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即時通信解決方案范文

即時通信解決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即時通信解決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即時通信解決方案范文

關鍵詞:視頻通信;干擾問題;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TN91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7)02-0052-02

電子科技逐漸發展和進步,出現了視頻通信等各種先進的通信方式。視頻通信可以延伸人類的視野,讓人們的通信更加方便,在各行各業都有廣泛的應用空間。視頻通信應用環境的復雜及應用規模的擴大,使通信的傳輸成為業界關注的重要話題,并促進了通信傳輸方式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迅速發展,各種傳輸方式以自己獨特的適應性或便易性活躍在通信的舞臺上。由于視頻通信被運用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所以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干擾,這也是一直困擾人們的難題,本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為解決視頻通信干擾問題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1 常見的干擾現象及成因

說起視頻干擾,要講一下視頻通信信號傳輸的傳統方式視頻基帶傳輸。所謂的視頻基帶傳輸是指視頻信號不經過頻率變換等任何處理由圖像攝取端通過同軸電纜直接傳輸到監視端的傳輸方式,圖像在傳輸時直接利用同軸電纜的0-6MHz來傳輸,非常容易受到干擾,使圖像出現網紋、橫紋和噪點影響視頻效果。對于基帶傳輸視頻干擾,從干擾源角度分為交流聲干擾和空間電磁波干擾,從干擾切人方式分為傳導式干擾和輻射式干擾。下面分析一下常見視頻干擾現象及其原因。

1.1 工頻干擾情況

工頻干擾的現象是會出現雪花點以及網紋等并且不停的滾動。出現這種干擾的原因是因為電阻和電纜外皮電阻的存在,導致電力系統的各相負載出現不平衡的情況,所以會產生工頻干擾。這種電壓差會導致干擾電壓的形成,導致視頻信號中產生干擾信號,對視頻的圖像產生影響。地電位使兩接地端存在電壓降,電壓降加在屏蔽層兩端并與大地(地電阻)構成回路產生地電流,地電流經過線纜屏蔽層形成干擾電壓,地電流的部分諧波分量落入視頻芯線,致使芯線與屏蔽層之間產生干擾電位,使干擾信號加人視頻信號中對視頻圖像形成干擾。

1.2 空間電磁波干擾情況

空間電磁波干擾會導致視頻圖像出現較為細密的網紋,通常會看不到圖像。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由于視頻電纜中的電磁波在空中傳播時收到干擾,導致線路兩端產生了較大的電磁波,對視頻畫面產生干擾。電纜中的電位差會產生干擾的電流,容易與大地之間產生賄賂,從而干擾圖像。當視頻電纜在空中架設時,空中電磁波干擾信號所產生的空間電場會作用于視頻傳輸線路,使線路兩端從而產生相當大的電磁干擾電壓,其頻率約在200Hz}2.3MHz。由于電纜中電位差的存在,使電纜屏蔽層產生干擾電流,而一般情況下攝像端和監控設備端均為接地狀態,這就使干擾電流通過線纜兩端接地點與大地形成回路,導致終端負載產生干擾電壓,干擾信號藕合進視頻信號中,產生圖像干擾情況。

1.3 低頻干擾情況

低頻干擾的現象是出現靜止的水平條紋。出現這種干擾畫面主要是由于聲音等低頻的信號受到交流聲的干擾。很多用于傳送視頻信號的電纜,其抗干擾性能雖然好,但是對于電話、有線等的干擾卻能力不足,所以低頻干擾信號會產生干擾電壓,導致圖像擾。由于聲音、數據等信號屬于低頻信號,其頻帶狹窄在傳輸時只用到20Hz-nkHZ,幾乎采用任何種類的電纜都可以傳輸,一般只受交流聲干擾。

1.4 高頻干擾情況

圖像出現雪花點或高亮點雖然視頻傳輸所用同軸電纜抗高頻干擾要比抗低頻干擾性能強,但是強高頻干擾信號還會對圖像的傳輸產生干擾。大電荷負載啟停、變頻機及高頻機等在工作時除了輸出高強度基波外,同時還會產生高強度的二次諧波。雖然諧波強度比基波低很多,但高次諧波頻帶很寬且成分復雜,所以基波的各次諧波都會對利用視頻基帶傳輸(即6MHz帶寬內)的視頻信號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擾。經過多次精密實驗,高頻干擾信號的基波和諧波頻率均在45MHz以內。

1.5 反射干擾情況

反射干擾的現象是圖像出現重影,干擾的原因是圖像在傳輸的過程中出現一定程度的衰減,導致傳輸的視頻與同軸網絡不相匹配,導致視頻信號在傳遞的過程中亮度和飽和度等都有所降低。在信號來回的過程中會導致信號在疊加的過程中,出現損耗,收到錯誤的信號和相位并且顯示出來,導致畫面的重影現象。多個反射信號將在接收端產生碼間干擾,碼間干擾會導致監視器收到錯誤的輸人信號幅度和相位并顯示出來,這就使傳回來的圖像看起來好象清楚的圖像上又蒙上了一層模糊不清的圖像現象,即重影現象。

1.6 靜電干擾情況

靜電干擾的現象有可能是網文也有可能是噪點。靜電干擾是由于機械摩擦等因素導致的,在接地和大地之間容易產生一定的電位差,就會產生靜電。靜電現象的出現導致大地形成一個電容器,并且當電荷容量到達一定程度時會出現放電的現象。靜電放電會導致視頻信號的干擾,靜電電壓差過大還會導致接口的芯片損壞。靜電干擾對視頻通信干擾問題的影響還是較大的,所以在視頻通信的過程中要有效的避免靜電問題的出現。根據電容器的工作原理可知,電荷容量達到一定程度時便會放電。靜電對視頻傳輸干擾情況取決于靜電電壓差的大小,嚴重時會造成接口芯片的損傷或損壞。

2 解決方案

2.1 硬件抗干擾技術解決方法

硬件抗干擾技術具有較高的效率,可以屏蔽大多數的干擾,是視頻通信抗干擾的首選。常見的硬件抗干擾采用的措施有濾波、去耦以及隔離、接地等技術。采用這些技術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干擾的抑制。

(1)濾波技術。濾波技術也分為有源和無源兩種,按照頻譜來分又可以分為低通、高通、帶通和帶阻四種。在視頻通信的抗干擾問題中使用最多的就是低通濾波技術,這種技術可以有效的減少信號的衰減,并且可以混合集成電路,體積也比較小,所以非常適合用于視頻通信抗干擾技術中。

(2)去耦技術。這種技術可以通過數字信號對電平進行轉換,形成較大的沖擊電流。可以在傳輸中產生比較大的壓降,從而運用到電壓上。為了降低干擾,可以在布線上采取一定的措施,讓電容將至最小。

(3)隔離技術。隔離技術包括光電、變壓器以及繼電器隔離,也是視頻通信中常用的屏蔽式隔離方法。由于視頻通信系統很容易受到電磁波和強電設備的干擾,在衰減干擾信號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將干擾源隔離,或者切斷干擾通道。常見的隔離方式有光電隔離、變壓器隔離、繼電器隔離和加屏蔽罩等。在視頻通信系統中加屏蔽罩是最適用的一種方法。

接地技術。接地技術也可以抗干擾,但是和接地的方法有很大的關系,接地技術主要用于抑制噪聲。視頻通信系統的干擾和系統的接地方式有很大的關系。接地技術往往是抑制噪聲的重要手段。

2.2 軟件抗干擾技術解決方法

與硬件抗干擾技術相對應的是軟件抗干擾技術,軟件抗干擾技術用于硬件抗干擾技術之后,防止少數對視頻擾亂的干擾。也就是說軟件干擾是視頻通信干擾的第二道屏障,軟件干擾最常見的方式有限幅濾波、中位值濾波、算術平均濾波、遞推平均濾波等方法。這些方法各有的優勢和長處,需要依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軟件抗干擾技術進行視頻通信抗干擾,以便更好的解決視頻干擾問題。軟件抗干擾技術用于處理細節的干擾問題,保障視頻通信受到人為的干擾和破壞。有效的加強視頻通信的穩定性和清晰度,要向有效的解決視頻通信的干擾問題,就必須將硬件和軟件抗干擾技術相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解決視頻通信抗干擾問題。

3 結語

綜上所述,上述抗干擾技術在視頻通信系統中是有效的,并且進一步證明了抗干擾技術在視頻通信系統中的重要性。在視頻通信系統實際研制與維修過程中,應該根據不同的干擾情況采取相應的抗干擾措施,將干擾降低到最小。視頻通信干擾技術對于視頻干擾問題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同時對于視頻通信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技術,對視頻通信質量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處理視頻通信干擾問題時,需要依據具體的干擾現象進行分析,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抗干擾方式,將干擾程度降低到最低,保證視頻通信的穩定和清晰。

第2篇:即時通信解決方案范文

諾盛咨詢系統對從騰訊建立第一代即時通信工具QQ到微軟的MSN,從VODAFONE的MESSENGER /KDDI的HELLOMESSENGER等即時通信的發展歷程進行了詳細的研究,認為:

1.即時消息的發送/接收、即時狀態的設定/顯示是IM軟件的功能內核,而功能內核的外面是通信層功能,可以根據需求實現對各種類型信息的傳輸。

目前的IM軟件往往不再局限于簡單的通信功能,而是捆綁或拓展了許許多多的功能,從理論上講,凡是互聯網上成功的應用均可被IM軟件一網打盡。目前比較通行的捆綁功能有瀏覽器、郵件、網絡硬盤、搜索引擎、媒體播放器、RSS/網絡日志等。基于IM軟件強大的功能,IM運營商可以開展多種業務,比較典型的有通信類業務、娛樂性業務、商務性業務、廣告業務、在線市場調查業務等等。

2.未來的即時通信工具將會呈現幾大趨勢。

1)與電子郵件整合將成為業務推廣的主流。

隨著IM在網民中的日益普及,IM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對電子郵件功能進行了替代,人們可以通過IM軟件進行即時的交互式的通訊,并且這種通訊可以以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同時,人們也可以通過IM軟件進行文件的傳送,這可以替代郵件的附件功能,此外,有許多IM軟件還支持離線消息收發,這更進一步拉近了IM軟件同電子郵件功能之間的差別。當然,電子郵件也有其自身的諸多優點,并且電子郵件的歷史遠長于IM軟件,相對也更為成熟,其用戶數目前也遠遠大于IM,因此,倘若我們不提替代一詞,而代以整合或融合或許更為準確。事實正是如此,IM軟件如今大都捆綁了電子郵件,并支持郵件到達的即時提示,這代表著一種IM與電子郵件日益融合的趨勢。

2) 多媒體化將成為必然。

IM早已不再是簡單的文本交互,現在的IM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多媒體軟件。隨著IM技術的進步,并受益于互聯網網絡帶寬的不斷拓展,音頻、視頻功能已經逐漸成為IM軟件標配,并在逐步成為主流。

3)多功能化將成為即時通信工具差異化競爭的主要工具。

IM事實上早已突破了即時通信的范疇,現在的IM,其豐富多彩的功能遠不是即時通信這幾個字所能涵蓋的。從某種意義上講,現在的IM不能再被稱為即時通信軟件,它幾乎能捆綁各種互聯網上的流行應用:它既可以是一款媒體播放器,也可以是瀏覽器、搜索引擎,也可以是網絡硬盤,或者又可以是RSS信息聚合器,等等,即時通信只是其眾多功能中的一項――當然,它是一項最為基礎和基本性的功能,也是人們仍將其稱為即時通信軟件的最后一點理由。

4) 跨平臺將是即時通信業務發展的必由之路。

第3篇:即時通信解決方案范文

統一通信是中國聯通具有戰略意義的產品。這一電信級統一通信解決方案融合了音視頻通話、短信、彩信、即時通信、傳真、郵件、多媒體會議等通信服務。統一通信產品的出現,對運營商來說是機遇大于挑戰,只要及早做好準備,運營商一定會成為統一通信產業鏈中最大的受益者。

關鍵詞 統一通信 融合 運營商

1 引言

信息時代各種通訊技術層出不窮,辦公電話、即時信息、web視頻會議、電子郵件、移動通信、語音信箱、傳真、辦公自動化系統……。紛繁的通信方式,使企業員工疲于應付。如何創造以人為本的溝通環境,構建以員工為中心的企業通信工具,成為時下業界的熱門課題。

近年來,網絡的融合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而隨著電信與IT技術融合的進一步加劇,統一通信的概念被提出,需求也進一步涌現。起初只有思科等少數IT廠商提出并逐步實現了統一通信的概念,而這兩年來越來越多的電信廠商也加入到這一融合化的進程,電信、聯通等都以自己的方式努力打造一個無縫的通信環境,統一通信的前景看好。

那么,何為統一通信呢?統一通信是指把計算機技術與傳統通信技術融為一體的新通信模式,它不是特指一種新的技術,而是指特定的解決方案和應用,盡管目前對統一通信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但其核心內容仍然是:讓人們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任何設備、任何網絡,獲得數據、圖像和聲音的自由通信。也就是說,統一通信系統將語音、傳真、電子郵件、移動短消息、多媒體和數據等所有信息類型合為一體,從而為人們帶來選擇的自由和效率的提升。它區別于網絡層面的互聯互通,而是以人為本的應用層面的融合與協同,是更高一個層次的理念。

2 統一通信的意義

2.1 通信新概念

統一通信不僅僅是提供了一種新的通訊方式,更是企業員工各種通信應用的聚合器。通過單一的身份和單一的平臺,企業員工能夠自如的在各種通信方式之間平滑切換,更能同時管理和隨心支配所有的通信手段。企業員工將充分享受多種通信方式帶來的便利,卻不用多費心力去管理它們。

統一通信進一步發展了IP通信的概念,通過使用SIP協議和移動解決方案,真正地實現了各類通信的統一和簡化,它不受位置、時間或設備的影響。統一通信前端表現的是多種接入手段的融合,后端表現的則是多種業務系統的融合,最終實現通信網絡與計算機網絡的協同。通過統一通信解決方案,用戶可按照喜好隨時進行彼此通信,并可使用任意設備通過任何媒體進行通信。統一通信將我們常用的多個電話、設備以及多個網絡(如固定、互聯網、有線、衛星、移動)結合在一起,以實現獨立于地理位置的通信,促進通信與業務流程的集成,簡化運行并提高生產率和利潤。

2.2 特點

更統一的通信平臺

將現有的各種通信手段有機整合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平臺,從而改變以往通信手段繁雜,且不互通的情況。

更靈活的接入手段

統一通信支持多種接入手段,如PC、座機等,用戶可根據自身需要進行選擇。

更廣泛的覆蓋范圍

統一通信支持的接入手段具有更為廣泛的覆蓋能力,省外、跨國皆能一號通達,且具有良好的可移動性。

3 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2008年5月23號,沸沸揚揚多年的電信重組方案終于塵埃落定,擁有全業務牌照后的移動、電信、聯通都迫切地需要在過度競爭的話音業務以外開辟新的市場。重組為各個運營商獨立布局統一通信奠定了政策基礎,而目前布局統一通信是穩定既有市場、搶奪中高端市場最有力的武器,一個巨大的“統一通信市場”正在悄然形成。

近幾年,運營商對企業信息化的介入,為運營商打造統一通信市場產業鏈奠定了技術基礎。各大運營商紛紛涉足企業信息化,積極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通過信息增值應用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加速企業信息化進程。

目前中國電信已推出寬樂通信、ECP等基于統一通信的融合通信服務,重點面向中國電信的集團與企業用戶、家庭用戶提供融合語音、即時消息、短信、資訊服務的融合通信業務,目前在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已發展大量用戶。中國電信的相關統一通信業務與聯通公司的實現方式相同,基于NGN網絡搭建了相應的業務平臺,沒有采用IM的方式,業務實現目前是與用戶的固定號碼捆綁,實現同號功能。

中國移動在飛信個人版成功推廣后于2009年6月推出飛信企業版,旨在搶奪集團、企業用戶市場,借助其移動用戶覆蓋率高、飛信業務用戶認知度高的優勢,占領面向企業用戶的融合語音、會議、即時消息、資訊服務的融合通信服務市場。由于其沒有固定電話和寬帶線路資源,所以選擇了IM的模式進行融合通信服務。

中國聯通2007年就與RADVISION公司結成戰略合作伙伴,利用RADVISION公司強大的統一通信解決方案以及中國聯通龐大的企業用戶群和完善的網絡,共同打造國內最大的統一通信運營平臺,這對于統一通信市場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這一統一通信解決方案的企業級應用版本最早是在中國聯通集團內部,以及在北京地區的友好用戶中進行試用,并沒有激進式地將其大范圍推廣。在前期推介會后,根據各銷售單元反饋情況,用戶對統一通信業務參與積極性較高。2010年在北京正式商用,目前只向企業用戶開放。

4 中國聯通布局統一通信

作為國內老牌電信運營商,中國聯通服務于北方市場最廣大的企業用戶群,傳統的語音服務是企業客戶最主要的通信方式之一。中國聯通NGN網絡的建設成型,為企業溝通環境的改善創造了有利條件。基于IP化網絡的統一通信產品,集成了傳統電話、VoIP電話、即時通信、多方即時會議和各種豐富的管理功能和綜合支撐能力。該產品的推出為企業員工提供了一種統一的通信平臺,為企業節約成本、提高效率提供了有效手段。

4.1 業務簡介

統一通信是北京聯通專為企業級應用量身訂造的新一代融合通信解決方案,致力于為企業客戶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綜合通訊服務。通過PC客戶端與固話同號融合,以企業統一通訊錄為核心的業務體驗,為企業辦公提供語音通話、即時消息、文件傳輸、短信、會議等通訊能力。

不同于IM軟件和中國移動飛信等大眾聊天工具,中國聯通統一通信的定位是優先部署信息化程度較高、追求技術創新的大中型集團客戶、商企客戶,然后逐步發展小企業用戶、家庭用戶、個人客戶。高質量的網絡環境,封閉的企業通信空間,可控的信息安全,提供專屬于商企客戶自己的統一通信平臺。業務初期主要為企業辦公用戶提供所需的語音呼叫、即時消息、短消息以及文件傳輸等功能,不與互聯網IM互聯互通,有助于塑造企業級的高端通信平臺。

