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化學品元素分析范文

化學品元素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品元素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化學品元素分析

第1篇:化學品元素分析范文

關鍵詞:當前;危化品;安全監管;主要措施

前言:

化學品在人們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化學品中有些化學元素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點,進一步危及人們身體健康與社會和諧發展,為了保護人們生命安全與國家財產安全,對危化品采取有效監管措施十分必要。

1 當前危化品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

1.1 監管制度不健全

首先,危化品生產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的危化品安全管理組織機構,企業對危化品的監管深度與廣度不夠,不能通過監管工作及時發現企業危化品存在的安全隱患,沒有及時有效的對企業危化品監管做出整改與監督,甚至部分小作坊、小規模危化品生產企業領導根本不具備危化品安全監管的意識,使企業危化品監管工作無法落實到位,導致企業危化品生產、存儲及運輸存在一些安全隱患。企業危化品監管機制也不夠完善,企業內部管理部門錯綜復雜,缺乏有效的配合,監管工作不能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危化品管理規則進行管理,使企業危化品管理缺乏科學性與有效性,不僅威脅到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還使企業生產人員面臨著生命安全威脅。

其次,我國部分縣級以下地區,安全監管體制不夠健全,在危化品監管工作中缺少聯合執法的力度,尤其是在打擊非法危化品生產經營時,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具體行動中出現職責不明、打擊效果不明顯等現象,甚至有些非法小作坊,在受到多次監管打擊下仍進行經營,使我國危化品生產市場出現混亂現象,導致近年來非法經營危化品小作坊出現多起安全事故,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發展。

1.2 監管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我國相關部門對危化品安全監管重視程度不夠,安全監管措施落實不到位,部分危化品生產加工企業缺少相應的危化品項目生產許可證件,還有部分危化品生產企業,在生產之前沒有對生產設備以及生產原材料進行嚴格檢驗,使設備在生產中存在安全隱患,同時,材料也存在質量問題,而危化品監管重視程度不夠,在監管過程中沒有按照監管程序對生產的每一步驟進行監管,危化品監管工作缺乏健全的資料,使危化品項目監管過程流于表面、走過場等現象,導致部分企業在危化品監管工作中得不到有效監管,存在的安全生產問題也得不到及時整改,進一步增加了危化品的生產安全隱患。

1.3 監管水平有限

監管水平有限也是危化品監管問題的重要體現,近年來我國危化品監管不力出現多起危化品生產或存儲中發生爆炸現象,使危化品生產行業成為高危行業,不僅造成了大量經濟與人員損失,還引起不良社會輿論,嚴重影響了我國危化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給社會穩定帶來不利影響,監管水平有限主要表現如下:首先,我國危化品監管部門對危化品生產環節以及危化品的原材料等了解程度不夠,掌握的專業知識有限,在管理中只能按照現有的管理規范條例進行管理,一旦缺少具體的管理規范后,不知該如何對危化品進行監管,在監管工作中缺乏靈活變通的管理技能,此外,危化品化學元素包括危險化學元素、有毒化學元素、穩定性較高的化學元素等,如果監管人員不能準確掌握化學元素的性質,對一些元素的儲存條件與反應條件不明確,就不能及時發現危化品在生產、運輸以及儲存中存在的危險,使危化品監管工作失去現實意義[1]。

2 當前危化品安全監管的主要措施

2.1 建立健全的監管制度

建立健全的危化品O管制度,主要從兩方面出發,首先,要求危化品生產加工企業內部要建立健全的監管制度,在企業內部建立相應的危化品監管部門,聘用危化品專業管理人員負責危化品監管部門的監督管理,同時,根據國家危化品相關規范政策與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符合企業發展的危化品管理制度與規則,在企業危化品監管制度與規則中充分體現:企業危化品的監管規范、監管機制等,調動企業全員參與危化品監管工作,從生產加工技術人員、材料設備管理人員、產品管理人員等入手,使這些參與危化品生產與管理的各環節關鍵人員都參與到危化品監管工作中,并將危化品監管工作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中,使企業全員對危化品進行高效管理,減少危化品的安全隱患[2]。

其次,還要求政府各級部門建立健全的危化品監管制度,尤其要求縣級以下危化品監管部門,要切實貫徹國家危化品生產管理的方針政策,加大力度開展危化品監管工作,制定相應的聯合執法制度,使政府各部門聯合起來共同參與危化品監管工作,監管部門要嚴厲打擊非法生產企業,加大對非法企業的懲處力度,進而整頓危化品市場秩序,使危化品市場穩定、有序發展,對危化品事故企業進行嚴格查處,對企業責任追究到底,使其他危化品生產企業具有規范生產的緊迫感。

2.2 加強安全監管重視程度

加強監管重視程度,需要國家有關部門重視危化品的監管工作,不斷從近年來危化品生產與儲存爆炸事故中總結經驗,找出問題的關鍵,進一步研究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此提高危化品生產企業的安全意識,重視危化品監管需要從兩方面入手,首先,要求國家制定嚴格的危化品監管政策,在監管政策中要明確規定,危化品生產、運輸、儲存規范,明確指出違反國家規范需要付出的代價,同時對一些特殊危化品原材料要出臺有針對性的規定,使特殊化學元素得到妥善保管,避免與其他化學元素發生危險反應[3]。其次,危化品生產企業領導要明確危化品監管的重要性,在保證企業經濟收益的情況下,要嚴格規范企業危化品監管條例,并在企業日常生產運營管理過程中不斷宣傳危化品的危險性、危化品監管的重要性等,還要在企業內部開展危化品監管培訓,培訓要面向企業全員,使企業所有員工都時刻保持警覺性,增強員工對危化品管理的意識。

2.3 提高安全監管管理水平

提高安全監管水平需要危化品監管部門,加大力度聘用專業的危化品監管人才,并使監管部門監管人才深入危化品企業中,定期對企業人員進行監管知識培訓與教育。監管人員不僅要具備先進的監管理念,還要掌握先進的危化品鑒別與監管技術,對危化品的種類、危化品的組成元素等化工知識有深入的了解,同時還要求監管人員要具備一定的危化品企業管理與生產經驗,只有這樣才能使監管人員在監管工作中對危化品生產、運輸、儲存等各個環節進行詳細、全面的監管,以此提高監管效率,保證企業的安全生產。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化學品應用到人們生活中,但化學品的種類與性能不同,一些危險化學品的生產雖然為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收益,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安全隱患,因此,當前對危化品安全監管措施進行研究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康亞,劉澤功,王懷義,邵康,朱紹華.液體危化品罐車卸貨防噴技術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12)

