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寓言故事成語范文

寓言故事成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寓言故事成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寓言故事成語

第1篇:寓言故事成語范文

成語-養虎遺患

作者/王寶琪

[釋義]

比喻縱容敵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

[故事]

森林里有只小老鼠,可憐兮兮的,隨時都有可能被大動物吃掉。有個法師便產生了憐憫之心,就把它變成了一只貓。后來法師還覺得貓還是很可憐,仍然不能抵擋大動物的侵襲,就又把它變成一只老虎。哪知這只老虎想張口把法師吃掉。法師氣憤地說:“好你個忘恩負義的東西!”就又把它變回了小老鼠,終于免受被吃掉的后果。

[典故]

秦朝末年,楚漢相爭,有一次,雙方以鴻溝為界停戰,項羽帶著兵向東而去,劉邦也想帶軍隊向西方去。張良、陳平對劉邦說:“項羽的兵馬已十分疲乏,糧食也吃完了,是消滅他們的最好時機,此時讓他們回去,就養虎自遺患了。”張良、陳平說的話很有道理,當時楚漢相爭,劉邦想成就霸業,項羽是主要障礙。這時經過長期征戰,項羽已元氣大傷。于是劉邦于是采用了張良、陳平的計策,不出兩個月,組織了韓信、彭越、英布三路人馬,由韓信統領,追擊項羽。楚、漢雙方一場最后決.戰就開始了。兵力強大的劉邦將項羽重重包圍于垓下,彈盡糧絕、四面楚歌的項羽“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在烏江拔劍自刎。楚漢之爭以劉邦的勝利而結束,重新歸于統一的中國建立了西漢王朝。終于沒有造成“養虎遺患”的后果。這個成語故事,經驗就常被后人吸取

第2篇:寓言故事成語范文

關鍵詞: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外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3-0158-03

評估是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茖W的評估結果不僅可以為教學提供有益的反饋,幫助教師了解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教學評估不僅包括以標準化考試為代表的終結性評估,也包括以學習為目的、注重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估(Leung &Mohan 2004:336)。終結性評估一般在學期末或某學習階段結束后進行,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對象,為學生此階段的學習提供鑒定性評價,終結性評估已被公認為是檢驗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手段。歷經幾十年的發展,教育工作者們逐漸意識到終結性測試只是教學評估的一部分,它不能提供全面、準確的信息來描述學生的學習行為、能力發展和成績進步等方面的情況,無法評價教學過程這一重要環節。而形成性評估則彌補了這一不足:通過形成性評估的各種手段和方法,教師可以不斷獲取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過程和方法,促進學生高效學習。很多研究者認為形成性評估是有效學習的必要成分,它為老師和學生及時提供有益的反饋信息,有利于優化教學過程,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2004年,教育部頒布實施《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明確要求改革大學英語教學評估方式,主張把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有機結合起來,對大學英語教學進行有效評價,形成性評估從此成為大學英語教學領域的重要話題之一。

一、近十年來形成性評估研究評述

筆者以“形成性評估”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CNKI)檢索了自2004年1月日至2013年7月1日發表在外語類核心期刊、教育類核心期刊的相關論文。鑒于存在“形成性評估”和“形成性評價”混用的情況,又以“形成性評價”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去掉重合文獻,選取相關文獻16篇。根據研究內容對文獻進行了分類,結果發現國內關于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建立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體系的理論研究、形成性評估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索、大學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估存在的問題。其中前兩方面引起了研究者更多的關注。

1.建立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體系的理論研究。國內眾多研究者一致認為建立完善的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體系勢在必行。建立完善的形成性評估體系,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系統運用、實施形成性評估。眾多研究者分別從理論框架、教學模式、評估技術和工具、評估方式等幾方面探討了建立完善的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體系的理論和方法。王華、富長洪(2006:67-72)針對國外有關外語教學中形成性評估的應用研究進行了梳理和評價,主要涉及性成形評估的發展過程和研究方法,同時,對國內形成性評估應用現狀進行了綜述,希望藉此促進形成性評估,特別是外語教學評估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發展。黃華(2010:18-19)認為要想建立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體系,要從三方面入手,即建立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理論框架,建立與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相適應的形成性評估體系,建立立體教學環境下的形成性評估技術和工具。他指出,以學習為目的的形成性評估理論是以認知和社會情景學習理論為基礎,以語言學習認知法和任務型教學法為支撐,將語言學習和認知發展結合起來的三位一體的評估價值取向。建立與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相適應的形成性評估體系應該反映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模塊化、個性化、協作化、網絡化等特征,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應該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模式特征相互滲透互為支撐。立體教學環境下的形成性評估包括網絡平臺教學評估工具。王華(2008:56-63)通過綜述相關課程評估文獻,確定了對建立教學課程中形成性評估流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七個評估理論,分別是Cronbach(1963,1983,2000)提出的三大評估功能,Stufflebeam(1971,1997,2000b)的“背景―輸入―過程―結果”模型,Scriven(1972,1994)的自由評估模型,Stake(1975)的回應模型,Wolf(1975,1983)的判斷模型,Eisner(1975,1983)的鑒賞模型和Weiss(1983,1997)的“興趣―意識―信息”分析。王華(2010:52)提出形成性評估必需的十個步驟,并將評估過程分成三個階段: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總結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評估設計,通過文獻和評估目的設計各種評估工具,并前測其實用性從而進一步修改,翻閱項目文件了解該評估項目的背景等。第二階段是實施評估,重點是數據的收集。在數據收集的基礎上,評估者向評估主體(教師和學生)和項目設計者提供及時反饋。通過評估者的及時總結和反饋,形成性評估可使教師洞察學生,更好地專注教學。更重要的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和健康成長。第三階段是評估結束后的最終總結,決定項目應如何調整及是否繼續推行。李清華、曾用強(2008:82-88)指出課堂形成性評估能否作為終結性標準化測試的有效補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評估的質量。李清華、曾用強(2008:82-88)指出課堂形成性評估的效度研究剛剛起步,這些理論框架尚需實證研究的驗證,效度驗證的具體方法和程序有待進一步探索。王紅艷、解芳(2004:39-40)建議采用的形成性評估方法多種多樣,所用評估資料可以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收集而完成。具體實施方法包括教師觀察、訪談/座談、自評/互評、讀書筆記、多媒體項目展示、學生檔案等。郭貝(2012:63)認為作為多維度的評估,形成性評估可使用多種評價手段,除了以教師為主導的觀察、課內外活動記錄、多媒體展示、訪談外,還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讀書筆記、檔案記錄等形式。

