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老年病人康復護理范文

老年病人康復護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老年病人康復護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老年病人康復護理

第1篇:老年病人康復護理范文

【關鍵詞】老年病人;心理護理;康復保健指導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各器官形態、功能都在發生退行性變。如身體的老化表現在白發、視力下降、聽力減退,體力的減退,使行動遲緩。精神的老化主要表現在記憶力和注意力衰退、健忘、反應能力低下、懶散、毅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同時個體代謝功能減退,免疫平衡失調出現的營養吸收差,能量儲備減少,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減弱等變化,使老年人容易患病。而且多種疾病并存,降低了老年人的生命質量,甚至失去自理能力,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住院期間以藥物治療的同時,應加強對老年病人的心理護理及保健指導。

1 心理分析及特殊要求

(1)老年病人的心理特點①性格孤獨、固執、自尊心強;②消極、焦慮、絕望;③適應環境和自理能力低下;④猜疑、幼稚心理;⑤依賴性增強等。

(2)特殊要求,在安排病房時,要給予適當的照顧,一般3~4人為宜,病友過少不利于老年病人的情感交流,過多則環境嘈雜,病員變動大,探視人員多,易刺激老年人產生悲觀情緒。為老人營造一個清新、優雅、舒適的環境是每個病人渴望的心理要求,由于老年人上、下樓不方便,活動的空間只限于療區內,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采取措施,留出一個房間做為活動室,給那些生活自理者提供一個活動的空間,同時規定病室被褥定期涼曬,使床鋪干燥柔軟,被褥如有污漬隨時更換,病室每日通風2次,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每周對不能自理的病人由護理員和護士給剪指甲,洗頭各1次,保證熱水的供應,從而使病人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

(3)盡可能做到專人護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要求,幫助照料他們住院期間的生活,在與老年人的交談中,尊重、理解老年病人的疾苦,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新型護患關系。為病人創造良好的環境,增強對生活的熱愛以及戰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從護士的行動、神色、語言中獲得安全感和依賴感,消除不良情緒。

(4)護士要主動與患者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語言活動對病人所產生的心理效應是不容忽視的。老年患者自尊心強,喜歡別人尊敬他們,不喜歡直呼其名,護士可根據患者的職業、職稱、學識、經歷、年齡給予尊稱。努力創造與患者心靈溝通的條件,熱情周到的服務,可為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心理護理過程中,護士要做到勤觀察、勤分析、勤交談、多關心,細心觀察病人的興趣愛好,根據老年人不同心理特點,因人施護,采取不同心理護理方法,滿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5)護士要有過硬的基本功,靜脈注射一針見血。由于老年人住院治療時間較長,注射較多,血管多數造成破壞,使靜脈注射困難,只有做到一針見血才能減輕病人的痛苦。

2 飲食護理

老年人往往因為牙齒松動脫落,消化能力差和對營養知識的缺乏,而引起營養過?;驙I養不良,從而導致血脂過高、血糖升高、消瘦貧血等,不利于治療和身體恢復。所以護士應多了解病人飲食問題,對不同種疾病應配給不同飲食,如血脂高病人,易食低膽固醇的食物。每天吃一杯半的燕麥,就可使“壞”膽固醇的吸收率降低5%。水果蔬菜易食:四季豆、蘋果、桃子、瓜類、菇類、海帶、黑白木耳、紫菜等。少食動物性油脂,多食植物油,如橄欖油可使患心血管疾病危險度降低25%,以花生油為主的飲食,也可使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下降16%~20%。也可食玉米油、葵花子油、色拉油等。另外,多食豆制品對人體的健康和保健功能是十分有益的,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綜合癥的病人。每天喝二杯豆奶,科學家研究顯示男性得前列腺癌的風險降低70%,由此可見,向病人家屬宣傳合理飲食對防病治病起著重要作用。

3 睡眠護理

老年人大多不易入睡,入睡后易醒,還會因為來到醫院環境發生變化,加上進行的各種治療因素,出現睡眠過多,睡眠不足和睡眠混亂,長期失眠,還會對失眠藥形成依賴性。針對這個問題建立病房統一作息制度,一切治療和檢查盡量在日間進行,巡視病房時做到走路輕、說話輕、操作輕、關門輕,保持床鋪干凈平整,病房內空氣新鮮。被蓋厚薄適宜,防止蚊蟲叮咬,冬天注意室內保暖,夏天保持通風,室溫20~23℃為宜。努力提高患者舒適度來促進病人入睡,如消除或減輕疼痛感,給予止痛劑和安眠藥,安慰開導病人解除思想負擔,經常失眠者,可廢除白天小睡,做療養體操。如入睡前搓熱雙手按壓涌泉穴200下,鼓勵病人白天參加中等程度的運動、睡前處于半飽狀態、排空小便、放松褲腰帶、溫水浸泡雙腳,這樣有助于入睡。同時讓病人認識到,每個人會因為各自的生活方式、工作程度、思想負擔不同,所需的睡眠時間不一樣。一般以睡醒后感覺精神飽滿、精力充沛、沒有疲勞感,而不是以睡眠的時間來衡量。

4 康復的護理

老年人作為社會的一個弱勢群體,在軀體和心理上都或多或少存在障礙,我們應為其創造一些必備的康復措施。因為老年人實施康復的目標就是使其軀體和心理障礙得到改善,日?;顒拥玫较鄬ψ岳?晚年生存質量能高一些,消除或減輕老年人的身心障礙,從而能使老年人減少對社會和家庭的依賴。

老年病人存在很多需要康復處理的功能障礙,既可以是老年性疾病的結果(即腦卒中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也可以是功能退化的結果(骨質疏松癥、尿失禁、老年癡呆癥等)。

第2篇:老年病人康復護理范文

【關鍵詞】老年冠心病;心身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2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3-0137-01

冠心病是老年病中的最常見心身疾病,嚴重地威脅著老年人的生命,他們的癥狀雖然表現為軀體疾病,但如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及過度疲勞等,可使交感神經興奮,血中兒茶酚胺增高,致使血壓上升,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梗死面積擴大,心絞痛發作,誘發心律失常,使病情惡化,甚至猝死??梢姲l病和病程的演變均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F就我們長期在臨床工作中對老年冠心病心身康復護理體會略論如下:

1 一般臨床資料

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56~82歲老年冠心病資料完整患者64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12例,平均年齡69歲,根據臨床類型分為:心肌梗死型、心律失常型、心絞痛型[1]。臨床表現有心肌梗死先兆癥狀的48例占75%;有疼痛癥狀44例,占70%;有并發癥14例。多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

2 嚴密觀察病情

2.1 心肌梗死先兆癥狀觀察:國內資料介紹,老年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前有先兆癥狀者比一般成人少[1]。但在我院64例老年冠心病人中有先兆癥狀者占75%。主要先兆表現為周身乏力、胸悶,活動時心悸、氣短、煩躁、心絞痛等癥狀,疼痛時有惡心、嘔吐、大汗、心動過緩或伴有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血壓大幅度波動,心電圖S-T段改變,T波倒置或增高,均應警惕近期發生心肌梗死的可能。發現先兆癥狀應及時處理,避免發生嚴重的后果。

2.2 疼痛:一般認為老年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特點:早期缺乏疼痛癥狀或疼痛表現不明顯,疼痛部位不典型,以無痛性較多,根據我院64例患者資料統計看,有疼痛癥狀者占30%,并不少見,其中6例表現為上腹部疼痛,余者均為心前區疼痛或胸骨后痛。

