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老年人骨折的護理措施范文

老年人骨折的護理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老年人骨折的護理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老年人骨折的護理措施

第1篇:老年人骨折的護理措施范文

摘 要:目的:研究并且探討老年人的髖部骨折的并發癥預防和護理的意義。方法:對75例老年髖部發生骨折的患者的并發癥進行一些精心的預防與護理,其中包括并發癥的常見的原因、如何預防和護理。結果:75例的老年患者在15~55 d內出院,并且對這次診治的療效比較滿意,沒有并發癥的發生。結論:要做好老年人的髖部骨折的并發癥預防和護理,不僅僅是手術能夠成功的關鍵,也是能夠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并且降低其病死率,使之更早的達到康復的一項重要的措施

關鍵詞:老年人;髖部骨折;護理探討

    老年人的髖部發生骨折的概率有著逐年不斷增加的總趨勢,而手術仍然是目前治療老年人髖部骨折的比較有用的手段,但是因為老年人常常伴有一些其他的疾病并且機體的臟器功能逐步低下等因素而可能導致手術的風險增大,并且術后比較容易發生一些并發癥,若能加強對這類患者的觀察以及護理,能夠及早的發現其并發癥,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全科護理,2011,9(21):1915.

第2篇:老年人骨折的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老年人 股骨頸骨折 護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3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30

為探討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的護理,對老年股骨頸骨折的患者進行術前準備的護理及術后指導患者進行積極的功能鍛煉,同時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保證手術的成功。患者術后恢復良好,有效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通過對老年股骨頸骨折的患者進行有效的圍手術期的護理,可以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手術的療效,并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為探討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的護理,對老年股骨頸骨折的患者進行術前準備的護理及術后指導患者進行積極的功能鍛煉,同時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保證手術的成功。患者術后恢復良好,有效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通過對老年股骨頸骨折的患者進行有效的圍手術期的護理,可以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手術的療效,并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資料與方法

資料與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112例,男42例,女70例,年齡65~92歲,平均75±3.6歲。致傷原因:車禍11例,摔傷101例。左側66例,右側46例,按照股骨頸骨折的Garden分型[1],患者分布,見表1。

2007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112例,男42例,女70例,年齡65~92歲,平均75±3.6歲。致傷原因:車禍11例,摔傷101例。左側66例,右側46例,按照股骨頸骨折的Garden分型[1],患者分布,見表1。

研究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法,對112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總結分析,探討護理要點。

研究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法,對112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總結分析,探討護理要點。

術前護理:為患者進行各項術前常規檢查及必要的特殊檢查,盡量做到患肢制動,避免在搬移患者時出現骨折移位,使Garden Ⅱ型變為Garden Ⅲ型。同時術前常給予“皮牽引”治療(Garden Ⅰ型除外),故應加強皮牽引處皮膚的護理,并觀察患肢末梢循環及;充分做好術前準備。

術前護理:為患者進行各項術前常規檢查及必要的特殊檢查,盡量做到患肢制動,避免在搬移患者時出現骨折移位,使Garden Ⅱ型變為Garden Ⅲ型。同時術前常給予“皮牽引”治療(Garden Ⅰ型除外),故應加強皮牽引處皮膚的護理,并觀察患肢末梢循環及;充分做好術前準備。

術后護理:

術后護理:

⑴專科情況護理:術后給予心電監護,低流量吸氧,嚴密觀察血壓、呼吸、脈搏、血氧飽和度等,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血等。采取合適或抬高患肢,促進肢體的靜脈和淋巴回流。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量、色、質,以判斷有無術后出血、感染等[2]。

⑴專科情況護理:術后給予心電監護,低流量吸氧,嚴密觀察血壓、呼吸、脈搏、血氧飽和度等,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血等。采取合適或抬高患肢,促進肢體的靜脈和淋巴回流。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量、色、質,以判斷有無術后出血、感染等[2]。

⑵心理護理:發生骨折后,護士在護理過程中適時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狀態,理解患者的感受,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滿足患者的身心兩方面需求。對康復期的患者,幫助患者主動適應環境;積極解除患者認知上的疑慮,幫助他們克服意志上存在的消極或厭世態度[3]。在康復過程中,保持一個良好心態。

⑵心理護理:發生骨折后,護士在護理過程中適時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狀態,理解患者的感受,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滿足患者的身心兩方面需求。對康復期的患者,幫助患者主動適應環境;積極解除患者認知上的疑慮,幫助他們克服意志上存在的消極或厭世態度[3]。在康復過程中,保持一個良好心態。

⑶褥瘡的預防及護理:保持床單清潔、干燥、平整,及時更換,注意骨突出部位(尤其骶尾部)的受壓情況,每2小時翻身或改變1次,翻身時避免拖、拉、推的動作,并根據骨折部位決定;不能翻身者應在骨突出部位加墊氣墊、棉圈,使用氣墊床,通過交替充放氣的方式,縮短局部受壓時間,抬臀的次數可減少到2~3次/日[4]。

⑶褥瘡的預防及護理:保持床單清潔、干燥、平整,及時更換,注意骨突出部位(尤其骶尾部)的受壓情況,每2小時翻身或改變1次,翻身時避免拖、拉、推的動作,并根據骨折部位決定;不能翻身者應在骨突出部位加墊氣墊、棉圈,使用氣墊床,通過交替充放氣的方式,縮短局部受壓時間,抬臀的次數可減少到2~3次/日[4]。

⑷功能鍛煉:第一階段(術后1~4天):指導患者進行肌力訓練,并在輔助裝置協助下逐漸進行走動(從助行器到手杖或腋杖),利用輔助裝置強化下肢對稱性負重及交替步態,此時應注意:①避免髖關節屈曲超過90°,內收超過中線,內旋超過中立位(后外側入路)。②避免手術側臥位。③仰臥位時應外展墊枕。④避免將墊枕置于膝下以防止髖關節屈曲性攣縮。第二階段(術后2~8周)進行柔韌性及肌力的訓練。此時應避免:①高溫。②一次性長時間坐位(超過1小時)。③疼痛下進行訓練及功能性活動。

