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循證醫學的實質范文

循證醫學的實質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循證醫學的實質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循證醫學的實質范文

1.1文獻檢索

檢索中國期刊全文專題數據庫(CNKI)和萬方數據庫(2001—2011年),以“恒前牙外傷”作為主題詞進行搜索,共獲得245篇可能相關的文獻,瀏覽摘要后得到46篇關于恒前牙外傷固定的臨床試驗論文。應用循證醫學方法,對臨床試驗的設計方法及試驗結果的可靠性進行評價。

1.2研究方法

1.2.1對所有實際相關文獻的方法學進行評價

本研究按試驗設計分為試驗性研究(隨機對照試驗)和觀察性研究(非隨機對照試驗、病例對照研究、橫斷面研究、隊列研究),統計、分析不同試驗類型的比例。

1.2.2對隨機對照試驗進行評價采用臨床試驗

統一報告標準2010年新版(consolidatedstandardsofreportingtrials,CONSORT)中方法學項目評價標準[5-7],對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的方法學信息進行質量評價,計算達到各項目標準的文獻數及所占的百分比。CONSORT是國際方法學專家小組為實施、評價隨機對照試驗編寫的標準化指南,包括文獻題目、摘要以及如何控制評價質量等內容,已被全球各主要期刊所認可和采納。

1.2.3對觀察性研究進行評價采用加強觀察性

流行病學研究報告聲明(strengtheningthereportingofobservationalstudiesinepidemiology,STROBE)中的方法學項目評價標準[8],對觀察性研究的方法學信息進行質量評價,計算達到各項目標準的文獻數及所占的百分比。STROBE由流行病學家、方法學家、統計學家、研究者和編輯組成的一個國際性合作小組共同起草,主要目的是為觀察性流行病學研究論文提供報告規范,從而改進這類研究報告的質量。目前,STROBE已被100余種雜志的稿約所推薦,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2結果

2.1臨床試驗文獻類型

在46篇臨床試驗中,試驗性研究(隨機對照試驗)8篇,占臨床試驗總數的17.4%(8/46)。觀察性研究(非隨機對照試驗、病例對照研究、橫斷面研究、隊列研究)38篇,占82.6%(38/46)。

2.2試驗性研究文獻概況

在隨機方法學方面,8篇臨床隨機對照試驗中,4篇交代采用何種隨機方法,但所有隨機對照試驗均未交待隨機分配時是否采用隨機分配方案隱藏等方法,因此無法進一步評價隨機方法是否正確,且均未明確盲法的使用。在統計學方面,8篇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的樣本量從23例到101例不等,沒有試驗明確說明如何計算樣本量以及對樣本量的要求,大多數試驗僅局限于表達不同組間差異有無統計學意義。由于試驗中方法學信息缺失,無法進行方法學質量評價。

2.3觀察性研究文獻概況

在方法學方面,38篇觀察性研究中,有23篇文獻分別交代了研究設計以及研究現場的相關內容,但所有觀察性研究均未描述解決潛在偏倚的方法。在統計學方面,38篇觀察性研究樣本量從16例到128例不等,沒有試驗解釋樣本大小的確定方法,且大樣本量的試驗較小,其結果可信度較差。

3討論

恒前牙外傷嚴重影響患者的美觀和咀嚼。其中,影響患牙預后的因素很多,包括患者的年齡、牙周情況、牙根發育程度、牙固定技術等,妥善的治療、復位和固定是保證外傷牙良好愈合的保證。松動牙固定的基本原理是將一組松動牙固定為一個整體,使之形成一個多根牙,從而分散力,減少咬合創傷,有利于牙周組織愈合和牙槽骨新生[9]。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牙弓夾板聯合鋼絲結扎法、鋼絲或尼龍絲+樹脂黏結固定法、單純光固化復合樹脂黏結固定法、固定矯治器固定法等,還有包括everstick(復合樹脂高強纖維)創傷牙夾板和TTS(titaniumtraumasplint)牙外傷專用鈦板等一些最新的恒前牙外傷固定技術。近10年國內相關恒前牙外傷固定療效的研究較多,主要涉及2種恒前牙外傷固定方法療效的比較,如直絲弓矯治固定技術、牙弓夾板固定、全牙列墊固定、鋼絲+樹脂夾板固定等。但是由于缺少嚴謹的臨床試驗設計,半數以上為臨床總結和臨床系列病例報告,缺少前瞻性大型臨床隨機對照試驗,以及長時間隨訪療效的比較,在試驗的質量控制上也不完善,大多數試驗得出的結果往往會夸大陽性的臨床結果,臨床指導價值有限。部分涉及相同試驗對象的研究結果不一致,亟須更高質量的隨機臨床試驗予以佐證[10-11]。

嚴謹的臨床試驗設計是得出科學可靠的研究結果的前提。對于干預性臨床試驗設計,隨機分組方法為首選。本研究中已發表的隨機臨床試驗存在一定的問題,一些關鍵的質量控制指標沒有得到嚴格的實施。盲法的使用常被忽略,為避免偏倚的產生,對于醫師與患者無法采用盲法的試驗,信息采集和分析上也可采用盲法分析。沒有試驗明確計算所需的樣本量,對于計量與計數資料不同的評測方法,樣本量的計算不同,其樣本量直接影響到隨機誤差的大小以及結果的準確性。在隨機質量的評價中,隨機方案的隱藏與否也是重要的評價指標。即使是一個隨機方案的設計,由于臨床醫師的偏好,可能通過不同的方法干擾真正隨機方案的實施。因此,隨機方案的隱藏是控制試驗質量的重要條件之一,可以采取不透光的密閉信封分配法,也可由不相關的第3人隨機分配。對于隨機方案隱藏、主要結果和次要結果的應用,8篇隨機臨床試驗中均未提及。對于統計學的應用,8篇隨機臨床試驗主要局限在組間差異的表達,缺少統計學方法的明確表述[12]。觀察性研究是相對于試驗性研究而言的,與隨機對照試驗相比,觀察性研究中的研究對象所具有的研究特征是客觀存在的,這類研究設計通常容易實施,醫學倫理學問題較少,但研究中可能存在多種偏倚,影響結果的真實性。本研究納入的觀察性試驗文獻依照STROBE進行評價,發現大部分文獻存在不規范和不完整的問題。沒有試驗明確描述解決偏倚的過程,文獻應在研究中報告采取了哪些措施來減少潛在的偏倚,研究計劃時就應該認真考慮潛在偏倚的來源,同時建議評估有關偏倚的可能性,尤其要討論偏倚的方向和大小。數據來源是重要的評價指標,對每個關心的變量,應描述其數據來源和詳細的測量方法,如果有多組數據,還應描述各組之間測量方法的可比性。

第2篇:循證醫學的實質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訓教學;路徑調整

作者簡介:張力(1963-),女,北京市人,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水產養殖與職業教育;池進(1960-),男,浙江金華人,江西警察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公安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2)30-0070-03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有了長足進步。從宏觀層面上看,職業教育正由過去偏向于傳授專業理論知識轉向突出專業實踐教學;教育模式也由傳統的學科教育逐步轉向以就業為導向的技術應用型教育。占據高職教育核心內容的實驗實訓教學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視,校內外實訓環境大為改觀,校企合作也有了新變化。但上述變化并未給我們的畢業生質量帶來顯著的提高,畢業生離用人單位的要求還有較大距離。究其原因,實訓教學的“路徑依賴”是重要根源。我們在實訓的形式上雖有較大的突破,但深層次的思想觀念還受控于原有思維慣性的影響,沒有及時、全面、真正地調整到科學可行的軌道上來。為此,擺脫“路徑依賴”的束縛,全面調整實訓思路已成為當前我國高職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

一、認真審視當下我們在實訓教學中的所作所為,改變觀念,從慣性思維中解脫出來,實現實訓教學路徑的大調整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道格拉斯·諾思提出的“路徑依賴”理論認為:在人類社會活動中,技術演進或制度變遷均具有類似于物理學中的慣性現象,人們一旦選擇了某種或好或壞的路徑就可能對這一路徑產生依賴,并在慣性力量的作用下不斷地自我強化,越陷越深,不會輕易放棄原先的選擇[1]。這一理論產生后,其應用性被人們從經濟領域延展到許多相關領域。當我們用此理論來分析我國高職院校實訓教學活動時,不難發現,我國高職院校實訓教學的發展之路具有顯著的路徑依賴特征。

社會經濟建設的發展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高要求,從而促進了高職院校對實訓教學的重視和改革步伐。在改進實訓教學過程中,我們認為實驗實訓方式、實訓項目與內容,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等均未見質的變革,而更多見的是在原有基礎上的修補與改善,這反映出明顯的路徑依賴現象。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一是實訓教學人財物的投入巨大,如果對實訓改革另辟路徑,有可能造成過去實訓建設投入的浪費,而且新的實訓建設投入資金也較難解決,故沿襲過去的實訓路徑便成為優先選擇;二是實訓路徑的突破具有較大的風險,而沿著原有的路徑和既定方向往前走,比另辟路徑要來得方便和穩妥;三是許多人并沒有發現原有的實訓路徑存在著一些不科學的地方,因而也就沒有了變革的想法,而且從近期來看,一些高職院校實訓教學改進的成效也不錯,這也進一步強化了因循的思想。

