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范文

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

第1篇: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范文

Abstract: Many economic benefit's evaluating indicators usually have some kinds of relevance, through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and the gray cluster analysis this paper classified them and get the result: The appraisal of business economic benefit could be get from inspecting the capital returns ratio, the returning rate of total assets, the profit margin of saling, the debt ratio of property and the ratio of capital maintenance appreciation.

關鍵詞:經濟效益指標;主成分分析;核心指標;灰色聚類

Key words: economic efficiency target;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core target;gray cluster

中圖分類號:F2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07-0039-03

0引言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企業經濟效益是掌握企業的運行和發展態勢的重要指標,它是指企業在一定的計劃期內,以盡量少的資金占用,產出盡量多的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企業的產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趨完善,各相關方面對企業的經濟效益都十分重視。如何通過對權威部門提供的企業的經濟效益指標的科學客觀地分析,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成為一個重要課題。文[1]、[2]、[3]對此作了十分有意義的工作。文[1]提出了經濟效益指標的設計原則,可是對經濟效益指標提供的信息有所重疊;文[2]、[3]提出了指標組合、分類的思想;文[3]的主成份提法尤有新意,但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本文擬從經濟效益之間的灰色相關性給它們作出灰色聚類,以另一種角度為企業通過經濟效益的考核找到自我認識、自我發展、進行科學決策和科學管理的依據。

1企業經濟效益的指標及其設計原則[1]、[2]、[3]

企業的經濟效益分析首先要確定對企業經濟效益評價的指標體系,該體系應做到不遺漏重要指標,不附加多余指標且指標之間又相互有區別,這些指標能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的命脈,并為企業的科學決策提供可靠的信息。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置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其主要原則為:效益性、全面性、系統性、綜合性、導向性、穩定性、統一性、通用性、可比性、實用性。

反映企業經濟效益的指標有許多種組合,以財政部1995年頒布的指標作為分析的依據,具體指標如下:

(1)總資產報酬率:用于衡量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獲利的能力。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 %

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2)銷售利潤率:反映企業銷售收入的獲利水平。計算公式:

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產品銷售凈收入×100 %

產品銷售凈收入:指扣除銷售折讓、銷售折扣和銷售退回之后的銷售凈額。

(3)速動比率:是指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在某一時點上運用隨時可變現資產償付到期債務的能力。計算公式為: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

(4)存貨周轉率:用于衡量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存貨資產的周轉次數,反映企業購、產、銷平衡的效率的一種尺度。計算公式為:

存貨周轉率=產品銷售成本/平均存貨成本×100%

平均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2

(5)應收帳款周轉率:用于衡量企業應收帳款周轉快慢。計算公式為:

應收帳款周轉率=賒銷凈額/平均應收帳款余額×100%

賒銷凈額=銷售收入-現銷收入-銷售退回、折讓、折扣

平均應收帳款余額=(期初應收帳款余額+期末應收帳款余額)/2

(6)資本收益率:是指企業運用投資者投入資本獲得收益的能力。計算公式為:

資本收益率=凈利潤/實收資本×100%

(7)資產負債率:用于衡量企業負債水平高低情況。計算公式為:

資本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8)資本保值增值率:主要反映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本完整性和保全性。計算公式為:

資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權益總額/期初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

資本保值增值率等于100% 時,為資本保值;資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時,為資產增值。

(9)社會貢獻率:是衡量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為國家或社會創造或支付價值的能力。計算公式為:

社會貢獻率=企業社會貢獻總額/平均資產總額×100 %

企業社會貢獻總額:即企業為國家或社會創造或支付的價值總額,包括工資(含獎金、津貼等工資性收入)、勞保退休統籌及其他社會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凈額、應交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所得稅、其他稅收、凈利潤等。

(10)社會積累率:衡量企業社會貢獻總額中多少用于上交國家財政。計算公式為:

社會積累率=上交國家財政總額/企業社會貢獻總額×100%

上交國家財政總額:包括應交增值稅、應交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所得稅、其他稅收等。

2主成分分析補遺

從十個企業――中國科健、江西紙業、清華泰豪、中興通訊、青島雙星、雅戈爾、邯鄲鋼鐵、福田汽車、新力藥業、武漢石油――的財務報表中計算出上述的十個評價指標值,得出原始數據矩陣(見表1)。為了消除原來各指標的量綱,使各指標之間具有可比性,按照文[4]的方法對原始數據作標準化處理,得到標準化矩陣,據此得到各指標之間的相關矩陣,由相關矩陣的特征值選取主成分,由特征向量獲得主成分z1、z2、z3、z4。

z1=0.0620x1+0.4439x2+0.4501x3+0.3072x4-0.0803x5-0.1923x6+ 0.3089x7- 0.1153x8+ 0.4061x9+0.4301x10

z2=0.5554x1+ 0.0170x2+ 0.0148x3+ 0.2455x4- 0.4081x5+0.3854x6- 0.1437x7-0.4850x8-0.2443x9+0.0117x10

z3=-0.0660x1-0.0813x2+0.1591x3- 0.4107x4-0.6418x5+0.2796x6+ 0.2931x7+0.4270x8-0.0570x9+0.1832x10

z4=0.2372x1-0.0673x2-0.1638x3-0.1553x4-0.1369x5-0.5447x6+ 0.6281x7-0.2381x8-0.1733x9-0.3026x10

其中xj(j=1、2、…、10)表示第j 項指標的得分。以這四個主成分來評價各企業的綜合經濟效益,其計算公式如下:

Y=0.4443z1+0.2550z2+0.1128z3+0.0949z4

文[3]認為“通過對企業經濟效益的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把原來較多的指標轉化為相互獨立的彼此之間不相關的幾個主成分來代表原來諸多指標。所得主成分既適合企業內部經濟效益縱向評價,也適合企業之間的經濟效益橫向比較。是綜合評價企業經濟效益的一種好的方法”。

其實Y值是對企業經濟效益的綜合評價。由于文[3]沒有給出所謂主成分z1、z2、z3、z4所代表的意義,企業仍不能通過主成分分析發現優勢,找到差距。

文獻計量學有一個重要定律――布拉德福定律:如果將科技期刊按其刊載某專業論文數量多寡以遞減順序排列,則可分出一個核心區和相繼的幾個區域,每區刊載的論文量相等。圖書館學確定核心刊物的思想源于此。

由于zi的表達式中,所有xj的系數之平方和等于1,將xj的系數之平方從大到小排列,若前若干xj的系數之平方和接近0.5,則稱這幾項為主成分zi的核心指標(這時其余諸xj系數平方和也接近0.5)

z1的表達式中x3、x2、x10的系數平方最大,它們的平方和等于0.5846 ,即資本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社會積累率三項指標是z1的核心指標。

z2的表達式中x1、x8的系數平方最大,它們的平方和等于0.5437 ,即銷售利潤率、存貨周轉率兩項指標是z2的核心指標。

z3的表達式中x5、x8的系數平方和等于0.5942 ,資產負債率、存貨周轉率是z3的核心指標。

z4的表達式中x7、x6的系數平方和等于0.6912 ,應收帳款周轉率、速動比率是z4的核心指標。

到此主成分的意義就十分明確了:

z1反映了企業資本的回報狀況。在Y 的表達式中它的系數等于z2,z3,z4三者系數之和(0.4443≈0.2550+0.1128+0.0949);后面將看到z1與其核心指標均為正相關,而z2,z3,z4與其核心指標既有正相關也有負相關,可見z1在反映企業經濟效益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即企業在科學決策時首要考慮的是提高資本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和社會積累率。

z2反映了企業的銷售利潤。存貨周轉率是它的核心指標,但它與存貨周轉率是負相關。存貨周轉率的計算公式為:

