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血壓病中醫健康指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要】 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系統疾病,長期高血壓會嚴重影響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并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利用當前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進行高血壓病辨證分型的現代醫學研究,建立高血壓病的規范化的辨證標準,可以更有效地指導高血壓病的治療。通過對高血壓病的辨證分型與高血壓分期、動態血壓、血液流變學、血液動力學、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胰島素抵抗以及心腦腎血管等器官的損害關系進行整理總結,為中醫辨證分型客觀化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 高血壓??;辨證分型;現代醫學;研究進展
1 辨證分型與高血壓分期及動態血壓
1.1 與高血壓分期
徐貴成等[1]認為EHⅠ期體質較強,多以陽亢為主兼有陰虛;病情發展至Ⅱ期階段,肝陽亢盛,傷耗陰血,下劫腎陰,由實證突出轉為以虛證為主,肝腎陰虛成為主要矛盾。陳金水[2]認為肝火上炎型和痰濁內蘊型主要分布在Ⅰ期,肝腎陰虛型主要分布在Ⅰ和Ⅱ期,心腎兩虛型主要分布在Ⅲ期,經χ2檢驗有統計學意義(P
1.2 與動態血壓
夏亦嗣等[5]在研究EH患者血壓晝夜節律與證型關系時發現,偏陽亢型和偏陰虛型的收縮壓、偏陽亢型的舒張壓均是晝高夜低,有顯著性差異(P
2 辨證分型與血液循環
2.1 與血液流變學
侯延麗[10]觀察123例EH患者和40例血壓正常者,發現EH各證型之間因虛實表現和陰陽盛衰的不同血流變指標有變化,全血比黏度之低切濃度和高切濃度、紅細胞聚集指數、紅細胞壓積、血漿比粘度等指標測定值總趨勢為肝陽上亢、陰虛陽亢、正常對照、肝腎陰虛、陰陽兩虛,且各組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白春錦[11]研究395例EH結果表明,肝火亢盛證、陰虛陽亢證和陰陽兩虛證患者全血比黏度之高切、全血比黏度之低切、血漿比黏度、紅細胞壓積、K值方程均明顯高于陰陽兩虛證患者(P
2.2 與血液動力學
正常情況下機體維持動脈血壓于適當水平是通過調節心輸出量(CO)和總外周阻力(TPR)來實現的。張玉金[13]發現,EH患者肝陽上亢型動脈血壓升高以CO增高為主,TPR正常偏低而血黏度均增高;痰濁壅盛型、肝腎陰虛型、陰陽兩虛型以TPR增高為主,CO正?;蚱?。王彤等[14]研究表明EH患者的CO、左房最大充盈壓(Lapx)和有效大循環血量(GCV)均較正常人減少,且按肝陽上亢證、陰虛陽亢證、肝腎陰虛證、陰陽兩虛證依次減少,而反映TPR的動脈特性阻抗(RS)、噴血阻抗(CR)、毛細血管前動脈括約肌的柔順性(EO)、左心室動態體積彈性膜量(VE)、動脈靜態楊氏膜量(EYZ)則呈相反變化。
3 辨證分型與神經體液
3.1 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
李泓等[15]對197名高血壓病患者的研究表明,血漿腎素(PRA)、血管緊張素(AngII)、醛固酮(ALD)與正常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肝陽上亢型高PRA居多,陰虛陽亢型低PRA居多,陰陽兩虛型正常PRA與低PRA比例相近;還發現肝陽上亢型轉化為陰虛陽亢型時,其PRA水平亦相應降低,提示PRA活性的異常變化可能參與了不同中醫證型的轉化過程,AngII及ALD在3證型間無顯著差異。唐樹德等[16]則認為陰虛陽亢型PRA水平高于氣陰兩虛型,而兩證型的AngII無顯著性差異;在腎性高血壓時,陰虛和陰陽兩虛組PRA明顯高于腎陽虛組,陰陽兩虛組AngII明顯高于腎陰虛組,且陰陽兩虛組PRA活性的變化與24 h尿鈉的排泄量有明顯的負相關。王愛珍等[17]檢測了EH患者的RAAS,發現肝陽上亢型患者PRA、AngⅡ水平顯著升高,AngⅡ與肝腎陰虛組差別顯著,提示AngⅡ升高可作為肝陽上亢證的物質基礎,中醫辨證分型可間接評估患者AngⅡ的水平,用于指導臨床中西醫結合治療該病。張玲端等[18]探討了高血壓中醫證候衍變規律與RAAS、PRA、ALD的關系,發現中醫3證型(陰虛、氣陰兩虛、陽虛型)病情程度隨血壓增高而加重,反映了中醫證候的衍變規律;陰虛型PRA、AngⅡ及陽虛組ALD顯著升高,陰虛型以高PRA型多見,其他兩型以低PRA型多見。
3.2 與前列腺素E1(PGE1)、前列腺素F2a(PGF2a)、環磷酸腺苷(cAMP)、環磷酸鳥苷(cGMP)、物質血栓素B2(TXB2)、血漿心鈉素(ANP)、一氧化氮(NO)、去甲腎上腺素(NE)和腎上腺素(E)
李恩等[19]對42例腎性高血壓患者研究發現陰虛和陰陽兩虛組PGE1、PGF2a增高,且陰陽兩虛組中PGE1、PGF2a與cAMP呈明顯正相關。黎杏群等[20]檢測了173例高血壓病患者血漿中血管活性物質的含量,結果發現肝陽上亢及陰虛陽亢型cAMP、cGMP升高,cAMP/cGMP比值降低,TXB2、ANP降低。嚴冬等[21]發現EH患者血漿NO濃度依次為正常對照組>肝火亢盛組>陰虛陽亢組>痰濕壅盛組>陰陽兩虛組,除陰虛陽亢組與痰濕壅盛組外其余各組間均有顯著差異(P
3.3 與胰島素抵抗(IR)
IR是EH與冠心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EH常伴有冠心病、血脂代謝紊亂、糖耐量受損、高胰島素血癥、超重或肥胖,IR為其共同的發病基礎[23]。沈毅等[24]認為EH患者常伴IR 及高胰島素血癥(HI), IR(HI )主要體現于肝火亢盛與陰虛陽亢型。高志揚等[25]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各證型胰島素敏感指數(ISI)由高到低依次為氣虛型、氣陰兩虛型、氣虛血瘀型、濕濁型;氣陰兩虛型與濕濁型、氣虛型、氣虛血瘀型、濕濁型各型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4 辨證分型與心腦腎及血管損害
心臟及其大血管是EH中較早受到損傷的靶器官。袁麗萍等[27]對66例EH患者進行中醫辨證與超聲心動圖改變對比分析,指出左房內徑、室間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主動脈內徑肝風內動、痰火熾盛型大于肝腎陰虛、陰虛陽亢型;左室后壁運動后者大于前者,有顯著差異;而左室內徑、室隔運動、EF(左室射血分數)、Fs(左室短軸縮短率)、A/E(反應心臟舒張功能的指標,一般比值
轉貼于
腦作為高血壓的重要靶器官,容易并發損傷及供血改變。章鳳杰等[29]研究了EH中醫分型與經顱多普勒檢測的關系,發現肝火亢盛型以腦血管血流速度加快為主,陰虛陽亢型、陰陽兩虛型及痰濕壅盛型則以腦部血管血流速度減慢為主,為中醫辨證分型客觀化提供了依據。
腎臟是高血壓病主要的靶器官之一,長期高血壓是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常見病因之一,且能加速腎衰竭進程。雷燕等[30]研究表明,反映腎小球排泄功能的血清β2-MG以健康對照組、實證組、虛證組依次增高,差異有顯著性(P
5 結 語
目前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EH中醫辨證分型的研究已作了大量的工作,近年來大多數研究集中于證型與血液循環、神經體液、靶器官損傷、動態血壓等方面,部分取得了較為一致的認識,如上所述可以明顯看到常見的EH證型有肝陽上亢、肝火亢盛、陰虛陽亢、痰濕壅盛、陰陽兩虛、肝腎陰虛、心腎兩虛證等;EH患者合并IR主要證型是肝火亢盛與陰虛陽亢證,EH患者肝陽上亢型與PRA水平成顯著的相關性,偏陽亢患者的動態血壓常呈現晝高夜低的節律特點,這對于指導EH的辨證論治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少數研究涉及人格、體質、分子免疫、基因等方面,為本病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因報道較少這里就不一一贅述??v觀本病的研究現狀,尚存在一些值得考慮的問題,EH中醫辨證分型研究尚未達成一個規范的“證”的標準,相關文獻因標準不同而缺乏可比性,今后需進一步統一標準,以提高研究的準確性和效率性;許多科研課題的設計思路、實驗方法欠規范,缺乏嚴格意義上的隨機雙盲對照比較,且樣本大都較小,致使可重復性差,缺乏可信度和科學性,今后應通過大樣本調查獲得證候、體質規律,建立高血壓病規范化的辨證標準,使之更有效地指導高血壓病的防治工作;目前中醫“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血液循環、神經體液、臟器損傷、動態血壓等方面,在分子生物學、相關基因方面的研究卻相對不足,今后以基因作為高血壓病辨證分型的切入點,有可能成為各學者研究中醫辨證分型的新方向。
參考文獻
[1]徐貴成,徐承秋,張士榮. 平肝益腎法治療II期高血壓的臨床研究[J]. 北京中醫雜志,1991(6):12.
