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簡述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 廊坊市 城鎮空間結構 城市規劃
黨的十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明確提出提高城鎮化質量的要求。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新型城鎮化的健康發展才能保證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努力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將為我國贏得巨大的優勢和發展空間。
傳統城鎮化,是指由農業人口占較大比重的傳統農業社會向非農業人口占多數的現代文明社會逐步轉變的過程。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著眼農民,涵蓋農村,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一、廊坊市城鎮化發展的現狀
廊坊市東臨天津市,北接北京市,西部和南部分別與保定、滄州兩市接壤,全市總面積6500平方公里,實際居住人口420多萬人。下面簡述廊坊市城鎮化發展的現狀。
(一)城鎮化發展較快,但城鎮化區域發展不均衡,地域之間差距較大
盡管廊坊市城鎮化發展迅速,但城鎮化區域發展不均衡,廊坊市各地區城鎮化水平的差異較大。主城區、三河、霸州三市城鎮化水平最高,在50%以上;大廠、香河、文安次之,在28%以上;其余縣城(市)城鎮化水平比較低,在20%―29%之間。在大城縣、永清縣這些地區,農村人口城鎮化推進緩慢,城鄉二元結構較明顯,農村經濟落后,基礎設施不完善。人口受教育程度較低,人才比例低于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高端人才匱乏,難以支持高端產業發展。
(二)城鎮空間結構不成體系,受北京天津的影響明顯
目前廊坊市共有省轄市一個,縣級市兩個,縣城六個,縣城以下建制鎮52個。廊坊市域被分成北三、南七縣(市、區)的行政區劃格局,在地理上相互分離。廊坊中心城區在北京、天津兩個超大規模城市的擠壓下規模偏小,核心競爭能力不強,在全省城鎮網絡中的等級地位不高,沒有形成輻射全市的經濟中心。主城區首位度僅為3.1,正逐步演化為京津兩市的高科技研發和生產基地、工業基地、食品供應基地及重要的產品銷售市場。
(三)城鎮職能結構總體上趨于低端化
廊坊市域城鎮職能主要來自于京津城市的輻射配套,低端化特征較明顯。目前只有廊坊中心城區具有相對高端的研發、會展商務、休閑娛樂等職能。廊坊市域多數城鎮僅具備自給自足的偏向于農村的低端服務,對外中心服務職能不足,尤其是南部三縣部分商貿型城鎮還停留在傳統集鎮的發展階段。城鎮制造業職能也相對低端,大多以工礦資源初級加工、木材初級加工為主,高新技術產業等還處于起步階段。同時,城鎮職能對外部依托較強,依賴相鄰的北京、天津等重要產業外溢形成了一系列的專業性較強的專業城鎮。
二、廊坊市城鎮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除城鎮化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有較大差距外,城鎮化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
新型城鎮化與過去傳統意義上的城鎮化相比具有新的內涵,更加注重城鄉統籌、產城統籌、經濟社會統籌、外延與內涵統籌。從調研的情況看,目前不少領導干部和群眾對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存在許多模糊認識。主要是對新型城鎮化的內涵認識不清,其次是對推進新型城鎮化缺乏信心,認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難度較大。
(二)城鎮建設基礎差、規模小
一方面中心城市發展相對滯后?;A設施建設滯后,城市功能不夠完善,對周邊城鎮的輻射帶動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縣城和小城鎮建設比較緩慢。與周邊縣特別是先進地區相比,我市縣域城鎮發展比較滯后,縣城和小城鎮發展緩慢,難以有效發揮產業、人口的承接承載作用。三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推進難度大。
(三)規劃引領作用發揮不夠
一是老城區規劃落后,新城區規劃落實不夠。二是縣城總體規劃層次偏低,修編不夠及時,對縣城框架拉大、產業集聚區建設和爭取土地、項目等扶持政策帶來了諸多限制。三是規劃執行不夠到位,依規建設的意識不強,存在隨意改變規劃的現象。
(四)產業支撐能力不夠強
廊坊市經濟發展基礎不夠強,尤其是有利于增加財稅收入和擴大城鎮就業的二、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導致城鎮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吸納能力不強,新型城鎮化發展后勁不足。產業集聚效應發揮不夠,部分產業集聚區在前期引導企業入住時,沒有考慮產業集群發展,使眾多關聯性不強的企業“扎堆”。
(五)保障措施跟進不夠
一是城鎮化建設資金短缺。二是城鎮化建設用地保障難度大。三是戶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相對滯后。
(六)城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城鎮監管不夠到位。二是城鎮居民文明素質有待提高。城鎮居民法規意識、自律意識、監督意識、文明意識不強,城市文明風尚還沒有真正形成。
三、推進廊坊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建議
當前,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環首都經濟圈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這些都為廊坊市新型城鎮化發展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
(一)提高認識,用科學發展觀提升城鎮化水平
一是要處理好當前建設和長遠發展的關系,從實際情況出發,既要確保當前城鎮化建設的良好發展,又要保證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基礎。二是要處理好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的關系,用“三化互動”來化解城鄉二元結構之間的矛盾。三是要處理好突出重點和全面發展的關系。要實現城鎮化的統籌和諧發展,用既有的財力、人力、物力,集中力量重點突破,以點帶面,推動全局。
(二)統籌規劃,發揮規劃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引領作用
