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兒科疾病護理措施范文

兒科疾病護理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科疾病護理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兒科疾病護理措施

第1篇:兒科疾病護理措施范文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療服務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尤其是兒科,一旦病發疾病后,家長將出現緊張、恐懼等心理,間接提高護理要求,給臨床兒科護理帶來巨大挑戰[1]。故而,探究安全、有效的護理措施成為臨床兒科迫切解決的問題。下面,將我院資料匯總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于我院2011年3月-2015年10月兒科住院患者中抽選100例作為對象,將其分成基礎護理對照組、優質護理實驗組,50例實驗組由20例女性、30例男性組成,年齡段6個月-7歲,平均(3.3±0.3)歲;疾病史3-29天,平均(12.2±1.2)天;50例對照組由19例女性、31例男性組成,年齡段7個月-7歲,平均(3.4±0.4)歲;疾病史4-30天,平均(12.3±1.3)天。100例患者資料無區別,P>0.05。

1.2方法 50例兒科住院患者行基礎護理,如:為患者提供良好居住環境,加強病情觀察力度,叮囑患者家屬按時喂藥;干預組實施優質護理,包括:①環境護理。根據兒科患者的臨床特點、心理及生理特征,為患者提供獨特的居住環境,消除陌生感;根據患者興趣愛好于室內墻上張貼圖片,或播放患者愛看動畫片,提高治療配合度。同時,護理人員還需于走廊內張貼警示語、祝福語等,這樣不但可拉近護患關系,還可減輕治療疼痛度;②健康教育。臨床兒科疾病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耐心、詳細的向患者家屬講解相關內容,以患者的日常飲食、服用藥物等內容為主。并且,還需根據自身經濟條件于病房、走廊內擺放兒科書籍,于宣傳欄內張貼兒科常見疾病及預防措施,提高疾病知識掌握度;根據患者家屬文化程度、患者知識了解程度實施宣傳教育,當然,該教育過程中需借助圖文并茂的方式,以增強患者興趣[2]。于每周或每月開展健康教育講座,讓患者家屬之間相互交流,增強記憶力;③加強護患交流。多和患者、患者家屬交流,建立友好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質量。另外,護理人員還可借助游戲來減輕患者恐懼,如:藥物注射過程中,讓患者扮演醫務人員,引導他們模擬臨床的藥物注射法,從而減輕對藥物注射的恐懼。另外,臨床護理中,護理人員還需積極改變自身工作理念、服務措施,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舒適護理,如: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熱情接待,親自帶領其實施臨床檢查、治療,確保無縫隙的服務;耐心、詳細的回答患者及其家屬提出問題,提高護理質量,減少醫療糾紛;于固定時間內組織護理人員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工作素養,促使其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此外,患者出院前期,護理人員帶領家長辦理出院手續,叮囑其按時服用藥物,按時回院復診[3]。

1.3評定項目 評定臨床護理滿意程度,標準:將醫院設計護理調查問卷發放到患者家屬手中,讓其根據日常護理服務填寫量表,回收、統計總分。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版本為SPSS14.0的軟件分析數據,護理滿意程度為計數資料,用%表示,X?檢驗,P

2結果

結果顯示,兩組兒科住院患者的護理滿意率有區別,P

3討論

第2篇:兒科疾病護理措施范文

 

辯證施護是通過分析四診獲得各項臨床信息及資料,并進行求證,根據辯證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和護理措施,為患者提供最為合理的個性化治療和護理的過程[1]。而小兒在生理上臟腑嬌嫩、形體未充,發病容易且傳變迅速,易虛易實、易寒易熱。所以作為兒科新進護理人員除應掌握扎實的護理操作技術和良好的護患溝通技巧外,更應根據小兒生理、病理特點以及疾病的發展變化提供相應的辯證施護。

 

1學習中醫基礎知識,掌握小兒生理病理變化,指導日常護理工作

 

辯證是決定施護的前提和依據;施護是與施治結合的解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辯證的最終目的,辯證施護是中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體現,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運用的一個護理規范,因此扎實的中醫基礎知識和掌握小兒生理病理變化是做好中醫辯證施護的根本保證,新進護理人員應規范化地學習中醫理論知識,學習小兒生理病理知識,掌握辯證方法、常見疾病病因病機和疾病間的發展轉歸等理論知識,以豐富的理論知識指導日常護理工作,做好辯證施護。

 

2樹立辯證施護理念,掌握中醫辯證施護方法

 

2.1辯證施護是中醫護理的精華和主要特色,在對患兒的護理工作中,我們要牢記辯證施護的理念,學習并掌握中醫辯證施護方法,結合患兒病情提供相應的護理。

 

2.2辯證施護的一般方法

 

2.2.1運用四診方法收集辯證資料 通過望、聞、問、切分析病因、病機、病位,了解臟腑的盛衰變化,為辯證提供依據。

 

2.2.2運用護理程序實施辯證施護 采取“四診”“辯證”“實施”“評價”等步驟,對病人進行主動的、全面的、系統的、動態的、恰當的護理。

 

2.2.3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要勤于觀察、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和發現問題,累積護理知識和經驗,提高護理質量。

 

2.2.4要培養整體護理統一性和整體性的思維方式,科室中建立中醫護理的學習和應用氛圍。形成科室護理前輩與新進護理人員一對一幫扶形式,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并更好地將辯證施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應用于日常的護理工作中。

 

3掌握辯證施護原則,體現兒科護理特色

 

3.1辯證施護原則

 

3.1.1扶正祛邪 扶正用于虛證,祛邪用于實證;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

 

3.1.2標本同護 “標”與“本”是相對而言,根據病情的主次輕重,護理上遵循“急則護其標,緩則護其本”的原則,在標本并重的情況下,可采用“標本同護”的方法。

 

3.1.3同病異護、異病同護 同一種病,在病程發展的不同階段,出現不同證候時所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為同病異護;而不同疾病在病程某一階段出現相同證候時,采取相同的護理措施為異病同護。如感冒有風熱和風寒的區別,在護理上也有辛溫解表和辛涼解表的區別。腹瀉和肺炎是兩種疾病,但都會出現發熱的癥狀,都可以給予發熱的對癥護理。

 

3.1.4辯證施護遵循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則。

 

3.1.5預防為主 護理中以“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為原則,掌握疾病傳變途徑,防止并發癥,在疾病康復期防止病情反復。

 

3.1.6局部和整體護理結合 中醫護理強調整體觀念,認為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的聯系,內外上下聯絡溝通的有機整體,而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協調,病理上相互影響。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機體抗病力較弱,容易發病,病變的擴散較快,易輕病轉重,重病轉危。因此,兒科病護理也應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注重局部與整體護理的結合,注重內外環境統一的調節,根據兒科病證特點,制訂局部和整體的具體辯證施護措施,以及病情觀察、飲食宜忌、心理調護、對外界環境的調節等多方面的護理內容,使護理更具系統性和整體性。

 

3.2在生理上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腠理疏松、筋骨未堅、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和抗御邪氣的能力較差;小兒生長發育迅速、生機蓬勃。在病理上具有發病較快,傳變迅速、變化較多、易虛易實的特點[2],故兒科的辯證施護必須結合小兒病癥特點,突出兒科特色,及時準確判斷病情,使辯證施護準確無誤。