4.2 特點

辦公好助手

通過PC可更加便捷地完成通話、即時開會、群發短信、收發Email、信息搜索等;

座機伴侶

PC電腦是座機的伴侶,座機號碼就是伴侶號碼,一號雙機,如影隨形;

省力又省錢

“鼠標一點、鍵盤一敲,電話、短信、彩信、會議一個都不少”。還節省國際/國內漫游通話費用,用PC通話享受“身”在本地的資費;

信息觸手可及

提供話音、短消息、即時消息、會議等多種通訊能力;集成企業IT系統,信息觸手可及;

通信無處不在

當你身處異國他鄉時,你照樣可以輕松辦公、溝通無障礙。

4.3 主要功能

統一通信業務主要提供以下功能:統一通信PC客戶端與北京聯通固話號碼或手機號碼同號綁定,PC客戶端的登陸賬號就是用戶的固話號碼或手機號碼,且所有通信功能對外顯示號碼都是用戶的個人綁定號碼。支持主叫號碼顯示、點擊撥號等補充業務功能。支持點對點短信、群發短信等功能,支持收件箱、發件箱、草稿箱等用戶短信發送和接收管理功能。支持即時消息的群發和點對點發送,點對點及群組聊天,查詢及刪除記錄,截圖、表情提供等功能。

基本通信功能

PC與座機相同號碼;PC與座機同振;點擊撥號音視頻呼叫;短信群發;即時消息。

通訊錄功能

好友名單;個人通訊錄;企業通訊錄。

企業會議

電話會議;視頻會議(后期提供);協同辦公(電子白板等)。

辦公集成

移動辦公(收發郵件等);日程提醒;IT應用集成

信息服務

企業BBS;企業搜索。

4.4 組網架構示意(如圖1所示)

1、統一通信系統由運營商側業務平臺和企業側服務器/PC軟終端組成,并可通過核心網實現與辦公電話、手機的互通及同振;

2、企業可根據自身規模,選擇是否在企業側部署服務器,如部署服務器,則通訊錄和即時消息無需經過運營商大網,并可實現與企業IT系統的對接。

4.5 技術方案概述(如圖2所示)

根據企業對統一通信的個性化需求,根據統一通信平臺架構,進行駐地系統的部署,進行用戶應用的靈活實現,滿足快速定制要求。

4.6 多樣化服務模式

目前提供4種服務模式,后期還將陸續開發出更豐富多樣的服務模式。

統一標準客戶端模式

提供標準的客戶端實現所有的統一通信功能,適用于中小型集團用戶。

駐地化綜合子平臺模式

提供小型的駐地化平臺提供所有業務以及管理功能,適用于大型集團用戶。

功能組合模式

通過對統一通信中幾個功能的組合,為用戶包裝個性化產品,適用于有特殊需求的集團用戶。

信息系統集成模式

通過駐地化平臺提供統一通信功能的,實現企業現有信息化系統(OA)的統一通信功能,適用于信息化程度高的集團用戶。

5 統一通信面臨的挑戰

隨著融合業務魅力的逐漸顯現,再加上廠商對統一通信認知度和接受程度的提高以及統一通信本身技術和產品走向成熟,未來幾年內,統一通信在國內有望由市場培育期進入成長期。但是,在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背后,統一通信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是產品的互通問題。各個廠家各自為政,CISCO等業界巨頭拒絕加入UCIF,標準出臺不知何時。標準化管理部門應盡早出臺我國的統一通信“國家標準”。標準的制訂,一方面可以避免設備生產廠商的盲目投資,造成人力和財力的浪費,另一方面也可讓電信運營商少走彎路,為統一通信市場的繁榮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是產品的價格問題。傳統的統一通信以出售軟硬件在內的整體方案為主,價格非常高,是個標準的貴族產品。統一通信很難走進中小企業的關鍵就是部署復雜,硬件成本高,軟件維護繁瑣。因此,運營商對統一通信的布局一定要遵循多樣化原則。對于大型企業及跨國集團,運營商為其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對于中小企業,不需要在性能上多么出色,也不需要在功能上多么豐富,只要具有高可靠性以及基本的溝通工具的關聯即可。運營商為其設計解決方案時要充分考慮他們的承受力及實際需求,不能強求一步到位。運營商可以通過構建電信級統一通信平臺,由企業定制功能的方式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依托于豐富的公網資源降低成本,使得統一通信能夠走入“尋常百姓家”。

最后,是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主要是統一通信業務安全上的客戶感知風險,客戶對數據丟失和未經授權訪問可能存在擔憂。運營商的系統能否在提供完善業務功能的前提下,保證統一通信的安全性? 實際使用中最大的安全威脅來自Internet網對于系統造成的安全影響,通常會由于病毒攻擊、好奇引發的非惡意破解、惡意破解和攻擊引發安全事件。因此,運營商在業務網絡建設和應用中必須考慮到網絡的安全和保護,例如:在網絡的前端通過防火墻和SBC設備對網絡進行保護,有效的遏制來自非信任網絡的攻擊。同時,與產品供應商之間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規模運作,才能形成一個以電信運營商為核心的良性循環的價值鏈體系,并得到價值鏈終端用戶的認可使用。

參 考 文 獻

[1] 陳三軍,統一通信迎來發展新機遇,人民郵電報,2008

[2] 北京電信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第一設計所,北京聯通統一通信業務平臺新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009

[3] 北京電信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第一設計所,北京聯通統一通信業務平臺擴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010

[4] Peter Gregory, CISA, CISSP, Unified Communications For Dummies, Avaya Custom Edition, Wiley Publishing, Inc. 2008.

[5] 統一通信:融合引領未來發展,人民郵電報,2007

[6] 北京公司統一通信業務介紹,2010

The Solution of Unified Communications

Qiao Xin,Guo Liang,Chen Youzhen,Chai Yongzh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mpany Limited,Beijing 100045,China)

Abstract As the telecom industry chains are integrated vertically, the isolated applications of desktop, telephone and network are going to be integrated. A more open platform will integrate telecom services, internet communications and broadcasting television industry. Unified communica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considered prospective. The market for unified communications has been matured.

第4篇:即時通信解決方案范文

1.1統一通信定義

統一通信(UC)是指把計算機技術(IT)與傳統通信技術(CT)融為一體的信息通信技術(ICT),作為一種解決方案和應用,通過對用戶多種通信方式的融合,使用戶可以利用一個集成環境進行通信,以方便用戶使用并豐富其體驗。

1.2統一通信基本架構

統一通信的基本架構大致可分為3層,分別是終端、網絡和應用,如圖1所示。

(1)終端層

統一通信支持用戶多種硬終端或軟終端的使用方式,用戶端硬件可以是IP電話(如H.323、SIP)、POTS電話(可通過PBX)、手機、PDA、PC等。智能終端(如PC、PDA)可以通過統一客戶端使用統一通信提供的所有業務功能,統一客戶端將各種CT和IT業務或應用統一到一起,方便用戶使用。

(2)網絡層

網絡層的主要功能是統一通信信令和用戶數據的接入、路由、交換和傳輸。用戶使用統一通信時需要根據終端的形態和軟硬件配置通過相應的網絡接入設備接入網絡。網絡層對統一通信信令和用戶數據的路由、交換和傳輸功能可以基于以IP承載網為基礎的IMS,也可以直接通過由路由器組成的IP承載網。

(3)應用層

統一通信提供的各項業務功能就是由相應的UC應用層功能實體分別或協作提供的。UC應用層功能實體包括統一通訊錄、狀態呈現、即時消息、語音通信、電話會議、視頻通信、網關等。其中,網關可以實現與PSTN、消息網等網絡的互通,從而使統一通信的用戶獲得公共電話、SMS、MMS等更豐富的業務功能。

1.3統一通信業務功能

統一通信用戶應能利用個人電腦、智能手機、智能話機等通過客戶端軟件、Web界面、業務插件等方式使用統一通信業務。

統一通信系統至少應提供包括鑒權認證、通訊錄、狀態呈現、語音通信、電話會議、即時消息、配置管理在內的基本業務功能。

統一通信還可以提供以下增強業務功能,包括點對點視頻通信、網絡傳真、數據協同、業務功能適配、不同通信方式切換、多媒體會議、短消息及多媒體消息、企業應用集成、用戶定制以及其他增值業務功能。

2集團客戶業務需求

集團客戶業務需求可分為基礎通信、企業辦公、營銷服務以及行業信息化4個方面。

(1)基礎通信

集團客戶基本話音通話是最基礎的需求。此外,大型客戶注重通話質量與安全、溝通暢順的保障。大中型客戶內部溝通較多,小型客戶則外部溝通頻繁。政府、交通物流、能源/制造等行業的實時對講服務需求較明顯。

