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產前超聲診斷學范文

產前超聲診斷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產前超聲診斷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產前超聲診斷學

第1篇:產前超聲診斷學范文

P鍵詞:超聲;產前診斷;胎盤血管前置

血管前置多由胎兒絨毛發育異常導致,指部分臍血管走行于胎膜間,位于胎兒先露部前方接近宮頸內口或跨越宮頸內口[1]。血管前置發病率僅有0.01%~0.08%,但卻具有極高的危險性,血管前置易并發胎盤植入,胎兒經陰道分娩時沒有臍帶及胎盤組織的保護,極易造成血管破裂,因而使大出血風險極大增強,進而導致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圍產期胎兒死亡,故被稱為“胎兒殺手”[2,3]。如在產前能做到及早診斷,可在臨產前選擇剖宮產以避免胎盤前置導致的不良妊娠結局。在此次研究中,我們選擇來我院行產前超聲檢查的胎兒8254例作為研究對象,考察超聲診斷胎盤前置中的應用價值,取得了較好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6年1月至我院行產前診斷的胎兒8254例,其中單胎8012例,雙胎242例。胎兒經產后病理診斷證實有血管前置9例,孕婦年齡19~42歲,平均年齡(28.9±3.5)歲,產前超聲診斷時胎兒孕周19~36 w,平均(26.3±2.8)w。產前超聲診斷孕婦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對孕婦經腹/會陰超聲檢查,應用凸陣探頭,將探頭頻率維持在3.5~5.0 MHz,選擇胎兒檢查模式,對胎兒結構及其附屬物采取常規檢查的方法。對宮頸內口矢狀切面及胎盤臍帶插入點切面兩個產前篩查血管檢查的重要切面進行重點檢查,注意觀察胎盤的附著位置、形態及數目,注意胎盤臍帶插入點的位置。判斷胎盤與宮頸內口的關系,有無低位,有無副胎盤、帆狀胎盤及分葉狀胎盤;觀察臍帶血管的走向,有無帆狀附著及邊緣插入情況;觀察宮頸內口位置有無血管一場行走,若二維聲像顯示不清晰,需對多普勒進行疊加以提高顯示率,也可借助多普勒頻譜進一步診斷。若經腹顯示仍不清晰,應在征得孕婦同意后,將探頭置于孕婦會獲取宮頸矢狀切面。對診斷為血管前置的胎兒,根據胎盤分葉數目分為單葉胎盤及多葉胎盤。

1.3隨訪 對納入篩查的所有病例進行隨訪,明確胎兒出生后的胎盤情況,結合病理診斷的血管前置病例對病例聲像圖及病歷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并對血管前置產前超聲診斷聲像圖與妊娠結局兩者的關系進行總結。

2 結果

2.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中,胎兒產前超聲診斷為血管前置共10例,其中9例經最終病理診斷確證,胎盤血管前置發生率約為0.11%(9/8254)。9例血管前置胎兒均為單胎妊娠,有1例胎盤位于前壁,4例胎盤位于后壁,剩余4例胎盤分布較為廣泛,位于前、后、側壁等位置。但仍有1例病例被誤診,診斷正確率為90.00%(9/10),中孕期診斷出7例(70.00%,7/10),晚孕期診斷出2例(20.00%,2/20)。產前超聲診斷發現有3例合并低置胎盤,1例合并分葉胎盤,5例合并帆狀臍帶入口。根據胎盤分葉數目有8例胎兒為單葉胎盤,1例胎兒為多葉胎盤。

2.2妊娠結局 產前超聲檢查診斷為血管前置的10例胎兒均經剖宮術進行生產,其中9例被病理檢查證實,1例誤診。10例胎兒的分娩孕周為35~37 w,平均為(36.6±1.2)w,無病例發生圍產期死亡。

3 討論

臍帶附著于胎膜上者稱帆狀胎盤。如胎膜上的血管通過子宮下段或越過子宮頸內口時,處于胎先露之前稱血管前置。血管前置指胎膜血管位于胎兒先露前方跨越宮頸內口或接近宮頸內口,文獻報道該病發生率為0.01%~0.08%[4]。附著在胎膜上的血管被周圍的膠原纖維固定在平滑絨毛膜上,外周無華通膠保護,即使不是前置血管亦易發生破裂。出血可發生在妊娠各個時期,但如位于胎膜先露上方,孕期及分娩期血管受壓及破裂的機會較少,對胎兒多無害。當胎先露下降壓迫前置的血管時,胎兒循環受阻而使之缺血、缺氧,發生胎兒官內窘迫;如前置血管斷裂則胎兒因失血而死亡,故對胎兒危害極大。

在本次研究中,共選取了8254例產前超聲檢查的胎兒,有9例經產后病理確證,胎盤血管前置發生率為0.11%,略高于文獻報道的值。血管前置主要的高危因素為低置胎盤、副胎盤、帆狀胎盤及雙葉胎盤,在所有血管前置病例中占據89.00%,其他包括多胎妊娠、試管嬰兒等,多與絨毛發育異常相關[5]。在此次研究中,產前超聲檢查發現有5例胎兒合并帆狀臍帶入口,有3例合并低置胎盤,1例合并分葉胎盤,與文獻報道的高危因素一致。此外,產后病理確診的9例血管前置胎兒均存在清宮或宮腔鏡等宮腔操作室,但是否宮腔操作會引發絨毛異常有待進一步考察確證。

血管前置產前無明顯臨床表現,且其二維聲像圖因不具典型性,因而難以發現,在臨床上應建立系統的篩查方法對其及早檢出。血管前置引起的陰道出血多為孕晚期無痛性出血或破膜后出血,常誤診為前置胎盤或見紅較多,因前置胎盤出血多來自于母體而不是胎兒,故對胎兒威脅不大,除非母體休克時,對胎兒才有危害。不像血管前置者,即使少量陰道出血也會使胎心音發生變化。有文獻報道,中孕期是檢出胎盤前置的較佳時期,早孕期由于胎兒體積小,難以顯示,晚孕期有因胎兒、羊水阻擋亦難以顯示[6]。本研究中的誤診病例即為晚孕期首次來我院檢查,孕婦腹壁脂肪層厚,后被證實胎兒為帆狀胎盤。此外,血管前置不合并胎兒其他機型,但易合并胎盤形態異常臍動脈異常多與妊娠不良結局有一定相關性[7]。

綜上所述,產前超聲檢查胎盤臍帶入口及宮頸內口,在中孕期進行產前超聲檢查能夠及時對血管前置進行盡早排查、干預,能有效避免不良妊娠結局,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郭蓉,張雯娟.前置胎盤并發胎盤植入中產前超聲診斷分析[J].醫學綜述,2015,21(1):169-171.

[2]黃笑英,陳蘭芳.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產前診斷胎盤血管前置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5,12(6):179-180.

[3]郭艷霞,肖珍,尚寧,等.血管前置的產前超聲診斷[J].中華產科急救電子雜志,2015(1):56-60.

[4]張瑋.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產前診斷血管前置中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5(3):287-289.