2.3 心律失常: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發生率較高,因此死亡率也較高,我院64例患者中并發心律失常者占50.5%,心律失常多發生在起病后1~2周內,以24小時內最多見,可伴有乏力、頭暈、昏厥等癥狀。根據特點和表現應嚴密觀察,及時處理,以防猝死。

2.4 心力衰竭:主要是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幾天內發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轉階段出現,為梗死后心肌收縮力顯著減弱或不協調所致[2]。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紫紺、煩躁癥狀,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進一步出現右心衰竭,頸靜脈怒張、尿少、浮腫、肝大。

2.5 休克:老年人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嚴重,即便梗死面積不超過40%也易引起休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多出現在發病后的早期,臨床表現為血壓降低、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細而快、大汗淋漓、尿少、神志遲鈍,甚至昏厥。在我院64例患者中,有4例并發休克,經搶救無效死亡,休克是老年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致命并發癥。

及時準確的病情觀察和心電監護使許多老年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得以及時治療和有效護理。

3 康復護理

3.1 急性期護理要點。

3.1.1休息:急性期應以治療和臥床休息為主,保持患者情緒穩定,處于安靜狀態。發病一周內嚴格限制一切主動活動。在我院收治的病人中,有些老年病人因為床上翻身或用力大便而發生意外。發病后第2~3周,可使病人逐步坐起,床上活動。發病第4周,幫助病人逐步離床站立和在室內逐步走動。目前雖多數主張早期離床活動,但老年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病情較重,并發癥多,故休息時間與病情變化就應有所延長,一般無并發癥者第二周后期可離床活動。

3.1.2 吸氧:氧療可改善低氧血癥,有利于心肌梗死的康復。確保有效的吸氧是急性期康復的重要環節,患者在急性期3~5天應給持續高流量吸氧3L/分~5L/分,病情穩定后改為間斷吸氧1L/分~2L/分,以后逐漸改為必要時吸氧。由于老年人多有高血壓、動脈硬化、鼻粘膜脆弱等特點,我院多采用鼻塞法吸氧。病人容易接受并無多大痛苦。

3.1.3 飲食及大便護理:飲食應以高熱量、富含纖維素、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的低鹽、低脂,飲食不宜過飽,少量多餐,因過飽會使血流大量集中于胃腸道,導致心臟和大腦的血液減少,心肌缺血、缺氧而加重心臟衰竭。老年病人的飲食和營養是護理工作的主要內容。與此同時應注意大便的護理,因患者臥床休息時消化功能減低或使用止痛劑如嗎啡、杜冷丁等藥物后胃腸蠕動減慢,引起便秘,用力大便可增加心臟負擔而誘發心律失常,因此保持老年冠心病心梗病人的大便通暢是很重要的康復措施。我們接收老年心肌梗死病人住院后,常規每晚睡前服液體石臘或蕃瀉葉代茶飲,排便時可給患者加大吸氧,必要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避免了因用力大便而致的心臟驟?;驀乐匦穆墒С?。

4 康復措施

4.1 心理康復:目前國內一些心身疾病專家認為陣發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常有焦慮,當這些患者的情緒障礙消失后,心律失常會減輕甚至消失[1]。因此消除患者的情緒障礙往往是康復的關鍵。老年患者情緒不穩定,主要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因素,長期給病人帶來痛苦和折磨,造成生活上的困難,經濟上的拮據,以及生活范圍縮小,導致個性變異,多悲觀恐懼,認為治療無價值和孤獨感或情感幼稚等,對痊愈信心不足。因此心理康復是關系到預后成敗的關鍵。我們將心理康復貫穿于整個康復護理過程,首先與患者多交談,了解心理狀態,根據不同患者的心理活動,采取不同的康復措施。對安靜、情緒穩定的患者,多從冠心病易患因素及康復意義等方面進行開導,積極配合康復計劃;對情緒急燥、波動較大的患者,我們著重從心理上給予安慰,講解情緒因素與冠心病的關系及不良情緒刺激對預后的影響,使患者能夠順利通過康復的心理難關,以樂觀健康的心理對待疾病,增強信心,積極配合并實施康復計劃。

4.2 功能與生活康復:老年人隨著組織器官的衰竭,機體免疫力下降,活動量減少,臨床主訴也少,并發癥多,康復緩慢。我們應以“循序漸進”的原則,講清早期活動的必要性和不活動的危害性,減少臥床休息時間,指導病人適度運動,嚴格遵循制訂的康復程序。在活動前先向患者及家屬講清注意事項,必要時吸氧15~30分鐘后由護士在場指導,并在心電監護下分別記錄活動前后的心率,注意血壓變化。如活動后心率明顯增快,呼吸困難,血壓升高,提示有可能活動量過大,應減少下次運動量,以確保安全。

4.3 出院家庭康復指導。

4.3.1 護士與病人交談:有些病人總覺得在醫院安全,出院便失去安全感。對這類病人根據恢復情況,做好出院指導,使病人放心出院。告訴病人出院后繼續有計劃的康復活動,可根據自我感覺增減活動量,隨身攜帶治冠心病的急救藥物,定期回院復查。

4.3.2 指導家屬:老年冠心病人的家庭護理將直接影響病人的預后康復,因此出院前對家屬的指導不可忽視。病人住院期間的護理是以護士為主,而出院后護理則由家屬在護士的指導下進行,使護理工作在病人家中繼續進行,這是護士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

開展出院指導,擺脫了那種“病人一出院,護理工作就結束”的短期行為意識[3]。以前,我們未做出院指導或做得不夠,出院后因活動、飲食、大小便護理不當而發生意外的也不少見。針對此情況,我們增加了出院指導內容,如活動、飲食、排便、服藥、心理衛生及復查項目。從此后的復診結果來看,加強出院指導對病人康復十分有利。

參考文獻

[1] 金問濤. 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試用教材內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111-113

[2] 蔡能,史鴻璋,陳鐘舜,等.主編.心身病.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5,23

第3篇:老年病人康復護理范文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0)11-237-02

需要層次論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主要理論成果之一,在心理學和護理學的發展過程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將人的需要從低到高分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歸屬和愛的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實現的需要。人的五種需要一般在人身上是無意識的。對于個體來說,無意識的動機比有意識的動機更重要。對于有豐富經驗的人,通過適當的技巧,可以把無意識的需要轉變為有意識的需要。[1]他認為每個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為的主要原因和動力。[2]

隨著康復護理和心理護理的發展,心理護理已經貫穿康復護理的全過程。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指征主要為股骨頸骨折、脫位、損傷性關節炎,或者是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無菌性壞死等關節結構破壞,以及65歲以上的股骨頭下骨折的老年病人也可考慮作髖關節置換手術。髖關節置換手術本身就對病人造成很大創傷,病人早期進行康復鍛煉對今后的肢體功能恢復十分重要,在此期間運用心理學理論對患者進行心理等各方面的指導,以心理康復促進肢體康復受到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重視。

