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康復鍛煉治療方法范文

康復鍛煉治療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康復鍛煉治療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康復鍛煉治療方法

第1篇:康復鍛煉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字:中西醫結合 骨質疏松性骨折 治療

骨質疏松是指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礦成分和骨基質比例減少,骨質變薄,骨小梁數量減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上升的全身骨代謝障礙性疾病。骨質疏松性骨折是最為常見的并發癥。在我國,老年人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生率不斷增加。在對這類病癥的治療中,我們主要采用傳統的中醫治療法,后來發現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更加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因為,現代臨床治療上,多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

一、資料和方法

1.一般資料

從2012—2013年期間來我院就診的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中選取7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37人,對觀察組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觀察組則采用傳統的中醫治療。

其中,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67歲,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3例;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65歲,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例。兩組患者主要病癥為腰背部疼痛或腕部疼痛,活動能力受限,差異性并不顯著(P>0.05)。

2.方法

對觀察組和對照組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其中觀察組采用的是中西醫結合治療法,而對照組則單一的采用傳統中醫治療法。

觀察組在傳統的中醫骨傷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加上西醫的抗骨質疏松藥物的治療和復位、固定、功能鍛煉的方法,對患者予以治療,看患者的臨床康復情況。在患者病灶處初期使用黃柏、生石膏、木香、梔子、川芎、元胡、血竭、羌活、白芷、川烏進行外用工包扎治療,中后期則使用木香、續斷、骨碎補、自然銅、兒茶、羌活、桂枝、獨活、土鱉進行外用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配以內服中藥熟地、白芍、白術、川芎、炙黃芪、肉桂、當歸、黨參、炒杜仲、枸杞、骨碎補、續斷進行治療。

對照組則是單一的采用中醫治療法,在患者早期主要采用逐瘀行氣,活血化瘀的中藥例如當歸、大黃、厚樸、甘草、芍藥、桃仁、丹參等予以治療,中期則是采用活血祛瘀、接骨續筋的中藥如乳香、骨碎補、當歸、紅花、土鱉自然銅等藥物予以治療,后期則是采用益氣血、補肝腎、強筋壯骨的中藥,如黨參、白術、黃芪、杜仲、仙靈脾、肉桂等利于骨折愈合的藥物。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相對的臨床治療之后,觀察患者的臨床反應,判斷患者活動能力的康復程度。痊愈指患者疼痛消失,生活能力恢復,能夠自理;有效指患者骨折愈合,但是活動能力差;無效指患者骨折尚未完全愈合,患者疼痛度沒有減輕;惡化指患者骨折處不僅沒有愈合,甚至出現傷口發炎惡化情況。

二、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康復情況良好,相對而言,觀察組(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康復率為83.9%,對照組的康復率為78.4%,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差異顯著。

觀察組的痊愈率為43.2%,對照組為32.4%;觀察組的有效率為40.5%。對照組為45.9%。

經過臨床試驗對比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人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方法更為有效和安全,并且,臨床效果顯著;而傳統中醫治療也很有效,但是相對與中西醫結合治療法的臨床效果就不那么明顯。所以,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人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方法適合在臨床上加以推廣,因為治療效果良好。

三、結論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抵抗能力下降,機體鈣流失量大,骨骼變脆弱,很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病癥,而骨質疏松性骨折是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并發癥,所以,老年人便也成為了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高危人群。

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在保守治療的基礎上,患者康復情況也較好,并且,對患者自身機體損害小,所以,在臨床上也常常采用此方法。但是,與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相比,傳統的中醫治療法的康復率明顯低于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并且差異顯著,臨床的治療效果也明顯不如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明顯。

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是在基于傳統中醫治療的基礎上,加以西醫的抗骨質疏松藥物,還加以復位、固定、功能鍛煉等方法輔助治療,從骨折發生的根本上采取措施予以治療,患者康復情況良好,治療效果更加理想,所以,值得在臨床上加以推廣。

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還需要補充自身鈣含量,從根源上對骨質疏松癥狀加以治療和預防,提高骨骼的強韌勁,這樣,也更利于骨折的愈合和病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張世芳、何秋碩等,中西醫結合診治老年人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研究進展[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10-11-10:145

第2篇:康復鍛煉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 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護理;針灸治療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279-02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能引起患者的腰、腿部疼痛,多發病于青壯年,給患者的工作與生活帶來較大影響[1]。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我院給予綜合性康復護理措施聯合針灸治療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間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齡28歲~59歲,平均年齡為(36.2±14.1)歲;病程1個月~7年,平均病程為(3.6±1.8)年。本研究實施前,所有患者均已知情,且自愿接受本次實驗。對10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采用針灸治療,具體治療方法為:根據每位患者實際病情合理選擇穴位,取3寸毫針,直刺或斜刺2.5寸,提插捻轉得氣后留針30分鐘,針對腰部穴位另加艾柱溫針灸3柱,每天1次,10天為一個療程。患者取俯臥位,將電極板放置在患者的腰部痛點位置,強度調至患者能耐受程度,采用電腦中頻的11號處方,每次20分鐘,每天1次,10天為一個療程。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綜合性康復護理,主要措施有:①心理護理:以和藹的態度、真誠的語言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信心、調整心態,緩解其不良情緒[2]。②康復護理:地面練習: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進行脊柱小角度的旋轉、側屈、背屈、前屈等腰部活動;患者緩慢下蹲一站起一挺胸,使脊柱呈孤形;緩慢下蹲的運動;慢、快步交替行走的訓練;對脊柱側彎的患者,讓其貼墻站立,雙手下垂,由一側的中指沿著褲縫下移至極限后復原,再做另一側。床上練習: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患者平臥,雙替進行抬高-放下練習,抬腿時盡量讓軀干與下肢呈直角;患者側臥,上面腿抬高,盡量讓兩腿呈直角,雙側交替練習;患者平臥,后枕部、雙肘部、雙腳掌著床,小腿垂直用力,讓身體的其他部位離床拱起;患者俯臥,腹部著床,頭部、四肢抬起。