存貨周轉率=產品銷售成本/平均存貨成本×100%

可見銷售利潤與存貨周轉率負相關是相符的。

z3是企業的負債狀況。它與其核心指標――資產負債率負相關。存貨周轉率同是z2,z3的核心指標,但它與前者負相關,與后者正相關。

z4反映企業銷售貨款到帳狀況。

3經濟效益指標灰色聚類分析

3.1 灰色聚類方法簡介[5]先介紹灰色絕對關聯度。設有兩個序列X0,X1。

X0={x0(1),x0(2),…,x0(m)},X1={x1(1),x1(2),…,x1(m)}

由X0、X1 產生始點零化象X、X

X={x(1),x(2),…,x(m)},

X={x(1),x(2),…,x(m)}

其中,x(k)=x(k)-x(1),x(k)=x(k)-x(1)k=1,2,…m

令S=x(k)+x(m)

S=x(k)+x(m)

則X0 與X1的灰色關聯度ε=

今有m個觀察對象,每個對象觀n測個特征數據,得到如下序列:

X={x(1),x(2),…,x(m)}X={x(1),x(2),…,x(m)} ┆X={x(1),x(2),…,x(m)}

計算Xi與Xj (i?燮j,j=1,2,…,n)的灰色絕對關聯度εij,顯然有εii=1。取定一個臨界值τ:00.5。當εij?叟τ時,則視Xi與Xj在水平τ下為同類特征。這樣就得到特征X1,X2,…,Xn在水平τ下的一個分類。

τ值的大小可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而定。τ越接近 1 分類則越細,每一類中的特征就越少;τ值越小分類越粗,這時每一類中的特征相對的較多。

3.2 經濟效益指標灰色聚類由表1得到10個數據列:

x1={13.31,17.19,17.06,38.37,15.91,41.72,12.19,9.01,48.45,

11.25}

x2={4.73,-23.14,5.12,7.42,4.05,12.09,8.24,3.59,3.65,1.84}

x3={25.96,-85.95,10.92,14.76,7.95,18.55,10.77,10.23,

4.63,5.28}

x4={93.47,51.92,103.49,204.86,153.35,113.92,106.12,

108.55,100.69,95.58}

x5={84.96,76.12,39.26,56.24,58.97,37.19,28.33,67.29,

24.43,66.88}

x6={0.6,1.17,1.46,1.06,0.64,0.31,0.97,0.6,1.72,0.43}

x7={5.32,0.48,7.52,6.69,5.09,18.07,12.43,13.34,2.27,9.65}

x8={6.21,5.12,4.08,1.55,2.61,1.89,7.16,5.69,2.93,5.38}

x9={48.29,-10.45,32.32,45.64,33.51,30.77,35.89,48.27,

10.83,44.87}

x10={46.51,-38.44,49.54,47.37,53.17,37.65,45.62,51.59,

46.69,53.21}

為了使指標間具有可比性,消除數據的量綱,把它的數據標準化:用其10個數據的均方根除所有數據,得到新的數據列:

x=,,…,

若將處理后的xi看作一個10維向量,它是單位向量,其模等于1。計算結果見表2。

以下按照3.1介紹的步驟依次計算出始點零化象、│S│值、1+│Si│+│Sj│值、│Si-Sj│值和灰色關聯度,結果分別列入表3、表4、表5、表6、表7。

以下據表7給指標x1,x2,x3,x4,x5,x6,x7,x8,x9,x10分類。

取臨界值τ=0.8,關聯度ε?叟τ的兩項指標歸為同一類。這時經綜合分析后將10項指標分為3類:{x1,x4,x6,x7},{x2,x10},{x3,x5,x8,x9}(注:x2與x8,x9的關聯度雖大于0.8 ,但x8,x9與x10的關聯度卻小于0.8 ,如上分類保證了同一類中指標間的關聯度都大于0.8),即:

第一類(共四項指標):銷售利潤率,資本保值增值率,速動比率,應收帳款周轉率;

第二類(共兩項指標):總資產報酬率,社會積累率;

第三類(共四項指標):資本收益率,資產負債率,存貨周轉率,社會貢獻率。

取臨界值τ=0.9,這時10項指標分為5類:{x1,x6,x7},{x2,x10},{x5,x8,x9},{x3},{x4} ,即:

第一類:銷售利潤率,速動比率,應收帳款周轉率;

第二類:總資產報酬率,社會積累率;

第三類:資產負債率,存貨周轉率,社會貢獻率;

第四類:資本收益率;

第五類:資本保值增值率。

4結論

從§3中對企業經濟效益指標的分類有如下結論:

(1)10項指標可粗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銷售利潤率,資本保值增值率,速動比率和應收帳款周轉率;第二類是總資產報酬率和社會積累率;第三類:資本收益率,資產負債率,存貨周轉率,社會貢獻率。同一類指標之間呈正相關,從其中任一項指標的好壞可估摸到其余幾項指標大致狀況。

(2)也可將資本保值增值率和資本收益率分別從第一、第三類分離出來。結合前面對經濟效益的主成分分析可以認為分離出來還是比較好的。這樣10項指標分成5類。

(3)考察一個企業的經濟效益可從繁,也可從簡。若從簡,結合主成分分析,主要考慮資本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銷售利潤率、資產負債率、資本保值增值率等5項指標。

參考文獻:

[1]王善華.企業經濟效益評價新指標的計算[J].華東經濟管理,1995,(3).

[2]蓋地.企業經濟效益指標評價試析[J].現代財經,1995,(3).

[3]郭韌等.企業經濟效益的主成分分析[J].運籌與管理,2003,(1).

第2篇: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范文

    財務分析報告是企業財務主管以實際的財務資料為依據,系統地研究分析企業財務運作的應用文書。隨著商品流轉的不斷進行,企業的資金不斷循環周轉,構成了資金的籌集、運用、耗費和分配等方面的運動,這就是企業的財務活動。企業財務活動的結果,反映在資金來源、資金占用、流通費用、稅金、利潤等財務指標上,企業的財務分析報告就是對這些指標在一定時期內的完成情況用一定的方法進行綜合性地計算和分析,并用書面文字加以闡述。

    財務分析報告的作用主要有:通過檢查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財務計劃執行情況和對企業各項財務指標實績的分析,總結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經驗及教訓,并提出具體的工作建議,提出對資金運用、費用開支、利潤完成狀況的總評價,作為檢查、考核企業財務管理優劣的重要依據。它是幫助領導決策、指導企業業務的重要手段。

    財務分析報告可分為綜合分析、專題分析、簡易分析、典型分析、財務預測五種。

    綜合財務分析報告分為年度和上半年度兩種,它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活動狀況及其成果,并對資金、費用、利潤等數據,對主要經濟指標的完成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從而總結經驗教訓,對今后工作提出建議。

    簡易財務分析報告是在一個較短的時期內,通常是季度或月度,對企業財務活動及經營成果作簡要的分析,以發現經營活動和財務資金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

    專題財務分析報告是企業在經營管理實踐中發現某一財務狀況對業務經營的開展有很大影響而作出的專門分析。如商品庫存結構分析;資金分析;財經紀律狀況分析等。

    典型財務分析報告是分析與財務活動有關的、重大突出的、有普遍意義的典型事例所寫的報告,多數是上級單位或同級財稅,金融,工商管理部門編寫,常用第三人稱。

    財務預測報告也稱財務可行性預測,是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或對某一經營業務的財務成果進行預測時所寫的報告,供領導作決策之用。

    財務分析報告具有真實性、同比性、議論性等特點。

    (一)真實性

    財務分析報告的主要作用是供領導正確決策之用,作為企業健康有序發展之用,因而材料的真實性至關重要。任何虛假的材料都會導致判斷的失真,進而導致決策的失誤,導致工作的失敗。

    (二)同比性

    財務狀況的優劣,一定與某特定時期的背景分不開,一定與企業發展的一定階段性分不開,所以,比較法是最為常見的分析方法,尤其是歷史上的同比很有必要,這有助于幫助企業找到發展的坐標。

