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范文

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

第1篇: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范文

關鍵詞:小麥;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512.1;S435.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70

1 小麥種植技術

1.1 優選麥種

小麥種植的目標是增產高效,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便是小麥種子的選擇,優良的麥種籽粒飽滿,純度高(99%以上)、發芽率高(85%以上)、含水率低(13%以下)。優良的麥種,可以提升發芽率,實現優質高產。

1.2 精量勻播

精量勻播對小麥后期的生長有很大影響,是實現優質高產的基礎。播種時,采用精量勻播的種植技術,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綜合考慮小麥品種類型,合理選擇播種的時間。防止過早播種引起的缺粒、凍害,晚播引起的根少苗弱等問題。科學來講,適宜的播種期應滿足以下條件:日平均氣溫16℃左右,冬前不低于0℃,積溫在650℃,使小麥正常生長,盡量保證小麥在越冬時形成6葉1心的壯苗。

1.3 科學施肥

小麥的生長,除了要有優質的土壤、充足的光照、充沛的水源之外,還要保證土壤的肥沃。隨著大型種植基地的增加,農村畜禽糞便的減少,小麥種植對化肥的依賴性越來越高。事實證明,學科的施肥,可以有效的維持土壤較高的有機質含量,保證土壤養分的平衡,有效的提高小麥的產量、營養品質和加工品質。

1.4 用有機肥,秸稈還田

科學施肥是保證小麥高產高質的有效保證,除此之外,還應該重視有機肥的使用,在有機肥的施肥中,分為2部分。在耕地時采用,將有機肥、鉀肥、磷肥、鋅肥和一半的氮肥混合,耕地前灑在地表,通過耕地將肥料均勻的融入土壤中;在春季小麥拔節、結穗期使用,將之前剩余的氮肥施于小麥中,目的是提高小麥的產量,改善小麥的品質,稱為“氮肥后移”[1]。秸稈還田是增加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之一。正確的秸稈還田,比如在耕翻秸稈時,施加的氮肥,可以促進秸稈的腐蝕,同時減少土壤病菌的增加,提高土壤肥力,促進小麥增產增收。

1.5 化學除草,化控促壯

麥田的雜草比較多,分為闊葉雜草(薺菜、播娘蒿等)和禾本科雜草(節節麥、雀麥等),嚴重影響小麥的生長。因此,要重視小麥的除草,可以根據不同的雜草類型,選擇合適的時期采用除草劑進行祛除,其中以小麥二葉期至拔節前為最佳,此時噴灑除草劑,小麥的耐藥性強,受影響小。

我國多數小麥會進行越冬生長。因此,要重視小麥越冬前后的生長狀況,根據需要采取化控促壯的措施。越冬前、春季返青期可促壯苗,噴灑20%的壯豐安乳油1000倍液,提高越冬安全性,春季控制旺長,防止倒伏,保證產量。

2 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

2.1 化學防治

目前,小麥種植比較常用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是化學防治,也就是通過噴灑農藥的方式。主要分為播種前的小麥拌種,可以有效的預防蠐螬;返青期在小麥莖基部噴射紋枯凈可濕性粉劑、禾果利可濕性粉劑、三唑酮乳油防治紋枯病,利用甲基異柳磷乳油拌土,防治吸漿蟲;抽穗期采用蟲螨克乳油、三唑酮乳油、禾果利可濕性粉劑防治麥蜘蛛、赤霉病、銹病;灌漿期通過噴灑快殺靈乳油、輝豐菊酯乳油防治銹病、白粉病、麥穗蚜。

2.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原理在于利用自然界的生物鏈,通過相互間的敵對現象對小麥進行保護。蚜蟲是小麥最常見的蟲害,而蚜蟲的天地比較多,這也是生物防治實施的有利條件。蚜蟲的天敵包括蚜繭蜂、蟲蛉、瓢蟲、食蚜蠅等,利用這些天敵消滅小麥中的蚜蟲,同時起到保護小麥的作用。

2.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的主要方式是消除小麥周圍的雜草,消除病蟲害生長的環境和存在的條件。麥田中的雜草具有較快的生長和蔓延速度,嚴重影響小麥的生長,甚至出現雜草侵田的現象,導致小麥出現病蟲害。雜草的消除,保證小麥的生長和麥田的透氣蓄水,減輕病蟲害的產生。

3 總結

小麥的種植中,要從麥種的選擇、播種、施肥、除草等方面進行種植技術的創新,尤其是秸稈還田的實施,有效的保證了土壤的有機質和肥力。另外,病蟲害防治方面,除了傳統的化學噴灑農藥進行防治之外,還可以從物理、生物等方面進行防治,有效的保護小麥,促進小麥的穩定生長,提高小麥的產量,保證小麥的質量。

第2篇: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范文

關鍵詞:小麥種植;管理方法;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5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56

1 小麥各個生長階段種植管理要點介紹

1.1 播種技術

精細化的種植與管理不僅能夠將小麥的抗病性與抗倒伏性能提高,還能促進小麥再熟,結出更大麥穗,將肥料的利用率提高。與此同時,因為播種數量較少,使小麥種植的成本大大節約了。小麥精細少量播種先要具備肥沃的土壤以及平坦的地勢,山東位于華北平原,地勢平坦、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適合小麥的生長與成熟,并且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達1.2%~1.6%以上,其中,氮、磷元素含量較高。在小麥播種時需要先對土地進行平整,確保田地能夠規整,土壤更加細碎;精少量播種小麥種子時,能保證穗大、飽滿、顆粒多,與當地的自然條件與環境非常適應。此外,在播種的同時,還要保證積溫,對積溫進行有效控制,能夠使小麥達到初次分蘗高峰,使播種數量大大減少,數量能夠控制在5.8~9kg左右[1]。