[2]陳金水. 高血壓病辨證分型與實驗室檢查—心電圖、眼底和夜尿量關系及預后觀察[J].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1999,10(10):448-449.
[3]張發榮. 高血壓病氣虛血瘀型特征探析[J]. 江蘇中醫,1997,18(9):238.
[4]鄭新,劉衛紅. 高血壓病辨證分型的血壓變化及胸主動脈CT改變的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7(12):733.
[5]夏亦嗣,陳可冀. 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晝夜節律與陰陽證型關系研 究[J]. 中醫雜志,1998,39(5):300-302.
[6]王裕頤,牛天福. 高血壓病人24 h動態血壓與中醫證型關系的觀察[J]. 中華中醫藥雜志,1993,8(5):15-16.
[7]張世亮,門雪琳. 高血壓病不同中醫證型與24 h動態血壓關系的研究[J]. 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27(2):115-116.
[8]李洪波,龐軍,李成林,等. 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晝夜節律變異與中醫辨證分型的關系[J]. 新中醫,2001,33(9):35.
[9]楊海燕,金艷蓉,楊紅. 原發性高血壓病辨證分型與24 h動態血壓關系[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4,11(1):23.
[10]侯延麗. 123例高血壓病血液流變學變化與中醫辨證分型的關系[J]. 陜西中醫,2002,23(8):703.
[11]白春錦. 不同中醫證型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分層、高血壓分期、分級及血脂等指標變化特征[J]. 中國臨床康復, 2005,9(23):146-147.
[12]朱國強. 高血壓病的中醫證型與血液流變學關系的臨床研究[J].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7,13(3):143-144.
[13]張玉金. 高血壓病辨證分型和血液動力流變學的關系[J]. 遼寧中 醫雜志,1998,25(11):507.
[14]王彤,張崇. 原發性高血壓病脈圖血流動力學與中醫辨證關系研究[J]. 江西中醫藥,2002,28(3):17.
[15]李泓,張濟穎,胡憲蘊.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血漿心鈉素水平與原發性高血壓中醫分型的研究[J]. 天津中醫,1989(3): 12-15,17.
[16]唐樹德,王憲衍,王谷亮. 高血壓患者辨證分型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關系[J]. 遼寧中醫雜志,1985(12):4-6.
[17]王愛珍,蔡治賓,吳羅杰. 原發性高血壓病中醫辨證分型與腎素、血管緊張素Ⅱ初探[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1998,8(5):43.
[18]張玲端,劉淑蘊,白智峰. 原發性、腎性高血壓中醫證候衍變規律與RAS、ANP的關系[J]. 天津中醫,1993(1):21.
[19]李恩,趙玉庸,謝惠芳,等. 腎性高血壓中醫分型與血漿前列腺素、腎素、血管緊張素、環核苷酸變化的觀察[J]. 中西醫結合雜志,1983,3(3):165-167.
[20]黎杏群,李學文,朱崇學. 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病的研究[J].中西醫結合雜志,1991,11(11):647-650.
[21]嚴冬,陳曉虎. 高血壓病中醫辨證分型的實質研究進展[J]. 內蒙古中醫藥,2000,19(2):41.
[22]胡隨瑜,金益強,張翔,等. 肝陽上亢證實驗診斷指標研究[J]. 中醫雜志,1998,39(11):680.
[23]高國仗. 胰島素抵抗及其檢測方法[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6,24(1):3.
[24]沈毅,張繼東. 原發性高血壓病中醫辨證分型與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研究[J]. 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43(2):143-144.
[25]高志揚,錢少平,易向明,等. 2型糖尿病中醫分型與B細胞功能、胰島素敏感性的關系[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3, 1(1):85.
[26]吳啟鋒,熊尚全,溫茂詳,等. 高血壓病中醫證型與鹽敏感性及胰島素抵抗關系臨床研究[J]. 福建中醫藥,2002,33(3):3.
[27]袁麗萍,方若平. 66例高血壓中醫辨證與超聲心動圖改變對比分析[J].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1998,19(4):11.
[28]段開駿,劉潔. 不同中醫辨證分型的高血壓患者左心結構和功能指標變化[J]. 中國臨床康復,2006,10(3):51-54.
[29]章鳳杰,吳悅. 高血壓病經顱多普勒檢測結果與辨證分型關系探討—附80例資料分析[J]. 江蘇中醫,1997,18(8):41.
中圖分類號:R544.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13)08-0072-03
高血壓病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為心腦血管事件的主要促危因素。老年人是高血壓發病的高危人群,我國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因此如何有效的防治老年人原發性高血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女性作為一個特殊人群,由于一生中內分泌變化的特征,使血壓變化具有不同于男性的規律,同時由于外源性女性激素(避孕藥、雌激素等)的應用,可能影響血壓和血脂的代謝,從而使女性高血壓的發病及治療有不同于男性的特點[1]?,F代醫學積極探討了更年期婦女高血壓病的獨特發病機制及合理的治療方法,中醫學對此病的病因病機及辨證分型也有一系列的認識。現將近年來更年期婦女高血壓病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西醫學對更年期婦女高血壓的認識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或)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持續升高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除引起本身相關的癥狀外,血壓長期升高還會影響諸多器官如心、腦、腎的功能,最終可造成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老年女性是高血壓發病的高危人群,近年來對老年女性高血壓的研究逐漸受到重視。
1.1我國女性高血壓病的現狀第四次全國高血壓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02年我國18歲以上人群高血壓(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和(或)2周內服降壓藥)患病率為18.8%,比1991年增長了31%,男性患病率為20.2%,女性為18.0%。然而,到2002年,只有27.7%的女性高血壓患者在服藥治療,6.5%的女性高血壓患者血壓得到控制,控制率在18~44歲年齡組更低,只有3.8%。女性高血壓患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明顯低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2]。
1.2更年期婦女高血壓病的發病機制最新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壓,主要和年齡,環境,遺傳和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其中老年女性高血壓患者因為激素分泌的變化,其發病原因又有其自身的特點。
1.2.1與女性激素分泌有關女性高血壓發病率和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35歲以后增加較明顯。在絕經以前,與同樣年齡男性相比,女性的血壓水平相對較低,發病率和患病率增加速度亦慢于男性;絕經后,增加速度反而快于男性。最新研究提示雌、孕激素可能會影響到血壓的變化[3]。雌、孕激素可增加腎素分泌,前者通過擴張血管效應,后者通過競爭抑制醛固酮受體導致利尿作用,雌激素還可以增加孕酮刺激腎素的分泌作用。在正常月經周期中,雌激素峰值不足以刺激腎素分泌,而黃體期孕酮水平增高確可以使部分婦女腎素分泌增多。因此,部分婦女雌、孕激素調節不穩定可導致腎素分泌調控機制不正常進而導致高血壓[4]。
1.2.2與年齡有關2002年全國高血壓調查顯示,高血壓患病率的性別差異較規律的表現出,18~44歲男性高血壓患病率高于女性(20.2%∶18.0%),45歲以后各年齡組的女性高血壓患病率高于男性,44~59歲和≥60歲組的高血壓患病率分別為30.0%和50.2%。最新研究表明,隨年齡增長,女性高血壓患病率逐步增高,44~59歲增加的幅度最明顯[5]。
1.2.3與民族和地區之間的差異有關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多項流行病學研究和1979年及1991年的全國高血壓調查均表明高血壓的患病率在中國各民族間的差別很大[6~9],我國女性高血壓患病率較高的民族有朝鮮族、維族、蒙古族等。近年來,多項高血壓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女性高血壓發病率和患病率的地區差異表現為北高南低,且自東北向西南遞減,城市高于農村。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與生活習慣、環境及遺傳因素有關[10]。
1.2.4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不良生活習慣是高血壓重要的危險因素,主要有超重肥胖、飲酒和缺少體力活動。美國第三次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結果顯示,體質量指數≥30kg/m2的人群中,女性高血壓患病率為32.2%,但在體質量指數≤25 kg/m2的人群中,女性高血壓患病率僅為16.5%。國內外多項研究顯示膳食高鹽、低鉀、低鈣、低動物蛋白質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因素[11]。