1 康復期護理工作中需要層次論的應用

在病人進入功能恢復期后,護士應對病人進行評估為下一步治療護理做準備。護士可以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生活背景、文化程度、受傷及治療過程等,對病人的身心狀況、需要階段及其對較高層次需要的渴求程度進行評估,為今后的治療、護理及康復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據。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大多數都是懷著渴求型的心理來就醫的。他們大都希望恢復自己受傷前的肢體功能,渴望實現較高層次的需要。需要是個體和社會的客觀要求在人腦中的反映,表現為人對某種目標的渴求和欲望。[3]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可以概括為生存需求和發展需求,生存需求包括生理和安全需要,發展需求包括社交、自尊和自我實現等需要。護士可以通過信息護理法來收集資料,運用IIFAR方案,其步驟包括初始核對(Initial check),信息交流 (Information exchange),最終準確性核對(Final Accuracy check),反應(Reactions)。護士在與病人接觸之前參閱病歷等資料了解病人的基本情況,將自己要對病人提出的問題編排成4~5個“信息包”,然后選定恰當的時間對病人進行提問。護士在與患者談話結束時,護士應問患者為護士提供信息時的想法和感覺。然后,護士與患者進行探討,幫助患者發現第一反應,傾聽、幫助患者表達情感并給予支持。[4]大多數患者做完手術進入康復期后會面對很多問題。護士在此期間就是要幫助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滿足患者當前的需要。心理護理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病人的表現、理解力、適應性和忍耐力。不同人格特征的患者在遭遇同一問題時,所激起的心理反應和采取的行為方式各不相同。[5]護士可以通過愛森克人格問卷從內外向、神經質、精神質、掩飾度四個方面了解病人的性格特點,進行有的放矢的心理指導。

1.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被認為是人類的基本需要,只有當它得到滿足時才會產生更高層次的需要。此時由于骨折、疾病以及手術等原因造成的疼痛給病人帶來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經常表現為焦慮不安、憂慮恐懼、煩躁不安、失眠頭痛等,嚴重影響其休息和情緒。護士應耐心聽取病人的感受,對其主訴表示認同,可以運用情感護理方法。情感護理就是旨在幫助患者感覺到更舒適,體驗基本照護關系的行為,促進情感的過程。[6]護士應選擇合適的環境,讓患者感到安全,不受打擾,通過明確、自然地接受個人情感而促進交流,允許情緒和情感的表達,傾聽并易化分享情感,盡量產生情感共鳴,使病人對醫務人員產生信任感,正確引導心理溝通,穩定患者的情緒,使其心情平和促進睡眠。同時適當采取有效的鎮痛方法和藥物,遵醫囑擺好適當的,減少疼痛刺激,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保證好患者休息。

1.2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包括物質經濟上的安全和心理上的安全。當患者因疾病或創傷等各種原因造成傷害需要進行手術時,他的安全也受到了沖擊。首先在經濟上,由于髖關節置換手術費用昂貴,對于許多家庭來講是一個沉重的經濟負擔。其次在心理上,患者希望達到最好的手術效果,有能力和信心應付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每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人,都會產生安全感和自由的欲望。當人受傷之后,這種欲望會更加強烈。針對髖關節置換術后的病人,由于術后機體抵抗力下降及生活不能自理,容易受到術后感染的威脅,同時由于長期臥床容易導致褥瘡的發生。在治療護理工作中,護士應當遵守操作規程,協助病人做好生活護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在術后早期,由于病人經歷了手術、麻醉等刺激,護士應當注重病人的生存需要,幫助病人順利度過這一階段。由于受傷部位特殊,患者很容易想到術后會留下后遺癥,精神壓力較大,護理上要求醫務人員必須及時、耐心的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幫助其解決一些實際性的問題。[7]

1.3愛與歸屬需要在康復治療過程中,護士不僅僅要滿足病人的生存需要,更應該注重病人的發展需要。發展需要可以激勵病人發揮主觀能動性,追求更高的治療效果,進行系統的康復訓練。愛與歸屬需要也叫社交需要,是指個人渴望得到家庭、團體、朋友的關懷愛護理解,是對友情、信任、溫暖、愛情的需要。它包括歸屬感和社交欲。高昂的手術費用給病人家庭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容易使家庭成員之間以及病人和家屬之間造成摩擦和矛盾。病人承受身體、精神和經濟的多重負擔,對長期的康復治療失去耐心和信心,產生抑郁和悲觀的心理,變得沉默寡言不愿意與人交往。護士應當在這個時候有效協調病人及其家庭成員之間的緊張,充分發揮家庭的情感、經濟和健康照護功能,使家庭承擔起責任進行適應性改變。[8]護士應主動接近病人,了解病人在治療及康復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病人產生的負性情緒,采取相應的心理干預措施,為病人營造一個更人性化的環境,緩解病人的壓力,讓病人心情愉快的進行康復訓練。

1.4自尊需要滿足患者的自尊需要可以使他自信及適應性增強克服自卑心理。通過朋友式的交流可以使病人獲得被尊重的感覺,在語言上給予鼓勵,在行動上給予支持,增強病人的安全感,深化其自我概念。相信自己具備自己或他人期待角色的能力是自尊的4個前提之一。由于髖關節置換手術對病人造成很大的創傷,所以在康復治療期間病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容易產生依賴性,日常生活活動容易依賴他人,容易使家屬產生反感,造成不必要的矛盾。護士應正確指導病人克服畏難心理找回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時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保護患者相對脆弱的自尊心,對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不能滿足時要給予解釋,避免損害患者自尊,在自尊心得到維護的條件下,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醫療及護理工作,最終通過訓練幫助病人達到預期治療效果。

1.5 自我實現需要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大都希望通過手術恢復自己的肢體功能,回歸社會承擔起自己應盡的責任,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們對手術及康復治療效果要求很高,往往在康復訓練中表現出急功近利的心理,希望很快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在康復治療期間,護士應該注重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康復訓練的方法、過程及意義,強調康復訓練是肢體功能恢復的基礎,是自我實現需要得到滿足的前提。針對不同的患者以及他們對治療效果的要求程度,應按照盡早、規范、持之以恒、循序漸進的原則制定康復訓練計劃,并根據患者的術后拍片效果、傷口愈合情況及身心狀態等因素制定動態的康復訓練計劃,幫助患者實現自己的治療目標。

2 針對老年患者需要層次論的應用

進行髖關節置換的病人主要以老年為主。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特征及特定的發展任務,在這里我們結合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學說針對老年階段病人的心理特點運用需要層次論進行分析,并進行有效護理。運用艾瑞克森學說,護士可根據危機的正性或負性解決指標評估病人的表現,分析在其相應的發展階段上的心理社會危機解決情況,然后給予正確的指導。[9]

2.1 老年病人康復期心理護理 艾瑞克森分析在老年期的心理社會發展的主要危機是完善對失望,他們的正性解決指標是感到一生值得,能樂觀對待死亡,而負性解決指標是失落感。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容易出現骨質疏松、身體情況差等臨床癥狀,同時他們大多數人都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所以老年人髖關節置換手術后的康復治療時間長,臥床時間長,他們在心理情緒上更容易產生波動。由于在現代社會中競爭越來越激烈,子女往往將事業放在生活的第一位,忽視了對老年人的關心,因此有的老人從內心中感到孤獨。曾經有學者調查顯示患有軀體性疾病的老人發生抑郁癥的可能明顯高于非患者。[10] 還有學者通過對1240例老年術后患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200例患者發生了POP(術后精神功能障礙),占手術人數的16.1%。[11]護士在對老年人進行心理護理時更應該注重其愛與歸屬的需要,做好病人和家屬的工作,使家屬應盡可能的理解病人,站在病人的角度來理解他的行為和語言,進行換位思考,羅杰斯教授將其稱為“移情性理解”。醫務人員應在生活和治療護理等各個方面關心病人,幫助其盡快度過康復治療期恢復健康。術后我們在做好日常治療生活護理的同時及時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取得家屬的配合盡可能抽出時間來陪患者,使其感到家庭的關心。

3 體會

隨著護理理念的不斷更新發展,康復期的治療護理工作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祻陀柧毷求y關節置換術后的護理重點。康復訓練效果受病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及護理指導方法和溝通技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護理人員運用好需要層次論,幫助病人滿足各個階段不同層次的需要,發揮病人的積極性,取得康復治療的良好效果,為病人追求高層次需要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 汪明,孟勇等.中外心理學簡史[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7,284.

