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理療的治療作用范文

理療的治療作用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理療的治療作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理療的治療作用范文

關鍵詞:推拿、理療、慢性附件炎

1 概述

附件炎是盆腔炎癥發展過程中最常見的類型,是多發的婦科炎癥之一。

除機體免疫功能外,女性生殖道在解剖生理上比較完善的自然防御屏障及局部免疫機能,增強了對感染的防御能力。外陰,陰道、子宮頸的自然防御功能,育齡婦女子宮內膜的周期性剝落,輸卵管粘膜上皮的纖毛向子宮腔方向擺動以及輸卵管的蠕動,均可阻止病原體的侵入。但是由于輸卵管腹膜腔口直接開向腹膜腔,因此,腹膜腔可間接與外界交通,經由陰道、子宮、輸卵管來的上行性感染,均可導致女性附件炎癥發生。附件炎的病源體有兩個來源:陰道常駐條件致病菌和外源性病原體。主要引起炎癥的病原體有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

本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筆者多接診慢性附件炎患者。

2 臨床表現

2.1 由于慢性炎癥形成疤痕粘連以及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月經前后加劇。

2.2 由于盆腔充血,常有月經提前,經期延長、經量增多,痛經等月經不調癥狀。

2.3 白帶增多,多為黃白色粘液狀,有時為膿性或水樣血性。

2.4 輸卵管粘連時可致不孕。

2.5 有時可有低熱、易感疲乏,病程時間較長時,部分患者可有神經衰弱癥狀,周身不適,失眠等。

3 診斷要點

3.1 有急性附件炎病史。

3.2 小腹部一側或兩側可觸及包塊、條索狀物或有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等不適感。

3.3 小腹部觸壓可聽到積水聲。

3.4 盆腔B超檢查可發現盆腔包塊及盆腔積液。

3.5 診斷困難時,借助腹腔鏡檢查。

4 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急性闌尾炎、異位妊娠、卵巢囊腫蒂扭轉、黃體破裂、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鑒別。

5 臨床資料

5.1 納入標準:.①下腹部及腰部疼痛不適三個月以上者。

②月經不調,白帶增多者。

③B超顯象盆腔包塊和盆腔積液者。

④伴有全身不適癥狀三個月以上者。

5.2 排除標準:①急性發作、伴有高熱,寒戰、休克者。

②患者盆腔結核者。

③盆腔腫瘤及膿毒血癥者。

④孕婦。

5.3 病歷分組:①推拿理療組(治療組)、32例、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一年,平均病程6個月。

②針灸、穴注組(對照組)、31例、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1個月,平均病程5個月。

6 治療方法

6.1 治療組

6.1.1 推拿治療:

患者俯臥位,醫者站一側

⑴ 直推患者腰骶兩側。

⑵ 掌揉腰骶兩側至臀部。

⑶ 拇指撥兩側骶脊肌至骶骨。

⑷ 點揉肝俞、脾俞、腎俞、大腸俞及次穴,各1~2分鐘。

⑸ 拇指理骶脊肌。

⑹ 拳滾背腰部。

⑺ 掌擦腰骶部八穴,以透熱為度。

⑻ 雙掌在命門及八穴,施振法3~5分鐘。

⑼ 直推、分推,輕揉腰骶部。

患者仰臥位,醫者站一側。

⑴ 掌推腹部正中線及小腹兩側。

⑵ 掌摩腹部。

⑶ 以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揉壓腹部。

⑷ 拳滾腹部。

⑸ 拿揉腹直肌。

⑹ 輕撥腹直肌及腹股溝內條索。

⑺ 側掌輕叩下腹部。

⑻ 以腹部正中線為中線,將下腹部分成五條線,在腹部正中線點揉中脘至中極。第一側線點揉天樞至氣沖。第二側線點揉大橫經腹結斜向內至子宮。

⑼ 按揉帶脈穴及腹股溝內阿是穴。

⑽ 掌擦兩側腹股溝及下腹。

⑾ 掌振法于下腹及腹股溝。

⑿ 輕滾腹股溝。

⒀ 輕揉腹部,分推下腹部。

⒁ 按揉血海,陰陵泉,三陰交。

⒂ 配合下肢放松手法,結束治療。

6.1.2 物理療法:

取雪蓮濃縮液敷于下腹,腹股溝及腰骶部采用離子導入交替進行,每次30~40分鐘。

推拿、理療相結合,每日一次,每10天為一個療程。

6.2 對照組

6.2.1 針炙療法

⑴ 毫針法:

主方:帶脈、中級、三陰交、隨癥加減:足三里、氣海、關元、腎俞、次、照海、陰陵泉、行間。諸穴隨癥選用,留針20~30分鐘,用平補平瀉手法,每日一次,十日為一個療程。

6.2.2穴注:

氣海、中極、子宮、血海、足三里、三陰交、選用黃芪或雪蓮注射液、每穴1毫升,每次2個穴位,每日一次,十日為一個療程。

7 療效分析

7.1 療效判斷標準

①治愈:局部及全身癥狀消失,B超顯象無包塊,無積液。

②顯效:局部疼痛及全身乏力消失,B超顯象積液減少。

③有效:全身乏力消失,局部疼痛減輕,按壓下腹部及腹股溝可聽到輕微水聲。

④無效:全身反應稍有減輕,局部疼痛存在,B超顯象包塊,積液存在。

7.2 療效評定結果。

治療組:最長3個療程,最短1個療程,平均2個療程。

對照組:最長3個療程,最短2個療程,平均2.5個療程。

經統計學分析,治療組優于對照組:附表如下:

8 討論:

附件炎是盆腔炎癥中最常見,最多的類型之一。按其發病過程與范圍,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附件炎可引起彌漫性腹膜炎,敗血癥以致感染性休克等嚴重后果。慢性炎癥由于久治不愈,反復發作,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

急性附件炎多就診于婦科,筆者治療以慢性附件炎為主。接診患者多為腰部及下腹部不適,經進一步檢查下腹部及腹股溝有明顯壓痛、反跳痛、積水聲,借助B超可確診為附件炎。我們采取腰部,腹部相結合;局部,全身相結合;推拿理療相結合的“三結合”的治療方法。

推拿手法的外力作用,使腰背部肌肉筋膜松弛,緩解腹肌緊張,剌激交感神經,使腔內平滑肌張力降低。手法中取擦法,以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抑制炎性滲出。推法可加速靜脈回流,祛淤消腫,提高肌肉的興奮性。振法最關鍵的是緩解深層肌肉緊張,松弛子宮闊韌帶。促進淋巴回流,解除炎性粘連。

施術中所選穴位,具有補益腎氣,溫暖下焦,清熱解毒,利濕止痛之功效。結合物理療法,可促進盆腔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狀態,提高新陳代謝,利于炎癥的吸收和消散。