第2篇:化學品元素分析范文

【關鍵詞】紡織品;有害化學品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2009年外貿出口情況,紡織品在我國外貿出口商品總額中仍然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近年以來,我國陸續頒布了有關紡織品檢測的相關技術標準,明確規定了紡織品中有害物質的檢測方式與標準。但由于缺乏快速、有效的檢測方式 ,標準的實施成效仍有待考究。本文系統介紹了我國出口紡織品中常見的幾種有害物質,并針對當前紡織品檢測中所遇到的問題,探討有效的有害物質檢測方式 ,希望對紡織品安全檢測的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1.紡織品中主要有害物質及其含量標準

1.1甲醛含量

由于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歐盟、北美包括日本在內,均對其含量有相當嚴格的規定。其中,日本規定在其進口的成人外衣中,甲醛含量必須低于300mg/kg;成人內衣、睡衣以及襪子中的甲醛含量必須低于75mg/kg的標準;而嬰兒用品的含量更加嚴格,其標準為20mg/kg。

1.2有害重金屬含量

紡織品中常見的有害重金屬包括鉛、鎳、鎘、銅、砷、汞、鈷和鉻。有關紡織品中重金屬的含量,歐盟早在上個世紀末就對其進口紡織品進行了嚴格規定,任何重金屬含量在0.5mg/cm2以上的紡織品,包括飾物、拉鏈以及紐扣在內,都不得在市場上流通。

1.3有機物含量

2003年,我國頒布了BG18401《國家紡織品安全技術規范》,將23 種芳香胺列入紡織品禁用化學品目錄,并于2006年對其進行了修訂,將禁用芳香胺的種類由23種增加到24種。《規范》還特別指明了當前并沒有有效的針對4-氨基偶氮苯的檢測方法。

在歐盟國家中,德國是最早對其紡織品中有害化學品進行限制的國家。德國針對紡織品中有毒有機化學品的禁令于1994年頒布,并明確將20種致癌芳香胺及可能產生這些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列入禁止使用目錄。德國法律還禁止了五氯苯酚的生產和使用,并規定紡織品及服裝中的五氯苯酚含量必須低于5mg/kg。

后來,歐盟在德國標準的基礎上,于1997年頒布了關于紡織品中有害化學品禁止使用法令,并將含有毒金屬化合物的殺蟲劑列入棉花種植的禁止使用目錄。

2.當前國際防織品市場與紡織品安全檢測

隨著全球范圍內貿易爭端的日益加劇,發達國家為保護本國岌岌可危的紡織品行業,不斷通過所謂的“綠色壁壘”對產自發展中國家的紡織品設置進入障礙。

當前競爭環境下,傳統的紡織品質量管理標準,已經不再滿足當前國際貿易市場對紡織品質量的要求。

為了維持我國紡織品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勢市場地位,必須擯棄傳統以印染質量、織物質量以及牢度質量為標準的質量控制體系,并將質量控制的內容與范圍向產品生態性能延伸。

無論是針對高端市場的奢侈品牌,還是低端大眾品牌紡織品,其在生態指標的要求是統一的、不可或缺的。隨著當今國際紡織品競爭的不斷激化,相信未來關于紡織品生態、健康標準的限制會成為未來衡量紡織品質量的主要指標,對紡織品安全檢測的要求也會逐漸趨于嚴格。

3.常用的化學品檢測方法及改進建議

3.1甲醛的檢測

甲醛在紡織品的生產工藝中具有廣泛的用途,尤其經甲醛作為反應劑的紡織助劑,具備更強的耐久性;而使用甲醛處理過的織物,具備更好的抗皺性和防縮性能。但是由于甲醛對人類健康的不利影響,對紡織品中甲醛含量的檢測成為其安全檢測的重要內容。一般來講,對紡織品中甲醛含量進行檢測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3.1.1氣象色譜測定法

氣象色譜測定方法通過對紡織品痕量釋放的甲醛極性測定最終確定其甲醛含量。傳統的甲醛痕量是通過乙酰丙酮比色法進行測定的,由于存在測定的現行范圍小、測量程序較為繁瑣等問題,因而難以適應對外貿易中紡織品多批次、多品種以及甲醛含量波動范圍大等特點。經過對甲醛化學特性的分析,結合長期檢測的實踐經驗,我們發現選取2,4-二硝基苯肼(2,4-DNPH)作為衍生劑 ,選取環乙烷作為萃取劑,對紡織品中的甲醛殘留量進行檢測,不僅大大簡化了檢測步驟,擴大了含量的線性檢測范圍,而且由于環乙烷的低毒性,檢測過程的危險性也有所降低,從而能夠大幅度提高紡織品中甲醛痕量檢測范圍及效率。

3.1.2水萃取法

水萃取方法是目前實踐操作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根據GB/T2912.1-1998標準進行操作,其檢測的過程較為簡單,易于掌握。

實踐表明,如果選取碘量法和PH滴定儀,在對紡織品中甲醛進行檢測的前期對其加以處理,不僅能夠提高甲醛檢測的精度,檢測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3.2重金屬的檢測

3.2.1原子分光光度法

目前,針對紡織品中的重金屬殘留量,應用最為廣泛的測定方法是火焰原子吸收方法。通過火焰原子吸收法,能夠有效、快速的對60 余種可能殘留于紡織品中的重金屬元素進行檢測。

由于該方法檢測步驟簡單、檢測的范圍相對較廣,對于紡織品中所含的重金屬殘留具有較好的檢測效果。

與之相比,雖然石墨爐原子吸收原子法進行測定的效率比較高,但其檢測的范圍相對較小,且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從而影響測量的準確性。對于幾種常見重金屬元素,如砷、汞等,該方法的檢測效果并不理想,建議采用原子熒光法進行檢測。

3.2.2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法

就目前紡織品中重金屬含量檢測的實踐來講,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法,簡稱ICP-AES方法,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該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對紡織品中汞含量的檢測靈敏度稍顯不足,而一般紡織品中汞含量又相對偏低,因而在對其進行測量時,單純使用 ICP-AES恐難滿足檢測需要。但是若將其與氰化物發生器結合使用,并將待測元素以汞蒸氣的形式送入ICP中并將其分離出來,則能起到減少基體干擾,增強富集作用,從而能夠降低分析的檢出限,達到紡織品中可萃取痕量汞的標準。

4.總結

從當前國際紡織品貿易競爭的格局來看,未來以保護人類和環境健康為主題的貿易保護措施會愈演愈烈。而紡織行業中,新的有害紡織染料及有害紡織助劑會不斷涌現,這必然對我國紡織行業造成一定影響。

我國紡織品行業需要站在整個紡織產業的高度來看待這一問題,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將綠色生產、精細管理的觀念引入紡織品的生產工藝中,促進我國紡織產品的綠色化、健康化。為了使我國紡織品及紡織品中有害化學品的檢測技術能夠滿足我國紡織品貿易的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需要不斷加快新技術開發速度,及時收集并消化吸收國際紡織品安全檢測的新技術,為我國紡織品行業繼續保持在國際貿易中的領先地位服務。 [科]

【參考文獻】

[1]章杰.紡織品后整理的生態要求[C].見:2006全國紡織高新面料開發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全國染整新技術應用推廣協作網,2006.