⑷功能鍛煉:第一階段(術后1~4天):指導患者進行肌力訓練,并在輔助裝置協助下逐漸進行走動(從助行器到手杖或腋杖),利用輔助裝置強化下肢對稱性負重及交替步態,此時應注意:①避免髖關節屈曲超過90°,內收超過中線,內旋超過中立位(后外側入路)。②避免手術側臥位。③仰臥位時應外展墊枕。④避免將墊枕置于膝下以防止髖關節屈曲性攣縮。第二階段(術后2~8周)進行柔韌性及肌力的訓練。此時應避免:①高溫。②一次性長時間坐位(超過1小時)。③疼痛下進行訓練及功能性活動。

⑸預防深靜脈栓塞(VDT)的形成:加強功能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VDT的形成,保持關節的生理機能,防止廢用性肌肉萎縮,是恢復傷肢功能的重要步驟。應向患者說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指導并協助患者進行股四頭肌等肌肉的主動收縮。功能鍛煉應循序漸進,貫穿始終,以患者不感到疲勞和劇痛為度。功能鍛煉既有利于恢復肢體功能,又是防止深靜脈栓塞形成的有效措施。

⑸預防深靜脈栓塞(VDT)的形成:加強功能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VDT的形成,保持關節的生理機能,防止廢用性肌肉萎縮,是恢復傷肢功能的重要步驟。應向患者說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指導并協助患者進行股四頭肌等肌肉的主動收縮。功能鍛煉應循序漸進,貫穿始終,以患者不感到疲勞和劇痛為度。功能鍛煉既有利于恢復肢體功能,又是防止深靜脈栓塞形成的有效措施。

⑹墜積性肺炎的預防護理:因長期臥床,肺活量減少,容易使支氣管分泌物墜積于肺底,發生墜積性肺炎,因此應指導患者定時做深呼吸并鼓勵其咳嗽排痰,病情允許者可協助翻身、拍背,更換,以利于排痰,必要時可給予霧化吸入。

⑹墜積性肺炎的預防護理:因長期臥床,肺活量減少,容易使支氣管分泌物墜積于肺底,發生墜積性肺炎,因此應指導患者定時做深呼吸并鼓勵其咳嗽排痰,病情允許者可協助翻身、拍背,更換,以利于排痰,必要時可給予霧化吸入。

⑺預防泌尿系感染:鼓勵患者多飲水,每天應攝入2000ml以上以增加排尿量。對留置導管的患者,要用1%新潔爾滅行會陰擦洗或定時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膀胱,清潔尿道,預防感染。

⑺預防泌尿系感染:鼓勵患者多飲水,每天應攝入2000ml以上以增加排尿量。對留置導管的患者,要用1%新潔爾滅行會陰擦洗或定時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膀胱,清潔尿道,預防感染。

⑻便秘的護理:多進食維生素類、纖維素類飲食,多吃水果,按醫囑給予緩瀉劑,必要時人工排便,飯后用溫水擦洗肛周,保持清潔干燥。

⑻便秘的護理:多進食維生素類、纖維素類飲食,多吃水果,按醫囑給予緩瀉劑,必要時人工排便,飯后用溫水擦洗肛周,保持清潔干燥。

⑼出院護理指導:鼓勵患者繼續堅持鍛煉,避免長期站、坐,加強營養;定期復診等。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娛樂與休息要合理安排,患肢避免過早負重,繼續功能練習,多食高鈣、高維生素、高營養的食物,以增強體質。用藥根據醫囑進行選擇,可用舒經活血促進骨痂生成的藥物。

⑼出院護理指導:鼓勵患者繼續堅持鍛煉,避免長期站、坐,加強營養;定期復診等。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娛樂與休息要合理安排,患肢避免過早負重,繼續功能練習,多食高鈣、高維生素、高營養的食物,以增強體質。用藥根據醫囑進行選擇,可用舒經活血促進骨痂生成的藥物。

結 果

結 果

對患者隨訪時間12個月~2年,平均15個月,總優良率91.08%,無褥瘡、泌尿系感染及VDT。本組112例患者的療效,見表2。

對患者隨訪時間12個月~2年,平均15個月,總優良率91.08%,無褥瘡、泌尿系感染及VDT。本組112例患者的療效,見表2。

討 論

討 論

老年人的機體抵抗力低下,骨質疏松,防御能力差,遇到輕微外力,如不慎滑倒,床上跌落等均可引起骨折。老年人最常見的損傷為股骨頸骨折,由于老年人各臟囂的機能逐漸衰退且可能體質較差,骨折后需較長時間恢復,出現合并癥的機會多,愈后欠佳。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衰退,體質差,術后恢復較慢。因此與其他患者比較臨床護理工作量大,通過對患者的基礎護理,專業護理,可以有效地預防并治療褥瘡、深靜脈血栓,患肢肌肉萎縮,關節僵直,肺炎等并發癥。

老年人的機體抵抗力低下,骨質疏松,防御能力差,遇到輕微外力,如不慎滑倒,床上跌落等均可引起骨折。老年人最常見的損傷為股骨頸骨折,由于老年人各臟囂的機能逐漸衰退且可能體質較差,骨折后需較長時間恢復,出現合并癥的機會多,愈后欠佳。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衰退,體質差,術后恢復較慢。因此與其他患者比較臨床護理工作量大,通過對患者的基礎護理,專業護理,可以有效地預防并治療褥瘡、深靜脈血栓,患肢肌肉萎縮,關節僵直,肺炎等并發癥。

股骨頸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骨折,同時也是一種對老年人危害性相當大的突發性疾病。只有通過對老年股骨頸骨折的患者進行有效的圍手術期的良好護理及術后良好的功能鍛煉,才可以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手術的療效,并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股骨頸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骨折,同時也是一種對老年人危害性相當大的突發性疾病。只有通過對老年股骨頸骨折的患者進行有效的圍手術期的良好護理及術后良好的功能鍛煉,才可以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手術的療效,并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陸裕樸,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0:690.

1 陸裕樸,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0:690.

2 陶妹英.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6,1(7):608-609.

2 陶妹英.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6,1(7):608-609.

3 黨世民.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94-395.

3 黨世民.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94-395.

4 林海芳,洪海蘭.使用三馬牌氣墊預防褥瘡的護理體會[J].黑龍江護理雜志,1998,4(7):40.