 

4討論

 

由于小兒在生理上具有“臟腑之氣軟弱”(《諸病源候論·養小兒候》),“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小兒藥證直訣·變蒸》),在病理上“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小兒藥證直訣·原序》)等特點,其形體柔嫩,氣血未充,體質和功能較脆弱,不僅發病容易,且病后寒熱虛實的變化,比成人更為迅速,所以,兒科病的辯證施護,更應體現小兒生理病理的特殊性。為使兒科病的辯證準確無誤,護理及時有效,應該結合小兒獨特的生理病理及病證特點,堅持兒科病辯證施護的總體原則。在臨床中,新進兒科護士在對兒科患者進行護理時,不僅要熟練掌握中醫理論知識,還要做到突出兒科特點,辯證施護及時準確;護理實施與療效觀察結合,隨證辨護;局部和整體護理結合,護理系統完整,以提高辯證施護的實效。

 

總之,辯證施護是中醫護理的精髓,小兒病情變化迅速,作為護理人員,應掌握扎實的中醫理論知識,結合小兒生理病理特點,熟練應用辯證施護方法,對患兒實施及時準確、系統整體、形式多樣的符合兒科疾病特點的護理方法,切實提高護理質量及護理療效。

第3篇:兒科疾病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兒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對策防范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4-0199-02

同其他護理有所不同的是,兒科護理由于患兒心靈較為脆弱,因而在護理過程中需要額外對其心理加以關注和護理[1]。此外對于那些年齡較小的患兒,由于其年齡尚小,心智尚不健全因而無論是語言表達能力還是溝通能力均較為低下,因而使得兒科的護理工作面臨種種困難,其中尤以護理過程中潛在在不安全因素最為引人關注[2]。本文筆者便針對兒科護理中潛在的種種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研究進而通過找出其不安全因素的主要誘因,最終找出相應的防范對策。現將研究結果做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臨床實驗研究的對象均為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一年間選取我院兒科收治的在護理過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的患兒共68例。其中男孩有37例,女孩有31例,年齡區間為2歲至10歲,平均年齡為(5.37±2.14)歲。在本次試驗研究的68例患兒中,因呼吸系統疾病住院的患兒有10例,因循環系統出現疾病而住院的患兒共12例,另外有24例患兒因消化系統疾病住院,以及22例患兒因精神系統疾病住院。

1.2方法

通過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對68例患兒的在護理過程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并結合患兒相應的護理反應對其不安全因素產生的誘因進行統計分析,并依據研究結果給予患兒相應的護理干預以保證其治療的效果。

2結果

2.1 兒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統計

根據對本次試驗研究的68例患兒的實際護理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再結合相關文獻資料報道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在兒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主要由患兒自身以及護理人員工作兩方面因素構成,除此之外,院方的醫療設備以及人員同患兒之間的溝通等因素同樣容易使兒科的護理工作引發一定的不安全事件[3]。具體數據詳見表1。

2.2 兒科護理不安全因素相應防范對策

根據上表中所得出的兒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類對68例患兒的護理進行了相應的調整處理,通過對癥下藥給予患兒相應方面的護理,從而使得患兒的護理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高,68例患兒最終均得以痊愈出院。

表 1 兒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類

3討論

3.1 兒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類

根據本次試驗研究的結果并結合近年來國內相關方面的文獻報道來看,在兒科護理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患兒自身的因素,大多數患兒由于心靈較為脆弱,特別是一些性格較為內向的患兒面對自己的疾病而容易產生自卑恐懼的心理,從而在面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干預時往往會表現出抵觸情緒,這樣便使護理工作難以順利的進行下去[4-5]。除此之外,對于那些年齡偏低的患兒,由于心智尚未健全,無論是語言表達能力還是溝通能力均較為低下,因而便加劇了兒科護理工作的難度。不僅如此,有些家長對于孩子的病情過于擔心而對正常的護理干預工作進行干涉,從而也對兒科護理中患兒的安全因素造成一定的負面影像。

其次便是護理人員工作的因素,有些護理人員特別是一些年輕的缺乏一定經驗的護理人員對于患兒的護理操作不夠熟練以至于護理工作做得不夠到位,從而對患兒的安全構成一定程度的威脅。距離來說,在本次實驗研究中,某些護理人員對待工作態度不夠認真,68例患兒護理中,有6例護理人員在交接班的過程中發生了醫療藥物以及器械誤用的情況,從而嚴重影響了患兒的疾病治療。此外,有些年輕的護理人員由于經驗不足操作技能不夠,本次研究中有4名護理人員在對患兒進行靜脈穿刺治療時面臨患兒的恐懼抵觸而無從下手,占據患者總數的比例為5.88%。

再次便是由于院方所提供的醫療設備以及患兒和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因素對患兒的護理安全所產生的影像。醫院病房的設置是否合理,病床上是否針對患兒提供了相應的防護圍欄以防止患兒從病床上滾落以及病房的衛生清潔是否到位,是否會有病菌感染到免疫力較差的患兒[6]。至于醫護人員和患兒之間的溝通則由于一些年齡偏低的患兒由于語言表達能力比較低下,從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溝通困難,以至于誤導護理人員給予錯誤的護理干預治療。

3.2 兒科護理不安全因素相應防范對策

針對以上幾點影響兒科護理安全的主要因素我們進行了相應的防范措施護理,通過施行以下措施使得68例護理過程中潛在不安全因素的患兒均得以順利痊愈出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具體的干預對策介紹如下。

首先加強醫護人員的培訓,特別是針對一些比較年輕經驗不足的護理人員著重對其臨床操作技能進行培訓并通過定期考核的方式監督其學習的效果。其次加強患兒家長的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多多同患兒的家長進行溝通交流,通過家長對患兒的性格特征以及心理情況進行一定的了解,并通過向家長介紹講解一些健康教育的常識以獲得家長對于醫護工作的認可和支持,在緩解其焦慮情緒的同時促進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最后便是在保證為患兒營造一個整潔舒適的病房環境的同時加強和患兒之間的溝通。通過多多和患兒接觸以獲得其的喜歡和信賴,在和患兒不斷接觸的過程中對其心理生理情況進行觀察和了解,從而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舉措使患兒獲得更好的護理[7-8]。

總而言之,在兒科護理中應當根據每一位患兒的具體生理心理情況給予護理干預,通過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以降低護理工作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的發生率,保證患兒的身體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趙曉青.基層醫院兒科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1(22):273.

[2]石塔芹.兒童護理工作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對策[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08,21(02):185-186.

[3]何素珍,續桂俊.兒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對策[J].山西醫藥雜志.2008,52(03):287.

[4]李瑾.心理暗示在兒科護理中的作用[J].中外婦兒健康.2011,2(03):117.

[5]韓春梅,顧琰.兒科護患溝通技巧及影響因素[J].甘肅科技縱橫.2009,39(01):215.

[6]董波,孫曉萍,沙影麗,王宏.醫療服務中兒科護理人員常見不安全因素剖析與防范[J].吉林醫學.2009,52(08):739-740.