[5]鄭宏,楊淑琳,史家蓉,等.產前超聲檢查診斷臍血管前置的臨床應用價值[J].西部醫學,2015(09):1397-1398.

第2篇:產前超聲診斷學范文

討論:

全前腦畸形(holoprosencephaly)也稱前腦無裂畸形,是前腦發育障礙引起的一組復雜的顱面畸形,病變幾乎累及幕上所有結構[1]。全前腦畸形是一種神經系統和面部多發性的畸形,該畸形發生率約1/8 000,86%的病例可由產前超聲檢出,此類畸形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預后很差,故加強對此類畸形的認識、早期發現、及時終止妊娠是十分必要的,對優生優育的意義很大[2]。

病因為前腦不完全分開成左右兩葉而導致一系列腦部畸形和面部畸形,胚胎時期,前腦是三個原始腦泡中最靠近面部的一個,以后發育成大腦半球和間腦結構[3]。脊索前間質伸入前腦和口腔頂部誘導了這一分裂發育過程,此間質組織也負責面部中線結構包括前額、鼻、眶間結構和上唇的發育。如果某些因素干擾了脊索前間質的伸人過程,腦和面部的發育都會受到影響,引起前腦不同程度的分裂,甚至完全不分裂[4]。相應的面部異常主要有眼眶間距過窄,嚴重者獨眼、塌鼻、單鼻孔、元鼻或喙鼻和中央唇裂。

根據前腦分裂程度不同,分3種類型:無葉全前腦、半葉全前腦,葉狀全前腦。本病例屬于無葉全前腦,常與染色體畸形如13-三體,18-三體,18號染色體短臂缺失等有關,也與其他類型染色體異?;蚧蛲蛔冇嘘P,還可能與環境有關[5]。

由于全前腦超聲圖像特征性強,并常有相應的面部結構異常,因此較易診斷。無葉全前腦須與嚴重的腦積水及水腦相鑒別,嚴重的腦積水聲像圖特征無特殊的面部異常改變[6]。無丘腦融合,在無回聲的液性區內可見漂浮的中線結構。水腦畸形聲像圖上常不能顯示大腦皮層組織回聲,面部無異常改變。葉狀全前腦聲像圖可與胼胝體缺失和透明隔缺失相似。在聲像圖上后者有第三腦室擴張并上移,以及側腦室前角狹窄后角向兩側分開呈“淚滴狀”的特征[7]。

本病例孕婦有不良環境接觸史,與本病畸形有一定的相關性。無葉全前腦是最嚴重的一種,單一側腦室,丘腦融合,無第三腦室和大腦鐮,大腦皮質僅覆蓋巨大單腦室的前部[8]。伴發嚴重的顏面中部發育異常,如獨眼,頭發育不全(喙鼻),猴頭畸形(單鼻孔),眼距過近,中央唇裂等[9]。無葉全前腦和半葉全前腦常為致死性的,出生后不久即夭折[10]。而葉狀全前腦可存活,但常伴有腦發育遲緩,智力低下。本病例由于胎齡小,儀器分辨率低,羊水重度偏少,沒有很好的透聲窗,對胎兒的檢查較困難,在檢查時應多切面、多方位仔細動態觀察,以防漏診、誤診,爭取早診斷、早治療,有利于優生優育,減輕孕婦的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11-13]。

【參考文獻】

[1]李勝利. 胎兒畸形產前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157.

[2]陳常佩,陸兆齡. 圍生期超聲多普勒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99.

[3]趙欣,周顯禮,陳明. 產前超聲對胎兒前腦無裂畸形的診斷價值[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0,(02):174-176.

[4]楊小紅,陳欣林,陳常佩. 產前超聲診斷前腦無裂畸形[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9.84-87.

[5]張波,廖林. 產前超聲診斷胎兒前腦無裂畸形的臨床價值[J].華西醫學,2009,(10):2685-2686.

[6]林琪,王慧芳,羅奕倫. 胎兒前腦無裂畸形的產前超聲診斷[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5,(11):867-868.

[7]嚴英榴,楊秀雄,沈理. 產前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98.

[8]陳翠華,裘毓雯,陳雷寧. 胎兒前腦無裂畸形的產前超聲診斷[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07,(07):1037-1038.

[9]肖坤則,張芝燕,高健. 中國神經管缺陷的流行病學[J].中華醫學雜志,1989,(04):189-191.

[10]張燕妮,陳君,呂勇. 15年間17 893例孕婦產前常規超聲檢查對胎兒畸形的檢測結果與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1999,(07):5.

[11]俞錚. 胎兒腦積水的超聲診斷[J].國外醫學(婦產科學分冊),2004,(01):5.

第3篇:產前超聲診斷學范文

【關鍵詞】 胎兒四肢骨骼系統;發育畸形;超聲診斷;產前檢查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4.073

胎兒四肢骨骼系統發育畸形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畸形, 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 及早診斷及時終止妊娠, 對減少缺陷兒的出生, 提高人口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本院2007年5月~2014年5月通過超聲檢查診斷胎兒四肢骨骼系統發育畸形29例, 現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2007年5月~2014年5月進行產前超聲檢查的孕婦, 孕周18~36周, 孕婦年齡18~43歲, 平均年齡29歲。

1. 2 儀器設備 美國Ge公司VOLUSON-730PRO超聲診斷儀, 超聲探頭為凸陣二維探頭和凸陣三維探頭。

1. 3 檢查方法 對胎兒四肢按順序追蹤檢查法進行超聲檢查, 自胎兒肢體近端至遠端(指、趾)觀察肢體有無異常。

1. 3. 1 上肢檢查 首先橫切胸腔, 顯示肩胛骨后, 生束平面沿肩胛骨肩峰方向追蹤顯示肱骨短柱切面, 探頭旋轉90°后顯示肱骨長軸切面并測量其長度。然后沿著上肢自然伸展方向追蹤顯示出前壁尺、撓骨的長軸切面 , 在顯示前壁后探頭旋轉90°橫切前壁, 進一步確認尺橈骨存在, 此時探頭繼續向前壁末端掃查顯示手腕、手掌、掌骨、指骨, 并觀察手的姿勢及其與前壁的位置關系。檢查完一側上肢按同樣的方法檢查另一側上肢。

1. 3. 2 下肢檢查 顯示首先顯示股骨長徑并測量其長度, 然后沿著下肢自然伸展方向顯示追蹤小腿脛、腓骨長軸切面, 此時探頭旋轉90°橫切面, 顯示脛、腓骨橫斷面, 再將探頭轉向縱切面, 并移向足底方向, 觀察足的形態、趾及其數目, 足與小腿的位置關系。檢查完一側下肢按同樣的方法檢查另一側下肢。

2 結果

本組檢查對象中, 共檢出29例四肢骨骼系統畸形, 其中四肢短小9例, 雙側脛腓骨缺如3例, 股骨缺如1例, 侏儒癥2例, 單側成骨骨折3例, 手屈曲3例(雙手2例、單手1例), 手六指2例, 足六趾1例(單足), 馬蹄內翻足5例。產前超聲檢出26例, 檢出率89.66%(26/29), 漏診1例, 漏診率3.45% (1/29)。部分漏診2例, 部分漏診率6.90%(2/29)。以上病例均與產后及引產后相符。