第3篇:化學品元素分析范文

[關鍵詞]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元素;含量

[中圖分類號]R92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959(2009)12-0263-02

中草藥中含有豐富的元素,其種類和含量與中藥的功效有著密切的關系。中藥的治療作用除有機成分外,無機成分也不能忽視,中草藥中元素的含量是中藥質量的非常重要的基礎數據。宏、微量元素不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與有機體的免疫、感染、內分泌、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有著密切的關系,中醫理論認為,臨床上各類“證”與某些元素的缺乏或過剩有關,適當進服富含宏、微量元素的中藥有利于“證”的恢復。某些中藥的解熱作用不僅是中藥中所含有機成分通過促進發汗、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促使體溫下降,而且是通過所含的微量元素參與機體代謝完成的。

1 材料和方法

1.1 樣品:均購自牡丹江地區內藥店。

1.2 儀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9602(沈陽華光精密儀器有限公司);電子分析天平BS110(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有限公司);超聲波發生器AS-3120(浙江省象山縣石浦海天電子儀器廠);自動三重純水蒸餾器SZ-97(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

1.3 試劑:硝酸為優級純(北京益利精細化學品有限公司);高氯酸為優級純(天津市鑫源化工廠);乙醇為分析純(天津康科德);水為三重蒸餾水。

1.4 元素含量測定

1.4.1 樣品處理:①預處理:藥材依次用水、去離子水清洗干凈,晾干,100~120℃烘干,粉碎,備用。②樣品消化:精密取藥材粉末0.5g、提取液0.5ml,置三角燒瓶中,加5mlHNO3-HClO4(4∶1)混酸,上面加一小漏斗,浸泡過夜,置電熱板上,196℃加熱30min,然后升溫置256℃保持30min,再升溫置296℃至消化完全,白煙冒盡,溶液剩余2~3ml時,放冷,加水5ml,微沸數分鐘,至溶液清亮,近干,放冷,以1%HNO3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為溶液(1),作為Cu、Zn、Mn、Fe的待測溶液。另取藥材的上述溶液1ml,加氧化鑭溶液2ml,以1%HNO3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為溶液(2),作為Mg、Ca的待測溶液。

1.4.2 線性關系考察:標準溶液標準系列及回歸方程標準溶液中各元素的線性方程和相關性系數見表2。待測元素的相關系數都在0.9990以上,各元素在使用濃度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2 結果與分析

樣品中所測6種微量元素含量見表3。

第4篇:化學品元素分析范文

一、人體健康與化學元素的關系

人體中含有大量的化學元素。在這些元素中,除碳、氫、氧、氮能形成各種體內的有機物質以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學形態和結構形成各種生物配合體、功能蛋白質、酶等存在于人體組織中,或作為組成人體結構的材料。或作為血氧運輸的載體、或作為酶的激活劑、或作為體液中電解質平衡的調節劑,或作為人體細胞間的信息傳遞的通訊員,這些元素協同作用,共同完成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

但是,由于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并沒有形成對現代社會環境中,無論在數量、還是在質量方面的巨大變化的元素的生態適應機制,環境中有些元素對于人體是必需的,有些是非必需的,不是可有可無的。而人體中任何一種化學元素超過一定的標準都會成為對人體的有害元素。例如,鐵是人體必需的元素,具有造血、組成血紅蛋白、傳遞電子和氧,維持器官功能的作用,但人體攝人過量的鐵,就會損傷胰腺和性腺,甚至引起心衰、糖尿病和肝硬化。氟也是人體的必需元素,氟對防齲齒、促進牙的生長有積極作用,氟還參與人體內各種氧化還原反應和鈣、磷代謝。但是,過量的氟會引起氟斑牙、氟骨癥和骨質增生。其他很多元素也如此。

現代人與古代人人體中的微量元素的變化是由環境污染而造成的。隨著人類新技術的發展和對地球資源的開發利用,現代環境中的很多元素大大超過了古代環境。因此,現代人人體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也大大超過了古代人.

現代人體內大多數元素的含量高于古代人,而其中許多元素對人體的健康構成危害。它們在人體中有隱性,當高于某一閾值時,人體便發生中毒,甚至死亡。例如,銅的過量攝人曾導致了轟動世界的日本富山痛痛病,患者長期食用含銅量很高的米,全身自然骨折達72處之多,呼天叫地,痛不欲生。鉛也是一個潛在的危害,目前它的主要來源是汽油中的防爆劑——四乙基鉛。在汽油時代開始以前,古代羅馬人已經開始大量使用鉛了。古羅馬人用鉛制成貯存糖漿和果酒的容器,貴族婦女癡醉于鉛做的化妝品。有的歷史學家認為,鉛中毒引起的死胎、自然流產和不孕癥是羅馬帝國上層階級出生率低,從而導致古羅馬最終衰亡的原因。隨著鉛的開采和汽油的使用,環境中的鉛越來越多。鉛中毒引起人體壽命縮短,情緒低沉、疲倦、貧血,甚至影響兒童的智力。 二、人體對污染物的富集

人類利用自己的智能得到的物質越多,“潘多拉魔盒”效應也越明顯。據統計,已有96000種化學品進入了人類環境。這些化學品在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環境問題。100年前,“滴滴涕”的發明者(瑞士人綴勒)由于發明了“滴滴涕”而獲得諾貝爾獎,而現在許多國家因其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已將“滴滴涕”列為禁用品。

科學家發現,人體對環境中某些元素具有驚人的富集效應。美國的科學家在長島河口區做過這樣的實驗,大氣中“滴滴涕”濃度很低,但經過食物鏈放大,進入人體的“滴滴涕”濃度可達大氣“滴滴涕”濃度的 1000萬倍以上:大氣“滴滴涕”(富集1.3萬倍)浮游生物(富集14.3萬倍)小魚(富集57.2萬倍)大魚(富集85.8萬倍)水鳥(富集1000萬倍)人體。