第4篇:兒科疾病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中醫兒科;多元化;辨證護理

辨證護理是中醫護理的精髓,在臨床運用上,已有學者通過實踐,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結合護理學特點,摸索出了“病、證、癥”3個層次護理的中醫護理模式?。這種護理新認識,對中醫護理的實施,具有一定的臨床指導意義。但由于小兒在生理、病理上有其獨特之點,中醫辨證護理更應具有兒科特色。筆者認為,從兒科特點出發,中醫兒科的辨證護理更應從多層面考慮。因此,本文在已有學者提出的“病、證、癥”三個層面的護理基礎上,試從多元性角度,探討中醫兒科辨證護理的特點和臨床運用思路。意在完善中醫兒科辨證護理的理論體系,指導中醫兒科護理和兒童保育工作,提高兒科護理質量。

一、辨病辨證與辨癥護理結合標本兼顧

辨病、辨證與辨癥護理結合是中醫護理實施的基本要求。辨病施護側重于疾病病理變化的全過程考慮護理,重視病的內在實質的調理;辨證施護主要針對疾病階段病情狀態進行護理,針對病因,調整疾病階段性的病變本質。辨病、辨證施護主要立足于病本質的調理,而辨癥護理則是針對急癥,為解除病標,緩解病情而設。三者結合,以辨病旋護指導辨證施護,以辨證施護充實辨病施護,以辨癥護理輔佐辨病、辨證護理,三位一體,標本兼顧,相得益彰。兒科護理更須考慮小兒生理病理和病證的特殊性,做到病、證、癥相宜,如:小兒“脾常不足”,易為六、乳食所傷而致泄瀉,泄瀉更易損傷脾胃,影響營養吸收。根據小兒病變特點,從病論護,應以保護脾胃、固本為原則,嚴格控制飲食,減少食量,選用清淡、易消化、富營養的流汁或半流飲食,減輕脾胃負擔,保證營養供給,忌食肥甘厚味,及時補液,調攝寒暖,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從證論護,應以審證求因為目的,針對不同病因辨證施護。傷食瀉者,護理以消食化積為主,延長進食間隔時間,給服神曲、山楂等消導之品,摩腹以消脹化積;濕熱瀉者,宜臥床休息,密切觀察大便性狀及全身病情變化,給服清熱利濕中藥,注意增液補津,忌辛辣炙博之品;脾虛瀉更應加強飲食護理,少量多餐,經常服用健脾化濕之品,忌葷腥油膩、不易消化之食,或行艾灸、推拿法溫脾胃助運化。當瀉下急迫頻數或伴嘔吐不止者,則應先護其標,給予止瀉、止吐,防止陰竭陽脫,恰當的對癥護理有利于緩解病情,減輕病兒痛苦,提高療效。只有準確把握辨病、辨證與辨癥的護理關系,才能達到標本同護,全面調整臟腑功能的目的。

二、宏觀與微觀辨證施護結合客觀準確

中醫傳統的宏觀辨證法,僅靠醫者直觀感覺,由外揣內,對疾病本質進行認識,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觀臆測或片面性;而微觀辨證則是利用現代醫學的各種理化檢測方法,直接了解體內的客觀病理變化,并用中醫理論分析其病變,歸納其證候,不僅能彌補由外揣內之不足,且能為內臟病變提供更加可靠的辨證依據;在宏觀辨證基礎上結合微觀辨證,更能客觀、全面、準確地反映疾病本質。中醫護理以辨證為核心,護理措施的確定,也應以對疾病宏觀的直觀認識和微觀的客觀病理變化為依據,有針對性地實施護理。尤其是小兒抗病力弱,易發病,病變迅速,在無病可辨,或出現“隱性證”,或證候復雜,或癥狀與病變不符的情況下,宏觀認識往往只能處于模糊狀況,而微觀辨證則能對臨床護理實施起到客觀準確的指導作用。如小兒咳喘,早期咳喘不甚兼有表證,但肺部聽診呼吸音增粗,**線提示肺紋理增多,多由外邪犯肺或邪阻肺氣所致,護理應以解表發汗,宣肺止咳,減除病邪對肺部侵害為原則,給服發汗宣肺中藥,防腠理閉塞邪不外達。若咳喘逐漸加重,伴喉中痰嗚,肺部聞及濕性噦音,**線可見大片均勻致密陰影,多為痰飲阻肺,護理應以宣肺、滌痰、定喘,消除肺部炎癥為主,給化痰止咳劑或取肺俞、定喘穴行穴位注射,忌食油膩、甘甜之品,防助濕生痰。

后期咳喘癥狀消失,臨床認為治愈,但肺部聽診仍可聞及濕性噦音,**線呈淺淡、散在、不規則片狀陰影,說明息兒正氣不足,病灶尚存,此期護理應著重于扶正補虛,增加營養,補養脾肺,并針對肺部病灶于背部肺俞穴及肺底部聞及濕噦音處拔罐,以利病灶吸收,加速肺部恢復。又如已有實驗研究表明,小兒肺脾二臟病證易反復惟患上呼吸道感染及腹瀉,其原因機理是肺脾氣虛與體內微量元素缺乏及免疫功能低下關系密切,在以微量元素為指標的研究中,肺氣虛證血清鋅低下,與脾氣虛證、脾陽虛證的情況相似。所以,經常給小兒服用健脾益氣藥物和含鋅量較高的食品,可增強小兒肺脾功能,升高體內微量元素的含值,增強抗病能力,對預防小兒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三、辨病期護理隨機應變

疾病具有不同的發展階段,而各階段表現出來的病理變化和臨床特點也各有異,根據疾病的發展階段和病理變化實施護理,稱為辨期護理。由于小兒發病容易,傳變迅速,變證復雜,病期界線不易劃清,病情變化難以揣測,治護措施準確把握的差異性較大,因此,掌握疾病的發展規律和由淺入深的動態變化,把握發展病期的病機和臨床特點,是實施辨證護理的關鍵,辨期護理更針對階段病變的主證,隨病機應變,成效顯彰。如小兒麻疹,病程一般可分為疹前期、見形期、疹沒期3個不同病期,疹前期疹點未發,針對表證,護理當發散解表,助汗,驅邪外達;見形期熱毒內蘊,疹點外透,護理重在清解邪毒,透疹外出,觀察疹點透布順序及色澤、形態、體溫變化,透疹泄毒,補充水分,觀察逆證;疹沒期肺胃陰傷,更當養陰清肺,注意飲食調理,增加營養,助正氣恢復。辨期護理還應結合臟腑病機變化、證候輕重淺深層次,作為決定護理措施的根據。

四、辨病勢護理因勢利導

病勢是指疾病所表現出“證”的向上、向下、向內、向外的動態趨勢和疾病證型變化、發展的趨勢,它包括邪氣發展之勢和正氣抗邪之勢,是正邪雙方相互作用的結果。在臨證中辨別病勢,以發展、變化的目光觀察疾病的態勢,順勢驅邪,辨勢防變,因勢利導,護理療效可事半功倍。