1.2.5與遺傳因素有關1991年全國高血壓抽樣調查的研究表明,女性人群有高血壓家族史者比無家族史者的血壓水平和高血壓患病率明顯升高,父母均有高血壓者的血壓水平又比父母一方有高血壓者明顯升高。有高血壓家族史者的高血壓患病率為無家族史者的2倍[12]。
1.3更年期婦女高血壓西醫治療特點
1.3.1生活方式的調整研究證明高血壓患者通過減輕體重、限制鈉鹽攝入、增加體育鍛煉、注意勞逸結合、嗜酒者減少酒精攝入量等生活方式的調整可降低血壓。推薦飲食要富含水果、蔬菜和谷類及高纖維食物。每周至少攝入魚油含量豐富的魚類2次。每天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應
1.3.2基本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的直接目標是降低血壓,長遠目標是減少心、腦、腎、血管等靶器官的損害,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危險度。目前主要針對女性高血壓的研究較少,尚缺乏針對女性高血壓的循證醫學證據,總體降壓策略上女性高血壓的藥物治療原則與普通高血壓一致,藥物選擇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個體化治療。鑒于女性常合并有肥胖、高胰島素血癥及胰島素抵抗,以及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和交感神經系統亢進,故治療上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為主,也可在一定范圍內使用小劑量利尿劑及α、β受體阻滯劑。
2中醫學對更年期女性高血壓病的認識
古代醫學有對女性生理特點的專門論述,《素問·上古天真論》中云:“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明確指出了腎與婦女的月經、生殖、衰老有著密切的關系。婦女在絕經后,腎氣逐漸虛衰,沖任二脈虛衰,天癸漸竭,這是女性正常的生理變化,但是有些女性由于個體差異及生活環境的影響不能夠適應這一個階段的生理過度[14],陰陽二氣不能平衡,經脈失濡,進而導致其他臟腑功能紊亂,臟腑氣血不相協調,遂出現諸多證候。
2.1更年期婦女高血壓的病因病機中醫學中沒有專門論述更年期女性高血壓,但根據其頭痛、眩暈等辨證,當屬于“眩暈”、“頭痛”等疾病范疇。多數醫家認為本病當屬本虛標實之證,病位在肝腎,但與心、肺、脾的關系亦為密切[15]。腎精虧虛,髓海不足,肝腎陰虛,陰陽失調,是為本虛;肝陽上亢,擾動清竅,痰濁瘀血,痹阻脈絡,是為標實。女子之身依賴氣血,心主血,藏神;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脾統血,為氣血生化之源;腎藏精,精氣化生血液,腎為水火之宅,含有陰陽二氣,水火相濟,陰平陽秘。腎中陰陽亦賴心肝脾諸臟功能的相互協調、制約、配合才能維持正常[16]。在對高血壓病的基本病機達成基本共識的基礎上,又有醫家從不同角度對高血壓病的病機,特別是女性高血壓病的病機進行了論述。
周次清教授[17]提出老年高血壓病病變重心在腎,多見虛證,乃因年老體弱,腎氣虧虛,加之久病由肝及腎、由實轉虛,而出現“髓海不足,腦轉耳鳴”、“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等腎虛為主之證,治宜調補腎之陰陽。李志等[18]認為女性在步入老年之后腎氣漸衰,精血不足,腎中陰陽失調,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肝陽上亢而見頭暈頭痛、烘熱出汗、煩躁易怒?,F代醫家對老年人高血壓病病因病機的認識,雖然各有側重,但病變的根本是陰陽的失調、臟腑功能的虛衰,其中肝腎虧虛是主要的發病機制。
2.2更年期婦女高血壓病的辨證分型目前高血壓病的辨證分型尚未統一,根據臨床癥狀的不同,不同學者對其分型也各有差異。但多數按照八綱辨證分型和臟腑辨證分型的原則來進行。《高血壓病的中醫治療》將高血壓病分為10種證型[19],《心血管科專病中醫臨床診治》將高血壓病分為6種類型[20],《中藥新藥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把高血壓分為4型[21]。這些標準的制定,對高血壓病的中醫藥研究起到了一定的規范作用,但是并不能滿足女性高血壓病的臨床科研需要。不同醫家根據各自對該病的認識和臨床實踐體會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使辨證分型呈多樣化。如李曉輝[22]主張老年人高血壓病從腎論治,分為腎精不足、髓海失養證,腎陰虧虛、肝陽上亢證,腎氣虧虛、血瘀痰阻證和腎陽虧虛、絡脈拘急證等證型,療效顯著。徐占國[23]認為高血壓在病變發展過程中,可出現不同的證型,證型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律性,高血壓的早期以陰陽失調為主,可有肝火亢盛、陰虛陽亢、肝腎陰虛等證,中期痰濁壅盛,濕阻中焦,至后期則脈絡瘀阻,在治療老年高血壓病時,將其分為肝陽上亢、肝腎陰虛、陰陽兩虛、痰濁內蘊、瘀血內停及氣血虧虛6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更年期婦女高血壓病的中醫治療原則中醫對老年女性高血壓病的治法以“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平衡陰陽,調整氣血”為基本大法。現代醫家根據補虛瀉實,調其陰陽的治療原則辨證施治。郭偉星教授[24]以補益腎氣法作為治療老年人高血壓病的基本大法,方選益腎降壓流浸膏(桑寄生、羊藿、女貞子、生黃芪、澤瀉等)治療73例老年人高血壓患者,結果表明在降壓顯效率、改善臨床癥狀和降低血脂、血糖、血流變及改善心腦功能等方面均有較好療效。
3結語
綜上所述,老年人高血壓臨床癥狀及特點與中青年高血壓有顯著不同,更年期婦女高血壓更應引起注意,在診斷治療過程中應注重老年女性高血壓的病理生理特點及特殊機制進行個體化治療。中醫藥在辨證治療高血壓過程中,發揮整體把握,病癥結合,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的優勢和特色,在有效降壓、改善臨床癥狀的同時,還能減輕和逆轉高血壓病靶器官的損害,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最終達到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目的。所以運用中醫理論來闡述高血壓病的發病機制,并指導中醫藥防治高血壓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目前在更年期婦女高血壓病的研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高血壓病的辨證分型標準尚不統一,有待進一步明確;中醫證候客觀化的研究及中藥降壓的作用靶點有待于進一步深入。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中醫藥在防治更年期婦女高血壓領域中的獨特優勢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參考文獻:
[1]孫寧玲,徐成斌.今日高血壓[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0:432.
[2]劉靜,趙冬,王薇,等.中國多省市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隊列研究與美國弗萊明翰心臟研究結果的比較[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2):167~172.
[3]Mitchell A,Philipp T.Women and hypertension[J].Herz,2005,30(5):401~404.
[4]胡琛.女性高血壓的特征及治療[J].國外醫藥,1997,18(2):90~91.
[5]Gu d,Wildman PR,Wu X,et al.Incidence and predictors of hypertension over 8 years among Chinese men and women[J].J Hypertens,2007,25(3):517~523.
[6]張衛平,徐佩茹,阿依古麗,等.新疆維、哈、回、漢族4379名學齡兒童高血壓患病率調查及主要影響因素分析[J].新疆醫學,2003,33(4):4~5.
[7]賈祥明,楊翠展,梁勇,等.新疆阜康地區哈漢兩民族高血壓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J].新疆醫學,1996,26(4):194~197.
[8]全國高血壓普查協作組.全國1979-1980年高血壓抽樣普查報告[R].北京:全國高血壓普查協作組,1982:13~14.
[9]全國血壓抽樣調查協作組.中國各民族高血壓患病情況調查[J].高血壓雜志,1995,3(增刊):24~30.
[10]胡以松,姚崇華,王文志,等.2002年中國部分民族高血壓患病情況[J].衛生研究,2006,35(5):573~575.
[11]Simone G,Wachtell K,Palmieri V,et al.Body build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ypertens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the LIFE(losartan intervention for endpoint reduction in hypertension)study[J].Circulation,2005,111(15):1924~1931.
[12]Ferdinand KC,Kleinpeter MA.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dyslipidemia[J].Curr Hypertens Rep,2006,8(6):489~496.
[13]Chobanian AV,Bakris GL,Black HR,et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the JNC 7 report[J].JAMA,2003,289(19):2560~2572.
[14]朱寶珍,范世慧.二仙湯加減對更年期婦女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北中醫,2007,29(1):80~81.
[15]田敏.女性高血壓(更年期)中醫證型與NPY、NT、NE之間的相關性研究[D].新疆:新疆醫科大學,2011:15~16.
[16]安樂君,周斌.更年期女性高血壓病辨治方略[J].新疆中醫藥,2011,29(4):119~120.
[17]路廣晁.周次清辨治高血壓病的經驗[J].中國醫藥學報,1994;9(3):40~42.