治療期間患者應勞逸結合,勿食辛辣,心情舒暢,講究衛生,適當參加體育活動,增加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

參考文獻:

(1)樂杰主編、《婦產科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第2篇:理療的治療作用范文

關鍵詞:呼吸機;呼吸衰竭;心理反應;康復

        隨著氣道管理技術的不斷發展,應用呼吸機機械通氣的病例越來越多,而機械通氣中患者的心理問題逐漸引起了廣大醫護人員的關注。在機械通氣患者中,開始接受治療的患者,由于上機后引起不適及不熟悉此類治療,存在緊張、憂慮,隨著療程的延長,患者對治療不再感到緊張,但對自己的自主呼吸能力產生懷疑,開始依賴呼吸機,對未來產生了絕望。如果處理不妥,不僅脫機困難,而且容易產生并發癥。因此,醫護人員了解患者的心態和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對病人施以心理輔導治療對病人的康復是非常重要的。

        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1 0月,我科通過對38名機械通氣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38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通氣時間最長125天,最短l小時20分鐘。我們從每位上呼吸機的患者動作、表情、情緒等外顯性行為觀察分析,并通過病例資料以及與患者家屬交談等了解情況,采用相應的心理輔導治療。

        1.1觀察病人外顯行為,分析病人心理反應:進行呼吸機輔助通氣的患者有相當部分為意識尚存的重癥患者,在治療期間,面對死亡的威脅,創傷的痛苦,溝通障礙及高額醫療費用等應激原的刺激,促使患者產生一系列的創傷痛,強迫、抑郁、焦慮、恐怖,因此細致的觀察機械通氣病人的外顯行為,肢體動作、情緒變化等行為,有助于全面分析其心理特點[1,2]。

        具體措施包括:允許家屬做多次探訪;同時要求醫護人員對病人進行親情化的查房及細致入微的護理,減輕病人的抵觸心理;對不愿與醫護人員溝通的病人,針對不同病人的病情及心理對床位醫生及責任護士作以調整,不生搬硬套固定的分配原則。通過上述的做法,能更細致獲得病人的心理特點,從而綜合分析、歸納、對不同病人作出個性化的心理疏通方式,提高病人上機的配合率及脫機率。

        1.2掌握病人心理動態,增強醫患溝通質量: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的病人有相當部分住院超過一個月以上,醫護患溝通是心理輔助治療的重點。長期住院病人的心理狀態不同于普通的病人,他們對精神及軀體不適感的閾值明顯低于普通病人,心理動態的波動幅度又明顯高于普通病人[3],因此,醫護人員應關心、體貼、尊重、理解患者,對患者的身心應有全面的了解。著重于與患者進行感情交流與語言溝通。良好的溝通可減輕病人的不良心理反應。大部分患者都擔心不能撤機,其實自呼吸機問世以來,通過規范的使用,成功救治呼吸衰竭的比例逐年上升。針對這類患者,應多與患者溝通,幫助建立穩定的情緒,鍛煉堅強的意志,增強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從而更好地跟醫生合作。人工氣道的建立,使患者失去了同外界進行語言交流的能力。這就很容易引起患者產生孤獨和抑郁。

第3篇:理療的治療作用范文

方法:回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治療的240例胸外傷患者,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包括心理護理、疼痛護理、呼吸道護理在內的責任制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疼痛感和滿意度。

結果:觀察組滿意109例(90.83%),對照組滿意75例(6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結論:做好責任制護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同時對于降低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質量也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責任制護理胸外傷作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4-0197-02

責任制護理是指以患者為中心,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強化護理的責任制,深化護理科學內涵,根據患者的不同要求、性格、文化背景等有針對性的制定不同護理方案,以此來提高整體護理服務水平的護理模式[1]。對于胸外傷患者實施責任制護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負面情緒,從而促進患者康復,提高其滿意度。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將責任制護理應用于胸外傷患者治療,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仡櫡治?012年1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治療的240例胸外傷患者,年齡12~60歲,男156例,女84例,其中多發性肋骨骨折78例,血氣胸40例,肺挫傷24例,膈肌破裂2例。將患者隨機平分分成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責任制護理。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文化背景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嚴密觀察患者病情和心率、血壓、呼吸、脈搏等多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根據病情,每半個小時或一小時測量一次,密切觀察患者有無不良反應,或者早期休克現象,如出現異常,應及時搶救。患者受傷后需臥床休息,應保持床鋪干燥整潔和空氣清新,待病情好轉后指導其進行適當的活動。

1.2.2觀察組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責任制護理,具體包括:①心理護理:患者在面臨傷痛時,難免感到恐懼、緊張、焦慮、抑郁,應當多和患者進行溝通,根據患者情況,采取安慰、鼓勵、解釋、勸導等方式安撫患者情緒,增強患者安全感和信心,在患者有疑問或者合理要求的時候,應盡可能滿足,以此培養良好的醫患關系,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②疼痛護理:切口的創傷、骨折、韌帶拉傷等都會導致疼痛。疼痛容易使神經緊張、血壓升高、心臟負擔增大。增大了肺炎、低血氧癥、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2]。因此,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減輕患者的疼痛。肋骨骨折的患者用胸帶加壓包扎胸壁進行固定,為避免胸管擺動對患者造成疼痛,放置胸管的時候動作一定要溫柔,同時通過交流、聊天的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降低其疼痛感。必要時候使用口服止痛劑的為患者止痛,止痛劑一般晚上使用,可以促進睡眠,利于病人恢復。每天早晚兩次給患者按摩、擦身。每隔一段時間協助患者翻身。更換姿勢,可以降低患者對疼痛的敏感性。③呼吸道護理: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定時進行霧化吸入以咳嗽排痰,應當盡量鼓勵患者咳嗽,并給予協助,取坐位或半坐位,雙手扶住胸壁或環抱軟枕,囑其深呼吸幾次后縮緊胸腹部,吸氣末用力做爆破式咳嗽,將痰咳出[2]。

第4篇:理療的治療作用范文

構建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是預防心理問題的根本途徑。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是預防與解決心理問題的重要方式。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課程,具有良好的表達性與心理性,以美術為媒介的心理輔導與心理治療作為人類較早發現的一種促進心理健康的手段,早已被證實并應用。重視美術教育對普通大學生心理的優化與治療作用、正確認識并充分發揮美術教育對普通大學生心理的優化與治療作用,是當前美術教育發展的新視角,也是高校美術教師或教研者面臨的新任務與新挑戰。

一、美術教育與美術心理治療的關系

人類對美術心理治療的探究已有較長的歷史,在這段發展史中,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對于美術治療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他認為正是通過圖像,人類的體驗和心理生活的最基本方面才得以表達。美術創作是通向心理察覺的重要途徑,美術教育就是對心理進行優化與治療的重要方式。