4.1順勢驅邪

小兒神氣怯弱,抗病力差,易感外邪,又因“純陽之體”,受邪后易從熱從火而化,邪熱或充斥、或結聚,以致臨床實證、熱證較多。臨證應審察邪氣在表在里之動態趨勢,根據邪勢主流,采取恰當護理措施順勢驅邪。如:初感外邪,發熱惡寒,病位在表,病勢向外,護理當解外,順勢助汗驅邪外達,切忌涼水擦身,以防腠理閉塞,阻斷病勢外揚。病邪深入,或飲食郁滯,表現為但熱不寒,病位在里,病勢向內,護理當清內,但更須辨清邪勢在上在下,或散或聚,予以清上或瀉下;高熱煩渴,熱勢散漫在上向外,當選氣薄味輕之清熱藥,配合涼水擦身或針刺法,順勢透熱降溫,注意補充水分;熱盛腹滿便秘,熱勢結聚在下在內,當選氣厚味重之瀉下劑,配合潤導或灌腸法,隨勢通里瀉熱,注意飲食清淡。

4.2辨勢防變

小兒“心肝常有余”,熱邪梟張,易內陷心包,引動肝風。臨床當掌握小兒病變的傳變規律,細致觀察先兆癥狀,預測病變發展趨勢,采取積極措施,將疾病控制在欲發未發或已發未盛之際。如小兒高熱過程中,一旦出現煩躁不安,鼻柱發青,手足一時抽動,即為熱盛發驚之兆,應積極降溫、止痙,阻止病勢的發展。

五、辨體施護因質制宜

小兒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其陰陽生理平衡總處于動態變化之中,晝夜消長發育不停,在變化中求平衡,所以具有臟腑嬌嫩,易虛易實的特點,又因先天遺傳和后天飲食結構、生活起居、地域差別的不同,兒童中存在著體質類型的差異。對于兒童的體質分類,李燕分為陽盛質、陰盛質和陰陽平和質三類,溫振英以陰陽為綱,結合小兒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分為陰陽平和型、滯熱型、氣虛型、陰虛型、氣陰兩虛型,也有分為正常、燥紅、遲冷、膩滯、倦怠、晦澀等類型的,并認為小兒體質類型與疾病的病因、病機成正相關,體質類型不同,對疾病也有不同的易感性。如:肥胖小兒易患濕疹、腹瀉、喘息;燥熱質易患紅臀、痱子,不易患水腫;陰盛質易患水腫,不易患紅臀、痱子;營養性貧血多由脾氣不足,生血功能薄弱造成;厭食多與嗜食厚味,久則傷胃陰,過食生冷傷脾則氣虛,久致氣陰兩虛有關。因此以疾病為系統、以體質為背景,辨明體質差異,“因質制宜”確定兒童保育與治護措施,改善病理性體質,有助于未病先防和治病求本。

5.1辨體質綜合調理

辨體施護也應從飲食營養調理、生活起居調護、慎用藥物以及心理調理等方面考慮。如陽盛質小兒,感邪后易從熱而化,護理應以清熱潤腸為原則:服用清熱生津的藥物,慎用大苦大寒傷陽之品,選食甘寒涼類食物,如苦瓜、冬瓜、蘿卜、綠豆等,忌食辛熱之品,如韭菜、辣椒、大蒜、羊肉等,多飲開水,保持蝻氣通暢;衣著宜薄,以免汗出太過;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勤于鍛煉,避免情緒煩躁,養成合群、講道理的性格。陰盛質體質偏寒,多見于易感兒、久瀉及貧血患兒,護理應溫補脾腎,氣血雙補:服用健脾益氣溫陽的藥物,宜食辛甘溫補的食物,如羊肉、雞、荔枝、桂圓等,忌食苦寒滑膩之品,如苦瓜、冬瓜、綠豆、鴨等;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多做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多予鼓勵,少予訓斥打罵,培養健康的精神情感。針對體質特點,采取綜合措施調整不良體質,維護優良體質,有利于促進機體陰陽平衡,增強小兒抗病能力和疾病的康復能力。

5.2區分年齡段養護

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兒在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心理狀態、體質特點上存在差異,隨個體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而演變為若干個不同的體質階段,每個階段內,體質隨個體的自身發育,也存在著相應的差異,這就決定了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兒對外界氣候、環境的適應能力、御病能力及發病特點、病證規律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因此,在小兒不同的生理階段,根據其體質、發病及病理特點,區分年齡段按“因質制宜”原則制定不同的養護和預防保健措施,并隨年齡增進而循序漸進,這也是辨體施護的體現和要求。

六、辨時護理把握良機

辨時護理是根據人體節律的規律變化,按不同的時間節律實施護理。人體生理與自然界季節、晝夜的陰陽變化有密切關系,人的生理病理應季節、晝夜節律的存在和周期性變化而變化,辨時護理注重天、地、人的統一。因此,順應自然規律,掌握小兒在不同周期內的生理節律、疾病的發展規律與病變機理及藥物作用的時間節律,并根據這些規律來觀察病情,把握最佳時機,有的放矢地實施各項護理措施,能提高護理質量,取得最佳療效。

6.1據晝夜節律觀察病情

人的生理病理活動與環境、疾病種類以及時辰、氣候季節有關,并隨晝夜、季節變化呈現出多種節律性,能把握時間及疾病的節律性特點,可有效地觀察病情及護理。小兒為“純陽之體”,陽常有余。陰常不足,故小兒發熱體溫常于下午或夜晚明顯增高;支氣管哮喘多發生于每年10月~次年3月,且在一天中深夜24時一次日3時(子、丑時)發作頻繁,多因小兒肺氣不足,衛表較虛,抵御外邪能力弱,冬春季或夜間寒邪較盛,寒邪侵襲肺衛,引觸伏痰而致哮喘發作。

6.2據晝夜節律擇時服藥

按照人體的生理節律選擇服藥的最佳時刻,可使藥物發揮最大的療效。如:催吐、利濕、益氣補陽藥宜清晨或上午服,發汗解表藥宜午前服,順應人體氣機的升浮進行,效果最佳;滋陰養血藥宜于入夜服用;安神藥和抗皮膚過敏藥,一般在臨睡前30min服下;助消化藥宜在飯前10min服下,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充分與食物混合;對胃腸有刺激的藥,宜飯后30min服,可避免或減少刺激,消除副作用;瀉下藥宜空腹服,可使藥物較快地發揮最大療效;定時發作性疾病宜發前服,以截其未發。同時,小兒藥食亦可按季節選擇,做到天人相應,春秋宜溫補,冬宜大補,夏宜清淡。

6.3.據時間節律按時施針

人體氣血在經脈中循行,隨時間不同可出現周期性的盛衰開合,開時氣血旺盛,合時氣血衰落,依據氣血按時盛衰的變化施以針刺,運用得當,收效顯著。如:寅時為肺經氣血旺盛之時,按照“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原則,肺經實證,宜在氣血流注肺經,肺氣方盛的寅時針刺,瀉肺經的子穴尺澤;肺經虛證,宜在肺經經氣流注時辰剛過,肺氣方衰的卯時針刺,補肺經的母穴太淵舊。

綜上所述,根據中醫護理特色,結合小兒生理病理的特殊性,從全方位探討中醫兒科護理的新模式,拓展中醫兒科護理層面,是兒科臨床的實際需要,有助于中醫兒科護理工作的全面開展和推廣,提高兒童保育及兒科臨床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志華。王美蘭。芻議中醫護理之層次觀[J].遼寧中醫雜志,1998(9):柏。

[2]譚茹。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肺氣虛證與微量元素關系的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1991(7):8-10.