[18]李志,解發良,劉春華,等.中西醫結合并心理治療女性高血壓合并更年期綜合征58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08,15(2):137~138.
[19]嚴季瀾.高血壓病的中醫治療[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1:10.
[20]黃春林.心血管科專病中醫臨床診治[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
[21]鄭莜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73~75.
[22]李曉輝.從腎論治老年高血壓病134例臨床觀察[J].國醫論壇,2007,22(5):26.
[23]徐占國.老年高血壓病中醫治療體會[J].2010,7(31):77~78.
1資料與方法
1.1診斷標準
1.1.1高血壓診斷標準按照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規定[1],收縮壓(SBP)≥140mmHg和(或)舒張壓(DBP)≥90mmHg診斷為高血壓,既往有高血壓病史或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壓藥,血壓已降低于上述標準者均記入高血壓。
1.1.2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診斷標準按照《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規定,BMI在24~27.9kg/m2為超重,BMI≥28kg/m2為肥胖;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為中心性肥胖。
1.2納入和排除標準18~80歲的漢族居民;知情同意并自愿參加納入調查者。排除有精神疾患、行為障礙者、合并有心、腦、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疾病患者;因文化等原因不能很好理解調查問卷內容者;未獲得知情同意者。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將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高血壓危險因素納入多因素回歸分析模型,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中醫五態人格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高血壓組與正常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2.1高血壓病危險因素分析2.1.1單因素分析結果BMI、體質量、胸、腹、臀、腰圍、家族史、日常食用蔬菜量、日常體育鍛煉量、勞動強度與高血壓患病有關(OR0.682~1.167,P<0.05)。
2.1.2多因素分析結果表1顯示,采用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的前進法,進入水平0.05,剔除水平0.1,按照先后順序納入模型的依次是BMI、超重和肥胖、日常食用蔬菜量、家族史和規律體育鍛煉。
2.2不同危險因素對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影響表2顯示,對全部調查人群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單獨與收縮壓升高有關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增長、油攝入量較高、飲酒,而勞動強度增加和體育鍛煉則是收縮壓的保護因素。舒張壓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而多食用豆類、雜糧則是舒張壓的保護因素。2.3高血壓病五態人格分析表3顯示,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高血壓組與正常組在太陽型人、少陽型人、少陰型人中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太陰型人、陰陽平和人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將分析有統計意義的因素納入多因素分析并采用前進法,發現少陽型人高血壓組與正常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OR=1.053),說明少陽型人患高血壓的危險性最大。
3討論
3.1社區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分析本研究選取北京市懷柔區橋梓鎮社區,由于其自然地理特殊,包含山地、平原、丘陵等多種地形特征,具有較好的代表性。結果顯示,高血壓病公認的危險因素如BMI過高、超重與肥胖、有家族史、高油膳食、不經常食用蔬菜、缺乏規律體育鍛煉等在該地區普遍存在。國內外文獻報道抽煙、喝酒與高血壓發病有顯著關系,本次調查沒有得出抽煙、飲酒與高血壓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本次調查中高血壓患者共545例,其中超重和肥胖占414例(占76%),表明本地區居民超重和肥胖的問題亟待解決。本研究還得出食油量多、飲酒單獨與收縮壓升高有關;而增加勞動強度和規律體育鍛煉是收縮壓的保護因素,多食用豆類、雜糧是舒張壓的保護因素,可見合理膳食和規律體育鍛煉在高血壓預防中的重要地位。研究發現,素食者與低血壓水平顯著相關,相比雜食者素食者高血壓發病率較低。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補充適量優質蛋白質能有效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因此建議改善動物性食物結構,減少含脂肪高的豬肉,增加含蛋白質較高而脂肪較少的禽類及魚類。此外,高血壓患者還應堅持規律的運動訓練,這不僅能夠降低血壓,還能減少高血壓相關合并癥的發生。有規律地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可使輕度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下降6~10mmHg,舒張壓下降4~8mmHg[6]。持續運動12周可以提高內皮依賴性舒血管物質乙酰膽堿(acetylcholin,Ach)的釋放,但對消心痛等非內皮依賴性舒血管物質沒有影響[7]。因此,建議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要堅持每周3次以上的運動,每次30min以上,堅持10周,這樣降壓效應方能顯現。
3.2社區高血壓病中醫五態人格分析中醫五態人格是根據中醫陰陽理論,按照個體先天稟賦的陰陽含量不同將人分為“五態人”?!拔鍛B人”分別對應5種人格特征,即太陽型、太陰型、陰陽和平型、少陰型和太陰型。稟賦不同的五態人在生理基礎上存在一定差異,在人格特征、生活方式、易患疾病以及防治等方面也有著顯著不同。中醫的治療就是通過調整陰陽,使患者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平衡狀態。如溫敬波等[8]認為,太陽人素體陽盛陰虛,患病易化熱助陽而傷陰,治療上必須折其陽而護其陰,用藥上應慎用溫燥助火之品。情志要保持平靜舒暢、戒躁戒怒;飲食宜清淡偏涼,少食辛辣油炸等助火之品。少陽人也屬于外向型人格,但比太陽人在程度上有差異,少陽人的自制力要更強,治療應本著實陰而虛陽的原則,注意顧護其陰分,用藥亦應慎用溫燥助火之品。這種人自尊心較強,所以要尊重患者,不能訓斥、諷刺,以免損其人格。少陰人人格多陰少陽、多愁善感、內向抑郁,臨床上以七情為病居多,治療時應注意疏泄肝膽、調暢氣機。應經常開導,使情緒樂觀豁達。飲食忌生冷黏膩之品,以免損傷陽氣、阻礙氣機。本研究得出太陽型人、少陽型人、少陰型人格更容易患高血壓病,少陽人患高血壓病的危險性最大,這與郭爭鳴[9]等的研究基本吻合。對此我們認為,根據中醫理論將辨態論治和辨證論治結合起來,社區整體預防和個體針對性治療,對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病有著重要意義。
4小結
[關鍵詞] 高血壓;中西醫結合;硝苯地平緩釋片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1(c)-0093-03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一種可以預防和控制的常見慢性疾病,其發病率較高,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病率也隨之升高,高血壓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和控制,將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危害,特別是老年患者,該病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1-2]。本研究為了探討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方法,收集本院近5年來收治的145例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給予常規西藥聯合中醫湯藥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其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08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5例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完全隨機分為觀察組73例和對照組72例。觀察組:男性35例,女性38例,年齡62~78歲,平均(69.37±3.82)歲,病程6~27年,平均(13.58±3.65)年,其中高血壓1級39例、高血壓2級23例、高血壓3級11例;對照組:男性39例,女性33例,年齡63~79歲,平均(69.88±3.97)歲,病程5~29年,平均(14.17±3.73)年,其中高血壓1級37例、高血壓2級25例、高血壓3級1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比例、年齡、病情、病程、高血壓分級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3]
①根據患者病史、臨床癥狀以及相應檢查結果,符合原發性高血壓的中西醫臨床診斷標準[4-5],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②所有患者均為原發性高血壓;③排除心、肺、肝、腎等嚴重器質性病變以及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④所有患者均無相關藥物過敏史,且在本次治療前2周內均為使用其他降壓藥物;⑤本次治療均符合患者知情同意原則。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專業人員給予詳細的關于本病的健康指導講解,同時對患者的飲食情況、運動情況等給予合理的指導。對照組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硝苯地平緩釋片(迪沙藥業集團山東迪沙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792,2008-07-21,規格:20 mg)20 mg/次,口服,2~3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參考“半夏白術天麻湯”聯合使用中藥治療(半夏、白術、澤瀉、茯苓、天麻、川芎、鉤藤、防己、牛膝、甘草、地龍、浙貝等)水煎服、1劑/d,早晚各1次。兩組患者均治療4周,觀察臨床治療效果。
1.4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于每天上午10點測量血壓,并詳細記錄;每周進行血常規,肝、腎功能等檢查,觀察兩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
1.5 療效判定標準[6]
顯效:患者主要臨床癥狀消失,舒張壓下降≥20 mm Hg或者達到正常水平、有效:患者主要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舒張壓下降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的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均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明顯(P
2.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1.78%(61/7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56%(58/72)(P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的比較
兩組患者均未出現肝、腎功能嚴重損害等明顯不良反應。
3 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由許多原因引起的并且病情不斷進展的心血管綜合征,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其心肌梗死、腦卒中、心力衰竭、慢性腎臟病等并發癥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危害[7]。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飲食、生活習慣、生存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高血壓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8]。在中醫的觀點中,高血壓屬于中風、頭痛、眩暈的范疇,多為肝陽上亢、腎精不足、氣血虧虛、痰濁中阻所致,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腎精由盛轉衰,老年人腎精不足,則陰不制陽、水不涵木,導致肝陽上亢,同時由于痰飲造成眩暈,因此結合中醫辨證論治的觀點治療高血壓[9]。治療高血壓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腦血管并發癥發生和死亡的總體危險[10],本研究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原發性高血壓,其中硝苯地平緩釋片是一種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其可以選擇性地抑制Ca2+進入心肌細胞,起到阻斷平滑肌細胞的跨膜轉運的作用,同時在不改變血漿Ca2+子濃度的前提下,還能減少細胞內庫釋放Ca2+,降低平滑肌張力以及血管外周阻力,起到降壓的作用,該藥物雖然對于血壓控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其必須長期服用,否則停藥后血壓將再次升高[11]。本研究使用的中藥方劑參考“半夏白術天麻湯”[12],具有活血化瘀、滋陰潛陽、化痰祛濕,健脾和胃之功效,同時天麻、鉤藤、防己、川芎、澤瀉、茯苓具有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利尿降壓的作用[1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血壓下降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其臨床治療效果也更加顯著,同時給患者帶來的不良反應小,藥物安全性高,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的效果良好。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種冠峰,相有章.中國高血壓病流行病學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公共衛生,2010,26(3):301-302.