應當清醒看到,我國高職院校的實訓教學無論是在思想觀念上,還是在實訓的具體實施上,都存在著需要進行調整和突破的地方。目前我們這種修修補補式的改進方法,可能會有一時的成效,但從長遠來看,實訓教學如果不進行思維突破和范式轉換,有可能會陷入發展困境。觀念是行動的先導。要真正做到全面提高我國高職院校實訓教學水平,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及時從慣性思維中解脫出來。

二、高職院校的實訓教學承載著過重的任務和過高的期望,找準實訓教學的方向和定位,是高職院校實訓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

較長一段時間,高職院校沿用學科型教育的培養模式,側重理論知識傳授,未強調專業技能的訓練,輸送出去的畢業生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因此高職院校進行了較全面的以突出實訓教學為主的教學改革。但在這一過程中,不少院校又過于強調技能訓練,并提出了要讓畢業生成為熟練的技工,要實現畢業生與企業零“磨合期”、零距離上崗和無縫對接[2]。這種自我加壓的提法與做法,其實是不切實際的,而且定位過高。

(一)高等職業教育是使受教育者獲得從事某種職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這三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廢

高職教育從根本上說還是職業素質教育,培養健全的人格,養成理性的思維與培訓技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且健全的人格和理性的思維對人的成長影響更為深遠。二百多年前德國的教育宣言說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人們適應傳統的世界,不是著眼于實用性的知識和技能,而要去喚醒學生的力量,培養他們自我學習的主動性,抽象的歸納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們在目前無法預料的種種未來局勢中,自我做出有意義的選擇。對于高職教育的定位,我們一定要清晰準確,定位模糊或忽左忽右都是有害的。過去,緣于我們的認識和經驗不足,未突出職業技能的培訓是錯誤的,而現在如果我們重技能培訓而忽略職業知識和職業道德的教育,同樣是不對的。只有專業技能而缺乏職業品德和綜合素養的畢業生,也許畢業時做到了零距離上崗,但很快又會與崗位拉開距離。因此,在高職院校實訓教學的各個環節上都要把職業知識、技能和道德三要素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可割裂或厚此薄彼。

(二)對高職院校實訓教學的目標要有清醒的認識和準確的設定,偏頗的認識和過高的定位都會給實訓教學的開展帶來困惑

現在有一種普遍存在的觀點:完成一名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培養是高職院校的當然使命,高職院校培養出的畢業生應該成為合格的技術應用性人才,應該做到零“磨合期”、零距離上崗和與企業無縫對接,否則我們的實訓教學目標就未達到。這種觀點不僅給實訓教學帶來巨大的壓力,更為嚴重的是造成了高職院校實訓教學的方向錯誤。高職院校承擔著一門門綜合性技術的傳授,“技術”一旦進入課堂,其形式上就需要理論化和系統化,而技術一旦“理論化與系統化,就必須抽象生活、剪裁細節,必然要以冷冰冰的書本和假惺惺的模擬作為載體[3]。技術具有實踐的、多變的特性,“技術不會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而是需要因時因事靈活應變的”[4]。源于實踐的技術只能到實踐中去才能真正掌握,這種內容和形式的對立決定了高職院校是無法獨立完成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任務的,只能培養出具有技術應用型人才潛質的“毛坯”,只有經過企業的“打磨”,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技術應用型人才。 “技術應用型人才應當具備的那些職業技能和職業技巧具有隱性經驗的屬性,而隱性經驗只能在使用它的實踐活動中才能獲得,也只有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環境的聯系中才能掌握”[5]。高職院校在實訓教學目標上定位正確了,才能調整好實訓教學的方向與路徑,真正走出實訓教學的困境。

三、高職院校在校內實訓場所的建設和實訓項目的設定上,要盡快跳出原有路徑影響,進行科學的規劃與設計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實訓教學工作,在具體操作實施層面上存在著路徑依賴和思維定勢的現象。需從最基礎的實訓儀器設備建設、實訓場地環境布置、實訓項目設置上進行實質性的調整。

(一)高職院校在實訓儀器設備的建設上要高度重視教學型設備、教具的添置與研發

自高職院校重視實訓教學以來,各院校均加大了校內實訓場所的建設,尤其是加大了實訓儀器設備的添置力度,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實訓教學硬件的不足。但有不少高職院校為追求與企業同步,購置了許多生產性儀器設備,而對學生有真正實訓作用的教學型的設備和教具卻沒有及時的增加和更新。教學型設備和教具能以簡明的方式揭示實訓內容的工作原理、工作過程和工作狀態,具有舉一反三的功效,對訓練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其它設備所無法替代的作用。高職實訓環節最需要的是教學型設備和教具,故應把滿足最基本的實訓教學需要放在首位。那種為達到與企業無縫對接,以期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了解到企業同類設備而購置大量生產性設備的做法,不僅思路不對,而且也很難有后續經費來維系。因此,應該把有限的資金重點用于教學型設備和教具的添置、更新上,以改變教學型設備和教具量少質弱的狀況。

(二)高職院校實訓場所的硬環境已經大為改觀,實訓場所至關重要的軟環境相對欠缺,補上實訓場所軟環境這塊短板是我們實訓教學需要考慮的另一個問題

所謂實訓場所的軟環境,是指實訓場所的人員素質、組織形式、管理方法、技術信息、規章制度、紀律要求和相互之間的協調關系等要素,以及類似企業的工作環境氛圍等等。構建這些軟環境不僅有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快速掌握,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操守。許多高職院校的實訓場所除了不斷增加的儀器設備外,忽略了文化氣息的營造,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實訓,得不到應有的職業文化熏陶。培養出的學生離我們希望達到的:“具有掌握專業知識及技能技巧,能在工作中有所創新的人;具有正確的職業道德觀、能夠為企業勤奮工作、不辭辛苦的人;具有社會責任感,具備團結互助精神的人;具有強健的身體、豐富的知識、精力充沛的人”的目標將會相差甚遠[6]。為此,在建設校內實訓場所時一定要重視軟環境建設,讓學生在特定的實訓情境中,提高職業技能,養成職業品行。

(三)目前高職院校在實訓項目設置的改革上,關注的是具體項目的取舍,而鮮有研究實訓項目的分類以及在類別上的取舍

由于高職院校總課時有限,這些年雖然增加了實訓課時比重,但隨著對學生技能要求的提高,實訓課時還是深感不足,為此各院校的實訓改革都涉及到如何把實訓項目設置的更為科學化、合理化。大家思考更多的是哪個實訓項目可以撤掉,哪個實訓項目應該增加,這種思維方式很難有一個讓各方面都滿意的結果。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換一個角度來思考;不要糾纏于哪一個實訓項目應該上,哪一個實訓項目應該撤,而是要將實訓項目進行歸類。可歸分為訓練簡單技能的實訓項目和訓練復雜技能的實訓項目兩大類,然后將各個實訓項目分到不同的類型中去,最后再來從類別上進行取舍。凡訓練簡單技能的實訓項目都可通過開放實訓室的辦法,讓學生在課后以自學練習的方式去探索掌握,而對于復雜技能的實訓項目則安排充足的課時,在實訓老師的指導下使學生分階段逐步熟練掌握。

四、調整校企合作模式,構建校企合作多方共贏的體制和機制,為高職院校實訓教學健康發展尋找新的突破口

近年來,在各方努力下,作為實訓教學重要模式的校企合作有了長足發展,但前程卻不樂觀,已陸續出許多難以維系的問題,制約著實訓教學質量的提高。對現有的校企合作模式進行重新認識,探索全新的合作多贏的體制和機制勢在必行。

(一)校企合作的初衷和現實存在較大的差距,影響到了實訓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實訓質量的提高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實訓教學已由原來單一的校內實訓和校外實習逐漸發展到了校企合作模式階段。但這一美好的實訓教學模式,在運作過程中成效卻不理想。表現為校企合作不到位,學校和企業沒有達成共同的目標和育人的合力,校企合作往往是學校熱企業冷。現在與學校開展校企合作的多是私人小企業,而且相關制度不健全,很多是靠個人的情感關系來維系。不少開展校企合作的企業是沖著學生這些廉價勞動力而來的,雖然實習期間也會安排師傅進行一些專業指導,但多為單一技能的指導,很少有全面綜合的指導。究其根源,校企合作的體制不全,機制不靈是主要原因。我們清楚,企業是以追逐經濟效益為目標的經濟實體,雖然職業教育最大的獲益者是企業,但當間接的獲益與眼前的生產經營效益發生對立時,企業的選擇與放棄就是不言而喻的了[7]。所以在沒有建立起合作雙贏和多贏的體制與機制之前,我們在原來校企合作路徑上的種種努力都只能是解決一時的問題。

(二)校企合作出現的種種困境,歸納起來,體制是根本,機制是關鍵

探索建立學校與企業合作多贏的體制與機制是走出困境的唯一方法。首先在設計和選擇體制與機制時要以“合作多贏”為起點。科學的校企合作的體制與機制,不僅要讓學校和企業達到雙贏,還要不忘學生的利益,因為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體。只有建立起合作多贏的體制與機制,校企合作的實訓模式才能運轉順暢。其次,在設計和選擇體制與機制時要考慮大的環境條件。

(三)把學校辦到企業去,構建“廠中校”;把企業辦進學校來,建立“校中廠”,實現校企共建高等職業教育的新局面

所謂“廠中校”是指高職和企業建立教育培訓的共同體。企業把高職引到企業內部去,高職則面向企業招收學員,在企業內開展教學,實現“學員學習不離崗,工學結合,邊干邊學”的一種校企合作新模式。這種新模式讓學生獲得了系統學習的機會,綜合素質得以提高,創新能力加強,在為企業儲備后續人才的同時又不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對學校而言,解決了實訓師資和設備缺乏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還可緩解高職院校生源萎縮的困境。對學生來說,可做到不離崗,不停薪,工作學習兩不誤。這種模式真正使企業、學校、學生達到多方共贏。“校中廠”與“廠中校”具有異曲同工之效。總之,“校中廠”與“廠中校”這種職教共同體模式是目前高職院校提高實訓教學質量的切實可行的好模式,值得進一步完善與推廣。

參考文獻:

[1][美]道格拉斯·諾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M].上海:三聯書店,1994:11-13.

