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家政服務管理系統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課題通過定性、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深入分析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設計了以智能移動產品為平臺的老年人健康服務系統框架和系統功能模塊,并提出了基于系統平臺的老年人健康服務產業鏈資源整合的設想,為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展開個性化健康服務,實現健康老化、成功老化提供策略。
關鍵詞:
居家養老;健康服務系統
我國是世界上老齡化人口最多和老齡化最快的國家。截至2015年底,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22億,占總人口數的16.1%,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1.44億,養老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政府提出了搭建養老信息服務網絡平臺的指導意見。本課題通過分析不同年齡層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從物質與精神需求等方面著手,研究居家養老模式下以移動智能終端為載體的老年人健康服務系統設計。
一、居家養老概述
居家養老是指以家為養老場所,以社區照料服務網絡為依托,以國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為保障,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相結合的養老體系,是建立在個人、家庭、社區和國家支持基礎上的養老方式。“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9073”養老模式,根據國情,90%的老人需要居家養老。居家養老成為我國居民養老的主要方式。
二、服務系統設計
服務系統設計是一種創新策略,通過系統思考整個服務中環境、人、物、信息的相互關系,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目標,通過改善整個服務流程與體驗,為用戶構建一種新的服務價值,提供物質產品和非物質服務的綜合性解決方案,最終提升用戶消費滿意度。服務系統設計理論最早應用于傳統制造企業營銷模式轉變、責任延伸方面,即營銷模式從銷售產品延伸到銷售產品的使用或者結果,起到提高產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作用。該理論發展至今已逐步應用于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有形與無形產品及服務相關的多產業領域。運用服務設計理論進行老年人健康服務系統設計,通過大數據統計、分析老年人的個體信息,從老年人的根本需求出發進行歸類細分,按需設計系統功能模塊,以互聯網數據交換實現醫療、家政等服務輸送,打造智慧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同時通過系統閉環設計,即老年人的使用反饋,進一步維護、更新系統,以創造出更優化的服務。
三、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分析
健康是由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組成的一個整體,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影響健康的因素包括個人的健康行為(體育鍛煉)、個人的能力和處理(壓力的)技巧、社會經濟環境、物理環境、醫療保健服務等。老年人的健康服務需求包括物質生活照料、精神文化享受以及醫療保健護理等,受到年齡、學歷、家庭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的老年人對健康服務的需求必然不相。課題組以定性、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對無錫市區167位老年人進行了深度訪談,其中年輕老年人(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對老年人的劃分,60到74歲的人群稱為年輕老年人)為129人,占訪談總人數的77.2%。調研發現,由于機體功能的衰退,老年人自我照顧與社會(家庭)服務能力逐步下降,同時對醫療健康服務的需求逐步上升。盡管如此,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現在的老年人尤其是年輕老年人身體都較以往更健康。
(一)生理健康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會出現生理上的衰老,如智力的減退導致記憶力和理解力下降、消化系統的衰退導致飲食咀嚼費力、骨骼系統的衰退導致行動能力下降,此外還有視力減弱等等。被訪談老年人多能生活自理,但都患有一定程度的慢性病,如高血壓、關節炎、頸椎炎等,其對醫療、保健等有較多的需求。被訪者均表現出對健康養生、醫療保健的關注,具體包括定期體檢、收聽/看養生類節目,使用家庭醫療/保健儀器,如血壓計、血糖儀等,按摩儀,足浴桶等。
(二)心理健康
老年人生理特征的變化也伴隨著心理特征的變化,主要為疾病、認知障礙、社交變少等帶來的抑郁、煩躁、多疑的消極情緒。此外,伴隨著家庭結構的空巢化,老年人對情感與精神需求則比以往更明顯,渴望得到親情和精神的慰藉。82.3%的被訪談者承擔一定的家庭工作,如接送第三代上下學、買菜做飯、打掃衛生等體力勞動。事實上,根據學者研究,老年人適當參與社會活動,包括力所能及的家庭服務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其生活的精神動力,有助于其成功老化。
(三)娛樂活動
受年齡特點影響,被訪談者平時的主要活動鍛煉為散步、小區健身器材鍛煉、廣場舞等運動。娛樂消遣上以看電視居多,其中43.1%的年輕老年人有使用智能手機上網習慣,這部分老人多屬于“嬰兒潮”一代(1946~1964年出生),總體表現為文化素養較高。其主要使用手機瀏覽網頁/新聞、微信朋友圈、QQ交流以及收聽廣播、音樂播放等。這些老年人會通過微信等與家人、親戚、朋友進行實時溝通,分享信息,并有少數年輕老年人會使用照片美化、小視頻編輯等App。通過調研可知,城市老年人,尤其是年輕老年群體對智能移動終端使用,為互聯網技術下的健康服務系統平臺的推行提供了可能。老年人健康服務系統平臺可以借助智能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借助信息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實現平臺中多方的溝通與互動。總體上,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呈現多層次、多元化的特點。