[2] Persell SD.Prevalence of resistant hyperten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2003-2008[J].Hypertension,2011,57(6):1076-1080.
[3] 王曉君,熊佑林.川芎素聯用硝苯地平對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血脂和血壓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 4(12):25-26.
[4] 李瑞杰.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 年修訂版)重點內容介紹[J].中國臨床醫生,2012,40(2):69-72.
[5] 戴霞,鄒艷君,部帥,等.老年高血壓病證候分布規律的臨床回顧性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0,17(2):24-25.
[6] 郭冀珍,姚莉萍.老年高血壓治療進展[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1,11(3):169-171.
[7] 王宣淇,李寧秀.我國高血壓流行病學及老年高血壓防治[J].醫學綜述,2011,17(11):1674-1677.
[8] 陳廣秀,王忠梅,萬青,等.強化飲食干預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飲食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0,26(9):80-81.
[9] 侯丕華,陳改玲,李格,等.老年高血壓病中醫臨床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 10(1): 80-82.
[10] 趙浩.聯合用藥治療高血壓研究進展[J].山東醫藥,2010, 50(5):107-108.
[11] 段京莉,張石革.抗高血壓藥的臨床應用進展——高血壓治療與合理用藥專家圓桌會議紀要[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0,10(2):97-99.
[12] 于白莉,蔣紅鋼.半夏白術天麻湯合黃連溫膽湯治療高血壓病眩暈30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12):2035.
【關鍵詞】 燈盞細辛注射液; 瘀證型; 高血壓; 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34-0022-03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analysis of Fleaba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tasis hypertension.Method:110 cases with stasis hypertension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4,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a random number table,5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Fleaba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ine and the pati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ine.The blood pressure,blood stasis integration,clinical symptom score after treatment and hemorheology,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e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129.8±0.3),(71.8±2.1)mm Hg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10.035,9.585,P=0.024,0.031).The stasis score and clinical symptom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19.2±0.3),(2.4±0.7)point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9.793,9.069,P=0.027,0.032).The whole blood viscosity,plasma viscosity,hematocrit and red blood cell aggregation index of the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3.69±0.02)mPa?s,(1.58±0.01)mPa?s,(0.33±0.02)% and (3.36±0.04)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10.021,10.173,9.896,9.372,P=0.024,0.026,0.033,0.036).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字2=5.072,P=0.083).Conclusion:Fleaba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has a better antihypertensive effect,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blood stasis integration and clinical symptom score,improve the patient’s blood rheology index.
【Key words】 Fleabane Injection; Stasis type; Hypertension; Safety
First-author’s address:Dongfeng County Xiaosiping Town Yimianshan Hospital,Dongfeng 136312,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34.008
高血壓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近年來,高血壓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著人民的健康[1]。現階段治療高血壓的方法較多,但是對臨床癥狀的改善和長期的預后效果不盡人意,中醫藥根據高血壓的不同癥型應用不同的治療方法[2]。燈盞細辛注射液屬于中藥提取劑,具有活血化瘀和通絡止痛的作用,已經被應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且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對2013年
2月-2014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瘀證型高血壓患者110例分別實施燈盞細辛注射液聯合西藥常規治療和西藥常規治療,并觀察其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瘀證型高血壓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現代醫學以與中醫癥候的診斷標準[3],且未服用抗高血壓的藥物,或服用抗高血壓的藥物但停藥超過2周;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高血壓合并心、腦和腎等系統的嚴重疾病、癥型復雜者、對藥物過敏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110例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齡48~75歲,平均(59.2±0.3)歲,病程3~15年,平均(8.4±0.3)年;對照組55例,男28例,女27例,年齡47~75歲,平均(58.9±0.5)歲,病程3~15年,平均(8.3±0.4)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高血壓健康教育,且改善體重、減少脂肪攝入和鈉鹽攝入,限制患者的飲酒量。對照組:給予苯那普利(生產廠家: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20000292)10 mg/次,1次/d;雙氫克脲噻(生產廠家:常州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32021683)12.5 mg/次,1次/d;美托洛爾(生產廠家:蘇州俞氏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32025390)12.5 mg/次,2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應用燈盞細心注射液(生產廠家:云南生物谷燈盞花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Z53021569)3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進行靜脈滴注,1次/d。兩組均治療28 d。
1.3 觀察指標
臨床癥狀積分主要包括眩暈、胸悶、頭疼等,體征有舌象和脈象進行評分,分數越低表明情況越好;瘀證積分: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進行評定,分數越低表明癥狀越輕;血液流變學指標:取所有入選者的空腹靜脈血,應用全自動血流變快速測量儀器檢測血流變學指標(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壓積及紅細胞聚集指數)。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血壓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收縮壓(129.8±0.3)mm Hg、舒張壓(71.8±2.1)mm Hg,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血瘀證積分和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血瘀證積分和臨床癥狀積分分別為(19.2±0.3)分、(2.4±0.7)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血流變學指標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壓積及紅細胞聚集指數分別為(3.69±0.02)mPa?s、
(1.58±0.01)mPa?s、(0.33±0.02)%和(3.36±0.04),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0.021、10.173、9.896、9.372,P=0.024、0.026、0.033、0.036),詳見表3。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對照組頭暈2例、惡心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5%,研究組頭暈1例,惡心2例,心悸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字2=5.072,P=0.083)。
3 討論
中醫學上將高血壓歸屬為“眩暈”、“頭疼”的范疇,而根據中醫對“眩暈”、“頭疼”的論述,結合現代對血壓的檢測,以及人群中的工作和生活特點,得出高血壓病是屬于中醫學上的內傷疾病,由于飲食不節、情志失調、過勞或者過逸等導致,而引起病理產物瘀血的產生[5]。高血壓的各種癥型在臨床上已經得到認可。高血壓大多發生于中老年人,其五臟和氣血衰退,瘀證型高血壓變成了高血壓患者的主要發病癥型。中醫學上認為:“久病成瘀”、“久病入絡”等,高血壓是一種慢性和終身性的疾病,瘀血型高血壓也符合這一特點。據統計,高血壓人群中瘀證型高達46.7%[6]。且隨著病情的發展和病程的延長,血瘀的程度也呈現加重的趨勢,文獻[7-9]報道顯示,高血壓病在中醫的辯證分型中無論是何種的癥型,均可以伴隨著血瘀證的存在。
燈盞細辛注射液是一種有燈盞細辛提出有效成分,經過加工而成的,該藥物的主要成分是總黃酮,生理鹽水為輔助成分,該物質具備活血化瘀和通絡止痛的作用,該物質還具有擴張微細動脈、提高心血管供氧和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因此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心血管和腦血管的臨床治療[10-11]。王斌等[12]研究顯示,能有效改善腎臟的血流灌注情況,對腎臟起保護作用,與燈盞細辛注射液具有擴展微血管作用有關,充分證實燈盞細辛注射液對微血管具有較好的擴展作用?,F代研究證實,燈盞細辛注射液能改善微循環,提高心臟、腦部等供血,且能調節血脂水平,降低血液粘稠度,進而改善血流變學[13]。燈盞細辛注射液還可以改善心肌供血,緩解心絞痛,對冠心病的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和較高的安全性[14]。楊薇等[15]研究發現,燈盞細辛注射液能顯著改善腦梗死患者的預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傊?,燈盞細辛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功能,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改善心、腦血管功能,對血管具有擴張作用也能有效降低血壓,可以有效治療高血壓。研究發現,治療后研究組收縮壓(129.8±0.3)mm Hg、舒張壓(71.8±2.1)mm Hg,顯著優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瘀證型高血壓是高血壓疾病的主要癥型,燈盞細辛注射液聯合西藥常規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能顯著降低患者的血壓,改善患者血瘀證積分和臨床癥狀積分,同時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血流變學指標。提示,配合中藥治療高血壓成為一種具有特色的治療方式,燈盞細心注射液是高血壓疾病的較好的輔助藥物。
參考文獻
[1]聶曉璐,申浩,謝雁鳴,等.燈盞細辛注射液聯用西藥治療不穩定心絞痛的Meta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12,58(18):2768-2773.