1.2 生長期田間管理

小麥的生長過程中,田間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過程,遵循孕穗增粒和返青撥節的原則,還要在冬季來臨前促生長,入冬以后要將增蘗育苗的數量增加,并做好相應的準備,入冬前需鞏固分蘗。同時,配合拔節,施肥重促等,這樣才能確保小麥更加健康的生長,抽穗成熟期間能夠防止造成早衰情況。要調節好土壤水分狀態以及營養供給,為小麥進行光合作用提供良好的條件,能夠起到增產作用。小麥葉施肥問題也是重點,做好麥葉養護確保其始終保持生長活力。此外,在孕穗期間,在噴灑碳酸二氫鉀溶液時可分2次進行,濃度控制在0.2%,促進有機物的合成,防范早衰與青桿。

2 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探析

2.1 病蟲害防治原則

在小麥病蟲害防治上需結合生物防治與農業防治的結合,此外,隨著人們綠色無公害認知的強化,小麥、蔬菜等化學農藥殘留備受人們關注,需減少化學農藥的噴灑,防止出現農藥殘留對人體與環境造成危害,確保小麥成為綠色無公害、質量有保障的糧食作物。

2.2 農業防治技術

小麥病蟲害防治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內容。適合在夏季使用防治技術,配合做好田間管理,定期除草,將上一季度麥苗鏟除,到了秋季需要播種時,就可以采取人工方法將田間、溝邊的小麥全部清除,防治病蟲害源的傳播。能夠使小麥白粉病與銹病祛除,為小麥更加健康的生長創造條件。此外,要想在恰當的時候播種,就要避開旱季播種,這是病蟲害的高發期,具體來說應該避開九月中旬,這樣能夠使小麥患紋枯病以及銹病的幾率大大降低[2]。

2.3 物理法防治病蟲害

在應用物理病蟲害防治技術過程中,需配合使用人工鋤草與劃鋤相結合的方法,這樣能夠將田間雜草清除,還能幫助土壤內部空氣更加自然流通,保墑增溫,這也是小麥種植用戶經常采取的措施。針對田間的雜草,每年會以2~4m的速度生長到麥田中,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清除雜草將阻礙小麥正常生長,將使小麥單產量降低。

2.4 生物工程防治技術的應用

生物工程藥劑防治方法的優勢是能更加高效的滅殺病蟲,此過程不會產生抗藥性,因為生物藥劑中的活性成分存在于天然生態系統中,這樣將不會出現交叉性抗藥性。此外,可以使用昆蟲技術與農藥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對病蟲害進行防治,主要方法就是利用昆蟲性激素藥劑阻止昆蟲正常,防止繁殖出過多的蟲卵。這種方法也不會產生抗藥性,并且無公害、無殘留,是生物工程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也是果蔬種植病蟲害防治的一種手段。化學防治則是針對銹病、紋枯病以及白粉病提出的一種防治方法,每566m2田間使用40g、20%濃度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將其兌水稀釋以后均勻噴灑到田間[3]。

3 結束語

本文主要對小麥種植管理要點以及病蟲害防治方法進行了分析,可見,要想將小麥質量與單產提高就要采取科學、合理手段管理與防治病蟲害,實踐證明,充分發揮綜合性病蟲害防治方法配合田間管理能減少病害,更好的促進小麥生長。

參考文獻

[1] 栗健,岳耀杰,潘紅梅等.中國主要小麥種植區雨養條件下水分脅迫發生規律模擬[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5(1):105-112.

第3篇: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范文

1、播種期

小麥播種期是預防和控制病蟲危害的關鍵時期,該期的防治不僅對苗期病蟲害的控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為以后的綜合防治打下堅實的基礎。此期防治重點是根腐病、黑穗病、螻蛄、蠐螬、金針蟲等種傳、上傳病蟲害。防治措施主要是選用抗病蟲品種、土壤處理、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針對當地的主要病蟲害選用抗病蟲品種,搞好品種合理布局。用2%立克秀按種子重量的0.1%~4.15%拌種,或20%三唑酮乳油按種子重量的0.2%拌種,或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2%拌種,或50%多菌靈叮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2%拌種,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暈的0.3%拌種。拌種,可有效預防黑穗病,注意用可濕性粉劑拌種時-定要干拌,千萬不要兌水。在地下害蟲重發區,每畝可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異柳磷乳油0.5~1千克,加水2~3千克,拌細沙土20~25千克制成毒土犁地前均勻撒施地面,隨犁地翻入土中。種子包衣也是防治病蟲害的一項有效措施,各地應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病蟲種類,選擇適當的種衣劑配方,如用2.5%適樂時懸浮種衣劑100-200ml與100kg種子進行包衣,可預防根腐病等多種病害,若加入適量的甲基異柳磷乳油,則可病蟲兼治。

2、拔節期

小麥拔節期是根腐病等根病浸染擴展高峰期,也是危害盛期。此期是地下害蟲和雜草的為害盛期,是小麥病蟲害綜合防治的一個關鍵環節。小麥根腐病每畝用50%強力殺菌劑50毫升、加水40公斤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防治2~3次。防治地下害蟲可用40%甲基異柳磷或50%辛硫磷每畝40~50毫升噴麥莖基部。

3、孕穗至抽穗揚花期

小麥孕穗至揚花期是小麥形成產量非常重要的時期,又是多種病蟲集中發生危害盛期,一旦病蟲危害就可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此期是小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的最關鍵時期,應切實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和防治,確保小麥優質豐產。孕穗至揚花期是赤霉病、散黑穗病、麥蚜等多種病蟲集中發生期和危害盛期。赤霉病在小麥開花至灌漿期是赤霉病危害適期,對產量和品質影響最大。因此,也是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可選用農藥多菌靈、滅菌丹、托布津或甲基托布基,按配比說明施用,可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赤霉病發生、蔓延的高峰期,正是多雨、高溫高濕的季節,務必抓住雨停間隙的時機,噴藥防治2~3次,以免違誤農時,降低防治效果,始花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5~7天防治一次即可。噴藥時最好加兌磷酸二氫鉀,以提高結實率和粒重。麥蚜是危害小麥的主要害蟲,若蟲、成蟲聚集在莖稈、穗部汲取汁液,導致葉片、莖稈枯萎,籽粒秕瘦,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麥蚜防治重點在小麥抽穗至乳熟期,防治麥蚜藥劑應優先選用生物制劑或毒性小的藥劑如抗蚜威等,并注意減少用藥次數和藥量,盡量避開天敵敏感期施藥,遇風雨可推遲施藥。可選用大功臣、抗蚜威、快殺靈、蟲螨克等農藥進行防治,用藥量為:大功臣每畝10克,抗蚜威每畝10克,快殺靈每畝30毫升,蟲螨克每畝20毫升,均兌水50公斤噴霧。