第3篇:老年人骨折的護理措施范文

通過對老年患者髖部骨折相關因素的分析,針對性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和預防措施,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保持其自理的狀態,人性的尊嚴,走向其人生的終點。本文對592例老年髖部骨折合并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統計分析,和對以上幾種合并癥導致髖部骨折相關因素的分析,從病因、病理、發病機制討論,充分說明老年髖部骨折的幾率大于其他部位。通過我們對老年骨折患者精心的治療及護理,其中采用觸摸護理、心理護理、合并癥的護理、皮膚護理、胃腸道護理、肢體功能鍛煉、防止肺部并發癥的護理、骨牽引等護理,為老年患者早日康復提供了很好的幫助。不同的合并癥導致同一種骨折,因人而異的選擇治療和護理,不僅將骨科疾病醫治痊愈,還使原有的內科疾病得以醫治,大大提高了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生活質量。此外通過對導致骨折的原因分析得出的結果,還可為預防老年人骨折的發生提供了有力措施

1臨床資料

我科自2002年1月~2006年3月間共收治老年髖部骨折患者592例,合并冠心病285例,合并高血壓118例,合并糖尿病41例,同時合并高血壓、冠心病89例,合并腦栓塞后遺癥47例,其他合并癥12例。見圖1。圖12治療措施 根據患者骨折部位、患者及家屬意向要求和自身經濟條件,我科采取股骨髁上牽引、脛骨結節牽引、全髖關節置換術、股骨頸內固定術等不同治療方式,在提高了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還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老年骨折患者的護理對其整個治療期間的成敗與否起到關鍵性作用。

3護理措施

3.1觸摸護理南丁格爾認為[1]:觸摸在老年病人護理中的作用-可使他們的身心處于最佳的自然狀態。觸摸作為一種增強護理人員與病人人際關系的手段,是病人與護理人員之間溝通的橋梁,其作用超過了口頭上的表述。當老年患者突然轉變成病人的角色,加之患肢的疼痛、環境的改變,難免加劇其恐懼焦慮等心理問題,臨床上我們對剛剛入院的患者給予觸摸護理,采用的是Estbrooks三種獨特的觸摸形式其中的一種-關愛性觸摸,使用握手、拍肩等方法來緩解病人的緊張情緒、保持精力、減輕心理痛苦。

3.2心理護理在觸摸護理的基礎上,又采取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交流溝通,鼓勵說出自身的恐懼,通過與老年人的交談,進行感情思想方面的溝通,不僅能獲得老人的健康信息,從中也能對老年人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以解除患者恐懼焦慮心理。

3.3皮膚護理皮膚護理是老年骨折患者的主要護理內容,忽視此項護理將后患無窮,它會阻礙下一步治療和護理的進行,且延長患者臥床時間,一方面加大了住院經費,同時也給國家和患者家屬帶來經濟負擔。住院前三天是皮膚護理的關鍵期,由于患者剛入院,角色還未來得及轉變,未了解所處環境,加之患肢的疼痛,造成患者不愿意活動。為此我們采取臀下墊水墊,兩個水墊交替使用;在不影響骨折康復的情況下幫助患者每2h按摩受壓部位1次,同時教會患者功能鍛煉,由被動鍛煉變成主動鍛煉,以減輕受壓部位長期壓迫,避免褥瘡的發生。

3.4胃腸道護理由于骨折,活動減少,胃腸蠕動減慢,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性的給予富含粗纖維或有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如各種蔬菜、水果、牛奶、蛋黃、豆類、骨頭湯、瘦肉等,以促進老年患者腸蠕動。

3.5肢體功能鍛煉鼓勵患者盡早進行患肢的功能鍛煉,維持關節肌肉的正常功能,行牽引后就可做踝關節背伸、股四頭肌收縮運動。24h后可循序漸進地做雙肘、健側下肢撐床的抬臀鍛煉。

3.6防治肺部并發癥的護理鼓勵患者進行有效的咳嗽、咳痰、拍胸、深呼吸,防止墜積性肺炎的發生。

3.7骨牽引的護理在行骨牽引期間,要經常注意與上肢長軸是否處在一條直線上、繩結是否牢靠、滑輪是否靈活,更重要的是懸空,與地面保持一尺高度;不能觸動牽引針,以免引起疼痛,牽引孔周圍皮膚創口每天用酒精消毒,更換無菌紗布。保持木板鞋外固定,無論是手術治療,還是非手術治療,患肢必須保持外展30°,中立位。

轉貼于

3.8合并癥的護理

3.8.1合并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立即給予心電監護,密切監測心律、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的變化,根據心電圖變化選擇性用藥;講解食療的重要性,根據自身疾病綜合食療,達到既有營養又利于骨折愈合,又要控制好內科疾病。

3.8.2合并應激性潰瘍患者的護理密切觀察患者嘔吐物顏色、量、性質、大便常規等情況,通知醫生,給予止血,保護胃黏膜等藥物;禁食水,給予足量補液,以防出現電解質紊亂。

3.8.3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密切監測血糖變化,監測血糖每日3次,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的正常范圍;指導患者肢體功能鍛煉,進行有氧運動,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同樣告知患者食療的重要性,合理膳食,既要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也要增強營養利于骨折愈合,使機體處于相對穩定狀態。

3.8.4合并貧血患者的護理急查血常規,檢查血小板、紅細胞、血紅蛋白等化驗值,根據貧血程度補充成分血,治療貧血癥狀,同時增強患者機體免疫力。此種合并癥更要注意通過食療方法補充營養。

4預防措施

4.1去除不安全的環境因素如光滑的地磚、潮濕的地面、松散的地毯、昏暗的燈光等。

4.2在浴盆、便池邊安裝扶手及鋪設防滑設施保證老年人的安全需要。

4.3告誡老年人行走時步伐要慢且穩,不要著急走路時應穿合腳的布鞋,盡量不要穿拖鞋。穿脫鞋、襪、褲時,應采用坐姿,防止由于站立不穩而跌倒摔傷。

4.4告誡老人盡量使用雙腳的力量支撐身體必要時可利用扶手、拐杖、助步器來保持身體的平衡。

4.5衣著簡潔老年人應避免穿著過長絆腳的長褲、長裙或睡衣,以免被衣服絆倒。

第4篇:老年人骨折的護理措施范文

股骨頸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損傷。由于老年人骨質疏松,即使平地跌倒等輕微外傷也可發生股骨頸骨折。跌倒后,不少人會立即去醫院檢查,接受治療。但有的人受傷后疼痛不重,下肢還可以活動,甚至還可以站立,以為問題不大,而未去醫院診治。可沒過幾天,疼痛突然加重,患肢完全不能動彈。這種情況屬于一種不完全或嵌插性骨折,傷后骨折端沒有分離,并相互嵌插,此時癥狀較輕。如果嵌插不穩,斷端會自行松脫而轉變成完全性骨折。因此,老年人髖部受傷后決不可抱僥幸心理,以為躺幾天就會好的,這樣就喪失了早期治療的機會。