康復鍛煉的原則應遵循由輕至重、由慢至快、由局部至整體、時間由短至長。床上練習與地面練習交替進行,每次30分鐘,強度與次數以患者耐受為度,每天進行2次。

1.3療效判定標準[3]

顯效:腰椎活動正常,腰部與下肢的麻木、疼痛癥狀消失;有效:腰椎活動范圍增大,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無效:達不到以上指標。治療3個月后評定療效。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與資料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

2結果

3討論

臨床上腰腿疼痛由腰椎間盤突出引起占1/5[4],與長期不良姿勢和工作習慣有關。中醫辨證取穴針刺,利用針灸調和氣血、疏通經脈、化癖止痛的功效,吸收與消除周圍神經根與組織的充血、炎癥、水腫等,緩解局部的肌肉痙攣,達到止痛的目的[5]。中醫辨證論治取穴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利用針灸疏通經脈,調和氣血,化瘀止痛功效,緩解局部肌肉痙攣,消除和吸收周圍神經根及軟組織充血、水腫及炎癥,起到止痛作用。電腦中頻治療利用中頻電流對感覺神經有一定作用,對人體細胞具有復活作用,能明顯降低組織電阻,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病變組織的血循及營養狀況,消除水腫,松解粘連組織,從而減輕并緩解對神經根的壓迫,以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康復功能鍛煉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后期康復的主要措施,科學、系統地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康復功能鍛煉對患者的功能恢復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針灸理療的目標是解除肌肉痙攣,緩解對神經根的擠壓;降低椎間盤內壓力,增加盤外壓力,促使突出物回納;改變突出物的位置,松解粘連,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加強局部血液循環,促使損傷的神經根恢復正常功能。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康復護理措施聯合針灸治療方法,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具有顯著療效與安全可靠性,能夠明顯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該治療方法無不良反應、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鄒樹紅,王升英,張彥妹.康復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2011.9(4):811-812.

[2]葛偉.針灸理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護理分析[J].中外醫療,2012.15(34):52-53.

[3]周艷芬.護理干預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效果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2.4(15):214.

第3篇:康復鍛煉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膝部骨折;膝關節;功能恢復

【中圖分類號】R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387-01

膝部骨折患者在實行內固定術后,由于長時間的制動可能引起關節活動發生障礙。因此,如何能夠做到及時有效地改善病人的關節功能顯得十分重要[1]。本次試驗旨在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膝部骨折內固定術后膝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具體試驗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實驗人群為醫院于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6例實行膝部骨折內固定術的患者,有25例發生股骨髁上骨折,47例發生脛骨平臺骨折,36例發生髕骨骨折,28例發生股骨髁骨折;將他們隨機分為實驗組(68例)和對照組(68例)兩組;兩組人員在年齡、性別、骨折類型等方面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治療方法 對患者實行內固定術后,抬高患肢并對其進行外固定,與此同時注意對患者可能出現的滲血、局部肢體腫脹等情況進行密切監視。在普通護理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必需蛋白、維生素等的補充,并于4周后對患者骨折部位的恢復情況進行X線檢查。當外固定拆除之后再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

1.2.2 實驗組治療方法 術后對實驗組患者實行同樣的外固定、癥狀監測及飲食補充,并于手術后的第一天開始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具體的方法如下。

1.2.2.1 心理護理 由責任護士負責和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以建立良好的關系;術前向患者介紹成功病例,并介紹說明術后應注意的問題及術后康復鍛煉的具體方法,以取得配合。

1.2.2.2 主動鍛煉 于術后第1天始,由護士指導患者進行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及踝關節、足趾關節屈伸等活動,一般每次持續5-10s,以50次為1組,每天進行2-5組鍛煉;術后第2天引導患者進行膝關節屈伸,10次/d,10min/次;7d后,引導患者進行足趾、髖部肌肉的抗阻練習;注意主動鍛煉的強度不能超過病人正常接受能力[2]。

1.2.2.3 CPM機被動鍛煉 于術后3-5天,使用CPM機器輔助進行鍛煉。鍛煉初期設定活動范圍

1.3 效果評價 按Judee標準[3]對兩組人員的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級,具體評級標準如下:優:關節活動度> 100°,良:80-100°,可:50-80°,差: < 50°。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X2檢驗,P

2 結果

兩組實驗人員的膝關節活動度情況見表1。P

3 討論

在早期康復護理中,心理護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恢復的療效,實驗中,通過對每位患者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溝通,明顯幫助患者建立起康復的信心,患者由原來的被動訓練轉變為積極主動的訓練。膝部骨折患者在實行內固定術后關節活動常發生障礙,良好的關節活動是膝關節發揮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術后早期應進行膝關節主動、被動功能鍛煉。主動鍛煉可以促進的血液循環,并減少可能出現的骨質疏松、肌肉萎縮、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的出現。應用CPM機進行被動鍛煉,可以增加關節活動度,減輕腫脹,防止粘連、攣縮和僵硬,明顯改善骨折術后膝關節功能障礙。

4 結論

術后早期的主動、被動功能鍛煉,可明顯的改善膝關節功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曾和香,賀美華.早期康復護理對膝部骨折術后關節功能的影響[J].當代護士,2007,1:2-3.