[3]曾慶明,雷悅。略論<傷寒論>因勢制宜治則[J]。江西中醫藥,1992(4):43.

[4]李燕。125倒夏季出生足月健康新生兒體質分型觀察[J]。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996(1):20.

第5篇:兒科疾病護理措施范文

一、新入院患兒的心理護理

患兒離開家庭住院接受治療,不僅承受著疾病的痛苦,而且陌生的環境,使其生活習慣和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家長長期的寵愛和嬌生慣養加之生病后的越發遷就,使患兒變得更加任性,不愿接受治療。護理人員若要求其被動順從,常會引起他們的反感與抵觸情緒。因此,在患兒新入院時,護理人員應掌握兒童心理,模仿兒童語言進行交流,及時回答患兒提出的問題并及時給予滿足。

二、治療中患兒的心理護理

藥物治療是疾病康復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患兒恐懼的原因,精神上的恐懼與肉體上的痛苦,使患兒產生了強烈的反抗行為。與患兒建立良好的感情是做好治療護理工作的前提,掌握疾病對患兒心理的影響,針對不同情況進行心理護理,使其主動的配合治療,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不同年齡時期兒科患者的心理護理措施

對嬰幼兒的護理:

嬰幼兒對皮膚的接觸及撫摸更為需要,護理人員除了平常協助家長做好一些生活護理外,只要病情允許可定期、短時間地摟抱患兒,撫摸其背部、上肢、雙手,使之在摟抱與撫摸中得到安慰,滿足皮膚饑餓感,消除疲勞與緊張情緒。護理操作要做到穩、準、快,各項治療盡量集中進行,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對學齡前期兒童的護理:

學齡前期兒童往往情緒不穩定,任性,最易反抗吃藥;這時嚴禁以打針威脅患兒或是強行捏住鼻子灌藥,這樣會造成誤吸甚至導致窒息,發生生命危險。護理人員可利用患兒爭強好勝心理,采用與同病室小朋友互相競賽的方法給予鼓勵,引導患兒在試試看的前題下同意配合治療,切勿采取強制、恐嚇、說謊等不恰當的方法。護理人員應經常巡視病房,了解患兒個性、愛好和習慣,多與患兒接觸交流,增加其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為治療工作打好基礎。

對學齡期兒童的護理:

要尊重、關心他們的要求,只要患兒能理解,在做各種治療前,都應耐心地講清目的、方法,以取得合作,隨時調動患兒積極性,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治療中也可談論一些患兒感興趣的話題,以轉移其注意力。動作要輕柔、靈敏,各項操作爭取一次成功,為今后治療消除恐懼心理,使患兒及家長產生依賴感和安全感。

2、不同疾病時期兒科患者的心理護理措施

(1)急性期兒科患者的心理護理措施:

由于起病急驟,發病迅速,有時病情兇猛,病兒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易緊張、恐懼,因此,心理護理的中心任務是增強病人的安全感。

讓患兒感到可親

急性病人大都求醫心切,一旦進入醫院,頓有絕路逢生之感。這時,醫護人員應當做到緊張而又熱情地接診,親切而又耐心地詢問。良好的醫患關系對搶救過程能否順利進行有極大的影響,還能使患兒解除其恐懼心理,鼓足勇氣與疾病作斗爭,爭取早日康復。

讓患兒感到可信

醫護人員嫻熟的醫療操作技術和嚴謹的工作作風,不僅是贏得時間使患兒轉危為安的保證,同時對患兒來說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患兒感到可信、可敬,從而獲得安全感。

讓患兒感到安全

醫護人員的醫德和技術是患兒獲得安全感的基礎。因此,醫護人員還應針對每個患兒的具體情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對急性患兒,無論預后如何,原則上都應給予肯定性的保證、支持和鼓勵,盡量避免消極暗示,使患兒能夠身心放松,有安全感。

(2)慢性期兒科患者的心理護理措施

對慢性期患兒的心理護理,必須緊緊圍繞慢性疾病病程長、見效慢、易反復等特點,調節情緒、變換心境、安慰鼓勵,使之不斷振奮精神,頑強地與疾病作斗爭。此期患兒有的對治療缺乏信心而放棄治療,有的則對病情不清楚,加上擔心耽誤學習,不愿治療。此時護士更應加強責任心,做好其家長的工作,多關心愛護病兒,也可通知其老師、同學到病房探視,讓其感受到學校的溫暖,解除其心理顧慮,堅持治療。

(3)恢復期兒科患者的心理護理措施

疾病恢復期的患兒,常出現各種心理負擔,如升學問題、復發問題、遺傳問題等等,常陷入痛苦思索之中不能解脫。此時如不加強心理護理,常可出現意外。要及時發現患兒的心理狀態,引導患兒面對現實,正確對待疾病。幫助患兒分析發病原因,總結發病規律,制訂預防措施,教給患兒防病知識,鼓勵患兒放下包袱,樹立信心,依靠科學戰勝疾病。

第6篇:兒科疾病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兒科;重癥患兒;觀察;護理效果

兒科重癥患兒自身疾病較為嚴重,患兒在治療中因為自身的年齡較小,無法保持穩定的情緒,往往出現治療不配合等問題,造成治療時間的延長,因此需要對護理措施進行轉換。而優質護理采用的是以病人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該護理流程在基礎護理條件下更加重視患者自身的需要,因此在對于年齡較小的患者,通過采用該護理措施可以全面提升護理質量錯誤!未找到引用源。。本文主要針對兒科重癥患兒的觀察與護理分析,現將分析結果進行如下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兒科重癥患兒14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信封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對照組男43例,女27例,年齡1-9歲,平均年齡為(4.25±1.17)歲;觀察組男41例,女29例,年齡1-9歲,平均年齡為(4.31±1.13)歲。分別對兩組患者各項情況指標進行比較,兩組都未表現出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在患者入院后結合治療流程提供基礎護理各項流程,觀察組則在上述護理基礎上采用優質護理措施,具體包括:觀察組則采用全面優質護理,具體措施包括:①在治療期間盡量提供連續全面的護理,采用不同的方法安慰患兒,關心以及愛護患兒,將母愛融入到護理工作中,保持與患兒家屬之間的親密聯系,全面了解患兒不同年齡段的常用語氣以及特殊交流方式,善于使用肢體語言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通過動作、面部表情以及態度等給予患兒安慰,對于嬰幼兒年齡階段的患兒,語言的溝通能力較差,可更多的使用面部表情溝通的方式,通過微笑等,安撫患者情緒錯誤!未找到引用源。。②注意周圍環境的整潔,保持室溫在22-24度之間,注意光線的溫和,進行靜脈輸液室盡可能確保一次成功,降低痛苦,對于年齡稍長的患兒,注意對其隱私的保護,并且盡量轉移其注意力,進行醫療操作的作用中可通過設置保護簾等方式,使其感受到尊重。夜間護理人員進行操作的過程中盡量保持室內的安靜,患兒睡眠較淺,需保持足夠的安靜,對于較大患兒,則需關注其治療中的情緒問題等,保持室內整潔、安靜。③可采用播放音樂等方式,通過音樂對患兒心理進行改善,調節器情緒,分析不同年齡階段患兒的性格特征,分析其特點后制定適宜的措施,對于意識清醒患兒及時進行鼓勵,強化其自信心,逐漸消除恐懼心理。④如患兒病情嚴重,以達到臨終階段,可能出現憤怒、幻想以及壓抑等不良情緒,需要在這個階段給予患兒充分的尊重,待患兒意識清醒后進行適宜的交談,醫護人員需要充分尊重患兒,有尊嚴的幫助患兒走完人生道路,全民關注患兒家屬的情緒,在安慰的同時,指導患兒家屬進行陪同,滿足精神上的需求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率。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軟件統計,計量資料、計數資料進行t檢驗、χ2檢驗,結果以P<0.05差異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95.71%)高于對照組(8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第7篇:兒科疾病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腹瀉;護理措施;對比分析