    (三)議論性

    財務分析報告的表現手法,側重在議論,其他的記敘、說明都是為議論服務的,最后的結論也是建立在議論分析基礎上的。所以應該不斷地夾敘夾議。

    二、財務狀況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指標

    (一)經營指標分析

    主要說明企業基本情況、本期企業生產經營業務的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等,如產量、營業量、銷售量等實際完成額及同比增減值。

    計算反映企業發展能力狀況的財力評價指標有:銷售增長率,資本積累率,總資產增長率,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三年銷售平均增長率。

    將這些指標與標準指標及上年同期值相比計算增減值,并從以下幾方面分析生產經營中取得的業績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一是經營環境變化的影響,主要分析企業生產經營內、外部條件變化的影響;二是營業范圍調整及影響;三是需披露的其他業務情況和事項的影響等。從中找出主要影響因素,并說明企業取得成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說明企業經營中出現問題與困難的原因是什么,使企業明確今后的發展方向。

    (二)盈虧指標分析

    1.對利潤表所反映的本期實際利潤數與計劃數及上年同期實際數進行對比,分析利潤實現情況及增減值。本期實現利潤(虧損)總額是多少,比計劃及上年同期數增減額及增減率;分析本期實際利潤總額構成情況,其中: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外收支等情況與計劃數及上年同期數的增減額及增減率是多少。

    2.計算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指標,并用標準值與上年同期值相比計算增減值。

    3.根據分析與計算結果,分析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的強弱,并從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減額的影響、成本費用同比增減額影響、其他業務利潤、營業收支凈額等因素分析其對本期利潤的影響程度,查找導致盈利能力增強(減弱)的原因。

    (三)資金指標分析

    1.通過資金結構比例分析,分析本期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報表中各項目的構成比例,以行業比例和上年同期項目比例相比較,將增長分析與結構分析結合起來,判斷各項目構成比例的合理性、科學性。

    2.對企業資產的營運能力進行分析,評價企業資產管理效率情況。其評價的指標主要包括: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如通過對應收賬款周轉率的分析,可以得出企業應收賬款變現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如果周轉率高則表明:收賬速度快,賬齡較短,資產流動性強,短期償債能力強,可以減少收賬費用及壞賬損失。同時借助應收賬款周轉期與企業信用期限的比較,還可以評價委托加工單位的信用程度,調整原訂的信用條件,制定出相應的收賬政策。對固定資產周轉情況的分析,可以知道固定資產的利用率是否合理,固定資產結構是否恰當。

    3.計算企業的償債能力情況,其主要指標有:速動比率、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等。

    4.指標變動差異分析,將本期各項指標計算結果與標準值及上年同期值比較,找出變動較大或不正常的指標作為重點分析對象,揭示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四)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分析

    1.衡量國有資體保值增值情況指標是國有資本增值率,通過對該指標進行分析,能充分體現對國有資產的保護,能及時、有效發現侵蝕國有資產的現象,反映國家投入資本的保全性和增長性。

第3篇: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范文

摘 要 財務指標雖然反映了企業的相關能力,能為決策者提供有力的參考數據,但在反映企業財務狀況時存在的諸多缺陷,這就要求財會人員在進行財務分析時應充分考慮和解決解決這些問題,從而獲得企業真實的財務信息。本文分析了存貨周轉率指標沒有全面反映其內部結構、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只反映了有關項目的表面現象、凈資產收益率指標沒有考慮凈資產的使用時間、銷售利潤率指標不符合配比原則和可比性原則等八個問題。

關鍵詞 財務指標缺陷 注意問題

財務指標分析反映了企業的相關能力,能為決策者提供有力的參考數據,定位企業現狀和考核評價企業業績,但其不是評價企業償債能力、經營狀況和發展能力的絕對標準。筆者認為財務評價指標在設計上存在一定的缺陷,這是我們在進行財務分析時必須注意的問題。

一、存貨周轉率指標沒有全面反映其內部結構

存貨周轉率是反映企業銷售能力強弱、存貨是否過量和資產是否具有較強流

動性的一個指標,也是衡量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中存貨運營效率的綜合指標。在實際運用中,存貨計價方法對存貨周轉率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在分析企業不同時期或不同企業的存貨周轉率時,應注意存貨計價方法是否一致。另外,為了改善資產報酬率,企業管理層可能會希望降低存貨水平和周轉期,有時受人為因素影響,該指標不能準確地反映存貨資產的運營效率。同時,在分析中不可忽視因存貨水平過高或過低而造成的一些相關成本,如存貨水平低會造成失去顧客信譽、銷售機會及生產延后。

值得注意的是,存貨水平高、存貨周轉率低,未必表明資產使用效率低。存貨增加可能是經營策略的結果,如對因短缺可能造成未來供應中斷而采取的謹慎、預測未來物價上漲的投機行動、滿足預計商品需求增加的行動等等。此外,對很多實施存貨控制、實現零庫存的企業,在對其進行考核時,該比率將失去意義。

二、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只反映了有關項目的表面現象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用以反映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指標。其在實踐中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沒有考慮應收賬款的收回時間,不能準確地反映年度內收回賬款的進程及均衡情況;二是當期銷售具有季節性,特別是當賒銷業務量各年相差較懸殊時,該指標不能對跨年度的應收賬款回收情況進行連續反映;三是不能及時提供應收賬款周轉率信息。該指標反映某一段時期的周轉情況,只有在期末才能根據銷售額、應收賬款平均占用額計算出來。

三、凈資產收益率指標沒有考慮凈資產的使用時間

凈資產收益率反映了公司股東向公司投入資本的報酬率,反映了公司凈資產的增值情況。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存在以下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年末凈資產”項目中由于已經剔除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的數額,導致采取不同股利政策的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口徑存在差異;二是由于“年末凈資產”項目中包括公司年度內增加的凈資產,而這部分增加的凈資產是在報告年度內逐步取得的,而公司對該部分新增凈資產的使用自然是在取得以后,上述計算公式顯然沒有考慮到這部分凈資產的使用時間,導致“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結果不盡合理。

四、銷售利潤率指標不符合配比原則和可比性原則

銷售利潤率是盈利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標,是企業一定時期的利潤總額與產品銷售凈收入的比值,其反映的是企業一定時期的獲利能力。銷售利潤率雖能揭示某一特定時期的獲利水平,但難以反映獲利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并且該比率受企業籌資決策的影響。財務費用作為籌資成本在計算利潤總額時須扣除。在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等因素相同的情況下,由于資本結構不同,財務費用水平也會不同,銷售利潤率就會有差異。同時,投資凈收益是企業間相互參股、控股或其他投資形式所取得的利潤,與銷售利潤率中的當期產品銷售收入之間沒有配比關系。同樣,銷售利潤率指標之間以及營業外收支凈額與當期產品銷售收入之間也沒有配比關系。因此,銷售利潤率指標不符合配比原則與可比性原則。

隨著企業經營方式的多元化,將很難區分主營業務與其他業務。在實際經營中,有些企業的營業外收入甚至超過了主營業務收入。若仍以主營業務收入來計算銷售利潤率指標,則不能反映企業收入的全貌,也就不能正確反映企業的獲利水平。

五、資本保值增值率指標在計算中對相關數據進行調整

資本保值增值率是考核經營者對投資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和增值能力的指標。資本保值增值率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該指標除了受企業經營成果的影響,還受企業利潤分配政策的影響,同時也未考慮物價變動的影響;二是分子分母為兩個不同時點上的數據,缺乏時間上的相關性,如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將年初的凈資產折算為年末時點上的價值(或年末凈資產貼現為年初時點上的價值),再將其與年末(或年初)凈資產進行比較;三是在經營期間由于投資者投入資本、企業接受捐贈、資本(股本)溢價以及資產升值的客觀原因導致的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的增加,并不是資本的增值,向投資者分配的當期利潤也未包括在資產負債表的期末“未分配利潤”項目中。所以,計算資本保值增值率時,應從期末凈資產中扣除報告期因客觀原因產生的增減額,再加上向投資者分配的當年利潤。資本增值是經營者運用存量資產進行各項經營活動而產生的期初、期末凈資產的差異,若企業出現虧損,則資本是不能保值的。