3 討論

胎兒肌肉骨骼系統畸形及肢體畸形發生率約為1/500[1], 且畸形種類及受累部位較多, 形成原因較復雜。由于超聲常規測量股骨長度, 因此對于嚴重的短肢畸形超聲漏診較少, 但對于關節以下的畸形, 產前漏診較常見。醫務人員常規按順序追蹤檢查法檢查胎兒四肢, 可以檢查出較明顯的胎兒四肢骨骼系統畸形, 提高畸形的檢出率。 文獻報道, 孕14~35周畸形診斷率98.0%, 肢體檢查最佳時間為18~28周, 但在36周以后因胎兒較大, 羊水相對較少, 肢體檢出率明顯減少, 僅為77.0%[2]。

對于胎兒的橈骨發育不全或缺如及嚴重四肢短小畸形、完全或部分截肢, 一般不難診斷, 漏診原因有以下幾點:①沒有按一定順序追蹤檢查胎兒四肢及終末端;②因胎兒孕周較大或孕婦腹壁較厚、羊水較少及胎兒關系, 四肢部分顯示; ③胎兒活動, 特別是雙胎妊娠, 位置改變后把一側肢體看成是另一側的, 最好是左右追蹤顯示肢體, 雙側對比掃查。

由于受胎兒孕周較大、羊水減少、關系及胎兒的握拳姿勢等因素的影響, 產前對胎兒手的畸形檢出率較困難, 在胎兒手部運動時檢查, 有時可觀察到手的多指、缺指或截肢畸形, 但在胎兒握拳、羊水少或關系肢體受壓等情況下, 手指畸形常漏診[3]。四維彩超在多指、缺指或截肢畸形等方面圖像立體、直觀, 還可以實時跟蹤胎兒運動, 提供對三維空間結構的觀察, 四維超聲以其特有的立體成像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二維超聲的不足[4], 對胎兒四肢體表畸形的診斷價值較高。

在按順序逐一檢查肢體時, 如果發現手、足及肢體異常, 要觀察是否因宮壁、肢體或胎盤壓迫, 同時要觀察手、足是否運動, 如果手、足異常不隨胎兒肢體活動而改變, 且多次觀察(≥2次)聲像圖均無變化, 此時才考慮手、足姿勢異常。在診斷足內翻時, 要顯示足底平面與脛腓骨長軸切面在同一切面顯示, 這種關系不隨胎動而改變。有時由于孕周過大或羊水過少, 肢體受擠壓, 使足處于內翻姿勢, 而誤診為足內翻畸形。

另外, 產前超聲診斷對胎兒肢體畸形的診斷不僅受胎兒、羊水等因素的影響, 而且與檢查者的技術水平及對該病的了解有關。

超聲檢查是胎兒四肢畸形重要的檢查方法, 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在檢查過程中, 檢查醫生要嚴格按照順序追蹤檢查每一條肢體。如果因胎兒關系, 肢體部分顯示不清, 應讓孕婦活動后或改日再來復查, 如果多次均顯示不清, 應在報告單上顯示, 并及時和孕婦進行溝通告知, 這樣既可以反映肢體情況, 又可以避免糾紛, 同時也要向孕婦早期宣傳, 建議在18~28周進行此項檢查, 這樣有助于胎兒畸形的檢出率, 降低畸形兒的出生率。

參考文獻

[1] 李勝利.胎兒畸形產前超聲診斷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4:324.

[2] 鐘濤, 黎明, 李明.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治療進展.重慶醫學, 2008(37):1175-1176.

[3] 謝紅寧.婦產科超聲診斷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7:142.

第4篇:產前超聲診斷學范文

【中圖分類號】R714.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6455(2010)08-0369-02

The appliance of 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 in the prenatal ultrasound abnormalities

Huang Shufang1 Li Ping2 Liu Zhen1 Ding Hong1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 in prenatal ultrasound in the application. Methods:In this study of 123 abnormal cases of prenatal ultrasound had been made the fetal interventional prenatal diagnosis, and outcomes tracking follow-up. Results:123 cases of fetal abnormalities had been diagnosed, including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25 cases, 10 case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bnormalities, digestive system abnormalities in 7 cases, 5 cases of urinary tract abnormalities, short limbs in 8 cases, neck cystic tumor in 10 cases, single umbilical artery in 10 cases, 19 cases of fetal edema, fetal growth retardation in 11 cases, multiple abnormalities in 25 cases.All the cases had made the prenatal diagnosis.113 cases had been made chromosome examination. 24 cases of abnormal chromosomes; 19 cases of fetal edema in 13 cases of Pap fetal edema. Conclusion:Abnomal prenatal ultrasound findings,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and abnormal Pap fetal edema have some relevance.

【Key words】ultrasound;the fetus;chromosome

先天畸型種類繁多,表現各異,為圍產兒死亡的重要原因。隨著超聲診斷技術的發展,產前超聲檢查出的胎兒異常越來越多,作為安全、無創性的篩查方法,對胎兒染色體及巴氏水腫胎篩查價值出越來越受到重視。本研究通過對123例產前超聲發現胎兒異常的孕婦進行胎兒染色體檢查或Hb電泳,并追蹤隨訪,為進一步產前咨詢及妊娠指導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03年8月~2009年3月在我院產前超聲檢查發現各類先天異常123例,采集臍血或羊水進行染色體檢查或Hb電泳。孕婦平均年齡28.4歲,最大41歲,最小20歲;平均孕周27.5周,最晚39周,最早15周。臍血檢查109例,占88.6%;羊水檢查14例,占11.4%。

1.2 方法:

1.2.1 地中海貧血電泳用REP電泳系統檢測。判定標準Hb-Bart’s

1.2.1 臍血、羊水細胞染色體分析采用G顯帶分析,核型描述根據國際人類染色體命名系統1995年公布的命名原則。

2 結果

2.1 性別分布:男胎57例,占46.3%,女胎55例,占44.7%,出生時性別不詳11例,占8.9%。

2.2 檢查方法:染色體檢查113例,占91.9%,其中6例細胞不生長,占5.3%,此6例中有3例為巴氏水腫胎。13例Hb電脈為巴氏水腫胎,占10.6%。

2.3 檢查結果:染色體異常24例,占19.5%,見表1。超聲異常胎兒臨床系統分布見表2。

2.4 妊娠結局:123例病例中,治療性引產82例,占66.7%;已分娩41例,占33.3%,新生兒外觀無明顯畸型。

3 討論

先天畸型(congenital malformation)是指由于胚胎發育紊亂而出現的形態結構異常,是出生缺陷的主要表現形式。胎兒先天畸型的發生病因不明,據估計,在人類的各種先天畸型中,約有20%~25%主要由遺傳因素所致,65%~70%病因不明,推測是環境與遺傳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1]。在本項研究中,超聲檢查胎兒異常的123病例中有24例染色體異常,占19.5%;13例為巴氏水腫胎,占10.6%。與文獻報道基本相近。