(2)企業辦公

大型集團客戶辦公需求較復雜,一般傾向于自建企業內部的辦公系統(如會議服務系統),并有可能將即時通信和電子郵箱集成,滿足企業內部的辦公需要;中小型集團客戶辦公需求相對較簡單,通常以開放式即時通信工具、基礎郵箱、基本電話會議等滿足企業的辦公需要。

(3)營銷服務

大型集團客戶注重營銷的宣傳效果、客戶服務品質保障、客戶體驗及服務感知,傾向于自建企業網站及呼叫中心系統;中小型集團客戶注重低成本的營銷推廣方式,傾向于租賃企業網站或呼叫中心服務。

(4)行業信息化

企業OA、財務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網上培訓是各行業信息化的共性需求。另外,針對各行業自己的特點,又有個性需求,需要具體分析。統一通信業務功能很好地滿足了集團客戶業務需求。因此,統一通信是集團客戶業務整體解決方案的最佳選擇。

3中國移動集團客戶統一通信解決方案

中國移動作為傳統的移動運營商,之前集團客戶語音產品還是以移動語音為主,主要通過VPMN等資費優惠產品來吸引和捆綁客戶,不具備提供統一通信產品的能力。引入全業務運營牌照之后,中國移動部署了CM-IMS網絡,具備了提供統一通信產品的能力,可提供固移融合的語音產品、多媒體寬帶通信產品及ICT集成產品。

3.1CM-IMS網絡能力

中國移動CM-IMS可以提供豐富的多媒體業務,并且具有與接入無關以及統一的融合用戶數據庫等屬性,可以支持GSM/GPRS、3G、WLAN以及固定網絡的LAN和xDSL等方式接入的用戶,可以為固定電話終端、多媒體智能終端、PC軟終端以及移動終端提供統一的服務。因此,從對多媒體業務及終端的支持能力上來看,CM-IMS更好地體現了統一通信的內涵,是運營商開展統一通信業務比較合理的網絡控制方式。

隨著CM-IMS的發展,基于CM-IMS網絡還可以提供更好的QoS保證、漫游管控以及電信級的計費和網管系統,因此基于CM-IMS的統一通信應用也將不斷成熟。中國移動CM-IMS系統架構如圖2所示。

3.2中國移動CM-IMS統一通信重點產品

3.2.1統一centrex業務

目前大部分通用和增值業務已經成熟并市場化,所有運營商都致力于搶占更多的語音用戶,因此“一號通”、固移融合仍然是核心焦點。除此之外,中國移動可以發揮自身在語音運營方面的優勢,開發創新型業務,如語音識別IVR、語音郵箱等。中國移動統一centrex業務是中國移動在語音產品體系中打造的拳頭產品,也是未來幾年內中國移動全業務運營的基礎產品。統一centrex產品包含多媒體桌面電話、融合V網、融合總機、融合一號通4個功能點。客戶端設備存在IAD、IP-PBX、SIP-GW、AG等多種選擇,能基本覆蓋集團客戶在傳統固話領域的需求。統一centrex業務能夠解決一號通、固移融合等焦點問題,能夠滿足集團客戶基礎語音及語音增值業務需求。

3.2.2企業飛信

企業飛信業務是基于CM-IMS網絡面向集團客戶提供的在PC桌面上集成基礎通話、即時消息、點擊撥號等通信業務和企業ICT應用的通信產品。企業飛信支持有線網絡(包括企業網絡、互聯網等)和無線網絡(包括可移動通信GPRS/EDGE/TD-SCDMA/TD-LTE網絡和WLAN)接入。企業飛信可為企業客戶提供一個方便、可靠、集成、協作的辦公通信平臺及多種通信服務。企業客戶開通企業飛信業務后,其指定的企業員工可通過企業飛信客戶端基于CM-IMS使用基本音視頻通話、即時消息、點擊撥號、通用IT應用(如天氣預報、日程提醒)等服務。

3.3CM-IMS統一通信發展策略

3.3.1通信與IT聚合通信發展

聚合服務是商業網模式的創新。目前互聯網業務呈現聚合趨勢:淘寶聚合商戶、蘋果聚合應用、百度聚合信息,因此成為行業領先者。中國電信ECP聚合類客戶的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規模。

中國移動擁有海量用戶資源以及豐富的移動通信產品,具備發展聚合服務產品的優勢。應大力發展基于CM-IMS的統一通信業務,把移動和固定類業務統一控制,實現對多網絡、多終端、多內容的靈活聚合。滿足集團客戶的基礎通信類需求和協同辦公需求,提高客戶粘性,保有和拓展客戶,創造新的收入增長點。通過發展聚合產品,實現用戶的聚合發展。

3.3.2平臺能力開放

要想實現基于CM-IMS統一通信業務的發展,必須通過開放平臺能力、提供標準接口供第三方(OA開發商、網站開發商及業務系統開發商等)使用。針對用戶需求,提供靈活多樣的業務。需要建立業務能力接口規范、能力調用開通流程及商務模式,同時組織建立能力開放的推廣支撐隊伍。

3.3.3采用強強聯合的合作模式促通信發展

選擇各環節的第三方合作伙伴,強強聯合,滿足不同行業不同規模集團客戶的需求。充分發揮固移融合優勢,與IT廠商合作為大中型企業提供融合通信解決方案。與第三方業務提供商進行技術合作,提供面向行業的個性化解決方案,實現全行業覆蓋的定制式應用。完善商管理模式,為用戶提供端到端的服務。

3.4集團客戶統一通信發展部署方案

運營商可以根據企業規模及通信需求靈活選擇入駐模式、托管模式和混合模式等不同的構建方式。

3.4.1托管方式

統一通信業務平臺安裝在運營商機房,由運營商進行維護。對于企業內部已有較為復雜的OA或ERP系統,需要將語音、消息等CT能力開放給IT系統,方便用戶在使用OA辦公流程時調用通信能力,提高辦公效率。

3.4.2入駐方式

統一通信業務平臺安裝在客戶機房,由運營商或客戶維護。對于自管理能力較強的大中型企業,有強烈的定制化和自服務需求的,可以采用入駐方式。由運營商提供的入駐業務平臺提供通信服務,并開放語音、消息、會議等CT能力的API實現ICT深度融合。3.4.3混合方式

與IT廠商的統一通信產品進行合作,如思科的CALLManager、微軟的OCS、騰訊的RTX以及AVAYA的Aura等,通過實現業界UC系統與CM-IMS對接和互通,滿足集團客戶ICT需求。部分業務功能由IT廠商統一通信產品提供,其他業務功能由運營商提供。

4結束語

第5篇:即時通信解決方案范文

是互聯網技術及通信技術的發展及相互融合,正在打破舊有的單一、簡單的通信產業鏈條,使通信市場走出封閉的格局。

如何發揮微軟在軟件方面的實力,促進通信應用的進一步發展,推動通信業的更深層變革,這是微軟一直在思考的。

當前,計算與通信的融合正在讓人與人、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的溝通變得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而手機與個人電腦、家電及各類移動終端之間的無縫連接、資源共享、協同工作必將再次刷新人們的工作與生活體驗。

在通信領域,伴隨著互聯網、3G、NGN、IP通信網及大量增值業務的飛速發展,IT技術獲得了更廣泛的用武之地。未來,隨著通信硬件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通信業將迎來軟件和服務的時代。

IP通信變革需要軟件與服務

今天,通信業已經走過傳統的電話時代,迎來了新的IP時代。在經歷高速成長期后,中國的寬帶市場必將轉向“業務型競爭”――能夠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差異化的業務、豐富的應用才是寬帶世界的精髓所在。而基于IP的通信網絡中,服務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軟件,軟件的作用正在不斷突顯。

隨著寬帶互聯網的發展,涌現出了VoIP、即時通信和電視會議等多種多媒體服務。過去,通信領域的軟件以專有軟件為主,是完全為交換硬件服務的,而微軟的軟件更多是為通信領域的桌面辦公服務。但是,電信與網絡的融合打破了以往的軟件界線,新的多媒體應用需要新的應用軟件提供支撐。目前,在新的應用網絡中,底層供應商和應用提供商的角色正在分離,也正是應用與服務的需求才使微軟有機會進入通信領域。

今天,互聯網技術及通信技術的發展及相互融合,正在打破舊有的單一、簡單的通信產業鏈條,使通信市場走出封閉的格局,軟件廠商等多方力量的加入,將更加豐富電信產業鏈,拓展新的應用,使整個產業可以在更為廣闊的空間里謀求合作,實現共贏。

僅以手機產業鏈為例,傳統的手機產業鏈非常簡單,由手機制造商“一條龍”地完成所有研發和生產工作,只在基礎元器件采購及通信軟件授權購買方面需要其他廠商的參與。而與此對應的結果則是手機之間相互不兼容,幾乎沒有二次開發的可能。而在即將到來的3G時代,越來越多的數據應用需求呼喚著通用手機平臺和應用軟件的出現,在統一的應用平臺上,構建強大和豐富的移動功能,實現前所未有的移動體驗。這種需求讓更多的廠商獲得介入手機產業鏈的機會,也使合作的重要性不斷增加。