[2] 許金枝,王瑛.下肢骨折后功能鍛煉時間與方法的探討[J].護理研究,2005,19(3):506-507.

第4篇:康復鍛煉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 骨折 關節僵硬 預防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162-02

關節僵硬是骨折后的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主要由于缺乏功能鍛煉而引起患肢關節囊攣縮、周圍肌肉萎縮、關節纖維性黏連等而影響關節功能。如不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預防和治療,可能導致患肢關節強直,甚至造成患者終身殘疾[1]。我院對收治的骨折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效果顯著,現將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骨折患者106例,年齡18~74歲,平均年齡為(56.23±10.85)歲;其中男性52例,女性54例。骨折部位包括上肢66例,下肢40例;致傷原因包括車禍傷42例、摔倒傷39例、打擊傷15例、高空墜落傷9例;治療方法包括石膏固定68例、夾板固定11例、內固定術21例、骨牽6例。同時排除未成年人、意識障礙、嚴重骨質疏松等患者。

兩組患者從性別、年齡、骨折部位、致傷原因、治療方法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骨折后康復期進行關節功能鍛煉的重要意義和必要性,鼓勵患者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強調任何治療方法都無法取代功能鍛練的效果,同時提醒患者在功能鍛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痛苦,鼓勵患者克服怕痛心理,堅持完成關節功能鍛煉。康復治療期間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并做好心理疏導。骨折作為一個突發性損傷會使患者產生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同時擔心骨折后致殘、功能鍛煉痛苦大等因素也會影響患者情緒的變化。護理人員適時給予表揚,鼓勵患者堅持治療,克服急于求成或過度謹慎的心理,并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2]。

嚴密觀察患者患肢復位、固定情況、末梢血液循環、動脈搏動和局部關節、肌肉情況,并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觀察。如發生復位后患者肢體持續劇痛、嚴重腫脹、皮膚麻木、感覺遲鈍或消失等情況應及時向醫護人員報告[3]。

指導患者進行早期主動和被動鍛煉,按骨折愈合過程分為四個階段。骨折后l~2周為外傷性炎癥反應期,此階段可進行骨折處上下關節伸展和肌肉等長收縮鍛煉;骨折后3~4周為骨痂形成期,此階段除了繼續進行肌肉收縮鍛煉,并加大肌肉收縮力度外,可逐步通過健肢主動活動帶動患肢關節活動;骨折后5~7周為骨痂成熟期,此階段可在夾板的保護下,逐步增加功能鍛煉時間和強度;骨折后7~10周為臨床愈合期,此階段重點鍛煉在固定期間所控制的不利骨折愈合的某一方向關節活動,增加關節活動范圍,并酌情進行負重訓練。如有關節損傷,應早期制動,嚴禁暴力牽拉。功能鍛煉期間可輔以物理治療以促進康復[4]。

指導患者合理飲食,指導患者多攝入高熱量、高蛋白、高鈣、低脂等清淡易消化食物,同時戒煙戒酒[5]。

1.3 統計學方法。

全部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患者出院后隨訪6個月,兩組患者關節僵硬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1。

3 討論

骨折后發生關節僵硬的原因比較復雜,多與骨愈合過程中骨折處與肌肉形成黏連、肌肉損傷后瘢痕化、患肢制動時間過長等因素有關。患肢關節、肌肉得不到充分運動,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環不暢,組織、肌肉間形成水腫、黏連,關節囊、韌帶出現營養不良、攣縮、活動受限,進而導致關節僵硬。常由于患者怕痛、制動時間長、缺乏專業指導等原因而錯過最佳功能鍛煉期。因此在骨折患者的康復期間,優質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

早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可幫助患者糾正錯誤的康復理念,重視早期功能鍛煉對預后的積極影響。由于多數患者缺乏專業的康復訓練相關知識,對患者進行正確的功能鍛煉指導尤為重要,既要克服患者畏苦怕痛心理,又要防止患者操之過急,過度鍛煉,制定時間和強度均合適的康復計劃非常必要。康復期輔以物理治療可有效緩解或消除局部肌肉疼痛、水腫等癥狀,大大減輕患者的痛苦。合理的飲食可以提供康復期間骨折愈合和功能鍛煉所需的營養支持。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預防骨折后關節僵硬,對骨折患者的康復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金鳳.四肢骨折并發關節僵硬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中國民康醫學,2008,20(20):2392,2416

[2] 劉素娟,白正艷,林建興,等.骨折后關節僵硬的并發癥與護理[J].臨床醫學工程,2009,16(7):96~97

[3] 李興華,陳明娥.骨折內固定術后不同時期功能鍛煉對關節僵硬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0,31(1):132~133

第5篇:康復鍛煉治療方法范文

【摘要】 目的:探索人工肱骨頭置換治療肱骨近端嚴重3~4部分骨折方法。方法: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3例,女1例,年齡64~71歲,平均66.2歲。按Neer分型法分型,3例4部分、1例3部分粉碎性骨折行人工肱骨頭置換術。結果:經術后6月~3年隨訪,平均隨訪10.5月,按半關節成形改良評分系統SSMH綜合評分,優1例,良2例,可1例。結論:對于肱骨近端嚴重3~4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頭置換術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治療方法,術中應盡可能重建大小結節的解剖位置,修復肩袖損傷,術后積極進行功能康復訓練有助于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 肱骨近端復雜性骨折;人工肱骨頭置換術