六、資產負債率指標應和盈利能力指標結合起來運用

資產負債率指標只反映報告日的靜態狀況,且資產中各要素所占比例的大小,對企業償債能力有重要影響,流動性較差的項目所占比重越大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就越差。對企業來說,該比率也并非越小越好,如果該指標較大,說明利用較少的自有資本投資形成了較多的生產經營用資產,不僅擴大了生產經營規模,而且在經營狀況良好的情況下,還可以利用財務杠桿得到更多的投資利潤,但資產負債率過大,則企業財務負擔重,資金實力不強,財務風險大增;如果該指標過小,則表明企業財務杠桿利用不夠。因此,應當將償債能力指標與企業的盈利能力結合起來,予以平衡考慮分析。

七、速動比率指標沒有全面反映速動資產的構成

理論上速動比率是比流動比率更能反映流動負債償還能力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指標。但是該比率雖然彌補了流動比率的某些不足,卻仍沒有全面考慮速動資產的構成。速動資產盡管變現能力較強,但它并不等于企業的現時支付能力。當企業速動資產中含有大量不良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時,即使該比率比較理想,也不能保證企業有交強的短期償債能力。該比率應與速動資產變現能力等相關指標結合起來分析。

八、流動比率指標計價基礎的不同影響了指標反映償債能力的準確性

第4篇: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范文

關鍵詞:企業財務業績;評價體系;構建研究;重要性;原則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1-00-02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形勢。而企業要想從根本上立于不敗之地,其核心在于加強企業成本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吨醒肫髽I綜合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的實施,在規范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工作的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客觀的反映了企業資產運用的整體質量,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規范經營行為奠定了基礎。在此,本文從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重要性、財務業績評價指標的構建原則、企業財務業績基本評價指標以及輔助評價指標等幾個方面出發,針對企業發展過程中財務業績評價體系構建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做以下分析。

一、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重要性

在企業日常管理的過程中,財務指標對企業的健康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不僅關系著企業財務管理的順利進行,同時還關系著企業一切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針對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能夠通過自身的職能,將企業財務活動信息充分的體現出來,為企業負責人下一輪的生產方案提供依據。與此同時,完善的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能夠清晰的反映出企業的資源優勢及資本創新,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其次,建立科學完善的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能夠使企業負責人準確的掌握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償債能力以及盈利能力做出準確的判斷,以便企業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最大限度的規避風險。

二、財務業績評價指標的構建原則

在《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中第五條明確規定,在開展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工作的過程中,必須遵循客觀性、全面性、效益型以及發展性等四方面原則,以確保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管理的科學性。

(一)客觀性原則

在企業財務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過程中,相關負責人應通過科學、可靠的方式來衡量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同時以可驗證資料作為整個體系的評價依據,以便在體系實施的過程中能夠真正做到不偏不倚,保障財務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的順利運行。

(二)成功性原則

在整個財務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過程中,關鍵成功因素的財務業績如何,將直接決定著企業下一步戰略目標的制定與實現。關鍵成功因素能夠通過自身的優勢,對企業的優點及弱點進行科學、完善的分析,為企業戰略方針的制定提供支持信息。

(三)可預測原則

在財務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過程中,通常是對過去的財務狀況進行統計、總結,而企業的負責人能夠通過財務評價指標體系,對未來企業財務業績的發展趨勢做出相應的判斷,以此來調整企業的戰略方針。

(四)可比性原則

財務評價業績指標體系在建立的過程中,本身就具備了一定的可比性。通過企業實際支出與預算相比較,能夠得出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與不同時期相比較,則能判斷企業今后的發展狀況,而與同行業競爭對手相比較,則能找出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等等。

三、基本評價指標

根據國務院國資委頒布的《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中第二章評價內容與評價指標的規定,對企業綜合績效的中的財務績效定量評價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具體分析如下:

(一)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與評判主要通過資本及資產報酬水平、成本費用控制水平和經營現金流量狀況等方面的財務指標。在整個企業盈利能力分析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企業負責人結合著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對企業的整體經濟實力做出科學、完善的判斷。其次,在分析企業盈利能力的過程中,還應結合著市場經濟的整體發展趨勢以及企業的發展狀況,有針對性的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最后,在企業進行盈利分能力分析的過程中,應仔細核算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以便對企業的盈利狀況做出科學評價。

在企業財務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凈資產收益率也叫股東權益收益率。其主要功能在于反映企業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本獲取凈收益能力,以便從根本上反映投資與報酬的關系。在整個企業財務業績管理的過程中,是評價企業資本經營收益的核心指標。平均凈資產主要是指在企業創立初期,投資人所具備的基本權益與某段時間后權益人所獲取利潤的算術平均數。在利潤所有權獲取的過程中,之所以采取利潤分配前的結果,其根本原因在于期末所有者權益余額中包含了部分本期利潤的分配狀況,而這樣就會導致部分利潤被直接轉走,無法及時的參與到凈資產平均余額的計算中,導致計算結果與事實不符。為了從根本上消除這種影響,對凈資產平均余額的計算作上述調整。由于凈資產收益率公式中的“凈利潤”不是凈資產創造的,而是包括知識與智力資產和負債在內的全部資產共同創造的,因此,應設置另一個對股東投資創利進行評價的指標:凈資產創利率。凈資產收益率與凈資產創利率是評價權益資本獲取報酬能力的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標。

(二)企業資產質量分析

企業資產質量分析與評判主要通過資產周轉速度、資產運行狀態、資產結構以及資產有效性等方面的財務指標,綜合反映企業所占用經濟資源的利用效率、資產管理水平與資產的安全性。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資產作為企業一切生產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保障,不僅關系著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還關系著企業今后的發展。在企業資產質量分析的過程中,主要是指企業負責人對企業各個方面經濟資源的利用率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確保企業經濟資源的合理利用與安全,避免經濟犯罪的現象發生。此外,企業負責人在資產質量分析的過程中,應結合著企業各個方面,對企業的資產進行綜合分析,以確保資產質量分析的準確性。

(三)企業債務風險分析

企業債務風險分析與評判主要通過債務負擔水平、資產負債結構、或有負債情況、現金償債能力等方面的財務指標,綜合反映企業的債務水平、償債能力及其面臨的債務風險。負債收益率是指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由于自身的經營不善,不得不通過貸款舉債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該項指標主要反映的是企業借款所得與所費的關系。該項指標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完整的體現出企業財政的平衡狀況,同時也能反映出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在企業債務風險分析的過程中,資本之間沒有具體的劃分,而是在條件允許的狀況下,資本擁有者有著相同的創利能力。在評價企業財務杠桿的過程中,通過對負債收益率與利息率的對比即可準確的掌握相關財務信息。即負載收益率與利息率的差值越大,則表明企業財務杠桿運用的較好,反之則較差。然而在使用的過程中,還應注意,差值越大,這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四)企業成本分析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成本費用是整個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部分。傳統的成本費用利潤率計算公式為: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在這個公式中,利潤總額是指企業在過去經營發展過程中的全部利潤,既包括企業當年的營業利潤與投資收益,同時還包括政府部門的相關補助及營業收支;而成本費用則是指企業在過去一年時間內所有的花費,既包括產品的成本、生產費用,也包括產品營銷以及管理費用,因而在計算成本費用利潤率的過程中,應將分子中的利潤總額改為營業利潤。