[2]劉建時.對高職院校加強實驗實訓教學的幾點思考[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2).

[3][4]張巍.也來談談法律教育[J].階梯,2009(03).

[5]朱敏成. 發展現代學徒模式 提高學生就業能力[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2(06).

第3篇:循證醫學的實質范文

新世紀文藝情感溝通活動的新態勢之一,就是人們在感情的表達和接受上,不能再遵循真實、誠摯、高尚、純凈和靜觀體驗的原則了,在大眾消費、影像合成和網絡虛擬的慫恿下,當代文本中的情感表現變得修辭化、無機化乃至虛擬化了。這種新情感方式的崛起,在近十年來的各類當代文本及其接受中顯得尤為突出。比如,近幾年借助電視臺、盜版VCD和DVD市場頗受到大學生歡迎的《大話西游》,其中對人事情感的幻想、反諷、荒謬、夸張、頑童化、時空錯位和經典戲擬,完全消解了主流文藝中的情感原則。在文本中,作先鋒狀的文化顛覆、無厘頭的市井趣味和一絲絲傳統的感傷主義雜合在一起,混亂矛盾,但很受大學生們的歡迎。不僅如此,諸如“I服了YOU”,“打雷了,下雨收衣服”之類的“大話”一經產生后,大量仿作不斷涌現,它們穿行紙面文本和網絡話語之間,所向披靡,甚至連90年代在作品中一貫對純情不以為然的“王朔話語”也相形見絀。另如電影《英雄》,有學者解讀是為迎合票房需要以致造成思想內容的大幅度弱智化,其實問題主要在于作品著意于唯美的聲畫而嚴重忽略、消解和漠視了情感。筆者以為,對當代文本中新生的情感消費化、虛擬化、通俗化、無機化傾向恐怕不能或一味歡呼或憤然棄絕,簡單看待,而不妨循英國學者威廉斯文化三分“殘余”、“主流”和“新生”的方法,在梳理當前文藝主流中的“情感”指標如何形成的基礎上,理解當代生活中殘余的、主流的和新生的三種情感方式的現實性和歷史性,或許可以由此理解主流情感方式的歷史性,使人們研究和理解新生情感方式有一個兼蓄容錯的平臺。

通過對審美情感的強調,20世紀逐漸形成了看重感性個體的感受、情感和體驗的現代文學正統,這一正統體現了現代國人力圖以“情感”指標重新勘定文藝世界的強烈愿望。但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語匯里,人的心理從來被看做是一個整體,性、心、意、志既不相同又互滲相交,而不像西方那樣把人的主體心理進行幾何式劃分,把知、情、意分得清清楚楚。文藝也是如此,不會完全分配給情感的領域、想象的空間和虛構的世界,并以此標榜,情感如何獨獨成為文藝重要或根本指標的呢?傳統文論大體有古文派主張“文以載道”,文選派主張聲韻情采,樸學派主張“書契記事”、實事求是,何時又涌現出審美情感路線,而且沖決傳統文論藩籬,裹挾文藝走向現代的呢?這里試建現代文藝之情感審美指標起源的敘事。故事該從20世紀初講起,留日青年魯迅周作人跟從章太炎先生學習,在討論界說文學時魯迅與章太炎之間據說發生過面對面的爭論。當時與周氏兄弟同去參加在東京舉辦的“國學講習會”的許壽裳,在其《亡友魯迅印象記》中回憶道:“……有一次,因為章先生問及文學的定義如何,魯迅答道:‘文學和學說不同,學說所以啟人思,文學所以增人感’。先生聽了說:這樣分法雖較勝于前人,然仍有不當,郭璞的《江賦》、木華的《海賦》,何嘗能動人哀樂呢。魯迅默默不服,退而和我說:先生詮釋文學,范圍過于寬泛,把有句讀無句讀的悉數歸入文學。其實,文字與文學固當有分別的,《江賦》、《海賦》之類,辭雖奧博,而其文學價值就很難說。這可見魯迅治學‘愛吾師尤愛真理’的態度!”周氏兄弟一生與乃師之間關系復雜微妙,而青年時期的他們與老師在文學界說上的分歧,其實具有某種含混而獨特的象征意義,我們不妨由此解釋和反思“情感”指標起源的現代意蘊。

讓我們把目光集中到師弟間爭議的焦點,即:文學的本質能否用情感加以界說?羈日期間的章太炎撰《文學論略》(1906)認定:“文學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謂之文”,“榷論文學,以文字為準”,文字是確定文學的最基本的指標。既然以文字為準,章太炎認為感情則不能成為文學的根本指標,也不同意當時懸小說為一切文學之樣板的西化做法。他堅決反對以雜文小說之“能事”來概括所有的文學文辭:“專尚激發感情,惟雜文小說耳。……彼專以雜文小說之能事,概一切文辭者,是真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吾今為語曰:一切文辭(兼學說在內),體裁各異。以激發感情為要者,箴銘哀誄詩賦詞曲雜文小說之類是也;以發思想為要者,學說是也;……。其體各異,故其工拙亦因之,其為文辭則一也。”同時,章氏又從人類精神活動知性與感性的互滲共通入手,正確而精到地分析了區分學說與文辭、“摒學說于文學之外”之不當:“又學說者,非一往不可感人。凡感于文言者,在其得我心。是故飲食移味,居處溫愉者,聞勞人之歌,心猶泊然。大愚不靈,無所憤悱者,睹眇論則以為恒言也。身有疾痛,聞幼眇之音,則感慨隨之矣。心有疑滯,睹辨析之論,則悅懌隨之矣。故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凡好學者皆然,非獨仲尼也。以文辭、學說為分者,得其大齊,審察之則不當。”(《國故論衡·文學總略》,1910,該文由《文學論略》改成)文章作品是否感人動心,關鍵在于是否“得我心”,其根本在于主體精神狀態與客體對象之間相契性。飽暖之人無法體會勞苦人的歌聲,“心猶泊然”;頑愚之人也無法理解智者的高論,“以為恒言”。反之,一旦主體的精神狀態與客體對象能夠契合,則不僅文辭能夠讓人“感慨隨之”,而且學說文章也會讓人感動興奮愉悅。同一體裁的作品,也并非絕對的感人或不感人,而同一作品,由于每個人的精神狀態不同,不僅感受也會大不一樣,而且動情與否也未可知。也就是說,動情可以作為文學的特征之一,但是不能成為文學的惟一特征。章氏的這種文學觀和文學界說,至“五四”前仍為謝無量的《中國大文學史》(1918)所采用,影響很大。魯迅如果后來看老師章氏這些文字,恐怕反應也只能還是“默默”。但是,魯迅到底是“不服”。