2.形成性評估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索。形成性評估最終的評價標準在于它是否能夠為教學帶來顯著成效,在于能否為教學提供及時有效的反饋、是否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研究者們主張采用形成性評估評價并促進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和英語聽力、口語、寫作等語言技能的提高。王紅艷、解芳(2004:37-40)探討了從單純的應試教育向評估教育轉變的必要性,特別是形成性評估手段在教學中的具體實施,以及它們給外語教學帶來的啟示。許悅婷、劉永燦(2008:61-66)以一名在職大學英語教師的三個形成性評估實踐故事及其個人生活史為現場文本,用敘事研究的方法分析文本中的權威故事,挖掘形成性評估的知識。張仰奮(2011:93-95)認為形成性評估對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有積極的反撥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元認知策略和利用學習資源的能力,對教師的角色轉變也有積極的反撥作用。李靜(2008:17-46)的研究分析了形成性評估以及英語聽力學習的理論和實踐,在結合二者特點的基礎上設計了英語聽力學習形成性評估模式,對來自廣西大學四個自然班共170名非英語專業學生實施了歷時三個學期的實驗教學。實驗表明:英語聽力學習形成性評估的教學模式實施是可行的,但需要教師以及相關部門的配合;另外現代教育技術是它實施的基本保障。李萬軍(2007:31-42)、陳旭紅(2009:22-25)、劉芹(2011:57-61)將形成性評估與英語口語教學相結合,以此來探討形成性評估對于口語教學的促進作用。李萬軍(2007:31-42)通過實驗研究驗證得出,形成性評估得到建構主義、人文主義以及多元智能理論的支持,因而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并最終對學生口語水平的提高產生積極影響。同時,形成性評估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合作學習意識,這在目前網絡自主學習越來越受重視的背景下有著極大的應用價值。陳旭紅(2009:22-25)將形成性評價的課程口語測試成績和終結性評價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并使用調查問卷檢驗形成性評價應用于課程口語測試對教和學的促進作用。劉芹(2011:57-61)在綜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結合教師和學生問卷調查結果的基礎,設計適用于我國理工科大學生英語口語教學的形成性評估體系。在上海某理工科高校不同性質和不同年級口語課程教學中試用后,驗證了其信度和可行性,也指出了實際應用中的注意事項。曹榮平等(2004:82-87)、徐(2011:57-64)、郭貝(2012:63-64)、張青妹(2009:145-146)將形成性評估與英語寫作教學相結合,探討形成性評估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如何發揮作用。曹榮平等(2004:82-87)嘗試性地提出了英語寫作教學研究模型,設計和實施了為期十周的教學實驗,在一個177名學生的公共選修課上運用了這一評價方法。此項實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結果表明,形成性評估方法通過提供較為科學并且學生擁護的課程評估手段,監控和督促了寫作過程法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的實施,培養了學習者的寫作自主能力,也在客觀上使學生在傳統評價意義上的寫作能力在短期內有所提高。張青妹(2009:145-146)嘗試性地提出了基于形成性評估的大學英語寫作測評體系,通過有機結合檔案袋式評價、分單項評價、同伴評價、分層次評價等多樣化評估,在實際教學中較好地落實形成性評估的理念,對寫作水平進行更為科學合理的評估。徐(2011:57-64)、郭貝(2012:63-64)從寫作角度研究了形成性評估所起的作用。徐(2011:57-64)通過回顧和評價各類寫作教學法,再從形成性評估理念出發思考怎樣組織這些教學步驟開展有效的寫作課堂教學。郭貝(2012:63-64)從寫作的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修改階段和成稿階段來探討如何實施形成性評估。他指出教師要有效地指導學生的寫前準備,采取的形式有:同伴互評、學生自評、教師反饋。修改階段可采取同伴互評初稿和教師書面評價的形式。成稿階段教師還應明確指出學生寫作的優點長處,并建設性地指出缺點,并告知如何改進。

3.大學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估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中存在的問題。形成性評估以“關注過程、關注個體、促進發展”為價值旨歸,但在教學實踐中的確存在使用不當的情況,非但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與成長,還會嚴重地傷害教學,在理論研究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理論探討和引介國外研究成果的論述居多,基于本土語言教學實踐的研究相對較少,還無法為構建符合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要求的形成性評估體系提供充足的實踐基礎和參照(黃華,2010:15-17);②基于網絡的教學評價研究多于整體和全面的形成性評估研究,引發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目前語言教學中的形成性評估主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得到實踐,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倡導的也恰恰是大學英語教學與計算機網絡的整合,如何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有效的教學評估自然就成了研究的主要話題(黃華,2010:15-17)。黃華等對高等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形成性評估的實施情況進行了全面考察,基于對20所大學的調查,指出目前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實踐中存在三個主要問題:形成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的比例問題有待商榷;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形式不夠多樣化,改革創新的力度有待增強;形成性評估模式與《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的個性化、協作化學習理念還有差距,其參與者主要還是教師,學生的自評和互評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黃華把引發上述問題的原因歸結為三點:第一,對形成性評估的本質和意義的理解和認識存在分歧。第二,與對形成性評估的誤解隨之而來的是技術問題,如果形成性評估不采用標準化考試形式,如期中考試,單元測驗等,那么就要考慮采用一系列的非傳統的評估技術。這些問題都需要研究者深入思考。第三,學校對形成性評估認可和支持的程度也是影響形成性評估是否能夠得到有效實施的重要因素。

二、國內“形成性評估”研究的特點及未來發展趨勢

從以上分析來看,近十年來國內形成性評估研究呈現出以下兩個主要特點:(1)從研究方法來看,采用實證方法的研究比較豐富。筆者所引用的國內期刊上的16篇文章中,實證研究方面的文章有10篇,純粹的理論探討方面的文章6篇。注重實證研究,也說明研究者們意識到形成性評估需在教學實施中研究,更易發現其特點、問題等內容。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實證研究基本是參照國外研究的方法和實驗程序進行的,在有些研究中,研究過程、研究假設和研究結論缺少邏輯關聯,研究的有效性值得質疑,詳見顧世民(2013:134-140)。(2)從研究的內容來看,國內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即,建立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體系的理論研究、形成性評估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索、大學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估存在的問題。這些研究多數是在具體的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踐中進行的,這說明研究者越來越重視研究問題的現實語境,更加注重理論研究與現實需要的結合,這無疑會在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促進和深化教學主體和客體對形成性評估的本質和必要性的認識,有助于推動形成性評估在大學英語教學,乃至于在整個高等教育教學體系中的廣泛應用。盡管國內形成性評估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主要局限于大學英語教學中,而且,主要還是借鑒國外的相關理論和實踐模式指導國內教學實踐,距離構建符合我國語言教學實踐需要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模式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值得高興的是,學者們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近些年,形成性評估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逐漸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參見顧世民(2013:129-132)。

以上研究帶給我們不少啟示,同時也給我們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建立完善的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體系仍將是未來的研究重點。未來研究應加強周期較長的實證性研究,要鼓勵難度較大的縱向研究,即不僅要對該課程體系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及時的形成性評估,還要對他們的后續學習情況進行跟蹤調查以進一步檢驗該課程體系的有效性。建立完善的形成性評估體系的同時,也要注意教師在教學過程實施形成性評估有哪些不足之外,要做到及時發現問題、調整方法、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曹榮平,張文霞,周燕.形成性評估在中國大學非英語專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外語教學,2004.