4、灌漿期

灌漿期是多種病蟲害危害高峰期,也是防治的關鍵時期。此期防治重點是根腐病、麥穗蚜等。防治根腐病用25%敵力脫噴霧,施用量為每公頃1500g;或用15%粉銹寧噴霧。用2.5%輝豐菊酯乳油300~450mL/hm2或25%快殺靈乳油375~525mL/hm2,對水750kg進行噴霧,可有效防治麥穗蚜。以上殺菌殺蟲劑可一次性混合使用。

第4篇: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范文

[關鍵詞] 小麥 病蟲害 綜合防治 措施

[中圖分類號] S435.1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8-0134-01

一、前言

根據我省小麥種植的實際情況,在防治小麥病蟲害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我區的土壤和各階段的氣候狀況。堅持以預防為主,以后期治理為輔。與此同時,在對小麥的病蟲害進行防治時,要根據不同的病蟲害情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對于各種化學農藥的選用要慎之又慎。本文主要通過對防止小麥病蟲害的幾點措施加以闡述,旨在提高小麥的產量和質量,最終實現農民增收的目的。

二、小麥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

1.選育優質麥種

在小麥的選種過程中,要根據我區的土壤類型以及氣候狀況,選擇高質、抗病能力強以及產量高的小麥品種。將選育優質麥種與采取具體的防治措施相結合,從根本上保證小麥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隨著小麥種植經驗的不斷累積,抗病小麥的種植面積也逐漸擴大。但就我區目前來說,優質小麥的產量還未能盡如人意。以抗銹病為例,能夠有效抑制小麥銹病發生的良種僅有四分之一,而感病的小麥品種竟多達四分之三。針對上述情況,應根據區域實際情況減少感病麥種的選育面積,進一步提高抗病能力強的麥種,如百農矮抗58等良種的培育面積。

同時,在小麥種植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將在同一區域大面積種植同一品種的小麥。在小麥種植區域較廣的區域,應該選擇不同的良種,并合理布局其種植區域,進而減少小麥病蟲害的發生面積。除此之外,在小麥病蟲害的多發區和重病區還應根據土壤的實際情況,套種綠肥。采取多品種小麥混種的方法也是控制小麥病蟲害發生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2.做好整地工作

在小麥播種之前,對于旋耕的麥田要做到平、實、細。在耕地過程中,要最大程度上擴大土地深耕的面積,使土地的作用力發揮到最佳,保證土地的質量。與此同時,旋耕耕種的土地應該保持三年進行一次深耕。使小麥的根部能深入土地,使其抗病蟲害能力進一步提高。對于秸稈回收利用的土地要進行深耕,田壟上的秸稈一定要進行粉碎,利用機械將其翻入土地,增強土地肥力。除此之外,麥田耕作之時,不僅要保證土壤的濕潤程度,還應該按照每畝地20斤的標準均勻撒施碳酸氫銨,進一步促使秸稈發揮效用。

3.合理用藥,綜合防治

3.1播種期

一般來說,小麥生長期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是在其播種期間。在此期間,主要針對各種地下蟲害,紋枯病,金針蟲以及蠐螬等病蟲害進行防治。主要通過對土壤進行處理,在良種里摻拌農藥等措施來防治病蟲害。對于紋枯病來說,可將麥種與三唑酮按照500:1的比例摻拌均勻。而對于金針蟲病蟲害嚴重的區域,可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與種子兌水摻勻,其比例可為1:900:800,通常,摻勻之后放置3個小時左右播種為宜。而對于蠐螬重災區,則可用50%辛硫磷乳油與種子兌水攪拌,一般三者的比例可為1:70:600。通常這種拌種方法對金針蟲和螻蛄的防治也極為有效。

3.2返青拔節期

近年來,紋枯病和麥蜘蛛是小麥病蟲害防治的重點,尤其是在小麥返青拔節時期。在保證麥田肥料和水分充足以及雜草控制得當的前提下,對田間的病蟲害及時使用農藥控制。將病蟲害的發生率降到最低。在小麥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要在重視小麥栽培技術的基礎上,根據我區的實際情況,采取追肥和補充水源等措施,加強小麥生長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進一步提高小麥的抗病能力。

一般來說,在小麥的返青拔節期,對于各種病蟲害的防治力度應為,紋枯病應保持在18%左右,而被各種地下害蟲危害的麥株應在3%之內。通常,將5%井岡霉素按每畝地300毫升的量進行均勻噴灑。或者兌水澆于麥田也可。一般來說,病蟲害較為嚴重或者產量較高的地塊,應該在距離第一次用藥之后的15天之內噴灑第二次。使用15%三唑酮兌水均勻噴灑于田間,能夠有效防治小麥銹病,同時,對麥田其他病蟲害也有顯著作用。在小麥返青期,可用15%粉銹寧按每畝地25克的量進行噴灑,以此減少或控制小麥白粉病的發生。

3.3孕穗至抽穗揚花期

在此期間,小麥病蟲害多發為赤霉病、麥蚜等。而就我區來說,以麥蚜的發病率最高,蔓延面積最廣。一般來說,此期間是小麥質量和產量的重要保證,如不能及時有效對小麥的各種病蟲害進行控制和治理,小麥的產量將會無從保證。

對于麥蚜蟲害的控制,可通過保護麥蚜的天敵來進行。冬春季節是麥田多種害蟲天敵的繁殖時期,保護好害蟲田地能夠有效降低麥田害蟲的發生率,提高小麥的產量。除此之外,使用藥物控制也是小麥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藥物防治過程中,應該根據麥田病蟲害的實際發生情況,采用殺菌劑和滅蟲劑交替使用的措施,達到綜合防治病蟲害的目的。以小麥穎枯病為例,可利用50%多菌靈按照每畝地75克的用量兌水對麥田進行均勻噴灑。