基于此,微軟已開發出一系列針對通信領域的通用平臺, 應用軟件和解決方案,幫助運營商提供更多的增值數據業務,實現人們的隨時隨地無礙通信。

聯手北電實現統一通信

今年7月,微軟公司與北電達成協議,微軟和北電網絡將聯合組建面向企業及電信供應商的硬件及軟件開發團隊,將北電的網絡與微軟軟件的易用性相結合,加快實現統一通信。聯盟后,兩家公司將推動傳統的商業電話系統向智能平臺過渡,通過北電的軟件產品及微軟的統一通信軟件平臺提供更多先進的語音功能。我們雙方建立這一聯盟來自于雙方對實現統一通信的共同愿望,將有助于推動通信和計算的融合。而雙方合作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北電與微軟在技術、營銷和服務上的聯盟,將為雙方帶來新的增長機遇,同時可能最終實現企業通信的轉型,減少成本和復雜性,提高客戶的工作效率。

在我們雙方的合作基礎中,最重要的就是對統一通信理念的共同愿景。統一通信就是利用先進的技術打破當前通信手段中以設備和網絡為中心的限制,使人們只要通過最常使用的通信工具和應用,就可以便捷高效地與同事、客戶及合作伙伴溝通。統一通信將在目前全天候、始終在線的移動工作環境下,再次大幅提高個人、團隊和企業的工作效率。我們這種基于軟件的應用,將電子郵件、語音郵件、VoIP、即時通信及視頻融為一體,而用戶處于通信的中心,同時將包括微軟辦公系統和第三方軟件應用在內的各種通信功能直觀地融入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這就是未來通信領域的發展方向。

未來是智能化的時代,微軟還為統一通信注入了智能。微軟的集成通信解決方案中不但置入了“在線感知”技術,集成了多種溝通方式,實現了多種模式之間的無縫轉換,還內置了智能軟件以幫助用戶輕松定制符合個人習慣的個性化集成通信。正如比爾?蓋茨所言:“雖然目前我們能夠通過眾多技術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但是, 我們有更多的機會使之變得更加智能并能更加高效地為我們服務。借助軟件的力量,我們可以讓現有的溝通方式變得更為簡捷――而微軟研發的這些解決方案恰恰將給用戶帶來這樣一種前所未有的在線感知,一種更為一體化的體驗,以及一個更為安全、值得信任的溝通環境?!?/p>

為了更好地發展統一通信,微軟已經與思科、亞美亞、阿爾卡特以及西門子等公司在統一通信系統進行互聯互通測試。此次與北電的合作,不僅僅是互聯互通測試,而是在訂單、銷售人員、方案規劃等多個領域進行深層次合作,微軟與北電雙方都將投入大量資源支持這一合作。

微軟的通信使命

IP時代不僅給了微軟進入通信的機會,同樣也給了微軟更大的挑戰,如何發揮微軟在軟件方面的實力,促進通信應用的進一步發展,推動通信業的更深層變革,這是微軟一直在思考的。

從Windows Mobile到Windows Live,再到現在的統一通信,微軟在通信領域已經擁有全面而豐富的產品線。同時,微軟歷來強調和秉持“合作、共贏”的原則,致力于與各個環節的廠商加強合作,共同實現為用戶提供更多新服務新產品的目標。

對未來通信的發展,微軟同樣更為關注,并不斷為之努力。過去幾年來,微軟亞洲工程院在統一通信和移動技術研發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微軟亞洲工程院在下一代即時通信網絡終端和Exchange Server的技術和產品開發中承擔許多重要的項目,建立起了一只強大的統一通信技術和產品的研發隊伍。今年3月,微軟投資成立“微軟亞洲工程院移動技術中心”,加大對下一代Windows Mobile產品的核心技術與應用展開探索,并重點研發針對中國乃至亞太區域用戶需求的創新移動技術與產品。在此基礎上,微軟亞洲工程院移動技術中心將進一步調動微軟全球的優勢資源,實現對技術創新、技術轉化、產業合作的戰略提升。

未來,在加速孵化微軟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加速推動技術向產品轉化的同時,移動技術中心將根據技術、產業及市場發展趨勢,鎖定以下三大領域展開深入研究:首先,對基于3G及更新的移動通信技術標準的核心技術進行探索;其次,研發下一代基于各種移動終端的多媒體娛樂應用――如圖像和視頻管理軟件等;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微軟亞洲工程院移動技術中心還將與移動運營商、軟件開發商和手機制造商緊密合作,著力開發契合中國用戶需求的專項技術與產品。目前,在上述領域,移動技術中心正在進行的項目已達到7個。此外,為充分釋放本土優秀人才的潛能,微軟亞洲工程院移動技術中心還將招募和培養更多人才――未來一年里,研發團隊的規模將成倍增長。

在具體的產品線上,微軟一方面仍然著重發展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這是微軟開發的前端軟件產品,也是微軟通信行業解決方案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部分。Windows Mobile不僅能夠連接不同的設備,同時還把人與所需信息連接起來,大大降低了個人和商業機構間的交流障礙。使用這一操作系統,人們可以輕松實現信息同步,瀏覽網頁,使用熟悉的Word、Excel 和Outlook等軟件。采用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的手機完全不同于傳統的手機,它改變了人們使用手機的方式,真正使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獲得所需的信息。

另外,微軟去年推出了Windows Live戰略。目前微軟正在進行新的設計,以便各個Windows Live服務軟件之間可以協同工作。在一些場合中,某些Windows Live軟件是相互獨立的,但可以在其它Windows Live軟件的支持下發揮出完整的效能。舉個例子來說,Windows Live Expo已經集成到所有Windows Live通信應用程序當中,通過這些應用程序都可以調用Windows Live Expo。

作為整個通信軟件的支撐,Windows Server在后臺也將發揮巨大的作用,可以為統一通信提供多種支持。去年,在微軟的整個業務中,Windows Mobile的增長率最高,達到47%,另一個高速增長的就是Windows Server,超過15%。目前,依托合作共贏策略與開放的技術平臺,微軟已與來自世界55個國家的120個運營商、50多家手機制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這使得移動業務在過去一年里躋身于微軟發展最為迅猛的領域。而在移動業務的發展中,微軟亞洲工程院將在整個微軟全球戰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從微軟的業務發展數字中可以看出,通信領域的巨大潛力是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未來,微軟將通過與業界更緊密的合作,幫助移動運營商、軟件開發商和手機制造商不斷獲得成長的動力,共同建設一個全新的、生機勃勃的數據與多媒體通信產業的生態系統。

張宏江博士履歷

張宏江博士現任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同時兼任微軟中國研發集團副總裁。

加盟微軟之前?熏張博士曾任美國硅谷的惠普中央實驗室經理,負責多媒體內容的檢索和管理技術,智能圖像處理和視頻編碼等科研項目。

第6篇:即時通信解決方案范文

臺上,微軟和合作伙伴代表坐在高腳凳上,靜候臺下記者的提問,神情顯得很輕松。但這種氣定神閑之態只保持了不到一刻鐘,就被記者的發問打亂。

“為什么思科不在被邀請之列?”面對這個頗具火藥味的問題,讓作為東道主的微軟負責人張柏舟思索了幾秒鐘之后,把話筒交給旁邊的助理:這個問題你要不要回答?這一舉動,引發了臺下記者們的一陣笑聲。

2007年10月底,在北京亮馬河酒店舉行的微軟“統一溝通”平臺方案會上出現了以上別開生面的一幕。與此相呼應的是,微軟此次會議刻意避開了“統一通信”,而采用了“統一溝通”這個新稱謂。同時,包括北電、AVAYA、大北歐等合作伙伴在內大概有近千人到場。而這些大企業,無一不是思科在統一通信領域的直接或間接對手。

具有火藥味的提問最終在笑聲中被微軟高層用官方語言打發掉,但是在對接距離越來越短、氣氛越來越緊張的統一通信市場上,微軟和思科這對曾經的合作伙伴,現在卻成了競爭對手,雖然在表面上彼此之間仍然相互微笑相對,但實際上已隨時準備沖向對方。

同床異夢

統一通信融合了計算機網絡和傳統電信網絡,把電話、數據傳輸、音視頻會議、即時通信等所有和溝通相關的應用集成在一起,能夠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意設備的溝通。據Gartner數據顯示,到2010年,全球統一通信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00億美元。

這個百億美元的巨大市場由于涉及網絡硬件和網絡軟件,史無前例地吸引各方巨頭聞風而來。

2007年9月,IBM公布了其統一通信與協作策略工作計劃;11月,AVAYA公布統一通信發展路線圖;阿爾卡特-朗訊、北電……都在摩拳擦掌。而分屬網絡通信設備和軟件行業巨頭的思科和微軟,面對這個蛋糕早就垂涎三尺。

和后者相比,占有先天之優的思科已先期介入該市場,占得約4成左右的全球市場份額,并率先于去年10月在香港推出全球首款成熟視頻會議系統――網真。不過,思科的暫時領先無礙微軟對該市場具有的野心――與幾天前思科公司舉辦的統一通信第一屆合作伙伴峰會相比,微軟的上述會議規模和安排更為龐大和細致。