(五)企業經營增長分析

企業經營增長分析是指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對銷售增長、資本積累、效益變化以及技術投入等各個方面投入的財務指標進行分析。通過企業的經營增長分析,能夠對企業某段時間內的經營狀況以及今后的發展趨勢進行整體反映,為企業的負責人提供戰略依據。在企業經營增長分析的過程中,需要企業負責人結合著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以及企業發展中的各個部門,有針對性的做出分析。在確保分析結果客觀、準確的同時,還能對企業今后的發展趨勢做出準確判斷。

四、輔助評價指標

在企業財務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過程中,除了基本評價指標外,還包括了輔助評價指標。顧名思義,輔助評價指標體系是對基本評價指標的補充,在運用的過程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對基本指標體系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完善,包括銷售利潤率及REVA等;其次,對企業財務發展的動態進行反映,以便企業負責人能準確的掌握企業財務的實際管理狀況;最后,在我國多個企業中,基于企業自身的發展性質、規模,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輔助評價指標的制定標準。針對輔助評價指標,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EVA

這是以資產市場價值為基礎的企業經營業績評價指標。其基本理論是:企業用于創造利潤的資本價值總額既不是資產的賬面價值,也不是資產的經濟價值, 而是其市場價值。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投資者都會在企業會計年度的開始以一個整體的形式將企業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格出售,然后通過出售得到的收入來進行與原來企業相同的投資,并通過這種方式來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回報。如果投資者沒有順利的將自身管理的企業變成現金,則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他們放棄了獲得該水平回報的機會。

(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

在企業財務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能夠充分反映出國有資產的實際運轉狀況,以便企業負責人及時的掌握企業資產的使用狀況。針對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的計算,其基本計算公式為: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觀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有者權益。在整個公式計算的過程中,針對各種客觀的影響因素都要排除,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國家投資增加的國家資本金;第二,國家專項撥款及各項基金增加的國家資本公積;第三,稅收返還或專項減免增加的國家資本金及資本公積;第四,按國家規定進行資產重估(評估)增加的國家資本公積金;第五,接受捐贈增加的國家資本公積;第六,清產核資增加的國家資本金及其權益等??鄢母鞣N客觀因素減少值有:經專項批準核減國家資本金及其權益;按國家規定重估(評估)減少的國家資本公積;無償劃出或分立減少的國家資本金及其權益;清產核資核減的國家資本金與資本公積等。

在企業財務業績評價體系構建的過程中,通過對期末國家所有者權益進行簡單的調整計算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有資本的增值狀況,但是在使用的同時,基于該種方式的局限性,導致計算結果存在嚴重的偏差。針對這一狀況,企業負責人可以在企業經營的初期、末期財務總結的時候,針對國有資產中一些不良資產進行集中處置。在這些不良資產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三年或三年以上應收的款項以及企業由于長期的經營不善而積壓的存貨及投資。其次,掛賬損失。掛賬損失主要是指沒有及時處理的資產損失以及固定資產損壞報廢造成的損失。最后,在清算不良資產的過程中,還應及時的扣除不屬于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獲得的凈資產數額, 如變賣固定資產、 土地使用權等的利得。以此來保障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的準確性。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構建科學、完善的財務業績評價指標體系,不僅能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質量,同時還能完善企業的整體管理。由此就需要企業負責人能夠結合著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制定出科學、完善的企業財務業績評價體系,為企業今后的發展奠定結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瑩.基于企業財務目標的雙重績效評價指標研究[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03).

[2]陳建新,肖家湖.企業業績評價的演進及其發展動態[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5).

[3]田月昕,王存英.企業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的完善[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

[4]田月昕,王存英.企業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A].遼寧省農業經濟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征集論文集[C].2005.

[5]薛曉敏,李清盛.企業經濟效績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1).

[6]《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總目錄[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04).

[7]宋冬英.企業文化與企業經營業績關系探討[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4).

[8]潘李劍,付琬舒.企業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綜述――基于我國學者的研究[J].財會通訊,2011(21).

第5篇: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范文

[關鍵詞] 多元統計 因子分析 贏利能力

一、引言

多元統計分析是統計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支,它通過對多個隨機變量觀測數據的分析,來研究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揭示這些變量統計規律。多元統計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多元數據圖表示法、聚類分析、判別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對應分析、多重多元回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路徑分析、多維標度法等。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起在許多領域拉開了多元統計分析應用的帷幕,20多年來在多元統計分析的理論研究和應用上取得了很顯著的成績。

企業的盈利能力,即企業利用各種經濟資源賺取利潤的能力,它是企業營銷能力、獲取現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回避風險能力等的綜合體現,也是企業各環節經營結果的具體表現,企業盈利能力是企業各種能力的重中之重。然而要對企業盈利能力作一個徹底的分析和研究,就必須要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個變量進行分析和研究。通過對多個變量觀察數據的分析,來研究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揭示這些變量之間內在的變化規律。

二、企業贏利能力指標的構建

企業盈利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是一套充分反映企業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并且互為補充的指標群??茖W設計評價指標體系是正確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在具體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時應遵循以下原則和要求:即科學性原則,全面性原則,客觀性原則,可比性原則,定性和定量的原則,通用性和發展性相結合原則。參照該規則,本文優化并創新性地選取了以下指標: 銷售毛利率、銷售利潤率、總資產收益率、長期資本收益率、成本費用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資本保值增值率、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比率、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投資收益率、營業利潤增長率、經營現金凈流入量結構比率等12項反映企業生產經營贏利能力,資產贏利能力,所有者投資贏利能力和贏利狀況的核心指標,用以計算產生企業效績評價的初步結果,它們的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銷售利潤率 =利潤總額 /銷售凈收入×100%

總資產收益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 ×100%

長期資本收益率=收益總額/長期資本平均占用額 ×100%

成本費用收益率=利潤總額 /成本費用總額 ×100%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所有者×100%

資本保值增值率=年末所有者權益總額/年初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營業凈利潤×100%

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營業利潤/營業凈總額×100%

投資收益率=投資凈收益/利潤總額×100%

營業利潤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額/上年營業利潤總額×100%

經營現金凈流入量結構比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現金凈流量總額×100%

三、因子分析法在企業贏利能力評價中的應用實證

1.數據來源

本文選去25家各類企業2006年末年報數據為樣本,這25家企業涉及工業、商業、建筑業、房地產業及服務業,根據上面所選取的12個具有代表性的指標,利用分析模型,對這些企業進行因子分析。

2.因子分析模型

第6篇: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范文

【關鍵詞】國有工業企業 經濟效益 因子分析

一、引言

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工業企業的健康發展,是實現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在廣東省,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數量占全省工業企業數量的二分之一以上。

經濟效益是指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所獲得的生產總值與生產成本之間的比例,它是企業追求的最終目標。因此所有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都希望通過優化資源配置,達到投入最小化與利潤最大化。本文選取經濟發達的廣東省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對我國廣東省各市規模以上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的主要經濟效益指標進行了分析。

二、文獻綜述

唐國華(2008)通過比較我國國有工業企業、私營工業企業各行業的經濟效益,得出了國有工業企業在資本密集型、壟斷性較強的行業經濟效益好。鄭宇益和楊沛(2009)認為國有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取決于該地區工業企業的類型、生產的產品的種類、資金的來源和產品銷售情況,以及企業的管理運行效率。聶勇(2009)認為運用因子分析法,不僅可以對我國各?。ㄊ校┕I企業經濟效益進行綜合分析、評價,還可以知道各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及薄弱環節,因而為企業決策提供依據。彭瀟等(2011)經過研究發現我國國有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取決于該行業工業企業的類型、生產的產品的種類、資金的來源和產品銷售情況,以及企業的管理運行效率。

本文采用2011年的數據,從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方面,利用因子分析法對所選的21個城市的各市規模以上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評價,以便為廣東省的經濟發展提供參考。