內固定手術――必不可少

骨折的治療一般是采用手法復位,并將傷肢嚴格固定,使骨折逐漸愈合。但股骨頸骨折的位置很深,一般的體外固定很難奏效;況且夾板或石膏的固定范圍太大,病人要平臥好幾個月,護理十分困難;而且老年人躺著不動時很容易發生并發癥,嚴重威脅生命。因此,股骨頸骨折必須通過手術內固定才能使骨折愈合。事實上,內固定手術的創傷并不大,可以在局麻下進行。有時可用帶螺紋的鋼針直接穿透皮膚,貫穿骨折端進行固定,不必切開皮膚。手術后患者就可在床上活動,護理也方便得多。因此,不要以為老年人對以后的功能要求不高,怕手術而不去醫院治療。

股骨頸骨折經過內固定后,約90%的病人骨折可在3-6個月內愈合。在此期間,應根據醫師的指導,進行適當的活動,定期去醫院檢查。在保證骨折獲得堅強內固定的前提下,合理的運動有利于調節機體代謝,增強體質,預防并發癥,促進骨折的愈合。

骨折愈合后――多加留意

股骨頸骨折愈合后并非萬事大吉了。大約有30%的病人在骨折愈合后1-2年內會出現股骨頭晚期塌陷。這是因為股骨頸發生骨折移位時,供應股骨頭的血管也可能遭撕裂,使股骨頭發生程度不等的缺血性壞死。這種壞死是沒有癥狀的,早期X線片也無異常,骨折仍可照常愈合,并恢復正常功能。由于人體對壞死組織具有修復能力,周圍健康組織內的血管和骨細胞會長入壞死區使之“復活”。當股骨頭壞死程度較輕時,這種修復過程是無聲無息進行的,病人感覺不到,就連X線片上也顯示不出明顯的變化,病人的髖關節功能可邕終保持正常。但如股骨頭壞死范圍較大,明顯減弱,正常的活動和負重可使股骨頭發生變形,從面引起髖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問題的嚴重性在于,即使股骨頭壞死范圍很廣,但在發生股骨頭塌陷前也是沒有明顯癥狀的。因此,股骨頸骨折病人在合后,仍應該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可疑跡象,采取措施,預防股骨頭塌陷。

股骨頭塌陷――有藥可救

第5篇:老年人骨折的護理措施范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7.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7-0096-03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椎體縱向高度受壓的脊柱骨折,稱之為腰椎壓縮性骨折,屬于脊柱骨折的常見類型,其高發人群為老年人,臨床首選的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老年患者具有相對較低的抵抗力,腰椎壓縮骨折術后出現疼痛等不適癥狀的概率較高[1]。同時患者正常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對腰椎壓縮骨折術后的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術后產生的疼痛感[2]。本次研究對腰椎壓縮骨折術后的老年患者應用舒適護理方法,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筆者所在醫院確診為腰椎壓縮骨折的患者62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1例。試驗組中男19例,女12例,年齡61~78歲,平均(68.5±3.2)歲;對照組中男18例,女13例,年齡62~77歲,平均(68.2±3.3)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試驗組采用舒適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疼痛的緩解情況。舒適護理的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2.1 舒適環境的營造 護理人員在為患者辦理入院手續后,應定時進行房間的清理,使病房環境整潔干凈,物品擺放有序,屋內溫度適宜,被褥如有血漬等及時進行更換,如患者擔心手術過程,應讓同病房內術后恢復較好的患者與其進行手術感覺的交流,使患者增強對手術恢復的信心[3]。

1.2.2 保持舒適 術后患者常會有明顯的疼痛感,此時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指導患者采用能夠緩解疼痛感的側臥位,將軟硬適中的棉枕頭置于患者腰下,使患者保持生理彎曲的存在、功能位置的正常,疼痛癥狀有所緩解,定時為患者翻身,翻身時應保證頭、腰、腿同時進行,但要注意進行受傷部位的固定,調整到患者認為較為舒適的姿勢[4]。

1.2.3 心理護理 在舒適護理中,心理護理對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來說非常重要,患者因為手術,造成行動不便,極易造成患者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的產生,由于老年人的身體狀況一般較差,恢復周期也相對較長,常會擔心自己不能恢復正常,對于有心理負擔的老年患者,應告知其手術的恢復率非常高,手術醫生的經驗非常豐富,只要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會很快恢復,適度安撫患者,使患者增加對術后恢復的信心。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多關心、安慰和鼓勵患者,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并及時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1.2.4 呼吸訓練 在患者術后恢復過程中,應對患者進行呼吸訓練的指導,具體為:患者取側臥位,放松軀體,吸氣到最大限度,不斷擴張腹部,呼氣時收縮腹部并保持胸部不動,以6~8 次/min的頻率進行呼氣、吸氣練習,期間不要有憋氣的感覺。

1.2.5 放松療法 對患者進行全身肌肉放松訓練的指導,患者取仰臥位,依次放松頭部、頸部、軀干部、四肢,囑患者將雜念從內心排除,以安靜、平和的心態來完成呼氣和吸氣,采用腹式呼吸,30 min/次,3次/d[5],以達到自然舒適為目的。

1.2.6 注意力轉移法 轉移注意力可以從視覺、聽覺、觸覺三方面進行,例如,聽故事、聽音樂、看電視、看書、看報紙等,愉悅患者的身心,使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度提升。

1.2.7 鍛煉肢體功能 在術后疼痛相對緩解時,鼓勵患者進行肢體的功能鍛煉,使肢體腫脹及并發癥的發生率減少,早期進行鍛煉可以有效促進患者的恢復。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腰椎壓縮性骨折疼痛程度的評判原則為:0分為無疼痛感,10分為劇烈疼痛感,疼痛程度從0~10分逐漸加深。將疼痛程度分為5個等級,即無疼痛感(0分)、輕微疼痛感(1~3分)、中度疼痛感(4~6分)、可耐受疼痛感(7~9分)、劇烈疼痛感(10分)。統計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并加以比較。觀察并統計兩組患者在護理前1個月及護理后1個月服用止疼藥的患者例數。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疼痛緩解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每日服用止疼藥的例數比較