心理治療關注的焦點是個人的精神生活,美術作為一種情感表達的工具,恰恰能反映出人們內在的、潛意識的、精神上的信息與內容。一般說來,人們對用美術進行表達的心理防御感較低,容易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情緒使用美術的各種形式表達出來。在美術教育中對普通大學生的心理進行優化與治療,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將內心隱蔽而壓抑的負面情緒極早的釋放出來,也可以使教師及時捕捉學生的內心動態,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及時給予相應的關注與開導。美術教育與美術心理治療的融合可以促進學生形成健康心理,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二、美術教育對普通大學生心理有優化與治療的作用

美術教育是教育層面中一個密不可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普通大學生,美術教育的任務不是要培養幾個藝術家,也不僅僅是傳授學生美術知識和技能,而是要通過美術教育使學生擁有高尚的道德素養與審美情操,成為身心健康的社會建設者。美術教育能夠對大學生的心理產生優化與治療作用,主要體現在它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培養學生的審美、鍛煉學生的意志、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等。

(一)美術教育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

情感在人的事業及發展中有時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良好穩定的情感是認識活動的動力和調節器,情感教育在現代的教學中也顯得越來越重要。應試的學業、求職的競爭,讓學生們盲目地在分數與名次面前駐足,而不曾去體味那人間的真情冷暖。一位作家在書中提到:“那些為了考試考前三名、為了奪這個或那個比賽的冠軍所花費的汗水和淚水,恐怕灌溉不出一支心靈的花朵。”知識的豐富正面臨著心靈的貧瘠,而美術教育在培養與灌溉學生情感方面卻有著巨大的優勢與潛力。美術教育不同于其他文化課程的教育,它不是理性的灌輸知識,而是感性的讓學生通過心靈去感悟與表達。在美術教育中教師可以利用情感的感染力與調節力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美術教育能夠奏響學生情感的和諧篇章。

(二)美術教育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

自信心是進取心的支柱,是有無獨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礎。自信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各種能力的培養與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美國的心理學家詹姆斯曾說過:“人最本質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因此,得到肯定是培養學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徑。在美術課程的學習中,沒有那么多的對錯與束縛,學生能夠快樂自主的、沒有挫敗感的進行美術表現,從而獲得更多肯定的贊賞與成功的喜悅。因此,美術教育可以讓學生通過隨意的發揮體驗快樂;通過自由的表達找到自我;通過作品的認可培養自信。

(三)美術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

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多彩的自然、繽紛的生活,那些真、善、美可曾被發現?神通的網絡、浩瀚的書海,那些假、惡、丑可曾被排斥?馬克思曾說過: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也就是說,要接收美的信息,必須具備起碼的審美條件。在美術教育中,教師通過美術欣賞與鑒賞來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用審美的眼光觀察周圍的環境和事物。對于一棵果樹;如果專注于它的生長、營養、果實,那是實用的眼光,如果觀賞它的姿態、形狀、色彩,則是審美的眼光。美術教育正以它獨特的方式培養著學生的審美辨別力。正像魯迅先生所說:“美術可以輔翼道德,美術之目的,雖與道德不盡符,然其力足以淵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輔道德以為治?!?/p>

(四)美術教育能夠完善學生的個性

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曾經講:“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毙愿癖憩F在具體的個人身上即為個性。良好的個性是心理健康的堅實基礎,而不良的個性則是心理疾病的內部原因,個性的優劣往往決定著一個人事業的成敗。個性是藝術的生命,有了它才能充滿生機,富有魅力。美術教育正是影響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之一,因為美術的學習不用生搬硬套那些固定的公式與法則,不會讓學生產生思維的定式,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個性特點。法國大文豪雨果說:“科學是我們,藝術是我。”科學趨同,藝術存異,正是藝術生命之所在。對美術而言,失去個性,即意味著失去了生命。擁有個性化的美術教育是生靈活現的,美術的個性特征是美術學習中最珍貴的部分,美術教育能夠開啟學生施展個性和完善個性的大門。

(五)美術教育能夠緩解學生的壓力

美術教育有抒緒、緩解心理壓力的功能。馬克思有過這樣的論斷:“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與心理上的痛楚?!泵佬g是情感藝術,它通過優美的形式感來調節情緒,它能減輕學生的思想壓力。在美術教育中,學生通過繪畫釋放自己的情感,通過手工制作體驗生活的樂趣,通過名畫賞析理解美、感受美,學生能在這一過程中感受藝術的魅力,并在潛移默化中以美的眼睛看待周圍的人與事。美術的課堂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并樂在其中。

三、在美術教育中對普通大學生心理進行優化與治療的應用

美術作品作為一種既可直接又可含蓄的表達方式和一種自然的潛意識流露,除了它自身所擁有的美學特質外,往往具有心理上的重要意義,能透露出作者的真情實感。在美術教育中,教師應當抓住這種特點,給學生更多的自我創作空間,及時地從學生的繪畫作品中了解學生的情感狀態。這要求教師在美術教育中通過繪畫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通過指導美術創作促進學生心理的自我完善以及通過長期對學生作品的觀察分析,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優化與治療。

(一)通過繪畫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

在美術教育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作畫時所選用的材料、學生畫作的構圖比例和主題素材等方面對學生的心理進行觀察與了解,其中通過繪畫色彩了解學生心理是一個重要方面。從色彩了解學生內心是以心理學中的色彩心理學為依據和基礎的,由于受到色彩的視覺刺激,而在思維方面產生對生活經驗和環境事物的聯想,這就是色彩的心理感覺。日常生活中各個領域所使用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心理因素的影響,通過觀察學生在繪畫創作中的色彩使用,能了解學生大致的心理傾向。

第一,觀察學生繪畫色彩的色相。通過圖1這幅學生自由發揮的作品,教師了解到該生喜歡使用藍色、褐色和黑色這類偏冷色調的色彩,根據色彩心理學原理,大致可以判斷這個學生是偏內向、不活潑的性格。同樣的根據色彩心理學,我們還可以了解到樂于使用紅色的同學,性格傾向于激情澎湃、熱情開朗。樂于使用藍色的同學,思想深邃、沉著穩重。樂于使用黃色的同學,性格溫和、不急不躁。樂于使用綠色的同學,積極向上、耐心寬容等。這種對學生性格的初步了解對教師把握學生心理、對學生進行心理優化與治療有著重要的作用。