小兒腹瀉是兒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它由多種病原、多因素引起,其病因復雜,常帶有季節性和流行性[1]。腹瀉可分為輕型和重型腹瀉,常導致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嚴重時會危害患兒的生命安全[2]。本文回顧我院自2013年1月~9月在我院兒科進行腹瀉治療的60例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的患兒給予兒科腹瀉常規護理措施,實驗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模式。并對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評價。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3年1月~9月在我院兒科進行腹瀉治療的60例患兒,其中男33例,女27例,0~1歲14例, 1~2歲29例,2歲以上17例,平均年齡(2.7±1.2)歲,其中,急性腹瀉15例,遷延性腹瀉27例,慢性腹瀉18例,出現嚴重脫水,精神萎靡不振的患兒3例。

1.2方法

1.2.1對照組 在一般的護理模式下,按醫囑進行藥物對癥治療,常規檢測患兒生命體征、電解質,血糖等是否正常,對患兒病情進行嚴密觀察,按腹瀉疾病給予常規護理。

1.2.2實驗組

1.2.2.1入院護理 在進行一般護理的基礎上,對實驗組患者加以有效的護理干預模式,入院后責任護士及時與患兒家屬進行交流溝通,了解患兒日常飲食,生活習慣,發病史、用藥史、病情發展狀態等。與家屬制定飲食計劃,關心體貼安撫患兒,與患兒交朋友,減輕及消除患兒內心的恐懼,告知家屬注意事項、有效防護,解除家屬緊張焦慮的心情,取得家屬的配合。

1.2.2.2 補液護理 腹瀉患兒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脫水,合理的液體療法對治療腹瀉疾病有很大幫助。對于中、重度脫水或吐瀉或腹脹的患兒給予靜脈補液,而對于輕、中度脫水精神狀況好無并發癥患兒可配制2/3張QRS鹽溶液給予口服;靜脈補液者遵循臨床補液原則:"先鹽后糖、先快后慢、見尿補鉀、見驚補鈣",第1d補液量包括補充累積損失量、繼續損失量、生理需要量,對于有心、肺、腎衰竭的患兒的輪流量作精確計算,調整輸液量與速度,第2d若脫水征和電解質紊亂已糾正可改為口服補液;觀察病情變化,記錄24h出入量,特別是尿量,根據患兒脫水征改善情況調整液體輸注量 ,維持體內水電解質平衡。

1.2.2.3飲食護理 患兒腹瀉除嚴重嘔吐者暫禁食4~6h(不禁水)外,均應繼續進食,以緩解病情,縮短病情,促進恢復。因腹瀉嘔吐時會流失大量水分、營養物質和電解質,患兒容易脫水,因此在飲食護理方面首先要保障液體補充,根據患兒的情況來調整飲食護理[3],對于哺乳期在食用牛奶、乳制品以及母乳等混合飲食的患兒,在腹瀉期間應單純母乳喂養,暫停輔食;對于人工喂養或已經開始食用輔食患兒可喂等量的米湯或稀釋牛奶等代乳品;對于年齡較大的患兒,應清淡飲食,如米粥,宜少量多餐,忌油膩、產氣食物。病情穩定和好轉可過度正常飲食,指導家屬掌握正確的喂養方法,告知腹瀉嘔吐與喂養關系密切。

1.2.2.4控制感染 對于住院腹瀉患兒,做好消毒隔離的防控工作,防止交叉感染,食用器具、衣物專用,告知家屬床旁隔離事項,尿布及時清洗,有陽光時進行陽光曝曬,必要時沸水泡燙進行消毒殺菌。

1.2.2.5皮膚護理 腹瀉患兒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因此對患兒進行嚴密的體溫監測外,還要注意患兒的皮膚護理,對出汗較多的患兒及時更換衣服,體溫較高時可進行溫水擦浴,不但能有效降低體溫同時也增加患兒的舒適度[4];嬰幼兒宜選用柔軟布類尿布,勤更換,每次便后用溫水洗臀部并吸干,對已有尿布疹的患兒按尿布疹進行護理;告知家屬避免使用不透氣塑料布或橡膠布,注意會的清潔,特別是女嬰,預防上行性尿路感染。

2 結果

經治療,實驗組的顯效14例(46.67%)、有效16例(53.33%)、無效0例,對照組顯效11例(36.67%)、有效15例(50.00%)、無效4例(13.33%),實驗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100%、86.67%,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第8篇:兒科疾病護理措施范文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重慶 400042

[摘要] 兒科門診工作內容繁重,責任重大,患者治療依從性差,在以往的護理工作中主要是針對患兒病情予以護理。該科室通過在門診科室中開展健康教育的方法改善了兒科門診的護理效果,現將兒科門診健康教育要點進行總結和報道。

[

關鍵詞 ] 兒科門診;健康教育;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2(a)-0059-02

[作者簡介] 鐘林莉 (1981-),女,重慶人,本科 ,護師,研究方向:兒科。

[通訊作者] 陶光宇(1966-),女,重慶渝北人,專科,護師,研究方向:兒科護理。

由于兒科門診具有病情復雜,患者脆弱以及治療依從性差等原因,使得兒科門診的治療和護理都具有較高的難度[1]。隨著新型護理理念的不斷出現,健康教育在護理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通過健康教育可以加強患兒自身的治療依從性并增加監護人對患兒病情的了解,提高自護理能力,改善患兒預后[2-3]。健康教育在兒科門診的護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對兒科門診的健康教育展開探討具有重要意義。

1兒科門診健康教育步驟

1.1收集生活資料

實施合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對患兒及其家屬具有充分了解[4]。因為患兒一般發病較急、病情變化速率快、加上家屬親人由于非常擔憂迫切希望馬上就診,所以護理人員應在兒科患兒等待診斷的時間中,監測患兒的體溫、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詢問家屬發病原因、臨床癥狀、心理情緒及生活習慣等基本資料并詳細地記錄下來,同時護理人員應盡力安撫患兒的激動情緒及家屬的焦慮、不安等不良心理,待患兒和家屬的不良情緒平復之后,護士可根據患兒的疾病類型宣傳教育與該疾病相關的飲食限制、營養需求、治療方法等內容。不同年齡層次的患兒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且隨其監護人學歷不同溝通方式也需要一定的變化。因此在患兒候診時應當由護士依據病情進行分診,在等待過程中可以分發調查問卷以了解家屬健康需求。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兩塊:①家長對合理用藥、疾病防護和自我護理的了解程度;②合理喂養,保障患兒身心健康的能力。通過調查問卷對患兒及其家屬有基本了解。