現代科學證明,人體對有毒物質的富集放大是驚人的。世界上有名的公害事件,包括日本水侯縣受汞毒害的水俟病,富山縣的痛痛病及農藥的污染,研究表明,工業廠礦的廢水、廢氣、廢渣排放到環境中造成環境鎘污染,從而使當地居民種植的水稻等農作物含鎘量超標,居民長期食用被鎘污染的糧食、蔬菜等,導致體內鎘負荷逐漸增高,鎘在體內的生物半衰期長達10-30年,為已知的最易在體內蓄積的有毒物質。鎘的不斷累積,可使接觸者產生各種病變。急性或長期吸入含鎘煙塵可引起肺部炎癥、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纖維化乃至肺癌。長期、低劑量接觸鎘污染主要產生的腎臟病變,表現為腎小管吸收功能降低,尿中低分子蛋白含量增高。鎘中毒時,腎臟對鈣、磷的吸收率下降,對維生素D的代謝異常,長此以往,可導致鎘接觸者的骨質疏松或骨質軟化。鎘還可引起肺、前列腺和的腫瘤。都是由于食物鏈和生物富集放大的結果。著名物理學家牛頓在1692年由于患嚴重的失眠、消化不良、健忘、憂慮及妄想等癥狀而與世長辭。100多年后,人們分析了這位大物理學家的頭發樣品,發現牛頓死于鉛、砷、鎘中毒。這些元素都是牛頓用金屬做煉丹實驗時,從“潘多拉魔盒”中跑出來的。牛頓當年萬萬不會想到,自己的身體吸收了他的煉丹元素,并因此而喪生。

三、環境污染物進入人體的途徑及危害

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環境污染物主要來自工業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廢水、廢氣、廢渣,包括城市垃圾等。環境污染物影響人體健康的特點,一是影響范圍大,因為所有的污染物都會隨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而流動,并且對所有的接觸者都有影響;二是作用時間長,因為許多有毒物質在環境中及人體內的降解較慢。

環境污染物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經皮膚和其他途徑進入。氣態污染物一般是經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的。由于呼吸道各個部位的結構不同,對污染物的吸收速率也不同。人體肺泡面積達90平方米,毒物由肺部吸收速度極快,僅次于靜脈注射。進入肺泡的污染物直徑一般不超過3μm,而直徑大于10μm 的顆粒物質,大部分被粘附在呼吸道、氣管和支氣管粘膜上。水溶性較大的氣態物質,如氯氣、二氧化硫,往往被上呼吸道粘膜溶解而刺激上呼吸道,極少進入肺泡;而水溶性較小的氣態毒物(如二氧化氮等),大部分能到達肺泡。污染物進入人體后,由血液輸送到人體各組織。不同的有毒物質在人體各組織的分布狀況不同。一般來說,重金屬往往分布在人體的骨骼內,而“滴滴涕”等有機農藥則往往分布在脂肪組織內。毒物長期隱藏在組織內,并能在組織內富集,造成機體的潛在危險。 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強、相對分子質量極小的污染物可以原報排出體外,絕大部分都要經過某些酶的代謝或轉化,從而改變其毒性,增強其水溶性而易于排泄。人體的肝、腎、胃腸等器官對污染物都有一定的生物轉化作用。其中以肝臟最為重要。污染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可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氧化還原和水解,這一代謝過程主要與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有關;第二步是結合反應,一般經過一步或兩步反應,原屬活性的有毒物質就可能轉化為惰性物質而起解毒作用。但也有增大活性的現象,如農藥1605在體內氧化為1600,其毒性更大。

各種污染物在體內經生物轉化后,經腎、消化管和呼吸道排出體外,少量經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種分泌液排出,也有的通過皮膚的新陳代謝到達毛發而離開機體。

人體除了通過上述蓄積、代謝和排泄三種方式來改變污染物的毒性外,機體還有一系列的適應和耐受機制,但機體的耐受是很有限的,超過一定的限度,人體就會出現中毒癥狀,甚至死亡。影響環境污染物對人體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劑量、作用時間、反應條件和個體敏感性等。總的來說,不同的污染物對機體危害的臨界濃度和臨界時間都是不同的,只有當環境污染物在體內蓄積達到中毒閾值時,才會發生危害。

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往往造成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遠期危害。當污染物在短期內大量侵入人體,常會造成急性危害。歷史上的公害事件,都是急性危害的例子。當污染物長期以低濃度持續不斷地進入人體,則會產生慢性危害和遠期危害。例如,大氣低濃度污染引起的慢性鼻炎、慢性咽炎,以及低劑量重金屬鉛引起的貧血、末梢神經炎、神經麻痹、幼兒腦受危害而引起學習和注意力渙散等智力障礙等。環境污染物對人體的遠期危害主要是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資料表明,人類癌癥由病毒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超過5%,由放射性物理因素引起的也在5%以下,由化學物質引起的約占90%。而致癌的化學物質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環境污染物。例如,砷化物、石棉纖維、煤煙中的苯類、二氧化硫、農藥等。如位于包鋼北部偏西約20公里的沙德格蘇木,許多牧民都患有腰背部及四肢關節疼痛,部分人出現骨骼變形,據包頭醫學院在該地區的調查,兒童牙齒斑釉率為97.63%,成人為89.57%,嚴重的氟污染不僅損害了沙德格百姓的健康,而且給當地的畜牧業帶來危機。20世紀70年代末,一個大隊有萬余頭羊,后來只活了不過4000頭,牧民們生活極端困苦,紛紛灑淚離鄉,逃荒到達茂旗等地。對此,國家環保總局很重視,指派太原環境醫學研究所去調查核實,結果情況基本屬實。

第5篇:化學品元素分析范文

關鍵詞:環保型 化學品 水處理技術 分析

中圖分類號:X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4(c)-0130-01

當前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水污染形勢日益嚴峻。在淡水資源日益緊張的背景下,加強對于水污染的治理是緩解水資源緊張形勢的重要措施,同時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國早就開始對水污染進行治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水污染治理形勢有了明顯好轉。傳統意義上對于污水的處理一般都是通過加入化學品,通過化學品與水產生化學反應,從而使污染的水能夠持續利用,最終滿足需求。

1 我國環保型水處理化學品

當前,我國常用的也是應用最廣泛的水處理化學品,主要有高鐵酸鉀,高錳酸解,聚合氯化鋁以及天然產物等化學品。下面就分別來予以詳述。

1.1 高鐵酸鉀

高鐵酸鉀極具氧化性,它與水結合能產生大量的原子氧。原子氧的作用,我們都知道它可以高效地消除水中污染物和病菌。在高鐵酸鉀自身化學反應產生原子氧的同時,它自身都可以被還原成Fe(OH)3。Fe(OH)3是一種高品質的凝絮劑,凝絮劑主要是用來消除水中的懸浮顆粒的,對于Fe(OH)3這樣的高品質凝聚劑而言,它更能有效地消除水中懸浮顆粒。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高鐵酸鉀同時具有消毒與排污兩種功能。在這兩種功能的共同作用下,水污染可以得到有效治理。它最大的優點還在于它對水沒有任何副作用,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影響。