人工肱骨頭置換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我們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4月對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頭置換術,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男3例,女1例,年齡64~71歲,平均66.2歲。按Neer分型法分型[1],3例4部分、1例3部分粉碎性骨折。受傷原因為摔傷(肩部著地或手掌著地扭轉);4例患者受傷時間均不超過1周,身體狀況良好,無手術禁忌。術前常規攝正側位X片及CT片,檢查顯示為1例肱骨頭向后外旋轉移位,肱骨頭壓縮骨折范圍大于關節面40 %;3例肱骨頭向前外與肱骨近端短縮重疊移位;4例肱骨頭均有不同程度的粉碎性骨折,伴大小結節的破損,不伴有關節盂及肩峰的骨折。

1.2 方法 全麻,仰臥位,用軟棉墊將患肩墊高,手術順三角肌內側緣進入,注意頭靜脈及內側血管神經鞘的解剖位置,盡量保護肩袖及周圍軟組織,沿肱骨解剖頸“T”形切開關節囊,暴露肱骨頭及大小結節。不可隨意去除破碎的大小結節骨塊,并注意盡量保護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在肱骨大小結節的附著點。取出肱骨頭,測量其大小,逐步擴髓,安裝試模。以結節間溝或前臂縱軸為標志,調整試模位置,使術后肱骨頭獲得140°~145°頸干角及35°~40°后傾角。安裝正式假體,復位,檢查肩關節活動及穩定性,用22號鋼絲將破碎的肱骨頭大小結節捆扎在肱骨假體柄近端,仔細修補破損的肩袖,放置負壓引流,關閉傷口。

術后處置:頸腕懸吊,術后1 d開始進行主動握拳的肌肉收縮運動,術后2 d逐漸進行肩關節前后鐘擺式運動,術后3 d進行肘關節屈伸運動,術后3周逐漸做肩關節內收、外展運動并開始進行肩關節上舉鍛煉,在醫師指導下鼓勵患者正常使用患側肩關節,定期門診隨訪。

2 結果

按美國半關節成形改良評分系統(scoring system-modification for hemiarthrop lasy,SSMH)[2]綜合對肩部疼痛、功能康復、肌力及運動范圍3項內容進行評分,每項滿分10分,共30分。優:27分以上;良:24~27分;可:14~24分;差:低于14分。術后隨訪6月~3年,平均隨訪10.5月。本組評分平均27.12分,疼痛方面平均9.00分,功能方面平均8.00分,肌力與運動方面平均7.62分;4例中優1例,良2例,可1例。肩關節主動活動平均前屈110°,外展85°,外旋25°,內旋至80°;被動活動平均前屈120°,外展95°,外旋30°,內旋至85°。無撞擊綜合征發生,平均肌力4~5級。1例術后隨訪2年時X片檢查顯示有假體柄輕度下沉,1例隨訪1.5年時X片檢查顯示關節周圍骨贅形成,但均對關節活動無明顯影響。

3 討論

3.1 人工肱骨頭置換與其他治療方法的比較 隨著CT及MRI的發展,我們對肱骨近端骨折的復雜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治療方法。治療方法的選擇也受到患者年齡、骨折類型、損傷程度、骨質狀況及患者對功能的要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3]。在比較了以往的患者后我們看到,對于按Neer分型1、2部分骨折以非手術治療為主,效果較為理想;但對于肱骨近端嚴重3~4部分骨折,石膏及小夾板外固定不能達到有效的解剖復位,造成創傷性關節炎、關節僵直等,不但不能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還耽誤了患者寶貴的治療時間;對于較為年輕,不伴有骨質疏松的肱骨近端嚴重3~4部分骨折患者,可根據骨折情況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效果肯定;但對于年齡較高,伴有骨質疏松的肱骨近端嚴重3~4部分骨折的患者,由于存在肱骨頭壞死、骨不愈合、關節粘連等并發癥,行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常常造成肩關節功能喪失;而采用人工肱骨頭置換手術可以早期進行肩關節功能鍛煉,有效的改善了關節功能。

3.2 人工肱骨頭置換手術指征 針對高齡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肱骨頭缺血性壞死、肩部惡性腫瘤等以往難以治療的疾病,肩關節置換手術取得了較好的療效[4]。對于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的老年患者,尤其是那些骨質疏松的患者,開放復位內固定術失敗的風險大大提高,早期行肱骨頭置換術是合適的治療方法[5]。研究表明二期人工肩關節置換術,其術后肩關節的功能,明顯較之前無手術史的一期人工肩關節置換差[6]。目前公認的人工肱骨頭置換術適應證是:4部分骨折和骨折脫位,肱骨頭劈裂性骨折,肱骨頭壓縮骨折范圍大于關節面40 %,合并嚴重骨質疏松的3部分骨折和骨折脫位[7]。

3.3 術后康復訓練 有效的術后康復訓練甚至與手術同等重要。康復訓練要求醫師的參與及指導,根據Neer的康復原則[8],肩關節置換術后的康復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為被動的輔助練習,術后24 h內即可開始。首先是鐘擺活動練習、仰臥位的輔助下前屈上舉練習以及仰臥位被動外旋練習、肩部肌肉等長肌收縮練習,活動度應嚴格限制在術中記錄的活動范圍之內。術后6周時若在X線片上存在大小結節愈合的證據,則開始第2階段的康復練習,主要涉及早期的主動活動練習、抗阻肌力練習以及牽拉練習。術后3個月后開始第3階段的康復鍛煉,主要是在保證患側肩關節恢復良好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練習,目的是逐步完全恢復患肩的肌力與活動度。人工肩關節置換術后的康復鍛煉大約持續1~1.5年。由于康復時間相對較長,所以康復訓練要求術后病人的堅持和家屬的配合。術前就應該向病人及其家屬詳細交代其重要性。手術成功的前提下,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病人的配合成為肩關節功能改善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 劉志雄.骨科常用診斷分類方法和功能結果評定標準[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63.