[2]陳旭紅.形成性評估應用于大學英語課程口語測試的實證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

[3]顧世民.促進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課程因素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

[4]郭貝.運用形成性評估改進英語寫作教學[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

[5]黃華.立體教學模式中的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問題研究[J].中國外語,2010.

[6]李靜.英語聽力學習形成性評估對大學英語教學影響的初探[D].南寧:廣西大學,2008.

[7]李清華,曾用強.外語形成性評估的效度理論[J].外語界,2008.

[8]李萬軍.形成性評估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影響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7.

第3篇:寓言故事成語范文

一、了解成語的來源,學習古文學知識

成語大都有一定的出處。如“狐假虎威”出于《戰國策?楚策》, “畫蛇添足”出于《齊策》,“刻舟求劍”出于《呂氏春秋?察今》,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歸趙”出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破釜沉舟”出于《史記?項羽本紀》,“草木皆兵”出于《晉書?苻堅載記》,都是歷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書的文句用為四字成語的更為普遍。如“有條不紊”取自《尚書?盤庚》“若綱在綱,有條而不紊”,“舉一反三”取自《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蘇軾《文與可畫谷偃竹記》“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為數很多。如“星羅棋布”原作“星羅云布”,語出班固《兩都賦》, “水落石出”出自蘇軾《后赤壁賦》,“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等。

在人們口里常說的一些四字習用語也可以歸入成語里來。如“咬文嚼字”、“拖泥帶水”、“陽奉陰違”、“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類,與成語的結構相同。

在成語中也有些是接受外來文化而出現的。如“竭斯底里”“天花亂墜”、“當頭棒喝”、“不可思議”、“不二法門”等都是。

二、學習成語語法結構,掌握文言知識

除了以上成語故事來源我們可以理解其意思外,剩下的大部分成語都是ABAB的構詞結構,我們甚至可以“望文生義”。

例如:人情世故、惹是生非等,為ABAB格式,兩個A意義相近,兩個B意義也很相似。這樣的成語很多。例如還有“洞幽燭微”,“日積月累”,“星羅棋布”等,前一個AB是什么格式的短語,后邊一個AB同樣也應該是什么格式的短語。我們只需要理解其中一個AB,另外一個AB的意思也就可以“望文生義”了。例如“仗義執言”,我們知道“仗義”的意思,也知道它是動賓短語,那么我們也就可以判斷“執言”也是一個動賓短語,也能大體猜測出其意義(公正主持言論)來。

再如:嬉笑怒罵、神出鬼沒,還是ABAB構詞法,唯一不同是兩個A意義相對,兩個B意義相對,但是兩個AB的結構依然是一樣的,所以,我們也能很快推測出其意義。

這樣的方法不僅能夠“望文生義”,了解我們不熟識成語的意義,也能方便我們做字形辨析和文言文閱讀。

三、辨析成語詞類活用,提高學習文言文的能力

成語大多是文言詞匯,如含名詞作狀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賓語前置等的成語,我們要靈活的運用已有的文言文知識去辨析了解成語。

1.名詞活用做一般動詞

例如,成語“一鼓作氣”出自《左傳》:“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其中”的“鼓”是動詞而非做樂器解釋的名詞。再如出自《荀子》的成語“兵不血刃”中的“血”放在否定詞“不”的后面必須做動詞“沾上血”。來解釋。成語中的名詞活用做動詞的還有很多,如:不衫不履、先禮后兵等

2.名詞直接作狀語

①.表比喻:如“虎踞龍盤”、“席卷天下”、“蜂擁而至”、“蠶食鯨吞”、“風馳電掣”、“珠聯璧合”、“狼吞虎咽”、“風起云涌”、“土崩瓦解”、“煙消云散”、“神出鬼沒”等。

②.表動作所憑借的工具或方式如“管窺蠡測”、“刀耕火種”、“車載斗量”、“言傳身教”等。

③.表處所、時間:如“野處穴居”、“南征北戰”、“道聽途說”、“風餐露宿”、“日積月累”、“日就月將”、“日新月異”等。

但在某些短語中,如“冰消瓦解”中的名詞“冰”“瓦”卻用在動詞“消”“解”前作表示事物特征、狀態的狀語,這就是文言文漢語中名詞直接作狀語的現象,例如成語“蠅營狗茍”“蠶食鯨吞”、“風馳電掣”、“星羅棋布”中帶點的都屬于名詞直接作狀語的現象。

3.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從現代漢語的語句結構來說,成語中的某個形容詞處于主語或賓語的位置,表示具有這一性質狀態的人或事物時,它就屬于文言文漢語中的形容詞活用作名詞的現象,解釋時一般要補上名詞中心語,而該形容詞只用作定語。例如:“取長補短”、“披堅執銳”、“溫故知新”、“摧枯拉朽”中帶點的字都屬于形容詞且處于賓語的位置,這就是文言文中的形容詞活用作名詞的現象,可分別解釋為:長處、短處、堅韌的盔甲、銳利的武器、舊的知識、心得體會、枯草、爛葉。

4.意動或使動用法

形容詞或名詞的意動用法和使動用法是文言文漢語有的,也在成語中保留下來了。如“不恥下問”,不以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辱;“不遠萬里”,不把萬里之遙看得很遠;“生死骨肉”,使死人復生,使白骨長肉;“禍國殃民”,使國家受害,使人民遭殃。再如,意動用法:“貴耳賤目”、“人貴自如”、“兵貴神速”、“是古非今”等;使動用法:“多難興邦”、“喪志”、“一鳴驚人”、“毀家纖難”、“降龍伏虎”、“驚天動地”等。

5.倒裝現象

有的成語,例如“時不我待”如果按照我們現在現代漢語的習慣,其語序顯然是顛倒的。其實這也屬于文言文常見的情況――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一般置于動詞前。如,“陳言務去”、“人莫予毒”等就屬于賓語前置。再如“何去何從”屬于文言文中疑問句中代詞做賓語的倒裝。還有,“唯利是圖”、“唯命是從”、“馬首是瞻”等都屬于文言文中用“是”提前的倒裝句,以加強語氣。

第4篇:寓言故事成語范文

關鍵詞:橋梁工程;風險識別;風險評估

橋梁工程施工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隨著社會經濟及橋梁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橋梁的結構更加復雜,加上橋梁施工環境大多比較惡劣,都為工程施工帶來了更多的風險,對橋梁工程施工階段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是降低風險、減少施工事故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就常見的橋梁工程施工風險識別及評估方法進行簡單介紹,結合實例分析風險識別評估的過程,僅為類似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1橋梁工程施工風險綜合識別法