[2] 蘆波,周訓杰,桂明泰,等.中醫“治未病”思想在肥胖高血壓防治中的應用[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0(7):1027-1029.
[3]周玲,居文政,劉子修,等.燈盞細辛注射液多成分血漿蛋白結合率測定[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1,27(05):719-722.
[4]楊小雯.高血壓患者動態血壓變異與中醫體質分類的相關性研究及中醫干預[J].世界中醫藥,2015,10(2):287-289.
[5]宋怡,楊蔚.成都地區老年高血壓病中醫證型研究[J].河南中醫,2015,40(4):800-802.
[6]張宏陽,劉曉軍.中醫辨治原發性高血壓臨床研究[J].河南中醫,2015,40(6):1294-1296.
[7]戴國梁,劉史佳,李長印,等.阿司匹林對燈盞細辛注射液中咖啡酸的藥代動力學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4,30(4):570-573.
[8]劉琳琳,郭蓉娟,張允嶺,等.高血壓病痰、瘀證與白細胞介素-6及高敏C反應蛋白的關系[J].中醫雜志,2010,60(2):122-124.
[9]郭慧君,王知佳.從微觀辨證談對高血壓病血瘀證的認識[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3,32(2):391-393.
[10]李陽,王瑩,郭琳.高血壓病辨證分型與現代醫學的關系[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23):2615-2618.
[11]劉大勝,王鳳,信富榮,等.更年期婦女高血壓病中醫病因病機研究進展[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0(3):436-439.
[12]王斌,馬瑜紅,胡清茹,等.燈盞細辛注射液對大鼠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39(10):38-40.
[13]郭婷,黎元元.燈盞細辛注射液藥理和毒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2,58(18):2820-2823.
[14]向家培,趙勁波,李元紅,等.燈盞細辛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2,5(4):313-316.
關鍵詞:中醫;辯證;高血壓;2型糖尿病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 based on regular treatment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combined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to choose the hospital in Nov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4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104 cases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the ga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all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systolic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postprandial blood sugar, 2 h a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CM hypertension combined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obvious therapeutic effec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
Keywords : the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High blood pressure. Type 2 diabetes
隨著社會發展經濟進步,糖尿病發病率不斷增高,成為除腫瘤、心血管疾病外發病率最高的非傳染性慢性疾病。2型糖尿病易合并多種發病原因相近的疾病,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就是2型糖尿病常見并發癥之一,任其發展會對心腦腎等多器官造成嚴重損傷[1,2]。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應用西藥治療有較好的近期效果,但長期使用可能產生毒副作用,且遠期治療效果不佳[3]。我院嘗試在常規治療基礎之上以中醫辨證方法治療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間收治的104例患者,男性64例,女性40例;年齡小于40歲的12例,大于40歲小于60歲的59例,大于60歲的33例;辯證分型為:陰陽俱虛型21例,氣陰兩虛型22例,痰濕中阻型26例,肝腎陰虛型35例。2型糖尿病的診斷依據WHO于1999年公布的標準,空腹靜脈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或餐后2h大于等于11.1mmol/L。高血壓診斷依據是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2005)[4],未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收縮壓(SBP)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張壓(DBP)大于等于90mmHg,既往有高血壓史的患者或正在服用抗高血壓藥物的,血壓低于140mmHg/90mmHg,仍診斷為高血壓。
1.2治療方法
入選病例在常規治療基礎之上行以中醫辨證治療,陰陽俱虛型宜調其陰陽偏盛,輔以潛陽降逆的治療方法,藥物配伍為當歸、熟地、生地、山萸肉、知母、黃柏、仙茅、生牡蠣、仙靈脾、磁石、川牛膝、代赭石等。證型偏陰虛者可加入元參、杞子、麥冬、石斛;證型偏陽虛者可加入肉桂、鹿角霜、制巴戟、杜仲;肢腫便溏小便清長者可加入桂枝、豬苓、薏苡仁、蒼術;舌有瘀斑,面色紫黯,脈細澀者可加入丹參、桂枝、川芎、郁金。氣陰兩虛型宜采用益氣養陰活血化淤的治療方法,藥物配伍為生黃芪、生地、太子參、北沙參、劉寄奴、石斛、丹參、桃仁、赤芍、紅花、代赭石、益母草、川牛膝等。痰濕中阻型宜采用建運分消疏導降濁的治療方法,藥物配伍為法半夏、橘紅、茯苓、天麻、白術、蒼術、厚樸、菖蒲、薏苡仁、建曲、遠志等。證型偏熱者可加入黃芩、竹茹、川連;偏寒者可加入砂仁、草果仁、桂枝脾虛者可加入生黃芪和太子參;血脂偏高者可加入草決明、澤瀉、制首烏、炒山楂。肝腎陰虛型治療方法為補益肝腎,育陰潛陽,藥物配伍為生熟地、枸杞子、玄參、女貞子、、旱蓮草、鉤藤、生牡蠣、石決明、川牛膝、代赭石等。
1.3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標準分為無效、有效和顯效三個等級。顯效的具體表現為臨床癥狀消失,空腹血糖下降,降至低于8mmol/L水平或下降幅度>5mmol/L;收縮壓降低20mmHg(2.66 kPa),半年內無復發;舒張壓降低10mmHg(1.33 kPa),并且降至正常范圍。有效的具體表現為臨床癥狀減輕,空腹血糖下降3~5mmol/L;與治療前相比舒張壓下降10~19mmHg(1.33~2.53 kPa),但未降至正常值;收縮壓下降值>30mmHg(3.99 kPa)。無效的具體表現為臨床癥狀無改善,空腹血糖下降幅度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與處理,實驗結果用表示,用方差分析比較不同干預組各指標間的統計學差異。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患者治療效果的評價
患者經過中醫辨證治療顯效37例,有效51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為84.62%。
2.2比較各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的變化情況(見表1)。
由表1可見,所有患者經中醫辨證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屬中醫“眩暈”、“消渴”范疇,臨床表現為“三多一少”,伴有眩暈、心煩易怒、頭痛、失眠多夢、耳鳴耳聾等。一般觀點認為消渴病病機是其元在腎,燥熱為標,陰虛為本。消渴病機演變是由輕轉重,陰損及陽。高血壓病機主要為肝陽上擾及陰虛陽亢。因此前人有“痰因火動,無痰不生暈”的說法[5]。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有虛中挾實,實中挾虛的特點,燥熱為標,陰虛為本,治療時應著重于補養陰虛,結合辯證分型和病情緩急,可先治實后補虛。例如,肝陽亢盛者,先以平肝潛陽控制病情,再以養陰柔肝益腎息風補益治本,必須權衡立法,準確組方[6]。
除藥物治療,日常的飲食優化同樣重要,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避免高脂高糖飲食,每日食鹽攝入量小于6g。戒煙限酒,男性酒精攝入量少于20~30g/d,女性少于10~20g/d。緩解心理壓力,保持樂觀心態,避免情緒波動,以健康的生活方式調養身心,使血壓血糖維持在較好水平[7]。
4結語
采用中醫辨證治療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療效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邱勇玉,李應東,趙信科,等.高血壓病中醫證型與2型糖尿病及其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西部中醫藥,2014,27(9):75-77.
[2]劉湘林,呂淑榮,張鳳云,等.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57(1):68-72.
[3]胡仲秋.辯證論治高血壓病[J].內蒙古中醫藥,2010,29(24):130.
[4]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J].高血壓雜志,2005,13(增刊):2-41.
[5]楊海燕,金艷蓉,楊紅.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中醫治療思路與方法[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7,14(1):87.