關于為何避開“統一通信”而選用“統一溝通”的稱謂,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柏舟特意強調,微軟在“統一通信”的功能上做了延伸,認為統一溝通是指統一通信+軟件保障+客戶體驗,而后兩項是微軟的優勢所在。

所以,從微軟的官方語意來看,它和思科并非針尖遇到麥芒?!捌鋵嵾@幾年,由于很多業務方面的合作,錢伯斯(思科首席執行官)和鮑爾默(微軟首席執行官)在每個季度都有定期的非正式聚會,兩個人會討論關于雙方合作的方式和遇到的一些問題,會談場面看上去其樂融融?!币晃粯I內人士透露。

在9月,思科宣布,除語音郵件和網絡會議之外,在線狀態信息也被納入和微軟公司統一通信合作計劃當中,并表示還要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

“兩個公司的狀態在商場上也屬罕見,作為同一市場上利害關系最明顯的對手,卻必須合作。即使現在推出了office communications server2007這樣的產品,微軟也無法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當然思科也不行,所以客戶可能混用兩家的產品來開發完整的解決方案,這就要求兩家公司為了客戶要考慮也要密切合作,可是合作又不是出于本意,說不定雙方剛剛開會研究技術問題,回去之后就要制訂相應的市場戰略來應對?!鄙鲜鋈耸啃φ?。

這并不是笑話。

早在2003年,微軟就在購買來的視頻公司的基礎上推出視頻會議軟件產品,與思科構成直接競爭關系。今年開始,兩家公司開始了針鋒相對的收購行為:微軟在收購語音識別服務提供商tell me后的第二天,思科就宣布收購了網絡視頻會議系統提供商網訊,這兩起收購都是觸角向對方領域的一次延伸,而且時間如此巧合,針鋒相對的意味相當強烈。

這種實質存在的對抗,在雙方單獨面對媒體時表現得愈加明顯。錢伯斯曾聲稱在統一通信領域,思科領先微軟至少三年。錢氏話音剛落,第二天的新聞報道就稱之為“錢伯斯帶著明顯嘲諷的語氣挖苦微軟”。

這種日益增長的對抗情緒在中國市場上同樣存在,思科中國一位負責人向《IT時代周刊》談及了他的看法,他承認微軟對思科造成了影響:“思科現在密切關注微軟在統一通信市場的動作,它的確是個很大的威脅,但我認為,思科在這個市場上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的積累,對市場需求的響應速度,以及產品的完備程度都遠遠好于對方。更何況,作為一個設備供應商,思科在渠道等方面積累的資源占據相當強的優勢?!?/p>

在沒有強勁對手之前,思科在統一通信市場獨攬近4成的份額。但這種情況隨著微軟實力的膨脹正在改變。計世資訊企業系統研究部分析師徐斌說:“雖然微軟對于通信領域來說,只是初來乍到,但是它對企業市場的影響力是天然存在的,這對思科來說是不小的挑戰。事實上,從近期的市場來看,很多對此感興趣的企業由于微軟的介入而放慢了采購步伐,他們要比較一下,看看微軟的產品是不是更好?!?/p>

微軟合縱連橫

2006年7月,微軟與北電結成戰略聯盟,而北電是思科在網絡設備領域有直接競爭關系的長期對手,這種聯盟無疑讓思科感覺到進一步的實質威脅。在戰略聯盟成立6個月,微軟與北電宣布初步合作成果時,思科站出來聲稱“他們所夸耀的許多新功能我們在幾年前就已經開發出來了”。

微軟并沒有放棄既定的策略:在這個以前從未涉足的領域,為了爭取到更大的話語權,微軟憑借著強大的號召力,幾乎和統一通信市場上除思科外的其他所有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這其中也包括思科原來和現有的合作伙伴。

“微軟統一溝通方案已經有50多家全球合作伙伴,這其中包括系統集成商、電話與設備制造商、電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獨立軟件供應商,在中國的伙伴包括北電、AVAYA、大北歐等行業內一流的公司。我們將會吸引更多的企業加入到我們的合作伙伴體系中。”張柏舟表示。

“統一溝通說到底是產業鏈之間、企業聯盟之間的競爭。”賽迪顧問軟件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牟淑慧也認為微軟的策略非常正確:“結盟的方式不但能夠更快地完善方案擴展應用,同時這樣也能夠擴展面向用戶群的觸角,這對思科在渠道和技術方面的優勢是很好的抗衡。”

市場形勢的風云突變,讓思科不得不開始改變策略。2007年10月,思科成立了“統一通信聯盟”,為合作伙伴以及第三方廠商提供定期交流的平臺,共同開拓統一溝通市場?!俺虽N售模式的調整,合作伙伴的協同工作也會更加密切。2008財年中,思科希望選出30~50家優選合作伙伴,他們可以得到項目支持以及特殊的折扣支持。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會優選出10~15家戰略合作伙伴,通過資金的形式支持合作伙伴針對應用進行研發。”思科中國副總裁王昀宣布的政策顯示了拉攏合作伙伴的迫切意愿。這又和微軟的策略大體相似。

輕言獲勝不容易

作為最早進軍統一通信領域的思科,幾乎可以提供“端到端”的產品體系,同時通過一系列的收購,他們融通了所有網絡。所以,當“思科網真會議解決方案”甫一問世,被認為是目前業界最為成熟的企業級統一通信方案,除了技術的優勢,思科作為設備制造商所擁有的龐大的渠道合作伙伴以及良好的網絡架構,這些優勢讓思科在市場中一直以近四成的份額獨占鰲頭。

微軟作為一個外來者想在這個領域呼風喚雨也并非沒有緣由:統一通信的某些核心領域正是微軟的優勢所在,微軟將通信功能深深根植于桌面以及服務器操作系統,同時,它召集幾乎所有統一通信廠商的能量也是其他廠商望塵莫及的,強大的陣線聯盟將使客戶在產品設計、成本投入和功能創新等方面擁有更多的選擇。基于免費捆綁策略,價格也是微軟的強項,“如果統一通信基于軟件平臺的話,因為網絡基礎設施已經搭建好,所需要的只是一臺服務器和PC,這個回報率要比其他方式高出很多。”張柏舟表示。

在紛繁復雜的統一通信戰場上,主張語音與數據網絡硬件層面融合的思科,提倡在現有網絡進行應用軟件層面整合的微軟,走著截然相反的路。

兄弟登山,各自努力,誰能最先登頂,現在看起來并不那么容易判定。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二者自身都還不足夠強大。思科的傳統優勢產品路由器等并不屬于企業工作流程中不能替代的部分,怎樣打開局面,進入屬于企業信息化領域,這對思科是個障礙。而思科雖然與很多廠商組成合作伙伴,但是不同廠商的產品之間是否能夠充分集成,也是短時間內不容易克服的問題。

第7篇:即時通信解決方案范文

但僅僅有設計理念還遠遠不夠。整機薄利的現實,讓顯示器廠商不得不開始了品牌、技術以及渠道的暗自角力――推崇技術的廠商們以對比度論欲謀天下,看重分銷商的廠商們則試圖用渠道籌謀市場――“技術門”和“市場門”內依舊是激烈的競爭。

無論什么門,穿越,才能生存。

5月底的一天,剛參加完第十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科博會)的三星顯示器中國區營銷總部營銷總經理李載燁長出了一口氣。是的,在這次科博會上,三星顯示器著實大“秀”了一把。三星推出的一系列新品的設計都圍繞著“即時通信”的概念展開――集個人電腦顯示器、電視播放、即時溝通的功能于一體。

設計門:系統還是組件

新產品背后體現的往往是廠商對未來市場的判斷和把握,所以李載燁一再強調的就是:“三星顯示器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產品,而是一個系統,一個包含多種功能、多種元素但卻以顯示器為中心的系統?!边@句話顯然說明了三星的布局,那就是從產品轉變到解決方案,同時,其角色定位也開始從供應商向服務商轉變。

其實三星從2006年提出“五大戰略”以來,就一直把中國內需市場的占有作為重中之重,即不僅把中國作為生產基地也同樣作為最大的銷售市場,而使整個產品線實現系統化便是題中之義了。

三星電子素來以品牌優勢取勝,打出“系統牌”是一向重視成本控制的三星電子的慣常做法。

LG并沒有把顯示器的重要性提升到系統的高度。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LG的產品線比三星豐富得多。從1958年進入電子行業以來,LG一直以產品線全面馳名業內。當國內很多企業還未籌謀多元化產品線的時候,LG已經從高端顯示器、信息家電、移動終端等產品一直延伸到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等領域,并在顯示器產品上一直保持著很高的美譽度。這也說明LG在顯示器產品的理解上更注重廣泛度上的調整。舉例而言,2006年底,上海的一個LG下游維修廠商因為不滿跟LG上海分公司合作而引發“翻新工廠”的事件。

事實上,在顯示器行業,翻新顯示器重新出現在賣場上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LG為何卻遇上了這樣一個頭疼的“刺猬”?更不巧的是,為何偏偏是LG進軍高端市場的所謂“藍海戰略”的時候?