[2] Kay SP,Amstutz HC.Shoulder hemiathrop lasty at UCLA[J].Clin Orthop,1988,228:42-48.

[3] 江少波,朱輝.肱骨近端骨折的手術治療[J].實用醫學雜志,2008,24(2):232-233.

[4] 尹慶偉,江毅.人工肩關節置換的歷史回顧與展望[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7,22(7):612-614.

[5] 劉璠.關于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手術方式選擇的探討[J].中華外科雜志,2006,44(4):279-281.

[6] Hettrich CM,Weldon E,Booran RS,et al.Preoperativ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mporvement in shoulder functian after humeral hemiarthop lasty[J].J Bone Joint Surg(Am),2004,7:1446-1451.

第6篇:康復鍛煉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精神病;康復期;認知能力;心理護理

康復期精神病患者往往會出現多種心理問題,會對患者的康復產生嚴重的影響,能夠減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對于患者的認知療法是臨床康復期精神病常用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在認知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對患者錯誤認知和觀念進行改變,使不良情緒與行為得到糾正,能夠使患者正常的進行各種心理活動,最終達到有效的治療目的。筆者現將康復期精神病患者認知心理治療的護理觀察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康復期精神病患者40例進行分析討論,①此組患者均符合精神病診斷標準[2]:《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中所對精神病患者的診斷標準。②此組患者的精神癥狀緩解或已經消失,自知力已經恢復或部分已經恢復,病情處于穩定狀態,但還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這種心理問題不是精神病的疾病狀態。③此組患者均為積極主動要求治療,能夠配合進行認知心理治療手段。④此組患者具有良好的家庭系統支持。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在16-67歲,平均年齡為37.31±4.31歲,其中:雙向情感障礙患者13例,精神分裂癥患者10例,神經癥患者11例,應激性精神障礙患者6例;進行認知心理治療的次數為3-22次,平均治療次數為(7.03±1,02)次,其中小于5次的患者10例,小于10次的患者12例,小于15次的患者8例,大于15次的患者10例。

1.2方法此組患者均進行常規相關的藥物進行治療,在此治療的基礎上聯合進行認知心理治療方法。每周進行認知心理治療1次,每次治療時間為40-60min。對于此組患者進行護理觀察3個月。

1.2.1認知心理治療方法有我科有資歷的心理咨詢醫師開展認知心理治療。

1.2.1.1準備治療階段收集康復期精神病患者的各方面資料,其主要包括誘發精神病的社會心理因素、家庭社會背景、人際環境關系、婚姻戀愛史、性格、工作能力、學習情況等進行收集總結。

1.2.1.2治療階段將進行治療的康復期精神病患者在安靜的房間內并由咨詢師與患者進行有關心理治療的交談與交流。注意對患者求診的目的要耐心傾聽,并鼓勵患者對自己內心存在的問題進行傾述,在交流中一定取得患者的信任,對于患者所存在的心理問題要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解釋,幫助患者能夠找出問題所在,對患者的錯誤認識進行糾正,并對患者所提出的問題給予有效的解決的方法。

1.2.1.3鞏固治療階段對于康復期精神病患者進行反復的認知治療訓練。尤其是針對病情反復的精神病患者,應耐心細致地進行有效的心理分析,對錯誤認知及時進行糾正,鼓勵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我進行鍛煉,以鞏固認知心理治療的療效。

1.2.2效果評定此組患者經認知心理治療3個月后,根據患者的精神狀況及自我感覺按三級標準進行評定臨床療效。痊愈是指癥狀均消失,患者自感滿意的病例;好轉是指癥狀大部分消失,但是患者自我感覺部分滿意的病例;無效是指癥狀未消失而且患者的自我感覺不滿意的病例。

3討論

精神病患者在急性期發病時,由于受精神癥狀和自我缺乏認知力的影響,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是進入康復期后,患者的精神癥狀逐漸的消失或者緩解,自知能力能夠恢復,當患者回歸與社會會考慮今后的工作、學習、婚姻、戀愛以及家庭等各種問題而出現的不良心理因素的問題,加之對自身所患疾病的錯誤認識,患者常常會產生悲觀、自卑以及失望等消極的心理情緒,對患者的全面康復進程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導致精神疾病的復發以及出現意外自殺等嚴重后果[3]。因此,在對于康復期精神病患者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應適時認知心理治療方法,并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干預這對臨床康復治療有重大的意義。從以上報道可以證明,對于康復期精神病患者的認知心理治療是至關重要的,可以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期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認知力,對日后生活質量以及促進患者的全面康復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李銀娥.住院精神病人康復期負性心理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08,19(10):621.