3.4灌漿期

小麥灌漿期是預防和控制病蟲害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小麥的病蟲害主要為麥穗蚜和白粉病等。對于麥穗蚜的防治,可使用25%快殺靈乳油按照每畝地21毫升的量兌水均勻噴灑于田中。如果麥田中害蟲與其天敵能達到1:130的比例,則不用再額外進行藥物控制。

在小麥的灌漿期,黑胚病也是造成小麥低質低產的病害之一。在黑胚病的防治過程中,應該選用抗黑胚病的優質麥種。除此之外,還應用12.5%禾果利按照每畝地25克的比例兌水進行均勻噴灑。同時,三唑酮和多菌靈的防治效果也較好。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麥耕種之前,應選育優質、抗病能力強的良種進行耕種。耕種之時,以深耕為基礎,提高小麥的抗病蟲害能力。在小麥的生長期,要根據具體的土壤和實際的氣候狀況,采取具體的防治病蟲害的措施,以達到對小麥病蟲害綜合防治的目的。進一步提高小麥的質量和產量,從而實現農民增收增產。

參考文獻

第5篇: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范文

關鍵詞:小麥;病蟲草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5. 12 文獻標識碼:A

小麥是獲嘉縣的主要糧食作物,近年來,由于種植水平的不斷提高、配方施肥技術的科學應用及病蟲草綠色防控技術的大力推廣,使小麥產量逐年提高。可是隨著水肥和高產條件的不斷改善,病蟲草的發生也很嚴重。近年來,小麥的紋枯病、莖基腐病、根腐病、赤霉病危害日趨嚴重,對小麥安全生產構成嚴重威脅。筆者根據這幾年下鄉指導農民生產的經驗,總結出一些小麥病蟲草害的防治技術,現列舉如下,望廣大農民朋友能借鑒利用。

小麥病蟲草害防治技術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協調運用其他各項措施,把病蟲草害降到最低。

1 播種期病蟲防治

小麥播種期主要病蟲害種類有6病3蟲,即小麥全蝕病、紋枯病、莖基腐病、根腐病、桿黑粉病、散黑粉病、蠐螬、螻蛄、金針蟲。

1.1 病害防治

1.1.1 選用抗、耐病蟲品種

合理輪作,清潔田園,溝渠配套,平整土地,深耕土壤,施腐熟糞肥,精量播種,配方施肥等栽培措施,優化農田環境,培育健壯麥苗,抑制病蟲發生危害。

1.1.2 適期播種

播種越晚,病菌侵染時間越長,發生越重。

1.1.3 藥劑拌種

用2.5%適樂時10~20g或敵萎丹20~50mL或2%立克秀拌種劑10~15g或生物藥劑消蝕靈200g兌水0.5kg拌種10kg。

1.1.4 土壤處理

對小麥全蝕病發生重的地塊,可用50%多菌靈和15%粉銹寧各1kg拌細土25kg于耕地前均勻撒施。

1.2 蟲害防治(地下害蟲)

每667m2用50%辛硫磷20mL或40%甲基異柳林乳油20mL兌水0.5kg拌種10kg。

2 秋苗期病蟲草害防治

秋苗期主要蟲害有灰飛虱、葉蟬、土蝗、蟋蟀,主要草害有硬草、看買娘、野燕麥、節節麥、播娘蒿。薺菜、麥瓶草、豬泱泱、麥家公等。

2.1 及時防治灰飛虱、葉蟬,預防小麥叢矮病,兼治土蝗、蟋蟀

小麥出苗后及時調查,每平方有灰飛虱、葉蟬2頭以上,每667m2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g或4.5%高效菊酯1000倍液或3%啶蟲脒1000~2000倍液進行噴霧。

2.2 雜草防治

小麥田雜草主要有2大類:禾本科雜草硬草、看買娘、野燕麥、節節麥等;闊葉雜草播娘蒿、薺菜、麥瓶草、豬泱泱、麥家公等,他們均與小麥爭水、奪肥,嚴重影響小麥正常生長。麥草秋治,雜草小、用藥少、成本低、效果好且一般不影響其他作物,是用藥的最佳時期,因此提倡雜草秋治。

2.2.1 防治時間

掌握在冬小麥3~6葉,雜草2~3葉,氣溫12℃以上,時間大約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2.2.2 防治方法

每667m2用3%世瑪25~30mL加10%苯磺隆10g兌水30kg均勻噴霧可有效防治禾本科和闊葉雜草。

3 返青期至拔節期病蟲草防治

返青期至拔節期主要病蟲草有小麥全蝕病、根腐病、紋枯病、莖基腐病、灰飛虱、紅蜘蛛、地下害蟲和雜草。

3.1 根腐病、紋枯病、莖基腐病

病莖率達15%以上或上年全蝕病發生嚴重地塊,每667m2用15%粉銹寧150~200g或多菌靈200g或12.5%禾果利50g兌水50kg順壟噴灌于小麥莖基部,重病田間隔7~10d再防1次。

3.2 灰飛虱

小麥返青期是灰飛虱傳播毒害的第2個高峰期,此時應及時查治,以減輕叢矮病的發生,防治方法是每667m2用10%吡蟲啉10g加4.5%高效菊酯20mL兌水30kg噴霧。

3.3 紅蜘蛛

小麥單行33cm紅蜘蛛200頭以上時,用1.8%阿維菌素2000倍液或20%噠螨靈1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倍均勻噴霧。

3.4 麥葉峰

每平方米麥葉峰30頭以上時,用4.5%氯氰菊酯1000倍液噴霧,可防治麥蚜時兼治。

3.5 地下害蟲

小麥被害率達3%以上時,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15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8000倍液順壟灌根防治。

3.6 春季雜草

小麥拔節期,白天氣溫15℃以上,麥田闊葉雜草15/ m2株、禾本科雜草20/ m2株以上地塊進行化除。方法是:以禾本科雜草為主用世瑪;以闊葉雜草播娘蒿為主的麥田每667m2用72%2.4D丁脂40~50mL兌水30kg葉面噴霧;薺菜每667m2用10%闊立克10g兌水30kg噴霧;豬泱泱每667m2用5.8%麥喜5g兌水30kg噴霧防治。