第二,觀察學生繪畫色彩的純度。除了通過學生繪畫作品中的色彩色相,教師還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畫作中的色彩純度對學生性格和心理做進一步的綜合分析。圖2為一幅學生自由發揮的作品,從中可以了解到該生喜歡在畫作中運用高純度大面積的單色塊進行繪畫,這類學生一般偏外向性格,有單純、活潑、急躁的個性;相反的,有些同學喜歡用較灰的低純度色彩進行繪畫,畫面缺乏生機,偏向消極,教師應對這類同學給予更多關注。

第三,觀察學生繪畫色彩的明度。豐富多彩的色彩表達也體現了大學生們多姿多彩的生活,明度高代表了光線足,是自信的體現。畫作中陽光照射下的水果與人物,都是學生內心開朗自信的表現。繽紛的花朵、明亮的房間,影射出了學生輕松自在的內心活動。例如上面兩幅學生作品,圖2的作品較圖1的更明亮歡快一些,這類明度強的畫作相較之那些畫面陰沉的,其作者心理也會更加明朗健康一些。

(二)通過指導加強學生的心理自我完善

繪畫心理干預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還可以使學生的形象、自尊和個性等得到自我完善。美術活動提供了一種非語言的表達和一種特別的溝通方式,能讓學生對心理進行自我優化與治療。把美術教育應用于心理優化與治療中,這種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的過程可以緩和學生情緒上的沖突,有助于學生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成長。學生創作所完成的作品和學生創作過程中對作品的一些聯想,對于維持學生個人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平衡有極大的幫助。作為教師,通過美術教育讓學生進行心理自我完善,同樣可以像進行其他藝術教育一樣,運用一些技巧與方法。

例如,圖3是一個學生在自由創作中畫出的場景,自己呆坐在一個空間里,外面的人則正一起快樂地活動,她卻與外界隔絕。在美術教育中老師沒有忽略這種簡單的作品,通過對這位學生所描繪的這個場景了解到了她是一個內心膽怯、自閉、缺乏自信的學生。這時教師在對她的美術教育中,指導她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創作并給予一些鼓勵,讓她能在創作中得到自我滿足,并漸漸地愿意與人分享和交流,這樣就會在心理上給這位學生很大的支持與幫助。學生在這樣一種支持性關系的情境下進行美術創作,并在創作中思考與感受,同時運用想象并進行嘗試,這些都能夠促進學生個體的情感成長,提升學生的自尊,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漸漸地擺脫自己的心理障礙。這位同學就是通過這樣一種美術方式進行心理完善,從一個自閉、不愿意與人交流的學生轉變為一個樂于交朋友、愿意與別人分享的人。

在美術教育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指示與引導提供給學生自我表現、自我溝通和自我成長的機會。當然,這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也更多地需要根據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對學生心理進行捕捉與判斷,并給予合理的指示與引導。

(三)通過綜合分析促進學生形成健康心理

通過美術教育對學生心理進行優化與治療,這種教育的過程、方式、內容和聯想都非常重要,因為每一方面都能反映出學生個人的人格發展、人格特征和潛意識,教師需要對其進行綜合的分析與判斷。這也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能只注重學生的美術創作作品,不能只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分析與了解,也不能只注重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所進行的自我心理修復,而是要求教師把學生的創作作品以及在美術教育中對學生心理的疏導過程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同時,繪畫作品的表達不同于普通口頭的表達,繪畫作品的永久性特點更方便教師對學生的心理進行追蹤式和反思式的了解,能夠幫助教師對學生的心理確立集中而連貫的分析與感受。

圖4是一個國外通過美術形式進行心理優化與治療的案例。這是國外一位名叫布蘭達的女孩在接受美術心理優化與治療的過程中所畫的一幅作品。布蘭達最初每天表現得十分焦慮,但通過檢查她沒有任何生理原因,隨后她接受了通過繪畫方式進行心理的優化與治療。剛開始時,教師讓她回憶當她是孩子的時候是如何畫畫的,并營造了一個輕松的繪畫環境,幫助她緩和這種被期待去創作藝術品所產生的恐懼。經過一段時間,她的畫作漸漸地出現了很多主題,這其中包括了被羞辱、被拒絕,還表達出了許多沮喪與憤怒。教師通過對她所有作品的綜合分析,對她的心理進行了剖析。畫作中是布蘭達比較明顯地反映出其內心的感受畫作,表達了周圍人對她的輕視與不滿,并且看出這些感覺來源于她的男朋友、母親和姐姐。通過畫作,布蘭達開始表達而非壓抑自己的感受,也找到了她一直焦慮的原因。她通過這種美術的嘗試以及教師對她的開導,漸漸地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如同這個案例,教師可以通過美術作品長期對學生心理進行綜合的分析與指導,這樣能有效地通過美術教育的形式完善學生的心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營造輕松環境、多層面解讀畫作、對畫作進行長期綜合分析等一系列途徑展開對學生心理的優化與治療活動。

四、結語

第5篇:理療的治療作用范文

但目前常用的換熱介質無法工作在這樣高的溫度區間:液態水即使加壓也會在 385℃達到臨界狀態,改變其液態狀態;而水蒸氣達到高溫時,又具有較高的反應活性,能夠與多種金屬發生化學反應,如反應堆常見的鋯水反應900℃;而一般常用的低熔點液態金屬換熱介質,如鈉鉀合金,水銀的沸點均低于900℃;而像鉛、鉛鉍合金的材料損傷效應又隨著溫度急劇增加,一般認為適用范圍最高也只有 480-550℃,而且核領域液態金屬一般需要配合較為復雜的成分調節系統,控制其組份,增加了成本和設計難度。一般來說,高溫換熱系統常采用氣體,如高溫氣冷堆等使用的氦氣或二氧化碳,但氣體作為換熱介質存在體積比熱容低等問題,需要對設備加壓才能達到較大的換熱功率。

下表給出了幾種常見的換熱工質及其使用情況。熱量的傳遞有三種基本的途徑即對流、輻射、傳導。一般來說,傳導在固體的熱傳遞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對流的特性使得液體和氣體能夠有效的從熱源吸收熱量,并通過換熱器釋放熱量。目前在運行的反應堆仍然以水為最常見的換熱介質,少部分的反應堆采用了液態金屬和氣體,這些流體能夠以 102-105W/m2·K 的換熱系數對發熱單元進行冷卻,當沸騰發生時,甚至可以達到~106W/m2·K。在高溫的場合,熱輻射的作用就必須予以考慮,這一過程遵守蘭州Stephan-Boltzmann 定律,如果以換熱系數表示,這一換熱系數與溫度的 3 次方成正比。在流動的顆粒體系作為一種換熱介質工作時,顆粒體系的固體和作為其環境的氣體都參與了熱量傳遞的過程,三種熱傳遞機制都起到了相當程度的作用。