發展規劃必須著眼廊坊市“生態、智能、休閑、商務”的城市定位,充分考慮適應未來人口與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抱著對城鎮發展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以大幅提升城市綜合功能和承載力、競爭力為根本出發點,高標準地制定規劃,引領新型城鎮化持續發展,加快形成完整的規劃體系。一是確立新的城鎮規劃理念。二是要進一步優化頂層設計。三是要立足廊坊發展實際。四是要體現特色。五是打造亮點。
(三)完善體制政策,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一是加快推動戶籍制度改革。城鎮化的實質就是農民變市民,而戶籍二元結構的存在限制了農民進城。建議進一步放寬條件,在個人自愿的基礎上,把在城市有固定住所、長期從事非農職業的人員和在城市工作或繳納稅金具有一定年限的人員及謀求在城市就業的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登記為城鎮戶口。對入住新型農村社區的農民及時轉為城鎮戶口。
二是改善進城農民各種生活保障。高度重視社會事業發展,為進城農民提供有力保障。首先要提高住房保障,對已經轉為城鎮戶口、符合條件的農民家庭與城市低收入家庭一樣提供廉租房,允許在城市就業具有一定年限的農民工申請廉租房。其次要強化就業保障。最后要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爭取實現社會保障均衡化,使農村居民進城后與城鎮居民享受到同等的養老、醫療、失業和生育等社會保障;要將新型農村社區居民納入城鎮醫療、養老保障范圍,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圍。
(四)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加強城鎮路網建設。以中心城市為樞紐,以縣城和鄉鎮集鎮為節點,以新型農村社區為網點,建立起干支銜接、暢通快捷的綜合交通體系。二是建設完善的城鎮水、電、氣、暖供應系統。三是統籌建設城鎮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優先規劃建設中小學和幼兒園,完善醫療衛生設施,加快推動科技、文化、體育設施建設。
(五)強化新型城鎮化的產業支撐
產業發展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支撐,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必須加快我市經濟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增強新型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一是打造產業聚集平臺,提升產業集聚區建設水平。在進一步完善道路、水電、污水處理設施的同時,加大產業集聚區商務、物流、通信等設施建設。建議把園區建設作為城市化發育不充分階段培植和支持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抓好功能區建設,打造具有帶動城市經濟向高端發展的產業集群,優化電子信息核心開發區,拓展先進制造業園區,提升新型農業園區,促進多園區整合聯動,努力把園區建設成為產業特色突出、要素高度集中的功能區,成為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的產業發展載體,真正發揮其對區域產業引導、技術擴散、功能輻射的重要作用。
二是要加快推進產業園區建設。著眼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加快推進特色產業園區建設。根據廊坊市勞動力資源、農產品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制定特色產業園區發展規劃。依托產業集聚區建設特色產業園區,綜合利用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加強園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綜合保障能力,重視科研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產品競爭力。
三是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建議一方面努力提升傳統服務業發展水平,針對我市傳統服務業發展“小、散、弱”的實際,積極引進外地大型企業或集團,支持本地有實力的企業做大做強;另一方面著力推動生產業發展。重點發展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技術研究和開發、商務會展等,提升綜合服務功能,增強區域綜合競爭力。
四是創新發展農村產業。在構建新型城鎮建設體系中,應根據農村資源優勢,科學規劃農村產業發展,解決農民就業問題,增加農民收入。建議穩步發展現代農業,以優質糧食、果木、蔬菜、養殖等產業為重點,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通過農業產業化、休閑化、科技化、旅游化與農村改造一起實現城鄉統籌,在保持生態環境的同時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打造京津菜籃子生產服務產業化基地。
(六)努力提升城鎮建設品位
一是建設生態園林城市。著眼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提高城市綠化水平,擴大城市道路、公園、游園、居住社區的綠化面積,提升綠化的層次。發展城市低碳經濟,改善生態環境。二是打造現代文明城鎮。重視城鎮文明形象的打造、居民文明素質的提高。三是提升城鎮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現代城鎮管理的長效機制,進一步規范城鎮管理職能,明確各級各部門的責任。積極推進城市公共服務主體多元化,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向社會組織轉移。
四、結語
本文調查了廊坊市城鎮化發展的現狀,指出了廊坊市城鎮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根據廊坊市的實際情況給出了推進廊坊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具體建議。我市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相信在政府部門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能夠得到積極穩妥的推進,城鎮化的質量也將得到較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良鏞.從世界城市化大趨勢看中國城市化發展[N]. 科學新聞2003,9
[2].協調推進城鎮化是實現現代化的重大戰略選擇[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4-10
[3]廊坊市政協辦公室.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 提升城鎮化建設水平.廊坊:廊坊市政協辦公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