高鐵酸鉀的應用極為廣泛,在一般飲用水中,在廢水中,生物污泥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在一般飲用水中,高鐵酸解只需要5 mL就殺菌效果就可以達到90%多。飲用水的濃度也會有效降低。在二級廢水處理中,僅每升八毫克就可以把廢水中的各種細菌完全消滅。生物污泥會產生惡臭,人們在消除惡臭的時候,運用了各種手段,近些年來,高鐵酸鉀在生物污泥中的應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生物污泥中,高鐵酸鉀可以有效驅除CH,SH和NH等物質,同時還可以將它們轉化為Nor。生物污泥在處理后,不僅沒有害處,而且會有更多的化學元素,可以當做化學肥料來使用。這樣做有利于資源的高效利用。

1.2 高錳酸鉀

高錳酸鉀的運用,高錳酸鉀遇水會產生二氧化錳。二氧化錳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一方面二氧化錳可以在水中與污染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最終產生催化作用。另一方面它對水中有機污染物具有非常高效地處理結果。在二氧化錳的這兩種反應共同努力下,會使得高錳酸鉀對于水污染有效地處理效果。

近些年來,關于高錳酸鉀的一系列化學復合物出現,這些復合物對于水污染的治理顯得更有成效。其中最為典型的化學復合物就是我們常提到的高錳酸鉀復合藥劑。這種藥劑是用高錳酸鉀和各種無機鹽有機聯系在一起,生成的一種新型、高效地氧化劑。這種氧化劑具有非常強的混凝效果。當高錳酸鉀復合藥劑在硫酸亞鐵混凝劑投下之后,在放入水中,會給水污染治理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它會使得混凝曲線向下推移并且向兩極張開,最終有效地拓寬混凝劑的使用范圍。這種復合藥物,可以有效提高系統的抗干擾能力。

高錳酸鉀具有非常高效地去除臭味的功能。高錳酸鉀能在水中氧化具有臭味的化合物,它可以有效地通過與水中的微臭物質發生氧化反應,從而最終消除臭味。高錳酸鉀由于在水中可以對帶臭物質進行氧化,因而它可以在加氯消毒后,有效地消除此前產生的臭味。此外高錳酸鉀還具有另外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它可以養護除藻。高錳酸鉀是一種非常有效地除藻劑,僅需要一毫升就可以消除90%的藻類,它在帶藻類水中應用廣泛。

1.3 聚合氯化鋁鐵

聚合氯化鋁鐵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鋁鹽和鐵鹽,鐵鹽的主要作用是在于使得礬花的沉淀速度加快并且適度參與混凝土。經過長期的觀察研究發現,鐵含量較低的聚合氯化鋁鐵要比含鐵量較高的聚合氯化鋁鐵使得礬花的速度沉淀更快,而且在沉淀過程中含鐵量過多還會腐蝕管線設備,縮短管線設備的使用壽命,因而對于聚合氯化鋁鐵中含鐵量的規定一般都是限定在2/100。

冬季低溫低濁水的防治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其進行治理的過程中,人們首選復合鋁鐵來進行凈化。之所以要選擇復合鋁鐵進行凈化主要是因為復合鋁鐵是有鋁鹽和鐵鹽構成的,在混凝過程中,鐵鹽可以使得礬花變重從而加劇它的沉淀速度,同時鋁鹽可以使礬花變大。兩種物質共同作用,會使得混凝效果更好。

研究表明混凝土的沉底速度和反應速度與水溫有很大聯系,水溫與這兩個速度呈正比關系。也就是說,水溫越高,反應速度和沉淀速度越快。在氣溫極低的情況下,水中混凝土的反應速度和沉淀速度將很慢。在這種前提下,就必然需要進行強烈且均勻的攪拌才能最終提高沉淀速度。復合鋁鐵劑這是冬季低溫條件下的首選要選擇。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到鋁鐵復合劑可以降低用藥量,可以有效降低水中殘余鋁的比率。鋁鐵復合劑是一種最佳的凈水藥劑。

1.4 天然產物

天然產物是一種有效地治水藥劑,它是一種非常環保的水處理化學品。天然產物利用方便,不需要人工開發,使用效果更好,因而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的水污染治理中。

早在古代,人們就懂得了利用天然高分子通過與金屬表面的結合,可以產生大量的活性基因,這種基因可以在金屬物中起到高效地緩蝕作用。人們開始從天然植物中提取緩蝕劑。天然植物中所包含的豐富的活性基因,可以在金屬的軌道提供大量電子,另一方面又可以真正地減少金屬表面的化學腐蝕,最終緩解緩蝕作用。

天然產物一般都是在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混合物,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高效地緩蝕作用,正是由于它結合了多種具有緩蝕效果的有效成分。目前人們提取緩蝕劑的渠道也越來越多樣化,已經不僅僅限于海帶等海生作物,現在已經擴展到各種天然植物上,包括像茶葉、蒲公英等。提取方法也日益多樣化,主要方法是索氏提取法和浸取法。

2 我國的水處理技術

當前我國的水處理技術有了明顯進步,隨著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水資源處理技術發生了深刻變化。針對水源污染的生物預處理技術和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技術都處于實用化過程中。在工業水處理上混凝沉淀和過濾方式應用的較多,因而進步不小。同時用離子交換、除鐵等新技術也在不斷發展中。

我國水污染處理技術,是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得的,同時也是在技術進步的大力推動下進步的。在水污染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加強對于水處理技術的研究顯得非常重要。這將我們今后研究的重點內容。

參考文獻

第6篇:化學品元素分析范文

環境化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970年以前為孕育階段,70年代為形成階段,80年代以后為發展階段。二次大戰以后至60年代,發達國家經濟從恢復逐步走向高速發展,由于當時只注意經濟的發展而忽視了環境保護,污染環境和危害人體健康的事件接連發生,事實促使人們開始研究和尋找污染控制途徑,力求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60年代初,由于當時有機氯農藥污染的發現,農藥中環境殘留行為的研究就已經開始。這個階段是環境化學的孕育階段。到了70年代,為推動國際重大環境前沿性問題的研究,國際科聯1969年成立了環境問題專門委員會(SCOPE),1971年出版了第一部專著《全球環境監測》,隨后,在70年代陸續出版了一系列與化學有關的專著,這些專著在70年代環境化學研究和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1972年在瑞典斯德歌爾摩召開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成立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立了一系列研究計劃,相繼建立了全球環境監測系統(GEMS)和國際潛在有毒化學品登記機構(IRPTC),并促進各國建立相應的環境保護結構和學術研究結構。應該說,這一系列的舉措在人類的環境保護事業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

80年代全面地開展了對各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和各主要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人類活動對這些循環產生的干擾和影響,以及對這些循環有重大影響的種種因素的研究;重視了化學品安全性評價;開展了全球變化研究,涉及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等全球性環境問題。同時加強了污染控制化學的研究范圍。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UNCED),國際科聯組織了數十個學科的國際學術機構開展環境問題研究。例如: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1989年制訂了“化學與環境”研究計劃,開展了空氣、水、土壤、生物和食品中化學品測定分析等六個專題的研究。