LG在針對翻新事件的聲明中承認:“LG過去確實通過特約維修站更換了部分產品的外包裝,甚至有些作業是在環境不是很理想的情況下完成的。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我們承認我們在管理上是有責任的?!?/p>

“翻修工廠”的事件雖然結束了,但緊接著又冒出一個“反LG聯盟”的組織。該組織的技術人員甚至還可以指導消費者如何判斷LG的翻新機。對于這些技術細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出自業內人士之手,但LG公司卻對這些外界的說法未置可否。

盡管LG的弘報部門(相當于大多企業的公關市場部)的人士對與競爭對手的不和諧因素不予評價,但LG的雄心壯志已是顯而易見――LG計劃2007年的全球銷售目標要從2006年的386億美元提高到445億美元。

LG首席執行官南鏞表示:“LG會在全球范圍涉足所有的商業領域。公司計劃通過提升手機業務和液晶電視業務來提升企業競爭力?!?/p>

除LG外,顯示器市場中的另一員悍將優派的實力也不可小覷。1998年,優派在進入顯示器領域8年后,曾一舉超過當時在美國市場占有率第一名的NEC,并成為美國顯示器市場連續多年的霸主;2000年,優派收購諾基亞顯示器事業部;2002年,優派全面發力中國市場;在2003年第三季度,優派奪得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雙料冠軍;2006年,優派全球營收超過16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顯示器專業品牌之一。優派認為,未來顯示器的屏幕將越來越大,附加功能也將越來越強大。前段時間優派推出的VX1945和VX2245就是底座功能非常強大的顯示器(兩者也是全球第一款直接連接iPod的顯示器)。

此外,優派還認為,未來的顯示器在外觀上將會更加時尚,除了更注重家庭娛樂的拓展外,功能將越來越多樣化。從產品理念上看,優派更像是把顯示器放在組件和系統之間。

技術門:對比度論能否獨霸天下

三星在顯示器行業中可謂中國市場連續8年的領導者,但其領先市場占有率的關鍵原因是其系統論產品設計理念,而非在對比度上的追求。

返觀LG,其在顯示器對比度的研發上可謂費盡心思。LG銳比液晶顯示器就采用了高對比度技術――銳比(DFC),得到了行業內的廣泛認可。

緊隨LG之后,AOC等顯示器廠商也紛紛推出了高對比度技術。記者在走訪多個經銷商之后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高對比度產品的對比度已經達到了3000∶1,甚至是4000∶1。但是盡管一些產品的對比度數值相同,但技術上還存在著很大差異。據專家介紹,目前液晶行業主要有兩種提高對比度的方法:一種是通過提高白色亮度來實現,另外一種是降低最黑亮度來實現。專家強調,實現原理的不同導致了產品顯示效果上的差異。在亮度足夠的情況下,如果繼續提高亮度,則很有可能導致畫面過于明亮和刺眼,顯示畫面會出現“過曝”現象。盡管有廠商將這個“過曝”現象進行了處理,但在顯示色彩豐富而細膩的畫面時,色彩顯示會不夠鮮活。而如果通過降低最黑亮度來提高對比度,同時有效降低最黑亮度的下限,則可使顯示效果更加光彩奪目、栩栩如生。

記者從LG技術工程師處了解到,其高對比度技術――銳比(DFC)正是通過降低黑色亮度來提升液晶對比度。最新推出的銳比3000∶1技術,在識別更低黑色亮度的基礎上,更是將自動識別、運算、調整和優化等多項技術運用到了LCD畫面的色彩構成與細節表現上,并且精確到了對每個色階的控制調節,從而讓LCD煥發出勃勃的生機和強大的生命活力。LG銳比產品中,銳比3000∶1產品L226WTQ、L196WTQ和L1970HR憑借出類拔萃的顯示畫質,成為銳比熱銷潮中最為搶眼的產品。

據中關村海龍、鼎好等賣場資深銷售人員介紹,跟2005年和2006年相比,今年消費者的關注點從響應時間、可視角度等轉移到對比度上來,LCD的選購標準已經發生變化。同時,高對比度成為選購標準的趨勢更加明顯――LG銳比液晶的熱賣就反映了這一消費習慣的變化。LG公司IT營業總部總經理李康來曾在今年3月的銳比3000∶1技術溝通會上提到:“在中國市場上,‘銳比’已然是顯示器領域中的一個普通名詞,同時已經成為了消費者選購的標準。”

今年初,LG公布了2006年第四季度營收,其第四季度銷售額為55210億韓元(折合58.86億美元,兌換比率為938∶41)。得益于高端產品的強勁銷售,LG包括海外公司在內的全球銷售額比前一季度增長了9.8%,其中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占到30%以上。

從LG的全球規劃中可以看出,中國、北美和歐洲是其全球三大重點市場。2006年,LG中國銷售額達到90億美元,在LG全球銷售額中的比重已經超過23%。預計中國市場在LG全球版圖中的地位將逐步提高。

盡管LG在顯示器市場上一再跟三星“叫板”,但一向高舉高端之旗的三星似乎更加自信。李載燁從產品和技術上解釋了三星顯示器的市場觀點,“我們除了開發更高指標和更大尺寸的產品外,還要以用戶需求為基礎,不斷細分和發掘新的消費者市場?!?/p>

在技術和產品上,優派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2006年,優派終結了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之戰,了全球最快的灰階1毫秒顯示器VX931;在2005年底率先推出2999元的19英寸寬屏液晶顯示器,推動了寬屏元年的啟動。優派最近還推出了24英寸寬屏液晶顯示器VX2435wm,其分辨率達到了1920×1200,并帶有HDMI接口,支持HDCP。

第三方咨詢機構認為,以三星為龍頭的韓國顯示器廠商和中國臺灣顯示器廠商以超過80%以上的市場份額成為整個顯示器市場的絕對主導。可以看出,這種局面是產業多年發展、沉淀的結果,也是消費者多年執著選擇的結果,并且這一市場占有比重在短時間內也是很難改變的。

市場門:渠道、品牌還是其他

如今,人們對顯示器設備的考量更多了一些與各種信息應用相關的系統性的綜合指標。而對于廠家來說,為了爭奪更大的市場占有率也不再僅僅依靠原有品牌的延續,更多的是依靠與各種新興信息應用的黏合度以及對各種營銷策略的運用靈活度。身處其中的廠商們該如何贏得屬于自己的那一席之地?

在技術與產品方面,三星顯示器將推出色域達到NTSC標準114%的LED背光燈顯示器XL20、使用USB接口連接多屏幕的940UX以及利用微軟統一通信解決方案整合而成的簡化通信功能的平臺225UW等。這些設備分別服務于特定的、專業的消費群體。在渠道方面,三星還通過變更渠道而加強自身品牌的出貨量。

LG公司大中華區總裁禹南均認為:“在2002年提出‘一等LG’發展目標之前,LG的品牌形象一直比較大眾化,利潤率也逐漸因為中、低端市場的激烈競爭而下降?!睆?002年起,LG開始轉向高端市場,一方面提升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憑借差異化產品優勢從高端市場內獲取豐厚利潤。從2006年開始,LG在全球范圍內全面推行“藍海戰略”,在所有家電新品上采用最尖端的技術,確保了全球市場的平均利潤率由9.1%提升至15%。所以說,對LG而言,向高端轉型是LG利潤與品牌的最佳平衡之道。他認為:“今后將繼續提升產品線的高端推廣率,而原有的中低端產品將由市場決定其去留。”

在經歷了痛苦的2005年之后,2006年,LG顯示器開始有所調整――不但使經營管理團隊全面提升了運營效率,而且重新樹立起渠道的信心,并優化了業務流程。LG顯示器管理團隊不斷加強與渠道和商之間的溝通,大規模實施品牌推廣策略。

盡管在產品理念和技術層面上,優派并不心虛,但其一貫重視渠道建設的強項在顯示器市場上可謂為其競爭能力增色不少。

優派在擅長渠道管理的中國區總經理曾淑芳的帶領下,其業績快速增長。2002年,曾淑芳首次出任;2005年,她臨危受命,再次全盤接管了優派在中國大陸的所有業務。曾淑芳“復位”后,便拿出一系列策略。今年3月,優派中國區單月銷售業績突破3000萬美元,再創歷史新高。2007年5月,優派全球運營中心落戶武漢光谷軟件園作為優派首家全球支持中心,隸屬于優派中國區,負責優派的財務、物流、采購、商務訂單處理、信息系統(IS)即Orcale系統維護與開發,以及上下游供應商服務等業務,主要以英語為美國、歐洲、亞太等地區提供24小時的全天候技術支持。優派投資了大約2000萬元建立這一支持中心,初期員工人數約100人,未來3年隨著業務的擴大,員工人數將達到500人。

優派全球支持中心的成立,勢必帶動和加強優派對上下游資源的掌控力度,進一步提升優派品牌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

優派對這一“近距離”支持客戶群的舉動有如下解釋,很顯然,隨著越來越多的液晶顯示器企業在中國設廠或增加生產線,中國液晶顯示器產業鏈從上游的面板生產到顯示器制造以及終端消費市場,各環節都在日益完善。目前,國內的面板出貨量已超過日本和韓國,出現了友達光電、中華映管、奇美、瀚宇彩晶、京東方、上廣電等多家液晶面板制造商。