護理前,試驗組患者止疼藥每日的平均服用例數為(28.1±1.2)例,對照組為(27.9±1.1)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患者止疼藥每日的平均服用例數為(19.9±1.4)例,對照組為(23.1±1.3)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腰椎壓縮性骨折屬于創傷性骨折中的一種,經過手術治療后,在術后恢復過程中,患者常會感覺到疼痛難忍,嚴重影響了老年患者的正常生活,影響患者恢復健康。目前臨床上未有較好的治療措施,對疼痛無法耐受的患者,臨床只能常規給予口服鎮痛藥,緩解疼痛[6]。藥物止痛的效果較好,但藥物的副作用較大,停用止痛藥,藥效代謝后,疼痛依舊存在并未緩解,患者常會因此對止痛藥物產生依賴[7-8]。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老年人因骨質疏松而患腰椎壓縮性骨折的逐漸增多[9]。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觀念的更新、衛生保健體制的改革,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帶來了護理工作模式的轉變、護士角色的擴展[10]。疼痛已被成為繼體溫、血壓、脈搏、呼吸之后的第五生命體征。因此,降低或減少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的疼痛成為骨科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

第6篇:老年人骨折的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股骨頸骨折;老年患者;壓瘡;預防;全方位護理

壓瘡又被稱為“壓力性潰瘍”,是由于患者承受過重的剪切或者經受較大的摩擦,或者長期浸漬在濕潤環境中,使得皮膚缺血受損所引起的炎癥。其明顯的癥狀是傷口呈現火山口狀,表面皮膚干燥,傷口由表面向皮膚內部擴散,皮膚表面皴裂,感染部位常伴有惡臭膿液流出,皮膚內部組織損傷嚴重,嚴重者導致骨膜發炎,破壞骨質結構及骨關節,損傷肌腱,但是一般無痛感[1]。老年人骨質比較疏松,稍稍受到外界的碰撞都可能導致股骨頸骨折。骨折后長期臥床使得局部血液流通受阻,組織營養不良且承受過多壓力極易導致壓瘡;另一方面,老年人反應比較遲鈍,感覺及運動功能喪失嚴重以及代謝功能明顯減退,都會導致壓瘡的發生。壓瘡加重了護理任務,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同時也令患者異常痛苦。因此及時有效地加強防護,盡量杜絕壓瘡顯得尤為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接收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50例,男性患者26例,最小年齡59歲,最高年齡99歲,平均年齡75歲;女性患者24例,最小年齡61歲,最高年齡95歲,平均年齡78歲,隨機選取25例患者作為觀察組,醫院對其采取全方位的護理措施進行治療,對照組的25例患者按照常規的診療方案進行治療。詳細觀察并準確記錄患者住院期間發生壓瘡的情況,對收集到的有利數據進行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患有股骨頸骨折,50例患者都進行了牽引或者固定手術。手術后,對觀察組的患者采取全方位的護理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患者是否會出現壓瘡現象并及時采取措施。導致壓瘡的最主要因素是作用于局部皮膚的力,包括身體過分摩擦,被重度剪切,或者重物壓身等[2]。除此之外,外部的潮濕環境及夾板、繃帶的不正確使用也會導致壓瘡的出現。除了這些外部因素,患者的身體因素也是一方面。感覺功能喪失導致身體換位困難,營養不良導致身體機能減退,精神萎靡、消沉,排斥治療等等。比較2組不同的治療方法在消除以上影響因素方面的作用,記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比較。

1.3 療效標準 顯效:患者恢復狀況良好,沒有壓瘡現象;好轉:患者恢復情況明顯好轉,有輕微的壓瘡現象;無效:患者病情惡化,壓瘡現象愈演愈烈。

1.4 統計分析 所有診療數據運用SPSS10.0軟件進行處理,2組的診療效果比較采用t檢驗,癥狀表現很大程度的不同,在P

2 結 果

通過對患者進行30天左右的治療,所有患者病情都有顯著好轉。觀察組25例患者中,顯效21例,好轉2例,無效2例,護理有效率96%;對照組25例患者中,顯效17例,好轉6例,無效2例,護理有效率84%。全方位的護理方案對患有股骨頸骨折的老年人來說,效果較好。

3 討 論

3.1 由于老年人自身體質方面的問題嚴重,正確地預防壓瘡顯得尤為重要。積極地對可能會導致壓瘡的危險因素作全方位的分析,密切關注高危患者的情況。優化對壓瘡患者的管理制度,為防止工作疏忽制定翻身卡,及時記錄翻身的次數、部位及皮膚情況[3]。加強醫護人員的責任感,定期或者不定期檢查翻身次數并及時改正問題。

3.2 病室的環境 將患者安置在空氣新鮮,陽光充足的病房內,溫度濕度要適宜,使患者感受到安全與舒適,老年人的體溫調節能力降低,室溫以22-24℃為宜,濕度以50%±10%為好。

3.3 變換,勤翻身,以減少局部受壓。每隔2-3個小時為臥床患者更換一次,最長不超過4小時,使病人輪流保持平臥位,側臥位,翻身時要堅決避免推、拖、拉等動作,以防擦傷皮膚。骨突出部如骶尾部,髖部,肘部、外踝等部位可使用氣圈使突出部位懸空,減少受壓。身體下部放置柔軟的接觸物減輕局部壓力,對于有惡化趨勢的患者,及時發現并調整翻身的次數以促進治療。

3.4 減輕受力 為減輕摩擦力,可以采取將患者抬起來的方式進行移動。不要在床面放置過多的東西,保持床面整潔,干凈。病人靜坐時調整仰臥的角度,避免給足跟部過大的壓力影響傷口的痊愈。

3.5 保持環境及皮膚干燥 床上用品要保持清潔干燥、柔軟舒適,被單、被子等用品要常洗常換并及時進行滅菌處理,清潔皮膚的水溫適宜,每天保證清洗1-2次,清洗時要輕輕擦拭皮膚,不能使用破損老化的便盆以免污染床面滋生細菌,病人大小便時要高抬屁股。

3.6 合理膳食 專家認為壓瘡的發生與營養不良有密切聯系,也會直接影響患者痊愈的速度。俗話說,有病三分治、七分養。通過合理膳食改善病人的身體狀況是加快康復的重要條件,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抵抗任何病魔的最有利武器。對于壓瘡患者來說,高蛋白食物能夠補充病人缺失的蛋白質,有利于骨骼的快速生長愈合,高熱量的食物補充病人體力,提供足夠能量,有利于適當運動,補充適量維生素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改善皮膚微循環,促進排毒,為身體提供良好的營養環境,保持體內氮含量穩定,加快骨骼痊愈的步伐。

3.7 心理疏導 對于眾多遭遇股骨頸骨折的老年人來說,這場事故無疑是飛來橫禍,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突然改變,因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反應。一方面擔心增加家庭負擔,另一方面對治療缺乏信心,表現為焦慮,抑郁等。護理人員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及時地注意到病人的情緒變化,多與病人及其家屬溝通,驅除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緒,讓他們感受到醫院大家庭的溫暖,幫助他們樹立對未來的信心與希望,輕松愉快地配合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積極健康的情緒,爭取早日康復。

醫護人員是減少壓瘡現象發生的重要因素,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定期對其進行護理培訓和考核,杜絕老年患者壓瘡現象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陳美蘭,李莎,張允申,馬勇.94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09,34(08):115-116.