產前診斷已成為發達國家臨床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為可能出現遺傳病或與遺傳因素有關的疾病以及具有其他畸胎因素的高風險家庭提供充足可靠的信息,使他們能夠在妊娠期間對異常胎兒作出自己適當的選擇。應用采集臍血或羊水進行染色體核型、Hb電泳及地貧基因分析是產前診斷主要方法之一。

隨著超聲診斷技術的發展,產前超聲檢查出的胎兒異常越來越多,作為安全、無創性的篩查方法,對胎兒染色體及巴氏水腫胎篩查價值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據報道,現在我國新生兒活嬰中染色體異常者約占05%[2],而在本研究中通過超聲篩查出高危胎兒進行產前診斷,染色體異常占19.5%,巴氏水腫胎占10.6%,治療性引產82例,占66.7%,超聲產前診斷在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中看著重要作用。可見,對異常超聲波結果應給予重視。

母親糖尿病等相關,可以是某些畸形綜合征的表現之一,也可為獨立的畸形[5]?,F在認為該病的發病機制是在胚胎發育的第6或第7周前菱腦的綜合發育畸形,其病因未明,主要以小腦蚓部全部缺失或部分缺失、第四腦室和顱后窩池擴張為特征, 常合并顱腦以外多種畸形。以往診斷常在產后依靠CT 或病理檢查發現。由于胎兒預后較差, 因此產前超聲對這些畸形的顯示與辨認, 對檢出此類畸形尤顯重要。目前認為Dandy-walker 畸形的病因是多樣化和非特異性的, 包括隱性遺傳綜合征如Meckel-Gruber綜合征和Walker-Warburg 綜合征以及染色體異常如18-三體和13-體綜合征等;可是某些致畸因素如乙醇、糖尿病、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6]在本研究中,共有Dandy-walker綜合征2例,均無染色體異常,均行治療性引產。典型Dandy-Walker畸形產后病死率高(約20% ),存活者常在1歲內出現腦積水或其他神經系統癥狀, 40%~70%患者出現智力和神經系統功能發育障礙[7]。所以,產前一旦確診Dandy-Walker綜合征,并立即引產,對于優生優育起著重要作用。

臍帶是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途徑。正常臍帶內有兩條臍動脈和一條臍靜脈,單臍動脈(single umbilical artery, SUA)是指臍帶內只有一條臍動脈,常合并先天性畸形、非整倍體異常、胎兒體重減輕和早產等。單臍動脈的發生機制尚未明了,目前較公認的機制是臍動脈原發性發育不良或繼發性萎縮、閉鎖,以及卵黃囊動脈持續存在。單臍動脈發生率國外報道約為0.2% ~1.9%,胎妊娠發生率為單胎妊娠的3~4倍。單臍動脈胎兒合并其他結構畸形的發生率明顯高于正常胎兒,國外報道為7%~55%[8]。在本研究中單臍動脈10例,合并畸形3例,占30%。據報道單臍動脈合并染色體異常發生率高達10%,最常見為18-三體綜合征。在何花[9]的研究中單純性單臍動脈胎兒除2例為染色體多態性外,其余染色體結果正常;而合并其他結構畸形的病例中,有36.4%發現染色體異常,最常見18-三體綜合征, 在本研究中10例單臍動脈中有一例染色體異常,為45,X0,且此例為單純性單臍動脈。仍需收集更多的資料作進一步的研究。

產前超聲檢查提供了一個非侵入性的方法篩查異常胎兒,近年來遺傳超聲學的發展,通過對胎兒結構異常、各結構的比例關系、外形輪廓的變化以及某些特殊征像的細致及系統研究,積累了大量豐富的臨床經驗與檢驗數據,使超聲在產前篩查染色體或某些遺傳病(如重型α地貧等)成為可能,已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并正在為人類的優生優育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超聲檢查發現的胎兒結構畸形或微小畸形病例,臨床醫師應根據結構異常的種類和數量,給予孕婦適當的產前咨詢意見和必要的侵入性檢查。

參考文獻

[1] 李正,王慧貞,吉士俊.先天畸形學[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57-158

[2] 馮懷英,朱寶生.247例妊娠中晚期羊水細胞產前診斷及異常核型分析[J].中國小兒血液雜志,2001,6(3):126-128

[3] Dandy WE,Blackfan KD.Interqal hydrocephalus:An experimental, clinical and pat hological study[J].Am J Dis Child,1994,8:406-482

[4] Barkovich AJ,Kjos BO,Norm an D,et all Revised classification of the sequence of posterior fossa cysts and cyst-like malforma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multiplanar MR imaging [J].AJNR,1989,10(3):977-983

[5] Nicole K,Josef W,Josef K,et al.Dandy-Walker malformation:prenatal diagnosi s and outcome[J].Prenat Diagn,2000,20(4):318-327

[6] 嚴英榴,楊秀雄,沈理.產前超聲診斷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2101

[7] 李勝利.胎兒畸形產前超聲診斷學[M].第1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126-154

第5篇:產前超聲診斷學范文

關鍵詞:B超產前診斷應用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1)11-0184-02

產前檢查最主要的目的是了解胎兒在宮內的發育情況,以便及時發現、處理各種異常情況,這對降低圍產期胎兒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B超被列為產前常規檢查項目之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檢查方便,且準確率高,還可為產科臨床提供有診斷價值的依據,因此,目前已成為及時發現胎兒異常篩查胎兒畸形的重要手段和首選方法。但是,B超檢查僅是一種輔助檢查。由于人們對B超技術了解不全面,故對B超檢查的還存在幾種誤區。在產科檢查中,B超檢查有直觀、簡單、準確、無痛苦的優點,不過,B超檢查也并非盡如人意,也有其適用范圍和不到之處,所以我們應客觀的看待。

1B超診斷的原理

利用超聲波在組織中的傳播特性于相互作用后的信息中提取所需要的醫學信息,在超聲成像過程中所造成的圖像偽差主要有幾種:①與超聲傳播中某些物理特性有關;②與儀器質量和調節因素有關;③由人體組織內某些正常結構與生理因素所致;④超聲診斷儀使用的導聲介質――超聲耦合劑的質量密切相關。以上因素均可能造成圖像失真,容易導致誤診、漏診,因此,B超診斷準確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1]。

2B超圖像為斷層形態

許多人包括臨床醫生認為做B超檢查可以直觀看到胎兒的任何部位,所有異常均能檢出,其實B超所顯示是所在部位的胎兒組織,臟器的斷層形態,需通過顯示的圖像去辨認,還要結合操作者的手法、儀器分辨率、胎兒在宮腔內的位置、妊娠的時間、羊水量的多少等綜合判斷。在優生檢測項目中對于畸形兒檢查的結果并非百分之百準確[2]。