在當時中國文化從古典走向現代的困境中,前后的周氏兄弟(至少在文學思想上)已經代表著從西方而來的新潮。當時周氏兄弟不僅師從羈日講學的章太炎先生,有著較深的傳統學術功底,而且大量閱讀西方現代文學,接納西方文藝審美觀念,并且從事文學實驗。這在1908年《河南》雜志上集中發表的魯迅的《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破惡聲論》和周作人的《論文章之意義暨其使命因及中國今論文之失》、《哀弦篇》等文章中都得到集中而微妙的體現。他們對西方近現代文學和思想的理解水平完全超過了同時代人的水準,并且基于世界史意識,展開了對傳統文化的批判和對西方式現代性的反思。與老師堅持文化相對主義、以漢文化傳統邏輯界說文學的做法相反,周氏兄弟思路的突出之處在于借引西來文論,強調文學的情感特性,由此主張情感至上、文學獨立和審美自治。在二人合譯《紅星佚史》的《序》(1907)中,明確以情感作為“文”的根本指標。他們聲言:“然世之現為文辭者,實不外學與文二事,學以益智,文以移情,能移人情,文責以盡,他有所益,客而已,而說部者,文之屬也。”兄弟二人竭力闡明益智之“學”與移情之“文”的區別,由此把小說納入文學之中。這種思路是針對老師章太炎的。他們改以小說作為樣板文類,認定小說和詩歌才是真正的文學,是“純文學”。魯迅循西學現代文化分化的常則,將文學歸為美術之一部。《摩羅詩力說》(1908)云:“由純文學上言之,則以一切美術之本質,皆在使觀聽之人,為之興感怡悅。文章為美術之一,質當亦然,與個人暨邦國之存,無所系屬,實利離盡,究理弗存。”文學作為美術之一部,其具有不涉功利性(“實利離盡”)、不涉概念性(“究理弗存”),而最大本質在于創造了使讀者和觀眾為之興感怡悅的東西,即“詩力”。在青年魯迅看來,“摩羅詩力”說到底是一種具有奇妙魔力的偉大的感情。《擬播布美術意見書》(1913)又進一步闡述:“顧實則美術誠諦,固在發揚真美,以娛人情”,因此,美術活動的精義在于作為藝術再現對象的“天物”、作為主體藝術創造活動的“思理”,以及作為藝術品特性和功能的“美化”。周作人試圖在西方文學指標的基礎上建構新的文學界說。《論文章之意義暨其使命因及中國今論文之失》(1908)譯述美國人宏德(Hunt)的文學理論:“文章者,人生思想之形現,出自意象、感情、風味(taste),筆為文書,脫離學術,遍布都凡,皆得領解(intelligible),又生興趣(interesting)者也。”強調文學的文字性(必得“筆為文書”),兼容了老師的觀點。但他更強調西方的文學指標:文學要像小說一樣或者以小說為代表,具備大眾性(“脫離學術”,“表揚真美,普及凡眾”)、情感性(以“能感”為上)和形象性(“思想之形現”,“出自意象、感情、風味”)和感染功能(“得領解”、“生興趣”),強調文學的本質是意象、感情和風味三事“合為一質”的思想形象,借助思想形象這一“中塵”(即中介),文學寄寓人格個性、偉大靈思和民族心聲。文學的情感,及其深刻內蘊,是“文學”至純至真得以成立的根本所在。周作人強調,如果以文字為中心來定義文學,勢必把文章學說包括進來,如“特泛指學業,則膚泛而不切情實”,可能形成對文章內在精神和靈思的遺忘,所以,最重要的是通過文字表現的玄崇偉妙的、靈思所寄的“內在精神”。文章不是一般的物件,而是偉大心靈的具象。

作為20世紀初年輕的現代思想家,與老一代“有學問的革命家”的爭議沒有形成共識,爭議本身極具深層的現代意蘊和各類觀念競爭角逐的張力,極具象征意義。在對古代傳統的一面,他們強調偉大情感的獨立性,這使他們與傳統文學教化觀和梁啟超們“以古目觀新制”的文學救國論形成對立;他們強調情感的偉大和激越,這使他們與以劉師培為代表的文選派所強調的“凡為文者,在聲為宮商,在色為翰藻”的觀點相區別,顯現出突出的現代張力。在對當代西方的一面,他們強調情感的民族性和反叛性,使他們擺脫了徘徊于“可信”與“可愛”間的王國維以直覺靜觀為核心、以憂生而厭世為底色的美學觀和游戲慰藉說區別開來。就師弟間而言,他們都是基于現代焦慮和文化困境,在現代思想的極限處一同掙扎、戰斗,有著卓絕的經歷和深刻的體驗,在對中國傳統和西方近代文明的批判與超越中開拓現代性思路。對民族遠古文明的追慕,對西方現代文明的批判,“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文化偏至論》)的文化復興思路,使師弟間精神距離非常貼近和契合,也與太炎先生在羈居日本的艱難困苦中提出的“張揚國粹”和“文學復古”思路形成內在呼應。但在回眸與前瞻之間,老師著意于“分理明察”基礎上的“持論議禮”的文章,發揮現實的戰斗力,對民族的希望系之于實事求是和科學理性的精神,而這一切都落實于文學的“文字”,因為文字是文學的基礎;而年輕一輩則寄厚望于“摩羅詩力”和“血書悲哀”的小說和詩歌,強調情感的獨到性和“摩羅詩力”,企圖以此張揚天才“神思”和民族“心聲”,“掊物質而張靈明”、“尊個人而張精神”(《文化偏至論》),“揚真美”“娛人情”,動人哀樂,兼得“表見文化”、“輔翼道德”和“救援經濟”之用(《擬播布美術意見書》)。與老師基于民族文化的立場,鼓吹“以文字為準”、強調文章的內容性和思想性的思路不同,學生一輩相信西方式現代文化的分化,立志把自己的使命落實于文學的“情感”,這突出地表明“所謂藝術和文學的‘純粹’獨立的觀念,只能是在思考人的存在時視‘精神’為絕對內在性的西方思想帶來的觀念”(參見木山英雄:《“文學復古”與“文學革命”》,載《學人》第10輯,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

第4篇:循證醫學的實質范文

循證醫學即“以證據為基礎的醫學”。1992年,作為“一種臨床實踐新范式(paradigm)”出現在世界醫學領域。國際著名臨床流行病學家達維德•薩克特(DavidL•Sackett)將其定義為“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所能獲得的最好的研究證據來確定患者的治療措施”[1]。按照這一定義,臨床醫療決策應建立在科學證據的基礎上,而證據是已有的研究結果,臨床實踐要依據已有的、按嚴格科學設計的臨床試驗結果實施。

1.1循證醫學興起的背景

循證醫學的興起決非偶然,它有其重要的經濟社會背景。(1)健康問題的轉移:20世紀中葉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醫學的進步,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下降,與心理和社會因素有關的疾病顯著增加,健康問題已從傳染病和營養缺乏病轉變為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多因素疾病。健康問題的轉移使疾病控制行業和醫療保障制度面臨新的挑戰。(2)醫療費用迅速增長帶來了嚴重的衛生經濟問題。例如,1965~1975年間,英國衛生費用支出的增長速度是GDP的2倍,使英國的福利型衛生服務制度面臨挑戰。這個時期,世界其他國家也都面臨著控制醫療費增長的問題,后面將要提到的英國阿爾希•科克倫關于健康服務如何既有療效又有效益的研究,就是對這種背景的一個側面的反映。(3)制藥業的迅速發展,有的沒有經過臨床嚴格驗證的產品進入醫療市場,給醫生的醫療決策和用藥帶來了困難。(4)最具說服力的臨床證據的出現[2]。以前對藥物的評價和選擇,多半是依據對某些臨床指標的作用來推斷其治療作用的。大樣本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CT)及Meta分析的結果,讓人們大吃一驚。很多從理論上認為有效的治療措施,被臨床試驗證明實際無效甚至有害,如恩卡尼和氟卡尼,以往的藥理實驗表明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率,1988年歐美多中心合作進行的“心律失常抑制試驗”結果表明,服藥組病死率(4.5%)明顯高于安慰劑對照組(1.2%)。

1.2循證醫學興起的歷史條件

在上述背景下,循證醫學也具備了興起的歷史條件。(1)大規模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CT)研究迅速發展,作為一種臨床科研方法和標準被廣泛接受。據統計,全世界1992年心血管病大規模臨床隨機對照試驗200余項,到1998年增加到2300多項。這些研究為循證醫學的興起提供了大量宏觀證據。(2)Meta分析被引入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及觀察性的流行病學研究[2]。20世紀80年代以后,Meta分析取得了一大批成果,這些成果作為可靠的證據使循證醫學有證可循,從而促進了循證醫學的興起。(3)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發展及國際Cochrane協作網和世界各國Cochrane中心網的建立和發展,為臨床醫生快速地從光盤數據庫及網絡中獲取循證醫學證據提供了現代化技術手段,有力地推動了循證醫學的興起和發展。

1.3科克倫的創新性研究與循證醫學的興起

循證醫學的開創性研究是與英國著名流行病學家和內科醫生阿爾希•科克倫(ArchieCochrane,1909—1988)的名字相聯系的,1972年,他出版了《療效與效益:健康服務中的隨機對照試驗》專著,明確提出:“由于資源終將有限,因此應該使用已被恰當證明有明顯效果的醫療保健措施”,并強調“應用隨機對照試驗證據之所以重要,因為它比其他任何證據來源更為可靠[3]。”醫療保健有關人員應收集所有隨機對照試驗結果進行評價,為臨床治療提供當前最好的證據。科克倫的創新性研究,對健康服務領域存在的如何達到既有療效,又有效益的爭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1979年,科克倫又提出:“應根據特定病種/療法將所有相關的隨機對照試驗聯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并隨著新臨床試驗的出現不斷更新,從而得到更為可靠的結論。”科克倫的這些觀點很快得到了醫學界的認同,科克倫也被公認為循證醫學的先驅,他的姓氏Cochrane成了循證醫學的同義詞。20世紀80年代初,在加拿大漢密爾頓的Mc-Master大學,以臨床流行病學創始人之一薩克特為首的一批臨床流行病學家,率先以住院醫師為對象舉辦了循證醫學培訓班,效果很好。1992年起,相繼在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上發表了系列的全面闡述“循證醫學”的文獻,隨后又出版了一批有關循證醫學的著作,受到臨床醫學界的廣泛關注,促進了循證醫學的興起[3]。1995年,美國醫學會和英國醫學雜志聯合創辦了《循證醫學》雜志。從1992年成立“英國Cochrane中心”以來,全世界的循證醫學中心包括中國Cochrane中心在內已發展到13個。“循證醫學協作網”和“Cochrane中心”的建立和發展,循證醫學研究成果的擴大和應用,有力地促進了臨床醫學從經驗醫學模式向循證醫學轉變,促進了循證醫學的發展。