1.2制定教育內容

依據患兒的年齡確認是否需要對患兒開展健康教育,我們認為對于3歲及以上患兒可以通過口頭溝通和鼓勵的方式指導患兒服從醫生或護士的安排,接受檢查。讓患兒了解到他們的配合可以減輕自身的痛苦。回收調查問卷,并統計相關數據:患兒或家屬對兒科藥物的了解程度、對合理用藥的了解,兒科常見疾病的了解,相關疾病的防治方法的了解,自我護理知識的了解,家庭飲食習慣,膳食結構,營養供給情況,生活作息習慣。同時依據家長對疾病的認識和自護理的認識開展健康教育,確保家長對于合理用藥、按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并對家長平時的喂養習慣進行糾正,預防疾病的再次發生或加重,提高家長自護理能力,預防因家長護理不當而導致的患兒二次傷害。使護理人員明確健康教育的目標:提高患兒及家屬對有關疾病內容的認識了解,緩解其焦慮、不安的不良情緒,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和家屬的配合程度,及早發現自己的不良生活、飲食、作息、衛生習慣并予以改正,提高患兒和家屬的健康保健意識。

1.3健康教育實施

健康教育的實施方法包括:①口頭教育:由于門診接診時間較短,因此口頭教育是最為重要的健康教育實施方案,門診護士應當結合患兒的病情對家長和患兒實施健康教育,依據患兒的候診時間調節健康教育的內容,優先說明最關鍵和最重要的內容,以增加患兒和家屬的治療依從性,提高預后。護理人員進行口頭教育于患兒及家屬溝通交流時需態度溫和、誠懇,語氣親切自然,應靈活應用語言技巧,采用開放式提問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以便達到更好地誘導患兒和家屬回答提問,增加患兒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②分發宣傳材料:由于門診時間有限,因此難以做到讓家長完全了解所需知識要點,因此需要通過發放宣傳材料供家長閱讀。護理人員應根據調查問卷的相關內容制訂一份宣傳材料,其內容應包括:各種兒科常見疾病的內容介紹、主要臨床癥狀、預防與治療的具體方法、合理用藥注意事項、健康護理方法,最好應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同時,宣傳材料還應當做到準入低,即簡單易懂,不會讓家長存在理解困難;無歧義,即不會誤導家長或讓家長推測教育內容的實質含義;趣味性,對于已具有閱讀能力的患兒也應當發放宣傳資料以增加患兒對疾病的了解,在為患兒提供的資料中不僅需要運用更為通俗簡易的語言還應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有趣的插圖以增加患兒興趣。③播放宣傳片,在門診循環播放宣傳片,宣傳片的主題應與多發病和季節性疾病為主,如流感,小兒咳嗽等使家屬在候診過程中增加對疾病的了解。④設立咨詢熱線,在患兒診治過程結束后發放咨詢熱線電話,以方便家屬進行及時的溝通,方便家屬隨時咨詢各種疾病知識、防治方法、護理措施、指導合理喂養,不僅給患兒和家屬提供方便簡捷的解答疑問的方式,同時也方便護理人員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良好和諧的醫患關系,進一步使患兒和家屬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增加。⑤每個月組織1次健康知識講座,邀請專業知識全面,治療、看護患兒經驗豐富,經過專業技能培訓,操作技術水平熟練的醫護人員作為演講嘉賓,且應留足時間讓家屬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相互討論及提問。

1.4健康教育的評價

護理人員應根據需要制定健康教育的評價標準、評分表,每3個月進行1次抽查,了解患兒和家屬對健康教育相關內容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并且依據評價準備和評分表進行評估和打分,以便護理人員及時了解和統計健康教育實施后的臨床效果,并且找出健康教育實施的不足,制定措施不斷改進。同時,護理人員還應定期調查患兒及家屬對護理質量、醫療質量、醫護服務質量的滿意度、具體不滿處,以便收集患兒和家屬對醫院的反饋和建議,從而吸取經驗制定措施使醫護工作得到改進,使健康教育得到提高,促進兒科門診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使患兒和家屬的需求得到盡可能地滿足,盡心盡力地服務患兒,為患兒健康快樂的成長提供有利的條件和保障。

2討論

在兒科門診開展健康教育在滿足患兒和監護人個性化醫療服務需求的同時增加了護理人員對護理的認識及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護理人員在開展健康教育時,必須以患兒為服務中心,為患兒提供隨叫隨到、周到、細心的全面服務,主動詢問患兒的需求并及時滿足,使護理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在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年輕父母對于嬰幼兒的護理和喂養知識缺乏,同時存在較多誤區。由于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父母獲取喂養知識和護理知識的途徑也在發生變化。由于網絡資料良莠不齊,因此家屬的喂養和護理知識也存在較多誤區。通過在門診實施健康教育,一方面及時糾正了患兒家屬的錯誤認識,改善了護理和治療效果。更重要的是通過開展門診健康教育為患兒家屬提供了獲取正確知識的來源和通道。要求家屬需積極主動地配合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和配合度,逐漸形成護理人員、患兒及其家屬一起共同積極參與、配合的健康教育模式。

潘素關[5],證實通過在門診實施健康教育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還可以增加護理人員自身的服務意識和素質。且已有研究證實通過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護患關系[6]。在本研究中發現,通過實施健康教育家屬對護理人員的處理方法具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通過增加家屬對疾病和護理的認識增加了對護理人員工作的認可。而在進行健康教育的同時,讓家屬了解到醫院一切為了孩子健康的服務理念。讓家屬了解到部分有創治療的必要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家屬對于護理工作的戒備。

綜上所述,通過在兒科門診開展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增加患兒治療依從性及家屬的配合度,大大提高護理人員的服務、護理質量,降低及改善護患矛盾和糾紛,增加患兒和家屬對護理質量、治療質量及醫護服務質量的滿意度,通過積極配合治療和自護理增加患兒預后,臨床應用效果良好,具有推廣價值。

[

參考文獻]

[1]CoddingtonJ,SandsL,EdwardsN,etal.Qualityofhealthcareprovidedatapediatricnurse‐managedclinic[J].JournaloftheAmericanAcademyofNursePractitioners,2011,23(12):674-680.

[2]王俊霞,徐桂芝,韓煥英.兒科門診輸液患兒實施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河北醫藥,2011,33(21):3356-3357.

[3]ChengA,LangTR,StarrSR,etal.Technology-EnhancedSimulationandPediatricEducation:AMeta-analysis[J].Pediatrics,2014,133(5):1313-1323.

[4]PérezMA,LuquisRR.Culturalcompetenceinhealtheducationandhealthpromotion[M].JohnWiley&Sons,2013.

[5]潘素關.通過開展門診健康教育來提高護理滿意度的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8):271-272.