4 孕穗期病蟲防治

此時主要是小麥吸漿蟲,它是一種毀滅性蟲害。防治策略是“以幼蟲、蛹期防治為主、成蟲防治為輔”。幼蟲、蛹期防治時期為4月上中旬,防止指標為長寬深10cm×10cm×20cm小樣方有吸漿蟲2頭以上,防治方法:用48%樂斯本乳油每667m2用250mL或5%樂斯本顆粒劑2kg或50%辛硫磷250mL兌水1kg拌細土20~25kg,于無露水時均勻撒于麥田,隨后澆水以提高防治效果。

5 抽穗揚花期病蟲草防治

此時病蟲草有:吸漿蟲成蟲、麥蚜、赤霉病、白粉病、銹病。

5.1 吸漿蟲成蟲

于小麥抽穗揚花期扒查麥隆,一樣可見吸漿蟲成蟲2~3頭或10網復次有成蟲15頭以上的地塊應及時防治,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

5.2 麥蚜

它具有繁殖快,危害重之特點,1a發生10~20代,氣候條件適宜4~5d繁殖1代。據調查當百株蚜量達到800~1000頭時,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每667m2用20g或50%抗蚜威20g兌水30kg噴霧或40%氧化樂果600~800倍液或3%啶蟲脒1500倍液噴霧,為提高防治效果,可將上屬任意2種藥劑進行混用,但用量要減半。

5.3 赤霉病

以預防為主,在小麥抽穗揚花期若天氣預報有3d以上連陰雨應及時防治,每667m2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2.5%禾果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

5.4 白粉病、銹病

據調查當白粉病葉率達15%時,條銹病葉率達1%~2%,葉銹病葉率達5%~10%時,立即進行防治。可用25%粉銹寧800~1000倍液噴霧。

第6篇: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范文

論文摘要 針對淮北地區小麥病蟲草害發生特點,提出綜合防治措施意見。

小麥獲得高產的基礎是科學種植,而科學種植的關鍵是抓好小麥生長期間的病蟲草害防治工作。針對淮北地區小麥的病蟲草害發生特點,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特提出以下綜合防治意見,供大家參考。

1、9~10月份(播種期)防治

主要防治白粉病、紋枯病、赤霉病及地下害蟲。

1.1精選高產抗病蟲品種

選用高產抗病蟲品種,可以減輕病蟲危害,促使小麥幼苗生長健壯,為小麥豐收奠定基礎。

1.2藥劑拌種

藥劑拌種是淮北地區采取的主要防治病蟲害的措施之一,可減少生長期的用藥次數,降低生產成本,應用比較普遍。

(1)播種前用50%辛硫磷乳油100mL加20%粉銹寧乳油150mL,或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g,對水5~6kg拌麥種100kg,堆悶2~3h后再播種,可防治銹病、白粉病、赤霉病及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

(2)用6%立克秀懸浮種衣劑60g,拌麥種100kg,或用種子重量0.2%的33%紋霉清可濕性粉劑拌種,可防治紋枯病。

(3)可采用小麥專用拌種劑拌種,使用量按種子量的0.20%~0.25%拌種,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3土壤處理

用40%甲基異柳磷拌麥糠或毒土,或用3%辛硫磷顆粒劑45~60kg/hm2進行土壤處理,能有效防治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

2、翌年2~4月份(返青期至拔節期)防治

主要防治白粉病、紋枯病、銹病、麥蜘蛛、麥蚜及麥田雜草。

(1)用20%井岡霉素750g/hm2,或20%粉銹寧乳油750 mL/hm2,或12.5%腈菌唑乳劑2 000倍液,或20%三環唑500倍液均勻噴施,視病情發展連噴2~3次,每次間隔5~7d,可防治紋枯病、白粉病、銹病。

(2)用40%樂果1 500~2 000倍液,或3%啶蟲脒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2.5%撲虱蚜可濕性粉劑2 500倍液,或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4 0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麥蚜、飛虱效果好,無污染,無公害,還可保護天敵。

(3)防治麥蜘蛛,可使用噠螨靈、三氯殺螨醇、單甲脒、雙甲脒等殺螨劑及阿維菌素類農藥,也可用4.5%甲敵粉或50%辛硫磷200mL拌細土30kg均勻撒施,然后用繩子或竹竿將麥葉上的毒土抖落在地面上,效果好,并可兼治麥蚜。

(4)化學除草。冬前防除一般掌握在雜草基本出齊時使用,在雜草基本出齊的情況下越早越好。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天氣晴好、氣溫偏高的年份12月上旬仍可施藥。春季防除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防除時間宜早不宜遲。以野燕麥、看麥娘、日本看麥娘、狗尾草、馬唐、早熟禾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為主的田塊,可使用6.9%驃馬乳油750mL/hm2,對水600kg,于雜草二葉期至分蘗期進行莖葉均勻噴霧。以豬殃殃、播娘蒿、麥家公、繁縷、大巢菜等闊葉雜草為主的田塊,可用75%巨星干懸浮劑15.0~22.5g/hm2或10%苯磺隆可濕性粉劑225g/hm2,對水450~675kg,于小麥返青期至拔節前,雜草出土至株高不超過10cm時進行莖葉噴霧。對于禾本科雜草與闊葉雜草混生的田塊,可先防除闊葉雜草,隔3~5d再防除禾本科雜草,也可混配一次性防除,但應注意現配現用。由于苯磺隆殘留期較長,過晚使用會給下茬作物造成藥害,故應在冬前或早春使用,并嚴格控制使用劑量。

3、4~6月份(拔節期至成熟期)防治

主要防治白粉病、銹病、赤霉病、麥蚜、粘蟲、小麥吸漿蟲、麥蜘蛛、麥葉蜂。

(1)用20%粉銹寧750mL/hm2加水450~675kg噴施,防治白粉病、銹病,在小麥揚花期用25%多菌靈500倍液或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kg/hm2,或對足量水均勻噴于小麥穗部,如遇連續高溫高濕天氣,隔5~7d再補噴1次,可防治小麥赤霉病。