[2] 姜乾金,護理心理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24.

[3]胡佩誠,主編,醫學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2000,47.

[4] 尼科爾斯著,劉曉虹,吳箐譯.臨床心理護理指南[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117.

[5] 胡永善.新編康復醫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71.

[6]尼科爾斯著,劉曉虹,吳箐譯.臨床心理護理指南[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163.

[7]王曉敏.雷軍莉.徐海燕.老年骨科病人26例康復護理體會[J] .中華中西醫雜志.2005,1(6):2.

[8] 徐燕.庹炎.康復護理高級教程[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6,220.

[9] 潘孟昭.護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71.

第4篇:老年病人康復護理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討骨科老年患者的護理對策。方法 總結分析了我科2009年1月至2011 年1月對105例骨科老年患者的護理經驗。結果 105例老年患者中有8例發生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7.6%,遠遠低于本科室早期的并發癥發生率。結論 護士通過細致觀察病情,及時發現病情變化,早期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指導功能鍛煉,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使老年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骨科老年??;護理;并發癥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預防保健的發展,人均壽命逐年延長,我國將步入老齡化國家的行例,骨科老年病人日益增多,如老年骨質疏松與骨折、骨關節病、類風濕關節炎等。骨科老年病人由于活動受限,臥床時間較長,加之老年人各臟器功能衰退、抵抗力低下等因素極易發生并發癥[1]。因此,要減少骨科老年病人并發癥的發生,早期預防及加強護理顯得尤為重要。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1 年1月,共收治105例骨科老年病患者,通過實施正確完善的早期預防及加強護理,有效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護理質量,現將體會報道如下。

一 材料與方法

1 臨床資料:本組105例,其中女45例,男60例,年齡60-99歲,平均年齡72.5歲。疾病種類:四肢骨折49例,腰椎間盤突出15例,腰椎管狹窄18例,頸椎病4例,胸腰骨折14例,骨盆骨折5例。住院前合并有全身基礎疾病46例。

2 護理方法:患者入院后根據病情,采取個體化治療方案,加強心理護理、生活護理,同時實施正確完善的早期預防護理措施,針對不同的人體系統,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法,從而降低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等并發癥的發生。

二 結果

本組均安全實施了麻醉及手術。住院期間并發肺部感染5例,深靜脈栓塞1例,尿路感染2例,住院期間無新發生褥瘡病例。并發癥發生率為7.6%,遠遠低于本科室早期的并發癥發生率。

三 討論

3.1 加強心理護理:因活動能力受限等因素,老年人生活單調寂寞。一旦經受病痛困擾易產生憂慮、恐懼及危機感,入院后適應新的環境能力較差。因此,心理護理要從患者進入病房開始,護士親切而有感染力的交談,恰到好處的疏通勸導會起到正性效應[2]。護士要注意與患者情感上的溝通,與患者交往中,應注意使用得體的語言,對老年患者所講的事情要耐心去聽,表現出護理人員的一片誠心,讓他們很自然地在心理上感到溫暖。

3.2 加強生活護理:護理要盡量適合老年人的生活特點,對行動不便者應注意行走及上床時的保護,必要時給輪椅,盡量避免外出,防止跌倒,年老體弱者要加床欄,防墜床,對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加強生活上的護理,保持患者口腔、頭發及皮膚的清潔,協助其生活所需。

3.3 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3.3.1 預防肺部感染:老年人呼吸功能普遍下降,特別是有煙、酒嗜好,并伴有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長期臥床后較易引發肺部感染。因此,患者人院后要求戒煙、酒,鼓勵患者多咳嗽、咳痰、做深呼吸。護理中應注意病房通風,如自感痰液粘稠,給予霧化吸入,稀釋痰液,同時協助患者定期進行翻身、拍背,注意肺部聽診,如有痰鳴音時,應鼓勵病人有效咳痰,如咳痰無力者,應給予吸痰,保持呼吸道的通暢,防止墜積性肺炎的發生。

3.3.2 預防泌尿系感染:老年人由于膀胱括約肌功能減退,易發生尿潴留,當抵抗力下降時,易發生泌尿系感染。其中老年男性患者易伴發前列腺增生,加之臥床、疼痛等原因,更易發生尿潴留,因此對于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需要進行系統的護理干預,促使尿液排空。注意觀察尿量、顏色、性質的變化,有無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鼓勵患者多飲水,保持會的清潔。需行導尿的患者應嚴格在無菌操作下行無菌導尿術,并且每日消毒尿道口,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定期更換尿袋及尿管。發現尿色異常應及時留取尿常規,遵醫囑給予膀胱沖洗或早期拔尿管。

3.3.3 預防褥瘡:老年病人由于長期臥床,全身血液循環減慢,皮膚抵抗能力下降,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尤其是骨骼隆突處容易形成壓瘡。因此老年患者宜在入院后給予氣墊或海棉墊等墊于骨突處,根據病人情況定期變換,按摩受壓的皮膚,以促進血液循環[3]。保持床單清潔、干燥、平整,全體護理人員要提高責任心,共同努力預防褥瘡發生。

3.3.4 預防消化系統并發癥:主要是預防便秘的發生。老年病人由于活動受限,腸蠕動減弱,易并發便秘。便秘對冠心病、高血壓病人將會帶來危險后果,因此護理人員應指導病人合理膳食、盡量避免其發生。

3.2.3.5預防靜脈血栓:老年病人臥床期間活動減少,血流緩慢,血液處于高凝狀態,發生下肢靜脈血栓的幾率也相應增加[4]。術后早期根據患者病情行腿部肌肉的擠壓與按摩,指導患者早期行主動功能鍛煉,密切觀察雙下肢感覺運動及血運情況。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對生活質量需求的提高,骨科老年病人日益增多,應根據骨科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加強護理,針對性地預防和控制并發癥,可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降低病死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曹偉新.外科護理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62

[2] 皇埔恩,劉志宏.護理心理學[J].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1:7

[3] 王愛霞.新型敷料美皮康治療Ⅱ、Ⅲ期壓瘡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08,3(14):94

第5篇:老年病人康復護理范文

[關鍵詞] 腦卒中; 康復護理; 早期

[中圖分類號] R473.7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1-7562(2010)04-0420-03

doi:10.3969/j.issn.1671-7562.2010.04.036

腦卒中的有效治療和康復訓練越來越受到公眾的普遍關注。作為與康復醫學密不可分的康復護理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作者將現代康復理念及康復技術與早期臨床護理相結合,對73例腦卒中癱瘓患者入院6周內實施了康復護理的早期介入,把患者的功能預后和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作為護理管理的重要臨床護理目標,并與常規護理的患者進行臨床對比觀察與評估,取得滿意效果,現將體會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08至2009年在本院神經內科住院的146例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3例,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無顯著性差異,有可比性。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卒中類別、患側比較見表1。

1.2 診斷標準

(1) 符合1995年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腦血管意外診斷標準[1],全部病例均經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2) 意識清醒、查體合作,無嚴重精神癥狀、智能障礙或其他腦器質性疾病;(3)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17分;(4) 無合并嚴重的肝腎疾病者。