3雙頂徑測量值推算孕周不準確

臨床推測胎齡的方法是根據末次月經、臨床癥狀、宮底位置推算。應用B超估計胎兒發育情況和推算胎齡的方法較多,通常以測量胎兒雙頂徑估計胎兒孕周,但存在著相當程度的變異和范圍誤差。<20孕周,誤差約為1~1.5孕周;20~30孕周誤差約為1.5~2孕周,>30孕周誤差約為3~3.5孕周。頭型變異較明顯同一孕周的胎兒因其頭型不同雙頂徑測量值差別懸殊較大,因此,不要錯誤認為B超檢測出來的雙頂徑估測的孕周就是準確的,應結合臨床。

4B超檢查的局限性

B超誤差,胎兒畸形的類型羊水量子的多少胎兒在宮腔內的位置妊娠時間B超最大推測深度等均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比如,在妊娠中期部分畸形兒只有在胎兒位置恰當羊水充足,胎動活躍時才能顯示出來。而在妊娠晚期,由于胎兒屈曲,羊水量少,確診胎兒肢體異常往往很困難。一般在28孕周,一次超聲難以確診胎兒異?;蚧螘r,可以隨診定期觀察,因為胎兒的大部分疾病是進行性的隨著妊娠時間的增加而發展。不同孕期的B超檢查所檢測的內容有所不同,在妊娠中期羊水較多,觀測胎兒肢體發育情況效果最佳,部分胎兒腦積水在妊娠晚期才能檢查確診,而胎兒唇裂待胎兒6個月以后才能檢查,應根據胎兒異常情況和妊娠時間定期觀察B超不能檢出所有胎兒疾病和異常,只是篩查部分畸形兒,降低畸形兒出生率的一種輔助檢查手段[3]。

3討論

產前B超檢查固然重要,但要求臨床婦產科醫師首先要了解B超的檢查范圍和特點及有關的注重事項,否則,會導致過分依靠B超而發生一些嚴重的后果。在宣傳B超性能和特點時,也應避免用夸大其詞的語言,要本著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態度,以避免誤導群眾。在綜合以上各種因素后,做出一個正確的診斷。假如早發現胎兒畸形,可以終止妊娠避免畸形兒的出生,據統計胎兒畸形的發生率在1.4%~3.3%,早期流 產的胚胎畸形率可高達50%圍產期胎兒或嬰兒死亡原因中約有20%屬于先天性畸形[4]。因此,B型超聲波掃描儀對于優生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新房,張青萍.B型超聲診斷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2.

[2] 毓星,吳乃森.計劃生育超聲診斷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第6篇:產前超聲診斷學范文

【關鍵詞】產前診斷;超聲檢查; 產前

【Abstract】Objective To search the method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renatal diagnosis for Edwards syndrome.Methods 416 pregnant women who accepted prenatal diagnosis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February,2011 to February,2012 were selected. The amniotic fluid cells of these pregnant women were cultivate. The fetal chromosome karyotype was analyzed. The number and structure of chromosome were Detected.Results For these 416 pregnant women,4 cases were Edwards syndrom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found the 4 cases were abnormal,multiplexed maternal plasma DNA sequencing indicated the 4 cases were Edwards syndrome.Conclusion 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 and targeted prenatal diagnosis are significant to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rate of Edwards syndrome and decreasing 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s.

18三體綜合征也稱Edward綜合征, 是僅次于21-三體綜合征的常見染色體畸變, 發病率約為活產新生兒的1 /4000~ 1 /5000, 男女之比1:3。其中,80% 為單純三體型,10% 以上為嵌合型,不足10% 為部分三體型或多重三體,易位型少見[1] 。該綜合征常伴多種畸形, 有頭面部異樣(眼距寬、低耳位、嘴小、下頜小等) , 特殊形態手指(趾)及皮紋(手指弓形紋多、通貫手) , 95%合并先天性心臟病, 智力有明顯缺陷[2]。本文通過孕婦超聲篩查的異常指征、羊水染色體核型診斷的數據分析,探討超聲篩查結合羊水染色體核型分析診斷18-三體綜合征的臨床意義。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3-0003-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1月~2014年2月在本院進行產前診斷的孕婦,孕婦平均年齡32.13歲,孕周17周~24周,有產前診斷指征者取羊水細胞培養, 進行胎兒染色體診斷, 檢測胎兒是否患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的異常。

1.2 產前診斷方法

產前診斷方法是羊膜腔穿刺術。術前排除穿刺禁忌癥,囑孕婦排空膀胱,取仰臥位,在超聲定位下穿刺,抽取20ml羊水進行細胞培養,進行胎兒染色體核型分析, 檢測胎兒是否患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的異常。

2 結果

在接受產前診斷的孕婦中,確診18- 三體綜合征8例。介入性診斷之前8例經產前超聲檢查異常,后行羊水染色體診斷18-三體綜合征。8例病例均孕中期引產,見表1。

3 討論

3.1 發病機制

通常認為18- 三體綜合征發生機制主要是由于母親卵子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不分離引起, 其發病率與孕婦年齡有關, 高齡妊娠是其產生的主要原因[3]。

3.2 產前診斷

目前,18-三體綜合征的產前診斷方法主要是介入性產前診斷:超聲引導下絨毛、羊水、臍血穿刺進行胎兒染色體核型分析。由于介入性產前診斷是有創的檢查,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很多孕婦不能接受。孕期血清學篩查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增加了產前診斷率或是漏診。18號染色體比21號染色體大的多,理論上講18-三體綜合征的表型特征更加明顯,為多發性畸形改變。盡管18-三體綜合征超聲標記不具有特異性,超聲改變不能確診18-三體綜合征, 但可提示進行遺傳學檢查; 超聲軟指標異常是產前診斷的有效指證, 以超聲篩查異常作為產前診斷指證有更高的確診率[ 4]。最常見的為心臟畸形, 心臟畸形在染色體異常中常見,但在產前超聲檢查時很難檢出,采用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技術檢查,可提高心臟畸形的檢出率[5]。肢體畸形在18-三體綜合征胎兒中亦常發生。手指屈曲、重疊且姿勢固定是18-三體綜合征最具特征性的畸形之一。最典型的表現是食指壓于中指上、小指壓于環指上,這一姿勢長時間保持固定不變[5]。脈絡叢囊腫也常常被認為是18―三體綜合征的一個軟指標,當超聲發現脈絡叢囊腫時,應對胎兒其他結構進行仔細檢查,尋找可能的胎兒結構畸形,尤其是心臟發育異常。Richard等[6]研究表明血清聯合超聲篩查可減少90%的18- 三體綜合征發生。我院為區級產前診斷中心,轉診孕婦較多,尤其超聲異常者常見。對于超聲軟指標異常的孕婦,結合病史,如果有產前診斷指征,我們均建議行介入性產前診斷。作為臨床醫師,一定要告知孕婦產前診斷的必要性,切實減少出生缺陷的發生。

綜上所述,孕期通過血清學篩查、聯合超聲檢查等無創的產前篩查, 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前診斷,可提高18-三體綜合征檢出率、有效地控制和減少出生缺陷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培林.遺傳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771- 772.