對于顆粒傳熱的關注從古羅馬時期就開始了,而較為現代的研究則可以追溯到麥克斯韋的時代,并隨著 20 世紀各種床反應器的普及而受到了日益增長的關注。在核能領域,不僅有上面提到的堆積球床靶和流化粉末靶,核裂變反應堆當中的球床反應堆,核聚變研究中的增殖包層,也都是以顆粒體系為基礎的。因此,相比于當前的換熱工質,顆粒體系有望在高溫換熱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2.2  顆粒體系的流動特點

顆粒系統能夠作為換熱介質使用是和顆粒材料獨特的力學特性和傳熱特性分不開的,顆粒系統獨特的流動特性允許顆粒材料使用機械、氣流方式進行輸送或者在重力的驅動作用下實現長距離的自發流動。

盡管顆粒能夠以類似流體的形式進行流動,在流動過程的描述中也借用了連續介質流體的一些概念,但總體來說,顆粒介質的流動和連續介質的流動有著很大的不同,這些不同有些對于顆粒作為換熱工質的工作性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連續流體的流動是由于壓頭作為驅動力的存在而實現的。但顆粒作為一種非連續的多體非彈性耗散體系則不同。非連續的顆粒系統中的顆粒一旦脫離接觸,就不再有力的相互作用;而耗散體系則使得顆粒系統內的顆粒即使在良好接觸的作用下,也不能存在水一樣長距離的、各向同性的進行壓力波的傳遞。在豎直的高容器的底部開孔,流體流出的速度與流體整體形成的壓頭和開孔處的流體局部損失有關。但在實際中常見的粗糙較大的顆粒體系中則基本由開孔處的情況而決定,在堆積體足夠高、出口孔徑不大的情況下與堆積高度是無關的。這一特點最早由 Huber-Burnand(1829)記錄,之后又得到了多位研究者的發展。

其定量關系可以表示為:

式中的m,ρ,D,dp,θ,β 分別代表質量流量、密度、出口口徑、顆粒粒徑、出口處壁面角度和用于表示顆粒內部摩擦性質的摩擦角。這一獨特的流動特性使得顆粒在流動控制方面產生了局部影響的獨特性質。在一定區域的顆粒質量流量主要由這一特定區域的出口閥門決定。在后面的裝置實例中將會具體展示這一特性的作用。

粗糙顆粒對于壁面的法向壓力隨著深度的增加達到一個極值的性質最早是由 Roberts 在對谷倉的研究中發現的。Janssen 進一步在實驗研究的基礎上給出了這一現象的物理解釋,因此這一現象一般稱為 Janssen 或者谷倉效應。這樣的性質使得即使大型的顆粒的儲存裝置也不需要為了防止側向擠壓造成的潰塌而進行專門加強。在散裂靶這樣需要采用高密度金屬的場合,在容器底部直接接觸液態金屬的容器壁,則不僅需要面對高密度液體的巨大流體液壓,還要面臨這樣環境中的材料損傷問題。而以顆粒體系作為靶材料則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容器底部由于這一作用導致的損壞風險。

第6篇:理療的治療作用范文

【關鍵詞】 石蠟治療 作用 觀察 護理

中國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號: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0)10-227-01

石蠟療法是一種利用加熱的蠟敷在患部形成一層導熱的保護層,因其蓄熱性強,對患部溫熱作用強而持久。本人收集了我院收治的142例工傷康復患者石蠟治療及臨床護理資料,通過數據分析對治療效果與臨床護理進行了總結。

1 病例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治療適應病例142名,男78例、女64例,年齡分布19-58歲,平均年齡42歲?;颊咧酗L濕性關節炎46人,燒傷后瘢痕32例,末梢循環障礙26人,腰肌勞損38例。

1.2治療分組 按照隨機表抽樣方法,將142名病例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病例71例。其中治療組按照治理適應癥給予刷蠟法和蠟盤法治療,對照組給予單純的紅外線熱理療治療。

1.3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進行統計學檢驗。

1.4蠟療方法

1.4.1刷蠟法:對風濕性關節炎、燒傷后粘連瘢痕、末梢循環障礙病人的患部用平毛刷沾加熱到55-65℃的石蠟,在治療部位的皮膚上迅速而均勻的涂抹若干層,待石蠟冷卻后形成一層導熱保護層,然后在保護層外涂刷0.5cm厚的石蠟殼,外層用蠟紙或油布蓋好,蓋上床單或保溫的毛毯或棉被。治療時間30-40分鐘,每日一次,每療程10-15次,一般治療1-3個療程。

1.4.2蠟盤法:對腰肌勞損部位較大的可用此法,將已溶解的石蠟倒入鋪膠布的盤中,其厚度為2-3cm,待表層石蠟冷卻凝結后連同膠布一起取出放在治療部位,治療時間30-60分鐘,每日治療1次,每療程15-20次。

2.結果

2.1臨床治療效果。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效果的比較見下表。

2.2觀察與護理

2.2.1心理護理:治療前做好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情緒,治療部位清潔、擦凈,嚴格掌握治療禁忌癥。如體制虛弱、高熱、感染性皮膚病,腫瘤、結核有出血傾向患者,局部溫熱感覺障礙,心理衰竭禁止蠟療。

2.2.2 治療中,掌握石蠟治療時時溫度,防止發生燒傷,有不良反應及時護理。

2.2.3 治療結束后囑咐患者休息20-40分鐘,對出汗過多的病人應補服鹽水、飲料。

3 討論

3.1 石蠟療法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止痛、松弛粘連皮膚、軟化瘢痕組織、恢復皮膚彈性、改善關節僵硬程度,并且用過的石蠟和重復使用,經濟適用,因此石蠟治療對改善患者癥狀具有積極作用。

3.2 從臨床治療效果對比看,石蠟療法對風濕性關節炎、燒傷后瘢痕、末梢循環障礙和腰肌勞損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3.3石蠟療法的臨床護理非常關鍵。治療前要做好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情緒,要嚴格掌握治療禁忌癥,治療中要掌握石蠟治療時時溫度,防止發生燒傷,治療結束后要囑咐患者休息,出汗過多的病人應補服鹽水、飲料。