1.3 方法

康復專家普遍認為, 只要急性腦卒中患者生命體征穩定 , 神經系統癥狀不再進展 , 48 h 后即可開展早期康復[2]。因此觀察組患者在生命體征平穩、神經系統癥狀不再進展后48 h開始早期康復護理。對照組患者接受神經內科的常規治療和護理,兩組患者均采用HAMD評分、Fugl-Meger運動功能評分(FMA)、Barthel指數(BI)評價在入院后及出院前進行問卷調查,評定工作由同一組護理人員完成。

1.3.1 制定護理計劃

(1) 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神志及瞳孔的變化;(2) 基礎護理的落實,包括口腔護理、會陰護理、皮膚護理等;(3) 心理護理;(4) 及時準確地執行醫囑;(5) 在康復醫師和治療師的指導下,根據患者不同時期的病程進行肢體功能康復護理,幫助、指導患者及家屬完成康復訓練,減輕后遺癥。

1.3.2 康復護理訓練程序

1.3.2.1 刺激患者患側的感覺 腦卒中患者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感知障礙,查房、與患者交談、護理時護士盡可能從患側接近患者,所有的活動盡可能發生在患側,促使其認識到患肢的存在。在患者急性期肢體弛緩癱時經常給予病人毛刷、冷熱毛巾刺激及觸摸、輕敲、拍打、震動等各種刺激,促進感覺的輸入。每日2~3次。

1.3.2.2 教會并協助家屬做好擺放 (1) 健側臥位:患側上肢伸展位,下肢取輕度屈曲位,放于長枕上。(2) 患側臥位:患側上肢外展、伸展位,患側下肢輕度屈曲位放在床上,健側下肢向前跨過患側放于長枕上,健側上肢放松,放在軀干上。(3) 仰臥位:患側肩胛和上肢下墊一長枕,手指伸展位,平放于枕上。長浴巾卷起墊在大腿外側,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膝下墊毛巾卷,保持伸展微屈。以上2 h必須更換1次。

1.3.2.3 翻身訓練 (1) 向患側翻身:將患側上肢外展防止受壓,屈起健側下肢,頭轉向患側,健側肩上抬,上肢向患側轉,健側下肢有力蹬床,將身體轉向患側。(2) 向健側翻身:健側手握住患側手上舉,健側下肢插到患側腿下面,健側腿蹬床,同時轉頭、轉肩,完成翻身動作。

1.3.2.4 被動及助力運動 協助患者屈曲肩關節后用患手觸摸治療者手再觸摸自己的前額,然后再觸摸自己對側肩,以練習肘關節隨意屈伸功能、肩肘關節各項自主活動、腕指的自主活動和肩胛帶的活動。橋式運動練習髖關節伸展控制,協助患者進行髖內收、外展控制練習,膝關節屈曲、伸展控制練習,踝關節屈曲、伸展控制練習,髖伸展位膝關節的屈曲、伸展控制練習,俯臥位屈伸患膝、踝關節練習。患肢懸垂位練習下肢預備負重運動。訓練要緩慢進行,勿使患者疲勞,切勿過猛粗暴地活動每個關節,盡量不引起患者疼痛。每日2~3組,每組10次。1.3.3 心理護理

卒中后抑郁是腦血管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有報道腦卒中后抑郁總發生率為 29.17%[3]。 患者腦卒中后發現自己癱瘓失語時, 容易出現自悲自憐、恐懼、悲觀絕望及焦慮不安,自控能力差者甚至發生抑郁,不但導致軀體癥狀加重, 還可加重患者的精神痛苦,這些不良心理障礙大大影響了病情的治療和康復。對腦卒中后有心理障礙的老年患者早期實施心理干預可以減輕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使其配合康復訓練的主動性加強,潛能得到充分發揮[4]。首先應從感情上對患者予以支持和理解,使其感到家庭和親友的關愛,并及時疏導患者的不良心理反應,如內疚、焦慮、失望等,耐心講解疾病的起因、治療方法、預后及心理因素對疾病發生、發展、轉歸的影響。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困難,鼓勵患者克服對疾病的恐懼感。適當降低患者的期望值,讓其明白身體恢復的切實可能性,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使其積極主動配合肢體康復訓練。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 果

兩組患者入院后初次評價HAMD、FMA、BI評定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出院前末次評價顯示兩組患者的HAMD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FMA、BI評分較前均有提高,但觀察組改變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間有顯著性差異(P

3 討 論

腦卒中患者約75%遺留不同程度的勞動力喪失,早期綜合康復治療能極大地改善這種狀況,使得相當一部分患者生活自理并重返社會[5]。而康復護理學是隨著康復醫學發展起來的一門新的學科[6],在我國正經歷著專業知識的初步積累、傳播、實踐和發展的階段。康復護理知識還未被人們所認識、重視,康復護理技術還未完全滲透到臨床護理工作中。特別是腦卒中早期患者,由于病情變化快、對護理的技術要求亦高,既要求對生命體征的護理,也要求較多的預防性康復和對癥性康復護理??祻妥o理工作應密切配合臨床的治療工作,在不影響臨床治療工作的前提下,在康復醫師的指導下積極進行適量的康復、被動關節活動等。本組結果表明,對觀察組73例腦卒中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干預后各項功能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對腦卒中病人早期介入康復護理,可有效減少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患者的情緒狀態,增強康復信心,激發病人與疾病斗爭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主動加強功能訓練,提高其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減少合并癥的發生,為整體功能恢復創造有利條件,使患者盡快恢復獨立生活、工作和學習的能力,能在家庭和社會過有意義的生活,達到全面康復。

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是一個復雜而艱巨的工作,進行康復治療的時間越早,其治療效果就會越好,患者恢復就越理想。而康復護理始終貫穿于患者的整個康復過程中,對腦卒中患者的全面康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將康復護理技術應用到臨床護理工作中不僅增強了護理人員素質、建立了新型的護患關系,更重要的是能使由于損傷、急慢性疾病和老年病帶來功能障礙的患者接受預防性康復護理,避免身體殘障的形成和盡量減輕殘障,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新德.急性腦血管疾病診斷標準.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修訂方案[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5,23(6):670.[2] 吳秀英,孫瑞仗,李長貴.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研究進展[J].齊魯醫學雜志,2005,20(4):371-374.

[3] 李曉華,姜巖,張敏.腦卒中后抑郁狀態的臨床分析[J].現代醫學,2007,35(1):52-54.