2循證醫學的思維模式及其與傳統模式的區別

2.1循證醫學思維模式的基本特征

2•1•1循證醫學以患者的預后為終點指標來評價治療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循證醫學評價各種治療措施對預后的影響,包括了有效壽命、總死亡率、疾病重要事件、生活質量及成本———效益比等多方面的指標。而傳統醫療模式評價治療對病人預后的影響,關注的主要指標為中間指標,如實驗室指標的改變或影像學結果。例如降壓藥心痛定,傳統醫學模式的研究證明它能有效降低血壓,對肝、腎臟器沒有不良作用。而循證醫學的證據表明,心痛定雖然能有效降低血壓,但可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險,劑量越高,風險的增加越明顯。造成這種差別,是因為傳統醫學模式只評價了藥物降壓的效果及副作用,循證醫學模式評價的是患者使用該藥物后對生存與死亡及心臟病發作的影響,評價的終點指標不同。

2•1•2循證醫學對臨床藥物的評價研究是大規模隨機對照試驗[5]。大規模隨機對照試驗(RCT)需要對成千上萬的病人進行長達幾年的追蹤觀察,幾十甚至上百家醫院參與研究。通過RCT設計方案得到的研究結論更可靠、更具有說服力。使臨床醫生有證可循。而傳統醫學模式對藥物療效的研究,注重動物實驗的推論,而進入臨床療效觀察時,其病例樣本數往往有限。

2•1•3循證醫學實質上是臨床實踐的新思維模式,是一門方法學。從學科內容上看,主要包括判定臨床醫學決策的方法,獲取臨床醫學信息的方法和醫學可靠性評價的方法[6]。從循證醫學的實踐結構來看,主要由以循證醫學思想指導臨床實踐的醫生、最佳的研究證據及體現病人自身價值和愿望的治療方案構成。在循證醫學實踐中,醫生既是證據的提供者,又是證據的使用者。這兩個角色都要求醫生必須掌握臨床科研方法學。這樣才能既恰當地評價別人的研究成果,又能為別人提供可靠的證據。所以,循證醫學是以方法學為基礎的臨床實踐新思維模式。

2.2循證醫學模式與傳統醫學模式的區別

循證醫學的興起和發展固然是由它優于傳統醫學模式的特點決定的。但它的出現決不意味著取代傳統醫學模式,而是兩種模式互相依存、互相補充、共同發展。它們之間的區別是相對的,主要表現在:(1)臨床證據的來源不同:傳統模式用以動物實驗為主要研究手段的病理生理學成果解釋疾病的發病機制和生化指標等,并用這些指標評價臨床療效。循證醫學模式認為掌握疾病的發病機制和觀察各種臨床指標的變化是必要的,但更強調來自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及Meta分析的最佳證據。(2)評價結果的指標不同:即終點指標的不同。(3)對臨床醫生的要求不同:傳統模式主要是以醫生的知識、技能和臨床經驗積累為臨床實踐基礎。循證醫學除此以外,還強調掌握臨床科研方法,強調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學習和掌握醫學證據,利用科學方法正確評價和使用證據。(4)臨床決策依據不同:傳統模式重視專業知識和個人臨床經驗,循證醫學模式既重視臨床經驗,又特別強調利用最好的臨床研究證據。認為“有權威的醫學”是專業知識、臨床經驗和最佳證據的結合。(5)治療方案的選擇不同:傳統模式以疾病和醫生為中心,病人不參與治療方案的選擇。循證醫學模式強調以病人為中心,考慮病人自己的愿望和選擇。(6)衛生資源配置和利用不同:傳統模式很少考慮成本———效益問題,循證醫學則將“成本—效益分析”作為臨床決策的一個重要證據。

3循證醫學基本思想和方法

3.1循證醫學的基本思想

相對于傳統醫學模式,循證醫學是一種臨床實踐的新思維模式,其基本思想是:對患者的醫療保健措施的決策要誠實、盡責、明確、不含糊、明智、果斷地利用當前的最佳證據[2]。促使以經驗為基礎的傳統模式向以科學為依據的、有據可循的現代模式發展。這一思想體現在以下方面:(1)任何醫療決策的確定,都要基于臨床科研所取得的最佳證據,即臨床醫生確定治療方案和專家確定治療指南,都應依據現有的最佳證據進行;(2)證據是循證醫學的基石,其主要來源是醫學期刊的研究報告,特別是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CT)研究成果,以及對這些研究的Meta分析;(3)運用循證醫學思想指導臨床實踐,最關鍵的內容是根據臨床所面臨的問題進行系統的文獻檢索,了解相關問題研究的進展,對研究結果進行科學評價以獲得最佳證據。

3.2循證醫學的基本方法

3.2.1判定臨床醫學決策的方法

(1)發現臨床所面臨的問題和了解解決問題所需要的信息:按照循證醫學模式,臨床醫生既作為研究者去提供證據,又作為應用者去使用證據。無論是提供證據還是使用證據,首先都要提出需要回答的問題,這是實踐循證醫學的第一步,它關系到證據研究的質量和是否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用可靠的方法回答問題,如系統評價,它可以解決諸如病因學和危險因素研究,治療手段的有效性研究、診斷方法評價、預后估計等問題。系統評價的結果就是循證醫學的所謂證據。

(2)臨床決策分析評價:是根據國內外研究的最新進展,將提出的新方案與傳統方案進行全面比較和系統評價,通過定量分析取其最優者進行實踐的過程。它是減少臨床不確定性的重要方法。臨床決策過程中有三個最重要的階段:一是循證階段,包括收集資料信息和選擇最佳證據;二是擬定決策方案的科研設計階段;三是對決策方案進行評價的決策階段。

(3)成本—效果分析:分析成本消耗后得到的效果。如延長患者生命的具體時間,避免發病或死亡的數字等,一般用成本效果比和增量比兩種方法表示。通過分析達到以盡可能少的投入來滿足患者對醫療保健的需求,使有限的衛生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3.2.2獲取醫學信息的方法

20世紀80年代以來,光盤數據庫大量應用于帶有光盤驅動器的單機或網絡,使計算機信息檢索的形式迅速豐富和發展。檢索者只要較好地掌握了證據的計算機檢索方法,就可以較方便地從互聯網在線數據庫、公開發行的CD、Cochrane中心數據庫和Cochrane圖書館等獲得所需信息。當然,循證醫學的信息或研究證據的來源還包括雜志、指南和學術專著等。這些都是循證醫學獲取證據的基礎。

第5篇:循證醫學的實質范文

關鍵詞:循證醫學;先天性巨結腸;小兒;臨床教學

循證醫學理論之風已刮遍整個國內醫學教育界,為進一步探索出更有效的臨床教學改革方法,我們將循證醫學理論引入了小兒先天性巨結腸的臨床帶教課程設計中,旨在促進醫學教育觀念的進一步更新,提高醫學生各項綜合素質,從而培養出更多有創造力的創新人才。

1 在小兒先天性巨結腸臨床帶教課程設計中引入循證醫學的意義

1.1循證醫學理念與小兒先天性巨結腸臨床帶教課程的設計目的一致

小兒先天性巨結腸的臨床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同時也是在臨床實踐基礎上深入理解醫學理論的課程。這個課程開設的意義決定了臨床帶教課程設計必須要加強學生的相關醫學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其創新思維、科研素質等的培養,以為下一步深入臨床實踐打下堅實基礎。而循證醫學,其實質在于讓學生主動參與、提出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在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其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促進教學互動、教學相長。循證醫學以問題為中心,通過循證、評價并決策的思維步驟進行啟發式教學,不僅注重對學生臨床經驗、理論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對其思考并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科學務實求真的科研作風、醫德醫風。循證醫學的這些思想與小兒先天性巨結腸臨床帶教課程的設計目的一致,因而將其引入到具體臨床帶教中具有重要意義。

1.2 引入循證醫學理論是繼續教育的需要

循證醫學理念實質上即一個不斷自我學習和提高的過程,是繼續醫學教育并不斷完善和更新醫學知識的需要。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醫學也從經驗醫學模式不斷發展為生物社會醫學模式,自覺運用循證醫學的理念和方法[1]是社會不斷發展向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高素質的醫學人才提出的最迫切的要求,因而只有真正掌握以問題為中心的循證醫學理念、循證技巧及方法,醫務工作者及醫學生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終身學習者,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2 循證醫學理論在小兒先天性巨結腸臨床帶教課程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2.1 開設循證醫學課程,使學生接受和建立循證醫學理念

筆者認為在進行具體實踐之前,完全有必要向醫學生開設循證醫學這門課程。通過這個課程,讓醫學生在接受傳統醫學教育的同時,對經驗醫學能從批判的角度進行思考。而且,循證醫學課程能讓醫學生從復雜瑣碎的實踐問題中理出正確的頭緒并在有限的時間、精力中抓住最新最有價值的信息,更新知識并有效利用這些信息進行正確適宜的判斷[2]。

2.2 進行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案例式教學

在小兒先天性巨結腸的臨床帶教課程中,筆者提倡進行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案例式教學。