第7篇:老年人骨折的護理措施范文

深圳市第五人民醫院骨科,廣東深圳 518001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應用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及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在該院治療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對照組采用骨科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兩組護理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曉情況均好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程度及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關鍵詞 老年;股骨近端骨折;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5(a)-0163-02

[作者簡介] 李娟玲(1975-),女, 廣東興寧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骨科專科護理工作。

股骨近端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頸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與股骨頭骨折,屬于常見的骨折類型,該病一般好發在老年患者中,屬于老年人骨質疏松較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嚴重的會造成患者致殘及死亡[1]。目前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股骨近端骨折的發病率逐年提升,臨床一般采取手術治療,但是由于老年患者身體各項機能降低,因此手術過程中容易發生血栓、肺炎、感染等一系列并發癥,影響患者康復[2]。該院選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間在該院治療的老年股骨近端70例患者作研究對象,對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了綜合護理干預收到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治療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5例,所有患者均在該院接受手術治療。其中觀察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65~89歲,平均年齡(72.53±3.18)歲;對照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66~88歲,平均年齡(72.62±3.23)歲。

1.2護理方案

對照組:采取骨科常規護理模式實施臨床護理,包括健康教育、出院指導等常規護理模式。

觀察組:給予患者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包括以下方法:首先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護士要積極和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況,采取聊天、健康教育等形式向患者介紹手術的方案、注意事項,給予患者聽音樂等方法分散注意力,鼓勵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其次,加強患者基礎護理措施,飲食上指導患者多食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多的食物與蔬菜如芹菜、胡蘿卜等,在術前協助患者練習床上排便,術后建立翻身卡,定期為患者進行翻身,術后患者應適當抬高患側肢體,超出心臟的水平。第三,進行預防并發癥針對性護理,早期指導患者練習深呼吸,用力咳嗽,當痰不易咯出護士要拍背鼓勵咳痰;在患者骶尾部、足跟部放置氣墊或者棉圈,防止壓瘡形成;對于有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傾向患者要嚴格臥床休息,患肢抬高。第四,積極地對患者開展早期的康復鍛煉,術后即指導患者訓練股四頭肌的收縮與踝關節屈伸練習,每次鍛煉15min,4次/d,健側要進行直腿抬高的練習,離開床面15°;對于有牽引的患者去除牽引后要練習屈髖、屈膝的鍛煉。術后病情允許下床的患者,可扶拐進行患肢不負重行走練習,加強看護防意外跌倒。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壓瘡、切口感染。通過設計問卷對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曉情況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同時記錄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對患者從臨床護理服務、醫療專業技術水平等方面進行滿意度調查,分為滿意和不滿意。

1.4統計方法

采取spssl9.0軟件對數據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據對比采取χ2校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壓瘡,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情況低于對照組,見表1。

2.2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曉情況常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曉評分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比較χ2或t=7.2779、10.3643、19.2993,見表2。

3討論

股骨近端主要包括了股骨頭、股骨頸與股骨轉子,其結構較為特殊,既要承受人體垂直向下應力,也要承受活動時候導入到髖關節剪式的應力,因此在受到間接的旋轉外力的時候極易發生骨折。研究發現老年人由于常伴有骨質疏松,且年齡較大,行動不方便,因此股骨近端骨折常發生在意外摔倒情況下,而年齡、性別和骨礦物質密度均為骨折的相關因素。目前臨床上治療股骨近端骨折主要采取手術治療,但是由于老年人常合并有高血壓、慢阻肺、冠心病等心腦血管、呼吸系統基礎疾病,患者機體的免疫能力較差,增加了肺部感染、壓瘡等發生的幾率,治療風險的難度加大[3-4]。

該院對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進行了綜合護理干預,首先在手術前后對患者進行了心理干預措施,老年患者在承受骨折帶來的精神與肉體的雙重痛苦,主要表現出焦慮、抑郁、煩躁的心理狀態,部分患者常表現出不配合臨床手術治療,因此護士要采用健康教育和聊天等形式幫助患者克服負性心理情緒,讓患者精神振奮,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和護理操作[5-6]。其次加強了基礎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叮囑患者以高纖維素、高蛋白質飲食為主,補充營養,防止便秘發生,增強機體的防御能力,促進傷口愈合[7-8]。第三,通過對手術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并發癥進行針對性護理,有效的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的鍛煉,的指導,定期進行翻身拍背鼓勵咳痰等措施,減少了褥瘡、肺部感染、血栓等發生。最后該院在護理過程中還積極地對患者進行術后的功能鍛煉,在術后即開始對患者進行健側肢體康復鍛煉,防止肌肉出現萎縮和粘連,減少關節痙攣與畸形的發生,促進了肢體功能的康復。該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曉情況均好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程度及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孟凡英.老年股骨頸骨折66例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1,6(8):229.

[2]陳水晶.老年病人股骨頸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1,20(2):105-106.

[3]陸宗花.52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J].醫學信息,2011,24(2):389-390.

[4]張應華.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對策探討[J].當代醫學,2013,19(5):132-133.

[5]張莉.淺談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101.

[6]薛寶艷.50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后的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2,4(20):164.

[7]宋利紅.高齡患者股骨近端骨折的護理分析[J].河北醫藥,2013,35(5):788-790.