參考文獻

[1]郭萬學 治療學 1982年

第7篇:理療的治療作用范文

用法與用量:成人使用他巴唑的初始劑量為每次口服15~40毫克,每日服一次。甲亢患者用此劑量治療1~2個月后,隨著其甲狀腺功能的恢復,服用劑量可改為每次5~15毫克,每日服一次。由于該藥對已合成的甲狀腺素不起作用,故一般患者用該藥后無法立即見效,而是需要其體內已儲存的甲狀腺素適當消耗后,方可顯示其治療效果。該病患者甲亢癥狀的改善一般約需2~4周,而要想使其血中甲狀腺素的含量降至正常水平則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不良反應:用他巴唑治療甲亢,療效確切,不良反應相對較小。其最嚴重的不良反應是可導致使用者出現粒細胞缺乏癥。甲亢患者發生粒細胞缺乏癥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①甲狀腺素可以抑制造血系統的功能,尤以對白細胞的抑制最為明顯,②該藥對骨髓細胞的毒副作用,可造成粒細胞成熟障礙,產生幼稚粒細胞。一般40歲以上的該病患者使用他巴唑治療時,發生粒細胞缺乏的幾率較高,而青少年患者則不會發生這種情況,這可能與青少年骨髓增生相對活躍,對他巴唑的耐受性較強有關。粒細胞缺乏癥的危害在于可降低患者機體的免疫功能,使其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因此甲亢患者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犯而出現發熱、咽痛、咳嗽、乏力、頜下淋巴結腫脹、口腔潰瘍以及皮疹、肌肉和關節疼痛等癥狀。因此正在服用他巴唑的甲亢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視其為發生粒細胞缺乏癥的警報。臨床實驗證明,使用他巴唑導致粒細胞缺乏癥的發生率約為0.2%~2%,導致粒細胞缺乏癥出現的時間多集中于服用他巴唑治療的4~12周內,也可以說可導致粒細胞缺乏的危險階段是患者服用該藥后的最初1~3個月。長期服用該藥還可能導致肝損害,使患者出現膽汁淤積型黃疸和中毒性肝炎。

對于因服用他巴唑治療甲亢而引起的粒細胞缺乏癥在臨床上是可以治療的。當患者的白細胞總數降至4×109/升以下時應讓其立即停用他巴唑,并應對其進行隔離防護,同時使用大劑量的抗生素對其進行抗感染治療,必要時還可使用升白細胞藥,如利血生、鯊肝醇、維生素B4、惠爾血等。

盡管如此,甲亢患者在使用他巴唑時,仍需注意以下事項:

1.通常情況下應從小劑量開始服用,若患者出現了白細胞減少的情況,可改用對白細胞影響較小的丙硫氧嘧啶,同時應加用可使白細胞升高的升血胺、鯊肝醇等藥物。

2.甲亢患者服用他巴唑后的4~12周是其可能出現粒細胞缺乏癥的危險階段,在此期間患者應注意監測自己粒細胞的數量,每周至少應復查1次,以便及早發現其可能出現的異常。

第8篇:理療的治療作用范文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方法

1.1.1實驗分組動物購進后適應性喂養2d制備CIA模型,成模后根據造模及給藥情況進行隨機分組,分為8組,每組11~12只大鼠,分別為對照組(Ⅰ)、不完全弗氏佐劑組(Ⅱ)、模型組(Ⅲ)、雷公藤多苷組(Ⅳ)、醋酸潑尼松龍組(Ⅴ)、滑膜炎顆粒大劑量組(Ⅵ)、中劑量組(Ⅶ)、小劑量組(Ⅷ)。

1.1.2主要試劑配制Ⅱ型膠原配置:取適量牛Ⅱ型膠原溶液逐滴加入等容積的不完全弗氏佐劑中,勻漿器分散使其充分乳化,以滴入水中不擴散為標準,配成濃度為1mg/mL的乳劑,以上操作均在冰浴中進行。

1.1.3CIA模型的制備參照文獻[2],?、蛐湍z原乳劑注射于大鼠尾根部皮下,0.2ml/只。7d后加強免疫1次,0.1ml/只注射于大鼠尾根部皮下;對照組注射生理鹽水,佐劑組注射不完全弗氏佐劑。造模成功后,按足趾腫脹度調整各造模組動物,剔除未成模大鼠。

1.1.4給藥方法加強免疫6d后開始給藥,對照組、不完全弗氏佐劑組及模型組給予等體積純水。雷公藤多苷片9.45mg/kg,醋酸潑尼松龍2.70mg/kg,滑膜炎顆粒分為大、中、小3個給藥劑量,分別為9.68g生藥/kg、4.84g生藥/kg、2.42g生藥/kg。給藥體積1mL/100g,每天1次,連續灌胃給藥36d,每周監測體質量1次。

1.1.5足趾容積測定致炎前在大鼠后肢踝關節上方0.5cm處劃一水平標志線,用足趾容積測量儀測量其容積,左手握住大鼠前肢,右手捉住大鼠后膝關節處使其后腳伸直,以儀器托手架做依托,緩慢放入測量杯內,當水平面與鼠足部測量標線重疊時按下測量開關。加強免疫后每3d測1次足趾容積,計算關節腫脹度。腫脹度=(造模后左后足容積+造模后右后足容積)-(造模前左后足容積+造模前右后足容積)。

1.1.6關節炎指數評分給藥開始進行關節炎指數評分,每3d1次。關節炎指數評分標準:前爪:關節的炎癥(無0分,有1分);后爪:腫脹(無0分,輕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指掌關節變形(無0分,有1分),前爪和后爪指(趾)紅腫(無0分,有1分);跖骨變形(無0分,有1分)[3,4]。

1.1.7踝關節病理形態改變末次給藥后24h處死動物,取踝關節固定于10%的福爾馬林溶液中,脫鈣后常規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觀察踝關節形態學改變。根據關節各部位病變輕重程度建立定量評分標準[5]:依次定量為1分(輕度或少量)、2分(中度或多量)、3分(重度或大量),無病變組織為0分。累加各單項評分即為損傷總分,得分越高即表明損傷程度越嚴重,并對各單項評分及總分進行組間比較。

1.1.8流式細胞儀檢測大鼠T細胞亞群按試劑盒說明操作,末次給藥后24h腹主動脈取血處死大鼠,收集EDTA抗凝大鼠全血200μL,分別加入APC標記的CD3抗體、PE標記的CD4抗體和FITC標記的CD8抗體,室溫避光孵育30min,加入2.0mL裂解液輕輕振蕩,室溫孵育15min,200Xg,離心5min棄上清,加入2mL含1%胎牛血清的PBS重懸血細胞懸液,200Xg,離心5min棄上清,重懸細胞懸液于0.5mLPBS中,上機檢測。

1.2統計學方法

應用GraphPadPrism4.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珋±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滑膜炎顆粒對CIA大鼠體質量的影響圖1顯示,造模后隨著給藥時間延長,各組動物體質量均增加,但模型組及各給藥組體質量增加較空白對照組緩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各給藥組體質量高于模型組,但與模型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2滑膜炎顆粒對CIA大鼠足趾腫脹度影響測量造模前后大鼠足趾容積比較各組大鼠足腫脹情況,結果表明加強免疫后6d,各造模組動物足趾出現不同程度腫脹,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隨著給藥時間延長,所有大鼠足腫脹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減輕,各給藥組動物足腫脹程度較模型組減輕更明顯。其中Ⅳ組TGT組給藥12d時,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Ⅴ組醋酸潑尼松龍組于給藥6d起,足趾腫脹度減輕明顯,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Ⅶ組滑膜炎中劑量組給藥后15d、18d、24d、27d、30d、33d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圖2)。