通過具體的案例學習和討論,學生能具體進行以問題為基礎的主動性自我教育的學習,并在理論聯系實踐學習和鞏固先天性巨結腸醫學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形成和培養了自己的循證思維方式,具體開展包括對案例病史、體征等進行分析,并提高關于疾病的診斷、治療、預后、預防等相關方面待解決問題,再針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文獻檢索,根據檢索到的相關文獻證據進行真實性、臨床價值等評價,并在整個過程中充分運用相關證據、臨床知識、病人選擇進行醫療決策的選擇,從而充分認識到科學評價的實踐效果及效益[3]。筆者認為在臨床具體案例的學習和探討中,學生的閱讀習慣、邏輯思維能得到極大的改善,學生的計算機檢索能力也能得到極大的提高,在這個教學過程中知識的傳播不再是教師的口口相授,而成為了一個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的目標和方向,學生主動吸收、主動尋求并掌握最科學有用的知識,從而優化了學習。

2.3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醫學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循證醫學涉及文獻檢索、統計學、醫學專業英語、計算機等各個學科,這就要求進行循證醫學課程教導的教師不僅需有高水平的專業水平,而且還需熟練掌握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并能熟練應用。因此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醫學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3 結語

循證醫學教育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循證思維、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循證醫學教育與臨床實踐結合并有效指導臨床實踐,將是未來醫學教育發展的方向。然而,將循證醫學理論具體應用到小兒先天性巨結腸臨床帶教課程設計中,只是循證醫學與臨床實踐結合的一個案例,而目前,我國的循證醫學理論、實踐研究還剛剛起步,將其引入臨床帶教課程并有效結合,也只是醫學教育改革的開始。要真正意義上將循證醫學理念與臨床實踐的有機結合還任重而道遠,還有賴于我們對醫學教育模式的不斷探索和努力。

參考文獻

[1]Malathi Srinivasan,Michael Weiner,Philip P.Breitfeld,etal. Early Introduction of a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ourse to Pre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J].J Gen Intern Med,2002,17(1):58~65.

[2]Wilson M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actice makes perfect[J].Am J Clin Pathol,2002,118(2):167~169.

[3]Tomlin A, Dearness KL, Badenoch DS.Enabling evidence-based change in health care[J].Evid Based Ment Health,2002,5(3):68-71.

Theory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n Children with Hirschsprung’s Disease Clinical Teaching Course Design

第6篇:循證醫學的實質范文

你單位如有同志一九五六年六月~一九六年到原地質部各種技工、干部學校(訓練班)學習,在學習期間是否計算工齡問題,現答復如下:

一九五六年~一九六年原地質部為了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先后辦了許多干部、技工學校、訓練班,培養行政管理干部、技工、師資等。學生來源:主要根據中央下達地質部培訓計劃指標,到各省招收社會知識青年;復員退伍軍人;在職職工選送;從中技畢業生或中技肄業生中抽調的。學習期為一年左右,其待遇除在職學習領取原工資外,其他是享受助學金或生活費(18.36元左右)。

一九五七、六一年因國家經濟計劃任務壓縮,這些學校訓練班就停辦了,學員有的回原單位,有的分配了工作,有的繼續學習(報考中專)。

第7篇:循證醫學的實質范文

[關鍵詞] 骨科;循證醫學;外科學

1.Department of Orthopeadic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He'nan Province, Weihui 453100, China; 2.Department of Orthopeadic Surgery,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He'nan Province, Xinxiang 453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teaching mode in the orthopedic clinical training of surgery masters. Methods 46 surgery masters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5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the evidence based teaching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each group had 23 cases. Evidence based teaching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Theory examination, clinical case analysis, knowledge update examination and study initiatives were assess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①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in the scores of theory examin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However, clinical analysis of evidence-based teach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P < 0.05). ②Better performance in new knowledge update was gained in the evidence based teaching group than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P < 0.05). ③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more advance in study initiative (intensifying surgery knowledge, stimulating learning interest, improving learning efficiency, improving self-study ability) was observed in the evidence based training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of evidence based teaching mode into the training of orthopedic surgery masters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new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incorporate knowledge into clinical practice. The learning initiative is also enhanced significantly by evidence based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Orthopedics; Evidence-based medicine; Surgery

碩士研究生教育是醫學教育結構中較高層次的教育,對醫學研究生的培養優劣直接影響到醫學事業的發展。目前在外科學研究生教育中存在著一定的缺點:學習多以“經驗”教學為主,學生欠缺學習的主動性;帶教老師多為臨床一線醫生,很難將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中;目前研究生所用醫學教材仍有一定的滯后性。這些缺陷都會影響到外科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如何在外科學研究生培養階段避免這些缺點,尋找一條理想的適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是醫學教育研究人員的重點問題。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20世紀9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型交叉學科,被稱為“21世紀臨床醫學新思維”[1]。2000年國際著名臨床流行病學家David Saekett將其重新定義為: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的研究證據,同時,結合臨床醫師個人專業技能和經驗,考慮患者的意愿,將三者完美地結合起來,制訂每例患者最佳的診治措施。EBM一經出現即成為研究人員的熱點,將EBM應用于教育中為現代醫學教育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2],要求醫生在個人臨床經驗的基礎上,從醫學科學發展中獲取最新、論證度最高的論據,從而不斷地提高臨床診療水平,最終目的是妥善地解決實際問題[3]。薛亞卓[4]認為EBM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的自我教育、終身學習的臨床醫學教育模式。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我院”)將EBM引入碩士研究生的臨床培養階段,現將外科學研究生在骨科臨床帶教的工作成果總結如下:

?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13年1月~2015年6月選擇我院2012級(21名)、2013級(25名)臨床骨科實習的碩士研究生共46名,其中,男45名,女1名,年齡21~30歲,平均(24.67±2.64)歲。隨機分為循證教學組和傳統教學組,每組23名。兩組學生入學成績及基礎理論課成績(英語、外科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1.2.1 循證教學組 按照EBM基本步驟[5](提出問題-尋找證據-評價證據-實施證據-后效評價)實施教學。在查房過程中選擇合適的病例,根據其診治過程,提出問題,問題內容包括診斷、治療以及疾病預后等。如:胸腰椎結核的診斷方式、治療方案的選擇等。在帶教老師的引導下,小組學生展開討論,就提出的具體問題,檢索有關醫學文獻,找出相關資料并篩選其中最有效用的資料作為證據進行EBM系統分析,最后由帶教老師及學生根據科室相關診療經驗以及資料進行總結,制訂最佳的診斷及治療方案以期應用于臨床實踐中。

1.2.2 傳統教學組 采用傳統的經驗和灌輸式帶教方法,通過帶教老師的臨床經驗結合臨床實習教學等對學生的學習加以指導。

1.3 教學效果評價

1.3.1 常規考核 兩組學員在出科前進行理論考試和臨床病例分析考核。兩組學生理論考試考題一致,題目滿分為100分,客觀題50分,主觀題50分,由醫院研究生繼續教育科及骨外科教研室主任共同命題,主要考核外科學碩士研究生對骨外科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臨床病例分析考核以病例個案討論形式進行,由科室副高以上級別老師進行打分(帶教老師除外),滿分為100分,主要考查研究生對骨科常見疾病的臨床分析能力。

1.3.2 骨科新進展內容考核 采用筆試方式進行,題目滿分為100分,均為主觀題,內容涉及骨科診治新進展方面的知識,由骨外科教研室主任及骨外科博士命題,重點考核兩組研究生對骨科前沿知識的掌握程度。

1.3.3 學習主觀能動性調查 采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問卷內容包括:是否能夠強化基礎理論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及是否有利于提高自學能力等問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常規考試成績比較

兩組研究生出科理論考試成績相比,循證教學組的平均成績高于傳統醫學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提示兩組研究生在理論知識掌握方面無明顯差異。在臨床病例分析方面,循證教學組研究生成績明顯高于傳統教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提示循證教學組研究生對臨床病例分析能力較強。見表2。

2.2 兩組骨科新進展成績比較

循證教學組研究生在骨科新進展方面考試成績較傳統教學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提示接受循證教學的研究生對骨科的新知識、新進展了解掌握更好。見表2。

2.3 主觀能動性調查

循證教學組研究生在強化基礎理論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和提高自學能力方面均明顯優于傳統教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提示循證教學方法可以明顯提高外科學研究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見表3。

3 討論

外科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要求是要在畢業時達到高年資住院醫師的水平和程度,對于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要不同于本科臨床實習生的培養。目前國內在對外科學碩士研究生臨床培養階段仍采用“帶教式”及“經驗式”臨床教學模式,由此培養的學生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尚可,但單向授課的教學模式缺乏學生的參與,因此束縛了學生的思路,限制了臨床思維的培養和探索創新能力的發展[6]。為了避免常規教學模式所帶來的弊端,尋找一條理想的教育方式是目前研究的熱點問題。EBM一經被提出,即得到醫學界的廣泛認同,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將EBM的理念應用于醫學生的培養教育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7-8],有研究人員提出了將循證教學模式應用與臨床需要真正做到觀念上的改變:從傳播臨床知識轉變為教會學習;從死學轉變為巧學;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求學;從短期的“充電”轉變為終身的教育[9]。我院是教學醫院,有臨床帶教、培養碩士研究生的重要工作。碩士研究生大多受過相對正規系統的本科醫學教育,具備一定的英語水平和文獻檢索能力,對EBM有較佳的接受能力,因此,本研究將循證教學模式應用于外科學碩士研究生的臨床培養階段,取得了較好的培養效果。