[2] 吳梓梁.小兒內科學[M].第1 版.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2003,1183-1190.

[3] Bronsteen R, Lee W, V et train IM, et al1 Second C trimester sonography and [J].J Ultrasound Med, 2004,23 ( 2) : 233 C2401.

[4] Viora E, Zamboni C, Mortara G, et al1Trisom y 18: Fetal ultrasound findings at different gestational ages[ J] . Am JM ed GenetA, 2007, 143( 6 ):553 C 5571.

[5] 李勝利.胎兒畸形產前診斷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560.

第7篇:產前超聲診斷學范文

【關鍵詞】 胎兒;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先天性心臟病

胎兒先天性心臟發育異常是比較常見的胎兒發育異常, 發病率在新生兒中約占5‰~10‰[1]。彩超診斷嚴重胎兒先天性心臟發育異常對于降低圍生兒發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總結了本院2011~2013年利用彩超分段掃查法對胎兒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 診斷心臟發育異常56例并通過分析檢查結果, 探討利用彩超分段掃查法對胎兒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先天性心臟發育異常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影像科超聲室進行彩超檢查的中、晚期妊娠懷疑胎兒先天性心臟發育異常者進行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 孕期18~40周, 平均孕期27周。年齡20~40歲, 平均年齡27歲。經上級醫院會診、產后復診和引產后證實共56例胎兒心臟畸形。

1. 2 檢查方法 使用飛利浦公司IU22型和GE公司Voluson E8型大型高檔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 探頭標準頻率3~5 MHz。孕婦選擇平臥位或側臥位等相應, 全部采用分段掃查法對胎兒進行常規超聲檢查, 然后選用胎兒心臟條件對胎兒心臟進行詳細掃查。切面包括胎兒四腔室結構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主動脈弓及導管弓切面、大動脈短軸切面和上、下腔靜脈切面等, 對胎兒心臟結構嚴重復雜發育異常加以非標準化的切面掃查。最初判斷準確胎兒心臟在胸腔內的確定位置, 在胎兒四腔心切面觀察心臟相對比例, 房室間隔的連續性、房室連接及大動脈延續關系及各瓣膜瓣的形態和啟閉情況, 左、右室流出道切面重點觀察大動脈起始部的交叉及其內徑比例, 并進一步觀察胎兒主動脈弓形態及肺動脈導管弓結構, 上腔靜脈、下腔靜脈掃查切面及三血管的平面掃查等, 必要時還要增加利用彩色多普勒及脈沖多普勒等觀察心臟各部位血流分布情況等。

2 結果

利用彩超分段掃查法對胎兒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 共檢出心臟畸形52例, 其中室間隔缺損31例, 心內膜墊缺損5例, 大動脈轉位4例, 法洛四聯癥3例, 三尖瓣閉鎖致右心室發育不良3例, 心臟腫瘤2例, 二尖瓣閉鎖致左心室發育不良1例, 右室雙出口1例, 單心室1例, 永存動脈干1例;漏診4例, 其中3例室間隔膜周部缺損, 1例室間隔肌部缺損, 缺損處內徑約3~4 mm, 漏診率為7%(4/56)。

3 討論

彩色多普勒超聲產前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發育異常對降低圍生兒發病率和死亡率, 最大程度減輕相關家庭及全社會生育負擔等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胎兒先天性心臟發育異常的彩超產前超聲篩查是從事產科超聲檢查的一個相對重要環節, 胎兒心臟檢查容易受到孕婦腹壁厚度、胎兒孕周、胎兒、胎兒大小、胎動次數、不同的心臟發育情況解剖部位的差異等超聲分辨率不同等因素干擾 。通過彩色多普勒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 認為產期胎兒心臟篩查中四腔室結構切面的顯示尤為重要, 輔以左心室流出道和右心室流出道掃查, 能夠排除絕大部分的心臟發育異常, 再通過主動脈弓及導管弓切面、大動脈短軸切面、上下腔靜脈切面等, 對胎兒心臟結構嚴重復雜發育異常加以非標準化的切面掃查。應用彩色多普勒及脈沖多普勒檢查基本能排除絕大部分復雜且嚴重的心臟發育異常。本組研究中產前彩超篩檢出的心內膜墊缺損、心臟腫瘤等病例基本上都是通過四腔室結構心切面明確提出診斷依據的。本研究檢出的室間隔缺損和法洛四聯癥等嚴重異常則結合了四腔室結構切面和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等標準切面和非標準切面, 再參考主動脈弓切面、肺動脈導管弓切面及上腔靜脈、下腔靜脈切面及三血管平面, 調取彩色多普勒及脈沖多普勒頻譜成像等最后形成合理準確診斷意向。

常規的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對胎兒復雜、嚴重的心臟發育異常較容易形成產前診斷依據, 本組56例心臟畸形病例產前診斷52例, 漏診4例, 漏診病例占心臟畸形總數7%。分析漏診原因:①缺損相對較小, 二維超聲很難完全清晰加以顯示。有報道[2]認為3 mm左右的室間隔缺損, 僅靠二維超聲不能清晰顯示;②妊娠晚期羊水量變少, 胎兒空間也會受到不同程度限制約束, 加上胎兒脊柱遮擋會影響到心臟的清晰顯示, 不能多方位、多切面清晰得到心腔結構影像;③不能完全發揮彩色多普勒超聲及脈沖多普勒的優勢, 在胎兒心臟產前篩查中不能發揮相應作用。本研究列舉的1例心臟肌部隔缺損就是在左心室長軸切面時附加彩色多普勒及脈沖多普勒成像, 最后能夠得到明確的診斷;④胎兒期很難形成房間隔缺損的準確診斷, 由于胎兒房間隔上卵圓孔結構的存在, 對房間隔缺損無法及時量化評判。本研究中對52例胎兒心臟發育異常均經過引產后證實了診斷的準確性。尚無假陽性診斷, 可以認為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嚴重、復雜胎兒心臟發育異常的診斷具有比較重要的臨床實用價值, 是目前產前篩查、診斷胎兒心臟發育異常的可靠的、無創的、價值巨大的影像診斷技術。有時簡單的胎兒心臟發育異常諸如細小的室間隔、房間隔缺損等還不能明確診斷。但是通過彩超產前篩查可以明確診斷許多嚴重的、復雜的胎兒心臟發育異常, 對保證優生優育、降低出生人口缺陷率有很大幫助。

為了提高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的檢出率和診斷準確性, 檢查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產前篩查胎兒心臟時提倡使用高檔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設備。②胎兒心臟的最佳檢查時期為24~28周[3], 此時胎兒心臟的發育已趨向于完善時期, 各切面圖像基本能夠清晰顯示, 胎兒的活動度相對廣泛, 容易得到所需各切面圖像, 胎兒心臟四腔、左右室流出道及大血管的結構會清晰顯現。③當要診斷胎兒小型室間隔缺損或者房間隔缺損時必需慎之又慎。本研究中4例室間隔缺損造成了漏診。因為通常情況下小型室間隔缺損造成的回聲中斷在二維超聲無法完全清晰顯示。并且由于左右室之間壓差小、分流速度通常會很低, 彩色多普勒檢出的分流信號普遍顏色暗淡無法辨別, 房室內徑的改變尚未發展到較嚴重程度等因素影響, 很容易漏診。胎兒發育過程中其卵圓孔內徑一般不超過6 mm[4];有人主張對卵圓孔瓣較大的胎兒提出卵圓孔直徑(A)與卵圓孔瓣頂點距離(B)的比值這一指標, 作為胎兒房間隔缺損的主要依據之一, 研究表明A/B