橋梁工程施工風險評估的方法有故障樹分析法、德爾菲法、專家調查法等等,這些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比如故障樹分析法的多余量較多、難度較大,對于分析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分析人員必須要具備良好的邏輯運算能力,否則很容易出現錯誤,下文結合橋梁工程的具體施工特點,介紹一種綜合性的風險識別方法,該方法主要包括事故總結、結構分析、現場調研以及專家調查四部分內容,比較系統全面。目前來說,我國還沒有建立起完整的橋梁工程基礎數據庫,為了盡可能降低風險,實際的事故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善于將類似橋梁工程發生的安全事故總結起來,并進行詳細分析,為本次的風險評估工作提供參考資料,這一內容即事故總結。橋梁工程多種多樣,結構形式各不相同,不同橋梁結構選擇的施工方法自然會存在較大的差異,產生的風險也各不一樣,因此風險識別過程中工作人員要能夠對整個橋梁結構進行詳細分析計算,及時發現結構設計中的薄弱環節,并提出對應的控制措施,盡可能降低或者消除風險?,F場調研對于風險識別至關重要,工作人員必須深入施工現場對當地的水文地質情況、自然氣候進行詳細了解,對現場的施工進度進行跟蹤調查,總結橋梁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事件。專家調查對于風險識別工作而言十分重要,他們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及實踐經驗,能夠及時發現橋梁施工中各種潛在的風險。

2橋梁施工風險分級評估法

橋梁工程十分復雜,施工方法眾多,風險評估過程中僅僅依靠單一的方法進行評估往往不夠全面,下文簡單介紹一種分級評估方法,實際的評估過程中將風險源分為三個級別,具體的評估過程中首先通過專家調查法、專家評議法等簡單的評判方法對風險源進行評判,明顯較低的評判為低度風險,其余風險源進入二級評判,二級評判中通過LEC等精度較高的評判方法對進入二級評判的風險源進行評估,風險較低的定為中度風險,剩余風險源進入三級評判,三級評判主要通過風險矩陣法等高精度的評判方法對這些風險源再次進行評估,風險較低的定為高度風險,較高的則為極度風險,評估流程如圖1所示。這種分層分級的評估方法中能夠充分發揮各種評估方法的優勢,保證了風險源評估的精準度,適用于各種橋梁結構及施工方法,實用性較強。

3橋梁施工風險評估實例

3.1工程概況

某高速公路大橋的主橋長度為308.04m,跨度為(80+145+80)m,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箱梁使用掛籃懸臂進行澆筑,懸臂澆筑的流程如下所示:0號段澆筑拼裝掛籃1號段澆筑掛籃前移調整錨固,箱梁的每個“T”結構都分為18段,每一個梁段都采用這一步驟,全部澆筑完成之后將掛籃拆除,最后合龍。

3.2橋梁施工階段風險識別過程

3.2.1事故總結

為了能夠更好地識別施工階段的各種風險,本文針對連續梁橋懸臂澆筑施工的特點,搜集了許多連續梁橋施工有關的橋梁事故,共匯總了14個風險事件,其中包括鋼筋工程質量事故、預應力錨具破碎夾片錨彈出、墩梁臨時固結失效、施工支架失效、合龍段高差不合格、掛籃澆筑時坍塌事故、掛籃拆除時事故、通航船舶撞擊橋墩事故、立柱模板傾倒、施工現場觸電事故、施工現場機械傷害事故、施工人員高處墜落事故、風引起的事故、施工對周邊居民安全影響,匯總完成之后對事故的原因及發展的規律進行了詳細分析,統計了事故的損失,為后期的風險識別及評估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3.2.2結構分析

通過結構分析,相關工作人員能夠詳細了解橋梁結構的受力狀態,然后才能夠針對結構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本次風險識別及評估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對大橋施工過程進行有限元結構分析,詳細了解了施工過程中的結構受力情況,為后期的風險識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2.3現場調研

現場調研的主要內容包括施工地的自然氣候、地質地貌、水環境、施工現場的管理情況、技術條件等等,經過分析調查顯示,該橋梁所在區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春季氣候溫暖、多雨,夏季干熱,秋冬季節比較寒冷,年平均氣溫為17.7℃,歷年最高氣溫為40℃,最低氣溫為-6.8℃,6~8月份降水較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170mm,夏季暴雨比較集中,很容易出現洪澇災害。橋梁所在地屬于構造侵蝕丘陵地貌,整個河谷呈現“V”字形,地表水系發育,河道內水流量較大,且長期流水,最深可以達到31m,橋位區設計洪水位為210.37m,通航水位為205m,施工水位為188m,沒有發現斷層、巖溶等不良地質現象。本次施工過程中整個施工組織設計比較合理,涉及的施工機械裝備十分齊全,施工單位在橋梁施工方面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施工技術條件良好,施工現場管理也符合相關工程標準,沒有出現管理混亂等問題。實地調研之后發現本次施工可能存在著施工現場人員淹溺事故、暴雨引起的事故、連續陰雨引起的事故、雷暴引起的事故、大霧引起的事故、高溫引起的事故、橋梁施工對通行船舶安全的影響、施工對環境的影響、洪水引起的事故等風險事件。

3.2.4專家調查

本次風險識別評估邀請9位橋梁設計、施工、科研、管理方面的專家,結合大橋的勘察、設計、施工組織等等資料,共總結出18個風險事件,比如縱向預應力管道堵塞、預應力筋張拉伸長量偏差過大、錨固端混凝土開裂、混凝土澆筑時模板偏移、沿縱向預應力管道裂縫、懸臂澆筑時主梁標高異常波動、箱梁頂板澆筑質量不合格、鉆孔樁塌孔、鉆孔樁鋼筋籠偏斜等等。

3.3施工風險綜合評估

所有的施工風險識別完成之后,采用分層分級評判方法對各個施工階段可能存在的風險事件進行識別,最終得出各風險源,以懸臂梁澆筑施工為例,該階段的施工風險事件共有23項。使用LEC方法對風險事件評判,其中L指的是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指的是人員暴露在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C指的是安全事故發生后可能引起的后果,風險分值以D表示,D值大小與風險高低呈正相關。二級評判顯示,D值小于70,表示風險可以接受,D值大于70,進入三級評判。三級評判中使用風險矩陣法對風險事件進行動態估測,評判結果顯示掛籃澆筑時坍塌事故為極高風險事件,具體施工中必須嚴格控制,施工人員高處墜落事故為高度風險事件,施工過程中要合理控制。

4結語

橋梁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存在各種風險事件,為了確保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保證橋梁質量,相關人員必須要加強風險識別及評估。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就橋梁施工階段風險識別及評估過程進行了簡單介紹,僅為類似工程風險識別評估工作提供參考。

作者:崔文軒 單位:邢臺市路橋建設總公司

參考文獻:

[1]袁鵬飛.橋梁施工風險評估方法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6,8(5):189-190.

[2]李金剛,孫新亮.橋梁工程施工階段的風險識別與評估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2).

[3]吳永鋒.淺析橋梁工程施工階段的安全風險識別與評估[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6).

[4]霍東發.公路橋梁工程安全風險識別的綜合法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13).

[5]段超.橋梁施工的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16):219.