1991年和1993年在我國北京召開的亞洲化學大會和IUPAC會議上,環境化學均是重要議題之一。

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第一次授予三位環境化學家Crutzen,Rowland和Molina,他們首先提出平流層臭氧破壞的化學機制。Crutzen于1970年提出了NOx理論,Rowland和Molina于1974年提出了CFCs理論,這幾位化學家的實驗室模擬結果在現實環境中得到驗證。從發現平流層中氧化氮可以被紫外輻射分解而破壞全球范圍的臭氧層開始,追蹤對流層大氣中十分穩定的CFCs類化學物質擴散進入平流層的同樣歸宿,闡明了影響臭氧層厚度的化學機理,使人類可以對耗損臭氧的化學物質進行控制。這些理論的研究成果因1985年南極“臭氧洞”的發現而引起全世界的“震動”,從而導致1987年《蒙特利爾議定書》的簽訂。這充分表明環境化學家的工作已經引起全人類的重視,環境化學已經開始走向全面發展。

我國的環境化學研究也已經有了20多年的歷史,自70年代起,在典型地區環境質量評價,環境容量和環境背景值調查,污染源普查,圍繞工業“三廢”污染,在大氣、水體、土壤中環境污染物的表征、遷移轉化規律,生物效應以及控制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工作。近年來,完成了一批攻關課題和重大基金項目等國家任務。“八五”和“九五”期間,在有毒污染物環境化學行為和生態毒理效應、水體顆粒物和環境工程技術、大氣化學和光化學反應動力學、對流層臭氧化學、區域酸雨的形成和控制、天然有機物環境地球化學、有毒有機物結構效應關系、廢水無害化和資源化原理與途徑等方面的工作分別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中國科學院重大重點等項目的支持,取得了一批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支從政府到地方各級行政管理與環境保護部門、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等多層次的管理人員與研究人員隊伍[2,3]。

在酸雨測量技術、形成機制、物理化學特征、高空云雨化學、大氣酸性污染物來源和沉降過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天然源研究、區域酸沉降模式和酸雨成因、能源與環境協調規劃、酸雨區域綜合防治和臨界負荷的研究方法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環境分析化學方面,從80年代起,我國先后制訂出《環境監測標準方法》,《環境污染分析方法》和《環境監測分析方法》等,選取了200多種分析方法,近百種無機和有機物,所用的方法靈敏、準確、可靠,多年來在全國環境監測系統和有關實驗室廣泛應用。對監測分析方法的統一與標準化,在提高分析監測水平及實驗室質量控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992~1995年,國家基金委化學部資助了重大基金項目“典型有機污染物環境化學行為與生態效應”的研究,探討了某些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環境行為、在介質中的遷移轉化規律、污染物的環境風險評價、水生天然有機物的起源、表征、與重金屬相互作用機理與模型以及鹵代烴生成潛力等。在新農藥單甲脒的環境行為和生態毒理效應以及有機錫的生態毒理效應研究中取得了創新性成果。首次發現城市水源中的硝基多環芳烴的存在,對多氯聯苯等的光解規律和產物毒性提出了新的機理和解釋。部分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工作于1999年獲得了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

在O3的測量技術、中國光化學煙霧特征、室內大氣光化學反應模擬、空氣質量模式、汽車尾氣高效凈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大氣微量組分源排放、大氣氧化能力、大氣光化學模擬和模式的研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

在天然水質變化與水污染控制原理、難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物理化學去除與生物降解和高級化學氧化、水質凈化的高效生物和絮凝反應器、廢水的無害化與資源化、清潔生產等方面取得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勵。

第7篇:化學品元素分析范文

關鍵詞:實驗室;危化品;安全管理

如今人們對食品的安全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國對于食品和藥品的安全工作也逐漸重視起來。實驗室內經常配備一些危化品,由于危化品本身就具備易燃易爆的風險,而且種類和數量也多,這就會造成在儲存和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著安全和污染環境的隱患,這種隱患是持久性的損害并且不能夠消除。所以加強危化品的管理,檢驗危化品的安全性,處理好“三廢”,是每個相關人員應承擔的義務,處理不當就有可能導致使用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損傷,引起重大事故的話還有可能會導致檢驗機構的經濟損失。

1 危化品的定義

不同的國家和組織對于危化品的定義都有所差異,我國將能夠自燃、自爆,或者是容易爆炸、燃燒和腐蝕的液體、固體以及氣體等統稱為危化品,氧化劑和有也屬于危化品。危化品的數量眾多,種類也繁雜,但是又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質,例如易燃性、易爆性、毒性、腐蝕性、放射性和反應活性等。

2 危化品安全管理的現狀

對于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硬件方面和軟件方面。每個方面我們都存在著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下面讓我們來了解我國危化品安全管理的現狀:

2.1 硬件方面

很多實驗室的儲存條件根本達不到國家的安全規范與標準,空間小導致危化品與一般藥品沒有分開儲存,也沒有保持設備之間的安全操作距離。有限的資金投入不能保證配套設備的更新,設施陳舊就引起通風、防火方面的安全隱患,這些硬件因素都會放大危化品的危險性。

2.2 軟件方面

化學、制藥、生物等學科實驗室就相當于一個“小工廠”,如果危化品的放置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突發性、不可預測性的事故,導致嚴重的后果。而且在對危化品的安全教育與培訓上重視也不夠,總是將“安全第一”掛在嘴邊,卻缺乏實質上的行動,一些工作人員心存僥幸,不具備對自己和對他人的責任感,用自己不嫻熟的操作技能任意妄為,造成重大事故。企業的監督制度也不夠完善,對危化品的檢查力度不夠,仍然使用廢棄的危化品,也沒有處理緊急事故的能力,增加了實驗室的危險性。

3 危化品的管理原則

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應該持有化學分析專業上崗證,對于試劑儲存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懂得將藥品放在防火、防雷、防爆、適溫、無靜電的安全地方,保持良好的通風以及干燥的空氣,溫度一般不宜超過28℃。尤其是的放置,需要鎖在專門的柜中,建立雙人雙管、雙人收發、雙人領用、雙本帳、雙人雙鎖的領用制度。每個試劑瓶上應貼有字跡清晰的標簽紙以便于分辨不同的藥品,使用完后做好消耗登記。不同的藥品還配有不同的消防器材,使用時不能混淆每個危化品所對應的消防器材。

4 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企業實驗室的工作環境非常特殊,需要在高溫、高壓、強電流、微波等條件下進行實驗,特別是一些制造藥品的企業實驗室,需要接觸到大量的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物質。這些物質如果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加注意,極易引發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實驗室的使用頻率非常高,人員較為密集,很多昂貴的實驗設備和資料還必須存放在實驗室中。面對眾多的危險品,如果企業不加強管理,直接影響到實驗人員的安全,影響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企業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5 實驗室危化品安全管理的措施