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發育異常診斷中的應用存在很大風險和不確定性, 但是從上述研究可看出運用彩超分段掃查法對胎兒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對胎兒心臟畸形能夠做出準確診斷。該方法相對安全性好、定位準確、無創傷等諸多優點, 對診斷嚴重胎兒先天性心臟發育異常意義重大, 可作為產前排除胎兒先天性心臟發育異常的首選方法。

參考文獻

[1] 李勝利.胎兒畸形產前診斷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4: 170.

[2] 接連利.胎兒心臟病理解剖與超聲診斷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0:94-95.

[3] 劉傳璽, 李垂平.胎兒心臟畸形彩色多普勒超聲篩選與診斷.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3:67-68.

[4] 吳雅峰.胎兒心血管超聲診斷.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 74-77.

[5] 周啟昌, 范平, 高梅, 等.超聲觀察卵圓瓣在胎兒房間隔缺損產前診斷中的意義.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00, 9(7):422-424.

第8篇:產前超聲診斷學范文

[關鍵詞]規范化;產前超聲;胎兒缺陷;檢測率;影響

胎兒期超聲檢查是臨床常用的檢測胎兒缺陷的手段之一,作為出生缺陷干預工程的二級預防措施,在臨床上廣泛使用。但目前并沒有一個完善的原則和指南來指導超聲的篩查,且各地醫院檢查項目五花八門,相差甚遠,導致超聲檢查在診斷胎兒畸形或異常上容易出現漏診誤診,限制臨床發展。因此如何制定規范化產前超聲檢查是提高胎兒畸形診斷的關鍵。本文對我院孕婦進行規范化產前超聲檢查,觀察規范化產前超聲檢查對胎兒進行的檢測情況,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納入2488例2013年4月~2015年8月期間我院妊娠12周至足月分娩的孕婦,其中2013年4月~2014年2月期間未實施規范化產前超聲,共采用超聲檢查孕婦1061例,孕婦年齡20~38歲,平均(29.6±4.2)歲。孕周12~41周,平均(28.4±4.3)周。經產婦412例,初產婦649例。2014年3月~2015年8月期間實施規范化產前超聲,共采用超聲檢查孕婦1427例,孕婦年齡20~40歲,平均(29.9±4.1)歲。孕周12~42周,平均(28.8±4.1)周。經產婦642例,初產婦785例。規范化超聲實施前后兩組孕婦上述資料(年齡、孕周、生育情況)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2月期間未實施規范化產前超聲,2014年3月~2015年8月實施規范化產前超聲,(1)分工要求:我們將超聲科醫師分成三組,第一組:可從事中、晚期的妊娠常規及系統胎兒超聲檢查(Ⅱ~Ⅲ級產前超聲檢查)的醫師,條件是有執業醫師及彩超上崗資格的超聲科醫師,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或從事產前超聲檢查5年以上的醫師,接受過產前超聲診斷系統培訓的;第二組:可從事中、晚期的妊娠常規胎兒超聲檢查(Ⅱ級產前超聲檢查)醫師,條件是有執業醫師及彩超上崗資格的超聲科醫師,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或從事產前超聲檢查5年以上的醫師,未接受過產前超聲診斷系統培訓的;第三組:有執業醫師資格無彩超上崗資格的超聲科醫師,又不具備以上條件的,可從事中、晚期的妊娠一般產前超聲檢查(Ⅰ級產前超聲檢查)。(2)培訓目標:分組、分層次進行培訓,第一組成員:進行針對性培訓,根據本地區胎兒畸形發病特點,針對胎兒多發病及復雜病靶器官的解剖、病理解剖、胎兒生長發育及病理生理等進行更系統詳細的理論學習,對胎兒這些器官做更細致的超聲檢查操作訓練,目標是最終成為本地區胎兒畸形產前超聲篩查工作的技術骨干。第二組成員:進行產前超聲篩查關鍵技術(包含產科超聲檢查的適應征、檢查方法及檢查內容;產科超聲檢查的標準;胎兒出生缺陷超聲檢查的形態學基礎;妊娠期胎兒正常及異常的超聲聲像圖特征等)的理論學習,在加強Ⅱ級產前超聲檢查的基礎上進行系統胎兒超聲檢查的操作訓練,目標是能熟練地掌握胎兒畸形產前超聲篩查技術,能從事中、晚期的妊娠常規及系統胎兒超聲檢查(Ⅱ~Ⅲ級產前超聲檢查)工作。第三組成員:進行人體解剖、病理解剖、胎兒生長發育、病理生理等的基礎知識及產科、心血管、神經科、圍產兒等多學科臨床專業知識的理論學習;進行產前超聲操作手法技巧和分析思維能力訓練;進行胎兒各個系統和器官的標準切面操作訓練,目標是能掌握中、晚期的妊娠常規及系統胎兒超聲檢查(Ⅱ~Ⅲ級產前超聲檢查)技術,為將來從事中、晚期的妊娠常規及系統胎兒超聲檢查(Ⅱ~Ⅲ級產前超聲檢查)工作打下基礎。(3)培訓計劃:使用謝紅寧編寫的《產科超聲檢查手冊》及李勝利主編的《胎兒畸形產前超聲診斷學》為培訓教材,2009年1~3月進行基礎理論學習和基本技能的培訓,2009年4月~2010年3月開始進行規范化操作培訓??苾榷ㄆ谶M行病例討論,根據分組及進展情況參加與產前診斷有關的院內外專題講座、新技術講座課程,開拓視野的同時使理論更好地貫穿臨床實踐。具體實施要求:每天堅持半小時理論學習時間。第一組成員:每月能獨立上機,規范化地操作完成200例以上正常和異常中、晚期的妊娠系統胎兒超聲檢查;第二組成員:每月能獨立上機,規范化地操作完成100例以上正常和異常中、晚期的妊娠常規胎兒超聲檢查,在第一組成員帶教下完成30例以上正常和異常中、晚期的妊娠系統胎兒超聲檢查;第三組成員:每月能獨立上機,規范化地操作完成500例以上正常和異常中、晚期的妊娠一般胎兒超聲檢查。每月分組進行理論和操作考核,按標準切面進行操作評價。全科每月進行8次疑難病例的討論會診,在記錄本詳細記錄每次所檢查的異常胎兒情況并附有上級醫生的簽名。