3.1 循證教學模式提高了碩士研究生的臨床實踐能力

本研究發現,將循證教學模式引入碩士研究生臨床教學中,雖然理論知識考試與傳統教學組研究生無明顯差別,但在臨床病例分析方面和對骨科新進展知識了解情況有明顯提高。循證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活動更加充分地聯系起來,將理論知識更加切實的應用于臨床工作。因為循證教學模式要求研究生主動進行文獻檢索去回答提出的臨床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科學依據,有利于培養其形成EBM的系統診斷思維,因此提高了碩士研究生臨床病例分析技能和實踐能力[10]。研究發現,接受循證教學模式的研究生提高了對骨科前沿知識的掌握。接受循證教學模式的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增加了文獻檢索的使用,大大增強了自學和搜索骨科新進展知識的能力[11],不僅讓研究生學到了知識,也真正學會了如何把知識應用于臨床工作中[12]。而傳統教學組研究生的知識來源于上級帶教老師,限制了對骨科新進展知識的學習。另外,應用循證教學模式鼓勵學生不同意見的辯論,但強調辯論時必須闡明理由,提供充足證據支持[13-14],以此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3.2 循證教學模式增強了碩士研究生的學習主動性

本研究對碩士研究生學習主動性的調查發現,在強化基礎理論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和提高自學能力方面,接受循證教學模式的研究生要明顯強于接受傳統教學模式的研究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這是因為在循證教學模式中,重點培養學生自己去尋求正確答案[15-16],將“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的學習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主動的學習模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增加了獲得大量應用知識的機會。另外,在循證教學模式下要求應用各種教學手段、方法,譬如多媒體、骨骼三維立體模型等,培養研究生在骨科學所需的三維思維方式,并創設不同的問題情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地組織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題,激活思維[17-20]。

將EBM引入臨床教學中是目前國內外較為關注的一種醫學教學模式,從醫學教育的角度來說它是一種新的臨床醫學教育觀,其實質是一種新型高效的終身學習的臨床教育理念[21]。謝肇等[22]認為,EBM模式必然是未來醫學教育模式發展的方向。通過本研究發現,將EBM引入骨科臨床實習教學中,將更加有利于外科學研究生對骨外科理論、臨床實踐及新進展的掌握,進一步促進骨科臨床教學的發展及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本研究為將循證教學模式應用于研究生培養階段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Bailey CS,Fehlings MG,Rampersaud YR,et al. Industry an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believable or conflicted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surgical literature[J]. Can J Surg,2011,54(5):321-326.

[2] Charles C,Gafni A,Freeman E.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model of clinical practice:scientific teaching or belief-based preaching?[J]. J Eval Clin Pract,2011,17(4):597-605.

[3] 祁全,張錚,張文龍,等.PBL結合循證醫學模式在研究生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17(3):116-117.

[4] 薛亞卓.循證醫學的發展現狀與現存問題的調查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10(11):119-120.

[5] Straus SE,Ball C,Balcombe N,et al. Teach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skills can change practice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J]. J Gen Intern Med,2005,20(4):340-343.

[6] 鐘玲,李新玲,陳建偉,等.PBL與EBM相結合在腎內科見習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14(3):106.

[7] 席焱海,葉曉健,何海龍.循證醫學理念在軍醫大學八年制學員骨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引入[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13(2):145-148.

[8] 高瑞,袁文,周許輝,等.在骨科臨床實習中應用循證醫學教學方法[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3):199-201.

[9] 丁邦晗,梁國榮,李煥梅,等.從PBL-EBM深化中醫急診內科研究生教學模式[J].時珍國醫國藥,2014,25(3):724-725.

[10] 許東,肖淼淼,馬科,等.PBL結合循證醫學理念在發熱待查疾病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 13(9):916-919.

[11] Weng YH,Kuo KN,Yang CY,et al. Effectiveness of nationa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ompetition in Taiwan [J]. BMC Med Educ,2013,13:66.

[12] 任啟偉.以問題為基礎的循證醫學理念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濟寧醫學院學報,2013,36(1):70-71.

[13] 左恩俊,牛衛東,馬國武,等.循證醫學思維結合案例教學法在口腔綜合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5,25(12):758-761.

[14] 李靜,余天霧.探究“PCE”三聯合教學法在臨床教學中的初步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11):80-81.

[15] 鄭宏庭,方芳,劉理.在臨床醫學教學中開展循證醫學教育[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6,15(1):45-46.

[16] 張顏波,趙同,張敬軍,等.循證醫學教學模式在研究生神經病理性疼痛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5,21(6):427-430.

[17] 桂春,李世康,朱立光.循證醫學在心內科臨床研究生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論壇,2012,(2):107-109.

[18] 俞捷,許潔,庹芳旭,等.以醫學類碩士生培養類型論教學質量保障體系[J].中國醫藥科學,2015,5(8):29-33.

[19] 騰清蕾,熊二峰,趙林靜.循證醫學教學模式在《臨床麻醉學》教學中的應用于探討[J].繼續醫學教育,2015,29(3):21-22.

[20] 劉偉,馬冬梅,王磊磊,等.PBL教學法和LBL教學法在脊柱外科急診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4,4(19):136-137,178.

第8篇:循證醫學的實質范文

優秀會議的邀請函范文一尊敬的朋友:

你好!

團贊助專注于對校園文化的打造和傳播,始終關注于當代大學生個人創意、社團活動及大型校園賽事等多元文化,始終致力于塑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孵化有生命力的原創文化、推進積極向上的文化力量,我們對這些文化進行整合并使之能補充、豐富并構成多彩生姿的新校園文化。

XX網作為天津高校第一門戶網站,擁有10萬實名制在校大學生會員,通過為會員提供兼職、購物、學習、娛樂、交友、創業及就業等七大服務,建立了一個黏性很強的XX會員社區,信任基礎良好,強互動性的XX會員成為XX推廣服務企業客戶最優質的人群基礎。

在龐大的會員服務基礎之上,我們離不開3000余個合作商家的大力支持,現在,我們受到了部分合作商家的委托幫助商家贊助校園活動,以及承辦校園相關活動。據不完全統計,20XX年上半年XX網及合作商家校園贊助物資預算價值超過50萬元,同時我們還將適時舉辦大學生旅游節、校園服裝模特大賽、美麗校園行推廣活動、畢業季職業課堂推廣活動、教育機構成果展、健康早餐計劃、曬出卡路里活動、創意設計大賽、名人進校園活動、校園歌手大賽等數十個活動。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下,資源共享和互補越顯重要,我公司希望與貴團體在互惠互利的原則下,從長遠利益角度出發,共同謀求發展。在此,我們竭誠邀請您參加我們近期舉辦的贊助投放說明會!

邀請范圍:天津市高校學生會、社團、老鄉會等團體。

參加條件:

1、學生會、社團、老鄉會等團體的負責人或外聯人員方可參加。

2、團體人數在30人以上。

3、團體每學期需要舉辦至少2次活動。

會議時間:

周六、周日9:00-10:30、10:30-12:00、13:00-14:30、14:30-16:00、16:00-17:00各一場(每天各5場)。

報名方式:

報名請在微信回復姓名+學校+社團名稱+聯系電話+時間段,以便安排坐席。

XX網社團贊助

20XX年XX月

優秀會議的邀請函范文二教育會議邀請函(二)

各上游企業負責人:

中國學前教育聯合會第二輪項目說明懇談會將于XX月19日下午兩點在北京科技職業學院三樓會議室召開。

屆時將有聯合會秘書處班子成員和北科學院相關領導為大家詳細解讀聯合會成立的意義和具體運作方式。在會上將征詢廣大廠商的需求和相關意見,為合作共榮和未來幼教產業的發展資源共享等實質性內容做一系列討論,同時也為中國學前教育文化產業聯合會2020xx年會作部署。

歡迎各企業老板及負責人報名參會。

備注:

2020xx年會將于20XX年X月XX日在北京科技職業學院召開。屆時將會有500名園長、100名幼教商、100名幼教商參加。期間,將有幼師學院的380名幼師為此次會議展示大型才藝表演;500名園長將在現場進行幼師招聘。

歡迎各位幼教界朋友報名參會。

XXX

XXXX年XX月XX日

優秀會議的邀請函范文三尊敬的檢驗界同道們:

XX月的上海,我們將迎來檢驗醫學領域的一次重要學術交流會議20XX東方檢驗醫學學術會議,這是對近年來檢驗醫學領域臨床與科研成果的大檢閱!

進入21世紀以來,科技的進步、醫學事業的快速進展極大的助力檢驗醫學的變革。基因檢測、分子診斷、實驗室自動化、床旁快速檢測已成為目前檢驗醫學的主流,在個體化醫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未來的檢驗醫學將更加注重循證醫學的證據,分子檢驗將進一步的發展,基因組學的研究結果將通過轉化醫學的平臺更加快速的進入臨床實踐。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創新轉化,合作共贏,會議將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參會,以大會報告、分論壇、專題演講、衛星會議等方式,就近年來檢驗醫學領域的新方法、新技術、新理念及各種熱點問題進行廣泛的交流和討論,尋求突破,促進跨專業、跨地區的合作,力求搭建一個發表學術觀點、爭鳴學術思想的理想平臺。會議期間, 將同時舉行華東地區實驗室管理論壇。

本次會議將進行學術征文,并進行優秀論文評比。同時, 將按照學會獎勵條例對20XX年度各類學術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

希望國內外新、老檢驗界同仁能在20XX東方檢驗年會上匯聚一堂,互相學習、交流經驗、分享成果。相信通過此次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的大會,定會讓各位不虛此行。

讓我們相聚在初冬的上海,感受這座海納百川、現代文明城市的魅力!盡情享受20XX東方檢驗年會這場學術的盛宴!