(2)噴施高效Bt、氯氰菊酯、辛硫磷、滅幼脲防治粘蟲,注意辛硫磷應避免在強陽光下使用,否則將會降低藥效。 轉貼于

第7篇: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范文

關鍵詞:小麥;病蟲害;防治誤區;措施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6.09.044

隨著近年來小麥種植面積和種植品種的增加,小麥的高產和高質量成為農民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然而小麥在生產過程中難免會受到病蟲害的侵害,對小麥的產量和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如何做好小麥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提高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增加農民收入就成了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1小麥病蟲害防治誤區

1.1時間誤區

時間誤區主要是農民沒有準確把握小麥生產過程中病蟲害防治的最佳時間。由于農民對病蟲害的認識度不高,導致小麥已經嚴重受到病蟲害侵害時才發現,這樣就錯過了防治的最佳時期,防治的效果自然不理想。比如小麥紋枯病顯現比較晚,一般在3月份應該開始防治,而許多農民在4月才發現問題,這時防治不僅要花費較多的成本,而且防治的效果也不理想。有的農民對病蟲害的防治提前,比如小麥蚜蟲,只要它的益害比例是在1∶150就不用進行處理。而農民卻見到蟲害就殺死,結果雖然害蟲殺死了,但是也對小麥及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

1.2藥劑誤區

在小麥的生長過程中,隨著氣溫等其他外界條件變化會導致各種病蟲害的發生,不同的病蟲害是需要不同的藥劑來處理。但是絕大多數農民對病蟲害的認識不到位,只是簡單地噴灑農藥和施肥,并不能徹底消滅病蟲害,反而延誤了病蟲害治理的最佳時期。

1.3灌水誤區

絕大多數農民在病蟲害的防治時都存在用水量少的問題。而在實際病蟲害的防治中是要根據病蟲害的數量、田地的干濕程度和田地的面積來確定用水量。水量過多會對小麥的生長造成危害,水量過少會減弱對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2小麥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

2.1播種期

小麥播種期對于小麥的生長過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階段,因此在播種過程中一定要提前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播種前要先將田地精細耕好,并清理田地里的雜草,盡可能減少細菌基數,可每畝施用30公斤辛硫磷顆粒拌土并灑入田中,這樣可對地下病蟲害起到防治作用。要對小麥的種子進行拌藥處理,可以使甲基柳磷乳油和水按照1∶800 的比例與種子進行拌種,此方法能起到很好的防治病蟲害的效果。

2.2返青拔節期

在小麥返青拔節生長時期比較容易發生的是枯萎病、吸漿蟲、紅蜘蛛等,這些病蟲害對小麥的為害比較嚴重,如果不能及時防治,將會對小麥的生長及產量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對這些病蟲害的防治一定要把握好最佳時機,可將殺蟲劑和殺菌劑混合使用進行噴灑。要把握好小麥返青拔節期的小麥幼苗生長情況,將甲基異流磷乳油或辛硫磷乳油按照適合的比例對水,均勻地噴灑在麥田中,同時利用淺鋤對田地進行翻土處理,以達到防治害蟲的作用。

2.3抽穗期

小麥抽穗期是小麥生長的一個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決定著小麥的最終產量和質量,同時這個時期也是小麥病蟲害高發的一個時期。為害比較嚴重的有白粉病、葉銹病、赤霉病、小麥蚜蟲以及葉枯病等。在抽穗期進行病蟲害防治的最佳防治技術就是使用殺蟲劑和殺菌劑調整小麥的整個生長環境,進行綜合防治。首先可以選擇使用20%菊馬乳油 80毫升對水35~50公斤,在每天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點后進行均勻噴灑。其次在選用抗病品種的同時可在發病初期使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 70 克對水30公斤進行每周1次,連續2~3周均勻噴灑。在使用藥物之后,病蟲為害基本都會集中在小麥的頂部,因此還要對小麥的頂部進行噴霧處理,如果遇到陰雨天還要做好藥物的補噴工作。

2.4灌漿期

灌漿期是小麥顆粒成熟和飽滿的一個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比較常見的是白粉病和小麥銹病。此時期病蟲害的防治主要是選擇使用25%的快殺乳油每畝使用38亳升對水30公斤進行田間噴霧。如果這個時期出現黑胚病,則可以使用12.5%的禾果利可濕性粉劑每畝使用752克對水30公斤進行田間噴霧防治。

3結語

對于小麥病蟲害的防治問題,多數農民不能把握最佳時期,還增加了成本投入。農民要多學習先進的防控技術,熟悉小麥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及時對小麥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防治。做好小麥的病蟲害防治對于小麥的高產穩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提高農民的收入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小麥生長的各個過程都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以保證小麥高產穩產。

參考文獻

第8篇: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范文

【關鍵詞】優質小麥;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

小麥是我省生產中主要糧經作物,常年種植面積8000萬畝左右,小麥生產中農業有害生物發生種類多,流行快,受害面廣,損失大。為了有效控制我省農作物生物災害,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根據“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結合我省小麥病蟲發生特點,鎮農技推廣站的全體工作人員分片到田間地頭進行實地講解小麥主要糧經濟作物田間管理及重大病蟲害防治技術,效果明顯。

1.優質小麥田間管理技術

1.1苗期管理

小麥在苗期的管理需要保證全苗、勻苗,最好使其盡早扎根、分蘗,努力在入冬前讓幼苗達到壯苗標準。

1.1.1冬前管理

小麥在冬前需澆好冬水,這樣將對小麥安全越冬提供保障,而且在立春后能夠較好的保持墑情。小麥的頭水需要在其3葉1心時進行,而在此階段最好不要施冬肥。

1.1.2育苗管理

(1)旺苗管理。引起旺苗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播種時間不當、雨水偏多再加之施肥不當等等因素的影響,使得麥苗長勢過旺。對于旺苗需要采取鎮壓、深耕、噴灑植物生長抑制劑等方法來抑制其生長進度,盡量壓制分蘗發生,進而實現控旺轉壯。