第5篇:寓言故事成語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business, large-scale projects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tall templat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re increasing.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emplate collapse accidents often appeared.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zing the template support systems collapse accidents built by common used steel fasteners and combined with reasons and measures of template collapse accidents in the actual management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o carry on briefly introduction.

關鍵詞: 高大模板;支撐體系;坍塌

Key words: tall template;support system;collapse

中圖分類號:TU75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06-0136-02

0 引言

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施工中,建筑模板是很重要的一個施工工具。從經濟性來看,在整個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所需費用中模板工程占據20-30%,30-40%的用工量,大約50%的工期。所以,要想使模板工程的成本降低,且加快工程的進度,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模板工程的技術進步。從施工技術來看,很多的施工阻礙都主要是出現在混凝土結構工程中,而在混凝土結構工程中最復雜的就是模板工程,所以只有模板的技術進步了,整個工程都會跟著提速。而模板工程的質量好壞,很大程度上又取決于模版的支撐體系是否牢固。

近年來,隨著城市現代化水平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涌現在街頭,隨之而來還有越來越頻繁的建筑事故,其中又以模板坍塌事故發生的最為頻繁,主要原因是一些高層建筑的支撐架采用的扣件式鋼管,這樣很容易發生坍塌事故,造成重大的人事傷亡和財產損失。

1 事故分析

1.1 事故經過 2012年4月30日,在河南省鄭州市的一個商業廣場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發生了模板坍塌事故,導致死亡10人,重傷5人,直接經濟損失達400萬元。該工程位于鄭州市航海路東側,由商業裙樓和塔樓組成,采用樁基礎施工,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上20-25層,在第3層設置轉換層,建筑總高度100m,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工程造價6900萬元。事故發生當天的8時左右,施工班長依照原先的施工計劃,帶領著10名泥工開始裙樓東天井加蓋現澆鋼筋混凝土屋面施工,12時左右,天井屋面從中間開始下沉并迅速導致整體坍塌。

1.2 原因分析

1.2.1 直接原因 施工單位沒有制定具體的施工方案,就采用常規的外腳手架支搭模板支撐系統,造成了4層天井頂蓋的模板支撐系統穩定性差,并且支撐的剛度和整體承載力不夠,不合理的混凝土澆筑工藝安排,導致了施工荷載相對集中,使模板支撐系統更加不穩,最后坍塌。

1.2.2 間接原因 ①總包單位的領導沒有安全生產的意識,沒有切實的負起自己的責任,沒有加強對重點部位的施工技術管理,不按照規章制度行事。②施工單位在該工程的裙樓部分進行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搭設前,沒有召開技術交底會,對施工人員進行專項施工技術交底;搭設完成后沒有組織驗收;混凝土澆筑前沒有經過項目監理單位的同意,編制的《高達支模專項施工方案》存在著很多的漏洞,并且沒有按照規定進行復核、審查和組織專家論證。③項目部在以前的檢查中就已經發現了一些事故隱患,但是并沒有有效的消除隱患,并且安全員在隱患沒有被消除之前就在混凝土澆筑令上簽字。④政府沒有起到真正的監督管理作用,沒有對該工程的各個重要施工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其實是沒有對工程的各項管理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⑤監理單位在對《裙樓的高大支模專項施工方案》審查以及對屋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搭設和屋蓋混凝土澆筑施工的監理過程中嚴重失職,沒有覺察到施工單位在搭設模板支撐系統前沒有組織專家進行論證,也沒有覺察到施工單位在搭設模板支撐系統前沒有召開技術交底會等問題,存在著嚴重的失職現象。而且在每個施工工序完成后,監理單位都沒有制止施工方進行下一步違規操作,這是導致這起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2 模板塌坍事故原因

2.1 施工人員 從近來發生的模板支撐系統坍塌事故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施工前沒有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或者有了施工方案卻并不按照施工方案執行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從本次事故看,其實只要嚴格的按照原定的施工方案進行施工,這個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是由于現場負責人在沒有施工方案的情況下,就擅自做主開始施工,導致悲劇的發生。而且分析這個事故經過不難發現,這并不是一個突發事件。從發現支撐變形到真正事故的發生中間有20多分鐘的時間,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施工人員具備足夠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能夠撤離現場就不會發生嚴重的人員傷亡事故。

2.2 模板支撐搭設不規范 如果模板支撐搭設不規范,很容易造成支撐體系的整體穩定性較差,或者模板支撐產生較大的次應力,這兩種情況都很容易造成模板垮塌,前者是由于一些現場施工人員在搭設模板時不按支撐體系的構造要求造成的,后者是由于一些施工現場作業人員不重視模板支撐立桿底部的構造處理造成的。

2.3 鋼管和扣件的質量低劣 現階段因為鋼管、扣件的生產和流通領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造成了很多的施工現場使用的都是不合格的鋼管和扣件產品,這些質量低劣的鋼管和扣件,導致了模板支撐承載能力明顯下降。

2.4 施工現場管理不到位 對施工現場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現在:模板工程沒有得到建設主管部門的有效監管;部分施工企業沒有制定相應的模板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或者制定了但只是走個形式,不按施工方案搭設模板支撐體系等。

3 預防措施

本次事故暴露出施工單位在施工組織上管理不嚴,施工技術管理松懈、監督檢查不到位等問題。若想避免同樣事故的發生,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3.1 提高建設單位安全監管能力 建設單位一定要掌握工程的監理人員的資質和變更情況,做到每一個上崗的監理人員都是具備執業資格的,杜絕監理不到位的情況發生,同時督促監理單位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

3.2 加強施工單位安全責任意識 這起事故中的屋蓋混凝土澆筑工程比較復雜,對模板支撐系統的要求很高,所以,施工單位在施工前除了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外,還應該組織專家進行論證。但是該施工單位既沒有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也沒有組織專家進行論證,而且在施工的過程中沒有按照標準程序進行,也沒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技術措施,最終導致了事故的發生。這個悲劇告訴我們所有的施工單位都應該嚴格的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行事,必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如果是情況比較復雜的工程還應該組織專家進行論證,搭設完成后也應該請有關人員進行驗收,只有施工單位增強了自身的安全責任意識,才能有效的避免事故的發生。

3.3 強化監理單位安全監督責任 相關的法律明確規定了工程監理單位及人員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所承擔的監理責任,同時也明確規定了工程監理單位和人員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所承擔的法律責任。監理單位應該自覺的強化自身的安全監督責任,走出安全生產不在監理職責范圍之內的誤區,認真的完成自身的使命,并監督施工單位落實各項安全生產措施。在監理的過程中,監理單位一旦發現問題,不能隱瞞,應立即向有關人員和部門報告,并要求施工單位立即整改。

4 小結

現階段我國處于建設高峰期,保證建筑安全生產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針對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實際情況,加大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避免建筑事故的發生,從而保證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

參考文獻: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S].

