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井下電工安全風險辨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訓練;安全管理
近年來,長慶培訓中心員工培訓迅速擴大,原來操作訓練課程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經歷了較大的改進和拓展,超出了傳統校內實習的形式和內容。為了適應訓練需求,中心投資了幾千萬建設了實訓基地,完善更新實訓設備,建成了15個單體工位訓練室和6個流程區、1個綜合訓練室,各類訓練成倍增加,與此同時,操作訓練中出現安全事故的機會也大大增加。
探索建立健全訓練安全保障體系,如何使訓練中的隱患得到及時治理,訓練安全風險得到有效消減和控制,是每個參與操作訓練指導人員的重要工作。作為隴東員工安全訓練教學實訓基地,訓練基地發生事故的類型、產生事故的原因、事故造成的后果以及事故的應急處理都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一旦發生事故,無論其嚴重程度如何,對學生、教師、單位,甚至對公司的負面影響都是特別明顯的。因此,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問題顯得特別重要。
分析訓練安全風險,全員參與風險識別,杜絕訓練安全事故。安全生產的最大風險在基層,在一線各崗位,而對安全風險最有識別能力、最有防范經驗的也是一線人員,開展安全風險識別,提出安全防范措施,一線員工最有發言權,理應是安全風險識別活動的主體。
一、訓練風險分類
隴東員工安全技能實訓基地,主要用于油田員工和學生安全技能操作訓練,并承擔油田主體專業采油、采氣、油氣集輸、井下作業及與之相關的管、焊、鉗、車、電工等初級、中級、高級工基本操作技能訓練和專業技能訓練。由單體工位區、流程區和多功能綜合訓練廳三部分組成。
1、設備運轉風險:最常用的設備砂輪機、臺鉆、手提電鉆、自動套絲機、切割機、車床、抽油機等。
2、用電安全風險:所有電動設備,特別是電焊機、切割機、車床、電動套絲機、抽油機等。
3、工具使用風險:主要有鉗工、管工、管路安裝所用的銼刀、鋼鋸、榔頭、管子鉸板等一系列小工具。
4、訓練項目風險:如焊接訓練、管路安裝、抽油機操作、外線電工訓練。
5、高空作業風險:外線電工高空線路安裝、大罐量油操作。
6、火災風險:用電器火災、易燃氣體(乙炔氣)火災。
7、人員擁擠踩踏風險:室內訓練。
二、訓練安全保障體系的建立
1、安全預防。一是建立了技能訓練事故應急處置預案;二是建立《技能訓練危害因素評價及控制臺帳》;三是訓練區域攝像視頻監控。
2、安全教育:一是技能訓練部主管、專職安全員進行入場安全教育;二是指導教師結合訓練項目進行的專項安全教育和標準操作訓練流程教育;
3、安全檢查:一是實行“7S”管理,實訓前對設備、用具安全確認;二是訓練操作中的不定期安全檢查;三是視頻監控整個訓練過程系統檢查。
4、采取安全保護裝置。對現有實訓設備,運轉部分安裝有必要的安全防護裝置,以避免學員錯誤操作。如鉗工防護網、外線電工保險帶、抽油機防護欄、灌區防護欄等、焊工用電多級控制,電工室單路電路控制等。
盡管有以上措施,并不能說明訓練中的安全隱患就已消除,還需要經常性的發現新問題隱患、制度更新完善、控制措施的經常性堅持。為此我們還需要做好:
1、你所在崗位有那些安全風險?是否有風險控制措施?應立即建立那些控制措施?