(2)弱苗管理。由于土壤肥力不均或者是墑情不足等因素的影響,一般會出現幼苗長勢較弱現象,因而需要對其及時進行澆水追肥,同時對土壤進行耕松,這樣可有效促進弱苗根系以及分蘗的生長。

(3)壯苗管理。對于底肥比較足、播種時間適宜、墑情較好的壯苗,對其一般不需要再次施肥,只需要適當的松土保墑即可。

1.2中期管理

小麥的中期,其主是小麥生長過程中最為旺盛的一個時期。而該時期的管理主要是要做好追肥、灌溉以及防除雜草的工作,以此來有效提高小麥的光合利用率及分蘗成穗率,進而培育出壯稈的大穗。

1.2.1春季追肥

在小麥的生長期一般需要追加3次的速效氮肥,而追加速效氮肥的量需依據播前施底肥情況而定,一般為667m2需追加16~24kg尿素,注意需分次追加。一般第一次追加時需與澆頭水同時進行,667m2需追加12~14kg尿素為宜,通過此次追肥可有效促進幼苗早發[1]。

1.2.2適時灌溉

一般小麥的灌溉在其生長期一共需5次,頭水最好是在幼苗3葉1心時進行。而該階段的需注意拔節期的澆水,同時還可進行及時的松土,這樣可有效實現保墑、通風,以此來提高地溫,促進大蘗生長,強化麥苗的碳代謝水平。

1.3后期管理

小麥田間的后期管理主要集中在子粒形成階段。此階段小麥在抽穗后其葉、莖、根的生長已停止,而進入小麥的開花、受精結實、子粒灌漿、養分運輸以及產量形成期,這個階段將最終決定小麥的產量與質量[2]。

在小麥進入開花期后,尤其是在灌漿后期,若土壤中的含量過高,其必將會降低小麥的質量,因而在小麥進入開花期后,需有效控制土壤中的水份含量不宜過高,一般是在澆過開花水后就不用在進行澆灌。

1.4化學除草

對于小麥在生長期的除草需準確選擇適當的除草劑。例如:若田間的雜草比較多時,可選擇氟樂靈聯合丁草胺進行除草;防除單子葉禾本科類的雜草,我們一般選用拉索、異丙隆等;若田間的雜草是以闊葉雜草為主,一般是選用闊草清、它隆等;若田間的雜草主要是以闊葉與單子葉混合為主,則可選用麥草星、異綠隆等除草藥劑。

2.小麥主要病蟲害防治措施

2.1小麥播種期病蟲害防治措施

在小麥的播種期,其病蟲害的防治整個將影響其整個生長發育的防治效果,該階段若能夠有效實施病蟲害防治工作,那必將有效降低小麥的整個生長期的病蟲害基數。播種期最主要的病蟲害有以下幾種。

白粉病、紋枯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采使用200g的15.0%三唑酮可濕性粉劑來與100kg麥種進行拌種;蠐螬的防治措施:需采取50%辛硫磷乳油:水:種子以1∶80:(600~1200)的比例進行均勻混合,該防治方法還可兼治金針蟲和螻蛄病;吸漿蟲的防治措施:一般是使用3.0%辛硫磷顆粒劑或者甲基異柳磷顆粒劑混合380kg煤渣或40kg/hm2拌砂,在翻地時將其均勻的撒與土壤中即可;金針蟲的防治措施:需要使用40.0%甲基異柳磷乳油:水:麥種以1∶70∶(900~1100)的比例進行均勻混合,然后在堆悶3h即可進行播種[3]。

2.2中后期病蟲害防治

在小麥的生長中后期,一般病蟲害集中為穗蚜、赤霉病及白粉病。其防治措施:穗蚜,可使用200~350g/hm2的45.0%蚜虱凈對800kg/hm2的水進行均勻噴灑于小麥的穗部;赤霉病,一般是采取800g/hm2的35.0%紋霉凈可濕性粉劑或者是1600g/hm2的85.0%多菌靈對約750kg/hm2的水進行均勻噴霧;白粉病,防治該病一般可采取500g/hm2的30.0%粉銹寧可濕性粉劑對約700kg/hm2的水進行均勻噴霧。

3.結語

總之,加強冬小麥越冬期田間管理,重點落實好各項抗旱防凍保苗措施,加強重大病蟲害監測預報,確保小麥安全越冬,為明年夏糧豐收奠定基礎。優質小麥品質優,種植效益較好,很受群眾歡迎,廣大群眾有強烈的種植愿望。小麥是我國主要農作物,在小麥的生長過程中,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它直接影響小麥的質量和產量。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病蟲草害的發生面積逐年增加,同時病蟲草害的種類也不斷發生變化。致使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工作難度不斷增加。本文主要介紹了優質小麥在不同時期的田間管理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以期能夠為廣大種植戶提供一定的參考。 [科]

【參考文獻】

[1]唐德偉.小麥田間管理技術,河南農業,2009(5):39.

第9篇: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范文

關鍵詞 病蟲害防治;項目扶持;成效;寧夏西吉

中圖分類號 S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9-0136-02

西吉縣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是寧夏農業人口第一大縣和少數民族聚居縣,也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年降雨量較少,光照充足,無霜期短,降水和溫度變率大。春季氣溫回升快,干旱多風,冷暖變化大,多有倒春寒;夏季短暫,氣溫適中;秋季雨量較多,降溫快,霜凍早;冬季長,嚴寒干燥。四季交替變化不明顯。年平均氣溫5.3 ℃,年平均降水量350~500 mm,無霜期僅有100~150 d。馬鈴薯產業、特色蔬菜產業、小雜糧產業是全縣的主導產業,近年來西吉縣利用農業財政項目扶持,對種植的馬鈴薯、特色蔬菜開展病蟲害防治試驗示范推廣,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