第6篇:老年病人康復護理范文

目的:研究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急性期患者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間選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腦出血急性期患者60例,采用隨機的方法將其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入院時均采取相應的顱內降壓治療,在此基礎上,護理人員對研究組患者實施康復訓練護理,對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實施常規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病情改善情況。結果: 采用Barthel指數(巴塞爾指數)進行評分。治療前,研究組Barthel指數評分為23.42±9.34,參照組Barthel指數評分為25.67±8.96;治療后,研究組Barthel指數評分為74.78±6.95,參照組Barthel指數評分為51.33±6.38。治療后,兩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評分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腦出血急性期;康復護理;肢體功能;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104-01

腦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常發生于中老年人群的一種嚴重腦部并發癥。腦出血急性期是指非外傷性腦內血管破裂引起的腦出血,常見的致病因素為:高血壓以及腦動脈硬化和顱內血管畸形等。在臨床醫學中腦出血疾病具有起病急驟、病情較為兇險、死亡率高等特點,是比較容易引起中老年病人死亡的疾病之一。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腦出血已成為一種比較廣泛的急癥重癥,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為腦出血死亡的患者約占全部疾病死亡的20%左右,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因此,對于腦出血急性期疾病我們不僅要關注治療方法,對于護理方法的選擇使用同樣應該引起關注。為探究早期康復護理介入對腦出血急性期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筆者現選取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間選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腦出血急性期60例患者,護士采用早期康復護理介入對其中的30例患者實施護理,效果顯著,相關資料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間選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腦出血急性期患者60例,采用隨機的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病人的臨床資料包括:男17例,女13例,年齡在29~75歲間不等,平均年齡為(59.3±7.6)歲;觀察組病人的臨床資料包括:男16例,女14例,年齡在31~79歲間不等,平均年齡為(59.8±8.7)歲。治療前均進行了MRI或CT診斷,所有患者均確診為腦出血急性期,病情包括:顱內血管畸形26例,腦動脈硬化35例,而由其他原因導致的腦出血10例?;颊吣X出血部位包括:基底節區出血41例、腦橋出血6例、腦葉出血9例、腦室出血2例、小腦出血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的統計數據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時均采取血壓控制和顱內降壓治療,在此基礎上,護理人員對觀察組患者實施康復訓練護理,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實施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病情改善情況。

康復訓練護理的具體實施方法為:由于患者的病情為腦出血急性期,因此在護理的初期,病人以臥床為主,此時的康復護理以被動為主,護士可以輔助患者進行關節活動訓練,活動訓練的順序應為先大關節,后小關節,幅度由小及大,循序漸進,以達到有利于血液循環,緩解疼痛的效果。護士在進行按摩時應該輕柔緩慢,防止因用力過度導致患者出現不適癥狀[1]。對與出現腦出血并發癱瘓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病情進行相應的康復護理,如病情輕者可每天進行2次翻身和坐起訓練,使患者在床上坐位保持大于半小時,鼓勵他們自己完成進食、穿衣等日常的生活起居。在進行為期一周的康復護理后,護理方法改為訓練患者步行,每天訓練2次,每次不少于20分鐘,隨著病情的逐漸好轉,護士可逐漸增加訓練科目,如鼓勵患者自己進行洗臉、刷牙、吃飯、更衣;當患者基本能走動后,可帶領他們到戶外活動,每天1次,每次訓練不少于1h?;颊叱鲈汉笕砸獔猿?,正確給以出院指導。

1.3 評價指標:

采用巴塞爾指數指數評分。評分結果為:滿分100分,60分以上者為良;60-40分者為中度功能障礙;40-20分者為重度功能障礙;20分以下者為完全殘疾。巴塞爾指數指數超過40分者康復治療效益最大。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3.0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結果采用t檢驗,P

2 結果

治療前,研究組Barthel指數評分為23.42±9.34,參照組Barthel指數評分為25.67±8.96;治療后,研究組Barthel指數評分為74.78±6.95,參照組Barthel指數評分為51.33±6.38。治療后,兩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評分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腦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涉及面很廣,對于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術有較高要求。此外,在腦出血急性期護理時應采取預見性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病情;降低顱內壓,以減少腦出血的病死率。護理人員在加強基礎護理的同時,對傷口處理、飲食等方面均要引起重視,這樣有利于減少并發癥發生率。

本組的60例患者中,醫師采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研究組的30例腦出血急性期患者實施護理干預,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方法對參照組的30例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護理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后Barthel指數評分高達74.78±6.95,遠高于參照組的51.33±6.38,從護理數據對比中我們不難看出康復護理更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療。

綜上所述,腦出血急性期患者行早期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有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第7篇:老年病人康復護理范文

【關鍵詞】老年人;并發癥;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1-0165-01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迅速發展,全社會更多地關心老年人健康,改善 老年人生活質量。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人的平均壽命隨之增長,但在工農業迅速發展、交通運輸日益發達的同時,各類車禍、生產安全事故也不斷增多,當這些不幸發生在老人身上時,由于年老體弱,多數病人需要長時間臥床。尤其是骨科手術后的病人,多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別人的幫助。做好對老年病人的護理,盡快恢復其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促進疾病的康復。為達到上述目的,一定要掌握老年人護理的特殊性,提高老年人護理工作效果,護理人員的責任義不容辭。下面就2009 年1 月~201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400 多例骨科老年病人的臨床特點及護理體會予以總結。

1臨床資料

我院骨科2009 年1 月~2010年12 月份共收治住院病人192l 例。其中55~92 歲446 例,占本科住院總人數2312 % ,55~60 歲236 例,61~70 歲116 例,71~92 歲94 例,其中女174 例,男272 例。這些病例中長期臥床的比例占70 % ,有半數以上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慢支、肺氣腫、肺心病、營養不良性水腫、靜脈曲張、前列腺肥大等。其中有1 例死于心肌梗死,1 例死于腦出血,1 例死于癌轉移。其它均治愈出院。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掌握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點,有計劃地進行護理。當患者帶著病痛就醫時,面對的是醫護人員和其他住院的病人,要等待各種檢查、治療、手術,加之大多數生活自理能力差或完全喪失,隨表現出煩躁、焦慮、恐懼、激動、多語、失眠等,這些心理狀態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療。為解除病人思想負擔,使之積極配合治療,最重要的是給病人心理上的安慰。我們根據病人的經歷、文化素質、生活習慣、業余愛好、家庭情況及經濟狀況等,采取不同的交談方式,與病人進行親切的交談,護患之間相互溝通,使之信任我們并對自己的傷病有所認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護士對待老年患者一是要尊重他們,二是要理解他們,三是要在生活上關心他們,要經常與老年患者進行思想溝通,處處體貼照顧。

2、2 生活護理 老年人反應遲鈍、接受能力差,在治療、護理過程中應耐心、細致多做解釋。操作時動作輕柔,給病人一種安全感、親切感、使之容易接受?;颊咦≡汉笊瞽h境習慣改變,加之各種因素影響,易造成失眠。護士應注意夜間有治療護理操作時,盡可能集中進行,建立規律的生活習慣。盡量滿足其一切所需,不能表現出有任何厭煩的情緒,讓病人信賴我們,使其精神上得到安慰,為進一步配合手術、藥物治療打好基礎。

2、3 營養護理 個別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怕增添麻煩,為減少大小便次數而控制飲食。應向其說明營養的重要性,鼓勵其多飲水、多進食易消化食物,保持二便通暢,避免便秘。

3 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及護理

3、1 警惕心、腦血管的并發癥 老年人多伴有循環系統的明顯衰退,如心、腦血管硬化,心肌收縮相對減弱,心血管不能適應正常時的應激狀態,加上創傷疼痛的刺激、精神緊張,有潛在發病的可能,導致并發癥出現。此類病人,一經入院應引起重視,除進行各種檢查外,應嚴密觀察病人的血壓、脈搏、神志等生命體征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2 防止呼吸道并發癥 老年人呼吸功能相對減弱,一部分病人有煙酒嗜好,并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源性心臟病史,所以長期臥床及術后病人易發生肺部并發癥。因此入院后,要求不吸煙,講清吸煙對術后身體的危害性。鼓勵病人咳嗽、作深呼吸,上肢能活動的作擴胸運動,增加肺活量。在協助病人翻身時,拍擊背部使積痰易于排出,怕疼痛、不能咳嗽的病人鼓勵病人盡量把痰咳出,若痰液粘稠可給予霧化吸入。