第6篇:寓言故事成語范文

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成語是其中的瑰寶。我們決定對成語中名人故事進行研究,初步了解成語中蘊含的的古代名人故事和著名歷史事件,培養學習成語的興趣,加深對成語的了解。

二、研究方法

1、通過網絡和書等,從搜集成語中的名人故事。

2、列成表格。

3、通過調查和整理,從中發現什么,思考今后應當怎樣做。

三、資料的搜集和整理

胸有成竹《文與可可谷偃竹記》北宋文同宋代畫家文同(字與可)擅畫竹,詩人晃補之說:與可畫竹,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

聞雞起舞《晉書祖逖傳》晉代祖逖、劉琨祖逖聽到雞叫,就起來練劍準備隨時效國家。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不學無術《漢書霍光傳》漢代劉費陵、劉詢承、霍光班固評論霍光功過,說他不學無術比喻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四、結論

成語是一個分富多彩的世界,其中既有歷史名人的故事,也有重要的歷史事件,還記錄著古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博大精深,奧妙無窮。成語集中地反映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它是中國語言藝術的博物館。

我們平時應該多積累成語,養成查字典的習慣,還要了解成語中所包含著的歷史名人故事和歷史事件,這樣能讓我們從中受到很多的利益。

成語中的名人故事研究報告二一.問題的提出

中國文化淵源流長,成語是這其中的瑰寶,它短小而簡練,有很多故事出自于成語。在生活中,成語無處不在,但我們卻不了解這其中蘊含的意思,在這次綜合性學習拓展中,我決定利用網絡、書籍等有效資源對成語中的名人故事進行研究、學習。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成語故事書,了解有關成語的故事。

2.上網查詢有關成語故事的人物。并列成表格。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事例兩則

《一飯千金》 韓信小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用功讀書、拼命習武,然而,掙錢的本事卻一個也不會。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垂釣,用魚換飯吃,經常饑一頓飽一頓?;此吷嫌袀€老奶奶為人家漂洗紗絮,人稱“漂母”。她見韓信挨餓挺可憐,就把自己帶的飯分一半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發誓要報答漂母之恩。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后對漂母分食之恩始終沒忘,派人四處尋找,最后以千金相贈。這就是“一飯千金”成語的來歷。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云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里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么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于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仿佛已經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

圖表

1成語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成語事故人們留下的智慧結晶。每個短小的成語都會有一個屬于他的典故。我國的語言文化遠遠不止這些,較大型的成語詞典大約有20xx0條成語,每個成語都對應幾個歷史人物,諸葛亮、曹植、韓信、劉備、藺相如······

四.結論

第7篇:寓言故事成語范文

【關鍵詞】 低碳城市;規劃;低碳經濟;回顧

1 低碳城市規劃的提出

20世紀中期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從源頭看,城市的快速發展使之成為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集中地。因此,建設低碳城市成為應對這個問題的重要舉措。低碳城市就是在各種實際約束條件下,盡量降低整體城市生活的碳排放。我國正處在經濟快速增長、城市化加速的關鍵時期,加快低碳城市建設,既是順應世界低碳經濟發展的潮流,也是加快生態城市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

2 低碳城市規劃研究回顧

關于低碳城市規劃研究,英國和日本起步較早,我國近年來也逐步關注相關領域研究。

英國政府在2003年能源白皮書《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是“低碳經濟”概念在世界上首次見諸于政府文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在其規劃政策指引中,關于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的規劃政策,從規劃的編制、實施、公眾參與、實施反饋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了完善的減排政策措施體系。

日本于2007年和2008年分別頒布了《日本低碳社會模式及其可行性研究》和《低碳社會規劃行動方案》,主要遵循3個基本原則,即:在所有部門減少碳排放;提倡節儉精神,通過更簡單的生活方式達到高質量的生活,從高消費社會向高質量社會轉變;與大自然和諧共存,保持和維護自然環境成為人類社會的本質追求。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逐步開展“生態城市”、“園林城市”、“山水城市”、“環保模范城市”等城市規劃的研究,這些稱號雖然沒有明確提出低碳的概念,但是其主導思想與低碳城市的核心內容都較為接近。2008年初,建設部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選定了上海市和保定市為試點,退出“低碳城市”發展示范項目。北京、河北、江蘇等多個省市也積極提出了創建低碳城市的想法和初步計劃。

我國學者對低碳城市發展的方向與途徑等理論基礎、低碳城市規劃與指標評價體系等領域開展了初步的研究。2009年10月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公布了《中國低碳生態城市發展戰略》,從居住環境、土地利用和交通出行3個準則層面提出了關于低碳城市規劃的指標評價體系框架。中國社會科學院于2010年3月公布了低碳城市標準體系,包括低碳生產力、低碳消費、低碳資源和低碳政策4個層面的12個指標。

目前,雖然低碳城市的試點在國內如火如荼的開展,但從總體來看,我國的低碳城市規劃建設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關鍵技術還不完善,以致低碳城市建設工作難以深入、全面進行,而低碳城市的規劃發展也因缺乏科技支撐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很難進行有效的管理和評價。

3 低碳城市規劃建設研究

低碳城市規劃是指導城市科學發展的藍圖,應該是一個全面、綜合的城市發展規劃。同時,低碳城市規劃不能只是宏觀的規劃,還應該是一個能落到實處、具可操作性的實用性規劃。筆者認為,低碳城市規劃的關鍵領域是空間布局、產業、建筑、交通和基礎設施。

實施低碳城市規劃建設帶來的社會整體共同效益最明確的是減低了因城市化而帶來的碳排放量,控制全球暖化。不同措施引致的減碳排放量可以按照能源消費水平和結構、能源的碳排放系數、各城市內主要碳排放源頭的耗能效率等來計量碳排放的減量。

3.1 低碳空間布局

城市空間布局對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有重要作用,不合理的城市空間布局,會增加交通出行的次數和距離,人為增加交通能耗和碳排放。并且,城市的空間形態對城市運行具有很強的鎖定效應。因而,在城市規劃初期,引入低碳的規劃理念,對于低碳城市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城市規劃中要合理空間布局,實現低碳化,主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是職住平衡,即就業-居住平衡,首先是土地的混合使用,使在一定規模的地塊上就業和居住人數大致平衡。其次是街區功能混合,在同一街區的土地利用性質達到兩種或兩種以上,通過多種功能在水平、垂直層面和不同時段的混合,使街區具有持續的活力。通過合理空間布局,可以減少機動車出行需求,降低交通碳排放,從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環境質量。二是綠色布局,在保證一定綠化面積的前提下,實行綠化帶、小公園在空間上分散設置,以減緩城市的熱島效應,減少建筑的供冷需求。

3.2 低碳產業發展

沒有產業的低碳化,就談不上城市的低碳發展,低碳產業在低碳城市規劃建設中處于不可替代核心地位。

對于低碳產業發展,要注重兩個方面:一是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要查清現有產業發展情況,根據各個企業的技術水平,制定向低碳產業改造升級的路線圖,加快現有產業轉型發展。二是推動低碳新型產業的發展,構建低碳排放特征的產業體系。提倡具有資源能源消耗低、產業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等特征的戰略新興產業,是低碳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