【摘要】 目的探討原發性高血壓(EH)證型與外周血淋巴細胞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信使核糖核酸(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mRNA表達及頸動脈血管重構的關系。方法50例EH患者分為陰虛陽亢型組,痰濕壅盛型組,每組各25例,另選25例健康體檢者為正常對照組。分離各組外周血淋巴細胞,采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法(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檢測各組PPARγmRNA表達,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測量頸總動脈內膜-中膜厚度。結果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PPARγ mRNA均表達下調,且頸動脈內膜增厚(P
【關鍵詞】 原發性高血壓; 證型; 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信使核糖核酸; 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法
原發性高血壓?。╡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種多基因遺傳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而產生的以動脈血壓升高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近年來研究發現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ited receptor γ,PPARr)與EH具有一定相關性[1]。PPARγ存在于淋巴單核細胞、血管內皮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參與調節炎癥,細胞增殖/凋亡,動脈粥樣硬化等病理過程[2]。陰虛陽亢型和痰濕壅盛型是EH的常見證型。本研究采用通過觀察比較此兩種證型PPARγ基因表達及頸動脈內膜-中膜厚度,為EH辨證分型提供分子水平依據,并且指導臨床用藥。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1.1 病例選擇2008~2009年在石家莊市中醫院門診或病房首次確診為EH陰虛陽亢型25例(設為陰虛陽亢組),痰濕壅盛型25例(設為痰濕壅盛組),健康體檢者(設為正常組)25例。各組病例資料見表1。表1 各組病例資料(略)
1.1.2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按照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中EH的診斷標準。中醫證候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制定頒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藥新藥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陰虛陽亢型或痰濕壅盛型的診斷標準。
1.1.3 納入標準西醫診斷為EH;中醫診斷為陰虛陽亢型或痰濕壅盛型。
1.1.4 排除標準年齡在 45歲以下或 70歲以上;繼發性高血壓;感染性疾病患者。
1.2 試劑及儀器人淋巴細胞分離液(晶美公司)、Trizol(MRC公司)、半定量逆轉錄多聚酶鏈式反應試劑盒(Fermentas公司)、PCR試劑盒(Fermentas公司)、DNA marker(Fermentas公司)、PPARγ引物(上游引物:5’-CAAGACAACCTGCTACAAGC-3’ 下游引物:5’-TCCTTGTAGATCTCCTGCAG-3’, 上海生工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β-actin引物(上游引物:5’- TAAAGACCTCTATGCCAACACAGT-3’ 下游引物:5’-CACGATGGAGGGGCCGGACTCATC-3’ ,上海生工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瓊脂糖(Amresco公司)、EB(Sigma公司)。低溫離心機(Journ公司)、PCR儀(PXE0.2,Thermo公司)、電泳儀(DYY-8C型,北京市八一儀器廠)、凝膠成像分析系統(Vilber lourmat公司)、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PowerVision6000,日本東芝) 。
1.3 RT-PCR法檢測外周血淋巴細胞PPAPγ mRNA表達[3]抽清晨空腹肘靜脈肝素抗凝血,1 000 r/min離心1 min,棄上清;鹽水與血等體積混勻稀釋;1 ml淋巴細胞分離液面上,用滴管沿壁緩慢加2 ml稀釋血;2 000 r/min離心20 min;管內分為4層,吸出云霧層(淋巴細胞);用5×生理鹽水稀釋,1 500 r/min離心10min,重復1次,分離淋巴細胞。提取細胞總RNA,總RNA逆轉錄成cDNA,PCR擴增,反應條件:94℃預變性5 min,94℃變性30s,58℃退火45 s,72℃延伸45 s,共35個循環,72℃延伸5 min。PCR產物瓊脂糖凝膠電泳,凝膠攝像系統采集電泳圖像,用PPARγ條帶灰度與β-actin標準條帶的比值進行半定量分析。
1.4 彩色多普勒超聲測量頸總動脈內膜-中膜厚度由專人操作將探頭置于頸部縱橫掃查,觀察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測量頸總動脈內膜-中膜厚度(IMT)。
1.5 統計處理計量資料數據均用±s表示,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分析,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
2 結果
2.1 各組PPARγ mRNA表達與正常對照組(0.77±0.11)比較,陰虛陽亢型組(0.35±0.10)及痰濕壅盛型(0.22±0.11)患者PPARγ mRNA表達減弱,組間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
2.2 各組頸動脈血管病變與正常對照組比較,陰虛陽亢型和痰濕壅盛型高血壓患者IMT增厚,組間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
3 討論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礎。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用高頻探頭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已經被公認是當代判定動脈硬化程度最可靠的指標。國內外近年來大量臨床與流行病學研究提示頸動脈的厚度與冠心病、腦血管病顯著相關[4]。本研究結果顯示,痰濕壅盛型和陰虛陽亢型EH患者血壓均高于正常對照組,且痰濕壅盛型增高較陰虛陽亢型明顯。同時痰濕壅盛型IMT增厚較陰虛陽亢型明顯,表明高血壓是引起內中膜厚度增加的重要因素,且血壓越高,內中膜增厚越明顯。在中醫辨證分型中,痰濕壅盛型血管重構較陰虛陽亢型明顯,提示作為病理產物和致病因素的痰濕在血管重構中起重要作用。
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ited receptors, PPARs)是一類由配體激活的核轉錄因子超家族成員,PPARs有3種亞型:PPARα、PPARβ(亦稱PPARδ)、PPARγ。其中PPARγ基因在人類位于3號染色體。PPARγ至少有7種亞型,γ1和γ2是最主要的亞型,主要存在于脂肪組織,是參與調節糖、脂質代謝的重要因子。近年發現PPARγ還存在于血管內皮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心臟組織,參與調節炎癥,細胞凋亡,平滑肌增殖,遷移及動脈粥樣硬化等病理過程。本研究結果顯示,健康人和EH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均有PPARγ基因表達,且痰濕壅盛型和陰虛陽亢型EH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PPARγ基因表達減弱,提示PPARγ可能參與EH循環中淋巴細胞功能的調節,參與頸動脈重構。在中醫辨證分型中,痰濕壅盛型PPARγ表達較陰虛陽亢型明顯減弱,提示PPARγ表達的變化可作為高血壓辨證分型依據。
參考文獻
1]付燕.PPARs與心血管疾?。跩].醫學分子生物學雜志,2004,1(6):376.
[2]劉尊敬,劉運海,楊期東. PPARγ配體和相關血管病變的防治[J].國外醫學·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分冊,2004,31(2):117.
作者從獨特新穎的視角指明了健康養生的出路,并在傳遞健康理念的同時,剔除了“補腎就是壯陽”、“女人不需要補腎”等諸多養生誤區,詳細介紹了食物養腎、時令養腎、運動養腎、養腎和腎病防治與調理等。
本書可謂脈絡清晰、評議通俗、內容翔實,不僅為讀者提供了具體的養生方案,還為腎病患者請來了家庭醫生和貼心護士。
《穴位貼敷治百病》(第4版)
本書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簡要介紹了穴位貼敷療法的歷史、作用原理與功用、適應證、用藥原則與選穴等。中篇重點介紹了270多種常見多發病和部分疑難病癥的臨床治療經驗,精選有效外治方1320多首。每一疾病列方若干個,每方均按“組成、制法、用法、功用、主治、療效、附記”七項內容依次排列。
《肚臍療法治百病》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概論,簡要介紹了肚臍療法的適應范圍、生理依據和藥療、拔罐、灸療三法一體的作用機制。下篇為疾病的肚臍療法,著重介紹了內科、兒科、婦科、男科及傷外、皮膚科、耳鼻咽喉科等14余種疾病的肚臍療法治療經驗。本書是作者長期臨床實踐和四代家傳師授經驗的總結升華,安全可靠,療效顯著。
《高血壓防治與調養》