1.3觀察指標

觀察規范化產前超聲實施前后對胎兒缺陷檢測率的診斷情況。胎兒缺陷的診斷:超聲檢查發現異常,羊水、臍血檢查染色體異常,病史及血清提示胎兒出生預后不良。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

2結果

2.1不同孕周超聲檢查情況比較

實施規范化產前超聲后不同孕周檢出率均高于實施前,P

2.2兩組孕婦胎兒畸形類別診斷情況比較

實施后不同畸形類別漏診率均低于實施前,P

3討論

先天性畸形是胎兒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由于胎兒先天發育異常而引起,既往無有效預防措施。隨著影響學的不斷發展,超聲的出現為胎兒畸形及胎兒缺陷的預防起到重要作用。超聲儀器不僅具有高分辨率,且對胎兒的器官等解剖結構和發育情況顯示清楚,能清晰顯示各斷面的影像,從而對胎兒畸形起到診斷作用。隨后,產前超聲成為預防胎兒畸形的重要檢查,其憑借無創性、無致畸性、安全性高等優勢,在對胎兒畸形的檢測中起到極大作用,具有重要意義。產前超聲是目前臨床上運用最廣泛的非侵入性產前檢查手段,隨著二維超聲、三維超聲的發展和進步,結合立體成像技術對胎兒畸形診斷率進一步提高。但研究發現,產前超聲對胎兒畸形的診斷率依然較低,這是由于在我國目前并無統一的檢查標準以及規范,雜亂的檢查項目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診斷率,因此如何規范化進行產前診斷尤為重要。

第9篇:產前超聲診斷學范文

【關鍵詞】 胎兒畸形;超聲診斷;產前診斷

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新型材料的出現、環境污染的加重以及人們各種社會生活壓力的加大,胎兒畸形的發病率有所增加,為了減少圍生期病死率,提高出生人口質量,通過產前篩查出胎兒先天畸形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由于人們文化層次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對胎兒畸形產前早期診斷和準確診斷的要求越來越高。胎兒畸形的種類繁多,而且同一種畸形在不同孕周,其表現也有可能不同,易受儀器性能、胎兒、檢查時機等客觀因素以及操作者經驗水平的影響,診斷較為困難。以往胎兒畸形的診斷多依靠X線平片、羊水穿刺檢測甲胎蛋白、染色體及B超等方法進行診斷,其中B超是公認的診斷胎兒畸形的首選方法。隨著超聲診斷技術的飛速發展與醫務人員經驗的積累,產前超聲診斷的內容及范圍不斷拓展,目前已成為診斷胎兒畸形的主要手段。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3月對100例孕婦進行常規超聲檢查,年齡20-38歲,平均29歲;孕周18-42周平均29周;全部胎兒經引產或者產后證實,發現胎兒11例,占89%。

1.2 方法 采用ALOKA α1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診斷,探頭頻率3~5MHZ,,儀器調整至胎兒條件最佳狀態。囑孕婦采取平臥位,必要的時候取側臥位,均經腹探查,探頭經腹部橫切、縱切及斜方向掃查,并測量胎兒的雙頂徑、頭圍、腹圍、股骨長度、羊水指數、胎盤等級、臍血流各參數及胎兒附屬物。多切面掃查或動態觀察胎兒發育異常部位,診斷胎兒畸形的器官或系統。并注意全面觀察胎兒是否有多發畸行的存在。對可疑部位反復仔細探查及測量。

2 結果

在100例孕婦中 胎兒唇裂2例,肢體短小1例,腦積水2例,泌尿系統畸形2例。腎盂積水1例,閉鎖1例,心臟畸形1例,唇腭裂1例 超聲診斷正確率為89%。如表1

3 討論

出生缺陷是指胚胎發育紊亂引起的形態、結構、功能、代謝、精神及行為等方面的異常,近30年嬰兒死亡中出生缺陷所占比例相對增多[1],目前我國每年出生的缺陷兒約30萬,除1歲內死亡患兒,每年仍有20余萬名缺陷兒,這即增加了社會的經濟負擔,又增加了家庭的精神負擔,因此,減少缺陷兒的出生是非常必要的。

胎兒畸形的誘發因素有兩大類:遺傳和染色體異常;環境因素的干擾;其中環境因素最為明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化學藥品及環境污染,放射線及高溫高熱等,對胎兒的到致畸均有一定的相關性,近年隨著現代化工業化的發展,各種化學物品不斷投入到人家的生活環境中,其中一部分物質可以誘發基本突變,使先天畸形的發生率增高[2]。先天性胎兒畸形種類繁多,可發生于胎兒的各器官、各部位。超聲可實時顯示胎兒臟器的形態、內部結構,并可重復檢查,超聲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是安全、可靠、無損傷、經濟、重復性強的監測技術 ,目前已經成為診斷胎兒畸形的首先方法。判斷胎兒畸形的最佳孕周為14~28周,此期應進行一次祥細的檢查,絕大多數胎兒畸形都能早期發現并作出正確的診斷,對28周前后孕婦必需在縣級以上醫院進行超篩查評估,對早期檢出胎兒畸形致關重要,各類胎兒畸形理論上應在孕20周前做出診斷,最晚也不能超過28周。[1]先天性胎兒發育異常的檢測對優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超聲是產前診斷胎兒畸形的首選方法,有助于盡早診斷發現胎兒畸形,及早終止妊娠。

隨著超聲技術的發展,超聲診斷表現出越來越大的優勢。新近超聲新技術使產前診斷準確率進一步提高,其有兩種成像模式,即表面模式和穿透模式。在表面模式,胎兒成像如同真實照片,胎兒體表的病灶,如面部畸形、脊柱裂、無腦兒和臍膨出可清楚顯示。在穿透模式,胎兒皮膚表現為半透明,可觀察到內部器官。因此超聲在產科應用中,無論是在提高胎兒畸形檢出率方面,還是在胎兒畸形類型的診斷上均顯示出諸多優勢。通過超聲掃查,可更詳細了解各臟器的空間立體形態,觀察各組織結構間的空間相互關系,并加強可疑部位的顯示,有助于鑒別胎兒解剖畸形,提高產前診斷胎兒畸形的能力。其中孕早期的胎兒形成可如同實體,顯示胎兒的表面結構,并能做胎體的360°旋轉。在中晚期妊娠超聲可顯示胎兒脊柱每塊椎骨的椎體、椎管、棘突等結構,顯示符合解剖結構的脊柱再現圖像。尤其對面部、體表及骨骼系統檢測。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综合 | 欧美黄网站 | 91人碰|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在线亚洲 | 日韩一区二区天海翼 | 日本一级看片免费播放 |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 久草资源在线播放 | 美国毛片aa|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 又黄又刺激下面流水的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 99精品网站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 | 久久网免费 | 久草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1314|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 国产一区免费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久久入口 | 国产午夜三区视频在线 | 伊在人香蕉99久久 | 手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 欧美另类交视频 | 毛片免费全部播放一级 | 亚洲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 久草综合在线视频 | 亚洲成色在线 | 性色aⅴ在线观看swag | 亚洲理论在线观看 | 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日韩毛片免费线上观看 | 7777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