對于目前顯示器市場的格局,優派顯示器產品經理王家鵬認為:“目前的顯示器市場,外資企業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大,如優派、三星、LG等。大多數消費者在選購顯示器的時候還是很重視品牌效應的,優派一直致力于品牌的營銷,長期以來也是憑借這點贏得市場的。優派在性價比上也有很強的優勢,因為優派本身沒有工廠,在原料選購和代工方面都有更多的選擇余地。用最好的價格做到最好的產品,這樣自然就會在性價比上有更多的優勢,當然這也就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實惠?!?/p>

鏈接一:風生水起的顯示器市場

賽迪顧問高級咨詢師陳林這樣描述國內的顯示器市場:“三星顯示器作為顯示器市場的領軍品牌,在市場競爭方面一直保持30%以上的比重,其增長速度高于平均水平。在三星排名之下的第二梯隊,有明基、優派、LG等企業。這些企業在市場格局上呈膠著態勢,即在競爭力、成長力等多個方面勢均力敵,彼此之間只有微小的差距?!?/p>

三星在1998年進入中國,從1999年開始在中國市場連續8年雄居國內品牌顯示器銷售量和市場占有率的第一名。三星的系統論觀點使其在顯示器產品設計上更重視兼容性和易用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對比度。

對LG決勝高端的戰略,賽諾顧問AV事業部總經理喻亮星這樣分析,他認為:“從2002年到2004年,LG銷售收入大幅度下滑,這時才開始收縮產品線,重新配置資源,把精力主要集中回來。LG在技術研發和市場宣傳費用的投放上比不過三星。跟國內電子企業相比,LG才是三星真正的追隨者和模仿者,但在短期內趕上并超過三星的可能性還不大。因為,一貫走中、低端路線的LG邁入高端還需要一個‘洗腦’的過程?!?/p>

但事實上,當索尼、三星、飛利浦等其他的跨國企業一直堅持依靠品牌的力量推銷高附加值產品的時候,LG卻一直在推行著本土化策略,先是大規模建廠,然后利用規模優勢大打價格戰,利用價格優勢來搶占市場。但現在,它不僅可以在低端市場上用規模優勢打擊對手,而且還能在高端市場上大賺其錢。據國美電器的銷售人員介紹,論品牌影響力,以前LG一直是處在比國內企業高,但低于國外企業,如三星、索尼等的中等地位。但從目前國美電器內部的ERP顯示的資料表明,LG的高端顯示器從今年1月份以來,銷售一直處于高歌猛進的狀態。

操作系統的更新換代引發硬件產品的新一輪變革,2007年優派的顯示器全部支持Vista。優派發現消費者在關注產品參數指標的同時,也越來越注重產品的外觀與辦公、家居環境的結合。今年優派幾大系列的顯示器將采用更加時尚靚亮的外觀以及人性化設計,如不久前推出的Flamenco系列就是優派的一款明星產品,其外形設計就非常簡約、時尚。

小貼士:高對比度≠高價

高對比度技術令液晶顯示器的畫質實現了質的飛躍,提升了液晶顯示器的應用價值。對于消費者來說,價值的提升是否會帶來產品本身價格的提升?高對比度液晶顯示器是否能夠符合大眾消費的水平?

專家在此提醒消費者,高對比度技術在大大提升液晶顯示器的顯示畫質的同時,并不會提高液晶顯示器的價格。高對比度是高品質顯示畫質的標識,但絕對不是高價液晶的象征。高對比度技術在產品價格上的低表現,體現了顯示器廠商對于高對比度技術不遺余力的推進力度。

在目前市場上,LG等廠商已經在入門級產品上實現了2000∶1的超高對比度,無論是17/19英寸普屏LCD或是19英寸以上寬屏LCD,都擁有2000∶1以上的對比度性能。

鏈接二:國產品牌的“亮點”何在

如果說三星放大了產品理念,LG突出單個產品的技術優勢,優派抓住了渠道的底牌。那么,其他品牌的優勢又何在呢?在整個顯示器市場的“第二梯隊”中,國產品牌只剩下長城這一家。在眾多國內廠商紛紛退出顯示器市場之際,長城為何還屹立不倒呢?答案是責任。

從4月1日開始,長城舉辦了一次“尋找最古老的長城顯示器”的活動,全國各地涌現出了大批286時代的長城顯示器。1987年出廠的GW-300顯示器于河北私企老板處尋獲,經過20年的使用,顯示效果仍然十分清晰。

6月份,活動參賽者上傳古董級GW-200圖片,照片中的CRT顯示器還可以正常使用?;顒舆€尋找到了一批1987年左右出現的產品,GW-300就是長城公司于1987年11月生產出來的國內首款彩色高分辨率顯示器,最初只是成為了一些高科技企業的專用設備,但隨著機型的量產化,GW-300憑借相對較高的性價比,成為了許多品牌和兼容機的首選顯示器組件。5月尋找到的一臺長城顯示器GW-300使用20年,至今仍然運轉正常,堪稱長城顯示器質量的最佳見證人。

GW-100不僅是長城的驕傲,更是民族顯示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它開拓了中國顯示器向產業化方向邁進的道路。長城顯示器自1987年研制出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顯示器以來,伴隨著中國顯示器產業的發展完成了技術積累、制造成熟和品牌突破三個階段的歷練。從國內第一臺自主知識產權的14英寸CRT顯示器GW-100的研發到15英寸數控彩顯的最早研發生產,從國內首款15英寸LCD的研制和生產到成為國內首家獲得3C認證的顯示器企業,長城顯示器的發展不僅見證了整個中國顯示器產業的發展,更樹立了中國顯示器產業的一面旗幟。

過去的20年,長城顯示器伴隨著中國IT制造業的成長而迅速長大,逐步完成了資源整合、研發技術、生產制造、營銷拓展等方面的深厚沉淀,極大地推動了中國顯示器產業的發展。1993年,長城成為國內最早開始研發和生產15英寸數控彩色顯示器的廠商。1995年,長城遷入計算機大廈,并擴建至兩條整機生產線,當年產銷量突破10萬臺大關。1998年,長城再次擴建生產線,年產量達到32.1萬臺,創歷史新高。2000年,長城實現產銷量120萬臺,并一度躍升至中國顯示器市場前三甲。2002年,長城顯示器獲得3C認證,成為國內第一家通過該認證的顯示器企業。

2005年,長城顯示器正確分析市場發展形勢,順利完成了從CRT到LCD的轉型,真正走上了品牌發展之路。2006年,長城顯示器在年初便全面啟動“終端無極,創造神話”的終端戰略,并借新品牌標識“Great Wall”的啟用,逐步將長城顯示器的品牌融入了國際化顯示器的品牌市場。同年,長城顯示器在產品、銷量、品牌影響力等方面都實現了飛速提升。

“如果說2005年是長城顯示器品牌的啟動年,2006年是長城顯示器品牌的發展年,那么,2007年將是長城顯示器品牌飛躍的拐點,將是長城顯示器的品牌突破年?!遍L城顯示器事業部副總經理汪深海表示。

記者手記:顯示新視界

當渠道商對整機的利潤都扼腕長嘆的時候,顯示器的利潤空間何在呢?答案是,利潤空間還存在,但需要拿著放大鏡去尋找。

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06年全球TFT-LCD顯示器銷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達到12820.5萬臺,同比增長26.9%。盡管19英寸及其以上尺寸的大屏幕LCD顯示器銷售增長極其迅猛,但由于LCD產品平均價格大幅下降高達21.9%,導致2006年全球LCD顯示器銷售額小幅下降至310.9億美元,降幅0.9%。但2006年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延續了高速增長的勢頭,整體銷量達到1298.5萬臺,同比增長75.6%。其中,品牌市場增長82.8%,市場規模達595.8萬臺;OEM市場規模達702.7萬臺,同比增長69.9%。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市場的強大需求是讓眾多顯示器廠商“以量取勝”市場的主要因素。作為市場驅動型經濟體制,把握住市場脈搏是企業決勝的關鍵所在。我們應該看到,在顯示器行業里,我們的自有品牌還不夠大、不夠強,大批老牌的顯示器企業紛紛轉型,甚至退出顯示器市場。所以,重新認識顯示器行業,找準市場介入點,是恢復我們自有品牌自信力的惟一之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 九九热视频精品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乐 |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 国产精品一区伦免视频播放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刺激免费视频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小毛片 |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3人 | 欧美在线一区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高清免费不卡 | 国产精品1区2区 | 国内自拍第100页 | 女人张开双腿让男人 | 韩国毛片视频 | 亚洲综合伊人色一区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一级毛片 |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 | 日本高清色视频www 日本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1 | 欧美黄色一级在线 | 伊人五月天婷婷琪琪综合 | 亚洲综合干 | 女人精aaaa片一级毛片女女 | 久久福利资源站免费观看i 久久高清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 欧美14videosex性欧美成人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 久草免费福利 | 国产性大片黄在线观看在线放 | 手机日韩理论片在线播放 | 免费在线观看a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