本書較系統地介紹了高血壓病的基礎知識、預防措施、常用藥物及其合理應用,以及高血壓病治療的注意事項、緊急就醫及特殊情況處理等相關知識,旨在幫助高血壓患者正確認識高血壓疾病,通過堅持治療,科學用藥,合理保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冠心病防治與調養細則》
本書系統地分析了冠心病的發病機制與臨床表現,闡明科學用藥是關鍵,中醫調養是特色,并列舉了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諸多的適宜與禁忌,詳盡地介紹了對冠心病患者行之有效的保健療法,旨在使冠心病患者能夠科學地生活與養生,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仝小林談糖尿病中醫調治》
作者提出2型糖尿病發展的郁、熱、虛、損四階段學說;首次提出血糖難控因素的概念、成因和治法方藥,為中醫藥降糖提供了新思路;提出臟毒學說及苦酸降糖理論;系統闡釋了三消辨證為什么不和今宜,糖尿病傷氣傷陰的根源在于胃腸肝肺之熱。中藥降糖治療可以讓部分糖尿病患者擺脫終身服用降糖西藥的苦惱。
《經絡疏通百病消》
編者以經絡為主軸,配合腧穴治療各種傷病的主導思想,詳細介紹了按摩、艾灸、刮痧等養生、治療方法,包括臨床各科常見疾病的經絡疏通方法,如按摩手法技巧、艾灸方法技巧,刮痧方法技巧等。本書語言簡潔,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直觀形象,是一本有利于中醫傳統療法推廣運用,適合讀者家庭自我診療保健,以及初級中醫師自學提高的參考讀物。
《徐氏足道》
本書作者是徐氏后裔,從事足療幾十年,不僅得到百年家族足療真傳,還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和臨床經驗。
全書分7章,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和圖介紹了足療的基本知識、常用工具和方法以及常見病自療保健等,并附有實例,充分體現了“觀足識病、觀趾療病”。
《養好五臟保健康》
編者在分析闡述五臟特性的基礎上,指導人們要因時、因地、因人從飲食、營養、經穴按摩、四季養生、日常保健等各個方面,“投五臟之所好”防患于未然,建立一道五臟疾病的防護網。在無病可以強身健體的基礎上,使廣大養生愛好者以達到五臟通調理,盈實精氣神。本書脈絡清晰、內容豐富、通俗易懂,適合廣大群眾,特別是中老年朋友閱讀參考。
《寒氣何來中醫驅寒養生秘法》
科學研究證明,疾病都與“寒氣”有關,若體溫下降1℃,機體免疫力也會相應降低??梢哉f:寒氣是萬病之始。那么,寒氣何來呢?比如,天熱吃冷的食物、運動量不夠使得身體熱能不足、吹空調等。
本書將從飲食、運動、經絡、情志等方面入手,教會大家“保持身體溫熱”的方法,調動起自身強大的生命力。
《手部捻穴療法》
本書詳盡介紹了手部捻穴療法的歷史淵源與傳承發展概況、獨特治療方法及手法應用技巧、臨床治療相關疾病的穴位配方,以及典型病例和療效分析等,并附有手部相關穴位圖、治療配穴等,以便讀者理解和掌握運用。
《動一動就治病》
本書對日常運動防治常見病做了詳細的分類介紹,重點介紹了如何運用按摩、推拿、太極拳、健身操、腰部運動、腿部運動、全身運動等方法來健身防病,并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關節炎、前列腺炎等疾病的運動療法做了詳細說明。
本書通俗易懂,方法簡易,適合關注健康的廣大讀者參考閱讀。
《養好脾胃身體棒》
編者針對脾胃為“后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的中醫理念,結合現實生活,從病情檢測、飲食、經絡、運動、藥物、日常起居和疾病防治等各個方面對脾胃保健養生知識進行了詳細的講述。本書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圖文并茂,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適合廣大關愛健康、力求提高身體健康水平的人們閱讀。
《心腦血管病人平安度四季》
心腦血管病人一年哪個季節更容易發?。恳惶炷膫€時間段最難熬?春夏秋冬養生重點各是什么?本書從飲食、起居、運動、情志等方面告訴您春、夏、秋、冬的養生重點和訣竅。
本書語言通俗,一看就懂;方法簡便、實用,一學就會;改善病情、強健身體,一試就有效、一用就靈驗,讓您輕松度過春夏秋冬。
《生活妙招防治胃腸病》
本書共分2章。第1章介紹了胃腸道的結構與功能,以及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常見胃腸疾病的基礎知識,包括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和日常調養原則。第2章介紹了能夠防治胃腸病的生活妙招,包括飲食、運動、日常調養等方面。其中,生活妙招部分是本書重點,這些簡便易行的方法、竅門有助于您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防治和調養胃腸病。
如需選購,請匯款至:北京市宣武區
廣安門內大街319號B座22E
郵 編:100053
【關鍵詞】 活血祛瘀劑;化痰藥(中藥);血管疾病
隨著人們生活、環境的變化,損害血管壁的危險因素增加,致使由于血管病變引起的相關疾病如高血壓病、動脈硬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腦血管病等發病率也逐年升高,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早期發現和干預治療血管病變的進展是延緩和控制相關疾病發生的根本措施。我們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采用活血化瘀、化痰通絡等療法治療血管性相關疾病獲得了較好療效。
1 痰、瘀是導致血管病變的根本原因
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結構不合理,嗜好煙酒人群的增加,納入高脂類食物等熱量攝入過多,加之工作節奏的加快及養尊處優、勞逸失度等,導致身體肥胖,使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等發病率增加,再加上年齡老化、吸煙等因素,均可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F代實驗研究證實,由于脂質沉積,血液處于高黏、高凝、高吸附、高凝集等狀態,全血黏度與還原黏度升高,血小板易于激活,聚集性增高,微血管內血流緩慢淤滯,相繼出現炎癥變化,內皮損害,細胞黏附,致使血管內皮下形成脂肪條紋,纖維斑塊,造成動脈僵硬度的順應性降低,斑塊逐漸增大、破裂,導致細胞聚集,血栓形成[1],均可在心、腦、腎、四肢等血管部位造成血栓閉塞性疾病,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中醫學認為,肥胖者乃痰盛體質,為痰為膏,血脂異常為痰濁在血,為濁為痰。痰濁與血瘀,二者同源而異物,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子,互相依存,互相為用。由于長期過食肥甘厚味辛辣,或好逸少動,食滯不消,損傷脾胃,聚濕生痰,痰濁隨氣血而動,無處不到,內至臟腑,外至經脈,阻礙氣血運行,日久者痰瘀互結,閉阻脈絡。故張山雷云:“痰涎積于經隧則絡中之血必滯。”脈道阻滯,水谷精微不得運行,則聚津為痰。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諸痰候》曰:“諸痰者,此由血脈壅塞,飲水積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碧禎狃鲅魷}絡,血脈阻滯,遂成裹囊,導致血管性相關疾病的發生。在腦則阻遏清陽,神機失用,出現眩暈、頭痛、中風、偏癱、昏仆等,在心則胸陽閉阻,血瘀氣滯,出現心悸、胸悶、胸痛等,在腎閉阻脈絡,出現腰痛不移、尿血等,故呂仁和教授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對腎病微血管病變提出“腎絡微型疒徵瘕”學說,在肢體則麻木疼痛、活動不利等,痰瘀結于皮下臟腑可出現痰核、腫塊等。
2 活血祛瘀、化痰通絡在血管性疾病中的臨床運用
痰濁血瘀、脈絡閉阻乃此病之病機,治療應以活血祛瘀、化痰通絡為基本大法?!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吩唬骸把獙嵳咭藳Q之?!迸R床上治療痰濁、血瘀,首先辨明孰重孰輕。若出現胸悶、口黏、苔膩等痰濁為主者,當以化痰為主,以溫膽湯為基本方,佐以活血行氣,常用藥物:竹茹、枳殼、茯苓、橘紅、半夏、石菖蒲、郁金、丹參、生山楂、蘇木;若出現疼痛不移、舌質紫黯、有瘀斑、舌下脈絡紫黯明顯、脈弦澀者,當以活血化瘀為主,以血府逐瘀湯為基本方,佐以化痰行氣,常用藥物:紅花、桃仁、川芎、赤芍藥、丹參、生山楂、地龍、白僵蠶、石菖蒲、郁金、半夏等。其次根據發病部位,選擇佐加藥物,在腦選用川芎、葛根、地龍、天麻、白僵蠶、石菖蒲、郁金等;在肺選用桔梗、杏紅、郁金、枳殼;在心選用丹參、川芎、石菖蒲、郁金;在腰部選用川牛膝、杜仲、雞血藤、老鸛草;在上肢選姜黃、川芎、桂枝、葛根、地龍;在下肢選川牛膝、地龍、木瓜、牡丹皮。若見痰核、疒徵瘕,選用生牡蠣、浙貝母、半夏、山慈姑、三棱、莪術、穿山甲等。再之,化痰活血,離不開行氣。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行則痰消。血瘀者宜行氣活血,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欲治其血,當以調氣為先。可佐加枳殼、川芎、郁金、香附等品,氣虛痰阻血瘀者宜補氣化痰活血,加黃芪、白術等。
3 蟲類藥物在血管性疾病中的應用
痰瘀互結日久,脈絡閉阻不通,即“久病入絡”。非蟲類穿透之藥不能開,常用藥物有地龍、白僵蠶、全蝎、蜈蚣、水蛭、地鱉蟲、穿山甲等,以活血通絡化痰。若邪氣犯絡或久病不愈,皆可致絡中氣機郁滯,血行不暢,津凝痰結,頑痰死血瘀阻于絡脈,疾病纏綿難愈[2]。相當于紅細胞變性、血小板凝聚、血脂增高、血栓形成和動脈硬化。治以蟲蟻搜剔合辛香通絡,常用藥如水蛭、蜣螂、穿山甲等。去惡血留于經脈非全蝎、蜈蚣莫屬,《玉楸藥解》曰全蝎能“穿透筋骨”。痰瘀固結不散用水蛭、白僵蠶,《神農本草經》謂水蛭“主逐惡血、月閉、破疒徵瘕、積聚、無子、利水道”。通經剔絡,地龍、全蝎、穿山甲無所不至。
【參考文獻】
[1] 韓學杰,張印生,沈紹功(指導).冠心病痰瘀互結證的淵源和創新[J].中國醫藥學報,2004,19(10):62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