3.3 低碳建筑

在低碳城市規劃中,要利用不同的建筑標準進行合理控制,使建筑物達到低碳的目標。這些標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建筑節能標準?,F階段采用較嚴格的是公共建筑50%和住宅65%的標準,但與低碳建筑的要求還有差距,在規劃中可在現有基礎上合理提高標準。第二,綠色建筑標準,即目前現行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其統籌考慮了建筑全壽命周期內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等評價標準,這些都和低碳密切相關。節能標準和綠色建筑標準要綜合考慮,低碳建筑要同時滿足這兩個標準。三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指建筑的終端能耗中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例,目的是鼓勵盡可能多的使用太陽能和地緣熱泵等可再生能源,優化建筑的能源消費結構,降低碳排放。

3.4 低碳交通

“低碳交通”就是在日常出行中選擇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交通方式,這是城市可持續交通發展的大勢所趨,目前主要的低碳交通方式以公交、地鐵、輕軌等方式為主。

在低碳交通規劃中,應著重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建城市低碳交通體系。通過多中心空間布局,縮短居民日常出行距離,減少機動車出行需求;二是優化公共交通為主的交通工具系統。在控制城市交通需求總量的同時,提高公共交通分擔率、減少道路上的機動車交通量,減少交通碳排放總量。三是發達的低碳交通技術。提高車輛技術、制定嚴格的排放標準、實現降低機動車單車排放量的目的。四是新能源的使用。通過相對低碳的天然氣和碳中性的生物燃料替代高碳汽油、柴油,通過合理設置充電樁等辦法,推廣電動車、混合動力車、燃料電池的使用。

4 結語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加之氣候條件復雜、生態環境脆弱,快速城市化進程對自然生態系統帶來了嚴重威脅。如何通過恰當的城市規劃手段理清城市空間結構,運用低碳城市規劃技術實現城市功能結構的低碳轉型,探討適宜中國國情的低碳城市建設實施機制,是中國低碳城市規劃需要重點研究的內容。從總體上看,我國低碳城市的研究與實踐尚處于起步階段,未來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中國低碳生態城市發展戰略[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9

第8篇:寓言故事成語范文

【關鍵詞】橋梁;靜載試驗;承載力評定

為防止不必要的橋梁倒塌事故,開展技術狀況評定檢測、專項檢查、加強現場檢測對于橋梁結構來說異常重要,特別是現場檢測不僅是判定維修和加固方案是否可行、可靠的依據,更是評定加固后橋梁承載能力、掌握橋梁工作性能及工作狀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筆者于2014年12月16日至2014年12月19日參與了某橋梁橋墩蓋梁加固后的靜載試驗項目,實踐表明,靜載試驗檢測結果直觀可靠,將試驗結果與理論結果進行比較可快速判斷出橋梁結構承載力是否滿足橋梁運營安全要求。

一、靜載試驗檢驗方案

該橋梁橋墩蓋梁經定期檢查發現存在嚴重裂縫缺陷,為保證結構安全,專門對該橋墩進行了特殊檢查,根據特殊檢查結果,決定對對該橋墩蓋梁進行維修加固(圖1),加固完成后對該橋墩蓋梁進行靜載試驗,以檢驗其工作性能能否滿足設計要求。

1.測點布置

本次蓋梁靜載試驗主要通過測量蓋梁在靜力荷載作用下最不利受力位置的應力,從而確定蓋梁實際工作狀態與設計期望值是否相符,它是檢驗蓋梁性能和工作狀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為確定蓋梁的應變測點位置,首先建立橋梁空間梁單元模型,計算出試驗橋墩蓋梁處橋梁最大反力,此反力值即為蓋梁所受最大豎向力值,然后建立蓋梁的空間實體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上施加最大豎向力值,經有限元分析可得蓋梁應力最不利位置。綜合考慮理論分析結果及試驗測點布置的安全性、方便性的原則,該橋梁蓋梁靜載試驗共布置13個應變測點和4個應變花測點,各測點數據采用靜態數據自動采集系統進行采集。

2.加載原則

該橋梁橋墩蓋梁靜載試驗采用后八輪自卸載重車進行等效加載,載重車前軸距中軸3.6m,中軸距后軸1.35m。

3.試驗工況

根據上述加載原則,本次靜載試驗工況設置見表1。

4.加載程序

對所有測點初始狀態進行記錄后,加載車輛慢速上橋,停在規定加載位置,關閉發動機,待數據相對穩定后,記錄應變值,然后進行下一級加載,也就是說,加載時間必須滿足結構變位穩定對時間的要求。各工況按試驗方案確定的荷載等級進行分級加載,同一級荷載內,結構最大變位測點在最后5min內的變位增量小于第一個5min變位增量的15%,或小于量測儀器的最小分辨值時,則認為結構變位達到相對穩定。各測點應變數據記錄完成后,試驗加載車慢速下橋靜止,觀察卸載后結構各測點應變值,待應變值趨于穩定后進行記錄保存。

二、靜載試驗結果分析

利用Ansys建立該橋梁橋墩蓋梁加固后的實體有限元模型,進行分析計算,通過對比試驗采集的應變實測數據和有限元模型中提取的相應位置的應變理論值,得出該橋墩蓋梁在加固后承載能力能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

在各工況作用下,實測應變小于其理論值,應變校驗系數處于0.53~0.88范圍內,且相對殘余應變小于《公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程》(JTG/T J21-2011)規定的20%。同時在各工況荷載作用下,試驗蓋梁修補后的裂縫未見擴展,也未見新裂縫產生。說明加固后橋墩蓋梁結構承載力能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本次維修加固施工達到了設計目的

三、結語

靜載試驗是橋梁加固后檢驗橋梁加固效果、判斷橋梁結構安全性和可靠性、評定加固后橋梁承載能力、掌握橋梁工作性能及工作狀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以某橋梁橋墩蓋梁為研究對象,針對工程實際情況提出了靜載試驗檢測方案,對該橋梁進行了加固后的承載能力評定。試驗結果表明加固后橋梁結構承載力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滿足整個橋梁安全運營要求,本次維修加固施工達到了設計目的。

四、參考文摘

1、歐進萍;大型橋梁應加強檢測與控制[J];中國公路建設市場;2004年04期

2、楊存;公路橋梁承載能力的評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3、諶潤水;胡釗芳;帥長斌;公路舊橋加固技術與實例[J];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

第9篇:寓言故事成語范文

關鍵詞:考古文物研究 邢窯遺址研究 中學歷史教學

考古文物研究是眾多科學研究之一,有其自身系統的研究過程與方法。通常不是該領域的人很少涉足,更多人僅是關注考古文物研究的成果,并且也只是關注跟現實生活聯系密切的成果。其實考古文物研究成果對我們學習、研究歷史和中學歷史教學都是很有幫助的。