5.1 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

只有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保證實驗室工作的順利開展。對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范圍有明確的限定,并形成文字。對實驗室中的行為進行規范,建立起安全管理規則、危險化學品的管理辦法、壓力氣瓶安全使用管理規定等,保證工作人員的工作有章可循。

5.2 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

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將安全管理的責任確定到人,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找到負責人進行處理,同時主管實驗室的領導、實驗室主任和各個部門的安全責任人層層簽署安全責任狀,將安全生產落實到位。可以將實驗室的安全責任人和安全員的名字張貼在實驗室的門口,同時要求各個實驗室要對房屋、水電、滅火器以及門窗的狀態進行檢查并簽字,將安全生產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切實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

5.3 加強安全基礎性工作

需要采用標準化的方式實現實驗室的安全運行,制定詳細的操作標準,保證基礎設施的正常使用,實驗室設備的完整性。實驗室的布置應當科學,通道必須暢通,安全標志使用正確,安全搶救設備配置齊全,并根據各個實驗室的具體情況,做好安全操作標準準則的制定,將安全基礎性工作做到位。加大對安全設施的投入,根據危險的存在情況進行適當改造,并在實驗的過程中配置相應的安全防護用品,對基礎設施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4 加強危險化學品的管理

危險化學品的使用在實驗室中是不可避免的。通常情況下,實驗室中的危險化學品的種類多,使用數量少,管理不易,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化學品的危害程度,對其進行科學管理和使用,建立起相應的管理制度。藥品的管理工作需要有試劑專門管理人員,對于毒性很強的試劑,需要由雙人共同管理。在使用藥品的過程中,需要詳細記錄藥品的使用量。根據藥品的性質科學擺放藥品。

5.5 加強對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管理

實驗室中的人員流動性很大,這無疑之中加大了其管理的難度。對于進入實驗室工作的人員,需要進行準入考試,必須保證其接受安全教育知識,對實驗室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對實驗室中的儀器和使用規范有清楚地認識。根據實驗室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開展培訓,建立起實驗室準入制度,保證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對外來人員進入實驗室的情況進行準確記錄,包括人員的基本信息以及進出實驗室的時間。

6 結束語

藥品質量的檢驗工作是目前產品質量檢測的重中之重,社會對于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也相應提高了不少,因此對于實驗室里的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也加大了力度,危險品的分類保存已經廣泛實施于現在企業實驗室里,企業也對管理者和使用者進行了相關教育,不僅僅在藥物的存放上建立起規定,對檢驗過后遺留下來的廢液也要及時處理,避免環境的污染。

參考文獻

[1]方來華.危化品生產儲存使用全過程安全監控與監管系統[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3,9(7):114-117.

第8篇:化學品元素分析范文

摘 要:通過改進預處理方法提升海水中汞元素測定效果。以硝酸代替硫酸進行海水預處理并測定海水樣品濃度、加標回收率。通過比對實驗結果證明高純度硝酸可以替代硫酸作為預處理試劑,并對實驗結果不產生影響。

 

關鍵詞:硝酸;硫酸;海水

中圖分類號:tl211+.5 文獻標識碼:a

海水中汞元素的測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17378.4-2007檢測,其在樣品消化過程中需加入2.0ml硫酸,由于硫酸屬于國家三類易制毒化學品,其化學性質具有強脫水性以致其在實驗過程中易成為不安全因素,致使一些規模較小的地方級檢測機構在審批和采購環節上需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采購到的硫酸在純度上難以達到實驗要求,造成空白及樣品數據的極大干擾,筆者通過對實驗標準分析認為,硫酸在海水樣品消化過程中只起到酸化作用,故實驗選擇以進口優級純硝酸代替硫酸進行樣品預處理,以求達到最佳測定效果。

 

1 實驗部分

1.1 儀器與試劑

afs-930型原子熒光光度計(北京吉天儀器公司);

進口優級純硝酸(本底檢測hg<0.05ug/l);優級純鹽酸、硫脲、抗壞血酸、過硫酸鉀、鹽酸羥胺、硼氫化鉀、氫氧化鉀;

超純水;

載流:5%鹽酸溶液;

還原劑:1.25g硼氫化鉀加入到100ml濃度為7.5g/l的氫氧化鉀溶液中;

標準溶液:10.0ug/l汞標準使用液。

1.2 分析步驟

配置標準系列:量取2ml、4ml、6ml、8ml、10ml汞標準使用液,分別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0.5%硝酸溶液定容至標線,混勻。

樣品消化:量取100ml水樣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2.0ml硝酸,5.0ml過硫酸鉀溶液(50g/l),放置在室溫下消化24h,或加熱煮沸1min后,冷卻至室溫,滴加2.0ml鹽酸羥胺溶液(100 g/l),混勻。樣品消化完成。

 

分析空白:量取100ml無汞純水于250ml錐形瓶,其余步驟同上。

設定好儀器工作條件,見表1所示:

輸入相關參數,點燃原子化器爐絲,穩定30min后開始測量,連續用載流進樣,熒光值穩定后,以標準系列進樣測量,繪制標準曲線,再依次測出樣品及樣品加標回收率。

2 結果

2.1 標準曲線相關性

根據儀器設定的測定檢出限程序,本方法汞的最低檢出限為0.05ug/l。

從實驗結果可以得出汞的相關系數在0.9992~0.9995,對應濃度的熒光強度均在檢定范圍之內。檢出限及精密度都能達到相應要求。

2.2 回收率

實驗海水取至樂清灣附近海域,檢測其海水中汞元素濃度為0.308 ug/l,分析空白濃度為0.138 ug/l,實際濃度為0.170 ug/l,因此選擇加入0.150 ug/l和0.300 ug/l兩個濃度標液對海水樣品進行加標回收實驗,汞的加標回收率在97%~103%,結果見表2所示:

 

2.3 對比實驗

將檢測樣品送至上級實驗室進行比對實驗,上級實驗室按照標準使用高純硫酸進行樣品消化,測定結果為0.176ug/l,對比實驗結果誤差僅為0.006 ug/l,在誤差允許范圍之內。

 

結語

使用購買方便且純度更高的硝酸代替硫酸對海水樣品進行消化,雖然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實驗結果表明其對分析結果不產生實質性影響,分析結果的準確度均能滿足環境監測要求。

 

高純硝酸在購買上更為便捷,省去了購買高純硫酸所耗費的諸多時間和運輸費用(硫酸運輸根據國家法律需使用專用車輛),節約了資金,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海洋監測規范-第四部分:海水分析(gb17378.4-2007)[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2]劉暢.雙道原子熒光法同時測定海水中砷和汞[j].黑龍江環境通報,2007,31(2):35-36.