第7篇:康復鍛煉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腦卒中 康復治療 康復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7-175-02

【Abstract】Objective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on Simultaneous examination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to enhancing curative effect of stroke patient. Methods 104 patient were randomly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ent of rehabilitation dependence score and FIM evaluation in each group were detected. Ruslts Rehabilitation dependence score and FIM evaluation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strok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Simultaneous examination

由于現代診療水平提高,腦卒中的生存率得以提高,但致殘率也同時增加。大多數患者在面對歷時長久的康復過程,會難以堅持,常常不能保質保量地進行康復鍛煉,從而導致康復療效的大打折扣。在進行康復治療的同時,針對不同的患者,有計劃的對其開展康復教育宣傳,將康復教育貫穿始終,讓患者了解:為什么需要康復?怎樣才是正確的康復?康復的療效會怎樣?可以使得患者的康復依從性大大提高,同時減少許多因疾病伴隨而來的心理問題。自2008年12月――2011年3月,我們對腦卒中患者采用康復治療與康復教育同時進行的治療方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04例患者均為本科接診的腦卒中患者,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腦卒中診斷標準[1]。經本院CT診斷為腦卒中,女58例,男46例;48例為腦出血,56例為腦血栓;40―55歲38例,56―65歲30例,65歲以上36例;伴語言障礙18例,伴偏盲36例,伴認知障礙16例,其余34例為單純肢體障礙。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

1.2 治療方法

1.2.1 所有患者均給予電針針刺。取穴為頭皮針+患側肢體,循經取穴,并根據具體癥狀作相應得調整。每日1次,10d為1療程,每療程間休息3d;同時進行正規的西醫康復治療,如:運動療法、作業療法、言語治療等,1次/d,15d為1個療程。實驗組在康復治療的同時對患者進行有計劃的康復教育宣教。對照組不進行。兩組療程均為2個月。

1.2.2 康復教育具體實施方法:⑴ 要求康復治療師對實驗組患者,在進行每一次評定和治療的過程中,要將康復教育貫穿其中,有意識的告訴患者目前存在哪些功能障礙;針對某一具體功能障礙為什么要進行這幾種訓練方法,能起到什么作用;及時糾正患者在日常訓練中出現的錯誤姿勢及錯誤方法,并解釋為何錯誤。通過不斷、反復的教育,力求讓患者清楚了解康復的整個過程及治療目的和方法,以激發患者主動性,提高其康復依從性。(2)每周開展兩次專門的康復教育培訓課,以集體授課的方式進行,要求患者及其家屬參加。針對其所患疾病、康復目的、康復方法、康復護理、康復療效、社區及家庭康復、心理干預等內容進行系統規范的講解。并鼓勵患者之間進行積極的相互交流,由專業的康復醫師給予指導。

1.3 療效標準

1.3.1 康復依從性的評定方法 采用觀察和面詢相結合的辦法,共分三個等級。完全依從( 3分):能主動按照要求接受康復訓練;部分依從(評2分):被動接受,不按要求進行康復訓練;不依從(評1分):不接受,拒絕進行康復訓練 。分別于入院第1周、第4周、第8周進行評定。

1.3.2 康復效果評定 采用功能獨立性評定 (FIM) 量表[2],得分越高,功能獨立性越好,康復效果越好。分別于入院第1周、第4周、第8周進行評定。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結果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3 討論

本次臨床觀察的結果顯示:在疾病的早期,患者都能積極主動的配合康復訓練,但是1個月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康復依從性出現了顯著性的差異(p

腦卒中患者在其生命體征平穩后,大多數都會留下或多或少的功能障礙,都將面臨長期的功能康復訓練。而康復過程一般需要半年到2年的時間。大多數患者面對自己不同程度的偏癱會手足無措,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意志力差,缺少毅力,康復依從性差,常常不能保質保量地進行康復鍛煉,不能達到理想的康復效果。這其中,患者對自身疾病不了解,對康復治療方法的不理解,對康復預后的不確定,是導致康復依從性差的一個重要原因。類似于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的培訓,教會患者在平時如何更好的主動的去控制血糖,控制飲食和合理體育鍛煉,才能真正的治療糖尿病。腦卒中康復治療的同時,我們也倡導將康復教育貫穿始終。只有患者真正的理解疾病的特點,了解如何進行正確的康復,才能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力,積極持久自愿正確的進行長期的康復訓練,當其回歸社會和家庭后,仍能自愿且正確的進行功能鍛煉,這樣才能達到最理想的康復效果。因此,對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的同時,應重視對患者的康復教育。

參考文獻

第8篇:康復鍛煉治療方法范文

摘 要 為了探討身形動作結合調節呼吸氣療法和按摩療法對運動肌肉損傷的醫療效果,本文對兩名患者分別采用身形氣療法和按摩療法,進行為期一個療程(11天)的醫治,以比較兩種治療方法對斜方肌損傷的醫療效果。結果表明,身形動作結合調節呼吸氣療法比按摩療法的康復效果相對快。身形動作結合調節呼吸氣療法屬患者對損傷的主動性治療,既能輸通氣血經絡,又能按摩使受傷部肌肉,使淤血逐漸散去,慢慢恢復斜方肌的生理收縮機能。

關鍵詞 斜方肌損傷 身形氣療法 按摩療法

為更深一步了解祖國傳統醫學身形動作結合調節呼吸氣療法和按摩療法對運動肌肉損傷的醫療效果,選取兩名22歲男子因超負荷提拉杠鈴造成斜方肌損傷的患者為醫療效果實驗對象,分別對患者甲采用身形氣療法,對患者乙采用按摩療法,進行為期一個療程(11天)的醫治,以比較兩種治療方法對斜方肌損傷的醫療效果,所分析的結果僅供同行們參考。