第9篇:兒科疾病護理措施范文

1.1收集生活資料

實施合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對患兒及其家屬具有充分了解[4]。因為患兒一般發病較急、病情變化速率快、加上家屬親人由于非常擔憂迫切希望馬上就診,所以護理人員應在兒科患兒等待診斷的時間中,監測患兒的體溫、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詢問家屬發病原因、臨床癥狀、心理情緒及生活習慣等基本資料并詳細地記錄下來,同時護理人員應盡力安撫患兒的激動情緒及家屬的焦慮、不安等不良心理,待患兒和家屬的不良情緒平復之后,護士可根據患兒的疾病類型宣傳教育與該疾病相關的飲食限制、營養需求、治療方法等內容。不同年齡層次的患兒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且隨其監護人學歷不同溝通方式也需要一定的變化。因此在患兒候診時應當由護士依據病情進行分診,在等待過程中可以分發調查問卷以了解家屬健康需求。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兩塊:①家長對合理用藥、疾病防護和自我護理的了解程度;②合理喂養,保障患兒身心健康的能力。通過調查問卷對患兒及其家屬有基本了解。

1.2制定教育內容

依據患兒的年齡確認是否需要對患兒開展健康教育,我們認為對于3歲及以上患兒可以通過口頭溝通和鼓勵的方式指導患兒服從醫生或護士的安排,接受檢查。讓患兒了解到他們的配合可以減輕自身的痛苦。回收調查問卷,并統計相關數據:患兒或家屬對兒科藥物的了解程度、對合理用藥的了解,兒科常見疾病的了解,相關疾病的防治方法的了解,自我護理知識的了解,家庭飲食習慣,膳食結構,營養供給情況,生活作息習慣。同時依據家長對疾病的認識和自護理的認識開展健康教育,確保家長對于合理用藥、按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并對家長平時的喂養習慣進行糾正,預防疾病的再次發生或加重,提高家長自護理能力,預防因家長護理不當而導致的患兒二次傷害。使護理人員明確健康教育的目標:提高患兒及家屬對有關疾病內容的認識了解,緩解其焦慮、不安的不良情緒,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和家屬的配合程度,及早發現自己的不良生活、飲食、作息、衛生習慣并予以改正,提高患兒和家屬的健康保健意識。

1.3健康教育實施

健康教育的實施方法包括:①口頭教育:由于門診接診時間較短,因此口頭教育是最為重要的健康教育實施方案,門診護士應當結合患兒的病情對家長和患兒實施健康教育,依據患兒的候診時間調節健康教育的內容,優先說明最關鍵和最重要的內容,以增加患兒和家屬的治療依從性,提高預后。護理人員進行口頭教育于患兒及家屬溝通交流時需態度溫和、誠懇,語氣親切自然,應靈活應用語言技巧,采用開放式提問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以便達到更好地誘導患兒和家屬回答提問,增加患兒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②分發宣傳材料:由于門診時間有限,因此難以做到讓家長完全了解所需知識要點,因此需要通過發放宣傳材料供家長閱讀。護理人員應根據調查問卷的相關內容制訂一份宣傳材料,其內容應包括:各種兒科常見疾病的內容介紹、主要臨床癥狀、預防與治療的具體方法、合理用藥注意事項、健康護理方法,最好應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同時,宣傳材料還應當做到準入低,即簡單易懂,不會讓家長存在理解困難;無歧義,即不會誤導家長或讓家長推測教育內容的實質含義;趣味性,對于已具有閱讀能力的患兒也應當發放宣傳資料以增加患兒對疾病的了解,在為患兒提供的資料中不僅需要運用更為通俗簡易的語言還應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有趣的插圖以增加患兒興趣。③播放宣傳片,在門診循環播放宣傳片,宣傳片的主題應與多發病和季節性疾病為主,如流感,小兒咳嗽等使家屬在候診過程中增加對疾病的了解。④設立咨詢熱線,在患兒診治過程結束后發放咨詢熱線電話,以方便家屬進行及時的溝通,方便家屬隨時咨詢各種疾病知識、防治方法、護理措施、指導合理喂養,不僅給患兒和家屬提供方便簡捷的解答疑問的方式,同時也方便護理人員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良好和諧的醫患關系,進一步使患兒和家屬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增加。⑤每個月組織1次健康知識講座,邀請專業知識全面,治療、看護患兒經驗豐富,經過專業技能培訓,操作技術水平熟練的醫護人員作為演講嘉賓,且應留足時間讓家屬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相互討論及提問。

1.4健康教育的評價

護理人員應根據需要制定健康教育的評價標準、評分表,每3個月進行1次抽查,了解患兒和家屬對健康教育相關內容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并且依據評價準備和評分表進行評估和打分,以便護理人員及時了解和統計健康教育實施后的臨床效果,并且找出健康教育實施的不足,制定措施不斷改進。同時,護理人員還應定期調查患兒及家屬對護理質量、醫療質量、醫護服務質量的滿意度、具體不滿處,以便收集患兒和家屬對醫院的反饋和建議,從而吸取經驗制定措施使醫護工作得到改進,使健康教育得到提高,促進兒科門診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使患兒和家屬的需求得到盡可能地滿足,盡心盡力地服務患兒,為患兒健康快樂的成長提供有利的條件和保障。

2討論

在兒科門診開展健康教育在滿足患兒和監護人個性化醫療服務需求的同時增加了護理人員對護理的認識及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護理人員在開展健康教育時,必須以患兒為服務中心,為患兒提供隨叫隨到、周到、細心的全面服務,主動詢問患兒的需求并及時滿足,使護理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在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該研究發現年輕父母對于嬰幼兒的護理和喂養知識缺乏,同時存在較多誤區。由于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父母獲取喂養知識和護理知識的途徑也在發生變化。由于網絡資料良莠不齊,因此家屬的喂養和護理知識也存在較多誤區。通過在門診實施健康教育,一方面及時糾正了患兒家屬的錯誤認識,改善了護理和治療效果。更重要的是通過開展門診健康教育為患兒家屬提供了獲取正確知識的來源和通道。要求家屬需積極主動地配合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和配合度,逐漸形成護理人員、患兒及其家屬一起共同積極參與、配合的健康教育模式。

潘素關[5]證實通過在門診實施健康教育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還可以增加護理人員自身的服務意識和素質。且已有研究證實通過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護患關系[6]。在該研究中發現,通過實施健康教育家屬對護理人員的處理方法具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通過增加家屬對疾病和護理的認識增加了對護理人員工作的認可。而在進行健康教育的同時,讓家屬了解到醫院一切為了孩子健康的服務理念。讓家屬了解到部分有創治療的必要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家屬對于護理工作的戒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7 | 看欧美的一级毛片 | 毛片1毛片2毛片3毛片4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 91视频免费播放 | 国产操操 |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bbb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更新| 三级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激情黄色 |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站 |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九九线精品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 久久精品国产在爱久久 | 亚洲特一级毛片 | 国产一区精品 | 日韩一级 | 久久香蕉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 | 国产毛片精品 |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青青视频国产依人在线 | japanese色系国产在线高清 | 日韩一品在线播放视频一品免费 |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 杨幂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 欧美视频综合 | 国产精品高清免费网站 |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 | 欧美综合另类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黄在线网站 | 91精品成人 | 9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怡红院 |