三、實證分析與結果

(一)樣本選擇和數據來源

本文以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汕頭、佛山等21個城市為樣本,選取了《廣東統計年鑒(2011)》中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的主要經濟效益指標數據,以此來進行因子分析。

(二)指標的選取

為了科學而全面的評價我國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國家統計局在1998年制定頒布了一套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考核指標體系,即:總資產貢獻率、資本保值增率、資產負債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員勞動生產率、產品銷售率。這一體系全面考核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本運作能力和生產效率等方面,標志著我國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評價體系的進步。而廣東省主要用總資產貢獻率、資本保值增值率、資產負債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和產品銷售率這六個指標來對其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行衡量。因而本文就選取了這六個指標來進行分析。

以上經濟效益考核指標的計算公式分別為:總資產貢獻率(X1)=(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利息支出) /平均資產總額;資本保值增值率(X2)=期末所有者權益/上年同期期末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率(X3)=負債總計/資產總計;成本費用利潤率(X4)=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全員勞動生產率(X5)=工業增加值/全部職工平均人數;產品銷售率(X6)=現價工業銷售產值/現價工業總產值。

(三)廣東省國有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通過研究多個指標的關系,找出能代表所有變量的少數公因子,進而表示出每個指標變量與公因子的相關關系。因子分析法實際上是將原來的所有變量綜合成盡可能少的幾個綜合性變量,并且要求這幾個綜合變量既能充分反映原來的變量所反映的信息,又能使少數變量之間互不相關。具體步驟如下: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變換,求出各指標間的相關系數矩陣;建立因子模型,并確定因子貢獻率及累計貢獻率;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變換和旋轉,并計算因子得分。

(2)數據處理及分析。輸入原始數據,應用SPSS軟件,選取特征值大于1的作為公共因子,并考慮這幾個公共因子的累積方差貢獻率。從表1可以看出,旋轉后的變量相關系數矩陣有三大特征值:1.894、1.870和1.147,其中累計貢獻率達到81.835%,說明這三個公共因子已經提供了原始數據的足夠信息,因此提取前三個公共因子。

由表2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可以看出,F1在X2和X4上的因子載荷值很大,F2在X1和X5上的因子載荷值很大,F3在X3和X6上的因子載荷值較大。

其中,X2資本保值增值率是反映企業凈資產變動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企業發展能力的集中體現。X4成本費用利潤率是指工業企業投入生產成本及費用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反映企業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經濟效益。X1總資產貢獻率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內全部資產獲利能力,是企業經營業績和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是評價和考核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X5全員勞動生產率是指反映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勞動投入的經濟效益。X3資產負債率是指反映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反映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的資金從事經營活動的能力。X6產品銷售率是指反映工業產品已實現銷售的程度是分析工業產銷銜接情況研究工業產品滿足社會需求的指標。公共因子F1主要反映了國有企業運營的盈利能力,公共因子F2反應了企業經營的效率,公共因子F3主要反映了國有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因此,對公共因子的命名如表3所示。

由回歸法估計因子得分,以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占三個因子總方差貢獻率的比重作為權重進行加權匯總,得出各市的綜合得分,即:F=(31.563×F1+31.164×F2+19.109×F3)/81.835

在公共因子F1上得分前三的地區為珠海、河源和潮州,其中河源的得分遠高于其他城市,說明河源市的國有企業的盈利能力效率高。在公共因子F2上得分前三的地區為梅州、惠州和茂名,其中茂名的得分遠高于其他城市,說明這三個地區的國有工業企業的資產和人員利用效率很高,對廣東省的貢獻相當大。公共因子F3上得分前三的地區為廣州、梅州和汕頭,其中汕頭的得分遠高于其他城市,說明這三個城市的風險都較高。

從綜合得分來看,河源和茂名的的得分很高,說明這兩個地方的國有企業整體都很好。而綜合得分較低的佛山、韶關、陽江、湛江及云浮,是因為它們的三個得分都較低,需要在各個方面都要有所提升和加強。

四、結論

過去經常使用加權合成法對廣東省各城市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評價,但這種方法由其主觀賦權可能會使評價結果不能完全反映企業的真實情況,而因子分析法在進行綜合評價時,是非??陀^的。總之,采用因子分析法,我們不僅可以對企業經濟效益進行綜合分析、評價,而且還可以為企業以后的決策提供依據。

本文通過因子分析可知,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所在區域有關,工業企業的發展存在區域間的不均衡性。因此,我們要采取有效措施扭轉這種不平衡性,最終實現工業企業經濟與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

第7篇: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范文

【關鍵詞】混合所有制 國有股權 治理結構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改革新思路,2014年超過20個省份公布了各自的國企改革方案,2015年《國務院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下發,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然成為新一輪改革的重中之重?;旌纤兄茖衅髽I的核心影響是通過股權結構重置,提高國有企業效率,使國有企業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旌纤兄聘母锉旧硎且豁楜嫶蟮南到y工程,不僅涉及股權結構的變化,更重要的是要采取科學的研究理論及方法優化國由企業治理結構,形成與混合所有制相匹配的治理模式。

一、發展混合所有制對國有企業治理水平的影響

(1)推進國有企業與市場接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于國有資本的流動,促進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優勢互補。我國國有企業存在規模龐大、實力雄厚、技術優勢強等發展優勢,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則機制靈活、創新動力強烈。國有企業引入民營資本,有利于我國各種所有制資本在融合中取長補短,放大國有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控制力、帶動力與影響力,從而在實現產權多元化的同時,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

(2)解決國有企業效率問題。激勵與監督是國企效率的兩個方面,二者都是委托人為了促使人按照自己的意圖行動而采取的措施。由于在國有企業委托關系當中,國有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國資委、中央及各級地方政府既是委托人又是人,容易出現國有股權所有人虛置,滋生各種尋租行為和不作為行為?;旌纤兄仆ㄟ^股權結構的安排,能夠調動非國有資本參與決策、實施監督,從機制上解決國有股權效率問題,避免人問題,糾正國有企業因壟斷帶來的激勵機制扭曲。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面臨的治理難題

(1)國有資本的控股問題?;旌纤兄剖钱斍靶蝿菹律罨瘒衅髽I改革的必然選擇,其目的是把競爭性業務推向市場,讓更多的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到國企改革中,以充分發揮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各自的優勢。在實際實踐過程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容易造成某些重要經濟領域里國有資本的過度退讓,或者在發展混合所有制過程中仍然是國企一家獨大,缺乏多元股東決策制衡的機制,缺乏多元股東追求利益的動力,缺乏多元股東共謀發展的活力。

(2)法人治理結構問題。股權多元化是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基本特征,企業資本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主體投資共同組建而成。但從近年實踐來看制企業管理存在“換湯不換藥”的現象,依然存在國有股一股獨大,決策不科學等問題,民營股東和個體股東在混合所有制的經營中缺乏話語權。只有做到以法人治理機構來代替行政干預,真正建立法人治理體系,在整體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體制,這將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一大難點。

(3)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問題。確保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是國有企業的重要使命。假如不考慮客觀需求和效益可行性,為混合而混合,不僅不能提高國有企業效率,而且會降低國有經濟活力,甚至損害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體制。在混合所有制中,只有當國有資本增值率高于非國有資本的增值率時,對國有經濟整體而言才是有效的增值。發展混合所有制帶來國有資本被賤賣、流失的風險,這無疑將給國有資產的保護與監管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治理結構優化

(1)合理分配控制權?;旌纤兄颇康脑谟诶糜邢薜膰匈Y源創造更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即用有限的現金流來放大國有資本的控制權。李振國等在對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國有股份的最佳控制權的研究中提出,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國有股份到底要占多大的比例才能既保持國有股份的控制權又使得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取決于股權的分散程、擁有控制權的大股東各自的持股比例、大股東之間相關性(即合作意向)。國有資本控股比例應根據股權分散程度及企業重要性來確定,確保非公有制經濟主體參與改革的動力,讓改制后的企業更富活力。