一、實驗

(一)實驗目的。分別采用中醫身形氣療法與按摩療法對斜方肌損傷進行治療,比較兩種治療方法對斜方肌損傷的醫療效果。

(二)實驗原理。通過對斜方肌損傷的兩名患者,分別采用中醫身形氣療法與按摩療法進行治療,觀察患者康復的效果。

(三)實驗對象。兩名22歲男子因超負荷提拉杠鈴造成斜方肌損傷的患者。

(四)斜方肌損傷的病癥的診斷(牽拉與點壓實驗)。1.牽拉上肢實驗;患者斜方肌受傷側,做上肢的上下回旋和外展內收的慢牽拉動作,在牽拉過程中,患者肩胛,胸椎棘突部會有游離性疼痛點。2.點壓肩胛胸椎部實驗;用拇指或食中指由上而下點壓患者背面的肩胛和胸椎部,當點壓到斜方肌的拉傷部位時,患者立即有酸脹或疼痛感。

(五)治療方法。對患者甲采用身形氣療法,對患者乙采用按摩療法。

(六)記錄兩名患者每天康復的變化情況。

二、治療處方

(一)形體動作結合調節呼吸氣的身形氣療法

1.“鶴首”。2.“寒肩縮項”與“拽開肩胛”。3.“雙臂推揉”等身形氣療法。

(二)按摩療法

對斜方肌大面損傷或陳舊性損傷采用擦摩、揉捏、按壓等方法,目的是放松肌肉,初步活血化淤(每個療程10天,每天按摩一次,時間20-30分鐘)。

1.擦摩;患者取俯臥位,醫者用拇指和食中指指腹沿拉傷斜方肌的肩胛骨、椎和胸椎棘突部表面觸及骨邊、骨溝、骨縫反復擦摩,輸通肌腱處血淤(時間:2-3分鐘)。

2.揉捏;患者取坐位,醫者站于患者身后,四指并攏,拇指分開,形成鉗型。將掌心及各指緊貼于肩胛和頸項和背部皮膚,拇指與四指相對用力略向上提,沿向心方向做旋轉揉捏斜方肌菱起止點的肌腱部(時間:3-5分鐘)。

3.按壓;患者取俯臥位,醫者用一手或雙手的掌根(并列,重疊)在患者斜方肌損傷側的肩背部按壓。用力由輕到重,按壓重力的大小依患者肌肉的厚實度而定。患者肌肉的厚實度和肥胖度越大,按壓重力應大些,反之則小些(時間:3-5分鐘)。

三、醫療康復效果比較分析

用牽拉和按壓診斷法來比較,身形動作結合調節呼吸氣療法和按摩療法對運動肌肉損傷一個療程康復效果。

(一)斜方肌損傷的兩種實驗醫療(一個療程)效果比較

(二)斜方肌損傷的兩種實驗醫療方法的特點

1.身形動作結合調節呼吸氣療法屬患者對斜方肌損傷的主動性治療, 形體動作結合調節呼吸氣療法:采用“鶴首”、“寒肩縮項”、“雙臂推揉”等鍛煉方法,促使肩胛骨、肩關節上提,上回旋,后縮,下降和向上轉動。呼吸調節是:要隨動作慢慢的深吸氣、長呼氣。

2.按摩療法屬患者對斜方肌損傷的被動性治療, 按摩療法:對斜方肌大面損傷采用推摩、揉捏、按壓、叩打等方法,其目的是放松肌肉,初步活血化淤。

(三)斜方肌損傷的兩種實驗醫療效果分析

1.身形動作結合調節呼吸氣療法,是對肌損傷的“主動”性治療,不需施加外力,其治療的強度和時間,患者根據身體感覺可自我調節。

2.按摩療法是對肌損傷的“被動”性治療,醫護人員根據患者傷勢施加外力和治療手法。

3.由于身形動作結合調節呼吸氣療法,患者根據身體感覺自我調節。其治療強度和時間適宜患者的身體感覺,其一個療程的康復效果較顯著。按摩療法是患者在相對被動情況下接受治療,其一個療程的康復效果比身形動作結合調節呼吸氣療法的康復效果相對慢。

四、小結

經對兩名22歲男子因超負荷提拉杠鈴造成斜方肌損傷的患者,分別采用身形氣療法和按摩療法醫治一個療程(11天),比較了兩種治療方法對斜方肌損傷的醫療效果。身形動作結合調節呼吸氣療法比按摩療法的康復效果相對快。

參考文獻:

[1] 李月玲等.人體解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第9篇:康復鍛煉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中醫治療;鎖骨骨折;臨床效果;研究

鎖骨處于人體的肩峰及胸骨柄之間,為S形骨架,是上肢和人體軀干間唯一的相連骨性支架,雖然處于皮膚下,但是由其因為皮膚表淺,導致患者在外力撞擊影響下容易發生鎖骨骨折的情況。鎖骨骨折發生率是全身性骨折的5~10%,患者多是兒童和青壯年。臨床表現是患者鎖骨處存在皮下淤血、腫脹、畸形以及按壓痛等,在骨折的畸形處可以觸碰到骨折的斷端,由于鎖骨處肌肉的附著點較多,骨折的移位較明顯,所以復位固定較困難。本文通過探討中醫治療鎖骨骨折的臨床效果,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療質量,減少鎖骨骨折對患者帶來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01月~2014年01月醫治的鎖骨骨折患者30例,將其劃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對照組(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齡10~28歲,平均年齡是19歲,平均病程是2.2個月,主要采取手術治療方法,而實驗組(15例)年齡11~28歲,平均年齡是19.5歲,平均病程是2.3個月,主要采取中醫治療方法(即"四動"和"五步法"),3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為右側鎖骨骨折,12例患者為左側鎖骨骨折。其中有16例患者屬于斜形骨折,有8例患者屬于橫行骨折,7例患者屬于粉碎性骨折。已經排除妊娠期、有藥物過敏史以及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的個人基本資料較為相近(P>0.05),故沒有統計學意義。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主要采取手術治療方法,具體手術步驟為:讓患者采取仰臥的姿勢后,在患者患肩處加墊墊子,給予其消毒鋪巾,然后醫療人員從患者的肩峰一直沿著其鎖骨的上方內作一切口(長度約為6~10cm),在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并到達骨折斷端之后,將骨膜進行剝離,將患者的患側臂逐漸朝著外下方牽引,直到復位為止,取6~10孔鋼板,將鋼板則放置于患者的鎖骨上方,在確定骨折端已經完全復位之后,使用持骨鉗將其固定,依次的擰進螺釘,確保兩側至少3枚螺釘固定,完成后即可松開持骨鉗,最后對創口進行清洗和分層縫合。在患者手術后即可進行屈肘等活動[1]。