3、3 褥瘡的預防 長期臥床,截癱或需牽引病人,由于全身血液循環差,皮下脂肪少,皮膚干燥多皺褶,皮膚營養缺乏,彈力及皮膚抵抗力低下,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尤其是骶尾部、后枕部、踝關節、足跟部各骨突處容易發生褥瘡,因此病人入院后給予氣墊床、海棉墊或骶尾部加防褥瘡墊,骨突處可墊海棉圈。不能自行翻身的隔2h 協助翻身1 次,并用50 %紅花酒精按摩受壓部位,促進血液循環。護理上一定要職責到人,每班檢查交班,護士長不定時抽查,人人重視,使大家認識到,預防褥瘡的發生,不是某個人的事,必頸全體醫務人員及家屬共同努力。由于措施到位,責任到人,多年來無褥瘡發生。

3、4 預防泌尿系感染 老年人因腎血管硬化,腎血流量減少而致腎功能減退,此外膀胱粘膜并隨著老化萎縮,前列腺肥大等均可發生尿潴留,再加上臥床而引起泌尿系感染。對長期臥床病人囑其多飲水,有尿及時排出,排尿困難時,可用手擠壓下腹部,使膀胱余尿排空。需行導尿術的病人,按留置尿管的護理常規護理。

3、5 預防消化系統的并發癥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均減退,因病情需要使用激素治療的應警惕應激性消化道出血,密切觀察腹部及大便情況,發現黑便及時報告醫生處理。長期臥床病人易出現腹脹、便秘情況,宜進食粗纖維易消化的食物,飲食有規律、定時定量,必要時可用緩瀉劑。

3、6 防止骨延遲愈合 老年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甲狀旁腺素分泌增高以及老年人運動量減少,骨細胞活動性降低,而鈣的吸收利用率下降易發生骨質疏松,骨折愈合時間明顯延長或不愈合??山o病人服用鈣劑,進食含高鈣食物,并用適量維生素D 增加鈣的吸收利用。

第8篇:老年病人康復護理范文

1.1一般資料我院收治經胃鏡或手術病理確診的PU患者78例,男55例,女23例,年齡60~82歲,平均67.8歲,病程15d~36y。胃潰瘍46例,十二指腸潰瘍26例,復合性潰瘍6例。合并疾病有高血壓病、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腦梗死、腦動脈硬化等。并發癥有消化道出血、幽門梗阻、貧血等。

1.2臨床特點臨床癥狀不典型,如缺乏規律性痛疼。床表現多樣化,腹脹、納差,噯氣,貧血,胸痛,哮喘,消化道出血等。合并其他疾病多,有78%合并有其他疾病?;颊邔Ρ静〉恼J知度低,服用多種藥物,生活自理能力差,遵守醫囑性差。

1.3治療方法以藥物治療為主,選用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粘膜,減少損害因素的藥物,使用H2受體拮抗劑甲氰咪胍、雷尼替丁,質子泵抑制劑(PPI)奧美拉唑,胃粘膜保護劑服用膠體鉍或思密達。對幽門螺桿菌(HP)檢測陽性者使用羥氨芐青霉素、慶大霉素、甲硝唑等,伴消化道出血者加用止血劑。

2護理體會

2.1一般護理

老年病人發生消化性潰瘍時,其臨床表現往往不典型而易被忽略,以至延誤病情。對具有易患因素的老人,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肝硬化、腎功能衰竭、慢性胰腺炎等疾患的老年病人,應注意觀察有無胃部不適、噯氣、流涎、惡心、黑便等癥狀。保證充足睡眠。保持開朗、樂觀的情緒,避免過度的精神緊張、憂慮和情緒波動,不參加如麻將等可致精神過度緊張的活動。進食后0.5~1h內避免劇烈活動。潰瘍活動期應休息或住院治療4~6周??筛鶕先说娘嬍沉晳T和喜好安排食譜,選擇營養豐富,易消化食物:在不刺激潰瘍的前提下多攝入營養,以增加胃粘膜的抵抗力。主食以面食為主;可適量攝取牛奶以稀釋胃酸,但不宜多飲;并攝入適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規律進餐、少食多餐:每日4~5餐,定時進餐,每餐不宜過飽。進餐時保持心情舒暢,充分咀嚼。盡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如濃茶、咖啡等。在吸煙人群中,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較不吸煙者高。煙葉中的尼古丁能輕度損傷胃粘膜,并加劇乙醇或非甾體類消炎藥對胃粘膜的損傷作用。乙醇能使胃粘膜屏障作用受損。因此,應勸老人尤其是具有消化性潰瘍易患因素的老人戒煙酒。避免長期服用損害胃粘膜藥物,對需要經常服用者應注意隨訪觀察,必要時適當應用胃粘膜保護劑。

2.2心理護理

消化性潰瘍的發病和復發與心理因素有一定關系,因此對潰瘍病人進行心理護理十分重要。護士應主動將防治疾病的基本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給病人。對于采取的檢查、治療和護理措施要事先解釋,以消除顧慮,減少老人的情緒波動,使其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指導病人保持樂觀情緒,教會松弛技巧,并盡可能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對少數有焦慮、緊張、失眠等癥狀的病人可短期少量使用鎮靜安眠藥如安定等。

2.3觀察藥物護理

護理人員應熟悉藥物的劑量、用法,了解藥物的作用機制和不良反應,以及時反饋情況,協助醫生合理用藥。氫氧化鋁能與磷酸鹽結合影響其吸收,老年人長期服用會導致骨質疏松。H2受體阻滯劑偶有頭昏、頭暈、乏力、皮疹、口干、粒細胞缺乏癥、一過性ALT上升等副作用,長期應用者應定期檢查血象和肝功能情況。老年病人較為健忘,容易漏服或停服藥物,不能遵守醫囑按時服藥的現象,主要由于思想壓力較大,不愿服藥治療,應用藥種類多,不知道服用次序。老年人因腦動脈硬化而記憶力減退,智力低下,無法遵守醫囑,按時按量服用藥物。所以在護理上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配合治療,因此在照顧病人服藥時應注意服藥到口。對出院患者要做好健康教育指導,幫助患者和家屬掌握消化性潰瘍病的有關知識。

2.4疼痛的護理

評估病人疼痛的性質、程度、部位及疼痛的規律,了解疼痛的誘發因素和緩解因素。盡量避免或消除疼痛的誘發因素。遵醫囑給予藥物治療,督促病人按時服藥,觀察藥物的療效。制酸劑應在餐后和睡前服用,H2RA常于進食及睡前服用。

3討論

對老年消化性潰瘍病人應強調身心兩方面的護理。持續的精神緊張、憂慮和情緒波動以及長期過度的腦力勞動,對消化性潰瘍的發病和病情發展均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幫助病人保持樂觀的情緒、規律的生活、合理的飲食以及適當的休息,應貫穿于本病預防、治療和康復護理的全過程中。指導病人掌握疾病有關知識,以便進行自我護理預防復發。避免各種易導致復發的危險因素,如吸煙、飲酒、飲食失調、生活不規律、精神緊張、過累、受涼以及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消炎藥等。老年人由于肝血流量減少和肝臟解毒功能下降以及腎功能的減低而易于發生藥物的不良反應,因此,服用H2受體拮抗劑等藥物須定期隨訪肝功能、腎功能,以免造成肝腎損害。

參考文獻

[1]葉任高.陸再英主編.內科學第六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第9篇:老年病人康復護理范文