2、實訓現場的哪些環節存在比較明顯的事故隱患?也就是經常性的開展危害因素調查及辨識,如崗位及作業過程中危害因素分析、潛在危害事件(危害因素導致的事故、事件)描述、形成事故原因分析、可能造成影響等。
3、哪些設備有必要加裝安全保護裝置?例如車床、氣瓶、刀具等危險設施。鉆床、砂輪機操作的安全隱患。
4、訓練中如何防范學員違章?違反操作規程、安全意識差、麻痹大意、誤操作、勞保不符合要求;學生的好動、好奇、恐懼、心存僥幸等心理狀態導致事故。
5、如何解決指導教師相對數量偏少,工作強度大、壓力大、安全監管不到位、巡視指導不夠問題?
6、應急處理預案應優先考慮到哪些方面?你對應急預案了解多少?經常性學習與演練各類預案。
7、如果出現事故,如何防止事故擴大化?有安全裝置就一定安全嗎?
8、設備管理隱患問題:設備故障導致事故、保養管理不到位。此外,場地布置、電路老化、消防設施配備等安全隱患。
關鍵詞:硫化氫 預防 應急預案 井下作業 風險評估 應急程序
一、硫化氫應急處理
1.硫化氫的危害
硫化氫是一種無色、劇毒、強酸性氣體。低濃度的硫化氫氣體臭蛋味。其相對密度為1.176,比空氣重。硫化氫燃點250℃,燃燒時呈藍色火焰,產生有毒的二氧化硫。硫化氫與空氣混合,濃度達4.3%~46%時,就形成一種爆炸混合物。硫化氫主要來自生產過程(如在鉆井中從地層逸出)或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氣。雖然硫化氫在濃度較低時有惡臭(臭雞蛋味),但當其達到一定濃度便會麻痹人們的嗅覺神經,使人無法覺察。
2.現場急救措施
在懷疑有不安全硫化氫的應急救援場所,施救者應首先做好自身防護,佩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并穿防化服。
2.1迅速將患者移離現場,脫去污染衣物,對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及人工呼吸(忌用口對口人工呼吸,萬不得已時與病人間隔數層水濕的紗布)。
2.2盡早吸氧,有條件的地方及早用高壓氧治療。凡有昏迷者,宜立即送高壓氧艙治療。
3.硫化氫泄漏的處置
將泄漏污染區人員迅速撤離至上風處,并立即進行隔離。應根據泄漏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隔離區域的范圍,嚴格限制出入。通常情況下,小量泄漏時隔離150m,大量泄漏時隔離300m。消除所有點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從上風處進入現場,確保自身安全時才能進行切斷泄漏源或堵漏操作。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并噴霧狀水稀釋、溶解,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物或泄漏源。如果安全,可考慮引燃泄漏物以減少有毒氣體擴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殘余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或使其通過三氯化鐵水溶液,管路裝止回裝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氣容器需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二、現場應急預案編制
生產經營單位應對含硫化氫和二氧化碳的作業進行評價以確定是否要向政府機構提供應急預案、特殊應急程序和進行人員培訓。評價過程應明確潛在的緊急情況及其對作業人員和公眾的影響。
1.現場硫化氫泄漏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的依據和范圍
預案編制應以努力保護人身安全為第一目的,同時兼顧設備和環境的防護,盡量減少災害的損失程度為原則。應急預案應包括應急響應程序,該程序應提供有組織的立即行動計劃以警報和保護現場作業人員、承包方人員及公眾。應急預案應考慮硫化氫和二氧化碳濃度可能產生危害的嚴重程序和影響區域,還應考慮硫化氫和二氧化碳的擴散特性。先描述潛在事故的具體狀況,確定控制的目標;再按:“應急組織及相應職責、應急物資的具體要求(數量、存放地點、質量要求、功能要求)、消防設備、應急救援設備、安全隔離裝置的布置、外部信息聯絡的方式及電話(含有關消防、政府主管部門、直接相關方、周邊社區、醫院等)、內部通報的方式聯系人及聯系方式、具體的應急措施和步驟、人員或財產的搶救方案、安全通道和平面布置圖、可能的連帶事故或環境影響相關配套預防方案等”內容針對組織的具體情況和不同的緊急情況編寫;應急措施和步驟應容易記憶,可操作。
2.應急程序
2.1人員職責
應急預案應明確所有基本人員的職責。參觀人員和其他非基本人員禁止滯留或進入已被硫化氫污染且大氣中硫化氫濃度超過15mg/m3(10ppm)的區域。
2.2立即行動計劃
每一份應急預案應包括一份精簡的“立即行動計劃”,一旦指定人員接到硫化氫或二氧化硫有潛在泄漏危險的通知,立即按照該計劃行動。“立即行動計劃”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項預防措施:
2.2.1警示員工并清點人數。
2.2.2采取緊急措施控制已有或潛在的硫化氫或二氧化硫泄漏并消除可能的火源。必要時可啟動緊急停工程序以扭轉或控制非常事態。
如果要求的行動不能及時完成以保護現場作業人員或公眾免遭硫化氫或二氧化硫的危害,可根據現場具體情況,直接或通過當地政府機構通知公眾、進行緊急撤離、通知電話號碼單上最易聯系到的上級主管告知現場情況及是否需要緊急援助,并向當地官員推薦有關封鎖通向非安全地帶的未指定路線和提供適當援助等作法,若需要應通告當地政府和國家有關部門。此外還應監測暴露大氣情況(在實施清除泄漏措施后)以確定何時可以重新安全進入。
2.2.3電話號碼及聯系方式
作為應急預案的一部分,應準備一份應急電話號碼單,以便出現硫化氫或二氧化硫緊急情況時聯系,具體應包括:應急服務(救護機構、醫院、醫療人員等)、政府機構與聯系方式(當地應急預案及應急響應委員會、國家有關部門、消防部門等)、生產經營單位和承包商及相關服務公司、公眾(附近村民、住戶等)。
2.2.4附近居民點、商店、公園、學校、宗教場所、公路、醫院、運動場及其他人口密度難測的設施等的具置
2.2.5疏散路線及路障位置
2.2.6可用的安全設備(如呼吸器、監測儀等的數量和位置)
2.3設施描述、地圖與圖紙
包括注水站、井、儲罐組、天然氣處理設施及管線以及壓縮設施
2.4培訓與演練
包括基本人員的職責、現場或室內演練、告知附近村民在緊急情況下的適當保護措施、培訓與參加人員的文件記錄和告知當地官方有關疏散或就地庇護所等的要點。
進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主要應注意以下事項:
2.4.1在演練過程中,生產經營單位應讓熟悉危險設施的現場人員、有關的安全管理人員一起參與;
2.4.2一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完成以后,生產經營單位應向所有職工以及外部應急服務機構公布;
2.4.3每一次演練后,生產經營單位應核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規定的內容是否都被檢查,找出不足和缺點。
2.5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修訂
生產經營單位應把在演練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解決方案,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修訂完善。
生產經營單位應在現場危險設施和危險物發生變化時及時修改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應把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修改情況及時通知所有與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有關人員。
3.注意事項及建議
3.1每一個重大危險源都應有一個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3.2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應確保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所需的各種資源(人、財、物)及時、迅速到達和供應;
3.3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應與應急服務機構共同評估,是否有足夠的資源來執行這個預案;
3.4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要定期演練,以保證先進和科學的防災減災設備和措施被采用;
3.5不應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作為維持重大危險源安全運行的替代措施;
3.6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需要外部應急服務機構幫助的情況下,生產經營單位應弄清這些服務機構到現場開始進行搶救所需的時間,然后考慮在這個時間內現場人員能否抑制事故的進一步發展;
3.7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充分考慮一些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如由于工作人員生病、節日和危險設施停止運行期間工作人員不在崗位時,應配備足夠的人員以預防和處理事故發生。
參考文獻
[1]SY/T6610-2005《含硫化氫油氣井井下作業推薦作法》石油工業出版社.
[2]SY/T6203-20067《油氣井井噴著火搶險作法》石油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