實驗組主要采取中醫治療方法(即"四動"和"五步法"),具體為:①整復重點。背伸:讓患者處于雙手叉腰的姿勢,并盡可能的抬頭挺胸,讓雙肩逐漸向外背伸。牽引:護理人員可以托住患者的患肩慢慢向上和向后牽引,然后開始慢動作旋轉。復位:醫療人員使用拇指對患者鎖骨近端進行按壓,同時逐漸前后移動以復位骨折斷端處。固定:給予患者外貼上消腫止痛的藥膏,在鎖骨骨折的近端上放置大葫蘆墊,并使用鎖骨帶對其進行3~4w的固定。②練功活動。在患者患病初期可以指導其進行手腕和指關節等的屈伸活動,其中對于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應該在傷后的1w時,在牽引和固定下練習弓步云手以及肘關節的屈伸鍛煉,而其他類型的鎖骨骨折患者則應該在解除固定之后進行肘關節的屈伸鍛煉,禁止患者進行暴力的被動活動[2]。③內治的中藥。在患者傷后的初期階段應該以消腫止痛和活血化瘀為主,因此給予患者服用復元活血湯,在中期階段主要選擇為患者接骨續筋為主,給予患者服用接骨續筋膠囊,在后期階段則主要以補肝腎、舒筋活絡以及養氣血為主,因此給予患者服用六味地黃湯治療。④外治的中藥:在初期階段,如果患者存在患肢腫脹的情況,則給予其外用消腫止痛膏,在中后期階段則可以使用舒筋活絡的洗劑進行外洗[3]。

1.3療效評定標準 治療四個月之后,記錄對比兩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況、并發癥情況、肩關節的功能恢復情況、治療費用以及患者的康復時間。其中患者肩關節的功能恢復評定主要通過Ridit檢驗來進行,其評定指標包括優、良和差,優良率=優+良。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工作,采用率(%)表示數據。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況對比 在治療之后,對照組患者中有11例患者鎖骨骨折已經愈合,愈合率為73.3%,而研究組患者中有14例患者鎖骨骨折已經愈合,愈合率為93.3%,研究組的鎖骨骨折愈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對比明顯(P

2.2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對比 在治療之后,對照組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現并發癥情況,并發癥的發生率為53.3%,其中有1例患者存在臨近血管神經損傷,4例患者存在術后肩關節術后粘連,2例患者斷端遲緩愈合,1例患者術后切口脂肪液化。而研究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現并發癥情況,并發癥的發生率為6.7%,主要為患者服用中藥后出現嘔吐情況,經過調整中藥藥方,患者的副作用已經緩解。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對比明顯(P

2.3兩組患者肩關節的功能恢復情況對比 根據Ridit檢驗結果得知,對照組中有5例患者恢復情況為"優",4例患者的恢復情況為"良",6例患者的恢復情況為"差",優良率是60%(9例),而研究組組中有7例患者恢復情況為"優",5例患者的恢復情況為"良",3例患者的恢復情況為"差",優良率是85.7%(12例),研究組患者肩關節的功能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對比明顯(P

2.4兩組患者的治療費用對比 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治療費用大概約15000元,如果需要進行二次內固定手術,則費用大約為6000元,而研究組患者的一次中醫治療和成本費用大約為2000元左右,研究組患者的治療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

2.5兩組患者的康復時間對比 根據記錄得知,對照組患者的鎖骨骨折愈合時間平均為11.42w,而研究組患者的鎖骨骨折愈合時間平均為6.73w,研究組患者的康復時間比對照組患者短,兩組數據對比明顯(P

3討論

根據研究結果得知,應用中醫治療的研究組患者,其骨折愈合情況、并發癥情況、肩關節的功能恢復情況、治療費用以及患者的康復時間皆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對比明顯,由此看出,中醫治療鎖骨骨折的臨床效果顯著,不僅提高了患者骨折的愈合率和肩關節的功能恢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患者的康復時間較短,治療質量較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治療費用。

參考文獻:

[1]林小永,管廷進,常秀蘭,等.中西醫結合治療鎖骨骨折56例[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4,08(08):122-1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re8免费视频精品全部 | 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 | 国产精选91热在线观看 | 色香欲综合成人免费视频 |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欧美高清不卡在线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九九综合九九综合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观看 | 高清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日产高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第一网站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爱久久久久久久9999 | youjizzxxxx18欧美 youjizz日韩 | 99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网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 久久在线免费视频 | 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国语 | 久久免费国产视频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 | 久久福利资源网站免费看 |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 97在线观看完整免费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 | 男女免费在线视频 |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久久这里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日本综合久久 | 黄色一级毛片免费 | 国产成人综合手机在线播放 |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网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电话系列 | 成年人免费看 | 日本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毛片日韩一级在线 | 免费看片aⅴ免费大片 | 九九大香尹人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