【關鍵詞】老年性白內障;整體護理;手術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4-0245-02

老年性白內障是眼科常見疾病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壽命的延長,其發病率逐漸升高,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老年性白內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晶狀體核脫水硬化致混濁,年齡愈大,混濁程度愈甚。目前,主要治療手段是手術摘除白內障并人工晶體植入,該術具有操作簡便、切口小、術后視力恢復快等優點,但其術后護理是否得當對患者恢復及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均有重要影響[1]。我院對90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術后采取生理-心理-社會等綜合整體化護理,并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90例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118眼)均為我院2010年02月至2012年11月期間所收治病例,其中男53例、女37例;年齡65~86歲,平均年齡(76.8±7.8)歲;術前視力光感者28例、手動者18例;視力

1.2 治療方法:全部患者術前均予以入院常規身體檢查,對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患者予以對癥處理,待病情穩定后選擇擇期手術;根據患者的一般情況及病情情況選擇恰當的術式,主要是采取摘除白內障并人工晶體植入術。

2 結果

90例患者均如期施行小切口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切口術后愈合良好,視力均得到較大恢復。無人工晶體脫出、感染、出血等并發癥發生,平均住院 7.2±1.1 天,患者及家屬均表示滿意。

3 整體護理

3.1 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護士應主動向病人介紹病室環境、住院規則、探視制度等,耐心細致的觀察患者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并加強常規護理巡視及與醫師溝通,服務中做到“勤觀察、勤動手、勤動口”使整個護理過程體現溫馨、和諧及關愛的畫面[2];②構建清凈、整潔的住院環境,并囑患者保持正常的起居,避免因情緒激動出現并發癥;③術前眼部應做局部皮膚清潔處理,另外為防止眼的局部感染病灶擴散,術前應使用抗菌眼液,不宜使用具有擴瞳作用的眼藥水,有淚道炎癥者應做細菌培養,待治療轉陰后方可行手術治療[3]。④術前應保持大便通暢,有便秘者應及時治療,防止因便秘引起眼部充血,壓力增高。⑤術后患者一般需臥床24小時,嚴禁低頭、下蹲、打噴嚏等動作,保持眼部安靜,術眼勿撞擊及揉眼。手術中眼內出血者,應半做位或頭抬高,致使血液在眼內下沉,避免影響術后視力的恢復。24小時后可下床活動、但避免過度活動,要加強對患者如廁、進食等幫扶護理[4];⑥手術后按醫囑給予抗菌藥物、激素治療等,減少術后反應。用藥前、后護士應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評估,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藥目的、療效及不良反應的觀察,并向患者講解有關用藥的注意事項,隨時解答患者的疑問[5]。每天遵醫囑合理滴用眼藥水,保證操作期間的清潔、手法輕柔,避免交叉感染,認真觀察術眼眼瞼有無紅腫,結膜囊有無異常分泌物、結膜角膜炎性反應,前房深度及是否混濁,人工晶置等等情況,如有問題發生以便及時處理。正確滴眼藥水,用一手食指將眼瞼輕輕向下撥開,然后將眼球向下轉,另一手拿眼藥瓶,距眼 3cm 往下滴,切忌藥瓶碰撞術眼。滴完藥水后眼瞼輕輕閉上 3~5 分鐘,眼球自然轉動幾下,以便藥物在結膜囊充分彌散。不同眼藥水要間隔 3~5 分鐘。臨床用藥中每個護理工作環節都會存在法律問題[6],盡量做到藥物的合理使用。

3.2 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年齡偏大,存在視力障礙,情緒不穩定容易產生焦慮,恐懼心理,擔心術后眼睛失明,因此護士應通過對病人的年齡、性別、病情、職業的了解和表情、行為、語言的觀察,分析和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動情況及程度,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詳細講解白內障的相關知識及手術的優點,使病人對手術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癥,增強手術成功的信心,使其精神心理壓力得以緩解,以積極平和的心態對待手術[7]。

3.3 膳食指導 ①囑患者戒煙、戒酒以及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建立營養豐富、均衡、無刺激的軟食或半流食營養套餐;②根據患者病情及基礎疾患,制定針對性飲食,如糖尿病飲食、低鹽低脂飲食;③針對老年人常伴有便秘的情況,宜食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以保持患者排便通暢。術后便秘者應給開塞露,果導片等,防止因排便過度用力,而引起刀口開裂,出血等。

3.4 康復護理 ①術后第一天患者摘除眼罩,護理人員應操作輕柔、囑患者閉眼,并充分洗凈眼周的血跡、分泌物,切忌動作過猛觸傷眼睛;②加強患者術后視力、眼壓檢測、驗光以及裂隙燈檢,以盡早發現、處理角膜水腫、前房出血等隱性病灶,并遵醫囑予以高滲滴眼液;③進行出院指導,教會患者合理應用眼藥水、勿用手揉術眼,注意保持眼部衛生以及生活中如何避免眼部撞擊,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對出現畏光、流淚、異物感等輕微刺激癥狀的處理措施,避免用眼疲勞。由于手術病人住院時間短,術后如出現疼痛、出血、視力下降等癥狀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堅持復查直至完全康復[8]。

4 小結

經過對90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的整體護理的實踐,我們體會到:患者不再只追求對生理疾病的治療,更注重社會、心理及精神相結合的健康。整體化護理措施正是基于此,以病人為中心,尊重病人,給予患者全方位的護理措施,使患者具有良好的心態、穩定的情緒,以保證療效及術后及時康復等。本研究將整體護理措施應用于老年性白內障術后患者,不僅對患者精神狀態、生活飲食習慣有積極促進及指導作用,還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梢?,整體護理對老年性白內障術后患者在提高療效的同時也融洽了護患關系,并極大滿足了患者對心理、社會等方面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姜淑敏,韓琪.白內障手術方式及人工晶狀體的選擇與進展[J].醫學綜述,2010,16(9):1388-1390.

[2] 張喜英.人性化護理在五官科病房的實施和應用[J].光明中醫,2008,23(5):682-683.

[3] 田玉麗,鄒心鳳.淺談老年性白內障的護理[J].中華中西醫學雜志,2006,4(5):98-99.

[4] 白月玲,馬雙蓮.護士臨床用藥中的安全管理[J].中國護理管理,2006,6(4):14-16.

[5] 張春紅.護士用藥安全管理[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0,8(6):437-438.

[6] 姜淑敏,韓琪.白內障手術方式及人工晶狀體的選擇與進展[J].醫學綜述,2010,16(9):1388-139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看的看黄a大片爽爽影院 好男人天堂网 | 成人亚洲欧美 |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黄色资源网址 | 看全色黄大色黄大片女图片 | 欧美99| 古代级a毛片可以免费看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老狼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网站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天堂影院在线观看 | 国产永久在线视频 | 欧美一级三级 |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avtt制服丝袜 | 日本久久久久 | 荡女妇边被c边呻吟久久 | 在线观看日本污污ww网站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 亚洲伦 | 久草在现视频 |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在线播放在线 | 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选经典三级小泽玛利亚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在线播放 | 亚洲美女福利视频在线 | 日韩一级片免费看 | 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国语 | 91免费永久国产在线观看 |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免费全程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免费全过程 | 91国内在线 | 精品午夜寂寞黄网站在线 | 女人让男人桶的小视频 | 亚洲欧美精品国产一区色综合 | 香蕉视频黄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合集久久久久青苹果 | 成人黄网大全在线观看 | 日韩一级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