第8篇:老年人骨折的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股骨頸骨折; 老年患者; 圍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1-0084-02

股骨頸骨折主要發生于股骨頭下方的頸基底部,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日益顯著,發生股骨頸骨折的老齡患者逐漸增加。相比于中青年群體,老年人的體質較為脆弱[1]。由于骨質疏松造成的股骨頸硬度減少,在受到外力的巨大撞擊時,容易引發嚴重的股骨頸骨折。且常伴有站立或行走困難,局部疼痛、部分畸形等臨床表現,加上老年患者帶有創傷嚴重、病程較長、長期臥床、易于出現嚴重并發癥等特征,因而,為逐步完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圍術期護理對策。對2011年2月-2012年10月在筆者所在醫院行置換術的84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回顧分析,給予精心的圍術期護理措施,取得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2月-2012年10月在筆者所在醫院行置換手術的84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男45例,女39例,年齡60~80歲。股骨頸的骨折50例,缺血性的股骨頭壞死34例;其中46例行全髖關節的置換手術,38例行半髖關節的置換手術。

1.2 護理方法

1.2.1 術前牽引護理 給予牽引護理時,外展型股骨頸骨折的患者可保持患肢的內旋外展狀態,防止骨折點的嵌入,患肢無畸形。即對患肢展開直腿皮的牽引處理,患肢稍微向外伸展25°~30°,墊高床頭[2]。或者建議患者穿戴防旋鞋,以免患肢的過于外旋,防止骨折錯位而導致周邊組織受損。盡量將牽引護理持續1周,為保障效果,護士需加強巡視并做好交接工作。對接受皮牽引護理的患者,應在其骨頭突出處墊上棉墊,并且定時輕柔受壓部位;對骨牽引患者,應確保針眼的干燥、清潔,利用酒精消毒。此外,注意觀察患肢的變化,引導患者按摩股四頭肌或踝關節等部位,并且注意觀察膝關節的外側是否受壓等。

1.2.2 術前心理輔導 由于體質虛弱、醫療費用昂貴、手術風險大、預后差等因素,致使老年患者易于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心理壓力較大。此時,護士應根據患者的個性特點開展術前的心理輔導,耐心講解手術的重要性、手術方法與預后等。并引用同種疾病的成功案例作為典范,以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從而提升其的自信心。此外,還需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與生活護理,積極開導患者,使其主動配合醫生治療。

1.2.3 術前健康狀況的評估與功能鍛煉 由于老年患者的臟器功能大多均已減弱,并發癥較多[3-4]。手術前應做好常規檢查,認真評估患者的健康狀況與手術的適應證,時刻監測其生命體征,必要時給予對癥護理干預。此外,為防止患者肌肉與肢體的萎縮,護士應組織患者積極展開肢體與各關節的活動鍛煉,包括床上的排泄物處理,術中與術后的配合,正確的咳痰、咳嗽方法等[5-7]。

1.2.4 術后心電圖監護與膳食指導 術后給予患者低流量的氧氣吸入,注意監測其呼吸、體溫、血壓、尿量以及脈搏等變化,便于及時發現與處理[8]。指導患者雙腿墊枕,稍微外展,或穿防旋鞋以控制患肢外旋。患者蘇醒后,建議其食用清談、易消化的食物。術后2 d多食維生素多、高蛋白、含鈣豐富的食物,注意保持營養,幫助骨組織的生成,少食多餐,以逐漸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另外,也可適當食用粗纖維的食品,利于消化,確保大便的暢通[9-11]。

1.2.5 術后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一方面,合理轉換患者的臥床,適時翻身叩背,便于痰液排出[12-13]。或者給予霧化吸入,合理控制引流管的置入,確保流管暢通,同時準確記錄液體的顏色、液量、形狀等。注意觀察切口有無流血、腫脹、皮膚色澤等,若發現患者高燒不退,應及時告知醫生處理。另一方面,由于術后患者需要長時間的臥床休息,活動較少,易于出現壓瘡[14]。此時應適當添加氣墊床,確保床單的干凈整潔,教會患者正確的抬臀方式,協助家屬幫助患者翻身,利用溫水清洗及輕柔受壓部位,方便皮膚的透氣,從而促進血液的流動循環。

1.2.6 院后康復指導 出院前,護士應叮囑患者堅持患肢功能鍛煉,有利于血液的流動循環,避免肌肉萎縮。注意加強營養成分的攝入,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確保皮膚的干凈整潔,防止患處感染[15]。并且行置換手術后,可能存有遠期的肢體松動或者患處感染等癥狀,此時護士叮囑患者減少劇烈運動,教會其正確的肢體保護方法,切勿過度下蹲、屈展、盤坐、叉腿等,以免患肢的再次脫位[16]。此外,護士可實施定期隨訪,如術后2個月、6個月或1年一次的隨訪觀察,以便準確了解患者的情況。老年患者可適當展開身體鍛煉,如小跑、散步、太極拳等,同時注意安全,預防跌倒,確保患肢的永久康復。

2 結果

經精心護理后,84例老年患者中,股骨功能恢復正常70例(83.3%),功能改善不顯著10例(11.9%),中途放棄治療4例(4.8%),總有效率為95.2%,且術后均無嚴重并發癥出現。

3 討論

老年人股骨頭的置換手術成功率較高,效果顯著。但患者合并的慢性疾病較多,隨著外力的嚴重創傷與置換手術的刺激,將促使患者的基礎疾病加劇,導致手術的風險較大。因此,為確保患者的生命,減少術后并發癥,術前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積極輔導患者的心理情緒,評估患者的健康狀況等,可以有效縮短手術操作的時間,減少術中出血或者感染的情況發生。此外,術后應積極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干預,包括飲食、心理、并發癥預防以及康復運動等。合理運用正確的護理方法,避免術后相關并發癥的出現。

綜上所述,做好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圍手期護理工作,不僅顯著提升手術的成功率,而且有效減少及避免術后并發癥的出現,益于病情的迅速改善。

參考文獻

[1]羅華.60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國中醫藥,2009,7(9):189.

[2]蘇向榮.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4):189-191.

[3]李海蓉.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青海醫藥雜志,2012,42(2):49-50.

[4]黃碧芳,汪崢,余月珍.老年股骨頸骨折60例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6):111-112.

[5]黃塔,陳巧利. 老年股骨頸骨折髖關節置換術的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1,30(7):142-143.

[6]劉紅,趙麗.58例老年股骨頸骨折行股骨頭置換術的臨床護理[J].哈爾濱醫藥,2011,31(3):236-237.

[7]徐松梅.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3):1660-1661.