(2)優化戰略投資者。股權多元化是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特征之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降低國有股權比例,優化股權結構,實現不同所有制交叉持股和相互融合。在實際操作中,國企引入戰略投資者大多是采取引進資金的方式,在行業、市場、管理整改方面合作的案例還不多。國有企業應有選擇地培育和優化機構投資者,真正形成多方協作、利益平衡的戰略合作關系。要按一定規則和速度降低國有股權比例,最終使國有企業從國有獨資或政府絕對控股的企業逐步轉變為國有資本相對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3)強化董事會運行機制。企業內部治理是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的關鍵,明晰的委托關系、獨立的董事會制度和運行機制則是混合所有制企業公司治理的基礎。在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使社會資本參與到企業的決策和經營,具體可通過設計董事會來實現。要設計合理的董事會結構,適當擴大董事會規模,代表國有大股東的董事和內部董事的數量之和不應超過董事數量半數。隨著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的逐步完善,可以逐漸建立以獨立董事為主的董事會結構。要積極發揮監事會和獨立董事的監督職能,讓非國有資本在監事和獨立董事的人選上有更多話語權。

參考文獻:

[1]李濟廣.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的目的、形式與治理保障[J].社會科學,2015,(2).

[2]渡邊真理子.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制權、金字塔式結構和侵占行為[J].金融研究,20ll,(6).

第8篇: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范文

摘要:區域產業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生產同類產品或同一種服務的所有企業的集合,反映的主要是產業空間布局狀況以及由此所決定的區域間橫向經濟關系。產業技術作為企業生產效率的主要支撐條件,其發展水平是區域企業集群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技術產業技術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對于評價區域企業集群的包括生產技術、市場績效和企業運營在內的綜合技術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區域產業;技術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3)02-0024-01

進入21世紀之后,人類社會進入到科學技術水平不斷發展和經濟結構加快調整的重要時期。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各個行業的技術水平都在不斷的發展提高,從最初的模仿,引進流水線設備制造,到自主研發,國際合作研發;從最初的生產技術,到市場開發推廣的策略,以及越來越重要的企業運營能力,區域產業技術水平普遍提高,并在內涵上日趨復雜。所以,構建比較全面、客觀、參考性強的區域產業技術水平評價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則

區域產業技術發展水平評價是一項融科學性、客觀性、前瞻性于一體的工作。在進行區域產業技術發展水平評價時既要結合本區域實際情況,立足本行業特點,又要面向外部環境,還要著眼于未來的發展,從而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指導意義。因此,在技術變遷階段定位的時候,在遵循一般性原則的基礎上,還要遵循與區域實際相一致的特殊性原則。本文中,主要遵循以下幾方面的原則。

 

一是系統性原則。區域產業技術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必須有較廣的覆蓋面,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描述區域產業的主要特征和狀況,綜合反映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技術水平和產業特征

 

二是科學性原則??茖W性原則要求指標設計要求指標概念準確,數據來源權威。評價指標的設計應注重其經濟意義的有效性,并采用國家統計年鑒中的統計口徑,保證模型運算結果有效。

 

三是可用性原則。關于評價數據的收集要相對容易,數據類型要與經濟統計中已有的數據相一致,保證數據來源。

二、評價指標的構建與選擇

(一)評價指標的構建

評價指標體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指標組成的科學、完整的統一體。根據對產業技術理論分析和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原則,區域產業技術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為研究區域產業技術發展的綜合水平提供了一個客觀的標準。

 

(二)評價指標的選擇

1.產業生產效率類指標。生產效率是決定產業技術水平的物質基礎,為了從區域產業的資本、勞動等要素的數量與質量等方面考察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本文采用勞動生產率、相對利潤水平、人均固定資產凈值等指標。 

 

x1:勞動生產率=區域行業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勞動生產率是考核產業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是產業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技術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

 

x2:相對利潤系數=區域行業利潤總額/全國行業利潤總額。相對利潤系數是區域產業綜合盈利能力在全國的相對份額的表現,綜合體現了區域產業的技術水平,生產效率和經營管理水平。

 

2.產業市場績效類指標。產品的市場績效反映了區域產業技術的先進性和經濟性,并集中體現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x3:市場相對占有率=區域工業銷售產值/總行業銷售產值。市場相對占有率體現了市場對產品的接受程度,這不僅關系著產業技術水平的先進程度,更反映了產業的技術的經濟性,過于超前的技術通常并不能帶來最好的市場接受度,只有綜合了先進性和經濟性的技術選擇才最利于產業的發展。

 

x4:庫存指數=產成品資金占用率。庫存的多少取決于市場對產品的采購意愿,體現了市場對產品的認可程度,由于通常希望在合理范圍內盡量降低庫存,釋放流動資金,所以本文采用倒數形式。

 

x5:國際競爭力指數=區域產業出貨值/全國行業出貨值。產品的出口能力更能體現區域產業技術的先進程度。國際市場的競爭強度遠強于國內市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體現了產業技術的國際化程度。

 

3.企業運營類指標。本文認為,技術并不局限于自然科學中狹義的技術,而應該是廣義的技術。軟技術是人類把在經濟、社會、人文活動中發現的共性規律和經驗,加以“有意識地”利用和總結,各種解決問題的規則、制度、機制、方法、程序、過程等操作性體系。本文把軟技術,即產業內企業運營能力也列入了評價體系。企業運營能力綜合體現了企業的管理活動,成本控制,資金利用等能力。

 

x6:企業成本控制指數=非生產成本/主營業務收入=銷售成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主營業務收入。在產品性能,質量,技術水平相近的情況下,決定產品競爭力的一般是價格,企業成本控制能力越強,才越有可能降低價格,贏得市場。

 

x7:企業資本利用率=流動資產年周轉次數。流動資產周轉效率是評價企業資產利用率的一個重要指標。在一定時期內,流動資產周轉次數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動資產完成的周轉額越多,流動資產利用的效果越好。

 

x8: 企業資本的運營效益與安全指數=資本保值增值率。資本保值增值率是財政部制定的評價企業經濟效益的十大指標之一,資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了企業資本的運營效益與安全狀況。該指標反映了投資者投入企業資本的保全性和增長性。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的資本保全狀況越好,所有者權益增長越快,債權人的債務越有保障,企業發展后勁越強。

 

三、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業技術發展水平評價

按照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業技術發展水平評價模型的指標體系,利用2004 年中國統計年鑒中提供的統計數據,并通過各項指標數據的模型處理和綜合比較,對原始變量為 8、樣本容量為 8,計算出原始數據。其中,在考慮了地域,經濟發展水平,開放程度等因素之后,本文選擇了陜西,廣東,山東,貴州,河北,遼寧,浙江這七個省作為樣本,來參考和評價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業的技術發展水平的定位。由于中國統計年鑒可提供數據的限制,本文只分析了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和飲料制造業三個主要行業進行分析,取三個行業得分的算術平均數后作為各省的技術發展水平得分,進行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業的技術發展水平定位分析。同時,依據 spss統計分析軟件評價模型進行標準化,得到八省產農產品加工業三大主要行業技術發展水平的原始觀測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其結果如表1所示。

 

四、 結論

由評價結果可知,在全國范圍來看,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業技術發展水平屬于中等水平,與以山東省和廣東省為代表的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存在不小差距,與河北省等內地省份持平,領先于陜西省、貴州省等西部省份??傮w看來,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業的技術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總體水平并不高,尚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參考文獻:

[1] j.s.metcalfe,r.ramlogan. competition and the regul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05(45).

 

[2] 約翰.齊曼主編,曾國屏譯.技術創新進化論[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02.

[3] 李志青.社會資本、技術擴散與可持續發展[j].復旦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95-100.