2.3滑膜炎顆粒對CIA大鼠關節炎指數影響關節炎指數評分結果顯示,對照組、佐劑組大鼠關節無改變,各造模組動物關節紅腫、變形,隨著給藥時間延長各組關節紅腫情況逐漸減輕,其中Ⅳ組雷公藤多苷片組給藥12d、21d關節炎指數評分于模型組,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P<0.05);給藥36d關節炎指數評分高于模型組,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Ⅴ、Ⅵ、Ⅶ組關節炎指數評分均低于模型組,其中Ⅴ組醋酸潑尼松龍組于給藥6d開始,關節指數評分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Ⅵ組滑膜炎大劑量組于給藥12d、21d、24d關節炎指數評分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Ⅶ組于給藥12d、21d、24d、30d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圖3)。

2.4滑膜炎顆粒對CIA大鼠踝關節病理形態學變化的影響圖4顯示,正常對照組、不完全佐劑組關節及滑膜結構正常,關節軟骨表面光滑平整,無炎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現象,無血管翳形成。模型組關節腔明顯變窄,TPT、潑尼松龍和滑膜炎各劑量組出現滑膜、軟骨、纖維組織及小血管增生,炎性細胞浸潤,但較模型組有明顯改善(圖4)。根據關節各部位病變輕重程度建立定量評分標準(如表1),各給藥組病理損傷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5滑膜炎顆粒對CIA大鼠T細胞亞群影響表2顯示,流式細胞儀檢測各組大鼠外周血T細胞亞群的變化,結果顯示模型動物和各給藥組CD3+T(TT)細胞總數在外周血T細胞所占的百分比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各組Th細胞在CD3+T細胞中所占百分比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Ⅲ、Ⅴ、Ⅷ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P<0.05);滑膜炎顆粒各給藥組Th細胞百分比均較模型組有所下降,但與模型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各組大鼠Tc細胞在CD3+T細胞中所占比例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Ⅲ、Ⅴ、Ⅶ、Ⅷ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P<0.05);各組大鼠Th/Tc的比值明顯高于對照組,Ⅲ、Ⅴ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滑膜炎顆粒各給藥組Th/Tc比值均較模型組有所下降,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類風濕關節炎屬于中醫學“痹證”范疇,因陽氣受損、腠理空虛、衛氣不固、風寒濕邪乘虛侵襲肌膚,致氣血凝滯、經絡痹阻,從而導致患部腫脹疼痛,關節僵硬變形。在RA中滑膜的持續性增生、軟骨和骨組織的破壞是其重要的病理學特征。目前RA動物實驗研究中,主要采用佐劑性關節炎模型(AA)和CIA模型。模型大鼠關節病理觀察顯示,CIA大鼠滑膜增生、軟骨破壞、炎細胞浸潤程度較AA大鼠明顯,持續時間也較AA模型長,與RA臨床特點更接近[1]。故本實驗采用Ⅱ型膠原大鼠尾根部注射,制備CIA模型。造模后大鼠體質量增長緩慢,較對照組體質量明顯降低,加強免疫后6d,大鼠出現關節紅腫、活動受限,隨著病程進展,受累關節出現不同程度變形,提示CIA模型成功。糖皮質激素在RA急性期能迅速減輕關節疼痛和腫脹癥狀。雷公藤多苷具有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廣泛用于RA的治療[6],故本實驗選取醋酸潑尼松龍與雷公藤多苷片作為西藥和中藥陽性對照藥物,二者對CIA模型呈現出較好的治療作用。然而隨著給藥時間延長,雷公藤多苷片組關節變形改善較差,故給藥36d時關節炎指數評分高于模型組。滑膜炎顆粒功效清熱利濕、活血通絡,用于治療急、慢性滑膜炎,其中夏枯草、薏苡仁、防己、澤蘭、黃芪促進積液吸收;土茯苓、豨薟草、絲瓜絡改善關節活動度;川牛膝、丹參、當歸消腫止痛;女貞子、功勞葉強壯關節[7]。本實驗滑膜炎顆粒各劑量組能夠改善足趾腫脹程度和關節炎指數評分,高劑量組(9.68g生藥/kg)、中劑量組(4.84g生藥/kg)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小劑量組也呈現較好的治療趨勢。踝關節病理切片顯示,模型組關節腔明顯變窄,軟骨、纖維組織及小血管增生,炎性細胞浸潤,滑膜炎顆粒各給藥組能夠不同程度改善上述癥狀,踝關節病理形態變化評分低于模型組,表明滑膜炎顆粒對RA滑膜損傷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與整體足趾腫脹程度和關節炎指數的檢測結果相一致。

第9篇:理療的治療作用范文

[關鍵詞] 鈍性離斷傷;斷指再植術;失敗原因

[中圖分類號] R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06(a)-0086-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blunt finger amputation replant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in our hospital 50 cases of blunt finger severed trauma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tember 2015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nder a microscop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plantation of severed fingers and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Results Patients with replantation of severed fingers survived completely in 40 cases (80%), partially survived in 7 cases (14.0%) and failed in 3 patients (6.0%). The success rate was 94.0%.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eplantation in blunt finger disarticulation injury is feasible, thorough debridement, accurate kiss with repair blood vessels and nerve tissue,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surgery.

[Key words] Blunt Amputation; Replantation; Failure

手指離斷傷屬于嚴重的外傷,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致病率不斷增加,如果不能及時治療,不僅會造成手部功能障礙,還會損害心理健康[1]。伴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進步,斷指再植術得到有效應用,通過吻合損傷的血管和神經,來恢復正常的血運和手指功能。研究顯示,由于傷情重、手術難度大、并發癥多,約有10%的患者手術失敗[2]。該研究對該院50例患者進行研究,探討了手術方法和效果,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方便選取該院手足顯微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手指鈍性離斷傷病例,共計患者50例。其中男性39例(78.0%),女性11例(22.0%);年齡位于20~64歲階段內,平均年齡為(38.4±2.5)歲。離斷手指:拇指18例、食指13例、中指11例、無名指5例、小指3例;致傷原因:機械絞傷28例、擠壓傷12例、撕裂傷4例、其它6例;離斷至手術時間最短40 min、最長8 h,平均為(2.5±0.6)h。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依據《外科學》和《骨與關節損傷》[3-4],患者年齡在18~65歲之間,經顯微檢查后確診為鈍性離斷傷,滿足再植手術指征;該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且自愿參與,能夠積極配合醫師操作。②排除標準:精神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合并心肝腎器質性病變患者等。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斷指再植術,手術流程如下。

