆溫等與環境有關的基本知識,城市氣候的基本特征,地球上水的循環過程,各種水體的基本特征,土壤的組成特征、形態特征、形成因素和成土過程,地圖的基本概念、特征、組成要素、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分幅和編號的基本方法,地形圖的應用,遙感的基本概念、原理、遙感解釋標志和方法,要求學生掌握地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形成原因,以及地學基本手段的應用,該課程被評為南開大學精品課程。 專業技術類核心知識由“環境工程學”“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規劃”課程為基本載體?!碍h境工程學”介紹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工程以及噪聲防治與控制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該課程被評為南開大學精品課程;“環境監測”課程全面介紹根據監測的目的進行調查研究、設計監測方案、選擇監測方法、進行數據處理以及測試結果的分析評價,掌握環境樣品的采集、保存、制備、預處理、測定及質量控制等方法,培養學生實際環境監測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該課程被評為天津市精品課程;“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規劃”全面介紹環境評價和環境規劃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基本方法以及評價與規劃知識的實際應用。

 

專業管理類核心知識由“環境管理與環境法學”課程為基本載體,“環境管理與環境法學”課程介紹管理學基礎知識和主要原理、中國環境管理的原則與政策、中國環境管理的體制與制度、中國環境法體系及內涵、中國環境法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以及部門環境管理、區域環境管理、工業企業環境管理等。

 

三、圍繞三條主線推動環境科學專業課程教學

 

1.環境問題識別和分析主線

 

環境科學是研究環境問題及其解決途徑的綜合性科學體系,其核心任務是揭示人與環境相互作用規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解決促進了環境科學的產生、形成和發展。圍繞著環境問題的識別和分析,形成環境科學基本原理、技術方法、管理工具以及具體實踐科學體系。圍繞具體環境問題識別和分析,組織核心知識單元、核心知識點和核心課程,課程之間科學邏輯關系緊密,便于學生認知和學習。

 

另一方面,在我國當前發展階段,資源環境限制與社會經濟發展矛盾空前突出,迫切需要環境科學培養專業人才,應對污染控制、生態修復與環境建設挑戰。圍繞我國面對的實際環境問題,針對性培養專業人才,建立起環境問題與人才培養之間的直接聯系,建立以環境問題識別和分析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搭建對應的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有利于為國家培養具備解決實際環境問題能力的急需人才。

 

2.實驗與實踐教學主線

 

堅持“注重基礎訓練、強化教學實習、突出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實驗教學理念,圍繞核心知識單元和核心知識點,搭建專業基礎實驗教學平臺,建立實踐教學基地群,嚴格畢業論文環節,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對理論教學的有效補充作用。

 

(1)專業課程實驗。課程實驗和課堂理論教學相輔相成。圍繞核心知識單元和核心課程,開設專業實驗課程,包括環境監測實驗、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環境化學實驗、生態學基礎實驗、環境生物學實驗、環境微生物學實驗。著重訓練實驗步驟、實驗操作、實驗安全、藥品管理等基礎實驗技能,培養環境科學分析基本方法和技術。

 

(2)專業教學實習。合理安排專業教學實習時間,既能促進核心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又能為后續畢業論文/設計提供經驗。圍繞核心知識點搭建專業教學實習平臺,建立教學實習基地體系,配合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環境管理等核心知識點和核心課程,建立環境監測中心、環保衛生管理中心、科學院、環??萍脊尽⒗幚韽S等實踐教學基地,形成實踐教學基地群,提供直觀認識環境科學專業知識在實踐中具體應用的機會,培養知識運用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畢業論文。設置畢業論文環節,通過學生參與論文選題、查閱文獻、開展實驗或設計、結果模擬與分析等畢業論文過程,系統鍛煉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實驗技能的綜合能力。

 

3.科研創新訓練主線

 

營造制度、平臺、師資環境,建立穩定的科研創新體系。通過國家級、省市級、校級、院級各級別科研立項機會,搭建“國家大學生創新計劃”“省市大學生創新立項”“學校大學本科創新立項”“學院創新立項”多層次立體化環境科學專業學生創新平臺,為不同水平學生提供創新立項機會,逐步提高項目研究質量,嚴格過程管理,保障創新立項覆蓋面。通過團隊協作、教師交流、項目答辯等環節,鍛煉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團隊合作與交流能力,鼓勵學生科研成果報獎。

 

四、核心課程質量保障

 

(1)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2010年,南開大學環境科學專業獲批為國家第六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特色專業結合南開大學環境科學多年來的本科教學特色以及相關教育、教學理念,面向國際社會發展及現實中國社會大背景下的特征需求,同時考慮到學科本身的實踐特征、時代特征和應用特征,推動與現階段校內學習相補益的數個社會實踐與互動教學平臺建設。

 

(2)精品課程群建設。提出并實踐“精品課程群”建設的教改思路,逐步推動各門課程精品建設,形成“精品課程群”體系,有效保障環境科學專業課程教學的高質量。

 

(3)國家級教學團隊建設。2010年,南開大學環境科學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4)優質教材保證。作為知識的載體,教材是本科生質量的重要保障。為了提高環境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效果,自編出版環境科學專業系列優秀教材。包括1本國家級精品教材《環境化學》,4本“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環境學基礎》《生態學基礎》《環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及其在環境科學中的應用》等。

 

(5)推動天津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積極推動實驗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建設天津市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實踐和創新平臺。提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環境科學與工程現代化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的實驗教學理念,搭建“專業基礎實驗、教學實踐、創新教育”的高素質人才培養實驗教學平臺,探索“堅守教學神圣,轉變師生角色,強化開放綜合,學科建設與實驗教學相融合”的實驗教學模式,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改革與建設成果,學生教學效果突出。

 

(6)推行精細化教學管理。探索精細化教學管理模式并付諸實踐,制訂“教學效果的雙評議制度”“主講教師競聘上崗制度”“教學效果的雙評議制度(教學督導組評議和學生評議)”等規章機制,有效實現對教師“教”的目標導向和過程管理。

 

實行環境科學專業本科教學的課程小組負責制,實現了本科教學的優質師資資源配備,有效地促進了全體教師對本科教學的關注和重視。保證教授、副教授百分之百地參與本科教學,優化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和學緣結構,提高教學效果。

 

實行“本科生課程主講教師競聘上崗”。對列入核心課程群建設的課程實行主講教師競聘上崗辦法,結合學生評教結果,根據教學能力與教學效果優選課程主講教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 人 黄 色 免费网 | 毛片大片免费看 |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国产亚洲免费观看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妇人三级 | 欧美成人精品动漫在线专区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免费观看日本视频 | 欧美另类亚洲一区二区 |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五十路 | 草草久久97超级碰碰碰免费 | 色偷偷88欧美精品久久久 | 久久www免费人成_看片高清 | 国产精品人伦久久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不卡 | 久久99精品视频在线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一区hh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 欧美做爰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 天天插夜夜爽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饯 |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亚洲二区 | 日本成人一级片 | 99久久亚洲 | 日韩视频网 | 欧美xx一片| 国产精品嘿咻嘿咻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视频久 |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xxx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网站 | 久艹在线观看视频 | 92午夜国产福利视频1000 | 精品久久久影院 | 国产精品性视频免费播放 | 一级免费看片 | 国内自拍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 精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