[4] 孔曙光,陳玉川.廣義技術創新與區域產業結構升級的機制探索[j].工業技術經濟,2008(9):67-70.

第9篇: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范文

關鍵詞:因子分析 多元回歸 財務指標 股價 創業板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812(2016)16-0065-02

業板自設立以來,不但解決了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問題,更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障礙。根據深交所數據,截至2015年底創業板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高達109.01,較2014年增幅近69個百分點,加權平均股價為30.38元。然而,過高的股價不能準確地反映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市盈率過高往往意味著股價被高估,一旦股價泡沫破裂,不僅會給廣大投資者造成嚴重損失,也會給我國經濟建設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對創業板市場股價的變動規律以及影響因素的研究從未中斷。

一、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本文在借鑒以往研究經驗的基礎上,以深圳創業板上市公司2014年的財務數據作為研究對象,基于因子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方法,從發展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股本情況五個方面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股價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

(一)發展能力。發展能力反映了企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和速度,由于營業收入增長率和基本每股收益增長率分別從企業潛在獲利能力和企業資本擴張能力的角度反映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資本保值增值率體現了企業發展過程中資本的運營效益與安全狀況。所以本文假設:企業發展能力與股價呈正相關關系。

(二)盈利能力。根據價值投資理論,股票價格總是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所以,股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公司的盈利水平和能力。盈利水平越高,股利也相應提高,引起股價上升。因此本文假設:企業盈利能力與股價呈正相關關系。

(三)營運能力。企業的營運能力體現了企業經營效率的高低。一般來說,企業經營資金周轉的速度越快,意味著企業資金的利用效果越好,企業的經營效率越高。因此本文假設:企業營運能力與股價呈正相關關系。

(四)償債能力。償債能力體現了企業到期能否償還債務、避免財務風險的狀況。鑒于企業到期能夠及時償債說明企業具有較強的償債能力,相應地市場對其就會有較高的期望,因此假設:企業償債能力與股價呈正相關關系。

(五)股本情況。一般來說,股本規模越大的公司實力越強,基本面更好,對股價有促進作用。同時,考慮到股權的流通程度,我們采用了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作為變量。由于非流通股的價格通常遠低于市場價格,所以當非流通股解禁時,往往會拉低股價?,F行流通股比例越低意味著今后進入市場的解禁非流通股越多,這將對股價產生負面影響。所以,本文假設:股價與流通股合計占總股本比例呈正相關關系。

二、實證檢驗

(一)數據選取。本文從CSMAR和RESSET數據庫選取深交所創業板截至2015年底的財務數據,考慮到財務指標和股價的完整性,剔除ST和*ST公司,總計選取331家樣本公司。財務指標數據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后6位,股價選取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日的日均價,分析過程中已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二)指標度量。根據前述分析,本文從五個方面共計選取15個財務指標。發展能力指標:資本保值增值率、基本每股收益增長率和營業收入增長率,記為X1―X3;盈利能力指標: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投入資本回報率、營業毛利率和每股收益,記為X4―X8;營運能力指標: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記為X9和X10;償債能力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記為X11―X13;股本情況:股本總數和流通股占股本總數,記為X14和X15。

(三)實證分析。

1.KMO及Bartlett球形檢驗。表1為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的輸出結果,KMO的檢驗值0.629相比于0.5有一定的顯著性,符合因子分析要求,Bartlett球形檢驗的近似卡方值較大,顯著性水平小于0.01,適合做因子分析。

2.公因子提取。根據解釋的總方差,累計前5個成分的初始特征值均大于1,這5個公因子的累計貢獻率為73.845,說明總體約74%的信息可由這5個公因子來解釋,可以較好地解釋原始變量,因此提取前5個公因子。

3.公因子分析。根據樣本數據經旋轉后的成分矩陣,可以進一步得到5個公因子所代表的意義。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投入資本回報率、營業毛利率和每股收益在第1個公因子上擁有的載荷值明顯高于其他變量,這5個變量主要被第1個公因子解釋,主要反映公司的盈利情況,記為H1。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在第2個公因子中擁有的載荷值較高,反映公司的償債能力,記為H2。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在第3個公因子中擁有的載荷值較高,主要反映公司的營運能力,記為H3。此外,因為資產負債率反映的是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情況,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公司的資本結構,因此同樣將其歸為H3。股本總數、流通股占比在第4個公因子上載荷值較其他變量明顯較高,主要反映公司的股本情況,記為H4。資本保值率和營業收入增值率在第5個公因子上載荷值較高,反映了公司的成長能力,記為H5。

4.因子得分。根據樣本數據的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得出每個因子的得分函數,這里以H1為例。

H1=-0.012X1+0.022X2-0.101X3+0.256X4+0.252X5+0.269X6+0.097X7+0.226X8-0.006X9+0.014X10-0.026X11-0.023X12-0.026X13+0.041X14+0.001X15

5.回歸分析。實證檢驗結果顯示,Durbin-Watson值為1.997,結果較為理想。接下來進行線性回歸,F值為14.259,對應P值近似為0,說明在0.01的顯著性水平下,模型的線性關系顯著。由此根據樣本回歸模型系數,得到多元回歸模型為:

Y=30.761+3.432H1+2.369H2+0.586H3-5.021H4+3.485H5

三、研究結論及分析

在回歸方程中,H1和H5的正回歸系數較大,為3.432和3.485,說明上市公司的發展能力和股本情況對股價的正向影響程度最大,其次為公司的盈利能力,而公司償債能力為-5.021,對股價有著較強的負向影響作用,營運能力對股價的影響并不明顯。

發展能力的回歸系數為正且較大,說明創業板公司的成長性已經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要指標。尤其是創業板上市公司多處于創業期、成長期,因此公司未來的發展潛力必然成為投資者對公司預期估值的重要考量因素,研究結果與實際情況高度吻合。由于創業板公司規模性并不是很強,度量股本情況的指標主要是總股本和流通股的比例,二者對于股價有著同向的正的促進作用,因此對于投資者來說更加關注股權構成以及未來非流通股是否能夠拉低股價,說明市場對于股本情況的關注度日益提升。

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作為其業績的直接反映,受投資者的關注顯而易見,因此較強的盈利能力勢必提升股價。但是隨著資本市場的日臻完善,對于長期投資者來說盈利水平可能只是考察創業板的一個因素,作為創業板公司,其潛在的發展能力更值得關注。而營運能力的回歸系數絕對值最小,說明該因子對股價有著極其微弱的消極影響,說明大部分投資者對公司營運能力的關注程度較低。償債能力指標回歸系數絕對值較大,這與整個行業的狀況密不可分,創業板市場的規模持續上漲使得投資者對于股價的關注更注重規?;推椒€化發展。資本市場的整體上揚,使投資者對于償債能力的關注度并不是很熱情,尤其對于長期償債能力,在因子得分系數中微乎其微。在水漲船高的創業板市場,高姿態的市盈率和發展能力固然具有極強的吸引力,但穩健的償債能力仍然不可或缺。S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机在线播放av | 99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香蕉 | 毛片在线不卡 | 美女扒开腿被男人猛视频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不卡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妇 |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 男女男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香蕉久久 | 大片在线播放日本一级毛片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图片 自拍偷拍 |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 欧美h版成版在线观看 | 亚洲制服欧美自拍另类 | 欧美专区在线视频 | 午夜性福利 | 国产精品理论片 | 国产在线美女 |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 | 久久国产成人福利播放 |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 www成人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免费视频色www | 2021一本久道 | 一本色综合 |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一 | 日韩国产三级 | 一级美女视频 | 欧美做爰性欧美 | 国产东北色老头老太性视频 | 成人久久18免费游戏网站 | 九九久久久久午夜精选 | 国产精品拍拍拍福利在线观看 |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 | 日韩精品特黄毛片免费看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 亚洲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国产情侣无套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