第9篇:化學品元素分析范文

關鍵詞:環境工程;實驗室;危化品;氣瓶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8-0276-03

隨著科技化發展的日新月異,人類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環境挑戰。我國北方出現的霧霾天氣、沙塵暴天氣、一些地區出現癌癥村等環境事件表明,環境安全保護工作已是刻不容緩。目前,環境問題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及重視。社會對環境工程人才需求在逐年增長。環境工程實驗室是環境工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和統一,成為高校實驗教學的首要任務。我校環境工程實驗室成立于2011年,擁有150萬元的設備、實驗裝置和實驗室條件,且在進一步的擴大和建設中,目前已建成的實驗室包括環境分析實驗室、污染控制實驗室、環境微生物實驗室、環境監測實驗室等,承擔本科生的環境化學、環境微生物學、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等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筆者在實驗教學及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實踐中,對環境工程專業實驗室安全管理進行了一些思考和總結。

一、環境工程實驗室現狀

隨著本校環境工程專業實驗室規模的不斷擴大,實驗室設備種類越來越多,技術越來越先進,基礎實驗、開放實驗及科研實驗等總學時數的比例越來越大,實驗室在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從而也暴露了實驗室管理的弊端:

1.危化品安全管理不到位。環境工程專業實驗室是化學實驗室和生物實驗室的結合體,實驗室所用化學試劑大多屬于化學危險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點。在實驗過程中,若不遵守危險化學品使用操作規程、隨意使用、使用完畢后未放置到規定地點,甚至有部分同學本身對化學試劑的性質不夠了解而盲目使用等,易導致危險事故的發生。環境實驗室排放的廢液包括酸堿廢液、有機溶劑廢液和微生物廢液等,這些廢液大多為劇毒的“三致物質”,若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地下水或者混入生活垃圾中,會對周圍的水源、土壤等環境造成嚴重危害[1]。表1列出了2010級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主要實驗課程名稱、所涉及的危化品及產生的主要污染物。

2.氣瓶安全管理不足。在高校實驗室中,高壓氣瓶配合各種儀器使用越來越常見,氣瓶是具有潛在危險性的特種容器,瓶內充裝的氣體具有壓力、可燃性、氧化性、腐蝕性、化學不穩定性等特點,氣瓶的管理也是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務,使用時需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否則就可能引發爆炸事故。表2對環境專業實驗室主要使用的氣瓶作了整理。

二、整改措施

1.加強危化品管理。《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申請危化品安全使用許可證的單位,應根據所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的種類、危險特性以及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建立、健全使用危化品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保證危化品的安全使用,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1)有與所有使用危化品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2)有安全管理機構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3)有符合國家規定的危化品事故應急預案和必要的應急求援器材、設備;(4)依法進行了安全評價。通過上述可知,環境工程專業實驗室所用危化品量較大,品種較雜,難以管理,針對于此,校、院(系)、實驗室三級管理模式,將安全管理工作分解到各級部門,落實到每個人。實驗室安全負責人對實驗室的安全管理要全面負責,應制定實驗室安全手冊,以保障實驗室人員和操作者的安全。我校使用危化品的二級學院必須按照規定流程申請、領用危化品,如圖1。

根據學校及分院要求,結合環境工程實驗室自身特點及現實情況,危化品管理作了如下規定:①配備專職人員負責監管實驗室危化品的使用,實驗室內配備可臨時存放危化品的鐵皮柜。②定期為專職人員進行危化品管理培訓。③所有危化品嚴格按類存放保管、發放、使用,并妥善處理剩余物品和殘毒物品。④劇必須以一次實驗的用量領取,且在當日進行實驗前領取;做好實驗記錄并備案,若一次沒有完全用完,應及時歸還到危化品倉庫,并做好稱量登記。⑤使用危化品必須做好保護措施,易揮發物質應在通風廚內進行操作;使用人按規定分類使用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⑥建立臺賬,按不同的類別、用途、屬性、編號、登記和輸入計算機,方便查詢危化品的使用去向。

2.三廢排放物管理。實驗過程中或實驗結束后,會產生“三廢”(即廢氣、廢水、廢物),實驗室應嚴格遵守國家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不得隨意排放“三廢”,以免污染環境。規定如下:①實驗室指定專人負責收集、處理、存放、監督、檢查有毒、有害廢液、廢固的管理工作。②配備回收裝置,對實驗后產生的化學廢液、固體肥分類收集。③實驗使用后多余的、新產生的或失效(包括標簽丟失、模糊)的危化品,不得亂倒亂放,應按規定存放,及時清理。

3.氣瓶安全管理。環境分析實驗室中測定污水中的銅、鋅、鉛、鎘等重金屬元素時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在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時要用乙炔、氬氣,這些氣體都是壓縮氣體,如操作不慎,有可能會引起爆炸事故,因此,氣瓶安全也顯得非常重要。①氣體必須存放在陰涼、干凈、嚴禁明火、遠離熱源的房間。②實驗室需配備溫濕度計,每次實驗,除登記大型儀器的使用情況外還需登記實驗室的溫濕度情況。③氣瓶分別配備標志防爆柜及報警器系統,經常檢修,維護線路以及通風、防火設備等,實驗結束,及時切斷電源、氣源、火源等,消滅火種,關閉門窗。④氣瓶充裝必須按照危化品申請領流程進行申購,并做好登記記錄。

環境工程實驗室由于其自身獨有的工作特點,涉及的管理問題較多且較散,創建安全高效的危化品管理模式、加強氣瓶的安全管理及用電安全意識等,是環境工程實驗室高效運行的關鍵,對實驗室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在環境實驗室的管理中,我們認識到管理還有許多方面有待于完善,還將面臨更多的挑戰,需要專業教師及實驗室管理人員共同努力來支持體系的順利運行,以實現實驗室管理的規范化、系統化、使環境實驗室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琳.我國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31).

[2]李峰.陶隆鳳.劉洋.高校實驗室管理創新的思考[J].Scientific Recearch,2011:1869-187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区 | 国产成人精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网 | 美女又爽又黄视频 | 三级全黄视频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美国一级毛片片aa免 | 欧美一级毛片免费大全 | 国产在线黄 | 一级色| 欧洲女同互慰在线视频 | 欧美一区视频在线 | 日韩色道|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三级欧美 | 日韩 欧美 自拍 在线 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美女啪啪网站又黄又免费 | xxx本日|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 www.亚洲免费 | 男人天堂av网 | 亚洲免费成人在线 | 99精品在线| 看中国毛片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1 | 日韩美女一级视频 | 经典国产一级毛片 |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 国产成人黄色 | 日韩一区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理论视频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34页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女主播在线 |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