1 目標任務

1.1 病蟲害監測

按照“三固定、四統一”的原則,對各測報對象進行系統觀測和大田普查,及時掌握病蟲害發生發展動態、范圍,使農作物病蟲長期預報準確率達到90%以上,短期預報準確率達到95%以上,以達到有效指導大面積防治工作的目標。

1.2 馬鈴薯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

以馬鈴薯重大病蟲害為主,通過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應用綠色防控技術,使實施區域的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 5%~20%以上,平均減少用藥15~30次/hm2,節省農藥與人工成本300元/hm2以上;統防統治率達到90%,農作物病蟲害危害總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防治效果平均提高10%以上[1]。

2 項目建設地點

2.1 病蟲測報

選擇在西吉縣南部的興隆鎮、西部的震湖鄉、東部的火石寨鄉設立系統監測點,開展小麥條銹病、白粉病、麥蚜、玉米蚜蟲、黃矮病、粘蟲、芹菜斑枯病、小麥吸漿蟲、小地老虎、黑絨金龜甲、馬鈴薯早疫病、晚疫病等12個全區監測對象和當地主要病蟲害的監測預警。

2.2 馬鈴薯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

在震湖鄉孟灣村馬鈴薯高產示范區建立馬鈴薯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示范區。

3 項目建設內容

3.1 病蟲測報

系統觀測:在3個不同生態區域和縣城基地根據作物布局設立4個系統監測點,在監測點內根據不同作物建立相應系統監測田,利用黃盤、誘蛾器、馬鈴薯晚疫病預警系統、佳多蟲情測報燈等觀測儀器和田間定點調查,從3月15日開始到9月30日結束,開展黑絨金龜甲、麥蚜、黃矮病、小麥吸漿蟲、小麥條銹病、粘蟲、小地老虎、小麥白粉病、玉米蚜蟲、馬鈴薯早疫病、晚疫病、芹菜斑枯病等12個主要病蟲監測工作。

病蟲鼠害普查工作:每種病蟲害始見后立即進行1次普查,以后每隔10 d進行1次(鼠害春秋2季各普查1次),全面掌握病蟲害的發生為害情況。普查方法:在3個生態類型區,各選擇有代表性的3個鄉,各鄉選3個代表村,各村選3個代表組,各組選5戶農戶或5塊田塊進行調查統計。每塊田5點取樣,每點隨機調查20株,統計各種病蟲鼠害的發生、被害株率、危害程度、發生面積。10月上中旬,在全縣范圍進行銹病、白粉病、麥蚜、玉米螟、小麥吸漿蟲、黑絨金龜甲等主要病蟲害越冬基數的調查[2]。

病蟲鼠害發生發展趨勢報告:根據病蟲害監測調查情況,利用歷史資料、氣象資料,結合病蟲發生動態綜合分析,及時農作物主要病蟲害預測預報。同時,通過農信通、電視預報、宣傳資料等形式向社會,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在做好病蟲害監測調查的同時,加強信息報送工作,充分利用“寧夏農作物有害生物信息報送系統”及時向總站上報病蟲害發生信息。填報小麥條銹病、小地老虎、吸漿蟲、馬鈴薯早、晚疫病等重大流行性、遷飛性病蟲害的周報,在重大病蟲害發生高峰期實行日報制度[3-4]。

3.2 馬鈴薯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

3.2.1 專業化統防統治模式。通過統一供藥和統一進行防治的方式,在高產示范區開展防治。

3.2.2 主要示范內容。推廣青薯9號脫毒種薯333.33 hm2,降低早晚疫病和病毒病的危害;推廣配方施肥技術666.67 hm2,增強馬鈴薯的抗病性;用農科院“薯興”拌種劑拌種333.33 hm2;利用頻振式殺蟲燈,開展殺滅地老虎、草地螟、金龜子、蠐螬成蟲等試驗;田間懸掛黃藍板,誘殺蚜蟲、薊馬等害蟲試驗;結合示范區馬鈴薯病蟲害防治,用75%代森錳鋅水分散粒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預防馬鈴薯早晚疫病;用72%甲霜錳鋅、72%霜脲錳鋅(克露、賽露)可濕性粉劑、25%瑞凡懸浮劑等藥劑1 500g/hm2,或1 000億枯草芽孢桿菌300 g/hm2噴防早晚疫病;在病蟲害發生期,組織召開防治現場會、結合新型農民培訓、農民田間學校,大力宣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技術,讓廣大農戶適期、科學防治。

4 體會

在病蟲害實施示范區建立病蟲觀測點,準確掌握病蟲發生動態,及時預報,有效指導大田統防統治工作。在防治關鍵季節,作為一名專業技術人員,應舉辦現場觀摩和技術培訓,規范病蟲害統防統治行為。在示范區要推廣燈誘、以及生物防治、生態控制等病蟲綠色防控措施,通過病蟲害防治技術示范推廣,實現農作物高產增效[5]。

5 參考文獻

[1] 呂雪鑫,謝明杰,姜健,等.海洋微生物防治農作物病蟲害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4(12):40-45.

[2] 趙中華,楊普云,周陽.2013年我國農作物病蟲害發生特點與防治成效[J].中國植保導刊,2014(3):21-24.

[3] 李紹杰,魯秀芝,李華,等.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8(2):120-1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爱 | 在线成人国产 | 日韩 国产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a级片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成年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理论片 |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 日本在线亚州精品视频在线 | 黄色日韩网站 |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 | 免费日本在线视频 | 免费a级|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ⅴ | 国产成人精品微拍视频 | 欧美日韩高清观看一区二区 | 免费特黄一级欧美大片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 亚洲一区 中文字幕 久久 | 空姐毛片|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成人性色大片在线观看 | u影一族亚洲精品欧美激情 va欧美 | 男女视频免费看 | 性生活视频网 | 怡红院老首页主页入口 | 欧美一区二区二区 | 久久久久毛片成人精品 | www.久操| 一级片国产 | 丝袜精品 欧美 亚洲 自拍 | 亚洲综合爱久久影院 | 在线一区免费视频播放 | 久久国产精品岛国搬运工 |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国产精品 | 日本高清www片 | 在线免费黄色网址 |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 99re久久精品国产首页2020 | 视频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