第9篇:循證醫學的實質范文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廣西南寧 530021

[摘要] 目的 研析基于泌尿外科的護理帶教實踐,并分析循證醫學在護理帶教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選擇該院泌尿外科護理專業實習生110名,并隨機分為A、B兩組。A組用傳統臨床帶教方法帶教;B組用循證醫學帶教。評價兩組帶教效果。結果 B組實習生考核的理論知識成績為(81.9±2.5)分,高于A組的(75.0±2.3)分,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t=6.995,P=0.039);B組實習生的實踐操作成績為(89.0±3.1)分,高于A組的(78.5±2.9)分,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t=7.859,P=0.011);患者對B組實習生護理滿意度高達81.82%,高于A組的50.91%,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χ2=8.526,P<0.01)。結論 將循證醫學應用于泌尿外科護理帶教中,可有效提高實習生的護理水平,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

關鍵詞 ] 泌尿外科;護理帶教;循證醫學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1(c)-0037-02

臨床實習是護理實習生將學校里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臨床工作中的過渡過程,是每個護理實習生的重要時期[1]。在此期間臨床帶教老師與護理實習生接觸時間最多,對實習生起到傳授知識、培養實踐能力的重要作用。而提高帶教質量,使實習生能在實習期間實現實質性的提高,是護理教學發展的需求。泌尿外科因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年齡段的特殊性,使得臨床護理有其專業性,給臨床實習帶教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近年來循證護理已成為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2]。將循證護理應用到泌尿外科中是臨床帶教發展的趨勢。對此本文對基于泌尿外科的護理帶教實踐進行了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間選擇在該院泌尿外科接受輪轉實習的護理專業實習生110名,其中男性12名,女性98名,本科生13名,專科生97名,年齡18~23歲,平均(20.1±1.2)歲。共有臨床帶教老師24名。按照隨機分配與自愿的原則,將110名實習生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55名。其中A組實習生有男性7名,女性48名,本科生6名,專科生49名,年齡19~22歲,平均(20.4±1.3)歲;B組實習生有男性5名,女性50名,本科生7名,專科生48名,年齡18~23歲,平均(20.0±1.1)歲。兩組實習生在性別、學歷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A組用傳統臨床帶教方法帶教,輪轉實習生跟隨帶教老師進行查房,然后帶教老師根據查房內容對實習生講授相關護理學知識。B組用循證醫學帶教,具體為:帶教老師帶領實習生在泌尿外科臨床實際工作中提出護理相關問題,如腸胃道、心理、導尿管、引流管等方面的護理問題。然后基于問題查詢論據,帶教老師可指導實習生進行文獻資料的查閱,讓其收集相關資料,尤其注意培養實習生檢索文獻的技巧。此后進行論據評價,帶教老師指導實習生運用相關知識及基本科研設計,篩選出所需要的論據并進行處理。將得出的護理方案運用到臨床實際中,并鼓勵實習生采用隨記、直接交流等方式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提出有待改進的地方。整個循證護理過程中,帶教老師可適當運用教學技巧,以充分調動實習生的積極性,提高帶教質量。

1.3 觀察指標

帶教結束后,對A、B兩組實習生的理論知識及實踐能力進行考核。理論知識以我院自行設計的考試進行,滿分為100分;實踐能力以我科室護理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考核小組進行考核,滿分為100分。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患者對實習生護理效果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對以上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計數資料行χ2檢驗,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的形式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實習生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B組實習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成績分別為(81.9±2.5)分和(89.0±3.1)分,相應均高于A組的(75.0±2.3)分和(78.5±2.9)分,兩組比較在P<0.05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患者對B組實習生護理滿意度高達81.82%,高于A組的50.91%,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χ2=11.770,P<0.01)。見表2。

3 討論

臨床護理教學是帶教老師幫助護理實習生將課本知識與具體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關鍵環節。隨著醫學模式及生活的轉變,當前護理學已從單純以疾病為中心轉為以護理為中心的系統化護理,現代社會對臨床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使得臨床護理教學工作面臨眾多新問題。臨床現有護理模式較多,但差異較大,尤其是對患者的護理質量差異更大[3]。循證護理是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而發展的[4]。它是一種科學的工作方法,是一種理念,該理念要求護理人員對護理過程所出現的現存實證進行有意識的確認、應用,并將個人護理技能與文獻回顧而獲取的實證相結合。從而獲得有效的護理效果。

泌尿外科相對于其它科室的護理工作難度要更大。一方面泌尿外科患者以男性居多,但多數護理實習生為女性,由于該科室解剖部位的特殊性,使許多操作具有特殊性。如為尿潴留患者實施導尿術、對導尿有關的感染護理等,很多實習生剛開始都很難放手去做[5-6]。有時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留置尿管的現象,若操作不慎則將會進一步造成尿路感染[7]。另一方面,患者家屬往往對實習生護理工作不放心,希望找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這些都進一步加大了臨床帶教的難度,且降低了患者對護理實習生的滿意度。本文將循證醫學應用到泌尿外科護理帶教中,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對循證醫學帶教實習生的護理滿意度高達81.82%,遠遠高于傳統帶教的50.91%。該研究結果也與鄭利平[2]等的研究結果相一致。這主要可以歸于實習生通過查閱資料等制定出的護理方案更能獲得患者的信賴[10-11]。該護理理念能幫助實習生在查詢問題依據后自己提出科學的解決方案,并以此來規范臨床護理活動。可使臨床護理實踐實現有理可依,有據可循,有效改善當前臨床帶教模式的不足[8-9]。另一方面,研究結果還顯示在泌尿外科應用循證醫學帶教的實習生在帶教結束后理論知識考核與實踐操作技能的考核中都取得了比傳統帶教實習生更高的成績。循證護理理念下,帶教老師和實習生的知識不僅僅停留在傳統經驗和課本中,他們能夠在收集文獻資料的同時及時更新知識。且帶教老師還可針對實習生特點適時的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可加深實習生的理解,提升自身能力。如本文在對實習生帶教過程中可重點為其講解泌尿外科相關知識,所實現的護理內容含心理、飲食、生活、手術后康復、睡眠指導等多方面。如患者手術后若出現腹脹、嘔吐等現象,在及時向醫生匯報的同時,應給予患者相關的胃腸道減壓操作,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勤翻身,以使體內氣體及時排出。還有如手術后出血、皮下氣腫等并發癥的護理[12]等。

綜上可見,將循證醫學帶教應用于泌尿外科護理帶教中,可有效提高實習生的護理水平,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

參考文獻]

[1]劉彥慧,曹曉媛,張燕鳴,等.176名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滿意度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3):275-278.

[2]鄭利平.循證護理在泌尿外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58-59.

[3]Martov AG,Gttrbanov SS,Stepmnov VS,et al. X-ray endoscop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atrogentic injuries of upper urinary tract. Urologiia,2009,(2):25-32.

[4]劉文靜,楊瑞貞,孫菲,等.三級醫院循證護理實施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4,28(9):1047-1049.

[5]陳永文.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預防尿路感染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1):35-36.

[6]盛芳,劉俊須.淺論泌尿外科管道的護理工作[J].中國衛生產業,2013,(12):47,49.

[7]陳沁華.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護理干預[J].中國衛生產業,2013,(20):53-54.

[8]陳鴻爾,孫蘭飛,葛慶青,等.循證護理結合情景教學法在心內科護生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4(11):1-3.

[9]饒艷,黃麗華,葉昌華,等.專科護生循證護理教育效果研究[J].護理與康復,2013,12(5):410-413.

[10]Guthoff RF,Schmidt W,Buss D, et al.Development of a glaucoma mierostent with drainage into the suprachoroidal space:fluid mechanical model approach. Opthalmologe,2009,106(9): 805-812.

[11]謝慶環,梁玉芬,孫吉花,等.循證護理對改善泌尿外科術后輸尿管外引流與內支架管內引流患者護理需求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6):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a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不卡 | 免费看男女做好爽好硬视频 | 久久99毛片免费观看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高清 |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 久久99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在线播放在线 |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久草热视频在线观看 | a级毛片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a级毛片免费看 |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 欧美成人中文字幕 | 美国成人免费视频 | 欧美色v | 国产精品午夜免费观看网站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 久章草视频 | 成人久久网站 | 爱逼综合网 |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 欧美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aaaaaaa一级毛片 | 久草免费在线播放 | 色黄网站aaaaaa级毛片 | 黄影| 伊人色综合7777 | 男人干女人的视频 | 国产精品blacked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 国产三级欧美 | 粉嫩高中生的第一次在线观看 | 免费永久观看美女视频网站网址 | 国产成人看片免费视频观看 | 毛片在线播放网站 | 欧美在线观看成人高清视频 | 欧美x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