1.3.1 徹底清創 患者術前靜脈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肌內注射罌粟堿30 mg,麻醉方式為臂叢神經阻滯麻醉,遠節斷指患者加用利多卡因進行指根部神經阻滯麻醉,在患肢上臂處綁扎止血帶。在顯微鏡下清創,避免損傷神經、血管,確保創面異物完全清除,并使用無損傷縫線標記創面神經和血管。

1.3.2 骨架重建 如果斷指位于關節間隙,要盡量保留受損關節面,有利于術后運動功能的恢復。如果斷指未發生在關節處,可適當縮短斷端骨質,以利于保護神經和血管進行無張力縫合。(根據實際骨折情況,選擇有效的固定方式,例如鋼絲、克氏針、髓內針等。

1.3.3 肌腱和關節韌帶修復 分別對患指肌腱、關節韌帶、側腱束進行修復,并仔細縫合??p合后的肌腱可以支撐血管床使用,不僅有利于恢復血管張力,還能夠減少牽拉作用造成的不良刺激,提高關節的穩定性。

1.3.4 吻合血管 ①動脈血管。針對動脈血管尋找困難患者,可適當松開止血帶,觀察動脈的搏動和血流情況,從而方便尋找。要對動脈進行長段游離,恢復血管的彈性、動脈內壁的光滑度,確保不會形成血栓。②靜脈血管。選擇指背靜脈完成吻合,如果靜脈損傷嚴重,可以吻合指腹靜脈。

1.3.5 神經修復 無張力縫合神經外膜、束膜,嚴重損傷患者可移植手背神經或足背神經。術畢合理選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給予抗痙攣、抗凝血治療。術后4~12周去除內固定,開展早期功能鍛煉。

1.4 觀察指標

完全成活:再植手指組織存活,骨性良好,運動、感覺等功能基本恢復;部分成活:再植手指組織部分存活,運動、感覺功能部分恢復;失敗:再植手指組織未存活[5]。

2 結果

結果顯示,50例患者斷指再植完全成活40例(80.0%)、部分成活7例(14.0%)、失敗3例(6.0%),共計成功率為94.0%。其中失敗原因包括術后感染1例、術后發生血管危象2例。手術治療前后的對比,見文下方案例1、案例2的對比圖。

3 討論

手指離斷傷多是由于外界暴力因素所致,會造成軟組織嚴重挫傷,改變了正常的解剖結構,尤其血管和神經的修復操作難度最大[6]。斷指再植術的應用,能夠將離斷的手指重新植于原位,恢復正常的手指功能。但是,相關研究指出[7-8],影響手術成功的因素較多,常見的如損傷程度、傷后處理、就醫時間、患者體質,除此之外,手術操作水平也會造成重要影響。

具體來說,第一,患者傷后要及時就醫,注重早期處理。研究表明[9],12 h內的熱缺血不會影響手術效果,但12 h以后,離斷時間越長,手術成功率越低,主要原因在于組織發生嚴重壞死,血液系統發生再灌注損傷等。第二,提高血管吻合質量。醫師要吻合雙側動脈、盡量多的靜脈,從而提高吻合成功率。一般情況下,動脈采用端端吻合方式,必要時可以進行移植吻合[10]。值得注意的是,遠端血管的尋找和選擇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對此,要盡量恢復遠端動脈,確保近處、遠處的動脈血管吻合后處于同一直線上,避免因血管成角引起血管危象。針對血管缺損1.5 cm以上的患者,要選擇腕掌側靜脈進行血管移植;如果不能明確遠端動脈,或達不到血管吻合的條件,可以將近端動脈吻合至遠端靜脈[11-13]。第三,提高神經組織的修復質量。對神經組織進行有效的、仔細的修復,有利于恢復正常的感覺功能和運動功能。第四,術后處理。術后嚴格實施抗菌、抗痙攣、抗凝血治療,能夠保證手術效果,促進功能恢復。

該研究結果顯示,50例患者手術成功率為94.0%,和馮科亮等人的研究數據接近[14]。另外,血管危象一般發生在術后3 d,醫護人員要觀察患者的指端循環,進行毛細血管充盈試驗,一旦顏色、溫度變化,要考慮發生血管危象,及時對癥處理[15]。

綜上所述,斷指再植術應用在手指鈍性離斷傷中具有可行性,要求醫師徹底清創、準確吻合并修復血管和神經組織,從而提高手術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侯軍,張星森.手指末節完全離斷傷28例再植治療[J].中國社區醫師,2010,12(13):93-94.

[2] 邢進峰,丁偉航,陳歡歡.損害控制下的斷指再植術[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5,31(2):110-112.

[3] 吳孟超,吳在德,黃家駟.外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1387-1388.

[4] 王亦璁.骨與關節損傷[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5):869.

[5] 張成杰.手指鈍性離斷傷的臨床治療[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1):143.

[6] 劉宇舟,壽奎水.套狀撕脫性斷指再植19例臨床分析[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1,27(3):187-188.

[7] 劉宇舟.神經端側縫合術在手指脫套離斷再植中的應用[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3,36(2):167-169.

[8] 楊國華,邊濤.單純吻合指動脈的末節斷指再植診療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20):2596-2597.

[9] 李錦新,李超紅.小兒斷指再植的臨床研究(附23例報告)[J].中國社區醫師,2012,14(11):169.

[10] 徐劍.67例手指指尖離斷再植體會[J].醫學信息,2010(9):2453-2454.

[11] 祁東光.手指末節離斷傷行斷指再植、自體皮膚移植術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7):195-196.

[12] 宋寧,莫憶南.Ilizarov外固定架在斷指再植術后指體延長中的應用[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1,27(5):283.

[13] 劉文豪,高峻青,王朝輝.多功能支具聯合中藥洗劑對斷指再植術后功能康復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13):61-62.

[14] 馮科亮,李愛紅.手指鈍性離斷傷斷指再植的手術治療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4,37(5):100,102.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天堂av网 | 久久久久欧美精品网站 | 毛片网站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综合怡春院精品 |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 日本三级精品 | 手机在线色 | 女人野外小树林一级毛片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日本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网站男女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 欧美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第一区 |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 |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的 视频 | 一级特黄一欧美俄罗斯毛片 | 91青草久久久久久清纯 | 欧美色成人综合 | 国产高清亚洲 | 草草草在线视频 | 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 | 美女图片131亚洲午夜 |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看片 |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 久草资源视频 | 午夜精品网 | 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一区二区 |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 999久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一级毛片在线完整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图片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最大黄网 |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 | 国产成人网 |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精品区2345 | 91热在线观看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