[8]段敏,田金萍,王衛青.預見性護理對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康復的積極作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3):150-152.

[9]張宏.老年股骨頸骨折106例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8):1225-1226.

[10]齊文娜.57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護理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5):63-64.

[11]王惠萍,陳霞.15例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1,24(9):6236-6237.

[12]劉艷. 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19):2976.

[13]劉海,吳少蘭.股骨頸骨折老年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特點及護理對策[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11):163.

[14]譚秀美,姜慧,王花珍,等.老年股骨頸骨折人工髖關節置換86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下旬刊,2011,17(7):56-57.

[15]趙昕,任維花.老年人股骨頸骨折圍手術期護理[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14(1):3.

第9篇:老年人骨折的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股骨頸骨折;護理

【中圖分類號】R7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239―01

股骨頸骨折是指股骨頭下端至股骨頸基底部之間的骨折,常發生于老年人,隨著人的壽命延長,其發病率日漸增高。由于老年人股骨頸骨質萎縮、疏松,輕度間接外力即可導致骨折。對于老年人跌倒后,主訴髖部疼痛的,都應考慮有股骨頸骨折的可能性。偶爾也可見到年輕人或兒童發生股骨頸骨折,但多需要比較嚴重的暴力。股骨頸骨折可能發生在股骨頭下、頸中部或基底部。對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80例股骨頸骨折患者,經積極治療,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和精心護理,效果滿意。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0例股骨頸骨折患,男43例,女37例;55―8l歲,平均60歲;保守治療13例,手術治療67例;外展型骨折35例,中間型

16例,內展型29例。伴高血壓34例,冠血病43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病、肺氣腫17例,糖尿病8例,骨質疏松60例。住院時間16―70 d,平均29 d。

2護理

2.1心理護理患者意外致傷,常常自責,顧慮手術效果,擔憂骨折預后,易產生焦慮、恐懼心理。應給予耐心的開導,介紹骨折的特殊性及治療方法,并給予悉心的照顧,以減輕或消除心理問題。主動關心,照顧他們,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理解。同情患者的感受,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多給患者鼓勵、安慰,解除患者思想上的顧慮,樹立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安心養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2保守治療護理必須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保持正確是治療骨折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取得配合。外展型股骨頸骨折,骨折端互相嵌入,外觀無畸形,臥床活動也多不感疼痛,可睡普通床,患肢做直腿皮牽引,稍外展,限制患肢不外旋。注意蓋被不要壓在腳上,以免導致患肢外旋。患者應仰臥,在牽引期間應鼓勵患者盡早進行活動鍛煉,患肢要積極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活動,牽引3―4周后,即可去掉牽引在床上自由活動患肢,練習抬腿,并繼續鍛煉股四頭肌活動。練1周左右,如果下肢肌力好,即可用雙拐下地行走,患肢不負重。一般3個月左右可去拐活動。宜高蛋白、高維生素、高鈣、粗纖維及果膠成分豐富的食物。品種多樣,色、香、味俱全,且易消化,以適合于老年骨折患者。不能隨意增減牽引重量。若牽引量過小,不能達到復位與固定的目的;若牽引量過大,可發生移位。

2.3術后護理內固定術后回病房,成人一般不需外固定,應鼓勵患者早期在床上坐起。預防切口感染,術前,嚴格備皮,切El皮膚有炎癥,破損需治愈后再手術。術中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術后充分引流。預防血栓形式,妥善固定制動術肢。嚴密觀察生命體征、意識狀態和皮膚黏膜情況。經常觀察術肢血液循環狀況。術后第2天一般即可扶助患者坐起,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術后幾天內即可坐輪椅下床活動。當傷口疼痛消失后,應開始做髖關節及膝關節的主動活動及兩下肢的股四頭肌鍛煉。根據患者體質情況,術后3―4周可指導并幫助患者扶雙拐下地,患肢不負重,護士務必在旁保護以防跌倒。至少需6個月方可完全去拐;息肢負重。肢體仍為外展中立位,不盤腿,不側臥,仰臥時在兩大腿之間置軟枕或三角形厚墊。三翼釘內固定術,術后2日可坐起,2周后坐輪椅下床活動。3―4周可扶雙拐下地,患肢不負重,防跌倒(開始下床活動時,須有人在旁扶持)。6個月后去拐,患肢負重。移植骨瓣和血管束術,術后4周內保持平臥位,禁止坐起,以防髖關節活動度過大,造成移植的骨瓣和血管束脫落。4―6周后,幫助患者坐起并扶拐下床做不負重活動。3個月后復查x線片,酌情由輕到重負重行走。人工股骨頭、髖關節置換術后,向患者說明正確的臥姿與搬運是減少潛在并發癥.脫位的重要措施,幫助其提高認識,并予以詳細的指導。以避免置換的關節外旋和內收而致脫位。一旦發生脫位,立即制動,以減輕疼痛和防止發生血管、神經損傷;然后進行牽引、手法復位乃至再次手術。

2.4并發癥的預防護理股骨頸骨折患者,由于長期臥床及牽引常見的并發癥有皮膚水皰、潰瘍、壓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血栓性靜脈炎等,所以要積極預防和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3討論

由于臨床治療較長時間,應保持愉快心境,積極配合治療,促進康復。飲食清淡食用易消化食物,患肢注意保暖,防止寒濕。應盡早做下肢肌力練習,如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距小腿關節屈伸運動及健側肢體的功能練習,可做改善局部血流循環、利于骨折愈合的其他物理治療。但不宜過度負重、久站、久行運動。定期去醫院復查,防止病情發生惡化。

參考文獻:

[1] 李夢櫻.外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4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成年女人在线观看片免费视频 | aaaa欧美高清免费 |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 成人中文在线 |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毛片无遮挡 |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 香港毛片免费观看 | 欧美在线香蕉在线现视频 |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看 |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 久久99毛片免费观看不卡 |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 100000免费啪啪18免进 |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 | 亚洲精品专区一区二区欧美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不卡 |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18 | 中文字幕第9页 | www.亚色| 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a毛片一级 | 欧美日韩在线看 | 成人丝袜激情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三级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线精品 | 高清国产美女一级a毛片录 高清国产亚洲va精品 | 久久久网久久久久合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 91精品福利手机国产在线 | 一级特黄aaa免费 | 日韩特级| 国产菲菲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 中文字幕人成不卡一区 |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 | 欧美性猛交xxxxbbb | 国内精品视频九九九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