四、老年人健康服務系統設計原則
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說,老年人健康服務系統設計要根據老年人的生理接受性和認知特點,遵循以下兩大原則:1)易用原則:設計者要在認知心理學、系統設計等理論指導下,充分分析老年人的邏輯思維和使用習慣,確保系統操作簡單易用。平臺界面應當簡單明了,層級合理、切換方便。界面中圖案、文字等要符合老年人辨識能力和認知能力。2)至美原則:操作界面應關注老年人的審美,并遵循形式美法則,色彩、圖案、圖標的設計要給老年人以美的享受。
五、老年人健康服務系統框架
圍繞老年人的核心需求,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健康服務系統設置五大常用功能平臺,即醫療服務系統平臺、康復護理服務系統平臺、健康養生服務系統平臺、家政服務系統平臺和精神慰藉服務系統平臺。另外設置緊急呼叫系統和投訴管理功能,前者實現緊急狀態下的求助呼叫,后者方便老年人用戶及其家屬進行服務反饋與投訴,實現系統閉環設計,優化服務,具體如圖1所示。信息平臺以手機等智能終端為載體,由社區提供服務管理系統,平臺的維護與管理由網絡工程師、醫生、營養師、心理咨詢師等跨領域專業人員組成,通過分析養老信息集成平臺的內容數據和用戶數據,為老年人進行身體狀況和心理發展進行測試和評估,建立健康檔案,判斷老年人需要的服務層次和類型,制定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通過安排定期體檢、開展健康培訓等,讓老年人實時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實現科學養生與及時醫療相結合,提高生活質量。
(一)醫療服務系統平臺
醫療服務系統平臺通過數據中心,與社區醫院進行老年人醫療信息數據交換,為老年人接受基礎醫療診斷提供服務,同時,系統平臺還可以與社區醫院、中心醫院形成遠程醫療信息系統,為老年人醫療診斷提供更優質服務。此外,緊急呼叫系統直接連接社區醫院急救中心信息平臺,為老年人急救提供保障。
(二)康復護理服務系統平臺
康復護理服務系統平臺可設置醫療康復服務和醫療康復知識模塊。次系統平臺主要針對失能老人的醫療康復服務,具體除了血壓和血糖的檢測、就醫陪護、代配藥等,還包括褥瘡護理、幫助服藥、排泄、介護、疾病的康復護理。失能老人的家屬可以通過此平臺選擇具體的醫療康復服務。此外,家庭照料人員也可通過醫療康復知識模塊獲得專業學習。
(三)健康養生服務系統平臺
分析老年人的健康層次與需求(如圖2所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對醫療的需求程度增加;相反,年輕老年人由于生活條件的改善和信息獲得渠道的增多,其健康觀念正在逐步變化,即從以往有病才治病的傳統觀念及習慣,轉變為治未病、保健養生。因此,健康服務系統平臺可以設置健康飲食模塊和養生保健模塊。營養師根據老年人的個人信息,為其提供膳食搭配方案選擇。養生保健模塊可以提供形式多樣的養生保健信息,如中醫養生講座、保健操視頻等。同時,系統平臺若與餐飲中心、有機農場或者凈菜配送中心實現信息交互,即嵌入農產品電子商務商對客訂購模塊(B2C)等,則不但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基礎保障,更能延伸到農業、商業等不同的產業鏈,形成老年人健康服務產業群。
(四)家政服務系統平臺
老年人通過家政服務系統平臺選擇衛生清潔、洗衣、烹調、購物等服務,平臺通過與家政服務公司實現數據聯網,提供相應的服務與人員。
(五)精神慰藉服務系統平臺
我國家庭規模目前呈現小型化、多樣化趨勢,單人家庭、空巢家庭比例增加,其中空巢老人占老年人總數的一半以上,獨居老人占老年人總數的比例也在增加。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增加,可通過此平臺選擇聊天、讀報、陪同等精神慰藉服務,根據自身需求決定服務的頻率和內容。此外,老年時期仍是思維成熟、智慧發展時期,平臺可設置網上“老年大學”,方便老年人學習充電,充實日常生活。
六、老年人健康服務系統流程及界面設計
老年人健康服務系統客戶端可安裝在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上,手機通過Wifi或4G接入。老年人及其子女家屬可共享賬號信息,檢測、調整服務需求,同時對健康指標實時監控。具體操作流程如圖3所示。用戶打開健康服務系統APP,進入注冊界面,輸入老年人基本信息,包括年齡、性別、收入、文化程度、家庭結構與人數、住址等基本信息。確認資料、提交后進入登錄界面,設置用戶名和密碼,并以醒目字體提示保存密碼,以保證之后自動登錄,簡化操作。進入主界面,用戶可直接輸入近階段健康數據,包括體重、身高、睡眠狀況、常見疾病、遺傳病史、心率、血壓等近階段身體指標,建立健康數據檔案。系統平臺根據用戶信息分析及需求匹配分析,將反饋信息推送給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模塊和個性化服務推薦模塊。用戶可自主選擇個性化服務模塊或者選擇系統推薦的個性化服務模塊。為老年人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系統設置健康數據更新的消息提醒,并隨著用戶定期更新個人健康數據,系統平臺也更新量身定制的健康服務。頁面風格定制。系統提供默認頁面及其他待選頁面,用戶可根據自身的風格愛好自行設定,體現人本服務理念。老年人健康服務系統總體呈現多層次、多元化的特點。
七、總結
居家養老模式下,為了確保老年人得到物質與精神的全方位關懷,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搭建健康服務系統平臺,為老年人展開個性化健康服務,通過醫養結合實現健康老化、成功老化。
參考文獻:
[1]睢黨臣,彭慶超.“互聯網+居家養老”:智慧居家養老服務模式[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6(9):128-130.
[2]陳寧.國外“醫養一體化”服務模式發展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藥房,2017(11):1441-1442.
[3]姜霖,王勇彬.基于良好溝通的老年人產品設計策略[J].美術與設計,2017(1):181.
[4]何迎朝,左美云,丹.四種常用人口老化理論的集成研究[J].中國老年學會雜志,2016(5):2270-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