比如1928年著名的殷墟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與《尚書》《史記》等文獻記載相互印證,證明了商代文明的存在,后來甲骨文成了中學歷史教學內容之一。又如1976年陜西省臨潼縣出土青銅器利簋,該器銘文記載甲子日周武王伐商,并且在很短時間內取得勝利的事實。這與文獻《尚書?牧誓》《逸周書?克殷解》《史記?周本紀》所載周武王伐商紂相吻合。于是中學歷史教學中“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便有了文獻與物證雙重依據,學生理解起來就更深刻了。再如夏商周斷代工程,該項科學研究制定的夏商周年代表,改變了中學歷史教學中對于發生在共和元年以前的歷史大事沒有明確紀年的局面。諸如此類的事例還有很多,不再列舉。

總的來看,隨著考古文物研究工作的深入發展,其研究成果有的已經被寫入中學歷史教材,豐富補充了教材內容,甚至是修正歷史教材的說法。但是有的考古文物研究成果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卻不能及時被應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邢窯遺址研究及其成果與中學歷史教學就存在著這樣的問題。

邢窯是我國古代以生產白瓷著稱的窯場,與以生產青瓷著稱的越窯齊名天下,古陶瓷界譽兩個窯場成“南青北白”格局。邢窯最早見于唐代文獻,目前為止至少有八處唐代文獻記載邢窯,這些文獻有的直言邢窯在內丘,有的言說邢窯在邢州??墒嵌嗄陙?考古文物工作者在古邢州境內包括在內丘,均未找到唐代窯址?;诖擞腥朔Q其為“邢窯之謎”。世人言及邢窯多是直接采用文獻進行大致界定。中學歷史教學亦不例外。

為了解開謎團,真正把邢窯遺址研究與中學歷史教學結合起來,筆者業師楊文山先生付出了辛勤勞動。他1950年就學于校址在天津的河北師范學院,受業于李光璧先生,后來楊先生到邢臺地區從事中學歷史教學,李先生指引他在教學時注意尋找邢窯遺址,還歷史一個本相。從1953年起到70年代末,楊先生在內丘、邢臺、沙河三縣境內進行了七次實地考察,未果。1980年8月到11月,他作為邢臺地區臨城縣“邢瓷研制小組”歷史顧問,赴臨城指導窯址考察時,在崗頭、祁村和西雙井等地發現了唐代古窯址。1980年11月18日,新華社記者胡承清以《“邢窯之謎”初步揭曉》為題,第一次向國內各大報紙播發了新聞電訊稿,公布了這一重大考古發現。接下來1981年4月25日至27日,“邢窯與邢瓷藝術鑒賞會”在臨城縣召開,與會專家學者來自文化部、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河北師范大學等多個單位。會議期間,楊文山先生與馮先銘、傅振倫等專家,首先參觀考察窯址,對出土器物進行鑒定。

后來邢窯遺址探察研究工作又取得了新進展。從1984年春到1985年秋,以賈忠敏先生為首的“內丘文物組”在內丘縣境內的南嶺、北大豐、中豐洞、張家莊、西丘、馮唐、白家莊和城關等地,發現了唐代古窯址。其中位于內丘城關的窯址出土了大量白瓷殘片和殘件,還出土了進貢大明宮的刻有“盈”字款的十多件細白瓷殘片。經專家們探查研究,大家認為內丘發現的窯址也是邢窯遺址,正好與文獻記載相吻合。1996年12月,臨城和內丘發現的邢窯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5月到8月,在內丘縣原縣委禮堂處,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邢臺市文物部門對該處的邢窯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最可喜的是這里除了出土八十年現過用于進貢的“盈”字款白瓷標本外,還出土了同一功用的“翰林”款、“官”字款白瓷標本。

對于以上兩地發現的唐代古窯址,考古文物專家通過實地考古與學術研究形成以下認識:內丘、臨城處于同一地質條件區域,白瓷產品使用同類原料,造型、裝飾和裝燒等工藝也是一致的,在地域上兩地接壤。兩地的唐代古窯址在那個時代形成了跨州連郡的邢窯群。為中外學者一直關注的“邢窯之謎”已完全揭開,唐代邢窯遺址就位于今天的內丘、臨城一帶。本世紀出版的關于邢窯的專著《邢窯遺址研究》《千年

邢窯》《邢窯研究》對于窯址定位均采用了

這種說法。

可是邢窯遺址研究的成果與中學歷史教學結合的并不好。中學教材講述唐代陶瓷業發展時候,提到邢窯時多是說邢窯產白瓷,外觀“類銀類雪”。對于邢窯遺址范圍,教材編寫有如下現象。比如九十年代初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訂的一直到2001年還在出版,并供全國使用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第二冊在講述唐朝經濟時注釋邢窯遺址在“今河北內丘、臨城一帶?!边@一結論在初中生心目中本來已經留下深刻印象了??赏瑫r期的該出版社編訂的全國通用的高級中學課本《中國古代史》(選修)卻沒有此注,并且該教材中的《唐代手工業分布圖》,標注邢州(今河北邢臺)產白瓷,這樣初高中教材就不能前后照應。

后來,經過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2年審查通過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高級中學教科書(選修)《中國

古代史》提到邢窯時引用“內丘白瓷甌”,并作注“內丘,在今河北內丘”。顯然沒有結合邢窯遺址的研究成果。

又如經過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1年初審通過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歷史》下冊把邢窯遺址定位在“今河北內丘?!焙雎粤恕芭R城作為邢窯遺址的重要部分”的事實。

由此可見歷史教材未與邢窯遺址研究成果及時結合。在實際教學中,多數歷史教師也沒有利用邢窯遺址的考古研究成果進行教學,仍然將教材中那些說法傳授給學生。這樣做既掩蓋了已經有歷史本相邢窯遺址,也不能激發學生對考古文物研究的興趣。

邢窯遺址研究與中學歷史教學的結合存在這樣的問題。其他的眾多考古文物研究與中學歷史結合點也是如此。教師在講述此類知識點時,通常僅是以教材和教參為依據,極少利用已有的可是并為被教材和教參吸納進來的考古文物研究成果,對當前的研究狀況更是不了解。這樣學生接受起來就比較空洞乏味,教學效果也勢必會受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综合 | 2022国内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 | 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红片 | 欧美第一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hd | 久久高清免费 | 日本噜噜影院 | 美女被靠视频免费网站不需要会员 | 玖玖在线精品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 | 成年18网站免费视频网站 | 国产91页| 欧美亚洲综合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 | 九色97| 一级大黄美女免费播放 |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 | 91久久国产口精品久久久久 | 国产三级做爰高清视频a | 精品在线小视频 | 欧美va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限公司 | 日本加勒比系列 | 九九草在线观看 | 久久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 中国欧美一级毛片免费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七区 | 一级毛片大全 | 萌白酱在线喷水福利视频 | 亚洲理论片在线中文字幕 | 一个色综合久久 |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一区 | 美女被爆免费视频软件 | 草草影院视频 | 国产精选在线 |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